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文章标题: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根据《中共___市委办公室关于对市委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进行立项督查的通知》(丽办发[20xx]03号)文件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___的战略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方针,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调整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我办及时召开了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把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科技产业扶贫、安居工程四项重点工作作为今年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继续抓好小额信贷和信贷扶贫项目、社会帮扶、扶贫机制创新试点县等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整村推进、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全市实施整村推进170个村,总投资2495万元。其中:省级下达计划97个村,市级财政安排实施41个村、各区县筹集资金实施32个村,4000户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10个。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各类扶贫项目建设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做好培训工作。各区县分管领导、市县扶贫办相关业务人员都参加了省整村推进村级规划培训,各区县也对乡村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二是及早下达计划。根据省级计划,我市迅速制定实施方案,在4月份就将各类计划分解落实到各区县,使各项目区在最佳时节启动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三是认真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省的有关要求,重点扶持村以自然村为实施单位,在深入调查、认真分析、找准主要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抓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设置项目,自下而上,因地制宜地编制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四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并将项目资金及时下达到区县。各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整合资金投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一区四县用于整村推进项目的资金达400万元,其中玉龙县配套实施12个村180万元,古城区配套14个村140万元,华坪县配套4个村80万元。现各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工程量的50。
(二)科技产业扶贫取得新的突破
我市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温饱的重要措施,通过认真实施好科技产业扶贫项目,用好用活信贷扶贫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努力推进产业扶贫。今年省下达小额信贷资金计划2400万元,为组织好资金发放工作,我办积极与市农行协调,召开了协调会,在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优先放贷,并与市农行负责人一起深入到玉龙县鲁甸乡等乡镇,就小额信贷资金扶持特色产业情况进行调研,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回收方案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小额信贷工作,目前,全市已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170万元。信贷扶贫项目立项5个,资金规模2100万元。扶持培育了苦良姜、青梅、魔芋种植与加工,畜禽养殖等一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种、养、加特色产业,推动了优势产业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温饱发挥了较大作用。组织推荐6个龙头企业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首届扶贫项目展洽会,为扶贫龙头企业培植产业、寻求市场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劳务输出工作呈现新亮点
我市各级各部门把扩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贫困地区生态压力、促进贫困地区群众更新观念、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充实了各级劳动力转移机构,向省里争取了两个省级示范培训基地,现已按照《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完成了基地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积极协调组织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扶贫、农业、劳动等部门互相配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多方获取用工信息,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协商,通过各种渠道输出农村劳动力,并做好相关协调、跟踪服务等工作。今年下达我市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1.6万人,总投资195万元。目前,通过培训已输出11694人,其中市外7230人。
(四)易地扶贫开发稳步推进
一是完成了宁蒗县20xx年度易地开发扶贫验收考核工作,转移安置25户100人,项目建设总投资60万元,新建土木结构瓦屋面25套,建筑面积20xx㎡;铺设饮水塑料管道4456㎡,配套小水池5件,续建蓄水1.8万方水塘防渗处理项目1件,建设坡改梯100亩,节柴灶50口。二是对20xx年度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帮助。三是积极向省办争取20xx年度
易地开发扶贫投资计划任务,完成了500人易地转移安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投资实施方案的编写、评审、上报工作。
(五)党政机关挂钩扶贫工作继续开展
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对我市挂钩扶贫工作极为关心,安排国家财政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省水利厅、省社科院、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太平洋保险公司、省地震局、中石化南方公司、省肿瘤医院挂钩支持我市宁蒗、永胜、玉龙三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央、省各挂钩部门把帮助挂钩点群众摆脱贫困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出主意”的原则,全力以赴抓落实,为贫困地区群众献上了一份爱心。
市县挂钩扶贫工作形成制度化,市直14名厅级干部挂钩到14个贫困村,多次深入到所挂钩的乡村开展工作,帮助挂钩村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下派22名年轻干部到贫困乡、村帮助开展工作。90个市直单位挂钩到40个村委会,市级财政安排300万元实施了20个市级安居温饱村建设,现已全面完成任务并通过了验收。全市共有446个单位挂钩扶贫198个村委会,直接投入资金270.93万元,帮助引进资金438.3万元。有14328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捐款381.22万元,捐物折资13.46万元,资助学生3923人,帮助贫困户1397户。同时通过其它渠道开展社会帮扶的项目也不少,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六)扶贫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
为加强扶贫资金管理,防止扶贫系统内部出现滞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情况,我们始终把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市扶贫办与区县扶贫办签订了扶贫资金管理责任状,严格按照财政部下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的要求管理资金;对项目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计划在《___日报》上进行事前公示;项目实施结束后,进行事后公告,项目的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要在村里进行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各级设立了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实行资金使用报帐制、项目验收和资金审计制。通过审计,各区县在资金使用方面没有发现违纪行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投入与需求差距大,扶贫开发形势严峻
我市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市贫困村委会381个,贫困村民小组2745个。在“十五”扶贫中168个村委会列入重点村和推进规划。20xx年至20xx年五年间,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1304万元,市级财政投入1490万元,共解决9.62万人的温饱问题,巩固2.55万人的温饱成果。按照625元和865元的标准,我市绝对贫困人口由20xx年的45.23万人减少到20xx年35.61万人,相对贫困人口由19.72万人减少到16.72万人。但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加之近年来,我市干旱、洪涝、泥石流、滑坡、低温冻害、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因灾返贫的压力大。据统计,20xx年至20xx年,全市累计解决温饱人口16.94万人,而就有9.4万人因灾、因病返贫,返贫率高达56。仅靠中央、省、市扶贫投入,难以如期实现《纲要》目标,顺利开展整村推进。
