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警民关系与警察公共关系的初探(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4:1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和谐警民关系与警察公共关系的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和谐警民关系与警察公共关系的初探》。

第一篇:关于和谐警民关系与警察公共关系的初探

关于和谐警民关系与警察公共关系的初探

去年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提出:以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为支撑,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进步。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所在,就是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建设,这也是新时期密切警民关系的一个有效载体,而且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于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结合XX公安机关近年来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剖析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现状、分析问题,探索今后如何推进和跨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从而进一步明确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核心所在--“人人都是形象大使、人人都是公共使者”。

一、XX公安实践警察公共关系带来的良好效应

2009年,XX市公安局设立警察公共关系处,是XX率先成立警察公共关系专职机构的公安机关。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XX公安机关不断更新观念、转变理念、创新形式、完善机制,以创建平安和谐为主题,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总目标,在探讨和深化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完善新闻发布与舆情应对机制、强化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互动、提升警察形象与社会防范能力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效应。

一是发挥协调功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去年来,XX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与交流,创新形式、扩宽载体,增进了解与理解,从而转化为对公安工作的认可与支持。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精心策划组织XX公安“警营开放日”、“警务体验营”等活动,虽然重点不同、内容不同,相同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警民互动的良好形式得到社会各届与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系列活动采取上下联动的办法,以市局开展的活动为主线,以各县(市、区)开展活动为分线,形成各级公安机关一起搞活动、级级都有特色的整体效应。通过让公众了解为之服务的警察和警察的工作,使公众理解警察,接纳警察;通过有效沟通,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让公众满意的警察形象。此外还积极组织、策划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开展了“相聚警务室”等各种形式的警察公共关系的具体实践。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密切警民关系,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变警力有限为警民协作。同时,也使警队更加人性化,更能有效地争取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2009年初,XX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三年的“公安民警进万家”和“民警进社区、进村屯”活动,要求全局每位民警每年联系五户挂钩对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及时掌握治安动态,推动法制宣传教育,组织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教育感化重点人员等,用实际行动暖民心、促防范、抓管理。此项大型警察公共关系活动通过法制宣传、治安联防、重点帮扶、扶危济困等形式,增进与社区群众的互动,特别是XX分局XX派出所所长XX在走访中感化两劳释解人员、化解了一起十余年的预谋犯罪隐患的事迹,得到XX部长、XX厅长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是发挥服务功能,提升社会防范意识。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不仅包括公安机关主动向社会传播各种信息,也包括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反馈交流信息,是两者间双向的信息交流与良性互动。实践中,XX市公安局不断拓展警察公共关系交流与传播的渠道,成立“XX公安记者协会”,目前,共有新华社、XX日报、XX法制报、XX日报、XX晚报、XX晚报、XX记者协会等中央、省、市级驻鞍媒体记者为协会会员。同时,依托XX主流媒体,在XX日报开辟《XX警界》、在XX晚报开辟《警界周刊》两个专版,在XX人民广播电台开播“阳光警务直播”栏目,并借助网络阵地,开通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政府网站,开辟“所队长博客”和110接处警动态评议系统,定期向人民群众发布各种警情信息,提供公共安全提示,传播安全防范知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新需求。

三是发挥监测功能,引导社会舆论、化解涉警危机。近年来,XX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积极加强与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发挥警察公共关系监测功能,及时把握舆论导向,完善了危机应对策略,化解涉警危机。制订了《XX市公安局新闻管理办法》、《XX市公安局突发敏感案(事)件舆情管控工作实施办法》,形成由局党委领导,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各警种、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应急工作机制,并开展舆论引导专题培训。同时,针对互联网涉警负面舆论越来越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实际情况,在全局范围内选拔出153名具有一定宣传经验、较强文字功底和熟练网络技术的民警,组成了网络评论员队伍,采取转移网上敏感话题和及时解答、跟帖等手段,主动引导网上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目前,已发布相关引导信息近3000余条。2009年8月5日,XX晨报接到群众热线举报:XX警籍车辆在X充当教练车。市局警察公共关系部门获知此信息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化解了舆论危机,得到新闻媒体和XX市民的高度评价。

