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婚姻登记程序瑕疵与婚姻效力
婚姻登记程序瑕疵与婚姻效力
一、婚姻登记行为的行政性
所谓婚姻登记行为,就是婚姻登记管理人员以婚姻登记机关的名义,依婚姻当事人的申请为其婚姻状况进行登记并出具相应证书(结婚证或者离婚证或者婚姻状况证明)的具体行政行为。考察这一概念,不难发现,婚姻登记行为的行政性具有以下内容。
1、从主体上看,婚姻登记行为是婚姻登记机关(行政主体——在城市为民政部门;在农村为乡镇人民政府)通过取得婚姻登记资格的人员(行为主体或者叫行政人)作出的。这有三层含义:首先,婚姻登记行为是婚姻登记机关的行为,而不是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的行为;其次,因为婚姻登记机关是一种组织,而非自然人,而组织作为一种抽象体是无法直接实施婚姻登记行为的,所以,婚姻登记管理人员是婚姻登记机关与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之间的桥梁,换言之,婚姻登记行为必须通过婚姻登记管理人员来实施;第三,婚姻登记行为作出后,其法律后果由婚姻登记机关来承受,而不是由婚姻登记管理人员来承受的。
2、从对象上看,婚姻登记行为是针对特定的合符婚姻登记法定条件的自然人作出的,婚姻登记机关与婚姻登记管理人员不得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自然人办理婚姻登记。
3、从方式上看,婚姻登记行为是一种单方行为,即是由婚姻登记机关单方作出的,它的成立与否,只取决于婚姻登记机关的单方意志,不以婚姻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尽管婚姻登记行为必须依婚姻当事人的申请而作出,但婚姻当事人的申请只是婚姻登记机关作出婚姻登记行为的前提,是否作出婚姻登记行为,则是婚姻登记机关单方决定的。
4、从效果上看,婚姻登记行为是一种能直接导致婚姻当事人产生婚姻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颁发结婚证,则赋予了婚姻当事人的婚姻权利,如财产共有权、被扶养权、继承权以及性权利等等;同时也科以了婚姻当事人的婚姻义务,忠诚的义务、抚养的义务等等。颁发离婚证,则驳夺了婚姻当事人的婚姻权利,同时也免除了婚姻当事人的婚姻义务。所以说,婚姻登记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而不是事实行为。
二、婚姻登记程序瑕疵的类型
婚姻登记行为的行政性告诉我们,合法有效的婚姻登记行为既要符合法定的实体要件,又要符合法定的程序要件。实体要件即是要求婚姻登记行为符合《婚姻法》关于结婚或者离婚的法定条件,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不予登记。程序要件则是要求婚姻登记行为合符《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的法定条件。但在实务中却不尽然,换句话说,婚姻登记在程序方面存在种种瑕疵,具体表现在:
1、非管辖地登记。我国婚姻登记制度实行属地原则,《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均规定,婚姻当事人必须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婚姻登记,而不得异地申请登记。现实中,婚姻当事人到非一方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婚姻登记,该婚姻登记机关也依其申请作出了婚姻登记行为,即颁发了结婚证或离婚证或婚姻状况证明。这种登记即是非管辖地登记。
2、非本人亲自登记。《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婚姻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而现实中却屡有非本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的情形发生。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婚姻当事人与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熟悉,婚姻登记管理人员对婚姻当事人的婚姻状况一清二楚,婚姻当事人一方到婚姻登记办理婚姻登记,婚姻登记管理人员也予办理了;另一种情形是“枪手”代替,婚姻当事人出于某种目的,自己不便或者不能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而找人代替,婚姻登记机关及婚姻登记管理人员审查不严,也给办理了。
3、非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登记。婚姻登记行为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而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行政人必须取得相应的行政执法资格。所以,《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婚姻登记机关的婚姻登记员应当接受婚姻登记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婚姻登记工作。”民政部的规章也规定,婚姻婚姻登记管理人员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即婚姻登记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考核,合格者取得婚姻登记员资格,取得这一资格的人员才能在婚姻登记机关从事婚姻登记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婚姻登记机关特别是乡镇人民政府安排没有取得婚姻登记 员资格的其他人员从事婚姻登记工作。此亦为婚姻登记程序中的瑕疵。
4、瑕疵证件、声明的登记。《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申请结婚登记,婚姻当事人(不含港、澳、台居民以及华侨和外国人,下同)必须提交:(1)户口证明;(2)身份证;(3)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申请离婚登记,必须提交:(1)户口证明;(2)身份证;(3)结婚证;(4)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在现实婚姻登记工作中,有两种瑕疵情形存在:一种是证件、声明欠缺;另一种是证件、声明虚假,但这种虚假不足以否认婚姻当事人申请结婚或者离婚的实质要件。
三、婚姻登记程序瑕疵与婚姻效力
由行政法理论可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取决于实体合法与程序合法,两者有一违法则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婚姻登记程序存有上述一种或者几种瑕疵,那么,该婚姻登记行为违法。婚姻当事人可请求有权机关(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撤销婚姻登记,宣布婚姻登记无效。有权机关应当以婚姻登记程序违法撤销婚姻登记,宣布婚姻登记无效,收回或者注销结婚证或者离婚证或者婚姻状况证明。婚姻登记被撤销后,婚姻登记自始无效,婚姻当事人自始不存在或者不消灭婚姻权利义务法律关系。
但是,依《婚姻法》的规定,构成婚姻无效的仅限于以下五种情形:
1、重婚的;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消除的;
4、未到法定婚龄的;
