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探究

时间:2019-05-13 16:2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探究》。

第一篇: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探究

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探究

摘要: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修养、优化人的性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它能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的审美生活成为可能。教师在对幼儿园的艺术教育课程模式进行构建时应当恰当的将艺术活动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让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相互结合,从而多方位的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艺术;艺术教育;课程模式

前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能够让幼儿通过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方式去学习或者掌握一些知识,本文将对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以及教学模式的创设与构建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一、创设与艺术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在整体环境的创设上,主要以明亮、跳跃、积极向上的橙、黄、蓝、绿为主打色调,对孩子进行欢快、暖色调的审美熏陶。在公共地方呈现艺术作品时,主要以世界名画、抽象画为主,并根据需要经常更换,以给孩子宽阔的想像空间。在这种艺术氛围熏陶下,孩子对作品的理解是多样的,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达,比如说与画等。基于他们的这种需求,我们注重给孩子提供审美与表现的平台,如在每幅画的下面都提供一本小本子,随时记录孩子对作品的理解,我们称它为“画中话”,它成了走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另一方面在对班级的小环境进行创设时也应当注重营造艺术氛围,比如创建自然角,教师可以利用猪肝或者是轮胎等废旧物品进行点缀,而且在整体的布局与规划上也应当注重营造艺术氛围,在氛围的营造上,教师突出让幼儿感受到一种大师的风范,比如像大师一样的说、像大师一样的做、像大师一样的唱和像大师一样的画等。在这种氛围熏陶下,孩子们变得更自主了,学习已成为他们的渴望和享受。

二、探究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模式

2.1主题背景下的艺术综合教育活动。首先,我们在主题的选择上尽量考虑易于孩子艺术表现与艺术创造的主题,如:“京剧”“乐队”“我与大师”“美丽的厦门”“花”等。其次,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的真谛,我们注意以幼儿经验和生活为基础,挖掘若干个与主题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从而产生一定主题背景下的艺术综合教育。如:京剧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当将它纳入一个主题探究活动时,我们首先和孩子前去参观戏曲舞蹈学校,通过听介绍、看戏服、与戏曲舞蹈学校学生一起练功等,使孩子对京剧艺术有了初步的印象。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小朋友收集更多的资料,并且对这些相关的资料进行简单的鉴赏并且让小朋友们互相甲流一下,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小朋友的积极性,从而有了艺术表征活动,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京剧脸谱、京剧服饰、京剧道具等。在系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一个艺术综合活动“锣鼓经”产生了,孩子们在这活动中获得一种整合的理念,其多元审美经验也被点燃――活动中伴着富有节奏的锣鼓点子,孩子们看到身着华丽服饰的武生角色阔步走来,欣喜中上前触摸,惊叹于服饰做工的精细,图案的对称……在这种“整合”“体验”“探究“等过程中,孩子的整体审美心理得到发展。

2.2学科中的艺术综合教育活动。在学科内部,我们注意挖掘相关领域存在的共同审美要素,通过艺术品之间的形式同构和情感同构,使之尽可能产生整体的审美效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相关教师可以借助古老而又经典的“猫和老鼠”音乐游戏将音乐与文学、美术同构,让幼儿从中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景剧的表演乐趣。活动一开始,教师借助语音总谱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欢快旋律和节奏,如音乐起,教师模仿小老鼠的样子,有节奏地朗诵,接着教师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如“听到这音乐,小老鼠的心情怎么样”等让幼儿感知快乐心情与音乐间的匹配,感受欢快音乐给人带来的情绪体验。当幼儿熟悉的第二段音乐“波斯猫”响起的时候,教师巧妙地将猫与老鼠的故事情景与绘画相融,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图谱,创编歌词,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找出文学、音乐、美术的同构点,体味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将艺术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

3.1创造艺术意境。幼儿园应当将日常生活中每个环节都充分的利用起来,从而做到对小朋友进行有目的熏陶。如早晨幼儿人园时,我们播放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幼儿一进园就进入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给幼儿一天的好心情;在幼儿进餐时,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抒情浪漫的散文,使之心情舒畅,增进食欲;另外在小朋友睡午觉之前,幼儿园可以播放一些有助于睡眠的舒缓音乐,从而为小朋友营造出安静的氛围。