(二)劳动力培训与输出工作措施不力
贫困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下,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重,如果不加强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将无法输出,即使输出去也稳不住。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不重,一是有些同志认识不到位,二是经费严重不足。要提高贫困群众的转移就业能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必须加强培训,使其掌握一门技术,才能输得出、稳得住、有效益。现仅靠中央和省级每人100元的培训经费远远不够,需要各级增加培训投入,与中央、省级财政扶持资金统筹使用。
(三)农民增收困难,科技产业扶贫急需进一步加强 扶持发展稳定增收的产业是巩固温饱成果的重要手段,要扶持发展稳定增收的产业,必须依靠科技,改变传统种养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种养成本,以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实现效益的增加,才能达到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作为扶贫四项重点工作之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思路不宽,措施不力。
(四)信贷扶贫和小额信贷管理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市信贷扶贫和小额信贷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突破,但与省、市政府要求及开展得好的州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基本上集中在古城、玉龙、永胜三个区县。特别是宁蒗县,信贷资金不能扶持到户。信贷扶贫资金到户率低,在很大确程度上削弱了对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直接投入。一方面,有产业、有能力、有发展条件、积极性高的贫困群众得不到扶持。另一方面,省下达给我市的小额信贷指标不能完全使用,小额信贷工作步履艰难。
(五)县级整合资金实施整村推进力度不够
按照省政府“整村推进”的目标,在20xx年之前,全面完成全省3万个(其中州、市、县安排1万个)贫困村扶贫规划的实施,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市、县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宁蒗、永胜二个重点县,地方财政要筹集了一定的资金来实施相应村数的整村推进十分困难。
(六)因灾返贫现象突出
今年雪灾、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较大,贫困群众因灾返贫情况突出。
三、今后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要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扶贫机制,提高扶贫成效。针对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我市扶贫开发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施整村推进等四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的总体投入
继续实施整村推进,突出抓好安居工程、产业扶贫、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这是解决温饱问题的需要,也是巩固温饱成果的前提。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投资方式,在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非公经济等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扶贫开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增加扶贫投入。除中央和省财政每年投入外,市、县财政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应逐年有所增加。
1.整村推进。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央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的扶贫资金,主要集中用于支持贫困村建设,并且要求各级要逐年加大贫困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支持“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实施。实施“整村推进”规划,一要在摸清家底、建档立卡、找准致贫原因、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与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巩固温饱关系最密切的项目上。二要瞄准贫困群体,瞄准贫困村。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省制定的贫困村识别办法,先难后易,从最困难的村开始,不能停留在“路边工程”、“形象工程”和锦上添花上。三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粘合剂的作用,切实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把各类资源整合起来,集中投入到整村推进中,提高扶贫的综合开发效益。四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今年10个巩固温饱奔小康示范村的工作,抓出特色和成效,抓出典型和样板。五要发挥部门优势,加强领导和综合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整村推进工作,使整村推进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努力把我市产业扶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围绕我市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贫困地区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贫困地区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的力度,加强科技扶贫工作,着力提升我市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水平,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化进程,有力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一要加强贫困农户、扶贫龙头企业、特色产业之间的结合。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采取“公司加农户”、“合作组织加农户”等形式,搞好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对接。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的作用,千方百计提高扶贫信贷资金的入户率。要对两家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进行跟踪了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安排贴息贷款、基地建设和为企业培训贫困劳动力方面予以支持,并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龙头企业扶贫的责任,并建立相对应的考核责任制,建立完善管理措施,以产业带动千家万户的脱贫,每个龙头企业带动多少个贫困农户,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落实到户。省级要确定一批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各区县要做好申报准备工作。今后,国家确定的扶贫龙头企业,由省扶贫办与之签订协议,省确定的扶贫龙头企业,由州市扶贫办与之签订协议,以明确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民减贫的责任和扶贫部门应提供的服务等。二要抓好产业扶贫与整村推进的结合。实施整村推进的村,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适当拿出一点用于产业扶贫,探索“滚动使用、发展产业、受益农户、能长期发挥作用”的扶贫模式。从今年开始,要把产业扶贫作为整村推进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三是要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用好信贷扶贫政策,把信贷扶贫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其它扶贫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四定四不定”原则,即定贴息对象、定贴息方向、定贴息期限、定贴息标准,承贷的金融机构由各县自主确定。不定贷款任务、不定统一利率标准、不定贴息方式,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小额信贷扶贫新机制,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加大对科技能人、种植(养殖)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并积极推广滚动发展经验,扶持培育特色和优势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大力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我们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力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各区县要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纳入扶贫开发目标管理体系,实行目标考核,确保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有目标、有考核、有效益。各区县扶贫办应明确相应的股室及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乡镇要设立工作站,村级要配备信息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整体工作机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扶持民间组织或中介机构参与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订单、市场运作、学校竞争、学员自主择业、培训到人、扶贫到户的运作模式。