第一篇:书画装裱
中国书画装裱的起源与发展
摘 要 当代的书画装裱大师在研究古代装裱工艺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对装裱工艺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相继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促进了传统装裱工艺的普及和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书画装裱艺术 起源 发展
书画装裱艺术从战国帛画、缯书上的滥觞到西汉大帛画轴的基本成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考古资料来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其“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上述资料可以将我国书画装裱的历史,推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秦汉时盛行屏风,那时的屏风就是经过裱褙的,以起加固保护作用。后来,因旧屏风上拆下的书画需要保存,就发展成了真正意义上装裱,因此汉代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了。装裱书画既为了保护,又是为了美观,对帝王而言,还是为了显示其威仪。先秦时代就有“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荀子·富国》)的说法。
书画装裱技法浅析
摘要:书画装裱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始自晋代。本文从中国书画装裱的基本概念、涵义及发展历程入手,对装裱艺术中立轴品式、横披、镜片的装裱、册页、手卷等方面加以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 装裱 艺术 立轴品式 横披 镜片
史载,春秋以前,以竹简书写。战国以后开始用帛,秦时有帛书。西汉初已有了装裱技艺之一的纸技。晋代,装裱技艺正处在初级阶段。隋唐时期,书画艺术的兴盛推动了装裱技艺的进步。宋朝帝王喜欢书画,装裱业随之受到重视,装裱技艺纳入宫廷。至元代,代装裱风格,形制及技法等未见新意。明清两代书画装裱格调多沿袭唐宋风格,装裱技艺已从宫廷扩展至民间,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直到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机器装裱,装裱工艺得到了完善、改进、创新,装裱的品式种类也愈加细腻繁复。
一、立轴品式:
立轴,又称“挂轴”、“条幅”、“条山”、“竖幅”、“轴子”。根据画心的大小、长短、形状,分别设计成中堂、对联、条屏以及圆光、扇面等不同款式。
(一)一色裱。裱件的镶料由一种颜色装饰画心的称之为一色裱,或称一色镶、一色装。裱件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画心、边、天头、地头、天杆、地杆、轴头、丝绳、丝带、局条、铜耳、封箍。
传统装裱技艺现状一瞥
源远流长的书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历经千百年,我们今天还能够有幸欣赏到品种繁多、神韵各异的书画珍宝,不能不说得益于中国书画装裱技艺的发达。一件件流芳至今的书画艺术作品,凝聚着一代代书画装裱艺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他们辛辛苦苦默默无闻付出的殷殷心血。独特的书画装裱技艺发展到今天,其现状和前景又如何呢?是否也像许多传统技艺一样,被匆匆忙忙的现代生活所遗忘,甚至日渐难以为继呢?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的发展不仅不会停止,还将面临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的到来。然而,现有的发展水准和规模与日益扩大的需求极不相称,已成为制约书画装裱技艺迅速发展的瓶颈。要解开这个难题,探索书画装裱技艺的明天之路,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其不凡的前天和昨天。
装裱,也称装潢,古时又称装池、装治、装背、装褫、裱背、潢治。所谓“装”,指为书画装潢门面,使书画有天、有地、有框,形象地说,就是有一身绢丝包缝的“衣裳”;所谓“裱”,是指用多层纸将书画加厚,使之延长寿命。书画装裱是装裱的重要一支,书画装裱是传统装裱技艺的重要部分。一些已经糟朽破碎,千疮百孔,糜烂成团的残损书画,一经修复装裱,犹如枯木逢春,魅力再现,显示书画装裱技艺的神奇活力。
爱心引出的发明
——新型书画装裱法快速装裱字画技术帮您致富
书画装裱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是伴随着中国书画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生成的一种装裱工艺。据国内经济专家表示,随着国内书画艺术市场逐年升温,人们对书画装裱工艺的需求越来越高,书画装裱行业必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商机。然而,当前书画装裱人才却是缺而又缺……
第一跨:从“铁饭碗”到“发明家”
装裱工艺是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来有“三分画七分裱”之说。但传统的装裱工艺程序十分复杂,且耗时甚长,从去皱、托画芯到上绫上光,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很难掌握。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能够找到一种简便易学的书画装裱方法。直到时光定格在1995年,一种神奇的装裱技术横空出世,才彻底改写了千百年来装裱一幅字画需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历史,神奇技术的发明引发了书画装裱史上的一场革命,并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产业。而该技术的发明人起初是一名端着“铁饭碗”、吃皇粮的国家干部,任职于山东省工商局经济检查处的李柏呈。一个对装裱完全外行的人,所从事的职业跟装裱相差十万八千里。是什么原因使他发明了书画快速装裱法呢?自从齐鲁晚报《爱心引出的发明:一个真实的故事》报道了他的事迹后,人们才知其原由。
手足有规矩 呼吸需控制 书画装裱,难于动手术?
《书比画难》一文,文中从学艺、创作时间和创作过程、创作结果、作品评价等方面论述了书比画难。文中提到:“绘画,既可以学本国之传统,也可以学西方之现代。学习的参照系多,空间大,可以另辟蹊径。书法,想学西方,西方也没有,只能从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下手。”“绘画可以„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某处画得不好,可以修改。书法则必须一气呵成,要求操笔立就,不允许修改。”“绘画除了线条之外,还有色彩,线条用得不好,还可以用色彩补救,甚至好的题材也一时可遮掩语言的不足。书法只凭单一的笔道说话,白纸黑字,一笔下去,好坏立显。”“书法写的是汉字,汉字人人都会写,人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想得到众人的肯定,难。”“书法之难,难在给定的传统中有真正的创造,作者一再提及书比画难。笔者却认为装裱书画更难,现简述装裱并从几个方面略述装裱书画的难。
书画装裱美化书画作品
装裱书画,简称裱画,也称装潢、裱褙等,主要指以各种纸、绢、绫、锦对书法、国画作品进行美化装饰的一种手工技艺。
