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塑雷锋精神 情系山村教育
重塑雷锋精神、情系山村教育
---梅港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学习“全省优秀特岗教师”王晓芳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题记】青春九歌,梅港中心小学青年教师群体素描
《九歌》,一组流传了千年的楚歌。诗人屈原上下求索,日夜吟唱。歌声穿越历史的烟尘,今天,我们在此唱响新的九歌,这是献给农村青年教师的赞歌„„。
有人说,不了解中国农村,就不了解中国;不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也就不能把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专家作了统计,如果减去随迁子女的数量,在农村上学的孩子足足有1亿多。而承担着这1亿多儿童教育重任的,是800万农村教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最庞大的教师群体!
一段时间以来,这个最庞大的教师群体面临着诸多尴尬:年龄慢慢变老,老教师“退”而难“休”,新鲜血液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宁愿选择蜗居在城市,也不愿意回到乡村,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用传统的观念来解释,已经跳出“农门”了,还回来,不怕人笑话?于是乎,在农村,出现了“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现象。教育部经过对贫困县市调研后,果断推出了一项旨在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大胆举措: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包括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特岗招聘。梅港中小现有03-07年公开招聘的16位、10-11年定向培养的6位、09-11年特岗招聘的26位,这48位青年老师可是我们山村教育的宝贝!
“醉后方知酒味浓”,很多青年教师是到了学校后,才真正体会到在农村教书的意义。人生的选择不可能没有思想斗争,他们也曾犹豫过,但一经确定就不准备在自己的答卷上再去涂抹!今天,他们郑重地选择,将誓言铭记于红心,郑重地选择,拟定人生新的航向:“深入农村,投身基层,我们是黄土地里注入的新鲜血液,在大地的脉络里汩汩流淌;燃烧激情,播种智慧,播种希望!”几年来,他们一直寻找国人的信仰,收获山里孩子的明天。“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夜景曾带给他们许多诗意,但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却始终现实地摆在面前。他们有的也是从山村走出来的,常想如果没有当年挖井的恩师,哪有今天吃水的自己?愿把这份回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且说:“既然选择了,就没有理由在自己的人生答卷上涂来抹去”、“工作虽然很平凡,但只要能收获山里孩子的明天和乡亲们的笑脸,作为一名教师也就有了人生的价值” …。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就在于有播种有收获,有付出有回报。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些人眼中的草一定会变成另一些人手中的宝,似水流年。对于来自都市的王晓芳老师来说,学生的品学兼优、身心两健就是最好的回报。她会觉得自己是被人需要的,是受人尊敬的一名教师。山村孩子的似水双瞳,正期待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来到他们中间,用甘甜醇美的细流滋润他们渴盼的心田,给他们力量,给他们希望,给他们美好的未来…
如果说,孩子是一片天空的话,各种能力素质就是天空的云彩,缺少了音、体、美的天空,这些农村孩子的童年有几种色彩?而青年教师不正是为“七彩少年”着色加笔的描摹大师吗!作为山村的行者,把青春的刹那芳华,写就了自己的命运交响词:“小帅哥”成了校长
了、“小公主”成了教学能手、操场上的校园舞、教室里办起了联欢会、山路上正开着学生“远足”运动会…还和着大山的奏鸣曲!
都说生如夏花,也许他们没有夏花的美丽,但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净土,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让他们的歌声响彻这山涧,让音乐与乡村孩子们一生同行!相信他们一定能行!让精神起舞,把灵魂照亮,托起明天的辉煌!
