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1 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名单
(共259个)
北京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光彩事业促进会 北京京奥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 北京市投资促进局投资咨询处 北京市大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社会服务部 天津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指导处 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天狮集团
天津大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环渤海创业精英协会 天津市南开区慈善协会
河北省衡水市农业开发扶贫办公室 河北省民政厅驻易县扶贫工作组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员会驻兴隆县扶贫工作组 河北省通信管理局驻赞皇县扶贫工作组 河北农业大学科教兴农中心 山西省总工会扶贫工作队 山西省妇女联合会扶贫工作队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中共晋中市委干部下乡领导组办公室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振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办公室 内蒙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共巴彦淖尔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内蒙古伊东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行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农户自立服务社 中共国家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机关委员会 辽宁省财政厅农业处 辽宁省总工会扶贫办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对口帮扶处 辽宁省朝阳市政府区域合作协调办公室 辽宁省朝阳市扶贫协会 辽宁省营口市经济合作办公室 辽宁省铁岭市经济技术协作中心 大连鹏生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 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定点扶贫办公室 吉林省众鑫绿色米业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安图德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机关委员会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公室综合处 中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机关委员会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住房保障局 黑龙江省鹤祥春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金山区农业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月星集团
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职工技术协会 上海玉佛禅寺
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人民政府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中心
中共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支部委员会 江苏省昆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常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扶贫基金会(江苏省扶贫开发协会)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农村工作办公室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文新街道办事处 中共慈溪市委、慈溪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 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支援合作处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经济合作局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 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萧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安徽航佳丝绸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安徽兴牧畜禽有限公司
安徽良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光彩事业促进会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新安源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福建省财政厅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福建省厦门市财政局农业处 福建省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 河仁慈善基金会
福建省厦门市对口支援办公室
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希望工程办公室
福建省扶贫基金会(扶贫开发协会)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 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 江西省赣州市地方税务局 中共九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南昌女子职业学校
江西省上饶市社会扶贫公益服务中心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革命老区“万人千县”联合调研组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驻村工作队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口支援协调处 山东省青岛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对口支援处 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经济联络处 山东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 山东省枣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滨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老区经济文化建设促进会 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 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
中共河南省委统一战线“同心”实践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 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驻西华县定点扶贫工作队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福润食品有限公司 河南省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洛阳市扶贫开发协会
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 福娃集团有限公司 枝江酒业有限公司
福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 湖北省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 湖南省岳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长沙市对口扶持龙山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南润和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万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人民医院基层医疗服务部 香港郭氏基金会湖南湘西保靖项目部 中共河源市委办公室
广东省韶关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省清远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人民政府 广东省东莞市工商业联合会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协作办公室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经济促进局(对口办)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 广东省珠海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省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中山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广东省惠州市慈善总会 广东省台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驻凌云县扶贫工作队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都安县扶贫工作队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神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基金会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驻什寒村工作组
中共海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海南省监察厅驻毛道乡扶贫工作队 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
