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营建设方案20100723
XX市农村产业信息化
科技特派员行动(试点)建设方案(初稿)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XX市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依托“数字XX”的实施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网合一初见雏形,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XX市所有行政村,通过“百姓科技”构建起了“市有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乡有1-2名百姓科技使者、村有10-20名农民骨干会员”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网络,在XX市农村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XX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的技术支撑能力,提高XX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
为顺应棉农和科技人员对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增强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专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提高棉农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棉花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坚持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构建棉花产业链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相结合,培育壮大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棉花产业信息服务龙头,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四个一”工程建设,即组件一支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一个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应用,以科技服务棉花产业发展,以科技信息促进棉农增收;提升棉花产业信息化水平,带动农业农村产业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示范。
二、目的意义
(一)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实现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推进科技工作与农村发展、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科技人员与广大农民的密切结合,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
科技特派员直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紧扣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将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从依靠资源开发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从沿袭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规模生产转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并通过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农民的“互动”和“双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培育新型农民
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使广大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了新型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科技特派员开展深入田间地头的科技培训,传授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供致富信息,逐步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市场竞争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代新型农民。
三、建设目标
1.组建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
针对棉农信息技术水平低,信息化人才缺乏的问题,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思想素质好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通过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的信息服务,促进资源优势和科技要素的紧密结合,显著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收入,使科技特派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2.建设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围绕农民和百姓使者对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的迫切需求,建设一个面向棉花生产、经营和管理现代化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多元化科技信息服务通道,完善棉花产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棉花产业良种化、标准化、生态化、资源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
3.完善棉花产业信息化服务示范体系
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进棉花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进程,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和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以基层服务站点为依托,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和信息服务网络,提高棉花产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在我市建成黄河三角洲国家级优质棉花产业基地。
四、建设内容
紧密围绕XX市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棉花产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组建专业化科技信息服务队伍,构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服务站点和应用示范基地,为棉农提供“技信物”综合服务,提升棉花产业信息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的本地化转化应用,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一)组建一支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
由市科技局协调,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负责,组建100人的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其中:①高层科技特派员20名。包括棉花育种栽培专家10名、产业信息化管理专家5名、农资农产品经营管理专家5名,分别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及市级涉农部门中选聘,主要负责棉花良种选育、新型栽培技术研发、教育培训课件制作、新型农资产品研发、信息产品开发与网络维护,开展棉花产业决策咨询、远程培训、视频诊断等服务。②基层科技特派员80名。分别从百姓科技使者、骨干会员、县乡农技人员中选聘,主要负责组织和培训棉农,开展现场指导、应用示范推广、农资配送等服务。
(二)建设一个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搭建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构建网络视频互动培训交流系统、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和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畅通科技信息服务和互动交流渠道,通过科技特派员与棉农“面对面”的培训交流,让棉农快速、高效、便捷地获取科技信息,通过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与协会会员的牵线搭桥,实现棉农需求与企业供求的产销对接,形成围绕农资和棉花的完整物流供应链体系,推进农村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过程的融合,促进棉花生产、经营和管理现代化,促进科技信息与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图1)。
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Portal架构)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科技特派员棉农表现层协会会员农资供应商棉花供应商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电视应用层视频点播即时通讯其他信息服务终端网络视频互动培训交流系统互动交流病虫害诊断安全保障体系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资讯服务智能决策加盟管理配送管理农事管理在线问答协会管理供求管理知识管理信息推送团购管理市场动态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支撑层SOA架构组件工作流引擎平台通用组件权限管理数据同步用户管理XML/Webservice运行维护体系安全管理数据层基础数据库服务数据库操作系统平台管理数据库。。网络服务、硬件基础设施
图1 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1、搭建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
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整合农业科技服务信息,为棉农提供棉花产业动态、政策法规、培训课件、技术信息、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搭建面向棉花产业信息 3
化的专业化、特色化信息服务网站,推进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民信息化应用水平,培养现代农民产业化、市场化意识。
通过门户网站面向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信息化管理的产品和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以农事管理、智能决策、在线问答和信息推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信息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通过门户网站推行以农资和棉花等涉农产品产销对接为主的“团购直供”模式,拓宽涉农产品供求市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让棉农便捷安全地参与市场营销,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调整涉农产品生产结构,实现产销对路,切实增加棉农收入。
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14个主要栏目(图2)。① 通知通告:发布政府通告、产业政策信息。② 最新动态:发布农业生产动态、协会信息服务动态。
③ 特派员风采:展示协会的科技特派员的形象风采,宣传科技特派员行动的重要意义,提高棉农对科技特派员的认知和认可。④ 种植天地:介绍农业栽培种植相关技术和知识。
⑤ 示范工程:介绍农业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的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果。
图2 XX市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主页
⑥ 绿野清风:展示百姓使者、协会会员和棉农的精神面貌,介绍先进事迹。⑦ 百姓视点:发表棉农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观点和建议。⑧ 百姓留言:棉农提交问题留言,向科技特派员咨询解决办法。
⑨ 农事指导:根据农业生产动态和气候变化及时发布农情信息,指导棉农进行农业生产调整。
⑩ 视频互动:棉农在线点击播放棉花知识的视频资源,自主学习农业技术和生产知识,也可与棉花专家视频互动交流,面对面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⑪ 智能决策:辅助棉农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的智能决策,指导棉农信息化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⑫ 招商加盟:发布协会招商加盟信息,促进企业与协会的商务合作。
⑬ 市场行情:发布棉花产业和农资市场行情信息,指导棉农调整生产经营策略。⑭ 供求信息:发布棉花和农资产品的供求信息,实现棉农与企业的需求对接。
2、构建网络视频互动培训交流系统
依托山东省星火科技12396XX信息服务中心、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系统、联通IPTV等资源,实现电视、电话、网络“三网合一”,并集成应用通用的即时通讯工具,构建农业科技信息快速传播通道,与科技特派员在技术信息更新、培训课件制作、农业生产决策等方面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系统化优势相结合,通过门户网站、有线电视、呼叫中心、手机电话等等多种方式,实现成本低廉、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的服务棉农的视频培训和“面对面”互动交流。
基于12396呼叫中心,建立信息服务热线,实现棉农与科技特派员的信息实时沟通,及时为棉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基于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和联通IPTV、3G互动电视,有线电视,建立培训课件的定点定时播放方式,拓宽科技信息服务渠道,让科技信息更加快速、便捷地进村入户。
