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5:2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做好重点税源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重点税源管理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税收征管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征管手段的改进,给税收工作既带来机遇也提出挑战,提高重点税源管理水平,防止和避免税款流失,已成为基层税收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当前税务干部总数基本不变,纳税人数量和征管业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建立规范严密、科学有效的重点税源管理体系有其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当前,基层重点税源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重点税源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虽然基层普遍形成了一套重点税源管理办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内容诸如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均应做进一步的调整和细化,以适应经济形势和税源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许多基层单位在重点税源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权限、标准、目标、考核等诸多方面,还缺少较为明确具体和操作性强的规定;重点税源企业税收管理服务的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及岗责划分都还不够明晰,工作效率和质量还不够高。

二是监控手段和方法有待提高。从目前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的现状来看,税源监控方式与过去比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整个监控环节的定位较为滞后,国税、地税、工商、金融等部门尚未实现企业涉税信息的真正联网和实时传输,也未形成企业、金融、税务等部门信息的实时共享及约束机制。基层税源管理部门难以全面、准确、广泛、及时地获取纳税人的全部(特别是外部)征管信息,缺乏对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实时掌握和事前、事中动态监督分析,而不得不侧重于对事后静态信息的分析与评价,这就给重点税源的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造成了难度。

近年来,海阳市国税局开发区分局不断强化管理措施、改进管理手段,细化管控指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重点税源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一、提前介入,加强前期辅导服务

为更好地为重点税源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该局将辖区内纳税额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和新引进的重点项目列入重点监控调研对象,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生产计划、市场变化、价格动态、税源增减等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地落实收入工作措施。对于大项目企业需要办理的各项审批手续,派出专人开展全程服务,在办理税务登记、首次纳税申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限额限量审批、首次领购发票、首次开具发票等环节,进行重点辅导,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通过提前介入,提高了服务效率,促进了经济税源充分转化为税收收入,今年以来共开展前期辅导服务70余户次。具体在企业办理税务登记、首次纳税申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限额限量审批、首次领购发票、首次开具发票等环节,都安排专人进行全程服务,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提高服务效率。如今年五月份,某核电设备公司申请领购百万元版专用发票,由于此项业务很少办理,且需要市局审批,分局便主动协助企业向上级汇报,在第一时间为企业办好了审批手续,不耽误企业使用。

二、健全机制,强化对重点税源的监控

该局根据本地税源管理和税收管理员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重点税源监控办法,专门制定了《重点项目管理服务工作办法》。对重点税源实行月度监控,实时关注税源动态。每月15日前,重点税源企业要上报经济税收数据,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初审,将企业上报的数据与征管资料中纳税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审核指标间的勾稽关系,确保企业上报的数据真实、正确;根据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及税收收入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政策执行及税收收入进行监控。

三、加强沟通,搭建综合治税平台

加强与地税、工商、国土、财政、海关、银行等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的信息交流,实现网络连接和信息共享,定期开展联席会议,采集行业生产关键参数、涉税信息等,通过信息交换和分析比对,全面掌握重点税源企业新增项目、重点项目及资金变化流向、成本变化、销售进度等各种信息。沟通重点项目开工情况、建设进度等信息,税收管理员定期上门采集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及时掌握第一手的涉税资料和信息,提高了管理的针对性。比如在对某(山东)有限公司进行信息采集时,该分局发现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给其上海母公司,且该企业与母公司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而海阳市劳动力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产品成本低于上海母公司,因此,该局积极与企业协调,争取母公司支持,将产品订单由母公司向子公司转移,扩大本地企业产能。通过个性化的管理,今年以来该企业已增加收入15215.61万元,增加税收 2134.14 万元。

四、强化服务,搭建税企交流平台

把优化服务作为重点税源监控的切入点,坚持抓管理强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一是了解服务需求,规范服务行为。他们坚持从满足大企业需求出发,健全纳税服务规范,畅通税企沟通渠道,及时受理和解决企业的涉税诉求。通过建立大企业税收联系制度、召开税企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服务性税收调研,了解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办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向大企业宣传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加强对税收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分析,积极研究、分析税收体制和政策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向大企业提出税收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引导企业更好地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对投资额在1000万以上的重点项目企业,该局规定税收管理员必须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对于新办的重点项目企业,由分局长参与该企业的实地调查和核实情况。同时,在上门走访的同时积极向企业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辅导,年内共发放材料400余份,确保税收新政策、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及时跟踪落实。

五、依托“两个系统”,积极开展纳税评估

该局借助税收预警分析软件,设定分行业的利润率预警指标体系和税负率综合指标体系,强化综合信息的分析和重点指标的税源监控,从重点指标的异常变动情况查找征管的薄弱环节。此外,还借助纳税评估软件,设计和完善重点行业评估模板,并根据评估模板进行专业评估。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联动的税源监控机制,及时发现企业在纳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约谈评估等措施规范大企业的纳税行为,确保税收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某市开发分局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13户重点项目企业共实现税收3175.53万元,同比增收2316.08万元。