由于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为载体。其质地纤薄,特性柔软,历时较久,易于破碎。古代为了利于保存,便于观赏,从加固的实用需要出发,多用麻纸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褙数层为装裱,而后逐渐加以美化,四周镶嵌薄型的绫、绢、锦等丝织品为边框,在背面裱一层或数层纸,并加上必要的装饰,使原件更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悬挂。
中国书画装裱传统品式探究
内容摘要:书画装裱是构成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条件。卷轴装是我国文化典籍和书画装裱最早的一个门类,一直到唐代,挂轴装等其他的形式才相继出现。挂轴装又有立轴、对联、屏条、横披、镜片等之分。研究书画装裱的传统品式,对于继承和发展以及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书画装裱 品式 起源 发展
书画装裱是我国独特的一门传统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人们最初对书画进行装裱就是要使书画平整结实,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进了书画装裱工艺向纵深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书画装裱已逐渐发展成为与建筑艺术相统一的形式美,从而构成了书画装裱品式完整的一门艺术。我国传统的书画装裱品式多种多样,下面就常见的传统装裱品式及起源,举要分述如下:
手卷、横披
手卷在我国是最早的装裱形式。所谓卷,是指裱成横长的式样,置于案头可以边卷边看的。中国古代的一切图籍,原来都是卷舒的。有的卷长达数十米,所以又叫长卷。手卷的装裱形式有撞边卷、转边卷、套边卷三种,虽然装式不同,但规格基本一致。其整体结构分为画心、引首、天头、拖尾、隔水和副隔水等部分组成。
书画的装裱与市场价格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品市场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新局面,书法、绘画市场更是如此。这些年不断有新人进入艺术品市场,收藏队伍不断扩大。就书画作品而言,人们除了需要学习其艺术特征外,它的装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中国有句谚语:“人恃衣裳马恃鞍。”同理,书画艺术与装裱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装裱不仅是令书画锦上添花的一门加工技艺,更是使书画作品得到完好保存的最好方法。
一、书画的装裱
一幅书画作品完成之后,都需用传统的形式进行装裱,以示悬挂式收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轴式装裱。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及人们欣赏习惯的影响,立轴现在是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种形式。这种装裱大体经以下工序来完成:
1、托画心:将书画原作反铺在裱画案上,刷浆糊,托一层覆背纸,四周再刷浆上板晾干。
2、方画心:将托好晾干的画作取下,找好对角,裁去多余纸边。
3、镶绫边:将事先托好的绫绢按需求尺寸裁好镶在画心四周,将两边卷边留待上天杆地轴的夹口。
4、上覆背纸:将镶好绫绢的画幅反铺在案子上,喷水、展平、刷浆糊,然后将生宣纸刷在背面(两层)。
5、上板(又称上墙):将上好覆背纸的画幅接口用宣纸头吸一至两遍,这是为了接口处在上板后先干,以防崩裂。
快速装裱方法装裱剪纸适宜普通剪纸装裱,速度快,价格低。用传统方法装裱剪纸作品,很多朋友网上交流都说受益匪浅,就是具体操作难度大。这里说明一下,传统装裱方法适合那些名家的、精细的、收藏的高档剪纸作品。对于那些为了走市场、临时悬挂的可以用快速装裱方法,应大家的要求,我把操作方法介绍给大家。
快速装裱方法是书画装裱的一种新方法,它用现代新型材料代替传统的浆糊,解决了传统方法工艺复杂,难于操作的问题。提高了工效,裱一幅画只用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裱好。并且不变形、不虫蛀。这种方法很适合剪纸的装裱,易操作,缺点是寿命短,不适合收藏作品和精品剪纸的装裱。
装裱方法装裱剪纸介绍
一、所用材料和工具
1、工作案台。(家用写字台、餐桌都可以)。
2、调温电熨斗。
3、三角板、直尺、卷尺。
4、毛布或毛毡。(铺在案台上)
5、剪刀、壁纸刀、笔、锯、裁板(玻璃或板,用裁料时垫于下面以防伤案及垫布)。
6、裱画用胶膜、代胶锦绫、托心纸、色宣、夹宣、轴头、天杆、地杆、絛縄、丝带、泡钉。
二、具体操作方法(以40×60剪纸裱轴为例):
1、托画心
裁42×62大的胶纸一张,案板铺上毡布,胶纸铺在案板上,将胶纸胶面向上,剪纸放到胶纸上,正面向上,上面铺上一张胶膜纸,用熨斗从一端至另一端排熨一遍。取下胶膜纸查看剪纸是否粘好,没粘好的地方重复上述方法直到粘好为止。然后将剪纸同胶膜一起揭下来,案板上铺上60×80的画心纸,把带胶膜的剪纸铺在画心纸上,上面铺上胶膜纸,用熨斗排熨一遍。这样剪纸就粘到画心纸上,托心工作完成。
2、托色纸
裁一块与色纸同大的胶纸,将胶纸铺在案板上,胶面向上,上面铺上色宣纸,(颜色根据剪纸色而定)。用熨斗从一边排熨一遍,然后将纸翻过来从背面熨一遍,检查无气泡,完全粘和即可。然后裁成3毫米的小条用镶画边用。
3、下料
方心;将托好的花心方成40.4厘米×60.4厘米 边条;将带胶锦绫裁成6厘米×61厘米 =2条 天头;将带胶锦绫裁成52厘米×54厘米=1块 地头;将带胶锦绫裁成52厘米×36厘米=1块 注意;锦绫花文的方向应当一顺。
天窜纸;用复背纸裁成52厘米×5厘米=1条熨上胶纸 地窜纸;用复背纸裁成52厘米×13厘米=1条熨上胶纸 复背纸;54厘米×152厘米=1张
角袢;带胶锦绫裁成2厘米×18厘米=2条头剪成花 签字条;用仿古宣裁成2厘米×25厘米=1条熨上胶纸 天杆;截成52厘米长1根
天杆包头;用带胶锦绫裁3×3厘米=2块 地杆;纸地杆截成52厘米长
地杆包头;用带胶锦绫裁成5×13厘米=2条
距条;用托好胶纸的色纸裁成0.3厘米,总长650厘米
4、镶活
上复背:将复背纸铺在案板上,画心、边条、天头、地头、天窜纸、地窜纸按顺序排好,用熨斗熨烫一遍,然后整体翻转过来,从背面再排熨一遍,查看有无气泡,是否粘牢。
镶距条:再画的四周用带胶色纸距条镶一周,用熨斗烫上。画轴两边镶上距条烫好。
上附件:将画翻过来背向上,四个角镶上角袢,右上角镶上签字条。按上天地杆、絛縄、丝带。整副画完成。
5、要说明的几点;
裱时一定要试验调整电熨斗的温度和熨烫速度,温度高会产生气泡,温度低粘不上。
为了使画面好看,可以将剪纸以外的胶膜去掉。方法是用复背纸复在画的正面,用熨斗熨烫,待胶膜融化时迅速揭起复背纸,把多余的胶膜粘下来。但是粘过的纸不可再用,以免粘到剪纸上。
由于胶膜的老化期短,不适合裱高档剪纸和用于收藏的剪纸。好的剪纸、收藏剪纸最好用传统装裱方法,即手工加浆糊装裱。
字画书画装裱形式
一、立轴
立轴是中国书画装裱的是最主要的形制。上为“天头”,下为“地头”,左右称“边”,最上的木杆称“天杆”,最下的称“地杆”,两头装有轴头。中间为“画心”,即书画的部分。立轴的画心一般以直幅为主。因最下的木杆称轴,又是直立悬挂的,故称“立轴”。一般五尺开三、四尺开
三、开四的画心裱成的为普通立轴,稍大的,或三尺、四尺整纸的称“中堂”,特大的称“大中堂”。立轴的形制在古代是最受欢迎的。因古代房屋较为高大,层高又在3 至4米以上,故收藏悬挂立轴极为适宜。故中堂或大中堂的立轴作为私人收藏则可,但要作装 饰悬挂已不再合适。自然,条件好的富家或公家收藏,立轴还是最好的投资形制。
二色装 三色装 一色装
集锦装 诗堂装
宋式(宣和)装框两色装
间隔一色装 锦眉装
