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军航空机务维修人才管理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3:4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我军航空机务维修人才管理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我军航空机务维修人才管理的思考》。

第一篇:加强我军航空机务维修人才管理的思考

加强我军航空机务维修人才管理的思考

人才是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战争中取胜的决定因素。未来的战争将是信息化战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将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想在未来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造就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优秀军事人才,否则,就会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航空机务维修作为集知识、科技、技术、智力、体力于一体的职业,维修人才在保证飞行安全、部队发展、技术提高、制度创新等各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是未来战争取胜的决定因素。机务维修人员无论是在保证飞行安全,还是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人员人为的差错,乃至保证提高战斗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1.当前航空机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离不开高技术武器装备;高技术武器装备离不开高技术保障;高技术保障离不开高素质的人,说到底,人才是根本。当前航空装备技术维修系统的人才状况不容乐观,主要是人才模式单一,学历水平偏低,高层次人才缺乏,甚至某些岗位人才断层。航空机务工作者是航空兵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支撑。随着保障对象、保障需求和保障环境的深刻变化,影响和制约航空机务质量发展和保障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暴露,必须主动适应变化,从空军作战需求和建设全局出发,系统分析,找准结症,选准“突破口”,抓关键,促发展。

1.1航空机务维修思想还不够科学 推进航空机务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确立科学的维修思想。目前在机务维修思想领域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经验性维修思想仍占有一定地位。维修过程、内容、方式、时机的确定还不够科学、规范,有的偏离了维修规律。二是对预防性维修作用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总以为所有故障都可以通过预防性维修予以消除,试图通过“多做工作、勤检查”来杜绝可能出现的所有故障,这是造成“维修过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1.2人才队伍结构层次还不够合理 一是学历层次偏低。据资料显示,美军从事装备工作的军官中,博士、硕士占56.19%,具有学士学位的占42.6%;士兵都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占5.29%,大学本科占86.50%。而目前,我军机务官兵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二是新装备人才缺乏。新战机所涉及的有关综合性专业,以及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工程和信息化专业的人才较为缺乏。面对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特别是未来信息化作战,我军人才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我们切不可等武器装备都改善了才动手培养人才,而应该在新装备到来之前就把人才培养好)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把培养具有掌握新装备能力、适应高科技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作为培养的重要目标。

1.3机务维修保障模式比较单一 随着我军战略转型和军事训练指导思想的转变,航空机务保障面临飞机出动量加大、高难科目增多、任务多样化趋势明显等新情况,现行保障模式呈现出诸多的不适应。一是维修专业设置不够科学没有根据内、外场维修工作探度和分工的不同加以区别,没有针对新型航空装备系统交联、功能综合的特点分别对内、外场的专业划分进行整合。二是维修任务分工不尽合理。各专业之间及内外场之间工作量差异较大,人员忙闲不均、三是人机编配模式不够灵活。人员与装备捆绑过紧,人力资源利用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多任务、高强度的持续保障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用绝对优势的装备体系对抗能力,打赢了这次战争,在38天的战略空袭中,共出动飞机11.4万架次,平均日出动2600架次,其机务保障任务是异常复杂的,要协调起飞和着陆地点、时间,要分配各类飞机携带武器的种类及数量,要设置空中保障(加油)航线,要组织持续不断的地面维修行动等等。为此,多国部队建立了完善的机务保障指挥体系,对机务保障的众多要素实施统一部署和协调,保证了整个机务保障行动得以正常运行。1.4引进人才的岗前培训针对性不强,在职培训渠道不够宽泛和完善一是训练内容滞后,不适应任职岗位需求。一是新干部到新装备部队后还需要进行再学习再培训。二是航空维修管理理论训练针对性不强,影响任职和发展需要。地方特招大学生(国防生)根据需求,除做好本职业务工作外,还必须完成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三是机务人才补充渠道单一。四是晋职培训机制没有严格得到落实,提高学历的继续教育工作不够规范,部队忙于日常飞行保障,培训工作很难系统完成。

1.5机务人员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从某种角度讲,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使之保持高昂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激发人才主体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才才能不断增值。除了在工资收入、各种福利等物质方面需要外,员工的精神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和对成功的需要上。由于目前机务维修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科技技术人才短缺,部分机务人员能力和技术偏低,有的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的受市场经济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由此看来,目前航空机务维修保障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完善,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人才的脱颖而出。

2改革创新,不断推进航空机务维修人才全面发展

落实科技强军战略和履行“打得赢”的历史使命,必须下功夫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航空机务装备维修军事人才队伍。正确地分析、认识和审慎地解决好在机务保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辩证地处理好一系列重要关系,这对于新型机务保障军事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建设一支高素质航空机务维修保障人才队伍,就必须从机务维修人才的源头抓起,确保人才素质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立足长远、积极投人、合理搭配、梯次培养,抓好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共个环节,为人才成长及其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提供最佳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航空机务维修保障队伍,形成人才良性循环的格局,从而为全面提高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提供人才保证。

2.1加强考核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加强考核,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从而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严格机务维修人才进出机制,切实形成进出顺畅、规模适度、流动有序的调控机制。要坚持“选优”原则,严把“入口”关。

2.1.1引进专业人才是改善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人才队伍结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加大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接收地方普通高校航空专业国防毕业生力度对于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用制度规范保证接收起点和层次。

2.1.2接收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牛时要分清层次对口接收。分清层次就是要分清一线作战部队和二线装备修理工厂的需要。对于一线作战部队,主要以接收本科生为主;对于各装备修理工厂,主要以接收硕士以上研究生为主。对口接收就是要求专业对口,并以接收各航空航天类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为主、接收其他院校相近专业毕业生为辅。只有这样,才能把好机务维修装备技术保障人才队伍的人口关。

2.1.3走特招专业技术士官的路子。各类各级专业技术士官处于装备维护保障的一线,是亲手干活的人,他们素质的高低也会影响航空装备维护保障质量。要认真研究从高等院校、高级技工学校以及具有相应特殊技能人才等特招专业技术士官的方式、途径和办法,在航空机务维护装备保障的改革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在条件、待遇、年龄等根据岗位需求可以放宽些。

