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档案局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结果
宣武区档案局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结果
宣武区档案局
一、法定的行政机关 主体名称:宣武区档案局 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四)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
3.《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七条第二款“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区、县的档案事业,依法对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组织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二、需要注明的情况:
2001年10月15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宣武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京文〔2001〕140号)规定:“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转为区委、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区档案局从政府职能部门转为事业单位,这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也使《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失去了具体执法机关。为了保障机构改革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切实依法履行档案行政执法职能,2002年5月20日《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办公室、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宣武区档案局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问题的通知》(宣办发〔2002〕23号)规定:“区档案局仍为区政府负责本区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履行全区档案事业行政管理职能”,“区档案局具有执法主体资格”。
经过同级政府依法确认,区档案局具有了执法主体的资格。目前,区档案局作为事业单位,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的进程中,履行着行政执法权,形成了档案行政执法实际在法律上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相符,与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符的状况,既影响了国家法律的权威,也给各级档案局依法履行职责造成了现实的困难。
希望有关主管部门能够协调解决档案局的法定地位,将档案局由目前的事业单位依法调整为行政机关,进一步明确档案局作为主管本行政区域档案事业的政府职能部门地位,为各级档案局切实贯彻实施国家法律法规,推进依法行政提供保障。
第二篇:重庆市卫生局行政执法主体清理情况
附件1 重庆市卫生局行政执法主体清理情况
一、法定的行政机关
(一)机关全称:重庆市卫生局
(二)法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第六十六条第一款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工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医师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八条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6、《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婴保健工作,根据不同地区情况提出分级分类指导原则,并对全**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母婴保健工作。
7、《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
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8、《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9、《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三)三定方案
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卫生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渝办发〔2000〕96号)
主要内容:重庆市卫生局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项:
(一)研究起草全市卫生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制定卫生工作技术规范和其它一般规范性文件,提出全市卫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编制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市卫生资源配置,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服务标准;协同有关部门管理卫生行业的价格,制定和调整医疗收费标准。
(三)研究制定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妇女保健、儿童 保健和健康教育有关政策措施、规划和服务标准并指导实施。
(四)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制定重大疾病防治规划;管理传染病防治,组织对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组织调度全市的卫生技术力量,协助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重大疫情、灾情及重大突发性事件实施紧急处置,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生、蔓延。
(五)管理医疗机构,组织实施医疗机构、医疗执业人员、医疗服务技术及大型医疗设备的准入制度。研究指导医疗机构改革,监督医疗服务质量。依法监督管理血站、单采血浆站的采供血及临床用血质量。
(六)制定全市医学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组织重大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的攻关,指导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验收及成果转化;负责全市成人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医学院校的医教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七)依法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管理及健康相关产品行使监督权并负责相关认证工作。
(八)制定重庆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和卫生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实施卫生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
(九)组织、指导、参与医学卫生方面的政府与民间的多边、双边合作与交流;组织参与国际组织倡导的重大卫生 活动。
(十)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进中医的继承与创新。制定全市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全市中医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发展全市中医药事业和民族医药事业。
(十一)负责市保健委员会确定的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按照规定管理有关干部的医疗工作。
(十二)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渝编〔2005〕74号)
主要内容: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
(四)其他内容:
1、法定代表人:屈谦
2、办公地址: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百业兴大厦
3、联系方式: 邮编:400020;电话:67706509;网址: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档案局行政执法考评制度(定稿)
汶上县档案局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
