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挂靠等现象的探讨1

时间:2019-05-13 15:4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挂靠等现象的探讨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挂靠等现象的探讨1》。

第一篇: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挂靠等现象的探讨1

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挂靠等现象的探讨

攀枝花市西部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建设工程领域的围标、串标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它既是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源头,也是其他环节腐败的源流和助推者。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已成为当前社会最大的腐败,因此只有健全工程长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治理围标、串标行为,才能建立起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关键词: 工程建设 围标、串标 现象 探讨(这段话字体字号与下面文件字体字号不相同,你看看是否修改)

近年来,尽管各部门高度重视招投标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我市招投标工作健康有序运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领域还是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诸如围标、串标、借资质挂靠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而且极易导致商业贿赂,引发经济犯罪。为维护招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本人结合招投标过程发生的实际情况,就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问题治理做一探讨:

一、围标串标的定义

所谓围标是指在某项建设工程的招标过程中,同一投标人挂靠几个施工企业或多个施工企业约定轮流“坐庄”,并做出多份不同或雷同的投标文件,以各施工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以达到时承揽工程项目的目的。

所谓串标是指投标人通过“相互串通投标报价”,彼此之间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就投标报价相互通气,达到避免相互竞争,共同损害国家或招标人利益的行为。

二、围标串标的分类

1、投标者之间串标: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某一投标人给予其他投标人以适当的经济补偿后,这些投标人的投标均由其组织,不论谁中标,均由其承包。

2、投标者与招标者串标: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或者协助投标人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报价;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招标人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者额外补偿;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招标者为某一特定的投标者量身定做招标文件,排斥其他投标者。

三、围标串标的危害

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围标串标行为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围标串标行为都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他们的本质都是投标人利用不正当手段,排挤其他竞争者,以达到中标,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围标串标的危害性极大:。首先,通过围标串标者哄抬标价,使投资人遭受投资损失,如果是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则是国家利益直接受损。其次,围标串标使建筑业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中,长期此下去导致建筑业畸形发展。第三,围标串标者为了结成同盟关系,向招标人行贿,给陪标者、借资质者“好处费”等商业贿赂手段,成为工程项目承发包行为中的“潜规则”,是当前社会最大的腐败,既是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源头,也是其他环节腐败的源流和助推者。

四、围标串标产生的原因

1、施工企业的投机行为:。一方面部分施工企业投机心理严重,施工企业不是通过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来增强竞争力,通过公平竞争达到中标的目的,而是注重短期行为,想通过串标获得一点眼前利益或谋取中标。在加上围标串标处理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在这一方面对于围标串标的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竞争力不强或亏损的施工企业无路可走,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局面,企业通过参与招投标,充当陪标的角色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的重要“经营收入”。由于不正当竞争导致的恶心循环,陪标的潜在市场也会日益扩大。

2、分包转包的客观存在:。施工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失控或越轨后导致以包代管,或允许企业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从而多家挂靠行为成为可能。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大部分围标串标中标的企业都不是实际建筑施工单位或者人员。大量的工程往往通过围标串标

中标后,层层转包,层层分包。中标企业或个人往往不实际参与工程的经营或管理,只是通过非法手段承包工程,从而获取非法承包工程的高额“垄断利润”,或者干脆白吃管理费过日子。

3、中介机构违规操作:。目前,招标代理机构过多过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招标代理市场则完全是买方市场,招标人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因此,招标代理机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承揽到代理项目,往往会主动或被动采取违法违规的手段,如承诺代理中保证某单位某人中标,共谋串通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掩盖招标人的一些违法行为,无原则地迁就招标人等。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与国家引进招标代理制度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政策目的背道而驰,增大了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难度。

另一方面,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导致一些靠各种关系搞违法违规操作的招标代理机构能揽到更多的业务,而一些资信好、业务能力强、依法办事的招标代理机构反而代理业务较少。这种不良市场导向使越来越多的代理机构违规操作,只重视“勾兑”能力,而不重视业务能力,导致不正之风盛行,各种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五、治理围标串标行为的对策

尽管在目前短时间内,彻底根治围标串标行为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可以遏制和打击围标串标行为,净化建筑工程市场,保护合法企业的正当权益。招标过程中,出现围标串标行为的根源在于企业或个人排斥公平公开的竞争关系,在建立和完善防治围串标行为的工作中,一定要坚

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打破地区限制和行业垄断,降低企业参加招标投标工作的准入门槛,保证全国各地的企业参与招投标竞争,增加围标串标的难度和成本,从而逐步从根本上杜绝围标串标行为。

(一)多措并举,严防围标串标行为

1、扩大招标信息发布面。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必须在《四川建设网》和《攀枝花市建设工程交易网》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招标公告发布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根据项目需要,招标人还可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介发布招标信息,扩大信息的发布面,让更多的潜在投标人参与竞争。

2、合理设定投标人资格条件。统一招标公告格式,使用招标文件范本。招标人在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中应根据工程情况合理设定投标企业和项目经理资质等级,不得提出高于工程实际需要的等级要求。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项目,经招监委批准,可酌情增加工程业绩要求或适当提高一个资质等级,但招标人不得设臵其他限制性条款排斥潜在投标人。

3、合理设定最高限价。招标人应按照市场价格,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准确测算工程实际成本,合理设定最高限价,防止投标人哄抬标价。

4、治理投标人之间的围标串标的新方法——资格后审法和电子招标投标。

(1)基本原理

资格后审和电子招标投标法的基本原理是消除产生串通投标的两

个条件,在开标前将投标人身份、数量及其各种信息湮没(臵之于谁也不知道的朦胧状态),从而切断串通投标的信息及其传递,制止串通投标的发生。

(2)操作实施要点

①取消投标报名制度,采用网上下载的方式购买招标文件,使潜在投标人的数量和身份具有不确定性;