3.2开展体艺活动,搭建训练美的平台。花样体育是一种综合表演,幼儿借助各种运动器械,在音乐伴奏下完成各种动作,活动中动静交替、难易相交,幼儿随着音乐的快慢,在活动中体会无穷的乐趣。我园将花样体育很巧妙地融进幼儿平日户外活动中,幼儿在这种美与乐的体验中获得身心愉悦。同时,我园的早间户外区域性体育活动也是一大特色。每日清晨,当动感十足的音乐响起,孩子们便主动选择器械,合作布置户外场地,以分区形式听音乐自由换区玩耍,一切都显得那么自主与惬意。

3.3通过游戏让小朋友感受表现之美。表演游戏中也可从场地的布置、音乐的渗透、情节的想像、道具的制作等方面进行引导。当然,教师在组织游戏中,要注意幼儿快乐和诙谐幽默的游戏性体验,这样,孩子才会心情愉悦地进行游戏,充分感受其中的快乐。

3.4组织表演,让幼儿抒发快乐的情感体验。奥尔夫说过:“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动作。”[4]。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孩子情感的抒发,如我园下午离园前组织“快乐互动”,教师和幼儿在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京调中演绎旦角与丑角互逗的风趣与诙谐,在有浓厚异域风情的“阿拉伯之夜”中展现异域风采,体验真正的互动与快乐。

四、总结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这个环节的教育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而艺术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培养小朋友的艺术细胞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所以艺术教育应当通过一种合适的模式来传达给小朋友,以便于他们能够较好的接受,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迎杰,张小将.儿童艺术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价值探析.学前教育研究,2006。[2]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石晓波.用游戏、快乐、理解承载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研究,2007。

第二篇:金融特色课程教育模式探究

我校的财商教育,起源于2003年学校举行的第一届模拟商品交易会,并开始探索校本的金融特色课程,该课程2012年通过广州市高中特色课程次重点立项。十多年来,学校由最初只有几个摊位的纯粹试验性的活动,发展成为一门以充实的实践基地为依托,具有丰富的理论课程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课程,影响力辐射周边,深受同行及社会认可的综合性特色课程。我校金融理财特色课程基于学校的“至真文化”建设,以“博物博学,求真育人”为课程理念,通过“尚真、求真、行真”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生培育成为“至真”之人。具体来说,尚真就是通过透视现实生活中各类真实的金融现象,让学生明白金融对国家、对社会和对个人的意义;求真就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等形式去学习和体会各种金融理财方式,探求金融真知,不断提高自己的财商和综合素质;行真就是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正确理解和支持国家的金融政策,努力维护国家健康的金融秩序,正确理财,点亮自己的财智人生。我校金融特色课程的课程安排与实施、实施的成效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如下。

一、课程安排与实施

我校金融特色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两大类,每学年两类课程的课时加起来超过二十个课时。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调整,目前理论课程主要由《个人财务策划》《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外汇》《保险》《期货》《货币》等子课程组成。理论课程由我校政治老师承担一部分,另一部分主要是邀请一些大学的专家、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来给学生们上课。上课所用的教材一开始主要是以我校政治老师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理财金钥匙》和《金融透视》为主。2015年8月,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生金融理财专题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广州市教育局穗教基教(2015)49号文中明确指出,2015年秋季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等36所中小学开展金融理财专题教育试点,我校是越秀区唯一一所高中试点,并且配备专用教材《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读本》。这本专用教材对于补充我校校本课程教材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现在我们的理论课程所用的教材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校本教材和专用教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虽然是理论课程,但上课的形式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有讲座、看视频、游戏、知识抢答、案例分析、辩论赛、理财小测试等。每一次的理论课程,学生都是在一个自由活泼、欢声笑语的课堂中获取知识。

理论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金融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金融理财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用的,但这并不是我校金融特色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我们更希望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调整、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我校金融特色课程在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积极寻找和发掘合适的实践基地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实践活动,现在的实践基地包括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实验基地、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花旗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开展的实践活动包括有商品交易会、理财大赛、金融社活动、中国工商银行“财智人生”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等。

1.商品交易会

自2003年举办第一届商品交易会以来,我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是我校的一项品牌活动,2009年底曾被市教研室作为示范项目组织全市观摩活动。该活动由学校政治科组主办,它把经济、金融知识延伸到课堂外,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综合应用的平台,突显了我校的“三自”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也贯彻了特色课程“博物博学,求真育人”的课程理念。

