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及其改革措施(精选)
财政学论文
姓 名: 彭娟 学 号: 20104849 学 院: 经济学院
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
2012年 4 月 22 日
试论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及其改革措施
【摘 要】 行政支出即行政管理费,作为公共支出中一项重要的消耗性支出,改革开放以来占我国公共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挤占了其他公共职能支出的费用,导致对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为此,要加强对行政管理费的监督与管理,改革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公共分配职能的建设,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行政管理支出 财政支出 财政政策 资源配置 改革
1.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比重
1.1财政支出的内容
我国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个部分,其中购买性支出主要有科教文卫支出、基础产业投资、农业投资、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等;转移性支出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等。
1.2 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197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国内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通过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GDP也大幅度上升,继而财政收入也不断地攀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来越来高,从而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应地也不断在提高。1.3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现象,各个支出项目的所占比重失调。五五期间,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社会文教费、经济建设费、其他所占比重分别为5.3%、16.4%、14.4%、59.9%、4.0%;而十五期间,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社会文教费、经济建设费、其他所占比重分别为19%、7.6%、26.6%、29.1%、17.7%。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建设的比重下降,行政管理支出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特别是社会文教费的提高尤为显著。
1.4对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分析
在社会管理支出的增长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尽合理的因素。首先,为了推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政府不断地加大对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的投入,特别是自“七五”时期以来,社会文教支出增长比较明显。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公共事务也日益增多,行政管理支出的增加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结构变化也不尽合理。自“七五”时期以来,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超过了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速度,加速其比重的上升。同时行政管理费支出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个人经费增长快于公用经费增长;在个人经费内部,补助工资的增长明显过快;离退休人员费用的增长大大高于行政管理费总额的增长;公务费、业务费比重上升,而修缮费、购置费比重下降等。因此导致滥用公费的现象频频发生,不合理性支出、机构臃肿等社会弊端的出现。
2.中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
2.1行政管理支出的含义及其内容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类。人员经费中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及其他。公共费用中包括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我国行政管理总支出中,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最大。2.2我国近年来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情况
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过快,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1998~2002年均超过14%,高于市场经济国家,近两年又有所上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这个比重,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分别高出16.65、14.84、13.97、12.53、11.93和9.13个百分点。而且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还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长23%。
3.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问题
3.1高成本,低效率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约增长15倍,财政支出约增长18倍,而行政管理支出却增长了64.2倍。由于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大,导致出挤占其他经费,转嫁费用开支情况的出现。行政管理的高成本,相对应的则是行政低效率,具体表现为政府部门出现的一系列铺张浪费现象:如公务用车、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浪费、政府会议浪费、“政绩工程”和办公楼建设浪费、能源和资源浪费等等,这必将导致社会效率降低,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3.2支出结构和形式不合理
一是行政支出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结构不合理。政府用于提供公共物品的部门如司法、安全、公安、缉私缉毒等部门的开支不足,但相当部分经费却被非公共物品部门提供的行政活动所占用,这必然导致低效的行政管理。二是人员经费的分配不合理。离退休人员的大量增加使得行政开支比重逐年上升。三是许多行政单位仍然存在实物分配形式,使得享受特殊待遇的人群缺乏制约,出现公私不分现象。
3.3支出范围界定模糊,支出控制不严 行政管理支出的单位过多,支出项目不规范,“搭便车”现象严重,许多不应列入支出范围的支出也“搭车”列支,诸如公费旅游、公款吃喝、超标准住房、公款安装私宅电话、卫生绿化摊派性支出等,这加剧了行政管理支出的恶性膨胀。
4.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4.1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是行政管理支出不合理的现实背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渐进的方式,过程较长。在转轨时期,旧的计划经济模式还没有完全消除,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确立,这样,原有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并没有完全转变,而为发展市场经济的政府新职能如市场规范和管理等又在不断地增加,这使得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支出费用不断增加。
4.2缺乏有效的相应监督机制
因为这些行政管理费用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人为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很大,其弹性空间很大,如不加以科学管理与监督,就会导致其急剧增长。
4.3不合理的政绩审核标准
因为地方财政透明度上要比中央低的多,所以不合理的征集审核标准导致地方政府将大量的财政经费用于“面子工程”以及政府公示的数据模糊,更滋生了公款浪费等现象的泛滥。
4.4现行的财政预算制度约束力有限
现行的财政制度是一个非常松散的制度,有很多行政性的制度安排;“收支两条线”的财政改革措施,也并没有真正落实,对收支的控制很不严格。政府部门到底收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财政部门并不清楚。正是这种制度漏,使得“小金库”林立。
4.5机构人员冗余现象严重
