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银监局科技支行监督管理办法(定稿)
陕西银监局科技支行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陕西科技资源优势,促进金融与科技结合,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支行,是指经陕西银监局批准,商业银行(指一级分行、法人机构,下同)为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等提供金融服务而设立的,具有科技金融服务特色,在经营决策、财务核算、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等方面享有一定独立性的专业化经营支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指《中国银监会 科学技术部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9]37号)第一条规定的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
(一)符合中小微型企业国家标准;
(二)企业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范围: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三)企业当年研究开发费(技术开发费)占企业总收入的3%以上;
(四)企业有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等可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有专门从事研发的部门或机构。
第二章 科技支行设立
第四条 设立(含更名)科技支行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上年度实现银监局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目标;
(二)小微企业授信客户数占该全部企业授信客户数的60%以上;
(三)积极创新金融科技结合模式,稳步推进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科技企业贷款达到一定规模,风险可控;
(四)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 科技支行应设立在科技型企业密集并具有一定规模或发展潜力的区域。
第六条 设立科技支行的报批程序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6年第2号令)办理。
第七条 设立科技支行数量不受指标限制。
第三章 信贷管理
第八条 商业银行设立的科技支行应实行垂直管理。应充分考虑科技型企业信贷特点,在计划管理、资源配置、信贷审批、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方面对科技支行实行有效的倾斜政策。要逐步增强科技支行独立性,适当扩大授权或转授权,下放业务审批权限。
第九条 科技支行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在审慎性经营原则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科技型企业贷款特点的信用评级、信贷调查审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考核激励等制度。
第十条 科技支行应该根据上级行授权或转授权独立开展尽职调查、业务审批、风险管理和客户维护等工作。
第十一条 科技支行应重点支持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能够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产业的,具有国际领先地位和广阔产业化市场前景的,具有明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知识产权项目,尤其是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应优先予以信贷支持。
第十二条 科技支行应与科技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加强联系,建设信息平台,形成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及时获取产业政策和科技动态信息,及时掌握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支持科技型企业 的市场定位。
第十三条 科技支行开展科技型企业信贷业务,可登录中国银行业协会网站“科技专家选聘系统”,选聘科技专家参与信贷项目的咨询、论证和评审,以确保信贷投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 科技支行要强化科技金融创新力度,逐步将自身建设成为科技金融产品研发中心,发挥辐射作用。在信贷流程和信贷产品创新上要注重自主开发和吸收借鉴并重,提高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第十五条 科技支行应注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未来价值,大胆创新,灵活运用信贷方式,特别是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发展潜力的“轻资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积极提供信贷支持。
第十六条 科技支行应积极与守法合规、发展稳健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充分开展信贷业务合作,分担信贷风险。
第十七条 科技支行要根据科技型企业特点,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切实降低信贷门槛,科学经营风险。
第十八条 科技支行应当建立灵活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在保证综合收益的前提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减轻科技型企业负担,积极支持其发展壮大,培育稳定的客户资源。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要适度放宽科技支行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不良贷款率可控制在3~5%。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除主观原因外,要不打折扣地执行尽职免责政策。
第二十一条 科技支行应加大科技金融专业技能培训,逐步建立起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优良、开拓创新的专业化队伍,以适应日益紧密的科技金融结合的工作需要。
第二十二条 科技支行产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损失,应依据《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细则》等政策,向相关部门申请进行贷款损失补偿。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陕西银监局依法受理和审批科技支行的准入和退出,指导和监督辖内科技支行的运行和发展,对业务拓展、内部控制、授信决策、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内容进行监测、评估和考核。
第二十四条 科技支行应主要从事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设立满三年的,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占全部法人企业贷款户数应达到70%以上的监管要求。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陕西银 监局将暂停受理设立新的科技支行,并采取监管措施限期整改。
第二十五条 对科技支行业务发展平稳,各项经营指标符合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申请设立科技支行,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市场准入事项。
第二十六条 陕西银监局依法监督科技支行合规经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陕西银监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陕西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
陕西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制发规范
第三章
制发程序
第四章
备案审查
第五章
延期和清理
第六章
监督问责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保证政令畅通,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发、备案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省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依据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涉及重大行政决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依照国家和本省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用语解释]
本办法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是除政府规章外,由行政机关或者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制发机关),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制发机关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处理决定以及对具体事项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等,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基本原则]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发、备案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二)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权责一致;
