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都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江都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去年以来,江都市委、市政府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各镇、供销社等部门按照“政府牵头、村级主办、部门参与、市场化动作”的原则,采取整合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发动,多方筹集资金,形成强大合力,一大批房屋宽敞、窗明几净、环境幽雅、人气骤增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相继建成,在实施富民强村计划,推进全面小康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截至今年7月,江都市已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62个,覆盖全市50%以上的行政村,成为该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一、情况与特点
近年来,江都市各镇、各部门根据各镇行政村的人口数量、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和群众需求等实际情况,立足村情,科学制定规划,坚持试点先行,培植典型,明确标准,落实措施,有序推进。
(一)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去年初,江都市供销社充分调研,认真筛选,确定在丁伙镇双华村试点,通过新办、整合,与镇村共建等多种形式,两个月时间,初步完成双华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建办工作,成为扬州市创办的第一家规模较大、标准较高、功能较全的示范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去年4月,中共中央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周声涛,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市长王燕文先后来江都市视察了双华村便民服务中心,对该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此,该市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在双华村专题召开现场交流会,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目前,已建成的162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发展态势良好,既美化了环境,方便了购物,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又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坚持标准,规范建设。在近年来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中,江都市坚持达到“四市”、“五室”、“六有”。“四市”:即有日用消费品超市、化肥农药超市、烟花爆竹超市、农副产品超市;“五室”:即有合作医疗室、社区警务室、村民议事室、党(团)员电教室、农民阅览室;“六有”:即有村民健身网点、有无公害厕所、有村民活动场所、有洗浴中心、有便民网点、有特色小吃店。每处服务中心占地3亩以上,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左右,其中,经营面积一般不少于200平方米。确保建设一个,达标一个。
(三)整合资源,合力共建。各镇与供销社等部门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科学规划,挖掘潜力,整合资源,集约开发,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一是与盘活存量资产相结合。如吴桥镇季刘村、宝塔村充分利用原学校的闲置资产进行改选扩建,金阳村将部分闲置房屋进行出租办超市,村部负担大大减轻。二是与部门共建相结合。为不断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设施、服务内容,适应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供销、卫生、公安、文化、体育、电信等部门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前沿阵地,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积极把服务网络嫁接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逐步形成各方参与共建共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良好态势。三是与多渠道筹措资金相结合。各镇在兴办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过程中,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发动民营企业捐资助建。丁伙镇阚桥村引进民资50万元,建成烟花爆竹、化肥农药8间超市营业用房和标准化的村卫生室。该镇乔墅村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由江都苏果超市投入100万元建设了苏果连锁店,提升了该村经营性项目的服务层次。
(四)政府扶持,增添动力。江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市委倪士俊书记在供销社上报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简报上三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快建设进度,强化检查督促。市委、市政府还及时出台了《关于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发展规划、建设标准、部门职责、保障措施,下发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考核内容和标准,制定了考核验收办法,并赋予江都市供销社牵头建设、督查考核职能。同时建立了市级领导干部、镇级领导干部和各相关部门挂钩联系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制度,实行各镇、各部门领导干部与建办目标挂钩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对今年建成并验收合格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每村给予1-3万元的财政补贴,从而充分调动了各镇村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积极性,确保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作用与成效