机构编制急剧膨胀是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迅猛的直接诱因。我国供养比例(即总人口与财政负担人员之比)50年代为600:1;70年代为155:1;而90年代为40:1。公务员的比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使得财政越来越向“吃饭政策”发展,严重影响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5.产生的不良后果
5.1对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
从经济发展理论讲,行政管理费应与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和财政收支规模因素呈正相关和比较稳定的关系,否则将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产生不利的影响。
5.1损害公共利益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等。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为税收,而行政管理费的严重膨胀浪费纳税人的大量税款。同时行政管理费的过度膨胀导致其挤占了大量公共支出的有益职能,这些消耗都违背公平原则,导致许多腐败现象的出现,直接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5.2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行政管理经费是政府行使各项工作的基础,行政管理经费的浪费不但会造成国家财政支出上的“吃紧”,更使得地方政府在行使各项工作时“畏首畏尾”,而且还会形成经费短缺。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和低透明度更容易激发人民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6.行政管理支出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措施
针对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其成因的分析,对行政管理支出的改革与强化,要以支出规范、保障有力为目标,建立一套有效的行政管理支出机制。
6.1进一步深化行政机关机构改革
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清晰界定政府及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对临时机构和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机构,以及职能严重交叉、重复的机构坚决予以整合、撤并。国务院“大部制”方案,正是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一次深化。
6.2对行政管理支出中不合理支出坚决予以清理
6.2.1严格控制会议费
做到控制会议规模,压缩会议时间,精简会议程序,减少会议费开支,保证会议经费开支合理高效。
6.2.2减少招待费开支,实行工作日午间禁酒的规定 6.2.3实行公务用车改革,严格控制车辆数量 6.2,4改革话费管理方法
缩减通讯费用支出,话费实行“定额补助、超额自付、随工资发放”的办法,改变过去实报实销的办法。
6.3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
在贯彻《预算法》,建立财务、财政管理新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财务收支统管、预算内外资金统筹、规范行政性收费及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的力度。增强预算约束力促进整个管理机制的尽快到位。
6.4 建立行政管理支出约束机制
6.4.1责任追究制
要明确规定财政资金的使用“由谁负责”、“对谁负责”、“对什么负责”,否则责任制无法发挥效用。一是对支出分配责任的追究制;二是对支出使用管理的责任追究制。6.4.2经济约束机制
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济处罚的作用力要大于对其的经济激励的作用力,更能从跟本上刺激部门和单位支出管理的优化,有必要对其引用扣款制度。6.4.3监督约束机制
一是要对行政管理支出的监督全面而细致,预算内外、经营性收支都要纳入监督范围;二是建立健全监督网络;三是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要与行政事业支出透明度的提高相结合;四是这种监督约束机制的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单位本身或者单位的领导集体,还应包括具体的领导人和直接的责任者。
6.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国家的行政领导机构,更应响应党的号召,起到表率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自我约束,抵制腐败。公务人员厉行节约,同时要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从而保证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杜绝行政资源的浪费行为,以致避免过高的行政成本,因而影响到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
6.6科学界定支出范围
在明确公共财政职能的基础上科学界定行政管理支出的范围是消除不必要和不规范行政支出的首要任务。具体的界定标准包括:(1)政企分开。政府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转而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间接对企业的财务运行提供服务,逐步减少财政补贴,消除软预算约束,推动企业的市场化进程。(2)政事分开。从法律上明确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界限,将由政府承担的一些辅助性、服务性、技术性工作尽量交给事业单位承担,同时将部分从事行政决策的单位划入行政机构。
参考文献:
1.张晓飞.浅议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及改革[J].现代商业.2008 2.闫益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统计分析[J].中国统计.2009 3.王舒婷.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4.林肖.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和措施
高效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反思
宫明明
(吉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四平136000)
指导教师:刘春明(副教授)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开展实施以来已经过去十年,但是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未达到改革的预想效果。虽然学生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是学校,但是学生教育 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素质的快速提高是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校;学生;教育环境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flection on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Gong Ming-ming
(College of Scienc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china)
instructor: LIU Chun-ming(Associate Professor)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nationwide implementation has been in the past ten years, bu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ffect did not reach the anticipated effect of reform.Although the main place to implement education is the school, but the responsibility of student education from society, school and family.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improve rapidly is the need for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and communities.Key word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school;student;education environment 我国的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此次的课程改革推出了一系列的新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出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来替代过去的教学大纲;对教材进行重新的编写,允许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特色编写地区的教材,出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改革我国的各学科的教学方式,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变过去教师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班级学生人数太多、理论与实践脱节、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成为了一个导向、课堂教学重外在轻内涵、教育经费的不足等。针对于目前新课程改革出
