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公益活动推动城市绿化
用公益活动推动城市绿化
——在亚欧城市国际林业研讨会上的演讲
从1999年6月开始,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在全省11个设区市组织开展了营造城市森林公益活动。营造城市森林公益活动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森林引进城市、把城市建在森林中,改善城市生态和居民生活环境;二是引导城市政府注重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城市造林,提高政府指导城市绿化的科学性和公众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目前,这一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认可度、参与度越来越高,在迅速扩大城市植树造林规模上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
一、为什么要开展营造城市森林公益活动
(一)缓解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省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在旧城改造、道路建设、美化亮化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工业日益集中、车流量不断增长,城市的热岛效应加剧,特别是废水、废气和噪声已成为危害市民健康的最大公害。据测定,一公顷森林一昼夜可释放氧气735公斤、吸收二氧化碳1005公斤,每公顷阔叶林或针叶林每年可脱硫100公斤、脱氮380公斤;夏季有林地带比无林地带的温度低5—6℃,湿度高出38%;40米宽的林带可使噪声降低10—20分贝;树林对粉尘具有过滤和阻挡作用,能明显降低二次扬尘;树木可分泌粘菌素,能大量减少空气中的菌类和病毒含量。营造城市森林,就是要积极构建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让城市居民能够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绿色环境中。
(二)转变城市政府的绿化理念。河北省的大部分城市地处中国北方内陆地区,气候干燥、水源缺乏,春秋受风沙侵扰,夏季炎热。过去,一些城市政府的决策者,在指导城市绿化中往往重视视觉上的美化效果,而忽视其生态效益,热衷于搞以花草为主的城市绿化,可用于绿化的地带大面积地搞起了“时装草坪”。花草尤其是草坪用水量大,养护费用是树木的3倍,而生态效益却低于树木4—5倍。这种绿化模式,加重了城市的财政负担,不符合以人为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组织开展营造城市森林公益活动,就是要引导一些城市政府改变不科学的绿化理念,促使他们按照乔、灌、草结合,以乔木为主的模式组织城市绿化。
(三)唤起公众参与城市造林的热情。城市居民渴盼绿色,开展营造城市森林公益活动,顺应了人们的这一强烈愿望。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城市植树造林,运用公众的力量改变城市缺树少林状况,解决城市植树造林中财力、人力不足的问题,引导广大居民自觉植树、爱树、护树。
二、营造城市森林公益活动的具体做法
(一)形成营造城市森林的舆论氛围。每年3月植树节前后,我们都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广泛开展舆论发动,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把城市建在森林中、把森林引进城市,能够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增加城市湿度、降低城市温度、减少城市噪音、涵养城市水源、遏制疾病传播。转变城市绿化观念,推动城市绿化由花园式、园林式向以林为主、植物多样、分布合理、景观优美的森林式、生态型发展。积极倡导热爱公益、奉献社会精神,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在全社会弘扬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风尚。
(二)连续组织大规模的植树战役。重点利用春季组织战役。从2000年开始,我们每年都要发出通知,组织全省11个设区市制定当年春季城市造林方案,集中开展城市规模植树活动。1月下旬,各市着手勘察用地、联系苗木;2月下旬,确定各类公益林地、明确责任单位;2月底由各市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进行全民动员;3至5月整个战役由南向北在各市陆续展开。
(三)实行政府行为与公众参与相结合。一方面,政府负责规划、指导。由规划、园林、林业等有关部门在城市周边、城市市区规划、开辟出造林的地块、地段;确定适宜种植的树种,联系苗木;整合技术力量,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组织单位、家庭、个人认领、认种、认养。将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和开辟的地片、地段,划为各种形式的公益林,依托机关工委组织机关干部义务种植“公务员林”,依托驻军单位组织广大官兵义务种植“八一林”,依托共青团、妇联组织团员青年、广大妇女义务种植“青年林”、“妇女林”,依托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在社区中和社区周围义务种植“社区纪念林”、“家庭纪念林”;鼓励热爱家乡的海外侨胞和关心城市造林并有一定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成规模地认领、认种、认养公益林;给认领、认种、认养公益林、公益树的单位、家庭、个人立功德碑、挂功德牌、造功德册,对在这一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进行表扬,调动和保护人们的积极性。
(四)按照“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要求,营造“城市森林”体系。
1、营造环城森林生态圈。在城市周边荒山、荒坡、荒滩、城乡结合部、主城区与卫星城过渡带建设森林公园、规模林区和环城林带。
2、营造城市道路、河畔宽带林网。环城公路、入市公路两侧种植宽带林;商业区以外的市区公路主干道,在快车道与慢车道隔离带、慢车道与人行道隔离带植树;环城及市区河流、滨河两侧加大植树行数,较大的草坪中种植乔、灌疏林。
3、营造城中片林,加大广场、停车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院、居民生活区的植树力度。从城市开发改造、城中村搬迁中划出林地,在市区中种植若干规模片林;广场在保证公共活动空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林木面积;大型停车场实行车位间林木隔离,地面嵌草,建设生态停车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院、居民生活区尽可能地做到见缝插绿、搬迁辟绿、破硬建绿、垂直挂绿。