四是发挥重塑功能,提升警察公众形象。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是公众的需求,也是实施警察公共关系战略的中心环节。多年来,XX公安致力于向市民展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形象。注重公安队伍建设和先进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传,深入揭示公安民警的内心世界和艰辛付出,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多层次、多渠道推出亲民爱民、执法为民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敬重和信任。仅09年,XX警队就推出了全国二级英模XX、XX,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XX,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XX等先进典型,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入民心,广泛传扬,他们也成为XX警队勇敢正义、无私奉献的形象代表。与此同时,2009年,XX公安机关推出了一批岗位能手和先进标兵,与XX晚报共同面向社会推出“XX式公安民警”和“破案尖兵”双评选活动,XX晚报连续以20个整版、10余万字的篇幅,通过这些人物的推介,展现了XX公安民警的风采,体现出执法为民的情怀,也让社会了解公安工作各个岗位艰辛而感人的真实状况,不断提升XX警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是发挥凝聚功能,营造和谐警营氛围。树立良好形象,不只是针对外部公众,也包括内部公众。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首先要从协调内部公共关系入手,把培养凝聚力、向心力作为协调内部关系的首要职能。近年来,XX公安机关注重警营文化建设,把警营文化作为提高警队“软实力”的着力点,作为提升警察形象的重要环节,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推进警营文化建设。举办全局近些年来规模最大的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得到XX市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的充分肯定;组织开展全局1500余名民警参加的“盛世写忠诚、颂歌献祖国”暨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歌咏会,充分展示全警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对祖国60年华诞的祝福之情;国庆期间,举行全局范围的“向祖国献礼,做忠诚卫士,为金盾增辉”主题誓师仪式,并结合“60周年国庆”专门策划“XX公安六十四载峥嵘历史回眸”大典型图片展,在使民警回顾和了解局史的基础上,有效增强民警的队伍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二、当前警察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公安机关虽然不同程度的摸索和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工作,但从整体而言,警察公共关系仍处于相对被动状态,没有全面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局面难于打开,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步伐和需求,也使得警察公共关系没有形成全方位联动的社会效应,未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和推动社会治安的有效管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传统公安宣传观念未能向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转变。理念没有转变,是造成基层公安机关难于开创警察公共关系局面的根本原因之一。警察公共关系近几年提出的新事物,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对警察公共关系缺乏认识,理解不到位,它的概念是什么,理念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与传统公安宣传工作的区别又在哪里,这些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二是警察公共关系未能形成“全警公关”的格局。每一个警察都代表整个群体,每个警察的形象均影响到整体的形象,公众也透过每一个警察来评价整个组织形象。就XX而言,近年来虽然在民警培训课程中增设警察公共关系课程,但在工作实践中,仍有部分基层民警思想上仍没有确立全员公关的理念,服务大局意识不强、文明执法的意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队伍形象。事实上,不小心说错的一句话、不经意的一个细节,都可能让群众感到不舒服、不满意,甚至由此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用十次的正面影响也难以弥补和消除。

三是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未能成为全警的“大合唱”。由于对警察公共关系基本认识的偏颇和不足,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和民警认为警察公共关系不是公安业务工作,而只是公安宣传的另一种手段和形式。因此,在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多数只是被动配合公安宣传(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个案宣传报道活动,有个别民警对媒体记者和宣传民警的正面宣传采访避而远之。对开展社会互动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呈现出“独奏”的尴尬局面。

总之,警察公共关系无论是平台的搭建,还是载体的形式,未能形成可持续的状态,除了凸现阶段性的亮点与舆论声势外,难于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效应。县一级除了被动地配合市局统一组织的互动活动外,基本上只剩下向报纸、电视、电台等发送文字、影视稿件等传统的宣传活动,未能贴近公众实际需求创新形式,更没有主动出击。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宣传民警力量和业务素质、经费投入程度、各单位各警种的协作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认识和理念问题,特别是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的理念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说,警察公共关系在推动公安工作长足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某项业务工作无可比拟的,而从实践情况来看,没有单位领导班子的理念转变和足够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对策

时代在变,警察公共关系理念也要扬弃传统思维,进行变革。变革的方向应以群众为导向,做平民化警察和社会化警察,由传统执法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注重成效,保障人权,实行警务公开,创立警察公共服务品牌。

一是要树立“公共关系=和谐警民关系”的新理念。警察公共关系通过人民警察创造性的工作,树立良好形象,不断密切警民关系,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达到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变“民力为警力”的高度,其社会效益远大于单纯的宣传活动。推动公安宣传向警察公共关系的转型,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实现警方信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各级基层公安机关应积极更新理念,开拓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新局面。

二是要建立“人人展示警察最好形象”的新局面。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哪几个人的事,它体现在每一个民警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需要每一个民警的参与,每名警务人员都应该明白,推广及维持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是自己的职责。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全警参与”,每一个民警都要树立公共关系的理念,即每一个民警都应作为公共关系建设的践行者和实践者,而且要把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融入到每一项的警务活动当中,逐步形成“人人重视警察公共关系、人人维护警察公共关系、人人展示警察最好形象”的良好氛围。要把着力点放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化解涉警信访问题以及服务社会举措等三大方面,通过公正执法赢得尊敬和信任,通过矛盾化解消除冲突与隔阂,通过每一个民警的人文关怀来体现社会效应,从而推动警民关系的进一步密切。

三是要探索“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新形式。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网站对话、热线电话、电视论坛、座谈恳谈等双向交流,开展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等活动,实现警民“情相系、手相牵、心相连”的互动。基层单位和民警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社团的联系,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要深入到社区和农村,宣传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情况,宣传安全常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不断为公安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内外环境。

四、探索今后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方向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为当前公安工作的一个支撑点,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愈显重要。那么,有效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要结合实际,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发展,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独具特点、高效适用的警察公共关系体系。

一是在机构建设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只有全警参与、长期努力,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社会效应。而作为这项工作除了实践者,必须有规划者和推动者,从而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那么,推进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职能部门内建立专门的警民关系工作班子,定期分析警民关系现状,研究提出工作意见,组织实施公共关系活动;基层一线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组织专兼职相结合的警民关系联络员队伍,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公安机关的实际,建立起由市局公共关系处、县级机构公共关系联络官、基层所队公共关系联络员组成的三级公共关系队伍,通过警察公共关系联络官(员)组织实施社情民意搜集、公安宣传报道、涉警危机应对、警民关系建设和传播形象理念等工作,落实市局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相关要求,夯实全局公共关系体系运作基础。