基于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立视频在线点播和即时通讯方式,通过培训课件的在线点播、农业节目的同步播放和实时信息互动交流,方便棉农学习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实现棉农与科技特派员之间的实时交流和病虫害视频诊断。
3、构建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
围绕棉花生产、经营和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收集整理棉花产业相关资源和信息,建设棉花产业基础信息数据库、棉花产业农事信息数据库、棉花产业辅助决策数据库,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棉花产业投入品使用、生产经营的信息化管理,为棉农的农资选购、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目标产量估算等提供智能决策服务,构建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并通过与基层服务站联网形成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的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网络,将产业咨询服务延伸到棉花产业链条的最前端,推进棉花产业的标准化、资源化、信息化进程,也为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开尽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图3)。
图3 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展示页面
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以推进棉花产业现代化为目标,实现市农业科技信
息协会对棉花产业的信息化管理,发布产业动态和农资消费等产业资讯信息,帮助棉农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辅助棉农和科技特派员开展棉花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智能决策,并通过知识管理、在线问答和信息推送提高棉农知识水平,解决棉农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科技信息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图4)。
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资讯服务农事管理知识浏览智能决策在线问答信息推送产业动态信息农资消费指导农技指导生产管理专业知识图谱知识视频知识产前决策产中决策产后决策网上问答即时通讯视频诊断手机推送发触摸屏推送投入品服务栽培技术服务其它技术服务产前管理产中管理产后管理品种选择基础数据管理定植信息管理施肥信息管理防治信息管理收获信息管理灌溉信息管理脱绒包衣种子标准合理的目标产量各阶段管理方向播前管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花蕾铃期期管管理理吐絮期管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诊断人为灾害及其转化技术干旱的抗灾减灾措施涝灾与台风的抗灾减灾雹灾的抗灾减灾措施品级标准 图4 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功能结构图
①资讯服务
实现对与棉花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种植动态、收购动态、贸易动态等产业动态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为棉农提供产业发展资讯参考;根据棉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收集整理化肥、农药、棉种等农资消费信息,指导棉农放心消费。
②农事管理
辅助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管理棉花种植的不同阶段产前(品种信息、土壤信息等)、产中(定植信息、施肥信息、喷药信息、灌溉信息等)、产后(收获信息、收购信息、加工信息等)进行数据采集和信息化管理,并根据产业发展动态、市场行情变化和气候变化为棉农提供投入品、栽培技术、防灾减灾等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③知识管理
收集整理品种选择、棉花生产、病虫害防治、施肥喷药、保花保铃、采摘收获等针对棉花生产管理的图谱知识、视频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知识浏览方便棉农学习掌握,提高棉农的知识水平。
④智能决策
辅助棉农和基层科技特派员实现棉花产前决策(品种选择、脱绒包衣种子标准、合理的目标产量、各阶段管理方向、播前管理等)、产中决策(播种技术、苗期管理、蕾期管理、8
花铃期管理、吐絮期管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诊断、人为灾害及期转化技术、干旱的抗灾减灾技术、涝灾与台风的抗灾减灾、雹灾的抗灾减灾措施等)、产后决策(品级标准等),为棉花产业发展提供辅助决策参考。
⑤在线问答
通过门户网站的网上问答和即时通讯实现棉农与科技特派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答疑互动,及时解决棉农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视频诊断为棉农提供病虫害防治方法,减少棉农损失。
⑥信息推送
实现棉花产业动态信息、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农资消费指导信息向手机、触摸屏等不同信息服务终端的推送,让科技信息真正进村入户,切实服务棉农的生产管理,将科技信息服务与棉花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棉花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4、构建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围绕棉花产业“团购直供”物流配送需求,通过对棉花生产过程中投入品需求和棉花采购等业务流程的整合和开发,构建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搭建集协会管理、招商加盟、产品展示、供求信息发布、农资采购管理、配送发货管理等于一体,立足XX、辐射全国的统一开放的棉花产业农资/农产品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农资/农产品网络展示和团购直供一体化管理运行,形成农业生产资料“厂家→协会→会员”和棉花产品“会员→协会→厂家”的物流供应链条体系,解决农资/农产品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流通成本高等问题,完善棉花产业产销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棉花产业信息化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图5)。
图5 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展示页面
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紧扣棉农和厂商供需对接,形成“棉农-协会会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农资供应商/棉花需求商”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介组织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实时性,实现农业生产资料和棉花产品的网络购销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加盟管理、协会管理、团购管理、配送管理、供求管理和行情信息管理(图6)。
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加盟管理协会管理团购管理配送管理供求管理行情信息管理加盟企业管理企业产品展示协会会员管理服务区域管理农户需求管理农资采购管理发货管理销售台账管理农资供求管理棉花供求管理农资行情棉花行情
图6 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图
①加盟管理
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加盟合作的农资供应商和棉花需求商的申请审核和企业基本信息管理,为加盟企业提供产品展示服务,密切协会与企业的合作,为团购直供和产销对接奠定基础。
②协会管理
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协会会员和服务区域的信息化管理,收集会员信息和服务区域信息,建立协会会员档案库和服务区域档案库,通过对不同区域协会会员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的区域分类管理建立协会会员薪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协会会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③团购管理
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棉农农资购买需求和农资产品遴选采购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协会会员收集农户零散的农资购买需求,由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汇总后分类整理,集合相同农资产品购买需求发布农资团购信息,并对加盟农资企业提交的产品信息和价格信息进行选择,最终确定采购的农资产品和采购厂商,改善棉农在农资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状况,聚集零散的棉农需求增强农资团购的谈判力量,为棉农谋取最大实惠,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通过网络平台交易,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扩大企业和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的影响力,实现企业、协会和棉农的“共赢”。
④配送管理
实现农资产品直供配送管理和协会会员销售管理,帮助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及时掌握不同区域和协会会员的农资销售动态,增强协会对棉花产业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⑤供求管理
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农资和棉花的供应、需求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发布,为企业和棉农建立供需对接渠道。
⑥行情信息管理
实现对国内外市场农资和棉花产品价格行情的动态变化情况的收集整理和信息发布,为企业和棉农提供市场行情信息参考。
(三)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
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百姓科技活动中心,择优选择,区域布局,建设50个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每个服务站点选聘1~2名骨干会员作为科技特派员,配备电脑、机顶盒电视接收机、电话、电子图书等设备,通过互联网,与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联接,围绕棉花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环节,开展技术、信息、培训、物流等信息化服务。
(四)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
依托基层服务站点、骨干会员,实施“百村千户”示范工程。根据不同生产条件、生产类型,选择棉花标准化生产示范村100个,建设棉花标准化生产千亩示范方100个、培育棉花标准化生产示范户1000户。重点推广盐碱地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基于 3S的棉花种植管理技术、新型棉花农资配套应用技术、缓释肥、可降解生物农膜、农用保水剂等新技术、新成果;选择5~10个村,推广应用棉花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建立信息采集点,按照棉花产业数据库建设需求,统一信息采集方法和标准,确保信息采集真实性和有效性。
五、项目建设的初步计划
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片、推广应用”的方针进行实施。项目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项目执行时间:2010年8月-2010年12月 第一阶段:调研、需求分析、队伍组建:第1个月
[1] 调研XX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展需求调研,制定详细的系统开发计划 [2] 组建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
[3] 建设棉花产业信息化示范体系、设计三级示范点的规模和硬件环境 第二阶段:技术方案设计、服务点、示范基地的选择及建设:第2-5个月
[1] 整合规划相关棉花产业信息资源
[2] 完成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需求分析与详细设计
[3] 建设棉花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示范店和基层服务点 [4] 完成网络视频互动培训交流系统开发 [5] 完成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开发 [6] 完成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7] 完成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
第三阶段:平台试运行,基层服务点、示范基地建设和项目验收工作:第6个月
[1]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安装部署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试运行,完善功能
[2] 继续建设棉花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开展平台应用培训 [3] 整理文档,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完成项目的验收工作
六、项目建设的预期效益分析