“年青的历练,终生之财富”,梅港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群体,正如春日烂漫的樱花一般,只有一朵的时候,你或许还发觉不出它的美;但一旦连成一片,那种美:惊艳绝伦,无以言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梅港中心小学的教苑春色满园,且敬听他们的誓言吧!2012、04、10
第二篇:情系教育扎根山村
情系教育 扎根山村
--记德江县潮砥镇牌坊完小优秀教师张发敏 张发敏,铜仁市玉屏县人,2010年6月毕业于铜仁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同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德江县潮砥镇牌坊完小英语特岗教师。
张发敏老师来到学校后,就被学校委以重任,既要上四年级一班的语文课,同时还要上五年级一班的英语课。面对这么重的教学任务,张发敏老师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教师而推辞或犹豫,爽快的答应了学校对她的工作安排。
新的人生旅途就要开始了,张发敏老师深知,要干好工作,就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于是她深钻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工作从不懈怠,没有半点马虎,经常工作到深夜。在工作中遇到有不懂的问题就和同事讨论,学习他人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张发敏老师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很有爱心。她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她面向全体学生,从不歧视差生,甚至给予差生的关爱更多。“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是她的工作准则。她能和学生融为一体,经常不定时地深入学生中与她们交心谈心,替她们排忧解难,以为人师表,关爱学生,高度负责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启迪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
在她的学生中有一个男孩子,很多学生向她反应,这名男同学很顽皮,性格很暴躁,经常打架,在家爱看电视不爱学习,经常夜宿其他同学的家中。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没有立刻批评这个学生,而是通过调查走访,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原来,这个学生的父母离异,父亲在广东打工,母亲也改嫁了,这个学生跟着爷爷住在一起,爷爷上了岁数,又没有文化,对孩子的管理很不到位,而且该生的爷爷也是一个人生活,居所也破败不堪,四面透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于是张发敏老师就多次和这个学生交心谈心,并从学习和生活上去关心他,爱护他,时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点钱来为这位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终于使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慢慢赶了上来,并且改掉了爱打架的恶习。
在她的学生中有一个女孩子,家庭也是很贫困,看着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张发敏老师觉得她必须要帮她一把,于是张发敏老师把这个学生带回自己的家中,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上街给这位学生买了一身合适的衣服,并且时常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这位学生。张发敏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的心中始终装着她的学生,张发敏老师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这样的。对于这样的人民教师,人民群众用最朴素的语言称赞道:“张发敏老师真是好人啊!”
张发敏老师在医院生小孩的那段时间,一些学生在写《给老师的一封信》这篇作文里,都不约而同的用最质朴而深情的语言写道:张老师您快回来教我们吧,我们很想念您!没有您的教诲,我们就像没有奶喝的羔羊一样,不知所措。就在张发敏老师出院后不久,她的学生就打电话要去看望她,有些学生甚至不顾她的阻拦,悄悄地从牌坊村去到德江县城张发敏老师的家中去看望他们可敬可爱的老师,并带去了家长们精心准备的土鸡蛋。一名普通的教师,能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如此厚爱,不正体现了她“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准则落到实处了吗?
张发敏老师回到工作岗位后,依然担起了一年级语文课和四年级英语课的重担,还是和从前一样没有推辞和犹豫,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为了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们可爱可敬的张发敏老师竟然请来了远在玉屏的母亲大人帮助照看小孩。她母亲一大家人也需要人打理家务啊,但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把工作干好,她的母亲及一家人选择了支持她,多么伟大的一家人啊。
