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诉法背景下逮捕必要性审查研究大全

时间:2019-05-13 15:3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刑诉法背景下逮捕必要性审查研究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刑诉法背景下逮捕必要性审查研究大全》。

第一篇:新刑诉法背景下逮捕必要性审查研究大全

新刑诉法背景下逮捕必要性审查研究

摘要:审查逮捕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监督职能,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适用逮捕措施可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滥用逮捕措施则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利。必要性条件作为逮捕制度的消极因素,是逮捕制度的核心所在。现代刑法基于无罪推定原则和比例原则都对逮捕必要性做了严格的限制,但是由于我国立法上没有明确逮捕必要性的具体内涵,导致司法实践中“必要性”判断缺乏具体标准,严重的影响了逮捕制度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实然效果。如何正确把握逮捕必要性条件,寻求刑事诉讼程序与保障人权的最佳契合点,本文结合新修订的刑诉法做粗浅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关键词:必要性审查

双向说明

社会危险性

新刑诉法

一、逮捕必要性概述

(一)必要性的含义。关于逮捕必要性的含义,从不同角度考量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从适用的例外性考量,可以理解为坚持不捕为原则,逮捕为例外;从适用的严格性考量,可以理解为逮捕适用于重大刑事案件而非轻微刑事案件;从是否可替代性考量,可以理解为如不采取逮捕这种强制措施就不足以防止危害社会的行为;从逮捕的消极性考量,可以理解为却不得已才适用逮捕措施。逮捕必要性意味着,如果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使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而且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重刑的,也不得予以逮捕。[1]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立即逮捕。概括而言逮捕需具有三方面的限制条件:证据条件;罪责条件;社会危险性条件。上述三个条件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当三种条件同时具备才能做出逮捕决定,反过来说,即使犯罪嫌疑人符合前两个条件,但是缺少社会危险性条件的情形下,属于没有逮捕必要,不能做出逮捕决定。

(二)“必要性”的判断标准。对于必要性标准,我们刑诉法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只是概括性地进行了表述。一般认为,逮捕必要性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具有社会危险性;二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两个有机结合才能构成逮捕必要性的法律内涵。[2]因此,认定逮捕必要性的核心在于社会危险性概念的确认、明晰。如何明确社会危险性的内涵,以提高逮捕必要性标准的现实可操作性成为逮捕必要性的关键。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具有社会危险性的行为做了简单的规定,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司法实践,这种外延式的描述必然导致司法裁量权的扩张。

逮捕作为一项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其直接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而逮捕必要性条件是逮捕的分水岭,具有核心地位,因此司法实践中不能单纯依靠侦查人员、检察人员的主观判断,对于具有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必须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并且有相关的证据予以支持。

二、当前逮捕必要性审查存在的问题

我国立法对“逮捕必要性”未加明确,司法实践中,逮捕必要性条件被严重虚置,逮捕率居高不下,逮捕这一刑事强制措施被异化为替代侦查、进行刑罚处罚的手段,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审查逮捕案件质量不高。所谓审查逮捕案件质量不高,指虽然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在并不必要采取逮捕这一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而不适当的做出逮捕决定。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构罪即捕。强调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把捕人当作刑事诉讼必经程序。有的案件犯罪事实已查清,但是罪行亦不重,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程度也较低,但是在国家本位主义的诉讼观念下,强调国家职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广泛运用,强调诉讼过程的顺利进行,忽视人权的尊重。

2、以捕代侦。证据不能证明有犯罪事实而捕人。有些案件,尚无证据予以充分证明是犯罪嫌疑人所为,但是的确该犯罪嫌疑人具有重大的作案嫌疑,尤其是严重刑事犯罪或恶性犯罪,犯罪嫌疑人也存在“社会危险性”,侦查羁押期限届满,如果不批捕将不得不改变刑事强制措施,此种情况下为了继续保证案件的顺利侦查,为了对受害人有交待,只好以捕代侦,先逮捕。

3、以捕代罚。把捕人当作刑罚。有学者认为基于刑法有判决前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的规定,认为逮捕具有“同向同性”的特征,即逮捕是“先于惩罚”,刑罚是“终局惩罚”。[3]在这一学说的影响下,司法机关把逮捕这一刑事强制措施错位的变成了惩罚犯罪的手段。

(二)犯罪嫌疑人权利被严重侵犯。正如卢梭所言,人之所有放弃自由,只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自由。逮捕作为最为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其直接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因此在做出逮捕决定时应当听取犯罪嫌疑人以及律师的的意见,但是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对犯罪嫌疑人是否采取逮捕措施,是否确有逮捕必要,完全由承担控诉职能的公安、检察机关决定。综观各国的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以及联合国的有关公民权利公约和有关规则,我们发现国际社会对被逮捕和羁押的人的权利采取了许多特别保护的措施。被逮捕的公民主要有以下权利:(1)不受非法逮捕的权利;(2)不自证其罪的权利;(3)保持沉默的权利;(4)与律师单独会见不被窃听的权利;(5)在患病的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治的权利;(6)得到人道的待遇和肉体、精神免遭摧残的权利;(7)控告有关司法人员违法的权利。反观我国法律,犯罪嫌疑人有如实供述的义务,并且不享有沉默权,这就要求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从案件进入审查起诉环节才可以聘请律师进行辩护,也就是说在审查批捕环节律师不可能有效介入到刑事诉讼之中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以上这些显然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

(三)浪费司法资源。根据诉讼效率原则,应当尽量以最小的司法资源投入来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4]司法实践中不适用逮捕必要性条件,势必会增加逮捕的人数,这不仅增加诉讼成本、浪费司法资源,违背诉讼经济原则。当前我国羁押场所在警员数量、机构规模、场地经费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有些地方没有专门羁押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场所,因此简单的做出逮捕的决定必然会增加羁押场所的压力,增加司法成本。

三、逮捕必要性条件虚置的原因

(一)对逮捕性质认识异化,人权意识淡薄。逮捕本身属于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其制度价值在于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在于控制犯罪。然而司法实践过程中,部分侦查人员把逮捕错误的理解为一种惩罚犯罪的方式,对逮捕赋予了便于继续侦查、防止再犯、惩罚犯罪的功能,认为如果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就不利于侦查工作的顺利展开,不利于获取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同时,尽管近年来理论界、实务界更加重视无罪推定原则、比例原则的研究,但是受多年来有罪推定思想的影响,侦查人员仍然习惯把犯罪嫌疑人当成了罪犯,以构罪即捕为标准滥用逮捕权,使犯罪嫌疑人未经审判而先受刑罚处罚。