二是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的投入,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大多只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科技意识差,科技应用能力弱,劳务输出受到严重制约,目前,仅靠国家和省安排的每人100元的培训经费,根本无法保证培训质量,需要进一步增加培训投入。三是要以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为契机,摸清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到村有卡、乡有册、县有簿。四是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要按照《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切实抓好今年2个省级培训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遵循以贫困地区为主;教学培训单位自愿申报;面向社会,公开选认三条认定申报工作原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明年将玉龙、永胜两个县列入省级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培训基地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务输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五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输出相结合、输出地与输入地相结合、劳务输出与其它扶贫措施相结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训。确保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扶持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六是要加强与劳动保障、职业教育、商务、工商联、共青团等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大力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
4.认真完成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我市实施的扶贫安居工程,不但解决了特困农户住的问题,而且使特困农户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今年三个重点县要继续实施好4000户安居工程,要在重点村中不留缺口地优先安排茅草房改造任务,解决整村推进中贫困群众住房困难问题。要在质量进度上下功夫,确保安居工程质量,保证贫困农户在年底能够入住。同时,要落实好安居工程配套措施,切实落实“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户均1口小水窑或小水池、户均1口沼气池或节柴灶、1-2项稳定可靠能长期发挥作用的种养业”等项目,解决好贫困农民的发展后劲问题。
(二)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一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做好扶贫项目的申报、论证、立项等前期工作;建立健全各类扶贫项目库,做到储备一批,推荐一批,支持一批。切实加强扶贫项目物资管理,确保建材质量。完善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公示制度,做到项目数量、建设内容、资助对象、补助标准及资金使用和物资采购、发放公开透明。二要构建扶贫、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四条严格监督管理扶贫资金使用的防线,完善扶贫资金定期审计制度,减少下拨扶贫资金的中间环节,继续实行扶贫资金财政专户管理,认真执行资金回补报帐制。三要认真组织开展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县工作。省选择13个县开展“资金、任务、权力、责任”四到县试点工作,永胜县列为首批试点县,要按照省里的要求做好试点工作,争取探索出一套值得在全省推广的扶贫开发新机制。通过做好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和完善信贷扶贫的新机制,为全面推广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四要按项目建设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做到进度工期按期完成,数量质量达到要求。
(三)要进一步整合资金,实现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效统一
从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施以来,现有的扶贫方式缺乏系统管理,各种资金分散使用,大多数扶贫项目没有开展有效的横向联合,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加大了基层协调难度,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不突出。安居温饱措施的配套资金需协调相关部门,协调难度大。省扶贫开发思路调整后,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实施整村推进,采取项目捆绑投放,资金拼盘投入,就成为整合资金的有效方式。因此,要改进扶贫资金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整合资金,把农业、水利、林业、教育、卫生等项目统一起来,实行集中投入,进一步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高扶贫资金效益,充分体现扶贫开发的系统性、有效性。
(四)继续抓好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继续抓好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挂钩扶贫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种外资扶贫项目,广泛深入地开展“向绝对贫困宣战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总结、宣传和报道挂钩扶贫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激发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扶贫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几年的扶贫开发,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许多部门心系贫困地区,情系贫困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集资金,为贫困地区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解决了贫困地区多年来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但多年来,扶贫系统内部未能建立比较规范的激励机制。虽然从上到下签订了许多责任状,但一直没有兑现奖惩,大家干好干坏一个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部门和单位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应该成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职能部门参与扶贫开发,为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创造更好的条件。
___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第二篇: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
料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2007-12-07 21:14:3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2)文章标题: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根据《中共___市委办公室关于对市委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进行立项督查的通知》(丽办发[2005]03号)文件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贫困
地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___的战略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方针,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调整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我办及时召开了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把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科技产业扶贫、安居工程四项重点工作作为今年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继续抓好小额信贷和信贷扶贫项目、社会帮扶、扶贫机制创新试点县等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整村推进、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全市实施整村推进170个村,总投资2495万元。其中:省级下达计划