5、非自愿办理婚姻登记的。这五种情形均是构成婚姻无效的实质要件。《婚姻法》并未对婚姻登记程序瑕疵(违法)导致婚姻无效作出规定,《婚姻登记条例》也没有就此作出规定。就是说,从《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看,婚姻登记程序瑕疵(违法)并不必须导致婚姻无效。但婚姻登记程序违法进而导致婚姻登记行为违法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是违法的婚姻登记并不等于婚姻登记无效,即不必然导致结婚或者离婚或者婚姻状况证明无效,相反,违法的婚姻登记在被撤销前仍是有效的,结婚登记的婚姻当事人之间依然存在婚姻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即仍然享有婚姻权利,同时也必须承担婚姻义务。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则不存在婚姻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即不再享有婚姻权利,同时也承担婚姻义务。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婚姻登记程序瑕疵产影响婚姻的法律效力,但婚姻当事人可以以婚姻登记程序瑕疵为由,请求婚姻登记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撤销婚姻登记程序有瑕疵的婚姻登记。婚姻登记被撤销后,婚姻当事人的婚姻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归于消灭或者重新恢复。薛建园
第二篇:婚姻登记程序瑕疵及其解决
婚姻登记程序瑕疵及其解决
一、婚姻登记
对于婚姻登记是一种怎样的行为?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婚姻登记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依申请而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婚姻登记机关以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做出婚姻登记行为,并对此行为负责。另一种则认为婚姻登记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婚姻确立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合法的夫妻关系。
二、婚姻登记瑕疵
婚姻登记瑕疵是指在婚姻登记程序之中存在着程序违法或是欠缺必要的形式等缺陷。这些缺陷从审查的内容具体可以分为程序瑕疵和实体瑕疵。程序瑕疵是指在婚姻登记过程之中违反程序规定而造成的瑕疵。我国《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结婚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实质上是对结婚的程序要件做出了规定。实体瑕疵是指违反婚姻登记实质要件的瑕疵。而实质要件则是《婚姻法》的第五、六、七条做出了相应规定。婚姻登记的实质要件主要是判断婚姻是否有效,如果是婚姻实质要件出现瑕疵,则可以按照实际情况予以撤销或是判决无效。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婚后未治愈的;未达到法定婚龄的”再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一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是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此种可撤销婚姻是指当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成立的婚姻,此种婚姻明显欠缺结婚合意的实质要件,所以可以予以撤销。此种实体瑕疵问题较好解决,只需要申请权人向法院或是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即可。而婚姻登记的程序要件主要是判断婚姻的成立与否,符合婚姻登记程序要件,婚姻成立,否则婚姻不成立。婚姻登记程序瑕疵主要包括了:越权登记、非本人登记、非婚姻登记员登记、瑕疵材料登记、错误登记、未完成登记等五种。具体到张成波的离婚案件之中,显然张的婚姻登记出现的瑕疵不是实体瑕疵,故其婚姻不能依婚姻登记的实体要件缺乏而宣告无效或是撤销。张的婚姻登记出现的问题是婚姻登记一方是使用了虚假证件,属于婚姻登记程序瑕疵之中的瑕疵材料登记。尽管在原《婚姻登记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一方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撤销婚姻登记。“但是该条例已经被《婚姻登记条例》所取代。而在《婚姻登记条例》之中并没有关于婚姻登记程序性瑕疵而撤销婚姻登记的规定。所以张成波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被拔去,现在的他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离不了婚的男人。
三、几种解决方案之尝试:
学界对与婚姻登记的性质有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之争,自然站在不同的角度,或是民事角度或是行政角度都会会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来。有学者主张婚姻登记时具体的行政行为,是具体的行政行为自然就是可诉的行为。所以他们主张提起行政诉讼来解决因为婚姻登记程序瑕疵而出现的离不了婚的问题。他们提出用行政诉讼解决此种问题的依据有二。第一,婚姻登记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能够对自己的做出的行为负责。依照《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在进行婚姻登记的时候应当依法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和查证,婚姻登记员要审查当事人所持证件是否真实、完备,符合法定要求,证件内容是否与当事人本人的情况完全相符,证件是否伪造、涂改或冒名顶替的迹象。”此为登记机关应尽之义务,显然为张成波夫妇二人进行登记的婚姻登记员并未完全实际的履行自己的义务,没有能够审查出黄慧使用了假身份证件。虽然当事人自己也负有如实提供材料的义务,但是此项义务绝对不能成为婚姻登记机关推脱自己审查义务的借口。行政相对人基于对国家权威的信仰而来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就是希望婚姻登记机关借助国家公力的强大,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身份予以确认以不至于上当受骗。而婚姻登记机关“当事人自己也负有如实提供材料的义务”的说辞,无异于要求当事人自己去求证另一半的情况,那我们还要国家机关干嘛?所以对于此项错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婚姻登记关难逃其咎。再有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一条明确规定:“当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条规定以外的情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所以婚姻登记关本身行政行为存在瑕疵又加上最高法对于此类案件的司法解释,张成波有足够的理由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当地婚姻登记机关撤销自己与黄慧的婚姻登记。
也有学者主张婚姻登记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所以从民事法律角度对此种问题做了解答。第一种张成波可以提起离婚诉讼,在案件之中张成波在黄慧离开后立马以感情不和而提起离婚诉讼实为不妥,因为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因感情不合而离婚需分居两年。才刚刚结婚的张成波实然不具备这个条件,被法院驳回也是情理之中。若张成波继续走以“感情不合”为理由的诉讼道路,则只需要耐心的等待两年就好了。到那时再提起离婚诉讼自然是水到渠成。但是对于已经而立之年的张成波来说,两年是何其的宝贵啊,要起继续等待两年实在是于心不忍。再有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1989年11月21日)》之规定:“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和“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均可认定张成波与黄慧之间的感情已经破裂,此时只要张成波决心离婚,法院就可依法判决准许双方离婚。这种方法对于张成波来说也是最便捷的。
四、未来解决方案
