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方联动,共谱区域化党建新篇章[本站推荐]
硖石街道商业街区区域化党建工作七方联动制度
硖石街道商业街区地处海宁市闹市区,是集大型商场及娱乐场所于一体,聚商贸经济为中心的黄金地段,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符合商业街区发展状况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模式,建立了区域化党建工作七方联动制度,依托商业街区党支部,实现与学校、医院、商场、警立方、非公企业、文艺之家和书画院等七个部门资源共享,服务商户,服务居民,服务党员,不断深化和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引导与依靠各级各类组织,推动商业街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实现党建工作与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互惠双赢。
一、学校联动制度,欢乐共享构和谐
社区党总支通过与学校联动,发掘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服务社区居民和党员,实现资源共享。一是积极与幼儿园党支部联系互动,充分发挥学校老师力量,开展亲子教育及亲子活动,改善居民亲子关系,提高居民和党员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促进社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并通过该类活动拉近社区与年轻居民间的关系,促进年轻党员间的交流。5月11日社区联合实验幼儿园举办“感恩母亲,送妈妈一幅画”绘画比赛,通过绘画比赛不仅唤醒了小朋友们的创作灵感,更激发了他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二是利用学校活动器材和活动场地开展娱乐活动,并邀请小朋友为社区孤寡老人、老党员表演节目。既为社区老人送去关怀,又让孩子们孝敬长辈,关心他人,达到“社会育人”和“育社会人”的目的。三是发挥社区党员和居民骨干作用,营造安全社区氛围,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时定点开展校园安保工作,确保学生安全上学、放学。
二、医院联动制度,卫生服务促健康
人民医院和康华医院是社区共建单位,社区党总支利用这一优势发掘卫生资源服务社区,党总支积极联系两所医院党支部,开展长期性健康讲座、医疗咨询、帮困结对的组团式服务。一是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商业街区党支部联系医院党员医师祝霞琴、吴英、沈永舟等轮流每季度免费为居民和党员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更好地提升社区居民和党员的健康素质,转变旧的生活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了广大居民和党员的自我保健意识。二是长期性医疗咨询服务,医院青年党支部组织医师长期为社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提供医疗咨询服务,一一解答居民提出的许多问题。三是建立开展帮困结对、医患互助关系。人民医院党支部对社区困难家庭形成帮困结对提供医疗帮助或经济支持。3月5日学雷锋日,社区团支部携手人民医院团支部到困难残疾人家中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上门做免费医疗服务并送上慰问品。医院对社区部分患者建立医患关系,既能够增加患者的防病意识和治疗的顺延性,又能使得医院有机会获得宝贵的病例,可以针对一些有研究价值的病人比如老年病人的特点,进行临床、基础、预防医学的综合探讨,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
三、商场联动制度,进商入市扩宣传
社区党总支牵头,发挥商场市场党支部、党员先锋作用,积极开展服务进市场,实惠进社区活动。社区处于市中心商贸繁华地段,辖区内有大型商场市场8个,商场市场内人员流动量大,集散集中,是宣传教育提供基础服务的优良场所。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社区服务进市场活动机制,商业街区党支部积极配合联络小商品市场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在今年5月社区在共建单位海宁市小商品市场开展了计生服务、劳动保障、法制宣传、科普知识、医疗卫生、新居民政策等六项服务进市场,构建和谐美好新生活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将宣传台搬到市场,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平台,向市场内流动人员发放宣传资料和免费药具并为他们提供知识咨询服务,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余份,避孕药具400余盒。同时商业街区党支部积极与商场市场联动,大型商场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开展清理环境、清楚牛皮癣、清扫卫生死角及楼道,为社区孤寡老人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四、警立方联动制度,警民合作保平安
社区拥有硖石街道唯一警立方,党总支以党代表、党员为核心骨干,警民配合,确保一方太平。工人路警立方成立于2011年8月,设有办事区、群众休息区等主要功能区,24小时进行接处警、纠纷调解、警务咨询等,是一个“微型派出所”。2011年工人路商业街区刑事警情超一千余起,社区党总支在警立方成立的同时以党代表、党员为核心骨干,划分责任网格,七个党支部组成七支党员志愿巡逻队伍,一周七天不间断,以全面铺开的方式巡查,配合警立方防止各类不安全隐患出现,及时制止不法犯罪行为,一定程度上震慑了犯罪。今年9月7日警立方会同社区党总支共建商业街区品牌工作室,为了让老百姓放心购物,打造平安商业街,组建了以商业街区党员志愿者为主,民警保安、社区干部、海宁义工、居民骨干为辅的巡逻队,每天晚上6点在商业街区商场、店面开展义务巡逻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非公企业联动制度,互惠共利谋双赢
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地处市区商贸繁华地段,辖区内有非公企业一百余家,党总支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设备场地资源,有效动员、凝聚和引导非公企业主动融入社区服务居民,开展党建活动。一是与社区共建单位海宁宾馆、海宁剧院联动,利用海宁宾馆会议厅开展建党周年纪念活动及各类党员培训活动,充分利用海宁剧院场地设备优势,开展便民服务活动、邻里节金婚庆典活动等等。商业街区党支部与海宁剧院协商,在海宁剧院开辟了30平方的党员活动室一间,方便商业街区党员开展活动。二是与辖区内小龙美发结对,组建了一支志愿理发服务队,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每周二上午定期在社区康复室为社区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受到居民群众一致好评。三是“家常菜进社区”项目,辖区内有大小餐饮行业百余家,商业街区党支部与部分餐饮店联动,轮流组团进社区传授厨艺,交流经验,教社区居民科学烹饪,科学饮食,不但促进学员的家庭温馨祥和,同时还增加了邻里之间的团结互助。
六、文艺之家联动制度,队伍建设树品牌