一是赢得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开展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政府分忧,为部门解难,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赞誉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丁伙镇通过创办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创新发展“小康村”的品牌工程,成为党委、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仙女镇邓院村便民服务中心从村里聘请了两名退休干部为联络员,在中心场所办公,接待来访人员,能当场解决的事立即给予答复,不能解决的预定日期限时解决。该村还建立了服务中心制度,明确每月15日和30日分别为村支书、村民主任接待日。今年上半年,该村共接待处理征地、拆迁、分配等问题28件。江都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同时,引起江都市领导的关注和肯定,江都市委书记倪士俊同志在市供销社报送的有关材料上批示:“进一步统筹规划,因村制宜,加强协调,大力推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加大考核评比力度,努力把这项工作不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也为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是改善了农村购物环境,确保了商品质量。江都市供销社在牵头创办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挥供销社在农村商品流通方面的传统优势,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布点和商品连锁配送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并将所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超市、农资供应点全部纳入连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管理,从而确保了农村商品质量,实现了商品安全源头监管,有效地解决了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经济的现状。如今的标准化超市连锁店宽敞明亮、货物排列整齐,购物环境整洁舒适,形象标志统一,成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一道靓丽的风景。所有日用消费品、农资连锁店以全新的卖场布局、购物环境,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的商品和自由挑选、一次付款的购物方式吸引了大量的顾客,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农民的消费需求。同时,江都市供销社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了供销社的统一标识,通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让广大农民了解了供销社在新时期的所作所为,扩大了供销社的社会影响。
三是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了村组织号召力。江都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内容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创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助市、镇和工商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村级筹资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固定资产大量增加,一些经营门店的建造为村级经济发展增加了“造血”功能。同时,随着村级实力的增强、村容村貌的改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的拓展,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与村委会融为一体,在功能上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成为日用消费品和农资供应、商贸开发、文体娱乐、行政服务、村级管理的综合性阵地;村便民服务中心把人气聚集起来之后,村里抓党员教育、落实村规民约、开展人民调解、通知各种事项等都比以往通畅;开设警务室后,各村治安情况都有所好转。
四是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江都市发展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既有效地丰富了村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扩大了服务功能,方便了农民购物与娱乐,使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医疗卫生、文体活动、教育培训等多方面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当地农村社区的活动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坚持走新型合作医疗的路子,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民就医难问题;农家书屋一般拥有图书3000余册,分农业科技、法律法规、致富信息等五大类,闲暇时间农民可到书屋读书看报,丰富知识;法律服务中心宣传法律知识,调解民事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新农村文化广场为农民提供了健身娱乐、获取信息的场所,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被农民誉为“购物休闲的好去处、致富的好帮手、农民真正的家”。仙女镇邓院村村民郑广华逢人便说:“过去到村里办事,村支书和村民主任不在办公室,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现在有了便民服务中心,向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办事方便得多了。”像这样的事例,在各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不胜枚举,充分体现出村便民服务中心便民为民的成效。市、镇、村等各级负责人也都认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融服务、娱乐、精神文明建设于一体,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上的诸多问题,为促进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三、建议与思考
从当前各镇情况看,江都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能否在全市顺利发展,需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把建办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1、进一步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各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日程,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好落实,加大推进力度,加强指导和协调,定期组织督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全面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
2、进一步加大规范建设力度。各镇、各部门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中,必须立足于实际,即必须立足于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要以日用消费品超市、农资超市为基础,根据农民的需求,从设置农民急需的基本项目入手,逐步拓展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农副产品收购、餐饮、洗浴、信息、培训、娱乐、休闲、医疗、法律咨询、宣传教育等经营性、公益性和中介性服务三大类项目。实践证明,只有为农民不断提供新的生活方式,才能迅速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才能产生引导和吸引农民的良好效果。