(三)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四)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第五条[层级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对下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有关机构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下简称政府部门)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政府部门负责对管理机构和单位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履行层级监督职责,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统计报告、监督检查、通报、责任追究等制度。
第六条[职责分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政府部门负责合法性审核的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本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协助本级人民政府作好层级监督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备案及审查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和通报。
第二章 制发规范
第七条[制发主体]
下列机关可以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省、市、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
(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
(三)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进行行政管理的组织;
(四)省人民政府派出机关;
(五)部、省双重管理和国务院驻陕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可以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项规定,编制本级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主体清单,经本级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
第八条[精简文件] 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注重针对性,讲求实效,内容相近的合并制发,严格控制行政规范性文件数量。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已经有明确规定的;
(二)现行文件已经有部署并且仍然适用的;
(三)可发可不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
(四)照抄照搬照转上级文件、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第九条[内容要求] 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结构科学、完整;
(二)内容合法、具体、明确;
(三)用语规范、简洁、准确;
(四)逻辑严密,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条[名称要求]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和发布文种,可以用“办法” “规定” “决定” “细则” “通告” “公告” “通知”等,一般不得以命令(令)的形式发布。
行政规范性文件凡内容为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的,其名称前一般冠以“实施”两字。
第十一条[技术规范] 行政规范性文件采用条文式结构的,其结构规范、条文表述规范、词语规范、数字使用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参照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技术规范] 行政规范性文件采用自然段落形式结构的,其格式依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规定的公文正文格式执行,词语规范、数字使用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参照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禁止内容]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得规定下列事项。
(一)增加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行政权力事项或者减少法定职责;
(二)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征收、减免税费等事项,增加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条件,规定出具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无谓证明;
(三)违法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劳动权、休息权等基本权利;
(四)超越职权规定应由市场调节、企业和社会自律、公民自我管理的事项;
(五)违法制定含有排除或者限制公平竞争内容的措施,违法干预或者影响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违法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
(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有效期设定] 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规定有效期。
(一)一般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不得超过5年;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名称冠以“暂行”或者“试行”字样的,有效期不得超过2年;
(三)规划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依照规划期间和安排部署工作完成的最后时限,规定有效期;
(四)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上位依据规定有效期的,规定相应的有效期;上位依据未规定有效期的,可以不规定有效期。
有效期是行政规范性文件到期前未废止、修改、宣布失效或者延长有效期,到期时自动失效的一项动态清理机制,不作为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有效期内不得废止、修改或者宣布失效的认定依据。
第十五条[施行日期]
行政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的开始时间,一般应当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起算。
行政规范性文件因保障国家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等特殊需要的,有效期的开始时间可自发布之日起起算。
行政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的开始时间不得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第十六条[废止规定] 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明确本文件生效后同时废止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名称。
第三章 制发程序
第十七条[起草要求]
起草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科学规范、过程公开、民主参与。
起草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机关应当充分调研论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行政相对人、有关单位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必要时可召开论证会或者听证会。对所征求的意见、建议,制发机关应当研究处理;对分歧意见,制发机关应当进行协调;协调不一致的,应当予以说明。
起草重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将调查研究、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作为制发的必经程序。第十八条[调查研究]
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调查研究时,应当对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涉及事项现状、拟解决的问题和相应设定的主要制度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等内容进行研判。
第十九条[评估论证] 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评估论证时,应当对有关行政措施的预期效果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公平竞争审查要求等进行把关。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
评估论证结论要在起草说明中写明,作为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听取意见] 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听取意见时,应当采取书面征求意见以及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听取有关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并可以根据的需要,专项听取司法机关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一条[公开征求意见] 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公开征求意见时,除依法需要保密或不予公开的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者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得少于20日。