(二)必要性情形以及证明责任承担规定含混。目前我国立法在逮捕必要性、社会危险性概念上都比较抽象,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只是例举了几种情形,其适用范围相当有限,这必然导致司法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只能根据自己对法律和案件的理解做出是否批捕的决定。由于必要性情形缺乏实际操作性,检察人员也忽视对于必要性情形和社会危险性的评估,最终导致了逮捕必要性条件在实践中的真空状态。同时,法律规定了侦查机关在提请审查逮捕环节中需要提交相应的卷宗材料,但是没有明确规定侦查需要提供逮捕必要性条件的证据,即证明犯罪嫌疑人确有逮捕必要,这就导致检察机关无法实际掌握必要性条件的相关证据,加之审查逮捕期限较短,检察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一步获得证据,只能根据侦查机关提供的不全面的证据材料做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三)实践中缺乏对于“逮捕必要性”证据的重视。对逮捕证据条件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可能判处尤其徒刑以上刑罚,有证据证明有逮捕的必要。[5]“三个要件中,证据要件、刑罚要件是前提,必要性要件是关键,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每个条件都应当有证据证明。”[6]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侦查机关在收集证据方面重视犯罪事实证据的搜集,忽视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证据搜集,把构罪即捕作为提请案件批捕的标准,侦查机关在移送案件中为了顺利批捕,将有利于批捕条件的证据装入卷宗,而将部分证据材料不入卷,影响了检察机关对案件的全面了解,影响了案件办理质量。一些侦查人员法律知识不够,对法律的理解不到位,对逮捕的地位认识不准,他们认为只要移交主要的证据材料就可以了,其他的证据可以不移交。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在批捕环节也不重视对逮捕必要性证据的审查把关,对于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即使没有相关的逮捕必要性证据材料,也简单的根据构罪即捕的理论作出批捕决定。新刑诉法背景下的立法完善

(一)转变观念,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一是应树立逮捕权是监督权的理念。适用逮捕措施是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刑诉法规定的逮捕权和侦查权分离的应有之义,从法理的精神来讲,批捕权除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外,更重要的是保障人权。法律规定逮捕权由检察机关行使,就是为了更好的监督侦查,保障人权。二是树立在适用逮捕措施上的“慎捕”的理念。逮捕是一把双刃利剑,一方面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它又是以限制人身自由为代价的一种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刑诉法明确规定了适用逮捕的三个条件。这说明,逮捕并非刑事追诉的必经程序、必过关口,而只是为防止出现逃跑、串供或者毁灭罪证等妨害刑事追诉的情况发生及发生其他社会危险性而设置的一种例外性的强制措施。为此,必须对逮捕进行重新认识。首先对逮捕作用的认识应从获取证据向保障诉讼转变。逮捕的作用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以及防止犯罪嫌疑人再发生社会危险性。适用逮捕措施必须有一定值和量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而不能期望以逮捕的震慑力来突破口供以获取证据。其次对逮捕条件的认识应从构罪即捕向兼具“三个条件”的转变。虽然刑诉法对逮捕条件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将逮捕条件放宽到构罪即捕,而不去考虑罪轻罪重,是否有逮捕必要。第三,对逮捕的认识还应从实体意义上的处理向程序意义上的处理转变。在一般公民传统的感性意识中,逮捕是和定罪量刑联系在一起的,逮捕就是一种处罚,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在部分司法人员的意识中也同样存在,认为逮捕就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所以时常有采取公捕大会等形式宣传打击成果的现象,其实,逮捕只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个非必经的环节,逮捕虽然直接剥夺了人身自由,但其本身并不是一种实体的处分。

(二)完善立法,制定逮捕必要性审查标准。新刑诉法采取外延例举的形式,对逮捕必要性做了一定的解释。具体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可以说新刑诉法对于逮捕必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司法裁量权的恣意扩张,但是该项内容毕竟是例举式的不可能穷尽司法实践中的复杂情况,因此需要司法解释从概念内涵角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三)探索建立逮捕必要性双向说明制度。所谓逮捕必要性双向说明制度是指,侦查机关在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证据的同时,应积极收集是否有逮捕必要的证据;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除提供证明涉嫌犯罪的证据外,还应当提供逮捕必要性双向证明材料。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案件,应当对侦查机关提供的逮捕必要性说明和相关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查;检察机关以无逮捕必要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且可以建议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措施。

(四)建立了听取双方意见制度。审查批准逮捕过去一般是书面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材料,是一种单向性的审查,就是只听侦查机关的意见,没有听律师和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意见。新刑诉法第86第1款条规定三种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应当”,即当出现上述三种情况属于成为法定情形,必须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克服了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是否讯问犯罪嫌疑人的随意性。对是否逮捕存在疑问的案件进行依法讯问,直接接触犯罪嫌疑人,可以获取案件当事人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够更为全面的了解案情,在逮捕犯罪嫌疑人之前做到证据扎实、案情明了。新刑法86条第2款中规定了审查逮捕过程中,如果律师提出了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此处使用“应当”,也就是说此处赋予了辩护律师陈述意见权,相对应的也就是审查逮捕工作人员必须听取辩护律师的陈述,这样客观上增加了对犯罪嫌疑人的保护力度,使审查逮捕工作人员能够“不可选择”了解案件情况。

(五)完善逮捕必要性审查相关配套制度。考察逮捕必要性制度,要从实然的角度进行思考,要想真正做到慎用逮捕,就必须寻求到能够替代逮捕措施又不影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的方式,从我国当前的刑事强制措施种类上来看,要想控制逮捕数量的同时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需要进一步完善非羁押强制措施,细化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规定。结语

新刑诉法还没有正式施行,但是我们能够通过法律条文感受到立法者对于审查批捕工作的重视、对于人权的高度关注,尽管新刑诉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完善,但是我们相信新刑诉法的实施必将使我国在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道路上迈出重要坚实的一步。

第二篇:羁押必要性审查研究

羁押必要性审查研究

新《刑事诉讼法》第93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新刑事诉讼法使我们检察机关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重大利好),进一步强化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权。对职务犯罪侦查而言,新刑事诉讼法延长了传唤、拘传的时限,赋予了检察机关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权力,确立了侦查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增设了侦查终结听取律师意见程序。对侦查监督而言,新刑事诉讼法细化了逮捕条件,完善了逮捕程序,赋予了检察机关对继续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权力,以及在审查逮捕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

