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党校校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初稿)
中共铜仁市委党校校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组织开展好校级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全市党校系统各研究资源,服务市委决策、党校教学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校级课题,是指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党校教学,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相关问题而确定的研究课题。
第三条 校级课题研究要贴近中心、服务决策、服务教学、立足现实、适度超前。研究成果要突出科学性、对策性和可行性。
第四条 校级课题采取指定立项和招标立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年一般立项10个,经专家组评审后呈报校党委研究同意向全市党校系统公开发布。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科研与校刊编辑处具体负责校级课题研究管理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科研科具体负责校级课题的课题指南、申报、评审立项、研究管理、结题评审验收、成果认定、经费审核等工作。
第六条 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各教研部的沟通联络机制,确保校级课题研究能充分贴近市委中心工作和党校教学,适应决策和教学的需求。
第七条 建立中共铜仁市委党校校级课题评审专家组,负责校级课题立项评审、成果结题评审认定、优秀课题评定工作。评审专家组由市委党校、全市各相关领域的专家(领导)组成。已申报本年度校级课题的专家,不得参与本年度的课题立项评审、优秀课题评定工作。
第三章 课题指南
第八条 校级课题研究要遵循服务决策和教学优先的原则,围绕市委重大战略部署、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党校教学工作,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第九条 校级课题的选题来源:根据每年市委工作重点,由校党委成员按照自己分管联系工作实际,提出当年需要研究的课题;向全市区县党校和各教研部征集课题;由科研与校刊编辑处根据市委重大战略部署、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校党委的科研专题研究会,拟出课题建议,经校党委研究同意后确定。
第十条 校级课题确定后,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拟写课题指南,明确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并就相关事宜 2
和要求予以说明。
第十一条 校级课题通过公开发布课题指南和申报要求。
第四章 课题申报
第十二条 校级课题可由各教研部和各区县委党校组织申报,也可由个人申报。申报者要具备开展校级课题研究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的条件和能力。课题申报者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
第十三条 申报课题应在课题指南限定的范畴内选择,并填写课题申报书,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
第五章 课题立项
第十四条 校级课题立项实行专家评审制。评审专家组根据课题申请书进行集中评审,评定中标单位或个人,经校党委研究同意后公示。
第十五条 校级课题课题立项评审程序
(一)资格审查。按照课题申报要求,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对课题申报书进行审查,合格者进入立项评审。
(二)匿名评审。课题立项评审专家组一般由5至7 3
名组成。评审专家组依据统一的评审标准,对通过资格审查课题申报书进行匿名评审,总评分最高的申报者中标,总评分若低于75分则不予立项。
(三)公示。评审专家组评定立项的课题,经校党委研究同意后进行公示。公示期原则上不得少于5天。
第十六条 公示期结束无异议,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以市委党校名义下发中标通知书。课题组凭中标通知书与市委党校主要领导签订课题研究合同。
第十七条 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查询或透露课题申报书相关背景材料;评审结果正式公布前,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泄露立项评审中需要保密的信息。
第六章 跟踪问效
第十八条 校级课题研究工作,原则上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确实需要延期的,课题负责人要在开题阶段或推动阶段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提交延期申请。
第十九条 课题负责人在签订课题合同后,应在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指导下及时修改完善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方案经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审定同意后,课题组方可开展研究工作。
第二十条 校级课题研究中期,科研与校刊编辑处对各课题组研究工作进行过程指导、督促。中期推动主要内容有:与各课题组进行沟通,了解研究进展情况,总结阶段性成果。各课题组要及时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报送课题研究推进情况。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向校主要领导和分管科研副校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第二十一条 课题组需要开展调研的,课题负责人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提出申请后,协调校办公室出具调研函,课题组与相关部门联系调研的具体事宜。
第二十二条 各课题组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研究工作,形成研究成果,按课题合同要求报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
第二十三条 课题负责人及课题名称变更、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课题完成时间延期或课题中止、撤销等,须由课题负责人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申请。对未经批准,擅自作出改变的,将不予结题,并视情况取消该课题负责人下一年度校级课题申报资格。
第二十四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撤销研究课题,并追回校级课题经费:
(一)以课题名义实施营利行为的;
(二)私自篡改课题名称,对课题进行虚假宣传的;
(三)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的;
(四)研究成果质量低劣的;
(五)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的;
(六)严重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
被撤销课题的课题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校级课题。
第二十五条 课题组重要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要及时上报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
第七章
课题成果
第二十六条 校级课题研究成果一般包括课题研究报告。课题报告字数一般在1.5万字以上。