97个村,市级财政安排实施41个村、各区县筹集资金实施32个村,4000户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10个。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各类扶贫项目建设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做好培训工作。各区县分管领导、市县扶贫办相关业务人员都参加了省整村推进村级规划培训,各区县也对乡村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二是及早下达计划。根据省级计划,我市迅速制定实施方案,在4月份就将各类计划分解落实到各区县,使各项目区在最佳时节启动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三是认真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省的有关要求,重点扶持村以自然村为实施单位,在深入调查、认真分析、找准主要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抓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设置项目,自下而上,因地制宜地编制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四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并将项目资金及时下达到区县。各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整合资金投入整村
推进项目建设,一区四县用于整村推进项目的资金达400万元,其中玉龙县配套实施12个村180万元,古城区配套14个村140万元,华坪县配套4个村80万元。现各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工程量的50。
(二)科技产业扶贫取得新的突破
我市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温饱的重要措施,通过认真实施好科技产业扶贫项目,用好用活信贷扶贫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努力推进产业扶贫。今年省下达小额信贷资金计划2400万元,为组织好资金发放工作,我办积极与市农行协调,召开了协调会,在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优先放贷,并与市农行负责人一起深入到玉龙县鲁甸乡等乡镇,就小额信贷资金扶持特色产业情况进行调研,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回收方案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小额信贷工作,目前,全市已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170万元。信贷扶贫项目立项5个,资金规模2100万
元。扶持培育了苦良姜、青梅、魔芋种植与加工,畜禽养殖等一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种、养、加特色产业,推动了优势产业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温饱发挥了较大作用。组织推荐6个龙头企业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首届扶贫项目展洽会,为扶贫龙头企业培植产业、寻求市场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劳务输出工作呈现新亮点
我市各级各部门把扩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贫困地区生态压力、促进贫困地区群众更新观念、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充实了各级劳动力转移机构,向省里争取了两个省级示范培训基地,现已按照《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完成了基地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积极协调组织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扶贫、农业、劳动等部门互相配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多方获取用工信息,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协商,通过各种渠道输出农村劳动力,并做好相关协调、跟踪服务等工作。今年下达我市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万人,总投资195万元。目前,通过培训已输出11694人,其中市外7230人。
(四)易地扶贫开发稳步推进
一是完成了宁蒗县2003易地开发扶贫验收考核工作,转移安置25户100人,项目建设总投资60万元,新建土木结构瓦屋面25套,建筑面积2000㎡;铺设饮水塑料管道4456㎡,配套小水池5件,续建蓄水万方水塘防渗处理项目1件,建设坡改梯100亩,节柴灶50口。二是对2004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帮助。三是积极向省办争取2005年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第三篇: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文章标题: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根据《中共___市委办公室关于对市委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进行立项督查的通知》(丽办发[2005]03号)文件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___的战略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方针,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调整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我办及时召开了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把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科技产业扶贫、安居工程四项重点工作作为今年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继续抓好小额信贷和信贷扶贫项目、社会帮扶、扶贫机制创新试点县等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整村推进、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全市实施整村推进170个村,总投资2495万元。其中:省级下达计划97个村,市级财政安排实施41个村、各区县筹集资金实施32个村,4000户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10个。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各类扶贫项目建设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做好培训工作。各区县分管领导、市县扶贫办相关业务人员都参加了省整村推进村级规划培训,各区县也对乡村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二是及早下达计划。根据省级计划,我市迅速制定实施方案,在4月份就将各类计划分解落实到各区县,使各项目区在最佳时节启动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三是认真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省的有关要求,重点扶持村以自然村为实施单位,在深入调查、认真分析、找准主要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抓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设置项目,自下而上,因地制宜地编制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四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并将项目资金及时下达到区县。各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整合资金投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一区四县用于整村推进项目的资金达400万元,其中玉龙县配套实施12个村180万元,古城区配套14个村140万元,华坪县配套4个村80万元。现各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工程量的50。
(二)科技产业扶贫取得新的突破
我市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温饱的重要措施,通过认真实施好科技产业扶贫项目,用好用活信贷扶贫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努力推进产业扶贫。今年省下达小额信贷资金计划2400万元,为组织好资金发放工作,我办积极与市农行协调,召开了协调会,在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优先放贷,并与市农行负责人一起深入到玉龙县鲁甸乡等乡镇,就小额信贷资金扶持特色产业情况进行调研,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回收方案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小额信贷工作,目前,全市已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170万元。信贷扶贫项目立项5个,资金规模2100万元。扶持培育了苦良姜、青梅、魔芋种植与加工,畜禽养殖等一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种、养、加特色产业,推动了优势产业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温饱发挥了较大作用。组织推荐6个龙头企业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首届扶贫项目展洽会,为扶贫龙头企业培植产业、寻求市场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劳务输出工作呈现新亮点
我市各级各部门把扩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贫困地区生态压力、促进贫困地区群众更新观念、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充实了各级劳动力转移机构,向省里争取了两个省级示范培训基地,现已按照《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完成了基地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积极协调组织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扶贫、农业、劳动等部门互相配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多方获取用工信息,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协商,通过各种渠道输出农村劳动力,并做好相关协调、跟踪服务等工作。今年下达我市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1.6万人,总投资195万元。目前,通过培训已输出11694人,其中市外7230人。
