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管理文件

时间:2019-05-13 16:1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药品管理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药品管理文件》。

第一篇:药品管理文件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药品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责 目的:明确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范围:药房调剂人员、药库采购人员、质量管理人员。3 责任者:药学技术人员,药品质量管理组织。4 程序:

4.1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任务、职责。

4.1.1建立药品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实施药品质量方针; 4.1.2保证质量管理人员行使职权;

4.1.3对院内所供应药品的质量负领导责任。4.2 质量管理小组的任务、职责。

4.2.1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药房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4.2.2负责起草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并指导、督促制度的执行。4.2.3负责建立院内所供应药品的质量档案。

4.2.4负责药品质量的查询,质量事故和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和报告。4.2.5负责药品质量验收和指导药品的保管、养护和运输中的质量工作。4.2.6负责质量不合格药品的审核,对不合格药品的处理过程实施监督。4.2.7负责收集和分析药品质量信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4.2.8协助开展对药房职工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4.3制订药品调剂管理和质量管理文件的形成、审查、批准、生效、修正和废除程序。4.4 制订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出库等工作的质量管理制度。

4.5定期对药品质量进行自查,按规定进行检查,以证实与操作规范相一致,并做好记录,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对不足情况定出改进措施。威远县黄荆沟镇卫生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名单 主 任: 陈 昆(副院长)

委 员: 陈开森 张淑英 常丽英 姚 红 张春芳 刘世海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 负责人: 刘世海

组 员: 宋 强 吴晓鑫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门、急诊药房岗位职责 目的:明确门、急诊药房人员岗位职责。2 范围:门、急诊药房调剂人员,质量管理人员。3 责任者:药学技术人员、门、急诊药房负责人。4 程序:

4.1 配方和发药必须是两人以上,分别进行。接到处方后应对各项内容认真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不合格的退回修改,处方必须由医师在修改处重新盖章或签字。

4.2 配方时应细心、谨慎,剂量准确,写清服用法,不得用手直接接触药品,配方时不准谈笑,不准吸烟。4.3 调配好的药品经仔细与处方及电脑显示内容核对后方可发药,发药时应说明药品的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出现差错及时登记。

4.4 收方、发药应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病人的询问,不说禁语,不与病人发生争吵。

4.5 已发出的药品原则上不予退回,确认是包装、质量等问题或因医生开错的可予调换。医生开错退回的,应有医生退药说明和门办盖章,并仔细检查药品原包装及质量,并予详细登记。4.6 药品定位存放,保持整洁。药架及盛药容器应干燥清洁、标签清楚、标示正确。4.7 “麻醉、毒性、精神”等特殊管理药品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4.8 急诊处方必须随到随配,其余按先后顺序配发。

4.9 特殊管理、贵重药品日销帐应帐物相符,保持帐面整洁、清晰。

4.10 上班人员应衣帽端正,衣着整齐,挂牌上岗。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坚守岗位。4.11 保持室内整洁,生活区与工作区严格分开,个人用品不准随便放置。4.12 配方间内不准科外人员进入并禁止吸烟。

4.13 配合临床各科做好门、急诊处方和病房临时借药的配发放工作,确保发出的药品的质量,品种齐全,发药及时。

4.14 积极配合急诊科抢救危重和中毒病人,及时提供所需的用药。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药品购进管理制度 目的:明确药品购进的质量管理,杜绝假劣药品,保证人民用药安全。2 范围:适用于药品购进的质量管理。3 责任者:药库工作人员、相关负责人。4 程序

4.1 购进药品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所有药品必须从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经营企业等合法渠道进货,并按照保证药品质量的进货程序进行。

4.2 药库应根据药品销售情况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并注明药品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数量,药品采购员按各药品不同的采购渠道,分别及时向各供应商发出订货单,防止人为造成缺货断档。4.3 购进药品按规定建立完整的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

4.4 药库需建立完整的购进、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药品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批准文号、供货单位、购进价格、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和验收人签名等内容。购进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4.5 购进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进行。4.6 购进药品应签订有明确质量条款的购货协议,应明确: 4.6.1 药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4.6.2 药品附产品合格证。

4.6.3 所购药品的提供方应提供符合规定的各类证明、证书和文件。至少要有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

4.6.4 药品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贮存的要求。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目的:明确药品储存的质量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2 范围:适用于所有药品的储存环节。3 责任者:药库工作人员、相关负责人。4 程序

4.1 药品应按品种、规格、剂型、用途或储存要求分类陈列和存放。

4.2 不同性质的药品不能混放。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品与一般药品应严格分开存放,包装易混淆的药品也应分开存放;特殊管理药品应专柜存放;危险品的储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存放于安全的专用场所,并有防暴设备。

