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珠海市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4:0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珠海市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珠海市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对珠海市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珠海市“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0年10月12日

作者:谢冰(中国党建网)‚两新‛组织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工作的新领域,是固本强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这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能否扎实推进,需要一支稳定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以及长效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机制作支撑。自2003年全省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以来,珠海市积极探索,率先在全省招聘‚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以强化队伍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党性观念强、工作作风实、业务水平高的‚两新‛组织党建专职人才队伍。

一、近几年‚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珠海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起步较早,早在2001年10月,珠海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委(现更名为市委新经济组织工委),将市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已实施改制的内联企业、流动党员、中介组织等纳入管理。为了搞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2003年2月,市委组织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委首次公开招聘14名‚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派驻各联系点开展工作,一年后,这批党建指导员因工作优秀得以续聘。2006年6、7月间又通过竞争择优,招聘了10名年轻的党建指导员,他们的工资待遇由原有的从市管党费中支付转变为财政拨款,身份由原有的短期‚合同工‛转变为合同编制职员,队伍趋向稳定。2004年,三个行政区先后尝试返聘一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协助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2005年至2008年间,各区分别组织公开招聘党建指导员共计20名,队伍突出年轻化、知识化。几年来,陆续有部分‚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通过考试转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或选择个体经商,还有个别离退休,队伍人数整体呈逐年减少态势,目前全市在岗的‚两新‛组织专职党建指导员共计48名。

二、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公开招聘,契约管理。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程序,择优录用熟悉党群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党建指导员为合同编制职员,实行契约管理,薪金由财政拨款。

(二)一岗多责,动态轮岗。针对‚两新‛组织党员人数和行业特点,实行联系同一行业的不同党建指导员间的对调交流,同时根据企业特点和个人能力专长,实行党建指导员间的轮岗锻炼,促进党建指导员既能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又能促进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既能熟悉和掌握党的建设理论,又能熟悉和掌握群团组织建设的理论和知识;既能完成党建工作任务,又能兼顾好工、青、妇的建设任务。

(三)加强教育,定期培训。将党建指导员培训纳入干部培训年度计划,邀请党建理论专家讲授‚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政策、理论、实务操作以及企业管理知识,依托现代远程教育频道、党员手机短信平台、电子邮箱、工作QQ群等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教育。同时通过定期召开党建指导员业务交流会、经验介绍会和‚七一‛座谈会,实现以会代训,促进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四)完善体系,强化考核。一方面由各主管部门分别制定考核管理办法,负责对党建指导员每一年的个人学习情况、日常业务履行情况、服务基层情况、信息调研情况等进行量化考核,另一方面要求党建指导员定期向主管部门和各基层党组织等进行述职汇报,综合形成年度考评结果,作为续签工作合同、年度奖惩的重要依据。

几年来,‚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方法,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广党建先进经验、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等方面下大力气、动真功夫,努力开创了我市‚两新‛组织党建新局面。

(一)推动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稳步、长效开展。近年来,中央、省、市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拓宽党建新领域,带来党建新难题,正是有了党建指导员这支专职队伍的具体推动,跟进落实,才更有效地保证了我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保持了各类党建主题实践活动成果的巩固。

(二)创造了多项‚两新‛组织党建成果。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张德江两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珠海在新经济组织中‘实行党群一体化’党建模式带有方向性‛,‚珠海市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经验很好,应总结推广‛。中央党建领导小组秘书组《党建要报》第48期、第63期,《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2522期均转载了我市‚党群工作一体化‛的经验做法。由于工作成效突出,我市于2003年上半年被确定为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在2006年‚七一‛全国表彰中荣获‚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党委的‚四沟通‛工作机制,得到中央党建领导小组、中组部、省委领导的肯定,其经验作法在《<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上刊载。珠海市外经贸专修学院党委‚党建工作保证民办高校发展壮大‛的经验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延东重要批示,指出:‚要认真总结民办高校党建的经验,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 2008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题为《创新求实树形象——写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一文,对我省实行‚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制度,创新组织设置方式,不断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肯定。而党建指导员制度正是我市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举措。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党建指导员队伍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是分不开的,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我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三)培养了一批新的党务工作人才。在具体工作实践过程中,党建指导员发挥自身优势,经常深入企业一线,通过座谈讨论、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等形式与业主和职工交流沟通,在具体指导中提供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进行指导,既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成为一支重要的党务工作者力量。

二、‚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总量不足。目前全市共有‚两新‛组织30000多家,已建党组织1325个,共有党员9011名,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1232名。按300个企业配一名党建指导员来计算需要100人,而全市党建指导员48人,仅占全市‚两新‛组织总数的0.0016%,数量严重不足。此外,我市‚两新‛领域党组织组建率仍然很低,随着全市‚两新‛组织数量的逐年增加,工作量将逐年加大,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会更大。

(二)薪酬待遇不均。目前市、区两级聘用的党建指导员,实行的是分级聘用、分级管理,统一任务。市级聘用的10人,薪酬由市级财政支付,定为四级合同制职员,月薪为3250元。区级聘用的38人,薪酬由区级财政支付,一般在1750元~2250元之间,待遇偏低无形中伤害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

(三)晋升渠道不畅通。‚两新‛党建指导员无正式编制,即使连续多年考核为优秀亦无渠道可晋升,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考核约束作用弱化等现象。部分人员通过考取公务员、事业编人员或跳槽到企业等方式逐步离开了党建指导员队伍。由于党建工作需要丰富的人脉资源,党建指导员的快速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连贯性,有时候甚至因个别党建指导员离职后无人接替,党建工作一度瘫痪。