三、营造城市森林公益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城市政府的绿化理念和绿化规划中更加注重了生态效益。“多种乔木、多用大树种”已成为大部分城市政府对城市绿化的基本要求,在指导城市绿化工作中,基本实现了由“草、灌、乔”到“乔、灌、草”的转化,由花园式、园林式向森林式、生态型的转变。普遍加大了城市造林规划力度。以2004年为例,石家庄市规划了主城区与卫星城、滹沱河防护林、小壁林场等城市周边三大造林工程和市区十项造林工程6.6万亩;廊坊市规划实施了“双环”绿化工程,规划植树5.3万亩;邯郸市重新规划了环城路两侧林带,由过去的各宽50米延伸到100米,其他城市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城市绿化模式正在根本性的变化。
(二)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义务植树的热情空前高涨。认领认种认养公益林、公益树成为时尚。仅去年春季,秦皇岛市市民就认种认养“青年林”、“妇女林”、“社区纪念林”、“家庭纪念林”等各种公益林2.1万亩,邯郸市24万各界居民认种认养了32万棵树,这种事在各城市中非常普遍。许多市民自愿为城市造林捐款。石家庄市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植树捐款消息后,到市绿化部门捐款1500元。他们说“我们年龄大了,身体有病,不能亲手种树添绿,但可以拿出一点钱来,共同美化咱们的大家园。”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几十名个体户为绿化港城献爱心,有的捐款几百元,有的捐款几千元。五年来,全省城市基层单位和市民自愿捐城市造林款达1.8 亿元。另一方面,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蔚然成风。广大市民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积极参加爱绿护绿行动。廊坊市安次区银河南路200多名老人组成了“夕阳红”志愿者护绿分队,他们主动为认养的树木浇水、刷漆防虫。石家庄市招募滨河护绿志愿者,报名的就有1300多名市民,他们当中不仅有青年学生、机关干部、普通工人,甚至还有一些老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现在,广大市民已把树木当作他们宝贵的财富,如有砍树毁林的,就会立即被人们制止。
(三)城市林木覆盖面积大幅增加。为实现“城在林中”,唐山市在活动中绿化了市区南部采煤下沉区,将昔日垃圾遍地、污水四溢、脏乱荒芜的下沉区变成了具有粗放型森林风貌和水乡风光的大型森林公园,此项目2002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获“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为做到“林在城中”,邯郸市在全市组织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小区、绿色庭院、绿色家庭等“四绿”活动,三年时间“四绿”覆盖实现80%。保定市提出多种树、密植树,一条路也不能少,一个院不能丢,把保定建成道路成林、庭院成林、小区成林、城市成林,截止2003年底,建成区树木绿化覆盖率和人均树木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4.98%、4.63平方米,比五年前分别增长了10.34个百分点和1.27平方米。秦皇岛市的沿海林带、廊坊市的环城林带、承德市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周围林带、石家庄北部滹沱河防护林带等都已初具规模。五年来全省11个设区市的市区和城市周边植树42.8万亩,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谢谢大家!(本文作者白石,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第二篇:用“三个有利于”推动国企改革
价值力、竞争力、控制力——用“三个有利于”推动国企改革
***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期间对国企改革进行深刻论述,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首次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是国企改革之“魂”。***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既是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目的,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目标指向、实践依据和检验标准,意义重大。这三点,分别是价值力、竞争力与控制力,是一个生产力标准体系。深刻认识“三个有利于”,对我们理解整个国企改革的规律性、理论性及操作性都有重要意义。具有鲜明的改革指向性和现实针对性。
一、国企改革的第一个标准是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是一个价值力标准,也是生产力标准,是三个标准中首要的、基本的标准。国企是以管资本为主,而衡量其价值的标准便是资本的增加与减少,保值增值是一个基本要求。因为国企改革就是要改掉亏损,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等多项改革措施使国企盈利。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源泉,所以国企增值是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标准。
二、国企改革的第二个标准是加强国企竞争力,这既是国企改革在世界范围内追求的实力标准,也是从我国结合当前实际提出的新要求。这是在国内多种经济并存竞争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较量的双重市场背景下,对作为整体的国有经济适应市场、立于不败和发展壮大提出的核心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国企改革,增强自身活力,壮大资本实力,把参与竞争的本钱做厚实;就必须加强国企力量整合,聚合优势,形成拳头,在引领科技创新、实现国家战略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当好主力军;就必须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竞争风险,既遵循市场规律,也避免市场盲目性,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就浦里建设公司而言,要增强其经济竞争力,着重在于以下两点:第一,人才是关键,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并且浦里建设公司现状是任务重、时间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大,如何解决人才的引进和薪酬的对等,也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第二,优化公司内设机构,合理配置资源,不重复设立机构从而轻装上阵,有效加强公司的运转。
