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人是怎样起草公文的
古人是怎样起草公文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 2010-04-15 18:24:54 阅读5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古人对公文起草人员的一般要求
我国最早的公务文书大约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即传说中的黄帝时期。自国家产生以后,公文一直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起草公文历来是秘书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夏、商、西周三代,负责起草公文的是史官,由于当时有文化的人很少,史官总是由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来担任。正如夏曾佑先生《中国古代史》所说:“周制,学术、艺文、朝章、国故,凡寄于语言文字之物,无不掌之于史。故世人之咨异闻、质疑事者,莫不于史。史之学识,于通
国为独高。”
春秋战国以后,史官地位逐渐衰落,历代朝廷公文先后主要由左徒、御史、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秘书官员起
草。
起草公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历代统治者选用秘书时,对秘书人员撰写公文的能力有较高要求,擅长公文写作者是“稀缺人才”。东汉末年的陈琳,曾任袁绍的记室令史,写过一篇讨伐曹操的著名公文《为袁绍檄豫州》,此文写得辞气凛然、雄风飒爽,将曹操骂得狗血喷头,显示出公文写作的极高水平。曹操打败袁绍后,因爱慕其才,不计前嫌,让他做了
自己的秘书。宋代选拔秘书一度重经义、策论,不注意考核写作能力,致使朝廷缺乏起草公文的专门人才。为此大臣们上书皇帝:“今进士既纯用经术,如诏诰、章表、赦敕、檄书、露布、戒谕之类,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缺者,若悉不习试,何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朝廷采纳了这项建议,在科举考试中特设“宏词科”(后改称“博学鸿词科”),专门选拔文字秘书,“试者虽多,所取无过五人”。南宋时,报考此科者还须提供自己写作的“制、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等12种常用公文各
两篇,才能获准参加考试。
除了国家在选拔文字秘书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一些学者也从理论上对公文撰写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如南北朝时期的文章学大家刘勰就对作者提出四条要求:一是“积学以储宝”,即平时要多读书,丰富学识,积累资料;二是“酌理以富才”,即善于思考,辨明事理,以丰富自己的才能;三是“研阅以穷照”,即多研究思考生活阅历,以获得对社会上各种事物的深刻理解;四是“驯致以怿辞”,即多多训练、陶冶健
康的情感,以达到文辞优美。
二、古人对公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古代公文是指朝廷、官府(及其主官)在行使职权、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文书。与现代公文一样,古代公文也有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之分,无论是君主下发的制、诰、诏、敕,还是臣子上书的章、表、奏、议,公文与其他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差别主要在于它的实用性。虽然从先秦到明清我国公文的文风发生过一些明显的变化,但是历代有作为的帝王、严肃的学者和清廉务实的官员,对公文写作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最早的公务文书汇编《尚书》就提出公文“辞尚体要,弗惟好异”。就是说,文章的语言一定要体现文章主旨和要点,而不能
一味追求标新立异。
曹丕的《典论·论文》将文章分为四大类,并指出它们在写作上的要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也就是说,奏议要求语言规范,书论要求说理充分,铭诔要求内容实在,只有诗赋才追求文采的华丽。
唐代文风改革的领军人物韩愈力主“文以载道”,坚持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他不仅从理论上倡导务实的公文文风,而且用自己公文写作的实践对过分追求形式的绮靡文风发起进攻,他的《论佛骨表》等名篇完全以散体表述,行文明白如话,堪称古代公文写作的典范。
明初,朱元璋对官吏起草的公文动辄上万言非常反感。他说:“古人为文章……皆明白易知,无深怪险僻之语……近世文士,不究道德之本,不达当世之务,立辞虽艰深而意实浅近,即使过于相如、扬雄,何裨实用?自今翰林为文,但取通道理明世务者,无事浮藻。”“朕尝厌其雕琢,殊异古体,且使事实为浮文所蔽。其自今凡诰谕臣下之词,务从简古,以革弊习。”
清圣祖康熙主张公文要“简当”、“简要”,他批评明代公文“多排偶芜词,甚或一二千言,每日积满几案,人主岂能尽览,势必委之中官,中官复委之门客。此辈何知文义!讹舛必多,奸弊冗生,事权旁落,皆