(四)身份与角色不对称。由于党建指导员工作的临时性、身份的模糊性和角色的特殊性,‚两新‛组织中部分党员对党建指导员的信服度不高,不少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外资企业业主,基本上都不愿意接待一名‚无职权、无头衔‛的党建指导员,他们常常是进企业无人理,找党员遭回避,发展党员,提高组建率成为难题。

(五)业务能力不够强。大多数党建指导员有学历,少经历;有智力,欠能力;有工作热情,缺工作经验;有研究愿望,缺乏系统的党建理论和党群知识支撑;有创新想法,缺乏创新思维和理论思考;在重大调研课题面前显得本领恐慌和知识恐慌;坚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但学的不透,用的不够,缺乏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去研究学问,去解决具体问题的内动力。

三、对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配套制度。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制定《聘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实施细则》、《向‚两新‛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具体意见》、《‚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工作规范》,同时建立和完善实绩考核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工作调研制度、廉洁自律制度,明确党建指导员的组织领导、基本条件、管理办法、工薪待遇、权益保障、基本任务、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等内容,使党建指导员工作有章可循,防止工作的盲目性。

(二)加大选聘力度。除了面向有关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公开招聘外,还可以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党群工作人员、已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和改制企业原管理人员中的党务工作人员,面向复员转业军人中的党员,采用组织推荐、党员举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动员各级党的组织和企业党员积极参与推荐。市委新经济组织工委统一对推荐人选组织资格考试,合格者经组织考察和严格筛选,列入‚两新‛组织党建后备人才库,逐步形成我市‚两新‛组织党务工作人员‚专、兼、聘‛的人才体系——‚专‛是指市、区、镇(街)中的各级组织人事系统中的少量的组工干部;‚兼‛是指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中大量的兼职党务工作人员和资深党建顾问;‚聘‛是指市、区、镇(街)各级聘用的适量党建指导员队伍。

(三)实施职业资格认证。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制定《‚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资格认证暂行办法》,根据党建指导员的学历、工作年限、工作成绩等指标,将职业资格划分为4个等级条件,根据不同等级设定1-8年不等的工作合同期,发放2000-6000不等的薪金。资格认证由市委组织部,市新经济组织工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青、妇等组织相关人员,对照条件和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等级评审。经考评合格者,颁发任职资格证书,作为证书持有者求职、任职、晋升等的有效证件,记入档案,全市通用。对已经通过资格认证的,实行年检和验证制度,对已经上岗的人员结合年终工作考核进行专项年检;对可以晋级上一级资质的,给予晋升;对实绩考核不合格者劝退或取消‚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资格。

(四)丰富培训内容。除常规的理论知识、业务操作等内容的培训外,还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及目标任务,丰富培训内容。一是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引导党建指导员讲政治、讲正气,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党建指导员正确认识自我,避免目标不能实现时形成的心理落差,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党员、业主、职工打成一片,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创新激励手段。一是政治上爱护。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党建指导员实行‚三优先‛,即:推荐党代表等各类代表候选人时优先考虑,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时优先考虑,配备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时优先考虑。二是物质上保障。适时根据党建指导员的信息调研考核等结果发放奖金,提高通讯补贴等。三是生活上关心。利用‚两新‛组织党建QQ群和工作论坛平台,主管部门领导定期与党建指导员交心谈心,及时了解党建指导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篇:村级党建组织调查与思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直接服务“三农”的村级组织,如何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笔者就服务型村级组织建设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得到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时代的呼唤

调查过程中,基层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在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第一,新农村建设为村级组织拓宽了服务空间。党的*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让村级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村级组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村级组织的服务工作不应只拘限于少数几个节点上,而应覆盖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组织、塑造新风貌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创建文明村为主导,塑造新风貌,完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第二,农村税改为村级组织腾出了服务时间。2002年以来,广大农村相继推行税费改革,国家又先后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奖励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民主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村级组织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基层干部不再催粮要款,可以从税费收缴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把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管”转变为“扶、帮、促”,切实下移工作重心,变过去的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过去的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打造服务型村级组织。

第三,农民思想的新变化要求村级组织加强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加大。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民群众的温饱即安、减负即稳等小农意识已逐渐减弱,其所思所虑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农民迫切希望有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渴求增收致富;希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改变自身环境;希望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希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希望解决农村医保等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努力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同时,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防止强迫命令;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放弃某些过时的旧方法,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抓点示范、服务引导等方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融洽与群众的感情上着力,在密切党群关系中体现先进性;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带着真心实意去工作,带着深情厚意服务群众,在深怀爱民之心中体现先进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恪守为民之责中体现先进性;要敢于创新,注重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在善谋富民之策中体现先进性;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在多办利民之事中体现先进性。

总之,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符合群众意愿和时代潮流,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面临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基层干部群众所期盼的服务型村级组织,是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基层组织。从目前我县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是,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我县村级组织总体上还是一个以管理、控制为主的组织,领导方式还没有实现由直接领导向更多地发挥间接领导和服务协调的转变,表现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职能不突出,服务手段有差距,没有形成全程式、经常化的服务体系。目前,大多数村级组织都把服务重点放在水、电、路、渠等硬件建设上,科技、信息、文化、法律等软环境、软服务远远跟不上,农民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难以满足。

