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课堂:李镇西老师讲《祝福》4
名师课堂:李镇西老师讲《祝福》4
第四课时时间:2005年3月28日上午第一节关于《祝福》,我限定的教学时间是三课时,但因为上节课学生发言花去不少时间,留给我讲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我感觉自己没有把想说的话说透,我对上节课自己结束前的发言非常不满意,觉得还没有把我想说的完全表达出来,因此,今天我决定再用一堂课,虽然比原计划会多上一堂课,但这也是一种实事求是。这堂课当然主要是我讲。我想,学生主要讲了三堂课,我讲一堂课,不算过分吧?师生互相问好之后,学生们坐下了。
上课开始,我说:“首先我觉得,今天是赵瑞雪的生日,我们要隆重庆祝。我觉得那一天我的课没上充分,我今天先要讲一讲我没说完的话。好,请赵瑞雪上台!”
瑞雪讲了一首不太有名的之后,我送了她一本书《怦然心动》作为生日礼物,然后我说:“今天赵瑞雪出了不少错,但是她可贵之处在于临时来上,用特殊的方式庆祝了15岁生日。好,我们继续学《祝福》。”
我说:“我们上周学了《祝福》,前三节一直是同学在研讨,在发表你们的看法,现在应该也讲讲我对这篇课文的一些想法。我上节课结束前几分钟说过,对你们起诉的每一个人,包括鲁四老爷还有柳妈等人,我都可以做无罪辩护。为什么?我那天说了,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有主观杀害或逼死祥林嫂的意愿。他们想把祥林嫂逼上绝路吗?当然不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动杀机。是的,正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某些语言,比如‘你放下吧,祥林嫂!’还有柳妈叫祥林嫂去捐门槛等等,把祥林嫂一步步逼向了死亡,但他们说这些话并没有想到要去杀祥林嫂,有的人甚至是好心。那么,他们为什么在客观上又促成了祥林嫂的死呢?这便是当时每一个人头脑的某些观念,正是这观念促使他们这样说这样做,正是这观念形成了一种社会压力逼迫着祥林嫂。我要问同学们,这个‘观念’是什么?你们想一想。”鲁迅这篇小说,无疑是在控诉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但从上第一堂课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正面提出“礼教杀人”这个概念,因为我不想让学生干巴巴地记住一个抽象的结论,而希望水到渠成地感受到“礼教”的确能够“杀人”。经过三节课的研讨,我感到学生们的认识之水已经流到了作品主题的渠边,现在需要我在引一引。时候到了。戚西川发言道:“这个观念就是中国古代奴仆的观念。”我评价道:“嗯,也可以这么说,但不完整。”戚西川又补充说:“男尊女卑的思想。”我鼓励道:“对的,还有吗?继续说。”戚西川说:“三从四德。”我说:“对了。三从四德,这便是当时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普遍观念。大家都接受了,如果谁违反了,显然是大逆不道。我们常说的封建礼教,指的是封建礼节和封建道德。而这个礼教具体指的是什么?”同学们说:“三纲五常。”我说:“那有哪位同学知道三纲是什么吗?”杨晓梅举手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我表扬道:“说的很好!那么‘纲’是什么意思?我这里不是下定义,但我可以这样理解,‘纲’在这里就是准则、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君为臣纲,就是说君的话臣必须绝对听从,绝对不能不听的,不能有任何怀疑,而且行动上必须按君的话去做;‘父为子纲’,就是父亲的话对儿子来说就是圣旨,儿子不能不听,同样必须绝对服从。‘夫为妇纲’就不用说了,大家自然能够理解了。‘五常’是什么?即所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行为标准或者说规范。这不只是针对妇女。对妇女,还有特定的道德要求,刚才戚西川已经说了,就是‘三从四德’。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叫‘三从四德’?”没有人发言,看来大家都不太清楚。我说:“这也很好讲,从,就是服从,跟从嘛!”这时候苏畅举手了,他说:“我想起来了,‘三从’就是幼年服从父,中年服从夫,老年服从子。”我说:“说得很正确!还有一种表述,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关于四德有争议。我昨天查了辞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总之是对妇女的日常行为的要求和规范,这是不能违反的。比如,过去的妇女必须笑不露齿,行不动裙,举不露腕,更不能穿吊带裙,(学生笑)这样的事如果在过去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这一切都是是束缚妇女的。你看,祥林嫂仅仅因为再嫁,大家就看不起她,因为他没有遵守‘三从’,不但别人看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道德的人,别人‘杀’了她,她自己也‘杀’了自己。没有具体的杀人者,每个人都在杀人,是‘观念’在杀人,什么观念,三从四德,封建礼教!”这次学《祝福》,意外的亮点是那天学生比较讨论鸣凤和祥林嫂,因此我现在也就这个问题发了我的看法:“那天有同学由祥林嫂联想到另一个女性形象,就是鸣凤。我很高兴同学们能如此比较分析。我这里也可以谈谈我的看法。她们两个人似乎是不可比的,如果一定要比,也可以比。这两个女性都是封建社会背景中的妇女形象,地位都低,最后都死了。但是两个人差别很大。祥林嫂至死都没有真正觉悟。有人说她问魂灵有无,是觉醒的表示,我认为不是的,她只是怀疑而已,当然可以看作觉醒的起点,但毕竟没有真正觉醒。所以,电影《祝福》的改编者为了突出祥林嫂的觉醒,加了一个情节――她用刀去砍门槛。电影出来后,有的人认为这个改编是败笔。我同意这个评价。相比之下,鸣凤是一个觉醒者,她意识到了做人的权利。另外,祥林嫂的一生都没有享受过什么爱情。那天汪洋说了,他第一次嫁给了十岁的男人,能有爱情吗?而鸣凤享受过爱情,爱与被爱都体验过。祥林嫂是由做不了奴隶而希望做奴隶,她要争取的是做奴隶;而鸣凤已经是奴隶了,她争取做一个人,她要做人的自由,人的尊严!祥林嫂的死是绝望,鸣凤的死是觉悟;祥林嫂的死是消极而被动地离开这个世界,而鸣凤的死是积极而主动地控诉这个世界。她以死向这个令人窒息的世界发出控诉。巴金曾说过,我要用我的笔向这个世界发出‘我控诉’。因此鸣凤与祥林嫂不一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实,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读过《家》,但我还是对这两个妇女形象作了比较分析,我希望通过我的分析,能有更多的同学读一读巴金的《家》,所以,我补充了一句:“我刚才说那些的话的前提,就是同学们应该读过《家》,而且熟悉里面的人物。”“上次课堂结束前我说了一句话,我说我们现在许多方面实际上是用新的礼教代替了旧的礼教,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有哪些新的礼教?”没有人举手,但大家都在认真地思考。我说:“礼教的实质,就是用‘道德’以及这道德所产程的舆论来压抑人,把人变成非人。在封建礼教下,人失落了!而实际上我们最终追求的是人的解放,是要做一个‘人’,做一个精神上独立自由的人!当然,这个‘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如果那样也不是人,而是野兽。那么,旧的礼教破灭后,又出现了哪些新的礼教呢?比如我们对某一个人绝对的服从,这是一种新的封建礼教,比如文革中对毛泽东的绝对崇拜,那时候全国的老百姓对毛泽东的崇拜并不是谁逼迫的,包括李老师,那时候真的觉得毛泽东是神。只要你反对毛主席,肯定是坏人。再过一周,四月四日,是一个叫张志新的思想解放先驱者英勇就义30周年的纪念日。张志新也是一个女性。她不过是对‘文革’提出了怀疑,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提出了批评,这在当时当然就成了大逆不道罪行。在当时,全民族都被现代迷信麻醉了,只有张志新等极少人觉醒,最后的结局是被枪决,枪决之前还被割喉!可恨的不仅仅是执行枪决的少数刽子手,还有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或者说可悲的是当时成千上万的人诅咒张志新的善良的中国人:‘你居然敢反对毛主席!’我小时候当然也把毛泽东当作神,甚至还有一个很可笑的想法,毛主席拉不拉屎呢?我一想不可能啊,毛主席那么伟大,怎么有拉屎这样行为呢?(学生大笑)。问题在于现在还有许多人把他当作神,我们那天去农家采访就看到一些农家户把毛泽东的像对神像一样供奉着,还燃着香火。一些出租车司机还挂他的像,以保佑平安。人就是这样把自己交给了本来不存在的‘神’,这个神是我们自己树起来的。还有一种人的失落,就是把自己交给金钱,现在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就是最突出的表现。有的老师公然对孩子说,读书为什么?就是为了挣大钱美女。(有同学惊讶地议论)这是人把自己交给了金钱,成为金钱的奴隶。好像人的一切都是为了物质,而失去了精神追求的人还叫人吗?这当然又是一种新礼教。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礼教’,便是互相之间的冷漠。原来我小时候要回家,要找车,我就在马路边站着,看到一辆货车就招手,他就停了,现在恐怕就很难了。现在不行了,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关爱信任,我觉得礼教的要害是人的失落,包括善良在内的人的天性的失落。这是我的理解。比如街头一个人病了,几个小时过去了,没人理他,送医院,就停止了呼息,在咱们班上,有没有这种冷漠的现象?还有等级观念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也是一种封建礼教,你的父亲是当官的,或者你的家里有钱一些,你就觉得很优越,有没有这种现象?甚至城市的学生仅仅因为在城里出生,便看不起农村的学生。事实上剥掉这些外在的东西,金钱呀,官衔呀,等等,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我最看不起或者说我最深恶痛疾的,就是别人的看不起,对人的不尊重。现在现在这好像比较普遍,已经成为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了。李老师前天吵了一架。我在街头看到发生了一起交通纠纷,其中有一个老大爷,很有教养的一位老大爷,在给一个小伙子解释事情发生的真相,结果那个小伙子对这老人破口大骂,语言及其粗俗下流,我一下子勃然大怒,我说你没有教养?你没有资格对这位大爷这样说话,更没有理由骂他!论年龄,他都可以做你爷爷了!另外,包括在婚姻关系上,我们还有一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旧的时代。比如去年年底关于杨振宁新的婚姻,仅仅因为杨振宁和他的新婚妻子年龄相差悬殊就有那么多人见不惯,不少有人说他违反了‘传统道德’,我就想不明白,他和他相爱的人结婚违反了哪一条‘传统道德’?说出来呀!但没有人能说得出来,就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可我要说,难道你不舒服,别人就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当时有人采访他时问他,很多人认为女子是为了你的钱财,担心你受骗,他说,我倒听到另一种说法,说我把他给骗了。他又说,既然我们选择了相爱并结婚,我们就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舆论。这件事被媒体炒得很厉害,尽人皆知,一时间街谈巷议,很多人痛心疾首,还在网上对杨振宁谩骂和攻击。这跟当年众人围观指责祥林嫂没什么本质的区别。但在我看来,只要不违反法律,且不妨碍他人生活,杨振宁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哪怕他新婚不久又离婚了,这也是他的私事!别人无权干涉。其实新礼教与旧礼教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人的失落,人的权利的失落,人的自由的失落!破除礼教,就是人不为礼教而活,不为别人的脸色而活,不为舆论压力而活!”