张发敏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对自己的学生,对那些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的儿童,单亲家庭的儿童,学困儿童,张发敏老师倾注了自己满腔的爱心。在张发敏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的浇灌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历年的统考中都名列全镇第一名,深受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的好评。对于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教师,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她,就在2011年的教师节,张发敏老师被潮砥镇人民政府授予德江县潮砥镇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张发敏老师有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当问及她是否有进城教书的想法时,她毫不犹豫地说:“这里山好,水好,人好,空气也很好,愿意在这里工作一辈子。”张发敏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就像一粒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无论飘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
张发敏老师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为我们教师这个形象争了光添了彩,优秀教师的称号对于她来说当之无愧。
潮砥镇牌坊村完小特岗教师
优 秀材料
德江县潮砥镇牌坊完小 2014年4月17日
第三篇:情系山村 放飞希望
我的教学生涯
情系山村 放飞希望
江津区贾嗣祥瑞希望小学校 张霞
我,很普通,只是教育战线上千千万万同胞中的一员,辛酸与成败,大家感同身受,回首自己走过的足迹,却又经历着不同的故事,心中的感慨久久难以平息。
18年前,我走出了师范学校的大门,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青春年少的我,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感慨过、激动过„„ 报道的第一天,主任告诉我,你回你们村的那所村小吧,我欣然接受了,那是我童过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那里充满了温暖,老师就是我的妈妈,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同学是我亲密的伙伴儿,都说我最小,他们从不欺负我。我兴致勃勃地跨进阔别已久的母校,刚一进门,眼前的荒凉与冷清像当头一瓢冷水,着实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操场上,杂草丛生,教室里,阴暗潮湿,课桌椅,横七竖八,四肢不全„„.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这是我曾经就读的学校吗?“别难过,收拾一下就好了,开学都这样。”陪在我身边的田老师安慰我,她是这所学校唯一的一名老师,在幼儿园代课,已经有十六年了。那一天,我们整理了一天的教室,还不成模样,掌灯时分,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我的家就在学校附近,山村的夜晚出奇的寂静,坐在门槛上,想着操场上还有一人多高的杂草尚未清理,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孩子,别难过,明天我和你爸去帮你。”母亲看出了我的心事,拍拍我的肩膀,我竟孩子似的扑进母亲的怀里,呜呜哭起来,“孩子,你不能嫌弃这里,当年,要不是你有那么好的老师,你能有今天吗?做人要学会感恩。”母亲轻抚我的头,几句话拂去我心中的忧虑,是呀,我有责任让更多的山里娃娃走出大山,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转眼间,我在教师的岗位上,也是几经风雨,几度春秋。每天面对数十双求索的眼睛,感受着那数十颗心灵的激荡,每时每刻我都能感觉到自己肩头的沉重与压力。那份责任、那份执着、那份热情,让我早出晚归,披着朝露、戴着星光,周而复始,日日如此,我深深地感受着教师这项工作的平凡与琐碎。年轻的我时刻触摸着自己的心灵,感悟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圣。半截粉笔,要去书写三尺舞台,一腔热血,让我尽显人生风采。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让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挂满微笑,是我的从教原则,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每每面对新的学生,我第一句话总爱说:“孩子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认识你们,我很想做你们的朋友,你们愿意吗?”就这几句开场白,这些山里娃娃起初那惊恐的眼神会慢慢消失,我们的距离会很快拉近。我用一颗滚烫的心,去感动偶患疾病学子的心灵,唤醒迷途的羔羊,唤回濒临悬崖的“浪子”„„.1999年,我中途接手了一个三年级,班上有一名学生,直到半期,我从未在他的脸上读到过微笑,从未读到过对我的一点点喜欢和信任。上课时,他阴沉着脸,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目光中写满反叛与自卑,课后,他却一反常态,异常活跃,一次次地违反校纪,大打出手,他是我心头的一块巨石。我多次尝试着给他微笑,给他激励,但每次都会碰上他冰冷的目光,麻木的脸。我真想放弃他。但我知道,我不能!我不能放弃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努力!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走进他,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在一次野炊活动中,首先需要各个小组在草地上挖好灶,对于这个挖灶,我也束手无策,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该如何下手,是他第一个抡起锄头挖好了灶,生起了火,其他各组见状,分别抢着要他去当参谋,我走到他身边,翘起大拇指,说:“你比老师还能干。”第一次,他回报我一个甜甜的微笑。整个野炊活动中,只有他所在的组没有老师的指点和帮忙,就煮出了喷香的饭和“满桌”的菜,我带领各小组组长品尝了他的杰作,大家当即评出他们组为“美味佳肴”组和“创作能手”组,我第一个鼓起了掌,草地上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他第一次高高抬起了头,注视着我,目光明亮,温柔,那种偏激,叛逆的神色悄然消逝。