第二十二条[文件报审]
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部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制发请示;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
(三)合法性审核意见;
(四)公平竞争审查意见;
(五)包括制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制发依据、拟解决的问题、制定过程、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主要问题的说明等内容的起草说明;
(六)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相关的其他材料。第二十三条[合法性审核] 制发机关的办公机构要对起草部门是否严格依照规定的程序起草、是否进行评估论证、是否广泛征求意见等进行审核。
制发机关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或者机构要对文件的制发主体、程序、有关内容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及时进行合法性审核。
未经合法性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法的,不得提交集体审议。
第二十四条[前置审查] 乡(镇)人民政府制发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重大利益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经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实施前置审查。第二十五条[审核审查期限]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前置审查应当在5至20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第二十六条[集体研究讨论] 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集体研究讨论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经本级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决定。
政府部门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经本部门办公会议审议决定。
集体审议要充分发扬民主,确保参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不同意见要如实载明。
第二十七条[三统一] 行政规范性文件经审议通过或批准后,应当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要求,由制发机关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
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得以内部文件形式印发执行,未经公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第四章 备案审查
第二十八条[备案机构]
制发机关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处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事务,并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程序和制度。
第二十九条[备案要求]
制发机关应当自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下列要求报送备案。
(一)各级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各级政府部门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二)省以下垂直管理单位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除报送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备案外,应当同时抄送所在地人民政府备案。
(三)部、省双重管理和国务院驻陕单位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向省人民政府报送备案。
(四)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发机关为多个政府部门的,由主办的政府部门报送备案;制发机关中的单位不隶属于同一个机关的,由制发机关分别报送备案。
(五)部门管理机构和单位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向管理部门报送备案。
报送和抄送政府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径送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
第三十条[抄送规定]
市、县级政府部门将行政规范性文件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时,应当同时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
第三十一条[备案材料] 报送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报告1份;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2份、电子文本1份;
(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说明1份;
(四)制发机关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或机构的制定审核意见1份。
第三十二条[备案受理]
报送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符合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受理审查;不符合规定的,通知补充材料或者予以退回。
第三十三条[审查标准]
对报送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
第三十四条[审查方式]
上级人民政府可以通过责令审查、指定审查、直接审查等方式监督下级人民政府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第三十五条[联合审查]
备案审查除由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直接进行外,可以由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审查,共同提出审查意见。
第三十六条[审查协助]
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对报送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时,需要制发机关提供相关材料或者说明有关情况的,制发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7日内,报送材料或者说明情况;需要有关单位协助审查或者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有关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回复书面意见。
第三十七条[审查期限]
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应当自收到备案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专业性比较强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审查期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第三十八条[纠错]
备案审查中,发现报送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存在违法或者不当情形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向制发机关发出纠错意见书。
第三十九条[纠错]
制发机关应当自收到纠错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自行改正,并书面回复办理结果。逾期不改正或者拒不改正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予以撤销或者改变;行政规范性文件超越法定权限,同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政策相抵触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直接予以撤销。
第四十条[目录报送]
制发机关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受理备案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报送本机关上一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第五章 延期和清理
第四十一条[延期规定] 行政规范性文件标注有效期的,若在到期后需要继续执行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由起草部门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延长有效期申请。
第四十二条[延期期限] 行政规范性文件到期后需要继续执行的,应当由制发机关作出延长有效期的决定,延长有效期的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第四十三条[清理方式] 行政规范性文件在依照有效期进行动态清理的同时,应当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全面清理和专项清理。
第四十四条[清理组织]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由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组织,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专项清理,由职能部门负责清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由主要部门牵头负责清理。
