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
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省委《贯彻意见》的需要,是更好地推进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需要。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为加强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提高文明单位的整体水平,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指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明单位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经过群众认可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考核、评选,由地方党委、政府或上级党政机关批准命名的先进单位。
第三条创建文明单位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创建文明城市和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三个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发展环境,展示部门和区域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第四条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政领导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地区、本系统文明单位创建的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评选不在此列。
第二章文明单位标准
第六条省级文明单位应同时符合下列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单位领导班子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创建组织、有目标、有举措、有实际效果。领导班子团结务实,作风民主,勇于开拓,勤政廉政,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单位内部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全体员工普遍参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军民共建、结对共建、拥军优属等活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努力为当地文明创建多做贡献。
2.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省委《贯彻意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和克服不守信用行为。
3.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突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加快发展。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文明生产,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省同行业前列。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群众满意率高。服务性单位工作规范,周到细致,优质高效,业务工作处于全省同行业领先水平。
4.管理科学规范,社会秩序安定。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领导干部无违法违纪案件,全体员工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单位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全体员工无计划外生育,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工业企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保工作达到国家标准。
5.环境整洁优美,文体卫生先进。深入开展“讲文明将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单位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落实卫生防疫制度,无脏、乱、差现象,搞好绿化、美化和亮化,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坚持对干部职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积极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企业”。坚持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第七条各市、县(市、区)文明委及省直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可参照上述条件,制定本级文明单位的评选标准。
第三章文明单位的评选和命名
第八条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基层单位(包括街道办事处、社居委),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央和外省市驻皖企事业单位,均有资格参加文明单位的评选。
第九条文明单位级别分为: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省直机关文明委、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委、省委企业工委文明委命名的文明单位同此级别),县(市、区)级文明单位。
省级文明单位中特别优秀者,优先推荐参加全国文明单位的评选。
第十条文明单位的评选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坚持日常考查与统一验收相结合,上级部门考核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综合部门考核与业务主管部门考核相结合。
第十一条文明单位的命名原则上要逐级升格。连续两届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有资格申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单位,经市文明委或省直机关文明委、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委、省委企业工委文明委同意,可以破格申报省级文明单位。
第十二条省级文明单位的评选、命名实行届期制,一般为两年一届,超出有效期,所有单位均需重新申报。
省级文明单位的名额分配,由省文明委根据各地行政辖区范围和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确定。如在抽查中发现有不合格的单位,除取消该单位荣誉外,将在下届评选时扣减所在市或有关主管部门省级文明单位的名额。
第十三条省级文明单位实行申报制,申报程序是: 1?向所在市文明委提出书面申请。省直机关、省属高校(含国家驻皖高校)、省属企业分别向省直机关文明委、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委、省委企业工委文明委提出书面申请,事先须经所在市文明委签署意见。
2?省文明委委托各市文明委和省直机关文明委、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委、省委企业工委文明委组织验收初审,并按照省文明委分配名额,确定推荐对象。
3?被确定推荐单位填写省级文明单位推荐审批表,并附详细材料,在规定时间内由各市文明委和相关主管部门汇总报省文明委。
4?省文明办根据评选标准,对各地推荐上报单位严格审查,并在省主要新闻媒体公示,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
5?各单位在申报期间,要在单位内部公告,将创建目标、内容张榜公布,让干部群众广泛参与、了解;同时公布省、市文明办(省直机关文明办、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办、省委企业工委文明办)的电话及地址,便于群众反映意见。公告时间为半个月。届时,各市文明办和省直机关文明办、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办、省委企业工委文明办要逐一检查,省文明办随时抽查。
第十四条省级文明单位由省文明办审核后报省文明委审议批准,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命名表彰,颁发奖牌。
第十五条市级和县(市、区)级文明单位的评选命名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
第四章文明单位的管理
第十六条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省级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委托所在市和省直机关文明委、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委、省委企业工委文明委负责。各市文明委和省直机关文明委、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委、省委企业工委文明委(办)应每年开展检查,并向省文明委(办)汇报检查情况。省文明委(办)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十七条 对文明单位的检查考核,在执行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的基础上,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第十八条 各级文明委(办)要建立和完善文明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单位概况,创建规划,申报、审批表,有关创建活动记录,年度工作总结,各类奖惩记录,各类检查考核情况记录,群众及社会各界对单位的情况反映等。
第十九条 各级文明委(办)要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宣传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沟通文明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协调文明单位与其他部门、地区间的共建活动,推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发展。
第二十条 文明单位如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要及时向命名机关和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否则不再保留文明单位称号。文明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的,由合并单位重新申报命名。