商品交易会活动整个流程都是模拟真实的经营场景:各参展商在参展前必须制订合理的融资方案,参与投标,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开展摊位投标竞拍,将迎春花市的招标模式引进校园,增加商交会的趣味性和现实感;商品交易会活动现场又设有消费者协会接受现场举报,以及对参展商进行评比和表彰,活动后也会开展问卷调查反馈,为下一届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对于商品交易会这一项活动,师生们热情高涨,参与度高,近几年展出的摊位均多达80个,师生同乐探索商品交易的乐趣。商品交易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以致用的平台。

2.理财大赛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中学生的金融知识,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生涯规划意识,我校政治科与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联手,从2014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两届金融理财规划比赛。

比赛共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学生亲临花旗银行广东省分行参观,接受理财知识培训,第二阶段学生利用暑假分小组制作理财规划个案,第三阶段暑假结束后进行学生理财规划个案评选并进行决赛展示。理财大赛的决赛我们邀请了花旗银行的五位专业理财师和我校政治科组长张洪海教师和负责金融特色课程的杨平平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以保证评选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两届的比赛评审们都认为参赛同学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心思和创意,并能够把重要的理财概念灵活运用到理财规划上。同学们对策划理财规划时各种考虑因素的把握,以及对不同投资工具的认识和运用,也给在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届理财大赛期间,适逢广州市率先在中小学开展金融理财课试点,我校作为试点学校之一,本次决赛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及《南方都市报》记者均到现场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3.金融社活动

(2)与中华财经联盟定期邀请华师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开展ci课程。子课程主要包括:走进企业的世界;o2o商务模式的发展前景;华为的崛起;华为小米价格战;价格歧视;央行降息等课程,从全方位为高中生打造个性化经济学课程。这些课程也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每次都获益良多。

(3)金融社花市挑战赛。为提高金融社成员的交流、交易、财务管理等能力,也根据广州传统文化的特点,我校金融社每年春节前会举行金融社花市挑战赛。即广州春节花市前,由金融社成员自由组团,自行设计活动方案,自主报名参加广州市迎春花市活动。花市活动的销售方案、经费预算、融资方案、销售过程由各小组自行制定。评比标准主要是通过在花市中销售商品获取的利润来判断。

4.中国工商银行“财智人生”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从2015学年开始,由营业部团委牵头,海印支行和庙前直街支行组织实施,诚邀个人金融业务部、结算与电子银行部及其他相关部室协办,在我校首次开展2016“财智人生”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将以我校金融特色课程为载体,以普及中学生银行业务知识、提高中学生银行业务办理生活技能、提升中学生财商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理财大讲堂、银行实地参观、银行业务体验及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

(1)理财大讲堂活动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两个模块,针对不同对象分别开展亲子讲堂和教职员工讲堂两个专题讲座。

(2)银行实地参观是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参观钱币、银行设备、银行卡等实物展览、银行业务区域,以真人演示银行业务操作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理财知识,树立理财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财富。

(3)银行业务体验活动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各类银行业务的熟悉,以预约办理业务的模式,通过家长陪同学生到指定网点办理银行业务,让学生掌握办理银行业务的基本常识,让学生树立自主理财意识,提高学生理财能力。

(4)组织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已参加银行实地参观和业务体验学习的学生,以“我的理财故事”“我的‘利是’,我做主”“巧用零花钱”“我的财富梦想”“财智人生,由我做主”“我的理财计划书”等为主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或真实的个人理财故事,参加“财智人生,由我做主”财商素质教育系列活动征文比赛。

二、金融特色课程实施效果

1.从学生成长来看:自从我们开发和应用金融特色课程以来,我们结合学校生源实际,整合周边丰富的人文、社会等有利资源,将学生带出了教室、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金融理财知识,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提高了财商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调整、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很多学生在参加高中政治小论文比赛的时候写的金融理财方面的小论文均获得市区的奖项。许多学生上大学以后也成为自己所在高校金融社团的骨干,如2011届毕业生张?o,上大学后担任华南农业大学金融社团主席;2012届毕业生郑颖思,上大学后担任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社外联部长。许多大学读了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也主动回学校给师弟师妹们讲课。很多同学在写学习金融特色课程的成长感悟中也表示现在与家长的交流又多了一个话题,对知识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知识确实是包罗万象的,除了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这些高中的必修课程之外,其实还有非常广阔的学习空间。