二、屏条
屏条的形制与立轴一样,只是多了几幅。一般为4条,也有6条或8条的。只是内容有的是4幅一组,有的6幅或8幅为一组,如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等,各画一幅,合组而成。屏条地杆的两头没有轴头。边条较为狭长,天、地较为窄些。也有多至12幅以上的,称为“通屏”。屏条的投资与立轴相差不太大。只要价值要稍贵些,悬挂的部位也要相对大些。但屏条的优点,也可以单独悬挂一幅或两幅,搭配较为自由。
四屏条
通景屏
三、对幅
对幅与立轴和屏条在装裱的方式上大致相似,但一般为两幅。如果是画,就称为“画对”;是书法,则称为“书对”,或称对联。对幅一般又以对联为多。悬挂对联蹭一般须配画幅,这就与立轴的投资形式相仿,价格就更高。也有的干脆将对联上下天地裁去,另配镜框装置。也有的将对联裁割重新装裱,缩小上下尺寸,以便于悬挂。但在一般识分子家庭,对联还是比较欢迎,因对联的题写内容较能反映主人的学识与心态。
五、手卷
手卷也可说是放长的横披,除了画心外,左右还有引首、拖尾等。手卷又称长卷或图卷,这一装裱形制一般为典藏家所需,一般市民不会收藏。收藏手卷,一般价格较高,有的远远超出立轴等其他形制的书画,其原因是这类作品一般画得较为精细,深受内行人青睐。
手卷
六、镜片
镜片为新近较为流行的装裱形制,比较适合现代家庭的需求。镜片的装裱省钱方便,不需装天杆地轴,只需托一层纸,或加上四边即可。镜片多数装成镜框供家庭悬挂,因此为大多数投资者所欢迎。
竖式镜心
横式镜心
第二篇:书画装裱简介
装裱机—中国品牌---石家庄市永春装裱厂0311---8360***1801
书画装裱简介
学校有很多同学喜欢书画,很多人画完后,满意也最终丢弃,十分可惜,下面从网络上收集的装裱书画的简单知识,供老师们和爱好者参考。
一:工具/原料
购买一把钟形的中号棕扫。购买一把羊毛排笔扫,20头的为佳,毛长7~8厘米。购买20张四尺四川夹江县出的低挡宣纸。一张90cm方形的台,一处家里能让你在墙壁贴纸而又不影响美观的墙壁。
二:步骤/方法
宣纸的托底:此为裱画的第一道工序。此法为日后的裱托字画的基础,不可忽视。放一张小宣纸在台面上,取一盆水,用棕扫插入盆水中抽起甩去多余的水,向小宣纸洒去水点如小雨点(或可用喷水壶),让它湿后略伸展,右手执羊毛排扫插入浆水中提起向在台面上的宣纸扫去。先从右边向上扫一笔,向下近身方向拖一笔,以有浆水为度。再重复插入浆水提起向在台面上的宣纸接着上一笔的浆水、横向左中间位置从右到左扫去20公分左右。成横放的‘丁’字形态。第三笔是在横放的‘丁’的左上角向45度角度扫去,第四笔在左下角向下扫去,此时好似一横放的‘不’字,将横放的‘不’字无浆水的位置补扫一次,此时是一段有浆水,一段无浆水的宣纸,继续重复以上‘丁’‘不’的做法,满纸都有浆水而又均匀时即可压扫另一张宣纸在它上面,此宣纸为托心纸,托心纸洒上少许水点略伸展(夹江县出的宣纸要喷洒水点),用小木杆挑起,纸尾在上面,左手执小木杆连纸用手指压着,右手执垂下的近身的纸角,另一角向台面上的宣纸右上角贴合,右手拉直宣纸并对齐纸边放下纸角。右手拿棕扫上下(即推前拉后)刷扫宣纸徐徐向左,如同N形。直至全张宣纸压扫完毕。
四边加浆水路一周1cm宽,左手执一角,手背托纸母指与食指挟着宣纸角,右手母指和食指夹棕扫垫入宣纸下,另三手指在宣纸面压挟着,两手同时举高让宣纸离台,转向墙壁贴上, 周围牢固即可,过一夜干透即可下壁。
如果你将12张宣纸都粘贴成6张二层宣纸,都干透了,这时你想下壁,就用一片簿竹片造成前尖状的起纸(又名起子),将6张二层宣纸下壁。你可以查看你的作业,如果有以下的问题:(1)皱褶很多;(2)宣纸某处开冽成半圆状;(3)末下壁时就见有一边或两边离开墙壁;(4)卷后发现有离层;(5)某处扫烂了宣纸。
第(1)皱褶很多,会跟着你一段时间,并不急于马上解决。渐渐就会减少。
装裱机—中国品牌---石家庄市永春装裱厂0311---8360***180
1第(2)宣纸某处开冽成半圆状;在第二次的托底应以注意,解决方法:扫浆水后,仔细查看一片,扫浆簿均匀为准。出现问题是某处浆水过厚,干操时被拉烂。
第(3)末下壁时即见有一边或两边离开壁;如果你的墙壁有厚灰就有这问题,铲去它,如里是木板壁而又有这问题,这是你四边加浆水一周1cm宽时不小心某条边浆不够浆,引起纸张干操时被拉离。下次做时注意它。
第(4)卷后发现有离层;问题是浆水太稀,缺少粘性下次做时注意加水少点。再试,会有改善。
第(5)某处扫烂了宣纸;这问题初学都会出现,心静一点,烂了不用怕。补补它,原因是你是新手,棕扫棕毛还很锋利,容易刮烂宣纸。(可把棕扫毛锋磨圆)
三:裁方的练习:
将5mm厚的玻璃摆在台面上,抽取一张托了的宣纸放在5mm厚的玻璃上,纸边在玻璃中间,拿1米的有机玻璃直尺压着宣纸的纸边左手食指和母指叉开,手的虎口向自己按着机玻璃直尺,右手拿裁纸刀推出刀片3cm以直尺为准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拖裁30cm,刀身与玻璃的角度约15度左右。左手所按的位置是要拖裁30cm的中间,右手仃,左手移动到另一段位置继续按着有机玻璃直尺,再拖裁30cm,余下的做法相同。第一边68cm巳经裁好,把有机玻璃直尺移开,将宣纸按90度角转动,以巳经裁好的边为准折叠向另一边右手拿裁纸刀划一小记号,打开放在5mm厚的玻璃上,纸边在玻璃中间,重复上一次的工序。裁好后,有机玻璃直尺压纸中间将宣纸长条状地折叠,划两记号在两短边上,打开,将宣纸按90度角转动,用有机玻璃直尺压着有记号的位置右手拿裁纸刀推出刀片3cm以直尺为准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拖裁一次,另一短边做法一样。你有出现以下问题:(1)裁纸不断。
(2)裁纸刀划上有机玻璃直尺。(3)裁纸刀割手。
解决方法:
(1)裁纸不断:用力不均匀,均匀用力。刀口不利,折断不利的那一小段。
(2)裁纸刀划上有机玻璃直尺:裁纸刀与有机玻璃直尺要有角度约5度,这样就不划上有机玻璃直尺。
(3)裁纸刀割手:有第二点问题自然就会有第三点,解决了第二点问题,第三点问题就不存在了。
四:关于绫的衬法:
绫是丝织品,分白绫和色绫。分辨绫的底与面的方法:底亮花暗为面。多看自然能分
底面。绫以匹为计算单位,现时购买多以米计算,购绫回来后要把两边的绫口抽丝剪齐。绫底向上,右边离台边2cm均匀扫浆水,浆水比托底时用浆要稠些,(在此一时难以语言来指导,留意日后的文章。)轻扫浆水,均匀。长到台的左边(或你购回来的长度)预留2cm。查看四边是否成直线,基本直即可。
托绫的宣纸用安徽出的宣纸裁割去宣纸的头尾成直角,一张宣纸不够长,再加接宣纸。绫扫浆水后,压扫衬纸如托底一口气扫完一张宣纸,用羊毛排笔粘少许浆水扫在宣纸的接口上约2mm,另一张宣纸接上时接口1mm扫实。直到完成。要求:不能有皱褶,不准有气泡。左右突出的1cm废边涂上浆水,上下两长边因绫与宣纸同宽无废边,但绫边有5mm是无图案的,此作废边涂抹上浆水,即可上壁。
五:镜片的裱法:
传统的镜片是八层厚,现时多是四层的,这四层是指:画心一层;托底一层;复背二层共四层。我建议你用书法作品来试裱一张镜片,以小为好,例如四尺开三的作品,现在就以四尺开三来讲: 镜片画心长68cm、宽36cm,托好底干透下壁以后裁方可能会变小了,其一是纸张并不是直角的四边形,裱画要求是直角的[除非特别的作品,我在中级教学的时候会特地开讲],其二是书法家写字时多数留有空白让裱画者去裁割,怎样才恰到好处地裁割呢,通常是左边是书法家预留好的,右边是有多余的,只要留出与左边相等的空位即可。镜片画心长68cm、宽36cm,配多少绫边和天地呢?如果作品是竖幅的:左右两边是5cm,作品上边的绫我称它为天,天要12cm,作品下边的绫我称它为地,地要8cm。即是:左右边是长68cm,宽5cm,天绫长46cm,宽12cm,地绫长:46cm,宽8cm。横的镜片绫边尺寸是上下5cm,左右10cm。这是现时通常的用料裁割尺寸,你可以加多或减少。这并不有太大影响。至于如何才达到最好的尺寸,自己斟酌。
