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小”行业基本情况分析及整治规范对策(胡)
九龙坡区“五小”行业基本情况分析及整治规范对策
“五小”行业(餐饮业、食品流通、小旅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歌舞厅、小洗浴室、小网吧)是我区广大市民日常餐饮、娱乐消费的主要场所,也是迎接国家卫生城区暗访检查的重点行业,其主要特点是行业数量多、分布广、流动性强、基础设施差、监管难度大、存在的问题多等。我局将针对我区“五小”行业整治情况作一个综合汇报。
一、“五小”行业基本情况
根据九龙坡区中梁山以东8个街镇(杨家坪、谢家湾、黄桷坪、石桥铺、石坪桥、渝州路、九龙镇、中梁山)的摸底数据统计,共有“五小”行业3297家,其中餐饮行业1529家、食品流通1174家、公共场所(小旅店51家、小美容美发店551家、小小歌舞厅179家、小洗浴室20家、小网吧38家)839家(按照我局制定的“五小”行业卫生要求划定的面积为标准),持有有效许可证的约占60%(一部分是有证无效,如:铁马市场;一部分是无证经营,如:背街小巷或社区内不具备基本卫生发证条件的);涉及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约1600余人;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约占70%。这些“五小”行业除“两证”不全外,普遍存在经营面积小、不能按要求划分功能分区、基本的卫生设施欠缺、经营者法律及卫生意识淡薄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证照经营比较普遍。检查中多数食品生产经营户未取得有效证照,从业人员多数未持健康证上岗。
2、部分领域存在严重的监管空白。尤其是前店后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各职能部门的衍接存在问题,质监部门不发食品加工许可证,工商部门不发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而且这些网点基础条件较差,极易造成严重的监管空白。
3、流动性大。“五小”行业经营户多为个体,流动性大、不稳定、经营业主文化程度低、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欠缺,监管部门的整改意见得不到落实。
4、经营场所面积狭小。大部分“五小”行业经营场所面积狭小,有的既是经营场所又是生活场所,无法进行合理布局,存在严重的交叉污染隐患。
5、硬件设施投入不足。一是部分业主把硬件设施投入作为取得行政许可的临时对策,一旦获得行政许可,则将硬件设施挪作它用或流于陈列形式。二是多数食品生产经营户整体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极易造成食品交叉污染,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三是病媒生物防治措施不到位。基本没有防蚊蝇、防蟑螂和防鼠的设施或措施,离创卫 要求相距甚远。
6、无消毒保洁意识。为数众多的小旅馆不具备消毒设施,被褥、毛巾等卫生用具消毒流于形式,更没有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小美容美发店无皮肤病人专用理发工具、理发用具不消毒,烫染发区无标示;小浴室用水无更换记录,无消毒设施,防蝇、防尘设施破损,消毒柜、净水器等卫生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鉴于上述现状,远达不到卫生许可标准的“五小”行业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将严重危害广大市民身心健康,危害公共卫生管理秩序,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我局始终把“五小”行业的监管作为工作重点来抓,除加大监督频次外,适时开展了卫生许可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无证经营、从业人员无证上岗和卫生条件不符合卫生标准等违法行为;特别是在创卫工作中,加大了对“五小”行业的卫生知识培训、指导、专项检查、督促整改力度,并按照市卫生局统一部署,大力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以引进科学的监管模式,最大程度上促进了“五小”行业的规范和进步。
区食安办协调各镇街、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于4月5日—16日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区“五小”行业联合执法检查。此次联合执法检查由镇街牵头,各职能部门参加,涉及杨家坪街道、华岩镇政府等8个镇街,检查重点是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建筑工地食堂、小食品经营店、小饮食店和餐饮摊贩、食品加工小作坊等,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户278户。共计监督检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685户,监督指导并规范落实390余户,处罚25户,金额18900元。
二、“五小”行业现状形成原因
“五小”行业形成现今的状况,成为各级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规范和整治的难点,有其客观存在的诸多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特殊经营群体。“五小”行业的业主主要是企业下岗和失业人员、城市低保人员、进城务工农民、城郊失地农民、残疾人员等,他们主要通过经营“五小”行业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而“五小”具有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技术含量低等特点,可以较快的解决生存问题。由于这部分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很多业主根本不知道经营“五小”还应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因此对相关监管部门的管理持抵触态度,导致行政许可比例低下。
2、许可政策未统一。有关部门为缓解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困难,谋求经济发展,往往强调“先发展、后规范”,要求为他们的创业尽量开绿灯,“五小”行业发展缺少统一规划,遍地开花。如杨家坪铁马市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内等许多经营场所完全不具备相应的卫生条件,甚至连基本的上下水设施都没有的“五小”行业比比皆是,对今 后的规范化监督管理造成困难。
3、具有生存空间。由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地区尚有差距,城区中存在大量的低收入、低消费群体,这部分群体在消费时往往是以价格和数量作为消费的选择依据,对卫生条件要求很低,所以常常把“五小”作为其消费的首选,因此“五小”行业具有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4、监督队伍建设滞后。我局按目前的职责分工,要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医政卫生执法等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由于卫生监督机构执法经费、人员配备不足,对“五小”行业实施有效的监管力不从心,加上“五小”行业业主更换频繁,开业前几乎不申报,因而监督队伍建设滞后造成监管工作未能切实落到实处。