2.从教师成长来看:教学是双向的,学生成长的同时,老师们也在成长。金融特色课程的开设让很多教师更深刻地领会了新课程的理念,并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在金融特色课程的教学中,打破原有的禁锢,不再是纸上谈兵,不再是“填鸭式”,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上。在金融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权威,师生之间是平等交流的关系。2012年,我校政治科老师申报了越秀区科信局的课题《高中政治活动课程特色研究》,其中商品交易会、金融社活动、理财大赛、商赛等金融特色课程都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课题研究人员是政治科组的一线教师,有着亲历的直接经验,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时间都在五年以上,本课题研究至今发表获奖论文十几篇。目前本课题正在进行结题申报中。

三、金融特色课程的社会影响

我校金融特色课程开设至今已经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2014年5月31日《信息时报》a09版报道:《今年广州中小学教育改革提速,市十六中校长杨霞解读该校办学经验与探索――以特色课程推动教学创新》对外展示了我校金融特色课程的风采。此后《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也纷纷报道了我校的金融特色课程。2015年10月23日,“普汇金融知识平台――中小学金融知识教育服务专业委员会”入驻我校,对我校的金融理财特色课进行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2015年11月4日下午,半岛电视台驻京分社也对我校的金融特色课程进行了采访和拍摄。每年4月举行的商品交易会现在不仅成为全校师生的一大盛会,也成为许多媒体前来采访报道的热点,更是周边许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的好机会,如10中、13中、40中等兄弟学校,甚至华南区最高学府中山大学的学生每年都会来我校参观商品交易会,并借鉴我校的经验回到自己的学校举办相似的活动。香港大学有个课题研究小组也是以我校的金融特色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目前,我校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中心的实践基地。

未来国际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国际的较量将从硝烟战场转移到金融货币这个无硝烟的战场,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高素养的、懂经济的、有创新能力的通才和专才,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深化。2015年,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目前,财商教育在国内的中小学教育中??未普及甚至是空白,在一些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一些学校从开展素质教育的角度,自主地、自发地、探索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如理财活动,模拟商品交易会活动„„没有体系,没有教材,凭着学校各自对这方面的理解,在社团活动或兴趣班或特色课程里开展,自由发展。而我校在这方面算是走在了广州市的前列。既然比其他学校起步得早,我们就希望能够一直引领下去。因此,我们会不断探究更加行之有效的金融特色课程教育模式,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认识、管理、创造财富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未来社会。

第三篇: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究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究

一、《艺术概论》课程作用

艺术概论是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概括地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侧重从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介绍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与鉴赏方法。是研究艺术及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艺术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提高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探索《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有效化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学要反映新时代发展的脉搏和旋律.最终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和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性的优秀人才。因此,推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推进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前提。

2、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建设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将过去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拓展为利用网络资源、网上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纲要和书目较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来选择学习内容,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感官的有效刺激。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学会学习,促进全面发展。面对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艺术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艺术概论的教学改革就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既能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又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真正使吉林艺术学院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

三、《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设计

1、实施“分级”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艺术学院分为表演类专业、造型类专业、综合类专业、成人艺术学习等。不同专业类型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使同一类专业中也有着细化专业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专业特色,进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概论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2、在教学目的上,不再片面强调建构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而是强调学生能通过学习艺术概论这门课程.能以所学艺术原理分析、解决具体艺术问题,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没必要按教材逐章节讲授,可以选择同学感兴趣的艺术问题,将艺术家的人格与艺术现象密切结合起来,把艺术作品也艺术家的创作联系起来。将理性化的艺术理论教学与感性化的艺术审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观看有价值的艺术多媒体资源包括有教学意义的影视资源,展开分析讨论和交流互动,使学生通过心灵、情感,包括人格的渠道进入到艺术发展的生命流程,感同身受优秀中外艺术家人格力量的浸染与震撼。使学生在对中外优秀艺术家的人格精神、审美形象和情感世界的全面把握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丰富教学实践,有组织地进行学生的展演活动和各专业学生之间的展演活动的互动。包括学生的展演活动的互相观摩和学生各专业的交叉。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弊端,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及发展趋势,改革被动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重新建立新型教学关系,改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方面的矛盾对立态势和敷衍态度。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帮助学生产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索,形成深刻的理论思辩,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全面发展,以新颍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回到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学功能。引领学生寻找知识海洋中的航标与源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术视野和思想视野。