第五章文明单位的奖惩
第二十一条对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物质奖励办法和政策由各市、县(市、区)或省直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确定。省级文明单位的奖励标准原则上高于市级文明单位。
第二十二条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工作水平下降或出现严重问题,命名机关及其主管部门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要求限期整改、直至撤消文明单位称号。被撤销单位,不得参加下一届文明单位评选。
第二十三条申报单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荣誉称号,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省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根据中央文明委 《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文明单位评选表彰工作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和安排进行。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巢湖市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
巢湖市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保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进一步规范文明单位评选表彰工作,加强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促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健康发展。根据《合肥市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明单位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经过考核评选,由市委、市政府批准命名的先进单位。
第三条 文明单位创建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行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发展环境,展示单位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第四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地各单位要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本地本单位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纳入工作目标及岗位责任制。市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市范围文明单位创建的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的评选不在此列。第二章 文明单位标准
第六条 市(县)级文明单位应同时符合下列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组织、有人员、有目标、有举措、有经费、有活动,机制健全,成效明显。主要负责同志及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并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员工普遍知晓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主动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当地文明城市、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共建活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建设道德讲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加强网络文明传播,传承文明,引领风尚。
三、业务工作实绩显著。依法履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职责和义务,改革进取,科学管理,业绩突出。生产经营单位文明生产,诚信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省同行业前列。服务性单位工作规范,周到细致,优质高效,业务工作处于全省同行业领先水平。教学科研单位校风、教风、学风良好,成果优异。医疗卫生单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文明行医,医患关系和谐。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依法经营,认真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社会义务,社会信誉良好。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决策民主、关注民生,群众满意率高。风景旅游区管理单位服务优质、管理科学,加大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
四、文化建设扎实有效。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坚持对干部职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健康、科学、文明、低碳、节俭生活方式,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在文化体育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五、民主管理科学规范。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关心职工生活,积极帮扶生活困难职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工作纪律严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无严重违纪和违法案件,员工无刑事案件,单位无重大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事故,员工无计划外生育。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
六、内外环境整洁优美。单位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无脏、乱、差现象,全面实现办公区和生活区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环保制度健全、措施落实,环保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工业企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机关、事业单位及服务性单位无污染乱排现象。单位办公区等公共场所设明显禁烟标志。
第七条 各级文明单位在坚持创建基本标准的同时,要认真落实《文明单位测评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提高创建水平。
第三章 文明单位的评选和命名
第八条 凡是符合文明单位标准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基层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均有资格申报文明单位。
第九条 文明单位级别分为: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合肥市级文明单位,县(市、区)级文明单位。
第十条 文明单位的评选实行“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动态管理”原则,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择优考评的程序进行,坚持日常考查与统一验收相结合,上级部门考核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综合部门考核与业务主管部门考核相结合。
第十一条 文明单位的评选、命名实行届期制,两年为一届,超出有效期,所有单位均需重新申报。
第十二条 文明单位实行申报制。申报程序是:
一、具备申报资格的单位向市文明委提出书面申请。
二、各单位在申报期间,要在单位内部公告,将创建目标、内容张榜公布,让干部群众广泛参与了解;同时公布市文明办的电话及地址,便于群众反映意见。公告时间为半个月。
三、市文明委委托各乡镇、街道文明委对申报单位进行初审,确定推荐对象。被确定推荐单位填写文明单位推荐审批表,并附详细材料,在规定时间内由各乡镇、街道文明委汇总报市文明办。
四、市文明办根据评选标准,对推荐上报的单位严格审查,并组织考核验收,提出候选名单。同时将候选名单在市内新闻媒体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
五、公示期满后,由市文明办汇总各地文明单位审批表和申报材料,提请市文明委审议。
第十三条 市文明委审议批准市级文明单位名单后,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命名表彰,颁发证书。
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的命名原则上要逐级升格。连续两届获得县(市、区)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有资格申报合肥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在本地区产生较大影响的单位,经市文明委同意,可以破格申报合肥市级文明单位。
第四章 文明单位的管理
第十五条 县(市、区)级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由市文明办负责,市文明办定期向市文明委汇报。省、合肥市级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受省、合肥市文明委委托由市文明委负责。
第十六条 市文明办应在届期中间对文明单位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并向市文明委汇报检查情况。第十七条 对文明单位的检查考核,在执行本办法第六条的基础上,实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同时征求纪检监察、环境保护、信访、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意见。