镜片用料裁割好后,你可以把镜片画心反转放在台面上抹浆线。以68cm边开始,先用两层厚的宣纸裁成25cm乘以6cm的宣纸条,宣纸条上抹上稠浆放均匀。左手拿宣纸条左边,右手拿右边放在作品裁好边的背面离边预留1.5mm用右手中指抹浆落1.5mm的位置上长约23cm为第一段。提起宣纸离边预留1.5mm用右手中指抹浆落1.5mm的位置上长约23cm为第二段直到一条长边完成。然后拿一条边是长68cm,宽5cm的绫边,绫面向台与画心有浆处镶贴1.5mm。另一长边相同做法。凉干后裁割齐上下凸出的绫料,接着抹上稠浆在宽36cm的画心天边上,留出左右绫宽5cm不抹浆线,拿天绫长46cm,宽12cm的天绫料向台与画心有浆处镶贴1.5mm,在复压左右的绫边位抹上1.5mm稠浆,将5cm绫边反上贴在天绫上。
地绫同天绫做法同。凉干后配上复背用的两层宣纸预留废边,扫浆水,用小木杆挑起复背用的两层宣纸,反复在镜片的背面上,不准有皱褶。上壁待干数天,镜片干后沿绫边裁割齐后就算完成。
第三篇:传统手工书画装裱教程(DOC)
北京聚贤阁书画院
传 统 手 工 书 画 装 裱 教 程
(内部资料)
一 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
(一)工作室(亦称装裱间):要求:宽畅明亮,清洁整齐,安全方便,温度与湿度要适中。
(二)挣墙(亦称大墙,挣板):用于贴平,挣干画心,裱件和各种装裱材料。要求:平整、光滑、通风、干燥。
(三)案台(亦称装裱桌):要求:台板木质坚硬,台面光滑平整,案台高度一般在 80 厘米左右。
(四)晾架(亦称晾竿):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复背纸,色纸以及各种材料等。
(五)拷贝桌:玻璃桌面,内置日光灯,用于揭裱残破旧画。
(六)人字梯:用于裱件上、下墙时蹬踩。
(七)排笔: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等。
(八)棕刷: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
(九)裁纸刀: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界尺和切板: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一)锥针和镊子:用于方正画心、挑除杂物等。
(十二)启子: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
(十三)油纸(亦称浆纸、隔糊):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
(十四)砑石(亦称磨石):用于裱件背面砑光、磨平。
(十五)蜡板:用于裱件背面砑光时磨擦画背。
(十六)其它工具:剪刀、掸子、叉子、喷水壶、箩筛、木锯、电钻、钳子、铜线、面盆、毛巾、毛笔、颜料、墨汁、调色盘、塑料薄膜等。
二 装裱材料
(一)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
(二)绫、绢、锦、锦绫、麻布等。
(三)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
(四)丝带、绦带、铜钮等。
(五)面粉、明胶、明矾等。
三 书画装裱品式
(一)立轴、中堂
(二)对联
(三)横披
(四)条屏、通景屏
(五)镜片、扇面
(六)手卷
(七)册页
四 装裱程序
制浆--托画心--方正画心--(托染材料)--配料--镶嵌--清裁大边--转边(包边)--粘串(接含口和粘搭杆)--配背(裱覆背纸)--覆画(扶活)--磨画(砑光)--剔边(批串)--配杆--钉铜钮(绦圈)--包杆(上轴头)--上杆--系绦(串丝带)--扎带--粘签条
五 裱件质量的品评
品评裱件质量的标准简而言之为:平整光洁、柔软谐调。
具体可以分为:
(一)工艺精致,镶口匀细。
(二)展挂平整大方,画面光滑洁净。
(三)画面色彩搭配谐调。
(四)手感柔软,厚薄适度。
(五)收卷后整齐,无参差。
六 书画裱件的展挂与收藏
由于书画作品装裱的形式不同,对于不同形式的作品有不同的展挂与收藏方法。
(一)立轴的展藏
立轴的展挂最好由两人同时进行,一人双手托住天个杆及绦带,另一人握住地杆 两端的轴头,缓缓展开,无论是展收或挂壁,最忌用手指顶托画背,这样会随着画件的展开,留下折痕。
收藏:有条件的话,可做专用的木柜(用樟木做最为理想),分层隔平放,切忌压挤。如没专用柜子,可每件作品做一个画筒或者画盒装放,再放上樟脑丸即可。
(二)手卷的展藏
由于手卷的特点是窄长且不能挂壁,因此,手卷的展观必须在台面上进行。若是两人,则一人双手扶住卷子徐徐展开,另一人则随着展速收卷,单人展观则右手执着天头处,左手握着手卷的中腰,然后边收边展。展开之后,必须在两头各压一镇尺,防其滚动。
收藏方法与立轴相同。
(三)册页的展藏
册页不同于其它书籍,我们不能像翻书那样来翻阅册页,应将其平放在台面上,打开册页之后,右手中指(或食指)最好是用一专用竹片,插入页下空间,向右(或向上)翻动。
收藏:大多用锦、缎等制作册套,将其包套好,平放收藏。
(四)横披的展藏
横披与立轴相比,由于它不便实卷,因而,具体要求亦不相同。
首先应将其平放于台面上,一人轻按右天杆,另一人双手扶住裱件上下边际,徐徐展开。挂壁时,须两人相互配合,将作品拉平,稳妥地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墙钉上,(若是月牙杆,则需在月牙杆背面加上一根与其大小一样的木条一同固定于墙上,这样可将作品与墙隔离,以免受潮)。
收藏与立轴相同。
(五)镜片的展藏
镜片装裱好后,大都装入镜框内。但没装镜框的作品,应平放于木质阁板或木箱中,摞放时,须在作品之间隔垫宣纸,亦可卷好装入画筒或画盒中。
总之,书画作品悬挂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更换,在清洁裱件时不能用刷子刷,更不能用湿毛巾擦,最好软布或鸡毛掸轻轻掸去灰尘即可。凡是接触书画作品(特别是裱件)一定要戴上手套,以免汗液沾污作品使其变形生霉。
七、装裱术语解释
(一)立轴
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 “琴条 ”。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还称 “中堂 ”。
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及人们欣赏习惯的影响,立轴成了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种装式。
立轴常见的传统装式有: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宋式(宣和)装、诗堂装、半绫装、纸镶绫边装、绫镶绢边装、集锦装、锦眉装、间隔一色装、框二色装、轴背等。
(二)屏
屏亦称扇屏、屏(此字上为 “户 ”部,下为 “衣 ”部)。并以张挂的不同环境,称其炕屏、卧屏、吊屏及御屏(指用于宫廷的屏风)。原为用于遮挡、装饰的实用物,通称屏风。其正面粘贴绢画。而屏条是在立轴的基础上,将竖幅形式与屏风相连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以套或组为单位的独立装式。
屏主要分为屏条和通景屏。
(三)对联
对联亦称楹联、门联、字联、书联、对子、门对、楹贴。双行长句还称龙门联。
对联是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法作品而组合的。排挂时,右为上联(亦称出句),左为下联(亦称对句)。二条为依副。
(四)卷轴
卷轴亦称手卷、横卷、轴卷、横轴、横看、手轴、卷子、行看子。横式装,是一种古老的装潢形式。卷轴体积较小,轻巧且宜收藏。但只能平放案头,不便张挂。
卷轴是由天头、隔水、引首、尾子将画心连接而成的。其装式虽有所不同,但各部位的要求、规格基本是一致的。
卷轴一般分为:撞边卷、转边卷、套边卷和卷背。
(五)横批
横批亦称横挂。横式装。横批解决了横幅书画不便张挂的矛盾。
(六)镜心
镜心亦称镜片。以夹放在镜框内而得名。与早期的屏风画,以及清宫的 “贴落 ”(一种贴在宫殿墙壁上的简易裱件)同属一种类型。横、竖式皆可。是一种简易、方便的装式。
(七)册页
册页亦称叶子。是受书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装式。