二是在机制建设上。机制建设是推动警察公共关系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有效保证。通过工作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成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有力的助推器,使广大民警不光重视这块工作,而且把警察公共关系的实践付诸于自觉行动。应加强考核引导,把公共关系建设作为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体现人民满意标准的公安工作考核和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把警民关系纳入日常考评,加强对警民关系建设情况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并与民警的晋职晋级、立功授奖和单位的评先评优紧密结合。与此同时,要把舆情应对、新闻管理、公共关系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对涉警舆情、新闻发布等制订相应工作预案,形成有可操作性的常规工作方式,从而在发生突发舆情时不随意处臵,不慌乱应对,而做到有条不紊,有规可循,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三是在职能建设上。要充分发挥警察公共关系职能作用,着力搭建“三个平台”。一是搭建公安防范服务平台。在警察公共关系中要倡导服务型警务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加大社区警务模式和服务警务模式建设,通过法制宣传、治安联防、重点帮扶、扶危济困等挂钩联系,倡导预防为主、警民合作的新式警务理念,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以全社会的力量抑制或预防犯罪,营造“人人参与警察公关”的氛围。同时,公安机关要借助自身或当地媒体,加大警务公开力度,开展群众评议公安工作,选好社会防范的角度,有意识开展防范专题宣传提高市民防范意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搭建公安队伍管理平台。在警察公共关系中也要倡导人本管理理念,在公安队伍管理上不仅要传承传统从严治警理念,更重要的是倡导现代人本管理理念,在从优待警上下功夫,如建立执法权益保护机制、谈心制度、上门颁奖表彰制度等,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警营文化,调动警察的创造性和工作主动性,把现有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使管理方向实现从权益保障缺乏到权益保障本位的转移。只有给广大民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才能使其乐于执法为民,真心实意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强大支持,搞好警察公共关系。三是搭建公安形象危机处臵平台。搞好警察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警察拥有良好的声誉,以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塑造形象是公共关系的核心问题。而塑造形象仅仅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第一层次目标,提升警察影响力和工作效益从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则是深层次的目标。因此,要实施公共安全精品服务工作,树立品牌意识,在公安机关和执法民警遭遇危机事件时,要从公关关系的角度来积极应对、处理化解危机,维护公安机关和执法民警形象,使公安机关尽可能以低的成本度过危机的公关活动。积极沟通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有计划地发布新闻,策划运作公关事件,在与新闻界建立一个正面而有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公安机关正面形象带至社会各阶层。

第二篇:做强警察公共关系 深化警民关系和谐

做强警察公共关系 深化警民关系和谐

【题要】警察公共关系作为公安机关管理的有效工具和谋求内部团结、外部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已逐渐受到各级公安机关的重视和广泛应用。但是,从整体而言,警察公共关系仍处于相对被动状态,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步伐和需求,未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和推动社会治安的有效管理。本文从总结XX公安机关多年来警察公共关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分析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的存在问题,以期抛砖引玉,为今后如何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理清思路, 找准发展方向,明确指出必须全力推进“全警公关”,同时也必须把握“1>100”的思维公式、“公共关系=和谐警民关系”的理念,从而推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关键词】公共关系 全警公关 发展方向

公安部近期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提出:以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为支撑,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进步。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所在,就是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建设,这也是新时期密切警民关系的一个有效载体,而且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于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XX公安机关近年来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剖析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现状、分析问题,探索今后如何推进和跨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从而进一步明确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核心所在——“全警参与,全警公关”。但是,从整体而言,警察公共关系仍处于相对被动状态,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局面难于打开,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步伐和需求,也使得警察公共关系没有形成全方位联动的社会效应,未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和推动社会治安的有效管理。因此,从根本上分析警察公共关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理清思路,找准发展方向,进而做强做大警察公共关系,全力推进警民关系和谐,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必须正视、探讨的课题。

一 XX公安实践警察公共关系带来的良好效应 2004年4月,XX市公安局设立警察公共关系科,率先在XX全省地级市公安机关专设警察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XX公安机关走在全省前列,不断更新观念、转变理念、创新形式、完善机制,以创建平安和谐为主题,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总目标,在探讨和深化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完善新闻发布与舆情应对机制、强化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互动、提升警察形象与社会防范能力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效应。

1、发挥协调功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近几年来,XX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部门充分发挥警察公共关系的协调功能,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与交流,创新形式、扩宽载体,增进了解与理解,从而转化为对公安工作的认可与支持。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精心策划组织了XX公安2004年第一届、2006年第二届、2008年第三届“警察开放周”活动。第一届开放周活动主题是全方位开放警营、揭开警营神秘面纱,第二届开放周主题是展现XX特警风采和过硬本领,第三届开放周活动主题则展现多部门、多警种联合反恐应急演练。三届警察开放周活动重点不同、内容不同,相同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警民互动的良好形式得到社会各届与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系列活动均采取上下联动的办法,就是以市局开展的活动为主会场,以各县(市、区)开展活动为会场,形成各级公安机关一起搞活动、级级都有特色的整体效应。通过让公众了解为之服务的警察和警察的工作,使公众理解警察,接纳警察;通过有效沟通,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让公众满意的警察形象。此外还积极组织、策划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开展了“警民一家亲〃相聚警务室”、“大练兵与你相约”、“警民联手防盗抢”等各种形式的警察公共关系的具体实践。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密切警民关系,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变警力有限为警民协作。同时,也使警队更加人性化,更能有效地争取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2005年初,市公安局在全市基层派出所开展为期五年的“千警连千户〃真情暖万家”活动,要求每位派出所民警每年联系两户挂钩对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及时掌握治安动态,推动法制宣传教育,组织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教育感化重点人员等,用实际行动暖民心、促防范、抓管理。到目前,全市基层派出所民警挂钩联系已超过一万户。此项大型警察公共关系活动通过法制宣传、治安联防、重点帮扶、扶危济困等形式,增进了与社区群众的互动,活动中体现了警察公共关系带来的良好社会效应。特别是梅县丙村派出所民警李运泉在活动中的感人事迹被《XX日报》刊载后,得到市委书记刘日知的重要批示,要求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向其学习,“千警连千户〃真情暖万家”已经初步形成XX公安的一种“品牌效应”。