第十八条 各级文明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文明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市文明办要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创新工作载体,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宣传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沟通文明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协调文明单位与其他部门、地区间的共建活动,推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开展。
第二十条 文明单位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要及时向命名机关和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否则不再保留文明单位称号;重划、重组、撤销、分立、合并的,文明单位称号自行终止。
第五章 文明单位的奖惩
第二十一条 对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除授予荣誉称号、宣传表彰外,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获得全国、省、合肥市级文明单位的奖励标准参照《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皖文明发[2003]6号)、《合肥市文明单位表彰奖励办法》(合文明[2005]3号)规定执行;获得巢湖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按单位在职职工人均不超过2000元进行奖励。企业和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可从奖励基金或企业税后利润中列支;党政机关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从单位财政包干结余经费中解决。中央、省、合肥市驻巢单位及部队被命名为文明单位,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参照本条规定给予奖励。受到表彰的当年,以表彰单位的表彰文件为准,受表彰单位凭表彰文件和市文明办批复发放奖金。文明单位按最高荣誉称号的级别给予奖励,不重复奖励。
第二十二条 对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在届期内实行动态管理。对于工作停滞不前或出现突出问题的,应给予必要的批评警告,限期整改;对于工作严重滑坡、出现重大问题的,要查明情况,提出撤销荣誉称号的建议,报市文明委。
第二十三条 被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不得参加下一届评选,证书予以收回。经过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可以参加以后的评选。
第二十四条 申报单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荣誉称号,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合肥市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和管理,按照《中央文明委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和《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合肥市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市文明办可根据当届评选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文明单位评选考核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4年2月18日
第三篇:安徽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
安徽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省直机关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水平,使文明单位的创建和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依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和《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省直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扎实推进省直机关效能建设,塑造机关良好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是一个综合性的荣誉称号,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标志。
第三条 创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臶、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省直机关的文明程度,为推进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条 创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活动在省直各级各单位党组(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创建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本单位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各级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单位本系统文明单位创建的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标准
第五条 省直机关文明单位评选标准:
(一)组织领导有力。单位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和决定,始终把创建活动摆上突出位臵,列入总体规划,纳入考评范围,形成党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度健全,队伍稳定,经费落实。
(二)思想教育扎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职工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省委的《贯彻意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抓好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深化“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单位风清气正,领导干部廉洁勤政,以身作则,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工作绩效突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突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主题,始终把营造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任务,引导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到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上来,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贡献。把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党政机关、执法部门和非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办事公正、廉洁高效,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率高。生产经营单位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文明生产、诚信经营、科学管理、改革进取、质量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省同行业前列。服务性单位工作规范、周到细致、优质高效,群众评价好。
(四)文化建设良好。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机关干部职工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有计划地对干部职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干部职工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建立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文明学校、职工之家、健身房等文化体育设施。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思想健康,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
(五)内部管理严格。单位内部有严格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部门职能清楚,职责明确,管理科学,各个工作环节高效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机关和干部作风优良,领导干部无违法违纪案件,全体干部职工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单位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全体干部职工无计划外生育,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
(六)环境整洁优美。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单位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搞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落实卫生防疫制度,办公场所达到“五净”(门窗四壁净,顶棚地面净,桌椅茶几净,走廊楼道净,厕所清扫净),职工宿舍区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楼道无堆放杂物,垃圾实行袋装化,无脏、乱、差现象,工作生活环境文明卫生、井然有序。
第六条 创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活动要注重基础建设,向基层延伸,抓好争创文明处(室)、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和做人民公仆、建功立业标兵等活动。