4.3 应有与药品使用规模相适应的库房,陈列药品的质量、包装应符合规定。

4.4 有温湿度储存要求的药品应按规定要求分别储存在冷藏室(2~10度),阴凉库(20度以下)的库房内,防止因温湿度原因而发生药品变质。一般药品储存温度应保持≤30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应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记录(上午9:00~9:30,下午1:30~2:00),如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在采取措施1~2小时后再复查一次,并加以记录。4.5 发现药品质量有疑问应即转入待处理区停用,并交质量管理部门审查。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并设红色标记。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通过质量管理部门做好完善的手续和记录。4.6 储存药品每月进行一次有效期检查,对有效期在12月内的药品应记录库存和用量,有效期在3个月内的药品应及时与各部门和临床医生联系,尽早使用。

4.7 定期检查储存药品质量并记录易霉变、易潮解的药品,视情况应缩短检查周期,对质量有疑问及储存日久的药品应及时反馈或送药检所检验。

4.8 药剂科应对仓库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向领导汇报,尽快处理。

4.9 库存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品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待验药品区和退货药品(待处理)区为黄色。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药品在库养护管理制度 目的:明确药品在库养护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2 范围:适用于所有在库药品的养护过程。3 责任者:药库工作人员、相关负责人。4 程序

4.1 药库工作人员负责所购进药品的日常养护工作,每月对所保管的药品进行质量养护,对发现的问题,有记录可查。

4.2 药品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储存药品的仓库应阴凉、干燥、通风;有安全、防霉、防蛀、防鼠、防虫、防潮、防污染等设施,库内保持清洁卫生。

4.3 药库工作人员须认真检查仓库的温、湿度是否符合药品储存要求,每日上、下午定时做好二次记录,有异常情况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开窗通风、闭窗防湿;电扇、空调机降温;干石灰或除湿机吸潮降湿等,并记录采取措施后的温湿度。

4.4 质量管理员每月对库房库存药品进行质量抽查,及时了解库存药品质量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4.5 对新进品种、易变质药品、近效期药品、曾发生质量问题的相邻批号的品种以及滞销、贮存日久的品种应加强重点养护。库存养护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暂停发货和使用,并尽快通知质量管理组织予以处理。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药品出库管理制度 目的:明确药品出库管理制度。2 范围:适用于药品出库过程。责任者:药库工作人员、相关负责人。4 程序

4.1 药库应根据各部门填写的领药申请单和药库出库复核记录,按要求发放药品。

4.2 发药时,仔细核对品名、规格与数量,确保准确无误,双方签字。特殊管理的麻醉、精神、毒性药品请领和发药应各有两人签字。

4.3 对缺项药品应及时反馈原因,以便调剂部门能及时协调。

4.4 未经领导同意,药品库不得配发处方(急救除外)不得对外代收、代购、转让药品。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特殊药品和贵重药品管理制度 目的:明确特殊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医疗用毒性药品)和贵重药品管理制度,根据医疗需要合理使用特殊药品、贵重药品,做到帐物相符。范围:用于国家规定的特殊药品;院部科室确定的贵重药品。3 责任者:药学技术人员、药品会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4 程序: 4.1 特殊药品

4.1.1医院药剂科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必须按相关的法规进行采购、管理和使用,医疗单位及个人,不得自行更改管理办法。

4.1.2特殊药品的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应有规定的警示说明,购进验收特殊药品必须二人,且有一名药师以上职称人员负责。验收员要仔细核对品名、规格、数量等。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保管应设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专人管理,单独建帐。二类精神药品专柜集中放置,与其它药品明显分开。

4.1.3具有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考核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本院医务人员的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处方权需经医务科负责批准,并将医师签字式样送药剂科备查。

4.1.4麻醉药品的用量:每张处方针剂不得超过二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等不得超过三日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处方单独保存三年备查。

精神药品的用量:一类精神药品每次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二类精神药品每次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处方应完整保存二年备查。

4.1.5麻醉药品处方书写要求:处方要用专用处方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写明病情,医师签全名,划价、配方、发药及核对人员均应签全名,并进行麻醉药品处方登记,医务人员不得为自己开方使用麻醉药品。禁止非法使用、储存、转让或借用麻醉药品,对违反规定滥用麻醉药品者,药剂科有权拒绝发药,并及时向院领导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1.6经区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诊断需使用麻醉药品的危重病人凭“专卡”(药监局核发)到指定的医疗单位按规定开方取药,具体按〈麻醉药品专用卡〉的有关规定执行。

