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决算管理制度
三、公司内部概、预、决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的概、预、决算工作,提高城网工程预决算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招标管理、工程签证、项目成本管理和工程竣工结算管理的良性互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防范风险,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并追求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根据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工程预决算编审是对建设工程投资的事前、事中及事后所进行的控制和审核。
第二章 编审要求
第三条 城网事业部是公司城网工程概、预、决算编审的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总公司有关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制度和办法开展工作,努力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条 预算人员根据工程计划和质量要求,对项目的施工合同、施工图、竣工图、工程量签证单、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准确地做出概、预算及竣工决算,并对所出具的概、预、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 预算人员应及时掌握政策资讯、市场资讯,了解市场价格,预测价格趋势,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对各类工程进行概、预、决算。第六条 工程竣工决算审核时,应在工程项目质量验收后进行。
第三章 编审依据
第七条 建设工程概、预、决算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一、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书。
二、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及其概算或修正概算。
三、经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及其施工图预算书。
四、设计交底或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五、招投标的标底、承包合同、工程结算资料。
六、施工记录或施工签证单及其它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记录如索赔报告与记录、停工报告等。
七、竣工图及各种竣工验收记录。
八、历年基建资料、历年财务决算与文件。
九、设备、材料调价文件调价记录。
十、有关财务核算制度、办法及其他相关资料、文件等。
第四章 编审流程 第八条 工程预算:城网事业部编制预算书时,需搜集相关资料,如图纸、材料表及材料价格表等,预算人员根据相关规范制度完成预算书的编制,并根据预算使用需求加盖造价员专用章及公章。
第九条 工程竣工决算:工程竣工决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验收质量合格,并符合合同要求之后向发包人进行的最终工程款结算。
第五章 资料归档
第十条 城网事业部完成工程审核后,将承包单位决算资料、建设单位审核的决算书及竣工资料全部进行最后归档。
第二篇:预决算管理制度
关于项目部上报总部成本预算的通知
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实行项目成本预算制,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1、项目部负责整个工程的前期施工预算、过程预算及竣工预算工作。项目部上报预算的时间为每月初5号之前上报当月预算。
2、根据成本计划、相应的消耗定额,控制各项成本费用,防止浪费和损失,促使各项目部执行成本计划、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消耗。
3、正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反映各项目部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4、针对各项目工程成本的形成进行监督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工程成本限制在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5、分析和考核各项消耗定额、成本计划的执行过程和结果,促使项目部改进项目管理,挖掘降低费用的潜力,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篇: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
博贺镇龙山中心小学 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学校内部各部门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学校的教学活动,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标。
学校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学校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学校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学校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学校的全面预算。
(二)学校财务预算围绕学校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
二、预算管理的原则
学校编制财务预算应当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1、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2、确保定量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3、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
三、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一)确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组
组长:学校法定代表人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组成员:其他班子成员,具体实施部门负责财务预算管理事宜,并对学校法定代表人负责。
(二)管理职责
(1)学校财务管理的职责
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学校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学校财务管理在学校法定代表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学校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下达、报告等具体工作,跟踪监督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财务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2)学校业务、人事等职能具体负责各项业务涉及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组做好学校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学校财务预算工作组的工作,并对本业务范围内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第四篇:财务预决算管理制度
··························
财务预决算管理制度
一、为了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对财务实行预决算管理制度。单位每年应根据上级下达的指导性计划指标和管理费用开支情况编制财务预算方案。
二、编制预算应坚持以下原则:
1、量入为出原则。决不能打赤字预算。
2、节约有效使用原则。一要做到使财力和物力相结合,使预算支出有相应的经济作保证;二要实行费用定项限额、包干使用、计划管理、指标控制。三要坚持专款专用。不能任意把各项预算支出加以流用,改变资金的用途。