②采取不集中潜在投标人踏勘现场,网上开辟投标人提出疑问的专栏和招标人网上答疑,在开标前避免潜在投标人有聚集的可能性,有效割断围标串标的信息传递链。招标人在制订招标文件时要尽量详尽描述施工现场,潜在投标人根据需要自行安排踏勘。对潜在投标人自行踏勘难度较大、确需集中踏勘的特殊项目,由招标人邀请纪监、财政、招标投标管理中心等部门派员参加。潜在投标人如有疑问,一律无记名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提出,招标人在网上公布答疑文件,由潜在投标人从网上获取。

③采用资格后审的方式,把投标人的信息推迟到开标后才明朗化,有效湮没投标人身份、数量及其各种信息。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在唱标之后由评委依照招标文件的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商务标评审和技术标评审由评标委员会分三个小组分别进行。采用这种招标方法,潜在投标人的信息无法泄露,从而消除围标串标所需的信息和时间。

(3)在评标办法上进行改革

①采用经评审合理低价中标法进行评标。加强对评标过程的监督,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办法进行评审,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可行性评审,对商务标通过评标系统进行报价合理性判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评标活动。唱标后,取报价最低的五家投标人,先对其技术标进行评审,技术标通过后对其商务标进行评标,按报价从低到高依次评出推荐中标人。若在这五家中没有产生中标人,再取次低报价的五家进行评标,直至产生推荐中标人。采用这种评标方法,只评报价较低的几家标书,因而可以大幅减少评标工作量,不限制投标人的数量。从理论上讲,只要投标人数量和身份具有不确定性,就能有效地湮没投标人的信息,切断串通投标需要的信息传递链,就不会发生串通投标现象。

②为了有效地湮没投标人信息,还要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消除一切可能产生泄漏投标人信息的环节。投标人在投标时将自己的投标书、投标保函、投标资质证明等文件全部装入投标袋,投标袋外不留任何印迹,保证投标人的信息只有在开标时才明朗化。

③建立健全评标专家网上抽取、电话语音通知及评标室电磁屏蔽等硬件设施,通知专家评标的时间与专家到达评标地点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在专家接收并同意评标信息后,应对专家的通讯信息进行全程监控,直至评标结束,有效切断投标人与评标专家的沟通环节。

5、严格执行中标悔约追究制度。中标人有放弃中标、提出附加条件更改合同实质性内容、不按招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的规定与招标人订立合同、拒不提交履约保证金等情形的,招标人有权取消其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同时责成违约方赔偿招标人发包价与原中标价差额的等额违约金。

6、推行异地抽取评委或异地评标。一般项目的评委由招标人从市招标采购交易市场专家评委库中通过电脑语音通知系统随机抽取产生。对专业比较特殊或规模及影响较大的重点工程实行异地抽取评委或异地评标制度。异地抽取评委或异地评标的地点应在保密状态下通过抽签确定,该项目所有投标人所在县区一般不列入抽取范围。随行人员保留专线电话与外界联络,其余通讯工具关闭后集中存放。

7、将疑似围标串标情形列入招标文件废标条款。通过对各投标文件的详细评审与比较,如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疑似围标串标,按废标处理:

(1)不同投标人为完成部分或全部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的价格构成部分或全部雷同的;

(2)不同投标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基本雷同的;

(3)不同投标人投标文件(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的编制人和审核人为同一人或同一单位人员的;

(4)不同投标人投标文件的授权签署人为同一人或同一单位人员的;

(5)开标前已有举报,开标后发现各投标单位的报价情况与举报情况相吻合的;

(6)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出现评标委员会认为不应当雷同的情

况的;

(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围标串标行为的。

(二)层层设防,杜绝借资质挂靠现象

1、严格投标人资格审查:。在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应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对中标候选人提供的投标文件的资格审查资料逐一进行审查。投标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投标保证金出票单位、投标文件印章以及项目经理证书、项目经理安全证书是否真实有效。对投标参加人及项目部成员身份核查,重点检查其一年期以上的劳动合同和社会养老保险手册,如劳动合同的聘用单位或养老保险的缴费单位与投标单位名称是否一致,如中标候选人有提供虚假材料证明的,则取消其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2、严格投标保证金结算管理:。投标保证金及工程价款拨付必须通过投标单位基本账户非现金结算,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在中标后转为不出借资质的承诺保证金,承诺保证金须经招标人核实进场人员后方可退还。招标人对进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身份核查是堵住借资质挂靠的实质性关口,招标人应建立中标单位项目部人员现场检查制度和常规考勤制度。如发现进场人员与中标项目部人员不符、有借资质挂靠嫌疑的,一经查实,即取消中标资格,其承诺保证金不予退还,转入招标人账户。

3、推行中标公示期招监委实地考察制度:。对规模较大的工程,招监委在中标公示期间,可对中标候选人进行实地考察,主要考察其是

否具备履约能力,在投标时提供的业绩证明材料是否属实,项目班子成员有无在建工程等。

(三)严肃纪律,加大查处围标串标借资质挂靠行为力度 招标人是招投标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组织招投标活动,主动配合监管部门督查督办,形成纪监、财政、审计、招标投标管理中心和项目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单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防治机制。招标人在招投标活动和施工过程中发现围标串标、借资质挂靠、偷工减料以及欺诈、行贿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立即制止并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将违法违规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投标人凡有围标串标和借资质挂靠行为的,一经查实,一律取消中标资格,处以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投标人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至三年市场准入资格。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违纪的,追究党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建立违法违规黑名单档案,将其围标串标、借资质挂靠行为及处理结果通过相关网站进行公开曝光,并网上通报。