2.1.4严格控制技术人才的转业,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国家和军队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的各类人才,这都是未来我军不断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往往有些人员受到某种利益的驱使,刚分到一线部队和相关单位很早就提出了转行和转业,这是人才的极大浪费,对航空机务维护保障工作势必要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及时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或签订保证书等。

2.2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人才培训机制 丰富的培训机会可以增加机务人才的吸引力,有助于留住和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官兵自我充实、自我提高的愿望,在机务部门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建设学习型人才和学习型军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培训进修与职位职称晋升、绩效考评、激励奖励结合起来,并鼓励官兵在职进行学历教育、实行奖学金制度、鼓励自学成才,对期望接受继续教育,资助其深造。人才培养应采取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横向交流渗透、纵向发展的培训模式。

2.2.1充分发挥院校、科研部门、训练机构的优势。院校应利用培训设施设备齐全的优势,进行系统性宽口径的专业培训,以提高机务人才专业水平。科研部门应充分发挥综合研究实力强的优势,在培养机务人才研究解决本专业重大疑难问题,尤其是危及飞行安全或影响战斗力提高等问题上发挥作用。

2.2.2建立部队维修人才与院校、科研机构等直接挂钩制度。使其在本专业培养上定位(研究的核心内容)、定向(发展方向)、定目标,实现部队、院校人才培养互助互动,向一体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2.3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建立我军机务人才培训体系。研究和建设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和一批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官兵的培训,既为本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队伍,也提高了部队的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科学规范、持之以恒的培训,部队的飞机维修水平才能与日俱增,不断得到提高。

2.3加强工作环境条件建设,进一步提高薪金待遇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不断的发展,各级领导和部门对航空机务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做了大量投人,进行了改善。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新型的机务技术职位薪酬机制,拓展机务工程和维修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技术骨干队伍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积极性,稳定技术骨干队伍,使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都能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

2.3.1加大技术人才的职务、级别的激励力度。出台相应政策,对那些取得成绩、在装备维修、革新、发明中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战斗力并取得实际效果,在各级考核、练兵表现突出的机务维修保障人才实施提前晋职或调级。范围可以扩大些,条件更宽一些,比例更高些,让他们确确实实得到实惠。这些政策的出台一定要让他们不再感觉到遥远,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同时,提高物质奖励标准,让这些技术人才在精神和物资上“双丰收”。特别是在为部队、机务维修等工作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实施重奖。

2.3.2积极探索和增强部队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机务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前,一些官兵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思想不够稳定,精神不够振作,工作动力不足,这也是困扰部队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要下决心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要善于从利益动因上分析官兵的思想变化,在加强爱国奉献教育的同时,正确运用物资利益原则,用好现有的政策制度,最大限度地帮助官兵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增大提高机务维修人员的机务补助,以物质动力形式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个人发展与部队整体建设息息相关,愿意为航空机务维修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增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福利向一线倾斜,努力实现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并引人技术、专利、科技创新、管理等要素。对那些在机务维修、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优秀人才,应该加大奖励力度,真正体现劳动和知识的价值。

2.3.3大力宣扬优秀的航空机务维修保障人员取得的成绩和他们的感人事情。如机务尖兵夏北浩等人的事迹,让他们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用实现航空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这一伟大事业来激励广大航空机务装备维修保障人员。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尽量满足官兵求知成才的愿望;采取多种途径,帮助他们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掌握参与社会竞争本领。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所有人都能“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职相宜”。

2.4做好心理辅导,进一步强化航空机务维修人才自我心理调控能力 重视和强化航空机务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训练,能为战斗精神培育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撑。我军航空机务维修人员长期工作在酷热严寒和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理想、气质、性格、情绪、动机、需要等内容。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人的感知、判断和过程。在各类维修保障出现的差错中,都可以找到与心理相关的因素、机务人才作为我军作战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大都在外场、时间长、条件差、任务重、责任大等特点,他们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部队的整体作战、训练任务的胜利完成。机务维修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长期以来他们从来没有固定完整的节假日,飞行、昼夜排故、加班等工作的无规律性,使机务人员很少参加其他活动。满负荷的工作强度,强大的精神压力,较少的人际交流,都会使机务工作者身心疲惫。因此,航空机务维修保障人员应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心理素质的训练和良好养成,并要有较强的心理调控能力,能承受生活挫折、艰苦环境和流血牺牲的考验,善于克服困难、镇定自若、意志顽强、自信从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减少维修保障差错的发生。为做好航空机务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机务人才整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定期地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交流、聚会、疗养、休假等多种形式,缓解机务官兵的工作压力,调整他们的情绪心态。所以说,搞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尤为重要。3结束语

随着航空装备高技术的发展,航空机务保障的地位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出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多目标的特征,对高素质机务维修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突出;同时,高技术的武器装备保障也带来了许多的新问题、新困难,我们要积极研究新问题,努力解决在武器装备维修技术保障中遇到的困难,全面提高武器装备技术保障能力,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完成飞行训练任务做出贡献。现代战争的破坏性表明:维修保障是战斗力倍增器,为赢得现代战争,确保处于主导地位的空中作战的胜利,航空机务工作者必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军事斗争需要,岗位任职能力强,维修保障技术精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集管理、技术、技能于一身的新型高素质复合人才。必须紧密结合航空机务任务特点和内在规律,系统思考、统筹兼顾、整体筹划、配套建设,从而推动航空机务的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装备的进步、现代战争的日新月异,航空装备的维修保障越来越复杂,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对航空机务维修保障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进步,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浅谈航空机务维修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航空机务维修人力资源管理