5、许可准入门槛提高。近几年来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各行业专项专项整治行动,对许可准入要求越来越明确,条件越来越严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把许可准入关,并实行许可责任追究制度,“五小”行业能够达到标准并被准予许可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相关部门对无证照经营的取缔力度未能跟上,造成无证照经营的“五小”行业越来越多。
6、部门监管职责不明。各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分工不明,存在多头执法或监管空白问题,加之缺乏必要的部门配合与支持,无证照经营的“五小”行业规范和取缔难度较大;同时取缔“五小”行业势必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五小”行业业主及家庭失去自谋出路的机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
三、“五小”行业整治规范对策与建议
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强化监督队伍建设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公共场所“五小”行业监管主要责任部门,政府各级领导应进一步重视并及时协调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加大执法机构监管经费的投入,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使卫生监督人员和管理相对人数比的严重失衡现象得到纠正,同时不断加强卫生监督人员专业素质培训,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卫生监督队伍。
2、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区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互通监管信息,以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对本系统、本辖区内涉及到的“五小”行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规范化管理,按创卫达标要求,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经营单位,要责令停止经营或收回经营权、经营场地;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强指导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增 强执法力度,查处违法行为;对经整改仍不能取得行政许可的无证照经营单位,有关执法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取缔。
3、堵疏结合,综合治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对于“五小”行业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执法,应采取堵、疏相结合的原则,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于不符合卫生要求、无证照的“五小”经营户在取缔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被取缔的“五小”业主给予大力的支持,一是变更经营地点,在有条件达到行政许可要求的场所继续经营,二是引导其从事其它行业,以维持其生计,通过堵、疏结合的方法,减小“五小”取缔难度,促使“五小”行业整治收到预期效果。
4、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规范经营标准
由于“五小”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用统一的卫生要求和标准来要求星级饭店和“五小”行业,显然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性,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阻力,可操作性低,加大了“五小”行业规范难度。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在保证基本卫生安全的前题下,制定我区“五小”行业的最低卫生要求和基本卫生要求,实施分类管理,以提高“五小”行业行政许可持证率;同时按卫生部统一部署,全面推行“五小”行业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及时将其卫生信誉度等级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向社会公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以促进“五小”行业强化自身管理,自觉地改善卫生条件。
5、归行划市,定点经营,建立“五小”行业示范区
建议城市规划部门在城市建设项目审批中,对不符合归行划市及卫生许可要求的“五小”行业建设应严把审批关,不得为其开绿灯;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提倡建立“五小”行业示范街、示范区,形成配套设施齐全、便于管理和监督的集中、规范经营场所,以点、线幅射周边,减少分散、零乱的经营状况。
6、加强宣传,注重培训,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全社会和各相关部门、社区等,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卫生法律、法规及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主动地通过媒体开辟“五小”行业整治专栏,及时报道“五小”行业整治动态,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脏、乱、差现象;定期举办“五小”行业负责人培训班,宣传“五小”行业卫生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的意义和任务,以提高“五小”行业业主的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的卫生消费意识,形成全社会讲卫生的大环境,促进“五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五小”行业整治措施
1、制定了《创建国家卫生区“五小”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工作原则、组织领导、“五小”行业范围、职责分工、“五小”行业创卫要求、整治步骤、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等。
2、草拟了《九龙坡区创建国家卫生区“五小”行业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对“五小”行业的宣传方式、内容、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制作了“五小”行业宣传海报、“五小”行业专项整治责任书、致全区“五小行业”经营者的一封信、重庆市九龙坡区“五小行业”经营户承诺书等宣传资料。