海南福山油田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重庆市妇女联合会农村工作部 重庆市渝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社会扶贫处 重庆市武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 重庆龙湖企业拓展有限公司 重庆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四川省巴中市土地储备中心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乐山市扶贫开发协会 四川省成都市家禽产业协会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项目二部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 贵州省遵义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 贵州省关岭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 贵州省人口福利基金会 云南省昆明市投资促进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光彩事业促进会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富源县大炭沟煤业有限公司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驻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亚来乡扶贫工作队 西藏民族学院驻阿里地区普兰县霍尔乡扶贫工作队 西藏宏绩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分行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旅游协会
西藏自治区乃东县结巴乡滴新村兴农砂石厂加工合作社 陕西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 陕西省安康市苏陕交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 陕西省扶贫基金会 西安荣华企业集团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宝石花志愿者爱心联合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创业办公室 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水卷烟厂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行 甘肃省临潭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甘肃省张掖市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甘肃省古浪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六处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 青海省慈善总会
青海省德令哈市新堉种植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员会定点帮扶工作队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定点帮扶工作队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人民政府 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 宁夏兴俊爱心慈善基金会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哈密长河工贸集团 华能托什干河水电分公司 新疆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慈善总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8团建筑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1团惠民养殖合作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群收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95668部队80分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96423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省兴县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69322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蒙阴县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军区政治部秘书群联处 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省从江县人民武装部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省总队普洱市支队
第二篇:扶贫开发办公室社会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开发办公室社会扶贫工作汇报,我县的社会扶贫工作严格按照市扶贫办的总体部署,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动员社会各界、各阶层力量积极参与帮助贫困村的开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共筹集社会扶贫资金831万元,其中部门绑捆资金318万元,汶川地震捐资513万元(捐资中的400万捐赠给地震受灾区,另外113万元用于我
县受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完成特困村公路建设7条45公里,新建囤水田353亩,新建维修水利设施1300处,维修校舍1处,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培训950人(次)。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推动此项工作。特别是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贫困地区地势偏僻,交通闭塞,房屋结构落后,因此,损失较为为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调动全社会参与帮扶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播放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众的同情;二是广泛及时宣传在抗震救灾中帮扶贫困群众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来感召群众参与;三是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将参与社会扶贫作为加强对内部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部门定期分批安排职工到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并将帮扶成效与工作业绩挂钩。
二、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为切实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建设。自2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以两办的名义联合下文,要求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并实行扶持政策一定五年不变。县委还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特困村制度,明确了每个县级领导和部门所联系的贫困村具体的帮扶内容,特别在今年抗震及灾后重建期间,每个领导与部门多次深入联系村,帮助研究制定具体的救灾措施,协调解决重建所需的物资,确保全县没发生一起因地震造成的纠纷。
三、加强督促,公开公示
为确保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将各单位及其职工的捐资情况纳入了年终的目标考核。在捐资过程中,绝大多数单位及干部职工反应积极,但有少数单位及个人因认识不到位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按时捐款,对此,县扶贫办协调县督查室在党政网上发出《督办通知》,要求未捐资的单位限期完成捐资任务。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监督
机制,对单位和个人的扶贫捐资,一律存入扶贫专户,资金的使用原则由县扶贫办提方案,交县扶贫领导小组集体审定。资金的筹集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大足报》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安排到特困村的社会扶贫资金,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报批,执行扶贫资金的“备案制、报帐制、公示制、审计制”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扶贫资金专帐、项目台帐制。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还邀请县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监督,县审计部门定期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
今年社会扶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极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社会扶贫筹资主要来源于县直部门和街、镇、乡单位、职工及工商企业,居民捐资较少,筹资渠道不宽;三是社会扶贫力量仍然较为薄弱,扶贫面有限。
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
工作,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成效。
1、积极做好筹集社会扶贫资金的各项工作,并不断拓展筹资渠道,力争资金筹集额有新突破。
2、加强调研,合理安排今年筹集的社会扶贫资金,充分发挥社会扶贫资金的效益。
3、在县级联系领导和部门的帮助下,多形式、多渠道整合各类资金,在1-2个特困村建立笋竹或优质黑山羊专业合作社,推动特困村产业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在1-2个特困村建立高产示范农田。
第三篇:967-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文件 办 公 室 行 政 人 事 司
国开办司发[2011]83号
关于报送“十一五”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办(局):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产业扶贫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更好地推动连片特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我办决定对“十一五”时期全国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总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务
(一)督促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国定重点县填报“十一五”产业扶贫项目情况调查表(附表1)。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各县上报的调查表进行汇总填报(附表2),同时报送“十一五”时期本省产业扶贫综合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1、“十一五”产业扶贫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特点;
2、“十一五”产业扶贫结构分析,即在汇总各县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对调查表中所列各项指标进行分类描述;
