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用制度严防虚假医药广告
德国:用制度严防虚假医药广告
柴 野
2013-04-26 14:24:36
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26日 12 版)
广告是媒体生存的重要保障,但在德国并非有钱就可以任意刊登广告,一切广告刊登都要依照广告法行事,针对医药及医药保健品的广告法规则更为严格。《医疗广告法》规定:处方药不得在德国的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上做广告,非处方药的广告要有明确说明。另外,德国医疗卫生体制中完善的“医药分离”制度规定,从源头上遏制了药品虚假广告的泛滥。
早先,媒体刊发医药广告在德国比较普遍,甚至曾是广告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各制药公司为了竞争,争相在媒体中宣传所产药物的效用,虚假、夸大的医药广告越来越多,大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上世纪60年代,德国各种法律日益完善,《医疗广告法》也应运而生。该法在1994年进行了重新修订,对药品、医疗设备等所有医疗范畴内的商品广告作了更严格的规定。
《医药广告法》明确规定:处方药只得在专业药店中出售,只得在医学或药物专业杂志上刊登广告,不得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医药广告必须清楚注明药品副作用、服用方法等所有相关要素,否则制药商和广告商将受到严厉处罚。
非处方药原则上可以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但法律对非处方药广告的描述方式也作了严格的限制,规定每段广告词的结尾都要有一段独白:“对于用药风险及副作用,请您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向专业医生咨询。”
法律还规定,医药广告不得扩大药品适应症,不得使用绝对化用语夸大药品疗效,有关适用范围和功效等内容的表述应当科学准确,不得出现含有不科学的功效表述。医药广告词中不能出现“肯定”“百分之百”“治愈”等词语。
例如阿司匹林在德国属于非处方药,可以在电视等媒体上做广告。广告一般可以这样说:“阿司匹林在镇痛方面主要用于头痛、牙痛、关节痛、神经痛、痛经等,对术后痛也略有疗效。”但广告不允许宣传阿司匹林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冠心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辅助治疗。因为前一段广告语是介绍这一非处方药许可范围内的止痛疗效,而后一段提及的疾病治疗属于处方药医治的范畴,因此是违法的。
德国医药广告较规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医药分离制。早在1240年,德国皇帝弗里德利希就认为,医生的天职是看病,不能靠给患者开药挣钱。于是他颁布了一条法律,医生只管治病开处方,患者只能到药店取药,使医药分离经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形成了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提供门诊服务,医院提供住院治疗,药店提供药品,以及医疗保险公司为投保者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的完整医疗卫生体系。
这就是说,患者看病、买药都不需要交现金,所有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与药店行业协会之间结算。医生开药要接受医疗保险部门的监督。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生在开处方时就只会考虑“对症下药”,以维护自己作为医生的信誉,继而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而不会成为制药公司推销药品的渠道。对于制药厂家来说,既然不能通过花钱做广告来吸引患者直接购买药品,那么只好不断提高药品的疗效,以此说服医生,扩大药品的广泛使用。
另外,制药业是德国一个投资大、盈利周期长的行业。一个药品从开始研发到最后成药并进入市场至少需要15年,研究经费通常达到数十亿欧元。药品一旦获准上市,它将拥有专利,这会带来丰厚利润。凭借专利,药品生产商就能低成本生产,高价格出售,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令其他行业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制药业也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广告宣传。
德国完善的医疗体制,使医生根本不可能靠给患者开具处方来获得更多利益,因此也难以成为药品商利诱的对象。作为药品最终消费者的患者,他们只能从医生那里得到处方,到药店去买药,在保险公司报销费用。所以,广告的诱惑再大,也难以打动患者另掏腰包。在这种大环境下,虚假药品广告没有任何市场。
第二篇:违法虚假医药广告四特征
违法虚假医药广告四特征
虚假医药广告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病急乱投医”的患者危害更是雪上加霜,浙江省工商部门将近期监管的违法虚假医药广告总结出四个特征,就是“假装、假善、假情、假言”。
一是假装。有很多违法广告都是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上以专版、专题、访谈、消息等新闻形式来发布,隐蔽性强,造成消费者难以鉴别。还有的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这都与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明显相违背。
二是假善,如有的违法经营者以免费赠送健康养生类书籍等方式为幌子,行发布非法广告之实。这类刊物和合法刊物外表无二,封面华丽、标题典雅,但刊号虚假、内容庸俗,违法广告占到了刊物内容的一半以上。
三是假情,有的在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健康咨询、情感热线等沟通交流节目中,雇佣“托儿”拨打电话,传播虚假信息,欺骗、误导观众或听众。
四是假言,如有的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主在取得广告审批证明后,在对外发布时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在广告中夸大其词,宣传治愈率、有效率或不科学地宣传治疗功效,欺骗消费者。
记者也发现,多数违法虚假医药广告通过媒体发布。浙江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建议新闻单位严把广告发布关,坚决回绝那些含有虚假、欺骗和误导内容、有违社会公德和社会风尚的广告。
第三篇:虚假广告[范文]
广告代言负连带责任
【草案法条】
