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溧阳市一例登革热病例调查报告(论文)
溧阳市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调查报告
王国强1,孔卫荣1,张建陶2,张惠力2,孙刚1,甄茜2(1溧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3300;2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3022)
摘要:目的规范处置一起登革热疫情,查明原因,为登革热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临床及实验室信息。结果
该病例于40天前赴印度尼西亚,回国后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和醉酒样体征,对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样用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均为IgM阳性,IgG阴性。结论
该病例是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密切关注外来务工、出国旅游等重点人群,提高医生诊疗水平,及时调查和加强宣传干预等是控制病例是防制登革热疫情的关键。
关键词
登革热;输入性;流行病学调查
2012年11月6日,常州溧阳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1例疑似登革热病人住院就诊,由于无相关检测试剂,病人的血清标本直接送至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常州市疾控中心和溧阳市疾控中心随即展开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经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认为1例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现将本次疫情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
1.1 根据登革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及家属进行询问调查。1.2 收集病例的病案信息、门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1.3 省疾控中心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热IgM、IgG抗体; 2 调查结果
2.1 患者就诊情况 患者周时忠,男,汉族,47岁,出国务工人员。患者于40天前赴印度尼西亚,在印尼期间未发病。患者于10月30日乘飞机从印尼坐飞机至上海回国。患者于2012年11月2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次日在竹箦镇前马卫生院经对症治疗未有好转,症状未减轻,发热持续,最高体温达39℃左右。伴随临床症状加重,患者于11月6日到溧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经初步诊断为疑似登革热病例,同时采集患者血液标本,于7号送往省疾控中心做抗体检测。2.2 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于40天前去印尼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居住于公司宿舍(别墅)。当地天气炎热,居住地周围环境一般,患者户外活动较多,承认有蚊子叮咬。印尼近年登革热流行十分严重,患者自述周边工地出现多名登革热病例。2.3 临床资料
2.3.1 临床表现 患者在印尼期间,未出现不适症状,体温正常。患者赴溧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乏力、弛张热、体温39.0℃,有典型的醉酒样体征(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无出血和结膜充血症状。
2.3.2 临床检查结果 溧阳人民医院血检结果为白细胞(WBC)过低(2.2×109/L),血小板(PLT)偏低(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MEUT)偏低(43.0%),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偏高(43.1%)。省疾控中心检查结果:依据《登革热诊断标准》(GBWS216-2008),将患者急性期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结果显示IgM弱阳性,IgG阴性。发病一周后,恢复期血清检测结果仍为IgM阳性,IgG阴性。
2.3.3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相对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明确的流行病学史、血小板明显偏低且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单份血清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IgM抗体阳性,按照登革热诊断标准,诊断为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3 控制措施
3.1 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患者进行住院隔离治疗,隔离病房采取防蚊措施,如采用纱窗、纱门,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内做好消毒防蚊工作。对密切接触者加强防蚊保护措施,并跟踪观察,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3.2 卫生宣传工作 对患者家属及其周边居民开展登革热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加强全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登革热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对登革热诊疗水平。
3.3 切断传播途径 对患者家庭周围水沟、化粪池、水池等积水场所开展消毒灭蚊工作。4 讨论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此病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30年来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登革热在临床上主要分两型:古典型和登革热出血型,其中登革热出血型的症状更凶险,病死率更高[1]。溧阳市地处江苏省和安徽省两省交界处,属温带平原地区,非登革热流行地区。伴随经济发展,我市与国外贸易交往的机会增多,出国经商、旅游、务工的人数不断上升,因此存在极大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风险,本次疫情即为一起典型的输入性案例。另外,本地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易引起疫情在本地扩散[2]。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登革热的识别、诊断方面经验不足,对来自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人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从而导致诊断延误。因我市现处于秋末冬初,蚊虫处于低活跃期,所以未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因此,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工作将是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外来务工人员、旅行爱好者等人员)登革热相关防护知识的宣传工作。
面前全世界尚无特异的疫苗和药物预防登革热病,登革热病人早期表现没有特异性,且存在大量的阴性感染者,所以针对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的作用往往是局限的[3]。比较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减少伊蚊的滋生地。(感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溧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毛祥华.中国登革热的流行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2(5):385-388.[2]凌锋, 范伟忠, 林君芬.浙江省义乌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监测,2010,25(9):757-759.[3]吴生根, 洪荣涛, 陈武.2010年石狮市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2):167-168.