不久,我们班接替了清扫教室后面那条臭水沟的任务,沟的一段上面有石头盖住,要想清理当中堵塞的垃圾,需要下到臭水沟里,使劲掏出渣渍才行,所有的人都恶心着,我也迟疑着,这时,他卷起裤腿,跳到沟里,用事先绑好的铁钩一点一点地掏出那些残渣,最后不知一坨什么东西堵在中间,半天也动不了它,他急了,不顾满沟的污泥和臭气,爬进洞里,硬生生将那坨脏物拽了出来,水沟通畅了,学校表扬了我班,为我班加了分,我充满感激,当着全班真诚地对他说:“谢谢你,你帮了我的大忙了。”他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我发现他在悄悄的接纳我。为此,我兴奋不已,也更坚定自己转化他的决心。我决定寻根究源,找出让他自卑和反叛的原因,去除他心中的阴影,于是我安排了一个作文题目《我爱我的家》,要求文章写清你家中的成员,你爱他们的事例至少一件,作文交上来了,第一个我读了他的文章,开头这样写道:“我不爱我的家”,这句话让我十分震惊,急不可耐地往下读,“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丢下我走了,听人说是被爸爸打跑的,爸爸是个酒鬼,成天喝得醉熏熏的,他也老打我,他把所有的气都撒在我身上,他打我时像对付敌人,把我绑在桌脚,直到半夜,还喂我大粪„„”读到这里,除了震惊,还有痛心,我无法言说此刻自己的心情,“每天,我得做很多家务,早上我从没睡过懒觉,我煮好了饭,还得煮猪食,喂了猪,我才能上学,下午放学,我要割猪草,洗衣服,稍有哪样没做好,爸爸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最后,他写道:“我恨我的家!”读完他的作文,我两眼模糊,胸口有一块东西堵在那里,世上真有这样的爹吗?当天下午,我随他一同回了家,到家后,他果然一件一件地做起了文中所写的那些家务,我默默地帮着他,谁也没说话,天快黑了,他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老师,你回去吧,等会儿天黑看不见路。”“没事,我要等到你爸爸回来。”天黑很久了,他爸终于回家了,还能从他身上闻到一股酒气,见到我,他十分吃惊,“老师,你,你怎么来了?”见他这副模样,我气不打一处来,“我问你,你是怎么对待孩子的,他每天要做多少家务,他可是个孩子,有你这么当爹的吗?你知道吗,虐待孩子是犯法的,你就等着吃官司吧!”我噼哩啪啦数落着他的“罪行,”他蹲在那儿,头低得很下去,我看到,他在抽咽,许久,他抬起头,说:“老师,你知道吗,自从他妈跑了过后,我心里窝着火呀!”世上真有这样的父亲,我深吸一口气,提醒自己不能太激动,我压低嗓门:“听说是你把她打跑的呀。”“是,当初我脾气暴躁,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呀!娃娃也不争气,竟偷了我的钱,所以我就把他绑起来,还—还—”他自己也没好意思说下去,我想只有好好开导他,才能解决问题,此时我像个长者,语重心长对他说:“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当初你打跑了他妈妈,你不能再把儿子也打跑了呀,孩子成天要做这么多的家务,叫他怎么念书,你总不愿看到他将来也走你的老路吧,其实孩子很懂事,很能干,过不了几年,就靠得住了,你干吗不好好供他上学呀!你成天喝得醉熏熏的,孩子他妈妈敢回来吗?你要活出个男人的样子,打理好这个家,将来孩子有出息了,还愁他妈妈不回来吗?”一席话,竟把眼前这个大男人说得泣不成声,连声说: “有理,有理,老师,我改。”
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我欣喜地看到这个孩子在一天天的变化。他写的字工整了,上课爱发言了,小拳头收了起来。更重要的,我看到笑容一天天绽放在他的脸上。有一天中午,他送我一盒饺子,悄悄告诉我,“妈妈回来看我和爸爸了”,两年的努力,我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爱终于让顽石绽笑。我知道,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我会努力留住这笑容的!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一批批学生从我手里走出大山,时常,他们从电话里传达着他们的问候,各种节日,会意外地收到他们为我送上的祝福„„ 是鹰总会搏击长空,是爱总会让人感动,我用慈爱呵护纯真,用真诚开启心灵,我很幸福,虽然我依旧清贫,但我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让我拥有无尽的财富。
第四篇:心系群众情洒山村
文章标题:心系群众情洒山村
她,1988年初中毕业,中考落榜,由于家庭原因就这样离开了学校,但她落榜不落志。1989年,被聘为小学代课教师。1990年,代了一年课的她,深知自己文化低,毅然回家创业。1997年,由于自身好学,勤劳致富,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8年至今,多次当选为县、乡人民代表和县乡党代表。2000年,当选为xx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xx村妇代会主任。2003年9月,刚过而立之年的何霖,被群众推选为xx村民委员会副主任、XX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2007年5月,被群众推选为XX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被全体党员推选为XX村党支部书记,她的肩上从此就压上了不可推卸的带领XX村群众致富的“担子”。她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好书记、好主任——xx
为民当代表当选为县、乡第六届、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她就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不轻,她认为:既然身为一名代表,就要代表好一方人民的意志,为一方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当代表期间,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深入村社调查,提出的多条有意义的建议、意见被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现在,又为XX村人畜饮水困难的自然村积极奔走。她,真正实现了“为民当代表”的诺言。随后几年,她又多次当选为县、乡党代表、人民代表和县、乡妇女代表。学科技用科技勤劳致富1990年,她积极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了烤烟种植技术的她,在2.8亩的承包地上种上了烤烟,当年收入8000多元。1992年,在种植好烤烟的同时,她率先开始发展养殖,最多时养过16头育肥猪、20头仔猪。