(四)加大办案力度坚决惩治腐败。

招投标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滋生腐败问题的温床,而腐败问题又进一步加重了招投标领域的各类问题。在治理招投标领域的各类问题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在查处腐败问题的同时,要逐步改变工作方式,拓宽案源渠道,注重发现各类案件线索。在查处招投标领域的各类腐败问题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加强协作配合,完善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对涉嫌犯罪案件,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深入剖析大案要案,严肃开展警示教育,认真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方市场。

第二篇:浅析如何防治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围标行为1

浅析如何防治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围标行为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招投标工作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加大了管理力度,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力求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修订版的出台,更加扩大了公开招标的实施范围和突出了招投标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招标工作发现,在建筑市场的招投标环节,不正当的竞争还是客观存在,在履行程序的过程中仍会出现许多不同的实际问题等待研究解决。招标投标活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的手法亦不断翻新,行为越来越隐蔽,尤其是串通投标(包括围标、陪标)等现象比较严重,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业主的利益,而且严重制约了招投标事业的健康发展,成了当前招投标监督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串标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

串标包括有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报价,招标代理与投标人串通投标报价,招标代理与招标人串通招标的几种情况,其中以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最为突出。当串通投标的当事人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形成围标。尤其在中小型城市,由于当地潜在投标人数量不多,各投标人之间由过去的“竞争”走向如今的“联合”,在给予一定利益承诺之基础上,串通其他所有或部分投标人,进行围标或陪标。他们采取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报价,或先在合作投标人之间进行价格协商,然后在投标过程中采取“弃权”、踩红线等手法,确保约定的中标人中标,以后的投标项目,则轮流坐庄;或串通其中一部分潜在投标人通过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内部竞价拟定中标人,或泄露各自的投标信息,排斥其他正常投标人,垄断投标行为,哄抬投标报价等等。笔者通过长期从事招标和评标工作积累的实际经验与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归纳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内容及格式存在非正常的一致现象; 2.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或不同的标书出现相同人员; 3.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或报价组成异常一致或呈规律性变化; 4.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错误之处竟然一致,如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数量或计量单位等发生一样的错误,技术标中施工进度安排、网络计划图表、质量与进度保证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错漏一致;

5.投标人数量较少时,其大部分或全部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经评审均高于社会平均价格,且其报价组成中的人工、材料、机械费明显偏高或不合常理;

6.有些甚至不遗余力到外地借用他人资质进行多重身份投标,公开报名资料中不同的两家投标人竟出现相同的联系人。

三、串通投标的原因分析

串通投标问题主要是发生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基本上都是当事人的口头协议,无书面证据,查找取证较为困难,给防范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其次,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不仅是对我国的招投标法律法规的极大亵渎,也是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极大侵犯。

产生串通投标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有法规体系缺陷留有弹性操作空间

现行工程招投标依据的相关法规本身,一些条款自相矛盾,不严谨,给招投标留下弹性“操作”空间,对当事者的法律约束不强,特别对政府投资工程,缺乏严厉的规章约束,很难避免产生人为因素。

2.施工企业的现状为串标提供了操作可能

我国施工企业尤其是较高资质的施工企业,仍是国有和集体占主导地位,同时建筑市场中存在一些个体(包工头),以法人名义参加工程投标,企业过多过滥,只进不出,使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将投标风险转移给“挂靠者”,企业管理者不但不承担风险,还可以有隐性收入,维持企业生存。对“挂靠者”而言,他们不一定具有能力维持一家企业独立运营,即使有能力,也较难在短期内就能创办一家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还要承担维持企业运转所需管理费用的风险等等。正是这种不良施工企业现状,造成了现在建筑市场中挂靠、串标盛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出现专以投标谋利的个体或施工企业存在于招投标市场之上。

3.评标及专家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目前我国全过程评标运作电子自动化、交易活动管理科学化水平还不高。现行法规规定实行专家评标制,理论上体现了项目评标决策的民主,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并没有很好实现其预定目标。由于评标专家主要来自于各建设行业,专家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关系复杂,县(市)级符合条件的评标专家在数量上显得不足;现在招标项目众多,专业差异很大。对部分项目而言,评标标准不细,审查不严,评标时间又短,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帮助业主履行法律程序而已;即使有时发现有串标围标现象,评标委员会也不深入追究,一查到底。从而导致串标现象失去最后的监督和控制。4.权钱关系与缺乏诚信基础交汇滋生了串标市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阶段,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作用的结果及传统文化束缚,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易衷情或屈服于“权力”、“关系”,权钱交易、投机取巧能够带来好处,诚信经营缺乏动力。当人们能以极小的风险获得个人利益较大回报时,道德约束力就显得脆弱。实践中,某些领导干部暗中干预招投标的现象客观存在;招标人(或代理机构)少数人员素质不高;少数评标专家参与违规操作;少数招投标监管服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招投标双方非平等交易,带资、垫资现象存在严重,工程双向担保机制发育不全;现存的地方和行业保护

主义,各种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作梗等等,都会给串通投标者提供机会和市场。

四、预防对策和治理建议

解决串通招投标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创新,做到防在先,管控严密,执行有力,令行禁止。要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综合治理,笔者提出如下防治措施供相关部门参考:

1.清理整合现行法规文件,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针对招标投标环节中易产生串通投标行为的问题,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进一步细化国有资金项目招投标操作规程以及监管标准,并将行业监管信息和社会评价、举报投诉等信息相结合,建立招投标基础信息库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统一并公开监督评价标准和奖惩办法,联合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采取行政、社会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对优秀的诚信施工企业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对失信和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曝光或予以行政、经济制裁,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使其在无形资产上声名狼藉,在对外融资和银行信用担保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以加大失信成本。对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并追究刑事责任,真正建立信息通报、案件会商制度。用市场手段加大违约失信的成本和惩戒力度,建立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严厉打击违规担保、借用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2.加大招投标法律政策的宣教,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正确引导投标企业实行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整体利益,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精湛的技术赢得招标单位的理解、信赖与支持,逐步由单一的竞价中标机制向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投标报价优的投标人中标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监管部门及业主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各主体多赢的良好局面。