第四十五条[清理实施]
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由起草部门负责具体清理,提出清理意见后由清理组织部门复核后报本级政府审定。
部门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由部门按照清理要求自行开展清理,清理结果报清理组织部门。
第四十六条[清理公开和备案] 行政规范性文件延期决定和清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报送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备案。
第六章 监督问责
第四十七条[公众查阅]
公众有权查阅已经公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制发机关应当在其办公场所提供本机关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供公众免费查阅。
第四十八条[备案公开]
受理备案的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向社会公布经审查予以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四十九条[异议处理]
制发机关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本机关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提出质疑或者修改建议的,应当予以核实;行政规范性文件确有问题的,制发机关应当自行改正或者撤销。
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有关行政规范性文件存在问题的,转送制发机关核实处理,制发机关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处理结果;必要时,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可直接审查处理。
第五十条[定期通报]
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定期对制发机关报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进行通报。
第五十一条[考核评价]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和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体系。
第五十二条[责任追究]
制发机关违反本办法规定,由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不按本办法规定报送备案、1年内制发2件及以上违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或者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三条[责任追究]
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未按本办法规定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制定审核、备案及审查,或者对发现的问题不予纠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对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政府部门负责合法性审核的机构未按本办法规定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制定审核、报送备案,或者经其审核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实施后被发现仍然存在违法问题的,由其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参照执行]
省以下垂直管理单位对本系统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配套规定]
制定审核、备案及审查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涉及的具体事项,由省人民政府负责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另行规定。
第五十六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2002年3月25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陕西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术监督管理办法
附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术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术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良好的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学术氛围,保护论文作者知识产权,加强学术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称《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称《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保密法》(以下称《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参与及使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所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所有用户(以下简称“用户”)。
第三条
用户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格遵守国内外公认的论文写作规范,秉承客观、严谨、自律的论文创作理念,诚实、求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
论文撰写、署名、引用文献、投稿等行为必须遵守我国《著作权法》、《专利法》和《保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防止和杜绝发生剽窃、私自署名、伪造、泄露他人技术秘密等学术不端及违法犯罪行为。
第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学术不端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举报,一经查实,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有权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第二章
版权规则
第六条
网络发表科技论文属于在网络环境中产生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科学创作成果,由作者亲自进行深入研究、周密分析、精心写作、反复核查后独立获得,作者享有知识产权。论文内容真实准确,防止和杜绝粗制滥造、改头换面、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
第七条
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投稿的科技论文应当保持原创性,必须是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即论文全文或论文核心思想未在任何专著、期刊、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等媒介的纸版、电子版及在线版等版本上公开发表过。
第八条
作者投稿的科技论文应遵循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著作权要求,投稿前须仔细查看本网站的著作权说明。投稿论文如果属于合作作品的,投稿行为须征得该论文所有作者同意。投稿完成后,视同作者已经阅读并认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著作权说明,并同意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行使发表权将作品公之于众。
第九条
论文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发表后,网站保留该科技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等著作权,同时,允许并鼓励作者向专业学术刊物投稿,若稿件通过传统期刊审核并接收,网站同意将除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外的其他著作权转授给论文接收期刊。
第十条
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本网站可为作者提供相应的刊载证明,证明论文的首发信息以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
第十一条
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未经作者及本网站许可,任何媒体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转载,不得擅自隐去作者姓名及文章来源,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一旦发现此类行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有权追究行为人或行为法人相应责任。第三章 署名规则
第十二条
科技论文的署名要求实事求是,作者署名只限于参与研究设计、实践、论文撰稿,阅读过论文终稿并同意发表,且能对论文内容负责者。不可故意遗漏具备署名资格的合作者,在研究及论文的某些工作中曾给予一定指导和帮助的有关单位或个人不应作为作者署名,可作为致谢对象在论文中的致谢部分进行说明。
第十三条
第一作者是最先提出论文内容构思、主持研究设计、承担主要研究工作,并对关键性学术问题的解决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其他合作者则依据其在研究工作中具体承担工作的多少和实际贡献的大小而顺次排名;通信作者是论文研究工作的负责人,担负论文可靠性的责任,负责统筹处理投稿,承担答复审稿意见,代表全部作者签署著作权证书等工作。第十四条
作者署名须用真实姓名,不得注以笔名、网名、化名或绰号等。
第十五条
作者工作单位是指作者从事该论文工作期间的所属单位。单位名称应准确、真实、完整,单位名称需保密者可用规定的代称或代号。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工作单位已变动时应在脚注说明论文投稿期间的工作单位,以便联系。