第二篇:登革热调查报告
篇一:登革热个案调查表 附表1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县(市)名称: 国标码:□□□□□□病例编号:□□□□□
一、基本情况
1.患者姓名:_________(如患者年龄<14岁,则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2.性别: 1男,2女 □ 3.年龄:_____岁 □□□
4.民族:1汉族,2壮族,3维吾尔族,4其他少数民族 □ 5.职业: □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
6.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7.家庭住址: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县(市区)___乡(镇/居委会)___村(街道)
二、发病情况
1.发病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2.就诊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3.发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院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5.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7.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8.入院诊断:□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9、临床诊断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10.出院诊断: □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11.临床分型:1典型,2轻型,3重型,4其他□
12.转归:1 痊愈,2 好转,3 死亡(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 1.起病急:1是,0否□ 2.乏力:1有,0无 □
3.发热: 1有,0无□ 如有,则热型为:1双峰热,2稽留热,3驰张热,4其他 □ 4.头痛: 1有,0无□ 5.颜面潮红: 1有,0无□ 6.眶后痛:1有,0无□ 7.肌痛: 1有,0无□ 8.关节痛: 1有,2无 □ 9.胸红: 1有,0无□
10.结膜出血:1有,2无□12.牙龈出血: 1有,2无□ 13.呕血: 1有,2无 □ 14.便血: 1有,2无 □ 15.血尿: 1有,2无□ 16.呕吐: 1有,2无□
17.结膜充血: 1有,2无 □ 18.眼睑浮肿:1有,2无 □ 19.黄疸: 1有,2无□ 20.皮肤出血点:1有,2无□ 如有,则出血点为:1散在,2条/线状,3簇状,4其它_________ □
21.皮疹:1有,2无 □ 如有,则皮疹为:1斑丘疹、,2麻疹样皮疹条/线状,3猩红热样皮疹簇状,4红斑疹,5其它_________ □
皮疹部位:1全身,2四肢,3躯干,4面部 □ 22.烦躁: 1有,2无□ 23.昏迷:1有,2无□ 24.休克: 1有,2无 □ 25.肝大: 1有,2无 □ 26.脾大: 1有,2无□ 27.淋巴结大:1有,2无 □
28.束臂试验:1阳性,2阴性,3未做此项检查,4不详□
29.白细胞计数:1正常,2增多,3减少,4未做此项检查 □ 30.中性粒细胞(%):□ 31.淋巴细胞(%): □
32.血小板减少: 1有,2无,3未做此项检查 □ 33.红细胞压积: □
34.出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
36.脑脊液: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37.尿常规: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38.肝功能: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五、病例分类 35.凝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2.病例类别:1输入性病例,2本地病例,3不明感染原因病例 □
3.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诊断病例 □
六、既往史
1.过去身体是否健康: 1是,2否□ 2.既往是否患过登革热或“乙脑”:1是,2否□ 3.乙脑疫苗接种:1是,2否□
七、接触史及有关因素调查
1.发病前2周内是否有外出(或旅游)史: 1 是,2 否 □如是,到何地:___________;外出时间: 天□
返回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发病后到过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停留时间:________天 □□ 3.病家及院内人口:
3.1 0~4岁________人 □ 3.2 5~9岁________人 □ 3.3 10~19岁______人 □ 3.4 20~29岁______人 □ 3.5 30~39岁______人 □ 3.6 40~49岁______人 □ 3.7 50~59岁______人 □ 3.8 60岁及以上____人 □
4.有无家庭其他成员出现过类似症状:1有,0无,9 不详 □ 如有,最近一例发病时间(患者除外):____年____月____日 □□□□/□□/□ 5.发病处院内或周围环境:
5.1 积水容器数:__________个 □ 5.2 阳性容器数:__________个
5.3 积水容器类型:1花瓶,2瓦盆,3铁罐,4碗碟缸5池塘,6树洞,7竹桩,8假山,9盆景,10其它________ □
6.防蚊设备:1蚊帐,2蚊香,3纱门,4灭蚊剂,5其它:____________ □
(病例编号填写说明:年号(两位数)、流水号(后边三位))
调查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调查地点:
调查者:篇二:溧阳市一例登革热病例调查报告(论文)溧阳市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调查报告
王国强1,孔卫荣1,张建陶2,张惠力2,孙刚1,甄茜2(1溧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3300;2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3022)摘要:目的 规范处置一起登革热疫情,查明原因,为登革热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临床及实验室信息。结果 该病例于40天前赴印度尼西亚,回国后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和醉酒样体征,对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样用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均为igm阳性,igg阴性。结论 该病例是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密切关注外来务工、出国旅游等重点人群,提高医生诊疗水平,及时调查和加强宣传干预等是控制病例是防制登革热疫情的关键。
关键词 登革热;输入性;流行病学调查
2012年11月6日,常州溧阳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1例疑似登革热病人住院就诊,由于无相关检测试剂,病人的血清标本直接送至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常州市疾控中心和溧阳市疾控中心随即展开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经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认为1例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现将本次疫情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根据登革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及家属进行询问调查。1.2 收集病例的病案信息、门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3 省疾控中心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热igm、igg抗体; 2 调查结果