(1)、建构和谐教学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这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重要,其实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为了改变紧张的教学气氛,更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更好完成理论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他们宽容和理解,多进行赏识和鼓励。艺术概论课堂对艺术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有共同关注的对象,能更好的拉近师生的关系,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

(2)、采用理论讲授与声像结合的教学方法。

艺术概论教学,可以利用学生们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形象教学辅助理论讲授的方式,来逐步形成学生理性思辩的思维模式。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进行声象展示,优化教学视听环境。这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艺术概论》教学长期以来因脱离实体而导致的对艺术对象描述及分析的“苍白无力”,学生对其理解易产生盲目性和偏差性的情况,又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欣赏到优质的艺术作品,并使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运用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美的鉴赏与分析,并据此引导学生尝试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动手撰写艺术创作申述和艺术作品品评等文章.以达到艺术基础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效果.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增强其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同时也了解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艺术实践中运用艺术理论加以引导。

(3)、网络教学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个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平台。艺术概论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只要条件许可,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网络艺术概论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方式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网络上对学习内容的讨论更自由,更开放,也可以有让更多的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刺激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思考。但网络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约束,需要学生自觉学习。所以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配合原有的教学方法,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形式要有集中,有分散;有讲授,有讨论。

(4)、实践性教学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可以把艺术理论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使学生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发现艺术理论的一些规律,使其学习到的内容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比如艺术创作理论、艺术作品理论、艺术接受理论等完全可以和学生的写生、演出、创作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要从生活走进课堂,又要从课堂走向生活。并从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学习,拓展学生思维,使其理论学习成为其真正的能力。当然实践性教学要信赖于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并要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实现的。

4、建设更新“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与内容。

“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材的更新建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的瞬间化,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化周期越来越短,学生在校期间所接收的专业知识常常在若干年之后就开始面临更新,为此。抓住教材内容的建设的十分重要.重新撰写一部既能体现艺术学科的整体风貌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符合不同学生文化背景和兴趣特点的艺术概论教材。力求使新编的艺术概论教材切实能达到:突破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突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5、考评方式创新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评价方式。艺术概论课程传统的考试方式过于单一.也显呆板,主要是以卷面试题方式呈现。在当代以美的教育为前提指导下,考试评价方式也许多元化更能考评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可以把试卷考评、实践学习理论习得和艺术理论运用考评、艺术赏析文章写作考评、网络考评、小组论文、课改报告、制作的课件等多种考评方式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考核,可能会使学生更能自主地进入到艺术概论的学习中来。总之。在美的教育和感召下,以美的名义在艺术概论教学中和学生多做一些心灵的交流和碰撞.希望会擦出一串串美的火花。

第四篇: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新课程标准•语文》中指出:“语文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语文教学可以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显然,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中落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将从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角度来谈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二、高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探究准备

任何实践活动都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探究活动也不例外。因此,师生在进入探究活动前都必须做好一定的准备,以便在活动中顺利地扫除障碍、克服困难,从而使探究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

1.心理上的准备。这里的心理准备包括意识、兴趣、情绪以及意志力等。师生首先要明确树立探究的意识,带着一定的探究兴趣进入活动中,缺乏明确的探究意识或对探究活动不感兴趣都会影响探究活动的开展甚至直接导致探究的失败,因此激发师生探究兴趣,树立探究意识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首要点。其次,在探究过程中师生的探究兴趣很难始终保持高昂,于是调动师生探究的情绪成为探究活动开展的必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像指挥家那样有节奏地调节师生情绪指引着探究活动曲折波澜式前进。另外,师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引导着学生从挫折中崛起,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地接近成功、走向成功。

2.知识的准备。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文学科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学科的探究活动略有不同,具有学科的典型特点,特别需要一定的积累,因此缺乏与探究主题相关的知识积累会直接影响探究的质量。相对于毫无准备的探究活动而言,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无疑会让探究活动朝着更理性、更深邃、更开阔的方向发展。所以,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必须建构一定的学科知识积累,比如字词积累、文学文体常识积累、阅读方法积累、写作手法积累等等。3.工具的准备。针对探究主题可以在课前做一些教辅工具上的准备,比如教学课件、教学图片、音像资

料等等,准备得愈充分,活动开展就愈顺畅。

(二)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安排成三个环节来进行,即设问——究问——答问。当然,一堂课中,问题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但探究的模式却可以是一致的。