她起早贪黑,忙完地里忙家里,还积极帮助左邻右舍解决养殖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科学饲养一直是她心中的梦想,2002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她有了圆梦的机会。她,没有让机会从身边溜走,于是兴建卫生圈,打算在养好猪的同时,发展肉牛养殖。2003年,被定为全乡肉牛养殖示范户。目前,养有黄母牛5头,有一头母牛已顺利产下一头新品种牛,还有一头受孕四月余。她认为,肉牛养殖在当地虽是新兴产业,但始终坚信,这是一条当地农民致富的新路子,她不但要发展壮大,还要带领其他农户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子。通过学科技、用科技,她成为了远见闻名的科技示范户。2007年,仅茶叶一项收入就达8000多元,养殖收入8000多元,泡核桃收入预计可达3000多元。通过几年的发展,家中有了积蓄的她,投入16万元在小集镇上建盖起了新居,准备从事经商。致富不忘众乡邻经过多年的养殖,她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当地可算是养殖的行家手里,一直都是村里的养殖专业户。自己通过科技养殖致富了,可乡邻的贫穷仍让她揪心,从养猪成功开始,她把自已积累起的经验向村里人介绍,很快村里60%以上农户开始学她养猪,各养殖农户每遇什么问题都来找她,每次她都毫不保留地把如何预防疾病,如何配混合饲料等技术传授给大家。当有人问起她,“这几年来所走的养殖之路是否顺利”,她说,1998年,一场猪瘟疫情差点毁了整个村,当时有两户的猪出现突然死亡,她得知后,去看了死猪,看不出原因,就找兽医站医生,医生看后,也没查出病因,但医生要求两户对死猪进行深埋,活猪隔离,不准这两户的猪与其他农户的猪接触。到第二天,两户20多头猪全都死亡,这下引起了村里其他养殖户的恐慌,她边安慰大家边多方奔走,后来终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派出工作组进驻村里,将死猪送检。由于发现及时,病源封锁措施得力,防治得当,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她的威信便是这样一点一滴地在大家心中树立了起来。如今,在她的带动下,XX村的养殖示范户达户,她所在的自然村被列为全乡的肉牛养殖示范村。有人问她,“为何有如此高的热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她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人民代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话又说回来,就算我什么也不是,只要大家信任我,能够帮助大家是我的心愿。”自2003年,当选为XX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后,面对新的挑战,她没有退缩,而是摆正位置,甘当“小学生”,从头做起,深入群众、走访老党员和老干部,与他们共同探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方式、新问题、新思路,很快她便进入了工作角色。三年来,她出色地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努力带领XX村的全体老百姓迈向实现小康的幸福路上,她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带领着全体村民这样干的。在当选为XX村党支部书记、XX村民委员会主任,当有人问到她是如何打算时,她好不犹豫地说:夯实基础加快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群众观念落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弱,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落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是制约XX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劲”。她说,“在任期间,要积极向上争取扶持,争取把XX村列入千村推进项目建设,力争通过项目的实施解决制约发展的‘瓶劲’”。
狠抓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群众科技意识不强,劳动者素质较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进步缓慢,是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她要引导农民依靠科技,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鼓励农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在烤烟产业发展方面,引导农民以提高烟叶整体质量和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择优布局、连片种植、合理轮作、科技兴烟,打牢烟叶生产基础,抓好基本烟地、基本烟农、基本设施建设的落实,全面提升烟叶生产质量。以生猪、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发展方面,引导农民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以户为基础、以村为单元,发展一村一品,抓大户、带一般,抓小区、上规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发展圈、厕、沼气“三位一体”循环经济,提高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继续巩固和扶持示范村、示范户,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在劳务产业发展方面,以提高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引导劳务人员积极参加输前技能培训和输后维权服务工作,不断拓展输出地域,发展订单劳务,打造劳务品牌。