第二十七条 课题报告一般由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结论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一般包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理论、国内外典型案例及启示、比较优势和问题分析等;实践研究一般包括实践探索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启示,策略和路径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主要内容、发展路径、政策措施、对策建议等;结论就是对研究成果的概述和成果运用的分析及展望。课题报告理论研究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字数控制在课 6
题报告总字数的30%以内,实践研究部分字数一般为课题报告总字数的70%以上。
第八章
成果评定(认定)
第二十八条 校级课题研究成果凡符合结题要求的,予以结题,并通知课题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结题。
第二十九条 成果评定(认定)采取专家组评审方式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般由5至7名专家组成。课题成果结题评审得分为参评评审专家的总评分,总评分75分及以上的课题成果同意通过结题评审;总评分75分以下的课题成果不予通过结题评审。未通过结题评审的课题,科研与校刊编辑处将责成课题组在一月内修改完善,待修改完善后,再次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申请结题评审,第二次评审的相关费用由课题组承担;第二次评审仍不能通过结题评审的,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将收回课题研究前期工作经费。
第三十条 专家评审采取召开结题评审会集中评审的方式进行,却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专家,可以电话表达评审意见,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
第三十一条 通过结题评审的课题成果报告和评定为 7
优秀成果报告,以校党委文件发成果通报,并向课题组成员颁发优秀成果报告、结题成果报告证书。
第九章
成果运用
第三十二条 形成决策推动机制。根据校主要领导意见,将课题成果转化。将课题成果转化为决策参考刊发在校刊《知行铜仁》或者《市情研究》上,供市委决策参考。将课题成果运用到党校课堂中。
第三十三条
形成理论创新机制。课题成果有重大理论创新的,校级课题支持课题组在国家、省核心期刊发表理论文章。形成政校协作机制。市内大专(院校)、科研院要将校级课题研究成果纳入教学、科研考评体系。优秀课题报告作为干部培训教材。
第三十四条 形成优秀成果激励机制。每年评定优秀课题2-3个。结题评审总评分在90分以上的课题作为优秀课题评选对象;评选优秀课题时间为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结题时间(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之后的30天后组织评审;评选优秀课题办法另行印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将优秀课题成果报告汇编专辑出版。
第十章 经费管理
第三十五条 协调市财政每年在校财务预算中预算校级课题专项经费15万元,专款专用。经校党委审定批准立项年度课题后,协调市财政向课题组拨付课题经费6万元;进入课题成果结题评审阶段前,再拨付课题经费4万元。
第三十六条 原则上每个课题解决研究工作经费0.5万元。课题研究工作经费使用范围及标准:资料费、数据采集费、会议费、调研差旅费等前期工作经费占课题研究工作经费的40%至50%;稿酬最高不超过课题研究工作经费的60%(依据国家版权出版局、发改委第11号令《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核定稿酬标准)。
第三十七条 课题研究工作经费支付方式: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可以到校财务处暂借前期工作经费,提交结题评审前到财务处据实报销;课题报告通过结题评审验收后,由课题组提供课题研究人员稿酬分配清册(签字),财务处将稿酬据实支付给课题组成员。
第三十八条 课题立项评审、优秀课题评定专家评审费500元/人;课题结题评审专家(含课题联络人)评审费500元/人,评审组组长评审费800元/人;会务服务300元/人。
第三十九条 被评为优秀课题的,获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0.3万元、0.2万元、0.1万元/个。由获奖课题组提供奖金分配清册(签字),校财务处直接支付给课题组成员。
第四十条 优秀课题成果报告专辑出版费用和办公经费在课题专项经费中据实列支。
第四十一条 课题组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财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和实收实支,课题经费实行包干使用,对课题经费剩余,仍然由课题组长研究费用,由校财务处专户管理;对课题经费不足但课题确实有研究价值,可以由课题组专题申报,校党委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追加一定的经费。课题组的课题经费使用要规范合理,并主动接受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市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对违规报销、截留、挪用、贪污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二条 课题研究前期工作经费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财经纪律,课题组组长要与课题组全体成员协商前期工作经费的用途,并向课题组成员通报使用情况;合理分配稿酬和奖金。对违反相关财经纪律的人员,责令其改正并追回相关资金。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未尽事宜由科研与校刊编辑处负责解释。
2015年7月8日
第二篇: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办法
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办法
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争取多出高质量的成果,加强校级课题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校级课题选题范围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指南中的选题;
(二)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选题;
(三)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选题。
二、校级课题立项程序
校级课题一般采取每年申报一次,并原则上采取自愿申报和招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申报立项程序
1.课题申报者按规定填写“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申请书”,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后,在规定时间内交校科研处。
2.校科研处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并筛选,产生拟立项的项目名单,然后报校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予以正式立项。
(二)申报要求
1.校级课题一般应有3人以上组成课题组。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中级以上职称的教研人员,否则须有两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
3.课题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身体健康,能承担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
4.每个人只能以课题负责人的身份申报1项校级课题,原有校级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本校级课题。
5.校级课题一般分为三类,即校级重点课题、校级一般课题和校级青年课题(仅限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教研人员申报)。学校每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类项目的立项比例、数量及资助金额。
6.迟于截止日期送交的申请书,一律不予受理。
三、校级课题经费管理