新《刑事诉讼法》仅规定人民检察院负有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权,但对审查主体没有明确规定。目前,从检察院的内部机构来看,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监所检察部门均有一定职能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相融合。侦察监督部门负责对逮捕的必要性及是否延长侦察羁押期限进行审查,监所检察部门负责对羁押期限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和审查,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可以予以撤销或变更。单独由其中任何一个部门作为羁押必要性审查主体均有偏颇,所以目前较为现实可行的做法是以一个部门为主,分诉讼阶段进行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即以监所检察部门为主导,在案件侦查阶段由侦查监督部门作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到案件公诉阶段,则由公诉部门作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形成各部门在不同的诉讼阶段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审查机制。之所以选择监所检察部门作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导,是由于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况始终在监所检察部门的监督之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的患病、怀孕等不适合羁押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且监所检

察部门不是办案部门,与案件本身没有利害冲突,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均处于中立的地位,能够客观、公正的对羁押的必要性作出审查结论。但是由于监所检察部门不是办案部门,对于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由于事实和证据发生变化而引发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监所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因此,就需要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分别由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配合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开展。在案件侦查阶段,侦查监督部门作为审查批准逮捕的部门,对案情及侦查工作进展情况可以适时掌握,可以将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可以作为侦查监督的一部分;而在案件起诉阶段,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因案件事实和证据变化而引起的羁押必要性条件变化,及时变更羁押措施。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标准

关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标准,有学者认为羁押的必要性即为逮捕的必要性。我认为,不能将羁押必要性等同于逮捕必要性。新《刑事诉讼法》第79条细化了逮捕必要性的审查标准。具体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逮捕必要性的内涵:一是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对于逮捕必要性首先要把握的问题。社会危害性主要从犯罪嫌疑人所犯之罪是重罪还是轻罪来把握;二是人身危险性。比如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性的,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人身危险性”还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怎么样,是不是累犯,等等。三是诉讼可控性。因为逮捕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就是保障整个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围绕这个目的来决定是否逮捕。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可得,逮捕必要性审查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犯罪行为、罪行轻重、社会危险性等,而羁押必要性则考察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不适合羁押的情形出现、是否存在妨碍侦查、诉讼等社会危险,因此,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标准为逮捕必要性的审查标准既有重合,也有不同。司法实践中,在审查羁押必要性时,应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

性及诉讼的可控性,此部分审查的标准与逮捕必要性的审查标准是重合的。但是,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逮捕必要性标准,即有犯罪事实发生,也有社会危害性,如果其存在患有严重疾病、怀孕、哺乳等不适合羁押的情形,仍应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且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据以逮捕的必要条件消失后,也应及时对其变更强制措施,例如侦查阶段因可能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等原因被逮捕的,侦查终结后或取证工作完成后,因客观上据以逮捕的必要条件已经消失,也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权力的监督

(一)羁押必要性权力运行监督的必要性

任何一项公权力尤其是国家权力,都有追求不受约束地运行的本能,以求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权力的性质,也是权力运行必须存在监督的根本原因。羁押作为强制措施产生的结果,有可能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中,其因押剥夺了被羁押者的人身自由,相对于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而言,对被羁押者产生的影响更大。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根据案件以及客观事实的变化对被羁押者是否需要继续羁押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剥夺被羁押者的人身自由。羁押必要性审查权力若运行恰当,对打击犯罪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打破“一捕了之”的实践困局,实现捕、押分离,减少不必要的羁押,实现司法资源的节约。反之羁押必要性审查权力若被滥用,不仅有放纵犯罪之嫌,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无益,更有可能导致对司法机关权威性、严肃性的破坏,甚至使社会公众产生对法律的质疑,而后者的修复所需要的司法努力绝非短期是可以实现的。所以为了避免羁押必要性审查权力的滥用,需要对该项权力的运行实施监督,保证羁押必要性审查权力行的谨慎,做到勿枉勿纵。

(二)羁押必要性权力运行监督机关确定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羁押状态因强制措施的实施可能伴随侦查、起诉、审判整个诉讼阶段,对羁

押必要性的审查也应该贯穿于整个诉讼阶段,同时对羁押必要性权力运行的监督更是应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中。如前所述,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权力若由侦监部门以及公诉部门承担,则监督任务则不能再由上述两个部门承担,因为侦监部门以及公诉部门都在诉讼阶段中承担一定的诉讼任务,又处于追诉犯罪的角色,同时碍于案件考核等问题,为了保证监督的到位和有效,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监督权力应当交由第三个中立机关行使。由于新刑诉法规定的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具体执行机关所拥有的只是建议的权力,而并非强制执行的权力,所以第三方中立机关在进行监督时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一是监督程序应该被动启动,而非主动启动。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所针对的对象并非全部案件,而只是有可能发生需要结束羁押状态的案件。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方式包括检察机关主动启动和当事人请求启动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一旦程序启动,也就同时需要启动第三方部门的监督,以保证权力运行的合理合法。而对于并未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案件,第三方部门则不能启动监督程序,因为权力并未运行,否则有越权之嫌。

二是监督的内容是羁押必要性审查部门权力运行的程序以及所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由于新刑诉法规定的改变羁押状态审查部门只具有建议权,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也就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后的建议履行具有或然性,执行部门是否采纳羁押必要性审查部门所提出的建议,最终是由自身决定的。所以第三方监督部门针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监督应该将监督的基点定位于审查部门程序启动、审查程序、证据采纳的合法性以及最后建议提出的合理性上,而非最后的实际结果上。这样才能保证监督部门监督的针对性。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程序

(一)审查程序的启动

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启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由办案部门提起,即办

案部门根据案件查办进展,结合案件的事实、证据等情况,认为已经没有羁押必要的,可以启动羁押必要性的审查程序。二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辩护人认为有变更强制措施情形出现的,也可以提请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作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的时间提前至第一次被讯问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此,辩护人也可以作为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主体。三是由审查主体启动。监所检察部门作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导部门,可以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全过程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即监所检察部门对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要发现其有不适合羁押的情形出现,即可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侦查监督部门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如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不适合羁押的情形出现,可以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而公诉部门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发现有不适合羁押的情形,可以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

