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四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共5篇)

时间:2019-05-13 15:4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聊城四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聊城四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第一篇:聊城四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聊城四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聊城第四中学

聊城四中坐落在景色秀丽的东昌湖畔,是东昌区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成立于1962年,占地面积33151平方米,现有56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8个班,学生1080人,高中38个班,学生2620人,住宿生1500余人,在职教工287人。学历达标率100%,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3人,中级教师105人,形成了合理优质的教师梯队。

学校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精致化教学,营建精品化学校”为目标,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方针,确立了以人为本、以质取胜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养成教育、成功教育、自我教育的新思想,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严抓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迅速。

自我省全面开展普通高中课程实验工作以来,在省市等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指导下,我校上上下下都积极行动起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课程实验工作中。校长室、行政各职能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和布置工作,制定了高中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全体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的高中课程培训和教研,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的通知》精神,对照《山东省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评估标准》,对近几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结果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课程理念(自评得分50分)

理念的学习与宣传到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促进了课程理念的全面实施。

1、理念学习积极到位。(自评得分20分)在课程理念实施中,学校首先从理念学习入手,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强化了对课程实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高中课程实施工作的各项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如《聊城四中实施课程工作领导小组》、《聊城四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聊城四中课程指导委员会》等。多次召开研讨会,认真学习《山东省课程实施方案(试行)》,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各种方案。在学期之初,制定详细周密的发展规划,并对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各处室在学期初都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中间阶段及时召开反馈会议,无论是学校领导小组还是各职能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都有详实、全面地记录。为把课程实施的内容落实到每位教师,学校健全了学习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深入学习课程实施方案,每年进行一次有关内容的考试,通过不同形式的会议进行交流,在读书笔记检查中,把对课程实施方案学习的检查放在重要的位置,并根据学习记录的情况分出不同的等级,对优秀者进行表扬,较差者进行督促。

为转变部分教师和家长的落后理念,学校通过各种会议、校报、校本教材、校园广播室、校园网等渠道和形式,及时全面地宣传课程理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观念上加强教师投身课改的自觉性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2、理念体现科学先进。(自评得分30分)针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提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办学理念,学校课程理念的实施也是遵循了这一理念,通过课程理念的实施从而达到“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思想,为此,学校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办符合素质教育,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学校。

我校是市级规范化学校,“高中综合办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多年来一直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营造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学校从每个细节着手,从励志警语的制定到宣传橱窗的文章,从每位教师教案编写的变化到学校整体办学思路的调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着手,打造了一个理念先进、科学规范、严谨高效的舆论氛围。

第二部分

课程开设(自评得分140分)

课程计划周密规范,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开设科学合理,课程开设确保了学生素质全面的提高。

1、课程计划周密规范(自评得分30分)

我校认真贯彻《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文件精神,学校成立了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课程学科指导组,制定了《聊城四中高中课程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设定的“学习领域”的“必修”、“选修”、“实践”三大课程的结构模式,严格遵循课程的计划节数来编排课程计划,同时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形成与国家课程计划相一致的课程结构体系,满足了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的需要。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电教中心、各科目(学科)负责人等组成的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各学科课程小组,其核心成员为本学科任课教师。按照《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制定了学校选课指导方案,编写了《聊城四中高中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课程指导委员会及时对各学科课程小组上交的开课方案进行汇总和调整,在此基础上列出和公布下一学期供学生选择的所有课程的总清单。在期末放假前,学生依据学校公布的拟开课程清单,在教师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学习意愿进行选课,填写选课单。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填写的选课单进行统计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上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课程指导委员会对全校各班汇总上来的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和大汇总并作适当调整,最后编排出下一学期的课程表。学生依据学校课表确认和调整自己所选的课程,制定自己的课表。

学校给学生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意见,对各门课程简介、选课基本程序及模式、选课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不同发展需求的选课模式、学分计算方法、成绩考核方式、普通高中毕业要求、高校招生等进行说明和指导,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保障。

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和学生家长负起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期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2、科目开设科学合理(自评得分110分)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学时实施课程,并从自身教学的需要出发,在保证开足所有必修模块课时的同时,我校积极采取措施,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模块教学任务。注重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学时和质量,确保国家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在各学科专任教师方面,我校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各学科的教师进行合理分配,配齐各科的专任教师以保证高中必修模块的有效开展。

我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选修I模块按课程计划安排在高二年级开设。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II校本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课程委员会成功地开发各具校本特色的选修课程,开设国学课,如《弟子规》《论语》等,既学习文化知识,丰富文化底蕴,又让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开发各种德育读本,对学生进行惜时、感恩、国防、环保等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育人的教育。在三个年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定期聘请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到校给学生作报告,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校本课程的内容紧密结合校情,讲究科学、实用,体现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第三部分

课程资源(自评得分50分)

结构合理、专业发展潜力大的教师队伍与一流的办学条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教师队伍建设潜力大。(自评得分25分)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素质。我校一直把教师专业成长放在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通过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师德征文、师德演讲、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学习等活动加强师德培养,聊城四中也以教师队伍素质高,能力强,干劲大,有着优良的团队精神而在全市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我校专任教师本科达标率为100%,老、中、青结构合理,完全能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学校建立了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教师工作热情高。学校重点建设了以下四项工程:

一是

实施“借脑兴校工程”。学校每年都派出100多人次到潍坊、济南、北京、江苏等地的名校进行学习,在走出去的基础上,还积极地“请进来”。一年来,学校就先后聘请了市教研室的领导到校给师生作专题报告。

二是“骨干教师培养工程”(1358工程)。建立了完备的教师业务档案,尤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从师德、依法执教、学生管理及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以及教学技能方面进行岗前培训。力争教师一年教学入门,三年教学基本功过关,五年教有特色,八年争创省市县级教学能手。这样学校采取分层、分类进行锻造和培养的策略,形成市、县、校三级骨干教师管理网络。

三是“精品课带动工程”。近几年,我校有27位教师在市级以上竞赛活动中展示过“精品课”,其中人获得优质课一等奖,人获得省级优质课二等奖。

为发挥这些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学校实行 “传帮带”工程,通过拜师结对,每年都组织“入门课”“基本功过关课”“示范课”“研究课”“实验课”等活动。这样,进一步挖掘了校骨干教师所具备的潜质和实力,促进新老教师的交流、合作,敦促青年教师更快成长,使师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是“继续教育工程”。学校鼓励教师自学和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倡导读书、研究、做学问,引导教师走出经验型,努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2009年我校被评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2、办学条件一流。(自评得分15分)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的方针,大力提高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设施齐全。建有先进的微机教室、多媒体科学报告厅、演播室、仪器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画室及设计室等。以及目前全市最先进的集双向控制、教学评估、闭路电视、VOD点播、智能广播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开通了校园网,建立了学校网站,教师办公室的所有微机都与校园网连接,达到了资源共享,并成为北大附中网校的示范校、聊城大学艺术学院教育基地。这也标志着聊城四中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设有专用的艺术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音乐器材室、美术教室、画室、美术器材室等,每单室的使用面积均超过100平方米。体育场开阔,除300米跑道,还有篮球场,乒乓球活动场地等,体育器材配置到位,数量充足,种类齐全,完全能满足专业训练和体育活动的需求。实验设施完备,目前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4个,仪器室3个,准备室3个,各室面积均超过100平方米,实验仪器材料按教育部二类标准配备,演示实验能同时满足5组,分组实验两个平行班可同时进行。电教器材室是电教设备管理中心和电教资料的储藏中心,现存有微机光盘172套,vcd光盘629套,磁带1286盘,录像带195盘,各科幻灯片50余套。我校于2003年1月开通校园网,使教室内微机可以直接访问因特网,还可以与各办公室微机直接连接,促进了网络教学。网上图书馆也已于2008年建成,实现了网上图书资料信息的查询和图书资料共享。同年还把60座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二个微机室使用。图书室使用面积200多平方米,藏书近11万册,且复本不超过5本,一个教工阅览室和四个学生阅览室使用面积超过700平方米,阅览位置超过400个。订阅期刊杂志201种,现存3000余册。近两年来,学校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投入30余万元,对各类教学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每年每生16元的电教器材资料费专款专用。学校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为将这些设施设备的使用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各位工作人员认真规范地管理各种仪器设备,严格借用制度,认真记录借用、损坏、维修保养、增减等情况。材料翔实,准确,并及时存档。当前,各处室均保存着历年的借用纪录。不同处室还根据自身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记录积累档案材料,如图书室借阅,每天记录教师上阅览课的借阅情况,整理借阅书籍。实验室采用通知单的方式,要求老师记录实验情况。学生分组实验还要求学生如实填写交接单,责任到人,既提高了实验效果,又杜绝了仪器的损坏和材料的浪费。微机教室和语音室也采取了类似做法,每一个机座都有一个记录本,要求学生认真填写,提高了利用率,也有效防止了人为损坏。

3、充分拓展可利用资源。(自评得分10分)

随着省教育厅“规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不断突显,为使它们和学校教育做到有机地结合,学校积极开展家庭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1)建立家长学校,每一学期都与家长进行交流。(2)建立教师家访制度。社区图书室和农村文化大院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资源。(3)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观孔繁森纪念馆,范筑先纪念馆,湖西敬老院,丰富假期生活,提高自身素质。(4)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编辑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自评得分145分)

教学研究深入扎实,教学活动丰富高效,课程实施严谨规范。

1、教学研究深入扎实。(自评得分35分)课程方案如何有效的实施,这向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问题上,我校认识到位,行动积极。建立健全了“校长室——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机构,并成立了督导室,分工明确,各教研组每学期都有具体的教研计划,教研计划针对性强,符合学校实际。

教务处督导室积极开展工作,学期之初制定周密的教研计划,学期末及时进行总结。为把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到实处,更加扎实有效,学校又组织了很多不拘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外出学习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课,学校还组织新聘教师入门课、青年教师过关课,全体教师撰写教学案和教学反思等,这些活动都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宗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学校还适时鼓励表彰先进备课组教研组及个人。

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我校的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目前学校已经制作课件达300多个,先后有27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2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6人获得市模范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人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等省级荣誉称号,人获得聊城市优秀教师、聊城市教学能手等市级荣誉称号。