三、国企改革的第三个标准“扩大国企的功能”,便是通过国企改革的全面深化,增强国企的控制力,使国企做大做强做优。应当注意到,做大做优做强仍然是近一阶段的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做优。“扩大国企的功能”的要求,使这个问题有了结论。“做大”在前,说明“做强做优”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做大”在先,与当前的改革局势密不可分。浦里建设公司在规模和发言权上还要进一步“做大”。浦里建设公司主要工作经营范围是:土地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市政工程建设、建筑材料购销、城市园林绿化、进出口贸易业务。但目前实际工作中,只承担了土地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市政工程建设这两项任务,就“保值增值”而言,要观大势,看大局,准确把握公司的形势走向,还要加大对建筑材料购销、城市园林绿化、进出口贸易业务等方向拓展,进而壮大资本,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从总体上理解,“三个有利于”提出了改革目的这样的重要课题,揭示了国企改革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基础和主导力量,而国有经济的实力,关键在实体经济;抓好实体经济,关键靠搞好国有企业。所以改革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深化国企改革,直接目的是“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从而达到“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总目的。这正是“三个有利于”每个都以国有经济总体为着眼点的原因。因此。我们不能把国有经济加强、国有资本增值,与搞好国企、抓好实体经济割裂开来,要把目的放在搞好国企上。
不可否认,围绕国企改革,不同观点交锋甚多。我们应当清醒看到,一些人眼里的所谓国企改革,实质就是私有化,消解国企的地位,否定国企的作用。必须认识到,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基础中“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重要体现,国企改革不管怎么改,其核心都应当是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问题,而不是危害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又强调“两个不动摇”——“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显然,这是推进国企改革必须把握的基本方向。
三个有利于”是一个层层递进、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孤立、割裂、片面地去解读。必须全面准确领会“三个有利于”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魂在质不变,本存基不垮”,是国企产权制度改革避免失误的“定海神针”!
第三篇:城市绿化树种规划
一、规划原则与目标
1、规划原则:
(1)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满足浐灞河地区各类绿地的要求。
(2)以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
(3)充分考虑本区的气候条件,突出遮荫的乔木,形成本区的生态效益。
(4)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抗逆性强(抗旱、耐水湿、抗病虫害等)的树种。
(5)城市绿化的种植配置要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
2、规划目标: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本区城市园林绿化主要应用植物物种类做出科学规划和特色设计,重塑“西北生态城市”的形象,营造古城文化的现代城市绿地景观,促进城市环境可持 续发展。
(1)培育本区的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城市居民文化娱乐、休闲、接近自然的要求。
(2)优化城市树种结构,提高绿化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机能。
(3)组织城市绿化苗木生产从无序竞争进入有序发展。
(4)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的艺术风貌,充分展现城市各类绿地的风貌。
二、基调树种规划
城市绿化基调树种,是能充分表现当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能作为城市景观重要标志的应用树种.根据本区的历史与现状,规划选用约(10)种乔木作为基调树种加以推广应用。
如银杏、国槐、旱柳、垂柳、悬铃木、毛白杨、新疆杨、华山松、白皮松等。
三、骨干树种规划
城市绿化的召骨干树种,是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绿地中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如型的城市绿地,一般应具有不同的骨干树种。
1、道路绿化树种
A、行道树种
行道树是发挥城市绿地美化街景,纳凉遮荫、减噪滞尘等功能作用的重要因素,还有维护交通安全,保护环境卫生等多力面的公益效用.由于道路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差,路面热辐射使近地气温增高,空气湿度相对低,土壤成分复杂,透水透气性差,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高,所以行道树的选择要求相对苛刻。主要有:
(1)树干挺拔、树形端正,体形优美、枝叶繁茂、蔽荫度好。
(2)对环境适应性强,易栽植,耐修剪,易萌生.