(二)审查启动时间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辩护人提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时间是不固定的,即何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辩护人提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何时该程序即启动。而对与由检察机关相关部门提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办案部门可以做出现不适合羁押情形时即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而审查主体即监所检察部门、公诉部门、侦查监督部门由于无法动态掌握案件查办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定期审查的方式。监所检察部门可以定期通过查阅卷宗、讯问犯罪嫌疑人等方式及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公诉部门则可以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同步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如发现有不适合羁押的情况或羁押的必要条件消失,则可变更强制措施;侦查监督部门可在作出逮捕决定后一个月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

(三)审查方式

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当面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二是听取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三是听取看守所管教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表现的评估和意见;四是听取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在单位、居委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必要性的意见;五是查阅案卷的卷

宗材料。

(四)审查工作制度

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工作制度作为实施保障。一是建立内部协调配合制度。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开展涉及到检察机关内部多个部门,因此必须建立内部协调机制,才能使各部门分工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建立告知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此不甚了解,因此也无法主动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因此要建立告知制度,告知权益。

五、结语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建立彰显了检察机关治理羁押问题的决心,也凸显了新刑事诉讼法对人权保护的重视,但如何做到使这样的制度不流于形式,产生实际的效果,还是依赖于制度的设计和实践中经验的总结。

靖边县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

2013年3月27日

第三篇:浅谈羁押必要性审查实证研究

浅谈羁押必要性审查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根据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证据的收集固定情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悔罪态度等,审查其是否具有再次犯罪或者妨碍诉讼的危险性,如果对其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否足以防止发生这种危险性。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在检察工作中具体体现了人权保障,对强化强制措施的监督,防止超期羁押和不必要的羁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价值、实施现状、运行中的问题和落实的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此项制度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 羁押必要性 实证偏差 犯罪嫌疑人 超期羁押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价值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法理意义和社会意义。我国的逮捕与羁押混于一体;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难以厘清;羁押过程中对是否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性没有专门的审查程序。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旨在吸收借鉴西方司法文明成果,探索逮捕与羁押二者的适当分离,设置羁押过程中的审查程序,厘清办案需要与羁押必要性的界限,更好的保障被追诉人的人身权利,以促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同时,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开展,使得一部分被羁押的人回归社会。既对社会社区的功能提出要求,又对社会功能健全起到推进作用。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人的涵养教育和修复功能,促进有共同立场、理想、利益、目标的人形成理性的公共心理。让一个家庭、一个群体站在理性和法治的角度反思家庭教育、社会氛围对人的影响和缺失。于此同时使更多劳动力回归社会。

二、目前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运行情况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第93条增设了由检察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随后《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六部委《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纷纷进行了调整和公布。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框架。全国各地争相进行了此项工作的试点和探索。2012年下半年,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就启动了相关调研,将交通肇事和恶意透支类犯罪作为主动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两个“重点必查”类型案件,其余则依申请审查为主。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被确定为“试点”,该院制定了《关于规范使用相对不起诉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了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机制及保障性机制。山东省检察机关也积极在工作中努力推进此项制度。实施两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各地通过具体案件的办理逐渐摸索出了实施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实施细则和相关工作机制。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运行所面临的问题

(一)管辖权归属的问题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六百一十七条规定侦查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公诉部门负责。监所检察部门在监所检察工作中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可以提出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对于审查起诉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哪个部门负责本条没有提及,同时规定监所检察部门在工作中发现不需要羁押的可以提建议。笔者认为,按照第六百一十七条的语言逻辑审查起诉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由监所检察部门负责。同时监所检察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不需要羁押的情况,不论是处于侦查阶段还是审判阶段,都有权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并提出相应建议。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审查起诉阶段的案件以外,三个部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任务有重合,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管辖冲突,需要进行梳理。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将羁押必要性审查权交给监所检察部门比较适宜。原因有三:

一是诉讼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适当分离符合权力配置的自衡理念,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2013年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一条主线,三个建设,四项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其中就包括对司法职权配置与权利运行中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与改革。从监督的角度讲,监所检察部门没有办案压力与最后的诉讼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其地位较为超脱,对于是否需要继续羁押的意见会更加客观公正。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由监所检察部门承担,符合司法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二是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其他监所检察传统职责存在竞合关系。收押检察、羁押期限检察和受理申诉控告是监所检察部门的传统职能。监所检察部门在对派驻监管场所进行收押检察过程中,对于怀孕或患有不适宜羁押的严重疾病的监督不予收押;在进行羁押期限检察过程当中,对羁押期限即将届满的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对在押人、律师提出的羁押不当的申诉控告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因此,可以说在实际工作中羁押必要性审查始终存在于监所检察部门的传统工作当中。监所部门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有着先天的优势。

三是监所监察部门对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有极强的积极性,着手快,成绩突出。2013年初高检院监所监察厅在山东枣庄召开涵盖羁押必要性审查在内的8项新增职能推进会,对全国监所检察部门开展新增职能进行指导。随后全国各地监所检察部门着手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等新增职能。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监所检察系统于2013年3月出台新的业务考核标准,将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列为重点考核项目。并于3月29日在密云召开了全市监所检察部门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推进会,之后全市各级院监所检察部门对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后启动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自2013年1月到2014年年9月底,全市共计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187人,其中对159人提出了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建议,被办案机关(部门)采纳建议依法变更强制措施142人。法律的生命永远不在于逻辑,而在于实践经验。监所检察部门的努力践行使得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价值得以彰显。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在现有的机制与条件下如何开展的问题

第一,现阶段的执法思维和执法环境给羁押必要性审查形成了阻力。自1997年刑诉法实施以来,够罪即捕、一捕到底成为一些办案人员的惯性思维。同时在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部分检察监督人员存在消极情绪,认为批捕环节已经进行了一次是否需要羁押的审查,逮捕之后羁押阶段再进行审查必要性不大。同时就办案力量来说,审查起诉部门和侦查监督部门本身的审查起诉和审查批捕任务很繁重,再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在安排人员上有难度。而监所检察部门上位的工作职责尚未落实到位:超期羁押案件还很多,隐性超期羁押案件更多,边清边超、久押不决问题还很严重,作为履行羁押期限监督职责的监所检察部门开展纠防超期羁押、清理久押不决案件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在此种情形下,实践中要开展好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无论是执法理念、制度机制、力量配备等方面都与立法要求存在很大差异。

第二,在当前的执法办案工作机制下很难融入羁押必要性审查。一头是侦查机关基于调查取证需要主张羁押,另一头检察监督机关对羁押必要性进行事实审查,律师也可以申请变更和撤销强制措施。但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启