2、教学活动灵动高效。(自评得分50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机制,才能在质量竞争中取得最终和最大的优势。我校认真研究省市下发的《关于深化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老师备课根据学情在知识、能力、价值观方面进行充分备课,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低效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大胆探究。努力实践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说课,磨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入门课、基本功过关课,中年教师研究课、汇报课以及课堂教学大比武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要求每节课的理念都按照新课程实施方案中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符合“五个转变”和探究性教学的要求,教学目标既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又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教学内容科学、严谨、完整,体现思想性和时代性,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得到培养与发展,学校每学期的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以及推门听课制度,有效地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学校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第二课堂和特长生的培养,各学科都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每学期都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各种演讲比赛和辩论赛、书法比赛、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晚会、元旦文艺晚会、篮球比赛、越野赛、拔河比赛、运动会、各种报告会、诗歌朗诵会、校园歌手大赛、大合唱比赛等,这些活动丰富活跃了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兴趣和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了锻炼和熏陶。我校艺体教学连续多年在全市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多名学生在市县运动会、艺术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每个年级都成立了研究性学习组织,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实施方案和评价制度,定期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反映良好。

学校建立了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制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学校各部门职责。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搞好社区服务,如到宜坤和金冠两家化工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服务,清扫大街,协助社区清扫厕所、清除杂草垃圾等。通过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丰富了教育资源,拓宽了育人天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教育活动丰富多彩。(自评得分20分)

学校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常规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始,政教处通过班级督导报等形式每周通报各班常规管理情况,团委通过升旗仪式、校会、广播、每周一的大典等形式开展了感恩教育、惜时教育和自信心培养等一系列活动。各班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定期召开班会,班会主题大多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制定,班会效果显著。

在主题教育中,我校以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为指导,严谨务实、措施得力,坚持德、智、体、美并举,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素质培养课题组实验基地、聊城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基地、聊城市高考优胜单位,聊城市百姓口碑最佳单位。学校聘请一名法律副校长,定期召开法律报告会。学校还组织了“法制宣传报告会”、“交通安全报告会”、“向不文明告别”、“18岁成人宣誓仪式”、“远离网吧,拒绝污染”、“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系列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校团委组织的以“收集废纸,保护环境,奉献爱心”为内容的“青春暖流”助学活动已集资近6万元,救助贫困生近300人次,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成为全县团委学习的典型,事迹被《聊城日报》《大众日报》报道。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学校团委组织各班向四川灾区捐款近7万元,为本校学生

和外校生

捐款共计近5万多元,为他们家庭解决了很大困难。

为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校先后邀请李阳疯狂英语讲师蔡睿、激励大师赵一博和广西教授黄耀全到学校进行讲座和演讲。

4、课业负担轻,严格执行省规范要求。(自评得分40分)

在课程实施中,学校严格遵守上级的有关办学规范的要求,学校把“山东省高中办学规范40条”印发给每个班级和办公室,对每个班、每位教师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走读生每天到校时间不早于7点,晚自习自愿到校学习且可以提前一节自习离校,寄宿生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到晚22点,每天保证学生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双休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导处出台了《作业管理规定》,对作业布置进行了规范,布置作业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并分层次布置作业。在内容上体现实践性、探究性。不定期通过学评教等形式了解教师布置作业情况,对不按要求布置作业的的老师及时提出批评。

教辅资料的选用完全符合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各任课教师只能选用完全符合省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教学资料。学校不定期对老师选用资料情况进行调查,彻底杜绝了教师滥用资料的现象。

学校上午和下午各有30分钟开展两操活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半小时,外加每周的体育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上。学校还通过组织越野赛、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各年级每学期两次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每年组织学生到区医院进行体检。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被评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和“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第五部分 课程评价

(自评得分95分)

学业评价科学合理,基础素养评价客观公正,课程评价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1、学业评价规范严谨。(自评得分50分)

为搞好学分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学分认定组织机构,有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副校长牵头,精选了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教师具体负责。学校按照《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建立严格的学分认定工作制度和学分认定诚信制度,学校一再强调: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个人的责任,从而使得学分认定程序规范、科学、合理、公开、诚信。在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学校进行了宣传发动,严格每一个细节,保障了每个考场都是严格规范的标准考场,没有任何一名学生因违反考试纪律而受到处罚。

2、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扎实细致。(自评得分45分)

课程评价是教育教学管理行之有效的手段,为把评价落实到每一个方面,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以业务副校长为组长的基础素质评定小组,以各年级主任为组长的年级基础素质评定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班级评定小组。对各小组都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对职责落实不到位的小组,学校及时进行调度,确保工作按时高效的完成。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和评定细则,制定具体的评定程序及规则并进行公示,对评定中出现的分歧和对公示后评定结果的争议进行仲裁。各年级在领导小组和评定小组的指导下具体实施对学生的基础素质评价,评价公平、公正、公开,可操作性强,有实效性,规范有序。在评价中,建立公示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综合素质评价中可能危害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小组投诉,学校对出现的问题在充分了解情况前提下要及时予以处理;异议较大的严重问题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仲裁,通过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从而使得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激励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注入新功能和新技术,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印制《聊城四中学生成长手册》和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每学期安排一次班级、年级展示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水平,培养学生展示自己、反思自己的能力。

课程实施特色鲜明(自评得分20分)

课程实施特色是学校文化长时间的积淀,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具体表现。先进的课程理念,规范到位的措施,开设齐全的课程,安排合理的必修选修,制定科学的课程开设方案,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决策、管理和技术保障。深入扎实的教育教学研究,丰富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严谨规范的课程实施,丰富了教育资源,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始,通过升旗仪式、班会等形式开展了感恩、惜时和自信心培养等系列活动。校团委组织的多年来,学校一直被评为“共青团工作先进(红旗)单位”,“爱国主义电影教育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高中综合办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并连年获得市、区各类文艺演出的一等奖。