科技特派员行动实施后,将形成一支由高层次科技人员和基层服务人员组成的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搭建一个全面服务棉花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和一批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形成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网络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在棉花产业信息化发展中的转化应用,增强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棉花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引导能力,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建设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社会效益
科技特派员行动的实施,面向棉花产业发展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科技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可显著增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促进资源优势和科技要素的紧密结合,增强先进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构建可视化的信息服务与互动交流方式,实现专家在线视频诊断、在线指导、电话咨询、技术讲座、田间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与棉农及时有效沟通,形成了“上联农业专家、下连广大棉农”的崭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式,使专家的聪明才智与农民的具体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经济效益
科技特派员直接将科技信息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到户,通过技术培训、互动交流、产业咨询、团购直供等方式将科技信息送到棉农手中,提高棉农自身科技素质,帮助棉农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基层服务站点的信息化服务和应用示范基地的示范推广,促使农村实用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推广普及,促进科技成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转化应用,可使棉花种植信息化应用示范面积达到100万亩,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平均亩产提高15%以上,植棉综合效益提高30%~50%,增加就业岗位5000个,促进棉花产业良性发展和农民增收。
3、生态效益
科技特派员行动的实施,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农业经济结构逐步从单一型向多种型、主导型转变,从追求产量增长向注重提高质量转变,从依靠资源开发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从沿袭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规模生产转变,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村能源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的生态化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第二篇:东营建设方案20100723[001]
XX市农村产业信息化 科技特派员行动(试点)建设方案(初稿)
一、建设背景近年来,XX市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依托“数字XX”的实施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网合一初见雏形,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XX市所有行政村,通过“百姓科技”构建起了“市有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乡有1-2名百姓科技使者、村有10-20名农民骨干会员”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网络,在XX市农村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XX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的技术支撑能力,提高XX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为顺应棉农和科技人员对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增强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专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提高棉农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棉花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坚持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构建棉花产业链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相结合,培育壮大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棉花产业信息服务龙头,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四个一”工程建设,即组件一支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一个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应用,以科技服务棉花产业发展,以科技信息促进棉农增收;提升棉花产业信息化水平,带动农业农村产业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示范。
二、目的意义
(一)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实现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推进科技工作与农村发展、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科技人员与广大农民的密切结合,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 科技特派员直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紧扣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将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从依靠资源开发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从沿袭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规模生产转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并通过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农民的“互动”和“双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培育新型农民 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使广大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了新型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科技特派员开展深入田间地头的科技培训,传授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供致富信息,逐步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市场竞争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代新型农民。
三、建设目标 1.组建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 1
针对棉农信息技术水平低,信息化人才缺乏的问题,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思想素质好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通过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的信息服务,促进资源优势和科技要素的紧密结合,显著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收入,使科技特派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2.建设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围绕农民和百姓使者对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的迫切需求,建设一个面向棉花生产、经营和管理现代化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多元化科技信息服务通道,完善棉花产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棉花产业良种化、标准化、生态化、资源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3.完善棉花产业信息化服务示范体系 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进棉花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进程,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和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以基层服务站点为依托,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和信息服务网络,提高棉花产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在我市建成黄河三角洲国家级优质棉花产业基地。
四、建设内容 紧密围绕XX市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棉花产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组建专业化科技信息服务队伍,构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服务站点和应用示范基地,为棉农提供“技信物”综合服务,提升棉花产业信息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的本地化转化应用,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一)组建一支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 由市科技局协调,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负责,组建100人的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其中:①高层科技特派员20名。包括棉花育种栽培专家10名、产业信息化管理专家5名、农资农产品经营管理专家5名,分别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及市级涉农部门中选聘,主要负责棉花良种选育、新型栽培技术研发、教育培训课件制作、新型农资产品研发、信息产品开发与网络维护,开展棉花产业决策咨询、远程培训、视频诊断等服务。②基层科技特派员80名。分别从百姓科技使者、骨干会员、县乡农技人员中选聘,主要负责组织和培训棉农,开展现场指导、应用示范推广、农资配送等服务。
(二)建设一个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搭建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构建网络视频互动培训交流系统、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和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畅通科技信息服务和互动交流渠道,通过科技特派员与棉农“面对面”的培训交流,让棉农快速、高效、便捷地获取科技信息,通过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与协会会员的牵线搭桥,实现棉农需求与企业供求的产销对接,形成围绕农资和棉花的完整物流供应链体系,推进农村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过程的融合,促进棉花生产、经营和管理现代化,促进科技信息与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图1)。2 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Portal架构)棉花供市农业科技农资供协会会员科技特派员棉农应商信息协会应商表现层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电视其他信息服务终端应用层视频点播互动交流网络视频互动培训交流系统即时通讯病虫害诊断资讯服务农事管理知识管理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安运智能决策在线问答信息推送全行加盟管理协会管理团购管理保维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障护配送管理市场动态供求管理体体系系支撑层SOA架构组件平台通用组件数据同步
XML/Webservice
工作流引擎权限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数据层服务管理基础。。数据库数据库数据库操作系统平台网络服务、硬件基础设施 图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1、搭建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 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整合农业科技服务信息,为棉农提供棉花产业动态、政策法规、培训课件、技术信息、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搭建面向棉花产业信息 3 化的专业化、特色化信息服务网站,推进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民信息化应用水平,培养现代农民产业化、市场化意识。通过门户网站面向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信息化管理的产品和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以农事管理、智能决策、在线问答和信息推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信息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通过门户网站推行以农资和棉花等涉农产品产销对接为主的“团购直供”模式,拓宽涉农产品供求市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让棉农便捷安全地参与市场营销,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调整涉农产品生产结构,实现产销对路,切实增加棉农收入。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14个主要栏目(图2)。① 通知通告:发布政府通告、产业政策信息。② 最新动态:发布农业生产动态、协会信息服务动态。③ 特派员风采:展示协会的科技特派员的形象风采,宣传科技特派员行动的重要意义,提高棉农对科技特派员的认知和认可。④ 种植天地:介绍农业栽培种植相关技术和知识。⑤ 示范工程:介绍农业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的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果。4