完善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制度,增加程序违法法定事由。使婚姻登记程序违法也可以成为婚姻无效或是撤销的法定事由。我国现有的婚姻撤销法定事由只有一个即“胁迫结婚”,而无效婚姻的法定事由也只有“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并未治愈的、未达法定年龄”四种。而作为同样违背当事人合意的欺诈婚、误解婚等均不被承认为可以宣布婚姻无效的法定事由。虽原《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有将欺诈婚作为可以撤销婚姻的法定事由,但是后来又被删除了。所以可以说《婚姻登记条例》倒退了一步。所以随着时代和鲜活社会生活的变化,立法者们也该闻风而动,做出些修改了。
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尽快在民事诉讼之中建立确认婚姻成立于不成立之诉。婚姻成立与不成立之诉是指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根据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成立要件确立二人间的婚姻成立或是不成立之诉。法院通过审理,根据查明的事实。婚姻登记存在严重瑕疵不符合婚姻成立要件的,应依法确认婚姻不成立。如果婚姻登记只存在轻微瑕疵,不影响婚姻成立的,则应依法确认婚姻成立。运用婚姻成立或是不成立之诉来解决婚姻登记瑕疵纠纷,抓住了主要矛盾,符合此类案件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之中了又可可将离婚之诉、婚姻无效之诉、撤销婚姻之诉、婚姻成立与或不成立之诉合并审理,包括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反诉都是可以合并审理的。此举将大大节约司法资源。
出现如此之多的因为婚姻登记身份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婚姻登记瑕疵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不严,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的户籍系统,实现户籍系统的跨省联网查询。使得民政部门在办理婚姻等级的时候可以尽力确认双方的身份。同时建立婚姻公告制度,以公权力向社会公示当事人即将结婚的事实,使有关关系利害人或知情人在公告期间提出对婚姻的异议,以避免重婚及其他身份上的瑕疵。此举将有利于保障婚姻质量、防止违法婚姻、减少婚姻纠纷等功能。
第三篇:探讨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
作者简介: 林 晶,(197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 民商法、能源法。
基金项目: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研“ 十一五” 规划2010研究项目《 广东高校法学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社区法律援助》(2010t j k092)的阶段性成果。探研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 林 晶
(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摘要: 婚姻登记既是婚姻的形式要件,也是婚姻的生效要件,是当事人成立婚姻关系的意思表达,是一种具有“ 公示性” 的行政法律行为,使婚姻契约产生绝对权效力,而且是公权力介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实务中由于婚姻登记在程序方面存在种种瑕疵而引发的种种纠纷时有发生,争议的焦点集中于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问题,对此,如何通过立法建立有效的婚姻登记瑕疵处理模式将成为论证的目标。关键词: 婚姻登记、瑕疵、法律
中图分类号: D9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1009(2011)03 - 0138 - 02
一、问题的提出
婚姻登记是婚姻登记机关按照当事人的申请对于当事人的婚姻状况决定进行记载或不予记载的行为过程,以及这种记载赋予婚姻绝对权法律效力的事实状态。我国现行《 婚姻法》第七条明确提出:“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一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 婚姻登记条例》 第七条规定:“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婚姻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现行立法表明,在我国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采取的是登记制,这意味着合法婚姻成立的节点是婚姻当事人到法定的登记机关进行民事登记。婚姻登记行为的行政性决定了合法有效的婚姻登记行为既要符合法定的实体要件,又要符合法定的程序要件。实体要件即是要求婚姻登记行为符合《 婚姻法》 关于结婚或者离婚的法定条件,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不予登记。程序要件则是要求婚姻登记行为合符《 婚姻法》 和《 婚姻登记条例》 的法定条件。如果在婚姻登记存在程序违法或欠缺必要形式要件等缺陷,则称之为婚姻登记瑕疵。
二、婚姻登记瑕疵的形成
在登记瑕疵产生的原因方面,有学者认为已经设计的相当人性化的结婚、离婚登记制度被滥用,也有学者认为是婚姻的法律婚主义和事实婚主义的分歧造成登记瑕疵处理上 的难题,还有学者认为是民政部门审查不严所致。在实践中,婚姻登记瑕疵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1]:(一)非管辖地登记
我国婚姻登记制度实行属地管辖原则。我国《 婚姻登记条例》 第四条规定:“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可见,婚姻当事人必须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婚姻登记,而不得异地申请登记。在实践当中,这种情形下的婚姻登记瑕疵表现为: 婚姻当事人到非一方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婚姻登记,该婚姻登记机关也依其申请实施了婚姻登记行为,即颁发了结婚证或离婚证或婚姻状况证明。(二)非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登记 根据我国《 婚姻登记条例》 规定:“ 婚姻登记机关的婚姻登记员应当接受婚姻登记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婚姻登记工作。” 可见婚姻登记管理人员采取的是资格认定制度,即婚姻登记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考核,合格者取得婚姻登记员资格,取得这一资格的人员才能在婚姻登记机关从事婚姻登记工作。在实践当中,这种情形下的婚姻登记瑕疵表现为: 婚姻登记机关(以乡镇居多)安排没有取得婚姻登记员资格的其他人员从事婚姻登记工作。
(三)婚姻登记证书失误记载
根据我国《 婚姻登记条例》 第七条的规定:“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对当事人不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在实践当中,这种情形下的婚姻登记瑕疵表现为: 当事人所提供的材料是正确的,只是婚姻登记员在登录
材料过程中,登记错误。例如: 婚姻登记证件号码有误或相互重复、婚姻登记证件上没有照片或编号、婚姻登记证件上的当事人个人资料填写错误等。(四)非本人亲自登记