一、采取的四项措施

(一)建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整休提升

成都维修基地自重组以来,维修能力不断深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既充分利用现有人力,又完善人力配置,挖掘内部潜力,满足生产需要,这个问题切切实实也摆在了面前。基地领导以发展的眼光,从长远出发,以抓基础工作为因入点,系统地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他们先后编制并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奖惩细则》、《培训手册》、《职务说明书》、《岗位课程手册》、《人员动态手册》等管理文件,从人力资源规划、干部和员工管理、培训与开发、奖惩制度等力面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这样就使得基地充分挖掘了内部潜力,加强了有效激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完成了不断增加的生产任务,拓宽了维修能力,满足了航空运输发展的要求。

2.建立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前瞻性

这几年,国航西南公司发展前景良好,机队规模不断壮人,运力布局为满足市场需要不断调整,飞机维修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成都维修基地的人力资源已跟不上公司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成都维修基地立足十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通过分析整个机队规模发展的趋势,在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套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作为成都维修基地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在这个体系中,不仅有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还有经过细化、调整的规划和半年实施计划。他们根据规划、计划,具体核算出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什么时候需要,然后采用以内部调整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方式满足人员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再对这部分人员进行转岗或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投入到生产工作中,从而实现了成都维修基地人力资源的动态平衡。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看,在成都维修基地生产任务量持续增长和人员总数呈负增长的情况下,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基本上解决了这矛盾,从而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对人员的管理

1.建立干部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机制

干部在组织中的作用和贡献非常重要。为此,成都维修基地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考评体系,建立了一支执行力强、能打硬仗、能服人心、聚人心、注重实绩的干部队伍。

首先,为了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在基地重组时就采用竞聘上岗的办法,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把竞争上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变“相马”为“赛马”。从2001年成都维修基地重组至今,共有52名经理级干部和153名项目级干部通过公开竞聘上岗。这样不仅实现了人尽其才,还打破了以往牟的人事调配制度,有效地激发了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干部选拔聘用时,他们严格遵循任用提拔条件和考虑生产必需,宁缺勿滥,这几年来,在经理级干部岗位上直有5-10个岗位空缺,在项目级岗位上有人约15个岗位空缺。

其次,完善干部考核制度。通过引入能力开发与目标管理的理念和力法,将日常考核和考核相结台,在日常考核中对管理人员的经营责任指标完成情况、勤政效能和维修品质监控情况等进行考评和排序,定期分析干部在每个时期内目标实现的优劣,及时纠正偏差,适时掌握干部履职情况,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对“不称职”的干部,进行降级或降职处理。2001年至今,共有16名项目级以上干部被评定为“不称职”而被降级或降职。干部考评制度的不断完善,全面实现了干部“适才适用、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另一面也给管理者增加了履职压力,有效促进了各级管理者不断提简自身的管理水平。2.开展员工考核,优化员工队伍

对于普通员工,成都维修基地编制并实施了《人员管理记录管理规定》,依此对员工进行考核。主要是对人员的日常表现、工作完成情况、好人好事、违章情况等进行记录,加强人员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基础数据库,为人员的岗位等级升降、干部的提拔、先进人物的评选等提供依据。2004年,根据人员管理记录情况,全基地共有215人得到升级,42人因不满足其岗位要求而被降级,同时,这些人员的绩效工资也随着岗位等级的升降而增减,实现了有效激励。

3.建立多通道晋升模式,从职业生涯上进行激励

成都维修基地初步建立了多通道晋升模式。目前共有4大类、7小类的岗位序列,除管理类外,还建立了专业维修类(包括工程技术类和技术工人类),生产管理类(包括生产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以及生产支援类。后6类最高级别的绩效工资系数已经与管理类的经理级副职基本持平。这样做,在管理类岗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能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在相应的技术职业序列上得到升迁,既保证了对他们的激励,又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技术特长,更好地为公司做出贡献。

(三)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相匹配的薪酬体系

成都维修基地在公司下达的安全、质量、生产、成本指标的基础上,以平衡记分卡的形式,建立了新的指标体系和与之对应的指标考核体系。每个部门的考核指标都在50项到60项之间,所有的指标都逐级分解、逐级考核,将每项指标落实到每个部门的主管领导,并全部进行量化,实施按月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考核、全体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让干部、员工因实感觉到“做得好与做得差就是不一样”,充分体现了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

2004年初,为完善基地安全经营责任指标与绩效工资考核挂钩的分配模式,他们对《安全经营责任挂钩考核分配办法》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加人了绩效工资挂钩考核的比例,即不同岗位类别的经理级管理人员月均绩效工资差距达500-800元,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心,实现了有效激励,确保了成都维修基地各项安全和经营效益指标的圆满完成。

(四)建立有效的奖惩体系

根据目前基地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状况,考虑到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性,成都维修基地坚持“四不放过,重奖重罚”的原则。为此,他们编制了成都维修基地《奖惩细则》,建立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奖罚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出现好人好事就进行奖励,有违章、违纪行为就进行坚决的处罚,决不轻易放过。这样,既鼓励了先进,也惩治了违章,使违章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4年成都维修基地对好人好事共发放奖金:35.6万元,对各种违章行为扣罚了29.6万元。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尽管成都维修基地多年来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并且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但目前还存在着不足,需要函待解决。这主要是: 1.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员工的满意度不高,没有完全实现基地与员工的和谐发展。目前成都维修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从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干部员工日常管理、薪酬分配体系、奖惩制度等力面进行的,但是在员工的个人激励机制建立上尚不健全,比如:员工满意度的掌握,个性化培训与发展等,还没有完全跟上来,员工的发展与基地的发展还不够协调。

2.在薪酬分配上还存在某种程度的平均主义。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成都维修基地的薪酬分配制度是以平衡记分卡为手段,以绩效考核结果为基础进行的,即每个部门的员工的绩效工资收入与考核结果相挂钩,业绩(包括质量、生厂管理、成本控制等)做得好的就拿得多,做得差的就拿得少。但是,由于民航机务维修工作的特殊性,如人多数的机务维修工作都需要多名员工才作才能实施,导致很难对每个员工的业绩进行精确考核,因此在各部门(即:各职能部门或事业部)内部,员工之问的绩效工资分配基本是按不同的岗位进行分配的,没有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取酬。这就存在着平均主义现象,不但导致部分员工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且使这部分员工缺乏上进心,不愿去多学业务、精专技能。这对成都维修基地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几点建议措施

