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午街铺镇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意见
中共午街铺镇委员会
关于推行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的
实施意见
(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的组织化程度,密切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凝聚民心、凝聚民智、凝聚力量,更加深化结对挂钩帮扶工作,逐步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平,促进午街铺镇党建经济社会的全面科学发展,现就推行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探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 “网格化” 党建管理模式,探索党员干部、各类代表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和新形式,构建更加广泛的服务群众的组织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化程度,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与服务功能,巩固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层政权,促进农村党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镇、村、组党员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共青团代表、纪检监察员、村民代表七类代表在倾听民声、掌握民情、扶贫帮困、谋求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搭建服务群众的平台,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增强党员干部和七类代表服务群众的奉献意识,调动他们做好服务群众工
部要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发现人才、推荐才;各类代表也应积极参与人才推荐工作,通过广泛联系,及时发现、了解并向党委、政府举荐社会各界优秀人才,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方法措施
(一)构建服务体系。一是镇、村、组结对“1+1”。明确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1个村“两委”班子,1个村“两委”班子成员联系1个村民小组干部。二是村、组干部与各类代表“1+7”。1名村“两委”干部分别与辖区内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务委员、妇女代表、共青团代表、纪检监察员、村民代表共七类代表进行联系。三是党员干部、代表与群众“1+10”。镇、村党员领导干部每人重点联系本辖区内具有典型代表的10户左右党员或群众,七类代表每人与10户左右的党员群众联系。其中村小组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重点联系贫困党员、老龄党员、低保人员、危房人员、孤老孤儿、残疾人员、烈属伤残复退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上学困难人员等十种特殊类型涉及的群众户;政协委员重点联系群众中的致富带头人、困难群众;妇女代表重点联系巾帼建功、致富女能人、双学双比带头人;团员代表重点联系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标兵、青年养殖、种植户;村民代表按照换届选举时划分的区域,联系相应的群众户。
结对体系建成后,各结对的党员干部、代表定期了解被联系对象各方面的情况,做到知其家庭住址、人口、经济情况、技术特长、思想状况及主要社会关系等,了解联系群众所需、所想,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并做好民情记录。各乡镇党委要按照便于组织、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以村委会为单位划分活动组,定期开展活动。
事项等;监督镇党委、人大、政府重大经济项目资金的开支情况。三是公开“三个一承诺”。每位结对党员干部、代表每年要向联系的村组和群众公开提出一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联系的村、组和群众做一件实事;帮助一户联系的群众致富。四是实施“三不准”。镇党政班子成员对结对党员、种类代表上报的意见、建议、议案、提案要认真对待,不准克扣、不准拖延、不准不办。
五、保障机制
(一)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的有力实施和推进,成立由午街铺镇推行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李瑞云
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叶春江
镇人大主席
张俊忠
镇人民政府镇长
成员:陈永刚
镇党委副书记
杨红林
镇党委副书记
蔡石平
镇纪委书记
保永明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陶光强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殷丽萍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李
斌
镇派出所所长、镇党委委员 张自荣
镇武装部部长 王
超
镇党委委员
王红芬
镇党委委员、纪检专干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组织人事办,由陈永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陈建才同志兼任副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党员干部和
众对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情况的满意程度。三是舆论监督。开展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要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告,向社会公布,接受全社会的舆论监督,使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得到认真执行。
(五)实施严格考核。督查组将定期不定期采取抽查、走访、座谈以及组织村组群众评议等方式,指导及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以推动和保证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镇党委政府要把这一工作实施情况纳入目标考评,年底组织实施考评,考评结果作为镇、村、组党员干部和代表每年参与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
(六)认真总结完善。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的新举措、新办法,注重完善总结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并及时上报县县委组织部,通过合力,共同推进党员干部和代表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的日臻完善。
中共午街铺镇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
第二篇: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工作情况与经验(本站推荐)
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工作情况与经
验
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工作情况与经验
自底开始,区做为建设部首批启动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十家试点地区之一,按照部颁标准和北京市地方标准构建了网格化管理系统。为实现区“两轴两中心”的网格构架体系,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设在区城管监察大队,并在原城管指挥中心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改造。为区城市综合管理协调委员会下设机构,现由城管大队代管。
一、领导重视,有效整合资源完善组织体系建设
大队党委高度重视区指挥中心与城管大队指挥中心的对接工作,多次召
开工作会与专题研讨会,就如何有效发挥原有资源作用,如何进一步根据新要求升级完善软硬件建设,以及如何真正实现双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缜密分析和讨论,从而寻找最合理可行的升级改造方案,并最终形成指挥中心建设规划,形成制度保障。