现的问题对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一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新课改革的的认识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要求
此次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是教师。这场变革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所有参与课改的教师都该体会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本教科书,而重在教育
观念的深刻革命。这充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
1.1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师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
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新课程改革教学上需要教师慢慢地体会
新课程的理念,仔细地琢磨每一节课的切入点、呈现方式、情景设置。学会创造
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需要
教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从考察知识转向考察能力,从考
察结果转向考察过程。高考改革必须从应试教育体系下过于注重考察知识的方向
转向考察新课程要求的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方向[2]。新课标中提出了多
种素质教育、探究式学习的实施途径,比如理科教学中,教材的编排符合科学史的发现过程,内容上具有逻辑性和衔接性。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科学
本质和研究方法,认识到科学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探究的过程;是大胆敢于提出
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和献身精神。
1.2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课堂理解
传统课程实施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重视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重视
已有结论的死记硬背和被动模仿,重视“应试技巧”的训练,此种模式已广为垢
病[3]。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实质是师生和生生交
往的过程。没有互动就相当于教学没有发生。作为一种个体与群体双向建构的社
会性交往活动,现代教学关注的是一种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人际关系
[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课堂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要精简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机会。
学生不仅是主体还可以转变角色,改当小老师,把课堂由学生来驾驭,引导其他
学生进行活动,讲解他们不同看法,有不同意见时大家一起讨论并得出结论,最
后再由教师给予补充[5]。可以在一堂课的教学中采用多重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
为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感。
1.3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个性
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
展和全面发展。而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际行动在于教师在课堂上从实际出发,分层
备课,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教师要在课前对所有的学生都有
所期待,要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意愿。即使是假装不想学习的学生,也有想
学习欲望,想获得科学知识。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是指既要照顾到学习好接受新知
识快的学生;又要考虑到学习较差,接受知识较慢的一部分学生;还要考虑到处
于中等水平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国深化基础
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6]。
黑格尔说:“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入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
业都不会成功” [7]。一个忠于教育事业的教师,自然具有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感。
爱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位新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专业功底,更需要有一
个合适的专业引领。有一个专业人士进行恰当的引领,更能加速自己成长的步伐。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反思教学不仅可以改进教育
实践,而且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
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当代国内外教育界
也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
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反思教学行为作为课程理念的深入,保证了教师们不断
获得关于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也有利于课改实验在高中的不断拓展、深化。
只依赖自身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认识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奥苏泊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得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 [8]可见教师不仅仅要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也
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基础。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
行为的反思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了解教育改革制
度,研究各种教学情境中的典型案例,在工作中进行听评课等交流活动。
2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就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明确课堂是面向学生全体的,由学
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在教学中,教师会安排一些可选择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思考、创新、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与发展是新课改的两大主题,学生在课堂条件下如何学习、如何发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两大基本依据[9]。
2.1掌握学习方法,做好预习
预习是在教师布置好预学提纲后学生进行的有效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自
行找到提纲上相应的知识点并对教师设计的预学案做出相应解答、做好笔记。通
过预习学生可以自己解决新课中的简单内容,对疑难问题进行标记或者查找资料
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就有了了解,对教材内容中的疑难问题做到了
心中有数。在课堂中对老师的授课也有所侧重和希望解决自己心中疑难的愿望。
通过培养学生对资料阅读的兴趣,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在当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外参考书、工具书等来解决学习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内外知识的理解,同时开
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2.2课堂上,发散思维,多多质疑