二是,阵地建设不强的问题。目前,全县虽然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阵地”的目标,但是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全县村级活动室不足90平方米的有60个,占48.4%。土木结构的有13个,占10.5%。村级活动室非集体所有的有15个,占12.1%。大部分村级组织阵地基础设施不全,条件简陋,影响了村级组织阵地作用的有效发挥。还有相当一部分村级活动室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活动室闲置浪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三是,服务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县村级组织普遍运转困难,公用经费缺乏,外援资金有限,在服务群众方面常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支“两委”做起服务工作来就象“泥田拔萝卜——吃一截揩一截”。当前,全县124个行政村中,有35个村尚有负债,占28.2%。村集体经济在万元以下的有40个村,占32.3%。村集体经济在5万元以上的仅有4个村,占3.2%。

四是,服务队伍不齐的问题。村级干部力量薄弱,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全县共有村干部396人,村均不足4人。其中,女干部仅有11人,村干部平均年龄44.8岁。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作用弱化等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县共有农民党员4932名,其中60岁以上的高达1497名,占农民党员总数的30%;35岁以下的607名,仅占总数的12%。全县750余名党员缺乏帮带能力,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已严重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劳务输出使农村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纷纷外出,社会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大多数村都缺乏服务队伍。

三、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的对策建议

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县、乡党委必须将其提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恪守执政为民,按照实际、实用和实效性相结合,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服务理念、服务职能、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服务型村级组织建设。

第一,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把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大事来抓。县、乡党委要进一步明确和调整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引导村级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政治领导、决策主导和服务向导上来,带动村级其他组织共同搞好服务。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制定和实施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的中、长期规划,采取组织推动、政策拉动、典型带动等办法抓好规划落实。

第二,加快人才储备,建好服务队伍,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人才相对密集的新型组织。一是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注重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完善“两推一选”、“两推直选”的方式,推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真正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村级组织班子中来,尤其要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高度重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后备干部培养。二是要以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依托省市农村党员培训基地、乡村主导产业,按照党员意愿确定种植、养殖、营销、加工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知识、能力结构,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培训。依托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免费提供致富信息、农业技术培训。依托县委党校、职教中心,分产业举办党员致富能手骨干培训班。依托村党员活动室,举办实用技术普及班。依托县乡农业服务中心,吸收农村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建立专兼职农业技术推广员队伍,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三是要大力发展能人入党,实施能人治村,支持能人创业,通过联合培养、上挂下派、引进招聘等方式选拔农村紧缺人才,不断充实村级实用人才库。以党员为主体建好科技特派员、文艺演出队、治安联防组等专兼职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经常性和专业化的服务。针对群众在政策、信息、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整合县乡涉农技术人员、乡村干部、致富能手和义务工作者等力量,组建各类以党员为主体的为民服务小分队,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

第三,建好活动阵地,构筑服务平台,搭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村活动室建设水平,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标志、有档案、有资料、有活动,加强管理和使用,确保村级组织阵地充分发挥作用。以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为中心,整合建设村级医务室、连锁超市、农民夜校、广播室和警务室,努力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为村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要依托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大力开展农民思想伦理教育、农村富裕劳动力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引导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掌握技术和信息,增强致富能力,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要教育、引导和组织农民群众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及时收集整理农技知识、农产品加工、市场供求信息及各项惠农政策,利用村务公开栏等宣传专栏进行适时公开,定期更新,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及时、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实现科技信息在广大农村的快速传播。四是要依法建立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落实村民民主自治,让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五是要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连锁超市、农资销售网点等建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附近,方便群众参与市场买卖。逐步在全县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消费经营网络。六是要深入开展“百村法律大讲堂”活动,依托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发动和依靠群众抓好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防火防灾等工作。积极推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接待日、村干部轮流值班等制度,对农村矛盾纠纷,认真排查、积极化解、依法调处。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坚持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互谅互让来引导群众。围绕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要求,组织开展“净化家园村庄文明行动”,倡导培养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七是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以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适应农村医疗需求,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大力发展村级卫生事业。

第四,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产业,夯实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要选准选好一条帮助群众致富增收、发展经济的好路子。根据乡村自然条件和比较优势,选准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点,走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对先进村重点做好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抓好集体资产管理;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加大帮扶力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围绕土地、山石等资源做文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行“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专业村;对一些交通便利、具有区位优势的村,加快发展商品流通业和租赁业,建设各类市场、商贸街、商业网点。依托自然优势,积极发展农村旅游业、观光农业等,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第五,完善工作制度,强化服务考核,不断提高服务型村级组织的建设水平。要建立广泛联系农民群众的制度,从扩大联系范围、改进联系方式、丰富联系内容、增强联系实效等方面入手,创新村级组织联系群众的模式。坚持和完善县直部门联系村、农村普通党员分片联系群众、党员先进性承诺等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农村党员干部调查研究制度,真正做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与民交流,为民服务。建立和完善集中听取村民意见日活动、农村党员与群众谈心制度,确保广开言路、集中民智。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代理机制,把为民代理的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政策法规、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向群众公开。坚持群众有需求、干部有行动、组织有服务,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要把为民服务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以制度来规范组织和党员个人的服务行为。重点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产销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文艺汇演等方面的无偿或低偿、有偿服务制度,建立健全群众首问负责、服务需求预测、便民服务代理、服务质量投诉等工作机制,推进服务工作的系统化、高效化和经常化。要把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指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村级组织经费拨付、村干部待遇保障结合起来,对表现突出的村干部给予养老保险奖励和待遇补贴,优先提拔重用甚至招录进公务员队伍。