学校非常重视第二课堂和特长生的培养,注重开展文体活动,注重开展各学科的兴趣探究活动,注重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师德教育,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先进的内部管理机制,并运用“成功从心开始”的理念,以“培植正确人生理念,强化信念,播种成功”为基点,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激励强化师生的爱校意识,争先创优精神及改革创新能力,形成了独特的聊城四中校园文化,学校广播站、报社、电视台、自励读书社、文学社、美术社、艺术团、运动队等社团,极大丰富了学校文化生活,为师生创造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天地。同时大力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形成了教师愿教——乐教——善教——会教,学生愿学——乐学——善学——会学的良好氛围,大幅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综合能力,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多次聘请蒋正荣、赵一博等教授专家到校作励志、成就人生等演讲,先后获得“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校开展“和谐课堂”活动,推广“少教多学,当堂达成”的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课型研究中得到贯彻深入,校本教研开展的有声有色,有一名教师获得“山东省校本教研先进个人”称号,学校获得“山东省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称号。

综合上述,对照《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的评估标准》,我校进行了全面自查和认真总结,合计总分为500分,自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不足之处,还特恳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及时修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把我校各方面的工作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二篇: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认识到位,实施有序,成效显著

——拦隆口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2010年9月,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以来,在省、市、县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认真贯彻高中新课程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工作为使命,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高中新课程的研究、培训、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工作,认真探索高中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课改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校及课改年级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32个,其中高中部18个,初中部14个。在校学生1611名,其中初中705名,高中906名。教师163人,其中高级教师36名,研究生4名,教师本科率76.9%,省十杰教师1名,县级名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25名,校级骨干66名。建立了学校信息中心、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备课室和网络教室,现有多媒体教室12个,微机室4个。

2、课改年级基本情况

课改年级一共有学生692人,13个教学班,每班有学生五十来人。任课教师64人,其中6人还担任其它年级学科教学任务,教学任务较繁重,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22人。

二、我校课程改革前期准备情况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打造特色管理

2010年青海省决定2010年秋季全面推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学校领导高瞻远瞩,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将是学校走出应试教育,提升办学品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2010年9月,学校将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同创建特色管理结合起来,着手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组建了十个组织机构,一是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新课程实施工作决策。二是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与研究小组”,负责新课程实施工作推进与研究。三是学校“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小组”,负责教学过程管理。四是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学分的认定及管理。五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组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六是学校“课程设置及选课指导小组”,负责课程设置和指导学生选课。七是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小组”,负责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中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八是学校“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负责校本教研积分管理制度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九是“教师评价、教师培训与研修领导小组”,负责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教师培训、研修。十是学校“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提供所需的资金、器材、场地等。以上组织机构的建立,使学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各职能机构各尽其责,使新课程在我校能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

2、加大宣传、转变观念、奠定思想基础

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推行之际,我校多次召开行政会议,共同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论、文件精神和课改省市的有益经验等,从领导层面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务处、教研组有关人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改革培训会;2010年秋季开学前期,学校就着手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教务处精心选择新课改资料及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相关的系列制度上传到校园网,印发到各教研组、备课组,布置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研修活动;教务处召开课改年级教师会就新课程通识内容、课程初步方案的形成和实施作了分析、讲解; 2010年秋季开学初,学校组织召开了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及家长培训会,会上教务处、政教处领导分别就新课程改革情况以及学分认定、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专题讲话,同时还给家长印发了《给全体高一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课程改革通识内容及学校的实施方案与具体措施等;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橱窗和《拦中教务之窗》平台,大力宣传高中新课程实施,内容具体,宣传到位,如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前的课程改革有什么不同,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了什么,如何进行学分认定及管理,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及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设及管理,综合实践活动与社区服务的实施与管理,学生如何应对高中新课程实施等,广泛地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程实施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课程实施的工作中去。

总之,通过学习、讨论、培训、宣传等方式,我校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了解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方案、措施及意义,增强了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树立新的理念,转变普通高中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以及课程管理与评价观,从而为新课程实施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3、加强教师培训,打造特色师资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认识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关系到新课程教学的成败。为此,学校把针对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作为实施新课程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分段实施”的方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采取学校、年级组、备课组分层管理模式和专家讲解,小组研究,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去年暑假期间组织高中教师参加了网络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及省、市组织的学科集中培训,今年也进行了高中课改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利用年级组、教研组活动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青海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湟中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县上统一征订有关学科实施读本,同时,派出7名教师参加北京、重庆、青海主办的国家级新课程实施培训,派出4名教师参加山东新课程实施考查培训,回来后又承担了对高一年级教师的二级培训。另外,教务处、学生管理处负责人赴新课程实施实验省区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高中新课程实施培训,在去年高一新生军训阅兵式及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领导发表了实施高中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讲话,阐述了新课程实施的目的、任务,对高一新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期望。如:2010年11月26日我校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研究性学习专 题工作会议,并到湟中一中观摩学习,上学期先后组织我校高一各备课组教师到师大附中、湟川一分校、西宁五中等学校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去湟中一中、多巴中学参加高中课改现场会、研究性学习观摩活动。通过培训和学习,教师基本上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找准了前进的方向。此外,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参加教研组内培训,主要有高一备课组介绍教材整合与使用及校本选修课的开设,学习相关新课程实施资料等。学校安排教师自主学习,将新课程实施的理论学习作为今后教师的业务进修的主要内容。本学期9月8日第八、九节教研组活动时间高二学科备课组与高一学科备课组进行结对子新课改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转变我校领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我校教师新课程的教学水平取到了积极的作用。

