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档案整理办法[最终版]
干部档案整理程序及注意要点
整理方式:未整理的直接分类,方法是先拿一套隔页纸,再将材料放在每类隔页纸下面,已整过的先将零散材料插入各大类中,然后再拆开卷细分,最后再分别排序.
干部档案形式:干部档案分正本和副本.(当干部提拔后正本需转上级部门管理时才建立正规副本.它是正本中最新、最主要材科的重复件和复制件组成的.)一般副本是正本的重复件和正本归不进去的材料,不需进行正规整理,简单分类装钉即可。
干部档案分正本分十大类,具体内容和整理包括以下程序:
1、分类、排序。
一类 履历.功能:简要经历.特征:个人填写的表格,无结论 内容: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反映经历的学生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更改姓名的材科。按时间先后排序。
二类 自传.功能:个人填写的详细经历和家庭社会关系.内容:自传,自传内容较多的入党申请书(没有自传且申请中有自传内容时代替,标题、目录都要注明),其他自传性质和以自传为主的材科.按时间排序。
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功能:评价 内容:干部主要表现,鉴定、个人鉴定;年度考核登记表;在外表现,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承担专项工作中的表现材料;届中、届末(满)、聘期考核等定期考核材料,援疆、援藏、挂职锻炼考核材料;挂职鉴定,转业鉴定等各类鉴定材料;离任审计综合材料,审计工作中形成的个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按时间先后排序。四类 学历职称培训 功能:代表人的能力的提高 1.学历学位材料;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网校、党校、军队院校报考志愿(登记)表,专家推荐表,保送生保送材料,国家统考科目成绩合格证书复印件,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或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教育培训单位出具的学历学位认定、认证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高校毕业证书复印件和学位证书复印件。2.职业(任职)资格考试材料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职业(任职)资格考试材料: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等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呈)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审批表;教师资格过渡登记表、审批表。3.反映个人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候选人登记表;遴选博士生导师简况表;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表、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评选专业拔尖人才材料,中央、省(部)直接联系的优秀企业家、高级专家信息表;业务考绩材料等;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获奖论文或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等目录。4.培训材料等:为期两个月以上理论、专业、技能的培训材料: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结业登记表、鉴定表、培训证书复印件。每一小类按时间排序.
五类 政审材科 特征:成套出现、文字型、有组织盖章(政治历史原因造成的).内容:(甄别、复查批复、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有关的依据材料)上级批复、结论、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说明情况的材料,主要证明材料;入党、入团、参军、出国、学习等政审外调材料;更改 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问的审查意见,批复及所依据的证明材科,高招政审表,计算连续工龄审批材料等。排序:批复—结论—本人意见—调查报告—证明。外调材料可按时间排序。
六类 党团材料 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科(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入党志愿书、申请书和转正申请书,预备党员考察表,党员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排序:先团—后党,然后各自志愿书—后申请书—转正申请—登记表。七类 奖励 上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干部所在单位(系统、行业)予以表彰(表扬)、嘉奖、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先进人物登记(推荐、审批)表、先进事迹材料,撤销奖励的有关材料。按时间排序。
八类 处分材料 特征:成套出现;文字型:大都有组织盖章(个人问题造成的),内容:处分决定(处理意见),免予处分的意见,上级批复,核实(调查、复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本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检查交待及情况说明材料;解除(变更、撤销)处分的材料;检察机关不予起诉决定书;法院判决书、裁决书;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没收违法所得、收缴非法财物、追缴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理决定;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作出的劳动教养决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处罚(处分)决定书等。按时间排序.
九类 工资、任免、出国、党代表等材料 特征:必须有组织盖章,否则还应补办手续,要求:有表格不存文件.内容:分四小类:l.工资:新增人员工资审批表、转正定级工资审批表、工资变动(套改)表、提职晋级和奖励工资审批表、工资转移证(单)、工资停发(恢复)通知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材料;解决各种待遇问题的审批表、批复等材料;辞退费发放证明,退役金停发手续等材料。2.任免:招录、聘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材料;干部任免审批表及所附考察(表现)材料,干部试用期满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公务员调任审批(备案)表;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登记(推荐)表;授予(晋升)海关关衔、法官和检察官等级审批表;聘用审批表和合同书,续聘、解聘、辞退材料,干部退(离)休审批表,招工登记表、审批表,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退伍、转业审批表。3.出国,出国(境)审批表、备案表:在国外表现情况或鉴定等材料;外国护照、外国永久居留证、港澳永久居民身份证复印件。4.代表登记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委员简历(提名呈报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或当选通知等.每一小类按时间排序.