3、制定了我区“五小”行业的最低卫生要求和基本卫生要求,实行分类管理,以提高“五小”行业行政许可持证率;
4、制定了我区公共场所“五小”行业卫生承诺书,以提高“五小”行业卫生管理的自律性;
5、实行“一店一策”具体指导。一是针对无证经营的现象,监督员带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制度、标准等宣传资料,送法上门,耐心讲解办证的必要性,仔细介绍办证流程,说服经营主依法办证,整治期间新办证63家; 二是针对从业人员素质低的现象,监督员通过集中培训、单独指导等方式强化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前后共开展15期约250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三是针对布局不合理,公示栏未上墙等现象,监督员随身携带钉锤、水泥钉等,协助业主规范陈列、合理布局,帮助辖区内360余户公共场所单位公示栏及时上墙。
6、另外,为规范管理,确保创卫成功,我局在全区公共场所实行“五个统一”的标准化建设,即卫生安全信息公示统一、卫生管理制度内容统一、经营场所卫生档案统一、卫生标示标牌设置统一、消毒记录要求统一。
第二篇:五小行业整治
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五小”行业整治
“五小”行业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的难点。我所面对难题,立足于规范,着眼于创新,认真开展服务,以攻坚克难的务实精神全力破解“五小”行业整治难题。
一、多措并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通过开展 “拉网式”摸底调查,建立监管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逐户上门与各“五小”行业单位签订“整改责任书”,明确工作要求和整改时限,要求业主信守承诺,认真梳理存在问题,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二、结合实际、重点攻坚、逐一突破。深入“五小”行业单位,主动了解其需求,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做好指导督促,指出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意见,对屡教不改的单位,加大监督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监管工作中的难题、顽症。注重扶植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五小”行业单位提升卫生水平,积极培育行业单位建设成达标示范单位,努力打造 “五小”行业新亮点。
三、诚心服务、积极沟通、提高效率。结合日常监管,积极向业主宣传整治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充分调动业主的参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管理相对人”的服务理念,为“五小”行业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制作卫生监督信息公示牌,向相关单位免费发放并安装上墙,彻底解决了制度规范上墙问题。
自今年“五小”行业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辖区12条马路及2个商业区内“五小”行业405家单位中的上百家得以改头换面,做到卫生监督信息公示牌上墙,亮证经营,卫生管理制度健全、环境整洁卫生,基础设施配备齐全,有效改善了辖区内“五小”行业卫生状况,同时也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
第三篇:五小行业整治方案
“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巩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进一步改善城区“五小”行业的卫生状况,确保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荐考核,针对小餐饮店(含食品店)、小美容美发店、小旅店、小洗浴场所、小网吧等“五小”行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和“五小”行业规范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目标,各有关部门紧密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改善“五小”行业的卫生现状,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整治目标
通过对“五小”行业的综合整治,取缔无证照非法经营户,整改未达标的“五小”单位,全面提高“五小”行业经营者的依法经营和卫生意识;“五小”行业证照齐全率达100%以上;主要卫生设施配备率达95%以上;卫生管理制度上墙,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整洁;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标示标识清楚;确保城区主、次干道“五小”行业卫生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三、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落实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加强部门的配合协作,齐抓共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条块结合,由点及面,整体推进。坚持条块结合,部门与街道、社区联动;由点及面,从抓薄弱环节、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着手,逐步推开,整体推进。
(三)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注重实效。以小餐饮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其他行业同时跟进;以完善硬件设施、规范软件管理为重点,立足整改达标,务求取得实效。
(四)疏堵结合,强化监管,长效管理。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重视疏导工作,切实解决好下岗人员等“五小”行业经营人员的实际困难,对不符合标准要求又无法整改的,要引导其转行就业或在规范的经营场所经营。同时加强日常监督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四、整治步骤
根据今年创卫工作的总体安排,从3月份起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再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3月25日—3月31日)县创卫办要在县内的新闻媒体、交通要道等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卫工作。各职能部门在单位内部和管理范围内广泛宣传创卫标准和要求。
(二)强化整治阶段(2014年4月 日-月 日)
各成员单位先根据各自职责,按照标准和任务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治工作,整治结束后,形成整治报告,统一报县创卫办。对于拒不整改的或限期整改不到位的“钉子户”,由创卫办抽调各部门力量集中整治。
(三)检查评估阶段(2014年 月 日-月 日)