4、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根据青海省及湟中县课程改革的文件精神,我校制订了《拦中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拦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方案(试行)》《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拦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拦中新课程培训实施方案》《拦中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指导方案》《拦隆口中学校本教研积分管理办法》和《拦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方案,并及时将以上方案印发给全体师生。方案的制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划,对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使全体师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能明确目标、有章可循。

三、学校课程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课程实施情况

学校根据《青海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制订《拦隆口中学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并按规定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学校目前开设的课程及周课时数为:语、数、外各6节;理、化各4节;生、政、史、地各3节;体育、信息各2节;研究性学习1节;美、音各0.5节,此外还开设了1节班会活动课和1节校本选修课。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1、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军训: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一般在每年8月份对高一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

校内活动:在非毕业年级各班轮流进行为期三天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每周班、团会活动时间,各班开展演讲、辩论及主题教育等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举办校田径运动会;举办书法绘画比赛及展览活动;举办读书周、科技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建立学生会,实行楼层长、宿舍长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突出学生自主管理。

校外活动:主要是指学校团委开展的社区服务系列活动,以及学校各种学生小组组织的校外公益活动。

2、社区服务

由政教处和学校团委统一规划,班主任具体布置,学生利用寒暑假实施。

3、研究性学习

我校在课改年级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目前主要由各学科任课教师担任辅导教师,时间实行固定和弹性课时制。研究性学习活动在上学期已确定了有实际意义的、具有可行性、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的情况下,进行了开题报告,到现在第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已经完成,我校高一(1)班第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零食对中学生身体的危害》在我县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上获奖,现高二年级第二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学生充分利用暑假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正在课题的结题阶段,新高一年级选定了一些优秀教师为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并在第二周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培训会,本周指导教师就如何开展好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培训,第五周将进行在班级进行开题报告展示,计划在18周完成第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评价、展示。

(三)校本课程开设准备情况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已初具规模,学生选课走班有序进行,已形成自己的课程建设模式,其中已开设《故事与素材作文指导》《古诗词鉴赏》《几何画板》《高中数学知识延伸》《阅读技巧训练》等13门校本课程,其中《几何画板》《舞蹈编导》《农民画》《中华美德18讲》等已成为我校的特色课程,照顾了学生个性差异,张扬了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能飞则飞、能跑则跑”,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每周二第八节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走班上课,高一年级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开发的26门课程的基础上选了18门课程正在组织学生选课,下周也将开课。从目前状况来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我校新课程改革与实施中的一大亮点。

(四)学生学分认定执行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 学校制定了《拦隆口中学学分认定方案》,明确了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规定了学分认定的程序,建立了学分管理制度。并将该方案发到了每位课改年级师生及家长手中。同时设计了《学科模块学分认定申请表》。该申请表是每位任课教师就自己所教模块给全班每个同学做出的“过程性评价”和“学科模块测试”的等级分认定表,各任课教师把认定表填好后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负责将每个学生的学分认定表存档。

学科模块学习成绩(100%)=出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方面(10%)+平时检测(10%)+模块考试成绩(60%),其中过程性评价(40%)由任课教师按《拦隆口中学过程性量化手册》的标准进行评价,模块学习成绩汇总后分2-A、2-B、2-C、D四个等级,对于模块学习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学校将不认定该模块的学分,补考安排在下学期开学初。上年高一年级必修课各模块的学分认定工作已经完成,目前班主任汇总后交至学生管理处存档。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较广,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重点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等。后者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中。整个综合素质评价按照学校制定的方案,坚持综合性、科学性、激励性、导向性原则,实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综合评价小组评定等环节。评价要求客观真实地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划定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是学生反思、检查、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教育过程,对规范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学习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五)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益

从新课程实施一开始,我校着眼于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关注点,开展以此为目标的一系列教学听评课活动,组织了高一年级8名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进行探讨“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压缩教师授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校高一年级教师带着对新课程的初步认识与理解,课堂中教学方式逐步的在发生着转变。如:高一理综备课组提炼出的“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新知识的引入-----新知识讲授----反馈练习----归纳整理----适时检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上学期高一年级教师每两周进行一次“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的编写工作,以上模式的运用已作为我校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内容之一,且已纳入教师的岗位考核中,以鼓励教师大胆积极地运用和实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高

一、高二年级教室墙上三面都有黑板,这为更多的学生展示提供了平台。建立QQ群为进行网上交流、互动搭建平台;利用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试开期,要求教师积极学习和下载相关的一些学案、课件等,进行“修改——试用——再修改”工作。总之,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转变。

四、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们在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上竭尽全力,进行了认真学习和大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新课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刻,方法措施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课程开设还存在困难,教学资源非常缺乏,通用技术受到实验场地及师资的限制,虽然开了课,但效果不太好,通用技术的实验室建设也迫在眉睫。

2、教师的学习还有待加强,除了少部分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学习以外,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实施还是停留在自学、向本校教师学习或网络学习上,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师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3、研究性学习,缺乏专职教师,缺乏专业指导,实施中存在一定困难,进展比较缓慢,开展得不够得力,多数还在探索当中。