第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广告荐证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第四十条广告荐证者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进行推荐或者证明,应当依据事实,并且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广告主依法应当提供证明文件的,广告荐证者应当查验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
第六十条广告荐证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进行推荐或者证明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专家解读】
刘俊海认为,修订草案首次引入“广告荐证者”的法律概念,是专门针对一直饱受诟病的名人明星代言广告的行为所设定的。而修订草案规定的连带责任意味着名人明星等公众人物的代言行为将受到法律约束。因此,明星大腕虚假代言的违法成本大幅提升,违法收益大幅下降,何去何从,自有判断。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师宋亚辉认为,修订草案将广告荐证者纳入《广告法》的调整范围是众望所归。广告荐证者的范围要比我们通常说的“广告代言人”的范围要窄,它具体包括商业广告中的“推荐者”和“证明者”。之所以将这两类人纳入《广告法》的调整范围,是因为这两类人在商业广告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有自己意思的表达,并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信赖,若进行虚假代言,则极易导致消费者的误解。根据民法的信赖原理,这两类人应当纳入《广告法》的调整范围。
从2月22日起到3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拟对名人明星等代言广告的行为予以规范,禁止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未接受过的服务进行证明,否则一旦发现涉嫌虚假,将面临罚款甚至承担连带责任。
此次《广告法》修订案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对名人明星代言广告做出了“自己不用谨慎说好”的明确规定。此条款一方面意味着国家在《广告法》中首次引入了“广告荐证者”这一全新的法律概念;一方面也意味着国家广告法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进一步接轨。
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往后,名人明星等公众人物将不能随便接受广告代言了,比如自己没有用过某种品牌的化妆品,就不能在广告中说其效果好;自己没给自家孩子吃过某个牌子的奶粉,不能在广告中向其他消费者推荐。
实际上,《广告法》新规就是把名人明星的广告代言活动纳入公众的监督目光之下,增加名人代言广告的风险成本,从而达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如果在《广告法》新规的影响之下,名人明星都能把“自己不用谨慎说好”当成是一种自觉自律和下意识行为,那么也就达到了修订《广告法》的根本目的。(苑广阔)
新广告法草案: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担责 2014-02-26 10:46:48
虚假广告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如今各种明星代言的医药、保健品广告更是泛滥成灾。2007年央视“3·15”晚会爆出某减肥茶广告涉嫌虚假广告,为该产品代言的著名草根相声演员郭德纲一时陷入了舆论的旋涡之中,明星代言产品广告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2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草案规定,明星代言广告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将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认。
实际上,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类似的案件之前发生过,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所以明星并不承担责任,大多是媒体舆论压力而已。让人气愤的是有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被曝光后,不仅没有悔改之意,还口出狂言。甚至有明星以没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为由,推脱责任,并声称虚假广告出来,自己也是受害者。
根据这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的内容,首次明确界定了虚假广告的概念与表现形式,详细列举了虚假广告的4种具体情形,并规定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法,单独或者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广告准则的具体规定。
对于虚假广告的处罚,本次草案作出了明确界定,对发布虚假广告、含有禁止情形的广告等重点违法行为,意见稿提出将提高罚款幅度,并对2年内有3次以上严重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加重处罚。
除虚假广告之外,意见稿中对于名人明星等代言广告的行为也予以规范。
征求意见稿要求广告荐证者在广告中对商品和服务进行推荐、证明应当基于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应当查验广告主依法提供的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禁止广告荐证者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未接受过的服务作证明。
正是基于明星代言广告,消费者心理可能会有一种心态,由于是明星做广告,所以会更加相信产品。今后明星应当知道,如果存在虚假信息,明星也是同样要承担责任的。
云律师观点:
过去我国相关法律对虚假广告边缘性的进行过一些规范性规定,但是或者范围过窄,或者没有明确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具体责任。