第三篇:中山市两新组织党建知识竞赛学习材料

中山市两新组织党建知识竞赛学习材料

一、基本党务知识

1.组织关系介绍信是迁移正式党组织关系的唯一有效凭证。2.外地迁入组织关系,需要县处级以上的党委组织部门开具证明材料。

3.《流动党员活动证》是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凭证。党员可持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党员组织关系是指党员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隶属关系。

二、两新组织党建知识及相关情况

1.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2.新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3.新社会组织,是指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

4.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主要是指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等群团组织建设。

5.新修订的《公司法》第19条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6.我市各党委(党工委)收到两新组织党组织党费全额返还党费后,应于3月31日前向下属两新组织党组织下达《党费使 用额度通知书》,党费使用额度即为上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实缴党费的全额。

7.“中山市两新组织党工委”成立于2007年8月,作为市委领导全市两新组织党的工作的派出机构,正处级建制,挂靠市委组织部。“中山市两新组织党工委”的全称是中共中山市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8.2007年8月,中山市委组织部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文,决定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实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

9.《中山市2006—2010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中指出:要把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纳入经常性发展党员工作中来,使“高学历、高科技、高层次”优秀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比例逐年提高。

10.2008年5月至7月,我市举办了中山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庆七一”、迎奥运篮球赛活动。

11.我市于2008年6月12日出台了《中山市两新组织困难党员关爱帮扶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体现市委对两新组织困难党员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和真心爱护。

12.为进一步构建全方位的城乡党支部互帮互助格局,市委实施“百企联百村”工程,组织159个社会责任感强、党建基础好、经济实力强的民营企业党组织与159个农村党组织“一帮一”结对共建。13.为充分发挥广大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凸显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贡献的先进性,我市于2009年2月起在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中深入开展“携手共进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三、《党章》及中央文件精神

1.《党章》第29条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企业,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新增写入《党章》。4.1982年9月6日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部党章吸取了历届党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在七大、八大党章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而写成的,也是吸取了九大、十大党章的教训并彻底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存在的“左”的错误而写成的。其中增加了“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等内容。

5.200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次党章修改工作,突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形势下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指导作 用,坚持了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在保持党章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一些内容作了适当修改或补充完善。十六大对党章作了几项重要修改,其中党章总纲部分,增加了关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并增写了党徽党旗一章,作为第十一章。

6.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7.党的十七大报告立意高远,思想丰富。尤其是报告中出现的新名词如“软实力”、“思想库”、“票决制”、“人文关怀”、“自治机制”、“精神家园”、“生态文明”、“亲和力”等等,让人耳目一新。这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最让人关注也是参与十七大报告调研的专家认为最重要的新名词。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10.以人为本的“本”具体是指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要把握的主要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四、《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相关知识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是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

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六项改革试点,其中赋予中山两大试点任务,即支持中山市开展创新审批改革试点和开展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要求重点发展佛山机械装备、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聚区和金融服务区,中山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健康产业基地,江门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肇庆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

第四篇:新形势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胡锦涛总书记对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也作出了重要指示:“要在继续抓组建党组织的同时,努力探索和总结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下同)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并努力解决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为此,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我们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召开各类座谈会26个,先后与205名乡镇、街道干部和“两新”组织干部职工代表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报告,简要总结了近年来我区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调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两新”组织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是新形势下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实现我们建设新城区既定目标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领域党的工作,切实增强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一,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快推进“两新”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与现代企业制度和先进生产力相结合,已经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支充满活力、极具潜力的重要力量。从我区情况看,已经出现了环保产业园区等5个市级开发区,越来越多的私营、外资企业陆续入驻,个体工商户、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两新”组织已经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作为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必须积极主动的适应“两新”组织发展实际,及时延伸党的工作触角,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使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两新”组织发展的政治核心力量,为全区“两新”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第二,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观、促进非公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部分企业主对在“两新”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有人认为“两新”组织是靠自己力量建立起来的,只要守法经营,按章纳税就行了,何必再建党支部;有人担心在企业建立党组织会束缚自己的手脚,损害自己的利益,影响生产经营;还有人顾虑党组织建立后企业主的地位问题,如果企业主和书记发生矛盾时怎么办,找谁去解决。这实际上是对“两新”组织党组织认识上的一个偏差。纵观非公经济的发展历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指引下非公经济得以逐步发展壮大。“两新”组织的起步得益于党的方针政策,“两新”组织的发展壮大也与党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在“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目的就是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服务、促进、引导”,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参与而不干预,协调而不包揽,监督而不强制,引导企业合法经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同时,通过党组织的工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企业倡导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在全体员工中得到更好的贯彻、充分的体现,使企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号召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三,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凝聚群众实现共同奋斗的客观要求。“两新”组织作为极其活跃的经济细胞,集中了一大批新社会阶层和有文化、有技术的现代产业工人,据统计,目前我区新社会阶层从业人员25多万人,从业党员6000多名,他们是推 进改革、繁荣经济、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随着“两新”组织的迅速发展,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转业复员军人到“两新”组织中就业。要更好地团结他们,激励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把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一切力量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使他们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成为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是执政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力量所在,也是党执政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实践证明,只有我们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团结包括非公企业产业工人、自由职业者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人民群众在内的一切力量,我们的党才会有更加坚实的阶级基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不可动摇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好的团结凝聚广大群众实现共同奋斗。