2、发挥服务功能,提升社会防范意识。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不仅包括公安机关主动向社会传播各种信息,也包括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反馈交流信息,是两者间双向的信息交流与良性互动。实践中,XX市公安局的警察公共关系注意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拓展交流与传播的渠道。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科充分运用《XX公安》(内刊)、《XX公安》影视栏目、《XX警视网》(网站)、《蓝盾之声》(电台)等宣传阵地,关注社会热点,在社会治安防范方面做足文章,《XX公安》开设“每月警情研判”、“安全防范话你知”等栏目;《XX公安》影视专题增加“警务资讯”、“专家解读”、“警方提示”、“一线传真”、“警务动态”等小栏目;《警州警视网》增设“以案说法”、“警情通报”、“警方提示”、“热点问答”等板块。同时,争取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支持,对如何预防诈骗、“双抢双盗”等进行立体式宣传报道。从2007年开始与XX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合作,每个季度定期在推出有关防范方面的系列专题及公益宣传。此外,还在全市范围制作安装“警情播报”宣传栏,并印制“举报有奖”、“自行车防盗”、“日常安全防范”“如何防抢防骗”等内容的海报、手册,通过各基层派出所发至广大群众手中,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水平。

3、发挥监测功能,引导社会舆论、化解涉警危机。近年来,XX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积极加强与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发挥警察公共关系监测功能,及时把握舆论导向,完善了危机应对策略,化解涉警危机。为进一步完善新闻应急处臵机制,制订了《XX市公安机关舆情应对实施预案》,形成由局党委领导,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各警种、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应急工作机制,并组织发动全市警察公共关系及公安宣传力量,应对负面报道的综合演练,一旦发生影响公安整体形象的负面、事件,能够迅速启动,正确引导新闻舆论。同时,与网警支队联合组建网上“特警队”,以全市公安宣传专职民警及通讯员为基础,组成网上舆情应对队伍,一有情况,一呼百应,一齐上阵,有力提升了公安机关舆情应对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这些举措在兴宁“8〃7”矿难、五华一家三口服毒自杀、梅县畲江抢劫珠宝金行案件以及兴宁民警处警开枪致人死亡事件,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消除了各种负面影响,维护了公安机关的形象。

4、发挥形象塑造功能,提升警察公众形象,增强社会公信力。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是公众的需求,也是实施警察公共关系战略的中心环节。树立良好形象,是警察形象战略的直接目的,在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战略中,它既是方法也是目的。多年来,XX警队致力于向市民展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与时俱进、服务为本的形象。注重公安队伍建设和先进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传,深入揭示公安民警的内心世界和艰辛付出,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多层次、多渠道推出亲民爱民、执法为民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敬重和信任。这几年,XX警队推出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南粤巾帼十佳”邬碧云,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抢险救援勇士”李绍苇,以及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二级英模刘国华、献身交通安全管理事业的廖国兴等先进典型,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入民心,广泛传扬,他们也成为XX警队勇敢正义、无私奉献的形象代表,对提升XX警队形象有着重彩浓墨的一笔。与此同时,2008年,XX公安机关推出了一批岗位能手和先进标兵,评选出首届十佳“XX卫士”及XX优秀人民警察,并举行了颁奖晚会。通过这些人物的推介,展现了XX公安民警的风采,体现出执法为民的情怀,也让社会了解公安工作各个岗位艰辛而感人的真实状况。此外,警察公共关系部门不断提升XX警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努力形成XX公安良好外界社会形象。2006年、2007年,XX两度入选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让客都XX增添了一块平安“金”字招牌。

5、发挥凝聚功能,提升警队“软实力”。树立良好形象,不只是针对外部公众,也包括内部公众。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首先要从协调内部公共关系入手,把培养凝聚力、向心力作为协调内部关系的首要职能。近年来,XX公安机关注重警营文化建设,把警营文化作为提高警队“软实力”的着力点,作为提升警察形象的重要环节,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推进警营文化建设。2007年底,XX市公安局与本地最高学府嘉应学院,联合举办了“警察视界”艺术摄影展,促进警营文化与高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提升警察文化的基调与品位的同时,也提升了警察的文化形象和内在素质。2008年10月,XX市公安局在XX正佳广场举办“客家风〃警察世界”艺术摄影展,首次走出XX到省会城市举办形象推介的摄影展,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此外,XX公安机关创立了大堂文化、走廊文化、人民警察廉政誓词牌,开展“XX公安精神大讨论”、“我为XX公安献一策”、“XX公安文化沙龙”主题讲座活动,在XX公安信息网开设“文学创作”、“摄影园地”等网页。为增强民警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归属感,各级公安机关还着手创办警察文化俱乐部、组建警乐队,开办了网球、乒乓球、健美操等兴趣活动培训班,既丰富了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促进了民警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了警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引擎作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民警,以先进的警察文化影响民警的人生观,激发他们献身人民警察事业的热情,体现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塑造了一支团结向上、有思想、有活力的队伍,有效地提升了公安工作的打击防范效能,推进了各项公安工作的发展。