课堂教学是教师导学的过程,不是从前的教师设置问题,学生绞尽脑汁解决
问题,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
学生勤于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挖掘自己潜在的智慧。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要勇于提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的参与学习,勇于进一步思考再提出新的困惑,新的问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和学和谐地碰撞创新的火花,达
到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效果。
2.3课后及时消化吸收,强化记忆
预学和导学之后的固学过程是不容忽视的,要给学生养成先复习在做作业的习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课后及时巩固复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记忆强化,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速率。课下学生之间的问题讨论,可以让学生分享知识,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3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是新课改的后盾
家长的对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支持以及社会为学生学习提供的环境,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家长和社会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具有必要性。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学生仅仅获取书本的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知识内容体系的快速更新、技术改革的迅速发展,需要学生学习知识多而繁杂,学生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大量的知识,而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才是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校应该培养学生会学、巧学、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功能绝不再是仅仅传授知识,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对自己所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学会生存[10]。这才是新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的最终目标。
理解了课程改革的目的后,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培养孩子的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能力,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通过日常的生活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轻松参与到学校的学习当中。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会出现偏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宣传力度不够,对新课程认识模糊。目前,对于新课程改革在社会中的宣传可以通过媒体、报纸、教育频道等,通过宣传可以使社会了解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优点和益处。4总结
新课程改革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旅程。我国在探索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情况、出现各种问题,通过实践,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正在逐步的解决。
新课改革的进行更多的是需要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教育事业将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1-3)
[2] 田建荣,贾锦钰.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J].中国科学研究,2009,(3): 7~9
[3] 欧璐莎,吕立杰.以课堂教学优化为指向的教师学习[J].中学教育学刊,2012,(2):68~
[4]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2
[5] 张伟.如何上好生物公开课[J].中学生物学,2012,(1):42~44
[6] 罗滨,陈颖.高中中等生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2):20~21
[7] 曾慧.试论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特点[J].科技经济市场,2007,(6):132
[8] CALDERHEAD J,GATES P.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M].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3:159
[9] 李松林,论课堂教学改革向纵向推进的着力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2,(2):28~29
[10]曹云,论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改变[J].新课程研究,2010,(176):16~18
第三篇:我国教育支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分析
我国教育支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的投入水平与发达程度也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基础产业的教育,正日益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明显。而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充分的政府教育投入,离不开合理有效的政府教育资金配置。
在今年的两会上,教育改革成为会议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投入不公平”,“向偏远地区倾斜教育投入”,“扩大教育投入规模”等的呼声不绝于耳。这亦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绝对数额在逐年上升,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确实还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政府教育支出的必要性
一)教育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下的准公共产品教育是集消费的排他性、一定竞争性、拥挤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于一身的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市场是不能有效供给的,若将教育全部推给市场去运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然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我们可以透过不完善的人力资本市场来看待这一问题:假设资本市场是完善的,并且教育是一种有回报的人力资本投资,那么受教育者为何不通过向资本市场借款去上学呢?分析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资本市场。
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个市场中,没有个人或机构原意为投资对象作担保,并且由于该项投资的收益大小受个人的性格、健康、机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是不确定的,因此,私人的信贷机构一般不愿冒如此之大的风险为他们提供教育贷款,这就使得那些没有存款或者低收入家庭的青年人无力接受高等教育。鉴于此,引导、规范、教育健康快速发展,肩负起提供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责任主体,应该是政府。
二)教育具有正外部性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作“外部性”。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对外部性做了这样一个定义:“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externality)。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在存在外部性时,社会对市场结果的关注扩大到超出市场中买者与卖者的福利之外,它还要包括受到影响的旁观者的福利。”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投资。