动,既可以依职权可也已依申请。如果律师将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意见递交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监所部门是应该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第九十五条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规定转交给办案部门办理,还是按照《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相关规定依申请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不同的选择将直接决定律师将在3日还是10日或者更长的时间得到答复。同时检察监督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调查权包括哪些权能,办案机关对这些权能的实施将如何配合,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新制度如何融入现有办案机制,是践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一是对处于刑事拘留阶段的在押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以某市检察机关开展的评选“羁押必要性审查精品案件”为例,其中就有一件该市XX县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处办理的犯罪嫌疑人无名哑巴,于2013年8月14日因涉嫌盗窃被该县公安局刑事拘留,羁押于该县看守所。在日常检察中发现无名哑巴已怀孕,鉴于在押人实际情况,已不宜继续羁押,该处及时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无名哑巴变更强制措施。此案例对处于拘留阶段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有悖于《刑诉法》第九十三条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诉讼阶段的规定。好在该市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及时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目前,根据高检及XX市检察机关的相关规定精神,把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重点放在了捕后阶段。这就意味着监所检察部门应当针对捕后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法院审理阶段的案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

二是将驻所检察的收押检察职责混同于羁押必要性审查。在押人员谢XX因盗窃,被X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卫分局刑事拘留,于2014年3月2日,送XX市某守所羁押。当日,驻一看检察室干警在入所检察时发现,入所人员谢XX怀孕„„综合本案全面情况,于2014年3月5日,相关检察院向办案单位发出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书。笔者认为,依据相关监管规定看守所在收押人犯前应当进行健康检察,发现怀孕的不予收押,由送押机关依法作其他处置。人民检察院派驻监管场所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室依职权对监管场所的收押执法活动进行检察。发现本案的情况应当当场监督监管机关不予收押,而不能在将怀孕人员收押后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再于3日后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

三是审查的犯罪类型不利于司法的严肃性。2013年9月,某区人民检察院监所部门对在押人员进行经筛查评估,认为在押人员全X和吴X(同案)涉嫌妨害公务罪,符合《关于驻所检察室对在押人员羁押必要性评估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第二条“其他法定刑在三年以下的轻微刑事案件”和第三条“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的评估范围,遂依职权主动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该院监所处根据《关于驻所检察室对在押人员羁押必要性评估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中的《在押人员羁押必要性评估表》,逐项给二人做了评估,综合各项因素,认为二人涉嫌诈骗妨害公务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羁押必要性较小,即建议该院公诉部门对全X和吴X变更强制措施。

笔者认为对“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嫌疑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是否符合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精髓有待斟酌:

1.该院办理此案依据的《关于驻所检察室对在押人员羁押必要性评估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第二条是这样表述的“本办法试行阶段,以下列5种案件为主:

一、交通肇事案件;

二、故意伤害(轻伤)案件;

三、盗窃案件,且涉案金额在一万元以下;

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五、其他法定刑在三年以下的轻微刑事案件。”前三项规定的案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侵害的是单一客体,按照类推解释第五项的兜底项所涵盖的犯罪也应侵害的是单一客体为宜。妨害公务罪侵害的是复杂客体,一方面是公职人员的人身财产权利,另一方面是国家法律的权威。

2.上述《关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在押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有羁押必要,可暂时不予评估„„

(六)故意伤害、交通肇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未进行经济赔偿,且未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九)不适用羁押确有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情形的。妨害公务罪侵害的是复杂客体,即使公职人员针对被侵害的人身财产权利进行了谅解,但被侵害的公权利如何能够赔偿,谁来谅解。同时,公职人员的执法行为应当受到保护,如果以该院套用 “其他法定刑在三年以下的轻微刑事案件”都能够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话,那么绝大多数的妨害公务案件都没有羁押的必要。这样容易助长暴力抗法的歪风邪气违背了设立妨害公务罪的立法原意,也会寒了公职人员的心导致公职人员怠于履行职务,这也属于“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的一种情形”。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衍生的监督死角

羁押必要性审查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就是将因涉嫌犯罪而被逮捕的人变更或解除强制措施。而这个结果几乎是所有犯罪嫌疑人的普遍愿望,在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施之前,他们实现这个愿望的主要途径有二个:

一是找案件承办人说情,这造就了一大批“跑跑儿”。

二是通过律师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有的律师甚至将 “办理取保候审”明码标价。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施以后,给犯罪嫌疑人脱离羁押开辟了一条法律铺就的公权力之路。主观上不想被羁押的和客观上没有羁押必要的,都将向此项公权力求助。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赋予办案人员的审查权,在合理运用的情况下可以起到保障不需要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不被羁押,同时节约办案资源的作用。但是如果此项权利行使不当或者被任意扩大外延,将导致大量人身危险性高的犯罪嫌疑人流入社会,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如何监督限制好办案人员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权,是确保该制度发挥其应有功效的基础。

四、推进配套机制建设,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创建良好的外围环境

经过两年实践的检验,羁押必要性的制度价值和现实意义逐渐得以显现。具体的工作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文书也逐渐得以完善。检察机关的此项新增职能走向了规范有序的发展之路。然而鉴于在以往的工作中出现的不协调因素,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加大两个方面的力度:

一是如前所述羁押必要性审查是一项有着深远的制度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工作措施。如何落实好发挥好,是我们在工作实务中首先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熟悉规范参照执行,从细节做起规范执法属于浅表层次,更深层次上要从领会法律精神和制度意义上下功夫。违背法律原则和制度意义的执行不能称为规范执行。此项工作要具体到哪条那款如何规定,如何落实,然后再谋求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只有培养出专业的法律思维才是履行好各项职责的保障。

二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如何融入到现有的司法工作机制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还有赖于配套机制的健全和运行。(1)强化对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审查起诉期限和审判期限的实体性审查。(2)积极推进刑事和解机制,促使针对犯罪情节轻微、积极赔偿并获得谅解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更高效快捷。(3)建立侦查机关向检察机关通报办案进展机制。(4)建立监管机关将被羁押人的身体状况、家庭重大变故情况通报机制。(5)建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逮捕强制措施的风险评估机制。(6)是强化管制、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执行工作力度和规范度,使羁押必要性审查与非羁押强制措施接轨,解决犯罪嫌疑人释放后案件能够顺利查办病做好对犯罪嫌疑人的的管理。监所检察部门开展此项工作还应该与羁押期限检察等传统监督工作相结合,与社区矫正检察相衔接,建立对羁押和社区矫正全过程监督。