第二篇: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及思考

重点税源管理是组织收入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各级税务机关通过各种方式,调查、分析跟踪监控重点税源企业收入增减及税负变动趋势,及时准确掌握应征税款的规模与分布,对重点税源的现状及其变动趋势做出合理判断,有针对性地研究改进措施、实施科学决策、强化税收管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科

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然要求。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可以有效的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纳税服务。通过对重点税源的管理,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认真落实各项纳税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积极为纳税人排忧解难;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实现征纳和谐。

(二)构建税源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促进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稽查检查和税源监控“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对税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及时完善制度、改进工作、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通过对不同类型重点税源的具体管理,进一步加强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情况以及企业执行税收政策的情况。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可以提高税收宏观预测、分析及调控能力,有效提升对全局收入预测水平。

(三)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税收收入的必然要求。重点税源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实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的好坏不但影响着当地经济,而且对就业、完善市场经济、财政收入的实现都彰显其重要性,拉动经济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加强重点税源的管理与服务,为企业献言献策、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而分析、预测、评估、检查等管理手段是促进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途径。一个地区的重点税源缴纳的各税收入总额往往会占到本地区税收收入总量的50%以上,户数在10%以下。抓好重点税源管理,基本上也就把握住了本地区税收收入总量的变化和预测的各项指标。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工作,一直是税收征管的重头戏。

二、开展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国税局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下不断探索重点税源管理新方法、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收入逐年递增,为国税局整体税收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理顺运行机制,搭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平台

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获取必须有畅通的运行机制作保障。基于这种认识,国税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探讨,初步构建了上下内外“双层联动”的重点税源监控运行机制。对内,明确了计统部门和一线税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联系,对外,规定了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报送的质量要求和时限。在局“双层联动”的总体框架下,基层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信息传递渠道。根据工作需要,在广泛征求征管一线人员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办法和制度,为重点税源监控搭建系统的工作平台。在制定和落实了《国税局重点税源户管理办法》、《重点税源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重点税源风险管理制度,对重点税源户管理引入风险管理机制,着重抓税源流失风险大的问题和环节,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对各主体税种的入库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变化,有选择地对该税种所属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户的税负水平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分析,及时把握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根据行业税负标准和预警区间,对税负异常的重点税源户进行筛选,由税收管理员调查了解相关情况,按规定开展纳税评估。

(二)完善组织架构,构建重点税源管理体系

为落实重点税源管理责任,国税局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结合机构调整,对税源管理机构进行了结构性理顺和调整,城区范围内的重点税源企业,由税源管理一科集中管理;城区外的重点税源企业,由所在地基层分局按所辖区域实施属地管理。重点税源企业管理集中到具体科室/分局的同时,设置了重点税源管理岗,由专人负责重点税源管理,建立了“重点税源岗税收管理员—科长/分局长—分管局长”三级重点税源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税源监控网络。管理人员按照《税收管理员制度》和《重点税源户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重点税源户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抓好重点税源户的信息管理、日常评估管理和收入分析管理等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重点税源的分析,通过同行业、同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比较,来反映本局税源的潜力和征管质量,对发现异常的重点税源户及时安排巡查走访。在终了一个月内对重点税源户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相关的税收政策变动情况,对今后的税收收入进行分析、预测,指导我局的重点税源监控工作。

(三)分类分行管理,细化重点税源管理标准行业分布情况,国税局按行业分别设置重点税源管理台帐,并根据各行业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税源监控指标,初步建立了以重点税源管理台帐为依托,以健全的制度作保证的较为完善的重点税源分类管理体系,有力促进了重点税源监控工作的开展。分类管理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巡查走访的内容上。将企业房产原值、土地使用面积、实收资本、平均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税源的变化情况以及应征税款、入库税款、欠缴税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作为对重点税源户进行巡查走访的重点内容,提高巡查走访工作的针对性。二是体现在综合治税上。对国地税共管的重点税源户,加强与地税部门征管信息共享,扩大对重点税源户户籍数据、开票数据、认定数据的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地税部门的信息资源,为重点税源户的纳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案源。对其它重点税源户,加强与发改委、交通局、水利局、国土局、房管处、建管处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按月取得全市范围内各项目审批立项、开工情况,为税源监控提供可靠的保证。通过与上述部门的数据交换和比对,有效地实现了对重点税源户的全方位控管,提高了重点税源监控的效率。三是体现在重点税源户分析预测报告上。根据行业特点,设置了有针对性的税收收入分析指标,对已巡查走访的重点税源户,税收管理员逐户根据巡查走访获取的数据和行业分析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填制《重点税源户分析反馈报告》。内容包括:纳税人的本期情况分析,结合经营、生产工艺的周期、技术等行业特点,对各个指标的增减情况及增减的原因进行分析;纳税人的税源变化预测,通过对纳税人本身因素、税收政策因素、其他因素的分析,对税源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征管建议,提出对加强同行业或同类事项税收管理起促进作用、借鉴作用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四)实施领导管户,提高重点税源管理层次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税机关与重点企业之间的工作联系,更好地为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为弱势群体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税收服务,努力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新型征纳关系,按照《市国税系统实施绿色办税通道服务的意见》的要求,国税局党组成员每人直接管辖辖区内的户重点税源企业,领导干部通过直接管户提高了税源管理水平、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及税源变动情况,更及时为纳税人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采取协助受理方式。对需税收管理员处理的税收事项以及企业反映的紧急重要情况和问题协助受理,每月征期内协助受理纳税人申报资料的审核以及票表比对工作,在征期后协助对纳税户的催报催缴,在日常税收管理中协助税源监控、税源调查、纳税服务、税收分析、文书档案等管理服务工作。二是采取协调督导方式。对企业反映的属基层科室、分局职责权限内应当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税务事项,负责督导解决。三是采取走访座谈方式。每人每季度定期对两户纳税人进行走访一次,与企业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与纳税变动趋势,宣传和辅导新颁布和实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如新《企业所得税法》、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相关的配套文件,特别对以来新购入设备可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进行详细辅导,使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座谈中征求企业对税收机关在纳税服务、税收管理和税收执法中的意见,对企业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落实和解决。四是采取现场办公方式。对符合要求的审批项目,会同机关相关科室及重点税源管理人员现场办公,及时为企业办理,受到了企业的好评。五是采取政策快递和税法咨询方式。对新的税收政策与管理动态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并且根据企业的需要,随时提供税法咨询服务,对不能解答的问题,及时请示上级领导机关给予答复。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税源监控工作效率