文章冗秽以至此也。” 从以上材料看,古人对公文写作的主要要求是内容实在、行文规范、语言简洁,这与我们今天对公文写作的要求是一致的。细考流传至今的古代优秀公文,也无不具有这几个特点,如汉高祖刘邦灭秦后发布的《入关告谕》,立意高远,措辞恳切,言简意赅,全文不足100字;宋代名臣包拯的《乞不用赃吏疏》分析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现状,陈述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并明确提出解决措施,内容丰富,说理透彻,全
文不到200字。
三、古人起草公文的一般程序
根据潘林杉先生的研究,古代起草公文的一般程序与今天起草公
文大致相当。
首先是占有材料。材料是公文中的事实、数据、根据等,是形成公文中心思想的基础。古代各官署公文写作的材料大致有三方面:
一是事实材料,如现实情况、社会问题、管理经验;二是朝廷颁布的诏令、上级官署(或主官)下发的公文;三是历史典故及历史成案。
古时公文作者获取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依靠作者深入实际观察,熟悉本官署和上下官署的活动情况;二是靠博览群书和熟悉成案,前者可谓直接的事实材料,后者可谓间接的文字材料。
其次是确立主旨。任何一篇公文都有目的性,即公文制作者的意图、观点、主张、态度。主旨(立意)对一篇公文说来十分重要,起到提纲挈领的统帅作用。刘勰将这一作用比作“振本而末从”,意思是树木的根干振动,树枝、树叶也就跟着动。这里是指确立好文章的主旨,章句和言词安排也会随之妥善。明末清初的学问家王夫之形象地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是文章的“统帅”,如没有“意”,全篇文词就如同无帅的“乌合”之兵。古代公文起草者非常考究立意,行文前都要明确写作意图、主要观点。公文立意的要求有二:一是符合领导(皇帝或主官)的行文意图,二是一篇公文中心思想只能有一个,不能
分散,要突出主题。
再次是谋篇布局。公文主旨确定后,就要考虑怎样围绕主旨来组织材料以形成公文框架,这就是“谋篇布局”。古人撰写公文十分讲究谋篇布局,强调在动笔之先,要通盘打算。要考虑如何入手,如何引申,如何结束,如何划分章节,如何安排主次详略,等等,然后再动笔。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篇中对谋篇布局作了如下阐述:“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也者。”意思是:要把握文章的主旨,统一文章的首尾。决定材料的去留。衔接上下文义、文气,全面地组织篇章,使其丰富的内容有机地联结在一起,而不致显得杂乱无章。虽然不同的文种、不同内容的公文在谋篇布局上呈现出种种差别,但是公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它有着大体一致的基本布局形式,这就是“叙由、叙案、申述、结论”四段论:“叙由”就是提出问题,“叙案”就是分析问题,“申述”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并加以论证,“结论”就是最后
概括全文主旨。
谋篇布局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对于起草者个人而言,接下来就是形成文字并润色修改了。但是如果起草的公文涉及重要决策或政策,还要经过审核和签发等程序,才能作为正式文件发布。
四、唐太宗时期公文签发前的执论制度
重要公文的审核和签发程序历代并不一样,其中唐太宗时期形成的公文签发前的执论制度值得专门介绍。
所谓执论,就是决策要经过充分论证,其具体表现就是朝廷发布政令的重要公文在正式生效前要有严格审核、充分论证的程序。唐代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制”,三省之间的关系是“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中书省是起草政令的机关,中书舍人拟稿后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并补充修改,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表示已过目同意,然后送达门下省审议,通过后再由皇帝签发批准,才能成为正式法令交尚书省执
行。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对门下侍郎王珪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实,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这是要求门下省对中书省起草并由皇帝画过敕的公文,要认真审议,不要碍于情面而通过那些有
错误的文件。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又对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需执论。近来唯觉阿执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勘,何须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宰相房玄龄依照唐太宗的旨意对文书签发前的“执论”程序作了具体规定:中书舍人在拟制有关军国大政的公文时,必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负责,然后送中书侍郎和中书令加以审示,形成初稿后送皇帝过目画敕,再转送门下省,由门下省给事中和门下侍郎审查、论证,如门下省认为有问题,应在提出修改意见或反驳意见后封还中书省,由中书省修改或重写。否则,即使皇帝“画敕”的也无效。中书、门下两省分歧严重时,就要在“政事堂”举行两省联席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辩论,以达成共识。这样就使中央政令在出台前得到充分论证,避免了中央决策的失误,“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