当前警察公共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均在不同程度上摸索和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工作,但从整体而言,警察公共关系仍处于相对被动状态,没有全面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局面难于打开,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步伐和需求,也使得警察公共关系没有形成全方位联动的社会效应,未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和推动社会治安的有效管理。因此,从根本上分析警察公共关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理清思路,找准发展方向,进而做强做大警察公共关系,全力推进警民关系和谐。

1、传统公安宣传观念未能向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转变。理念没有转变,是造成基层公安机关难于开创警察公共关系局面的根本原因之一。警察公共关系近几年提出的新事物,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对警察公共关系缺乏认识,理解不到位,它的概念是什么,理念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与传统公安宣传工作的区别又在哪里,等等,这些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2、警察公共关系未能形成“全警公关”的格局。每一个警察都代表整个群体,每个警察的形象均影响到整体的形象,公众也透过每一个警察来评价整个组织形象。就XX而言,近两年来虽然在警察培训学校培训课程中增设警察公共关系课程,但在工作实践中,仍有部分基层民警思想上仍没有确立全员公关的理念,服务大局意识不强、文明执法的意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队伍形象。事实上,不小心说错的一句话、不经意的一个细节,都可能让群众感到不舒服、不满意,甚至由此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用十次的正面影响也难以弥补和消除。

3、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未能成为全警的“大合唱”。由于对警察公共关系基本认识的偏颇和不足,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和民警认为警察公共关系不是公安业务工作,而只是公安宣传的另一种手段和形式。因此,在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多数只是被动配合公安宣传(警察公共关系)部门的个案宣传报道活动,有个别民警对媒体记者和宣传民警的正面宣传采访避而远之。对开展社会互动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呈现出“独奏”的尴尬局面。XX市公安局从2005年起,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五年的“千警连千户〃真情暖万家” 活动系列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少数基层单位未能深刻理解这是进一步夯实群众基础、延伸信息触角、促进警民关系的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大型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挂钩帮扶,方式简单,被动应付,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4、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形式载体未能创新突破、形成可持续的效应。近年来,经常可以看到各地市级公安机关开展有“警察开放日(周)”、“相约警务室”以及“三基”效应成果展等系列活动,下辖的各县(市、区)也相应开展系列活动。应该说这些系列活动形成一定的声势,但客观来说,由于诸多原因,活动受众面较小,绝大部分参与群众均是城区市民,除市公安局组织的开放日活动主体现场比较热闹外,各县(市、区)未能创新形式吸引广大市民,形式比较简单,载体显得狭窄,市民互动和参与的热情显得相对不足。

以当前整体状况而言,各地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不论是平台的搭建,还是载体的形式,未能形成可持续的状态,除了凸现阶段性的亮点与舆论声势外,难于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效应。县一级除了被动地配合市局统一组织的互动活动外,基本上只剩下向报纸、电视、电台等发送文字、影视稿件等传统的宣传活动,未能贴近公众实际需求创新形式,更没有主动出击。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宣传民警力量和业务素质、经费投入程度、各单位各警种的协作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认识和理念问题,特别是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的理念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说,警察公共关系在推动公安工作长足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某项业务工作无可比拟的,而从实践情况来看,没有单位领导班子的理念转变和足够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 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对策

应该说,当前的警察公共关系已经逐步得市一级公安机关认可和重视,要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并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对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认识,迅速确立起广大民警的公共关系意识,形成“全警公关”的局面,夯实警察公共关系的基层基础,从而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做强做大。笔者认为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应致力于“三新”上。

1、更新“公共关系”新理念。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创造性的工作,树立良好形象,不断密切警民关系,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冲破“宣传出战斗力”的观念局限,达到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变“民力为警力”的高度,有力地促进公安工作。笔者以为,不能混淆公安宣传与警察公共关系的认识,后者对前者有三个方面的超越:一是理念上的超越。相对于传统灌输式的单向宣传,具有理念上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二是手段上的超越。相对于传统宣传的单向传播,公共关系更注重与受众的双向沟通与交流;三是效益上的超越。鉴于前两个原因,实施公共关系带来的社会效益必然远大于单纯的宣传活动。推动公安宣传向警察公共关系的转型,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实现警方信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各级基层公安机关应积极更新理念,必须树立“公共关系=和谐警民关系”的理念,只有树立这个理念,才能真正转变理念、转换角色,转变回应新时期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工作方式方法,从而开拓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新局面。其次,要有强烈的预警意识,必须牢固树立维系警民关系的“1>100”的思维公式,即“一件有损警队形象的事件>一百件警队所做的好事”。也就是说,一件有损警队形象的负面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用一百件警队所做的好事的正面影响也无法抵消。

2、建立“全警公关”新格局。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哪几个人的事,它体现在每一个民警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需要每一个民警的参与,每名警务人员都应该明白,推广及维持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是自己的职责。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全警公关”,首先,每一个民警都要树立公共关系的理念,即每一个民警都应作为公共关系建设的践行者、实践者,而且要把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融入到每一项的警务活动当中。形成“全警公关”的格局,要把着力点放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化解涉警信访问题以及服务社会举措三大方面,通过公正执法赢得尊敬和信任,通过矛盾化解消除冲突与隔阂,通过每一个民警的人文关怀来体现社会效应,从而推动警民关系的进一步密切。