(3)抗逆性强.特别是要求抗NOn、SOn、Pn粉尘等能力强,耐风、耐寒,耐旱,耐涝、耐辐射,病虫害少。
(4)以地带树种为主,适当使用已经受一个生长周期以上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
(5)长寿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以常绿树种为主,适当搭配落叶树种。
(6)深根性、花果无污染,且高大浓荫与美化,香化相结合。
如悬铃木、银杏、国槐、旱柳、垂柳、华山松、白皮松等。
B、停车场绿化树种
树种选择要求:
(1)抗氮氧化物能力强。
(2)以常绿树种为主,落叶期较集中。
(3)易管理,低维护。
C、公路、铁路、高速干道绿化树种
公路,铁路和高速干道的树种选择,要同时考虑交通安全机能、环境保护机能和美化机能。
从交通安全方面考虑的原则:
(1)诱导视线为了使驾驶人员预知前方道路的线形,宜选择与周围的植被不同.或树冠线能清楚的指示方向的树种。
(2)遮光:中央分割带需遮挡迎面而来的刺眼灯光,宜选择常绿灌木。
(3)缓冲:在护栏处,为了缓冲脱离车道的车辆,宜选择常绿,萌生力强的小乔木和灌木。
从环境保护、美化和栽培管理方面考虑的原则:
(1)防护:隔声、防火、防烟、减尘。
(2)绿荫:在休息、服务站区内的停车场、人行道及广场,选择高大浓荫的树种。
(3)坡面保护:为防止坡面表土侵蚀,需选择抗逆性强和萌生力强的灌木和地被植物。
(4)速生的先锋外引树种与中速、慢速生长的地带树种相结合。
如杨树,柳树,国槐,悬铃木,黄山栾,千头椿,白蜡,银杏等。
2、庭园树种
包括公园、广场,街头绿地,住宅区和单位附属绿。在公园内,植物占地比例最大,一般为公园陆地总面积的70%,是影响公园环境和面貌的主要因素。居住区和单位附属绿地注重要求植物具有保健、遮荫、防尘,减噪、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等功能.植物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生态和景观功能的要求,达到遮荫,抗污、减噪、防尘、美化,季相明显的效果.
(2)以地带树种为基调树种,保留古树名木和原有树种,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3)注重植物的造景特色.根据植物不同的形态,色彩、风韵塑造园林绿地的艺术特色。
(4)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树种。
绿地的降温增湿效果是由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通过叶面蒸滕而来,蒸滕量大,降温增湿效果就好,这与环境温度、叶面温度和叶面积大小有关,不同的树种,具有不同的叶面积大小和蒸腾强度。西安常见的几个树种中.杨树类具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和较大的蒸腾强度。
对于绿地的空气清洁度,不同绿化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效果„以乔灌草三层结构类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空气清洁度最好,所以,居住区和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应以乔木为主,植物配置要做到乔灌藤草相结合。
如七叶树,马褂木,柳树类,白玉兰,合欢,白皮松,银杏、樟树、紫薇、水杉、白皮松、红豆杉、竹类、棣棠、月季、榔榆、龙柏、云杉等。
3、防护林树种
防护林包括防风林、防火林和减噪隔声林等。防风林以抗风种类为主,防火林以防火种类为主,水网地区防护林以耐湿树种为主.减噪隔声树林需浓密树冠的种类。减噪隔声
树林吸收音量的能力,园林分结构而异,具有上,中、下垂直结构的林分,吸收噪声的效果最好。理想的减噪隔音林应该是立体度,郁闭度,疏密度均匀的壮龄常绿复层林。
防护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深根性或侧根发达,以地带树种为主。
(2)耐污染能力强.能吸收有毒物质。
(3)避免选择易受蛀干害虫的感染的树种,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
如小叶杨、胡枝子、馒头柳、毛白杨、箭桿柳、桑树、紫穗槐、铺地柏等。
4、生态环境绿地树种
生态环境绿地的应用树种宜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兼顾美化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A、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
树种选择的原则
(1)为增加林地的透水功能,需选择树根多、伸长范围大,且深根性树种,以阔叶树为主,选配针叶树。
(2)为改善土壤的构造,宜选用落叶量多且叶落后不易散碎不易流失的树种,较厚的落叶层能缓和降雨在地表的流失。
(3)为抑制林地的表面蒸发,应选郁闭度高的树种,即常绿、树冠大的树种。
(4)尽量营造复层混交林,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相结合,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相结合,针叶树与阔叶树相结合。
B、生态风景林
生态风景林,是按照风景林设计要求营造的专用林种。它不同于一般的防护林,不同于森林公园,也不同于山地原野的郊游林,虽有人工设计,却能展现自然式的外貌。
生态风景林可分为近景林,中景林和远景林。近景林要求有不断变化的单元,有丰富的色彩、形态变换和季相变化,需充分运用观花,观叶,观姿的乔灌木;中景林要求和谐的衬托近景林,需配置具色彩(花、叶)、季相变化鲜明的乔木,远景林要求自然化程度最高,景观自然,粗旷,树冠重叠起伏,可与山地原野的防护林、生态环境林相结合。
如竹类、夹竹桃、水杉、泡桐等。
5、特殊用途树种
A、耐污染树种:能耐空气污染,或能吸收有毒气体、吸滞粉尘、净化空气、释氧量较高的树种。树种选择原则:
(1)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并针对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树种。
(2)以地带树种为主,合理使用外来树种地带树种因经过了长期自然的选择,对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有了很强的适应性,而且易成活。对于已有多年栽培历史,已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也可搭配使用。
(3)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4)注意树种之间的比例:以乔木为主,适当配置落叶树种,因落叶树每年换—次新叶对有毒气体和粉尘抵抗力较强。
如臭椿、构树、合欢、夹竹桃、忍冬等。
B、森林保健树种:主要是指通过香气和芬多精的散发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树种,在森林休闲旅游地区的绿化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特别是对于森林公园的森林浴区。宜选择具有保健功能,能散发对人体健康有益气味的树种。