3、“十一五”产业扶贫趋势分析,主要是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分析今后一段时期产业扶贫的基本发展态势;
4、“十一五”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5、“十二五”产业扶贫的操作性建议。
二、有关要求
(一)各省(区、市)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专人,深入调研,全面总结。
(二)请于2011年12月10日前,分别以书面和电子版形式将汇总表、综合分析报告报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各县的调查表作为附件附后)。
专此通知。
附表:“十一五”产业扶贫项目情况调查表
联 系 人:国务院扶贫开发指导司张要杰
联系电话:010-84419970传真:010-84419975 电子信箱:yaojiezhang@sina.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二〇一三年五月一日
第四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
国开办发(2006)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办、财政厅(局)、农业银行:
为继续深化扶贫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贷扶贫新的机制,进一步发挥信贷扶贫资金的重要作用,提高到户贷款的比重和效益,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基础上,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共同决定,对扶贫贷款管理运行体制进行改革,将原由农业银行统一下达指导性计划并组织发放贷款,改为两部分运作:一是到户贷款。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全部下放到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县选择金融机构发放并与其直接结算贴息。二是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基础设施等项目贷款(以下简称“项目贷款”)。今年在河北、黑龙江、江西、湖北、重庆、云南、陕西、甘肃等8省(市)开展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下放到省的试点(以下简称“项目贷款试点”),由省选择愿意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金融机构发放并与其直接结算贴息;试点省以外的其他省份仍按原有体制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到户贷款及项目贷款试点有关要求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管理
1.承贷机构和贷款来源。任何愿意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金融机构,均可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具体由哪家或几家金融机构承担,由试点省、县确定。中央对到户贷款及贴息下放试点省的项目贷款不再下达指导性计划,贷款所需资金由承贷金融机构自行筹集。
2.贷款利率、贴息标准及期限。贷款期限由金融机构视实际生产周期自主确定,贴息1年。
在贴息期内,到户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和浮动系数,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中央财政在贴息期内按年利率5%的标准给予贴息。
项目贷款试点利率执行扶贫贷款优惠利率(目前年利率为3%),优惠利率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由省财政据实贴息。超过贴息期限的贷款,不再执行优惠利率,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相关规定执行。
3.贷款对象和重点。到户贷款的贷款对象为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主要用于扶持其发展生产。非贫困的个体经营户、示范户、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及非生产性项目不得使用贴息贷款。
项目贷款试点集中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重点支持对解决贫困户温饱、增加收入有带动和扶持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中介组织如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大户),适当支持农村(包
括小城镇)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项目。
4.扶贫项目认定。扶贫部门要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和扶贫开发规划,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扶贫项目库建设。各级扶贫、财政部门要按权限严格把好扶贫项目认定关。扶贫贴息贷款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项目,要报国务院扶贫办备案。
5.贴息确认。金融机构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在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和扶贫项目库中自主选择、独立审贷。贷款发放前,要征得当地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认可;放贷后,由扶贫办、财政部门共同审核认定并盖章,财政部门据此拨补贴息资金。
(二)贴息资金来源和管理
1.中央财政按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万元规模,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分配到各省;到县具体额度,由各省自行确定并安排到县。同时,安排河北、黑龙江“项目贷款试点”贴息资金各500万元,江西、湖北、重庆、云南、陕西、甘肃各1000万元开展贴息下放试点。
2.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贴息资金要存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账管理。贴息资金不能满足贷款需求的,可从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年初农行预下的8个项目贷款试点省的贷款计划所需贴息,在安排到省的贴息资金中予以解决。
3.贴息资金可采取核补给金融机构和直接补贴给贫困户或项目实施单位两种方式,具体采取何种方式,由各省、县自行确定。
4.要切实加强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财政贴息资金不得用于贴息范围之外的其他支出。如有结余,可结转下继续用于利息补贴。
(三)其他要求
1.项目贷款试点省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积极协调,确保贷款规模不低于往年平均水平。扶贫、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试点工作。
2.各省(县)扶贫、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扶贫到户贷款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指导和培训,确保贫困户的贷款需求。到户贷款其他有关要求,可参照《关于做好2005年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05]48号)执行。
3.坚持部门分工协作。扶贫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监测,做好指导服务、贫困户核准、项目库建设及项目认定和贴息确认等工作,协助金融机构收回贷款;财政部门主要负责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的审核与拨付;金融机构主要负责扶贫贷款项目的审批,贷款投放和回收,并定期向扶贫和财政部门提供扶贫贴息贷款审批、发放、使用有关情况。金融机构在保证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手续,放宽贷款条件,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4.加强跟踪监测和监督检查,认真做好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按照《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的通知》(国开发[2004]2号)有关要求,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实行公告、公示。
5.各省要依据以上原则,结合本省实际,抓紧制定到户贷款实施方案,8个项目贷款试点省同时要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并于8月10日前报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备案。明年1月底前,对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并报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办等部门
关于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政办函〔2006〕12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制定的《陕西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八月十六日
陕西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农行
陕西银监局省农村信用联合社
为了继续深化扶贫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贷扶贫新机制,切实发挥信贷扶贫资金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进程,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开办发〔2006〕46号)精神,提出我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奋斗目标,坚持市场导向,项目覆盖,龙头带动,贷款扶持的原则,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努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意识,充分发挥信贷扶贫资金的作用,使贫困群众真正得到有效扶持。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的安排,扶贫贷款管理运行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原由农业银行统一下达指导性计划并组织发放贷款,改为两部分运作:一是到户贷款。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全部下放到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县选择金融机构发放并与其直接结算贴息。二是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基础设施等项目贷款(以下简称项目贷款),在包括我省在内的8个省(市)开展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下放到省的试点(以下简称项目贷款试点),由省选择愿意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金融机构发放并与其直接结算贴息。