3.完善招投标资格预审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格预审条件

改进资审入围办法。每半年或一年集中进行资质联合审查,审查合格的企业,报名时免审,外地企业进入,经事先核准,与本地企业相同待遇。

一般情况下凡符合相关资质条件报名的应全部入围,技术特别复杂的工程可对投标人提出类似工程业绩的要求。让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的单位参加投标竞争,即使在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过多、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并大幅度提高评标成本时,也要使用随机抽签等方法确定入围投标人,从而大大压缩串标的操作空间、显著提高串标成本并大大降低串通招投标成功的概率。确保投标单位入围的公开、公平、公正。4.实行项目建造师备案制,确保无挂靠现象产生

实行注册建造师考试制度后,我国施工项目管理将逐步实行项目建造师责任制,由项目建造师负责工程的全过程的施工管理,而目前我们国家对于相应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到位,特别是近年来建造师挂靠现象比较严重,建议主管部门及时建立建造师工程管理备案制,防止项目建造师多工程多单位进行投标。且建议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中标人在进场和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建造师,以防止项目管理不到位及虚假投标,杜绝恶性竞争。5.完善评标专家库,建立评标专家信誉评价体系

要规范评标委员会的组建和运作机制,防止“随意性”和走过场,确保人员组成的随机性和保密性,确保评标专家能够服从良知,在评标过程中独立体现个人意志,充分体现其公平、透明的立场,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认真审核和比较,合理、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投标人并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在评标过程中要勇于暴露阴暗,对一些串标围标要做到早发现、早查处;对于投标报价总价及清单项目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以及主要材料设备、机械费用高于最高限价或明显高于社会平均费用水平的,评委会可将其投标报价进行重点评审,亦可进行质询要求投标人给予合理解释,如果在本项目招标投标中,大部或全部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均出现类似现象,有围标串标嫌疑,背离合理低价、择优原则,损害招标人权益的,评委会可宣布本次招标失败,不推荐中标候选人,建议招标人重新组织招标,并将评标情况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6.实施中标项目的后续监管,实施全过程监督 应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在招投标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其监督职能,有条件的应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对中标后的工程进行审核、评议、纠错、追究,使侥幸过关者在中标后的跟踪管理中原形毕露,从而信誉扫地,被清出市场并受到法律制裁。7.加快资源共享和电子评标步伐,杜绝隐蔽串标现象

由于评标时间短,内容多,很多串标现象十分隐蔽,很难被评标委员会和招投标监管人员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技术采用电子评标,利用电脑快速准确的查处一些隐蔽的串标行为,协助评标专家发挥其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和监管的作用。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精心打造一个标准明确、功能完善、职责分明、电子化、一厅式一条龙运作和监管服务的平台,通过科学化的手段,严密的招投标操作细则,统一规范的监管和服务标准实施监管服务,以尽量克服当前人工操作为主,透明度和相互制约不强,易产生不轨行为的现象。

第三篇:论文:对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的治理建议

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围标串标行为的治理建议

卢晓芳

内容摘要:建设工程招投标围标串标的种类,围标串标现象的产生原因,治理围标串标行为的建议。

关 键 词:招标投标,围标串标,治理

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正式颁布实施,随后各级相继制订出台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规体系,招标投标制度作为工程建设领域承发包的主要形式得到了广泛实施,极大地优化了资源配臵,形成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而与此同时,由于机制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当前招标投标市场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投标人为达到中标的目的,采取“围标串标”等种种不法手段骗取中标,中标后又转包分包或原中标的项目经理及班子配备不进场,严重损害了招标人的经济利益,带来了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问题,滋生了社会腐败,也使建筑业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中,长此下去将导致建筑业畸形发展。因此,对于这种违法违规行为,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预防和打击。

一、当前存在的围标串标行为的主要种类 建设工程招投标围标串标行为比较隐蔽,形式也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可分为以下三类:

1、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串通。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组织部分施工企业陪标,商定由其它投标人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一定额外补偿;也有部分招标者为某一特定的投标人量身定做招标文件,排斥其他投标者。中标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招标人再利用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给投标人额外补偿,为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留有操作空间。

2、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部分投标单位形成联盟,采取轮流坐庄、多家陪标的方式串通投标;有的结成利益共同体,达成利益分配协议,约定由中标人给付陪标人一定比例的报酬;有的低价中标后,故意放弃,然后和递补的第二名分享标价差;有的采取法人代表未签字,或投标文件份数不符,或报价漏项、重复计价等办法,故意制造无效投标;部分投标单位在投标报价中采取约定集中抬高或者压低投标报价,以控制评标均价,获取高分。

3、投标人与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有的招标代理机构受招标人的授意,在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活动,协助招标人串通投标人投标;还有一些不法招标代理机构为了谋取非法经济利益,与投标人勾结,相互串通,出卖业主利益,从中谋取中标。

二、围标串标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1、法律法规不尽完善。虽然我国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已日益完善,《招投标法》第五十三条对串标行为规定了处罚办法,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也对串通投标作出了处罚规定,《刑法》更有“串通投标罪”的相关条款,给予串标行为的处臵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人为掌握的空间大,定义也不明确。而且,很多围标串标的工程,往往是由组织围标串标的投标人给予了其他投标人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所以其他投标企业往往不会举报或投诉围标串标的行为,政府工作人员更无法获取相关的线索,给予调查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外,《招投标法》和《刑法》虽然规定了对串标围标行为的处理规定,但是认定围标串标行为的具体规定还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管理机关对于围标串标行为的处理。