4、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或多或少影响着教师们的新课程教学过程。

5、新课程的实施与现代化设备的关系更加密切,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课堂会变得更加吸引学生,但是目前高一年级只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两套设备可供使用,显然是不够用。

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给目前的学校和教师带来不小的困难,按相关要求,电子档案、纸质档案、记录、评价手册,需要学校和教师完成的内容过于繁复,劳动量大,重复性劳动过多。如何将其合理整合,删繁就简,这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进行研究的问题。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

1、组织全体教师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吃透新课程实质,用新课程理论武装全体教师的头脑。

2、继续组织有关学科、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借“它山之石”,促自己的发展。

3、努力探索新课程的新路子,大胆创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快完善新课程的方法、措施。

4、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

在课改中,我们要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的运作方式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前进,促进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5、培养一批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通过搭建平台,给政策,使名师脱颖而出,利用名师效应来影响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湟中县拦隆口中学

2011年9月15日

第三篇: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总结汇报材料

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总结汇报材料

鹤壁市综合高中

按照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的要求,我校从2009年9月起积极稳妥地开展了高一新课改实验,实施新课改年级的实验教师共21人,学生人数320人。在三年的普通高中新课改试验期间里,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下,我校强化措施、稳妥推进,广大实验教师锐意改革,不断探索,高中课改进展顺利,态势良好,现将我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规章制度,措施得力 1.学习文件、制定方案:

2009年暑期学校就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准备纳入了整体工作,成立了由明修选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德育、后勤的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主任为成员的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领导小组的五项职责,同时还成立了由教学校长为组长,各学科组长为成员的我校新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必修课课时、必选课的开设、选修Ⅱ的设置等),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教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等具体工作。

本着理念在先的原则,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让全体教师较为全面地了解新课程实验意义、目标和实施的具体方案,树立迎接新课程的信心。为我校顺利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根据我市有关新课程试验方案的要求以及山城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学分认定管理方案(试行)》以及《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学生综合评价实施细则》,为高中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2.强化学习、重视培训:为保证高中新课程积极稳妥地开展,我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先后完成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新课程通识培训,由全体实验教师参加的新课程学科培训,学校主管领导还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组织的赴福建新课程研讨班,学校自行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赴郑州、南阳、开封、洛阳、济源等地新课程研讨会,在校本培训方面,我校坚持专业引领与个人反思、同行互助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同时,为了使实验教师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除要求各备课组网上查找资料、资源共享外,学校还投资近5千元购买有关新课程的文本资料、录像光盘、新课程课堂实录等资料,供实验教师校本教研学习、参考,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3.科研引领、注重实效:新课程实施三年来,教师们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解决新课程课时少与教材内容多的矛盾,合作探究与时间紧的矛盾,课程标准如何与高考衔接等问题。面对这些困惑,我们的做法是“科研引领,注重实效”。我校参与了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的《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组。期望在专家的引领下,实施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教学,目前此项课题正在试验阶段。另外就是强化校本教研。制定了《四十七中学集体备课制度》,提出了在集体备课中要做到“三定、五统一、一交流”,为确保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正常进行,由学校教学处和年级组为每一备课组选定备课时间和地点(均不在教研活动时间),并要求每个备课组提前一个月写出备课组活动计划备主管领导检查。为确保新课程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推进,使每一名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里都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除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能够一视同仁以外,还要求备课组在每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都要出一套达标练习卷,并且以*号提示不同层次学生应掌握到的尺度,以保证学习尖子生能“吃得好”,学习中等生能“吃得饱”,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吃得了”。4.行动学习、促进提高:目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种培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除了有教师自身的内驱力缺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重培训、轻实践、无反思。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反映在三个能力方面即业务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而这三方面能力的提高,哪个方面也不是单纯靠培训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培训和行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行动加反思。为此,学校在07年10月出台了关于《四十七中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意见》,在业务能力方面,实行以考带训,定于每学年开始前进行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的教师学科业务水平测试。范围:近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精选,并规定连续两年成绩优异的教师,可以三年之内免考,并作为校内评聘、推荐各级各类教师称号的重要依据。在科研能力方面,除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以外,要求每位一线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在寒假前举办每年一届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年会,并在校园网上开辟反思案例专栏。在教学能力方面,根据我校青年教师的1、3、5工程,结合教育局星级课达标活动,以公开课和常态课相结合的方式,适时举办新课程观摩活动,以次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以校为本,注重实践 在近一年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深感悟到,在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上,要立足我校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寻找教育的生长点,在实践中寻找工作的突破点。

1.对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我们是逐步探索,走向常态的:我们在高一第一学期的做法是,教师根据实际提出研究性课题,学生结合自身爱好及特长选择课题(即课题的提出以教师为主),每周拿出三个课时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学期末,也组织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但通过调研和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人员太多;地点问题;兴趣问题;难度很大。上学期根据实际,重新修订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即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及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研究,并自找指导教师,(即课题的提出以学生为主,教师提出合理性建议)由课题小组根据实际提出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我们认为,这一做法,更加尊重学生特长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研究,更具有实效性。上周刚刚开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但又发现了一些问题:选题不合适;研究过程不科学;结题成果不规范。本学期又重新审视了实施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正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先用4课时由主讲教师介绍诸如“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选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结题”以及研究性学习与高考的关系等。在进行研究。(费用问题)