图2 XX市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主页 ⑥ 绿野清风:展示百姓使者、协会会员和棉农的精神面貌,介绍先进事迹。⑦ 百姓视点:发表棉农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观点和建议。⑧ 百姓留言:棉农提交问题留言,向科技特派员咨询解决办法。⑨ 农事指导:根据农业生产动态和气候变化及时发布农情信息,指导棉农进行农业生产调整。5 ⑩ 视频互动:棉农在线点击播放棉花知识的视频资源,自主学习农业技术和生产知识,也可与棉花专家视频互动交流,面对面解决生产实际问题。⑪ 智能决策:辅助棉农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的智能决策,指导棉农信息化标准化生产和管理。⑫ 招商加盟:发布协会招商加盟信息,促进企业与协会的商务合作。⑬ 市场行情:发布棉花产业和农资市场行情信息,指导棉农调整生产经营策略。⑭ 供求信息:发布棉花和农资产品的供求信息,实现棉农与企业的需求对接。
2、构建网络视频互动培训交流系统 依托山东省星火科技12396XX信息服务中心、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系统、联通IPTV等资源,实现电视、电话、网络“三网合一”,并集成应用通用的即时通讯工具,构建农业科技信息快速传播通道,与科技特派员在技术信息更新、培训课件制作、农业生产决策等方面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系统化优势相结合,通过门户网站、有线电视、呼叫中心、手机电话等等多种方式,实现成本低廉、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的服务棉农的视频培训和“面对面”互动交流。基于12396呼叫中心,建立信息服务热线,实现棉农与科技特派员的信息实时沟通,及时为棉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基于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和联通IPTV、3G互动电视,有线电视,建立培训课件的定点定时播放方式,拓宽科技信息服务渠道,让科技信息更加快速、便捷地进村入户。基于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立视频在线点播和即时通讯方式,通过培训课件的在线点播、农业节目的同步播放和实时信息互动交流,方便棉农学习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实现棉农与科技特派员之间的实时交流和病虫害视频诊断。
3、构建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 围绕棉花生产、经营和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收集整理棉花产业相关资源和信息,建设棉花产业基础信息数据库、棉花产业农事信息数据库、棉花产业辅助决策数据库,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棉花产业投入品使用、生产经营的信息化管理,为棉农的农资选购、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目标产量估算等提供智能决策服务,构建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并通过与基层服务站联网形成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的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网络,将产业咨询服务延伸到棉花产业链条的最前端,推进棉花产业的标准化、资源化、信息化进程,也为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开尽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图3)。6
图3 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展示页面 黄河三角洲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以推进棉花产业现代化为目标,实现市农业科技信 7
息协会对棉花产业的信息化管理,发布产业动态和农资消费等产业资讯信息,帮助棉农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辅助棉农和科技特派员开展棉花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智能决策,并通过知识管理、在线问答和信息推送提高棉农知识水平,解决棉农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科技信息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图4)。
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知识浏览智能决策在线问答信息推送农事管理资讯服务产农手触业资专视产产产网即视图生农机摸动消业频前中后上时频谱产技推屏态费知知决决决问通诊知管指送推信指识识策策策答讯断识理导发送息导栽其投涝培它产产产干雹入人脱地灾技技前中后合各旱灾品为绒膜与术术管管管理阶灾花吐病的的服品包播品播苗蕾覆台服服害理理理的段铃絮虫抗抗务种衣前级种期期盖风务务及目管期期害灾灾选种管标技管管栽的其标理管管诊减减转子择理准培抗术理理产方灾灾理理断化标基收技灾量向措措技准础获减术术施施数信灾据息管管理理定施防灌植肥治溉信信信信息息息息管管管管理理理理 图4 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功能结构图 ①资讯服务 实现对与棉花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种植动态、收购动态、贸易动态等产业动态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为棉农提供产业发展资讯参考;根据棉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收集整理化肥、农药、棉种等农资消费信息,指导棉农放心消费。②农事管理 辅助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管理棉花种植的不同阶段产前(品种信息、土壤信息等)、产中(定植信息、施肥信息、喷药信息、灌溉信息等)、产后(收获信息、收购信息、加工信息等)进行数据采集和信息化管理,并根据产业发展动态、市场行情变化和气候变化为棉农提供投入品、栽培技术、防灾减灾等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③知识管理 收集整理品种选择、棉花生产、病虫害防治、施肥喷药、保花保铃、采摘收获等针对棉花生产管理的图谱知识、视频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知识浏览方便棉农学习掌握,提高棉农的知识水平。④智能决策 辅助棉农和基层科技特派员实现棉花产前决策(品种选择、脱绒包衣种子标准、合理的目标产量、各阶段管理方向、播前管理等)、产中决策(播种技术、苗期管理、蕾期管理、8
花铃期管理、吐絮期管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诊断、人为灾害及期转化技术、干旱的抗灾减灾技术、涝灾与台风的抗灾减灾、雹灾的抗灾减灾措施等)、产后决策(品级标准等),为棉花产业发展提供辅助决策参考。⑤在线问答 通过门户网站的网上问答和即时通讯实现棉农与科技特派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答疑互动,及时解决棉农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视频诊断为棉农提供病虫害防治方法,减少棉农损失。⑥信息推送 实现棉花产业动态信息、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农资消费指导信息向手机、触摸屏等不同信息服务终端的推送,让科技信息真正进村入户,切实服务棉农的生产管理,将科技信息服务与棉花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棉花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4、构建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围绕棉花产业“团购直供”物流配送需求,通过对棉花生产过程中投入品需求和棉花采购等业务流程的整合和开发,构建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搭建集协会管理、招商加盟、产品展示、供求信息发布、农资采购管理、配送发货管理等于一体,立足XX、辐射全国的统一开放的棉花产业农资/农产品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农资/农产品网络展示和团购直供一体化管理运行,形成农业生产资料“厂家→协会→会员”和棉花产品“会员→协会→厂家”的物流供应链条体系,解决农资/农产品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流通成本高等问题,完善棉花产业产销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棉花产业信息化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图5)。9
图5 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展示页面 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紧扣棉农和厂商供需对接,形成“棉农-协会会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农资供应商/棉花需求商”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介组织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实时性,实现农业生产资料和棉花产品的网络购销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加盟管理、协会管理、团购管理、配送管理、供求管理和行情信息管理(图6)。10
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加盟管理协会管理团购管理配送管理供求管理行情信息管理加企协服销农棉农农盟业会务发售资花户农棉资企产会区货台供供需资花采业品员域管账求求求行行购管展管管管管管管理管情情理示理理理理理理理
图6 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图 ①加盟管理 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加盟合作的农资供应商和棉花需求商的申请审核和企业基本信息管理,为加盟企业提供产品展示服务,密切协会与企业的合作,为团购直供和产销对接奠定基础。②协会管理 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协会会员和服务区域的信息化管理,收集会员信息和服务区域信息,建立协会会员档案库和服务区域档案库,通过对不同区域协会会员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的区域分类管理建立协会会员薪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协会会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③团购管理 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棉农农资购买需求和农资产品遴选采购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协会会员收集农户零散的农资购买需求,由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汇总后分类整理,集合相同农资产品购买需求发布农资团购信息,并对加盟农资企业提交的产品信息和价格信息进行选择,最终确定采购的农资产品和采购厂商,改善棉农在农资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状况,聚集零散的棉农需求增强农资团购的谈判力量,为棉农谋取最大实惠,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通过网络平台交易,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扩大企业和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的影响力,实现企业、协会和棉农的“共赢”。④配送管理 实现农资产品直供配送管理和协会会员销售管理,帮助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及时掌握不同区域和协会会员的农资销售动态,增强协会对棉花产业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能力。⑤供求管理 实现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农资和棉花的供应、需求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发布,为企业和棉农建立供需对接渠道。⑥行情信息管理 实现对国内外市场农资和棉花产品价格行情的动态变化情况的收集整理和信息发布,为企业和棉农提供市场行情信息参考。
(三)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 11 依托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百姓科技活动中心,择优选择,区域布局,建设50个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每个服务站点选聘1~2名骨干会员作为科技特派员,配备电脑、机顶盒电视接收机、电话、电子图书等设备,通过互联网,与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联接,围绕棉花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环节,开展技术、信息、培训、物流等信息化服务。
(四)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 依托基层服务站点、骨干会员,实施“百村千户”示范工程。根据不同生产条件、生产类型,选择棉花标准化生产示范村100个,建设棉花标准化生产千亩示范方100个、培育棉花标准化生产示范户1000户。重点推广盐碱地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基于 3S的棉花种植管理技术、新型棉花农资配套应用技术、缓释肥、可降解生物农膜、农用保水剂等新技术、新成果;选择5~10个村,推广应用棉花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建立信息采集点,按照棉花产业数据库建设需求,统一信息采集方法和标准,确保信息采集真实性和有效性。