2、违规成本过低。《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对围标串标行为的责任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罚金数额较小,其违规违法的成本远小于违规所得。在实践中,大部分工程项目动辄就有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串标一次就会有可观的“超额”利润,即使扣除围标串标的成本及罚金,也与串标所得的巨大利润相比绝对堪称“一本万利”,这就难免有投标人“前仆后继”去铤而走险了。

3、中介机构违规操作。招标代理机构是受建设单位委托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其代理行为贯穿于整个招投标活动的始终,直接运作每个招标投标环节。而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招标代理市场完全是买方市场,招标人处于绝对强势地位,而且,在实际中大部分招标代理企业同时兼营造价咨询业务,为了能够承揽到造价咨询业务,往往免费或低价承揽招标代理业务,无原则地迁就招标人,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一些违法违规手段,如承诺代理中保证某单位某人中标等,共谋串通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掩盖招标人的一些违法行为。

三、对围标串标行为的一些治理建议 尽管在目前短时间内,彻底根治围标串标行为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可以遏制和打击围标串标行为,净化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市场,保护合法企业的正当权益。

1、建立健全配套的法规制度。针对围标串标行为界定无依据的问题,应制定明确的“围标串标”界定范围,可在招标文件中规定有下列行为的,一律作为“围标串标处理”,并没收其投标保证金。(1)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个单位或同一个人编制的、内容存在非正常、错漏之处一致的;(2)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或报价组成异常一致或呈现规律性变化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的;(3)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投标人或与同一人联合投标的,使用同一人或同一企业交纳投标保证金的;(4)有证据证明投标人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串通及投标人之间串通;(5)已被通过资格审查为合格投标人后,无正当理由有意放弃的。

2、强化投标报名资格审查。为防范围标串标组织者一家持多家资料进行报名的情况,进行投标企业报名资格审查时,应加强对投标报名人的身份认证,投标人除持投标报名表、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建造师注册证书、执业手册、安全考核合格证书外,还应同时提供投标企业的介绍信、个人身份证进行资格审查,严格实行“一企一人一表一报”制,不符合招标公告要求的企业一律不得参加投标报名,一人持多家企业报名资料的不得参加投标报名,建造师尚有未完成的工程项目的不允许参加新的工程项目招投标,已中标工程建造师在进场和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防止项目管理不到位及虚假投标,杜绝恶性竞争。

3、严格各种到场条件。项目开标时,拟任项目经理与投标人的委托代理人必须同时到场,现场提供授权委托书、身份证、与投标人的劳动合同以及投标人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相关证明,经现场核查不符的,可作为废标处理,有效防范虚假招标行为的发生。

4、规范投标保证金的管理。根据《招标投标法》等法律规定,投标人在投标报名前,必须提供不超过工程估算价2%、最高不超过80万元人民币的投标保证金。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围标串标活动的顺利进行,围标串标的组织者往往是一次性缴纳所有投标报名企业的投标保证金,待开标活动完成后再一并取回,其它陪标单位根本不必负担任何额外费用,也乐意参加陪标活动。因此,为了增加陪标成本,投标保证金应必须由投标人从其企业基本账户电汇至投标保证金专用帐户,依据银行电汇单据复印件办理投标报名,禁止投标人用任何形式的现金或其他帐户支付投标保证金,否则将取消投标资格。投标有效期结束后,投标保证金按相同途径返还。同时,实践中,部分招标单位因内定投标人未能在投标报名截止时间前通过资格审查,而人为控制其它企业的投标报名,造成流标,待内定企业通过资格审查后再重新组织招标,以此达到串标的目的。为制止这一现象,可推行招标保证金制度,对有串标嫌疑的工程项目,由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前按工程估算价的2%向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缴纳招标保证金,一旦出现人为流标现象,全额没收其招标保证金。

5、完善招标评标管理办法。现阶段的评标办法侧重于评标报价,多数工程还是以价格定输赢,可考虑适当修改完善现行的评标定标办法,将投标报价、投标工期、投标质量目标、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业绩等分值比例进行调整,降低投标报价的分值差距,增加技术标的分值比例,以此来遏制单纯靠压低投标报价来达到中标目标的串标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商务标的评审力度,通过评标专家库抽取不少于3名的经济标评审委员会,对各投标单位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中的综合单价和主要材料价格进行合理性、合法性详细评审,有效防止围标串标行为的发生。

6、规范招标代理机构行为。针对当前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的现状,要严格实行招标代理业务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取得上岗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编制招标文件、主持开标会议等招标代理业务。招标代理机构收取招标代理服务费应严格控制在法定收费标准上下20%的幅度以内,不得擅自提高和压低收费。招投标监管部门要随时对代理机构的收费情况进行抽查,一旦发现不正当竞争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

7、加大对中标后的监督管理。对招标的工程项目和中标的施工企业,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要建立一套长效的两场联动监督检查机制,采取不定期随机检查形式进行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联动检查,重点抽查中标人是否认真履行与招标文件中承诺的项目经理等五大员进场情况、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有无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和借资质挂靠等现象,有无随意更换拟派的建造师、主要技术负责人等违法行为以及合同的履约情况,违者要进行严肃查处。

8、加大对围标串标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围标串标的招标人给予征收招标保证金、罚款等行政处罚;对投标人除采取取消投标或中标资格、罚款等处罚外,还要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情节严重的要停止其招投标资格;对外地施工企业要清出本地建筑市场;对参与围标串标活动的建造师、委托代理人等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取消其个人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围标串标”行为的发生,但对于“围标串标”的组织者来讲,无疑加大了难度和增加了投标成本,同时在操作上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对有效预防和遏制“围标串标”者,规范投标行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0年1月1日实施。)

2、邓礼峰.艾志福《工程招投标中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期刊论文]—科技广场2008(11)