随后立即成立区指挥中心建设改造小组,大队长亲自任组长,指挥中心、行政科、行财科、政工科负责人任副组长,责成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建设改造事宜。并在建设过程中随时与区网格办、区信息办加强联系沟通,适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造方案。8月至12月底,短短半年间,就完成了指挥中心派遣大厅硬件改造与指挥调度系统的软件建设工作。
投入使用后,指挥中心本着制度为保障的建设宗旨,总结规律,规范流程,逐步形成了指挥中心特有的工作体系与方法,并建立了通报制度、内部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规
范,定期召开中心工作例会、协调会、基层调研会,以完善的制度确保指挥调度工作的日产日清。
二、全面培训,提高综合指挥调度派遣能力
指挥中心的每名人员都既是网格派遣员又是城管值班员,多方位的工作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较高,大队法制科、指挥中心针对此种情况,详细收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培训需求。主要加强了对派遣人员四个方面的培训。一是法律法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职能行使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二是工作方法培训,帮助其形成合法、规范、平和的执法方式;三是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对执法所需的专业性知识有所了解;四是心理培训,帮助城管队员减轻工作时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对指挥中心全员以及个城管分队的网格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在了解和掌握网格化管理基本情况和流程分布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听取
监督中心、网格办和网络技术人员授课,掌握网格化管理的全过程。经过培训,业务承办、运转、反馈等流程畅通,任务分解和派遣及时、准确,形成了上下一致畅通的派遣网络,三、加强协调,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向纵深发展
一方面将城管执法中多部门协作、多警联动的成功经验运用于网格案件的办理。实施联动、互动有效整合资源。做好与区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定期与这些部门举行工作例会,商榷、探讨综合执法中所遇到的新问题、疑难案例等。加强与街道地区办事处沟通,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巡查队伍,完善工作网络。并通过建立举报制度、落实举报责任,建立查处辖区违章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查处各类违法现象。
一方面发动社会力量,推进管理社会化,扩大网格化管理覆盖面。大队通过街乡联手将我区主要道路逐步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商家之间的互
相监督,提高门责履约率;通过“三会四帐”抓源头,有效管理并监控辖区社会单位和建筑施工工地,通过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建,建立市民志愿者队伍等形式,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围。
四、不断探索,将高科技执法设备与先进执法理念相结合
一方面将运用信息交流传递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完善局域网络。在大队科室健全局域网的同时,建立各分队的局域网,并与大队局域网链接,使各分队的执法资料和日常的运作信息,直接传送至大队,便于大队及时掌握分队的动态。实行定人、定时、定期接收和传递各类执法数据,充实和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效能;二是大队对外信息交流。建立大队与区各职能部门、各街乡、各居委等信息交流平台。采取网络传输手段,达到信息互通的目的。
一方面依托网格化管理的资源,推进城管数字化进程,使网格管理与城管
执法相辅相成。大队超前思维,大胆构想,以建立高科技长效管理体系为目标,开展各项基础调研工作。参与区电子监控点位分布的调研与标注,积极努力争取与相关职能部门实现监控资源共享。开发数字集群系统、pda终端系统,力求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网格化管理理念融入城管执法当中。
通过一年来的网格工作情况和城管执法情况,感觉到实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体现了管理与监督职能相分离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使城市管理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城市环境的长效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第三篇:网格化工作的实施意见
北发[2011]29号
北大街街道党工委
北大街街道办事处
关于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作”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十次党代会和区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切实转变执政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研究,决定在全辖区范围内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作”工作,实施意见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作”工作的重要意义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作”的基本内涵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分布等原则,将管辖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化单元,并整合各方力量,组建专门团队,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使管理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党政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条块
联动”的新型基层执政方式。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作”工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党在基层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在基层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加强社会管理,全面改善民生,不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深化“六化驱动”(各项工作做到责任化、网格化、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创新化),转变干部作风,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作”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民生为先、服务为先的导向,牢固树立统筹理念,以资源整合、方法创新为手段,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为核心,建立集社会精细管理、群众多元服务、干部作风转变、政务信息化建设为一体的社会管理服务新机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服务触角有效延伸,社会管理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工作内容
1、网格化管理
按“条块结合、属地管理、方便服务、全面覆盖”的原则,把每个社区基本均衡地分成若干块,形成一个个网格,每名社区干部负责一块,一管到底,整个社区形成一个网络。同步建立党小组,完善党员干部联户制度,以网格为单位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
(1)合理划分网格。各社区在划分网格的时候,要按照工作量和辖区人数的多少,尽量做到均衡,方便管理。每个网格设置1名网格长,网格长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为该网格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将自己网格内的楼院数、户数、人数、人员分类等基本社情和民意需求建立台账,动态搞好网格内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2)全面建立党小组。要以网格为单位,在社区党组织下面全面建立党小组,明确党小组长;党小组长一般由骨干党员担任,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由社区两委会成员兼任,党员人数较多的还可以设党小组副组长;已经建立的党小组要根据网格划分情况作适当调整。