五、项目建设的初步计划 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片、推广应用”的方针进行实施。项目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项目执行时间:2010年8月-2010年12月 第一阶段:调研、需求分析、队伍组建:第1个月 [1] 调研XX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展需求调研,制定详细的系统开发计划 [2] 组建棉花产业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 [3] 建设棉花产业信息化示范体系、设计三级示范点的规模和硬件环境 第二阶段:技术方案设计、服务点、示范基地的选择及建设:第2-5个月 [1] 整合规划相关棉花产业信息资源 [2] 完成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需求分析与详细设计 [3] 建设棉花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示范店和基层服务点 [4] 完成网络视频互动培训交流系统开发 [5] 完成棉花产业咨询服务系统开发 [6] 完成棉花产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7] 完成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 第三阶段:平台试运行,基层服务点、示范基地建设和项目验收工作:第6个月 [1]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安装部署棉花产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试运行,完善功能 12
[2] 继续建设棉花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开展平台应用培训 [3] 整理文档,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完成项目的验收工作
六、项目建设的预期效益分析 科技特派员行动实施后,将形成一支由高层次科技人员和基层服务人员组成的信息化科技特派员队伍,搭建一个全面服务棉花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棉花产业信息化基层服务站点和一批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形成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网络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在棉花产业信息化发展中的转化应用,增强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对棉花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引导能力,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建设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社会效益 科技特派员行动的实施,面向棉花产业发展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科技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可显著增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促进资源优势和科技要素的紧密结合,增强先进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构建可视化的信息服务与互动交流方式,实现专家在线视频诊断、在线指导、电话咨询、技术讲座、田间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与棉农及时有效沟通,形成了“上联农业专家、下连广大棉农”的崭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式,使专家的聪明才智与农民的具体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经济效益 科技特派员直接将科技信息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到户,通过技术培训、互动交流、产业咨询、团购直供等方式将科技信息送到棉农手中,提高棉农自身科技素质,帮助棉农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基层服务站点的信息化服务和应用示范基地的示范推广,促使农村实用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推广普及,促进科技成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转化应用,可使棉花种植信息化应用示范面积达到100万亩,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平均亩产提高15%以上,植棉综合效益提高30%~50%,增加就业岗位5000个,促进棉花产业良性发展和农民增收。
3、生态效益 科技特派员行动的实施,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农业经济结构逐步从单一型向多种型、主导型转变,从追求产量增长向注重提高质量转变,从依靠资源开发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从沿袭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规模生产转变,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村能源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的生态化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13
第三篇:2017东营中考政策方案
2017东营中考政策方案
各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济军基地教育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局属各中学,市属各职业学校,各民办中学,各民办职业学校:现将《2017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营市教育局
2017年3月27日
2017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
招生工作意见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发〔2015〕4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发〔2015〕5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意见。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毕业标准的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一)考试科目、考程与形式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科目为艺术(音乐、美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考程各120分钟;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考程各60分钟。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开卷考试,信息技术考试与山东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结合,体育与健康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要求实施测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学生上台实验操作。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和思想品德以分数表达(原始分四舍五入取整数)。体育与健康测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学校考查科目成绩以百分制表达(原始分四舍五入取整数),按等级公布,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90分以上为A等、89-75分为B等,74-60分为C等,59分以下为D等。
(二)考试成绩使用及设定
2017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用于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录取,同时作为考生义务教育毕业资格的依据。总分满分770分。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120分(英语含听力部分20分);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卷面满分各100分,物理按照卷面得分的70%计入总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按照卷面得分的50%计入总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按等级折算成分值计入总分,其中:信息技术20分(A等20分、B等15分、C等10分,D等5分),体育与健康60分(A等60分、B等56分、C等52分,D等48分),理化生实验操作10分(A等10分、B等8分、C等6分,D等4分)。
(三)命题原则与范围
1.各学科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为重心,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学科内容,用开放性、探究性题目考查学生在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的导向作用。
3.时事政治的命题范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
(四)考试时间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10日-12日,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五)考试组织实施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科目考试、体育与健康测试由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由市教育条件装备办公室统一组织。文化课科目考试全部在标准化考场进行。具体考务要求参照《东营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实施细则(2017年修订)》(另文印发)。信息技术考试按市教育局《关于初中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等级划分的补充规定》(东教发〔2011〕7号)执行。
学校考查科目的考查,由各初中学校负责组织。
2.2017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中成绩不及格的,可以申请重考,参加本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重考成绩卷面得分超过60分的按照60分计算,卷面得分仍不足60分的按实际得分计算。已经在八年级参加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卷面得分达到60分及以上成绩的,不允许重考。未参加我市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可以申请参加本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按实际得分计算成绩。
3.听力残疾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科目考试的,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听力残疾学生参加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免外语听力考试的通知》(通知〔2015〕23 号)有关规定办理。5月15日前,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局属各初中学校将申请免外语听力考试考生有关材料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后,于5月20日前将名单移交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在5月底前将名单发各考区。
4.5月10日前,初中学校将考生的学校考查科目成绩报主管教育部门,主管教育部门将考生成绩录入报名信息数据库。学校考查科目成绩须在校内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
5.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不及格科目的,由所在初中学校组织补考,补考及格的,发放义务教育毕业证书。
(五)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报名 1.时间:4月25日-26日。2.地点:各初中学校。
3.信息采集与数据移交:各初中学校负责采集录入学生报名信息,并经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后,于5月3日前将报名数据库报主管教育部门。主管教育部门审核无误后,于5月5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汇总后,于5月10日前将考生报考数据库移交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各初中学校要安排专人对考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以及考生照片开展认真审核工作。对于审核中发现的本人与照片或信息不符、信息有误、照片格式有误或图像不清晰等情况,要及时予以更正信息或提供符合规范的照片。照片要求长、宽比为4∶3,像素数240×180,头像部分占照片面积2/3以上,采用JPEG格式存储。
4.考场编排与准考证发放: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于5月底前完成考场编排和准考证发放。
(六)评卷
文化课考试评卷工作由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采取题卡分离、网上评卷的方式进行。
(七)成绩公布
考试成绩于6月下旬公布,单科成绩为折合后的成绩(四舍五入取整数)。
(八)考试成绩管理
除教育部门公布的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成绩查询方式和提供的个人成绩通知单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考生成绩,更不得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县区、学校的依据,不得按照考试成绩给县区、学校和学生排名排队。
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