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教育也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首先,教育丰富了人们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技能,增强了人们在谋生过程中的竞争力,这些都有助于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使全社会受益;其次,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法律知识、道德修养都得到普遍提升,人们会更加遵守社会公德,从而使得犯罪率下降,社会更加安定,社会治安成本下降。经济环境更加优化;最后,教育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当权者可以借助教育使公民树立起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公民更易于管理,政治更加稳定。(三)教育力求公平富裕家庭在子女教育支出方面显然具有更高的支付能力,经济发达地区也因财力雄厚得以在教育方面率先步入“小康”;而寒门子弟很可能因为无力承担教育费用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也往往受到财政资金短缺的影响,对财政性教育支出力不从心。由于收入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很可能会再次导致收入不均,继而形成“穷人的孩子永远是穷人”的恶性循环,使得弱势群体、贫困地区的人们失去对社会整体公平的信心。“教育公平”也因此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之一。鉴于此,基于社会公平的视角,贫穷的孩子应该有平等甚至优先享受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服务的权利,而政府也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倾斜,加大财政教育支出的扶持力度,尽力改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结构。
二、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不足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对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逐步提高,中央及地方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显着上升,各级财政部门对教育的支出迅速增长,然而从相对水平来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与预期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缺口。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的迅速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而同时期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升反降,从最高峰年的20.69%降至2006年的15.7l%。财政性教育支出未能同步于经济增长或者优于经济增长,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是政府更快速地集中大量社会资源,履行政府职能,但并未形成对教育的有利投资和支持,反而是作为教育接受者的个人和家庭承担了更重的教育成本。
虽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总量上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还是偏小,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严重偏低,且增长速度缓慢。虽然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二十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1995年也把4%目标的具体实施策略“三个增长”写进了《教育法》。但遗憾的是,有关法规在实践中并未得到贯彻落实,4%的目标迄今为止也未能实现。从1991年到2006年,16年时间里,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只增长了O.15%,即使到2006年,这一比重也只有2.98%,未曾突破3%,更与4%预期目标相去甚远。而事实上,%的比例只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1999年<世界科技发展报告》统计,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5.5%,发达国家在6%以上。美国更是高达7.7%,成为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国家,从而为其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外,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了6%,甚至达到7%。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也有4%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2006年,国家公共产品性质的高等教育中起辅助作用。但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本末倒置,政府在教育支出结构上存在严重的缺位和越位现象。
从表l我们可以看出,三级教育的事业费支出差距在逐年缩小,并且已由2000年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生均支出递减顺序转变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初等教育生均支出递减顺序。这与我国近几年来全面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和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是分不开的。
虽然自2002年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有所下降,教育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12年间增长了6.60倍。
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l%,2006年上升到18.73%。远远高出日本的2.38%、英国的4.19%、法国的6.5%以及美国的9.9%。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行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增加l 000多亿元,2007年以来,该项经费支出已接近9 000亿元。而在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在教育方面的支出虽然达到历史最高点的近1 981亿,但这也只是行政事业公用经费的1/4不到[4/。
教育的低投入必然带来其低产出,最终会造成教育水平的下降,资金的短缺也会导致大量人才流失,这些都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三级教育财政性教育支出分配比例不合理。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应该在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义务教育方面起主导作用,在具有准支出的级差有所缩小,但初等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仍然严重不足。而事实上,多项研究结果均表明,初等教育的外部性是最强的,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教育支出应该根据这种特点在三级教育上进行合理分配。国际上也是根据这一特点普遍加大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支出。
我国在三级教育上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分配不合理导致了基础教育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高等教育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过剩,这种状况不利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者的协调发展,更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城乡之间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多年来,我国农村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国家统计局2005年、2006年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普通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占全国普通初中、小学在校生总人数的48.93%、65.61%,分别是城市学生的2.83倍和.03倍,但是农村普通初中、小学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只分别占到总投入的49.96%、62.81%。