为了搞好本局内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考评工作,结合本局内部承担行政执法职责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评议的原则和范围
(一)各执法股室应把执法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本股室行政管理目标中,并按进行考核。行政执责任制的考核评议必须坚持公正、公开、客观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优罚劣的原则。
(二)考核评议的范围是本局具有执法职能的各执法股室及其执法人员。
二、评议考核的依据及计分原则
考核评议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县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考评标准要求为依据,逐一设定考评内容。考核评议实行百分制。考核结果分为达标、不达标。70分以上为达标,69分以下为不达标;对个人的考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得分在90分以上者为优秀,70—89分者为称职60—69分为基本称职,不满60分者为不称职。
三、考评办法
考核评议实行分级负责制。考评标准(一)理论(15分)
1、熟悉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内容和本岗位责任的记5分,不熟悉的扣5分。
2、各股(室)负责人指导本股(室)人员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具体措施的记5分,反之扣5分;
3、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记 5分,反之扣5分。
(二)行政执法主体合法(20分)
1、作出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执法主体合法的记8分,主体不合法的扣8分;
2、执法人员具备执法资格的记5分,不具备资格的人员参与行政执法的扣5分。
3、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的记7分,不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的每次扣1分。
(三)行政行为合法(40分)
1、办事制度和执法程序公开的记5分,未公开的 5分;
2、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的记5分,反之每次扣1分;
3、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期限内同的记5分,未按法定规定作出的每次扣1分;
3、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期限内同的记5分,未按法定规定作出的每次扣1分;
4、依法告之当事人享有权利的记5分,未告知的每次扣1分。
5、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记5分,超越职权(特殊情况例外)的每次扣1分;
6、具体行政行为公开、公正、适当的记5分,反之每次扣1分;
7、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记5分,没有依据的每次扣5分;
8、依法履行职责的记5分,推诿、拖延甚至拒绝履行的每次扣1分。
(四)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健全(25分)
1、依照规定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记5分,应参加培训而未参加培训的,每次扣1分;
2、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的记5分,拒绝或不予配合的每次扣1分;
3、及时接受、处理、转办、督办群众投诉,积极协助、配合查处行政执法中的违法案件的记5分,未做到的每件扣1分;
4、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赔偿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和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的记3分,不落实的每次扣2分。
第四篇:某区档案局行政执法制度
行 政 执 法 责 任 制
第一条 为了促进本局及局内执法人员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省、市、区行政执法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局依据《国家档案法》及相关配套规定、办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监督检查的对象为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群众自治组织。
第三条 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本局在全区范围内依法实施档案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的过程中,明确执法权限、执法责任,对执法工作目标实行量化考核的工作制度。
第四条 档案行政执法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公开、公正、效率的原则。第五条 本局承担全区范围内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其职能是:
(一)对区属及其以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二)对在全区范围内发现的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三)向武威市档案局和区政府报告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违法
案件的调查处理情况;
(四)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档案行政执法的职能。
第六条 本局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由局长主管,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是办公室和业务股。具体职责是:
(一)局长
1、审核批准行政执法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2、审核批准行政执法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3、把行政执法工作列入本局议事日程,从各方面保障行政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切实解决执法中的问题;
4、组织行政处罚、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等有关案件的讨论,对案件处理结果负责;
5、组织对本局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作出奖惩决策;
6、带头严格执法,支持各部门和执法人员正确行使职权。
(二)办公室
1、组织和制定行政执法计划及中长期规划并具体实施;
2、拟定行政执法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3、组织开展全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活动和执法队伍的培训工作;
4、按照计划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5、受理举报控告,对违法嫌疑提出立案申请;
6、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对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向局长报告调查结果并提出处理意见;
7、执行对违法案件的处理决定;
8、负责本局行政执法有关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
9、开展档案行政执法统计工作。
(三)业务股
1、依法开展对区属及其以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工作;
2、组织开展档案执法及业务检查;
3、监督指导各单位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落实情况,并做好备案工作;
4、对区档案馆及各单位档案室在开展档案业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依法提出裁决意见。
第七条 行政执法部门每年应按所承担的法定职责和执法工作任务确定工作目标,并分解落实到每个执法人员,建立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
行政执法程序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实施行政执法,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档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备案等行政行为。
第二章
行政许可程序
第四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应当按公示的材料种类、数量、内容、格式、时间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并对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申请人有权拒绝提供与其申请的许可事项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材料。