4.1.7医院药剂科应根据国务院对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和监督本院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医院抢救病人时,急需麻醉药品者,如手续不完备时,可先发放该病例一次性使用剂量之后再及时补办手续。4.1.8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所用的麻醉药品按《麻醉药品管理办法》使用,药剂科要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严格保管,合理应用,杜绝滥用,防止流失,严格实行麻醉药品的“五专制度”: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用帐册、专册登记。

4.1.9药剂科各班组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班班交接、认真填写麻醉药品交班本及处方登记本。

4.1.10药剂人员在调配麻醉药品时,要严格审查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处方,拒绝调配。4.1.11药剂科主任应定期检查本院的麻醉药品管理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4.1.12麻醉药品的报损制度,对霉变破损的麻醉药品,使用单位每年报损一次,由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就地监督销毁,并向当地药监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备。

4.1.13加强日常的质量和养护工作,特殊药品应每月盘点一次,做到帐货相符。若发现质量问题或帐货不符,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填写《药品质量信息反馈单》并上报有关部门。4.2 贵重药品

4.2.1按上级有关规定及医院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划分贵重药品管理范围。4.2.2贵重药品须建立逐日消耗交班表和日清月结收支帐。

4.2.3凡属贵重药品,值班人员必须每日认真盘点,填写逐日消耗交班表,如有差错和丢失现象按科有关规定处理。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4.2.4统计员每日根据门诊用药消耗数量及时补充药品,以保证临床用药,当日消耗的贵重药品应及时登记入帐,并应帐物相符。

4.2.5自费药品均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严禁自费药品用医保结算的现象发生。

4.2.6贵重药品如有自然破损,应按上级规定的报损制度执行,认真清点破损药品,填写药品报损单,由科室负责人和主管理院长签字方能报损。报损单为二联,其中一联报院财务销帐。4.2.7药库如遇药品调价时,应及时清点库存药品将药品差价填写调价单,上报财务科。

4.2.8值班人员调配处方时,应调配无误,错发及多发出的贵重药,均按差错登记处理,损失由调配人员自费赔偿补足。

4.2.9属医疗保险的患者,应按医疗保险制度执行,严格控制用量现象。4.2.10贵重药品应定期检查有效期限,严防过期失效。

4.2.11凡属生物制品的药品均按要求冷藏保存,易潮解霉变的药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4.2.12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严防假、劣药混入。

4.2.13严格执行贵重药品逐日消耗制度,并认真填写明细表,人员交接时应双签字。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目的:明确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围:适用于各部门直接接触药品的从药人员。3 责任者:相关部门负责人。4 程序: 4.1 安全管理

4.1.1要建立各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4.1.2仪器和设备的使用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4.1.3下班前做好水、电、电器设备、门窗的安全检查,确保“三防”安全,并作好记录。4.1.4决不出售霉变、虫蛀、鼠咬、过期和外包装被污染的药品,以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4.2 卫生管理

4.2.1要建立分块包干落实到人的卫生制度,包括门前三包值日制,坚持每日小扫,每周一次全面大扫除,每周做好检查记录。

4.2.2以药品定位分类为原则,陈列清洁,整齐美观;药品陈列和调配场所应保持宽畅,明亮无杂物,整齐美观。

4.2.3重视药品卫生,决不出售霉变、虫蛀、鼠咬、过期和外包装被污染的药品。

4.2.4药剂人员应穿工作服上岗,佩戴工号牌,遵守纪律,树立良好形象,切实做到在窗口不在病人面前讲与配药无关的话,不干私活,不吃零食,不吸烟,工作场所无烟蒂。

4.2.5药剂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任意涂写。4.2.6仓储环境内应有防鼠咬、防潮湿、防霉变、防虫等设施。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购进、验收、储存制度 目的:明确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购进、验收、储存制度,保证一次性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2 范围:适用于所有临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责任者:参与一次性医疗器械采购、验收、保管和使用的人员。4 程序:

4.1 进货:采购人员应当从依法取得经营资格的无菌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采购合格的无菌器械;其中购买国家规定的二、三类无菌器械的,应当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生产、经营企业采购合格的无菌器械。

4.2 验收:医疗器械购入时,验收人员应验明医疗器械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并应保留上述材料的复印件,以备查阅。不得购进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无菌器械。

4.3 储存保管:保管人员应当按照无菌器械存放要求,妥善保管无菌器械,并与其他医疗器械分区储存。4.4 使用前的检查:在无菌器械使用前,使用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检查无菌器械的包装。对小包装出现破损或者超过有效期等情形的无菌器械,应当停止使用。

4.5 在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是,若发现有质量问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分析原因,并将结果上报药监部门。

威 远 县 黄 荆 沟 镇 卫 生 院 文 件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目的:明确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提高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范围:适用于各部门药品不良反应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方面的管理。3 责任者:药学技术人员、药剂科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4 程序:

4.1药品的不良反应主要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量用法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4.2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情况,各部门药品或医疗器械质量负责人应收集(查清事发地点、时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基本情况)并做好记录迅速上报科质量药品管理小组或科主任。4.3各部门药品质量负责人应协助临床相关部门,进一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并按规定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及时报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

4.4医院应注意收集本院配出药品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情况,同时对其它部门接到患者反馈的药品不良反应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情况也应引起重视并注意收集相关情况,若情况确实,也应及时填表反馈。

附《威远县黄荆沟镇卫生院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小组》网络图

第二篇:药品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XXXX大药房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1、文件管理制度

2、人员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3、各项管理制度检查考核制度

4、药品购进管理制度

5、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6、药品陈列管理制度

7、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8、首营企业与首营品种审核管理制度

9、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10、处方调配管理制度

11、拆零药品管理制度

12、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制度

13、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14、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5、卫生和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6、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17、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18、质量方针和目录管理制度

19、文件、资料和记录管理制度

20、质量否决制度

21、质量咨询和质量投诉管理制度

22、药品效期管理制度

23、药品销售退回管理制度

24、不合格药品确认、报损、销售管理制度

25、企业负责人岗位责任

26、质量管理员岗位责任

27、质量验收员岗位责任

28、采购员岗位责任

29、养护员岗位责任

30、营业员岗位责任

31、驻店药师岗位责任

32、含兴奋剂药品管理制度

33、含麻黄碱药品管理制度

第三篇:药品招标56号文件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近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该项制度启动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不够规范,采购价格没有有效合理降低,一些地区部分药品供应配送不及时,影响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和群众受益程度。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现就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总体思路

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包括各省区市增补品种,下同)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招标和采购结合,签订购销合同,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和供应。通过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实现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层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基本药物采购的相关责任主体。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在政府组织和调控下,通过市场竞争进行采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是本省(区、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主管部门,负责搭建省级集中采购平台,确定具备独立法人及采购资格的采购机构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并对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过程中采购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协调解决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各省(区、市)应充分利用现有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和药品集中采购机构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市(地)及以下不设采购平台,不指定采购机构。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为政府建立的非营利性网上采购系统,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提供药品采购、配送、结算服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采购机构利用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负责平台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采购机构签订授权或委托协议。采购机构作为采购的责任主体,负责定期汇总本省(区、市)基本药物采购需求,编制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实施基本药物采购,并与药品供应企业签订购销合同,负责合同执行。采购机构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得向企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取费用,采购机构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卫生、监察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采购机构的监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协议定期向采购机构提出基本药物用药需求,并按协议约定及时付款。

(二)合理编制基本药物采购计划。采购机构定期汇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需求,编制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计划,按照临床必需和基层实际确定基本药物采购的具体剂型、规格、质量要求,明确采购数量。要兼顾成人和儿童用药需要。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协调。

暂无法确定采购数量的省(区、市)可以通过单一货源承诺方式进行采购,即对每种基本药物(具体到剂型和规格)只选择一家企业采购,使该企业获得供货区域内该药品全部市场份额,该供货区域内的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具体到剂型和规格)只由这一家企业供应。

(三)加强基本药物市场价格调查。各省(区、市)卫生行政和价格主管等相关部门要对基本药物近三年市场实际购销价格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社会零售药店零售价格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进货价格。市场实际购销价格应作为基本药物采购的重要依据,原则上集中采购价格不得高于市场实际购销价格。卫生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收集汇总各地市场价格调查情况,建立基本药物价格信息库。

采购机构通过集中采购确定的采购价格(包括配送费用)即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销售价格。

(四)明确基本药物供货主体。原则上用量大(具体标准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的基本药物直接向生产企业采购,由生产企业自行委托经营企业进行配送或直接配送;用量小的基本药物可以集中打包向药品批发企业采购(含配送)。也可以向代理生产企业销售药品的批发企业采购。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供货主体都要对药品的质量和供应一并负责。

(五)区别情况分类采购。区分基本药物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

——对独家生产的基本药物,采取与生产或批发企业进行单独议价的方式进行采购。

——对基层必需但用量小的特殊用药、急救用药,采用邀请招标、询价采购或定点生产的方式采购。

——对临床常用且价格低廉(建议为日平均使用费用在3元以下的基本药物,具体标准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或者经多次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的基本药物,采取邀请招标或询价采购的方式采购。

——对基本药物中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免费治疗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用药、免疫规划用疫苗、计划生育药品及中药饮片,仍按国家现有规定采购。

——其他基本药物均应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招标中如出现企业投标价格均高于市场实际购销价格,采购机构应与投标企业依次进行单独议价,均不能达成一致的,即宣布废标。