利用信息手段对重点税源实施全方位的监控,是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的必由之路。国税局全面推广应用了国家局开发的重点税源监管应用软件tras,率先实现了重点税源监管软件、计划快报软件和统计报表软件的“三统一”,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充分利用tras软件强大的分析功能,对每一户重点税源企业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从中发现问题和疑点,并及时进行监控和评估。在此基础上还完善了报表审核公式,实现数据互审。与其他软件相比,tras软件除了具备强大的分析功能外,还具有完善的审核功能。我们利用tras软件各报表任务可互设审核公式的功能,完善了重点税源报表的审核公式。通过增添数据互审公式,避免了重点税源报表过程中数量级错误等一些常见的问题,提高了数据质量,为税收趋势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较大程度地发挥了信息手段在重点税源监管中的作用。

三、重点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局在重点税源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偿试,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重点税源监控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重点税源管理力量的薄弱及人员素质,影响了税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目前对重点税源企业配备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管理科、分局重点税源管理人员只有少数几个人。虽然在源泉控管上已基本做到了税务登记、催报催缴、发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但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等涉税信息的动态管理上缺乏深入,对重点税源也只是心存关注、实缺监控,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点税源监控。另外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感、业务能力、评价考核体系对税收管理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但目前有一些负责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员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只求不出错,不求高质量,对企业上报的重点税源报表只要审核通过,根本无力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看错数据表的单位,把万位表当成个位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要从企业上报的数据中,发现企业深层次存在的问题了就更谈不上,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因此造成对重点税源企业监控力度不强,管理水平不高。

(二)注重静态管理,动态管理缺位

从目前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的现状分析,不仅整个监控环节滞后,而且方法也比较单一,多侧重于对事后静态信息的分析与评价,且其真实性、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对于纳税人在经营过程中即将发生和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涉税事项等不确定的动态信息监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动态信息资料,客观上形成税源监控与管理工作和纳税人的经营行为的脱节,普遍缺乏对纳税人经营活动全部信息的掌握和事前、事中动态监督分析。尚未形成企业、金融、税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相互制约机制。税源监控方式与过去比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征管信息化仍处在初级阶段。国税、地税、工商、金融、部门尚未真正联网,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受到制约,国税机关目前还无法全面、准确、广泛、及时地获取纳税人的全部(特别是外部)征管信息,给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造成了一定难度。目前基层管理员仅停留在对企业填报的申报数据、入库数据及相关涉税指标的收集、上报,缺乏对重点税源变化情况的跟踪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趋势的预测、监控机制。

(三)重点税源监控和管理方式与当前形势不适应

目前,税务机关对税源监控与管理主要采用下户了解和电话咨询的方式。这两种方式所了解到的税源信息只能是税务机关问什么,纳税人就答什么;纳税人说什么,税务机关就听什么,信息采集的科学性、规范性不强,真实性不够,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有效性。同时,由于相关税法尚不完备,纳税人不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数据和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纳税人上报重点税源监控报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造成上报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从权利义务来讲,上报质量的好与坏一个样。这些直接影响了税务机关对税源的有效监管。此外监控报表体系本身的审核、检验规则也不完善:目前仅对企业填报的税收表各项入库信息有较严格的审核、比对,而对其他诸如财务报表、产品表等缺乏严密的数据校验,造成了数据质量的逻辑审核不严。