(3)适当调整党员联户规模。要根据网格的划分和党小组的建立,进一步明确每个党小组内每名党员所联系的群众(户),一般以每名党员联系本网格内10-20户群众为宜,联系服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可以多联系几户,年老体弱、联系服务能力一般的可以少联系几户。
(4)成立街道社会管理服务综合指挥分中心和社区社会管理服务综合工作站。负责辖区各类问题的发现、上报、处理及解决问题后的复核检查工作。
2、组团式服务
要打破一对多的联系服务方式,建立多对
一、多对多的组团式联系服务模式。借助管理服务团队的专业化知识和综合协调能力,满足群众更多的需求,解决群众更多的困难。
(1)科学建队组团。按照精简、高效、基层为主原则,结合“六大中心进社区”活动,建立由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辖区民警、党小组长、大学生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创业创新带头人、医生、教师、律师、“三老”人员等组成的街道、社区两级服务团队,从非公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突发事件应急、教育培训、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以团队成员专业构成的多元化应对群众需求的多样化,确保每个网格的服务团队都具备较好的管理服务能力。
(2)明确工作职责。每个服务团队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联系网格内的群众进行走访,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做好民情日记登记和居民(商户)诉求台帐登记,充分发挥网格团队政策法规宣传员、思想政治工作员、党建活动组织员、居
民群众服务员、科技信息推广员、创业致富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维护稳定安全员、经济发展促进员、中心工作突击员的“十大员”作用,及时处理和反映群众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网格服务团队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服务团队正副组长负责做好团队的日常联系服务、信息搜集、情况反馈及汇总分析等工作。
(3)确保服务实效。同一网格内的管理服务团队和党小组要密切配合,各有侧重,统筹安排联系服务工作,定期收集群众在创业致富、子女就学、医疗保障、家庭生活、平安建设、社会公平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分类汇总,向社区和社区党组织反映。通过开展组团式服务、主体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全天候服务,全面掌握群众基本情况,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时效性。
3、信息化运行
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运作、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到位、有效的管理服务。
(1)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以民政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依托,建立集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状况、住房、就业、计生、优抚救助、党建、医疗、教育等信息资料于一体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同时,各社区要分类汇总,建立七类文字台帐(居民、商户、弱势群体、特殊群体、流动人口、60岁以上老人、下岗失业人员等)。便于及时了解情况,掌握生产生活动态,实现信息共享、管理高效、服务有序、覆盖全面的工作目标。
(2)拓展信息平台功能。着眼电子化、网络化办公的趋势,切实提高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效率,不断拓展延伸平台的信息采集、数据统计、短信互动、网上办事、情况查询、工作交流等功能,促进信息平台与电子政务对接,实现管理信息与
服务共享,及时高效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3)定期做好管理维护。建立以大学生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信息员队伍,及时做好信息平台管理维护及信息输入、反馈工作。特别注重录入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信息,使管理服务更加人性化。
(三)工作机制
1、建立定期走访和交流机制。明确各网格责任人、各党小组和各服务团队及其组员的工作职责,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蹲点住家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联系服务活动,及时准确掌握群众诉求,增强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网格党小组、服务团队定期召开会议,相互交流走访服务的情况、经验和体会,研究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困难互帮,不断提高管理服务的实效。
2、建立分析研判机制。街道和社区两级在服务团队和联户党员深入走访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研判机制,一般每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集中梳理、分析和研究解决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以议事会、协调会、听证会等民主方式、群众自治的手段对网格团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3、建立服务情况报告和反馈制度。各网格党小组和服务团队、社区党组织、街道党工委在梳理汇总后,定期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行”工作开展情况及需上级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逐级予以上报,并及时将办理结果、意见等告知当事人。
4、建立督查考核机制。
结合已有的工作管理考核制度,建立网格团队定期集中评价制度,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先进评比、干部任用、考核等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对表现先进的服务团队要予以表彰奖励。对表现较差的,要予
以通报批评。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研准备阶段(2011年8月1日—8月30日)(1)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社区专题调研基层基础工作,并召开书记办公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2)成立街道“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工作机构。
(3)制定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和分层分类处理矛盾问题的工作流程、联动机制等。
(4)摸清党员干部队伍状况,合理划分网格,科学组建服务团队。
(5)统一印制管理服务团队联系卡、有关宣传资料等。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9月1日—11月30日)(1)组织召开动员大会,举办服务团队人员业务培训班,明确服务团队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
(2)分组开展第一轮大规模、全范围的上门走访活动。全体服务团队人员深入对应网格的每户家庭,充分发挥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主制度监督员、富民强市服务员等“五大员”作用。对于走访中能答复或解决的,即时答复、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登记在册,限期答复或解决。
(3)各网格组集中梳理走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意见、建议和要求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分类汇总上报本社区和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把各组所掌握的信息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及矛盾问题化解、反馈情况全部录入网格化管理系统,并坚持及时更新信息动态。
(4)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网格组上报的矛盾问题,按联动机制分层分类落实责任人限期进行解决,并且加强跟踪和督
促。
(5)对已经解决落实的矛盾问题和意见建议,由网格组长负责及时向当事人和相关人员作反馈,并按一档一册要求进行归档。