——对通过以上方式均未能采购到的基本药物,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采购机构可以寻找替代剂型、规格重新采购,或者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定点生产,并及时上报卫生部和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备案。鼓励各地探索省际联合采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降低基本药物价格、保障供应。

(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基本药物采购要遵循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鼓励各地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即在编制标书时分别编制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企业同时投两份标书。经济技术标书主要对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行业排名、市场信誉,以及GMP(GSP)资质认证、药品质量抽验抽查历史情况、电子监管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审,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只有经济技术标书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商务标书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各地也可以通过设立资质条件的方式,对投标企业进行筛选;还可以根据基本药物质量和价格等要素设计评分指标体系,对投标企业进行综合评分。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采购机构根据供货主体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本省(区、市)的具体招标办法。

采购机构确定供货企业后,供货企业要将拟供货的药品样品送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本药物质量的抽验,必要时将抽检样品与备案样品进行比对,对质量出现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惩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七)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意见。要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在基本药物采购中的积极作用。在采购计划制定、评标、谈判等重要环节,要有相当比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代表参与,具体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采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八)签订基本药物购销合同。采购机构代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供货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明确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价格、供货时间和地点、付款时间、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并负责合同的执行。如合同约定的采购数量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提出申请,由采购机构与供货企业签订追加合同,各供货企业原则上不得拒绝。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要制定并推行标准合同文本。

(九)严格基本药物采购付款制度。各地要建立完善的基本药物采购付款制度,并在购销合同中明确付款程序和时间。供货企业按照合同要求将药品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交货验收并出具签收单,采购机构根据签收单付款,原则上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日(具体天数要在合同中约定)。未能按时付款的,采购机构要向企业支付违约金。采购机构要设立专用账户,制定具体付款流程和办法,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货款进行统一支付。各地可以设立一定的基本药物采购周转资金,确保基本药物货款及时足额支付。

(十)建立严格的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对采购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压低价格,中标后拒不签订合同,供应质量不达标的药品,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向采购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一律记录在案并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罚:一次违规严厉警告,并限期纠正或整改;逾期不改或二次违规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违法违规企业和法人代表名单及违法违规情况向社会公布,全国所有省(区、市)两年内不得允许该企业及其法人代表参与本省(区、市)任何药品的招标采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要依法惩处。

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对参与以上违法违规行为的采购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严惩,并公开其不良记录,接受社会监督。

(十一)完善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和供应的信息系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完善全国统一的基本药物信息条形码(电子监管码)和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2011年4月1日起,各省(区、市)不得采购未入药品电子监管网及未使用基本药物信息条形码统一标识的企业供应的基本药物。

鼓励各省(区、市)进一步拓展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的功能,打通卫生行政部门、基本药物生产及批发企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通道,建立起基本药物从出厂到使用全过程实时更新的供应信息系统,动态监管和分析药品生产、流通、库存和使用情况。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电子交易,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透明度。

(十二)规范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和包装规格。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逐步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卫生部要逐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剂型和规格,根据基层用药的实际需求,确定基本药物的标准剂型、标准规格和标准包装。在国家未出台规范的基本药物剂型和规格之前,各省(区、市)每种基本药物采购的剂型原则上不超过3种,每种剂型对应的规格原则上不超过2种。

(十三)建立基本药物采购信息公开制度。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在采购结束3日内主动向社会公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价格、采购数量和中标企业,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报卫生部备案并抄国务院医改办公室。鼓励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监督基本药物采购过程,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环境。

(十四)建立基本药物指导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本药物成本调查和市场购销价格监测,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定价方式,动态调整基本药物指导价格水平,指导各地合理确定集中采购价格。对独家品种以及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要探索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本药物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各种价格违法行为。

(十五)促进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契机,引导和规范基层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尽快推进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在基层普遍使用,鼓励各地利用信息系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行监管。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转变用药习惯,促进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三、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工作要求

(一)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涉及多方利益调整,将会遇到多种困难和阻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精心组织实施。要加强宣传培训,争取药品生产流通行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密切跟踪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因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产生的矛盾,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要按照本意见精神,抓紧研究制定本省(区、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的具体办法,原则上应在本指导意见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出台,并抄报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和卫生部备案。经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批准,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城市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可以单独组织实施。各地要力争2010年12月底前按照本意见规定的采购办法完成一个采购周期的基本药物采购。

(二)落实各方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对本省(区、市)基本药物采购负总责。采购机构对基本药物采购直接负责,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采购,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和供应,合理有效降低采购价格。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采购机构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和指导,开展定期评估,确保基本药物采购工作顺利实施。发展改革(医改办公室、价格)、财政、社会保障、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监察等有关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支持力度,并加强对采购主体和采购全过程的监督。