最后我说:“今天我学习《祝福》,更进一步了解了鲁迅。有人说鲁迅不光是中国的作家,也是世界的作家。他写了《阿Q正传》以后,有人说阿Q反映了中国农民的劣根性,有人说不对,反映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也有人说不对,反映了人类的弱点。因此,鲁迅可以被称作世界的作家,他超越了空间,同样,鲁迅的作品也跨越了时间。八十一年前,鲁迅写的这篇小说,但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说今天还有意义,因为今天的中国还有形形色色的礼教,而且这礼教还在杀人。什么时候这篇文章没有意义了,中国就真正进步了。”
学生们一言不发,但都在静静地思考……
《祝福》的学习算是结束了,我决定提前进入《装在套子里的人》:“鲁迅所抨击的某种观念对人自由思想的禁锢这种现象,不只是中国有,外国也有。比如,我们马上要学习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你们先自己看看,预习一下。”
课后,学生们对这次《祝福》教学评价非常高。中午吃饭时,付锐碰到我特意对我说:“李老师,我觉得你的《祝福》上得太好了!”
我问好在什么地方,他说:“让我们参与讨论和争论,还有,特别是你对新礼教的剖析,让我很受震动。”下午,我随机找了几个同学征求他们对我《祝福》教学的意见。下面是他们的评价――金薇说:“《祝福》是李老师自从教我们以来最出色的一次教学,你让鲁迅的作品走进了八十年后的今天社会,由小说走向现实,由一个时代跨入了另一个时代。并且在课后李老师还给我们找来了《祝福》的影片,让我们感受当时的情景,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这篇课文上得非常成功。”苏畅说:总“的说来上得很好的,尤其是上的最后一节课,我感觉讲得很好,上现代文我就喜欢这样上!张豪博说:“《祝福》一文我觉得上得非常好,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师生互动,各抒己见,还有激烈的辩论,总的说来这是上得非常成功的一节课,使鲁迅的《祝福》一文在我们的心中升华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余鑫说:“我觉得李老师讲课的方式不拘于一般的教学方式,你不仅对书上的内容进行讲解还穿插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课堂气氛不再那样沉闷,同时让同学大量参与,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认为这种方式很好。”马雯婕说:“李老师上的这堂《祝福》,在我看来是很成功的。从前学过鲁迅的很多文章,可能是因为时代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不是很通俗,总是不很喜欢他的文章。但这次语文课确实上出了新意,尤其是形式不再拘泥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采用了辩论,围绕祥林嫂之死各抒己见。这种方式是很好的,让大家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使课堂的参与程度也提高了。”赵瑞雪说:“在上小说单元第一篇课文《祝福》时,李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由同学自己讨论,所提出的结论在经过一次辩论,最后再提出一个大家信服的结果。最后,再由李老师与我们共同点评,互相取长补短,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整个课堂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这样的方式在下来我们闲谈时大家都说很不错,反映特别好。所以希望李老师在以后的课堂也这样上,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第二篇:李镇西老师的一段课堂评语(模版)
《绿色蝈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执教者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余爱东老师。这是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上的一节研究课。评课人均为本期研修班学员。
我看了这堂课的实录和后面的讨论,感到语文新课程改革具体到课堂操作真还不是那么简单。谈观念(哦,现在一般不用“观念”或“指导思想”之类的词,而比较时髦说“理念”了。呵呵)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分歧———试问:谁现在会反对“平等对话”、“学生自主”、“工具与人文的统一”等“理念”?但一到课堂上,不少教师(当然也包括我)却往往不知不觉露出了“传统的尾巴”。
这堂课,应该说执教者还是想上出点新课程的色彩,也的确有些这样的色彩。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从细节处往深里“走一步,再走一步”?比如,当学生讲了法布尔的故事后,教师问:“你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法布尔的什么精神品质对你产生了影响?”我觉得这样问似乎不妥,因为教师的这个提问已经隐含了他希望学生说出的答案。其实,学生之所以讲这个故事,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的“微言大义”,可能不过就是他只读过这个故事,于是便讲出来了;而且未必就一定理解了法布尔的“精神品质”,即使理解了,也未必对学生“产生了影响”。———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未必”。在这个细节中,我们感到,学生的思维仍然受着教师的操纵,虽然这未必是教师有意所为。
在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因此,转变理念,请从细节开始。(李镇西)
是的,李老师的这段评语,对我触动很大,课堂教学中,孩子喜欢我的课,却又收获无多!进入这个校园,大家都在为成绩而忙碌着,传统的教学还顽强地占据着大家的课堂,我似乎也不例外。新课程的外衣下是传统的尾巴。课堂中我主沉浮,又怎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学习!再学习呀!
第三篇:祝福课堂实录(李镇西)
李镇西版《祝福》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按教材课文顺序,本来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我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记得当时我对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先学《祝福》时,我是这样的说的:“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如果草率地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对不起鲁迅。”因此,我把第一单元的小说暂时放了放,而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我想以此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
尽管如此,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方案仍然没有明晰。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可以“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已有的对鲁迅这篇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但是,现在我思考的或者没有把握的,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现在坚定不移的原则。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既然如此,在有一个大体教学设想的前提下,我更追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随”学生课堂表现之“意”)而非教师课前预想的教学步骤的精确性。“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我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不仅仅过去有旧的礼教杀人,今天也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而且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当然,学生所获得的这些认识,应该依靠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的思考、彼此间的研讨以及和教师的互动交流,而不是教师我一个人的灌输。正如我几年前所说的:“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当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不要老想着把自己对课文‘深刻的领会’、‘精彩的分析’、‘独到的见解’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哪怕学生只领悟出了5分,也比老师灌给他10分强!”
因此,虽然我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还没有考虑成熟,但我仍然带着没有写完的教案走进了教室。我决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程序,甚至改变课前我的某些预想,怎么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怎么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情,怎么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怎么有利于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走进鲁镇,进而联想到今天的时代甚至连想到自己,我就怎么上。一切见机行事,一切随机应变。我相信,只要学生动起来了,这堂课就一定会成功。
带着这样的自信,我开始了祝福》的教学。
正式学习课文之前,照例子是由学生轮流上台讲解的古诗欣赏。今天轮到由汪洋同学当“老师”,她把秦观的《鹊桥仙》抄在黑板上,然后给同学们讲解她对这首词的理解:“今天我给同学们讲的是《鹊桥仙》,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作者秦观,字子由,他是北宋著名
的诗人„„”刚开始她开有点腼腆,但讲着讲着便越来越大方,最后她说:“„„尤其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知道,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这首诗里用得最好的一个字是‘传’字,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下面我把这首词读一下,请同学们跟着我读,鹊桥仙秦观„„”
学生们开始朗读:“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学生朗读完后,我感慨地说:“读这首词,我最大的感受是,做现代人真是幸福,相爱的人之间那需要什么‘飞星传恨’?发个伊妹儿――哦,不对,连发伊妹儿都不用,打个手机就行了。相比之下,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没有这么幸福了!”