十类
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发生变化的)有关事项报告表;报告本人收入、婚姻变化,主要家庭成员增减,配偶、子女就业、出国(境)留学或定居,子女涉外婚姻等情况,有保存价值的体检表(有基本情况)、残疾体检表,因工致残确定残废等级的材料,工会会员登记表,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学生报到证、派遣证,考生志愿卡、干部爱人情况表,反映计划生育情况的材料等其他有参考价值的材料。按时间排序. ●所补证明放在所代表的原材料的位置。
●不存材料: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试卷、论文、业务考绩档案、索要证明卡片(介绍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表,思想汇报、口头嘉奖等不归档案,保存几年后再销毁.证书原件退本人.
2、编顺序号 包括:类号和份号 统一用铅笔在每份材料右上角编写. 如:l—l(指第一大类第一份材料),l一2(指第一大类第二份材料):9一l—l(指第九大类第一小类第一份),9一l一2(指第九大类第一小类第二份),9—2一l(指第九大类第二小类第一份)
3、编页码 用铅笔在每页右下角(背面为左下角)编页码.凡有图文的页面,每面作为一面;有封面的从封面开始计算;空白纸和托裱纸不计页数,印有页码的不再编。
4、《职务变动表》从副科开始填,放一类材料前,隔页纸后,不编顺序号、页码,目录上不登记.
5、技术加工 档案整理后达到四边齐,标准为18.5 x 26cm.包括:裁剪:要在裁纸刀上提前定好,一份一份裁去毛边.切忌不能裁掉文字或表格(一旦裁掉,立即补上)折叠:对于太大又无法裁剪的材料则需折叠,折叠分上下折.左右折和交叉折叠.折叠时一要留足装订边,二要注意折棱不被裁住和磨损.折叠后,右边适当比其它材料窄一点.交叉折叠的,要先将左下角向右上斜折后,再从下向上折,最后从右向左折,这样,便于打开翻阅.托裱:对予材料纸质较脆、较薄、小于16开、折皱损毁的材料应进行托裱.托裱分单面、双面、开窗、梯形、鱼鳞托裱及透明纸粘贴等几种.对于象军人履历表之类的几张上下都短的材料,则可采取梯形托裱法,几张上下依次错成梯形,粘在一张白纸上.衬纸要预先裁成标准16开规格.加边:不需托裱又小于16开标准的材料应加边,一般是在材料的左边加边,裁右空白边.包边:上下短和左右窄的材料以及左边打孔太多的材料都可用包边的办法.上下短的材料先上下错开,再包边.应注意不能包住字,不能将多份材料包在一起而影响使用.用粘贴加边时,一份材料多张的,要用少量胶水从左边将各张轻轻粘在一起,防止拆卷时掉出散页.其它还包括:透明纸粘贴、去金属物、缝纫等.
6、目录注意:类间距8行左右,年写全,如手写,类标题可省,材料标题可简化,证明材料标题不能只写“证明”或“证明材料”.
7、审查 有无左右上下颠倒等情况。
8、装订.