(四)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成为制约管理质量的瓶颈

目前依托信息化对重点税源数据库的数据管理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虽然网上直报方式实现了信息化无纸办公,但各项指标的采集与填报仍要手工操作,不能从相关支撑系统直接取数,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税务机关审核数据的工作量,同时手工操作也增加了数据出错的风险。另外,有一些重点税源户是共管户,既是国税的重点监控企业,同时也是地税的重点监控企业,而且各项监控指标是一致的,实际上存在着重复填报现象。另外对重点税源监管软件tras的应用,税收管理员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固定的任务,而没有把它当成有效的管理手段,每月只是把企业的相关数据在tras填写上报,而没有充分利用该软件强大的分析、计算功能为我们的重点税源管理提供参谋、助手的作用。

四、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强化对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

强化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是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合理配备人员、提高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是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科学调整工作岗位。要把那些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税务干部安排到重点税源管理岗位,大力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从人力资源上优先保证对重点税源企业监控管理的需要。二是要对重点税源管理岗位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税校及其他地区有经验的老师、管理员请过来开展培训,另外我们也要不断的走出去,通过委托税校定期组织重点税源管理培训班,把我们一线及相关科室重点税源管理骨干都轮训一遍,组织业务骨干到重点税源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通过培训和学习使每一名重点税源管理人员都能够适应这一岗位、干好这一工作。三是要明确落实重点税源管理责任,不断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真正建立落实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管好、管细、管实重点税源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强化重点税源管理。要通过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使其及时掌握重点税源企业各种涉税动态信息,全面了解掌握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真实情况,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使重点税源企业税收管理员执法活动有记录、执法过程可监控、工作结果可核查、工作绩效能考核,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

(二)强化对事前、事中的动态管理

真正落实好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制度,注重事前、事中的动态管理,提升监管效能。应定期深入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营、税收入库和税源变化情况;及时了解监控税源企业经营变化的趋势,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入库税款较大、财务状况变动异常的企业,应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行业指标等动态情况,到企业实地了解生产经营、资金周转情况,分析、预测税源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并进行持续有效的跟踪管理,及时发现、掌握征管的薄弱环节和税源潜力。加快建立社会综合治税网络,采集获取重点税源企业的外部信息。应尽快实现与工商、地税、银行等相关部门的微机联网,建立健全相关信息交流传递制度,确保各项征管信息采集完整、真实、准确有效。从而强化税收分析预测,着力实现对重点税源的动态监控。

(三)强化对重点税源监控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首先要完善相关税收法规,明确重点税源纳税人的报表填报义务与责任。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上报质量好的纳税人给予某种“特定”权利,诸如优先评选“a”级纳税人,对连续多次出错的单位列入税务部门诚信“黑名单”,丧失一些纳税优惠资格。此外还要完善报表系统的数据检验规则,对于审核出现错误数据的,系统将提示出错信息并无法完成上报,以促进企业正确填报。其次要建立重点税源长效管理机制,根据本地税源管理和税收管理员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税源管理制度和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强化层级管理,明确相关职责。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实效。

(四)强化对依托信息化管税的应用程度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支撑,将网上申报系统、征管系统和企业“一户式”档案进一步完善,提高信息采集量,并与第三方信息、重点税源数据库有机结合,使企业的征管基础信息和申报、入库等涉税指标能自动获取,减少手工填报和数据审核的工作量,同时也能保证数据质量。要发挥信息支撑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数据与第三方信息的比对分析,不断挖掘加工,发扬信息管税的优点,并做好信息处理与个人职业分析的有机结合。要充分利用tras软件,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为提高税源分析质量、拓展数据应用效能提供较好的信息化平台,使我们的重点税源管理水平上档次。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三篇: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及思考

重点税源管理是组织收入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各级税务机关通过各种方式,调查、分析跟踪监控重点税源企业收入增减及税负变动趋势,及时准确掌握应征税款的规模与分布,对重点税源的现状及其变动趋势做出合理判断,有针对性地研究改进措施、实施科学决策、强化税收管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科

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然要求。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可以有效的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纳税服务。通过对重点税源的管理,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认真落实各项纳税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积极为纳税人排忧解难;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实现征纳和谐。

(二)构建税源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促进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稽查检查和税源监控“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对税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及时完善制度、改进工作、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通过对不同类型重点税源的具体管理,进一步加强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情况以及企业执行税收政策的情况。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可以提高税收宏观预测、分析及调控能力,有效提升对全局收入预测水平。

(三)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税收收入的必然要求。重点税源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实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的好坏不但影响着当地经济,而且对就业、完善市场经济、财政收入的实现都彰显其重要性,拉动经济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加强重点税源的管理与服务,为企业献言献策、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而分析、预测、评估、检查等管理手段是促进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途径。一个地区的重点税源缴纳的各税收入总额往往会占到本地区税收收入总量的50%以上,户数在10%以下。抓好重点税源管理,基本上也就把握住了本地区税收收入总量的变化和预测的各项指标。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工作,一直是税收征管的重头戏。

二、开展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国税局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下不断探索重点税源管理新方法、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收入逐年递增,为国税局整体税收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理顺运行机制,搭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平台