就这样,由对汪洋推荐的《鹊桥仙》的简单评论,我过渡到了今天要学的课文:“我们今天开始学《祝福》。我先问一问,哪些同学课前已经把课文完整地读过一遍了?请举手。”
少数同学举起了手。
我数了数,说:“还不到一半。不过不要紧的,因为考虑到同学们课业负担比较重,我们把预习也放在课内。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认真地默读一遍,已经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在读的时候,要用上脑子,一边读一边想。把让你若有所思,或者让你怦然心动的地方,或者产生了联想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下,把音注上,总之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读的过程就是自己感悟和发现问题的过程。我打算用三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来研讨这篇课文。好,现在你们自己读吧!李老师在这儿没有作任何提示,也没有设置任何问题,先让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读完以后我们再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可以就全篇谈总的印象,也可以从某一个细节出发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我希望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
学生们打开书,开始静静地读。我看到严忠孝在读的时候拿出辞典查生字,便表扬他:“看,严忠孝正在查辞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学生们继续自读,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祝福》(鲁迅)
我巡视了一圈,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地读课文。然后我也打开书,再次仔细读课文,估计着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会有所感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二十五分钟过去了,我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阅读完毕。我说:“好,很多同学都读了一遍。但是你们读过的书是否留下你们的笔墨痕迹呢?”我把我的教材扬起来,翻开课文给大家展示,“大家看李老师的书,里面有读的时候写的心得批语,还有许多地方我做了勾画。我举一个例子,第1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三行,“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我就想,这句话有它的意思,又比如12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直着眼睛”,“日夜不忘”,我就划出来。还有14页倒数第四自然段,倒数第二行,“急得流泪”,我都勾画出来。这些地方都是让我有所感触的地方。你们有没有呢?当然,你们不一定画出这些句子,但你们可以勾画出来你们自己有感触的。李老师给大家说这些,就是要大家明白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读书,那就是带着心去读。我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渐渐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大家都习惯于形象化,比如喜欢看图片,看电视剧,取代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与想像,越来越失去了阅读文学
作品本身,也就是对文字本身的细细品味,鉴赏,联想、共鸣等等,没那个耐心了。我们的阅读理解力在退化,这是人类的悲哀。人们即使在读书时,也是基于抓情节,找结局,其实,就这篇小说而言,你要找结局,结局开头就给你摆出来了:祥林嫂死了。但祥林嫂为什么会死?这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这才是真正读小说。”
这段话我的确是有感而发,我就是想提醒我的学生,在图文信息时代,我们还应该尽可能学会和保持一种古典的阅读。
“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我又把话题转到课文,“我不知道同学们读这篇小说以后,理解到什么程度,感受到什么程度?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许鲁迅的作品离我们比较远,我们理解起来会有一些障碍,但不要紧,我想知道在老师没有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你们自己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哪位同学说一说?”
平时从不发言的杨晓龙第一个举起了手,我热情地鼓励他:“好,请晓龙说说。”
杨晓龙说:“读这篇文章我觉得有些话我读不懂,但是我觉得我还是理解了一些。我觉得这篇文章像一部电影,一个又一个的形象和场面,先从现在说起,展示一个结局,然后产生一个回忆,是怎么发生的。作者把事情的发生记叙很详细,描写也很生动,例如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动作,还有他对人物外貌的描写,都非常好。”
杨晓龙的语文成绩不太好,他今天居然能第一个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这些感受,我很高兴,对他的发言予以充分的肯定:“说得非常好!的确是非常好!我说他‘非常好’有两个含义,第一,他读懂了结构,他说课文先写出了祥林嫂的结局,然后再通过回忆写祥林嫂的不幸,同时是他还读出了课文中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很好!第二,晓龙原来是不发言的,今天居然今天他第一个发言,勇敢表达自己的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说得很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现在小龙变大龙了!呵呵!”
全班同学自发地为杨晓龙热烈鼓掌。
杨晓龙的发言,意义不仅仅在于他说出了他对课文的感受,更在于他开了一个主动发言的好头。我班有许多同学平时也是不爱发言的,这妨碍了课堂交流,我决定趁势再说几句:“呵呵,同学们都用掌声表达对晓龙的敬佩。我想,晓龙你在举手前其实可能也经犹豫过,也历过思想斗争的,但你最后战胜了自己。下一次李老师再让同学们写《灵魂的搏斗――记一次战胜自己的经过》这篇作文的时候,你谈一谈怎么鼓起勇气发言的。”
我的话刚说完,杨晓梅也举手了。我笑者对她说:“好,晓龙说完了,晓梅也要说。”同学们也笑了。
杨晓梅说:“我读了以后第一感觉是愤怒。而且还有对祥林嫂的同情,她是一个悲剧人物。我愤怒的是当时制度的残酷及人情的冷漠,她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关系,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
她的理解我认为是对的,但我不希望学生们只是抽象笼统地说结论,而应该紧扣课文,因此我插了一句话提示道:“比如--”
杨晓梅回答:“比如没有遵从她的意愿就把他嫁人。周围的人就因为他是寡妇就歧视她。他遭受了许多不幸以后那些人不但没有同情她反而对她嘲讽,如果人们不这样,如果人们能够安慰她,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产生。”
杨晓梅的发言一开始就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她的感受,这让我很高兴,而且觉得这是一个很好阅读方法和状态――所谓“厚书读薄”,如果能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自己读后的感觉,就算是真正“读进去”了也“读出来”了。我临时决定也引导其他同学这么做:“刚才杨晓梅用了一个词‘愤怒’来表达她的读后感。我请下面的同学在发言的时候也先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悟。”
张长春举手发言说:“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沉重。”
“哦,你读后的心情是沉重。”我点头,然后面对杨晓龙问:“晓梅读出了愤怒,长春读出了沉重,我这儿追问一下晓龙同学,如果你用一个词来表述你的心情,你会用什么词?”
杨晓龙想了想,说:“实话实说,我读了之后心情很平静。”
我说:“嗯,这也是你真实的心情。你没有像晓梅一样深入课文人物内心。不要紧,可能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的心情就不平静了。好,长春继续说。”
张长春说:“虽然封建时代过去了,但是在农村封建思想依然占据人们的思想。文中所描写的四婶,就是因为要避讳,而祥林嫂是个寡妇嘛,所以就不允许她动筷子之类的,祥林嫂就不愉快。后来祥林嫂第二次又回到她家里,四婶就更看不起她了。在文中有一句话:‘不早不迟,偏偏要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后来想拿祭品,四婶就说,‘你放下罢’,她就像受了炮烙似的。这里的一个细节描写反映了祥林嫂当时的心理状态。人们不断地对他抱以歧视的眼光。所以在这时候,祥林嫂的精神就彻底崩溃了。后来她就麻木了,头发花白了,我读到这里就觉得正是这些因素把一个人逼向了绝路。”
“很好,这是你的理解。”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好,汪洋举手了,那你说说你的感受。”
汪洋站起来说:“我感到的是悲哀。这不仅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哀,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哀。那时候的人已经非常麻木了,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想法了,就连那个短工对她的死都是很淡然的。课文里面有一段:‘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我根本想象不出来,现在四十岁的人还很年轻的,而她的头发已经全白。这时候,祥林嫂已经没有悲哀了。她的眼睛转才显示出是一个活人,仿佛行尸走肉似的。”
我忍不住赞同道:“对,祥林嫂外貌上没有任何表情,实际上是说她已经彻底绝望了。我们平时如果要说的对任何东西都失去了希望,可以说是--”
学生们情不自禁齐声说:“万念俱灰!”
“对,万念俱灰!”我重复了一遍,“祥林嫂正是这样。”
裴丹举手站了起来:“我读到的是控诉,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是鲁迅替祥林嫂写的控诉书。我觉得这控诉书是祥林嫂用一生的血泪写成的,她是一个非常质朴善良的人,勤劳能干的人,她不过就是希望有吃有住,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
“对不起,我插一句,”我忍不住插话说,“鲁迅说过,历来的中国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另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是哪一种?”