在寸土寸金的商业街区,社区文艺爱好者及京剧队、越剧队、舞蹈队活动开展受场地制约严重。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社区党总支多处走访联系,出面协调,与海宁市文艺之家结对,为社区文艺爱好者解决了场地难题,同时邀请文艺之家的党员曹老师进行技术指导,进一步培养、提高广大文艺爱好者的艺术素养。社区京剧队、越剧队、舞蹈队由支部党员和社区居民组成的,在支部党员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大家自编、自导、自练、排练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社区居民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发展成果的享有者,进一步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全面发展。社区党总支大力支持文艺团队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做好、做实服务文章,有效促进了基层文艺团队健康和快速发展,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形成。
七、书画院联动制度,交流学习提水平
社区党总支为发展社区文化事业,提升社区书画协会水平,与张宗祥艺术馆联动指导和支持书画协会发展。社区书画协会于今年6月成立,定期开展书画活动,为社区书画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提升社区文化氛围、丰富群众生活。书画协会成立至今共开展活动7次,并积极参与市、街道组织的书画比赛,曹剑标会长获硖石街道禁毒书画比赛三等奖。为进一步提升书画协会团队和会员的素质,促进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健康和谐发展,商业街区党支部积极与张宗祥艺术馆联系,邀请书画院老师加强指导,并通过书画协会这一载体为社区居民和党员开设免费书画学习班。逢年过节书画院和书画协会积极配合社区党总支送温暖活动,义务献艺为社区困难家庭和困难党员送上慰问品和励志书画。
第二篇:区域化党建
所谓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体系。
与传统体制下“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相比,区域化党建更具有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这种以区域性党组织为纽带的党建模式突破了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建党”模式,有利于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目标、机制和运作模式的一致性,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整合,进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与执政基础。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
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区域整合为基础,创新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合体。区域化党建围绕“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这就要进一步从体制上突破传统纵向控制为特征的“单位党建”模式,在“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农村、社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地域,构筑起开放的、覆盖面广、相对稳定的组织网络,形成由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共同参与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形成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的组织架构。在人员构成和组织方式上充分体现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把所属体系中最有影响的党组织中的党员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活跃的组织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把各类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吸纳进来,使党组织在与各类治理结构要素和基本力量的广泛联系中,实现积极有效的组织整合。
二是以区域服务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社会管理的扁平化。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要求基层党组织努力拓展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载体,建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党在社会的组织联系成为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关怀社会、服务社会和保障社会的功能。区域化党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托城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统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对接社会治理需求,不断加大发展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力度,深化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等,加强资源整合,使原来只针对社区或单位的服务半径扩大到整个区域,打造区域共建共享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有区域特色的枢纽型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组织的服务融入到各类组织、社会成员中,力求做到“快速反应、便捷操作、高效运行”,将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合理扩大管理幅度,科学减少管理环节,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实现社会管理的扁平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三是以区域文化为号召,增强区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区域发展“共同认同”。区域文化包括区域共治的意识、区域联动的情感、区域良好的人文环境等,这是驻区单位、社区社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区域单位和社会成员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是推进区域化党建的内化力量。为此,区域化党建要进一步借助文化的融合性、多元性,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弘扬健康文明的区域文化,塑造区域品牌,提炼区域精神,将区域内各不同职业背景、文化程度、经济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等人口异质性较高的社会群体构建成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网络体系;借助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传播的大众性,大力发展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行业文化、个体文化,提高驻区单位及其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满足驻区单位和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彼此的信任,营造单位与单位间、单位与个体成员间及各成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是以区域共治为目标,构建区域“互联互动”评价体系,推进区域党建工作规范化。