不断加大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解决好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有效对接的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积极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她说“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就更需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她将不断加强学习,并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党在新时期的任务和特点,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切实抓好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作用。扎实抓好“三培养”工作,在全村范围内积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组干部,使党组织的结构得到了优化。情系百姓永做群众的贴心人坚持“多能并举、转移重点、扶贫到村、攻坚到户”的原则,着力帮助贫困户提高自身脱贫能力,以资金、物资、技术和信息等多方面帮助贫困户。稳下心来,扑下身子,深入到农户家中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开展调查研究,力求在安排工作时符合民意,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她说,“为困难户争取一点钱不难做到,但‘输点血’只能解除燃眉之急。我们扶贫工作关键就是要多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她们的生产生活问题,并恢复她们的‘造血功能’”。这就是何霖,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一个最基层的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以自己的真心、自己的努力,干出了自己不平凡的业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映红了妇女的“办边天”,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成为了XX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上的领路人。《心系群众情洒山村》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心系群众情洒山村。
第五篇:重塑青少年信仰教育
重塑青少年信仰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冯建军
信仰是生命的“永动机”。有了信仰,青少年才会有抱负、有志向、有目标、有追求,人生才会有超越,才会有幸福。
信仰是生命之根,是心灵之魂,是青少年成长的最高价值向导。没有信仰的人生,迷失方向,缺少动力,也必然走向坍塌。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也带来了观念上的变革。政治上的民主,打破了过去一元革命意识形态的灌输。市场化经济,在带来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带来了功利思想,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日渐凸显。同时,伴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西方文化长驱直人,挑战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使文化和价值趋于多元,青少年的个人信仰也日益多元、世俗和自我。
我们曾对某省中学生价值观和信仰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的回答中,排在前面的是“身体健康”、“名誉和尊严”、“婚姻和家庭”,而“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则排在后面。青少年的人生信仰转向自我,很多人读书不再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能够有一个好的工作”。经济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成为他们择业的主导因素,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拜金主义倾向,传统的“君子不言利”、“义重于利”的观点遭到了半数以上中学生的反对。“勤俭节约”也不再是消费的主导观念,“月光族”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主义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从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转型期的显著特征就是旧的价值观遭到质疑,新的价值观没有确立,于是形成了价值观的混乱,导致青少年的信仰迷失。对此,著名作家王蒙曾指出:“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占有关系调整了,带来许多诱惑,社会固有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受到挑战。比如,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被肆意张扬的个人至上论调质疑,一直推崇的勤俭节约美德正在接受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挑战,婚姻和睦的基础遭受新式生活观念的冲击,等等。究竟如何理解观念领域产生的困惑?当务之急,需要激浊扬清,明晰主流价值的追求和价值的判定。不解决这个问题,必然导致青少年的信仰危机,使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危机,和谐社会的构建无从谈起。”同时,青少年除了具有个人信仰以外,还要具有社会信仰。
社会信仰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所以,在我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信仰是统一的,不存在个人的选择。我们只有
1将个人对社会的信仰统一到主旋律上,社会才能产生凝聚力,才能够和谐与稳定。