2.1 患者就诊情况 患者周时忠,男,汉族,47岁,出国务工人员。患者于40天前赴印度尼西亚,在印尼期间未发病。患者于10月30日乘飞机从印尼坐飞机至上海回国。患者于2012年11月2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次日在竹箦镇前马卫生院经对症治疗未有好转,症状未减轻,发热持续,最高体温达39℃左右。伴随临床症状加重,患者于11月6日到溧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经初步诊断为疑似登革热病例,同时采集患者血液标本,于7号送往省疾控中心做抗体检测。
2.2 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于40天前去印尼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居住于公司宿舍(别墅)。当地天气炎热,居住地周围环境一般,患者户外活动较多,承认有蚊子叮咬。印尼近年登革热流行十分严重,患者自述周边工地出现多名登革热病例。2.3 临床资料
2.3.1 临床表现 患者在印尼期间,未出现不适症状,体温正常。患者赴溧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乏力、弛张热、体温39.0℃,有典型的醉酒样体征(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无出血和结膜充血症状。
2.3.2 临床检查结果 溧阳人民医院血检结果为白细胞(wbc)过低(2.2×109/l),血小板(plt)偏低(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meut)偏低(43.0%),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偏高(43.1%)。省疾控中心检查结果:依据《登革热诊断标准》(gbws216-2008),将患者急性期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结果显示igm弱阳性,igg阴性。发病一周后,恢复期血清检测结果仍为igm阳性,igg阴性。2.3.3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相对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明确的流行病学史、血小板明显偏低且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单份血清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igm抗体阳性,按照登革热诊断标准,诊断为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3 控制措施
3.1 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患者进行住院隔离治疗,隔离病房采取防蚊措施,如采用纱窗、纱门,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内做好消毒防蚊工作。对密切接触者加强防蚊保护措施,并跟踪观察,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3.2 卫生宣传工作 对患者家属及其周边居民开展登革热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加强全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登革热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对登革热诊疗水平。3.3 切断传播途径 对患者家庭周围水沟、化粪池、水池等积水场所开展消毒灭蚊工作。4 讨论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此病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30年来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登革热在临床上主要分两型:古典型和登革热出血型,其中登革热出血型的症状更凶险,病死率更高[1]。溧阳市地处江苏省和安徽省两省交界处,属温带平原地区,非登革热流行地区。伴随经济发展,我市与国外贸易交往的机会增多,出国经商、旅游、务工的人数不断上升,因此存在极大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风险,本次疫情即为一起典型的输入性案例。另外,本地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易引起疫情在本地扩散[2]。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登革热的识别、诊断方面经验不足,对来自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人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从而导致诊断延误。因我市现处于秋末冬初,蚊虫处于低活跃期,所以未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因此,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工作将是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外来务工人员、旅行爱好者等人员)登革热相关防护知识的宣传工作。
面前全世界尚无特异的疫苗和药物预防登革热病,登革热病人早期表现没有特异性,且存在大量的阴性感染者,所以针对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的作用往往是局限的[3]。比较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减少伊蚊的滋生地。(感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溧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1]毛祥华.中国登革热的流行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2(5):385-388.[2]凌锋, 范伟忠, 林君芬.浙江省义乌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监测,2010,25(9):757-759.[3]吴生根, 洪荣涛, 陈武.2010年石狮市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调查
[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2):167-168.篇三:学校登革热病例报告表 学校学生登革热病例报告表 年 月 日
第三篇:登革热调查报告
附表1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县(市)名称: 国标码:□□□□□□ 病例编号:□□□□□
一、基本情况 1.患者姓名:_________(如患者年龄<14岁,则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2.性别:
1男,2女 □
3.年龄:_____岁 □□□ 4.民族:1汉族,2壮族,3维吾尔族,4其他少数民族 □ 5.职业: □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
(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