根据我国《 婚姻法》 和《 婚姻登记条例》 规定,婚姻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在实践当中,这种情形下的婚姻登记瑕疵表现为: 非本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一种情形是: 婚姻当事人一方到婚姻登记办理婚姻登记,婚姻登记管理人员予以违规办理; 另一种情形是: 婚姻当事人出于某种目的,自己不便或不能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而找人替代或冒充办理。(五)当事人使用瑕疵证件、证明的登记 根据我国《 婚姻登记条例》 第五条的规定:“ 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1、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根据我国《 婚姻登记条例》 的规定: 申请离婚登记,必须提交:(1)户口证明;(2)身份证;(3)结婚证;(4)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在实践当中,这种情形下的婚姻登记瑕疵表现为: 1、当事人证件真实但其内容虚假或经过篡改; 2、当事人采用他人的证件或伪造的证件。笔者认为,实践中的上述五种情形均可导致婚姻登记瑕疵,但却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原因在于有瑕疵的婚姻登记,其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该瑕疵是否违背了结婚或离婚的实质要件,违反登记程序不能轻易否定婚姻登记行为的法律831效力。理由在于: 其一,婚姻登记本身是一种公示行为,其目的是创设或消灭婚姻法律关系,具有很强的人身性。婚姻登记程序固然也是为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利益而设定的,但有关法律规定更重视婚姻登记的实质,甚至为达到实质目的而迁就婚姻登记程序。其二,婚姻法的立法旨意更加注重婚姻的实质要件。结婚登记是结婚的必经程序,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的,婚姻法允许补办登记,且补办登记具有溯及效力(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结婚的实体要件时起算)。相反,一旦婚姻登记程序办理完毕,即使婚姻登记违反法定程序,倘若均符合婚姻登记的实质要件. 此时以程序违法为由撤销婚姻登记行为,受损
害的恰恰是婚姻当事人自己,因而与设定婚姻登记程序的本意不符[ 2]。
三、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
对于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问题,学界争议颇大,目前学者们主要持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统一用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此种方法一方面符合婚姻登记的档案管理
性质,另一方面可避免现行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双轨制给当事人带来的种种困扰;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通过一般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但同时认为婚姻登记是一种特殊行为,不宜与普通行政行为一概而论。在持该种观点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可以统一用行政诉讼解决,但不能仅采用撤销违法行为的方式,应在确认婚姻是否成立的基础上采用各种补正救济方式; 有的认为应区分不同种类的婚姻登记瑕疵,重大还是轻微,恶意还是善意,根据不同种类,分别给予不同法律后果; 第三种观点认为,由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共同调整,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各司其职,各有功用; 第四种观点认为,人民法院应该以便民为宗旨,单独设立专门的合议庭来解决这一问题。[ 3]笔者认为,应当首先将婚姻登记瑕疵划分为轻微瑕疵(如: 非管辖地登记、非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登记、婚姻登记 证书失误记载)和严重瑕疵(如: 非本人亲自登记、当事人使用瑕疵证件、证明的登记)。由于婚姻登记瑕疵的效力涉及对一种法律事实的重新界定和描述,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在处理的过程中更恰当的安排法律资源。轻微瑕疵往往不违背婚姻登记的实质要件,不影响婚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适宜采取程序补正的方式处理; 而婚姻登记的严重瑕疵违背了婚姻登记的实质要件,在这种情形下,婚姻登记行为的法律效力需要重新界定,即产生司法介入的问题。非管辖地登记的瑕疵在于婚姻登记机关违反了管辖规定,越权管辖为人办理或颁发婚姻证件。笔者认为对于这种情况,婚姻登记机关作为国家的婚姻管理机关,对外具有公信力,婚姻登记一旦完成,应当承认其效力。即只要婚姻登记没有违反其他规定,就应当认定该婚姻登记有效。原因在于,违反婚姻登记管辖规定颁发婚姻证件的主要责任应当由婚姻登记机关承担。婚姻登记机关的主要职责之一就在于对当事人的登记资格进行合法性审查,如果婚姻登记机关尽到其审核义务,则非管辖地登记这一婚姻登记瑕疵不可能发生。笔者认为,既然应认定非管辖登记为有效的婚姻登记,则无需对这一问题进行立法上的准备,只需各机关严格管理与考核即可,当然这也就否定了是否应当撤销非管辖地登记,而去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机关重新进行补正登记的必要性。婚姻登记是一种确认行为,它不过是对已有法律关系或事实的认可,不同于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许可。婚姻登记只是政府出于公益对婚姻当事人双方结婚意愿和婚姻行为的确认,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对已存事实的认可,以期达到一种证明的效力和公示的效果。只要结婚的事实存在,双方当事人想结婚的真实意愿存在,双方当事人符合法定的结婚条件,符合以上条件就是有效的婚姻。
因此,笔者认为,非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登记与婚姻登记证书失误记载这两种婚姻登记瑕疵也应当认定为有效的行政行为,但两者不同的是,只有后者有进行补正登记的必要性。对于非本人亲自登记这种严重的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根据我国《 民法通则》 第六十三条第三款规定:“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我国《 婚姻法》 第八条规定:“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笔者认为,未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者,其登记程序不合法,违反了我国婚姻法的强制性规定,应当认定该婚姻登记行为无效。而对于当事人使用瑕疵证件、证明的婚姻登记瑕疵,笔者认为,只要双方结婚是自愿的,没有违反禁止结婚的法定条件的,就应当认定其婚姻登记有效。理由在于,该婚姻属于双方自愿登记结婚,虽然没有提供其他相关材料,存在一定瑕疵。但双方已经完成了结婚登记程序,没有发现其他违法情形,该婚姻应当认定成立有效[ 4]。
四、结论
在我国,设立婚姻登记的立法目标在于: 保障当事人的婚姻安全。婚姻登记制度强调以法律形式确认夫妻身份的合法性,把当事人的婚姻状态予以公示,有利于婚姻当事人履行婚姻契约。婚姻瑕疵登记在实践中是比较常见的,我国目前《 婚姻登记条例》 中基本未及这方面的规定,导致在实践中处理比较散乱,过于简单化,往往作为无效行为处理,这样简单的处理方式显然与法的精神相违背。因此需建立婚姻登记瑕疵处理的有关立法,使婚姻登记具有公信力,这样方可促成信赖并保护正当的信赖,当然,这也是法的秩序必须满足的最根本要求之一。参考文献
[ 1] 家事法苑 TM 中国婚姻家庭法律资讯简报,htt p:// blo g.sina.com.cn / j iashifa y uan. [ 2] 樊 非,刘兴旺. 婚姻登记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标准[ J ] . 人民司法,2009(16).