综上,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即便被认定为虚假广告,明星代言人一般也不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即使是虚假广告,按照现行广告法,也难以追究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然而,代言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在广告法律关系中是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是广告的重要参与者。名人代言广告,获利颇丰,而代言人所得的报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就相当于从消费者那儿获得了利益。如果被证明其所代言的是虚假广告或者违法,又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将导致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因此,根据公平原则,广告代言人应对消费者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次完善、修改我国广告法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因认为自己购买的汤臣倍健鱼油软胶囊存在虚假宣传问题,日前,市民冯长顺将经销商北京百姓阳光大药房有限公司及该产品代言人姚明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案已正式立案。(5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明星代言涉嫌虚假宣传已非新鲜话题。但大名鼎鼎的姚明也“涉嫌”,还是有些“新鲜”,引来大量的围观和拍砖也就不足为奇了。
“买这个产品,就是冲着姚明买的。我是姚明的球迷,一看这个产品宣传的疗效正好有适合自己的,那就买吧”。这是消费者对代言人的信赖,但其实在此之前,工商部门已对相关情况有过认定,并进行了处罚,其中就曾提及汤臣倍健鱼油软胶囊的宣传用语有问题。而产品宣传资料所载的内容,也确实与上述处罚中认定虚假宣传事实的内容大致相同。而今姚明被告上法庭,如果事实确凿,姚明很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
现在请名人、明星给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代言的商家越来越多,广告上的明星脸层出不穷。这本来是两厢情愿,多方共赢的事,可恨一些无良商家浑水摸鱼,利用虚假宣传坑害消费者,这时候作为代言人的名人明星们吆喝得越厉害,产品对社会危害也就越大。如果说这些明星起到了一种助纣为虐的作用,也并不为过。
无奈过去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对于为虚假广告代言的名人明星,不过是媒体点名批评一下,网友愤怒声讨一下, 这几乎就是明星们代言虚假广告所要付出的全部代价和风险。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不断看到此类新闻的出现。
不过好在现在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有今年年初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有《广告法》的修订。
2009 年11月1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出通报,著名演员侯耀华共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10个虚假产品广告。据介绍,这些产品未经行政许可部门批准,均使用演员做主持,使用专家、患者、消费者名义和形象做证明,且均含有其他违法内容。对此,侯耀华一口否认,他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不可能因为代言药品就去得这个病,同时,他还表示自己也打算维权
第四篇: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关于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新闻出版总署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从新闻记者采访基本规范、新闻机构内部管理规范、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工作者基本准则。为防范失实报道,杜绝虚假新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新闻记者开展新闻采访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禁编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
(一)境内所有新闻机构的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必须坚持持证采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是全国新闻记者职务身份的有效证明,是境内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唯一合法证件。新闻记者在常规的新闻采访活动中应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新闻记者证表明身份,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必须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深入新闻现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事实真相,全面听取新闻当事人各方意见,客观反映事件各相关方的事实与陈述,避免只采用新闻当事人中某一方的陈述或者单一的事实证据。
(三)新闻记者编发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发布虚假新闻,严禁依据道听途说编写新闻或者虚构新闻细节,不得凭借主观猜测改变或者杜撰新闻事实,不得故意歪曲事实真相,不得对新闻图片或者新闻视频的内容进行影响其真实性的修改。
(四)新闻记者报道新闻事件必须坚持实地采访,采用权威渠道消息或者可证实的事实,不得依据未经核实的社会传闻等非第一手材料编发新闻。
(五)新闻记者开展批评性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并在认真核实后保存各方相关证据,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新闻分析及评论文章要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公正评判、正确引导。
第二条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
(一)新闻机构要严格规范新闻采编流程,建立健全稿件刊播的审核制度。严格实行新闻稿件审核的责任编辑制度和新闻稿件刊播的总编辑负责制度,明确采编刊播流程各环节的审稿职责,坚持“三审三校”,认真核实新闻来源和报道内容,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