(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 6.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7.家庭住址: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县(市区)___乡(镇/居委会)___村(街道)
二、发病情况 1.发病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2.就诊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3.发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院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5.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7.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8.入院诊断: □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9、临床诊断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10.出院诊断: □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11.临床分型:1典型,2轻型,3重型,4其他 □ 12.转归:1 痊愈,2 好转,3 死亡(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 1.起病急:1是,0否 □ 2.乏力:
1有,0无 □ 3.发热: 1有,0无 □ 如有,则热型为:1双峰热,2稽留热,3驰张热,4其他 □ 4.头痛: 1有,0无 □ 5.颜面潮红: 1有,0无 □ 6.眶后痛:1有,0无 □ 7.肌痛: 1有,0无 □ 8.关节痛:
1有,2无 □
9.胸红: 1有,0无 □ 10.结膜出血:1有,2无 □ 12.牙龈出血:
1有,2无 □ 13.呕血:
1有,2无 □ 14.便血:
1有,2无 □ 15.血尿:
1有,2无 □ 16.呕吐:
1有,2无 □
17.结膜充血: 1有,2无 □ 18.眼睑浮肿:1有,2无 □ 19.黄疸:
1有,2无 □ 20.皮肤出血点:1有,2无 □
如有,则出血点为:1散在,2条/线状,3簇状,4其它_________ □ 21.皮疹:1有,2无 □ 如有,则皮疹为:1斑丘疹、,2麻疹样皮疹条/线状,3猩红热样皮疹簇状,4红斑疹,5其它_________ □
皮疹部位:1全身,2四肢,3躯干,4面部 □ 22.烦躁: 1有,2无 □ 23.昏迷: 1有,2无 □ 24.休克: 1有,2无 □ 25.肝大: 1有,2无 □ 26.脾大: 1有,2无 □ 27.淋巴结大:1有,2无 □ 28.束臂试验: 1阳性,2阴性,3未做此项检查,4不详 □ 29.白细胞计数:1正常,2增多,3减少,4未做此项检查 □ 30.中性粒细胞(%): □ 31.淋巴细胞(%): □ 32.血小板减少: 1有,2无,3未做此项检查 □ 33.红细胞压积: □ 34.出血时间: 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 □
36.脑脊液: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
37.尿常规: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
38.肝功能: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
五、病例分类 35.凝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2.病例类别:1输入性病例,2本地病例,3不明感染原因病例 □
3.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诊断病例 □
六、既往史
1.过去身体是否健康:
1是,2否 □ 2.既往是否患过登革热或“乙脑”: 1是,2否 □ 3.乙脑疫苗接种:
1是,2否 □
七、接触史及有关因素调查 1.发病前2周内是否有外出(或旅游)史: 1 是,2 否 □
如是,到何地:___________;外出时间: 天 □
返回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 2.发病后到过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停留时间:________天 □□
3.病家及院内人口: 3.1 0~4岁________人 □ 3.2 5~9岁________人 □ 3.3 10~19岁______人 □ 3.4 20~29岁______人 □ 3.5 30~39岁______人 □ 3.6 40~49岁______人 □ 3.7 50~59岁______人 □ 3.8 60岁及以上____人 □
4.有无家庭其他成员出现过类似症状:1有,0无,9 不详 □
如有,最近一例发病时间(患者除外):____年____月____日 □□□□/□□/□ 5.发病处院内或周围环境: 5.1 积水容器数:__________个 □ 5.2 阳性容器数:__________个 5.3 积水容器类型:1花瓶,2瓦盆,3铁罐,4碗碟缸5池塘,6树洞,7竹桩,8假山,9盆景,10其它________ □ 6.防蚊设备:1蚊帐,2蚊香,3纱门,4灭蚊剂,5其它:____________ □
(病例编号填写说明:年号(两位数)、流水号(后边三位))
调查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调查地点:
调查者:篇二:溧阳市一例登革热病例调查报告(论文)溧阳市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调查报告
王国强1,孔卫荣1,张建陶2,张惠力2,孙刚1,甄茜2(1溧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3300;2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3022)
摘要:目的 规范处置一起登革热疫情,查明原因,为登革热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临床及实验室信息。结果 该病例于40天前赴印度尼西亚,回国后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和醉酒样体征,对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样用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均为igm阳性,igg阴性。结论 该病例是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密切关注外来务工、出国旅游等重点人群,提高医生诊疗水平,及时调查和加强宣传干预等是控制病例是防制登革热疫情的关键。
关键词 登革热;输入性;流行病学调查 2012年11月6日,常州溧阳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1例疑似登革热病人住院就诊,由于无相关检测试剂,病人的血清标本直接送至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常州市疾控中心和溧阳市疾控中心随即展开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经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认为1例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现将本次疫情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根据登革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及家属进行询问调查。1.2 收集病例的病案信息、门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1.3 省疾控中心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热igm、igg抗体; 2 调查结果 2.1 患者就诊情况 患者周时忠,男,汉族,47岁,出国务工人员。