二、我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两新”组织39912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2757家,个体工商户36912家,社会团体10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43家。“两新”组织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从业党员5247人。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共288家(新经济组织267家,新社会组织21家),其中,建立党委的2家,建立党总支的10家,建立党支部的276家。近年来,区委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总体规划,以创建“五个好”党组织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创新工作 载体,有效提高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1、加强领导,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格局。强化责任机制,明确部门分工,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是构建党政齐抓、上下联动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格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党建的新领域,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仅要整合组织资源,更要争取政府部门的管理资源,充分挖掘、切实依托群团组织的工作资源,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区委建立了由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工会、共青团、工商局、工商联、个体私营协会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制定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意见》,再次调整明确了14家职责单位在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如,区委组织部负责牵头,领导并协调好各责任单位,全面推动全区非公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区委宣传部负责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成功经验,为非公党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区工商联负责抓会员企业,协助属地党组织做好会员企业党员调查、组织关系接转、建立党组织等工作;区国税局、区统计局、区个私协等单位充分发挥职能局、协会优势,对全区所有非公企业进行全面普查,建立非公企业动态管理档案;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负责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工会、团、妇联组织建设,发挥群团 组织的组织优势,为党组织组建创造条件。制定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区工商、劳动、税务、环保、工业局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服务力度。近年来,各职能单位和部门积极发挥本单位职能作用,各尽所能、党群联动、党政齐抓、齐心协力,形成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基本上建立了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工商联抓大、个私协抓面,各部门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对于提升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动“两新”组织建支工作。多次召开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和座谈会,部署组建党组织工作、听取各单位的进展情况、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研究制定《区委常委会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将联系和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常委责任制,11名区委常委每人联系2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定期到企业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党组织。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39名局级、处级领导干部与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了党建工作联系点,覆盖企业307家。全区共选派467名科级或科级以下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联系企业356家。为加大指导力度,从全区党政机关抽调了5名熟悉党务工作的处级干部和10名科级干部组成5个督导组,督促检查各乡镇党组织组建工作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周汇报、日报表等工作制度,确保建支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成立专门机构,努力开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局面。区委成立社会工委,负责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商务楼宇党工共建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五个好”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向,全面启动了非公企业、楼宇经济、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

2、扩大覆盖,创新模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抓好建支工作,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区委集中精力,创新模式,狠抓党组织组建工作。

一是条块结合摸底数。首先,依托工商联、个私协、国税局、地税局、园区工委等单位做好“两新”组织基本情况和职工党员的调查工作,建立全区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数据库,做到单位数量、生产规模、从业人员心里有数。其次,为更深入的掌握“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队伍现状,准确分析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原因和规律,我们研究制作了六张“统计表”,即《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周报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尚未建立党组织原因调查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共党员信息采集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员情况汇总表》、《先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统计表》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统计表》,责成各乡镇、街道、园区工委、国资 委党委在辖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员普查登记工作,进行“拉网式”调查、梳理,动员流动党员、“口袋党员”亮出政治身份,消除“怕麻烦、怕来去不自由、怕被另眼相看”等思想顾虑,并认真填写六张“统计表”,定期上报更新内容。真正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基础牢。即,单位总数、分布、党员数量等底数清;党组织组建情况以及工作开展情况明;建立了区、乡镇(街道)两级“两新”组织党员基本情况动态管理台帐,为下一步组建工作打牢了基础。

二是创新模式建支部。由于企业的规模、隶属关系、党员人数、生产经营范围不同,在组织设臵上,针对不同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发展非公经济,有利于加强对非公企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开展党的活动原则,采取单独建支、企业联建、村企联建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组建党组织。即,对于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生产经营较稳定、有合适书记人选的企业,单独建支,隶属所在乡镇党委、街道工委管理;对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职工人数较少的企业,按照“企业规模适中、企业数量适度、地域相邻为主、行业相邻为辅”的原则,几家企业联合建立党组织。如永乐经济开发区内的10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联合建立党组织,有效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对于村办企业或村里自行招商引资的企业,由村级党组织负责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并隶属于村级党组织管理,有利于企业党支部的管理和党员开展活动。截至目前,全区90%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已经建立了党组织。三是抓好群团促党建。在没有党员或暂不具备建支条件的“两新”组织,我们采取先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措施,使党群工作先行进入到这些组织中,及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员队伍,为下一步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2009年,全区非公企业发展党员200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69名,共有303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截至目前,我区已建立非公企业工会366个,团组织77个,共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81人,指导、帮助非公企业开展工作,实现了党的工作100%覆盖,有效促进了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

3、完善制度,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在抓好组建工作的同时,着眼于加强“两新”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全区开展了创建“五个好”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活动,建立了各项制度,对党组织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召开了“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对开展创建“五个好”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每年底,组织一次专项检查考评。几年以来,以创建“五个好”活动为契机,着力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自身建设,积极探索党支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是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班子建设,提高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和水平。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通过企业员工选举、上级党委选派等多种方式,全部配齐了书记。一大批政治信念坚定、组织协调能力强、在职工中有一定影响的党员加入了企 业党务工作者队伍。为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各基层党委围绕党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公司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各种方式,对本地区、本系统“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培训,确保每名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系统培训。同时,要求各基层党委要加大对“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的关爱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特别要协调好党组织书记与企业负责人关系,解除后顾之忧。