推进区域化党建是现代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这是由党的社会工作的本质与功能所决定的。党要加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的、协调的互动关系,党的各类组织之间形成新型的联系互动机制,这种联系互动除了行政化的正式关系,还可以是一种非行政化、非正式的联系,为推进区域共治,加强党的社会工作提供组织支持。区域化党建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流程再造、活动集成以及无缝隙化的联动方式,以区域共治为目标,以模块为特色,建立数字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系统化的区域化党建“全模式”评价体系。所谓“全模式”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建立包括利益协调、应急处置、综治维稳、安全卫生、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经济动态、文化传播、党务管理等涵盖区域化党建各项工作内容的工作模块,对区域化党建所涉及的物质文化及其政治生活等各种情况和问题开展量化统计、量化分析和量化评价,进而推进区域化党建标准化,以实现区域化党建公共资源的统筹服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区域化党建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在各种公共利益基础之上,党的政治领导功能体现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和管理中。这是党自身组织体系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的战略性调整,必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由封闭到开放、由分割到统筹的良性发展。
第三篇:倡导文明新风尚 共谱文明新篇章
倡导文明新风尚 共谱文明新篇章
---党寨镇200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中共党寨镇委员会 二00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我镇位于甘州区城南郊8公里处,辖20个村,171个社,8050户,3.1万人,现有耕地面积8万亩,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3元。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要求,立足中心抓创建,争创品牌促提升,不断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现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把握主动权,强化领导聚合力
镇党委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构建“和谐党寨”的总抓手,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入手,努力夯实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主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镇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每月定期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要求各村、各单位相应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年初,镇上抽调了20名机关干部,下派到20个村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员,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文明委协调指导,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实行目标管理。镇党委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结合各村、各单位工作职责,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了不同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镇村干部评奖评优、推荐提拔的重要依据,确保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能够铺得开,推得动,有气势,有力度。三是强化督促检查。镇党委成立了由人大主席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纪委委员为成员的工作督查组,采取定期督查与重点督查,专项督查与经常督查,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以及文明办成员进行述职等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督查、复查工作,加大了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创新发展。
二、找准切入点,注重教育增动力
始终坚持把营造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来抓,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深化学习效果,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心,强基固本。一是切实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以镇党委中心组为龙头,以农村每月8日学习议事日为纽带,采取集中学习、理论研讨、宣讲辅导、知识竞赛、理论对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甘肃精神、甘州精神,党的十七大精神等,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相信念。二是不断加大公民道德宣传。以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重点,以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和第三个“公民道德实践月”为契机,派人员、选内容、定形式,大规模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活动。至目前,共举办公民道德教育培训班8期,举办农业科技知识、优生优育、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培训班3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6000多人(次)。并进一步健全了各村道德评议会,完善了工作制度,实现了道德评议和宣传教育的经常化和大从化。同时,修订完善了各村村规民约,印发和粘贴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镇蔚然成风。三是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实践工程,结合“迎奥运、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在全镇广泛开展了“手拉手”连心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文明礼貌月服务活动、“攀穷亲”结对帮扶活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万人签名活动等。通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与乐的活动,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于,使群众在参于中受到了教育,在教育中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在各中小学成立15个未成年人精神文明教育小组,开设“星期三精神文明必修课”,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打开突破口,创新载体强动力