针对这些不足,成都维修基地将从以下几个力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公司和基地不断发展的需要。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基地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坚持和每季度对全员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时,加强员工满意度的分析,把握员工的真实需求,把员工的利益放到基地利益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制定的各项政策既能满足基地发展的要求,又能符合员工的利益,特别是关键、重要岗位员工的利益。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各种政策的方传和贯彻,引导员工将个人的目标同基地的发展结台起来,使所有员工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地建设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来,实现基地和员工的和谐发展。

(二)建立史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1.帮助员工尤其是年青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力面将基地未来的发展力向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另一方面听取员工的意见,设计出台理的个人发展道路,创造学习与发展的环境,鼓励员工主动学习,使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基地发展目标统起来。除继续完善基地已初步建立的多通道晋升模式外,还将从组织机构的设置上体现出各职业序列,引导员工朝着多通道的职业道路发展。另外,在基地内部建立工作轮换制度,使直接和非直接生产人员、航线维护和定检修理人员、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通过工作丰富化和多样化,提供给员工更多的机会来促进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提升。

2.完善工作业绩考评体系。注重突出其公正、公平性,使之能够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同时,充分运用考评结果,使其与劳动台同管理、薪酬分配、职位的调整与晋升、福利待遇条件、学习培训机会、荣誉奖励等各个力面相结台,形成多力面、多层次的综台激励机制。

(三)深化绩效工资改革,提高激励作用

1.突出关键和重点岗位。对于承担安全责任人、技术含量简的岗位,设置成各类专家。同时,进步拉开专家岗位与普通岗位之间的工资收入水平,突出人才的作用,引导和激励员工精专业务,多学技能,向更高级别岗位发展。

2.建立完善的、考核到个人的工时管理系统。突出以业绩为导向,体现多劳多得,形成“绩效至上,能力为先”的观念。首先,在个部门同类岗位,根据每个员工的从业资格、工作技能、工作态度以及综台表现,将员工划分为初、中、高:3个不同岗位等级。其次,核定每项生产任务的标准工时,在完成生产任务时考核到完成任务的个人,对于需由多名员工组成个团队才能完成的生产项目,则以这个团队成员的岗位等级作为修正权重,将这项生产任务的工时分配到团队的每个成员,等级越高所得到的工时则越多。最后,每月累计每个员工所完成的工时,并作为每个部门内部分配绩效工资的基础,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同时,促进员工多干工作、干好工作,多学业务知识、多钻研技能,形成良性竞争氛围,着力培养后备人才。

第三篇:航空机务维修工具的显色寻找和高效管理

中国民航大学本科生《民航信息系统概论》大作业

航空机务维修工具的显色寻找和高效管理

Aviation Aircraft Maintenance Tools To Find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Chromogenic

班 级:100241114 专 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姓名:李 娜 学 院:理学院

2013年 5月

航空机务维修工具的显色寻找和高效管理

李 娜

摘 要:现在航空公司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引进新机型,工具数量日益增多,品种日趋繁杂,机务维修工具遗失后难以快速寻找以及工具借出、归还、识别等过程程序繁琐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三种解决方案。首先,针对维修工具遗失如何快速寻找问题,我们提出为维修工具局部着色的想法,要求所着颜色醒目易识别且着色层抗腐蚀不易脱落。该方案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使用。其次,为高效管理维修工具,避免借还工具中繁琐的人工登记过程,以及杜绝工作人员因工具丢失而上交同样规格替代品的现象,提出了激光标刻与二维条码相结合的维修工具直接标识方法,为维修工具建立一个信息库,实现了条码识别设备和维修工具管理系统的集成,从而实现维修工具的高效数字信息自动化管理。此外,为防止条形码磨损划伤而造成的条形码无法识别以及纸质条码容易脱落的问题,我们还提出了用激光直接在工具表面标刻代码的方案,利用专用条码识别工具,实现利用标刻代码来获取工具的相关信息,提高工具管理效率。期望通过此研究可以解决目前航空维修工具管理的问题。关键字:激光标刻 条形码识别 代码识别 工具着色 航空维修工具管理

Aviation Aircraft Maintenance Tools To Find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Chromogenic

Summary:Airlines are now expanding the scale,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models, tools, increasing number of varieties are becoming more complex, aircraft maintenance tools as well as after the loss is difficult to quickly find tools lend, restitution, recognition process cumbersom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program, made the following three solutions.First, for the loss of how to quickly repair tools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we propose to repair tools tint idea requires that the eye-catching colors easily identifiable and easy to fall off the colored layer corrosion.The program of low cost, easy to operate, easy to promote the use of.Secondly, for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tools, to avoid borrowing and tools tedious manual registration process and to prevent loss of staff due to tool and handed the same specifications as substitutes phenomenon, a two-dimensional bar code laser marking with a combination of maintenance tools direct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formation database maintenance tools to achieve a bar code identification equipment and maintenance tools to manage systems integration, maintenance tools in order to achieve an efficient automated management of digital information.Moreover, to prevent scratches caused by wear and tear bar code is not recognized, and easy to fall off the paper, we also raised directly on the tool surface with a laser marking code program, using a dedicated bar code recognition tools to achieve the use of marking code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tools to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tool.This research can be expected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of avia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ool.Keywords: Laser Marking Bar Code Recognition Code Identifies Tools Coloring Aviation Maintenance Tool Management