3、探索“警察公关”新形式。结合各地实际,可以通过开展“警察开放日”、“义务警察”、“警察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主动创造条件,让群众走近警察队伍,理解公安行动。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网站对话、热线电话、电视论坛、座谈恳谈等双向交流,开展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等活动,实现警民“情相系、手相牵、心相连”的互动。基层单位和民警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社团的联系,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要深入到期社区和农村,宣传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情况,宣传安全常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等等,不断为公安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内外环境。

四 探索今后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方向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为当前公安工作的一个支撑点,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愈显重要。那么,有效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要结合实际,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发展,推进警察公共关系的“三机”建设。

1、机构建设。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只有全警参与、长期努力,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社会效应。而作为这项工作除了实践者,必须有规划者和推动者,从而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那么,推进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职能部门内建立专门的警民关系工作班子,定期分析警民关系现状,研究提出工作意见,组织实施公共关系活动;基层一线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组织专兼职相结合的警民关系联络员队伍,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各地公安机关的实际,可在县级公安机关成立警察公共关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政工办、指挥中心主任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指挥中心教导员任主任,宣传股长任副主任,协调警察公共关系的日常工作,不断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和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

2、机制建设。机制建设是推动警察公共关系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有效保证。通过工作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成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有力的助推器,使广大民警不光重视这块工作,而且把警察公共关系的实践付诸于自觉行动。作为各级公安机关应该加强考核引导,把公共关系建设作为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体现人民满意标准的公安工作考核和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把警民关系纳入日常考评,加强对警民关系建设情况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并与民警的晋职晋级、立功授奖和单位的评先评优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表彰奖励,每年评选一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深入发展。与此同时,要把舆情应对、新闻管理、公共关系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对涉警舆情、新闻发布等制订相应工作预案,形成有可操作性的常规工作方式,从而在发生突发舆情时不随意处臵,不慌乱应对,而做到有条不紊,有规可循,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3、机能建设。要充分发挥警察公共关系职能作用,着力在搭建“五个平台”上下功夫。一是搭建互动平台。要想取得理解与支持,必须加强沟通与互动,以了解促进理解,以理解促进支持。围绕这一理念,各级公安机关要着力搭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平台,举办各类主题的社会互动活动。二是搭建防范服务平台。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社会防范能力,提高市民防范意识,各级公安机关要借助自身或当地媒体,选好社会防范的角度,有意识开展防范专题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是搭建基层平台。针对与群众密切关联的基层一线和窗口单位,深化社会警务活动,通过法制宣传、治安联防、重点帮扶、扶危济困等挂钩联系,把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融入其中,营造“人人参与警察公关”的氛围。四是搭建文化平台。把警营文化作为提高警队“软实力”的着力点,作为提升警察形象的重要环节,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借助高校等社会资源,选准合作项目,依托社会资源的专业和人才优势,不断加强公安科研开发和警营文化建设,达到相互了解、互相促进、服务社会的目的。五是搭建媒体平台。积极沟通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有计划地发布新闻,策划运作公关事件,在与新闻界建立一个正面而有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公安机关正面形象带至社会各阶层。

而搞好机能建设,需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执法为民问题。要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内部执法质量监督,进一步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警队。二是化解不和谐因素问题。要站在群众立场,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特别是对涉警信访案(事)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高效化解民怨。三是转变服务理念的问题。融洽警民关系必须从小事入手,全警都要树立“小事积累起百姓拥戴”的服务理念,可通过换位体验来完成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变,特别是基层民警要把智慧最大限度用在惠民便民的“点子”上,从而破解新时期警民关系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公安宣传思想工作》,公安部宣传局编;

2、《公安内参》2008年第36期;

3、《公安宣传工作研究与实务》,梁浩权主编。

第三篇: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构建和谐警民环境

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构建和谐警民环境

“三基”工程建设开展以来,XX分局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进一步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进一步激发了群防群治热情,公安工作实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群众五满意,和谐外部环境逐渐形成。“三基”工程建设获得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持,机构设置、经费保障、装备配备等影响“三基”工程建设推进的瓶颈性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助推“三基”工程建设全面达标。

一、加强正面宣传,主动引导舆论导向。一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确定新闻发言人,并选送参加培训,使其掌握新闻发布技巧;主动发布新闻,提供新闻通稿,及时将社会关心、关注的事情告知公众,以正视听。二是构建与新闻单位的良好关系。积极主动与采编人员沟通,通过邀请采风、随警采访等形式,加强与新闻单位合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自觉接受媒体监督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负面新闻,防止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盲目报道,杜绝恶意炒作。三是大力加强对外宣传。通过简报、情况快报、墙报等形式和途径,并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推介工作亮点,弘扬先进典型,全面展示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良好形象。特别是对忘我工作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严敬文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在省厅宣传处、市局宣传科的协调下,组织中央、省、市十多家新闻单位发起凌厉的宣传攻势,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集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追悼会上,数千群众自发赶来送行,场面感人至深。严敬文先后被XX区委、XX市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公安部追授为二级英模,被群众票选为XX市首届“爱在侨乡十大人物”。