公文签发前的执论制度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在唐太宗后,这一制度没有继续执行,但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对我们今天起草重要文件、出台重要政策或形成重要决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
意义。
第二篇:公文起草格式
关于对公文下发存在问题的通报
各单位、部门:
近期,由于行政办公室对公文审核把关不严,致使下发公文出现错误,为严格公文起草、审核,确保公文质量,现就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处理意见
行政办公室对公文起草、审核把关不严,对行政办公室主任郝兴军罚款100元,对行政办公室秘书高鹏罚款200元。
二、相关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公文的起草、办理工作,提高公文质量、规范办理流程,确保文件格式统一、严肃、规范,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集团公司行政系统公文处理考核标准》,结合集团公司新OA系统流程及我公司公文处理实际,现就公文办理规范如下。
一是严把公文起草质量。各单位、部门公文起草人员要严把公文起草质量关,杜绝错字、别字、语句不通。凡出现错字、别字的,每字对公文起草人员罚款100元,挂罚负责人50元。
二是严格行文起草格式。公文页面设置,在“Word”状态下,页面边距,上4.5cm,下3cm,左2.8cm,右2.5cm;页眉1.7cm,页脚2.2cm;行间距固定值28磅。“Wps”状态下:页面边距,上45.00mm,下30.00mm,左28.00mm,右25.00mm;页眉距顶边10.00mm,页眉高5mm,页脚距底边22.00mm,页脚高7.00mm;行间距4.40mm。页面设置不符合要求的,对公文起草人员罚款100元,挂罚负责人50元。
三是严格行文层次序数。文件正文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应为圆点,不能用顿号),第四层为“(1)”;文件结构层次不宜过多,应力求简洁。特殊情况使用第五层为“①”。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置于括号内。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行文中需要变换字体时,可参照如下方式:一级标题使用3号黑体字,句尾不加标点,下文另起行;二级标题使用3号楷体字,可不另起行;三级标题以下均使用3号仿宋体字,不再变字体。一处不当对公文起草人员罚款100元,挂罚负责人50元。
四是严格附件格式规范。公文正文与附件应分开起草,不易用于统一文档。公文附件应在正文之下(空1行)、文件落款之上,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标识“附件”空格,并按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注明附件名称,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如果超过一行,第二行左端与附件名称第一个字对齐。成文时附件首页左上角以3号黑体字标注“附件”,有序号时注序号。如附件与正文无法装订在一起,应在附件左上角标注公文文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或加序号)。如“xxx字„2006‟xx号附件l”。附件格式不规范,对公文起草人员罚款100元,挂罚责任人50元。
五是严格公文签批流程。公司内部发文使用协同办公系统,对外、对上的请示、报告、函等使用纸质文件签批。协同办公发文具体流程详见协同办公系统流程图。凡是公文签批流程不规范的,对公文起草人员罚款100元,挂罚责任人50元。
对于以上罚款由责任人将现金交财务,并将财务收款收据交行政办公室。
第三篇:公文起草规范
公文起草规范
第一节 公文种类
第一条 检察机关的公文是检察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办公室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吉林省党的机关贯彻〈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检察工作需要,开展检察公文的起草、校核工作。
第二条 办公室负责办理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个人,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二)指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三)意见、办法 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四)通知 用于发布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六)公报 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七)报告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八)请示 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九)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十一)函 用于机关之间洽谈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十二)会议纪要 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十三)院领导或办公室领导交办的其他用于检察工作的文稿。
