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麻疹病例个案调查报告(供基层单位)
麻疹病例个案调查报告(参考模板)
(基层调查单位用)
1.背景信息
1.1近一年以来当地麻疹发病情况。
1.2 病例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学、流动情况、近期旅行史等。
2.病例发病就诊经过、诊断情况
3.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病例分类情况
4.病例感染来源分析
5.病例免疫史情况
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剂次、接种时间、疫苗种类、未种或迟种原因。
6.病例接触者情况
6.1 日常生活接触
调查密切接触者基本情况、与病例的关系和接触情况、既往麻疹患病史和免疫史、是否发病、是否应急接种等情况。
6.2 集体环境接触情况
所在集体单位人数、年龄构成、接触方式及频率、是否开展应急接种及接种结果、后续发病情况。
7.控制措施
7.1 病例管理、治疗情况
7.2 病例隔离情况
8.调查小结
9.附个案调查表、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一览表。
第二篇:麻疹确诊病例调查报告撰写内容格式
麻疹确诊病例调查报告撰写内容格式
1、疫情的发现经过
病例如何发现的?大疫情?主动搜索?家长报告?“道听途说”?
2、病例的基本情况
病例出生日期,职业,工作单位等
3、病例的发病就诊情况
病例何时发病?首发症状是什么?详细描述病例的各种临床症状及其发生的时间,如XX日发热,体温?,服用药物情况?XX日出疹,疹子的形状,痛痒,顺序等等。病例何时就诊?在哪家医疗机构?
4、疫情发生地的基本情况
病例现住址的一般情况,所在接种点的情况,一类疫苗的接种率情况,麻疹疫苗的接种情况,麻疹逾期未种跟踪情况等
5、疫情发生地现场走访的情况
患者周围人群的发病情况(幼儿询问周围经常在一起的其他儿童发病和免疫情况,幼儿园和学校要调查同班级学生的发病和免疫情况),至少调查5人以上。
6、免疫史:病例的风疹、麻疹等相关疫苗的接种情况(针次、时间、名称等),要现场看到接种证,不能提供接种证的可查看儿童免疫信息化系统或前往其接种的医疗进行调查,如上述两种方法均不能得到接种情况,则询问家长
7、接触史:病例在发病前的一个最长潜伏期内是否接触过类似的病例
8、活动史:病例在发病前的一个最长潜伏期内是否外出?到过哪些可能的暴露地点,如医疗机构,其他病例家中等
9、应急接种情况:接种人员的性别、年龄、接触方式等
10、控制措施
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医院隔离或居家隔离
对病例周围人群进行应急接种:通过调查对与病例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接种,附上接种者的名单。
做好病例居住地、生活和活动场所的消毒工作
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其他针对性措施:如在调查接种点时发现的问题,可提出针对性措施,如每月跟踪麻疹疫苗逾期未种者,至8月龄麻疹疫苗优先接种等。
第三篇:关于徐集2009年麻疹病例的专题调查报告
关于徐集乡2009年2例麻疹病例个案调查的专题报告
涟水县徐集乡卫生院贾正凯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自开展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年麻疹发病情况有上升趋势,为进一步了解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策略,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对我乡2009年所发生的2例麻疹病例发病情况进行了个案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事件经过
2009年,徐集乡卫生院防保所疫情管理人员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检索到属地徐集乡发生麻疹确诊病例2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涟水县人民医院报告1例,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报告1例。因麻疹是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又是我国在2012年需要消除的传染病,而且两例病例均发生在同一村同一组,我们高度重视,在防保所长贾正凯的带领下,和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人员一道,对2例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疫苗接种史、麻疹接触史、发病前3周内是否去公共场所以及母亲年龄、疫苗接种史、是否患过麻疹等。通过调查,病例有发热、全身皮疹,有咳嗽、卡他症状,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二、疫源地基本情况
徐集乡位于废黄河北岸,涟水县域东部,东与南集镇相邻,西与涟城镇交界,南与淮安区茭菱乡接壤,北与本县小李集工业园区、黄营乡毗邻。地势南高北洼,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1.9 1
公顷,辖15个村(居委会),105个村民小组,8566户,4.0万人口。是水旱并存的粮油轮作地区,境内为平原,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我乡隶属涟水县,地处苏北,经济基础差,儿童家长文化素质及自我保健意识偏低,对免疫规划划认识不足,不能主动进行预防接种;我乡已多年没有麻疹病例大面积发生,在环境中通过接触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通过自然感染而获得免疫的儿童相应减少,且在农村,超生现象非常严重,这些超生儿童难以保证计划免疫,导致易感人群大量积累,麻疹病例的发生。
三、核实诊断
1、临床表现。病例均有发热、全身皮疹,有咳嗽、卡他症状,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2、实验室检测。涟水县人民医院、淮安市第四人民院诊断的2例病例经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采用ELISA法血清学检测IgM阳性,确诊为麻疹。
3、主要诊断依据