3、唐荣秀《当前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08(7)

4、熊瑶《工程招标中围标串标现象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4)

第四篇:如何防治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围标行为

浅析如何防治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串标围标行为

【摘 要】通过对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串标、围标等不良现象进行分析,并在预防与治理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有形建筑招投标市场日趋健全和规范。

【关键词】串标围标分析预防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招投标工作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加大了管理力度,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力求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修订版的出台,更加扩大了公开招标的实施范围和突出了招投标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招标工作发现,在建筑市场的招投标环节,不正当的竞争还是客观存在,在履行程序的过程中仍会出现许多不同的实际问题等待研究解决。招标投标活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的手法亦不断翻新,行为越来越隐蔽,尤其是串通投标(包括围标、陪标)等现象比较严重,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业主的利益,而且严重制约了招投标事业的健康发展,成了当前招投标监督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串标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

串标包括有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报价,招标代理与投标人串通投标报价,招标代理与招标人串通招标的几种情况,其中以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最为突出。当串通投标的当事人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形成围标。尤其在中小型城市,由于当地潜在投标人数量不多,各投标人之间由过去的“竞争”走向如今的“联合”,在给予一定利益承诺之基础上,串通其他所有或部分投标人,进行围标或陪标。他们采取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报价,或先在合作投标人之间进行价格协商,然后在投标过程中采取“弃权”、踩红线等手法,确保约定的中标人中标,以后的投标项目,则轮流坐庄;或串通其中一部分潜在投标人通过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内部竞价拟定中标人,或泄露各自的投标信息,排斥其他正常投标人,垄断投标行为,哄抬投标报价等等。笔者通过长期从事招标和评标工作积累的实际经验与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归纳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内容及格式存在非正常的一致现象;

2.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或不同的标书出现相同人员;

3.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或报价组成异常一致或呈规律性变化;

4.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错误之处竟然一致,如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数量或计量单位等发生一样的错误,技术标中施工进度安排、网络计划图表、质量与进度保证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错漏一致;

5.投标人数量较少时,其大部分或全部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经评审均高于社会平均价格,且其报价组成中的人工、材料、机械费明显偏高或不合常理;

6.有些甚至不遗余力到外地借用他人资质进行多重身份投标,公开报名资料中不同的两家投标人竟出现相同的联系人。

三、串通投标的原因分析

串通投标问题主要是发生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基本上都是当事人的口头协议,无书面证据,查找取证较为困难,给防范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其次,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不仅是对我国的招投标法律法规的极大亵渎,也是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极大侵犯。

产生串通投标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有法规体系缺陷留有弹性操作空间

现行工程招投标依据的相关法规本身,一些条款自相矛盾,不严谨,给招投标留下弹性“操作”空间,对当事者的法律约束不强,特别对政府投资工程,缺乏严厉的规章约束,很难避免产生人为因素。

2.施工企业的现状为串标提供了操作可能

我国施工企业尤其是较高资质的施工企业,仍是国有和集体占主导地位,同时建筑市场中存在一些个体(包工头),以法人名义参加工程投标,企业过多过滥,只进不出,使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将投标风险转移给“挂靠者”,企业管理者不但不承担风险,还可以有隐性收入,维持企业生存。对“挂靠者”而言,他们不一定具有能力维持一家企业独立运营,即使有能力,也较难在短期内就能创办一家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还要承担维持企业运转所需管理费用的风险等等。正是这种不良施工企业现状,造成了现在建筑市场中挂靠、串标盛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出现专以投标谋利的个体或施工企业存在于招投标市场之上。

3.评标及专家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目前我国全过程评标运作电子自动化、交易活动管理科学化水平还不高。现行法规规定实行专家评标制,理论上体现了项目评标决策的民主,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并没有很好实现其预定目标。由于评标专家主要来自于各建设行业,专家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关系复杂,县(市)级符合条件的评标专家在数量上显得不足;现在招标项目众多,专业差异很大。对部分项目而言,评标标准不细,审查不严,评标时间又短,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帮助业主履行法律程序而已;即使有时发现有串标围标现象,评标委员会也不深入追究,一查到底。从而导致串标现象失去最后的监督和控制。

4.权钱关系与缺乏诚信基础交汇滋生了串标市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阶段,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作用的结果及传统文化束缚,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易衷情或屈服于“权力”、“关系”,权钱交易、投机取巧能够带来好处,诚信经营缺乏动力。当人们能以极小的风险获得个人利益较大回报时,道德约束力就显得脆弱。实践中,某些领导干部暗中干预招投标的现象客观存在;招标人(或代理机构)少数人员素质不高;少数评标专家参与违规操作;少数招投标监管服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招投标双方非平等交易,带资、垫资现象存在严重,工程双向担保机制发育不全;现存的地方和行业保护主义,各种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作梗等等,都会给串通投标者提供机会和市场。

四、预防对策和治理建议

解决串通招投标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创新,做到防在先,管控严密,执行有力,令行禁止。要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综合治理,笔者提出如下防治措施供相关部门参考:

1.清理整合现行法规文件,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针对招标投标环节中易产生串通投标行为的问题,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进一步细化国有资金项目招投标操作规程以及监管标准,并将行业监管信息和社会评价、举报投诉等信息相结合,建立招投标基础信息库

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统一并公开监督评价标准和奖惩办法,联合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采取行政、社会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对优秀的诚信施工企业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对失信和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曝光或予以行政、经济制裁,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使其在无形资产上声名狼藉,在对外融资和银行信用担保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以加大失信成本。对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并追究刑事责任,真正建立信息通报、案件会商制度。用市场手段加大违约失信的成本和惩戒力度,建立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严厉打击违规担保、借用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