第十六条
科技论文在投稿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前,须经所有署名人审阅并同意,署名者应对论文研究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一经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署名不得进行更改,包括增加、删除作者署名及改变作者署名顺序等。第四章
引文规则
第十七条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资料,包括正式发表或已接收待发表的纸印本文献、电子印本文献和网络文献。非公开发表文献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可紧跟在引用内容之后进行注释。不可公开的内部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也不能作为注释列出。第十八条
作者必须亲自认真阅读所引参考文献全文,且所引参考文献应与所撰写论文密切相关。引用时要忠实于原文,不可肆意更改或断章取义。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包括观点、数据、公式、表格、图片、程序、结论等,必须注明原始文献出处,所有参考文献应该在文后按参考文献标注规范全部详实列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完备,类型标识正确。避免遗漏和错误。
第十九条
引用的内容不能成为作者论文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引用待发表文献,须征得著作权人(作者等)的同意,并行标引。自引文献比例不宜过高。
第二十条
网络发表论文作为科技论文发表新形式,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可引用参考文献。网络文献要求论文内容真实可信,文献出处明确,文献来源单位应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包括官方数据库、权威学术网站、电子期刊上正式发表的文章、纸质期刊或图书的电子版、政府机构网站等。
第二十一条
引用网络文献须著录网络发表日期和首发此网络文献的平台中指向具体文献的URL地址。网络文献已分配有唯一数字标识符(DOI)的须同时给出DOI码。
第二十二条
网络文献须能被他人获取并可以查证及使用,不得随意或不实书写引文来源,不得将无授权的二级转载网页地址作为引文来源,不得随意删减必要的著录要件。第五章
相关责任
第二十三条 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个人和单位若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或专利权等情况,一经查实,须依照《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和《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的条款,要求当事人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第二十四条
若发现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发表的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本网站将在学术监督栏目发表声明,公开点名谴责,并撤销其已发表的论文,相关发表证明失效,同时将作者列入有学术不端行为者名单,通知其所在单位,建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十五条 科技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所有署名者都须承担相应责任。科研单位有义务定期核查本机构人员学术行为,若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相应科研单位须负主要查处责任。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若发现本网站上网用户学术不端行为,署名者所在科研单位有责任配合本网站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防止和杜绝再次发生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在线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废止。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1年6月20日
第四篇:XX支行考勤管理办法
附件2-1: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XX支行员工考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完善内部管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肃劳动纪律,维护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市行本部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让胡路支行(包括各分理处)在岗员工。
第二章
考勤内容
第三条 支行考勤内容包括在勤、加班、迟到、早退、旷工。
第四条 在勤。员工按照规定的作息时间准时到达和离开工作岗位即为在勤。员工在下列情况下视为在勤:
(一)经主管领导批准因公到外地出差或离开机关在本市范围内处理公务;
(二)经组织委派外出开会、学习、参加调研活动等。第五条 加班。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应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得加班完成。凡因工作性质要求,需常规值夜班或双休日上班的,原则上安排补休,不另计加班。补休由所在单位负责人或主管行长批准,并统筹安排,按正常出勤对待。加班工作需经本人申请,填制《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分行加班审批单》(附件2),所在单位负责人及分管行长批准后报综合管理部备案,按有关规定给予补休或加班补助。
第六条 迟到和早退。按照支行工作时间规定,员工要 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和早退。无正当理由在规定上班时间之后到岗,视为迟到;无正当理由在规定下班时间之前离岗,视为早退。员工迟到或早退,每次扣发效益工资20元;1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达4次,除扣发效益工资外,批评教育1次;无正当理由经常迟到、早退或者擅自脱岗,经批评教育无效,一个月内累计5次或者6个月内累计15次的,解除劳动关系。
第七条 旷工。员工当日无故迟到、早退时间累计达2小时视同旷工半天;累计达4小时视同旷工1天。全天无签到记录者,且未按规定履行准假手续及各类假期期满而未到岗者,视为旷工。员工旷工按实际天数扣发工资,当年旷工累计达3天的,全行通报警告,扣发6个月绩效工资;连续旷工超过5天或者6个月内累计旷工10天的,解除劳动关系。
第三章
考勤方式及请销假流程
第八条
支行成立加强作风建设综合考评领导小组,负责支行考勤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分理处由分理处主任任组长,支行组长由行长担任,副组长由副行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分管综合管理部副行长担任。成员由综合管理部经理、客户部经理和网点主任组成。支行加强作风建设综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主任由综合管理部经理担任,成员由支行本部其他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九条 支行及各分理处采用指纹考勤机识别指纹方式记录员工出勤情况。加强作风建设综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考勤机的使用和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指纹机安装、日常维护和维修;综合部负责员工指纹的录入。考勤机设在营业室一楼大厅,考勤机开机时间为每日早7:00至17: 00,员工须在每天早7:55前、晚16..30后在指纹考勤机处进行签到、签退,早7:55后签到为迟到,晚16:30前签退为早退。
第十条 支行员工休假按《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分行本部请销假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员工因处理公务或经组织委派外出开会、学习、参加调研活动等原因,无法正常做指纹记录的,要填写《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庆让胡路支行员工公干备案表》(见附件2),一般员工外出1至3天由部门主管行长审批,外出3天以上经分管副行长同意后,由行长审批;部室经理、网点主任外出经分管副行长同意后,由行长审批,审批后的备案表报送综合管理部备案,视同在勤。凡不按规定办理手续的,按迟到、早退或旷工处理。
第十二条
实行考勤抽查制度。为防止员工在日间工作期间离岗,加强支行作风建设综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月将安排随机去各网点现场检查。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特殊岗位人员(行领导司机、通勤司机)暂不实行指纹考勤,由支行指定专人按照出勤情况进行考勤,并做好考勤记录,于次月2日内将考勤记录统计表报市行人力资源部。
第五篇:1-厦门市教育局 厦门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 厦门银监局
厦门市教育局
厦门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
厦门银监局 关于印发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意见的通知 厦教局办[2006]56号
市各有关金融机构、在厦各高等院校:
为促进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根据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现将新的《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请及时向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厦门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反映。特此通知。
附件1.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2.厦门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成员名单