第三阶段:健全提高阶段(2011年12月1日后)(1)排查各运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查漏补缺,完善提高。
(2)完善健全定期走访、信息反馈、分析研判、工作例会、矛盾化解、考核督查、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等一系列长效机制。
(3)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确保这项工作步入常态化运行轨道。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行”工作取得实效
各级党组织要把“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行”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进,抓出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科室各社区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争名升位”竞赛活动和以“六化”为主题的基础建设年活动相结合,加强调查研究,明确职责分工,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具体责任、工作措施和进度要求,切实保障这项工作扎实开展。
(二)完善机制,常抓不懈。要着眼长效,以健全的制度机制确保这项工作深入持久有效开展。要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切实加强指导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工作进度,确保工作落实;要建立工作考核机制,把这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方面和社区支部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工作保障机制,街道、社区两级要加强对信息管理平台的人力、物力投入和管理,确保这项工作高效运
转。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黑板、宣传栏、互联网等方式,大力宣传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行”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特色做法,宣传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生动案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行”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这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北大街街道党工委 北大街街道办事处 2011年8月25日
第四篇:深化基层党建网格化1+3
关于深化基层党建网格化
完善街道“1+3”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市委《关于建立完善基层党建网格化为基础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的实施意见》、市委组织部《关于深化基层党建网格化、完善街道1+3大工委制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完善街道“1+3”工作机制,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街道社区大党建工作新格局,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完善街道“1+3”工作机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通过健全完善街道“1+3”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凝聚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合力,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为实现后发加力,赶超进位,绿色崛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赞皇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完善街道“1+3”工作机制的目标任务是,建立以街道“1+3”工作机构为核心,上下相通、左右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多层次的组织构架,健全街道社区大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按照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原则,完善区域联动协调机制;完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完善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与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机制,建立资源整合型党建工作模式,逐步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协作化、社会化和一体化,努力构建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符合行业党建特征、符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完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领导机制
1.建立完善街道“1+3”工作机制。在县街道党委成立驻区单位党建工作联谊组、综合党建工作联谊组和居民区党建工作联谊组。驻区单位党建工作联谊组负责对街道辖区内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协调和指导,组长由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兼任,吸收部分规模和影响力相对较大的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兼职委员。驻区单位党建工作联谊组的建立不改变辖区内党组织原有隶属关系,不干涉各单位的内部事务。综合党建工作联谊组负责对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协调管理,组长一般由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同时吸收部分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为委员。居民区党建工作联谊组负责对辖区内社区党组织的协调管理,组长街道党委书记兼任,吸收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委员。驻区单位党建工作联谊组、综合党建工作联谊组和居民区党建工作联谊组受街道党委领导。街道党委在工作中要支持和保障三个党建工作联谊组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在各自工作领域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三个党建工作组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委的决定,定期向街道党委报告工作,及时反映汇报重要情况和问题。
2.明确街道驻区单位党建工作联谊组、综合党建工作联谊组和居民区党建工作联谊组的工作职责。驻区单位党建工作联谊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辖区各类机关、企事业单 位单位党组织参加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调动驻区单位在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形成社区建设管理合力,构建区域资源共享、文明共创、事务共管、活动共搞的工作格局,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和综合管理水平。综合党建工作联谊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变更、换届选举以及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坚持“规模适中、数量适度、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采取单建、联建、挂靠、建立临时党支部等多种方式建立党的组织,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居民区党建工作联谊组的主要职责是,按照“三级网格、四级管理、五大体系”的工作要求,领导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整合社区资源,掌握社情民意,加强社区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文化教育体育服务、流动人口服务、法律服务、安全服务进社区等,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3.