参考文献

Seedling0.51seriesmicrocontrollerdesignexamples[M].Beijing: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Press,2003[2]ZhangYi,andsoon.MCS-51singlechipmicrocomputerandthedesign[M].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s,2000.[1]buildingran [3]WuKuanming.MCUperipheraldevicespracticalmanual,datatransmissioninterfacedevice[M].Beijing: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Press,1998.HuHancai[4].SCMprincipleandinterfacetechnology[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1996 [5]metropolis.BasedonDS18B20thegreenhousetemperaturedetectionalarmsystem[J].JournalofLiaoningTechnic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12,14(2)91-92107.[6]NationalInstrumentsCorporation[M].CodeInter-faceReferenceManua11998.[7]MaYunfeng,ChenZifu,Daniel Wellington bbs.zstime.com LiPeiquan.DigitaltemperaturesensorDS18B20principleandapplication[J].Electroniccomponentsused,2002,2(1):23-25.[8]GanYong,Chunsong.ApplicationofDS18B20digitaltemperaturesensorinmultipointtemperaturemeasurementsystem[J].Journalof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2001,35(4):392393 ZhaoJianlin[9].Henanscienceandtechnology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J].smalltemperaturealarm:thefirsthalfof2012(17)59-60 [10]weargood0.51microcontrollerClanguageprogramdesignexamplesoffine[M].Beijing:PublishingHouseofelectronicsindustry,2006.[11]JIEhamodel-basedsoundlocalizationsystemanditsapplicationrobotnavigation[J].Roboticsandautonomoussystems,1999:34~38.[12]LiQuanli,WeiFengZhong,XuJunedited.Singlechipmicrocomputerprincipleandapplication[M].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6[13]YeJing.BasedonSCMtemperaturecontrolsystemdesign[D].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8[14]HuShousong.Automaticcontrolprinciple[M],Beijing:SciencePress,2007 [15]YanZhihao.BasedonDS18B20microcontrollertemperaturealarmsystem[J].ChinaScienceandTechnologyExpo2013(30)180-180[16]ZhaoDe'anetc..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singlechipmicrocomputer(SecondEdition)[M].Mechanicalindustrypress2009.4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新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实验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全球进一步开放、合作与竞争的时代,在时代和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中,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阐明了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明确提出了教育界及全社会必须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深化教育改革,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造就高素质人才。新的时代与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生活态度,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伦理意识,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这些新的时代要求与传统教育思想的碰撞加剧了教育的变革。如何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有效教学,以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

“十五”期间,在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引领与帮助下,绣林小学的领导和实验老师艰苦探索,积极开展了“新时代生活教育”课题实验,本着“为儿童生活而学,为儿童生活而教,为儿童生活而教育”的课题指导思想,以关注师生的生命价值与人生追求为宗旨,建立了“探究——体验性”课堂教育策略,形成了以“关注生活,关注生命”为价值取向的“新时代生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为理念,开辟了“生活德育”实验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感悟——内化”,让学生在“玩”中悟道理,在“活动”中学做人,让德育活动真正回归生活;另外,我们以“新时代生活教育”理念及叶澜教授的动态生成理念为指导,探究出了“积淀底蕴——参与体验——总结提高”的研训结合的动态校本培训模式。教育科研使我校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逐步得到增强,郑爱枝、付金蓉、喻长玲、杨慧琼、瞿文杰、袁玉和等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宽松良好的教育环境逐步形成。在不断推进新生活教育实验的同时,绣林小学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但由于体制的转轨及新旧领导的更替等因素,我校课题实验工作终止了近两年。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为我校“十一〃五”课题研究提供了更为适宜的土壤。首先,处于时代潮流中的教育,在无数机遇和挑战中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在这鼓舞人心的新形势下,我校又迎来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视科研的新校长,这些给绣林小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新的背景下,绣林小学“十一〃五”课题实验将在总结“十〃五”课题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向更深层稳步迈进。

2、问题的提出

要稳步推进课题实验,必须把握住实验课题在新时期的方向和重点。即:“十五”时期研究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以及“十一〃五”期间新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所构成的问题框架。

“十五”期间,我们运用“新生活教育”理念,构建了“探究——体验性”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以教师主导为特征的训练式教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已初见端倪,但同时也留给我们一些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如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在课堂的组织与事实中,出现了合作学习浮于表面,甚至有为探究而提问的形式化现象,导致课堂出现失控和低效现象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教学过程能有效地顺利完成,是新课题实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教育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当我们用理性审视新课堂,发现课

最核心的因素,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在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会通过大量的培训活动,让教师逐步建立有效教学理念,切实消除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其次是实践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最终冲破传统课堂的“樊篱”与新课程理念的“迷雾”,从而满足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需要。

2、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旨在让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发展目标,从而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复合型人才,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各种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3、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学校的内涵的提升和品牌特色的建立,其根基在于课堂教学有效的追求。只有课堂呈现高效状态,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稳步和谐的发展,学校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研究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新课程理念必须通过课堂实践得到落实。理论和实践如何有效结合,我们应对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作深入研究和剖析。作为一线教师应需要解决的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现行课堂教学模式,把握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克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减少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消除偏颇,增强课堂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在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避免无效和低效甚至负效教学。

5、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社会追求优质教育的需要

3、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备课策略研究:“优化课堂预设,促进精彩生成”为子课题的集体备课研究。

(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教学策略研究: 包括:

①优化课堂结构策略; ②师生交流对话策略; ③艺术化的板书设计策略; ④管理评价策略; ⑤有效的教学方式策略; ⑥教学资源优化策略。

(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包括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策略; ②有效的学习方式策略;

③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④激发学习动机策略。

4、探索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根据现状我们主要探索以下原则: ①低耗节能原则

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是一定的,既不能掠夺式使用,更不能无限地开发。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卡罗尔(Carroll J.B.)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学习程度”(degree of learning)的一般公式:学习程度=f(所花时间/所需时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时间是影响学习的变量,而不是常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要求大力缩减“所给时间”。用好“所用时间”,增大“所得时间”,低耗费,降低师生双方学习能量的耗费。

自主练习和实践能力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收集并整理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以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通过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有利于考察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配臵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和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有效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等经典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其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建构主义理念。

现代建构主义把学生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古宁汉(DJ.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更多地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非正式的经验背景的作用,即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