按照《关于印发〈东营市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东教发〔2009〕35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工作的通知》(东教办发〔2010〕18号)有关要求,为深入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毕业总评等级达到C等(含C等)以上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方可报考普通高中学校;达到B等(含B等)以上者,方可作为指标生录取;普通高中录取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相同的,按照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择优录取。
三、高中阶段学校招生
(一)招生计划
市教育局统一下达全市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具体计划见东教发〔2017〕10号文件。
(二)招生范围和对象 1.普通高中:市教育局所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市直、东营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济军基地实验学校招生;各县区所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所在行政区域招生;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所属初中学校招生;独立办学的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可面向全市招生。各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对象为具有招生范围内学籍(或户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非应届初中毕业生不得报考普通高中。
2017年,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招生融合试点工作:市二中招收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150人;河口一中招收河口区区域内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150人;垦利一中招收父母或本人持有垦利区区域内房产证或购房合同的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100人;胜利三中招收市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范围内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50人;胜利十中招收市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范围内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50人(含音乐10人、美术30人、体育10人)。
2.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为全市(含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初、高中应届毕业生。3.高等职业(师范)教育院校、三年制普通中专学校:初中后高等职业(师范)教育招收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且达到一定分数要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三年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范围为全市(含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初、高中应届毕业生。
(三)报名和填报志愿 1.报名时间
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时间为4月6日-8日,逾期不再办理。2.报名地点
(1)考生分别到学籍或户籍所在地教育部门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符合报考条件的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报考市二中、河口一中、垦利一中的,在学籍学校填报相应志愿;市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范围内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报考胜利三中、胜利十中的,在学籍学校填报相应志愿。
(2)报考市一中、市二中的考生报名地点:市教育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属初中学校和济军基地实验学校按照报名时间安排集中到市晨阳学校体育馆一楼大厅报名;在外就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市一中、市二中的考生于4月8日到市晨阳学校体育馆一楼大厅报名,工作时间为8:30-17:00;东营区所属初中学校集中到东营区教育局指定地点报名,4月8日前东营区教育局将学生报考资料和报名数据库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3)第一志愿报考民办学校的考生,既可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地报名,也可到所报考学校报名。4月8日前各民办学校将学生报考资料和报名数据库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3.报名办法
(1)在学籍所在地报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以学校为单位集体报名。报名时需提供每位考生的纸质档案资料(考生本人的《东营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生志愿表》)、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市内转入学生还需提供原就读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出具的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原始分数)证明。
(2)在外就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持初中学籍证明(由考生学籍所在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加盖学籍管理专用章)、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由考生就读学校出具,加盖公章)、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报名。在市内就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还需出具原毕业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出具的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原始分数)证明。
(3)特殊考生须持有关证书(证件)原件和复印件报名。(4)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生持报考学校专业合格证报名。
(5)集体报名考生信息于报名前由初中学校采用学籍管理系统进行采集。初中学校填写《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生信息汇总表》(附件1),报名时提交主管教育部门进行资格审核。初中学校同时填写《2017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未报考学生信息汇总表》(凡截止2017年3月15日在籍的未报考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均应统计填报),报名时提交主管教育部门,作为普通高中指标分配和资格审核的依据之一。考生基本信息审核及照片格式要求,参照八年级地理、生物报名的信息采集要求。
(6)在外就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报名时现场照相并采集报考信息。4.填报志愿 4月6日-8日,考生报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同时填报普通高中和市内中等职业学校志愿。考生填写《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生志愿表》(附件2),志愿分为普通高中志愿和中等职业学校志愿。
普通高中志愿分为公办普通高中志愿和民办普通高中志愿。其中,市教育局、东营区教育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属初中学校、济军基地实验学校考生公办普通高中志愿可报考市一中、市二中、胜利三中和胜利十中。在《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生志愿表》上,公办普通高中志愿分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考生第一志愿必须填报,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第一志愿填报市一中的考生,第二志愿可从市二中、胜利三中、胜利十中三所学校中选择一所学校。第一志愿填报市二中、胜利三中或胜利十中的考生,不填报第二志愿。报考胜利十中的考生,需取得胜利十中音体美特长生相应专业合格证。
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报考市二中的,其志愿填报办法由胜利教育管理中心确定,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市内中等职业学校志愿分为第一、第二志愿,考生可根据各县区中职学校专业特点自主选择。
7月初,各初中学校组织考生依据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6月底前公布),在网上填报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及三年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志愿。在外就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到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部门指定的地点填报相关志愿。8月份,将公布缺额计划,在网上填报征集志愿。
各初中学校负责指导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打印志愿表,由考生及家长签字确认后,以学校为单位汇总后报送所在地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招生办(局属初中学校将考生志愿表报送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填报志愿具体时间安排和有关要求参照《东营市2017年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另文印发)。
5.相关工作要求
(1)各报名点要认真勘对考生报考信息,确保考生信息准确无误。
(2)在市内就读需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就读学校及学籍主管部门应为其出具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籍证明和地理生物学科成绩(原始分数)证明材料,任何单位不得拒绝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出具相关材料。
主管教育部门填写《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回户籍所在地报考考生信息汇总表》(附件3)和《2017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未报考学生信息汇总表》(附件4),对出具报名材料的考生去向和未报考考生去向做好登记汇总,并于4月12日前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作为集中审查考生报考资格的依据之一。
(3)特殊考生需填写《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特殊考生审批表》(附件5),所需证明材料经审查后,退回原件,保留复印件。在外就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报名时提交《审批表》和证明材料,由主管教育部门组织认定。
(4)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统一制发考生报名信息采集数据库,下发至各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和局属各初中学校、各民办学校。各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于4月12日前完成考生信息勘对工作,以刻录光盘的形式将考生报名信息数据库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同时根据考生志愿分类别报送纸质《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生信息汇总表》(复印件盖章)。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汇总全市考生报考信息、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后,于4月15日前移交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市教育招生考试院于4月中下旬进行体育测试编组、准考证发放和测试工作,于5月底前完成全市文化课考场编排和准考证发放工作。
(5)考生信息技术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总评等级和特殊考生加分信息在报名时予以确认。5月15日前,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完成学生报考信息整理,以学校为单位打印,返回考生所在初中学校,经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其他人不得代签。在外就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报名时现场签字确认本人报考信息。
(6)各级教育部门、各初中学校应明确告知考生具有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及三年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志愿填报的选择权利。各初中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不得强迫学生更改报名志愿或强迫学生分流。对查实存在强迫学生填报报名志愿行为的,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7)各初中学校要将《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发至每一位考生,并由家长和考生阅读后共同签字确认。该信“回执”由初中学校按照班级收回,留存备查。