3、组织收入来源合理、正确、可靠原则。
三、财务预算的内容。财务预算的内容包括收和支出两个方面,财务收入来自财政拨款,财务支出包括:(1)固定资产购建;(2)管理费用支出;(3)其他支出。
四、严格预算程序:
1、准备阶段。首先整理分析上预算执行情况,其次预测研究影响预算期收支的有关因素,使预算指标设计切合实际。
2、编制财务预算表。在合理制订收支计划的基础上,列出收支预算表,在单位财务科
六、单位在终了时,必须对全年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特别是对收支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和分析,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编制决算报表,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七、加强监督检查。单位财务科要加强单位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返审查审批程序的规定造成的经济损失,要酌情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责任。
〃〃〃〃〃〃〃〃〃〃〃〃〃〃〃〃〃〃〃〃〃
2017年12月22日
第五篇:工程预决算管理制度
预决算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实行项目成本核算制,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工程事业部负责执行的采购、施工及现场管理的工程项目。
三、职责
工程部公司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预决算管理部门,负责检查、管理、考核工作。
四、管理制度
(一)项目成本管理内容
项目成本管理是对工程项目成本运行的全过程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1、根据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制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作为降低项目成本费用的努力方向,作为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依据。
2、根据成本计划、相应的消耗定额和有关制度,控制各项成本费用,防止浪费和损失,促使各项目部执行成本计划、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消耗。
3、正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反映各项目部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为公司项目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并按规定为管理提供必要的成本数据。
4、针对各项目工程成本的形成进行监督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工程成本限制在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5、分析和考核各项消耗定额、成本计划的执行过程和结果,促使事业部及项目部改进项目管理,挖掘降低费用的潜力,提高管理效率。
(二)制定项目成本计划
1、项目开始前,项目部应对照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结合实际情况,预计各项费用的实际投入,编制成本计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
2、项目部应结合项目工期要求,将总计划成本进行分解,并明确各作业层、各岗位的成本控制计划目标。
3、项目部必须按月(节点)编制月度(节点)成本计划。
4、事业部负责汇总各个项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成本,编制工程完整的总成本计划。
5、事业部负责根据公司经营计划平衡各项目成本计划,编制当月各项成本费用开支计划。
(三)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1、在材料(设备)供应商纳入信息库前,采购人员必须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评,对其公司简介、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付款要求、售后服务、产品特点等进行比较,并以报告形式上报公司材料(设备)采购领导小组批准,方能入库。
2、公司所有员工均有权推荐优秀的供应商,经公司采购管理中 心审核,由公司材料(设备)领导小组批准,可纳入公司材料设备信息库。
3、采购方式主要以邀请招标、议标、寻价采购、直接签订合同(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四种采购方式;必要时可以采用公开招标形式。
4、公司采购人员根据《材料(设备)采购实施办法》要求,必须提前做好《采购计划》和《单项材料(设备)请购单》。
5、公司采购人员制定的《单项材料(设备)请购单》无论金额大小,经公司材料(设备)采购领导批复后必须提交公司采购管理中心。
6、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在公司信息库中提取,但区域性较强的材料(设备)除外。
7、采购人员在洽谈某项材料(设备)时,原则上供应商不得少于三家。如有必要,可以采用多轮洽商、多次谈判等方式进行,以便降低公司的投资成本。
8、公司采购人员与供应商洽谈时,必须坚持“秉公办事,维护公司利益”的原则,并做好记录,以报告形式上报;报告中包括产品技术参数、质量、价格、特点及特性等进行比较(技术参数、价格、特点以表格形式体现)。
9、报告得到批复后,依照公司领导批示意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问题,确定供应商。
10、公司采购人员必须坚持“五不购”和“三比一算”的原则。包括公司的零星采购。五不购:
①没有提供书面采购计划且未经材料设备采购领导小组批准不购。
②材料、设备规格不符,质量不合格,价格不合理的不购。
③无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的不购。
④凡考评不合格的产品不购。
⑤现场、仓库能够代用的材料不购。
三比一算:比质量、比价格、比售后服务、算成本。
11、材料(设备)单宗采购总额预计在 10 万元以上(不含),原则上应以招投标形式来完成。
12、采购管理中心权限内的招标工作由公司材料(设备)采购领导小组委派专人主持,由公司材料(设备)采购领导实施监督。
13、在采购招标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在材料(设备)招标过程中,应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地公开必要的信息资料。
(2)在招投标采购活动中,具备招标文件要求的法人或组织均享有公平同等的机会参与投标竞争。
(3)在招投标采购活动中,严禁任何投标方以非正常渠道获取特权,使其他投标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4)招投标采购过程中,招投标双方都应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履行其应尽义务。
14、在采购过程中,违反以上操作规程,为供应商谋取利益的,一经查出,公司将依本制度严肃处理。
15、分公司采购材料(设备)时必须签订《订货合同》,一式四份,供需双方各执两份,一份提交公司采购管理中心备案,一份留分公司财务保存。
(四)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应按如下基本要求进行
1、人工费的控制:主要通过总量控制、单价控制、定额控制和工资含量控制。
2、材料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原则
(1)采购环节应严格实行招投标制,使用环节应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
(2)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应实行计划管理,按指标进行控制。(3)对零星材料的采购应实行货比三家。
(4)应尽量减少材料采进场二次搬运与损耗。
(5)现场材料应有收、发、领、退等帐簿记录,并定期盘点、核对。
3、机械费的控制:向外单位租赁或购置设备,应确定合理的租赁台班定额和购买价格;项目应加强机械设备使用台班的计划管理,减少闲置,提高使用效率。
4、间接费用的控制:(1)项目应制定有关的制度办法和费用开支范围与标准,做到有计划,有考核。
(2)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计划和开支权限。
(3)对现场管理人员工资、补贴应严格遵守公司标准及有关规定。
(4)发放奖金必须先报奖金发放申请表,经公司批准后方可发放。