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最近发展区”理论。

由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维果茨基被尊为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一问题时,称这种问题处于该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当其不能独立解决某问题,却能在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该问题,则称此问题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最近发展区,现有发展水平)以外(即B点以远)时,教学不可能进行;当所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之内(即OA以内)时,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才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或者说,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如图1所示)

图2图3分别表现了二维、三维空间时的情形,在这里,现有发展水平(区)、最近发展区都被多维化了,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新课程的目标是多元的。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习惯于从两个甚至三个维度思考问题,应当认识到,只有当教学内容(P)处于矩形OBB1

0从2011年1月开始,我们的实验进程初步拟定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与华中师范大学指导教授取得联系,确定课题,聘请郭元祥教授进行课题相关理论指导。

第二阶段:实验前期工作(2011年6月—2011年12月)。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题论证,建立健全的研究组织管理制度,课题实验正式启动。开展实验教师培训并开展相关实验工作。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重点研究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教学策略研究”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撰写系列阶段研究论文及研究分析报告。

第四阶段:深化实验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深化总结,提炼实验案例,集中问题,形成专题,继续深入研究。

第五阶段:课题总结(2014年9月—2014年12月)。形成研究总报告,拟出专著和案例集,组织实验研究的相关阶段鉴定。

3、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各级教学论文评比,编印论文集,并争取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

(2)课例:举行教学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案例集,并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3)结题报告:撰写结题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力争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4)资料汇编:《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1、领导小组

第五篇:新背景下期刊战略转型研究

新背景下传统期刊战略转型的思考

——基于H期刊企业战略的SWOT分析

杨学明

1摘要:利用SWOT方法对H期刊进行优势、劣势、威胁、机会分析,提出传统期刊战略转型的思路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独有优势,实施主动转型;以人才为根本,建设管理新体系;以“专业化与市场化”为指导,明晰市场需求;以纸媒为基础,拓展新领域,走“期刊媒体、网络媒体、活动论坛”多种经营道路。

关键词:传统期刊; SWOT分析; 战略; 转型

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产业整合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行业都处于包罗万象的变革之中,企业实施战略转型成为必然。期刊业亦概莫能外。截止2012年5月,中国期刊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百种发展到现在的9800多种[1];而国内媒介传播市场的开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因此,未来期刊业的竞争将更趋激烈。面对这场无可回避的战争,要么接受市场的洗礼,要么继续按惯性走路。后者无疑是死路一条,唯有积极跟进转型才可能有出路。那么,在媒体如云、期刊林立与移动媒体无所不在地冲击的大环境中,作为影响力日渐衰弱的传统期刊媒体应如何找应对战略转型?笔者借用竞争态势方法[2]——SWOT(即优势、劣势、威胁、机会)方法对H期刊的资源与特点作战略分析,结合当下期刊所处大环境,试图找到适合传统期刊的发展道路,实现战略成功转型。

一、H期刊企业战略的SWOT分析

H期刊成立于2006年,由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省对外友好交流协会与中国新闻社分社共同主办,是融合时政、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为一体,以“聚焦海西大势、关注海西发展、宣传海西建设、服务海西大局”为宗旨的大型综合性月刊。目前,该期刊正在探索积极的转型路径。

(一)优势分析

出身正、名头响,背景具有权威性,这是许多期刊的首要优势。不少期刊往往挂1作者简介:杨学明,男,(1970-),福建福州人,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现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国家一级职业经理人

靠或者是直接隶属于政府部门、国企、事业单位,并且拥有“省级”“国家级”等前缀。H期刊就是这样一家具有政府官方背景的省级媒体,扮演着一省对内对外的宣传喉舌重要角色。自省委省政府筹划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尤其是国务院做出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重要决定后,“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已广为传播,H期刊就是以该概念来命名的,而且全省媒体只此一家,这不但占有先机优势,而且是独有的和宝贵的优势。期刊拥有权威背景和独特品牌的直接好处之一是较容易为社会各界所认可,也为媒体开展社会与市场活动提供便利。

拥有独立采编权,从业人员社会地位较高,是传统期刊的另一大优势。H期刊拥有新闻的采集与编辑权,以及作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印刷和发行权,尤其是独立采编权为媒体提供了相当的自主性,也提供了话语渠道的主动权。纯网络媒体或其它新兴媒介则不具备这种新闻采编权,有的仅是转载罢了。此外,在我国现阶段,新闻从业人员,如记者、编辑等职业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记者被喻为“无冕之王”就是一个写照,和其它众多职业比较,这种先天的优越性更容易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二)劣势分析

时空传播局限可以说是期刊的主要劣势。作为传统的纸媒之一——期(月)刊,与网络媒体比较,存有两大劣势。其一是可承载的内容受篇幅有限,每一期的印张数是一定的,那么就决定了可承载的信息量;其二是期(月)刊是按时出版的,每月一次,也是既定的,不可能象网络媒体一样做到每日更新,新闻性、时效性差很多。这种时空局限性造成期刊类企业的最大被动。

发行量少,人才不足,稿源单一是期刊的显著不足。发行量多少是期刊的重要指标,几乎可以说,发行量线有多长决定了期刊的路能走多远。以赠阅为主和有限的发行数量是目前H期刊的客观事实。优秀的采集、编辑、美工、发行与市场人才是期刊兴旺发达的决定因素之一。表面上H期刊有部门、有分工,但人员不到位也是实情。人才不足将导致期刊内容的单薄化,常说内容是期刊的生命,稿源是内容的保障。高品质的稿源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也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来看,以期刊自采为主的稿源模式难以满足期刊内容的需要,怎样拓宽稿源渠道和提升稿源品质也是期刊要攻克的难关。

(三)威胁分析

网媒的冲击无庸置疑地成为期刊面临的最大挑战。从受众影响面角度看,传统四大媒体分别是电视、报纸、广播、期刊,但随着近年互联网的迅速兴起,网络媒体替

代期刊入列为四大媒体。相对其它媒体,期刊的影响力日益下降,使得期刊在发行推广与市场广告方面面临更多困难,期刊的日子也愈加艰难。

如果说其它四大媒体竞争是外患,那么来自同类期刊的威胁则是内忧。如前述,全国各类期刊约计万种,可谓期刊林立,数不胜数。大家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竞争亦在所难免。伴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市场激烈的竞争,对信息、载体、品牌、人才等方面优质资源的争夺更加显著,其中尤为激烈的是人才争夺。对智慧密集型的传媒行业来说,传媒人才更是其极为重要的稀缺资源。尤其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经验,又具敏锐视角的期刊人才更显紧缺,成为各刊争夺的焦点。