第二节 公文起草过程
第三条 公文形成、处理过程:
(一)公文的拟制、校核和呈批。
(二)公文的核发、印制和用印。
(三)公文的利用、管理、清退和销毁。
(四)公文的立卷和归档。
第四条 积极参与电子检务建设,利用检察局域网研究开发检察办公业务软件,逐步实现公文网上传输、传批、传阅、签批,促进检察信息化建设。
第五条 公文起草由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一般由一人承担,重要的可以由主任或副主任主持,指定若干人承担。
第六条 公文起草人接到任务后,应立即着手了解起草行文的目的、内容,领会领导的意图和思路,收集有关资料,做到吃透“上情”,了解“下情”。
第七条 向省人大的工作报告、全省检察长会议上的文件、讲话等重要文稿,在起草前,可报院领导决定,通知相关部门按要求提供素材。在起草过程中,需有关部门提供详细资料的,起草人可商有关部门继续提供资料。
第八条 重要公文拟稿前,应拟定提纲,报院领导认可后,开始拟写初稿。多人起草的文稿,应事先确定主题、思路、框架,做好分工,协调有序进行。初稿形成后,应统一观点、文风和语气等,力求公文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防止前后矛盾、重复或不协调。
第九条 凡是内设机构召开的专业会议,需检察长出席并讲话的,业务部门起草初稿后,由检察长办公室修改后送检察长审定;分管副检察长出席讲话的,业务部门起草初稿后,经院领导指定,检察长办公室可参与修改。
第十条 检察业务中的综合性、全局性文件,业务部门起草初稿后,检察长办公室负责审稿;或由检察长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拟稿。起草重要文件应当在检察长的主持、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十一条 起草公文应当做到:
(一)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起草人要围绕领导的意图进行深化、拓展,积极发挥起草人在起草文稿中的参谋作用。
(三)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
(四)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表述准确。
(五)开门见山,文字精炼,用语准确,篇幅简短,言之有物,文风端正。
(六)要着力创新,反对东拼西凑,敷衍成章。
(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准确。公文中的汉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案的要求,计量单位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
(八)文种、格式使用正确。
(九)杜绝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
第三节 公文格式
第十二条 检察机关的公文应由版头、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一)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或者加括号标明文种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文件首页上部。联合行文,版头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并用联署机关名称。在民族自治地方,发文机关名称可以并用自治民族的文字和汉字印制。下级机关公文的版头应小于上级机关公文版头。省检察院公文版头字高22毫米。
(二)密级 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秘密、机密、绝密,用三号黑体字标注于公文首页的左上方。
(三)紧急程度 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紧急文件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标注于公文首页的右上角;紧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字号 由机关代字、发文和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一般只标注文件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发文字号一般横向居中标注于版头与星线之间偏下。上报公文的发文字号可标注于版头左下方,与“签发人”相对应。发文字号用四号仿宋体字排印。号用中括号括起。顺序号自每年第一件起按发出顺序编排。
(五)签发人 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字号右侧用三号楷体字标注“签发人”,并在签发人后面标注“签发人”姓名。
(六)标题 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发文字号下方,用二号宋体字,居中排印。