学生们说:“想做奴隶而不得。”
我说:“对,其实,祥林嫂还没有奢望做人,他对于做人的种种权利和自由是没有什么奢望的。仅仅是想做奴隶,想为人当牛做马,可这都办不到。好,请裴丹同学接着说。”
裴丹继续说:“她丈夫死了,她就帮工。后来再嫁,那时候再嫁是被歧视的,那些人专门用她的伤口伤害她。小说中的‘我’--我想不是鲁迅--被问,是不是有魂灵?看来她已经对人世间彻底绝望了。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悲剧。”
我问:“祥林嫂用生命写了一份控诉书,她控诉谁呀?”
裴丹回答:“控诉冷漠的社会。”
魏铭江同学发言:“我读出了虚伪。题目是《祝福》,所谓的祝福是指一种祭祀,但是从后面讲,魂灵有没有存在,‘我’知识比较丰富都不知道,但人们却麻木地对不存在的鬼神加以祝福。这是多么虚伪!”
我说:“我觉得铭江说得非常好,对天上的神灵祝福,对身边的人却充满冷漠。”
魏铭江补充了一句:“所以我觉得人很虚伪!”
“是的,实际上曾经嘲笑过她的人,将来也可能与她的下场一样,被别人嘲笑。”我说。这时候我看到不少同学还举着手要求发言,但我看下课时间到了,我赶紧小结道:“真想不到,我还没有讲,同学们自己就悟出了这么多!不少同学的发言非常精辟。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还有一些同学要求发言,下堂课还可以说。等同学们发表意见以后,我再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好,下课!”
第二课时
今天的语文课是两节连堂。课间,听课的一位老师对我说,刚才有学生读错了两个字,我没有及时纠正。我谢谢她的指正,表示一会儿上课便纠正。
因此,第二节一上课,我便说:“刚才我们听课的老师指出了上节课同学们读错的字,这里我纠正一下。‘纤云弄巧’的‘纤’应该读什么?”
有学生说读qian,有学生说读xian。我明确说:“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这里应该读xian。还有一个字,是课文上的,就是‘炮烙’,应该读paoluo。大家一定要留心这些容易读错的字。”
本来,上节课已经有不少学生发言谈了自己的感悟,我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表我的看法,但是,还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想发言,我应该尊重学生。于是,我说:“好,我们接着来交流。”
李文思举起了手,我说:“好,我们请李文思谈一谈。”
李文思说:“我读出了讽刺。我觉得这篇小说在写法上体现了鲁迅一贯的晦涩风格„„”
我纠正道:“不是晦涩,是隐晦,或者说含蓄。是吧?”
李文思点点头,继续说:“他揭露和抨击了那个社会,让人们对那个时代不幸的人产生了同情。我想祥林嫂的形象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的缩影。她的不幸也不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是是整个社会还有传统文化综合造成的。”
“嗯,所谓不幸,就是我刚才所说,她自己愿意做奴隶但是做不到。”我问,“那这叫什么?”
李文思说:“悲哀!”
黄泳说:“我说说读《祝福》之前与读了之后的不同感受,读之前我看题目便想文章肯定写得很幸福的事情„„”
“对不起,打断一下,”我问,“这里的‘祝福’与我们平时说的‘祝福’有什么不同?”
学生们说:“这里是名词。”
我说:“对,这里是名词,从书上看,‘祝福’是新年时一种祭祀天地、祈求赐福的风俗。而我们平时说的‘祝福’是„„”
“是动词。”这次是学生把我的话打断。
“对的。”我说,“我们说‘祝福你’,显然是作为动词用。好,请黄泳接着说。”
黄泳说:“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写的并不是幸福,而是不幸。我觉得祥林嫂真是一个很善良朴实的人,但在社会里却被那些人嘲笑,对祥林嫂来说十分不幸,我很同情她。”
我说:“刚才你谈到标题祝福,我就在想,初初一看题目与内容不是很吻合的。那么,同学们说鲁迅用祝福做标题和内容有没有联系?”
学生们说:“有!”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地分析起来。
我归纳大家的发言道:“就是说,这一切事件的背景‘祝福’,即在祝福的的背景下发生的。
还有,祥林嫂很多不幸的遭遇,她所受到的冷遇和嘲讽,都和‘祝福’有关,祝福时。她想做这做那,人家不要他做。最后,她是在祝福的时候死去。”
朱雅兰发言谈她的理解:“我读了这篇小说很难过,还有一些疑惑。难过的是他很悲惨,她自己唯一的孩子死了„„”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凝重,声音有些哽咽。
我也缓缓说道:“是的,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读到祥林嫂念叨她的孩子这几段都会难过的。”
朱雅兰继续说:“虽然说开始的时候人们都和他一样的难过。但是我觉得第一次难过也不对劲,文章说‘满足地去了’,这不是真的悲哀,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但她非常勤快,教材第12页上写,四叔还是用了一句话,‘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读到这里我在想,她没有对不起大家,为什么要说她‘不干不净’呢?还有第13页形容柳妈是一个善女人,但是实际上是她杀了祥林嫂,我觉得一个善女人是不会去杀别人的。”
我忍不住为她的发言叫好:“说得太好了!”
同学们也鼓起了掌。
我说:“是的,朱雅兰说得好,柳妈不杀生,但是杀了一个不幸的人。”
杨晓梅赶紧举手:“我不同意朱雅兰的说法。我觉得柳妈本意是无意的,不能说她杀人是有意的。”
我说:“对,本来善良的人,因为某种观念便在无意中杀了人,这就是鲁迅的深刻!李老师非常高兴,我想说但没说的,你们都感悟到了。”
王楠楠发言说:“我读出的是惆怅,在那时,人与人之间难道真的就没有同情吗?许多人嘲讽,包括主人家都用这样一种看电影的心态看她,还有她的婆婆把她弄回去,完全把她当牲畜买卖。”
“嗯,祥林嫂的确像畜生一样被买卖。”我说。
王卓说:“我觉得特别孤独,为祥林嫂孤独。仿佛有一个很大的箱子,把所有的人装进去,然后那些人又造了一个箱子,把祥林嫂装进去。”
我表扬道:“比喻得非常好!那个箱子是什么?大家都接受了,谁不接受,谁就是另类。好,你接着说。”
王卓继续说:“祥林嫂第一次被鲁四老爷接纳,有过片刻的高兴。后来被绑架回去又逼着嫁人,有了孩子,孩子死了,大家看她笑话。她可以不理会他们,但他很想找个人倾诉,他看到一个小孩子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但是没有任何人理解她,大家都在排斥她。大家并没有想,祥林嫂的孩子死了,她很难过,然后给她一点点安慰。”
“是呀,”我感叹道,“那些取笑祥林嫂的人,不少也是母亲呀!”
王卓又说:“后来与柳妈聊,感觉到柳妈仿佛是关心她,后来她听了柳妈的话,拿了那么多钱去捐门槛,她很希望大家体谅她,她不是一个肮脏的人,她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之所以最后祥林嫂变成那样的人,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大家还不接纳她,四婶说‘你放着吧,祥林嫂’,这使她彻底绝望了。”
我说:“我注意到王卓提到的细节,就是祥林嫂有过希望,因为她去捐门槛。在捐了门槛之后,她觉得我终于把自己换回来了。她没有任何思想顾虑。但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这对她的精神是沉重的一击!大家注意一下,她去拿筷子和酒杯时,心情是怎样的?鲁迅用的什么词?”
学生说:“坦然。”
“听了那句话之后呢?她的精神有什么变化?请也找一个词。”我说。
学生迅速在书上找到了:“失神。”
“对!”我说,“因此她的手才像炮烙一样。听了这句话以后,也不敢再去取烛台,失神地望着,从‘坦然’到‘失神’,是从希望到绝望,这个变化很明显。”
苏畅说:“我读出了批判,就是鲁迅对那个社会的批判!当时鲁迅笔下的女人和现在的女人相比,现在的女人幸福多了!还有,这篇小说中的祥林嫂让我想到了巴金《家》中的鸣凤,祥林嫂被人卖了,鸣凤也被她的主人送给别人做小老婆。但我觉得鸣凤的地位还是比祥林嫂要高一些。”
苏畅能够将祥林嫂与鸣凤作比较分析,虽然观点比较幼稚,但这是他自己的感受,我非常高兴:“大家听!苏畅能够由祥林嫂联想到鸣凤,这说明苏畅同学的确是在用心阅读。不过,他说鸣凤比祥林嫂的社会地位要高一些,是这样的吗?大家认为呢?”