2.加大招投标法律政策的宣教,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正确引导投标企业实行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整体利益,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精湛的技术赢得招标单位的理解、信赖与支持,逐步由单一的竞价中标机制向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投标报价优的投标人中标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监管部门及业主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各主体多赢的良好局面。

3.完善招投标资格预审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格预审条件

改进资审入围办法。每半年或一年集中进行资质联合审查,审查合格的企业,报名时免审,外地企业进入,经事先核准,与本地企业相同待遇。

一般情况下凡符合相关资质条件报名的应全部入围,技术特别复杂的工程可对投标人提出类似工程业绩的要求。让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的单位参加投标竞争,即使在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过多、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并大幅度提高评标成本时,也要使用随机抽签等方法确定入围投标人,从而大大压缩串标的操作空间、显著提高串标成本并大大降低串通招投标成功的概率。确保投标单位入围的公开、公平、公正。

4.实行项目建造师备案制,确保无挂靠现象产生

实行注册建造师考试制度后,我国施工项目管理将逐步实行项目建造师责任制,由项目建造师负责工程的全过程的施工管理,而目前我们国家对于相应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到位,特别是近年来建造师挂靠现象比较严重,建议主管部门及时建立建造师工程管理备案制,防止项目建造师多工程多单位进行投标。且建议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中标人在进场和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建造师,以防止项目管理不到位及虚假投标,杜绝恶性竞争。

5.完善评标专家库,建立评标专家信誉评价体系

要规范评标委员会的组建和运作机制,防止“随意性”和走过场,确保人员组成的随机性和保密性,确保评标专家能够服从良知,在评标过程中独立体现个人意志,充分体现其公平、透明的立场,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认真审核和比较,合理、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投标人并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在评标过程中要勇于暴露阴暗,对一些串标围标要做到早发现、早查处;对于投标报价总价及清单项目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以及主要材料设备、机械费用高于最高限价或明显高于社会平均费用水平的,评委会可将其投标报价进行重点评审,亦可进行质询要求投标人给予合理解释,如果在本项目招标投标中,大部或全部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均出现类似现象,有围标串标嫌疑,背离合理低价、择优原则,损害招标人权益的,评委会可宣布本次招标失败,不推荐中标候选人,建议招标人重新组织招标,并将评标情况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6.实施中标项目的后续监管,实施全过程监督

应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在招投标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其监督职能,有条件的应实行全过程监督管

理,通过对中标后的工程进行审核、评议、纠错、追究,使侥幸过关者在中标后的跟踪管理中原形毕露,从而信誉扫地,被清出市场并受到法律制裁。

7.加快资源共享和电子评标步伐,杜绝隐蔽串标现象

由于评标时间短,内容多,很多串标现象十分隐蔽,很难被评标委员会和招投标监管人员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技术采用电子评标,利用电脑快速准确的查处一些隐蔽的串标行为,协助评标专家发挥其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和监管的作用。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精心打造一个标准明确、功能完善、职责分明、电子化、一厅式一条龙运作和监管服务的平台,通过科学化的手段,严密的招投标操作细则,统一规范的监管和服务标准实施监管服务,以尽量克服当前人工操作为主,透明度和相互制约不强,易产生不轨行为的现象。

五、结束语

串标实质上是一种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行为,它扰乱了正常的招投标秩序,妨碍了竞争机制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往往中标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操纵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而把有实力、有优势的潜在中标人拒之门外。要着力纠正外围运作,进场走形式的问题,使招投标全部活动都能真正在有形市场内运作并接受全过程监督。真正发挥有形建筑市场在招投标中的作用,推进招投标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湖州市城市建设发展总公司陈 芳

湖州市中兴建设开发公司沈琰

浙江天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袁波

第五篇:浅析工程招投标中的围标串标问题

浅析工程招投标中的围标串标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招投标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招标投标的行为逐步规范,招标投标事业发展迅速,在打破行业垄断和区域封锁,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益,优化市场资源配置,预防和减少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工程建设市场发育尚不规范,管理体制的束缚以及经验不足等原因,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围标串标现象严重,这已越来越成为招投标过程中的毒瘤。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招投标过程中围标串标行为的表现形式,出现的根源,造成的危害,从而试图找到解决围标串标的办法。

一、围标串标的定义

所谓围标,是在某项建设工程的招标过程中,同一投标人挂靠几个施工企业或多个施工企业约定轮流“坐庄”,并做出多份不同或雷同的投标文件,以各施工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承揽工程项目。

所谓串标,是投标人通过“相互串通投标报价”,彼此之间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就投标报价的形式相互通气,达到避免相互竞争,共同损害国家、招标人及合法投标人利益的目的。

围标、串标既属于工程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属于犯罪行为(见《刑法》第223条),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广义上讲,围标以串标为基础又高于串标,围标是串标的发展和深化。

二、围标串标的表现形式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的暂行规定》和《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中的表述和现实招投标活动中发现的围标、串标现象来看,围标、串标主要有两类表现形式。一类是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进行串通。主要表现形式有:招标者与投标者串通,利用限制性条款实施排挤竞争对手公平竞争;招标者内定中标者,在确定中标者时有针对性地决定取舍;招标者在公开开标前,开启标书,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者,或者协助投标者撤换标书,更换报价;招标者向投标者泄漏标底;投标者与招标者商定,在招标投标时压低或者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者或者招标者额外补偿。另一类是投标者之间进行串通。主要表现形式有: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者压低投标报价;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在投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价或低价中标;投标者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2010年1月,广州市出台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更是以法规形式列举了11种串通投标情形。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中,往往发现五六个标书,事实上是同一家企业或某个“包工头”进行暗箱操作的现象 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招投标市场的正常运行。有的是一家企业在投标报名前,借用多个企业的资质来报名,最后入围、中标的企业实际上还是同一家企业或某个“包工头”;有的是同一投标人挂靠几个企业,以各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尽量加大中标面来承揽工程项目;有的是事前商量好,一家公司中标后,工程按照不同的工程段,由同谋的几家公司来承担具体的工程施工,客观上形成了工程分包现象,正常的招投标活动事实上变成了“走过场”。围标串标行为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投标人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排挤其他竞争者,以达到中标,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三、围标串标产生的危害