2.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也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我们认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属通识技术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无论学生在高中毕业后继续升学或直接就业都应该学习这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为此,学校在通用技术专职教师缺乏的实际情况下,抽调一名物理本科毕业且电脑技术娴熟的教师充当通用技术专职教师,从2006年9月开始,在高一年级14个教学班全部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这门课的开设确实收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提高了他们的技术素养,教师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广泛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本门课程开设的需要,学校在2007年3月又调入一名通用技术专职教师,并计划装配两个通用技术实验室。同时,这门课的开设,也锻炼了教师,发现了人才。我校的吴连江老师,在07年5月学校举办的新课程展示活动中,被市教研室发现,去年10月份受市教研室委托作为主讲教师参与了陕西省新课程通用技术学科培训,12月份又被市教研室聘为天津市通用技术兼职教研员。目前我校已有三名市级兼职教研员。3.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此次新课程实验,应以更新观念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关键,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抓住课堂这一教育教学主阵地,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研活动,以多种课型为切入点,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增删教学内容、安排课时计划、确定三维目标及教学重点,尤其是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进行研究,精心准备,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使用教材上的困惑,在实际教学中逐步使教师理解新课程、适应新课程。二是进行典型课例研究,每周选择一节典型课例进行集体备课,指派一名教师上这节课,教师相互听课,互相评课。一学期下来,每个备课组组织这样的课有10余节。另外,我们还发挥了示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在市、区做新课程的研究课,其中,霍兰梅老师做的一节市级研究课,受到听课教师和专家的好评。穆恒老师、孔德明老师和吴俊华老师等也都做了区级新课程研究课。由于老师们是抱着学习和研究的心态做课,呈现的都是常态课,既注重课堂的预设,更注重课堂的生成,因而研究课在听课教师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三是要求每一名实验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体验,撰写新课程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吸取经验,在反思中总结不足,在反思中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新课程实施近以来,我校广大教师投入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力求做到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上,逐渐形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的,学有兴趣,学有后劲。在教学策略上,力图实现四大转变:即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3)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

(4)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面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

三.几点困惑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还不能完全摆脱旧的模式;对新课程与考试评价特别是与高考的关系还不能很好理清,另外,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缺乏,原有的资源还没有完全进行重新整合配置。

2.过程评价的形式、内容和实效三者还不能做到很好的统一,导致过程评价实施缓慢。加重过程评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部分,我校在过程评价方面做了积极地探索,制订过程评价方案并积极落实,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习惯了原来的单一评价而还不习惯多元综合评价;二是感觉评价的过程太复杂,填写内容多,操作起来困难大,实际是还没有找到常态的多元评价方法;三是把评价表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汇总工作量很大,而又缺乏实效性。

3、对于如何处理新教材内容多而课时紧的矛盾,如何有效的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及如何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实现等所有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都是我们今后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逐步探索的。四.今后的工作构想

1.进一步探索适合我校对教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探索出促进学生成才、教师发展的评价方式方法,追求体现评价的主体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特征。研制《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成长记录袋》、《教师成长记录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多元化、新型的评价体系。

2.学科组要进一步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策略的四大转变;建立学生个性化的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制度。

3.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丰富多彩选修课,加大选课指导力度。力争在三年内开发出具有标志性的校本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进而构建出含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等四类具有我校特色的四十七中学课程体系。

以上就新课程实施情况作了简要的汇报,我们的认识、遇到的困惑以及今后的构想。新课程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使学校从现在的进入新课程、到逐步适应新课程最终到全社会都能够欣赏新课程。在践行新课程的过程中,使我们的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

2008年3 月20日

第四篇: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感想

实施政治新课程感言

成县一中:贾启明

经过一年多的理论培训学习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操作,使我深深的感到:新课改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积极投身到教改实践活动中去的。通过参与充分认识到这次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大环境下,做为政治课教师要想达到此目标,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但一系列新问题也随之而来。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要从学生自己的兴趣出发,引导其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富有策略性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一种愉悦的探索氛围。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创设丰富的画面形象,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形成创新能力。

其次,要恰当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学的关系。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的是学生自我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这是其主体性的显著表现。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阅读、思考、提问、练习与反思,不应以教代学,发展必须主动。主学是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自我学习、自主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理解新课程的理念,重要的是教法不拘一格,要开放,要让学生有体验、有实践,真正的有所收获。

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让学生体验理论的生成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享受发现的乐趣,品味成功的喜悦。这就给教师提出来更高的综合要求。具体表现在:

第一、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

第二、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真正的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教师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就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而言,过去由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部分组成。而新课程则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设置了四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共同组成必修课程。此外,还增设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六门共同组成选修课程。其内容涵盖除了传统教材经济、政治、哲学外,还涉及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思维、法律常识、伦理道德常识,甚至信息网络技术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这对我们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尤其是那些长期专于旧教材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老师需要重新拿起相应的教材,自觉积极主动去钻研,精通相关知识。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博览群书,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新课程改革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第三、积极探索,创新教法学法。