第五条
经办人员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按规定条件进行形式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即时告知申请人,并作出不予受理决定。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应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改正的错误的,允许申请人当场改正。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办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受理、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要求补正申请材料的,经办人员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或者《行政许可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并由申请人签字或盖章。
第六条
经办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种类、数量、内容和格式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申请不得拒绝受理,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不得受理。
第七条
受理申请后,经办人员应当按照本项许可的法定条件、程序、期限进行实质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由股室负责人审核后报单位领导作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第八条
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第九条
经办人员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
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经办人员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申请人的意见并制作笔录。
第十条 经审查决定准予行政许可的,经办人员应当制作《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加盖单位印章。
第十一条 经审查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决定不准予行政许可的,经办人员应当制作《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加盖行政机关印章。
第十二条 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延长十日,经办人员应当制作《行政许可延长审查期限通知书》并送达申请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经办人员应当自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和行政许可证件。
第十四条 办理行政许可事项需要听证、评审、考试考订,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章规定的期限内。
第十五条 被许可人要求变更行政许可事项的,应当向本单位提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
本单位同时负责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工作。第十七条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可以进行书面检查或者实物检
查。
监督检查中,发现被许可人未按照取得行政许可时所确定的要求、条件、范围、程序等从事被许可事项活动,应当签发行政处理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或者依法采取措施督促其限期整改。
发现被许可人已经取得的行政许可具有应当被撤销的情形时,除当场签发行政处理通知书责令被许可人立即停止被许可行为,还应当填写撤销行政许可审批表,经单位领导审核后,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办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撤销、撤回、注销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当按照政务公开制度予以公示。
第三章
行政处罚程序
第十九条
在获得行政处罚案件线索后,应进行初步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并填写行政执法立案表。
第二十条
立案案件应由两名以上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进行调查。
第二十一条
谈话取证应填写行政执法调查笔录,并由被谈话人签字或盖章予以确认。
第二十二条
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予处罚的案件,应填写行政处罚意见书,经单位办公会议研究或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后,向当事人或单位发出行政处罚通知书。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或单位对行政处罚有异议,应在十五日内
向本单位提出书面申诉意见。申诉在受理后应予以重新研究,必要时进行补充调查,并在行政处罚意见书上写明复查情况,提出处罚意见,报单位领导审批。
第二十四条
行政处罚通知书下达十五日后,或对申诉案件复查后,向当事人或单位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或单位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于十五日内向本单位提出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六条
提起行政复议的案件按《行政复议法》执行。
第四章
行政备案程序
第二十七条
各机关应编制本机关或本系统的档案保管期限表,经本机关领导人审查批准后执行,并报区档案局备案。国有企业在资产与产权变动时,对拟销毁的档案应造具清册,经企业领导人和企业资产清算机构负责人审核,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向区档案局备案后,方可销毁。
第二十八条
行政备案应填写行政备案表,经工作人员初审、股室负责复审后予以备案。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制度由凉州区档案局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制度自二○○七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管理,确保档案行政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局实际,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从事档案行政执法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和档案专业知识。担任各执法股室领导职务者,必须具有一年以上行政执法的实践经验和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
第三条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申领《行政执法证》。局机关主要负责人应领取《行政执法监督证》。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
第四条 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必须参加行政执法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领取行政执法证件。
第五条 行政执法证件仅限持证人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涂改和毁损。持证人调离本局或不再直接承担行政执法任务时,应缴回
行政执法证件。
第六条
行政执法证件遗失时,持证人应及时报告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并按有关规定声明作废,申请补发新证。
第七条 行政执法证件每年由局办公室统一送区政府法制办年审注册,未经注册或者未能通过年审的行政执法证件无效。
第八条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履行法律程序正确,引用法律、法规条文无误。
第九条
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按《凉州区档案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作出相应处理。
第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执法相对人吃请或收受财物,否则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
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