坚持巩固成绩促提高、创新思路求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工作载体,全力实施“五进农家”活动,不断推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台阶。一是“学进农家”强素质。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增强新农村建设后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长远之策,进一步整合镇内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实施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通过采取集中培训、送教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先后举办架子工、瓦工等劳动技能培训班2期,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30多期,培训人数达12650人,使农民群众人人都有接受培训的机会,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同时,大力争取“万村书库”项目,扶持建成田家闸村、陈家墩村2个“农家书屋”,就近解决了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群众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开辟了广泛的途径。二是“富进农家”增收入。按照稳定基础产业、催生新兴产业的思路,继续与种子公司结亲联姻,稳定发展玉米制种面积4.56万亩,引进蔬菜、花卉等高附加值制种1400亩,落实甘兰、菜花等订单蔬菜10500亩,发展马铃薯、番茄等轻工原料10000亩,使全镇订单农业面积达到了6.4亩,占到总面积的75%以上,为群众收入的稳步增加打牢了基础。抢抓河西肉牛产业标准化养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的大好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养殖大户,带动扩大规模,全镇建成4个高标准畜牧示范园区,培植养殖大户560户,全镇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3.5万头、9.6万只、10万头和42万只。坚持“以项目牵动经济、以项目调优结构、以项目增强后劲、以项目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向国家政策靠拢,相继争取资金150多万元,开工建设了227线至沿沟段道路铺油罩面,田家闸村市级新农村小康住宅、文化活动中心、3.94公里主干道硬化、陈寨村村社主干道硬化、陈寨村215户能源沼气入户等工程、夯实了农村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要求,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采取建基地、找信息、抓输出、促服务等措施,有组织地向沿海地区输送劳动力1500多人,组织季节性外出务工10000多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000万元,从而全方位促进了产业富民进程。三是“乐进农家”爽精神。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在机关党支部组建了科技、劳务、计生、法律、宣传便民服务队,开展下村入户服务125场次,受益群众达3.2多万人次。按照设施齐备、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在健全、完善各村“四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10万元,为各村购臵、配备了电视机、影碟机等必要的设施、器械,定期开放,为农民休闲娱乐、开展活动开辟了场所。并引导各村组建锣鼓队、秧歌队等群众性文艺队伍,常年开展活动。今年以来,以镇宣传文化站,各学校、各村社文化活动场地为中心,利用元旦、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举办内容健康,格调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16场次,切实丰富了群众生活,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四是“美进农家”展新貌。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新建连片70户田家闸村“五位一体”小康住宅示范点1处,完成小寨村-沿沟村4.12公里环镇公路、陈寨村9.98公里村社主干道铺油罩面和田家闸村3.92公里村社主干道硬化,完成陈寨村220户“五改建设”沼气池建设, 建设绿色通道3.7公里,栽植各类风景苗木近1.5万株。并以“净化乡村、从我做起,美化家园、党员先行”为主题,坚持不懈地开展卫生整治活动,彻底清理卫生死角,使村容镇貌大为改观。五是“和进农家”万事兴。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托“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力度,有效化解陈家墩村六社与镇政府等土地纠纷154件,调处上寨村史可英等家庭矛盾、邻里纠纷311起,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并投入30多万元,建成村主干道治安岗23个,安装家庭电子监控防盗器5468户,组建了由30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的治安巡逻大队,健全了村治安巡逻中队,社十户联防小组,形成了“三级”巡逻网络体系,确保了一方平安。
四、抓住着力点,突出创建强引力