校级课题经费管理按《江西财经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江财科研字[2004]13号文件)执行。
四、校级课题过程管理
1.校级课题由校科研处和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共同负责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以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为主。2.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应对校级课题研究工作加强领导和监督,并在时间、人力、物力等条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校科研处将采取适当方式,对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4.校级课题一般要求自立项之日起2年内完成。对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的校级课题则视为自动撤销,学校还将追回该课题已使用的项目经费,该课题负责人自被撤销课题之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校级课题。
五、校级课题结题管理
1.校级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向校科研处提交课题立项时所要求的结项材料。
2.校科研处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或按照课题结题标准对课题成果材料进行审定,凡通过鉴定或审定的课题,由科研处发给结题通知书,并以此作为该项成果进行登记和确认的依据。
六、附则
1、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原《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晋城市城区教育局
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 一 条 为加强对全区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促使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提高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切实发挥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在推进养成教育中的先行、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 二 条 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坚持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养成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养成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体现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的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注重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养成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的突破与创新。
第 三 条 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课题研究,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立足解决养成教育中的实际问题,重点研究促进全区养成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倡自主创新的行动研究。
第 四 条 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面向晋城市城区教育系统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凡具备主持和承担课题研究基本能力和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报和承担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科学实验研究课题。
第二章 组织与职能
第 五 条 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领导组全面负责全区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领导工作。
第 六 条 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区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组织、指导、管理工作,组织对优秀科研成果鉴定、评奖和推广运用,抓好养成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和养成教育科研基地校建设。
第 七 条 学校是养成教育科研的基地,各校养成教育领导组负责本校养成教育科研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学校的养成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去抓,不断扩大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提高办学效益,凸显办学特色。
第三章 立项与审批
第 八 条 课题申请程序:凡申请区级课题立项的,由课题负责人填写统一格式的《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的研究〉研究子课题申报审批书》(以下简称“申报审批书”)。
1、学校围绕区养成教育领导组所确立的总课题《中小学生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的研究》拟定子课题,并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按要求填写《申报审批书》一式二份。
2、《申报审批书》须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同意后,报教办审批,再报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审核、批复。区直属单位直接报送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审核、批复。
3、经审核、批复后,课题研究工作即可启动。
第 九 条 每项课题限报1名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原则上要求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课题负责人必须在研究工作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第 十 条 区级养成教育科学实验研究课题所需科研经费,由各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自筹。
第 十一 条 为防止不明渠道的虚假课题的进入,凡接受或申报区级以上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必须经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审核、备案、批复后,研究工作方可启动。
第四章 管理和检查
第 十二 条 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区养成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管理工作。
第 十三 条 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区级和区级以上研究课题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前期、中期检查。
第 十四 条 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进行前期、中期检查内容包括:研究的目标、课题计划的落实、各阶段所做的具体工作、课题研究进展中尚存在的问题等。检查材料及结果将记入课题档案,并作