厦门市教育局
厦门市财政局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
厦门银监局
二ΟΟ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意见
为促进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帮助我市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 人民银行 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教育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关于印发〈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通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福建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有关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
(一)为保证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重新调整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成立厦门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协调小组由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厦门银监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组成,组长由厦门市教育局分管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挂靠厦门市教育局高教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协调有关单位,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办公室为协调小组日常办事机构(见附件1)。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由厦门市教育局财务处、高教处有关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报告国家助学贷款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为管理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见附件2)。
(二)各高等院校必须指定一名主要党政领导负责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迅速落实并设立独立的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配备充足的专职人员,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各有关商业银行要指定和授权基层分支机构及部门负责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三)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协调教育、财政、银行等部门及学校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市属、省属、部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指导性计划;厦门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负责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四定”工作,并配合人民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考核工作;人民银行负责组织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三考核”工作,并配合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申请贷款学校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的“四定”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有关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使用及拨付办法,审核审批财政安排的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按时办理拨付手续,监督贴息经费使用情况;申请贷款学校要接受厦门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指导和督促,认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宣传,负责选定经办银行和对申请贷款学生的资格初审,协助经办银行组织发放和催收贷款,收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学生的有关信息,接受经办银行对贷款学生个人情况的查询,并主动及时反馈学生变动情况及统计国家助学贷款情况;经办银行要按照“方便贷款、防范风险”的要求,负责贷款的审批、发放与回收。
(四)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强沟通,及时协调解决政策措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推动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展。
二、落实“四定”工作
(一)定学校。市教育行政部门按属地原则负责确定本市有资格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普通高等院校名单,每学年公布一次。
(二)定银行。各普通高校应选定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作为本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已签订银校合作协议、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的高校,可以继续保持原有合作关系;目前还没有达成协议,学校无法在新学年开学一个月内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的高校,应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确定经办银行,或由有关机构组织招投标。
(三)定范围。国家助学贷款的范围限于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的学杂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四)定额度。高等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贷款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20%,贷款限额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其中学费和住宿费贷款金额不超过签约学校收费标准;生活费贷款金额不超过学校基本生活费标准。
(五)厦门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新学年应组织各高校开展学生贷款需求调查测算工作,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6月30日前会同财政部门核准下达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计划额度,并抄送有关商业银行分行和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商业银行分行负责下达计划额度并监督其分支机构执行国家助学贷款计划。
三、落实“三考核”工作
(一)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与厦门市教育局按照“三考核”要求按月考核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和发放情况,具体填报表式和要求根据人民银行总行通知另行下发。
(二)各商业银行要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工作责任制,建立对基层分支机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考核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在资金与贷款限额方面优先予以保证,助学贷款经营状况暂不纳入综合效益考核范围。
(三)厦门银监局要联合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督促检查。厦门银监局、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要不定期会同市教育行政等部门对商业银行和高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跟踪调查工作,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商业银行以及不配合经办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不履行义务的高等院校将予以警告,并直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对警告后仍不落实的,将向省、市政府报告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开曝光。
(四)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探索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确保我市贫困家庭新生顺利入学。
四、贷款管理
(一)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持学生证(或入学通知书)和有效居民身份证;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无刑事犯罪记录、学校严重警告以上处分记录及不良信用记录;
4.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5.学习认真,品德优良,诚实守信;