(四)易地扶贫开发稳步推进
一是完成了宁蒗县2003易地开发扶贫验收考核工作,转移安置25户100人,项目建设总投资60万元,新建土木结构瓦屋面25套,建筑面积2000㎡;铺设饮水塑料管道4456㎡,配套小水池5件,续建蓄水1.8万方水塘防渗处理项目1件,建设坡改梯100亩,节柴灶50口。二是对2004易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帮助。三是积极向省办争取2005
易地开发扶贫投资计划任务,完成了500人易地转移安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投资实施方案的编写、评审、上报工作。
(五)党政机关挂钩扶贫工作继续开展
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对我市挂钩扶贫工作极为关心,安排国家财政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省水利厅、省社科院、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太平洋保险公司、省地震局、中石
化南方公司、省肿瘤医院挂钩支持我市宁蒗、永胜、玉龙三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央、省各挂钩部门把帮助挂钩点群众摆脱贫困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出主意”的原则,全力以赴抓落实,为贫困地区群众献上了一份爱心。
市县挂钩扶贫工作形成制度化,市直14名厅级干部挂钩到14个贫困村,多次深入到所挂钩的乡村开展工作,帮助挂钩村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下派22名年轻干部到贫困乡、村帮助开展工作。90个市直单位挂钩到40个村委会,市级财政安排300万元实施了20个市级安居温饱村建设,现已全面完成任务并通过了验收。全市共有446个单位挂钩扶贫198个村委会,直接投入资金270.93万元,帮助引进资金438.3万元。有14328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捐款381.22万元,捐物折资13.46万元,资助学生3923人,帮助贫困户1397户。同时通过其它渠道开展社会帮扶的项目也不少,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六)扶贫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
为加强扶贫资金管理,防止扶贫系统内部出现滞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情况,我们始终把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市扶贫办与区县扶贫办签订了扶贫资金管理责任状,严格按照财政部下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的要求管理资金;对项目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计划在《___日报》上进行事前公示;项目实施结束后,进行事后公告,项目的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要在村里进行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各级设立了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实行资金使用报帐制、项目验收和资金审计制。通过审计,各区县在资金使用方面没有发现违纪行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投入与需求差距大,扶贫开发形势严峻
我市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市贫困村委会381个,贫困村民小组2745个。在“十五”扶贫中168个村委会列入重点村和推进规划。2000年至2004年五年间,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1304万元,市级财政投入1490万元,共解决9.62万人的温饱问题,巩固2.55万人的温饱成果。按照625元和865元的标准,我市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45.23万人减少到2004年35.61万人,相对贫困人口由19.72万人减少到16.72万人。但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加之近年来,我市干旱、洪涝、泥石流、滑坡、低温冻害、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因灾返贫的压力大。据统计,2001年至2004年,全市累计解决温饱人口16.94万人,而就有9.4万人因灾、因病返贫,返贫率高达56。仅靠中央、省、市扶贫投入,难以如期实现《纲要》目标,顺利开展整村推进。
(二)劳动力培训与输出工作措施不力
贫困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下,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重,如果不加强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将无法输出,即使输出去也稳不住。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不重,一是有些同志认识不到位,二是经费严重不足。要提高贫困群众的转移就业能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必须加强培训,使其掌握一门技术,才能输得出、稳得住、有效益。现仅靠中央和省级每人100元的培训经费远远不够,需要各级增加培训投入,与中央、省级财政扶持资金统筹使用。
(三)农民增收困难,科技产业扶贫急需进一步加强
扶持发展稳定增收的产业是巩固温饱成果的重要手段,要扶持发展稳定增收的产业,必须依靠科技,改变传统种养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种养成本,以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实现效益的增加,才能达到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作为扶贫四项重点工作之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思路不宽,措施不力。
(四)信贷扶贫和小额信贷管理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市信贷扶贫和小额信贷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突破,但与省、市政府要求及开展得好的州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扶持基本上集中在古城、玉龙、永胜三个区县。特别是宁蒗县,信贷资金不能扶持到户。信贷扶贫资金到户率低,在很大确程度上削弱了对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直接投入。一方面,有产业、有能力、有发展条件、积极性高的贫困群众得不到扶持。另一方面,省下达给我市的小额信贷指标不能完全使用,小额信贷工作步履艰难。
(五)县级整合资金实施整村推进力度不够
按照省政府“整村推进”的目标,在2010年之前,全面完成全省3万个(其中州、市、县安排1万个)贫困村扶贫规划的实施,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市、县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宁蒗、永胜二个重点县,地方财政要筹集了一定的资金来实施相应村数的整村推进十分困难。
(六)因灾返贫现象突出
今年雪灾、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较大,贫困群众因灾返贫情况突出。
三、今后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要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扶贫机制,提高扶贫成效。针对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我市扶贫开发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施整村推进等四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的总体投入
继续实施整村推进,突出抓好安居工程、产业扶贫、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这是解决温饱问题的需要,也是巩固温饱成果的前提。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投资方式,在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非公经济等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扶贫开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增加扶贫投入。除中央和省财政每年投入外,市、县财政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应逐年有所增加。
1.整村推进。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央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的扶贫资金,主要集中用于支持贫困村建设,并且要求各级要逐年加大贫困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支持“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实施。实施“整村推进”规划,一要在摸清家底、建档立卡、找准致贫原因、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与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巩固温饱关系最密切的项目上。二要瞄准贫困群体,瞄准贫困村。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省制定的贫困村识别办法,先难后易,从最困难的村开始,不能停留在“路边工程”、“形象工程”和锦上添花上。三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粘合剂的作用,切实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把各类资源整合起来,集中投入到整村推进中,提高扶贫的综合开发效益。四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今年10个巩固温饱奔小康示范村的工作,抓出特色和成效,抓出典型和样板。