我们对某省中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社会信仰的主流是积极的。调查显示,有96.6%的中学生认为爱国主义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对党和国家充满信任。有89.41%的学生认为和谐社会建设非常必要,而且87.18%的学生对和谐社会建设充满信心。同时,对国家倡导的政治信仰,不再如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么高度一致和单一,而是出现了信仰的多元,主导信仰有所动摇。在“共产主义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信仰”中,选择“是”的有36.84%,选择“不是”的几乎对等,占36.18%,还有27.18%的人不清楚。在问及入党动机时,只有5.15%的中学生选择了“信仰共产主义”,却有42.13%的人选择了“获取政治资本,方便以后的工作或从政”。一些对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也表明,存在着主导信仰动摇的情况。所以,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在现阶段尤为迫切。
二
固守信仰,必须坚守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是个体对某种思想观点的自觉学习、理解、认同、信任、觉悟、践行的实践活动。严格说来,信仰不能教,它只能是个体在理性判断基础上的情感培育,是基于对某个观点的认同所形成的高度信任、仰慕,并转换为个人自觉行动的过程。其实,我们并不缺乏信仰教育。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一直都在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信仰教育,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成效。我们需要反思信仰教育,在反思中重塑新时期的信仰教育。
1.坚持信仰主导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依据主体的不同,信仰分为个人信仰和组织(国家、社会)信仰。个人信仰关系到个人心灵的选择;组织(国家、社会)信仰是对“好社会”的期待和笃信,关系到社会的凝聚和国家的繁荣。信仰是主体的自由选择,个人信仰的主体是个人,组织信仰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信仰而言,个人可以有信仰的自由。但对组织而言,只有组织的信仰自由,个人作为组织的一员,个人信仰必须与组织信仰相一致,保持对组织信仰的认同和笃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信仰选择。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①,是建党之源,立国之本。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学习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
信仰自由,并不意味着信仰的放任自流,人性的美好和社会的正义决定了信仰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科学的信仰符合科学真理,符合人性,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只有科学的信仰才是正确的,才是值得追求乃至于献身的。个人的信仰自由还必须与社会的主导信仰保持一致,这样社会才能和谐统一。
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开放,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特点。但多元并不意味着“随意”,并不是“信不信都行”,“信什么都行”。当前青少年的信仰问题主要表现在主导信仰的缺失和科学信仰的迷失。因此,青少年信仰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信仰的不动摇,同时培养青少年科学的信仰观,引领他们走出信仰的迷途,确立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信仰,实现信仰的主导性和多元性的统一。
2.确立以幸福生活为根基的信仰教育体系。
2010年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寄语广大青年朋友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正如他那首《仰望星空》的诗所写道的:星空是“那样寥廓而深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所以,它“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以为,温总理所说的“星空”,就是信仰;仰望星空,就是要坚守信仰。
信仰的高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一般来说,信仰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个人对美好生活的信仰,即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与价值实现;第二层次是道德信仰,即对理想人格与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和向往;最高层次才是政治信仰,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②
以往的信仰教育,常常只讲社会要求,不讲个体需要。于是,信仰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利益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信仰变成了与个人生活无关的东西,导致信仰教育缺乏吸引力。其实,信仰教育不仅不能排斥个体生活,而且要基于个体生活,为了个体生活的幸福,只有这样,信仰教育才容易为个体所认同,才不至于沦为“假大空”的“圣人”教育。