苏畅说:“他们都是在当奴隶,但是祥林嫂是被迫给几个人当奴隶,而鸣凤只当一个人的奴隶。”
朱雅兰提出不同看法:“我觉得她们两人不一样,鸣凤结过婚,与主人比较熟悉,她比祥林嫂要好一些,毕竟有人与她交心。”
汪洋也举手说:“我觉得鸣凤的命运比祥林嫂要好一些,她有过爱情,她爱觉慧,我觉得觉慧也是爱她的,她还享受过爱情。而祥林嫂则没有爱和被爱过,她与第一个丈夫有没有爱情不知道,她与第二个丈夫也只是交易。”
杨晓梅补充了一句:“是被交易。”
我说:“对,是被交易,因为她根本就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卫老婆子说她第二次嫁人后交了好运了,这个‘交好运’,不过是指有了一个依靠,并不能说就有了爱情。”
杨晓梅又说:“和祥林嫂相比,鸣凤要勇敢得多,她敢捍卫自己的爱情,她宁愿离开人世,以死抗争!”
学生从分析祥林嫂到谈到鸣凤,进而比较两个人的形象,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学生们分析得如此有见地――虽然还有些幼稚,更是我没有想到的。看来,课前我低估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再次感慨,只要给学生以机会,学生的思想便会迸发出许多让我们惊喜的精彩。
虽然,对我的课堂来说,鸣凤实属“不期而遇”,但杨晓梅提到鸣凤的自杀,这给了我一个抛出我要提的问题进而把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的契机:“她们两个是有一些不同的,但也有共同的,就是她们的地位都是一样的,而且结局都一样,死了。但她们也有不同之处,所谓‘不同’,鸣凤之死是自杀,而祥林嫂是„„对了,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
这个似乎突如其来实则我早就准备好的提问,让学生一下子没有思想准备,有的说“自杀”,有的说“他杀”。
我说:“其实,‘他杀’也就是被谋杀,这个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剩下的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自杀,还有一种自然死亡,也就是冻死饿死等。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冻死饿死,还是自杀?大家先再仔细看一下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直接和间接的答案或线索,然后我们再来交流讨论。”学生们重新开始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前后左右地讨论起来„„
几分钟过去了,我对大家说:“好,现在我们统计一下,哪些同学认为是自杀的,请举手。”
多数学生把手举了起来,我数了数,共23个同学。我说:“看来是多数,23个同学认为自杀。那么没有举手的13位同学认为是非自杀的。好,现在两派同学把方位调整一下,相同看法的同学坐在一起,我们来辩论一下:祥林嫂究竟是自杀的,还是冻死饿死的?注意,双方发言都要以理服人,也就是说一定要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很快调整好座位,两方人马相对而坐,并开始准备发言。
我宣布辩论开始:“先请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同学陈述他们的观点。”
黄泳第一个发言:“我认为祥林嫂是自杀。课文刚开始就写她提出了一个问题,人死以后有没有魂灵,‘我’不跟她说有也不说没有,只是说‘或许’‘未必’‘说不清’,然后她就走了。我从她问这个话的意思揣摩,她有想死的欲望。”
康婕补充说:“还有一句,她问死掉了的人会不会见面?这也说明她想死。”
杨晓梅说:“原来她以为如果她捐一个门槛就可以赎罪,但是结果还是没有能够赎罪,所以她就绝望了,她可能感觉死亡可以减轻自己的罪。”
我说:“你的意思是说,祥林嫂的绝望让她产生了自杀想法?”
王楠楠说:“书上这句话很重要,‘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这是第七页上面的一句话,四叔说的,‘可见是一个谬种’,如果是自然死亡,四叔就不能说是‘谬种’。”
金薇又说了一个依据:“她不是问‘我’吗?她提的问题本身就说明已经有自杀的动机了,她和‘我’非亲非故,如果不是已经有这种想法了,她是不可能问这个问题,‘我’对人死后能否见面虽然没有明确肯定,但也没有明确否定,她觉得可能还有点希望,于是她就自杀了。”
我说:“我现在不表态,保持中立。让你们把话说完。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这一派,还有没有话要说?”
杨晓梅又补充了几句说:“‘偏偏’两个字,就是说明她的死是突然的,死亡时间是经过选择的;如果是自然的,就不会‘偏偏在这个时候’,也不会让人感到惊讶。”
“还有没有其他理由?”我问“自杀说”的学生,他们没有举手的了,于是我转身对另一派学生说:“好,下面该你们发表看法了。”
李翔说:“我认为祥林嫂不是自杀。如果她要自杀,应该在孩子死了以后就自杀。那个时候她已经对生活绝望了,都没有自杀,可见她不想死。因此我认为她是自然死亡,是冻死的活饿死的。”
戚西川说:“我觉得她自己想死,就可以一头碰在墙上。但后面说她‘老了’,也就是死了,我就觉得是‘老’死的。还有,前面祥林嫂问我,有地狱吗?我就觉得她肯定想死,又怕死。因为我觉得她对死充满恐怖。”
我说:“这里的‘老死’,书上有注释,不是衰老而死,而是对死的一种避讳的说法。不过,你的第二理由还有点道理。”
魏铭江说:“我就觉得‘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句话可以分析出一些东西。按习俗,是不能在那时候死的,而且这个时候她一定会为以前的丈夫与孩子进行祝福。”
我没有太明白他的意思,便问:“你提出这个理由是什么意思?能再阐述一下好吗?”
魏铭江说:“我的意思是,那时的人,不会选择在祝福的时候自杀。而且书上说得很清楚了,‘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就是说她找不到工作,最后因贫穷而饿死。”
余鑫站了起来:“我看到前面那句话,那里面提着竹篮,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她连沦落到要饭的地步都没自杀,就说明她的确不想死。那两天是冬天最冷的几天,她是一个乞丐,在街上没有地方住,应该是被冻死饿死了。”
我说:“我理解余鑫的意思是她其实还想活下去的,只是没吃的穿的才冻死饿死的。是吗?”
他点点头。
汪洋:“一个人要选择自杀的话,说明对生活非常厌倦了。但是祥林嫂对生活已经完全麻木
了,没有任何感觉了,连厌倦都谈不上了,所以我觉得她不会自杀了。”
我说:“你是说,她对生活麻木了,生与死已经没有感觉了,所以不会自杀?”
汪洋点头说:“是的。如果说是自杀,为什么她以前不死,为什么现在去死?而且她去问‘我’,绝对不可能问这句话才死,我的回答其实是增加了她对死的恐惧。还有她先前捐门槛,正是因为她怕死。”
郑毓秀说:“先不说躯体是否自杀,首先她精神上已经被封建礼教害死了,所以死不死无所谓了。这群人全是被礼教害了的!”
我看李运也举手了,便问:“李运有什么说的?”
李运:“我从两个方面说明祥林嫂不可能自杀,一方面从性格方面说,一方面从宗教方面说。从性格而言,祥林嫂其实是一个普通而胆小的女人,不一定有勇气。从宗教来说,她比较信仰佛教,佛教教义是不能自杀的,如果自杀,对自己有很大的罪孽。”
我和同学们都觉得他的分析很独特,但我追问道:“我不明白,你从哪儿看出她信佛教?说话可要有依据呀!”
他说:“柳妈信佛教,这在书上有描写。而祥林嫂显然受柳妈的影响很大,比如捐门槛,如果她不信就不会去捐。这说明她至少还有一点信佛教的。”
“嗯,有一定道理。”我说。
朱雅兰举手要求发言:“其实我是有点中立的,既不完全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也不完全同意说她不是自杀。”
我鼓励道:“不要紧,不妨说说。朱雅兰的发言往往有独到之处。说来大家听听。”
朱雅兰说:“捐门槛是说明她信这个佛教。但我觉得她的死不可能用自杀或者天然死亡来说,不这么简单。如果说她自杀我觉得不太可能,如果说她冻死饿死我认为也不可能,快过年的时候,善良的她不会因自杀来给别人带去晦气,同时这时候人们往往会做善事,怎么可能让她饿死?”
李老师:“那你说她是怎么死的呢?”
朱雅兰说她也没有想好。
不同意祥林嫂是自杀的学生说完了,认为是自杀的学生开始反驳。
金薇说:“我首先反驳李翔,虽然儿子死了,但她对人世还有希望,那时侯怎么会自杀呢?”
李翔反驳:“既然有希望,为什么最后还是自杀了?”
金薇说:“我说她那时候不会自杀,是因为她那时对生活还有希望,正因为有希望,她才没有自杀。后来包括四婶的许多人对她一连串打击,她才彻底绝望了。过年的时候,每逢佳节倍思亲,她就趁过年的时候与丈夫与儿子在阴间见面。”
张帆反驳说:“金薇说祥林嫂趁过年想和儿子丈夫见面。但这些应该由有阴间存在这个认识作为支撑。但是文章中的我并没有肯定这一点,小说中的‘我’回答是‘说不清楚’。”
还有不少同学要站起来辩论,但我看下课时间已经快到了,我只得对大家说:“好,同学们的发言和辩论非常激烈,看来大家的确读进去了。刚才大家说了那么多,现在是不是该我发表意见了呢?你们一定关心李老师对于祥林嫂的死是什么看法,其实,她究竟是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的,我不可能准确判断他是自杀还是冻死,但我赞成丁玲一句话:‘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给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同学们刚才争论得很激烈,其实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这就是,无论她是自杀还是冻死饿死,反正祥林嫂是被逼死的――或者是被逼出去,结果找不到工作,冻死饿死了,或者逼她自杀了。我认为,比弄清她究竟具体是怎么死的更重要的是――究竟哪些人把她逼死了?当然,我们可以笼统地说,她周围的一切都有责任,从柳妈到四婶都脱不了责任,这些人都参与了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但谁是元凶呢?我们下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课后同学们做个准备,思考一下,究竟谁应该对逼死祥林嫂负主要责任?然后写一篇小作文《逼死祥林嫂,某某某罪责难逃!》,可以以起诉书的形式,也可以不以起诉书的形式,总之要写出你的观点。注意,一定要重证据,证据就在课文当中。好,下课!”