第七条 省直机关要积极与街道、农村开展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等活动,大力支持和参与驻地组织开展的创建活动,努力为驻地文明创建工作多做贡献。
第三章 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申报评选和命名
第八条 凡党组织关系隶属于省直工委的县处级以上(包括县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均由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直文明委)管理,并参加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申报、评选和命名;党组织关系不在省直工委的中央及国家机关驻皖单位,本着自愿的原则,也可以向省直文明委申请参加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评选,并按照《安徽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第九条 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申报和评选命名程序:
1、根据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标准,在认真自查、确认本单位符合申报条件的基础上,向省直文明委提出书面申请(部委厅局直属单位申报须经主管部门同意)。
2、各单位在申报期间,要在单位内部公示,张榜公布创建目标、内容、评分标准以及省直文明办的电话及地址;公示时间为5至7天。
3、省直文明委组织人员对申报的单位进行实地考评,由省直文明办汇总考评情况,同时征求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省政府目标考核办、省信访局、省直效能办、省直纪工委、省直计生协等有关部门意见。
4、省直文明委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审议考评结果,并进行表决。
5、部委厅局直属单位每次申报的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直属单位总数的20%。
6、评选出的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由省直机关工委命名表彰,颁发奖牌。
第十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信访、安全生产等一票否决以及效能建设考核为警示单位的不得申报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已经获得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自然取消其荣誉称号,并不再享受奖励。
第四章 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管理
第十一条 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实行届期制,进行动态管理,原则上两年一届,超出有效期,均需重新申报、再度确认。申报省文明单位,由省直文明委根据省文明办的分配名额,确定具体的申报条件。
第十二条 建立文明单位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各级文明单位发生刑事案件、经济案件、责任事故、治安案件等违法违纪问题,在上报主管部门的同时报省直文明办,经上级部门处理后结果在一个月内报省直文明办备案。
第十三条 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创建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需归档管理的资料包括:单位概况,创建规划,申报、审批表,创建活动记录,创建工作制度,各类奖惩记录,各类检查考核情况记录,各类创建活动的音像图片,上级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及创建检查评比文件,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反映等。
第十四条 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如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两个以上文明单位合并的,应及时向省直文明办报告、备案,履行更名和保留荣誉称号手续;超过届期需再度确认的,由合并后的单位重新申报。
第十五条 对获得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在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实行物质奖励,凡被命名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根据《关于“皖纪发[2007]12号”文件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的规定届期内,每年可以对干部职工一次性奖励800元。
第十六条 对被命名的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因工作退步或发生问题的,省直文明委将视不同情况给予书面告诫、通报批评直至撤销荣誉称号等处分。被撤销称号的单位,不得参加下一届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评选。
第十七条 省直文明办和厅局文明办要加强明查暗访工作,对在创建工作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荣誉称号。
第五章 组织领导
第十八条 在省直机关工委领导下,省直文明委负责对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省直各部委厅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在党组(党委)领导下,具体负责领导本单位及直属单位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省直文明办是省直文明委的办事机构,负责对创建活动的具体指导和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协助省文明办管理省直机关的省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第十九条 部委厅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厅局文明办),作为创建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对本单位及直属单位创建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并协助省直文明办管理直属单位的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和省文明单位;厅局文明办应有专人负责。各单位要统筹兼顾地解决好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保障。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省直文明委。
第二十一条 原省直“三优”文明单位,视同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在评选省直机关第一届文明单位时需重新申报,经考评合格后,更名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安徽省直属机关“三优”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合肥市瑶海区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
瑶文明委[2004]16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瑶海区文明单位创建
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文明委,区直各部门:
《合肥市瑶海区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是在原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实、修改,并经区文明委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精神,认真贯彻落实。
合肥市瑶海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二00四年十一月十日
报:市文明委
合肥市瑶海区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在全市区范围内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是加快发展、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发展战路社会的需要,根据《合肥市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加强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促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健康发展,规范文明单位评选表彰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明单位是地方党委、政府授予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能够在地方发挥示范作用的单位的荣誉称号。
第三条创建文明单位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行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三个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发展环境,展示部门和区域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第四条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政领导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乡镇、街道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地区文明单位创建的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文明单位标准