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获取必须有畅通的运行机制作保障。基于这种认识,国税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探讨,初步构建了上下内外“双层联动”的重点税源监控运行机制。对内,明确了计统部门和一线税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联系,对外,规定了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报送的质量要求和时限。在局“双层联动”的总体框架下,基层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信息传递渠道。根据工作需要,在广泛征求征管一线人员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办法和制度,为重点税源监控搭建系统的工作平台。在制定和落实了《国税局重点税源户管理办法》、《重点税源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重点税源风险管理制度,对重点税源户管理引入风险管理机制,着重抓税源流失风险大的问题和环节,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对各主体税种的入库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变化,有选择地对该税种所属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户的税负水平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分析,及时把握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根据行业税负标准和预警区间,对税负异常的重点税源户进行筛选,由税收管理员调查了解相关情况,按规定开展纳税评估。

(二)完善组织架构,构建重点税源管理体系

为落实重点税源管理责任,国税局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结合机构调整,对税源管理机构进行了结构性理顺和调整,城区范围内的重点税源企业,由税源管理一科集中管理;城区外的重点税源企业,由所在地基层分局按所辖区域实施属地管理。重点税源企业管理集中到具体科室/分局的同时,设置了重点税源管理岗,由专人负责重点税源管理,建立了“重点税源岗税收管理员—科长/分局长—分管局长”三级重点税源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税源监控网络。管理人员按照《税收管理员制度》和《重点税源户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重点税源户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抓好重点税源户的信息管理、日常评估管理和收入分析管理等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重点税源的分析,通过同行业、同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比较,来反映本局税源的潜力和征管质量,对发现异常的重点税源户及时安排巡查走访。在终了一个月内对重点税源户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相关的税收政策变动情况,对今后的税收收入进行分析、预测,指导我局的重点税源监控工作。

(三)分类分行管理,细化重点税源管理标准

由于国税局地处市区商业中心,第

第四篇:米脂地税局:重点税源管理与思考

重点税源管理与思考

税源是指税收收入的来源。经济决定税源,但税源不等于税收。在税源一定、税法不变的前提下,税源转化为税收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税务人员的征管能力和征管水平,所以,税收征管过程就是把现实税源转化为现实税收的过程,而征管能力和征管水平首先表现出来的,其实就是税源管理水平。

一、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税收管理的难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源分布的领域越来越广,税源的流动性和隐蔽性也越来越强,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税收的流失。因此,加强税源管理既是税收管理的基础和税收职能实现的前提,也是推进税收工作整体发展的重要措施和保证。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日前强调,要以强化税源管理为重点,实施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税源管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税源管理既然这么重要,重点税源管理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重点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通过各种方式,调查、分析重点税源变化,及时、准确掌握应征税款的规模与分布的一项贯穿税收征管全过程的综合性业务工作。

重点税源是税务部门监控的重点。实施重点税源管理是促进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是适应税收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是规范征管、建立新型征纳关系的前提,是打造服务型税务机关的需要。此外,由于重点税源企业在安臵就业、拉动经济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实施重点税源管理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重点税源提供的税收收入一般超过当地国税收入的60%,有的甚至达到90%。

鉴于此,对重点税源的管理应采取有别于一般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二、当前重点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治税思想认识的误区导致了税源管理的弱化。长期以来,在税收工作中,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各级税务机关,都已形成了“收入第一”、“一俊遮百丑”的主观思想,简单片面地将收入任务等同于政治任务,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税收任务指标的实现上,缺乏对税收工作内容规律及税源管理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研究,缺乏对国家经济政策和现行税收政策的学习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税源的结构、规模、方式、存在的特点都在随时发生着变化,税收征管的方式和手段亦应随之变化,以与之相适应。而我们上述治税思想认识的误区直接导致了对重点税源企业缺少必要的分析与监控,对已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够,税源管理的全面性、规范性、实用性不强,对重点税源在日常检查、税源调查、数据采集、预测分析、纳税服务等诸环节上,还处在粗放型、轻责任、低标准的层面上,个别地方在个别方面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这样就使组织收入工作陷于被动和疲于应付的局面,不仅弱化了税源管理,也影响了正常的税收工作秩序。

(二)税源管理环节的脱链造成了税收收入的流失。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更具有其主动性和灵活性,这就给我们的税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目标要求。新的征管模式中,纳税人申报的方式、优化服务的水平、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集中征收的程度、重点检查的力度、强化管理的深度,将形成一个齐头并进、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新的税收管理链。而我们在税源管理某些环节力度的弱化,对税源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税收收入的流失,结果是“重点税源管不了,普通税源管不住”,直接影响了税源管理和监控的质量和效率。