患者于40天前赴印度尼西亚,在印尼期间未发病。患者于10月30日乘飞机从印尼坐飞机至上海回国。患者于2012年11月2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次日在竹箦镇前马卫生院经对症治疗未有好转,症状未减轻,发热持续,最高体温达39℃左右。伴随临床症状加重,患者于11月6日到溧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经初步诊断为疑似登革热病例,同时采集患者血液标本,于7号送往省疾控中心做抗体检测。2.2 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于40天前去印尼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居住于公司宿舍(别墅)。当地天气炎热,居住地周围环境一般,患者户外活动较多,承认有蚊子叮咬。印尼近年登革热流行十分严重,患者自述周边工地出现多名登革热病例。2.3 临床资料 2.3.1 临床表现 患者在印尼期间,未出现不适症状,体温正常。患者赴溧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乏力、弛张热、体温39.0℃,有典型的醉酒样体征(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无出血和结膜充血症状。2.3.2 临床检查结果 溧阳人民医院血检结果为白细胞(wbc)过低(2.2×109/l),血小板(plt)偏低(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meut)偏低(43.0%),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偏高(43.1%)。
省疾控中心检查结果:依据《登革热诊断标准》(gbws216-2008),将患者急性期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结果显示igm弱阳性,igg阴性。发病一周后,恢复期血清检测结果仍为igm阳性,igg阴性。2.3.3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相对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明确的流行病学史、血小板明显偏低且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单份血清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igm抗体阳性,按照登革热诊断标准,诊断为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3 控制措施 3.1 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患者进行住院隔离治疗,隔离病房采取防蚊措施,如采用纱窗、纱门,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内做好消毒防蚊工作。对密切接触者加强防蚊保护措施,并跟踪观察,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3.2 卫生宣传工作 对患者家属及其周边居民开展登革热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加强全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登革热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对登革热诊疗水平。3.3 切断传播途径 对患者家庭周围水沟、化粪池、水池等积水场所开展消毒灭蚊工作。4 讨论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此病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30年来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登革热在临床上主
要分两型:古典型和登革热出血型,其中登革热出血型的症状更凶险,病死率更高[1]。溧阳市地处江苏省和安徽省两省交界处,属温带平原地区,非登革热流行地区。伴随经济发展,我市与国外贸易交往的机会增多,出国经商、旅游、务工的人数不断上升,因此存在极大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风险,本次疫情即为一起典型的输入性案例。另外,本地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易引起疫情在本地扩散[2]。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登革热的识别、诊断方面经验不足,对来自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人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从而导致诊断延误。因我市现处于秋末冬初,蚊虫处于低活跃期,所以未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因此,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工作将是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外来务工人员、旅行爱好者等人员)登革热相关防护知识的宣传工作。
面前全世界尚无特异的疫苗和药物预防登革热病,登革热病人早期表现没有特异性,且存在大量的阴性感染者,所以针对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的作用往往是局限的[3]。比较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减少伊蚊的滋生地。(感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溧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毛祥华.中国登革热的流行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2(5):385-388.[2]凌锋, 范伟忠, 林君芬.浙江省义乌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监测,2010,25(9):757-759.[3]吴生根, 洪荣涛, 陈武.2010年石狮市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调查 [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2):167-168.篇三:登革热个案调查表 附件1 广东省登革热病例个案调查表
县(市)名称: 国标码:□□□□□□ 病例编号:□□□□□
一、基本情况 1.患者姓名:_________(如患者年龄<14岁,则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2.性别:(1)男(2)女 □ 3.年龄:_____岁 □□□ 4.民族:(1)汉族(2)壮族(3)维吾尔族(4)其他少数民族 □ 5.职业: □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
(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
(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 6.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7.家庭住址: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县(市区)____乡(镇/居委会)____村(街道)