目 录

引言 „„„„„„„„„„„„„„„„„„„„„„„„„„„„1 第1章 机务维修工具管理现状„„„„„„„„„„„„„„„„„2 1.1 利用标识管理工具 „„„„„„„„„„„„„„„„„„„2 1.2 基于RFID的机务维修工具管理„„„„„„„„„„„„„3 1.3 基于条形码的机务维修工具管理„„„„„„„„„„„„„3 第2章 工具的着色和激光标刻条形码及代码„„„„„„„„„„„5 2.1 工具的着色„„„„„„„„„„„„„„„„„„„„„„5 2.2 条形码 „„„„„„„„„„„„„„„„„„„„„„„„5 2.2.1工具信息编码„„„„„„„„„„„„„„„„„„„5 2.2.2激光标刻 „„„„„„„„„„„„„„„„„„„„„6 2.2.3条码识别„„„„„„„„„„„„„„„„„„„„„6 2.3 代码的制定„„„„„„„„„„„„„„„„„„„„„„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论文

引 言

在现代民航系统中,工具的管理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航空维修的可靠性与工作效率的高低。同时,工具设备的管理是航空维修工作正常进行的物质先决条件,是航空安全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对工具、设备管理和应用的能力是体现现代航空维修企业维修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众所周知,工具对于机务维修是不可或缺的。就维修飞机而言,需要借助到各种工具,仅拆卸螺钉的螺丝刀头就有几十种之多,其他诸如扳手、套筒、剪钳、鱼口钳等工具也是种类繁多,更别提一些仅用于某项特殊工作的特种工具设备了。在这些工具中,最小的工具如开口销,一旦掉在某个接缝处或者卡槽里,不仔细看根本难以发现。工具丢失绝不是重新换一个工具这样简单的事,更不能持有丢了就丢了的无所谓的态度,对于飞机安全而言,丢失工具是对于飞机安全性的一种潜在威胁。当工具遗失在飞机上而不知就放行飞机,会造成飞机带外来物飞行的严重差错,而当该遗失工具对飞机安全造成影响的时候,其后果就可想而知。所以,机务维修工具的寻找显得尤为重要,给金属染色可以解决工具的易于识别问题。这其中涉及染色剂的选取及染色的方法和条件等工艺技术问题。力求通过实验,解决染色剂耐磨损、抗氧化、抗油污、易着色等特性。

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论文

第一章 工具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各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所需维修工具的品种和数量也日益增多.这就使维修工具的使用、管理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时刻威胁着民航的安全.其中问题集中体现在工具设备出借和归还效率低,所需工具设备的分类归位、查找都需人工完成,耗时耗力且受人为因素影响巨大.随着现代民航飞机所需维修工具种类的增多,仅仅依靠人工管理费时费力且受人为因素影响巨大.如何提高工具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我国民航机务维修系统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1.1利用标识管理工具

目前,国内已经有利用标识来识别管理机务维修工具的方法,其主要是在工具表面用模子或手工刻上标识。这种方法能解决机务之间互借工具归还时用其它工具顶替的问题,也相应的增加了飞机的安全系数,但是上述方法无论是标刻还是识别工作效率低下,不符合民航维修科技发展的需求。目前,常用的信息采集与标识技术手段包括条码技术、射频技术和直接标识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典型应用是跟踪生产装配过程。RFID技术用于刀具的识别也有一些文献报道,有的应用E5550射频卡识别工具,有的提出了数控加工中工具RFID技术的实现方法,然而RFID用于工具的标识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对于小尺寸的工具来说,要选择合适的电子标签,并将其嵌入到刀具中是非常困难的;其次,电子标签被嵌入工具之后,可能会改变维修工具的物理参数。直接标识(DPM)技术是近年来国外的重要研究方向。DPM 指直接在物体表面标识机器可识别的代码。90年代末以来,美国航空航天局、国防部与工业界(如波音、空客、AIM 等)一起研究和试验零件直接标识方法。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最终选定点撞击、电化学标识、直接激光标刻、墨水喷射等作为零件的主要标识方法,DPM 技术正在全球包括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许多企业如波音、空客、劳斯莱斯、通用电气综合国内外标识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采用直接激光标刻和条码技术实现工具的直接标识,实现维修工具生产加工过程的信息采集和信息追踪。

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论文

修工具合理的着色,就像给工具穿上了一层“华丽外衣”,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创,这样在黑暗等不利的条件下就能方便维修人员收回及寻找工具,能有效避免维修工具落在飞机上而久久找不到的情况。将维修工具打上唯一的条形码,从而代替如今的模子刻印法,能够极大地缩减生产成本,并且在工具性能上还有所提高。而且条形码就像是维修工具的 “身份证”,能实现对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工具进行高效管理,对频繁的出入库操作进行简化,对使用中的工具进行追踪,从而能从源头上避免了维修工具丢了而找其他相同工具替代的现象,避免工具使用出现混乱。

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论文

第二章 工具的着色和激光标刻条形码及代码

2.1工具的着色

(1)使用颜色醒目的涂料。根据民航常识可知黑匣子并不是黑色而是橘红色,即橘红色是在恶劣环境下最醒目的颜色,那么就选定与黑匣子一样的颜色的橘红色涂料。

(2)研究耐腐蚀耐高温的涂料。由于机务维修环境的特殊性,不可避免有油污等有机物,这就可能造成工具涂层被腐蚀的问题。为解决工具使用过程中颜色涂层可能会被油污等有机物以及氧腐蚀、以及在高温下性质发生变化、性能下降的问题。首先,要先探测现阶段各种耐高温耐腐蚀涂料的性能,先选定性能符合的涂料。然后,对于不同的涂料,进行耐腐涂料防腐能力的探究实验。根据表面观察法观测其在不同的温度、不同PH下在油污环境中涂层表面被腐蚀的程度。设定不同的温度、不同的PH、不同的油污下的实验,记录数据,根据实验做出表格,并画出变化曲线,进行对比,从而选出最耐腐蚀耐高温的涂料。

(3)寻找强吸附力的涂料,加强涂层的结合度,并进行物理强度实验。对于选定的涂料进行着色实验,对着色后的实验工具进行物理强度实验,即通过敲打、摩擦等方式,对工具漆层进行强度及结合度的实验,检验工具的着色后的结合度。设定不同的力,进行敲打,记录涂层脱落所需要的时间。记录数据,做出表格,画出图表。选定不同粗糙面的工具进行摩擦,记录涂层脱落所需时间,同样记录时间,做出表格,并画出表格。