(二)新闻机构要规范使用消息来源。无论是自采的还是转发的新闻报道,都必须注明新闻消息来源,真实反映获取新闻的方式。除危害国家安全、保密等特殊原因外,新闻报道须标明采访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和单位名称,不得使用权威人士、有关人士、消息人士等概念模糊新闻消息来源。
(三)新闻机构要严格使用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不得直接采用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对于通过电话、邮件、微博客、博客等传播渠道获得的信息,如有新闻价值,新闻机构在刊播前必须派出自己的编辑记者逐一核实无误后方可使用。
(四)新闻机构必须完善新闻转载的审核管理制度。转载、转播新闻报道必须事先核实,确保新闻事实来源可靠、准确无误后方可转载、转播,并注明准确的首发媒体。不得转载、转播未经核实的新闻报道,严禁在转载转播中断章取义,歪曲原新闻报道事实,擅自改变原新闻报道内容。
(五)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新闻作品的署名规则。刊播新闻报道必须署采访记者和责任编辑的真实姓名;不是亲自采编的稿件不得署名;刊播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应署作者的真实姓名。
(六)新闻机构必须完善民意调查结果的刊播制度。刊播涉及民意调查的报道,要使用权威规范的数据来源,谨慎使用网络调查、民间调查、市场随机访问等调查数据,报道中要说明调查的委托者、执行者、调查目的、调查总体、抽样方法、样本数量等,客观反映调查结果。
(七)新闻机构要严格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新闻记者、编辑职业准入制度。要及时为通过考录和考评合格的记者、编辑办理新闻记者证等从业资格相关证件。所有采编人员必须是与新闻机构依照《劳动合同法》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严禁临时人员、无证记者和无职称的编辑执行采访任务或者担任责任编辑。严禁聘用有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且正处于限制从业期限的人员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第三条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虚假失实报道的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
(一)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受理公众举报、投诉、核查、处置和反馈工作的程序机制,正确对待虚假失实报道问题,认真听取新闻当事人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意见,受理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投诉,实事求是核查新闻采编环节和采访证据,及时公布核查结果,妥善处理新闻报道引起的纠纷。
(二)新闻机构要建立虚假失实报道的更正制度。凡经调查核实认定报道存在虚假或者失实的,新闻机构应当在本媒体上及时发表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三)新闻机构要建立健全虚假失实报道责任追究制度。对新闻记者采访不深入、编辑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失实的,新闻机构要通过本媒体公开道歉,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新闻记者未实地采访,仅凭网络信息或者道听途说编写虚假报道的,新闻机构要公开道歉,新闻机构的主管单位要追究新闻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记者、责任编辑、分管领导等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蓄意炒作虚假新闻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除严肃处理责任人外,新闻机构的主管单位还要追究新闻机构主要负责人责任。
第四条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行政监督,严肃查处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虚假失实报道。
(一)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违反本规定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可采取下列行政措施:
1.通报批评;
2.责令限期更正;
3.责令公开检讨;
4.责令新闻机构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二)新闻记者编发虚假新闻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或者发表失实报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问题的,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其新闻记者证,并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5年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三)新闻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出版许可证:
1.刊播虚假新闻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发表失实报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2.未按本规定建立健全并实施各项新闻采编管理制度的;
3.拒绝对已确认的虚假新闻报道发表道歉、更正的;
4.未尽到管理职责,致使本新闻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有关法律规定,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或者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根治违法虚假医药广告需多方合力
根治违法虚假医药广告需多方合力
招代理 | 阅读:22577次
近期,河南“好视力眼贴”违法虚假医药广告被查处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违法虚假医药广告在违法手段、方式和宣传渠道等方面更加隐蔽和多样,不仅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极大损害,同时也给监管部门的查处打击带来了很大难度。为规范医疗市场,打击虚假医疗广告,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业内人士呼吁,现行体制中存在的多头监管、手段乏力等现象为违法虚假医药广告的滋长提供了空间,亟待完善相关监管制度。更多广告新闻资讯请登录广告买卖网。