3、进一步加大功能完善力度。只有采用先进经营服务方式,才能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产生资源整合效应,形成综合服务功能。各镇、各部门要积极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增设生产、生活资料连锁经营超市网点,通过城区有规模、有实力的主营公司如宏信、苏果、农资、烟花爆竹等企业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网点进行连锁配送,推动其它经营服务项目的连锁经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流通领域,迅速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要积极拓宽服务范围,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方方面面的需要。要加强协调,注重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及各方面的作用,使其利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这一载体,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4、进一步加大规范管理力度。在管理上要建立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村级党组织或村委会为主,全程参与,有关部门指导服务的日常管理机制,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承诺,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规范”。同时要不断改善服务中心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努力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成功能全、效益好、群众满意的为农服务组织。
5、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建设和发展空间广阔,涉及面广,既是农村资源整合、完善功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投入建设的过程,特别需要得到政策的支持。目前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上,新建的约需投入50万元以上,改扩建的约需10多万元,投入最少的也要3-5万元。为更好更快地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借鉴我省有关兄弟市县的做法,我们建议,各级政府应区别各村经济状况,确定不同金额的补贴和奖励,重点加大对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扩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覆盖面,努力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和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第二篇: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光武镇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光武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以来,中心严格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总体要求,以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办理各类项目,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起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加强领导,整合资源,以“便民、利民”为服务宗旨光武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工作,首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相关站(所)的负责人组成。我镇便民服务设中心主任1人、常务副主任1人、各窗口工作人员8人。中心办公面积300多平方米,将涉及窗口服务的党务、综治与司法、国土、财税、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合作医疗、民政等8个服务窗口纳入中心管理,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察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听取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为了确保便民利民综合服务中心有场所办公、方便群众办事,镇政府在我镇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投入10万余元经费,为便民服务中心修建了工作台,添置了办公桌椅、文柜、沙发、饮水机、电脑等硬件设施,将中心的工作制度、服务内容制定上墙,印制了《光武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手册》、《便民利民联系卡》等3000余份下发至各村,方便群众阅读、了解、监督中心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为基层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让群众在中心感受到“进一扇门、办万家事”的便民服务宗旨。
二、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在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中,我们特别强调了摸索、创新和管理。摸索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服务质量,创新的思路是确保进一步转变我们的工作职能,管理则是推动整个中心正常运行的纪律保障。在突出中心服务职能工作时,注重抓两个结合:
1、岗位定员与班子成员带班相结合。为确保有岗办事、有人办事,中心在全面合理设置窗口岗位的同时,将那些懂政策、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明确为窗口工作人员,定岗定员、定职定责。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坐班及上下班签到制,外出办理业务或下村工作必须向中心负责人说明,确保中心真正实现有岗有人,有人有责,群众办事有人找,群众办事找有人。同时,为加强对中心工作的领导,镇党委还专门明确了值周领导带班制,要求值周领导赶场天到中心带班,负责中心工作并接待来访群众,帮助消化中心工作人员不能处理的棘手问题,并及时将收集到的疑难问题提交班子会研究解决。
2、窗口协作与镇村联动相结合。中心始终坚持“一站式服务”的工作理念。在便民服务工作中,坚持能在中心办理的事,决不计群众再走第二个门,能一次为群众办理的事,决不让群众再走第二次路。为了熟练办理中心的各类业务,中心每季度都要组织窗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确保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能准备掌握相关政策、规定,在熟悉本窗口业务办理程序的同时,了解和掌握其他窗口业务范围及办理程序,全面提高自身便民服务的综合能力。由于窗口工作人员少,且兼有驻村和其他业务工作,因此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之间尽管有分工,但更多强调协作。对于需要多个窗口联办的事项,都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手续交接,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基本上理顺了各项工作关系,窗口之间配合默契,工作持续性、衔接性较强。同时,为提高办事效率,我镇进行了 “中心+村代办点”的两级联动服务模式探索,选择了条件较为成熟的村设立村级便民利民服务代办点,除了完成政策咨询外,还尽可能完成群众要求的代办事项。同时,村便民利民服务代办点