三、到户贷款及项目贷款试点的有关要求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管理。
1.承贷机构和贷款来源。任何愿意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金融机构,均可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具体由哪家或哪几家金融机构承担,到户贷款由各县级人民政府确定,项目贷款试点由省人民政府确定。贷款所需资金由承贷金融机构自行筹集,省上不再下达指导性计划。
2.贷款利率、贴息标准及期限。贷款期限由金融机构视实际生产周期自主确定,贴息1年。在贴息期内,到户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和浮动系数,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中央财政在贴息期内按年利率5%的标准给予贴息。县级财政部门要制订《财政扶贫资金到户贴息贷款管理办法》。
项目贷款试点利率执行扶贫贷款优惠利率(目前年利率为3%),优惠利率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由省财政据实贴息。超过贴息期限的贷款,不再执行优惠利率,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3.贷款对象和扶持重点。到户贷款的对象为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每户贷款本金不超过1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其发展生产。非贫困的个体经营户、示范户、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及非生产性项目不得使用到户贴息贷款。
项目贷款试点集中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省级重点县(市、区)适当予以扶持。重点支持对解决贫困户温饱、增加收入有带动和扶持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中介组织
如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大户),适当支持农村(包括小城镇)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项目。优先扶持扶贫龙头企业。
4.扶贫项目认定。扶贫部门要根据《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的要求和扶贫开发任务,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扶贫项目库建设。全省各级扶贫、财政部门要按权限严格把好扶贫项目认定关,省扶贫办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制订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贷款要与各地的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扶贫贴息贷款本金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项目,要经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超过1亿元的项目,要报国务院扶贫办备案。
5.贴息确认。金融机构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在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和扶贫项目库中自主选择、独立审贷。贷款发放前,要征得当地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认可;放贷后,由扶贫、财政部门共同审核认定并盖章,财政部门据此拨补贴息资金。
(二)贴息资金的来源和管理。
1.中央财政按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万元的规模,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分配到省,由省上直接分配到县。同时省财政按每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10万元的规模,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直接分配到县(市、区)。中央下达的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由省上将资金规模分配到市。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剂。
2.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贴息资金要存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账管理。贴息资金不能满足贷款需求的,可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
3.贴息资金采取核补给金融机构的方式进行。
4.切实加强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财政贴息资金不得用于贴息范围之外的其他支出。如有结余,可结转下继续用于利息补贴。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确保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省上成立由省扶贫办、省财政厅、人行西安分行、陕西银监局、省农行、省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主管副省长担任,协调解决改革试点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市、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积极协调,确保贷款规模和贷款效益。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试点工作。各县(市、区)扶贫、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扶贫到户贷款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指导和培训,确保贫困户的贷款需求。到户贷款其他有关要求,可参照《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国家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陕扶办发〔2005〕42号)执行。
2.坚持部门分工协作。扶贫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监测,做好指导服务、贫困户核准、项目库建设及项目认定和贴息确认等工作,协助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省上拟在3个县就扶贫社协助金融机构放贷和收贷进行试点,总结经验。财政部门主要负责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的审核与拨付。金融机构主要负责扶贫贷款项目的审批,贷款投放和回收,并定期向扶贫和财政部门提供扶贫贴息贷款审批、发放、使用有关情况。金融机构在保证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手续,放宽贷款条件,为贷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加强跟踪监测和监督检查。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省上拟在陕南、陕北、关中各选择3个县,建立到户贷款监测点,各市、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建立必要的实施监测点,对到户贷款的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跟踪监测,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反馈信息,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要建立贷款户回访制度,帮助贷款户用好扶贫贴息贷款,更好地发展生产,并使他们成为信用户、文明户。要按照《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的通知》(国开发〔2004〕2号)要求,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全面实行公告、公示。
4.各县(市、区)要按照中、省对到户贷款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县(市、区)实际,认真制定小额到户贴息贷款实施方案,并于今年9月1日前以电子版形式(placj@163?com)报省扶贫办备案。要建立到户贷款情况的统计监测制度,市、县(市、区)每季度向省扶贫办上报一次到户贷款实施情况。各设区市年终要对到户贷款实施情况和项目贷款改革试点工作进行
第五篇: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启用“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的通告
国务院决定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增强社会公众对人口普查工作的认知度,规范“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的使用与管理,经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从即日起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启用“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
一、标志图案
二、标志涵义
“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以汉字书法“人”字和国画“中式民居”及英文字母“C”为主要图形元素,以国旗颜色为主要色素。书画风格的“人”字抽象化为万里长城图形,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两条环绕的彩带源于英文字母“C”,代表“CHINA”和“CENSUS”,“2010”表明普查年份,体现了“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主题概念及与国际接轨的普查理念。
三、标志使用范围
“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供各级普查机构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活动中使用。主要包括:
(一)人口普查办公用品,如公文袋、文件夹、信封、信纸、会标、名片、请柬,以及普查工作证件、奖牌、奖励证书等;
(二)人口普查出版物、公益广告、宣传品、纪念品等;
(三)人口普查专用网站、网页,教学用幻灯片模板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标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商业活动。
四、标志使用管理
为了加强“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使用的统一、准确、规范,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印发《中国人口普查—2010形象视觉识别设计手册》。
“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的使用由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九年十一月二日
单标志:
横式:
上下式: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