[ 3] 家事法苑 TM 中国婚姻家庭法律资讯简报,htt p:// blo g.sina.com.cn / j iashifa y uan. [ 4] 王礼仁. “ 婚姻登记瑕疵” 中的婚姻成立与不成立[ J ] . 人 民司法,2010(11): 30-36. 931
第四篇:事实婚姻效力认定
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
我国婚姻法关于事实婚姻效力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一)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二)限制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三)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四)相对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这里仅仅介绍第四个阶段,即2001年《婚姻法》颁布之后的规定。自2001年12月27日起,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者经补办登记,其事实婚姻关系可溯及既往地合法化,得到承认与保护。
200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5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首先在1994年2月1日以前,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者,只要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即可认定为事实婚姻,这一规定较之上述1989年的司法解释中必须双方同居时即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规定显然放宽了对认定事实婚姻的条件。其次,补办结婚登记是同居关系合法化的必要条件,其效力追溯至双方均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如果双方不补办结婚登记,其关系为同居关系,不视为事实婚姻。
对于被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的,同居期间的财产适用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的规定,没有约定者,适用夫妻共同财产制。被认定为同居关系的,同居期间共同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为一般共同财产,该期间双方各自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为双方个人财产,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债务,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在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与对方的财物,按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应根据双方同居生活时间的长短,对方的过错程度以及双方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酌情返还。
事实婚姻关系的双方在同居生活期间所生子女为婚生子女,同居关系的双方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9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的规定,无论是事实婚姻关系,还是同居关系,双方离异时,其子女抚养问题均依照婚姻法的这一规定办理。
第五篇:瑕疵书证的证据效力分析
瑕疵书证的证据效力分析
在法律上,书证是指记载了能为人所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信息的物品。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是人的一定思想的外在流露,因此,书证的存在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的一定的思想,二是要有记载该思想的物品。仅有思想或仅有物品均不能成为书证,故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就书证所记载的人的思想而言,通常将其分为二个部分进行审查判断,一是书证是不是制作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否有制作人亲笔签名、盖章或内容是否被伪造、涂改。这部分所要解决的是属于书证的形式证明力问题,即书证应当具有一定的形式才能证明书证所记载内容是制作人真实意思表示的证据效力。二是书证内容是不是与待证事实有关,是否能证明待证事实。这部分所要解决的是属于书证的实质证明力问题,即书证的内容是否能证明案件相关事实的证明效力。完整的书证既应具有形式证明力,也应具有实质证明力。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受到书证制作人自身法律知识欠缺、文化水平较低、或书证存放环境不好或他人的恶意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有部分书证存在形式或内容或二者均不完整、不真实的现象,从而出现瑕疵。就书证的载体而言,如果书证的载体在书证形成后遭到人为的或客观原因的坡坏而使书证载体缺损,也可能造成书证的形式和内容不完整,从而出现瑕疵。同时,因书证的收集程序违法也可能造成书证在诉讼中被排除,从而丧失证据效力,因而,收集书证的程序违法也应视为一种书证瑕疵。因此,书证从形式到内容到程序都可能出现瑕疵。书证的瑕疵可能影响到书证的形式证明力的有无和实质证明力的有无、大小,影响到书证能否作为诉讼证据在诉讼中被运用,影响到法官对案件事实的最终认定。纵观世界各国对书证的各方面立法,多数国家都将书证置于规范书证的理想状态下予以规定,对于司法实践中书证可能出现的种种瑕疵及其审查判断则未涉及。本文拟就瑕疵书证的证据效力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瑕疵书证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瑕疵书证是指在成为庭审证据之前,因外在原因造成书证自身的形式或内容与法律对证据的要求不一致的书证。就这一定义而言,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其
一、瑕疵书证的瑕疵是相对于法律对诉讼证据的要求而言的。法律对诉讼证据的要求是证据应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一方面,从书证本身的构成角度来看,法律要求作为证据的书证是规范书证,即既具有完整的形式又具有完整的内容的书证。如果书证不具有完整的形式或不具有完整的内容,则影响到法官对该证据真实性、关联性的审查确认,因此,书证是否具有完整的形式和完整的内容成为法官判断一种书证是不是规范书证、是不是存在瑕疵的标准之一。不具有完整的形式或不具有完整的内容都属于书证瑕疵。另一方面,从书证作为诉讼证据的角度来看,如果书证的收集不符合诉讼法所规定的程序,则其不具有合法性,不能被作为证据使用。因此,收集程序是否合法也是法官判断书证是否存在瑕疵的又一标准。凡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的书证都是瑕疵书证。其