二、发病情况 1.发病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2.就诊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3.发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院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5.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7.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8.入院诊断: □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9、临床诊断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10.出院诊断: □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11.临床分型:(1)典型(2)轻型(3)重型(4)其他 □ 12.转归:(1)痊愈(2)好转(3)死亡(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 1.起病急:(1)是
(2)否 □
2.乏力:(1)有
(2)无 □
3.发热:(1)有(2)无 □
如有,则热型为:①双峰热 ②稽留热 ③驰张热 ④其他 □ 4.头痛:
(1)有
(2)无 □
5.颜面潮红:(1)有
(2)无 □
6.眶后痛:(1)有
(2)无 □
7.肌痛:
(1)有
(2)无 □
8.关节痛:(1)有
(2)无 □
9.胸红:
(1)有
(2)无 □
10.结膜出血:(1)有
(2)无 □
11.鼻衄:
(1)有
(2)无 □
12.牙龈出血:(1)有
(2)无 □
13.呕血:
(1)有
(2)无 □
14.便血:
(1)有
(2)无 □ 15.血尿:(1)有
(2)无 □ 16.呕吐:(1)有
(2)无 □
17.结膜充血:(1)有
(2)无 □
18.眼睑浮肿:(1)有
(2)无 □
19.黄疸:
(1)有
(2)无 □
20.皮肤出血点:(1)有
(2)无 □
如有,则出血点为:①散在 ②条/线状 ③簇状 ④其它_________ □ 21.皮疹:(1)有
(2)无 □
如有,则皮疹为:①斑丘疹 ②麻疹样皮疹条/线状 ③猩红热样皮疹簇状 ④红斑疹 ⑤其它_________ □
皮疹部位:①全身 ②四肢 ③躯干 ④面部 □ 22.烦躁:(1)有
(2)无 □ 23.昏迷:(1)有
(2)无 □ 24.休克:(1)有
(2)无 □ 25.肝大:(1)有
(2)无 □ 26.脾大:(1)有
(2)无 □
27.淋巴结大:(1)有
(2)无 □
28.束臂试验:(1)阳性(2)阴性(3)未做此项检查(4)不详 □ 29.白细胞计数:(1)正常(2)增多(3)减少(4)未做此项检查 □ 30.中性粒细胞(%): □ 31.淋巴细胞(%): □
32.血小板减少:(1)有
(2)无(3)未做此项检查 □ 33.红细胞压积: □ 34.出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 35.凝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 36.脑脊液:(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 37.尿常规:(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 38.肝功能:(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
四、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未做者请注明为“未做”)
项目 标本采集时间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登革抗体 igg igm 登革病毒分离
登革病毒抗原
五、病例分类 1.是否首例:(1)是(2)否 □ 2.病例类别:(1)输入性病例(2)本地病例(3)不明感染原因病例 3.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诊断病例
六、既往史
1.过去身体是否健康:
(1)是(2)否 □ 2.既往是否患过登革热或“乙脑”:(1)是(2)否 □ 3.乙脑疫苗接种:
(1)是(2)否 □
六、接触史及有关因素调查 1.发病前2周内是否有外出(或旅游)史:(1)是(2)否 □
如是,到何地:___________;外出时间: 天 □□
返回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 2.发病后到过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停留时间:________天 3.病家及院内人口: 3.1 0~4岁________人 □ 3.2 5~9岁________人 □ 3.3 10~19岁______人 □ □ □ □□
3.4 20~29岁______人 □ 3.5 30~39岁______人 □ 3.6 40~49岁______人 □ 3.7 50~59岁______人 □ 3.8 60岁及以上____人 □ 4.有无家庭其他成员出现过类似症状:(1)有(2)无(3)不详 □
如有,最近一例发病时间(患者除外):____年____月____日 □□□□/□□/□□ 5.发病处院内或周围环境: 5.1 积水容器数:__________个 5.2 阳性容器数:__________个 5.3 积水容器类型:(1)花瓶(2)瓦盆(3)铁罐(4)碗碟缸(5)池塘(6)树洞
(7)竹桩(8)假山(9)盆景(10)其它________ □ 6.防蚊设备:(1)蚊帐(2)蚊香(3)纱门(4)灭蚊剂(5)其它:____________(病例编号填写说明:年号(两位数)、流水号(后边三位))
调查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调查地点:
调查者:
□
4篇四:登革热“日报告”及“零报告”情况记录表.doc(1)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日报告”和“零报告”情况记录表 篇五:登革热培训小结
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为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近一步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人员掌握登革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蚊虫煤介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卫生院于2014年10月8日下午对全院医务人员和所有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了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领导十分重视登革热防治工作。×××副院长介绍了登革热的最新疫情情况,说明了此次培训的必要性,增强了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 感。培训内容为:
1、登
革热;
2、登革热介绍与
现场处置;
3、登革热媒
介防治;
4、登革热疫情
现场调查处理规范;
5、登革热监测指南;
6、登
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
通过此次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认识到了登革热疫情的严峻形势,提高了对登革热防治的认识,掌握了登革热的预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等基本知识,为登革热的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流感样病例暴发调查报告提纲及范文
流感样病例暴发调查报告提纲及模板
一、基本情况
疫情发生地点的一般情况
二、疫情发现报告情况 介绍疫情发生、发现的经过
三、流行病学调查
(一)三间分布 1.临床症状 [附图或表] 2.时间分布 [附图或表] 3.人群(性别、年龄、职业)分布 [附图或表] 4.空间(居住地/教室分布、家庭聚集性)分布 [附图或表]
(二)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1.居民居住条件: 2.禽畜饲养情况: 3.疫苗接种情况:
4.学校科室等人口密集场所通风状况:
四、实验室检测
标本采样分数、(阳性标本数)、采样类型、采样和送检日期、检测方法和结果。