(四)录取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在市教育局的组织领导下,按照“属地管理、分类实施”的原则,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部门分别组织实施。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所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程序,组织实施录取工作。市、县招生考试部门组织实施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录取工作。
1.公办普通高中录取。
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继续采取集中封闭录取的方式进行。市教育局按照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1:1.2的比例确定公办普通高中普通考生最低录取资格控制分数线。凡参加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低于该控制分数线的、在市外取得普通高中学籍的考生,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得接收入学或转入学籍。
录取的基本原则是:以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考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择优录取。录取的基本程序是:主管教育部门依据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报考志愿,按照招生计划1:1.2的比例,向高中学校投档---高中学校依据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按照招生计划等额确定录取学生名单---高中学校向主管教育部门提交录取学生名单(包括录取数据库和纸质名单)---主管教育部门审核录取名单无误后,报市教育局审定---市教育局打印考生录取通知书,加盖录取专用章---高中学校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和入学须知,组织学生报到---市教育局注册录取新生普通高中学籍。
各区域具体录取工作程序由主管教育部门按照上述原则确定,报市教育局核准备案后组织实施。如果采取分批次录取的办法,则按照批次顺序报市教育局审定录取新生名单后,再行组织下一批次录取工作。
2017年,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录取继续按照自主招生录取、特长录取、指标分配录取、统一录取的顺序进行。(1)自主招生录取
①自主招生测试:组织自主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审定的自主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和下达的自主招生计划组织自主招生测试工作,并于5月30日前将通过自主招生测试考生名单报送主管教育部门和市教育局。
②录取:在普通高中录取期间,由主管教育部门根据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测试结果办理录取手续,并报市教育局核准。若自主招生录取不满计划,剩余计划转入普通考生统一录取计划。
(2)特长录取
①专业考试:招收艺体特长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制定专业考试实施办法,报主管教育部门审核同意后组织专业考试,并于4月6日前将取得专业合格证的考生名单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②录取:由主管教育部门按照高中学校特长招生计划1:1.2的比例和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专业向高中学校投档。高中学校依据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按照招生计划等额录取,录取最低分数线不低于本校普通考生统一录取分数线的70%。对报考本校,专业考试成绩在学校本专业招生计划前20%的考生,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低于本校特长录取分数线,由学校提出申请,可适当降低分数录取,但最低录取分数线不低于本校普通考生统一录取分数线的60%。若特长录取不满计划,剩余计划转入普通考生统一录取计划。以特长培养为主的普通高中学校,由主管教育部门制定具体录取办法,报市教育局审定后实施。
未在特长录取阶段录取的音体美特长生,按照普通考生身份参加指标分配录取和统一录取阶段的录取。(3)指标分配录取
①指标分配:将市一中、河口一中、广饶一中、垦利一中、利津一中、利津二中、胜利一中、胜利二中招生计划的80%(不含自主招生计划和特长生计划)分配到招生范围内各初中学校。原则上按照初中学校报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毕业生人数和素质教育工作评价得分各占50%权重分配指标。各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制定具体分配方案,5月底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凡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人数少于2017年3月15日学籍人数的,除流动人口子女回原籍报考(以主管教育部门出具回原籍报考证明材料人数为准)外,按照减少人数的50%扣减该初中学校分配指标,扣减的招生指标纳入统一录取计划中。
②指标生资格认定:指标生须是在学籍学校实际就读一年以上(即2016年3月15日前转入并在校就读)、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毕业总评等级达到B等(含B等)以上、各考查科目成绩达到B等(含B等)以上的考生。
指标生资格审核工作由主管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各初中学校为资格审核责任主体。各初中学校取得指标生资格考生的名单要具体到每个班级,经班主任、教务主任(或年级组长)、校长签字确认,在校内醒目位置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填写《2017年普通高中指标招生取得指标生资格学生一览表》(附件6),5月10日前报主管教育部门核定并作为指标录取的依据。主管教育部门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经主管教育部门核查或群众举报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的,由主管教育部门取消相关考生指标生资格,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对学校直接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③录取:主管教育部门以初中学校为单位,按照初中学校指标生分配名额1:1.2的比例,向高中学校投档。高中学校依据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按照各初中学校分配指标和符合指标录取条件学生名单等额录取。高中学校招生范围内各初中学校指标招生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校和最低的学校之间的差距不大于40分,未完成分配指标部分招生计划纳入统一录取计划中。
(4)统一录取
在自主招生录取、特长录取、指标分配录取完成后,统筹剩余的招生计划进行统一录取。主管教育部门按照该阶段招生计划1:1.2的比例和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向高中学校投档。高中学校依据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按照招生计划等额录取。
2.民办普通高中录取。
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工作与公办普通高中录取同步进行。录取的基本程序是:市教育局按照各学校招生计划1:1.2的比例和考生志愿向民办普通高中投档,各民办普通高中依据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考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按照招生计划等额录取---各民办普通高中向市教育局报送录取学生名单---市教育局审定录取学生名单,打印录取通知书,加盖录取专用章---各民办普通高中向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和入学须知,组织学生报到---市教育局注册录取新生普通高中学籍。
若第一志愿报考民办普通高中的考生数量完不成招生计划时,由市教育局向社会发布信息,各民办普通高中组织考生二次报名,并按照上述原则和程序确定录取学生名单。
3.市一中和市二中录取办法
按照公办普通高中录取程序完成市一中录取,然后组织市二中录取。首先组织市二中自主招生录取和音体美特长生录取,然后将第一志愿报考市二中的考生总成绩提高20分,按照录取程序和市二中招生计划,与第二志愿报考市二中的市一中落榜考生合并录取。音体美特长生若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则在参与第二志愿录取时以普通考生的身份参加录取。
4.融合招生试点学校录取办法 今年,市二中招收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胜利三中和胜利十中招收市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范围内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招生计划录取工作单独组织,按志愿、按分数、按招生计划择优录取,其中市二中、胜利三中融合招生录取分数线不低于本校普通考生录取分数线,胜利十中融合招生录取分数线按专业确定,不低于本校各专业考生录取分数线。
河口一中、垦利一中招收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具体实施办法,由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与河口区教育局、垦利区教育局商定,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五)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录取
报考职业中专学校的考生,根据考生志愿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由高到低的原则,由有关职业中专学校办理录取手续。考生还须到有关职业学校确认具体专业,领取录取通知书。若考生第一志愿计划满额,根据考生第二志愿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六)高等职业(师范)教育院校、三年制普通中专学校录取
报考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及三年制普通中专学校的考生,按照《东营市2017年初中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另文印发)规定的填报志愿方式办理志愿填报、录取手续。东营市体育运动学校招收的普通中专学生,由招生学校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到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
(七)学籍注册
1.普通高中学籍注册。录取完成后,注册普通高中学籍。学籍注册工作由市教育局按照审定的新生名单和考生报考信息,通过山东省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完成。各普通高中学校于7月31日前向主管教育部门和市教育局报送未报到学生名单,学生没有到校报到入学的,学校不得通过招生程序将其学籍注册成正式在校生。按照教育部“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的要求,严禁普通高中学校空挂学籍。
2.中等职业学校学籍注册。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在20个工作日内通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其建立学籍电子档案,并逐级上报学籍主管部门审批,完成学籍注册。
3.高等职业(师范)教育院校、三年制普通中专学校学籍注册。新生报到后,录取学校将组织对其入学资格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办理学籍注册手续。
(八)特殊考生加分政策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为特殊考生。特殊考生在本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基础上加分参加录取,若考生同时具备几项,只选其中一项,不累计加分。
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须有侨办或台办证明)加10分。
2.少数民族考生(须有民族事务部门和公安部门证明)加10分(2019年取消该加分项目)。
3.对东营市户籍、农村自愿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家庭,其女考生(须有县级卫生计生部门证明)加10分。
4.军人子女(包括现役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的子女)报考普通高中,按照《东营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东政联〔2012〕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总政治部干部部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通知》(教政法厅〔2013〕1号)有关规定执行。特殊考生证书(证件)和资格认定的截止日期为2017年4月8日下午5:00,逾期不再受理。初中学校填写《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特殊考生情况汇总表》(附件7),4月8日前集中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特殊考生基本信息须经本人签字确认,严禁他人代签。特殊考生基本情况(含姓名、毕业学校、特殊考生种类等)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在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考生的受教育权,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考试组织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2017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附件8),各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各级教育部门相关职能科室和单位、各学校要按照2017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职责分工(附件9)的职责划分,认真尽职履责,切实做好协作配合,确保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发〔2015〕4号)精神,保障符合我市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参加高中阶段考试入学的权利,其报名条件、录取标准和收费标准等与本地学生相同。