五要发挥部门优势,加强领导和综合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整村推进工作,使整村推进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努力把我市产业扶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围绕我市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贫困地区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贫困地区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的力度,加强科技扶贫工作,着力提升我市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水平,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化进程,有力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一要加强贫困农户、扶贫龙头企业、特色产业之间的结合。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采取“公司加农户”、“合作组织加农户”等形式,搞好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对接。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的作用,千方百计提高扶贫信贷资金的入户率。要对两家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进行跟踪了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安排贴息贷款、基地建设和为企业培训贫困劳动力方面予以支持,并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龙头企业扶贫的责任,并建立相对应的考核责任制,建立完善管理措施,以产业带动千家万户的脱贫,每个龙头企业带动多少个贫困农户,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落实到户。省级要确定一批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各区县要做好申报准备工作。今后,国家确定的扶贫龙头企业,由省扶贫办与之签订协议,省确定的扶贫龙头企业,由州市扶贫办与之签订协议,以明确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民减贫的责任和扶贫部门应提供的服务等。二要抓好产业扶贫与整村推进的结合。实施整村推进的村,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适当拿出一点用于产业扶贫,探索“滚动使用、发展产业、受益农户、能长期发挥作用”的扶贫模式。从今年开始,要把产业扶贫作为整村推进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三是要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用好信贷扶贫政策,把信贷扶贫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其它扶贫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四定四不定”原则,即定贴息对象、定贴息方向、定贴息期限、定贴息标准,承贷的金融机构由各县自主确定。不定贷款任务、不定统一利率标准、不定贴息方式,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小额信贷扶贫新机制,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加大对科技能人、种植(养殖)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并积极推广滚动发展经验,扶持培育特色和优势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大力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我们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力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各区县要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纳入扶贫开发目标管理体系,实行目标考核,确保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有目标、有考核、有效益。各区县扶贫办应明确相应的股室及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乡镇要设立工作站,村级要配备信息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整体工作机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扶持民间组织或中介机构参与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工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订单、市场运作、学校竞争、学员自主择业、培训到人、扶贫到户的运作模式。二是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的投入,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大多只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科技意识差,科技应用能力弱,劳务输出受到严重制约,目前,仅靠国家和省安排的每人100元的培训经费,根本无法保证培训质量,需要进一步增加培训投入。三是要以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为契机,摸清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到村有卡、乡有册、县有簿。四是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要按照《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切实抓好今年2个省级培训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遵循以贫困地区为主;教学培训单位自愿申报;面向社会,公开选认三条认定申报工作原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明年将玉龙、永胜两个县列入省级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培训基地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务输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五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输出相结合、输出地与输入地相结合、劳务输出与其它扶贫措施相结合,突出支持特困农户,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训。确保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扶持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六是要加强与劳动保障、职业教育、商务、工商联、共青团等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大力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
4.认真完成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我市实施的扶贫安居工程,不但解决了特困农户住的问题,而且使特困农户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今年三个重点县要继续实施好4000户安居工程,要在重点村中不留缺口地优先安排茅草房改造任务,解决整村推进中贫困群众住房困难问题。要在质量进度上下功夫,确保安居工程质量,保证贫困农户在年底能够入住。同时,要落实好安居工程配套措施,切实落实“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户均1口小水窑或小水池、户均1口沼气池或节柴灶、1-2项稳定可靠能长期发挥作用的种养业”等项目,解决好贫困农民的发展后劲问题。
(二)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一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做好扶贫项目的申报、论证、立项等前期工作;建立健全各类扶贫项目库,做到储备一批,推荐一批,支持一批。切实加强扶贫项目物资管理,确保建材质量。完善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公示制度,做到项目数量、建设内容、资助对象、补助标准及资金使用和物资采购、发放公开透明。二要构建扶贫、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四条严格监督管理扶贫资金使用的防线,完善扶贫资金定期审计制度,减少下拨扶贫资金的中间环节,继续实行扶贫资金财政专户管理,认真执行资金回补报帐制。三要认真组织开展创新扶贫机制试点县、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县工作。省选择13个县开展“资金、任务、权力、责任”四到县试点工作,永胜县列为首批试点县,要按照省里的要求做好试点工作,争取探索出一套值得在全省推广的扶贫开发新机制。通过做好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和完善信贷扶贫的新机制,为全面推广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四要按项目建设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做到进度工期按期完成,数量质量达到要求。
(三)要进一步整合资金,实现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效统一
从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施以来,现有的扶贫方式缺乏系统管理,各种资金分散使用,大多数扶贫项目没有开展有效的横向联合,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加大了基层协调难度,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不突出。安居温饱措施的配套资金需协调相关部门,协调难度大。省扶贫开发思路调整后,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实施整村推进,采取项目捆绑投放,资金拼盘投入,就成为整合资金的有效方式。因此,要改进扶贫资金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整合资金,把农业、水利、林业、教育、卫生等项目统一起来,实行集中投入,进一步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高扶贫资金效益,充分体现扶贫开发的系统性、有效性。