(4)研究着色的方式。由于是在金属的表面着色,必然会有易脱落的问题存在,因此,要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着色。可以选定用高温着色的方法,即用高温烤箱对涂层进行烘烤,设定不同的温度,研究温度对着色的影响,记录相应的数据,并做出表格及图表,从而寻找着色的最佳温度及最佳的着色时间。

2.2条形码

2.2.1工具信息编码

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论文

(1)明确条形码所应包含的信息量。根据航空维修工具所在的机型、工作岗位、工具箱、工具类型适当的编号,将所有的信息都保存在数据库内,以便由条形码识别系统来随时提取。条形码所表示的信息越多越能随时获得这些信息。但是条形码标签的尺寸随之增大,识读所需的处理时间也随之增加。因此,在应用条形码技术之前,必须合理地确定条形码所应包含的信息量。

(2)定义条形码的编码规则。一个完整的条形码是由两侧空白区、起始字符、数据字符、校验字符和终止字符以及供人识读字符组成。

(3)按用户所选择的码制。进行初始化编程,依次设定条形码码制,数据传输速率,条形码字符长度,定义奇偶校验位等。

(4)经过初始化编程。可将用户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码制.再通过数据库查询把码字转换成对应的条空相问的符号字符。最后在计算机上将那些条空绘出,即生成了条形码图像。

(5)获取全部码字信息.当脉冲数字信息传送到译码器时,黑白色的分界点横坐标的差值就是条空的宽度,除以单位模块宽,即可得符号字符,获取全部码字信息。

(6)码字信息送入计算机系统.在数据库中查询码字一信息对照表。即可显示出该条形码的信息了 2.2.2激光标刻

2.2.2.1条形码标刻深度

实验研究工具表面条码的标刻方法,选定用激光标刻条形码。为防止条形码标刻深度对维修工具的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刻制不同深度的条形码,研究不同深度对条形码识别以及工具物理性能的影响,试验最佳深度。根据所查资料显示,对应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工具,激光标刻条码深度值范围为0.005 mm~O.012 mm。对于在此附近的深度进行分组试验,通过数据测试,数据分析图表处理,寻找最佳标刻深度。2.2.3条码识别

2.2.3.1用专门的条形码识别工具进行识别 2.2.3.2划伤对条形码的影响

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论文

在机务维修环境下,难免会发生摩擦划伤,为探测不同划伤程度对条形码识别的影响,通过在条码上制作不同深度,不同密度的划痕,模拟划伤试验,对条码划伤对识别可靠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用特殊的条形码识别系统进行检测,研究不同划伤程度对条形码识别的影响。2.2.3.3腐蚀对条形码的影响

由于激光标刻破坏了涂层的保护层,难免造成涂层性能的改变,对于激光标刻后的涂层进行腐蚀试验。把条形码放在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油污环境下,在特定的时间段下,检测腐蚀的程度,并用识别系统检测,观察腐蚀对条形码的识别影响程度。对于不同环境下的腐蚀度影响,记录条形码的可识别度。根据实验,记录不同深度下划伤所呈现的识别度。2.2.3.4数据处理

当工具被扫描后,经过处理,能够被计算机识别。

2.3代码的制定

为防止条形码损坏所造成的工具不可识别的现象,在维修工具上标刻代码,使之与条形码相对应,若条形码损毁或者识别度降低的情况下,代码可以起辅助作用,通过手工输入代码来实现工具的识别。利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的有效结合,依据公司不同机型、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具箱、不同的工具类型,设计一套条码序号编制规则,便于公司相关部门对工具的有效管理。

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论文

结 论

本文所讲到的机务维修工具遗失难寻找,借还工序繁琐效率低的难管理问题。经分析实践证明,通过给工具涂层着色可以改善工具遗失后难以寻找的问题。通过为工具用激光标刻条形码和代码的方法能够高质有效的实现工具管理工作,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论文

参考文献

【1】谢家雨,何建。基于虚拟仪器的机器视觉技术在航空维修工具管理的应用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37卷第4期,自然学版,2011;

【2】黄己酉。基于单片机的条形码识别系统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08年1 2月(下旬刊)总第561期;

【3】王苏安,何卫平,张维,吴振,刘福广,席守模。刀具直接标刻与识别技术研究。维普资讯,第13卷第6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6月;

【4】机务维修工具防遗失装置,百度文库ppt;

【5】郎军成,翁兴伟,肖树臣,李相伟.基于RFID技术的工具设备管理系统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0(O3):141-144; 【6】李俊生。航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3(S2):79-84。

第四篇: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层次化培训探索与思考

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层次化培训探索与思考

摘要:本文在阐述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层次化培训方法,对有效解决目前基层部队人才培训的瓶颈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航空保障;机务人才;层次化。

随着军队改革和部队建设发展,新旧装备的更新换代,在航空机务保障过程中,存在装备复杂、技术先进、保障要求高等新特点,如何提高基层部队中机务保障人员的培训效果和效率,以尽快适应装备保障的新形势、新特点,是当前航空机务维修保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现阶段基层部队中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层次化培训方法,为基层部队的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培训提供借鉴。1.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素质与装备发展不相适应

首先,在航空机务保障变革过程中,原先由干部负责的岗位,现在改由士官负责,一些学识高、素质优的干部调离保障岗位,保障岗位上出现人员短缺,虽然配备了一些士官人才,但因士官在文化素质方面层次不齐、技术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对新换装部队,这种情况尤显突出,存在技术人才短缺,跟不上装备发展需要。其次,训练器材缺乏,老旧装备层次多、闲置多,部分新装备的维修保障设备配套还不够完善,个别老旧维修保障设备,不适应于新装备维修保障需要,导致针对性的保障培训与训练少,难以及时培训补充合格人员。再次,训练时间难以保证,使得训练水平在低层次上徘徊。造成维修保障分队技术人员能力素质较弱,不能完全适应新装备的维修保障需要。致使有些部队自身能够完成的维修项目,因维修保障人员与设备的缺乏仍然依赖于工厂。1.2人员培训机制不够健全