着眼于加快城乡和谐文明进程,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文明村镇、诚信家庭、文明行业等群体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构建和谐、追求文明的生动局面。一是营造诚信社会环境。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诚信建设,建设诚信甘州的实施意见》,通过开展诚信讲座、诚信电影展播、诚信宣誓、诚信主题作品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宣传“诚信”,倡导“诚信”,推广“诚信”。并扎实推进 “个十百千”诚信建设工程,深化诚信企业、诚信商场(店)、诚信工商户创建和评选工作。今年,评选命名了甘绿脱水蔬菜公司等5家“诚信企业”,绿色商店等16个“诚信商场(店)”,张发有等50户“诚信工商户”,贺斌雄等220户“诚信家庭”。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群众的诚信意识,树立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诚信形象,在全镇营造了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强文明行业评选。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突破口,努力在服务群众,解决突出问题、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上取得新进展,通过开展“三优一满意”、“建文明单位,创一流服务,做社会表率”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企业、行业服务标兵创建评选,创建了党寨中学等5个文明单位,甘绿脱水蔬菜公司等7文明企业、党寨派出所等4个“行业服务标兵”。三是加强文明村镇建设。以“共创文明村镇、同享安居乐业”为主题,进一步深化“四村”建设,新建成田家闸村、十号村等3个高村准“四村”示范点。深入开展 “和谐家庭”及“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优秀家庭成员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向榜样看齐,争当先进,促使农村家庭更加和睦。今年全镇创建文明街道13条,镇级“双文明户”260户,村级“双文明户”220多户,评选好媳妇、好婆婆25人,“十佳孝子”10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38名。
我镇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区委和区文明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也还存在载体上创新不够、形式上特色单一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巩固、深化、创新为基本要求,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求深,在各类创建活动中求新,各项工作中求实,切实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四篇:党建区域化汇报材料
幸福桥社区党建区域化创新工作汇报
幸福桥社区党委以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为重点,与驻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抓共建,将社区区域化党建作为推动社区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现社区初步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创新社区党组织队伍建设,搭建社区党建工作新平台
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利用社区人员资源,发挥其特长,组织各党支部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成立社区调解、治安巡防、环境卫生维护、社区宣传文化、爱心协会自治组织、信息员队伍、志愿者队伍,构建一张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服务网,为实现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和形成“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社区党员义务巡逻队是一支由社区退休老党员组成队伍,他们每天提着喇叭巡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为社区良好的治安环境尽一份力,献一份热;调解协会的会长戴琼芳是党委第六支部书记,邻里有什么纠纷那么就有她的身影,至协会成立半年以来,调解协会共调解邻里纠纷七件,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赞扬。
二、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组建“三结合”新型党建队伍 我社区现有创元集团党支部和新时代党支部两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共有党员38人。为创新社区党建区域化工作,突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使非公企业党建由单位“小党建”向区域化“大党建”转变,实现非公党建工作全覆盖和组织化,达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设施共享、活动共搞的目的。
(一)建立健全新型非公党组织工作保障机制
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一是由企业副总任党支部书记;二是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企业工会主席兼任党支部委员,使党组织工作和企业日常工作统筹计划、资源整合、统筹安排,从而节约企业成本的同时实现党组织工作和其他工作携手并进。三是由社区党组织委派资深的党支部书记任非公支部指导员,在企业党务工作上起指导性作用。
(二)、创新活动载体组建新型党建队伍
1、整合资源,拓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
(1)社区直管党支部与非公党支部结对,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2)以新形式下的非公党建和新形势下的非公企业经济发展为内容,组织非公企业党员上党课;(3)举办非企业党员培训班,逐步优化非公企业党务工作队伍;(4)建立非公企业网上党务平台,跨企业的党员管理和服务信息共享,使企业员工的入党信息可以实现异地真实有效对接。
2、创新项目,打造非公企业党建特色。
(1)、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在企业中开展“五带头”、“五个带”创建活动。企业党组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在学习、在生活、工作方面,要求党员同志做到“五带头”:带头学习讲政治中、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同时,在经营活动中
开展“五个带”:带思想、带组织、带作风、带工作、带温暖。二是开展“三争一树”创建活动。非公党组织在党员中开展争当生活模范、争当技术标兵、争当营销能手,树立党员形象的“三争一树”活动。
(2)、八月二十日上行组织社区党支部与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创元集团党支部、凯雪面粉厂党支部非公企业党支部开展了以“群英荟萃、创先争优”为主题的党建知识竞抢答赛。本次比赛由社区党委主办,共有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创元集团党支部、凯雪面粉厂党支部、社区党委四支代表队参赛。经过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获得比赛一等奖。区委督办员谭辉同志、街道工委副书记陈红升同
志亲临会场作重要讲话,并为获奖队颁奖。
3、共驻共建,共谱和谐促发展。
(1)、志愿服务活动。成立非公企业“文明劝导”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快乐联盟”志愿者——非公企业新时代、创元集团党支部组成“文明劝导”
志愿者队
(2)、八月六日上午,幸福桥社区党委与非公企业党支部——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开展了“高温送清凉、慰问到工地”的高温慰问建筑工地活动。社区党委书记杨建萍、新时代医药公司党支部书记候树琴等慰问组的同志冒着高温到社区辖区内的铭富置业在建工地,慰问在高温天气下仍然奋战在工作一线的建筑工人,为他们送去了解暑降温慰问品,并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向一线建筑工人讲解防暑、中暑急救等相关知识,为工人们进行义诊,感谢他们在城市建设中作出的贡献。