册页的装式主要分为:蝴蝶装、推篷装、经折装、平开册页、转边册页等。但无论有几种,均不外乎横竖两种类型。一 制作浆糊的步骤: 一般的用小麦淀粉。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糊时浓度以淀粉﹕水=1﹕6,所制得的糊性质较稳定,而煮糊温度 以不超过80℃为佳。
"制糊偏生者粘度强,但易腐,偏熟者不易腐,但粘度低。”其中偏生者易腐,偏熟者不易腐确是常理,但偏生者粘度强,偏熟者粘度低的观点则有失偏颇。实则浆糊越熟者其粘度越强,而偏生者则相反。不排除在天气低温时节,制作过熟、过稠的浆糊经冷却后犹如熟蛋青一般,但不意味着这样的浆糊就失去了应有的粘度,关键在于如何调制。关于浆糊的生熟问题,拙著《书画装裱艺术》一书中曾有阐述:“冲制浆糊要十分注意火候和稠稀度,如果冲得过稠和过熟,其浆性太大,并往往含有小疙瘩,不易调配,影响使用;如果冲得偏生或偏稀,其粘性不足,且容易发酵,同样影响使用。冲制浆糊的生熟程度和稠稀程度也要因季节而异,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浆糊应冲得稍熟一点,因较稀和火候较欠的浆糊更容易发酵;而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浆糊可冲得稍稀一些,火候稍欠一些,才便于使用。”
刚制作的浆糊不能马上使用,这是业内的常识。但究竟存放多少时间才能使用?清代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中要求:“夏裱制糊十日之前,春秋制糊一月之前。” 当今著述中也都强调制糊一个星期后方可使用。笔者认为这仅是理论上的概念。如果在高温季节(包括春末和秋初)所制作的浆糊,纵是天天换水浸泡,七天以后也难免不发酵变质,更谈不上存放十日或一个月了。实践证明,浆糊制作后的第三天即可使用,而对裱件的质量并无大碍。
四 宣纸的裁割:
取四尺宣纸三张,长:138cm,宽68cm,将它分成四份尺寸是:长68cm,宽34cm。共12张小宣纸。将它分成三份尺寸是:长68cm,宽46cm 五 宣纸的托底:
此为裱画的第一道工序。此法为日后的裱托字画的基础,不可忽视。
放一张小宣纸在台面上,取一盆水,用棕扫插入盆水中抽起甩去多余的水,向小宣纸洒去水点如小雨点(或可用喷水壶),让它湿后略伸展,右手执羊毛排扫插入浆水中提起向在台面上的宣纸扫去。先从右边向上扫一笔,向下近身方向拖一笔,以有浆水为度。再重复插入浆水提起向在台面上的宣纸接着上一笔的浆水、横向左中间位置从右到左扫去20公分左右。成横放的‘丁’字形态。第三笔是在横放的‘丁’的左上角向45度角度扫去,第四笔在左下角向下扫去,此时好似一横放的‘不’字,将横放的‘不’字无浆水的位置补扫一次,此时是一段有浆水,一段无浆水的宣纸,继续重复以上‘丁’‘不’的做法,满纸都有浆水而又均匀时即可压扫另一张宣纸在它上面,此宣纸为托心纸,托心纸洒上少许水点略伸展(夹江县出的宣纸要喷洒水点),用小木杆挑起,纸尾在上面,左手执小木杆连纸用手指压着,右手执垂下的近身的纸角,另一角向台面上的宣纸右上角贴合,右手拉直宣纸并对齐纸边放下纸角。右手拿棕扫上下(即推前拉后)刷扫宣纸徐徐向左,如同N形。直至全张宣纸压扫完毕。
四边加浆水路一周1cm宽,左手执一角,手背托纸母指与食指挟着宣纸角,右手母指和食指夹棕扫垫入宣纸下,另三手指在宣纸面压挟着,两手同时举高让宣纸离台,转向墙壁贴上, 周围牢固即可,过一夜干透即可下壁。
如果你将12张宣纸都粘贴成6张二层宣纸,都干透了,这时你想下壁,就用一片簿竹片造成前尖状的起纸(又名起子),将6张二层宣纸下壁。你可以查看你的作业,如果有以下的问题:
(1)皱褶很多;(2)宣纸某处开冽成半圆状;
(3)末下壁时就见有一边或两边离开墙壁;(4)卷后发现有离层;(5)某处扫烂了宣纸。
第(1)皱褶很多,会跟着你一段时间,并不急于马上解决。渐渐就会减少。
第(2)宣纸某处开冽成半圆状;在第二次的托底应以注意,解决方法:扫浆水后,仔细查看一片,扫浆簿均匀为准。出现问题是某处浆水过厚,干操时被拉烂。
第(3)末下壁时即见有一边或两边离开壁;如果你的墙壁有厚灰就有这问题,铲去它,如里是木板壁而又有这问题,这是你四边加浆水一周1cm宽时不小心某条边浆不够浆,引起纸张干操时被拉离。下次做时注意它。
第(4)卷后发现有离层;问题是浆水太稀,缺少粘性下次做时注意加水少点。再试,会有改善。
第(5)某处扫烂了宣纸;这问题初学都会出现,心静一点,烂了不用怕。补补它,原因是你是新手,棕扫棕毛还很锋利,容易刮烂宣纸。(可把棕扫毛锋磨圆)
最后,如果你认为还想继续重复以上的做法,宣纸的尺寸放宽一些,四尺开三张宣纸,练练托纸。最后的目标是四尺全张宣纸都可以完好无损地托裱好。
前面所用过的托过的宣纸,我建议你为你的作业编上日期和序号,以便查看你的成绩进步与否。当你练习到一定的时间后,会发现昨天托底的作业比以前托底的作业要好一点,缺点少了。恭喜你。六 裁方的练习:
在做这一个练习之前,建议你寻找一件5mm厚的玻璃作为裁板,如果你是有看裱画书的话,你会有疑问:别人教人用木质的裁扳,为什么你教人用玻璃作裁扳?这问题我不想与人争
论,反正我感到好用我就希望别人也用,你可以同时间用两种不同的裁扳以作比较。5mm厚的玻璃,长要有1米以上,宽要20cm。购买一把小号的裁纸刀,可换刀片的那种。一把1米以上的有机玻璃直尺。这时你可以练习裱画中的裁方了。
你将5mm厚的玻璃摆在台面上,抽取一张托了的宣纸放在5mm厚的玻璃上,纸边在玻璃中间,拿1米的有机玻璃直尺压着宣纸的纸边左手食指和母指叉开,手的虎口向自己按着机玻璃直尺,右手拿裁纸刀推出刀片3cm以直尺为准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拖裁30cm,刀身与玻璃的角度约15度左右。左手所按的位置是要拖裁30cm的中间,右手仃,左手移动到另一段位置继续按着有机玻璃直尺,再拖裁30cm,余下的做法相同。第一边68cm巳经裁好,把有机玻璃直尺移开,将宣纸按90度角转动,以巳经裁好的边为准折叠向另一边右手拿裁纸刀划一小记号,打开放在5mm厚的玻璃上,纸边在玻璃中间,重复上一次的工序。裁好后,有机玻璃直尺压纸中间将宣纸长条状地折叠,划两记号在两短边上,打开,将宣纸按90度角转动,用有机玻璃直尺压着有记号的位置右手拿裁纸刀推出刀片3cm以直尺为准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拖裁一次,另一短边做法一样。你有出现以下问题:(1)裁纸不断。
(2)裁纸刀划上有机玻璃直尺。(3)裁纸刀割手。
解决方法:
(1)裁纸不断:用力不均匀,均匀用力。刀口不利,折断不利的那一小段。
(2)裁纸刀划上有机玻璃直尺:裁纸刀与有机玻璃直尺要有角度约5度,这样就不划上有机玻璃直尺。
(3)裁纸刀割手:有第二点问题自然就会有第三点,解决了第二点问题,第三点问题就不存在了。
你重复以上的裁纸方法,多裁些,对日后的工序有好处。
七 绫的衬法
关于绫的衬法:绫是丝织品,分白绫和色绫。分辨绫的底与面的方法:底亮花暗为面。多看自然能分底面。绫以匹为计算单位,现时购买多以米计算,购绫回来后要把两边的绫口抽丝剪齐。绫底向上,右边离台边2cm均匀扫浆水,浆水比托底时用浆要稠些,(在此一时难以语言来指导,留意日后的文章。)轻扫浆水,均匀。长到台的左边(或你购回来的长度)预留2cm。查看四边是否成直线,基本直即可
托绫的宣纸用安徽出的宣纸裁割去宣纸的头尾成直角,一张宣纸不够长,再加接宣纸。
绫扫浆水后,压扫衬纸如托底一口气扫完一张宣纸,用羊毛排笔粘少许浆水扫在宣纸的接口上约2mm,另一张宣纸接上时接口1mm扫实。直到完成。
要求:不能有皱褶,不准有气泡。左右突出的1cm废边涂上浆水,上下两长边因绫与宣纸同宽无废边,但绫边有5mm是无图案的,此作废边涂抹上浆水,即可上壁。初学者会有以下的问题发生:
其一:绫干后你会发现绫的图案有变形,那是你扫浆时经纬线相交不垂直。其二:图案的丝线有重叠,那是你恐怕扫不够浆扫得太多了,少扫些,增加信心。其三:发现绫与衬纸轻轻用力就可分开,宣纸完整地离开绫,那是你的浆水太稀,加浆糊重做一次。
其四:发现绫的图案不清楚,那是与其三相反,浆水过稠,加水吧。衬绫要多做才可总结经验,才可做好。预祝你能过此一关。八 镜片的裱法
镜片的裱法:你如果经过托底和衬绫的过程,自然地会想到进一步做镜片试试,镜片是装裱的基石。书法和国画都可以做镜片。传统的镜片是八层厚,现时多是四层的,这四层是指:画心一层;托底一层;复背二层共四层。我建议你用书法作品来试裱一张镜 片,以小为好,例如四尺开三的作品,现在就以四尺开三来讲:
镜片画心长68cm、宽36cm,托好底干透下壁以后裁方可能会变小了,其一是纸张并不是直角的四边形,裱画要求是直角的,其二是书法家写字时多数留有空白让裱画者去裁割,怎样才恰到好处地裁割呢,通常是左边是书法家预留好的,右边是有多余的,只要留出与左边相等的空位即可。镜片画心长68cm、宽36cm,配多少绫边和天地呢?如果作品是竖幅的:左右两边是5cm,作品上边的绫我称它为天,天要12cm,作品下边的绫我称它为地,地要8cm。即是:左右边是长68cm,宽5cm,天绫长46cm,宽12cm,地绫长:46cm,宽8cm。横的镜片绫边尺寸是上下5cm,左右10cm。
这是现时通常的用料裁割尺寸,你可以加多或减少。这并不有太大影响。至于如何才达到最好的尺寸。
镜片用料裁割好后,你可以把镜片画心反转放在台面上抹浆线。以68cm边开始,先用两层厚的宣纸裁成25cm乘以6cm的宣纸条,宣纸条上抹上稠浆放均匀。左手拿宣纸条左边,右手拿右边放在作品裁好边的背面离边预留1.5mm用右手中指抹浆落1.5mm的位置上长约23cm为第一段。提起宣纸离边预留1.5mm用右手中指抹浆落1.5mm的位置上长约23cm为第二段直到一条长边完成。然后拿一条边是长68cm,宽5cm的绫边,绫面向台与画心有浆处镶贴1.5mm。另一长边相同做法。凉干后裁割齐上下凸出的绫料,接着抹上稠浆在宽36cm的画心天边上,留出左右绫宽5cm不抹浆线,拿天绫长46cm,宽12cm的天绫料向台与画心有浆处镶贴1.5mm,在复压左右的绫边位抹上1.5mm稠浆,将5cm绫边反上贴在天绫上。地绫同天绫做法同。凉干后配上复背用的两层宣纸预留废边,扫浆水,用小木杆挑起复背用的两层宣纸,反复在镜片的背面上,不准有皱褶。上壁待干数天。
镜片干后沿绫边裁割齐后就算完成。各位如果有其他人写的裱画书就会觉得我写的简单了,其实初学者只要简单明白就行。初学裱画者的明灯,此为第五篇,也是最后的一篇。在此我重复总结初学裱画的朋友的疑难,遇到的问题。
最初托底的时侯,你会常常扫烂托底纸,有时你会觉得自已是很无用,其实是你的手势还未符合裱画要求,你试试左手执小木杆挑纸的高低,过高的角度会令右手执的棕扫的角逼烂湿了的宣纸,此时你应该尽量降低小木杆的高度,低到接近有浆的画心,这样你的成功率就高很多。
另外棕扫的造旧也十分重要,当你新买回来的棕扫并不可能顺手地裱画,你必须改良一下,棕扫新购回来锋口起角,难以使用,用剪刀修剪去边角,形成在棕扫侧面看去同形,再在地上磨滑。再用碱水浸泡1天至2天,更换清水浸泡1天,再换用碱水入锅煮沸15分钟,煮出茶色的水,换清水浸泡1天,洗去碱水晾干。用此法开锋的棕扫变成不新不旧,用起来顺手,用来扫托底和复背多了就不会扫烂宣纸。
再有就是浆的精工煮法。
托底的练习以前我讲过是从四尺开四(68cm乘以34cm)开始,接着是四尺开三(68cm乘以46cm),再就是四尺开二(68cm乘以68cm)跟着是四尺开二(138cm乘以34cm),最后四尺整纸(138cm乘以68cm)。你用了一百张宣纸就可完成托底的练习。问题是难免出现,逐步解决吧。
托底过程可能出现的皱褶,首先要查看是横皱褶或竖皱褶,横皱褶解决办法:这种问题多是在纸的中部或尾部出现,原因是一开头宣纸的纸边压放落有浆水的画心纸边时并不是成垂直线状。竖皱褶的起因多是棕扫的上下推拉的过程棕扫毛与宣纸磨擦不顺而生成的,解决方法是加大压力扫宣纸,怎样才算加大压力即大力些扫纸,慢慢适应吧,皱褶不论是横皱褶、竖皱褶都要一发现立即扫平。
托底练习的空白宣纸留有用途,其一:可用来做抹浆糊用的25cm乘以6cm的宣纸条,此宣纸条用后即弃。其二:日后在做立轴的上地轴时用来较正地轴。其三:大幅的托底纸可用来复背镜片。
其四:也可用来重揭分开宣纸,为日后重揭古画而预习。
镜片的镶贴接口很多初学者都不可能只接贴1.5mm叠口,那你就放宽点接贴2.5mm叠口。镶贴完成后不要急于接做下一道工序,应停留十分钟让它干透,这样就较好地解决接叠口的拉冽。有些人以为叠口接贴越大越安全,这是一种误解,本人人就曾经试过只接贴0.5mm的叠口,只要它是贴合牢固就无问题, 叠口接贴越大,就越难看。
最后本人再次言明:裱画是一种技术活儿,勤于练习,不耻下问,相信成功源于苦干,相信你是会与我同步。
第四篇:书画装裱术语Word 文档分析
书画装裱术语大全托片:画心的背后简单的托一层宣纸称为托片。
镜心:镜心亦称镜片,是托裱后的画心,适用于夹放在镜框内,故称镜心。其形式横、竖皆可,是一种简易、方便的装式。立轴:立轴亦称挂轴,包括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等,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琴”。横幅:又称横批,是指经过装裱的横向的字画。
对联:对联亦称楹联、门联、字联、书联、对子、门对、楹贴。双行长句还称龙门联。
对联是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法作品而组合的。
排挂时,右为上联(亦称出句),左为下联(亦称对句)。二条为一副。
屏:屏亦称扇屏。原为用于遮挡、装饰的实用物,通称屏风。其正面粘贴绢画。而屏条是在立轴的基础上,将竖幅形式与屏风相连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以套或组为单位的独立装式。屏主要分为条屏和通屏。
中堂:中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
斗方:横竖大致相等的方形书画作叫斗方。斗方可装在镜框内,十分雅致。
小品:所谓小品,指面积较小的字画。可横可直,装裱之后,适宜悬挂在小房间,十分精致。
条幅:长条形的字画称为条幅,如对联是由两张条幅配成。较长诗文,如不用中堂写,可分裱成条幅,非常美观。手卷:即长卷,是将字画装裱成长轴一卷。手卷画面连续不断,多是横看的。
绢本:绘在绢、绫、丝织物上的字画,称为绢本。纸本:绘在宣纸上的字画,称为纸本。宣纸分两种,一种容易吸水的是生宣;另一种不易吸水的是熟宣。
跑墨:是指由于装裱不当而造成的墨渍扩散或对空白处的沾染。一色装:画心由一种颜色的花绫、耿绢、锦绫等材料装饰。这要根据画芯的长短画画幅长短的比例而定,一般镶料长不超过画芯长的,用一色装裱就可以了,如一张三尺长的画芯,加三尺长镶料,裱成六尺长幅式的立轴,只用一色即可,在镶料色彩的运用上,以突出画芯的画意为目的,不能用强烈的对比色,要使其美观,大方为原则。
二色装:画心由二种颜色的花绫等材料装饰,圈框或镶接或挖嵌。如画芯长是二尺,要想裱成六尺左右的长度,就需加四尺镶料,这样只用一色,则镶料长于画芯的一倍,在配色上有喧宾夺主的副作用。同时也显得单调。这样就可裱成二色。即圈的上下、另加天地。
三色装:画心由三种颜色的花绫材料装饰,圈框或镶接或挖嵌。
其边的宽度可随画幅的大小而定,或三寸,或二寸,或一寸五分不等。圈的颜色应浅些,天、地头应深些,隔界不深不浅起过度作用。这样裱的画,色彩为协调。并有温文、柔和、肃穆的情趣。但圈、隔界、天地的颜色不要过分相近,应有节奏感。切忌,圈职业病色深,而天地色浅,这样会使读者感到空旷。
宋式装:亦称宣和装、罗汉装,其用料、用色均有具体要求,画心由米色绫隔水、古铜色绢圈、湖色绫天地头装饰。
诗堂装:画心上方镶接一块空白纸料,专用于题字赋诗。
半绫装:画心由绫圈框、纸天地头装饰。
纸镶绫边装:画心由一色纸料装饰,并在其左右各镶绫边。
绫镶绢边装:画心由绫天地头装饰,并在其左右各镶绢“通堂边”
集锦装:二幅以上小型画心,同由一块镶料装饰,或镶接或挖联。
锦眉装:画心上下镶压锦条。
间隔一色装:亦称隔断一色装,画心由一色绫料等装饰,天地头由纸或绫条间隔为两半。
框二色装:画心上下镶接绫隔水之后,左右镶与天地头相同质料的绫边。
屏条:画心由一色画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通景屏:亦称集景屏、连屏、海鳗。几条或若干条尺寸相同、内容连贯的画或字,分别由一色花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
卷轴:是由天头、隔水、引首、尾子将画心连接而成的。天头:古时称为“里”,绫质,多 为青湖色;隔水:古时有人称为“引