(七)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名称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机关的统称,位于正文上方,顶格排印。决定、公报、规定、意见、通报、会议纪要等文种,一般不标注主送机关。
(八)正文 作为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位于标题或主送机关下方。文中大小题号要按以下顺序使用:
第一级“一、二、三„„”,用三号黑体字。
第二级“
(一)(二)
(三)„„”,用三号楷体字。
第三级“1.2.3.„„”
第四级“(1)(2)(3)„„”
一般公文应尽量避免采用多层次结构。
文件使用的字体字号,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如是国际标准A4型(297毫米×210毫米)的,每页22行,每行28字;如公文用纸 幅面是16开型(260毫米×184毫米)的,每页19行,每行25字。印发(转发、批转)××的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印发(转发、批转)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
(九)附件 公文附件,应当置于正文之后,与主件装订在一起,并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附件要另起版,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十)发文机关署名 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的右下方。
(十一)成文日期 一般署会议通过或者领导人签发日期;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特殊情况署印发日期。成文日期应当写明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排印。决议、决定、规定等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
打印文件的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与正文不在同一页时,应在空页左上角标注“(此页无正文)”。
(十二)印章 除会议纪要和印制的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公文应当加盖机关印章。用印位置在成文日期的上侧,做到“齐年压月”。
(十三)印发传达范围 用三号仿宋体字加括号空两格标注于成文日期的左下方。
(十四)主题词 按上级机关要求和《公文主题词表》标注,位于抄送机关上方。“主题词”三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词组间空一格。
(十五)抄送机关 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抄送机关名称标注于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下方,用四号仿宋体字。
(十六)印制版记 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份数组成,位于文末页下端。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仿宋体字置于文件末页下端两条间隔线中间,印刷份数用五号宋体字加括号置于间隔线右下方。
第十三条 公文的汉字从左至右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书写习惯排印。
公文用纸幅面规格提倡使用国际标准A4型,也可采用16开型。左侧装订。
第四节 行文规则
第十四条 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不发,可长可短的公文要短。上报的公文应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3000字。下发的公文也应尽量简短、精练。
第十五条 检察机关的行文关系,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一)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二)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三)机关各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机关的相关部门行文。检察长办公室根据检察长(党组书记)授权,可以向下级机关行文;机关的其他部门,不得对下级机关发布指示性公文。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四)检察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五)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
第十六条 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标注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严禁在“报告”及其它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请示事项涉及其他业务部门业务范围时,应当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过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在请示中写明。