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法的设计和学法的指导上。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长进能力。而伴随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过去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广大教师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第四、加强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在本次课改学科培训中,特别提到要“以研究的眼光看待教科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于课程改革的创造性与困难性,更由于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与复杂性,因此实现课改新理念目标不可能单纯依靠某个权威或指导性文件获得彻底的解决。因此,作为实践者的教师,应该结束长期以来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而代之以积极、主动的新形象,即教师--研究者。教学研究不应该只是教学研究专家的专利,从事教学实践的教师,也应该从事教学研究,教学研究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内容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群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即研究者。实际上,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广大教师要树立教学研究的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参与,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深入的教学研究(包括总结与反思)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第五、提升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然而课堂驾驭能力不同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效大不一样。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师解决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作为广大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中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大胆转变教师的角色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先生教书,学生念书”,只重视“书”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以人为本”,切实提高教学的发展功效与育人功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老师只是导演、是配角,学生才是演员、是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要求我们老师要大胆转变角色,要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方式,要善于扮演导演角色把学生推上“舞台”由他们去“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想,同时老师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真正做到活而不乱,一堂课就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氛围中、秩序井然地得以完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要认真组织课堂的讨论活动

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爱因斯坦也说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和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教材中讨论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在教授中一定要认真组织。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论题进行讨论,教师适当的给各小组进行理论指导,不断的引导他们得出观点,并尊重和支持他们具有个性的观点,最后让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给全班同汇报他们的结论或观点。这样做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流技巧等多维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三、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我们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生会自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调查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一些主观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谈他们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会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促使他们个性的成长,锻炼全面的素质能力,而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来死记硬背。

四、运用多元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日益暴露出其诸多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十分必要。新课标强调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总之,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要勇于实践,不断加深自己对新教材的认识,并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更广泛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反思和研究,在与学生互动中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法,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对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作出有益的探索。

贾启明

2011-9-5

第五篇: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高台一中政史地教研室

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从2010年秋学期开始,我校开始在高一年级使用按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这标志着我们正式实施新课程改革。一学期以来,我们思想政治科全体教师,坚决贯彻新课改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一、深入学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课改理论,培训教师提高素质。实施新课改前后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统一培训外,主要采取了两种培训学习的形式,自学和集中辅导,以自学为主。通过学习培训,我们初步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制定的课改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贯彻新课程理念、走进新课改

1、确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宗旨。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成为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课堂教学目标上,坚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三维”是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两个重视: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4、转变教学方法,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落实到实处,体现在每一个课堂教学中。主要做到:(1)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3)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好奇心喜欢提出各种问题,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激励和开发。(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们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教学活动突出和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的特点。例如,按照思想政治课程“生活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我们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求做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

6、评价办法上的初步实施:(1)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转为结果过程并重;(2)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课上的好坏由过去只听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发展,转为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3)注重开放性评价。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倾听社会各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评价;(4)提倡自我评价,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工作、表现做出书面形式的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5)领导评价:根据每位教师学期的工作,表现过程、考核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发展。

三、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可喜变化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高中政治学科新教材的四个必修模块,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每个单元的后面均有探究性学习的课题,我们都能尽可能地积极的开展。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3、课堂教学氛围的变化,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四、实施新课程的几个问题

1、教学是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课改实践中,有的教师对“三维”目标认识不够,出现重视知识能力目标实现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于是有的教师又走向另下

极端,一味地抛开课本,将课堂变成学生表演或讨论的舞台,就连教师起码的引导、启发都没有,从而无法实现知识目标。

2、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不大。《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辅助教学,但从实际实施来看,效果不大。有的课件制作过于简单,只是利用多媒体的显现功能,也就是说只是发挥其“板书”的作用,而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互动、交流、资源库等功能的却很少见;有的课件制作又过于花俏,“课堂热闹,课后不知道”,本末倒置。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难以实现。

3、教材内容多和教学时间少的问题。高中政治课必修有四个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时数为36学时。如果每周是二节课的话,一个学期基本上完一个模块,选修课程在高一高二就很难开设。

4、对学生的评价上,特别是形成性评价,讲的容易做起来困难,课堂教学中很难每节课都开展,加上各种评价材料的汇总等,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劳动量。

下载聊城四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聊城四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靖远二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共5则)

    靖远二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总根据甘肃省教育厅、白银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部署,我校根据新课改政策要求与学校实际,对新课程实验作了大量的......

    广州市白云区高中新课程实施总结材料(共五篇)

    广州市白云区高中新课程实施总结材料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部音乐学科高中音乐新课程已开设了三年多,较之以往的《音乐欣赏》,无疑更具挑战性,是一个更理性、更专业、覆盖面更......

    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实施步骤(5篇)

    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实施步骤 (一)课程培训阶段 1.培训内容 通识培训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基础教......

    多悦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多悦高中 多悦高中是眉山市东坡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地处多悦镇,距眉山市区22公里,离多悦场镇1.5公里。可以说前不沾村,后不着店。有一条乡级公路......

    芝芳学校新课程实施自查报告

    芝芳学校新课程实施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我校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读通知,成立组织机构,严格按通知要求收集、整理、归档各种资料。现汇报如下,请予评估审查。 一、学校......

    实施新课程

    实施新课程,促师生共同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项教育创新的系统工程,它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机遇、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探索。在六年的课改实践中,我校全体干部、教师以积极、......

    实施高中新课程心得体会(何莉英)[共5篇]

    激趣探究创新 实施高中新课程心得体会 洋县城关中学 何利英 长期以来,我们遵循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安排实验;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教学模式,没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

    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实施和感受

    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实施和感受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此外还注重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技术实践能力、对先进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方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