(三)鼓励积极探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探索降低基本药物采购价格、保障供应和质量的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实际购进价格销售基本药物。鼓励通过发展现代物流等多种手段,进一步降低药品流通成本,实现药品流通公开化、透明化,引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兼并重组,加快结构调整,规范基本药物生产流通秩序,促进药品生产流通行业健康发展。各地要坚持全国统一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

(四)加强考核评估。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把基本药物采购情况作为医改工作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对各地基本药物采购情况进行考核,并与资金补助挂钩。要选择部分省(区、市)进行重点联系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要于2010年12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本意见情况报国务院医改办公室。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按照临床治疗必需、疗效好的原则制定的,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引导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方向的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主要区别,一是二者的作用不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用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用药品种,通过引导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向,保证基本药物的市场供应;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控制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药品费用的范围,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参保人员药品费用的依据。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二是制定的依据不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考虑药品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以及全社会的基本用药水平;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在考虑参保人员用药安全和疗效的同时,重点要依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要考虑药品的价格因素。三是应用范围不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适应全社会所有人群,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只适用于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四是执行效力不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临床医生用药起指导作用,主要通过对社会宣传和医生培训,引导自觉使用目录;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费用时执行。

第四篇:药品各种记录文件保存时限

药品各种记录、文件保存时限

1.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1)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购药品时按规定留存的资料和销售凭证。(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P184,12条)

(2)医疗机构药品购进记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P185,25条)

(3)医疗机构药品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P198,10条)2.超过有效期两年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购进疫苗时的证明文件:超过疫苗有效期两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P103,17条)

(2)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的购销记录:超过疫苗有效期两年。(18条)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超过疫苗有效期两年。(18条)3.一年事项

(1)托运或自行运输麻醉、一类精神药申领的运输证明有效期1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P83,52条)

(2)医疗机构制剂使用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保留的病历和有关检验、检查报告单等原始记录至少一年备查。(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P210,65条)

(3)《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新药增补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P238,11条)

(4)《中国药典》增补本,原则上每年一版。(药品标准,P22)

(5)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零售药店签订的协议有效期一般为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P236,8条)4.两年事项

(1)医疗机构有关配制制剂的记录和质量检验记录应完整归档,至少保存2年备查。(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P209,52条)

(2)《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每两年调整一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P238,11条)

(3)定点批发企业的条件:单位及工作人员2年内没有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P80,23条)

(4)《药品广告审查表》原件保存2年。(药品广告审查办法,P248,17条)(5)医疗机构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得少于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19条)5.三年事项

(1)医疗机构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按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药日期、患者姓名、用药数量。专册保存期限为3年。(处方管理办法,P127,51条)

(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P113,四)

(3)医疗机构购进药品索取、留存供货单位的合法票据,保存期不得少于3年。(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P198,8条)6.五年事项

(1)对因变更、换证、吊销、缴销等原因收回、作废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应建档保存5年。(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P166,28条(《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机关在企业登载遗失声明之日起满1个月后,按原核准事项补发。P166,29条)

(2)药品批发的记录及凭证至少保存5年。疫苗、特殊管理药品按相关规定保存(GSP42条)。药品零售企业的记录及相关凭证应当至少保存5年。特殊管理的药品的记录及凭证按相关规定保存(GSP143条,注意两条说法的区别,原因在于只有药品批发企业可以从事疫苗经营业务,P102,10条)。

疫苗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

① 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购进疫苗时的证明文件:超过疫苗有效期两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P103,17条)

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的购销记录:超过疫苗有效期两年。(18条)

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超过疫苗有效期两年。(18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保存期限: ① 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处方保存2年备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P81,32条)

②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41条)

③储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自药品有效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48、49条)

医疗用毒性药品保存期限:

① 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P99,9条)

②生产毒性药品的生产记录保存五年备查。(8条)

(3)新药监测期不超过5年。(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P66,34条)

(4)生产毒性药品的生产记录保存五年备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P99,8条)

(5)医疗机构应当妥善保存首次购进药品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保存期不得少于5年。(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P198,7条)

(6)药品批准文号、药品经营许可证以及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均为5年。医疗机构:

(1)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单位之一,有一些教学、科研单位也是使用单位)储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专用账册:应当自自药品有效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P83,48、49条)

(2)医疗机构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按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专册保存期限为3年。(处方管理办法,P127,51条)7.六年事项

自药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获得生产、销售新型化学成分药品的许可证明文件之日起6年内,对其他申请人未经已经获得许可的申请人同意,使用同样数据申请生产、销售新型化学成分药品许可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予许可;提交自行取得的数据除外。(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P66,35条)8.七年事项