对整治取得的成效进行检查评估,如有整改不到位或存在的薄弱环节再行整改,直至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
(三)巩固提高、迎检阶段(2014年 月 日-月 日)
总结专项整治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迎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小组的检查。
五、职责分工
(一)卫生部门负责小美容美发店、小旅店、洗浴场所等行业专项整治的牵头工作,组织各相关部门逐项落实专项整治工作措施;组织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经整改不达标的,依法吊销卫生许可证。
(二)食药监部门负责小餐饮店(含夜宵摊点、食品流动摊点)的整治工作,依法吊销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餐饮单位餐饮服务许可证。
(三)教育部门负责学校、托幼机构内食堂的整改和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按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四)城管部门负责督促“五小”行业门店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取缔出店经营和占道经营行为,对“五小”行业破损或陈旧的门面要督促业主及时修补清洗,取缔无证流动摊贩和拆除有关违章建筑。
(五)文化部门负责做好小网吧、小歌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整治达标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对整改不达标的,依法吊销文化经营许可证。
(六)环保部门负责环境项目准入把关,负责查处不按法律法规或其他规定要求设置油烟净化设施的违法行为。
(七)工商部门负责小副食、小熟食、小蛋糕店等现场制售食品店和有形市场内小食品行业的日常性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台账索证制度,查处违法行为。对整改不达标的“五小”行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户。
(八)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各新闻单位做好“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九)质监部门负责小食品生产单位整治达标工作。
(十)建筑业管理部门负责做好建筑工地食堂、副食店的管理达标工作。
(十一)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打击在整治工作中的暴力抗法行为,为“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法律保障。
(十二)财政部门负责落实“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有关经费。
(十三)各乡镇(街道、社区)负责做好辖区范围内需整治的“五小”行业调查登记、思想劝导、督促整改等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当前 “五小”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三无”(无营业执照、无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合格证)现象严重;功能区域布局不合理,“三防”(防蝇、防鼠、防尘)设施不全,卫生状况差;无消毒设施或有消毒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等。各乡镇(街道、社区)和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五小”行业规范化管理工作,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分解制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指定专人负责,全力投入到“五小”行业规范整改工作中去。
(二)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各乡镇(街道、社区)和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坚持“分类指导、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克服畏难情绪,切实提高“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执行力,做到“无情整治、有情操作、真情帮扶”。各“五小”行业监管部门要做好本单位执法人员业务知识、法律法规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培训工作,针对不同行业,以各乡镇(街道、社区)为单位,加强“五小”行业从业人员岗位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提高“五小”行业从业人员的诚信守法和卫生意识。
(三)探索建立“五小”行业监管的长效机制。
1、各部门要尽快配齐配强执法队伍,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对所管辖区内“五小”行业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各部门要抽调有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强的执法人员组成应急执法队,在整治范围内进行不间断巡查,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对群众的投诉举报和分片包干监管人员反映的问题要迅速查处,并对处罚的情况以公告的形式在其店内公布,以起到震慑警示作用。
3、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责,严把“五小”行业准入关,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审批。
(四)要依据本部门工作实际,加大对管辖行业和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勇于曝光和抨击反面典型。要建立“五小”行业投诉、举报制度,对群众举报的“五小”行业违法事实,必须专案管理、一查到底,以此教育和引导群众,为“五小”行业整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附件:“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标准与要求
“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标准与要求
一、小食品店(含食品加工小作坊、小卤食店、小餐饮店、糕点店、冷饮店等):
1、周围 25米内不得有暴露的垃圾堆、垃圾处理场、污水坑(塘)、旱厕等有毒有害污染源,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等有关要求。
2、厨房面积原则上不小于5平方米,与餐厅间安设有关闭门、饭菜传递窗口。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要有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和耐用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