人事档案整理必有项:
一类、99年制干部履历表(小项可以有空项,大项必须有照片、党组章、签名、日期)。
二类、自传近期按手印签名。
三类、考核材料必须连年有(98年参加工作的以后每年都必须有考核材料,不能缺),查看考核材料是否有单位章和考核专用章。
四类、学籍材料齐全,毕业证和学历证成套,毕业证书复印件背面盖人事处章,写上复印日期(若只有学历无学籍无效)。
六类、党团材料齐全(若团资料无,补团资料遗失证明)七类、所有证书复印件背面盖人事处章并注明复印日期。
九类、工资变动数连着,缺就补;任免职务表连着,正副科需连,所有任免科员必须有;必须有公务员登记表;正副科须有考察材料 注:
1、科员考察材料放三类,正副科考察材料放九类第二小类
2、所有材料只存一份,如有两份相同材料,其中一份材料写上重复放入散材料袋里。
第二篇:档案分类办法
为适应我区学校档案综合管理的需要,统一档案实体分类,实现档案分类整理、排列、管理、检索、编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学校档案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现根据省档案局、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结合学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分类原则
1、学校档案分类原则是以学校所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载体形态特点,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分类后的档案,分别用英文字母按顺序编大类代字。
3、本办法适用于学校的全部档案实体分类、归档和排架管理,有类设类,无类空类。
二、类别设置
学校档案原则上分为七大类:
(1)党政档案(代字:A);(2)教学档案(代字:B);(3)科研档案(代字:C);(4)基建档案(代字:D);(5)设备、仪器档案(代字:E);(6)会计档案(代字:F);(7)特殊载体档案(代字:G)。
大类以下的属类用阿拉伯数字作代号,从左到右依次为“一级属类”、“二级属类”。
三、分类方法
A 党政档案,已按组卷方法进行了整理的,原则上不动。未整理的按单份文件归档,按—保管期限—时间顺序排列单份文件。
B 教学档案的一级属类,按教育、教学、教师业务、学生档案设置4个属类,按学单份文件归档。
C 科研档案不设一级属类,按科研课题给予课题项目代号,然后在课题项目代号下排列案卷。
D 基建档案,不设一级属类,按建设项目给予项目代号,然后在项目代号下排列案卷。
E 设备仪器档案,按设备、仪器的种类给予种类代号,然后在种类代号下排列案卷。
F 会计档案的一级属类,按会计报告、账簿、凭证、其他设置4个属类。G 特殊载体档案的一级属类,按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幻灯片、荣誉实物设置7个属类。其中照片档案,按时间顺序—组别进行排列。其他属类档案按其形成时间顺序排列案卷。
四、编号方法
1、党政档案的编号,其结构模式为:大类代字++保管期限代号+件号。保管期限代号:永久为
1、长期为
2、短期为3。
例:
2、教学档案的编号,其结构模式为:大类代字+属类号++保管期限代号+件号。
佛山市中小学档案分类表 A 党政档案
党务工作
上级党委来文和会议文件
本校党总支的工作计划、总结及指示、决定等文件
总支大会记录、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等
党员名册、统计报表、组织关系材料、党费、党员奖惩
等有关材料
组织建设、宣传教育、纪检监察等有关材料
校务工作
上级政府、教育机关来文和会议文件
校务工作会议记录及领导重要讲话、学校及各部门工作
计划、规划、总结、规章制度、校长任期目标、述职报
告、各项重大改革等
学校大事记、行事历、校史材料、校友材料、校庆材
料、学校出版的刊物及各报刊发表的有关学校的材料等
学校编制、机构设置、干部任免、教职工名册、工资、职称、教职工奖惩、离退休等文件材料
学校学自评材料、督导、评估、经验交流有关材料
社会调查材料
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材料
普
九、普高等各类数据统计、校产登记统计
工会工作
上级工会的来文
工会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决定,表彰工会先进集
体、个人材料及名单,工会委员、工会会员名册、登
记、会议记录、经费等材料,教代会通知、代表名单、报告、计划、总结、活动记录等
团委、学生会工作
教师团支部、团委、少先队、学生会、青年党校的机
构、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大型活动的方案等 B 教学档案
B1 教育档案
学校德育、家长学校、共建文明单位、关工委等组织的机
构、计划、总结、记录、国旗下讲话等材料
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操行评定、后进生帮教、文明学生、文明班的评比、学生参加的文体科技、劳动教育和社会实
践等的材料(含学校的计划、措施、总结)级组长、班主任工作材料(含计划、总结)
B2 教学档案
学校、各科组工作材料(含计划、总结)历年各学科期末试题
各次测试试卷分析、各科成绩统计表
教职工分工表、课程表、教学计划表、时间表
毕业生中(高)考上线、录取情况,专业技能等级考试情 况、中(高)考模拟考、毕业考、会考成绩统计等教学质 量评测
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有关教学任务、教学工作的 重要文件,校长兼(听)课、活动课程落实、教学常规管 理、学生减负、推普工作、体卫工作等的安排、记录、总 结、分析、制度、措施
B3 教师业务档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堂教学典型教案、公开课评讲记录 及教研活动、教学经验、教师个人计划(含总结)、教育 教学研究论文等有关材料
教师业务进修、培训和业务考试成绩
教师教学基本情况登记表、教学鉴定、教学成绩、评教情 况登记
教师先进事迹、经验材料、报刊有关教师个人的报道