为群众提供所办事项所涉及的有关材料,群众可以到代办点直接领取,节省了路费和时间。目前,我镇已建成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并正常运转的有14个村。
三、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模式,全面提升服务形象
为确保便民利民服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捷、高效、廉洁,进一步规范运行模式。我镇成立了领导监督机构,设置了服务窗口意见箱,并公布了监督电话。建立健全负责人岗位职责、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全程代理办法、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中心管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坚持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副书记具体抓,中心主任天天抓的工作格局。针对涉及的司法调解、土地纠纷、合作医疗报销、民政款项领取、计生证件发放等业务,各窗口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答复件”四种形式分类办理,实行“一般事务直接办理、重大事务承诺办理、辖外事务联合办理、特别事务申报办理、审批事务集中收费”的工作机制。严格档案管理规范化。各个窗口办理事项登记清楚、项目健全,各类记录簿装订成册、规范完善,符合管理要求。
我镇服务中心正常的管理渠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执行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熟练掌握窗口业务办理程序,规范管理各类表册,准确办理各个项目,真诚对待办事群众,使服务中心的工作有序开展。中心1—6月,镇办2100件,村办3920件,受到群众的好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坚持结合正在进行的践行“宗旨”教育活动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化管理,强化服务,进一步增强干部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意识,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全面提升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第三篇: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精选)
蕉溪镇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蕉溪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6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以来,中心严格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总体要求,以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办理各类项目,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起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加强领导,整合资源,以“便民、利民”为服务宗旨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工作,首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席、政法委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相关站(办、所)的负责人组成。我镇便民服务设中心主任1人、常务副主任1人、各窗口工作人员15 人。中心办公面积100多平方米,将涉及窗口服务的党务、综治与司法、国土、城建、财税、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社会事务、合作医疗、林业、文化、农业、畜牧、水利等14个服务窗口纳入中心管理,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察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听取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为了确保便民利民综合服务中心有场所办公、方便群众办事,镇政府在我镇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投入8万余元经费,为便民服务中心修建了工作台,添置了办公桌椅、文柜、沙发、饮水机、电脑等硬件设施,将中心的工作制度、服务内容制定上墙,印制了《蕉溪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手册》、《便民利民联系卡》等5000余份下发至各村,方便群众阅读、了解、监督中心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为基层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让群众在中心感受到“进一扇门、办万家事”的便民服务宗旨。
二、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在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中,我们特别强调了摸索、创新和管理。摸索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服务质量,创新的思路是确保进一步转变我们的工作职能,管理则是推动整个中心正常运行的纪律保障。在突出中心服务职能工作时,注重抓两个结合:
1、岗位定员与班子成员带班相结合。为确保有岗办事、有人办事,中心在全面合理设置窗口岗位的同时,将那些懂政策、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明确为窗口工作人员,定岗定员、定职定责。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坐班及上下班签到制,外出办理业务或下村工作必须向中心负责人说明,确保中心真正实现有岗有人,有人有责,群众办事有人找,群众办事找有人。同时,为加强对中心工作的领导,镇党委还专门明确了值周领导带班制,要求值周领导赶场天到中心带班,负责中心工作并接待来访群众,帮助消化中心工作人员不能处理的棘手问题,并及时将收集到的疑难问题提交班子会研究解决。
2、窗口协作与镇村联动相结合。中心始终坚持“一站式服务”的工作理念。在便民服务工作中,坚持能在中心办理的事,决不计群众再走第二个门,能一次为群众办理的事,决
不让群众再走第二次路。为了熟练办理中心的各类业务,中心每季度都要组织窗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确保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能准备掌握相关政策、规定,在熟悉本窗口业务办理程序的同时,了解和掌握其他窗口业务范围及办理程序,全面提高自身便民服务的综合能力。由于窗口工作人员少,且兼有驻村和其他业务工作,因此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之间尽管有分工,但更多强调协作。对于需要多个窗口联办的事项,都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手续交接,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基本上理顺了各项工作关系,窗口之间配合默契,工作持续性、衔接性较强。同时,为提高办事效率,我镇进行了 “中心+村代办点”的两级联动服务模式探索,选择了条件较为成熟的村设立村级便民利民服务代办点,除了完成政策咨询外,还尽可能完成群众要求的代办事项。同时,村便民利民服务代办点为群众提供所办事项所涉及的有关材料,群众可以到代办点直接领取,节省了路费和时间。目前,我镇已建成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并正常运转的有7个村(蕉溪、木溪、猛溪、田溪、路溪、车溪、柳溪),其余7个村尚在建设中。