加工间分设烹调区、原料加工区、餐饮具洗消区。
水池不少于 2个,荤素分开,并有明显标志。配备足够的冷藏、餐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或采取餐具集中消毒措施。
通风、采光、照明符合有关卫生标准。
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齐全,地沟及下水道出口处安装有防鼠栅栏。
3、卫生间不得设置在加工场所内或直接相通、毗邻。
4、库房设置物品存放架,距地面、墙壁 10厘米以上,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化学品。食品原料应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索取经营单位食品流通许可证和同批次产品检验报告。
5、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要求,不使用腐烂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严禁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6、加工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7、经营者持有食品流通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并悬挂于经营场所明显位置;食品加工小作坊是列入政府小作坊目录的合法食品加工点。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证,着装整洁。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
二、小美容美发店:
1、卫生许可证有效并悬挂于明显处,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2、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工作衣帽整洁、个人卫生良好。
3、设有专用消毒药械(如电子消毒柜、高压锅、酒精、84消毒液等),用具用后消毒,并做好记录。
4、配备皮肤病、头癣患者专用理发工具,并有明显标志,单独存放、用后严格消毒。
5、设立专用染/烫发场所,加强通风。
6、理发工具、用具做到一客一洗一消毒。
7、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工作,并有记录。
8、店内外保持卫生整洁,垃圾袋装密闭存放。
三、小旅店:
1、卫生许可证有效并悬挂于明显处。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2、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工作衣帽整洁、个人卫生良好。
3、必须设有公用物品消毒间和设施。
4、配备的脸盆、脚盆要做好标记和消毒。
5、床上用品一客一换并有记录;提供的床上用品须经洗消,感官性状良好,无毛发、无污迹、无异味、无潮湿感。
6、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工作,并有记录。
7、店内外保持卫生整洁,垃圾袋装密闭存放。
8、提供的洗发水、沐浴液、安全套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四、洗浴场所(含洗浴、洗足):
1、卫生许可证有效并悬挂于明显处。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2、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工作衣帽统一整洁、个人卫生良好。
3、公共用品用具一客一换一消毒。
4、入口处设有禁止患有皮肤病、性病患者就浴的醒目标志。
5、浴池每天放水后清洗、消毒并记录。
6、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工作,并有记录。
7、店内外保持卫生整洁,垃圾袋装密闭存放。
8、室内通风良好,宜采用机械通风,采用气窗通风的气窗面积为地面的5%。
五、小网吧(含舞厅、网吧、KTV):
1、卫生许可证有效并悬挂于明显处,卫生管理制度上墙。
2、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卫生培训合格证明;个人卫生良好。
3、应配备专用清洗消毒间,供顾客使用的茶(杯)具做到一客一洗一消毒。
4、有机械通风装置,使用分体空调的,空调滤网应定期清洗,每月不少于1次,保持滤网整洁无尘。
5、营业场所噪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6、设立禁止吸烟标志, 设置专用的吸烟室。
7、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工作,并有记录。
8、店内外保持卫生整洁,垃圾袋装密闭存放。
第四篇:五小行业整治标语
清理整治“五小”行业,共创和谐美好家园
创建改善民生,文明惠及百姓
营造优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严厉打击“五小”行业无照经营行为
规范“五小”行业经营,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第五篇:五小行业整治方案
巫峡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 “五小行业”综合整治
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县城,着力解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热点和难点。结合我镇实际,决定于5月1日—8月31日在城区开展“五小行业”综合整治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为依据,以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全面开展“五小行业”综合整治活动,切实改变我镇“五小行业”的环境卫生现状,不断提高城区“五小行业”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五小行业”综合整治活动的领导,成立巫峡镇“五小行业”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涂小平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杨世忠
党委委员、副镇长
马正伦 宣传委员
成 员:舒鼎奎 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易前聪 纪委书记
张 维 党委委员、副镇长
卢立新 组织委员
石德聪 武装部长
牛启书 党委委员、副镇长 叶东明 副镇长 龚清忠 副调研员 张定权 副调研员 肖维军 副调研员 黄昌清 副调研员
成员由各社区支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商所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建设管理办公室,由陈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五小行业”综合整治日常工作。
三、整治对象
城区各社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所有“五小行业”(即小餐馆、小发廊、小旅店、小网吧、小歌厅)等小型经营服务单位。
四、整治目标
1.证照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齐全,无超范围经营现象; 2.从业人员掌握相关卫生知识、熟悉岗位卫生操作技术、穿戴洁净工作衣帽、个人卫生好;