C、引蜂诱鸟树种:植物能通过花蜜、果实引诱野鸟和昆虫蝶类.这些昆虫、野鸟的诱引与保育.是休闲保健森林的重要经营项目,亦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措施。
如枸杞、山楂、山桃、山杏、洋槐、桑树、紫穗槐等。考试吧
D、攀援植物类
垂直绿化是通过攀援植物在建筑墙面、城市构筑物、立交桥、市政工程设施、拱门、藤廊等处的生长,覆盖其表面,达到绿化的效果.垂直绿化具有良好的景
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塑造具有特色的景观。建筑物墙面绿化可以减少噪声,夏季减少墙面温度,降低室内温度。
攀援植物选择的原则:
(1)木本或多年生草本,具有永久性绿化的可能性。
(2)生育旺盛,被覆迅速。
(3)形态、绿化姿态美观。
(4)强健而容易维护管理,病虫害少。考试吧
(5)增殖容易而有市场前途。
(6)耐早且在瘠薄地生长良好。
如五叶地锦、常春藤、油麻藤、凌霄、紫藤、猕猴桃、金银花等
E、边坡、采石场绿化树种
场地的基址多数是未风化的基岩,植被恢复困难.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土质太差:因采石而损及地基,出现陡峭的坡面,这种急倾斜的面对于植物的种植有很大的困难.第二是土壤结构:无土壤的岩石具有很少甚至没有细土,这样就缺少细土应保持的营养成分和水分.第三是地质问题:有时在还原性环境下的未风化岩石,由于出现在地表上而被置于氧化状态下,产生强酸性化的问题.所以,石场垦复除了要采取工程措施外,还要选择合适的植物.选择原则是:
(1)在绿化垦复初期,以本地草与外来草相结合。
(2)以固氮类植物作为先锋种,以改变初期土壤条件。
(3)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结合种植.尤其要选择本地带植被群落自然演替系列种中的先锋树种。
(4)选择耐干旱脊薄的花卉,作为垦复地被的辅助配置。
如三叶草、佛甲草、扶芳藤、紫穗槐、景天、青藤、五叶地锦等。
F、绿篱树种
树种选择原则: 以灌木为主,枝叶致密,小叶,常绿、耐修剪。萌生能力强,耐污染。
如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侧柏、小檗等。
G、湿生和水生植物
湿生植物是能耐水湿,有的还能生长在水中的陆生植物,水生植物包括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三类.水生植物的选择要求能净化水体,使水保持清洁,避免富营养化;可给水体提供大量氧气,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水生生态系统。
如荷花、睡莲、观赏芦苇类、垂柳、水菖蒲、水杉、慈姑、泽泻、洋槐、馒头柳等。
四、树种比例
◆ 快长树:慢长树=3:2
◆ 常绿乔木:落叶乔木=1:21:3 ◆ 常绿灌木:落叶灌木=1:21:3
◆ 乔灌木:草坪(乔灌木树冠投影面积中草坪除外)=7:3 ◆ 基调树种占30%以上。
树种规划
树种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成长,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树种规划关系到绿化建设的成败,绿化成效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绿化效应的发挥等问题。
一:树种规划的原则:
(1)符合自然规律,重视“适地种树”的原则
(2)符合城市的性质特征,注意特色的表现
(3)以人为本,尽量满足市民对绿化的需要(4)应注意园林建设实践上的要求 二:树种规划的方法:
(1)调查研究原有树种和外地引种驯化树种(2)确定骨干树种
(3)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
(4)树种规划文字编制,制图表
第四篇:城市绿化条例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务院令第100号 【发布日期】1992-06-22 【生效日期】1992-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城市绿化条例
(1992年6月22日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 国家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 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第六条 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国务院设立全国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国城乡绿化工作,其办公室设在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负责全国城市绿化工作。
地方绿化管理体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九条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同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等规划指标,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规定。
第十条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
第十一条 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必须有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
城市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必须按照规定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确需改变时,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十二条 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城市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并适当配置泉、石、雕塑等景物。
第十三条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因地制宜地规划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各有关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本单位管理内防护绿地的绿化建设。
第十四条 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规划和建设,由该单位自行负责,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并给予技术指导。
第十五条 城市苗圃、草圃、花圃等生产绿地的建设,应当适应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