6.已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有关信用教育,并承诺向贷款人提供毕业以后的工作单位、经济收入、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变动情况;
7.符合国家助学贷款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国家助学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100%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借款学生毕业或终止学业前,应当与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还款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自付利息的开始时间为取得毕业证书或办理有关手续之日的下月1日起。借款学生毕业后继续攻读学位,要及时向经办银行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学生实施贴息,毕业后6年内还清。
(三)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
(四)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执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本付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具体方式由经办银行与借款学生商定并列入贷款合同,可以一次或分次提前还贷。提前还贷的,经办银行要按贷款的实际期限计算利息。
(五)高校在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下达的贷款额度内,负责组织本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申请,对申请借款学生的资格和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监督学生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应按期向厦门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报送本校贷款申请报告与国家助学贷款进展情况,协助经办银行做好贷款的变更、终止及毕业生债务确认等贷后管理工作,并为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咨询和有关信用宣传教育服务。借款学生在校期间被宣告失踪、死亡或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劳动能力,以及被学校开除、经学校同意休学或自行离校的借款学生,申请贷款学校应立即通知银行停止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并协助银行督促学生或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偿还贷款本息。在借款期间,学生出国(境)留学或定居者,必须在出国(境)前一次还清贷款本息,有关部门方可办理出国手续;对需转学的学生,必须在其所在学校和经办银行与待转入学校和相应经办银行办理该学生的债务划转后,或者在该学生还清所借贷款本息后,所在学校方可办理其转学手续。
(六)经办银行应及时审核借款学生申请资料,一般应在收到经高校初审合格的借款申请资料15日内完成贷款的审核工作,对审核合格的应及时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并按合同规定发放贷款;对审核不合格的应通过高校专设机构(或部门)告之其理由。要简化办理贷款程序,制定统一的贷款合同文本,规范办理贷款的周期,及时向普通高校和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提供学生还款情况。国家助学贷款合同中应写明以下两项内容:一是借款学生家庭地址、父母姓名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真实信息:二是借款学生毕业后每年至少与经办银行联系一次,提供最新通信方式的承诺。
(七)借款学生要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认真履行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和还款协议,承担偿还贷款的全部责任。
五、建立和完善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
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经办银行、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及各高等学校,要各负其责,共同建立还款约束机制。
(一)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息系统,采集有关贷款学生的相关信息;强化对学生的贷后跟踪管理,及时向上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和经办银行提供贷款学生信息。
(二)经办银行要建立有效的还贷监测系统,加强日常还贷催收工作并做好催收记录,建立借款学生违约记录通报制度。按期将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姓名及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提供给厦门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并将按国家助学贷款有关管理规定在相关媒体上予以公布。
(三)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每所高校承担的部分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
六、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申报与拨付
(一)各普通高校承担的资金,按照普通高校隶属关系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在每年向普通高校返还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费收入时,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教育主管部门。
(二)市财政部门应按照规定将所属高校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不含非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贴息资金列入预算,并根据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际发生额结算,结余资金可结转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三)各经办银行应按季准确填报《福建省(厦门市)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资金核对汇总表》,并经签约高校核对后,于每季结息日后的7日内逐级汇总上报至省、市分行。市属高校由市分行汇总。高校由各经办银行基层行报所属省分行汇总填报《福建省(厦门市)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资金汇总申报表》,并按贴息资金来源隶属关系分别向市教育局或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申报。市教育局根据学校和经办银行市分行提供的报表核实无误后,并经财政审核,将财政贴息资金通过学校划入由市分行提供的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专用账户。
(四)各经办银行必须如实准确填报贴息资金情况,对弄虚作假骗取贴息资金的银行,一经认定,停止拨付下一季度贴息资金,并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七、其他有关规定
(一)本意见所指的借款学生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二)此前已签订贷款合同的贷款发放、贴息、还款等办法按原规定执行。
(三)本意见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实行,由市教育局、财政局、人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厦门银监局负责解释。此前下发的《关于印发〈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意见〉的通知(银监字266号)》同时废止。
附件1:
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一、厦门市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协调小组
组长:赖
菡
(厦门市教育局局长)
成员:王妃嫣
(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副行长)
陈马宝
(厦门银监局副局长)
李建发
(厦门大学副校长)
邱元拔
(集美大学副校长)
朱文章
(厦门理工学院副院长)
易
化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书记)
二、办公室成员
苏水发
(厦门市教育局财务处处长)
廖河树
(厦门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
王南榕
(厦门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处长)
李世荣
(人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
王福明
(厦门银监局统计信息处副处长)
林东伟
(厦门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王益丁
(集美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陈集寒
(工行个人金融业务处副处长)
羊荔忠
(农行个人业务处处长)
卓
悦
(建行住房与个人信贷部总经理助理)
林虹葆
(中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
杨丽芳
(厦门理工学院学生处处长)
王育培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
附件2:
厦门市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成员名单
苏水发
(厦门市教育局财务处处长)
廖河树
(厦门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
刘文岗
(厦门市教育局高教处)
办公室电话:2135625
213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