(一)扰乱了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在工程建设的招投标过程中,通过采用围标、串标手段来中标,比其它的恶意压价,通过行贿等手段中标等不法行为更加难以被人觉察,更具有隐蔽性。有时,即便是被人发现,招标人和招投标管理部门也难以进行有效制裁,往往只有通过刑事立案侦查,才能有效制裁。

(二)侵害了其它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围标串标现象实质上就是工程建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造成的一种无序的、恶意竞争的行为,必然会使中标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操纵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而使有优势、有实力中标的潜在中标人被挡在了门外,这不仅破坏了工程建设市场的正常管理和诚信环 境,严重影响到招标投标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而且还会侵害大多数投标人的利益,同时也给招投标监管公信力带来质疑。

(三)损害了招标人的利益。当无标底招标而又不采取最低价中标时,由于参与围标、串标的企业一般会有某种形式的利益分成,导致他们操纵的标价超出了合理低价范围,从而加大了招标人的成本。

(四)难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参与围标、串标的企业诚信度不高,自身素质较差,在赌博心理占了上风的情况下,多数企业编制的投标文件着眼点仅仅放在价格上,对施工方案不认真研究,无合理应对措施,即使中标,也不大可能认真组织项目实施,会对工程建设留下隐患。

四、围标串标产生的原因

(一)招投标法制不尽完善。虽然我国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招投标法》、《刑法》、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也对围标、串标行为作出了处理规定,但在认定围标、串标行为的具体规定方面还不健全。而在实际发生的围标串标工程中,往往是由组织围标串标的投标人给予了其他投标人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所以其他投标企业往往不会举报或投诉围标串标的行为,政府工作人员事后难以查证。再者即使查证属实,相关的处罚力度也不够。一方面,法律法规中对投标 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罚金数额规定较小,其违规违法的成本远小于所得,难以有效遏制少数不法企业的投机心理。另一方面,从规定上看,处罚对象应是所有参与串通投标的单位,但是从实际处罚案件来看,如果串通不成一般是不会受到处罚的,发现串通投标的单位中了标,有关部门在处理时一般往往只是针对中标者,而对其它参与串通的单位多数不予制裁,助长了围标、串标行为的继续发生。

(二)投标人诚信度较低。围标、串标是一种目光短浅、投机取巧的不良行为,其根源就在于当前工程建设领域里的诚信缺失。一方面部分投标人投机心理严重,不是通过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来增强竞争力,经过公平竞争达到中标的目的,而是注重短期行为,想通过串标获得一点眼前利益或谋取中标。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招投标,充当陪标的角色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的重要“经营收入”而轻松获利。

(三)分包转包的客观存在。施工企业允许外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从而使多家挂靠行为成为可能。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大部分围标串标中标的企业都不是实际建筑施工人。大量的工程往往通过围标串标中标后,层层转包,层层分包。中标企业或个人往往不实际参与工程的经营或管理,只是通过非法手段承包工程,从而获取非法承包工程的高额利润。

(四)中介机构违规操作。目前,招标代理机构过多过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招标代理机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承揽到代理项目,往往会采取违法违规的手段,共谋串通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掩盖招标人的一些违法行为。事实上,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导致一些靠各种关系搞违法违规操作的招标代理机构能揽到更多的业务,而一些资质信誉好、业务能力强、依法办事的招标代理机构反而代理业务较少。这种不良市场导向使越来越多的代理机构违规操作,导致不正之风盛行,各种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五、围标串标的防范对策

(一)完善招投标法制体系。推广广州市的经验,以立法形式明确围标串标的情形,加大对围标串标行为的处罚力度,使招投标管理部门有法可依,招投标活动有法可循。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按照我国的法律原则,还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大力开展招标投标法规的宣传,教育招标投标双方及代理中介组织、行政监督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学法、自觉用法、自觉守法。

(二)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在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础上,放开招投标市场,多引进外来企业参加竞标活动,采取“不良档案”记录管理办法,让诚信守规的企业和招标代理机构准入市场,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一旦发现有单位暗箱操作、查证属实后,把这些单位列入“黑名单”,在规定的年限里不得进入招投标市场。

(三)强化招投标全程监督。事前,抓好宣传教育和资格审查工作,严把入口关,以宣传造势,震慑违纪违法行为;事中,推进投标人资格会审,要求项目经理为投标委托代理人,本人必须持身份证、法人委托书、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建造师)证等原件全程参加招投标活动,投标保证金由投标单位基本帐户划入专用帐户,剔除挂靠资质、借用资质的投标主体,采取规范、改进、优化评标程序来杜绝围标、陪标、串标行为;事后采取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现场监督等办法,严厉打击肢解、分包工程行为。

(四)推行拦标价审计制。严格设定作为上限价格的预定价格,大力推行拦标价审计制,对所有政府投资达一定数额以上的标底,开标前必须经当地审计部门审计认定。尽量减小串标的作用,让企业即使串标也不会取得过大收益,从而有效地遏制围标、串标现象的发生。

(五)加大中标悔约追究力度。对于中标人有放弃中标、提出附加条件更改合同实质性内容、不按招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的规定与招标人订立合同、拒不提交履约保证金等情形的,招标人有权取消其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同时责成违约方赔偿招标人发包价与原中标价差额的等额违约金。

作者:朱仕军 应城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

下载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挂靠等现象的探讨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挂靠等现象的探讨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