当然,信仰教育的层次还必须与个体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现在信仰教育中的一大怪现象就是教育内容的倒挂,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做人规范的教育。共产主义教育固然必要,但不适合小学阶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的,热爱党要从热爱妈妈做起,否则对小学生来说,都是空话,是徒劳的。在人生发展中,道德发展是有阶段的,信仰也有不同的层次。我们需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从低到高合理安排生活信仰、人际信仰、道德信仰、人生信仰、政治信仰等内容。如小学生适合进行生活信仰教育、人际信仰教育,初中生适合进行道德信仰教育,高中生适合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大学生适合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无论哪种信仰教育,都不能成为“圣人式”的教育,都必须基于学生生活,是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对话,是信仰对生活的提升。
3.创新以主体为核心的信仰教育方法。
信仰始于学习,始于对某一思想观点的深入了解。没有深入了解,就不会有认同,更不会有信仰。但信仰的学习,与关于某种思想观点的知识学习
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从本质上说,信仰不是知识,它是一种理性的情感,是对某种观点发自内心的认同、信任和敬仰等。信仰以情感为核心,但这种情感不是盲目的崇拜,也不是基于外力的被动相信,而是一种内心的理性自觉。所以,信仰不能强迫,强迫是建立不起信仰的。
当前信仰教育在方法上主要是灌输,尤其是政治课的直接灌输,极不利于信仰的形成。政治课的灌输,一是把信仰教育学科化、知识化,脱离学生的生活,成为思想教条的教育;二是采用灌输的方法,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工具,把考试作为制约他们接受的唯一砝码。为了考试,教条虽然被记住了,但没有深入内心,没有达成思想的认同。不仅如此,还会形成学生的排斥心理,“你强制我接受,我偏不接受”。
信仰教育的核心不是解决认识问题,而是解决思想问题。任何思想都只能是主体自己的思想,所以,思想问题的解决关键是使选择者成为选择和接受的主体,而不是被迫选择和接受。如今,信仰教育必须创新以主体为核心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信仰教育的过程成为主体理性自觉、审慎选择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信仰教育的根本作为就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理性选择、理性判断和理性自觉。教师不是信仰教育的强迫者和灌输者,而是信仰教育的引导者。我们不需要为学生选择什么而担心,我们要相信,只要是科学、正确的信仰,就能够经受住考验,经受住学生的挑选。但信仰的形成不是一帆风顺的,黑格尔曾经说过,一部精神发育史,就是心灵矛盾、冲突、再矛盾、再和解的无限过程。因此,学生在信仰形成中出现反复,出现思想矛盾和斗争,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引导。
信仰教育的方法不只限于理性的选择,还在于情感的教育。因为信仰是对某种思想观点的笃信不疑、一往情深。没有情感,只会形成正确的认识,而不可能转化为信仰。情感是信仰的支撑,信仰是情感的最高存在。所以,信仰教育不能成为知识教育,必须成为情感教育。情感伴随认知产生,但情感是认知过程中的体验。信仰教育要回归生活,创造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从情感上获得认同和肯定,从而加速信仰的形成。正如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信仰教育要让人感动”。
4.建立良好的信仰教育生态环境。
青少年信仰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
青少年教育不是存在于真空中,而是存在于社会中,社会的风尚影响着学校的信仰教育,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信仰,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持久的。良好的社会生态,有助于学校的信仰教育,也是信仰教育的重要构成;不良的社会生态,则会产生5+2=0的效果,不利于青少年形
成正确的信仰。当前的社会,世俗化、功利化导致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正如有学者所说,“世俗化的趋势给我们这个时代造就了大批没有信仰的人”,他们没有精神、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所以,加强青少年信仰教育,社会必须明确导向,加强引领,弘扬主旋律,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文明的氛围。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驿站,父母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生活态度、生活信仰是孩子的直接榜样。孩子有了问题,不是毁在他人手里,可能恰恰就是毁在父母的手里。所以,做父母的要时常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不想要孩子做什么,自己首先不要做什么;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不要成为那样的人。要知道,自私自利、见钱眼开的父母,永远培养不出豁达、慷慨的孩子。
学校是信仰教育的主导力量,但这种主导不应该只局限于政治课教学之中,而应该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各科教学、管理与服务之中。要以文化为载体,净化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满足学生精神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个社会谁都可以庸俗,但唯一不可庸俗的是教师。因为其它人庸俗毁灭的只是他自己,但教师的庸俗,毁灭的却是一代青少年。所以,教师必须拥有高尚晶德和魅力人格,成为理想信念的先行者,引导学生走向信仰的高地。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②谢成宇、侯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困境与路径论略,<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小学生公民身份认同与当代公民教育建构”的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