为工地送去降暑药品和降暑物资
(3)、“民情茶吧”进企业。借助“民情茶吧”,广泛收集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利益和智慧融入企业重大决策,实现企业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升了非公企业的执行力,对社区居民群众关
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非公企业党组织一起协商合力解决,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建立党务人才信息库
创元集团党支部建立社区人才信息库,创新就业平台,以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为目标,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分类别、面向社会、实行动态管理的优秀人才信息系统,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促进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我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定范围。社区内未就业人员、辖区单位、个体经济和社会组织等实用人才作为入库范围,实现各类人才应入尽入;二是定类别。技术类、管理类、营销类、生产类、社会类等五类人才信息;三是实施动态建库。实行人才信息库季报制度,每季度上报一次,根据人才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内容,确保人才信息库反映最新数据;四是充公发挥作用。人才信息库真实反映社区人才建设工程的进展情况,为人才利用和引进奠定基础,充分使信息库人才各尽所能,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贡献。
以上是我党建区域化工作创新的简要情况,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内容上再丰富,形式上再多样,内涵上再提升,思想教育上再深入,不断发掘和培育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亮点,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幸福桥社区党委 二0一0年九月八日
第五篇:2011 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
XXX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总结材料
年初以来,XXX街道党工委按照区委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载体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党建区域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一、创新组织设置,健全党建网络,组织体系实现区域化。一是强化联合领导。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以社区党组织和市水务局、市交通工程局、武装部等15家辖区单位党组织为扇面的“辖区党工委”。目前,辖区党工委已成功召开全委(扩大)会议2次,共同商讨解决巷路维修、污水管改造等社区事务12件次。辖区党工委地组建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使辖区单位支援社区建设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工作由“无责”变为“有责”,实现了辖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创新组织设置。街道党工委按照“三贴近”(即贴近群众组织、贴近群众需求、贴近岗位职责)原则,按照趣缘、地缘、业缘等特征,科学设置了救助帮扶、平安维稳、文体娱乐等各种功能性党支部24个,组建了流动党员、义务巡防、文艺宣传等各类党小组30个,辖区党员实现全覆盖。三是健全党建网络。街道通过单建、联建、挂建和派建等方式的形式,重点加强了非公企业的党组织的组建。目前辖区非公有制企业28家,已组建党组织的9家,未达到条件组建的全部入驻党建指导员,真正做到了“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实现了非公党组织建设全覆盖。
二、建立联管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工作机制实现区域化。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街道制定了区域发展规划,并与市盐业公司、公路管理段、烟草专卖局等16家辖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实行目标考核办法。二是建立党员联管工作机制。街道建立了1个党员服务中心和6个社区党员服务站,并分类建立了直管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以及特长党员信息库,建立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发放了在职党员联系卡,全面开展党员“一进四双”活动,即在职党员进社区,实现双向交流、双向管理、双向监督、双向服务,达到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互联互动互助的目标。三是建立完善街道党建辖区联动共管的运行机制。街道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社区党建联系会,明确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项权利和义务,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协调相关事项,研究推进社区工作。每次会议事先确定主题,具体研究党建重点工作、社区重大建设和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等事项。
三、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共驻共建,项目联建实现区域化。一是整合辖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街道辖区党工委协调驻区企事业单位400余万元资金,新建社区服务中心4个、党支部活动室6个,文化休闲广场3个、居民休闲游园3个。二是强化组织联建,推进共驻共建。街道建立了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联系社区制度、驻街单位帮扶社区责任制度,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有效实现区域党建互动对接。通过领导联系、互动共建,各辖区单位自觉把“社区事”作为“分内事”。目前辖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26个,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8支、共268
人。在共驻共建活动中,共建单位开展扶贫救弱活动7场次,文体活动12场次,为社区疏通下水管道400延长米,新修污水井10个,翻修巷路500延长米,绿化、硬化面积1200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8万余元为社区添置活动器械和图书。此外,街道还积极开展了“党徽耀三区”、“先锋惠民进万家”、“党员帮扶在社区”等活动,组织引导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齐争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