在人员培训过程中,新“师”、新“员”按同层次培训,导致一些已具备基础理论知识的新“师”人员重复基础理论学习。此外,培训时间短,难于让所有培训人员均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理论、基本规定和基本技能。现有业务技能培训机制也不够健全,主要还是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培训人员技能的掌握程度受师傅的业务技能、理论知识的影响明显。在新“员”培训中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过程、轻规程,重言传、轻法规”等错误思想。此外,在新“员”中还存在“会干就行”、“跟着师傅干即可”的依赖心理,导致基层部队中机务保障人员的培训效果差、效率低、问题多等不良情况。2.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层次化培训方法

针对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培训中装备缺乏和人员层次的不同,开展层次化培训方法研究。层次化培训方法是指区分人员层次(干部、士官、士兵)、知识学历(大学生、高职生、高中生或初中生等)、专业类别(发动机、机体、火控、雷达等)等不同条件,充分把握新“师”、新“员”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施针对性培训。具体可按如下方面展开: 1.1坚持实践创新,建立层次化培训模式

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培训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逐步建立层次化培训模式。层次化培训模式对带教教员来说,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熟练的装备使用保障能力;其次要具备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内容、采取合理手段实施培训的能力;最后还要具备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层次化培训模式对培训学员来说,首先要区分培训人员层次和知识学历,即区分干部、士官或士兵等层次,大学生、高职生、高中生或初中生等学历。对干部、士官学员大多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有的还有较好的工作实践经历,对装备可能比较熟悉,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合理调整培训内容、以强化培训为主,进而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对士兵学员,存在文化知识薄弱、无技能基础,不熟悉装备等特点,先通过摸底谈心方式掌握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以装备操作使用维修够用为基础,带教教员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带教培训、差异化训练;其次对不同专业类别,譬如发动机、机体、火控、雷达等专业,将公共基础知识、法规知识等进行集体教学培训,具体专业采用小班或单人针对性培训,最后统一进行一专多能的拓展培训方式。层次化培训模式对培训方法和思路来说,可采用层次化带教方法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带教思路。层次化带教方法贵在一个“异”字,主要体现在带教方法的差异上,要在教学手段上“出新”、在带教内容上“创新”、在带教方式上“求变”。具体带教时,可采用装备现场的“理实一体”教学,采用教学录像片、视频动画、交互式教学软件、虚拟装备、多媒体课件、警示图片等进行形象化课堂教学,此外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网上学习、网上答题、网上模拟维修制作等,准确把握新“师”、新“员”心理脉搏,促进培训质量。其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带教思路,即通过分批次、分时间到院校学习、到实装厂参观见学、到维修现场实践等走出去的方式,请院校专家教员或身边的先进典型授课等请进来的方式,培训人员在多元化的学习、实践环境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提升技能、紧跟装备发展,做到固强补缺。

1.2 完善考评机制,制定层次化考评机制

针对现阶段军队调整改革的展开,转改并撤的调整,人员思想波动,在当下更要抓好维修保障人才的培训和考评,使其转变维修思想,更新维修观念,掌握新装备维修的理论和技能,尽快适应转改并撤后的工作需要。因此需要制定完善层次化考评机制,具体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首先制定完善“时间层次化”考评机制,将新“师”、新“员”的带教工作按时间段划分,每个阶段均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阶段性培训内容完成后及时组织考核,对内容掌握不全面、考核不达标的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其次制定完善“空间层次化”考评机制,针对不同工作时机、不同工作内容,区分专业、类别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结合不同工作时机组织考核,推动新“师”、新“员”操作能力的提高。1.3 紧贴任职需要,完善层次化培训教材

依据《空军航空机务工作条例》、《空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飞机维护规程》等法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岗位需求,对上述法规、规程和公共教材进一步细化,组织院校教员、研究所研究员、部队优秀机务一线维修人员共同编写层次化培训教材,做到紧贴部队、紧贴装备、层次化、系统化。1.4 加强器材保障,配备层次化培训器材

各部队根据装备情况和培训任务,加强培训器材的保障。首先,采取部队自购与自制相结合的方法,充分挖掘部队自身潜力,加强实装培训训练器材的供给。其次,积极配备新装备的维修保障模拟设备,为部队基层人员的培训和维修实习提供实验实习条件。最后,积极摸索部件器材消耗规律,制定合理的部件器材储备标准。做到实装、模拟设备和部件器材的层次化配备,满足培训需要。3.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高效培训航空机务保障人才,除了加强硬件条件配置外,还要转变培训理念,完善层次化培训机制,坚持实践创新,做到因材施教,尽速培养出维修保障业务精湛,实践技能见长的优秀航空机务保障人才。参考文献

[1] 许世宏.对初级任职教育院校专业建设的探讨[J].航空维修工程与任职教育研究,2006(5):7-9.[2] 卢群.紧贴使命任务,抓实岗位练兵,促进航空装备保障人才稳步提升[J].航空维修工程,2013(3):3-4.[3] 陈启洪.维修保障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空军装备,2012(10):11-13.[4] 端木京顺.航空装备安全学[M].西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07.