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一是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不断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坚持依法办案、文明执勤,强调人性化执法,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二是狠抓大要案件侦破。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对大要案件,特别是社会影响较大、发案地点特殊、被害人身份敏感的案件,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限期破案等形式,全力攻坚。发生在区党政大院门前广场的“10.8”抢劫杀人案15小时即成功告破,受到区四套班子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及时解决治安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群众反映街面“两抢”犯罪猖獗,XX分局抽调15名民警成立了打击“两抢”犯罪专业队,重拳出击;针对电力部门反映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频发,专门成立保护电力设施大队,进驻电力部门办案;针对高新区企业反映治安环境复杂,局长先后3次亲自带队深入高新区厂企调研,在此基础开展专项行动进行重点整治,迅速扭转了治安局面。四是千方百计解决群众信访问题。通过局领导亲自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畅通信访渠道;强化信访排查,提前介入,积极化解矛盾;对疑难信访案件,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等各种手段,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努力,困绕多年的5起老大难信访案逐一被攻破,信访案件办结率、停访息诉率均达到100%。最近,上访十余年,多次进京上省,曾被公安部、省督办的XX、XX夫妇信访案在上级的支持下得到圆满解决,当事人表示停访息诉。五是优化行政管理。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如设立办证中心,行政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推出特事特办、延长办证时间、预约服务、大宗业务上门受理、为辖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等便民利民措施;积极组织基层窗口单位和民警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基层所队”、“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活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和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主动沟通交流,实现警民良性互动。一是严格落实《向党政等部门和机关汇报工作征询意见制度》。定期向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汇报工作,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征询意见;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落实专人办理,定期汇报进度。二是创新监督形式。专门聘请一批涵盖社会各界的警务廉政监督员,主动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如实通报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主动接受监督。三是广泛开展征求意见活动。分局领导带头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带头深入社区和群众中调研,广泛听取、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四是开展“警营开放日”、“警民相约警务室”等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走进警营,走进警务室,实现警民零距离接触,加强沟通和了解,争取支持与合作。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警民赛出了友谊,增进了了解,增强了感情。六是利用互联网拓宽沟通交流渠道。除专门安排民警在网上监控舆情、收集意见外,鼓励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利用工余时间通过QQ、MSN聊天及互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与群众沟通。

四、多办好事实事,以真心换真情。一是坚持开展“上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暖百家心”活动,密切警民鱼水关系。二是不遗余力地开展法制宣传。通过印发防范手册,到中小学上法制课、制作警情播报牌、用手机短信息发送警情温馨提示,召开治安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提升群众参与防范的水平。三是积极参与救险救灾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抗洪、抗风、灭火、排爆等救险救灾活动中,处处可见民警舍死忘死的身影;每年都有30%左右的民警参加义务献血;汶川大地震期间,全局民警踊跃捐款10多万元,人均捐款400多元。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关注民生,通过各种方式为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如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爱心助学、结对帮扶;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送证上门;上学放学时段护送小学生过马路;负责港澳客运口岸治安的新港派出所民警为过往旅客保管财物、提供雨伞、搀扶老人等等,从小事做起,点滴积累,树立民警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构建和谐警民环境

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构建和谐警民环境

“三基”工程建设开展以来,XX分局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进一步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进一步激发了群防群治热情,公安工作实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群众五满意,和谐外部环境逐渐形成。“三基”工程建设获得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持,机构设置、经费保障、装备配备等影响“三基”工程建设推进的瓶颈性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助推“三基”工程建设全面达标。

一、加强正面宣传,主动引导舆论导向。一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确定新闻发言人,并选送参加培训,使其掌握新闻发布技巧;主动发布新闻,提供新闻通稿,及时将社会关心、关注的事情告知公众,以正视听。二是构建与新闻单位的良好关系。积极主动与采编人员沟通,通过邀请采风、随警采访等形式,加强与新闻单位合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自觉接受媒体监督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负面新闻,防止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盲目报道,杜绝恶意炒作。三是大力加强对外宣传。通过简报、情况快报、墙报等形式和途径,并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推介工作亮点,弘扬先进典型,全面展示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良好形象。特别是对忘我工作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严敬文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在省厅宣传处、市局宣传科的协调下,组织中央、省、市十多家新闻单位发起凌厉的宣传攻势,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集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追悼会上,数千群众自发赶来送行,场面感人至深。严敬文先后被XX区委、XX市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公安部追授为二级英模,被群众票选为XX市首届“爱在侨乡十大人物”。

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一是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不断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坚持依法办案、文明执勤,强调人性化执法,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二是狠抓大要案件侦破。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对大

要案件,特别是社会影响较大、发案地点特殊、被害人身份敏感的案件,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限期破案等形式,全力攻坚。发生在区党政大院门前广场的“10.8”抢劫杀人案15小时即成功告破,受到区四套班子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及时解决治安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群众反映街面“两抢”犯罪猖獗,XX分局抽调15名民警成立了打击“两抢”犯罪专业队,重拳出击;针对电力部门反映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频发,专门成立保护电力设施大队,进驻电力部门办案;针对高新区企业反映治安环境复杂,局长先后3次亲自带队深入高新区厂企调研,在此基础开展专项行动进行重点整治,迅速扭转了治安局面。四是千方百计解决群众信访问题。通过局领导亲自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畅通信访渠道;强化信访排查,提前介入,积极化解矛盾;对疑难信访案件,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等各种手段,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努力,困绕多年的5起老大难信访案逐一被攻破,信访案件办结率、停访息诉率均达到100%。最近,上访十余年,多次进京上省,曾被公安部、省督办的XX、XX夫妇信访案在上级的支持下得到圆满解决,当事人表示停访息诉。五是优化行政管理。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如设立办证中心,行政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推出特事特办、延长办证时间、预约服务、大宗业务上门受理、为辖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等便民利民措施;积极组织基层窗口单位和民警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基层所队”、“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活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和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主动沟通交流,实现警民良性互动。一是严格落实《向党政等部门和机关汇报工作征询意见制度》。定期向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汇报工作,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征询意见;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落实专人办理,定期汇报进度。二是创新监督形式。专门聘请一批涵盖社会各界的警务廉政监督员,主动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如实通报公安