第十六条 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绿化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工程的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和开发住宅区项目,需要绿化的,其基本建设投资中应当包括配套的绿化建设投资,并统一安排绿化工程施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绿化任务。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十八条 城市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单位自建的公园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管理;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单位管理;城市苗圃、草圃和花圃等,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应当限期归还。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砍伐城市树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二条 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的,必须向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同意后,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营业执照,在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遵守公共绿地和工商行政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城市的绿地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及绿化设施完好。
第二十四条 为保证管线的安全使用需要修剪树木时,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长生的原则进行修剪。承担修剪费用的办法,由城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不可抗力致使树木倾斜危及管线安全时,管线管理单位可以先行修剪、扶正或者砍伐树木,但是,应当及时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地管理单位。
第二十五条 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
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在单位管界内或者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该单位或者居民负责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
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扫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章 罚则
第二十六条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或者城市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坏城市树木花草的;
(二)擅自修剪或者砍伐城市树木的;
(三)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养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
(四)损坏城市绿化设施的。
第二十八条 未经同意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未经同意擅自在城市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限期迁出或者拆除,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对不服从公共绿地管理单位管理的商业、服务摊点,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设点申请批准文件,并可以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直接责任人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地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演讲稿—城市绿化
航空国际·未来城人文绿化景观
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城市人文气息的重要载体。当前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文绿化越来越成为建筑群体取得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航空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也是亚州地区最大的“航空城”。而航空国际未来城也是即阎良区有史以来最大的集五星级酒店、5A写字楼、高档公寓、风情商业街的综合体建筑群。
航空国际·未来城的景观设计采用丰富的曲线和充满动感的笔法,营造出公园化的环境与航空科技走廊的绿化景观交相呼应,勾勒出一副完美的以航空为主题公园的画卷。
在绿化营造活动中,充分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利用“心理—精神”的引导,综合采用各种环境营造艺术手法,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人居环境,满足了现代人对建筑环境美的追求和享受。航空国际·未来城的酒店及办公沿创新西路一侧展开,与交通形成良好联系,六栋公寓位于航空科技走廊一侧,南北方向依次排列,景观像手指交叉般沿楼间引入内部每一个角落,建筑与环境最大程度融合在一起。
裙房四层屋面背负着立体景观构成的重要作用,六栋公寓主入口位于此层,屋面立体绿化和大面积屋顶花园为以此为家或在此工作的人群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休闲空间,不同裙房屋面通过架空的通道连接
在一起,形成流动的室外景观,并与航空科技走廊及不同的商业庭院组成了多层次的立体景观及视线联系,营造出适合人居的建筑环境。
总之,航空国际·未来城是在本着以人文绿化为设计理念的前提下进行整体布局,这是绿色建筑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诗意安居”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化的审美境界,这就是我们所要追寻和达到的最高境界。
2013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