建立街道“1+3”工作机制的相关制度。街道党委要建立健全三个方面的工作制度:建立定期例会制度,由街道党工委定期召集三个党建工作联谊组召开议事协调会议,协商解决街道辖区内的各类问题;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街道党委每季度向三个党建工作联谊组的委员通报一次区域内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安排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建立党建目标考核机制,由街道党委制定目标考核办法,并与各党建工作联谊组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对工作组发挥作用、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开展组织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开展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成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各工作组也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实际特点,建立健全同驻共建、楼宇党建、为民服务等工作制度和机制,形成运转高效、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共同参与机制
1.全面推行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街道社区制度。从2012年起,凡组织关系在我县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党组织要全面推行联系街道社区制度。各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同驻地的街道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并明确一名党建工作联络员经常性到所在街道社区沟通有关情况。同时,建立本单位党组织联系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情况台帐,完善共建制度、工作机制、帮扶内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等,自觉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街道社区党组织要落实专人,负责登记工作,主动做好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服务工作,并采取党建联席会和结对共建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2.明确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的职能定位。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重点承担的工作内容包括: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大党建工作的方法、思路和措施,建立“双向互动、双向促进”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积极参与本地各类同驻共建活动,把参与社区共建情况列入本单位党群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共建活动,并建立专项工作台帐;组织本单位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的社区党组织报到,积极参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并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协助街道社区党组织做好流动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
3.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双向服务机制。坚持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与驻区单位自身发展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在开展双向服务中实现互利双赢。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主动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沟通,了解驻区单 位党组织的需求及意见和建议,努力满足驻区单位党组织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主动帮助驻区单位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为驻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党建资源。驻区单位党组织要进一步树立“社区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本单位将服务、文体、教育等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主动为街道社区提供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等方面支持。对于组织关系不在我县的省、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充分树立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同这些单位取得联系,沟通情况,汇报工作,开展服务,争取这些单位对大党建工作的支持,营造共驻共建的良好关系。
(三)完善社区党员作用发挥机制
1.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制度。要突破党员隶属单位、行业和党组织的局限,建立在职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县乡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在职党员都要接受本单位党组织和居住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双重管理,在职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本单位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持在职党员报到函到现居住地的社区党组织报到,亮明党员身份,提供联系方式,并将报到函回执交由所在单位党组织管理,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在“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社区党组织要做好在职党员接纳工作,建立健全在职党员档案,并建立“三卡”管理制度,即《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在职党员社区活动记录卡》和《在职党员社区参加活动及表现情况反馈卡》,及时记录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及遵纪守法、公共道德情况,每半年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反馈,作为在职党员参与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2.明确在职党员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应重点承担的任务包括:积极 配合所在街道社区党组织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卡,如实登记个人基本情况和特长;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服从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履行社区居民应尽的义务,尊老爱幼,关心邻里,帮贫扶弱,培养良好生活情趣,在不与本单位工作任务相冲突的情况下,主动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群众性公益性活动,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3.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积极探索党员组织关系由一个党组织主管,参加多个党组织活动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拓展党员发挥作用的领域和空间,推动党员在居住地社会组织和区域化党建中发挥作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按照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坚持和引导在职党员进入区域性、公益性、服务性志愿者组织、群众活动团队和网格组织中,鼓励和支持党员成为社会组织的骨干。