5、其他费用的控制
(1)控制材料转运次数,减少材料二次或多次搬运费。(2)注重节约能源。
(五)项目成本核算制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1、项目成本核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成本费用的开支情况,不得以暂估成本、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2、成本核算对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并应与项目目标成本、计划成本的界定范围相一致,为集中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费用,应按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以便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3、各项目部所有原始记录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写。
4、事业部及项目部应严格按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定期进行成本核算。
5、项目成本核算制应坚持实际进度、实际产值、实际成本“三同步”的原则,严格划清成本界限,即划清项目责任书范围以内的成本与项目责任书以外的成本界限、划清已完工程成本与未完工程成本的界限、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
(六)按月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
1、项目部应分别对各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量差节约、价差节约及其原因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编制成本分析资料,并上报事业部。
2、事业部汇总各个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综合成本分析,对比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偏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提交月度成本分析报告。
3、事业部及项目部应根据成本分析资料,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进行成本管理活动分析,研究成本偏差的纠正与预防、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制定成本控制对策与措施等。
五、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
为了发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职能,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就必须讲求质量,才能提供对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要提高成本核算质量,除了建立合理、可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遵循成本核算的原则。概括起来一般有下列几条 1.确认原则
是指对各项经济业务中发生的成本,都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和范围加以认定和记录。只要是为了经营目的所发生的或预期要发生的,并要求得以补偿的一切支出,都应作为成本来加以确认。正确的成本确认往往与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范围和时期相联系,并必须按一定的确认标准来进行。这种确认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侧重定量,但也会随着经济条件和管理要求的发展而变化。在成本核算中,往往要进行再确认,甚至是多次确认。如确认是否属于成本,是否属于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如临时设施先算搭建成本,使用后算摊销费)以及是否属于核算当期成本等。2.分期核算原则
施工生产是川流不息的,企业(项目)为了取得一定时期的施工项目成本,就必须将施工生产活动划分若干时期。并分期计算各期项目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应与会计核算的分期相一致,这样便于财务成果的确定。《企业会计准则》第51条指出:“成本计算一般应当按月进行”,这就明确了成本分期核算的基本原则。但要指出,成本的分期核算,与项目成本计算期不能混为一谈。不论生产情况如何,成本核算工作,包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都必须按月进行。至于已完施工项目成本的结算,可以是定期的,按月结转,也可以是不定期的,等到工程竣工后一次结转。3.相关性原则
也称 “决策有用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I1条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成本核算要为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目的服务,成本核算不只是简单的计算问题,要与管理融于一体,算为管用。所以,在具体成本核算方法、程序和标准的选择上,在成本核算对象和范围的确定上,应与施工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特性相结合,并与企业(项目)一定时期的成本管理水平相适应。正确地核算出符合项目管理目标的成本数据和指标,真正使项目成本核算成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无管理目标,成本核算是盲目和无益的,无决策作用的成本信息是没有价值的。4.一贯性原则
这是指企业(项目)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应前后一致。《企业会计准则》第51条指出:“企业也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和成本管理的要求自行确定成本计算方法。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各期成本核算资料口径统一,前后连贯,相互可比。成本核算办法的一贯性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如耗用材料的计价方法,折旧的计提方法,施工间接费的分配方法,未完施工的计价方法等。坚持一贯性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如确有必要变更,要有充分的理由对原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改变的必要性作出解释,并说明这种改变对成本信息的影响。如果随意变动成本核算方法,并不加以说明,则有对成本、利润指标、盈亏状况弄虚作假的嫌疑。
与可比性原则不同的是: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项目)尽可能使用统一的成本核算、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以便横向比较。而一贯性原则则要求同一成本核算单位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成本核算、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以便于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5.实际成本核算原则
这是指企业(项目)核算要采用实际成本计价。《企业会计准则》第52条指出,“企业应当按实际发生额核算费用和成本。采用定额成本或者计划成本方法的,应当合理计算成本差异,月终编制会计报表时,调整为实际成本”.即必须根据计算期内实际产量(已完工程量)以及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实际成本。6.及时性原则
指企业(项目)成本的核算,结转和成本信息的提供应当在要求时期内完成。要指出的是,成本核算及时性原则,并非越快越好,而是要求成本核算和成本信息的提供,以确保真实为前提,在规定时期内核算完成,在成本信息尚未失去时效情况下适时提供,确保不影响企业(项目)其他环节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7.配比原则
是指营业收入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合。为取得本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应与本期实现的收入在同一时期内确认入帐,不得脱节,也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便正确计算和考核项目经营成果。8.权责发生制原则