随着2007年全面推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2008年全国范围内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政策的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全国城乡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政府仅仅是负担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财政性教育经费并没有对农村义务教育在师资、基础设施、教学条件等其他方面进行重点资助和扶持。从整体来看,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水平还是很低的,与城市相比仍然很落后。城市和农村的财政性教育支出不均衡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区域之间财政性教育支出分配不均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财力状况也大相径庭,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致,导致不同地区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差异悬殊。2006年,我国东部省区平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为266.61亿元,中部为168.亿元,西部为172.23亿元,东中西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额之比为1:0.63:0.65,其中最高的广东.02亿元)是最低的西藏(26.34亿元)的20.倍,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地区差异之大可见一斑。
从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来看,中央政府只在宏观上掌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总体规划和决策,以及对少部分部属大学进行管理;而大多数的教育事权都从属于地方政府,包括对基础教育的直接管理和大部分的高等教育管理。
从财政分权体制来看,我国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财政制度,上级政府无权直接干预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而只拥有对下级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或监督指导的权利。因此,地方的教育支出主要是由当地政府提供财政支持。而由于我国中、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直接导致其财政性教育支出的较大差异。而中央财政对此又缺乏足够的横向平衡与协调能力,导致教育经费支出的地区差异更显突出。
三、调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事业的制度建设与立法监督工作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在总量、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制度、法规的缺失和不完善造成的。因此,要使财政性教育支出得到可靠保证,就必须从制度、法规建设上着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立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体系。首先,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数量指标,即分别确定中央和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应承担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指标,并根据实际能力与需求,对教育经费实行最低限额的规定。关于这一点,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有一些代表委员也提出建议,将《教育经费法》的制定纳入议事日程,以确保各项教育经费目标的如期实现。.其次,要加强对教育执法的监督工作,凡是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未达到法律规定指标的单位,均予以相应的惩罚,以保证教育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有效使用。
二)扩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增加教育经费总支出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一直维持在教育支出总量的80%左右,因此,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就成为增加教育总支出的关键。虽然今年初刚刚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已明确指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但这只是一个目标规划,而政府的公共财政能力是有限的,具体要如何增加财政性教育支出,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发行教育公债,专款专用于教育事业。与政府的其他支出有所不同,教育经费支出不仅是一种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投资活动。它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并最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中,有一项是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建造学校、设备购置等。如果用发行教育公债的方式来拓展教育资金的筹措空间,并把它专款专用于教育基本建设项目,不失为缓解我国教育投入不足的一种现实且可行的办法。比如建一所学校,如果用发行教育公债的办法融资,既不会搅乱正常的支出安排,又能建好学校,而且随着学校的使用,若干代受益人也可通过纳税来偿付为学校建设积欠的债务。于是学校的建设费用便可在学校使用期间的几代受益人中分摊。用发行教育公债的方式来为教育事业开辟财源,不失为一条可行之策。
发行教育彩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据资料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的彩票业规模约占GDP的%一3%,2005年我国彩票的发行总规模为亿元,2006年达到818亿元,只占了GDP的.04%。这意味着我国的彩票业市场还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有足够的能力吸收、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发展教育事业。发行教育彩票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投资渠道151。
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如果说政府的财力有限,并且已将多数经费投放于义务教育,那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办学应该是个可行之法,即实现教育的民营化。如实行股份制学校,由政府牵头,以股份制的融资方式有效地集聚民间资金,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股份制把人股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投资者一旦入股,就会时刻关注学校的日常运行和发展,因为学校运营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利益。又比如公立学校的“一校两制”,即公立学校下设的非独立二级学院、公立学校举办的独立的“校中校”、独立的或非独立的教学园区等。这类机构的建设经费和办学经费主要是通过捐资、合资、银行贷款、合作办学等不同渠道吸纳的民间资金,学校的建设和办学通过市场方式来运作。
三)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优化三级教育指出结构。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指出,我国在三级教育上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分配不合理导致了基础教育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高等教育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过剩的问题。面对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实际情况,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明确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在各级教育经费支出中的优先地位,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收益率较高的基础教育中去,将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更好地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这一要求。