在职党员应树立“社区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主动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做“全天候”党员,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在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四)完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要把服务群众作为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把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作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总目标,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开拓社区服务新领域。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和驻区单位相结合、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相结合、社会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不断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积 极开展面向困难户、老年人、未成年人和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服务,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开展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驻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等。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多种形式投资兴办购物、餐饮、家政、维修、中介等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参与社区建设,独立自主开展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完善街道“1+3”工作机制,建立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结合行业特点和部门实际,强化主动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认真研究推进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县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参与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规划及方案,明确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方法、步骤、措施及主要内容。街道党委作为大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主体,要进一步强化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职责,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的有效方式,从而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新格局。
(二)强化考核,务求实效。从2012年起,县委将把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街道社区大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全县党建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年终考核时,将对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街道社区、参与同创共建以及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等情况进行了解,查阅相关资料、文件及档案,并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签署意见,作为驻区单位党组织确定考核等次、评选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的重要依据。对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率不足90%的单位和不支持社区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在职党员考核 不予评优。对驻区单位不履行社区建设责任的,取消评先资格。驻区单位党组织要注意掌握本单位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在评选表彰先进时要主动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作为本人评先评优、考核晋级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督导,形成常态。为确保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稳步推进,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县委将采取定期督导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单位开展共驻共建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将把推行大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半年书面述职和大会述职的重要内容,对于不按要求联系街道社区的单位及党员进行通报,并追究有关责任人职责。县直机关工委、交通局党委、卫生局党委、教育局党委等有关部门,也要对下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参与街道社区大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调度,从而形成上下协调,左右一致,条块结合的区域化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四)选树典型,加大宣传。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工具,加大对街道社区大党建工作的宣传推广,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内容要求和取得成效。县委将注意发现和培树大党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组织和优秀党员,开展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增强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大力营造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美丽家园宣传标语(午街铺镇)
云南省泸西县午街铺镇美丽家园宣传标语
1领导民众一条心,奏响秀美家园音 2领导谋划佳园计,群众齐心绘美境
3落实州委美丽家园战略,打造午街秀美新农村
4万众齐建美丽家园,全民共建和谐午街 5 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秀美乡村!
6统一思想,真抓实干,把午街美好乡村建设抓实!
7做好科学规划,创建秀美家园 8美丽村庄大家建,建好家园为大家 9创建美丽家园,从你我做起 10树立好形象,午街因你而美丽 11营建美丽家园,打造秀美午街 12 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13唱响“中国梦”,创建午街新家园 14发展新型产业,营造美丽家园
15合理规划建造家园,让家园焕发光彩 16菁菁家园,需要你我的共同创造 17打造秀美村庄,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18 秀美村庄人民建,建好村庄为人民 19倡导文明新风,创建改造美好环境 20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
21产业特色化,生活美如画
22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靓丽家园 推进秀美村庄建设
营造民族团结特色
打造水果歌舞之乡
共建午街美丽家园 办民心事业
建秀美家园
造宜居午街
享甜美硕果 25 推进家园建设
传承民族特色
壮大果林产业
营造秀美午街 创民心工程
建规划村庄
传民族特色
展午街宏图 27共建美丽家园,构建和谐生活 28 优化家居环境,共享幸福生活 美化乡村人人参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013年6月18日星期二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