第一条
为了提高档案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档案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有效实施,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法律、法规、规章,是指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省、市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第三条
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培训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全局的学习培训计划由办公室制订,各股室及行政执法人员,应该在年初制订出各自的学习计划。全局应鼓励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并为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学习培训提供条件。
第四条
新参加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并经区法制办考试合格领取《行政执法证》后才能参与执法。
第五条
全局组织的学习培训时间每年应不少于12天,行政执法人员个人自学的时间每年应不少于15天。全局组织的学习培训
情况,应该记入业务学习台帐。
第六条
办公室负责在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实施前,组织参与执法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并专门组织考试。行政执法人员在考试合格后,方能参与执法。
第七条
学习培训采用“三个结合”的方式,即:通读原文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定期轮训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
第八条
全局每年应组织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考试1-2次,考试成绩应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依据。
第九条
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考试成绩优秀的,应给予奖励;成绩不合格者,限期补考通过,两次不合格者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案卷, 是指我局在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已办结的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行政许可、行政复议案件等行政执法活动形成的依法需要归档或者应当提供当事人查阅的案卷。
第三条 案卷评查工作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严格程序和标准,确保案卷评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条 局机关确定专人对执法案卷进行评查。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每年不少于一次。案卷评查以随机抽查方式进行,一般抽查数量不少于10件。实际案卷少于10件的按实际数量检查。
第五条 案卷评查应当一案一评。案卷评查情况、评查得分及扣分理由应书面记录在卷内评查表内,并由评查人签名。
第六条 结合案卷评查情况,应及时对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每年年终制作案卷评查综合报告,送单位领导审查,并报区法制局和市档案局备案。
第七条 案卷评查采取满分为百分制的形式,平均得分在95分以上为优秀;平均得分在80分以上不满95分的为良好;平均得分不满80分的为较差。
第八条 在评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行政执法股室及人员,并要求其限期改正。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保障档案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贯彻实施,根据本局《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是指对本局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及其所属执法部门依法办理的行政案件的质量进行考核评议的一种办法。
第三条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奖优罚劣的原则。
第四条
本局的执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由局党支部负责,评议考核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
第五条
档案行政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的主要内容:
(一)办理行政案件的执法情况;
(二)行政管理中的执法情况;
(三)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中的执法情况;
(四)执法员遵纪守法情况;
(五)法制宣传教育培训情况。
第六条
执法质量考评采用百分制:办理行政案件40分,履行行政管理职责10分,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20分,执法员遵纪守法情况20分,法制宣传教育培训情况10分。每项基础分扣完为止。
第七条
考评项目及评分标准:
(一)办理行政案件(40分)
1、执法主体不合格的(包括执法人员未持证办案),每人次扣5分。
2、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现一例扣6分。
3、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不当(包括定性不准、引用法律条款不当、处罚对象错误等),发现一例扣5分。
4、量罚显失公正,畸轻畸重的,发现一例扣5分。
5、不符合法定程序、法律手续不完备的,发现一例扣6分。
6、使用行政强制措施错误的,发现一例扣5分。
7、该处罚的不处罚、不该处罚而乱处罚的,发现一例扣4分。
8、对违法现象视而不见,表现不作为的,发现一例扣4分。
(二)履行行政管理职责(10分)
1、无法定依据乱收费的,每起扣5分。
2、无法定依据或超权限、超范围行政审批的,每起扣5分。
(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20分)
1、被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行政复议或执法监督撤销或变更案件的,每起扣5分。
2、行政诉讼案件被法院判决或裁定撤销、变更、限期履行法定职责的,每起扣5分。
3、股室或工作人员自行改正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每起扣4分。
4、执法过错,被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予以通报的,每起扣6
分。
(四)档案行政执法员遵纪守法情况(20分)
1、执行公务活动中收受贿赂的,每起扣10分。
2、因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导致行政处罚案件不能执行的,每起扣10分。
(五)法制宣传教育培训(10分)
在考核中,未开展过任何形式的档案法制宣传活动,及不参加行政执法知识培训的,视情况酌情扣分。
第八条
评议考核结束后,应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股室及人员,并应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第九条
执法质量考评以总积分为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80分至89分的为良好,60分至79分的为合格,不到60分的为不合格。
第十条
档案行政执法质量考评结果应当在全局范围内公开,并报市档案局备案。
第十一条
被考核评议股室及人员若对考核评议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考评结果公布之日起15日内,向局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诉,党支部应当重新组织人员复查,并将复查结果书面通知申诉股室及人员。
第十二条
执法质量考评结果应作为考核股室及个人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一、为推动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确保档案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切实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过错责任追究是指各执法股室、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造成违法行为或执法不当,从而给国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应承担的过错责任。
三、本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区别对待,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四、经调查确认,执法人员有下列行政执法过错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1、滥用职权或超越法定权限的;