(三)信息利用水平的不足制约了税收分析的质量。尽管近年来各级税务系统不断加大了对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实现了从纳税登记、税款征收到税款划解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但由于软件开发的相对滞后,使我们目前重点税源仍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对税源发展状况无法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对重点税源的管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支撑,使得管理缺章少序、各施其法,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无法统一,到不了一定的高度。再者,重点税源管理存在报表繁多、数据重复、口径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申报数据的不准确,失去了数据的应用价值。例如企业在依法按期进行纳税申报的同时,还要填报重点税源报表,由于是重复填报,不仅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极易造成申报数据的不准确。加之部分企业对重点税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税务机关又缺乏相应的制约和评价机制,且过分注重数据分析,忽视了对数据质量的考证。同时,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出台,又在客观上使得税收管理员和企业的联系大大减少,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税源信息及经营动向,而只是进行案头分析和事后分析,使重点税源监控工作出现较长的时滞,最终导致了重点税源管理中信息数据的失控和监控效率的低下。

(四)税源管理力量的薄弱影响了税源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国税税源管理的点多、面广、任务重,而相应配备的管理人员较少。虽然目前税源在源泉控管上已基本做到了税务登记、催报催缴、发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但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等涉税信息的动态管理上缺乏深入,对重点税源也只是心存关注、实缺监控,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重点税源监控。随着征管模式的转变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实施,管事制度代替了管户制度,征纳双方直接接触的机会相对减少;伴随着机构的调整,人员的变动过于频繁,岗责体系尚未完善,考评力度不够,管理责任相对淡化,影响了税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造成了税源的流失。

(五)干部队伍素质的偏低难以适应重点税源管理的需要。重点税源企业一般有如下特点:一是经济影响力大,多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财力的主要来源;二是政治影响力强,企业领导往往具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身份;三是业务繁多,涉及的税收政策也比较多,需要税务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注;四是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电子商务应用广泛,要求征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五是办税人员的财务和税政素质较高,企业的维权意识强,要求税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依法办事,规范执法行为。在管理与服务并重的今天,重点税源管理对我们的干部队伍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它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当前我们国税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极少数综合素质较高的,不是进了机关,就是担任了领导,总之是远离了一线税源管理。我们平常总是强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其实,对重点税源的管理就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最好诠释。

(六)税收协调机制的欠缺削弱了税源监控的能力。社会各部门多方位的税收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完善,无法实现经济、税收信息共享,从而无法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税源的信息,加之部门工作的不协调,客观上削弱了税源监控的能力,造成了采集信息难、收集证据难、税收执法难、税款征收难的局面。

三、结合重点税源的特质,确定重点税源管理思路

(一)统一思想,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组织领导。各级国税机关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纳税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切实强化税源的管理及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地位。树立“抓住税源管理即抓住了税收工作的主要矛盾,分析解决税源监控存在的问题即解决了税收工作的主要问题”的思想觉悟。本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把税源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对重点税源管理坚决实行“一把手”工程,实行局领导挂点走访制,明确局领导要做到“三个必”,即重点税源户必跑,重点税源台帐必看,重点税源分析必晓。

(二)结合实际,建立明晰的重点税源管理制度。近年来,上级国税机关对重点税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提出过一些具体要求,但总体来讲,操作性、实用性都不是太强。为加强重点税源的管理与监控,保证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县(市)局相关部门和管理分局应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一系列重点税源管理与监控的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和目标任务,并且要尽可能地予以细化、量化。另外,考核机制也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制定明晰、严密的重点税源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解决各部门“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做不好怎么办”的问题,保证管理工作各环节之间的高效运转。

(三)开拓创新,形成“塔式”重点税源管理模式。“塔式”重点税源监控体系的核心作用是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户实施长效管理、动态监控。合理使用征管力量和资源,对重点税源实行梯级式的监控,形成县(市)局、分局、税收管理员三级“塔式”管理,将重点税源层层管住,全面监控,并相应建立配套的税收管理员监控点、股(分局)监控组、市(县)重点税源监控办公室等组织措施,构成“塔式”管理的体系核心。以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税收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对税源监控的结合实施考评与监督,提高税源管理与监控的质量与效率。

(四)依托信息,构建完备的重点税源管理体系。目前,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税收征管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鉴于重点税源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各级国税机关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力协作,尽快探索、总结、开发出“重点税源税收分析软件”,以其科学性指导全市重点税源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应完善与各部门尤其是地税、工商、银行、海关、外汇、等部门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企业征期申报后,重点税源管理系统可通过权限设臵、数据采集等功能,从相关数据库中任意采集,生成重点税源报表,实行企业一次申报,数据多次利用。进而健全重点税源管理系统,实行重点税源的确认、分析以及查询等功能的灵活运用。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比性和及时性,同时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信息失控现象的出现。

(五)明确机构,打造专职的重点税源管理队伍。在目前税务机构不做调整的情况下,重点税源企业最终的直接管理者是管理分局,说到底,就是税收管理员。在现有条件下,实行重点税源的精细化管理,必须执行“四个明确”,即实施“精兵管重点,重兵管难点”战略。