(1)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徐集乡隶属涟水县,2009年有2例散在麻疹疫情发生。
(2)临床症状比较典型。患者有发热、全身皮疹,有咳嗽、卡他症状。
(3)实验室检查:指示病例采集血标本经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采用ELISA法血清学检测,IgM阳性的确诊为麻疹。
各级医院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后作出麻疹的诊断。
四、流行病学特征
1、时间分布。麻疹病例主要发生在5月份,病例发病时间从5月5日至5月15日, 计2例。
2、人群分布。2例病例均为散居儿童(婴幼儿),且均为男性,患者男女病例之比为2:0。其中,5个月的1例,9个月的1例。
3、地点分布。2例病例均为徐集乡左程村左刘组。
4、免疫史。经调查有2例患者中,有1例未接种过麻疹类疫苗(其中1例5个月,未达到麻疹疫苗免疫程序),有1例刚达到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接种时间,但没有及时接种。
5、全县发病情况。涟水县2009年发生58例麻疹病人,发病率为5.52/10万,我乡共发生确诊麻疹病人2例,按照县疾控中心要求,对所有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书写专题调查报告。
五、发病的主要因素
1、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的感染率高达90%。自从开展计划免疫以来,我县麻疹流行病学规律是每隔3~4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尽管与麻疹疫苗接种前相比呈现低流行状态,但规律并没有被打破。我乡2009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例,年均发病率5/10万,2、现行的麻疹疫苗接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年下降,或初次免疫失败未产生抗体。在疫苗时代孕产妇麻疹抗体主要来自
人工自动免疫,其免疫力不如自然感染麻疹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容易下降,致使婴儿从母体获得的胎传抗体消失过快所致。
3、麻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进行传播,农村通风不善,麻疹的流行易于实现。加之,涟水的地方风俗,人的一生必须出一次疹,出疹后要捂,不能见风,导致疫情发生后,就诊不及时。
4、全乡已多年无麻疹发生,人群预防意识淡薄,加之,徐集乡是外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外来人口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居住环境较差,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是我乡麻疹发病的主要群体,麻疹类疫苗接种率不高,群体未形成稳定的免疫保护屏障,也是引起本乡麻疹发病增多的主要因素。
六、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价
1、领导重视、反应迅速,判断准确。因麻疹是计划免疫针对疾病,麻疹疫情发生后,启动了徐集乡麻疹疫情监测应急预案,县、乡及村三级共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措施等工作,能迅速到达现场进行调查,为及时准确地采取控制措施提供详尽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查明原因控制疫情奠定了基础。
2、措施果断有力,及时隔离治疗现症病人。在确定为麻疹疫情发生后,果断采取就地隔离治疗、应急预防接种等措施,为成功控制疫情并阻止疫情向更大范围扩散提供了保障。
3、发生疫情的村,对公共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实行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迅速开展应急预防接种工作。对周围密切接种者进行麻疹类疫苗应急接种,以形成稳固的免疫屏障。
4、加强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亲朋好友、家长不带儿童探视生病的幼儿,增加户外活动。加强疫情监测,督促村医主动搜索并上报麻疹疫情。
麻疹疫情发生后,徐集乡防保所在县疾控中心指导下进行了调查处理,依据科学防治、严格控制传染源的原则,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积极救治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未引起麻疹疫情的暴发和流行。
七、问题和建议
我乡隶属涟水,地处苏北,经济基础差,儿童家长文化素质及自我保健意识偏低,对免疫规划划认识不足,不能主动进行预防接种;我乡已多年没有麻疹病例发生,在环境中通过接触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通过自然感染而获得免疫的儿童相应减少,导致易感人群大量积累。
要控制麻疹的发生和流行,我们以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开展麻疹强化免疫。
针对近几年麻疹疫情上升的趋势,迅速遏制疫情上升势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江苏省消除麻疹行动计划(2007-2012年)》,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标。
2、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
加强对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管理,提高麻疹疫苗及时率及加强免疫率。开展全乡常住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未种儿童进行补种;在正常门诊日,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预约,及时接
种,及时补种,确保适龄儿童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在搞好基础免疫的同时,进一步搞好加强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