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主动接受监督。三是广泛开展征求意见活动。分局领导带头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带头深入社区和群众中调研,广泛听取、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四是开展“警营开放日”、“警民相约警务室”等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走进警营,走进警务室,实现警民零距离接触,加强沟通和了解,争取支持与合作。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警民赛出了友谊,增进了了解,增强了感情。六是利用互联网拓宽沟通交流渠道。除专门安排民警在网上监控舆情、收集意见外,鼓励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利用工余时间通过QQ、MSN聊天及互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与群众沟通。

四、多办好事实事,以真心换真情。一是坚持开展“上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暖百家心”活动,密切警民鱼水关系。二是不遗余力地开展法制宣传。通过印发防范手册,到中小学上法制课、制作警情播报牌、用手机短信息发送警情温馨提示,召开治安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提升群众参与防范的水平。三是积极参与救险救灾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抗洪、抗风、灭火、排爆等救险救灾活动中,处处可见民警舍死忘死的身影;每年都有30%左右的民警参加义务献血;汶川大地震期间,全局民警踊跃捐款10多万元,人均捐款400多元。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关注民生,通过各种方式为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如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爱心助学、结对帮扶;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送证上门;上学放学时段护送小学生过马路;负责港澳客运口岸治安的新港派出所民警为过往旅客保管财物、提供雨伞、搀扶老人等等,从小事做起,点滴积累,树立民警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第五篇:关于警察人员创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总结

和谐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于强化公安职能作用,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做为一名公安干警联系多年的公安实践工作,就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谈些个人体会:

一是双贴近,畅和谐

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公安机关要深入社会,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困难与问题。同时又要贴近公安工作实际,掌握老百姓对公安工作有什么要求,审思我们的公安工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代表群众利益。近年来,**市公安干警通过警务实践,探索积累了“述职说防”、“信访四前”等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如“述职说防”活动,就组织全局警务区民警向本辖区的镇、村干部和群众开展“述职”活动,并以“说防”活动为支撑点,把公安工作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畅通了警民沟通的渠道,形成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氛围。

二是双感动,创和谐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公安民警是主体,警营和谐是前提。从本地实践来看,先后开展了“双感动”、“双满意”等活动。**市公安局围绕“内聚合力、外树形象、提升满意、促进和谐”目标,要求局领导不仅每年要为民警和基层至少办一件实事,而且还要做一件让群众感动的事,基层民警每年也至少要做一件让群众感动的事。通过这些措施,努力培养民警的民本意识,把服务好人民群众作为一种思维习惯、工作习惯,坚持从小事做起,从不满意的事做起,尽量使老百姓满意,甚至感动。

三是双主动,促和谐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立足本职,做到主动治安、主动服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依法严格治安管理,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如近年来,**市公安以建设“全省最安全城市”为载体,紧紧抓住影响本地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打传销、反窃车、除黑恶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社会治安局势得到有效巩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提供服务。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工作中发现的事、老百姓求助的事,都要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在这方面,我们推出的执法“四项承诺”、“主动管理”等工作机制,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四是双考核,保和谐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关键要有相应的工作导向。既要注重公安内部的考核,更要注重社会各界和老百姓对公安工作的评判。衢州的“五问五评”县级公安机关考核评价机制,就打破了以内部自评为主的传统评估模式,走出“数字”比赛的误区和指标评判的功利圈圈,通过采取权威部门测评、各界代表参评、新闻媒体督评、上级机关考评、广大民警自评等内外并轨的“五评”措施,实现从简单的数字达标向以群众安全感、人民满意率为重点的绩效考核转变,真正把公安绩效评判权交给社会和基层,交给广大老百姓。

下载关于和谐警民关系与警察公共关系的初探(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和谐警民关系与警察公共关系的初探(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警察人员创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总结

    关于警察人员创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总结 和谐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于强化公安职能作用,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建立和谐的警察警民关系综合性措施

    建立和谐的警察警民关系综合性措施 陕西省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李祖华 建立和谐的警察警民关系要做好“维稳、创安、护农、扶企、促商、依众、亲民、助弱、强基”九项工作要求。......

    树立“五个理念”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5篇)

    树立“五个理念”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努力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XX市局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树立“五个理念”,进一步拓展执法为民的思路和渠道,推进警察......

    和谐警民关系1

    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活动。在所领导的部署安排下积极开展工作,确保了活动开展以来扎实进行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认真部署,层层动员。 我所对开展 构建和谐警民关......

    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三大有效途径和谐警民关系,是指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与人民群众之间基于法律所形成的一种水乳交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关系。公安机......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范文)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队必须面对和必须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充分认识构建......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警民关系涉及到社会治安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警民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现就如......

    和谐的警民关系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现代警务机制进程中,如何构建新时期警民关系的新格局,不仅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期公安机关贯彻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