B4 学生档案
新生录取名册、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册
学生成绩册
转学、休学、辍学材料、历届学生毕业验证呈报表、毕
业去向表(含升学、就业)、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名单、市级以上审批表、学生先进事迹材料、处分材料
学生保健及体检情况 C 科研档案
C1 甲科研项目
科研课题计划、立项申报材料 研究实验材料 总结鉴定材料 成果申报奖励材料 推广应用材料 C2 乙科研项目 D 基建档案
D1 甲基建项目
D2 乙基建项目 E 设备仪器档案
E1 甲台/套设备或仪器
E2 乙台/套设备或仪器
F 会计档案
F1 会计报告
F1·1 会计报告
F1·2 月、季会计报告
F2 会计账簿
F2·1 现金账、银行账
F2·2 总账、分类账、明细账等
F3 会计凭证
F4 其他(移交清册、保管清册、销毁清册)G 特殊载体档案
G1 照片
G2 底片
G3 录音带
G4 录像带
G5 光盘
G6 幻灯片
G7 实物(奖杯、奖旗、奖状证书、牌匾、赠品)
第三篇:学籍档案整理办法
(五)学籍档案(1盒7卷)
1.重点材料:(1)班级定员花名表。(2)新生花名表。
(3)毕业生花名表。(4)学生变动花名表(休、留、转、退)及证明材料。(5)学籍表。(6)留守儿童、单亲儿童、三类残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困生等特殊群体花名表、就读证明、转化记录等。(7)综合报表(即0-21周岁学龄人口表)。
2.要求:中小学学籍档案作为重点进行准备,本次评估,每到一个学校,评估组以基础报表为基数,重点查看班级定员表、学生变动统计表等学籍档案,并深入班级进行实地清点人数,逐校计算巩固率。此项工作是评估的重点项目之一,务必做好学籍档案整理和控辍保学工作。(1)数据必须以基础报表为基数,注意与0-21周岁学龄人口数据的关系。(2)学生变动,如转出、转入、休学要有证明、存根和记录,春季分流学生花名册及证明,小学、初中无留级现象。(3)三年的资料必须齐全。(4)辍学学生是指因某种原因离开学校不再上学的学生,不包括转出和休学的学生。对辍学生底数要清,流失原因、时间和去向要有记录。有劝学书并有通过乡镇政府、司法部门做流失生工作的详细档案。要建好后进生转化档案。(5)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一定要下力解决好班容量过大问题。
整个学校档案材料中涉及到学生数、教师数的,要求与基础报表一致,同时注意注意与0-21周岁学龄人口数据的关系。
第四篇:档案分类办法
为适应我区学校档案综合管理的需要,统一档案实体分类,实现档案分类整理、排列、管理、检索、编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学校档案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现根据省档案局、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结合学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分类原则
1、学校档案分类原则是以学校所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载体形态特点,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分类后的档案,分别用英文字母按顺序编大类代字。
3、本办法适用于学校的全部档案实体分类、归档和排架管理,有类设类,无类空类。
二、类别设置
学校档案原则上分为七大类:
(1)党政档案(代字:A);
(2)教学档案(代字:B);
(3)科研档案(代字:C);
(4)基建档案(代字:D);
(5)设备、仪器档案(代字:E);
(6)会计档案(代字:F);
(7)特殊载体档案(代字:G)。
大类以下的属类用阿拉伯数字作代号,从左到右依次为“一级属类”、“二级属类”。
三、分类方法
A 党政档案,已按组卷方法进行了整理的,原则上不动。未整理的按单份文件归档,按—保管期限—时间顺序排列单份文件。
B 教学档案的一级属类,按教育、教学、教师业务、学生档案设置4个属类,按学单份文件归档。
C 科研档案不设一级属类,按科研课题给予课题项目代号,然后在课题项目代号下排列案卷。
D 基建档案,不设一级属类,按建设项目给予项目代号,然后在项目代号下排列案卷。
E 设备仪器档案,按设备、仪器的种类给予种类代号,然后在种类代号下排列案卷。
F 会计档案的一级属类,按会计报告、账簿、凭证、其他设置4个属类。G 特殊载体档案的一级属类,按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幻灯片、荣誉实物设置7个属类。其中照片档案,按时间顺序—组别进行排列。其他属类档案按其形成时间顺序排列案卷。
四、编号方法
1、党政档案的编号,其结构模式为:大类代字++保管期限代号+件号。保管期限代号:永久为
1、长期为
2、短期为3。
例:
2、教学档案的编号,其结构模式为:大类代字+属类号++保管期限代号+件号。
佛山市中小学档案分类表
A 党政档案
党务工作
上级党委来文和会议文件
本校党总支的工作计划、总结及指示、决定等文件
总支大会记录、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等
党员名册、统计报表、组织关系材料、党费、党员奖惩
等有关材料
组织建设、宣传教育、纪检监察等有关材料
校务工作
上级政府、教育机关来文和会议文件
校务工作会议记录及领导重要讲话、学校及各部门工作计划、规划、总结、规章制度、校长任期目标、述职报告、各项重大改革等
学校大事记、行事历、校史材料、校友材料、校庆材料、学校出版的刊物及各报刊发表的有关学校的材料等学校编制、机构设置、干部任免、教职工名册、工资、职称、教职工奖惩、离退休等文件材料
学校学自评材料、督导、评估、经验交流有关材料社会调查材料
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材料
普
九、普高等各类数据统计、校产登记统计
工会工作
上级工会的来文