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针对“两新”组织中的党员流动性大、思维多样化、素质差异大等特点,本着“小型、灵活、务实”的原则,从强化党性观念、组织归属意识和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入手,规范了“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双推双公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和党员联系员工制度等各项制度。并采取集中学习、业余自学、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在企业党员中深入开展共同理想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深入开展“双培一推”活动,努力把党员培养为企业的生产能手和业务骨干;把企业业务骨干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业务骨干推荐到企业决策层,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加强党支部制度建设,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为规范党内制度建设,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 施方案》,同时,制定下发了《区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工作指导手册》,对“两新”组织党组织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经常性教育、党费收缴和管理等制度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并将《手册》的贯彻执行情况作为创建“五个好”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的重要考核内容,有效提高了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同时,加强了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配备了必要的活动设施,并要求党支部坚持“建、用”并举和“一室多用”的原则,积极开展受党员群众欢迎的寓教于乐活动,有效提高活动场所的使用率,使活动阵地真正成为团结凝聚企业职工的重要载体。为解决活动经费问题,区委按照每名党员每年100元的标准,为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统一发放了工作和活动经费,用于“两新”组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丰富组织生活等工作。

4、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每年举办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研讨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议,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发挥党组织联系群众、凝聚群众作用,积极开展化解矛盾、帮困扶贫以及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活动,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如,天龙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大力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创办了企业内部刊物《时代天龙》,每月一期,主要反映了企业的管理、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文明员工等,该刊物被市工商联评为“优秀内刊内报”;今年新投资1.2万元建立了企业橱窗,每月更新一期,主要展示了外国友人来厂、企业大事、企业产品、企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每周六晚上八点开放卡拉OK,并经常组织拔河、篮球、乒乓球比赛活动,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进职工间友谊,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是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在全区“两新”组织中推行了“党员责任区”活动,各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劳动竞赛、技术技能比赛等各种活动,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如,大友家具公司等12家非公企业党支部开展了“党员挂牌上岗”活动,为每名党员制作了一枚“共产党员”胸牌,使党员有别于普通员工,有效调动了党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带头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和技能,带头为职工办实事,从而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员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受到了企业主和员工的欢迎。

三是积极动员非公企业参与新农村和新城区建设。在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和引导下,各非公企业在发展自身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资金、信息、人才、市场等优势,积极投身新农村和新城区建设。

一方面,积极吸纳“两新”组织参与联村结对帮扶新农村活动。目前,全区上百家“两新”组织参与了帮扶农村工作,各企业已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000万元。另一方面,在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和动员下,各非公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工商联会员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服务农民、奉献社会活动。据统计,几年来,620家工商联会员企业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各项资金累计已过亿元。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区在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创新经验,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实践成果和制度。但我们应该看到,与“两新”组织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其他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相比,我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还是相对比较薄弱,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还不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认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从客观上看,虽然大部分“两新”组织的业主承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愿意接受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管理,但有少数业主对党组织有戒心,有抵触,对在本企业建立党组织采取不允许、不支持、不配合的态度,因而增加了在“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难度。从主观上看,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对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那些企业属于私人所有,它们只要好好生产经营、照章纳税,就可以了,开展党的工作,大可不必,甚至担心在那里开展党建工作会得罪企业主,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由于他们对党组织在“两新”组织究竟发挥什么作用认识不清,客观上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2、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党员管理难度大。我区的“两新”组织数量较多而规模相对较小,员工流动性强,党员人数较少。党员绝大多数是流动党员,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据统计,全区“两新”组织党员人数仅占“两新”组织从业人数的2.4%,远低于全区党员占总人口4.9%的比例,有的党员甚至不愿意亮明身份或转移组织关系,相当一部分企业党员人数不足3名,给党组织设臵和党员教育管理带来困难。

3、组织生活难正常。非公企业日常事务一般由企业管理人员兼管,而党员大都是工薪阶层,不参与生产经营决策,业务工作繁忙,平时很难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特别是联合支部,组织一次活动难度很大,开个会两三个小时都召集不全。有的党员半年交一次党费,基本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党组织讨论重大事务往往因为到会率不够而无法正常进行。同时,党组织开展活动还必须取得业主的支持,难以协调,办法不多,活动效果不够理想。

除此以外,企业党务工作者的素质不高、各项工作制度不健全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党支部作用的发挥。这一切都说明“两新”组织党建现状与“两新”组织的蓬勃发展不相适应,明显滞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

三、加强新时期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要解决如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使“两新”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 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的区情实际,全面地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促进两新组织的和谐发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继续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不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继续坚持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和社会工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形成相互配合、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点制度,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健全完善考核制度,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区委对各基层党工委“组织工作”考核内容,将基层党工委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评比。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实践证明,企业负责人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是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条件。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教育。通过在电视台、电台、党建网、时讯等各种媒体开辟党建工作专栏,召开企业主座谈会,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点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两新”组织党建的典型经验做法和促进作用,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人心,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一流的业绩让企业主亲身体会到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价 值,消除其抵制和防范心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拓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域。继续抓好“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对企业党员实施动态管理,对有党员的企业随时做好党组织组建工作。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在同一企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的党员,要求其将组织关系转移到该单位党组织或该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对确因特殊情况不能转移组织关系,应出具党员证明信,或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两新”组织党组织或所在地党组织的活动。严格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双推一考”、发展党员“双推双公示”、“发展党员票决制”制度,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壮大“两新”组织党员队伍,特别是将符合入党条件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优先发展。