第五节 公文校核和签发
第十七条 办公室负责对院领导或办公室负责同志签发前的下列公文进行校核:
(一)以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名义印发的文件,包括规范性文件、重要会议文件、院领导的重要讲话、通知、通报等。
(二)以中共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名义向省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或省委政法委的报告、请示以及有关重大案件的专报。
(三)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与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制发的文件。
(四)需要在《吉检办通报》上刊发的院领导同志讲话。
(五)以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文件。
(六)院领导同志交办的需要核稿的其他文稿。各业务部门以本部门名义行文的文件及办理具体案件依法履行法律手续等程序性文件不在检察长办公室的核稿范围。
第十八条 凡属核稿范围内的文稿中,涉及法律适用重大问题的,须另行送法律政策研究室进行法律审核。
第十九条 校核的主要内容:
(一)有无发文必要性,对没有必要行文、可发可不发的文件,提出不发的意见,供院领导决策时参考。
(二)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三)送核文稿与现行有效的检察工作文件是否矛盾,防止文件内容相互矛盾,以保证检察工作的连续性。
(四)送核文稿中涉及其他机关或本院其他部门的事项是否经过协调并取得一致意见,防止文件内容与其他机关或本院其他部门的规定或意见发生冲突。
(五)送核文稿是否具有可行性,防止文件内容空泛、不解决实际问题。
(六)送核文稿的逻辑、文字以及数字、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准确,是否做到层次清楚、文字精炼、数字准确、标点正确。
(七)送核文稿的文种、格式是否准确规范,发送范围适当。
(八)文稿内容涉及有关业务部门业务范围的,是否经过协商并履行会签手续。
第二十条 公文校核的基本要求:
(一)着眼检察工作全局,贯彻集中统一思想,克服和防止政出多门。
(二)坚持少行文、行短文,克服和防止文件过多过滥、长篇大论。
(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稿工作,做到严肃、认真、及时。
(四)保守秘密,不得将所审核文稿中的涉密内容向无关人员透露。
第二十一条 公文送核时除提供文稿清样(含附件)外,应当提供以下相关材料,以便核稿人员全面掌握情况,提高审核质量:
(一)发文纸。各部门需要送核的文稿,应按规定填写发文纸。
拟发《吉检办通报》的院领导讲话,不填写发文纸,由主办部门负责人在呈批单上提出意见并报院领导本人同意,或由院领导本人直接作出批示。
(二)领导批示。
1.属高检院或省委领导同志批办、过问事项的文稿,应附高检院或省委领导同志批示。
2.院领导批示交办的公文,在文稿送核时应将批示原文附上。
3.院领导对文件起草作出口头指示的,承办人要将领导指示记载在呈批单上,或单独附记录稿。
4.文件起草过程中,院领导对文稿作出批示或直接修改的,送核时要将院领导批示或修改稿附上。
5.有承继关系的文稿,高检院领导、省委领导和院领导在前件上有批示的,送核后件时应将前件批示一并附上。
(三)主办部门负责同志签署的意见。送核的文稿,须经主办部门负责同志审阅并签署报送审核、签发的意见。
(四)起草文件时使用的有关资料和材料。有助于核稿人员准确把握送核文稿内容的重要资料和材料,文稿送核时应一并附上。
(五)拟发《吉检办通报》的院领导讲话,送核时应附电子文档。
第二十二条 审核、修改本院各部门有关材料总的要求是:熟悉有关部门材料反映的内容,理解材料起草者的意图,努力做到体现院党组对工作宏观把握上的要求,反映部门工作特点,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审核、修改各部门起草的有关材料过程中,对需要了解清楚的问题,应向有关部门咨询,或经院领导批准后调阅原始材料。
第二十三条 审核、修改本院各部门以院名义起草的有关材料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审核有关部门材料后,要报请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阅。
(二)对作修改的部分内容,要在听取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材料起草人的意见后,报请院有关领导审阅。
第二十四条 文稿如需较大修改,应当与原起草部门协商或请其修改。
第二十五条 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检察长办公室可退回送核机关。
第二十六条 公文须经主管副检察长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应当由检察长签发。
第二章 公文处理规范
第一条 公文处理是办公室对日常各种文件的签收、登记、分送,以及对有关公文的起草、审定、签发等事宜。
第二条 机要收发及文件管理人员对通过机要局传递的所有秘密级文件,在交接过程中应进行认真核对,检查登记各类公文的内容或编号在交接中是否差错,并盖章、签署收件人姓名及收文日期。
第三条 管理人员应将签收公文分上级来文、下级请示、同级呈送件,逐件进行登记、加盖收文章并准确填写收文内容。