五、初步分析
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初步检测结果
六、已采取的措施
七、存在问题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
关于XX市XX镇XX小学一起流感暴发疫情
初步调查报告
200X年X月X日下午,XX疾控中心接到XX市疾控中心报告:自X月XX日以来,XX市XX镇XX小学学生中陆续有流感样病例发生;截至X月XX日,共发病XX例。
为进一步掌握疫情动态与趋势,控制疫情蔓延,我疾控中心派出流行病学专业人员X人于X月X~X日到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XX小学地处XX镇XX村,距离XX市约 公里,学生来自XX村N个自然村以及邻近HP村的1个自然村。该校共有6个年级,12个班,在校学生776人,教师27人。学校课室较拥挤,卫生状况较差,通风情况一般。学校无食堂及宿舍,学生在家住宿及用餐。学校无校医,学生有病通常在村医处就诊。
XX村共有N个自然村,人口约XXXX人,村民以种田为生。该村饮用水以井水为主,村中垃圾、污水较多,村民卫生习惯较差。部分村民家中散养家禽,无集中养殖。村民居住环境拥挤,卫生状况较差,通风差。
村内有N个村医站,由于村庄偏僻,交通不便,平时村民到村医站就诊。
二、疫情发现报告情况
200X年X月X日上午10时,XX镇XX小学发现近几天学生缺勤人数增加明显,由班主任家访及电话询问多名学生出现感冒症状,遂向XX镇中心小学报告。XX镇中心小学接到报告后于10时30分报至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进行初步的核实诊断后于X月X日11时47分报XX市疾控中心和卫生局。
接到报告后,XX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人民医院的领导及相关专业人员会同XX卫生院工作人员奔赴现场调查,初步确认该校已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X月X日下午1时接到报告后,XX市卫生局、XX市疾控中心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
三、流行病学调查
确定本起暴发调查的病例定义:X月XX日以来(至调查日),N个自然村内,凡发热(38℃以上),同时伴咳嗽、咽痛之一以上者;或明确发热并伴其他症状,体温不详者。
调查组分成X个工作队,分别对XX村委会所属N个自然村,以及HP村委会所属N个自然村进行挨家挨户排查。截止到X月X日,共搜集到病例75人,其中XX小学67人,XX镇一中2例,XX镇E中3例,散居儿童3例。并对75例符合病例定义的人进行个案调查。
(一)XX小学发病情况 1.临床症状
XX小学67例病人中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全身痛症状居多,分别占100%、74.6%、54.2%、64.2%和56.7%。部分病例有眼结膜充血和呕吐等症状。病例中发热最高体温在38~39℃的有33例,39~40℃的有19例,40℃以上有3例,最高体温不详但有发烧的8例。大部分病程在3~5天,给予退热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无重症病例,未发现有合并症病人。
2.时间分布
XX镇XX小学共有67个学生发病。首发病例发生在200X年2月15日,发病高峰集中在2月27~28日,占发病总数的49.25%。具体发病时间分布见图2。
3.性别、年龄分布
XX镇XX小学67例学生病人中,男生21例,女生46例;男女比例为1:2.19。年龄平均为11周岁,发病年龄最大为16岁,最小为6岁。发病高峰为10~11周岁(见图3)。
4.年级分布
XX小学罹患率最高的年级为二年级(21人)为15.79%,其次为五年级,罹患率为11.54%。(具体见表1)
表1 XX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年级分布
发病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年级人数 153 133 104 106
发病人数 14 21 8 11
罹患率(%)
9.15 15.79 7.70 10.38 五年级 六年级 合 计
5.学生病例所在村分布
76 676 1 67
11.54 1.32 9.91 SG村罹患率最高,为3.75%,其次为KH村,为2.8%。DP村和PZ村的罹患率也较高,分别为2.18%和2%(具体见表2)
表2 XX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自然村分布
发病自然村
BP DP XW KH SG SJ MK XX DY 合 计
年级人数 750 550 670 250 160 250 170 160 700 3660
发病人数 15 12 12 7 6 2 1 1 11 67
罹患率(%)
2.00 2.18 1.79 2.80 3.75 0.80 0.59 0.63 1.57 16.11
7.家庭聚集性
疾病暴发呈现家庭聚集性,有10户呈家庭聚集性,有4个病例发生在同一个家庭的有1户,3例的有1户,2例的有8户。
8.XX小学缺勤情况
查看XX小学校长日志,从XX日起开始有缺勤记录,发现缺勤人数从XX日开始明显上升,到X月X日缺勤人数达到最高。(具体见图4)
(二)镇内其它学校发病情况
在入户调查中发现,9个自然村中发现有5例其他学校学生发病,其中镇一中有2人发病,镇二中有3人发病。散居儿童中有3人发病。具体发病时间见图5。临床表现与XX小学病例类似。
(三)XX镇及周边卫生站发病情况
自X月X日起,实施XX镇卫生院以及镇周边卫生院流感样病例零报告制度,未发现类似病例。
(四)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1.村民居住条件:村民家居环境较差,窗体较小,部分家庭甚至没有窗户,通风差。平均每户家庭都有3-5个小孩,人口密度较大,居住拥挤。村民卫生习惯较差,个人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意识差。
2.禽畜饲养情况:调查组向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了解,当地未发现禽类、动物异常死亡事件。村民普遍散养鸡鸭,量不多,无集中养殖。部分村民家中养有狗、牛、猪。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认为此次疫情与禽畜关联不明显。
3、疫苗接种情况:村民及学生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对流感病毒缺乏有效免疫。
4.学校科室通风状况:由于XX日以后天气突变,气温下降异常明显,课室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加速了疫情的蔓延。
四、实验室检测
X月X日下午,XX市疾控中心在现场共采集M份病例咽拭子标本和N份急性期血清标本,X月X日送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X月X日,省疾控中心在现场又采集Y份新发病例咽拭子标本,带回检测。目前,X月X日Y份咽拭子标本经RT-PCR检测,有5份阳性,为B型流感病毒,其余标本检测正在进行中。
五、初步分析
(一)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初步检测结果,认为:
1.XX市XX镇XX小学发生一起流感样病例暴发;
2.发病范围比较局限,主要发生在学生以及学生所在家庭,发病高峰集中在X月X~X日,有一定的年级、村庄和家庭聚集性;
3.初步判定本次疾病局部暴发的病原是B型流感病毒。
(二)疫情趋势分析
通过对该村疫情趋势分析,认为XX镇XX小学本起流感疫情正在控制之中,每日新发病例数已逐渐减少,但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另外,由于镇内其他学校出现有病例,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不排除其他学校发生暴发疫情的可能。
六、已采取的措施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发生后,XX市人民政府 市长、XX市人民政府 市长以及卫生局、教育局领导都亲临现场,就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病人隔离治疗、学校晨检制度等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