(三)规范招生秩序。切实加强对学校招生行为的监管,严禁违规招生,维护招生工作秩序。各普通高中学校不得违规进行招生宣传,不得违规提前招生,不得招收规定区域外学生,不得超出学校合理规模和班额要求招生,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招生,不得接收已按规定程序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班,不得招收往届生插班复读。严肃查处各种名目的违规招生和乱收费行为。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基一〔2013〕7号)有关规定,各普通高中学校不得接收学生跨校借读。
(四)实行阳光招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学生家长宣传招生政策,公开招生信息,包括具体政策、招生计划、工作安排、咨询方式、招生结果、监督举报平台等。全市教育系统各新闻宣传媒体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新闻、访谈、专题、群众采访等形式,及时将招生政策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介,提高政策的社会知晓度和透明度。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招生考试工作的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相应的措施,实施全程监督,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确保招生考试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对考试招生工作的监督,及时查处群众反映的有关考试招生工作的违规违纪问题。
市教育局举报电话:8327670(基教科)8319928(职成科)8338710(招考院)举报信箱:dyjcjy@163.com 4月6日前,各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根据该意见,制定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报市教育局核准后向社会发布。各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简章须报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其中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报市教育局)核准后,方可向社会发布。
附件:1.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生信息汇总表
2.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生志愿表
3.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回户籍所在地报考考生信息汇总表
4.2017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未报考学生信息汇总表
5.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特殊考生审批表
6.2017年普通高中指标招生取得指标生资格学生一览表
7.2017年东营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特殊考生情况汇总表
8.2017年东营市初中%
第四篇:东营小学安全月活动方案
东营小学安全月活动方案
今年10月份是我市第一个“安全生产月”,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根据安丘市《学校“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方案》,现制定我校安全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宣传教育为手段,以提高小学生在灾难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学习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集中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整治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校园安全、关爱中小学生生命健康的宣传氛围,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二、活动时间和主题
活动时间:10月 10日-11月10日
活动主题:治理隐患,防范事故
三、活动内容
“安全教育活动月”期间,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确定活动内容、集中时间、统一组织,要注重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广泛参与。要突出主题,增强针对性,给全体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安全知识的机会,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观念。要认真组织开展校园“十二个一”活动:
1、一场启动仪式。
10月的第二周举行安全教育启动仪式,做好安全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营造安全教育活动氛围。
2、一幅标语。在学校醒目位置悬挂一幅“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3、一次动员。10月10日利用升旗仪式以及晨会时间,进行一次以“专辑里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和晨会。
4、一场讲座。邀请法制副校长等来学校作一场防震减灾、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安全知识讲座。
5、一期专栏。“安全教育月”期间,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墙报、专栏、黑板报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向全校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教育实效性和普及
率。
6、一场座谈会。“安全教育月”期间,要组织一次家长安全教育座谈会,引起家长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积极配合做好学生校外安全监护工作。
7、一次“把安全带回家”活动。开展“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主题教育,主要内容是组织学生写一篇安全题材作文,读给家长听;动手制作一张安全祝福卡片寄送)给亲人,让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8、一次影像教育。“安全教育月”期间,要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和学习有关安全教育录像。
9、一次竞赛活动。“安全教育月”期间,学校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10、在学校周边举办一次安全宣传活动,发放有关安全宣传资料,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健康安全成长的社会氛围。
11、开展一次学生安全文化书画展活动。举办一次学生安全文化书画征集活动,作品类别包括书法(包括毛笔、硬笔、篆刻等)、绘画(包括国画、油画、漫画等)。作品要紧紧围绕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以倡导安全文化,传播安全理念,推动学校安全文化建设为宗旨,突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主题,宣传安全常识、安全技能和安全理念。作品内容要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创意独特,贴近生活,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体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题思想。在征集展览的基础上,择优报市教育局。
12、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活动。对学校重点要害部位,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排查活动,彻底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工作落实。要结合学校安全工作的特点,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方案,活动内容要突出重点、具有可操作性。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学校要严格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从校长到全体教职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将“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的任务和责任分解、细化落实到人,认真组织做好宣传、教育、检查、整改、总结等各项工作,确保事事、时时、处处有人管。
3、突出主题,注重实效。学校要紧紧围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这一主题,结合本学校的实际,认真研究、组织、开展好“十二个一”系列教育活动。要注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绝不能搞形式主义。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要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长廊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切实加大“安全教育活动月”宣传力度,要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对学校“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学校安全的舆论氛围。
第五篇:东营小学师德建设活动工作总结
师德建设活动工作总结
东营小学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广大教职工政策法纪水平和职业道德观念,提高队伍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扎实开展了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营造氛围,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为保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我校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副组长校委会成员为成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安排专人专抓师德师风建设。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各项工作做出周密安排,提出具体要求。我校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设立意见箱;研究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期间,我学校出黑板报、墙报,悬挂宣传条幅,举办演讲、歌咏比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二、精心准备,认真实施,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还走向社会,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增强活动的实效。
与此同时,采取不同形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新《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必读》、《优秀班主任事迹汇编》、《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有关师德建设的文件、材料,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行“十不”行为规范》,开设师德论坛,开展“廉洁从教,从我做起”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发言并认真填写《师德自查报告书》,并要求教师有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和个人心得体会;内容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我校有针对性的拟订了整改方案,认真的进行了整改。校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班级召开学生或家长座谈会了解教师师德情况的“联系点制度”;公布监督电话、聘请校外监督员的“社会监督制度”;教师向学校公开承诺、学校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公开承诺制度”;凡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十不”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活动中 “一票否决制度”;在工作中,我们严格遵循这些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配合“师德建设”活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我校针对自身的具体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了师德师风演讲大赛;利用节假日举办颂师朗诵、歌咏会;开展“知荣明耻,我们先行”、“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等内容具体、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评老师、家长给学校和老师提意见、家长监督收费的办法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提高了认识,思想觉悟得到了升华,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向前进了一大步。
通过广大教师努力,我校广大教职工的师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基本认可。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是一项不断超越、持续发展的工作。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师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巩固已有的建设成果,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扎实做好今年的师德师风巩固提高工作,努力造就一支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师德建设活动工作总结
东 营 小 学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