(1)中药保护品种二级保护期限为7年。(中药品种保护,P40)

(2)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延长7年保护期。(中药品种保护,P40)9.十年事项

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中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药品管理法,P58,76条)10.处方保存时限

(1)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2年备查。

(2)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

(3)处方管理办法:普通、急诊、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3年。

(4)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暂行规定:零售药店处方留存2年以上备查。

(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外配处方保存2年以上备查。

(6)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注:处方管理办法普通、急诊、儿科是1年,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是3年,其余均为2年。11.其他

中药保护品种一级保护期限为30、20、10年。(中药品种保护,P40)

药事管理与法规时间总结

(一)处方限量

①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适当延长的情况 ②门(急)诊患者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一次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关键词:注射一次,控缓7日,其他3日)

③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④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用量 ⑤一类精神药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用量。⑥二类精神药品: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可适当延长的情况:慢性病或特殊患者 总结:注意上述几种情况的对比,尤其是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不同患者的适用情况。⑦一次常用量的情况:

a门(急)诊患者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 b需要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仅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 c盐酸二氢埃托啡,仅限二级以上医院使用 d盐酸哌替啶,仅限医疗机构使用

⑧医疗用毒性药品每次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⑨医疗用毒性药品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二)药品各种记录、文件保存时限

1、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的情况总结(1)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购药品时按规定留存的资料和销售凭证;(2)医疗机构药品购进记录;

(3)医疗机构药品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2、超过有效期两年的情况总结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购进疫苗时的证明文件:超过疫苗有效期两年

(2)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的购销记录:超过疫苗有效期两年(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超过疫苗有效期两年(三)不同时间

60日: 行政复议的时限是60日 3个月:

执业药师注册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重新注册 行政诉讼的时限时3个月 6个月:

“三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重新申请 在期满前6个月申请换发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注册证》 1 年:

被吊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1年不受理其药品广告审查申请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运输证明有效期后为1年 药品生产操作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药品生产记录保存至有效期后1年 批生产记录、批销售记录保存至有效期后1年

药学或相关专业双学士、研究生或硕士毕业生报考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工作年限为1年 药品批发购销、验收、出库记录、药品零售购进记录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1年 参保人员对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可在1年后提出更改要求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服务协议有效期1年

医院制剂使用中发现不良反应有关病历、检验、检查报告单等原始记录保存至少1年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新药增补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中国药典》增补本,原则上每年一版。(药品标准,P2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零售药店签订的协议有效期一般为1年 2年:

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处方保存2年 疫苗的购进、购销、分发、供应等记录保存至超过有效期2年 药品零售购进记录保存不得少于2年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每2年调整一次 外配处方保存2年

医疗机构配制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至少保存2年备查

定点批发企业的条件:单位及工作人员2年内没有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药品广告审查表》原件保存2年。

医疗机构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得少于1年 3年: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效期为3年 购用印鉴卡执业药师注册证有效期为3年 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年备查 物料的储存一般不超过3年

无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销售记录至少保存3年 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的有效期为3年 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报考执业药师的工作年限为3年 药品批发购销、验收、出库记录保存不得少于3年 药品批发企业退货记录保存3年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

医疗机构购进药品索取、留存供货单位的合法票据,保存期不得少于3年 5年: 对因变更、换证、吊销、缴销等原因收回、作废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应建档保存5年 药品批发的记录及凭证至少保存5年。疫苗、特殊管理药品按相关规定保存

药品零售企业的记录及相关凭证应当至少保存5年。特殊管理的药品的记录及凭证按相关规定保存。储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专用账册保存不少于5年。生产毒性药品的生产记录保存五年备查。新药监测期不超过5年

每5年修订颁布新版《中国药典》

医疗机构首次购进药品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保存期不得少于5年。医疗机构储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专用账册:应当自自药品有效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6年:

自药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获得生产、销售新型化学成分药品的许可证明文件之日起6年内,对其他申请人未经

已经获得许可的申请人同意,使用同样数据申请生产、销售新型化学成分药品许可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予许可;

提交自行取得的数据除外。7年: 中药保护品种二级保护期限为7年。

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延长7年保护期 10年: 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中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篇: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亦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需要,切实加强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使党员的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市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统一指导。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的党员档案,由当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或本单位人事部门存入个人人事档案管理;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其党员档案由当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存入其人事档案统一管理;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城镇人员中的党员,其党员档案由本人所在社区党组织管理;农村党员档案由所在乡镇党委管理;被开除、除名的党员,其党员档案由原管档单位管理;死亡党员档案由原管档单位管理。第三条 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保密的法规和制度。