第四篇: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
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
时间:2005年3月25日星期五中午三四节
内容:《祝福》
过程:
李老师:昨天晚上我们讲了下周是我们班的自治周,以后我们要多次搞这个自治周,不是自治州,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自治周。我发现余鑫有一个特点,喜欢同情弱者,他说你也掌握一门医疗技术好了。好,接着说,我说了,班上要设置一个分置,量化一下。一个星期过去了,看有多少分。写好了没有?我们欢迎汪老师给大家讲课。
汪洋:今天我们讲的是《鹊桥仙》,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作者秦观,字子由,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这首诗大家一定很熟悉,尤其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知道,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这首诗里用得最好的一个字是传字,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我下面把这首诗读一下。(汪洋读)谢谢大家!
李老师:你要领着大家读一遍。
(汪洋领读)
李老师:读这首词觉得现代人真是幸福,发个伊妹儿,不用,打个手机就行了。我们今天学《祝福》,我想问哪些同学把课文完整地读过一遍?还有同学没有读完。还不到一半,不要紧的,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没有读的这节课先看。李老师想过在课前让你们读,但是想到你们负担比较重。大家把让你们若有所思,或者有想法的地方做个记号,不认识的字查一下。读了以后有什么问题也做个记号。读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预计用三节课研讨这篇课文。用二十分钟完成这件事情,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李老师在这儿没有设置任何问题,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严忠孝拿辞典)看,严忠孝去拿辞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学生自读,李老师板题)
李老师:可以准备一段发言,从全篇也可以,从某一个细节出发也可以。我希望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
(学生继续读)
李老师:好,很多同学都读了一遍,大家看李老师的书,里面有读的时候写的心得。你看这当中虽然没有批语,我做了勾画。我举一个例子,第1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四行,“因为在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我就想,这句话有它的意思,又比如12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直着眼睛”,“日夜不忘”,我就划出来,假如我要发言,我就把它提出来。14页倒数第四自然段,倒数第二行,“急得流泪”,我都勾画出来。你们不一定画出这些,你们可以勾画出来你们自己有感触的。我们这个时代习惯于形象化,越来越失去了阅读文学作品的品味,鉴赏,共鸣,这是人类的悲哀。你要找结局,只有一句:祥林嫂死了。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读这篇小说以后,我不知道同学们理解到什么程度,感受到什么程度?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哪位同学说一说,鲁迅的作品离我们比较远,有一些障碍,我想知道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
小龙:这篇文章我觉得鲁迅有些话我读不懂。我觉得这篇文章像一部电影,先从现在说起,展示一个结局,然后产生一个回忆,是怎么发生的,他主要是用叙述,记叙很详细,例如他们的对话和行动,还有他对人形外貌的描写。
李老师:说得非常好。我说他非常好有两个含义,一是他读懂了结构。二是他读出了描写。他原来不发言,现在小龙变大龙了,今天他第一个发言,而且说得很好,下一次李老师再出
灵魂的搏斗的时候,你谈一谈怎么
晓梅:我读了以后第一感觉是愤怒。而且还有对祥林嫂的同情,我愤怒的是当时制度的残酷及人情的冷漠,她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关系。
李老师:比如--
晓梅:比如没有遵从他的愿望就把他嫁人。就因为他是寡妇就歧视她。他遭受了许多悲剧以后那些人不但没有同情而且对他嘲讽,如果人们不这样,安慰她,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诞生。李老师:张长春。
长春: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是沉重。
李老师:我这儿追问一下晓龙同学,如果你用一个词,怎么形容。
小龙:他题目是祝福,他题目与表达的感情是不相吻合的。
李老师:你读后感觉?
小龙:我很平静。
李老师:他没有像晓梅一样深入人物内心。不要紧,学了以后,就不平静了。
长春:虽然封建时代过去了,但是在农村依然占据人们的思想。因为文中所描写的四婶,就是因为要避讳,祥林嫂是个寡妇嘛,所以就不允许他动筷子之类的,祥林嫂就不愉快,后来又回到她家里,四婶就更看不起她了。在文中有一句话:不迟不早,偏偏这时候死,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后来想拿祭品,四婶就说,你放下罢,他就像受了炮烙似的。这就描写了祥林嫂当时的心理状态。人们不断地对他抱以歧视的眼光。所以在这时候,祥林嫂的精神就彻底崩溃了。后来她就麻木了,头发花白了,我读到这里就觉得正是这些把人逼向了绝路。汪洋:我觉得是悲哀。她不仅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哀,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哀,那时候的人已经非常麻木了,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想法了,就是那个短工对她的死都是很淡然的。里面有一段:“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我根本想象不出来,现在四十岁的人根本看不出来,而祥林嫂已经没有悲哀了。她的眼睛转才显示出是一个活人,仿佛行尸走肉似的。
李老师:对,外貌上没有任何表情,实际上是说他彻底绝望了。我们所说的对什么东西的诅咒都没有,可以说是--
学生:万念俱灰。
裴丹:这篇文章是鲁迅替祥林嫂写的控诉书。我觉得是祥林嫂用一生的血泪写成的,她是一个非常质朴善良的人,勤劳能干的人,有吃有住的人,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
李老师:我插一句。鲁迅说过,历来的中国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另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是哪一种?
学生:想做奴隶。
李老师:对,他对于人的权利,自由是没有什么奢望的。接着说。
裴丹:他丈夫死了,她就帮工。后来再嫁,那时候再嫁是被歧视的,那些人专门用她的伤口伤害她。小说中的我--我想不是鲁迅--被问,是不是有魂灵?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悲剧。李老师:她控诉谁呀。
裴丹:控诉冷漠的社会。
魏铭江:我觉得是虚伪。题目是祝福,所谓的祝福是指一种祭祀,但是从后面讲,魂灵有没有存在,“我”知识比较丰富都不知道,但人们却麻木地对不存在的人加以祝福。李老师: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好,对天上的寄予祝福,对身边的人却充满冷漠。
魏铭江:所以我觉得人很虚伪。
李老师:实际上曾经嘲笑过她的人,将来也可以与她的下场一样。同学们发表意见以后,我再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好,下课。
板书:
平静
愤怒
沉重
悲哀
虚伪
第二课时
李老师:刚才我们听课的老师关于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读错的字,刚才纤云应该读什么? 学生:纤。
李老师:刚才还有炮烙。好,我们接着来交流。我们请李文思谈一谈。
李文思:我读出了讽刺。我觉得写法上是鲁迅一贯的晦涩,他揭示和批评了那个社会,让人们对那个时代不幸的人产生了同情。我想祥林嫂的形象不是一个人或者身边的人形成的,他是整个社会还有传统文化综合造成的。
李老师:所谓不幸,是他自己愿意做但是做不到。那这叫什么?
李文思:悲哀。
黄咏:我总觉得祝福之前与读之后的感受,读之前我想文章肯定写得很幸福的事情。李老师:打断一下,这里的祝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学生:名词。
李老师:
黄咏:我觉得祥林嫂真是一个很善良朴实的人,但在社会里却被那些人嘲笑,对祥林嫂来说十分的不值,我很同情他。
李老师:刚才你谈到祝福,我就在想,题目与内容不是很吻合的。那么鲁迅用祝福做标题和那有没有联系?