1、明确专门人员,建设专职队伍。确定专门人员的原则有三条:一是政治上坚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二是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工作中能独挡一面,能灵活应对企业各种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征管措施;三是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与重点税源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此外,为改变过去管理不完整、重点不突出、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应保持重点税源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即成立专门的机构,实行专业管理。对重点税源管理人员实施轮岗交流要有计划、有步骤,要坚持以老带新,以利于新充实进来的人员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保证业务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优先对他们进行培训,不定期地组织他们走出去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的管理经验。

2、明确工作职责,主动开展工作。重点税源管理人员必须履行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加强税企联系,每月深入重点税源企业不少于两次,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化情况,建立重点税源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和跟踪服务制度,明确税收管理员下户必须做到“五管”,即管到户、管到帐、管到票、管到货、管到税;二是建立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台帐。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台帐有别于一般的台帐,其内容要全面,尽可能地涵盖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税收指标和各类优惠政策;三是落实上级重点税源工作任务,负责重点税源企业数据指标的采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四是按月对本单位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分析和预测,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并根据上级下发的行业税负标准和预警区间值,对税负异常和财务指标异常的,及时发出预警,并组织开展纳税评估;五是建立网上周记制度。税收管理员每周在办公网上要做好重点税源管理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小结,全面记录重点税源管理的轨迹。

3、明确管理程序,夯实管理基础。采取以旬为单位,开展各有侧重的管理工作。上旬主要监控企业申报情况,保证按期申报率。中旬侧重监控税款入库,同时对企业申报情况进行分析。对照行业税负、标差和预警区间值,发现异常的,及时展开纳税评估。下旬一般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对下期税收开展预测。

4、明确工作考核,完善激励机制。着重从纳税服务质量和对税源掌握的准确程度两个方面加强工作考核。一是每季召开一次重点税源企业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座谈会,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纳税人满意率和纳税辅导到位率;二是结合绩效考核,考核企业财务指标掌握率、税收预测准确率、行业分析准确率;三是创造性地开展“服务星”、“管理星”活动,开展工作竞赛,提高工作热情,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业绩与干部晋升、能级管理、评先评优等工作进行挂钩。

(六)规范制度,健全重点税源三级预测分析体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确定严密的税源分析与预测岗位责任体系及工作程序。县(市)局计划统计股为税源分析与预测的组织管理中心,负责全局的税源分析、预测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同时根据各个时期的产业结构特点,定期开展全局的税源分析与不同期间的税收预测工作。各管理分局和负责重点税源管理的税收管理员为税源预测的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建立县(市)局、管理分局、税收管理员三级重点税源分析体系,做到按月对重点税源户进行日常预测和分析,既可保证税源预测分析的准确性,又可提高企业申报纳税的真实性

第五篇:关于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011-07-05 15:12:31 | 来源:青岛市地税局城阳分局 | 作者:赵红岩

孙曦红

2010年以来,青岛市地税局城阳分局深刻领会省局、市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精神实质,积极探索推行“专业化预警式税源管理”新模式,从辖区经济税源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重点税源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加大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力度,重点税源税收收入增长迅速。全年重点税源企业实现税收收入161058万元,增收31026万元,增长29 %。

一、科学分类,优化征管资源,从机制上确保重点税源管理高效运转。

一方面对重点税源设立重点税源科集中管理。按照城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税源分布以及机构人员实际状况,按纳税人规模分类,将占分局收入比重约为60%的重点税源企业集中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把高素质人员配备到重点税源管理部门,组成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团队,专门研究和实施重点税源管理方式和方法,负责对重点税源的管理、纳税服务、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等工作。对重点税源管理部门建立联系人制度,按照业务事项采取以管事为主的专业化分岗位管理。

另一方面对一般税源设立一般税源科分区域管理。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现行财政体制的需要,便于税务机关与当地政府理顺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有利于征管责任的全面落实,改变基层一线税收管理员“分户到人,各事统管”的管理办法,按区域设定征管责任区,将户籍管理、收入分析预测、核定征收等具体工作事项落实到征管责任区,以避免取消分户到人后再一次出现“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弊端。

除此之外,将外资企业统一划归直属征收局管理,同时保留个体管理科,负责辖区内个体工商户的专业化管理。

二、建章立制,突出信息管税,从制度上保证重点税源管理有据可依。

一方面,制定完善了“两办法一手册”。制定了《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对重点税源的管理、纳税人应遵从的内容以及纳税服务的要求等方面予以规范,确保在重点税源企业的精细化、专业化以及创新纳税服务方式等方面有所突破;制定了《税收征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通过设定数据质量标准,从信息采集入口着手严格按标准生成,为信息管税夯实基础;完善了《简约化预警数据分析手册》,包括基础征管数据分析、分税种管理数据分析、专项管理数据分析、行业收入分析、同税基不同税种关联分析、预警数据查询要求等6大类约25小