二、书证内容是否合法不应成为衡量书证是否存在瑕疵的标准。一方面,我们对证据的合法性考察是从诉讼法的角度上来考察的,即一种证据的制作、收集是不是按照了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是不是有违反诉讼法的行为。而书证内容是否合法属实体法调整范围,与程序法无关。因此,虽然都是在讲合法性,但诉讼法律对书证的合法性要求与书证内容是否合法没有关系,不能将书证内容的不合法视为书证作为诉讼证据时的证据瑕疵。另一方面,我们对书证瑕疵的考察是从审判的角度来进行的。在三大诉讼中,形成于诉讼之前的书证内容都可能存在不合法的情况。从民事、行政案件的当事人角度来看,内容不合法应看作是书证的一种瑕疵,因为这一瑕疵的存在而导致当事人所实施的民事、行政行为无效,所追求的利益无法实现。从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角度来看,书证内容的违法是其故意追求犯罪的结果,而不是书证的一种瑕疵。从法官审判的角度来看,书证内容的违法所影响的是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但并不影响书证作为证据所应具有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证据资格。内容违法的书证可能恰好成为支持一方诉讼主张、证明违法行为存在的证据。因此,书证内容的违法不应被看作是书证的瑕疵。其
三、瑕疵书证形成瑕疵的时间是在成为庭审证据之前。有二种情况:一是在书证形成过程中出现瑕疵。如制作书证时当事人未签名、盖章或用字、用语错误等。二是在保管过程中出现瑕疵。如保管人因保管不慎而导致书证被腐蚀、损坏等。如果书证的瑕疵是在书证被庭审质证以后才出现的,虽也是瑕疵,但这种瑕疵已对庭审质证时书证原有的真实性、证明力及法官对其的审查判断并无影响,因而,不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其
四、瑕疵书证出现瑕疵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书证制作人的原因,如制作人疏忽大意未签名、盖章或因文化水平较低而用字、用语不当等。也有他人原因,如书证在被他人保管时被涂改。还有其他的原因,如书证存在时间过长被氧化、腐蚀而造成部分字迹不清等。其
五、瑕疵书证所出现的瑕疵可归纳为三种表现:第一种是书证的形式存在瑕疵,如未签名。第二种是书证的内容存在瑕疵。如书证内容发生歧义或书证部分内容已被毁损、灭失等。第三种是因违法收集而形成的瑕疵。
与规范书证相比,瑕疵书证具有以下特点:其
一、瑕疵书证大多存在于私文书中。与私文书相比,公文书可以称得上是规范书证。由于“公文书是由国家机关、政府职能部门或者依法从事公共事务的部门或者人员在其职能范围内,按照规范的方式制作的文书。”不仅制作公文书的主体有较高的法律政策水平、制作水平和制作经验,而且公文书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格式,因而,公文书在形式上一般不会出现瑕疵。同时,公文书在正式形成时,要经过多层审核、校对,以保证内容的真实、合法,因而,公文书在内容上也一般不会出现瑕疵。与此相反,私文书虽然通常是制作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文书内容具有真实性,但私文书的制作人通常是法律知识欠缺、文化水平不高、制作文书的经验匮乏的普通公民,且私文书“在制作上没有特殊要求,制作的程序简单”,随意性较大,因而,在形式上也就容易出现瑕疵。同时,其内容可能不具有合法性,在用字、用语上也可能出现词不达意或产生歧义的错误。因而,私文书在内容上也容易出现瑕疵。其
二、瑕疵书证的证明力降低或消失。对于规范书证而言,不管是公文书还是私文书,只要是规范的书证,各国法律均认可其具有完全的证明力。对于不规范的瑕疵书证而言,由于书证存在形式或内容某一方面的瑕疵,从而使书证原有的真实性、关联性程度降低,其证明力必然下降,甚至根本就不真实、不合法,使其丧失证明力,丧失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在一般情况下,瑕疵书证的瑕疵程度与其证明力应成正比。书证的瑕疵越多、程度越深,其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就越低。其
三、瑕疵书证具有危害性。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给法官审查认定书证的证明力及案件事实带来麻烦。对于无瑕疵的规范书证,法官按法律的规定较为容易地确认其证明力。如果书证存在瑕疵,在无相应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对瑕疵书证证明力的确认无法可依,只能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自由裁断。这无疑增加了法官对证据审查认定的难度和随意性,并对案件事实的最终认定和审判结果带来不确定因素。二是给当事人增加举证负担并影响其合法权利的实现。对于无瑕疵的书证,当事人免去了为证明书证的瑕疵而应承担的举证责任。法官也能根据该书证来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并正确划分当事人各自的实体权利、义务。对于有瑕疵的书证,处在诉讼过程中的双方当事人必然要提供证据来证明瑕疵的存在和反驳瑕疵的存在,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这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举证负担,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诉讼时间。同时,由于书证瑕疵的存在,使当事人原本可以获得的实体权利因书证瑕疵的影响而减少甚至落空,这可能使当事人的应得利益受损,最终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瑕疵书证可以从多个角度分类,但考虑到与本文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其
一、从书证瑕疵是否影响其成为诉讼证据来分,可分为一般瑕疵和严重瑕疵。一般瑕疵是指书证在形式或内容上存在的瑕疵并不影响书证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存在,并未使书证丧失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这种瑕疵既可能是形式方面或内容方面或诉讼程序方面的瑕疵,也有可能是形式、内容和诉讼程序都有瑕疵。既可能是某一方面的瑕疵,也有可能是几个方面的瑕疵,如既未签名而内容又部分被涂改的书证。严重瑕疵是指书证在形式或内容或诉讼程序上存在的瑕疵已使书证不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已使该书证丧失了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如伪造的书证,采取刑讯方式获得的书证。划分一般瑕疵与严重瑕疵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法官从瑕疵的程度来判断书证是否丧失了证据资格。其
二、从书证瑕疵的产生来分,可分为人为的瑕疵和非人为的瑕疵。人为的瑕疵是指因人的原因而产生的瑕疵,如书证被伪造、司法人员违法收集书证。非人为的瑕疵是指因客观原因而产生的瑕疵,如书证被腐蚀。划分人为瑕疵与非人为瑕疵的意义在于便于法官从不同的角度审查书证是否存在瑕疵。其