而对于高等教育则应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实行全社会共同参与,并采取“以举办者投人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161的办学方式,从而合理安排财政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分配,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优化地区和城乡的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鉴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极不均衡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且单靠地方政府各自的财力又不足以保证对教育的充分投入,为此,中央政府应当通过平衡各地区间的财政及教育条件,来保证地区和城乡间合理的财政教育支出。一方面,完善一般性无条件转移支付制度:纵向上,中央财政从中东部发达地区适当调用部分财力支援西部地区,弥补贫困地区的财政性教育支出缺口;横向上,建立省际、县际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努力缩短各地方政府间教育提供能力的差距。另一方面,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用以改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办学、教学条件。此外,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责任主体,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实行差别责任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实施以县为主的财政投入体制;在经济条件一般的中部地区实施省、市县共同负担的投入体制;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实施以省、市级政府为投入主体、国家负担一部分经常性的专项财政拨款、县级政府起财政辅助作用的投人体制171。
建立弱势补偿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奖奖学金)、贷(贷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勤工助学)、助(特殊困难补助)、减(减免学费)的助学体系。但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奖学金种类结构不合理、平均主义严重、管理权限集中等。因此必须在方法、手段乃至体制上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中也已明确指出:要“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嘲只有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实行倾斜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直接资金补助,才能使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切实有效的政策扶持。
四)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问题在财政教育支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从效率来看,当每个人最后一单位的教育费用所产生的效益相同时,社会总产出最大化,基于这一点,能力较强的人因为能产生较高的效益而应该得到较多的教育经费;而从公平来看,享受最低标准的教育应该被视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阐。作为政府,必须要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因此,政府应当向所有家庭均等地提供最低标准的教育,即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对于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资助,只给予那些有能力的、贫困的个人,即切实实行前面所说的奖、贷、勤、助、减的助学体系。
第四篇: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现状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根据享受对象可以分为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一、现行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在新的医疗保险的制度下,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
参保者的医疗费用首先从个人账户中扣除,个人账户扣除后的剩余部分归属于个人。
从供给角度分析,因为付费方问题的解决,供给方(医院,医疗诊所)的问题也能解决。首先解除了价格管制,价格由医疗市场决定,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这种价格至少能够保证医院的正常利润。医院如果能够实现正常的利润,那么其提高医疗费用的动机就会消失。医院必须考虑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因而有动力维护自己的声誉,也会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约束。同时,由于在大病计划中保险公司将支付医疗费用的大头,保险公司有足够的动力来监督医生的诱导需求行为。
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
1.宣传力度不够。大家对医保的实施细则不甚了解,有的根本不知这回事。导致广大群众对医疗体制改革存在很多误解,认为这是国家在变相为自己减轻负担而将其转嫁于普通老百姓身上。
2.手续繁琐。现阶段医保体制尚不完善,各项就诊及报销手续繁杂要求甚多,患者报销一次药费可能要跑上好几趟,而一点疏忽就可能不能报销。所以,很多群众认为社保单位在故意刁难,从而对医保产生抵触情绪.3.个人负担比例过高。在调查中我们的对象提出这样的意见:作为政府公务人员和国企人员 已经付出的劳动和收入不成比例 国家欠个人太多 按现行医保改革试行 个人支付比例还是很高 应对机关事业和国企工人分别对待 加大国家负担部分。
4.基本医疗的疾病划分也不合理。一般划分为风险性疾病,日常性疾病,现在设立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让个人账户来负担日常性疾病,不允许随意跨入统筹基金。那么日常性疾病的具体划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比如有些慢性病很难确定归属。
二、农村新兴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满意度低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
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保障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
医疗的报销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第一组:董晓丹 申婷 刘元程 马超冯建 李豪
第五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分析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分析
社会保障支出作为政府财政支出中重要的一项和社会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在快速增长的GDP背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对规模却没有相应快速增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存问题
1.1 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
社会保障支出作为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个主要途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政府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手段,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一直相对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中的社会保障支出虽总量不断增加,但与GDP的相对增加量基本保持不变。自2000年至2007年,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从1517.9亿增长至5447.16亿,绝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由于GDP水平同时在快速增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比重保持在11%左右。这一数字相对较小。同时,若将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对比可发现,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远远不及行政管理费用高。并且,这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如果此种现象不断发展,必将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失衡,也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与建设廉洁政府的要求。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这一事实还可通过与其它国家对比发现。我国自2006年起,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已达到了中等以上发达中国家的水平。