(四)机会分析

传统期刊在可预见的将来至少还有两大方面机遇。其一是政策春风,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3]可见,在我国现有体制下,新闻媒体的作用与重要性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这也为期刊业发展与繁荣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其二是平台特质,多方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说,期刊的平台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就使得它们必将拥有自己的市场需求。从政府宣传角度来看,各级政府(省、市、县、乡)制定的各项大政方针、规划措施、成果绩效等都需要媒体向社会作宣传、说明与解释;各级领导多有意愿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其工作的努力与成果,以期树立良好政声与民声。从科学研究与学术探讨角度而言,一方面学术需要交流,社会需要观点,期刊需要内容;另一方面成果需要展示,通过期刊搭建的平台,互通有无和牵线搭桥,既可以满足多方需求,又能够实现共同发展。对于企业组织来说,企业的广告需要是多方面与多层次的,从产品销售、品牌营造到企业形象等,由于不同媒体的功能不同,期刊可以对应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对于企业领导来说,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对企业大有助益,这一方面期刊大有可为。

二、传统期刊战略成功转型的策略应对

战略转型已成为企业亟需解答的一道难题。但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项随意的行动。它需要企业系统地思考和切实可行的行动。上述对H期刊的SWOT分析,在同样面临生存和发展瓶颈的期刊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基于此,我们提出 “用足优势、抓住机会,弥补劣势、应对威胁”的战略转型总原则,具体化为以下行动:

(一)充分挖掘优势,实施主动转型

传统期刊拥有的权威效应、品牌、人才乃至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用足这些资源优势,就可为战略转型提供良好的基础。领导IBM成功转型的郭士纳要求IBM的经理们必须书面回答五个问题[4]:你在哪一行里?你的客户是谁?你的市场在哪里?你的强势和弱点在哪里?你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哪里?通过这些问题来促使企业管理者有效地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劣,值得借鉴。

在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的同时,要实施积极主动的战略的转型。相关统计数字表明,被动转型获取成功的机率不高。一旦陷入被动转型的境地,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早已丧失殆尽,直至陷入困境。这一规律应当得到期刊业管理者的充分重视。战争中主动战略性撤退的部队往往是井然有序的,而在仓促忙乱中撤退的部队,即使是最训练有素,也会慌不择路。

(二)以人才为根本,建设管理新体系

从企业内部而言,其生存发展的最关键部分就是其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战略落地的体制保障,而人力资源是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支持。人才是第一生产要素,没有现有人员的战略转型或者与战略转型相匹配的人才,战略转型就无法真正落实。必须重视期刊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一套吸引人、激励人、发展人的用人体系。

战略转型路径最核心的就是变革管理,这是企业战略转型的核心内容。期刊在实施战略转型过程中,当初对于企业管理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制度,在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中,也会逐步显现出不完善的地方,与实际管理的需要产生差距。这就需要切实增强管理制度的新陈代谢功能,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符合期刊发展目标和员工切身利益的制度规定,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规范加强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优化和规范工作流程。

(三)明晰市场需求,走市场化道路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模式。对于期刊而言,首先要市场划分竞争对手、关键的成功要素、行业特点、消费者的需求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市场定位。期刊并非没有市场需求,而是要能回答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你,如何提升消费者价值,怎么样告诉消费者这个价值是你提供的?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就能找到具体而清晰的市场需求。

计划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期刊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也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即“适者生存、供求关系”,从市场中寻商机,从客户处找需求,从而提供适销对

路的产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站稳脚跟并获得发展。不但“经营期刊”,也 “经营受众”,向更加精准的、适应不断细分的市场需求的现代定位策略转变,加深服务性和市场性。

(四)以纸媒为基础,拓展新领域

期刊要健康发展,自身原有的优势和主业不能丢,同时又要紧跟信息技术的脚步,发展网络新媒体。到“十二五”末,福建期刊品种数与“十一五”末基本持平,总印数7000万册、26万千印张,年均分别增长20.1%、14%。[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未来一段时期,整体期刊业不仅不会萎缩,还将有所发展。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期刊纸媒部分的建设。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为紧随时代潮流,应利用网络在信息容量上、资料保存上、视频声音表现上的优势,开发网络新媒体,以弥补纸体的先天不足。如此,以纸媒为基础,网、刊互动,互相增值。将纸媒和数字媒体有效结合,实行差异化定位,实现网上新媒网下纸媒优势互补,发挥相得益彰的效用。

要想让期刊有发展并能“活得好”,单靠期刊有限的广告收入是做不到的,还得开发活动论坛等业务。利用自身的权威背景与品牌优势,发挥官媒人脉资源优势和社会影响力,以政策宣讲、融资贷款、学术探讨、经验交流、信息互通、管理咨询、供需交流等为内容的,通过举办活动与论坛等方式,把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如政府机关、金融部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在他们之间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发挥中介桥梁作用,实现包含自身在内的多方共赢。总之,期刊战略转型就是要朝着建设成为集“纸媒—网媒—活动”三合一的全媒体方向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玉梅.中国期刊出版将有较大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6-7

[2] 【美】弗雷德·R·戴维.战略管理(第10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5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4] 王宇露 李斐.郭士纳与IBM的战略转型,商业经理[J].2005(6):12-13

[5]关于印发《福建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福建新闻出版局,2011-3-9

下载新刑诉法背景下逮捕必要性审查研究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刑诉法背景下逮捕必要性审查研究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刑诉法下的取保候审如何办理范文大全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

    新医改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在医改背景下,要求公立医院更好的体现出公益性质,这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新......

    “双创”背景下新福建建设研究

    “双创”背景下新福建建设研究 摘要:面对“双创”这一全新的发展机遇,福建省积极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再到发展模式等各方面展开建设。在对福建省“双创”的基础和现状展开研......

    新刑诉法要求下的公安法制建设

    新刑诉法要求下的公安法制建设 提要: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

    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依据)

    金融危机背景下 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农民工返乡。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困难......

    新医改背景下

    新医改背景下“看病难、看病贵”探讨 郭金有 【摘要】放眼看中国,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和成因,重点探讨“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局面是否在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下改善......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的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研究 【摘要】我国自2009年4月6日实施“新医改”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时期,广大医疗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而公立医院......

    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作者:李先富来源:《世界家苑》2019年第02期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高考模式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一种全新的、突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