工会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决定,表彰工会先进集体、个人材料及名单,工会委员、工会会员名册、登记、会议记录、经费等材料,教代会通知、代表名单、报告、计划、总结、活动记录等
团委、学生会工作
教师团支部、团委、少先队、学生会、青年党校的机构、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大型活动的方案等 B 教学档案
B1 教育档案
学校德育、家长学校、共建文明单位、关工委等组织的机构、计划、总结、记录、国旗下讲话等材料
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操行评定、后进生帮教、文明学生、文明班的评比、学生参加的文体科技、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等的材料(含学校的计划、措施、总结)
级组长、班主任工作材料(含计划、总结)
B2教学档案
学校、各科组工作材料(含计划、总结)
历年各学科期末试题
各次测试试卷分析、各科成绩统计表
教职工分工表、课程表、教学计划表、时间表
毕业生中(高)考上线、录取情况,专业技能等级考试情 况、中(高)考模拟考、毕业考、会考成绩统计等教学质 量评测
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有关教学任务、教学工作的 重要文件,校长兼(听)课、活动课程落实、教学常规管 理、学生减负、推普工作、体卫工作等的安排、记录、总 结、分析、制度、措施
B3教师业务档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堂教学典型教案、公开课评讲记录 及教研活动、教学经验、教师个人计划(含总结)、教育 教学研究论文等有关材料
教师业务进修、培训和业务考试成绩
教师教学基本情况登记表、教学鉴定、教学成绩、评教情 况登记
教师先进事迹、经验材料、报刊有关教师个人的报道
B4学生档案
新生录取名册、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册
学生成绩册
转学、休学、辍学材料、历届学生毕业验证呈报表、毕业去向表(含升学、就业)、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市级以上审批表、学生先进事迹材料、处分材料学生保健及体检情况
C 科研档案
C1 甲科研项目
科研课题计划、立项申报材料
研究实验材料
总结鉴定材料
成果申报奖励材料
推广应用材料
C2 乙科研项目
D 基建档案
D1甲基建项目
D2 乙基建项目
E 设备仪器档案
E1甲台/套设备或仪器
E2乙台/套设备或仪器
F 会计档案
F1 会计报告
F1·1 会计报告
F1·2 月、季会计报告
F2 会计账簿
F2·1 现金账、银行账
F2·2 总账、分类账、明细账等
F3 会计凭证
F4 其他(移交清册、保管清册、销毁清册)G 特殊载体档案
G1 照片
G2 底片
G3 录音带
G4 录像带
G5 光盘
G6 幻灯片
G7 实物(奖杯、奖旗、奖状证书、牌匾、赠品)
第五篇:档案征集办法
关于印发档案征集管理办法的通知
档案征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征集散存、散失的档案,防止档案的损毁和流失,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保存历史记忆,服务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和文化大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河北省档案工作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照片、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
本办法所称档案征集,是指市、县级国家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依照本办法将散存、散失的档案收集进馆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由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职责权限,负责辖区内档案征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 档案馆负责征集本行政区域内属于本馆保管范围的档案,并建立相应的备案登记制度。
档案馆应设置专门机构或职位负责档案征集工作。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征集工作的领导,将档案征集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对档案征集工作及对散存档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应当予以支持和协助。
第二章 档案征集
第七条 散存、散失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下列档案,应当予以征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特别是清朝、民国、日伪统治时期承德区域内的机构、社会组织等形成的档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承德区域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权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
(三)战斗、工作、生活过的各界著名人物形成的档案;
(四)重点建设工程、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形成的档案;
(五)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建筑、各类遗址档案;
(六)反映少数民族历史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档案;