第五条区级文明单位应同时符合下列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单位领导班子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创建组织、有目标、有举措、有实际效果。领导班子团结务实,作风民主,勇于开拓,勤政廉政,在创建活动中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单位内部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全体员工普遍参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军民共建、结对共建、拥军优属等活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努力为当地文明创建多做贡献。
2、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争当文明市民、文明职工,争创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班级、文明班组、文明车间、文明科室等活动,努力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和克服不守信用行为。
3、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突出。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文明生产,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居于本地区同行业前列。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群众满意率高。服务性单位工作规范,周到细致,优质高效,业务工作处于本地区同行业领先水平。
4、学习风气浓厚,文体卫生先进。坚持对干部职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积极创建学习型单位(企业、机关)。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落实卫生防疫制度,深入扎实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100%;坚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职工精神文明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5、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单位内部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安全生产落实。领导干部无违法违纪案件,全体员工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单位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
6、内外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达标。单位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内
外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搞好绿化、美化,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做到文明创建“向单位内部延伸”,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环保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工业企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第三章文明单位的评选和命名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基层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符合文明单位标准,均有资格申报文明单位。
第七条文明单位级别分为: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区级文明单位。
第八条文明单位的评选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坚持日常考查与统一验收相结合,上级部门考核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综合部门考核与业务主管部门考核相结合。
第九条文明单位的命名原则上要逐级升格。连续两届获得区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有资格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在本地区产生较大影响的单位,经区文明委同意,可以破格申报市级文明单位。
第十条区级文明单位的评选、命名实行届期制,一年为一届,超出有效期,所有单位均需重新申报。
区级文明单位的名额分配,由区文明委根据各乡镇、街道行政辖区范围和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确定。如在抽查中发现有不合格的单位,除取消该单位荣誉外,将在下届评选时扣减所在乡镇、街道区级文明单位的名额。
第十一条区级文明单位实行申报制。申报程序是:
1、具备申报资格的单位可自愿向所在乡镇、街道文明委提出书面申报。
2、区文明委委托各乡镇、街道文明委,对申报单位组织初审,并按照区文明委分配名额,确定推荐对象。
3、被确定推荐单位填写文明单位推荐审批表,并附详细材料,在规定时间内由各乡镇、街道文明委汇总报区文明委。
4、各单位在申报期间,要在单位内部公告,将创建目标、内容张榜公布,让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了解;同时公布区、街道(乡镇)文明办的电话及地址,便于群众反映意见。公告时间为十五天。
5、区文明办根据评选标准,对乡镇、街道推荐上报的单位严格审查,并组织考核验收,提出候选名单。
6、将候选名单在本地新闻媒体公示,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
7、公示期满后,区文明办向区文明委提出建议名单,报区文明委审议。
第十二条区文明委审议批准区级文明单位名单后,以区委、区政府、区文明委的名义命名表彰,颁发奖牌和证书。
第四章文明单位的管理
第十三条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由乡镇、街道文明委负责。区级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由区文明委委托乡镇、街道文明委负责,市级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由市文明委委托区文明委负责。
第十四条各乡镇、街道文明委(办)应在届期中间对文明单位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并向区文明委汇报检查情况。区文明委(办)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十五条对文明单位的检查考核,在执行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的基础上,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第十六条各乡镇、街道文明委(办)要建立和完善文明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单位概况,创建规划,申报、审批表,有关创建活动记录,工作总结,各类奖惩记录,各类检查考核情况记录,群众及社会各界对单位的情况反映等。各级文明单位要按照评选标准的规定内容,建立创建工作档案。
第十七条各乡镇、街道文明委(办)要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宣传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沟通文明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协调文明单位与其他部门、地区间的共建活
动,推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发展。
第十八条文明单位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要及时向命名机关和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否则不再保留文明单位称号;重划、重组、撤销、分立、合并的,文明单位称号自行终止。
第五章文明单位的奖惩
第十九条对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区级文明单位在命名的当年(以表彰文件下发的时间为准),可以按单位在岗职工的人均1个月工资的数额,一次性增发奖金。
第二十条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工作水平下降或出现严重问题,命名机关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要求限期整改、直至撤销文明单位称号。
第二十一条被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不得参加下一届评选。经过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可以参加以后的评选。
第二十二条申报单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荣誉称号,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按照《中央文明委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合肥市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区文明委负责组织实施。区文明办可以根据每届评选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区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安徽省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实施办法
安徽省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在省属企业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是深入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省属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央文明委、省文明委有关文明单位创建的要求,为加强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促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省属企业文明单位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在创建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并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认可,由省国资委文明委批准命名的先进单位。