三、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模式,全面提升服务形象
为确保便民利民服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捷、高效、廉洁,进一步规范运行模式。我镇成立了领导监督机构,设置了服务窗口意见箱,将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镇属县、镇人大代表作为监督人员,并公布了监督电话。建立健全负责人岗位职责、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全程代理办法、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中心管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坚持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副书记具体抓,中心主任天天抓的工作格局。针对涉及的司法调解、土地纠纷、合作医疗报销、民政款项领取、计生证件发放等业务,各窗口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答复件”四种形式分类办理,实行“一般事务直接办理、重大事务承诺办理、辖外事务联合办理、特别事务申报办理、审批事务集中收费”的工作机制。严格档案管理规范化。各个窗口办理事项登记清楚、项目健全,各类记录簿装订成册、规范完善,符合管理要求。
通过两个多月来的运作,我镇服务中心已经进入了正常的管理渠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执行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熟练掌握窗口业务办理程序,规范管理各类表册,准确办理各个项目,真诚对待办事群众,使服务中心的工作有序开展。中心成立至今,所驻的14个窗口共接待群众咨询150余人次,即办件125件,上报25件,待办件0件,受到群众的好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坚持结合正在进行的践行“宗旨”教育活动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化管理,强化服务,进一步增强干部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意识,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全面提升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株良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
为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为民服务意识及深入开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探索转变政府工作的新途径。按照县纪委的统一部署,我镇结合实际,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根本,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诉求中心”,改变了群众到政府职能部门办事难、办事繁的实际,架起了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在“两个中心”运转过程中,我们虚心听取领导提出的意见,再整改、再提高、再创新、再完善。现已迈上良性发展之路,下面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两个中心”硬件建设、完善制度建设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高起点配备、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新配置办公桌、电脑,开通了一部外线电话,更换陈旧的办公文具,并新做了大型廉政宣传橱窗和党务、政务公开栏。并制订和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诉求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如: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预约服务制度、群众诉求、信访接待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执行,极大地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水平和效率,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
二、落实四个到位,完善“两个中心”软件建设
一是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两个中心”的建设和运转情况,先后召开多次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专题讨
论,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端正认识,从服从服务于全县、全镇大局,从实践“三个代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出发,全力支持“两个中心”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鼎力支持,从而在全镇上下达成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认识上的空前到位。二是人员到位。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指示精神,在各相关部门选拔了“思想好、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作风硬”的业务骨干到中心上班,并从工作规范和礼仪方面集中培训了2天,使其更好地开展为民服务。并严格考勤制度,把考勤、业绩考核与工资相挂钩,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职能到位。在明确领导带班制度的同时,要求人员到位,要求领导到村住点时间每月不能少于15天,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贫问苦,把群众反映和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要求,问题处理进行记载,并定期疏理汇总。相关职能部门严防“空壳岗位”,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体外循环,确保办证、审批等各项业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四是宣传到位。一是在路东、尧村等村均做了大型宣传栏、标语、规章制度及服务用语以及在镇政府机关内制作了大型的廉政文化长廊。二是利用宣传车深入村、组农户,广泛宣传“两个中心”业务和办事程序,使我镇“两个中心”达到家喻户晓。使群众认知、认可镇“两个中心”这一新生事物。
三、部门联动为民解忧,建立小中心大服务的便民服务格局
首先,在办事大厅的设置上,我们充分遵循“两个中心”
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把日常业务联系比较多的部门安排在一起,让他们搭邻居,便于群众一站式办结所有相关事项。这样,群众可少跑一点冤枉路,更增加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其次,“两个中心”建立了民事代办制度。群众来镇办事,如果不需要群众本人亲自到场的事,可要求镇、村干部为群众代办。一方面极大方便群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局限于“两个中心”办事大厅,而是主动出击,送服务到家门口。如计生办还定时“四上门”服务,农技站送技术到田间地头。