为课题结题鉴定的重要参考。
1、课题负责人立项后应积极组织开题,并及时把实施方案和开题情况上报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
2、每年12月底前,区级和区级以上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须向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提交《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课题研究中期自查情况表》。课题重要活动和重要阶段成果,应及时上报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
3、经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前期、中期检查后,不具备继续研究条件的课题应立即中止。
第 十五 条 凡有剽窃行为和弄虚作假者,与设计不符或学术质量低劣者,到期不能完成者,由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责令撤消其研究课题。
第 十六 条 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对区级和区级以上课题实行检查制度。重点抓好课题的开题,过程培训与指导,中期阶段成果评估,后期管理工作,监督检查课题的研究进度及学术质量,及时通报、交流信息。
第 十七 条 立项课题不得随意改变研究计划和方案,如确需在人员、内容、时间等方面作部分调整时,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必须向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提交书面报告,申明理由,待批准后按审批意见执行。
第五章 鉴定和验收
第 十八 条 鉴定和验收工作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与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共同组织。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向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提交《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科学实验研究课题结题申请书》,由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审批。
第 十九 条 鉴定验收主要采取会议鉴定。鉴定工作主要通过专家评议方式进行。专家组通过对课题组提供的成果主件《工作报告》,《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立项书》和《教育叙事》,《案例分析》,《研究记录》,每学期研究计划与总结等过程档案资料的审阅和现场考察,以及与课题组答辩,然后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课题及其成果进行全面评议与鉴定,并形成专家鉴定意见书面材料。
第 二十 条 凡通过鉴定的课题,由区教育局向课题组成员颁发《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科学实验研究成果证书》。
第 二十一 条 对于学校、教办和区直属单位的自立课题,选题具有创新性,实验效果显著,研究成果有突破的,可提出申请,经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审定,实行升级验收。
第 二十二 条 为防止个别单位利用高层研究课题做秀,只立项不研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接受区级以上科研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术团体鉴定验收的课题,必须通过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审核、备案,由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颁发《接受×××课题鉴定验收通知书》后,方可进行鉴定验收。否则,对该课题的结题验收不予承认。
第六章 推广和奖励
第 二十三 条 对已通过鉴定验收的课题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和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办公室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宣传、推广,积极推荐参加上级各有关部门评奖或刊发出版,促进其成果转化与应用。对于阶段性研究成果,提倡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效益。
第 二十四 条 晋城市城区教育局,每两年举行一次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主要奖励通过鉴定验收的课题优秀成果(纳入教师节表彰)。
第七章 附 则
第 二十五 条 本管理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晋城市城区养成教育领导组。
第 二十六 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晋城市城区教育局
2008年5月6日
第四篇:校级课题管理制度
校级课题管理制度
桥东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1、为加强和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管理,使课题研究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促进作用,落实“科研兴校”和“质量强校”策略,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以便试行。
2、凡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报或承担校级以上研究课题。
二、组织领导
学校教科室在校长室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别由校长任组长。
2、课题组长负责本组教研理论的学习和课题的管理工作。
3、校长室每学期对该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工作进行二次检查评估,每学年举行一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4、课题组长负责本组课题研究业务指导,每学期初要制订工作计划,期终写好工作总结,并报校长室备案。
三、选题原则
1、课题的确定应遵循超前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等原则。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围绕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管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研究。
2、教师选题应根据本人的基础和已有的条件,力所能及,应先选择那些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易出成果的课题,应尽量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
3、从学校科研规划课题或学校承担的区(市)、市、省级课题的子课题必选题研究;少数由学校或上级教育部门下达课题,指令有关青年教师进行研究。4、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或学年必须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四.课题申报
1、每一申报人在同一时间内一般不得申报两项研究课题。
2、每个课题原则上由一人负责承担,课题较大可成立课题组,设课题组长一人,负责研究工作。
五、课题立项
1、校级课题申报立项:
由课题组向学校教科室提交书面申请,课题方案和研究工作计划。学校教科室对课题进行初审后提交学校行政和科研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即为校级课题。
2、区(市)级课题立项:
⑴、学校教科室向区(市)教育科研部门报送项目申请书,并提交课题方案。
⑵、经同意申请后,再交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课题方案简况。
⑶、材料报送区(市)级科研领导机构审查。
⑷、审查通过的项目为区(市)级课题,末通过的仍作为校级课题。