(四)继续抓好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继续抓好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挂钩扶贫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种外资扶贫项目,广泛深入地开展“向绝对贫困宣战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总结、宣传和报道挂钩扶贫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激发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扶贫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几年的扶贫开发,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许多部门心系贫困地区,情系贫困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集资金,为贫困地区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解决了贫困地区多年来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但多年来,扶贫系统内部未能建立比较规范的激励机制。虽然从上到下签订了许多责任状,但一直没有兑现奖惩,大家干好干坏一个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部门和单位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应该成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职能部门参与扶贫开发,为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加速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创造更好的条件。
___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第四篇: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定点扶贫工作总结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定点扶贫工作总
结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定点扶贫工作总结 定点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贴近基层、了解民情、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全县的定点扶贫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定点扶贫工作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帮助支持县贫困地区经济发
展,为加快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打造扶贫开发特色县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定点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定点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各挂钩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把加快扶贫村组的经济发展,解决贫困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及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定点扶贫工作的目标,为定点帮扶乡、村委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资金帮扶,为巩固扶贫成效作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扶贫开发特色县”的建设进程。据统计,参加县定点扶贫的单位共155个,帮扶贫困乡21个,贫困村308个,共派出挂职干部2448名,处级86名,处以下2362名,共派出考察人员938名,其中厅级5名,处级65名,处以下868名。全年直接投入合计万元,其中资金万元,物资折款约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万元。帮助上项目143个。帮助引进人才32名,帮助引进技术9项。
举办培训班300期,共培训29590人次。其中:各级干部1970人次,技术人员2833人次,农村劳动力24787人次,组织劳务输出6908人次,资助贫困学生1075人次。
二、主要成效
通过定点扶贫的实施,在广大挂钩帮扶单位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通过积极争取和协调,定点帮扶的贫困乡、村委会及贫困农户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扶贫效益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定点扶贫期间,共完成新修维修村组公路110公里;硬化村庄道路3万多米;建设管引工程公里,建水池700个;架输电线路30余公里,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二是产业得到培育,挂钩帮扶单位及广大蹲点干部积极为贫困群众寻找致富门路,探索增收致富项目,在他们的大力扶持和协调下,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垫本资金问题,广大贫困农户结合自身实际,找到了增收致富门路,一批产业得到培育和发展;三是贫困群众劳动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在定点扶贫期间,各挂钩单位共组织各种科技培训300期29590人,通过定点帮扶单位开展的系列科技培训,广大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四是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在挂钩单位和蹲点干部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和推行了“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村规民约”等系列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通过帮扶措施的落实,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特别是直接对一些急需帮助的贫困群众和贫困学生的救助,直接让广大贫困群众感受了党的温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各挂钩帮扶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定点帮扶精神,从讲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对定点扶贫工作的
领导。一是建立了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联络办公室,明确了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部门,做到分工到位,责任到人。二是根据定点帮扶地实际情况,对帮扶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落实帮扶任务,层层落实帮扶责任,确保帮扶渠道畅通,工作落到实处。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各挂钩帮扶单位根据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工作目标。一是大力实施送政策下乡,把中央对“三农”的关心传达到每一个村民;二是尽力解决农资匮乏问题,把着力点放在办实事上;三是动员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捐物捐资,尽力解决部分贫困户的吃饭穿衣和困难学子上学难的问题;四是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在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户的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从根本上提升素质。加强宣传,深入动员。通过广播、电视、各种党报党刊、简报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的宣传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以及各单位在定点扶贫工作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等典型,调动各挂钩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各挂钩帮扶单位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并结合本单位自身优势,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挂钩帮扶村的帮扶。结合实际,各尽所能。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各有关部门、单位不仅仅是只着眼于简单的救助式扶贫,解决贫困农户的一时困难,而是着眼于通过帮扶项目让当地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基础设施,让贫困农户和受扶地今后能进行生产自救,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切实把定点扶贫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选派干部,挂职扶贫。参与定点扶贫驻村领导,面对艰苦环境,带着对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跋山涉水,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搞调查、理思路、找资金、引项目、教技术、传信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出色地完成了帮扶任务,充分展示了省级机关干部心系群众、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通过他们的挂职帮扶,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开展定点扶贫活动,支持贫困地区、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得到了贫困乡村广大基层干群的高度赞扬,这一成功做法给了我们许多有益启示,总结起来,我们的主要体会是: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是定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定点扶贫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的系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只有各级、各部门的领导高度重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才能保证扶持效果,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二是全社会共同支持是定点扶贫工作的不竭源泉。