四、“两个中心”运转以来达到的效果
自“两个中心”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已接待群众上万人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群众办事只需入一道门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办业务找到相关职能部门办事,避免了群众找职能部门难和办事手续繁的难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二是顺应了民心,密切了干群关系 “两个中心”成立以来,人民群众待解决的问题和事,都得到了及时间圆满解决,群众由原来的不得以才来找政府职能部门变成了如今的有事就找“两个中心”,在干部、群众中搭起了“连心桥”。
三是促进了“三个转变” 即: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体现了服务于民的本质;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各部门作风更加务实、更加贴近群众;促进了方式方法的转变,方式更加机动,方法更加灵活。
五、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要求还很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做好以下工作:
1、年底,在“两个中心”广泛开展评选“服务窗口”和“服务标兵”活动,让典型鼓舞人、激励人。
2、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向生产、科技、流通等群众较大需求的领域延伸,实现群众有需求、干部有服务的最终目的。
株良镇便民服务中心
二0一二年七月
21347.33
第五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结合乡镇事业机构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建设服务场所、统一设置服务窗口、统一配套服务设施、统一推行服务标准),全力落实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现将我县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开展好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打算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场所建设。
乡政府高度重视场所建设,各乡镇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场所。为方便前来办事群众在中心大厅设置便民休息椅,同时通过印制政策宣传手册做好上级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中心设主任一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设立10个服务窗口,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三)部门、事项进驻。
便民服务实际情况出发,分别设置民政、社保、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综合窗口。主要办理涉农补贴、三农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企业三险等事项。(四)制度建设。
便民中心制度建设到位,保障中心高效运转。一是A/B岗制度到位。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和A/B岗补位制度,同时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考核评议结果与考核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二是政务公开制度到位。采取在服务大厅对外公布各窗口职能职责、人员分工、联系方式、服务事项名称、办事流程、收费情况、举报电话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业务办理制度到位。完善各类便民服务措施,健全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等。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日期、提高办事效率。二、存在问题
便民服务中心作为乡镇政府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在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一)共性问题
1、办公设备。目前,除了鹅城镇、双路镇、娑婆乡、赤泥洼已配备,其他大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窗口都没有配备电脑、高拍仪、打印机、评价器的必要设备。
2、网络问题。便民服务中心要求各窗口都要配备电脑、高拍仪、打印机、评价器,并保证所有电脑都能连接到电子政务外网。其中有互联网业务需求的连接互联网,有其他专网需求的连接相应的专网,确保行政审批软件能够正常使用。目前,除了鹅城镇、双路镇已全部接通,其他大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窗口无网络。
3、场地面积问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面积较小。
(二)个性问题
1、个别乡政府领导重视不够,个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滞后,办事效率有待提高。
2、部门加大指导力度,采取实际赋权、委托下发等各种方式,提供相应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以便更好开展工作服务群众。
3、个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办公场所外,正面显著位置未悬挂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标识牌或者悬挂旧的政务服务中心的标识牌。
4、个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前台未空出签字位置,不方便办事群众。
5、大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无办事群众的座椅,不方便办事群众。
6、个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人员未到位,分工不明确。
三、下一步的打算
一是积极优化窗口设置。
根据乡镇服务群体的多少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和专用窗口。二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桌、椅、柜子等摆放数量、位置要一致,如果有空间,还应考虑自助一体机、饮水机等便民设施。
三是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涉及效能建设的所有文件、制度、表册等,装订成册,供存档查看及使用,方便群众。
四是印制一定数量的办事指南、服务手册,内容为本乡镇的所有行政审批(委托、许可)项目办理流程、办理的条件、法定和承诺时限、办事群众要准备的资料办事群众要准备的资料及办事流程图。
等,以供办事群众浏览、索要。五是要做好上下衔接。
对权限在上级的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我们要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并保持上下衔接通畅,开展好初审、勘查、转报和代理服务。六是要加强队伍建设。
培养锻炼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服务队伍,把党的政策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体现在他们的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