学生:有、李老师:就是说,这一切事件的背景是在祝福的背景下发生的。到年底这么一个背景,还有没有联系?祥林嫂很多不幸的遭遇,他所受到的冷遇和嘲讽,都和祝福有关,祝福时他想做这做那,人家不要他做。
朱雅兰:我读了很难过,还有一些疑惑。难过的是他很悲惨,他自己的孩子死了-- 李老师: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读到这儿都会难过。
朱雅兰:虽然说开始的时候人们都和他一样的难过。但是我觉得第一次难过也不对劲,文章说“满足地去了”,这不是真的悲哀,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但她非常勤快,第12页,四叔还是用了一句话,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我在想,她没有对不起大家,为什么要说不干不净呢?还有第13页形容柳妈是一个善女人,但是我觉得一个善女人是不会去吓别人的。
李老师:我们给她鼓掌,她不杀生,但是杀了周围的人。
晓梅:我觉得他本意是无意的,不能说他本人是有意的。
李老师:对,这就是鲁迅深刻的地方。我没说你们就想到了,你们以后可以做鲁迅研究专家。王兰兰:我读出的是惆怅,在那时,人与人之间难道真的就没有同情吗?许多人嘲讽,包括主人家都用这样一种看电影的心态看她,还有她的婆婆把她弄回去,完全把他当牲畜买卖产。王卓:我觉得特别孤独,仿佛有一个很大的箱子,把所有的人装进去,然后那些人又造了一个箱子,把祥林嫂装进去。
李老师:比喻得非常好,那个箱子是什么?大家都接受了,谁不接受,谁就是另类
王兰兰:祥林嫂被接纳,有片刻的高兴,后来孩子死了,大家看笑话,她可以不理会他们,但他很想找个人倾诉,他看到一个小孩子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但是没有任何人理解她,大家都在排斥她。大家并没有想,你的孩子死了,你很难过。
李老师:那些人,你们也是母亲呀。
王兰兰:后来与柳妈聊,感觉到柳妈仿佛是关心她,后来看到柳妈的眼神,就想到柳妈可能提到他伤心的事情。后来她听了柳妈的话,拿了那么多钱去捐门槛,她很希望大家体谅她,她不是一个肮脏的人,她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之所以最后祥林嫂变成那样的人,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大家还不了解她,她彻底绝望了。
李老师:我注意到她提到的细节,她有过希望,在捐了门槛之后,她觉得我终于把自己换回来了。他没有任何思想顾虑。但是:“你放着吧,祥林嫂”,因此她才像炮烙一样。后面还有,听了这句话以后,也不敢再去取烛台,失神地望着,从坦然到失神,这个变化很明显。我这儿要请舒畅提一个问题。
舒畅:我读出了批判。当时鲁迅说的妇人和现在的女人相比,现在的女人幸福多了。中国古代的女人很不幸福。她家的主人把鸣凤送给别人做小老婆。
李老师:大家听,他说,鸣凤比祥林嫂要高一些。
舒畅:他们共同的愿意,是当了奴隶,但是只当一个人的奴隶。
李老师:你刚才提出了一个疑问,鸣凤惨还是祥林嫂惨一些?
舒畅:差不多。
李老师:可你刚才说祥林嫂要惨一些。
同学一:我觉得不一样,鸣凤结过婚,与主人比较熟悉,她比祥林嫂要好一些,毕竟有人与他交心。
汪洋:我觉得鸣凤的命运比祥林嫂要好一些,她有过爱情,她爱老三。
李老师:老三是谁呀。
学生:觉慧。
汪洋:我觉得觉慧也是爱她的,她还享受过爱情。还祥林嫂没有感情,她与第一个丈夫不知道,与第二个丈夫也只是交易。
李老师:对,别人说她交了好运了,这个交好运,不过是指有了一个依靠,并不是说有了爱情。
晓梅:鸣凤要勇敢得多,她敢捍卫自己的爱情。她宁愿离开人世。
李老师: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他们两个是有一些不同,但有两点共同的,他们的地位都是一样的,所谓不同,鸣凤选择了自杀。那我要说,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
学生:都是。
李老师:什么都是?哪些同学赞成自杀,哪些赞成谋杀?哦,还有一种自然死亡,饿死等。被谋杀的可能基本不存在。实际上有两种情况,刚才我听张长春发言,他用了一个词,冻死街头。这不是可能性的问题,书上至少提供了线索。一般讲这篇课文都要问,谁杀死了祥林嫂?我们说的杀是指有人把他逼上了绝路,大家先看一下,我们再统计一下。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自由讨论)
李老师:现在我们统计一下,举手就知道了,哪些认为是自杀,举手。(学生举手)多数,23个同学认为自杀。还有13位同学认为是非自杀的。两派把方位换一下,13位同学坐在这一边,认为不是自杀的坐这边。(学生换地方)我们两边的同学都先准备一下理由。我们先请认为自杀的这边陈述他们的观点。
黄咏:刚开始就问一个问题,人死以后有没有魂灵,我不跟她说或许,她就走了,我从她问话的角度讲,她有想死的欲望。
李老师:你们这边还有没有?等他们发言。
学生:还有一句,死掉了的人会不会见面?
晓梅:如果她捐一个门槛就可以赎罪,但是没有,她就绝望了,死亡可以减轻自己的罪。李老师:她这句话让祥林嫂产生了想法。
学生: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第七页上面有一句话,四叔说的,可见是一个谬种,如果是自然死亡,就不能说是谬种。
金薇:他不是问我吗?如果从法律上讲,她已经有自杀的动机,如果非亲非故,她不可能问这个问题,她现在也不是很把握自己的意见。我这样一说,她觉得可能还有点希望,于是她就自杀了。
晓梅:偏偏两个字,就是说明他的死是突然的,如果是自然的,就不会惊讶。
李老师:下面访你们讲了。
李翔:我觉得如果她要自杀,应该在孩子死了以后就自杀。那个时候她已经对生活绝望了,因此是自然死亡。
戚西川:我觉得她要死,就可以一头碰在墙上,后面说她老了,死了,我就觉得是老死的。还有,前面祥林嫂问我,有地狱吗?我就觉得她肯定想死,又怕死。因为我觉得他对死充满恐怖。
学生:我就觉得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她明知道习俗是说不能在那时候死的,而且这个时候他一定会为以前的丈夫与孩子进行祝福。
李老师:你提出这个理由是什么意思?
学生:魏铭江:现在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死。而且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就是说他找不到工作。
余鑫:我看到前面那句话,那里面提着竹篮,分明已经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要饭都没自杀,就说明她不想死,那两天是冬天最冷的几天,她是一个乞丐,在街上没有地方住,应该是被冻死饿死了。
李老师:我理解余鑫的意思是她还想活,只是没吃的穿的。
汪洋:一个人要选择自杀的话,说明对生活非常厌倦了。但是祥林嫂对生活已经完全麻木了,没有任何感觉了,所以我觉得她不会自杀了。
李老师:你刚才说,她对生活麻木了,生与死已经没有感觉了。
汪洋:但是为什么她以前不死,为什么现在去死?而且她去问鲁迅,绝对不可能问这句话才死,还有捐门槛,正是怕死。
郑毓秀:先不说躯体,精神上是被封建礼教害死的,这群人全是被礼教害了的。李老师:李运有什么说的。
李运:我从两个方面说,一方面从伦理,一方面从宗教方面说,从伦理而言,祥林嫂其实是一个普通而胆小的女人,不一定有勇气。如果就从鲁迅这一句话里鼓起勇气的话,那后面还没有勇气。只不过她死的不吉利。如果她是自杀的话,大家还可能把她谈论一下。从宗教来说,她比较信仰佛教,佛教教义是不能自杀的,如果自杀,对自己有很大的罪孽。李老师:你从哪儿看出她信佛教?
李运:
朱雅兰:其实我是有点中立的。
李老师:朱雅兰的发言往往有
朱雅兰:捐门槛是说明她信这个。我觉得她的死不可能用自杀或者天然死亡来说,如果说自杀不可能,如果说冻死饿死也不可能,快过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做善事,怎么可能让他饿死?
李老师:
金薇:我首先反驳李翔,虽然儿子死了,但她对人世还有希望。
李翔:既然有希望,为什么自杀?