2、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3、适用法律、法规不当的;
4、不符合法定程序的;
5、处理结果显失公正的;
6、伪造、涂改、隐匿、销毁证据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7、应当经过审查批准而未经审查批准、擅自作出的作为行为或不作为行为;
8、违反法定操作规范、出具错误的鉴定结果或证明的。
五、过错责任的承担:
1、由于案件承办人汇报事实有误、隐匿证据、提供伪证等,导致决策失误,造成过错的,由案件承办人承担全部责任;
2、由于执法股室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过错的,由该股室负责人负主要责任;
3、经审批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过错的,由审批人或审批股室承担主要责任;
4、应当经过审批而未经审批作出的行为,造成过错的,由直接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
5、案件经集体讨论,主持人依法定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造成过错的,由主持人和主张错误意见的成员共同负主要责任;主持人违反法定程序,造成过错的,由主持人负主要责任;
6、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按其规定承担责任。
六、责任追究的形式:
1、批评教育;
2、责令写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
3、限期改正;
4、扣发奖金;
5、取消当年评选先进、优秀资格;
6、在二年内不晋升职级;
7、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8、调离执法岗位;
9、辞退;
10、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
七、过错责任的追究程序:
1、执法股室或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过错,应立案追究责任的,由办公室提出立案建议书,报局长会议决定。
2、经批准立案的行政过错责任行为,由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调查小组负责调查、取证,并提出《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建议书》提交局长会议决定。
3、经局长签署后的过错处理决定,由办公室负责具体执行。办公室应制作《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决定书》,并送达过错责任人。
4、过错责任人对处理有异议的,可在接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行政执法连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了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确保本局执法工作的规范运行,预防和减少执法过错的发生,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局行政执法过错的连错责任追究。本制度所指的连错责任是指本局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生过错,分管领导、主管领导及其他连带责任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条
连错责任追究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坚持自律、自省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责任与惩罚相适应的原则。
第四条
本局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管理、行政征收管理、行政检查管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及其他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生执法过错,应追究连带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条
对行政执法连错责任人的责任追究种类:责令检讨;通报批评;减少或者扣发津贴、奖金;取消当年评优资格;调离原工作岗位;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建议上级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条
追究行政执法连错责任,应根据工作人员执法过错发生的原因、性质、程度、后果及连错责任人对后果的处理,单独或 99 合并使用追究的种类。
第七条
行政执法连错责任人有下列情形的,应从重追究:
1、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一起伪造、藏匿、销毁证据或者隐瞒事实的;
2、拒不承担应承担的连错责任的;
3、由于过错责任人的过错,造成重大后果或不良影响的;
4、一年被追究两次以上连错责任的。
第八条
行政连错责任人在工作人员发生行政过错后,及时监督指导其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或工作人员在发生轻微过错后积极承担责任、弥补损失及影响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第九条
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由本局党支部负责。
第十条
调查处理行政连错行为实行回避制度。因情况特殊,连错责任人确实不能回避的,应请示上级相关组织派人监督处理。
第十一条
连错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于接到处理决定后15日内申请复议。
第十二条
对连错责任人作出的处理决定应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第五篇:档案局行政执法职权分解实施方案
档案局行政执法职权分解实施方案
档案局行政执法职权分解实施方案 市档案局关于
市档案局行政执法职权分解方案
一、行政许可职权分解 1.行政许可项目名称
对出卖、转让、赠送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审批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开展档案服务的范围的核定
实施机构:监督指导股 受理岗位 审查岗位
决定机关:市档案局 决定岗位
2.岗位职责 受理岗位职责:
①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②申请依法不属于本局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③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或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⑤申请事项属于本局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
⑥受理或不予受理,应当出具加盖本局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送达申请人;
⑦从材料收齐之日起到作出受理决定时限为3个工作日;
⑧送达行政许可决定书。审查岗位职责:
①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②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名;
③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涉及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④写出拟作出准予或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书面报告,签字后送法制处审核; ⑤将合法性把关岗位送达的审核意见连同书面报告呈决定岗位的批准人; ⑥从对申请材料的审查到决定准予或不予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限为8个工作日; ⑦制作准予或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书,送受理岗位人员; ⑧立卷归档。
合法性把关岗位职责:
①对审查岗位提交的书面报告从法律上进行审核把关;
②需要听证的行政许可应当按照《福建省档案行政管理机构行政许可听证暂行
规定》举行听证;
③提出意见并将审查意见连同审查岗位的书面报告送交审查岗位执法人员; ④办理时限为3个工作日。决定岗位职责:
①不需要集体讨论的,根据审核意见和书面报告,直接签署准予或不予行政许可的意见;
②重大事项需要集体讨论的,应当由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由主要领导人签署意见;
③作出准予或不予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限为5个工作日;
④交审查岗位制作行政许可决定书和立卷建档。
二、行政处罚职权分解 1.行政处罚项目名称
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涂改、伪造档案的
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的