4、完善工作制度,不断提高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一是进一步健全“三会一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管理等常规工作制度。二是继续大力推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运用目标管理手段加强对党建工作指导员履行职责和完成任务情况的考核,尤其要把在企业优秀员工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帮助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三是建立“两新”组织业主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区、镇党校,加强对广大业主的培训,着重抓好对党员业主和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企业业主的共同理想、责任意识、民主法制、科技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增强 对党的感情。

5、改进活动方式,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完全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员的标准,也不同于机关党员。一个“两新”组织党组织是否发挥了作用,要看党组织在“两新”组织发展中贡献了多少份额;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要看他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的现实表现。为此,要根据“两新”组织党员数量少、分布散、参差不齐的特点,宜提倡分散自学,分层次交流讨论,减少集中学习次数;提倡自警自律,减少组织控制;以“两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灵活开展党内活动,形成“业余、小型、灵活、务实”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上,注意加强对党员的政治理论教育,注意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着力提高他们的岗位创新能力。活动方式上,坚持把党内活动与“两新”组织管理及产品销售等活动融合起来,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活动时间上,妥善处理好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

6、切实抓好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抓好各乡镇党委、街道工委社会党组织示范点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和扶持指导的力度,完善各项组织制度。培植一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或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引路,抓规范,抓提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本地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努力使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 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目标,推动地区“两新”组织蓬勃发展。

第五篇:关于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面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拓宽党建工作覆盖面,确保“两新”组织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正确、健康发展,这是摆在每位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最近,我就××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总体感到,近年来,××县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规范建设。

一、近年来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做法

近年来,××县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全县“两新”组织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县有新经济组织27139家,其中个体工商户26430户,私营企业702家,外商投资企业7家;有新社会组织759家,其中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67家,民办医院、诊所692家。“两新”组织从业人员11.8万人,有中共党员1800名,新发展党员4名。从业人员中有3名以上党员的“两新”组织52个,有1-2名党员的“两新”组织18个,无党员的“两新”组织12个。

目前,在全县新经济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6个,占应建数的11.53;在全县新社会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4个,占应建数的7.69。××县鸿达能源公司、士杰中英文学校等6个“两新”组织,其新建党组织大部分都能坚持“以党建带工、青、妇建”,把“两新”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建设作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县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1、健全三种制度,抓责任促示范。县委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从解放思想入手,从观念创新破题,从健全机制着力,解“扣子”、换“脑子”,增强了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建立领导联系办点制度。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两新”组织办党建工作示范点制度,40余名县级领导不仅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而且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成立和运作进行指导。二是健全组建工作责任制。为进一步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县委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责任体系,明确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部门及属地党委为责任主体。县委与基层党委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要求各党委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在对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党员进行全面托管的同时,对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及时建立党组织。将规模较大的10个“两新”组织(职工人数50人以上、党员人数3名以上)确定为“两新”组织党组织筹建单位,并限定各责任主体组建期限。三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特派员制度。县委总揽工作全局,向党建工作薄弱及尚无党员的“两新”组织派驻党建工作特派员,这项举措是一新的尝试。今年4月,××县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县直党政机关改非、离岗的科级党员中选派30名党建特派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指导党建工作。这些同志政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对于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具有明显优势。

2、构建三种模式,抓管理促组建。我县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了党的建设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同规划、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杜绝党员“挂空”,消灭党建工作“空白点”。一是对改制企业党员实行属地管理。近几年,××县对原15家国有工业企业和72家国有商业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产权置换后,撤销了党总支6个,党支部25个,涉及党员职工近1500人。原市属企业雷坪矿拍卖后,撤消了党委,所属的147名党员管理权属下放到地方。秉着“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的原则,对这些改制企业的党员管理实行整体移交,属地管理。二是对区域相对集中的流动党员实行社区管理。在流动党员集中的中心城镇,结合社区建设组建单独支部或联合支部,对流动党员集中管理。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临时总支、支部,让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2004年4月,××县四里乡党委就在四里籍党员集中的广东省东莞市成立驻东莞党支部,对该市相对集中的近40名党员进行跟踪管理。三是对相关相近行业的党员实行行业管理。依托行业协会,对同行业或相近行业的党员按就近、便利的原则,组建单独或联合支部。2003年,××县就以县个私协为依托成立了个私协会支部,对在城的流动个体工商户党员进行统一管理。

3、开展三种活动,抓载体促教育。根据“两新”组织的特点,按照“业余、小型、分散、务实”的原则,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员的教育引导工作。一是开展“比党性、比奉献”活动,教育引导“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做无私奉献的模范。在坚持有利于生

产经营的原则下,采取知识竞赛、岗位比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党员先锋岗”、“人人为企业做贡献”、“岗位无事故,行为做模范”等活动,号召非公有制领域的全体党员比党性、比奉献,真正为“两新”组织的发展谋路子、出点子、干出样子。××县鸿达能源公司党支部13名党员在活动开展中,“参与不干预、配合不迁就、引导不强制”,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党