3、提高麻疹疫情监测敏感性。狠抓麻疹疫情监测的敏感性,对每一个麻疹疑似病例要求及时报告、及时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周围接触者及时开展应急免疫。
4、贯彻落实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条例》,落实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积极做好学生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5、提高麻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样、及时检测、及时诊断、及时应急免疫,努力提高疑似麻疹病例实验室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6、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对于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或无有效接种证的外来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7、加强免疫规划宣传。广泛宣传,提高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同时加强预防接种工作者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有效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四篇:乙肝病例个案调查表
乙肝病例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号:(报告卡编号)□□□□□□□□□□□□□□□□□□ 调查单位所在县(区)编码:□□□□□□ 调查单位类别:①医疗机构②疾控机构□
调查单位级别:①乡镇级②县(区)级③地市级④省级□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A1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
A2民族:①汉族②蒙族③藏族④维吾尔族⑤壮族 ⑥回族⑦满族⑧其它(请注明)□ A3文化程度:
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中专)④大专⑤本科及以上□ A4婚姻:
①未婚②已婚③离异④同居⑤丧偶□ A5 集体居住地址:,联系电话: A6居住地类型: ①城镇②农村□ A7诊断单位级别:
①村级医生②乡镇医院③县(区)级医院④地市级医院⑤省级医院□ A8实验室检测结果: A8.1 HBsAg阳性时间: ①>6个月 ②6个月内由阴性转为阳性 ③ 既往未检测或结果不详 □ A8.2首次出现乙肝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①年月 ②无症状 □A8.3本次ALT:U/L A8.4抗-HBc IgM 1:1000检测结果: ①阳性②阴性③未测□ A8.5肝穿检测结果:
①急性病变②慢性病变 ③未测□
第二部分 既往免疫史及肝病史
B1乙肝免疫史
B1.1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吗?
①否②是③不清楚□
B1.2如接种过乙肝疫苗,打过几针?
①1针②2针③3针④超过3针⑤记不清 □
B1.3如接种过乙肝疫苗,请填写接种时间:(最后一针接种时间,共接种几针乙肝疫苗?)
第一针:年月日□□□□□□□□ 第二针:年月日□□□□□□□□ 第三针:年月日□□□□□□□□
B1.4接种乙肝疫苗最后一针1~2月后,是否检测过抗-HBs?
第五篇:乙型肝炎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乙型肝炎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调查单位:
编号
一、患者情况
l、姓名:
户主姓名:
家庭住址:
□□□□□□□□□□□□
□
3、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2、性别:(1)男(2)女
4、与户主关系:(1)户主(2)父子(女)(3)母子(女)
□
5、乙肝疫苗接种史:(0)无(1)有(2)不详
□
6、乙肝疫苗接种日期: 第1针
年 月 日 □□/□□/□□
第2针
年 月 日 □□/□□/□□
第3针
年 月 日 □□/□□/□□
7、首次就诊日期:
年 月 日
□□/□□/□□(4)兄弟姐妹(5)其他
8、本次就诊单位:(1)省级(2)地级(3)县级(4)乡级(5)村级
□
9、诊断依据:症状体征:(0)无(1)有
□ 肝功能:(0)正常(1)异常 IU/L(3)未做
□(4)乡级(5)村级
□10乙肝病毒感染标志:(1)HBsAg阳性(2)HBeAg阳性
(3)抗-HBc阳性(4)未检测
首次就诊单位:(1)省级
(2)地(市)级
(3)县级
□或□或□
11、本次发病前是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0)是(1)不是(2)不详 □
以下项目仅调查既往无乙肝病史、初次发病的乙肝病人。
二、有关因素调查
(一)接受医疗服务情况(发病前1个月至半年内)
1、发病前半年是否患过其它疾病(0)无(1)有
如患过其它疾病,记录病名
2、住 院:(0)无(1)有
□
□
住院时间: 年 月 日
□□/□□/□□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
医疗单位:(1)省级(2)地(区)级(3)县级(4)乡级
□ 住院科室:(1)内科(2)外科(3)妇产科(4)小儿科
(5)传染科(6)其它
□
3、手 术(0)无(1)有
□
何种手术:
□□/□□/□□
手术单位:(1)省级(2)地(区)级(3)县级(4)乡级
□
4、受血史(0)无(1)有
□
受血次数:
次
□□ 手术时间: 年 月 日
累计受血量: 毫升
受血起止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
5、献血史:(0)无(1)有
□
献血次数: 次
□ 医疗单位:(1)省级(2)地(区)级(3)县级(4)乡级
献血单位:
□
6、有无注射史(1)有(2)无(3)不详
□
献血类型:(1)献全血(2)献血浆(3)两者均献
(二)家庭接触情况
□
与患者关系(1)父子(女)(2)母子(女)(3)兄弟姐妹(4)其它 □ 共用牙刷:(0)无(1)有
□ 共用刷牙杯:(0)无(1)有
□ 家庭内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0)无(1)有(2)不详
调查者: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