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
实施机构:监督指导股 立案岗位 调查岗位
合法性把关岗位: 决定机关:市档案局 决定岗位
2.岗位职责: 立案岗位职责:
①在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两年内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违法行为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填写《档案违法行为立案审批表》,经股室负责人报局分管领导批准后立案;
②批准人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③决定立案的,在2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送交调查岗位审查; ④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调查岗位职责:
①调查或者检查时要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与当事人有直接
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②询问或检查应当制作《档案违法案件调查笔录》;调查后,根据结果制作《档案违法案件调查情况报告》和《档案违法案件处理审批表》
③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局领导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需要检验、检测的应当送法定机构进行鉴定;
④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将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告知当事人。同时,还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⑤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不得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 ⑥依法应当听证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并填写《档案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⑦制作拟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书,并将决定书及所有材料移送合法性把关岗位审核;
⑧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办理时限为10个工作日; ⑨立卷归档。
合法性把关岗位职责: a.不需要听证的案件审核 ①审查否属本局管辖范围、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证据是否充分确凿、事实是否清楚、程序是否合法等;
②提出意见并将合法性审查意见连同调查岗位执法人员的意见书等有关材料,交由调查岗位执法人员呈报决定岗位批准。
b.需要听证的案件审核:
①对公民罚款1000元以上以及对单位处罚款1万元以上处罚,并且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将意见及案件所有材料移送听证机构按照《福建省档案行政管理机构行政许可听证暂行规定》举行听证;;
②听证主持人和记录员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③应当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
证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第三人和调查人员;
④举行听证听取各方意见,对证据进行质证;
⑤听证笔录要求由当事人、第三人和案件调查人员签字或盖章,听证结束后,应当制作听证报告; ⑥将听证笔录、听证报告和合法性审查意见连同调查岗位执法人员的意见书等有关材料,交由调查岗位执法人员呈报决定岗位负责人批准。
⑦办理时限为5个工作日。决定岗位职责:
①签发作出处罚或不予处罚的决定; ②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要集体讨论决定,由局主要负责人签发; ③交调查岗位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④办理时限为5个工作日。
三、行政确认职权分解 1.行政确认项目名称 核发档案工作人员上岗证 实施机构:保管利用股
受理岗位 审查岗位
决定机关:市档案局 决定岗位
审批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审批延期向社会开放的档案 实施机构:监督指导股 受理岗位 审查岗位
决定机关:市档案局 决定岗位 2.岗位职责: 受理岗位职责:
①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予以行政确认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②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局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③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
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⑤申请事项属于本局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
⑥受理或不予受理,应当出具加盖本局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送达申请人;
⑦从材料收齐之日起到作出决定时限为3个工作日;
⑧送达行政确认书。审查岗位职责:
①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②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名; ③拟写初步审查意见,报审核把关岗位人员审核;对不予行政确认的,告知申请人不予确认的理由;
④写出拟作出同意或不同意决定的书面报告,送合法性把关岗位审核;
⑤从对申请材料的审查到决定准予或
不准予确认办理期限为8个工作日; ⑥制作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书,送受理岗位人员送达申请人。⑦立卷归档
合法性把关岗位职责:
①从法律上进行合法性把关;
②提出意见并将合法性审查意见连同审查岗位执法人员的意见书等有关材料,交由审查岗位执法人员呈报决定岗位批准;
③办理时限为3个工作日。决定岗位职责:
①不需要集体讨论的,根据审核意见和书面报告,直接签发行政确认书;
②重大的行政确认事项应当由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由主要负责人签发意见; ③办理时限为5个工作日。④交审查岗位制作决定文书。
四、行政监督检查职权分解 1.行政监督检查项目名称
对本行政区域内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 实施机构:监督指导股
对贯彻实施档案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 实施机构:监督指导股
2.行政监督检查执法要求: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切实履行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职责,加强法定职权范围内档案行政监督检查职能。按照工作部署,在年初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和检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临时提出监督检查计划。根据监督检查计划,落实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活动和业务检查活动,监督检查分为对材料的监督检查和现场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档案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档案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其他需要检查监督的事项。
监督检查方式。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清理;档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检查及报告;开展各种形式的档案执法检查;重大档案行政处罚决定备
案等等。
监督检查处理方式。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情形,依法予以处理。对轻微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见;情节较为严重或者未在整改期限内改正的,应当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提出行政处分建议,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按照《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福建省档案行政执法暂行办法》闽档[]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