然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却远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以1980年的中等以上发展中国家哥斯达黎加为例。1980年,哥斯达黎加的社会保障支出达到了在人均生产总值中占30.80%的水平。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尚不如八十年代的中等以上发展中国家,更不用说是社会保障支出比例高达40的各发达国家了。可见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是很低的。虽然,在发达国家,高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福利病”,但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距国际水平仍有较大距离。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就无法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或无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1.2 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缓慢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时期,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先富带动后富”等政策,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一直处于一种失衡的增长方式。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较大。如今,先富者已然先富,就要通过社会保障支出来实行收入的再分配,保障“后富者”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以达到社会公平。
而实际的情况是,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每年绝对数量有增长,但相对增长极其缓慢甚至没有相对增长。社会保障支出的年增长率除2003年外都以较大增长率在增长,但是同时,财政支出总额也已20%左右的年增长率在持续增长,而从最后的弹性系数可以看出,除2003年外,其它各年的弹性基本在1左右。这也就是说,近10年来,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对规模并没有扩大。
前面说到,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处于失衡的状态,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支出来平衡这种失衡,但实际上收入保障支出的规模却没有显著的扩大,这种社会保障支出在“供需”上的不平衡,如果不能及时改变,就会导致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马太效应。这既不利于社会保障支出发挥其收入再分配的社会职能,又不利于创造一个和谐、公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1.3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显著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二元制”现象,即存在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距大、城乡收入差距大等问题。而在社会保障支出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二元结构问题,一方面城市经济增长快却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另一方面农村收入低却基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支出之外,只有救济性的社会保障如“五保户”等。
长期以来,社会保障制度仅覆盖城市劳动者,而不包括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者。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目前经过政府的努力,特别是中央财政的介入,城市“低保”制度实施效果较好,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低保”经费由1996年的3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73亿元,享受“低保”的人数由1996年的85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2201万人。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央财政在农村“低保”中的“缺位”,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实施此项制度过程中,限于各地财力状况不同,“低保”制度在农村推进非常不平衡。截止到2003年,全国只有400万左右农村绝对贫困群体纳入“低保”范围,大部分农村贫困群体只能享受不定期的救济。
社会保障支出应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占据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应成为社会保障支出的主体对象,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支出有些“本末倒置”,未将资源应用到最需要的领域,是实现了优化城市人口的“福利”而忽略了保障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1.4 增值困难、安全隐患
现在除少数地方成立了专门的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机构外,大多数地区没有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一些政府部门和行业认为有利可图,为争夺社会保险管理权而成立各自的保险机构,政出多门,交叉管理,不仅互相掣肘,而且造成管理成本增加和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保资金增值困难甚至出现减值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能够保证社保资金规范管理、保值增值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各地社保案件频出,社保安全令人堪忧。做到社保资金透明运作、杜绝出现违规拆解、挪用需要建立健全社保资金专业管理机构。重新认识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是因为对社会保障支出与政府、社会公平、效率之间的定位关系不清造成的。要解决之一问题,首先要重新认识和定位社会保障支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1 政府财政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意义
首先,社会保障支出作为一种转移性支出,有着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可以调节社会财富分布,用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给予低收入者基本的生活保障,实现其生存权。实现相对公平。
其次,社会保障支出有一定的生产性。消费同出口与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社会保障支出有助于刺激居民的消费,从而带动国内经济的增长,用100亿的政府财政支出制造远超过100亿的经济增长,有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
最后,社会保障支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障社会的公平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如此,形成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2.2 效率与公平的重新定位
我国曾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但时过境迁,我国现已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此方针已不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国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国富与民生的失衡,应将公平与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实现公平,就需要依靠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结语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却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增长缓慢、地区分配不均、强制力度差等情况。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保障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必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应通过加大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处理好农村与城市社保分配及加强立法及执行力度等方式来改变现状,促进社会团结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