金薇:正因为有希望,后来四婶的一连串打击,他彻底绝望了。过年的时候,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就趁过年的时候与丈夫与儿子见面。
学生:她说趁过年想和儿子丈夫见面。但这些应该由有阴间支撑。但是文章中说不清楚。李老师:好,我说了。他是怎么死的,我是不知道的,我不可能准确判断,我赞成丁玲一句话: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他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他往死里赶,是一样给她精神上增加痛苦。或者说,祥林嫂是被逼死的,或者是被逼出去,结果找不到工作,冻死饿死了,或者逼她自杀了。现在看是哪些人把她逼死了?从柳妈到四婶都有。这些人都参与了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你要找出依据。
第五篇:怎样才能成为名师(李镇西)
怎样才能成为名师(李镇西)
怎样才能成为“名师”?——和青年教师谈话
李镇西
你说你立志成为名师,还给自己定了目标,要争取多少年多少年获得“市级名师”称号,多少年多少年获得“省级名师”称号。
我对你的志向表示赞赏。现在有理想的人不多了,包括教师队伍中有理想的人也不多。而“混日子的”却大有人在。因此,你有追求有志向,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
不过,我的赞赏是有限的,因为我感到你的名师的认识还有些模糊。因此,我想在这里谈谈我对名师的理解。
在我看来,教师大体可以分为普通老师、优秀老师和名师。特别说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所谓“大体可以分为”,并不是人为的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不是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分”不“分”,普通教师、优秀教师和名师的区别都是明摆着的。我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三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师德——爱心呀敬业啊等等,而在于专业素养和技能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所以,那些师德低下的所谓“教师”包括我前面所说的“混日子”的人不在我今天的论述范围内。
普通老师指的是专业素养平平,教学能力平平,教学成绩也平平的老师,他们也想把工作搞好,工作也算尽心尽力,但由于缺乏经验,更缺乏智慧,所以各方面都显得“很一般”。这些老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只要善学习,肯钻研,假以时日,他们完全可以成长为优秀教师的。还有一类老师,无论教龄还是年龄,都不算短,但教育教学水平却一直不见长进,也许他们工作态度一贯端正,甚至肯吃苦,但思想却往往懒惰,不愿琢磨,不愿思考,不愿学习。久而久之,就更不想上进了。这样的老师是很可怜的,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甚至任劳任怨,但长期体验不到教育成就感,他们也很痛苦的,不过也有一些人早已麻木。他们麻木了,无所谓痛苦不痛苦,但苦了孩子啊!所谓“误人子弟”,不一定是因为老师的不负责,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认真负责的老师却没有教育智慧。吴非老师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个学校最可怕的是,一群愚蠢的老师却兢兢业业。这话也许听起来很刺耳,但仔细一想,不是没有道理的。
优秀老师的标准很多,但在我看来,至少必须具备这样三个条件:
第一,课要上得特别棒,棒得让学生每天都盼着上他的课。会上课,这是优秀老师最直观的一个特点。也是最容易被学生追捧的原因。我曾经在一次培训时,对年轻老师说:“要特别重视第一堂课,要设法在第一堂课就吸引学生。如果学生通过第一堂课就佩服你,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教室里一片叹息,下课后孩子们纷纷去看课表,看第二天你的课是什么时候,那你就成功了。”当然,仅仅是第一堂课上得好,学生对你的崇拜显然不能长久,我们要追求每一堂课都精彩。不同的老师,其精彩的侧重点也许不同,比如有的以幽默见长,有的以逻辑取胜,有的富于思辨,有的善于抒情……另外,视野开阔,信手拈来,将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甚至与学生的生命共鸣,等等,这些都能够使课堂精彩纷呈。
第二,所教学生的成绩也非常好,特别是中考或高考成绩。作为对学生负责的老师,不必也不应该讳言考试成绩。哪个学生到学校来不是希望考一个好成绩?哪个家长把孩子送给你,不是希望你给他的孩子一个好成绩?但偏偏现在有人讳言应试成绩,有时候不得不说,却说得羞羞答答,好像一说应试成绩就不好意思,就是“应试教育的帮凶”。有一个学校声称:“高考成绩只是副产品!”我对这话很不以为然。虽然我们经常说学生“做人第一”,学校“育人为主”,但“做人”也好,“育人”也好,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以教为本,不抓教学质量,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理直气壮地把高考成绩作为自己的产品一点都不理亏!学校如此,教师也是如此。如果一个老师的课上得好,但考试却一塌糊涂,他却声称是在搞“素质教育”,谁信?一个优秀的老师,没有令人信服的中考或高考成绩,其“优秀”必然会大打折扣。
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精彩的课堂与出色的分数,这二者对优秀老师来说,必须同时具备。有的老师课上得好,却考得很差,那不是真正的“上得好”,也许不过是哗众取宠,以廉价甚至低俗的“幽默”博取学生的喝彩。有的老师考试成绩好,但课却不受学生欢迎,因为他的分数是靠“题海战术“靠”加班加点“得来的,这样的老师也难以说是真正的“优秀”。
第三,班主任也当得非常好,能够带出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优秀老师应该具备综合的优秀素质,显然就不仅仅是学科教学过硬,还应该擅长当班主任。班主任不但能够让一个老师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享受仅仅作为科任老师而不能享受的来自孩子的快乐,而且能够检验出或者说展示出一个老师全面的教育素养。所以我们常常说,一个没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老师!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只是上课而不担任班主任,总觉得没有深入到教育的深水区,对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的把握,都仅仅是隔靴搔痒。一个仅仅只是通过知识和孩子打交道的人,不可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也不可能真正获得孩子的爱戴,当然他也不可能获得教育的真谛,也永远不可能享受完整的教育幸福——而一个老师离开了这些,还能够说是真正的“优秀”吗?
在我看来,做到了上面三点,就可以叫“优秀老师”了——不管他是否获得了来自官方的荣誉称号,他的优秀都已经铭刻在了学生及其家长的心里。这样的优秀老师可以说每个学校都有。在你的身边也一定有。他们应该是你学习的榜样。你想让自己优秀,请先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
再说“名师”。名师肯定是优秀老师,优秀老师具备的所有品质,包括我说的三点,名师都应该具备,这应该没有疑问。但优秀老师却不一定是名师。在我看来,名师与优秀老师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否会上课,是否有令人信服的教学质量和是否擅长当班主任,而在于是否有更大的影响力。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更大”的影响力。我的意思是,优秀老师也有影响力的,但往往只是局限于一个学校或一个小小的片区。而名师的影响力,则往往辐射到一个省乃至全国。如何才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呢?这就要靠“能说会写”。因此似乎可以说,能说会写让优秀教师更上一层楼而成了名师。
所以,名师的条件还得加上——第四,“能说”;第五,“会写”。
这里的“能说”,指的是演讲能力或报告能力强,能够通过演讲或报告传播自己的教育智慧;再说具体些,要有思路清晰的概括能力,要言不烦的提炼能力,逻辑严密的分析能力,绘声绘色的叙事能力,等等。会上课的老师一般也会演讲,但也不一定。因为听课的对象是学生,而听讲座的往往是教育同行;上课更多的是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讲座则是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展示给老师们。我见过这样的老师,课上得好,分数也考得好,带班也很不错,但就是不会作报告,面对下面黑压压的老师心里便发憷。于是,这样的优秀老师便只能在校内或学校附近有限的范围内有影响。但是,通过报告,优秀老师则能够直接将自己的教育经验教育智慧教育思想向全国的老师们宣讲,影响力自然扩大。
这里的“会写”,指的是写作能力强,能够把自己的教育案例教育感悟教育反思等写下来,通过发表文章出版著作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仅仅通过做报告开讲座,面对面影响的老师也是有限的,而通过文字传播,其影响则可以超越时空。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我们怎么可能知道苏霍姆林斯?又怎么可能了解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所以我曾经说过,苏霍姆林斯基是自己“创造”了自己。通过什么“创造”?当然首先是他一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但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他的几十部教育著作。如果说他生前的影响力不仅仅是他的文字的话,那么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他所拥有的国际影响,则主要是源于他那百科全书式的教育著作。同样的道理,一个名师,往往是通过报纸、杂志或出版社,让自己产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的——而这,正是名师区别于一般优秀老师的地方。
名师的特点当然不只是上面这些,比如还有教育爱心、高远理想、开阔视野、独到思想、科研能力等等。但我觉得,这些都可以通过上面所说的五点体现出来。
最后我还想对你说的是,所谓“名师”不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或什么机构评选出来的。我所知道的钱梦龙、于漪、魏书生等名师,从来都没获得过“名师”称呼。“特级教师”可以评,“学科带头人”可以评,“劳动模范”可以评,就是“名师”不能评。因为名师之“名”指的是其影响力,而“影响力”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并且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通过“评选”产生。现在评选各级所谓“市级名师”“省级名师”之类的做法是很荒唐的,同样的道理,评选“名校”和“名校长”的做法也是很荒唐的。
能否获得种种荣誉称号,往往取决于别人——领导呀同事呀等等,有时候由不得自己;但是否能够成为名师,则全靠自己。不信,你看看上面五条,不都是自己就可以掌控吗?说得“极端”一些,哪怕不是“特级教师”,不是“全国劳模”,自己也完全可以把自己“培养”成名师。其实我这个说法并不“极端”,因为是有例子的——这个例子就是我。八十年代我的课就很受学生欢迎了,教学质量也不错,我的未来班还上了《中国青年报》;九十年代我所写的《爱心与教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03年,我才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人生道路上有些东西还得顺其自然。求名心切,必然适得其反。因此你将这些目标列入“时间表”,不妥。所以我在本文开头说对你的赞赏“是有限的”。如果从容不迫,淡泊洒脱,做自己该做的和想做的,该有的一切都回来,你应该有这个耐性和信心。不过,就算永远不来也不要紧,因为在你从容行走的过程中,职业幸福已经给你足够的“奖赏”,是不是“名师”不要紧,快乐就好。你应该有这份潇洒与自由。
(选自拙著《给教师的36条建议》,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