(七)反映民风民俗、社会变迁的档案;
(八)具有地方特色的其他档案。
第八条 征集的方式:
(一)接受捐赠;
(二)接受寄存;
(三)代为保管;
(四)收购;
(五)征购;
(六)接受移交;
(七)其他方式。
第九条 档案馆征集档案,应当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征集档案时,档案征集人员应主动出示表明身份和工作任务的证明文件。
档案征集人员应当自档案征集完成之日起10日内将征集到的档案移交档案馆,档案馆对征集到的档案应当登记造册。
第十条 在征集过程中,对档案的真伪或价值有异议的,档案馆或档案持有者可以将其提请档案鉴定委员会鉴定、评估。
档案鉴定委员会由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聘请具有相关知识的专家组成。鉴定、评估档案工作应由3名以上相关专家共同进行。
第十一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档案馆捐赠档案。
接受捐赠的档案馆,应当向捐赠者颁发捐赠档案荣誉证书。
捐赠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捐赠的档案有优先和无偿利用的权利,并可对所捐赠的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公开的部分提出限制他人使用的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捐赠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 属于集体、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人可以在档案馆寄存。接受寄存的,档案馆与寄存人应当签订档案寄存书面协议。
第十三条 属于集体、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人可以向档案馆出售。档案收购价格,由档案馆与出售人协商确定。
前款所述档案,其所有人向档案馆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出售的,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属于集体、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灭失、丢失的,档案馆有权采取代为保管措施。
采取档案代为保管措施的档案,档案馆应当向档案所有人出具代为保管凭证,并不得收取代为保管的费用。
公布或者提供他人利用代为保管的档案,档案馆应当征得档案所有人的同意。
第十五条 属于集体、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灭失、丢失的,所有者不愿向档案馆捐赠、寄存或者出售的,档案馆可以征购。征购档案的价格由档案鉴定委员会评估确定。
第十六条 征集范围内的档案,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持有人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档案馆移交。
国家所有的档案,禁止出售或者非法转让。
第十七条 举办重大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外事、宗教等活动,组织和承办单位应将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收集整理齐全,并按照《承德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及时将档案材料移交同级档案馆。
第十八条 档案馆可以跨区域或者向境外征集档案。
第十九条 档案馆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征集进馆档案的安全。
第三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捐赠重要和珍贵档案或为档案征集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市、县(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 档案征集人员将征集的档案据为己有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移交档案馆,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三款、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给档案所有者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的,档案馆应当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并依法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不移交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移交;逾期拒不移交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家工作人员持有国家所有的档案拒不移交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同时将处理结果告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出售或非法转让国家所有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警告,并可以根据相关档案价值和数量,处以一千元至五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依法征购所出卖的档案。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