第四条 文件采用簿式登记、电脑输入等方式,进行简登和详登。登记内容包括:
(一)文件类分为:收文序号、日期、来文单位、文件标题、文号、份数;
(二)请示报告类分为:收文序号、日期、送文单位、内容、送阅的领导。
同级呈阅件,一般是情况报告或简报类,均可简登,只记来文日期、期数。
第五条 收到文件即在当日阅文,管理人员先登记编号,分类立夹。送阅文件(简报)按照阅文范围的规定,急件即办,并填写送阅文件单,分送各位领导阅文。
第六条 党委、政府和高检院的重要文件先送办公室主任阅处,根据主任要求传阅。
第七条 办公室文件按顺序传阅,送院领导阅文,每天上班后送阅一次,急件及时送阅。文件送阅顺序,一般先送检察长阅,然后依次送各位副检察长和其他党组成员阅。涉及分管工作的文件先送分管领导阅批,然后续传。
第八条 本院各部门报请分管副检察长阅批的文件、请示件,直接送有关领导阅批。
第九条 简报、情况信息类,分发各位领导,由机要秘书直接送阅。送领导阅示的急件三天后领导未阅退的,机要秘书应催阅。文件传阅完毕,机要秘书应在文件上注明各位领导阅文时间。
第十条 省院办公室收到下级院需要答复处理的请示件,一般送职能部门提出办理意见。如果写有请示省院领导的,登记后交机要秘书送分管领导。
第十一条 机要秘书要随时掌握传阅文件动态,特别注意重要文件(电报)去向和领导批示情况。
第十二条 领导批示转发或需要办理的公文,由党组秘书转有关部门办理。
主要领导批请有关领导阅办的,送有关领导阅办,由党组秘书负责将阅办意见回复主要领导,并送办公室主任阅知。
领导批请有关部门负责人阅办的,由机要秘书送阅。
第十三条 对各部门上报的请示件,院领导批示后,一般在二日内退呈报部门,急件即退,并办理签登手续。如批示内容涉及其他部门阅办的,由呈报部门转送协办。
由办公室管理的文件,领导批示提请会议传达或讨论的,交办公室主任阅后待用;由职能部门呈送的请示件,交职能部门办理。
第十四条 领导批示的办理情况,要在批示的下方作出记录(包括告知何部门何人、时间和说明事项等)。所有批示输入电脑备查。
第十五条 以院、院办公室名义发文的办理:
(一)以省院名义转发的有关文件、通知等,职能部门拟稿送办公室主任阅批后,由秘书转送检察长或分管检察长签发;
(二)以省院名义上报的请示件,职能部门拟文送办公室主任阅后报请检察长审定。检察长外出时,由主持工作的副检察长审定;
(三)省院与其他单位联合行文,由职能部门拟文报请分管检察长审定;
(四)上报高检院、省人大、省委政法委等机关内设部门的案件报告及情况报告、答复事项函的行文,职能部门拟文后请分管检察长签发。
第十六条 公文(包括报告、请示、批复、通知、函、会议纪要等)一般由职能部门按照格式要求起草公文。
下级机关要求上级机关批转公文,职能部门应提出具体意见,并对公文内容的真实性、可行性及统计数字、引文的准确性负责。在报送公文的同时职能部门需拟通知稿。公文送签前,送办公室主任审核。
第十七条 《党组会议纪要》由党组秘书起草,党组书记或主持会议的副书记签发;《检察长办公会议纪要》由党组秘书起草,检察长或主持会议的副检察长签发。
第十八条 以院党组(吉检党组发)和检察院(吉检发)名义的上行文,分别由党组书记、检察长签发。党组书记或检察长外出,分别由副书记、副检察长签发。下行文由分管检察长签发。以检察长名义的行文,由检察长签发。
第十九条 办公室以院名义行文,由分管办公工作的副检察长签发,政治部行文,由院政治部负责人签发;其他各部门的行文,由部门负责人签发。各部门以院名义向基层院行文,拟稿后交办公室主任审核。
第二十条 经院有关会议讨论决定的对有关请示事项的答复行文,由主办该请示事项的部门拟稿,分管检察长签发。分管检察长授权的,由该部门负责人签发。
第二十一条 经院领导口头同意的有关请示事项,由办公室主任签发,并注明情况。
第二十二条 上级领导在检察机关有关会议上讲话稿,由办公室负责整理,经领导本人审阅,由检察长签发。院领导的讲话,由组织会议的职能部门拟初稿和整理讲话稿,经本人审阅后,以办公室文件转发。
第二十三条 检察院与其他单位联合行文,由分管检察长或检察长签发。
第二十四条 送省院领导签发的文件,统一交秘书科登记后,送领导阅示。
第二十五条 行文处理为上行文、下行文。因工作需要向有关平行或不隶属单位行文,以院党组、检察院、办公室编文号,先送办公室主任阅示,统一由办公室编号、用印、发文。
第二十六条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一事一文,并写明主送的机关,如涉及内容需其他相关上级机关阅知的可以抄送。不得越级行文,尤其不能越级请示。
第二十七条 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根据内容要求应当抄送有关的上级机关。
第二十八条 几个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需要联合向下行文的,部门之间未经协商,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第二十九条 因工作需要,对不相隶属机关一般采用函的格式行文。
第三十条 行文编号应遵循以下规范:
省院向省委行文,编省院党组文号;
省院向高检院、省人大、省委政法委等上级机关请示、报告的行文,一般以省院的名义,编省院文号;
省院向下行文,一般部署重要工作、转发规范性文件和重要会议通知等,编省院文号;
以省院名义转发省院领导讲话,编省院办公室文号;
因工作需要,省院向不隶属机关行文,根据内容,以省院名义,编省院文号;
省院答复案件请示及请示事项,编省院文号;
省院职能部门答复案件请示事项,以省院名义下行文,编职能部门案号。
第三十一条 行文必须有领导签发。公文用印前应对用印文稿进行认真核对,做到审批手续齐全,公文格式符合要求,上行文、下行文机关的关系恰当,主送、抄送机关准确。一律用蓝黑色钢笔修改或签发公文,严格按规定份数用印,不符合要求的行文,一律退回。
第三十二条 省院党组印章的使用范围:以省院党组名义,编省院党组文号制发的案件请示、报告等,干部任免决定或提请任免的报告,由党组书记或分管检察长签发用印。