类的内容,不断完善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编写了《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电子征管规程》。该业务规程以纳税人发起和税务机关发起两条主线所涉及业务事项为内容,以每个业务事项所流经的环节为节点,细化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标准,以明确新模式下按事分岗管理后,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流向和工作标准。在日常税收征管中,依据分局制定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借助征管数据质量控制、重点税源管理系统、执法责任制考核系统、纳税评估管理系统、征管考核系统、重大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征管软件,对在征管软件和日常征管中发现的企业由于报表不规范、数据不准确、政策不理解产生的错误、预警信息导致少缴税款及滞纳金问题,适时召开重点税源企业培训会,以点带面,讲解预警指标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和税收政策,严格规范报表报送质量和报送时间,不断提高重点税源企业税源监控工作效率和数据控制质量。

三、真抓实干,实现精细管理,从征管上抓住重点税源管理下大力气。

一方面,以房产土地的税源管理为切入点,以专业化促精细化。在分析所辖企业税收管理状况的基础上,2010年3月份对纳入重点税源的125户企业,在管理的精确、细致和深入上积极开动脑筋,狠抓工作落实。以房产土地的“计税依据资料信息、管理软件登录信息和申报税款信息三统一”为目标,开展房产土地税源全面核查,从计税依据资料信息、管理软件登录信息和申报税款信息三个方面同时核查纠正,在摸清税源家底,完善税源信息登记,深化软件应用,强化税源与申报的一致性,促进“信息管税”,建立房产土地税收管理的长效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征管成效,提升了征管质量。经核查,重点税源企业应补缴以前房产土地税及滞纳金716万元,年增加房产土地税589万元,共计增加税收1305万元。在此基础上,分局6月份将房产、土地核查工作在全局推广,每月纳入重点考核,2010分局共核查房产土地信息1500户,补缴房产、土地税及滞纳金36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征管成效。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分税种管理与分行业管理、分项目管理、分管理环节的统一。如:以对房地产行业管理为例,将房地产行业从税收管理的角度分为四个管理环节:取得土地、项目建设、产品销售、项目清算。从取得土地环节开始,将与取得和出让(转让)土地有关的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出让或转让环节的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等全面纳入控管,极大地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能。如:以从城阳国土局取得的土地出让(转让)信息为切入点,仅土地出让(转让)缴纳印花税307万元,以专业化促精细化,带动分局整体征管质量明

显提升,增加了税收收入。

四、深化服务,引入风险管理,从数据上搭建重点税源管理监控平台。

一方面,创新措施拓展服务内涵,提高对重点企业的纳税服务能力。拟定了《致重点纳税人的一封信》并召开企业见面会,将专业化税源管理模式的改革情况、拟采取的纳税服务举措、下一步的征管思路和方向以及需要纳税人配合的事项一一告知,维护了纳税人的知情权,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强化深层次税法辅导,结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法讲座6次;设立重点税源企业维权服务电话,建立重点事项告知制度,依法维护纳税人在税收方面的合法权益。在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协助办税的内涵,通过现场服务,协助办税,进一步拓展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畅通信息交流机制。开通了重点税源信息邮箱,用于日常纳税资料的报送;利用短信平台、语音电话、MSN等方式,保持畅通的联系机制,实现同重点税源企业财务信息的直接沟通;将城阳分局外网网站作为与重点税源企业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及时发布和更新税收政策,点评评估和检查工作案例,提醒企业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创建重点税源电子信息,引入风险管理机制。一是设计了《城阳分局重点税源电子信息卡片》,将重点税源的涉税信息分为常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常态信息主要是房产、土地等比较稳定的信息,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的实地调查,建立起第一手涉税信息资料库,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二是引入重点税源风险管理机制,着重抓税源流失风险大的问题和环节,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对各主体税种的入库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变化,有选择地对该税种所属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户的税负水平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分析,及时把握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根据行业税负标准和预警区间,对税负异常的重点税源户进行筛选,由税收管理员调查了解相关情况,按规定开展纳税评估。

下载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思考

    对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思考日期:2008-11-2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税源是指税收收入的来源。经济决定税源,但税源不等于税收。在税源一定、税法不变的前提下,税源转化为税收的多......

    关于加强我县重点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我县重点税源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 婺源县地税局 王康成、汪文辉 重点税源监管是税务机关税收征管中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其监管质量直接影响着征管效率和税收计划的完成。......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应对新的经济税源态势、提高征管质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近年来,临沂市国税局按照省局有关部署,以搭建专业化的征管......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共5篇)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一、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近年来,湖南省国税系统对税源管理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对经济税源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一是......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科学划分管理对象,优化配置管理资源,准确把握管理规律,施以专业方法进行税源管理的一种新的征管......

    税源管理实践与创新

    前言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离开了税源管理,税务部门就会丧失依法征税的主动权;提高税收政策的落实,税收收入的实现,税收计划的制定也就无从谈起。然而,一段时期以来,由于......

    关于加强我县重点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精)

    加强我县重点税源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 婺源县地税局 王康成、汪文辉 重点税源监管是税务机关税收征管中的一项非常重要 工作,其监管质量直接影响着征管效率和税收计划的完成......

    加强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范文

    加强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来源:中经信息 2007-10-25纵观西方国家近十多年来的税收管理历程,其税收管理改革都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重点税源企业的发展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