3、市级课题立项
由区(市)教育科研领导机构组织,按市级课题申报材料要求组建档案并申报,待市立项审查通过。
六、课题管理
1、校级以上课题由学校教科室负责,教导处协助教科室进行管理,其余课题由教导处负责管理。
2、教科室要加强对课题指导、监督和资料管理。研究者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管。
3、教师要努力完成研究计划,取得预期成果,学期或学年结束写出论文或经验总结(结题成果或阶段性研究成果)。
4、学科教学或班队工作方面的研究课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反映研究的情况。
5、学校对教师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6、凡承担该课题实验研究的老师,期初要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扎实地开展实验工作,收集和整理相关研究资料。
七、课题实施
1、由课题组组长(或指定主研者之一)负责课题实施,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活动中主研者和参研者均应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承担一定的任务,每次活动后,认真分析得失,作好记录,并为下次活动作好准备。
2、课题进展报告登记 :学校教科室负责对不同层级的科研课题进展情况进行登记,并存档。
八、结题管理
课题结题时,学校教科室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由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及有关材料进行会商,确定结题验收方式(含结题验收评估、专家通讯鉴定、结题鉴定会等形式)。
九、经费管理
课题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待课题完成经鉴定结题后拨付。课题资助经费使用范围限于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费、会议费、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印刷费、出版费。
1.资料费:资料收集、录入、复印、翻拍等费用及必要的图书和专用软件购置费。
2.数据采集费:问卷调查、数据跟踪采集、案例分析等费用。
3.差旅费:调研活动交通费、食宿费及其它费用。
4.会议费: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所召开小型会议的费用。
5.设备费:购置或租赁使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6.专家咨询费: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咨询费不得支付给课题组成员及课题管理的相关人员。咨询费的支出总额不得超过课题资助额的10%。
7.劳务费:支付给直接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的支出总额,不得超过课题资助额的10%。
8.印刷费:课题研究成果的打印费、印刷费和誊写费等。在财务制度和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内,由课题负责人自主支配课题资助经费。课题经费有结余的应退回学校。对不按规定按时报送研究报告的课题,将缓拨课题经费;对课题负责人因工作调动、出国、生病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研究而被撤销或中止的课题,将停止拨款;对无故不完成研究任务或自行中止研究工作的课题,将停止拨款。
十、档案管理
课题档案由课题负责人建立,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凡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求格式统一、工整清晰、规范、便于保存和查阅。学校教科室应责成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在结题后妥善管理。
十一、奖励表彰
1、对确有价值的成果,学校推荐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并予以表彰。
2、对取得高质量教科研成果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晋升方面给予优先。
3、经过鉴定,证明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在校内外交流、推广和应用,对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向上级教育局在管理部门推荐进行大面积推广。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未尽事宜,另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第五篇:校级课题计划
课 题 计 划
胡官屯镇中学 宋
涛
农村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及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培养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净化育人环境。
进一步丰富有关少年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理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极有力的研究数据和材料。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研究,探索培养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3)通过研究,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4)通过研究,促进学校校风校貌的不断优化,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关健概念的界定
(1)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
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说:“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2)养成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观察法开展研究。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观察法开展研究。
六、研究日程或分阶段工作计划
研究周期2年(2017.9——2019.9)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8年2月)1)结合学校和各年级学生实际,明确研究方向,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积极进行课题申报。
2)完成课题申报方案,形成课题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方向,进行组员分工,建章立制。
3)学习相应的教育理论书籍,并撰写教书心得,为研究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4)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论证;召开课题研讨会。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2月——2018年12月)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1)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2)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3)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1月——2019年9月)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撰写个案分析,研究论文,深入开展本课题,探讨、推广成果。
3)研究成果验收、鉴定。
4)召开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总结和成果鉴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