2.积极隔离治疗病人:采取居家隔离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症状加重,立即入院治疗。
3.开展消毒处理工作:XX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用过氧乙酸对XX小学校舍进行消毒。还运送300Kg漂白粉到XX镇,对该镇N所学校教室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4.学校实行晨检:测量体温,对于发烧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5.加强周边地区流感疫情监测:以“疫情动态”形式向XX市医疗卫生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流感疫情的监测,特别是做好学校流感疫情的监测。
6.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XX市疾控中心拟出“流感防治知识”专稿送XX市电视台连续播出。X月X日,XX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联合编印“流感防治知识”1万份发送XX小学及各镇。
七、存在问题
1.村医和学校对于传染病的报告意识较差。
2.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理想。疫点村卫生环境差,村民卫生习惯差,大部分村民住房拥挤,开窗通风少。本次疫情控制工作,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工作不够彻底。
3.政府在疫情的控制中未能提供有效的医疗救治服务。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
1.目前该校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为防止疫情播散到其它学校,希望有关部门密切注意周围其它学校的情况,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并尽快积极落实各项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以防止其他学校出现流感疫情。
2.HL小学及镇内其它学校继续开展晨检工作,主动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镇卫生院和疾控中心,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3.及时隔离传染源。学生发病期间由家长带回家治疗或入院治疗,体温下降48小时后方可上学。
4.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村民的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加强偏远的地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政府有责任加大力度,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改水改厕,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6.建立健全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三级防保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加强对于村医及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报告意识。
7.各地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晨检制度和缺勤登记制度,以便能及早发现和报告疫情,及时采取措施。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主动建立相互沟通、信息通报的合作机制,有效防范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8.流感的流行季节即将来临,应严格按照广东省卫生厅印发的《广东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指引》和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和处理指引》要求,规范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
第五篇:城关小学水痘病例的调查报告(精选)
岐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 城关小学学生中发生水痘病例的调查报告
县卫生局、县教育体育局:
2012年11月22日,我中心接到市疾控中心传防科发来水痘聚集性病例调查处理意见书。接到报告后,我中心立即于11月23日组织人员前往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予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城关小学共有六个年级32个班,学生共计2017名,教师95名,发病一年级四班67名学生,二年级一班64人,五年级二班67人。
二、发病情况
该校首发病例自11月14日出现,为二年级一班陈佳蓉,主要症状为皮肤出现疱状皮疹、发热,11月16日经县医院诊断为水断痘,现病情平稳,居家观察;第二例病例一年级四班庞羽莹于11月16日出现类似症经县医院诊断为水痘,在医院院液体治疗后,现病情平稳;第三例病例为五年级二班苏佳怡因发热、出疹于11月21日经县医院诊断为水痘,现在医院液体治疗,病情平稳。止11月23日调查时,该校再无新发病例,累计发病三例,发病三个班级再无病例发生。
二、流行病学调查
所有发病学生同属一校,这些发病学生均无外出史,首发 1 病例未提供明确的接触史,所有发病学生间不排除共同接触史(同一教学楼)。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通过对发病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调查了解初步判断为水痘病例引起的交叉感染事件,并有局部爆发的趋势。(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2、初步分析该校学生发病原因有:一是最初首发病例出现水痘病例后,学校未高度重视,对本病例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也未采取果断措施;二是学校对学生晨检和学生请假原因询查制度不能坚持经常,对发病学生基本情况了解不祥;三是目前进入冬季,气候寒冷,学生抵抗力低加之学校学生聚集性较强,卫生习惯差,学校消毒、预防等措施落实不到位,所以造成相互传播引起的聚集性病例。
四、防控措施
1、重新修订并完善学校传染病预防预案,落实责任,明确职责,今后严格按照学校传染病管理要求做好晨检、病假考核询查等工作。
2、以班为单位严密观察学生健康状况,若有发病立即建议在家隔离治疗,待症状消失疱疹结痂干燥并经治疗单位检查后出具治疗痊愈证明后方可返校上课。
3、建议学校对有发病学生进行动态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密切监测同一班级其余学生,同时对全校学生普及水痘防治知识,并建议口服增强免疫、抗病毒等药物进行预防。
4、加强教室空气流通,指定专人每日用0.5%过氧乙酸、维氯或食醋熏蒸对教室进行两次空气消毒,对课桌椅、门把手用84消毒液檫抹消毒,教室要坚持开窗通风换气。
5、平时坚持利用宣传栏、卫生知识课、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宣传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增强其防病意识。
6、要求告知家长增强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告诫学生不要到人群密集场所,建议家长给适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
7、建议教育局及时督导学校落实各种防控措施。
岐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