员示范岗”,党员勇挑重担,企业效益大增,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今年第一季度就有8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二是开展党员“星级评议”活动,教育引导“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做奋发有为的模范。在坚持统一标准、加强教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两新”组织领域“党员星级评定”活动,并把该项活动作为县委“万千百十”党建工程的重要内容。在星级党员评定活动中对不同层面的党员,围绕“奋发有为”提出具体要求:对企业主党员,教育引导他们带头合法经营,热心公益事业,处理好劳资关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于管理层党员,教育引导他们加强同企业主的联系和沟通,反映民意,注意在保证监督方面发挥作用;对于一般员工党员,则教育他们通过做好本职工作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为搞好生产经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贡献。三是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教育引导“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做争先创优的模范。注重培养、挖掘、宣传“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个人,并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经济能人”、“优秀基层党组织”时实行政策倾斜,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促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近年来,共有2个“两新”组织党组织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当前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有“四难”:

一是形成共识难。近年来,由于一些党员和党务干部对发展“两新”组织与党的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困惑不解,因此,对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只要经济发展就行了,党的建设可有可无;有的认为“两新”组织性质特殊,党员人数少,建不建党组织关系不大;有的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情况复杂,党建工作难开展,有畏难情绪,等等。由于思想认识未统一,导致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听之任之,或不想抓、不愿抓,从而影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目前,全县40个规模企业及民办医院、学校中,建立了党组织的只有6个,其中发展了党员的只有2个。

二是党组织设置难。一方面,一些私营企业主党的观念比较淡薄,对建不建党组织无所谓,有的企业主特别是非党员企业主由于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了解,存在“三怕”心理:一怕党组织建立后,会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打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削弱和制约他们的权力;二怕党组织活动过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大管理成本;三怕党组织建立后适时解除党员的劳动关系受到制约,增加自身负担,因而对建立党组织缺乏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两新”组织中党的力量薄弱,建立党组织比较困难。如凤神山山泉水厂、锐驰矿业有限公司、太和辣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因规模小,党员数量少,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而象蓉园建材发展有限公司、发盛石墨有限公司这类企业又因党员流动性大,“朝增暮减”,党组织难建立,即使建立,也难稳定。

三是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难。由于“两新”组织分布比较零散,导致“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分布零散,给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带来很大难度。而且一些党员长期在私营企业工作,受雇佣思想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党性和组织观念逐渐淡薄,有的认为自己到私营企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只是定期回支部交党费,有的甚至是代缴,教育管理有名无实;个别还存在既不到原单位过组织生活,也不愿暴露身份的现象,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由党员”。

四是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难。有的“两新”党组织由于时间、经费没有保证,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十分突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有些党员头脑中存在着“雇佣”思想,认为党员和其他员工同是企业主的“打工仔”,谈不上发挥什么带头作用,或者发挥作用的方式也仅限于做点好事、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思考

1、加强领导,在营造“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外部环境上求突破。一要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对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各级领导都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抓多少算多少,抓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的工作水平上,必须从宏观上、全局上来规范和规划。要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以点带面,推进“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二要营造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组织对“两新”组织的促进、支持和保障作用,做好业主的引导、说服和解释工作;要宣传“两新”党建工作的目的、重大意义,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增强各级党组织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自觉性,激发职工群众支持党建工作的热情,形成上下重视、关心和支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三要明确“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作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作用,主要是注重政治导向。其主要职责应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支持“两新”经济组织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增强协调能力,协调出资人、经营管理者与企业员工的关系,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团结带领员工为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2、抓住关键,在强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措施上求突破。一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特派员队伍建设。派遣党建工作特派员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这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力保证。但如何真正发挥党建特派员的作用还需要进行不断的积极探索。党建特派员要积极深入所联系“两新”组织,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制订工作措施要力求有针对性、实效性。已经建立党组织的,要帮助和指导怎样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党组织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条件成熟但还未建立党组织的,要帮助和指导按照正常程序建立健全党组织;同时,要帮助和引导建立健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并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两新”组织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二要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中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配强配齐班子,选好“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负责人,对于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至关重要。要严格选任标准,切实把党性强、作风正、组织能力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知识和能力,并且对“两新”有关问题和情况比较熟悉的正式党员选任到“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要加强培训和指导,培训内容要突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特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三要进一步加大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要加大在新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力度。凡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尽快建立党组织,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出现新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家族化的问题;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联合建立党支部;对没有党员的,要通过党建特派员积极发展培养建党对象,或依托工会组织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要加快在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工作的步伐。新社会组织在筹备过程中就应同步考虑党组织建设问题。具备条件的新社会组织要尽快建立党的组织。新社会组织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的党员,应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来,参加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生活。

3、创新机制,在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管理上求突破。一要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要把“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列为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要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管理者、科技骨干和一线优秀青年上。要严把“公示”关,充分接受职工群众监督,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上,积极引导职工向党组织靠拢。二要创新党员管理机制。要探索建立“两新”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紧密结合“两新”组织党员特点,重点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三观三德”教育,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先锋意识和角色意识。同时,立足于“两新”组织的实际情况,注重开展市场经济理论、科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要在县直机关工委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为流动党员提供各种服务。要推行党员履行义务公示制度,定期对每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遵纪守法等方面情况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要实行党员警示制度,对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的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工作,表现差的党员,党组织要及时发出“警示卡”,限期整改。三要健全党建、工建和团建共建互促制度。在党建特派员负责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基础上,“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指导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按各自章程开展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实现良性共振的局面。

下载对珠海市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珠海市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