3.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4.布局合理,各功能间齐全,内部卫生设施完善;
5.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按规程清洗、消毒、保洁储存; 6.店内外环境整洁。
五、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属地管理。整治工作在镇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实行属地管理。由各社区牵头,巩固国卫帮扶单位、责任单位大力配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负责辖区整治工作。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城市小区及背街小巷的“五
小行业”为重点和突破口,立足整改,整体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三)疏堵结合,长效监管。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重视疏导工作,加强日常监管,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六、工作步骤
本次“五小行业”综合整治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建立组织、调查摸底阶段(5月1日—5月31日)
1.搞好摸底调查。以社区为单位,组成整治工作组,对辖区内“五小行业”分布情况进行摸底清查,登记造册,建立相关台账,并于5月31日前将摸底情况上报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2.召开“五小行业”卫生整治动员大会,层层动员部署,针对所承担的具体任务,研究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务必使本次整治活动开展扎实。
3.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对参与“五小行业”集中整治工作有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明确标准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二是扎实做好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增强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促使业主依法自律,诚信经营。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整治活动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第二阶段:创建示范街阶段(6月1日-6月30日)实行整治活动进展周报制度,每周五将本周活动开展情况报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每个社区在辖区选择一条街道做为“五小行业”达标示范街(示范街选择标准为“五小行业”单位总数不少于10家),按照整治标准要求,指导经营者逐项整改,限期达标,树立整治工作典范。
第三阶段:全面达标阶段(7月1日-7月31日)
在总结示范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每个“五小行业”门店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督促指导限期整改;对于不具备整改条件的“五小行业”门店,要动员其“关、停、并、转”。经整改达到要求的单位,可向镇整治领导小组申请验收,对验收合格者,加强日常监管,规范经营行为;对于不具备条件、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五小行业”门店,由镇政府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8月1日-8月31日)
镇“五小行业”整治领导小组在每一阶段进行督导检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按照整治标准对各社区进行检查验收,奖优罚劣,严格实施责任追究。
七、工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
镇“五小行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五小行业”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社区也要成立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各社区支书任组长,具体负责辖区内的“五小行业”整治工作。“五小行业”具体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支书为第一责任人。各社区要实行支书包街道、主任包片区、“两委”成员包门店,全力以赴做好此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二)明确职责分工。
1.各社区负责辖区内“五小行业”集中整治工作的落实,实行属地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制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抽调专人分包社区居委会“五小行业”门店,全力为综合整治工作搞好服务,并参与督导检查;
3.工商所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对无证经营户依法予以取缔,参与督导检查;
4.社区抽调专人对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报卫生局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立案查处及执法监督工作,参与督导检查;
5.根据工作需要,对占道经营、阻碍正常执法、暴力抗法等行为及时查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
各社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发动群众,人人参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教育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就餐和消费习惯,对规范经营的单位给予正面报道,对不符合卫生管理要求的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曝光。
(四)加强督导考核。
镇“五小行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要组织人员开展“五小行业”综合整治工作督查。同时,建立“五小行业”整治考核机制,以社区为单位,对“五小行业”整治工作进行验收考核。
(五)依法整治,长效管理。
“五小行业”卫生监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综合整治工作中,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和《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通过专项整治工作来促进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