首”或“玉池”,绫质,多为米黄等浅色;引首:亦称“迎首”纸质,或原白或染色,用于题字;尾子:亦称“拖尾”,古时称为“ 贉 ”纸质,或原白或染色,用于叙记题跋。
撞边卷:画心镶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两边镶仿古皮纸边,并将其对折粘牢,再镶接天头。
转边卷:画心与引首挖嵌在染配好的绫或绢中,在镶接带小边的尾纸。
套边卷:画心按顺序镶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两边粘包仿古色棉连纸条即“套边”,再接镶天头。
蝴蝶装:亦称蝶式,也有人称开板式。因翻动时两页翘起,似一只展开双翅的蝴蝶,故名“蝴蝶式“。画心由一色镶料装饰,挖嵌在右页,左页为副页或挖嵌“对题”,自左向右翻阅,裱件规格需视画心情况确定。
推篷装:亦称推式。因由下向上翻动时,似折叠的车篷,因得名。画心由一色镶料装饰,挖嵌在下半开,上半开或空白、或挖嵌“对题”,裱件规格需视画心情况确定。
经折装:四条画心同时由一张镶料挖嵌,并留半开空白页。然后,左右交替折呈五页相连状,称“两半开”。
册页:册页亦称叶子,是受书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装裱形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将单张小斗方装裱成镜片,另一种是将若干张单片连在一起装裱成折叠式的本子,称册页本。平开册页:是一种不加任何饰料,直接由宣纸托合的简易装饰。转边册页:其嵌身料为绢或绫,不是采用通常的套边,而是以转
边的方法解决脱丝毛边,故称转边册页。册面:既本册页的封面与封底。
宣和装:又称“宋式裱”。是北宋徽宗(赵佶)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因徽宗宣和年号(公元1119—1125年)而得名。此种样式、是裱条中最复杂的一种。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梁思闵《芦汀密雪图卷》,其天头用绫、瓣后隔水用黄绢,尾纸用白宋笺、加画本身共五段。还按一定格式盖有内府收藏印章。吴装:苏扬两地装裱历经明清数百年,承前启后,名池全国,号称吴装。其裱件平挺柔软,镶料配色文静,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装潢志》谓:“王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装潢”。明代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有“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高度评价。红帮:装裱形制的一种。解放前苏州,扬州和上海等地有一种专裱红白立轴对联,专供婚丧喜庆之用的。称为“红帮”。行帮:解放前上海、苏州、扬州各地就其装裱工艺的不同,有一种专裱普通书画的,称为“行帮”。仿古装池:这是解放前苏州、上海、扬州各地就够得上称为装潢艺术的,专为书画名家和收藏家装裱珍贵书画的,称为“仿古装池”。
惊燕:亦称“绶带”原只是垂画画的天头处,燕子飞近画面,两带自然飘动,可惊走燕子。后来用它作为装饰,就把这两条带子固定在天头上,刺绶带的宽度可根据画的宽度而定,如二尺宽的裱件可用六分宽的绶带较为合适。用料杨与隔界相同。它的长度与天头一样,但不要太厚,厚则使画不平。如隔界是绫子的,绫
上有花纹,那么刺绶带时就要注意花纹的完整。现在日本装还有用活动的飘带,用来惊动止栖的绳燕,以保护书画,故又名“惊蝇”。
命纸:就是画心的托纸,无论画心是纸的还是绢的都有一层托纸。如果把画心的托纸揭掉,画心则减色无神了,即无生命,故名“命纸”。
二层:揭下的托纸,有时稍加匀填,即能谓其真画者,叫“二层”,又叫“魂于”,因其是画心二层,是命纸画的灵魂。也叫“混子”,是以假乱真的意思。在收购书画时,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应特别注意。
让局:就是画心四边和裱边之间留有一分宽的空隙。谓之“让局”。覆背:就是画幅背后整个的裱纸。
隔界:就是在条幅的上下或者手卷的前后,裱工加上一条不同颜色的绫或绢叫“隔界”或叫“隔水”。
诗堂:就是直幅画心上端,挂上一块纸方叫“诗堂”。一因器心短,经过衬托后比较得体;二是为了题诗赞画,所以叫“诗堂”,有人亦称“玉池”。
画杆:就是卷画用的圆木杆,画上端较细的叫“天杆”,下端较粗的叫“地杆”,轴头:就是在地杆两端接的轴头,轴头多数是用红木、紫檀、牛角、象牙制品,轴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观,而且展卷灵活。绊:在画幅背后地杆两边有两条绫或绢,如葫芦或云头样式的厢
边叫“绊”。是为了保护画杆不致下落而设的。
包首:就是在画上首袖裱纸背后加架裱一段绢或缅绫。卷好后能包住画轴之首,故叫“包首”。
画签:在包首上端天杆粘有一段纸条叫“画签”。它是题写作者姓名和画的内容以及收藏者的姓名、年、月。
曲圈:就是画的天杆上灯的铜鼻,用它拴丝A,以便悬挂。扎带:就是丝A中间抢的绢带,用来捆扎画轴的。
书画装裱折皱的处理方法(2008-12-08 09:54:49)转载▼ 标签: 画芯 裱件 折痕 镶料 宣纸 文化
古代书画在修复过程中,通常都要经历贴折条这一工序。何谓贴折条?就是古书画在已经产生断折裂痕缝隙的中间,贴上相匹配的宣纸细条,其作用是起到加固的作用。装裱界称之为门闩作用,意谓像门闩那样牢牢地顶住,使断折处不再断裂。
本文由断折的成因、贴折条的材料、查折条的方法、贴折条的技巧、环境及其他五个方面分别来阐述。
一、断折的成因
1、由装裱所引起的断折
(1)宣纸起皱:宣纸在排刷过程中产生皱折或宣纸在加工过程中本身已经有皱折,这样的皱折一旦夹在裱件中,就为日后书画产生断折埋下隐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皱折就是一个断折痕,只是反映在画面上的严重程度有所区别而已。
(2)漏浆问题:一幅书画裱件一般由画芯纸、命纸、二层
覆背纸经上浆排刷黏结而成,也包括画芯命纸与绫绢镶料的镶接。它们中间只要某一局部漏了浆,就会出现开壳现象,而使裱件发生断裂。另外,用浆薄了,裱件易开壳,特别是绢本画;用浆厚了,裱件发硬,易折断。
3性的问题。笔者曾经调查过多家收藏、陈列古旧书画的文博单位,发现常发生断折开壳的部位为包首接缝、天地、诗堂镶缝。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一是镶缝黏接太宽或拍浆太厚,造成镶缝发硬,使镶缝的边缘发生折痕。同样,添加锦眉的或者画芯与绫绢镶料厚薄悬殊的,都存在类似问题;二是用浆过稀,造成黏结不牢,镶料起皱而产生开壳、折痕等病因。
(4)操作不当:当镶缝拍浆镶上材料后,一般要等待至基本干后才翻身。如果未干即翻身,常会在干湿交接处发生变形而产生折痕。同样,裱件下墙及在砑装过程中的失误,也会造成折痕,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2、由陈列所引起的折痕
(1)张挂的原因:书画张挂时需要舒卷,操作时手要拿稳,动作要舒缓,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2)系绳的原因:裱件的系绳常被人忽视。不当的操作是把画卷得很紧,并且把扁平的系绳变成卷绳来缚。
(3)环境的原因:陈列环境温湿度的变化,特别是大起大
落的剧烈变化,常常导致书画的开壳变形。聚光灯在一幅书画中的局部照射,引起该局部发热,而使纸绢发脆,强度下降。
3、由收藏所引起的断折
(1)潮湿霉变:潮湿的环境使裱件发霉黏结、发硬开壳。
(2)干燥起翘: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纸绢失去应有的水分而变得脆性不足,裱件开壳断裂屡见不鲜。
(3)叠压碰撞:书画的保存,有条件的应该一只盒子存放一卷书画;退而求其次,一层上放一排。如果多层叠放,则会导致相互挤压,取用存放也会造成损伤,轻者变形,重者断裂。
(4)筒卷过紧:有些未裱的书画芯,在没有任何衬垫的情况下,像手卷的拖尾那样卷得密实,待裱时,画芯已断折累累,甚是可惜!