三、从书证瑕疵对实质证明力的影响来分,可分为对证明力有影响的瑕疵与无影响的瑕疵。对证明力有影响的瑕疵是指书证的瑕疵使书证原有的实质证明力受到影响,与无瑕疵的书证相比,有瑕疵的书证证明力降低或消失,如书证部分内容被伪造、涂改或缺损。无影响的瑕疵是指书证的瑕疵并未影响书证的实质证明力,如未签名。划分有影响的瑕疵与无影响的瑕疵的意义在于便于法官对瑕疵书证实质证明力的审查确认。
在立法上,书证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证据形式。司法实践中,书证运用极为广泛,大多数案件都有书证存在,甚至一些案件全是书证,且规范书证不多,因而,有瑕疵的书证在诉讼中被采纳为证据的情况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书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其他证据相比,书证一旦形成,其内容不会变化,并能保持长久,且还可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即使存在瑕疵也容易被发现,“书证不仅内容明确,且形式上也相对固定,„„即使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其特定的思想内容仍然能够借助有关的文字、符号或图画等起到应有的证明作用”。二是因为被采纳为证据的瑕疵书证并未完全丧失证明力。除个别瑕疵书证如伪造或无法辨认字迹的书证完全丧失证明力外,大多数有瑕疵的书证并未完全丧失证明力,只是因为瑕疵的存在可能使书证原有的证明力降低,但它仍具有证明作用,“只要它的客观载体未受到毁坏,或者毁坏在程度上并未影响到它所载有的文字或符号,而不会直接降低乃至减弱由于其特定的思想内容的传达所固定的证明效力”。
二、各国瑕疵书证证据效力的立法现状评析
从各国立法来看,对瑕疵书证进行立法的国家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书证瑕疵的原因很多,书证瑕疵的表现形式很多,法律上难以对其进行系统的规范。但有部分国家也对书证重大方面的瑕疵及其处理进行了规定,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19条规定,证书有删除、涂改、增添或其他外形上的缺点时,其证明力应否全部或一部消失或减少,减少到何程度,由法院依自由心证裁判之。第44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意图妨害对方当事人使用证书而毁损证书或致使证书不堪使用时,对方当事人关于证书的性质和内容的主张,视为已得到证明。奥地利《民事诉讼法》第296条规定,因文书内容有增添、删除、涂改及其他修改,或文书的外形有瑕疵的,文书证明力是否减弱或是否有证据力,由法院根据第272条作出判断。第272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法院应慎重考虑辩论和调查的全部结果依自由心证对事实主张的真实与否进行判断。第317条规定,私文书难以辨认或破损时,文书持有人或其他关系人可要求文书的制作人进行修复。意大利《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否认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制作的文书的名义人,必须依据一定的方式否认该文书内容非自己所制或其中的签名非自己所签。意大利《民法典》第2716条规定,在公证书原件欠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现删除、磨掉、或其他表面缺损,则将其交给法官以鉴别其证明力。在私证书原件不存在时,可以使用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现删除、磨掉、添插或其他文件表面缺陷,则将其交给法官以鉴别其证明力。在任何情况下,有关存有欠缺的原件的证明力问题不受影响。巴西《民事诉讼法》第386条规定,当文书的实质性且未作修改的部分存在插行、添写、抹消或删除时,法官对于该文书的可信度可以自由地加以判断。我国澳门地区《民法典》第359条规定,文书欠缺法律所要求之某一要件时,由法官自由判断其证明力。
从上述几国对瑕疵书证的法律规定来看,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其
一、对瑕疵书证的瑕疵进行了列举,主要表现在因人为的原因而出现删除、涂改、增添这三个方面,对于书证因其他客观原因而出现的瑕疵则未作列举。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三种情形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书证瑕疵,且可能影响到书证本身的证明力。至于其他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书证瑕疵则无法预料,难以列举。其
二、瑕疵书证的形式证明力和实质证明力均赋予法官来自由判断。司法实践中,书证瑕疵多种多样,瑕疵的程度各不相同。瑕疵书证证明力的有无、大小,很难为其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只能交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自由裁定。其
三、未对因违法收集书证而造成的瑕疵进行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因违法收集书证而可能造成书证被排除,因而,书证的收集违法应是一种瑕疵。但在上述对书证瑕疵进行规定的几个有限国家中,主要集中在民事法律方面,而民事诉讼则要求谁主张、谁举证,法官一般不会介入民事证据的收集,不存在违法收集的情况,故未对其进行规定。
三、对我国瑕疵书证证据效力的完善
纵观我国现行的二部诉讼法典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还没有关于瑕疵书证的任何立法和司法解释,因而,对于瑕疵书证问题,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书证的运用极为广泛,但规范的书证却较少,出于证明案件事实的需要,瑕疵书证在诉讼中大量地被运用。但立法和司法解释又欠缺,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主要的问题是在对书证瑕疵及其证明力的认定上,法官拥有具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无疑将造成法官在对书证瑕疵及其证明力认定上的过度的灵活性和随意性,给案件的审理增加了难度并给审判结果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司法实践的混乱,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对瑕疵书证的性质认定上不一致。何谓瑕疵书证,不仅立法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在理论界也很少有人涉及这一问题。因而,法官各自凭自己对于瑕疵书证的理解进行决断。二是在对瑕疵书证的证据效力及证明力的认定上不一致。由于造成书证瑕疵的原因多种多样,瑕疵的方面和程度差异极大,对于同样的书证瑕疵,是否可作为证据、证明力有多大,不同的法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各国规定来看,对瑕疵书证的立法主要集中在可能影响书证证据效力的形式、内容方面,对于瑕疵书证的证明力则交由法官依经验法则自由判断。书证的证据效力要么有、要么无,只能选择其一,不存在证据效力大小的问题。