这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极责发生制原则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成本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支出和收益。根据权贡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成本状况和经营成果。9.谨慎原则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成本、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项目)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提取坏帐准备、加速折旧法等,就体现了谨慎原则的要求。
10.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界限,以正确地计算当期损益。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如支付工资、水电费支出等。所谓资本性支出是指不仅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同时该项支出的发生有助于以后会计期间的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支出。11.重要性原则
是指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业务内容,应作为核算的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的经济业务内容,可以相对从简处理,不要事无巨细,均作详细核算。坚持重要性原则能够使成本核算在全面的基础上保证重点,有助于加强对经济活动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和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问题的核算,达到事半功倍,简化核算,节约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12.明晰性原则
是指项目成本记录必须直观、清晰、简明、可控、便于理解和利用。使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了解成本信息的内涵,弄懂成本信息的内容,便于信息利用,有效地控制本项目的成本费用。
六、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和要求(一)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
鉴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所处的重要地位,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应完成以下基本任务;(1)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预算定额和企业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的有关规定,控制费用,促使项目合理,节约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先决前提和首要任务。
(2)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这是项目成本核算的主体和中心任务。
(3)反映和监督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项目成本预测,为参与项目施工生产、技术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促进项目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根本目的。(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要求
为了圆满地达到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和核算目的,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项目成本,提供对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在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中要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1.划清成本、费用支出和非成本、费用支出界限
这是指划清不同性质的支出,即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与其他支出,营业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这个界限,也就是成本开支范围的界限。企业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在本期内发生的各项支出,根据配比原则,应全部作为本期的成本或费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虚增或少记成本或费用。至于企业的营业外支出,是与企业施工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所以不能构成工程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54条指出:“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所以如误将营业外收支作为营业收支处理,就会虚增或少记企业营业(工程)成本或费用。
为此,施工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不得列入成杰、费用的支出见第一章第一节。由此可见,划清不同性质的支出是正确计算施工项目成本的前提条件。2.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的界限
这是指对允许列入成木、费用开支范围的费用支出,在核算上应划清的几个界限。
(1)划清施工项目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施工项目成本相当于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或营业成本。财务制度规定:为工程施工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为工程施工而发生的各项施工间接费(间接成本)分配计入工程成本。同时又规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可见期间费用与施工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费用的发生基本不受业务量增减所影响。在“制造成本法”下,它不是施工项目成本的一部分。所以正确划清两者的界限,是确保项目成本核算正确的重要条件。
(2)划清本期工程成本与下期工程成本的界限
根据分期成本核算的原则,成本核算要划分本期工程成本和下期工程成本。前者是指应由本期工程负担的生产耗费,不论其收付发生是否在本期,应全部计入本期的工程成本之中;后者是指不应由本期工程负担的生产耗费,不论其是否在本期内收付(发生),均不能计入本期工程成本。划清两者的界限,对于正确计算本期工程成本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就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具体化,因此要正确核算各期的待摊费用和予提费用。(3)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
是指要求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不得“张冠李戴”,互相混淆,否则就会失去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意义,造成成本不实,歪曲成本信息,引起决策上的重大失误。(4)划清未完工程成本与已完工程成本的界限
施工项目成本的真实程度取决于未完施工和已完工程成本界限的正确划分,以及未完施工和已完施工成本计算方法的正确度,按月结算方式下的期末未完施工,要求项目在期末应对未完施工进行盘点,按照预算定额规定的工序,折合成已完分部分项工程蔓。再按照未完施工成本计算公式计算未完分部分项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