扶贫开发是全社会 的共同责任,各部门要广泛动员,深入发动,取得全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优势,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有钱出钱,使定点扶贫工作更富有广泛性、成效更加显著。三是加强联系,有效沟通,是落实定点扶贫任务的关键环节。乡、村通过主动汇报请示,邀请包村部门和领导等方式,争取上级对口单位和领导的支持,既达到了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目的,又能引起上级单位的重视,促成上级定点帮扶单位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落实。四是加强调研是定点扶贫工作的基础。通过帮扶单位深入帮扶村进行调研,与派驻的蹲点人员、乡村干部共同研究,帮助贫困村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当地贫困村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大兴林果经济和劳务输出。五是解决困难是定点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定点扶贫过程中,坚持把解决老百姓最迫切最关心的生活困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结合村民意愿和帮扶单位的实际情况,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
面协调,积极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是定点帮扶的重点。六是科技培训是定点扶贫工作的优势。针对贫困群众劳动素质不高,科学种、养殖水平落后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农民科技培训优势,坚持开发式扶贫,通过采取下发《科技知识手册》、播放科教系列影片、指导村民科学种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带动贫困村组的农民学科技、用科技,通过科技扶贫增强致富能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县各单位在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扶贫困地区,取得了实际成效,为我县的扶贫工作做出了贡献。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帮扶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虽然大多数单位能够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但仍有少部分单位主动性不强;二是个别单位部门对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因而这些单位参与社会扶贫的主动性较差,总是强调单位自身困难多,定点扶贫工
作落实不到位。三是帮扶力度不够,帮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四是对定点扶贫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奖惩办法,帮扶长效机制有待建立。
五、下一步思路和工作打算
坚持“输血式”帮扶和“造血式”帮扶并举的原则,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物质帮助与观念转化相结合,建立健全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定点扶贫工作的领导,主动沟通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积极调动定点扶贫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结合“四群”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大定点扶贫宣传力度,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思想觉悟,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下基层、转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维护和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
认真做好劳动技能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找准贫困原因,制定好脱贫规划,继续在经济上、物质上、信息上、政策上给予帮扶。积极探索新形式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六、工作建议
建议把定点扶贫工作纳入各挂钩帮扶单位的年终考核,并制定有效的考核奖惩办法,建立定点帮扶长效机制,确保定点帮扶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11月22日
第五篇:扶贫开发办公室社会扶贫工作汇报
扶贫开发办公室社会扶贫工作汇报,我县的社会扶贫工作严格按照市扶贫办的总体部署,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动员社会各界、各阶层力量积极参与帮助贫困村的开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共筹集社会扶贫资金831万元,其中部门绑捆资金318万元,汶川地震捐资513万元(捐资中的400万捐赠给地震受灾区,另外113万元用于我
县受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完成特困村公路建设7条45公里,新建囤水田353亩,新建维修水利设施1300处,维修校舍1处,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7期,培训950人(次)。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推动此项工作。特别是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贫困地区地势偏僻,交通闭塞,房屋结构落后,因此,损失较为为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调动全社会参与帮扶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播放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众的同情;二是广泛及时宣传在抗震救灾中帮扶贫困群众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来感召群众参与;三是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将参与社会扶贫作为加强对内部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部门定期分批安排职工到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并将帮扶成效与工作业绩挂钩。
二、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为切实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建设。自2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以两办的名义联合下文,要求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并实行扶持政策一定五年不变。县委还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特困村制度,明确了每个县级领导和部门所联系的贫困村具体的帮扶内容,特别在今年抗震及灾后重建期间,每个领导与部门多次深入联系村,帮助研究制定具体的救灾措施,协调解决重建所需的物资,确保全县没发生一起因地震造成的纠纷。
三、加强督促,公开公示
为确保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将各单位及其职工的捐资情况纳入了年终的目标考核。在捐资过程中,绝大多数单位及干部职工反应积极,但有少数单位及个人因认识不到位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按时捐款,对此,县扶贫办协调县督查室在党政网上发出《督办通知》,要求未捐资的单位限期完成捐资任务。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监督
机制,对单位和个人的扶贫捐资,一律存入扶贫专户,资金的使用原则由县扶贫办提方案,交县扶贫领导小组集体审定。资金的筹集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大足报》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安排到特困村的社会扶贫资金,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报批,执行扶贫资金的“备案制、报帐制、公示制、审计制”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扶贫资金专帐、项目台帐制。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还邀请县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监督,县审计部门定期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
今年社会扶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极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社会扶贫筹资主要来源于县直部门和街、镇、乡单位、职工及工商企业,居民捐资较少,筹资渠道不宽;三是社会扶贫力量仍然较为薄弱,扶贫面有限。
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
工作,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成效。
1、积极做好筹集社会扶贫资金的各项工作,并不断拓展筹资渠道,力争资金筹集额有新突破。
2、加强调研,合理安排今年筹集的社会扶贫资金,充分发挥社会扶贫资金的效益。
3、在县级联系领导和部门的帮助下,多形式、多渠道整合各类资金,在1-2个特困村建立笋竹或优质黑山羊专业合作社,推动特困村产业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在1-2个特困村建立高产示范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