我国在对瑕疵书证的立法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其一、形式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形式上存在的瑕疵所涉及的是书证的真实性问题,如书证不具有真实性,将不具有证据效力。如果书证在形式上存在瑕疵即形式要件欠缺,不管造成瑕疵的原因是什么,都将可能影响到法官对该书证真实性的认定,如无签名、盖章。对于形式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应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质证意见和举证人所提供的证明书证真实性的证据来决定其是否具有证据效力。如果对方当事人对未签名、盖章的书证的真实性认可的,则免除书证提供者的证明责任。如果对方当事人对书证真实性持异议的,则应由书证提供者提供其他证据证明书证的真实性。提供书证的当事人提供其他证据足以证明书证真实性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据效力,否则,不能作为证据。因此,对我国形式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可作如下规定:未签名、盖章的书证,对方当事人对真实性无异议的,人民法院确认其证据效力。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由提供书证的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书证的真实性。不能被确认是真实作成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
其二、内容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内容存在的瑕疵所涉及的是书证的关联性问题,如书证内容与待证的案件事实无关则不具有相应的证明作用,也就无证据效力。从各国规定来看,内容上存在的瑕疵主要是针对当事人的恶意行为,如删除、增添、涂改,因而立法上重点对这种情况进行规定。对这种恶意行为所造成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可分为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虽然书证内容有瑕疵,但书证仍具有一定的证明力,并不影响书证成为诉讼证据的证据效力。这种瑕疵通常是一般瑕疵,如部分内容被删除、增添、涂改等。其理由:一是虽然书证被删除、增添、涂改等恶意行为使这部分内容不具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但书证的其他部分仍具有证明作用,不能因书证部分存在瑕疵或丧失证明力而否定其他部分所具有的证明力。否则就可能出现纵容当事人的这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干扰正常诉讼的恶意行为。二是书证存在的部分瑕疵可以通过提供证据予以消除。只要异议方提供证据证明瑕疵存在之前的原书证的内容,这种瑕疵便可消除,就不影响书证原有的证明力。即使不能消除瑕疵,最多也是使书证的证明力降低,也不影响书证作为诉讼证据的证据效力。第二种情况是书证内容的瑕疵已完全使书证丧失了证明力,从而丧失了作为诉讼证据的证据效力。这种瑕疵属于严重瑕疵,如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内容全部被删除、涂改或毁坏等。其理由是?熞蛭?这种瑕疵的存在已使书证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具有关联性,书证已不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在立法上,对上述二种情形应分别对待:书证内容被删除、增添、涂改的,其删除、增添、涂改的行为无效。原书证内容由异议方提供证据证明。被删除、增添、涂改的内容不影响其他部分证明力的,书证仍具有证据效力。被删除、增添、涂改的内容使书证丧失证明力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
在司法实践中,书证内容的瑕疵还存在四种情形,即伪造的书证、因载体毁损而导致内容不全的书证、字迹无法辨认的书证及内容理解分歧的书证。对于伪造的书证,只要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书证的形式不真实即可,该书证就丧失了证据效力,不必涉及到其内容。对于因载体毁损而导致内容不全的书证的证据效力,也可根据书证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来定。如尚存部分仍能证明案件的部分事实,该书证就具有证据效力,如尚存部分已无证明力,则该书证就不具有证据效力。对于字迹无法辨认的书证,可以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恢复或还原,如科学方法无法解决的书证瑕疵,则因对案件事实不具有证明作用而丧失证据资格,不具有证据效力。对于内容发生理解分歧的书证,应由双方当事人各自提供证据来证明其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理解分歧的内容仅仅是书证内容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因而,书证不会丧失对案件事实的一定的证明作用,仍具有证据效力。
其三、程序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书证的程序上存在的瑕疵有二种:一种是书证制作程序上存在瑕疵,如公文书的制作未遵守法定的程序或方式。一种是书证收集程序上存在瑕疵,如违反法定程序或采取法律禁止的方法收集书证。书证在程序上存在的瑕疵并不影响书证本身的真实性和关联性,书证程序上存在的瑕疵所涉及的既不是真实性问题,也不是关联性问题,而是诉讼价值如程序公正、保护人权的问题。就第一种情况而言,如公文书是违反法定的程序或方式制作的,则不具有证据效力。其理由:一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或方式是公文书产生的必要条件,未经必要的程序或方式而产生的文书已不再是公文书,该文书已不具有公文书性质。二是违反法律、法规所制作的公文书的行为属违法行为,由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公文书应属无效的公文书,无效的公文书的内容不具有证明力,故不应作为有效的证据在诉讼中运用。就第二种情况而言,应具体分析。从依法治国、保护人权的角度讲,凡是违反程序或方式收集的书证,均属违法书证,在诉讼中应当排除,不具有证据效力。但在一些案件中,虽然书证是违法收集的,但该书证是对案件事实起到关键性证明作用的证据,无此证据,案件事实将无法证据,在此情况下,应根据收集人员的主观动机和违法程序来综合权衡。如收集人员并非故意违法且违法情况不严重,即使是违法收集的,也可作为证据,赋予其证据效力。如收集人员是故意违法的,不管违法情况是否严重,也不管书证是不是案件的关键性证据,所收集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如违法情况严重,不管收集人员是否是故意违法的,也不管书证是不是案件的关键性证据,所收集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至于是否是故意、是否属严重违法、是否是案件的关键性证据,则由法官依经验法则来判断。对此,我国立法可作明确规定:违法收集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但并非故意而轻度违法收集的对案件事实具有关键性证明作用的书证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