二、贴折条的材料
1、宣纸
(1)宣纸的厚薄:贴折条的宣纸,一般选用上等的安徽生宣纸,厚薄比画芯纸略厚或相等,但不宜选择比画芯纸薄的来做折条纸,薄了则顶不住断折了。如五尺纸的残破画芯纸,可选用六尺生宣纸来叠条;四尺的画芯可选用五尺的生宣纸或四尺的生宣纸来叠条。
(2)折条的宽窄:贴折条的作用,是把有折断的缝给顶住加固牢,常规的折条纸宽度在0.15~0.25厘米之间。倘若碰到密密麻麻的断折而选用裁得较宽的折条(0.5厘米),
它可能已经跨越二、三条断折痕,则如同在有断折的画芯背面托上一层宣纸没什么两样,实质上起不到对断折缝的加固作用。从原理上讲,贴窄的折条比贴宽的折条更到位,但它要求操作者有极大的耐心和精湛的技术。
(3)宣纸的裁切:常规裁切折条纸,是把宣纸折成长约30~40、宽约10厘米的一叠(约10层),竖裁成约0.2厘米宽的窄条(两头保留些许不裁)。当这样的折条贴到画芯背后的断裂缝上时,特别时两条折条紧挨在一起,由于折条的厚度造成的落差,折条与折条之间又会产生新的折痕。目前,一种新的裁切折条的方法在尝试,就是把刀裁改成缝纫机针踏成锯齿状(像邮票的锯齿一样),用时一撕,折条两边生成毛边,与日本裱画裁纸用竹刀手撕,同出一辙。
2、用糊
(1)用糊的厚薄:折条用浆与镶料用糊一致,以黏得实为原则,宜薄不宜厚,一般在用排刷上浆后,如发现浆有些厚,可用手指轻轻抹去上面多余的浆。上了厚浆的折条纸贴到画芯上以后,成为日后画幅收缩不平整的罪魁祸首。
(2)用糊的干湿:折条纸的用糊要干湿得宜,干了会黏结不牢,湿了会带来操作上的不便,部分还会造成画幅的不均衡收缩。国外利用未经油漆的桧木板来刷折条纸,当折条纸过湿了,木板会吸收部分水分,干时又会慢慢释放出潮气,加之配合一定的环境湿度,使折条纸延长保持一定的含湿量。
目前,贴折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不画铅笔印,直接在折痕上贴折条,这样的方法简单,但很难把断折的裂痕查找彻底,同时,贴时也不容易把折条纸贴得准确无误;二是先画铅笔印(2B铅笔),再贴折条,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弊端是使用铅笔容易在画芯上划出新的断折印痕来。倘若碰上浅色的画芯,一旦画上较深的铅笔印,待贴好折条,覆好背后,深色的铅笔印便会赫然顶到画面上来。为了把断折的裂痕查找彻底,在克服划线弊端的同时,我们仍采用划线的方法来查找折痕。
1、依自然折痕查找:所谓自然的折痕,就是画在小托干燥后自然形成的断折痕,此时,把画芯对着光,断折痕毕现,用铅笔轻轻依折痕划出,要求在硬的桌面或玻璃台面上划线,如果画芯下面衬垫软的纸张等,极易将画芯划伤。
2、在拷贝台上查找:把书画正面朝下,平铺在拷贝台上,透过拷贝台的灯光,书画的断折一目了然,用铅笔仔细地依折痕轻轻划线。没有现成的拷贝台,也可做成一简易的带斜面的木头架子,上搁玻璃,对光使用。
3、用地杆卷着查找:用地杆卷着查找断折,容易将难以发现的断折找出来,难度也是较大的。地杆要选用圆润光洁的,先把画芯卷实,再松开一部分,轻轻用手捏一捏,发现有断折马上用铅笔把它画出来。如果碰上特别残破的,像断折严重的绢本画,则可改用大直径的筒来卷(10厘米左右),可防止或减缓在卷的过程中出现新的断折。
四、贴折条的技巧
裱画界有这样一句行话,叫做“宁可多贴千条,也不可放过一条”。多贴千条当然无一益处,但漏过一条也将后患无穷,它将直接导致重新修复装裱好的书画,再次出现新的断折,让人有前功尽弃的感觉。客观地讲,一幅重新修复装裱后的书画,出现若干条折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众多的折痕,再行重裱的话,将会又一次地对古旧书画造成新的损害。因此,修复师对这一工序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1、骑缝贴:骑缝贴的要求,就是要将折条的中心线与断折印痕重叠。换言之,即将折条贴在断折的中心位置。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给断折画线的时候,已经有部分线条偏离了断折的中心位置,而在贴条时,又因为马虎等原因,将贴条贴歪,导致贴条的边口与断折齐平;这样,不仅起不到加固的作用,反而更增加了这种断折的严重性。
2、多重贴:多重贴即贴一层折条顶不住断折痕,而需要贴多层来解决。最常见的是叠宝塔形。如一幅画,其画芯较厚且已经完全断开,当叠了一层细的(0.2厘米左右)的折条后,发现叠过条的位置仍然有折痕,此时需要在原位上再叠一层。分享:
第五篇:书画装裱学习锻炼工作总结
实践锻炼工作总结
与时俱进,才不会落伍。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工学结合,实现职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对接,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技能,让教师切实把握现代企业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学校要求专业课教师利用暑假期间进企业实习锻炼,这是领导的先见之明,十分必要、意义重大。针对制浆造纸工艺(宣纸工艺)专业课程的需要,实践锻炼主旨在于:全面了解书画装裱的工艺流程、工具使用、市场需求、人才需求等等面貌,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于2012年7月24日至至8月24日,利用暑期,在实习锻炼。
在泾川裱画店的实习锻炼这段时间,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角色中、虚心学习、勤于动手,同时也牢记使命,努力充当好学校和企业联系人的角色,的确使我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泾川裱画店是一家在本地有着优良口碑的书画装裱店。装裱师傅技艺精良,精通各种尺寸书画的装裱,可根据字画的幅度大小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也可进行古旧书画的修复。其装裱的字画配色协调,工艺细腻,不易发霉方便保存。
二、实习内容
装裱技术自古一直处于保守的状态,一般需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进行学习,此后方能进行独立操作或单立门户进行经营。现在我们学校开设的制浆造纸专业,也有开设书画装裱的课程。
刚去泾川装裱店的前几日,看到师傅的操作手法,感到过程是比较简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但是随着对这项技术的深入了解,发现学习装裱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难,而且越干越难。所以在学习装裱的过程中,需要有决心,下气力,肯于动脑,善于总结,胆大心细,一丝不苟,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一个月的学习期间,我首先通过观察师傅的操作并且及时进行交流,了解了装裱书画的专业术语和先后工序,通过研读装裱工具书和实地观摩操作,将理论和实践相对照,必要时可作一下笔记,逐步进行全面熟悉,并加深理解和记忆。
然后开始“打下手”,即做些易掌握的辅助工作。在打下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模仿师傅的动作,以便于理解和掌握。接着,在师傅的指导下,根据装裱书画的先后工序,进行操作基本功训练,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托 :即托制各类镶料和托书画心。镶料包括绫、绢、锦绫、锦、和镶纸等。可先从托镶纸(或覆背纸)入手。托书画心较托料难度大,如果托料出现失败,这仅是宣纸和绫绢的代价,但如果托心失败,其后果就严重了。我主要是收集了一些家里的书法习作进行试托。经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托心的基本要领,然后可正式从事托心。
裁:即“用刀”的基本功,如方心、下料(包括裁距条、包边纸)、齐边、裁配覆背纸等。初学者,可先用废纸头,废绫边进行剌裁练习。注意掌握持刀正、运刀稳、用力轻的要领,防止走刀、啃尺、滑尺或用力过重。即而再进行裁距条和包边纸的练习,然后方可进行方心、下料和齐边工序的实习。
镶:包括书画的镶活、回边或包边以及折贴串口等内容。初学时,亦采用模拟方法进行。可取一些镶纸和绫绢废边料,练习镶接、回边、包边和折贴串口的基本功。练习镶活时,要注意浆口小巧均匀,浆糊用量适中,镶缝慰贴不绽。回边或包边,要求规矩习称,平直如一。
覆:即书画的覆背工序,其操作方法与要领和托料有相同之处。常用的覆背方法有两种,即座覆和搭覆,可分别进行练习。
装:即上杆,包括下挣子、砑活、剔边、批串、量杆、制杆、上杆和拴绦等工序。其中砑活、剔边、量杆和制杆等工序,同样可采取模拟的方法进行练习。其他工序可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习。
经过以上基本功训练以后,我基本上具备了独立装裱的能力。各道工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预防及解决的方法还需要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只有这样反复学习、实践和总结,装裱技艺水平才会逐步趋于成熟。
三、实习体会
这段时间,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单位里所学到的东西和在学校所学的理论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我领悟到,要想在日后工作生涯上有所发展,就必须理论和实践必须紧密结合,使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增长,必须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实践锻炼是培养“技能型”、“双师型”教师的需要。职业教育对教师有特殊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深入企业实践使我们的专业教师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得到了升华实践教学能力和解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1.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知识。通过到企业实践,我的实践工作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通过与企业人员的交流,明确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2.培训形式、内容的突破。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脚踏实地地深入生产一线,将培养环境从传统的教室、会场转到企业的生产现场。把传统的学科专家讲学变为和企业行家的工作交流,传统的就书论事转为真实训练,把传统的以教学大纲、专业教师培训为主转达为以企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培训为主。培训的形式、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师资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操作性方面实现了大的突破。
3.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下企业锻炼学习,使我充分的收集了企业一线的相关资料并了解了企业对学生素质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还通过企业锻炼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对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了解到教学与企业之间的差距,了解到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为以后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的工作中能有进一步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使我对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我也了解到企业的良好服务意识、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这些都是企业员工的基本要求对我们下一步进行教学改革等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通过实践锻炼,原来在工作中存在的偶尔的懈怠思想一扫而空,要树立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和迫切性,同时要增强治学的严谨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在企业中所学到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要把这种精神传播给学生,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宣城市工业学校 刘颖盺
2012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