第二章 档案内容

第四条 党员档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发展党员材料。主要包括入党申请书、《申请入党人登记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思想汇报、《超前考察登记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证书、政审材料、政审综合报告、自传、接收预备党员公示情况报告、《入党志愿书》、接收预备党员表决票、《预备党员考察写实登记簿》、转正申请书、预备党员转正公示情况报告、预备党员转正表决票。

(二)奖励材料。各级党组织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各种荣誉称号的授奖决定和嘉奖通报等材料。

(三)处分材料。党员违犯党纪国法所受的党纪政纪处分决定(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等材料;在民主评议党员中认定为不合格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党支部对其做出的限期改正、劝退和除名等处置的决定、向上级党组织的报告材料、上级党组织的批复意见;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延长预备期的有关材料。

(四)其它材料。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形成的综合材料;党员的退党申请书、党支部大会讨论并宣布对其除名的决定、向上级党组织呈报的备案材料。

第三章 档案保管

第五条 有人事档案的党员,入党转正后,要将入党申请书、政审材料、政审综合报告、自传、《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及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和其它材料,存入本人人事档案中。其余材料由本人所在党支部保管。

第六条 党支部要确定一名支部成员负责党员档案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保管党员档案,收集、鉴别和整理党员档案材料,办理党员档案的查阅、借用和转递手续,登记党员变动情况,做好党员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七条 党支部或党委要设单独的档案管理室和专柜保存党员档案,并完善党员档案管理各项制度,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盗等工作。

第八条 党员档案保管单位必须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党员建立健全档案。

第九条 为了保持党员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党支部每隔半年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核对,每年年底进行一次装订或整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条 党员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管好党员档案。档案发生丢失、损毁的,要追究档案管理人员责任。

第四章 档案查借阅

第十一条 党员个人不得查阅、借用或指定他人查、借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党员档案。

第十二条 档案一般不外借,如果确因工作需要查阅党员档案,需经党员所在党组织同意,借用单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履行档案查阅手续,并应在规定限期内归还。

第十三条 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阅档规定和保密制度,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漏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对违反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因工作需要从党员档案中取证的,须党员所在党组织领导批准后办理。

第十五条 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党员档案或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对违反规定者,应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构成违法的,依法处理。

第五章 档案转递

第十六条 无人事档案的党员转移正式组织关系后,其党员档案应当一并转交。有人事档案的党员转移正式组织关系或职务变动后,如人事主管部门相应变动的,党员档案与人事档案同时转交。

第十七条 党员出国出境定居停止党籍或因私出国出境逾期不归的,其党员档案交由组织部门保存备查。

第十八条 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一般情况下不得交由党员本人自带;

(二)对必须转出的党员档案,不得无故扣留,转出时应密封包装;

(三)接收党员档案的单位收到档案后,应当审核档案的真实性,核对无误后,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及时将回执退回转出单位;

(四)转出单位逾期一个月未收到回执,应及时催问以防丢失。

第六章 党员档案材料丢失补件办法

第十九条 原单位党组织存在的,须由其原党组织出具证明,并经由上级党委审核,证实其党员身份,现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在其重新填写的《入党志愿书》有关栏目里注明情况和原因,提出承认其党员资格的意见,报上级党委审查同意后,连同原单位党组织的有关证明材料,一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二十条 原单位党组织不存在的,党员现所在单位党组织在能够确认其党员身份的前提下,出具书面证明,在其重新填写的《入党志愿书》有关栏目里注明情况和原因,提出承认其党员资格的意见,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将补填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下载药品管理文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药品管理文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件管理

    文件收发处理程序 1. 目的规范外来文件及部门发文的管理,确保文件办理、签发程序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来文件及部门发文的接收、标识、登记、呈批、审核、执行、发......

    化验室药品管理

    化验室药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对化验室化学药品(即化学试剂)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在储存、使用、废弃等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人员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

    含特殊药品管理

    附: 《关于切实加强部分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销售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一些未列入特殊药品管理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部分......

    病区药品管理

    (3)病区药品管理 1)各病房药柜的药品,根据临床病种和需要,经专业主任审核,报药剂科和主管院长审批设置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不得使用过期、变质......

    药品管理自查报告

    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卫生院药品管理自查报告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根据县卫生局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下......

    药品管理系统(范文模版)

    药品管理系统 一、内容摘要 社会在进步,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这加速了医药行业的发展。在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

    特殊药品管理(最终定稿)

    特殊药品管理 《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因上述四类药品如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极易造成瘾癖、中毒或......

    药品管理(推荐5篇)

    备用药品及抢救车内药品自查自纠 一、药品管理的现况: 、病房备用药品,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并按左进右出要求放置,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