第三十三条 省院、省院检察长印章的使用范围:以省院、省院检察长名义,编省院文号制发的案件请示、报告等上行文及法律文书;省院职能部门答复案件请示事项,经分管领导签发,以省院名义下行文。
第三十四条 办理个人身份类证明的,经政治部主任审核,盖政治部章或政治部有关处室章。
第三十五条 标有密级的公文由制作部门装封后,交省院办公室统一寄发,通过机要通信传递。
需要直送的急件,由公文承制部门装封后自行安排递送签收。
第三十六条 外发公文,封装要严密,必须注明密级和编号。信封上标注的收文单位与发文本上的标注的发送单位要相一致。
第三十七条 以省院党组、省院名义上报高检院、省委、省人大、省委政法委等上行文,由办文单位(部门)拟稿,必须由分管检察长并检察长签发,或分管检察长签发并呈报检察长阅知。公文由办公室统一报送。
第三十八条 省院上报公文份数除报送有关单位和领导以外,办公室要留一份备查,其他部门起草的也要留存一份备查。
第三十九条 省院报、送、发简报类公文份数及范围必须按照下述规定:
(一)《检察动态》报高检院,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分管领导,省纪检委、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送省人大内司委、政 协法制委、政法委综合调研处;发各市州分院院和派出院、县(市)区院,撰写稿件的处室存档,并发布到局域网首页《动态期刊》和检察动态栏目中。
(二)《专报信息》按照领导要求和内容需要报高检院、省委、省人大、省委政法委主要或分管领导,存档。
第四十条 领导在外开会带回的文件,应交秘书科登记。所有文件在当日登记完毕(急件即收即登)。
第四十一条 准确登记收文日期、发文机关、文件字号、内容摘要。如是多份文件,应标明总份数。应在文件右上角盖收文章,并填写收文日期、时间和收文编号。
第四十二条 文件按发文机关、内容和缓急情况分类立夹:类同机关;类同内容;正式文件;简报;急件;阅件;批件。文件立夹,需在夹内附文件传阅单并注明送文日期。
第四十三条 文件送阅前,需填写“文件传阅流转单”,准确标明夹内文件和送文日期。
第四十四条 省级以上文件、密码电报等绝密公文,严格执行阅文范围规定,未经办公室主任批准不准外借、复制以及录用电脑磁盘。经分管领导同意复制的,应把复制件作为重要文件登记保管。
对录用的秘密级公文的磁盘、光盘、磁带或汇编本,应按同级公文保管。
第四十五条 省院密码电报,由市院办公室负责归档,制作归档清单并向市委机要局备案,不归档的密码电报和绝密公文由市院办公室机要秘书统一销毁。
第四十六条 文件管理人员对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公文,按照档案规定及时整理立卷,做到严格按照文书案卷归档办法执行。归档公文必须完整,在规定时间内向市院档案部门移交。
第四十七条 文件管理人员对不归档和无保存价值的公文及涉密磁介质应定期销毁,中央和省、市委文件(密码电报)由文件管理人员编造销毁清单,经分管副主任审查和办公室主任审核后销毁。其他需要销毁的公文,要登记造册,并经部门负责人批准销毁。
销毁公文的时间,中央和省委文件(密码电报)和高检院等上级部门的文件保存一年后销毁;介绍信和无需存档的法律文书存根,保存二年后销毁。“销毁文件清单”与收文登记簿一并长期保存,经批准同意销毁的文件,应按《吉林省保密废纸回收销毁办法》办理。
销毁时由两人以上监销。
第四篇: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
公文起草的基本要求
公文起草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条例从3个方面对公文起草提出了7点要求。(第十九条)
1.关于公文内容方面的要求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2)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3)文种正确,格式规范。2.关于文风方面的要求
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
3.关于公文起草方法方面的要求
(1)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2)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
(3)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第五篇:如何起草事务类公文
如何起草事务类公文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66.67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多选题
1、以下属于事务类文书的有()(16.67 分)
A 计划 B 总结 C 通报 D 通知
正确答案:A B
2、以下是按照计划的目的进行划分的是()(16.67 分)
A 经营计划 B 学习计划 C 部门计划 D 季度计划
正确答案:A B
3、计划的标题,可以包括以下哪些部分()(16.67 分)
A 单位名称 B 适用时间 C 事由 D 文种
正确答案:A B C D
4、总结,按照内容划分,可以分为()(16.67 分)A 工作总结 B 生产总结 C 学习总结 D 活动总结
正确答案:A B C D
5、工作总结正文中,常见的开头写法有()(16.67 分)
A 概述式 B 提问式 C 结论式 D 对比式
正确答案:A B C D
6、文章式会议记录的内容包括()(16.65分)
A 标题 B 会议组织情况 C 会议主要内容 D 文尾
正确答案: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