第五篇:对航空机务维修差错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对航空机务维修差错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摘 要]随着航空技术的高速发展,飞行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飞行过程中,飞机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航空机务维修差错是造成飞机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航空机务维修差错的全面分析,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机率。基于此,下文对航空机务维修差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航空机务;维修差错;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8-0261-01

引言

航空领域中的维修差错是指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航空机务人员的行为发生错误,从而导致航空机务的作业活动出现失误,使其既不能实现既定目标,还会造成航空装备的状态异常,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等。因此,对航空机务维修差错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对降低飞行事故的发生率、提升飞行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维修差错的科学认识

一方面,维修差错的可防控性。飞行事故的发生很少是因为一个原因而引起的,而是通过许多因素像链条一样,将各个环节连接到一起而发生的,因此要想防止飞行事故的发生,只要截断链条上的某一环节。同时,维修差错也存在着差错链,只要在机务工作中对其中的一个差错环进行防控,就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避免维修差错的发生;另一方面,维修差错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一般来说,维修差错很容易发生在维修工作或某一个维修活动的“两端点”和“边界线”上(如图1)。比如,一项具体维修工作的开始与结束阶段、一个排故工作的开始与结束阶段、一天工作的开始与结束阶段等都容易发生维修差错,因为在“工作开始阶段”和“工作结束阶段”工作人员的心理、生理和精力集中程度都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从而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使人们发生类似于“错、忘、漏”等行为。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控制维修差错就要严格控制这些易发生人为差错的端点和边界线。

2航空机务维修差错出现的原因

航空机务维修差错出现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主要包含人为因素、设备老化因素、技术创新能力低以及环境因素等,所以说将所有原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航空机务维修差错增加的现实情况。同样,航空机务维修差错所具有的特点也造成各维修人员和各工种之间的责任推卸,从而不能从现实存在的问题中找出原因并加以弥补。

2.1航空机?盏奈?修人员欠缺责任心

航空维修工作的开展、飞机维修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的程度上离不开背后的维修人员,但是部分维修人员对安全观念的认识不够深刻,工作随意性较大,并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维修人员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对待工作不认真,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检查维修工作,且在飞机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不足,从而造成维修差错的发生。同时,根据相关的资料证明,百分之九十的飞机维修差错是由于维修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2.2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航空机务维修工作在刚开始的时候,其维修体制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的关注点是在对飞机故障的排除上,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法律章程,从而使其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散,很容易出现维修差错事故。同时,由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航空机务维修工作没有起到充分的重视,相关的航空机务条令以及规章制度也被全盘否定,使得机务人员的素质及飞机维修水平出现很大程度的下降,从而造成维修差错频频发生。近年来,随着各种维修制度的颁布,使航空维修工作有了自身的章程,更多的工作人员也在按照规定章程进行维修工作,然而涉及到专业领域的一些问题维修人员的知识依然有所欠缺,从而给航空机务质量安全工作的针对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航空机务维修差错的预防措施

3.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要想减少航空机务的维修差错,就要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监督机制。首先,要不断提高维修管理的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做引导,从而解决一些具有复杂性、繁琐性的维修工作;其次,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做到任务的落实,责任的明确。在航空机务维修过程中要遵照相关的维修章程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劳逸结合;再次,将相关的法规制度进行真正的落实,且相关的管理层领导要以身作则,切实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头学法,严格依法办事;最后,注重现场的指导和学习,做到严格检查、科学安排,不遗漏每一个隐患。做好安全监察,根据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从而树立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及尊严性。

3.2提高机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首先,在航空工作过程中,要加强机务人员对安全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为机务人员宣传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使其理解飞机的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危,从而提高机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提高机务人员对航空机务维修差错的警惕性,减少航空机务维修差错的发生。同时还要帮助机务维修人员解决他们的心理负担问题,减少思想压力,才能更有效的、精神集中的把自己投入到维修管理工作中去;最后,不断对机务人员进行事业心、责任感的教育,提高机务人员为国防事业做共贡献的自豪感,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对飞行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为飞机飞行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3.3严格落实复查制度

航空机务维修差错的重要原因是机务人员无视规章制度,仅仅凭借自身的经验以及习惯来进行维修工作的主观操作。因此,严格执行持卡操作以及复查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根据不同机型的不同特点,将工作人员的工作做到不同的分配,使维修更加的专业化;其次,结合待维护机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对容易发生维修差错的机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对卡片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最后,依照严格的程序及规范内容来弥补机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控制维修差错的发生几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飞机的安全关系到每个民众的安危,而维修差错则是导致飞行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在明确维修差错原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将预防性管理与监督相结合,运用系统的方法来排查危险源,从而对预防和控制维修差错的发生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圣元,杨文杰.航空机务维修差错的分析及预防措施[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9(01):3-5.[2]林开盛.关于直升机维修差错控制及预防措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18):4-5.[3]鲁璐.民航机务维修风险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5,34(29):41-42.[4]郭云鹏.浅析民用航空维修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8):16-17.

下载加强我军航空机务维修人才管理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我军航空机务维修人才管理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航空机务文化建设

    “天梯”文化助战鹰高翔 摘要:空军航空机务部队被誉为“用双手托举战鹰升空的部队”。 遵照胡锦涛主席关于要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指示精神,依托空军“蓝天”系列文化宏大背......

    航空机务常用英语大全

    机务常用英语大全 飞机 A/C(是aircraft 的英文缩写形式) 航前检查 preflight check 航后检查 postflight check 短停检查 transit check 定检 scheduled maintenance 发现 fo......

    航空机务常用英语大全汇总

    飞机 A/C(是aircraft 的英文缩写形式)航前检查 preflight check 航后检查 postflight check 短停检查 transit check 定检 scheduled maintenance 发现 found或revealed(注:对已......

    航空机务简介

    航空机务”英文是(Aircraft Maintenance Management)航空机务,也就是(飞机检修) 机务人员,也就是(飞机检修人员) 保障航空机务系统飞行安全,机械原因飞行事故万时率控制在0.1以......

    机务维修常用英语

    机务维修常用英语 一. 询问航班到达时间 1.请告诉我A981航班预计达到时间?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ETA of flight CA918? 当地时间19:30 Nineteen thirty local time.......

    机务维修好习惯

    机务维修好习惯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对飞机维修安全质量要求的日益增高。面对复杂严谨的飞机维护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避免发生低级错误,是保证飞机安全运行品质与各......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大全五篇)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知识点总结 1. 航空维修的发展大致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 本世纪30年代以前:飞机维修已经成为一种专门业务技术,人类已经认识一些基本概念; 二次大战至50......

    题目航空维修工程管理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根据2010年7月/10月考试真题总结,考虑这门考试能看到小抄几率不大,所以在排版方面就不参照小抄类型,以方便大家考试复习为主,并附相关页码。 题型:单选,多选,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