第三条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推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展示企业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载体。
第四条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省国资委党委和各省属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省属企业党委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企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业绩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文明单位标准
第五条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应同时符合下列标准:
1、经营业绩良好,工作实绩突出。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创业创新,加快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或省属企业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2、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企业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务实、作风民主,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创建组织、有创建目标、有创建措施、有创建效果;创建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积极参加所在地精神文明创
建活动,热心支持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3、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企业做一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活动。
4、管理科学规范,企业秩序安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职工诉求工作和来信来访工作,深入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两年内没有发生群众集体上访事件。企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安全生产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企业领导成员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员工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计划外生育,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
5、环境整洁优美,环保工作规范。建立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保工作达到国家标准。坚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搞好绿化、美化和亮化,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6、创新企业文化,提高全员素质。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大力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
第三章文明单位的评选和命名
第六条省国资委文明委负责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的评选、命名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的评选推荐工作。
第七条由省国资委文明委评选命名的文明单位等同于市级文明单位。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及所属的独立核算单位,均可参加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的评选;同时,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也可以参加所在地的文明单位评选。
第八条文明单位的评选坚持日常考查与统一验收相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第九条文明单位的命名原则上逐级升格。连续两届获得省国资委文明单位称号的(或市文明单位称号),有资格申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成绩特别突
出,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单位,经省国资委文明委同意,并经所在地文明委认可,可以破格申报省级文明单位。
第十条文明单位的评选、命名实行届期制,两年一届,超出有效期,所有单位均需重新申报。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的名额分配,由省国资委文明委根据各省属企业创建工作活动开展情况确定。凡在抽查中发现有不合格的单位,除取消该单位荣誉外,将在下届评选时扣减所在集团公司文明单位名额,并对其所属企业申报省级文明单位予以适当控制。
第十一条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实行申报制,申报程序是:
1、由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文明办进行初评,并按照省国资委文明委分配名额,确定推荐对象。所推荐的单位,需经所在地文明委同意后,正式向省国资委文明委进行推荐。
2、省国资委文明委委托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文明办组织验收初审。
3、所推荐单位要填写省国资委文明单位推荐审批表,并附详细材料,在规定时间内由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文明办报省国资委文明办。
4、省国资委文明委根据评选标准,对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文明办推荐上报的单位进行严格审查,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
5、各企业在申报期间,要将创建目标、内容张榜公布,让广大职工广泛参与、了解,并在单位内部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第十二条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由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文明办审核后报省国资委文明委审议批准,以省国资委名义命名表彰,颁发奖牌。
第四章文明单位的管理
第十三条省国资委文明委负责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的审批,及省级文明单位的推荐。省国资委文明办在省国资委文明委的领导下,具体承担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负责制定创建工作的实施细则,文明单位的评选、检查、考评、审查,组织各企业开展创建工作交流,负责与省文明办和相关市文明办的联系和协调。
第十四条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文明委负责本集团公司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及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的评选、初审、考核、推荐工作,并受省国资委文明办的委托,负责本集团公司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指导。
第十五条省国资委文明办对省属企业文明单位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十六条对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的检查考核,在执行本办法第五条的基础上,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和人口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第十七条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文明办要建立和完善文明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概况,创建规划,申报、审批表,有关创建活动记录,工作总结,各类奖惩记录,各类检查考核记录,群众及社会各界对单位的情况反映等。
第十八条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文明办要加强对本集团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宣传典型,交流经验,加强与所在市文明办的横向联系,协调文明单位与当地有关单位的共建活动,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第十九条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如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要及时向命名机关报告、备案,否则不再保留文明单位称号。文明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的,由合并后单位重新申报命名。
第五章文明单位的奖惩
第二十条对获得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奖励办法和政策参照省文明办或所在地的有关规定。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的奖励标准原则上与市级文明单位相同。
第二十一条省属企业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工作水平下降或出现严重问题,命名机关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要求限期整改、直至撤消文明单位称号。被撤消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不得参加下一届文明单位评选。
第二十二条申报单位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立即撤消其荣誉称号,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实施办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省国资委文明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