违法虚假医药广告成高发频发态势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1月至3月,全国各省
(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移送工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达3.6万多条次,违法医
疗器械广告近4000条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近5000条次。北京市工商部门发布数据显示,2012北京市共监测涉嫌违法广告近两万多条次,其中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四类违法广告占总量的58.5%。
从一些典型案例和公开数据看,违法虚假医药广告存在多次打击、重复违法等特征。以“好视力眼贴”为例,从2011年起,针对消费者举报其发布虚假广告产品信息、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问题,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多次对其广告宣传中的夸大表述等进行核查,并对产品质量进行突击检查和广告违法处罚,但直到今年3月份“好视力眼贴”才停止生产。
记者调查发现,传统的电视及纸质平面类媒体成为违法虚假医药广告的重要载体。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西各级媒体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总次数为1.4万多次,其中省级媒体发布900多次、市级媒体发布1.3万多次,电视媒体发布次数占90%以上。
违法手段趋于隐藏性和多样性
目前,除了惯用的夸大宣传、名人代理、疗效承诺等推销手法外,违法虚假医药广告依托互联网、手机新媒体等新兴传播渠道,不断变换花样,给监管部门的打击查处带来困难。
推销方式多变、手段更加隐蔽。一些药厂、经销商和广告商往往采取多种隐蔽的手法与监管部门玩“躲猫猫”。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部门负责人徐幸飞介绍,以前的药监部门可以根据违法虚假医药广告线索找到并强制药品下架,现在广告商依然会在广告中指定一两家药店,但在这些药店中并不摆放宣传药品。
广告商通常还会在广告中不明确告知去哪里买货,甚至有人送货上门。“这个电话有可能是媒体的,也有可能是广告商的”,徐幸飞说。遇到药监部门查处,相关人员会辩称咨询电话只是针对产品的功能做一些介绍,并不直接推销,以此逃避监管。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很多违法虚假医药广告选择跨地域进行宣传,比如江西报纸做北京的广告,咨询电话在北京,消费者电话咨询时,广告商会直接告诉消费者在江西某家药店可以买到该药品。
传播渠道以论坛、讲座等新形式出现,并借力现代传播方式。近年来,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论坛、讲座等频频出现,广告商以公益健康讲座等名义,辅之以抽奖、免费参观景点等花招吸引老年人参与。“为逃避打击,产品说明不附带任何宣传疗效的内容,不增加任何审批范围之外的内容,但在讲座中的讲述和散发的宣传资料则有明显违法行为。”徐幸飞说。
北京市工商局广告监督管理处处长王珊介绍说,网络、手机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违法虚假医药广告找到了更大生存空间。这些网络虚假广告发布门槛低,违法成本低,往往通过境外服务器发布广告来逃避处罚,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发布形式多变,增加了监管部门辨识难度和查处成本。据了解,大量违法虚假医药广告是以新闻报道的“软文”形式出现,监督部门很难分清是新闻报道还是商业广告。一些虚假广告以报纸刊物做掩护,广告做得很不显眼,但一般会留下网址,在网络上进行“轰炸式”宣传,极具欺骗性和诱惑力。
根治需消除多头监管形成合力
记者调查发现,监管多头、监管手段乏力、媒体管控不严是导致违法虚假医药广告泛滥的三大主因。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虚假广告查处过程中多头管理弊端严重,部门各管一段导致查处效果有限。按照职权范围划分,医药和医疗器械的广告审批权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权在工商局,传播广告的媒体也另有监管部门。按规定,医药品食品做广告时必须出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广告审批备案手续,食药监局对广告内容要全面审核,其合法性食药监局最清楚,但执法权在工商部门,不利于查处保持连续性。江西省工商局广告处副处长余成勇介绍说,目前食药监、工商等部门调查执法手段有限,强制力不够,特别是网络虚假医药广告还渐增多,不像传统媒体可以确定属地,网络广告为虚拟地址且多在异地,发现后监管部门一般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监管药品广告。“监管力量、监管能力非常有限,难以应付不断增多的网络违法虚假医药广告。”
此外,由于违法主体多涉及新闻媒体,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所顾虑。余成勇说,工商部门对媒体没有直接管理权,接到药监部门的案件移送后,只能要求媒体停看刊停播,处理效果非常有限“监管部门不能因为违法主体身份的特殊性而不去监管,但由于执法力度不够,对于媒体在执法过程中难免存在躲避心理。”郑州市一位工商稽查工作人员坦言,查处虚假医药广告是各种工商执法中最难落实的。
针对当前违法广告乱象,国家部委决定今年4月至7月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违法虚假医药广告专项行动,以遏制虚假广告进一步蔓延。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也就根治违法虚假医药广告提出建议。
建议通过相关部门立法,医药类产品一旦出现宣传违法违规行为,药监部门可直接按宣传售卖假药进行查处。这样药监部门就具有直接执法权,在药监部门职权范围内进行查处,而不用移送工商部门,再由工商部门和媒体交涉。
现行《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在有关条款方面相对落后,对违法医药广告处罚力度较轻,违法成本较低,造成此类违法广告屡禁不止,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虚假医疗广告的泛滥,是消费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助长了其的泛滥程度,消费者应正确认识消费观念,解决杜绝虚假医疗广告的传播。更多广告新闻资讯请登录广告买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