1.设问。设问即提出问题。首先,问题的提出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新

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固然能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也必须在梳理整合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有效地提出问题,或直接发问,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文本。其次,问题提出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利用与探究主题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故事寓言、名言警句等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比如《宝玉挨打》探究贾政打宝玉的深层原因时,可先从学生的身边说起,让学生回忆从小到大有否挨过父亲的打,比较自己父亲的打与贾政打宝玉的不同,然后提出具体问题。设问形式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及教师的个性而具体选择。另外,一堂课问题的具体安排设计也应具备科学性,问题宜精不宜多,多个问题时必须设计成由浅入深地发问,恰如一朵花的绽放,具有层次性。

2.究问。究问即探究问题的过程,注重学生推理能力、考证能力及判断能力等的培养。首先应审明问题的要旨,明确是“问题式”还是“验证式”问题。一般来说,语文学科的问题大体有两类,一是“问题式”,即要求探究结论,比如“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二是“验证式”,即要求验证或判断结论的对错,赞同或反对。其次,要围绕问题的要旨进行合理推理,在推理分析中必须查找相应的论据以便佐证观点。最后,推导出结论。比如:

《宝玉挨打》中的探究问题“照中国的传统,父亲教训子女甚或打几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像贾政那样想置儿子于死地的父亲却是罕见的。那么,贾政如此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试谈谈你的看法。”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是“问题式”和“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这一要旨进行究问,可以从偶然原因和根本原因两个角度入手,围绕宝玉与贾政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推理,以相关的文本材料为依据进行佐证,最后推导出结论。

3.答问。答问是探究活动成果的展示,这一环节是对探究活动过程的一个总结,让学生对设问、答问的情况进行说明,可以口头交流也可以写成书面报告,根据问题而定。不论哪种形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探究方法

探究过程需要探究方法,特别是“究问”环节,方法尤其重要。而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决定了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的丰富性。比如从思维能力层面来说,可以有归纳法和演绎法;从积累储备方面来说,可以有体系法、经验法、直感法、炼字法;而从实践行动方面来说,还可以有圈点评注法等等。

(四)探究形式

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依据问题的难易度以及学情而定,不必盲目跟风,非得强求一定要小组合作,也可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者集体讨论。总之,能让探究活动顺利开展并能有所结论就达到活动的目的了。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深造以及进入社会后的各项工作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这种学习是富有意义的。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究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究

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已经逐步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懂信息技术,缺乏信息素养的人,将是信息时代的新“文盲”,忽视信息技术,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必将在信息时代的国际竞争中落伍!国际调研的结果显示,各国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我国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与传统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别。

1.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1.1教学模式的特点。

如果说赫尔巴特的“四段法”是最早(1806年)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学模式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教学模式由单一模式发展为上百种模式,但这些模式都遵循了共同的特点。

(1)任何的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或反映了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2)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主题、特定的目标,具有可操作的程序,同时包含了以某种教学策略为主导的多种教学策略。

(3)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在教学模式中,教学中的各因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

(4)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1.2教学模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美国著名的师范教育家乔伊斯(Joyce)在与他人合著的《教学模式》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分成四大类。

(1)社会相互作用模式(2)信息处理模式

(3)个人发展模式(4)行为主义模式

叶澜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一书将教学模式分为三大类(1)侧重于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2)侧重于发展人际关系技能的教学模式

(3)侧重于适应学生需要与个别差异的教学模式 这些分类方法反映了不同的分类思想。乔伊斯的分类倾向于以模式的理论基础为依据,而叶澜的分类是以个体发展为依据。不同的分类对教师选择教学模式有不同的指导作用,但任何教学模式都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1)特定的教学目的(2)特定的教学程序(3)特定的作用方式

(4)特定的教学环境

教学模式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程序,它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它的处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

2.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程序。

2.1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而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作体系。

教学方法既包括手段和方式,又体现为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程序。

第一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第二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第三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就必然包含了教法、学法、教与学的方法。2.2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方法,没有方法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对于信息技术这种特殊的综合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3.各种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3.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戚勒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改造并传入我国,我们又对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它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通过教师传授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由感知到理解,达到领会,然后再组织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最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3.2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模式之一,也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最常用的模式之一。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示范技能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效地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先把每个知识点讲解并操作示范,学生再模仿操作练习,如此循环来完成整个教学任务。3.3探索—发现教学模式

又称“引导—探究”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上利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思维去获得实证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之间处于协作关系,要求学习者能展开积极能动的活动,有时甚至是主角。3.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师一般要给学生一个任务,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一模式中教师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维持者”。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个性的陶冶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某种与现实生活同类的意境,让学生从中掌握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4.各种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4.1以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为依据的教学方法分类的应用

4.1.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都伴之以讲授法。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这种方法主要作为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如介绍某工具软件或讲解网络知识。

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很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利于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信息与信息社会》这一节,教师就可以提出“什么是信息?”,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讨论信息的意义,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学习者的意见和想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理解课程的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4.1.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或者给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感性认识,就能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另外,通过演示,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种方法是信息技术课中一些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处理过程,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使他们对作品或演示过程产生好奇,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还可以给学生演示带有趣味性的教学课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动性。

4.1.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练习法也就是实践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这种教学方法常采用个别化教学模式,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4.2其它教学方法的应用

4.2.1任务驱动法

这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任务驱动法就是将所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

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小组学习又称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成果而合作的一切相关行为。在任务驱动下,小组讨论、小组竞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能使小组成员间和组与组之间的思想融合贯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能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

4.2.2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所谓情境性问题悬念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为学生构造一定的学习情境,例如采用一些健康益智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巩固练习学过的内容。提出切近生活情境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4.2.3 形象比拟法

形象比拟法是指教师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的教学方法。各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完全可以举一反三。

利用已学过的Word的界面设置,可以映射Excel等软件的界面,这样就可以用形象比拟的方法轻松的学习其它软件。4.2.4兴趣激励法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因此,教师在

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5.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思考 5.1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关系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而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程序。两者相比,教学方法更注重于具体的途径和程序,也就是教师课上所使用的具体的教学方式。

5.2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综合应用

每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长处与短处,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哪一种或哪几种能适用于一切范围和条件。尤其是对信息技术这样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来说,只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是达不到最佳教学效果的。

选用教学方法必须与所传授的教学内容相适应,并综合运用。而且信息技术课不能只考虑自己单方面的教学,还应积极与其它学科整合,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其它学科中。通过这种应用来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5.3建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过程,强调以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协商、会话等活动自主建构知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灵活运用这种教育思想。如果教学只是呆板地讲授软件使用方法,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5.4发展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世界最需要的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想象力丰富。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设计应考虑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激活并扩展学生的想象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多种实践形式,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判断、推理、想象等一系列思考过程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5.5在教学中坚持“主导---主体”模式

学习控制分为两种: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外部控制就是学生受到来自外部的因素对自己学习的约束,表现为来自家庭、教师或长者的计划要求、任务、期望、鼓励、批评、督促、关注等,与学习的外部动机相联系;而内部控制也叫自我控制,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计划、要求、反思和调节的过程,与学习的内部动机相联系。学习过程往往同时存在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既要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又要结合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轻视。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当前社会即信息时代对计算机的要求变成学生的需要,把社会意识和他人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这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独立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他们理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

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而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特别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这样实践操作性强的学科中,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信息技术就应该建立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下载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徐雷1 , 张莉2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沈阳市金融学校,辽宁 沈阳 110031)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

    构建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范文模版]

    构建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形形色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并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产生了广泛影响。根据其所依据......

    例谈_初中化学探究学习_模式构建

    例谈“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模式构建 阜宁县丰唐实验学校 张海波 摘要:新课程倡导教学模式的改革,反思我们传统教学模式。对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化学探究学习模式做了思考和尝试......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

    单选: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自己独特的( )所塑造的静态的在一定范围内展现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 1、音乐智能具有( C )。 A、特殊性 B、差异性C、遗传性D、独特性 2、(C )的儿童已经能够从前奏、间奏中轻松地辨别熟悉的歌曲。 A、3岁~4岁B、2岁~3岁C、5岁~6......

    城乡幼儿园互动模式协作探究

    城乡幼儿园互动模式协作探究 摘 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幼儿园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城乡幼儿园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城乡幼儿园更应该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开......

    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妙创问题情境,巧立探究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组织探究活动的前提。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每一节的开头都设置了“问题探讨”和“......

    基于问题探究和模型构建模式的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探究和模型构建模式的教学设计 摘 要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创设科学史情境、构建问题探究环境、手工模型构建展示,小组讨论归纳”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