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民生南坪

时间:2019-05-13 17:1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民生南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民生南坪》。

第一篇: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民生南坪

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民生南坪

2012年02月02日10:0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推荐阅读更多

2012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开幕 达沃斯论坛闭幕:中国经济有着巨„ 世界温商大会在温召开 千余温商„ 世界温商大会召开 1300名代表从„

近年来,南坪街道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的窗口,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主题,突出“民生社区、文明社区、宜居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目标,以民生工程和城市管理为重点,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为出发点,以建设社区党建、群众自治与社区公共服务有机结合,“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现代化和谐社区综合治理结构为核心,积极探索社区“两委一室”新型管理模式,创新社区网络化管理机制,努力打造“洁净之城、宜居之都、首善之区、民生之街”的街道品牌。街道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街道、全国“残疾人之家”、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建设和谐社区工作示范街道”、重庆市文明街道、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重庆市充分就业示范街道、重庆市市容整洁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全区特优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观念更新,大力推行“民生党建”。社会管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有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家、地区才可能凝聚起民心民气,社会才能够稳定和谐。“民生为本”是转型中国的“重庆突围”,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反映了民众最真实最迫切愿望的构想在重庆得以实现。近年来,南岸区率先提出了“民生党建”理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围绕群众的冷暖和需求来做好党的建设工作,有益探索了民生工作和基层党建创新形式,也有效深化和挖掘了“民生重庆”的要义和内涵。作为南岸区政治经济的中心和最重要的街镇,南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民生”为工作目标,优化服务质量,改善工作方法,创新机制体制,深化成果特色,对群众建立真感情,大力开展民生相关的党性实践活动,办理了一件又一件具体事,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支持拥护。街道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构建了巧手联盟、社区教育、中介服务、“高知”翻译、专业服务等五大为民服务平台,推动了社区产业扶贫、文化济困,探索了一条富有特色的社区服务产业化之路。扎实开展了结穷亲、大下访、三项制度、三进三同及四个一等党内实践活动。街道、社区干部共计结穷亲171户,走访居民24525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409件。街道机关干部在长生桥镇乐天村承包7.2亩责任田种了一块老乡地;捐资4万余元帮助乐天村村民修筑了3公里的公路,为村办公室配置了2台空调,做了一件贴心事;建立“心连心特别困难专项救助资金”,筹集资金近百万元,用于帮扶辖区因病致贫、因贫缺医、因贫失学、老无所靠的困难群众;街道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撰写了一篇为民办事的真情文,以理论调研文章的形式认真分析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深入思考更好为民生服务的方法。

二、抓民生改善,着力抓好九件民生实事。我们党的宗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三项重大任务每一项都很重要,都关系群众的安危冷暖,对任何一项都不能掉以轻心。但在街道社会管理层面,我们在实践中越来越自觉地把工作重点放在保民生上,同时也意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的根本,所有工作都应该围绕民生展开。因为无论是体现社会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发展阵痛,民生问题都是关键、核心、根本。在“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中,改善民生将是最绚丽的亮点。这些年来,我们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结合市区“民生十条”和自身实际情况,着力抓好九件民生实事。一是建立“心连心特别困难专项救助资金”,筹集资金近百万元,已发放救助70多万元,惠及4000多人,深受困难群众欢迎,被《人民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当前街道正致力于研究探索“心连心特别困难群体救助资金”长效运行机制,使专项救助资金不断扩大救助覆盖面、提高救助标准并持续运行发展。二是打造微型企业孵化基地,将基地扩大到近5000平方米,吸引了80家微企入驻,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被评为重庆市“青年就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及“劳动创业基地”,接待了中央团委、中亚五国青年考察团等国内外人士参观访问。街道将把基地打造成全市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微企孵化基地,使其成为缩差共富的平台,创业再就业最有效的载体,争创市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和首批科技型孵化器,力争两年后实现年总产值2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三是创建成为市级充分就业示范街道,动态消除了辖区“零就业家庭”。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416个,就业再就业575人,发放小额贷款634万元。四是新建2145平方米爱心市场并规范运行。五是探索老年服务新模式,建立了夕阳红老年会所。六是新建了两个社区公园。七是启动辖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八是新建和完善了10个社区文化室。九是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达标。

三、抓机制建设,创新打造“两委一室”三平台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社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城市社会管理的广度、难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地加大,既有社区管理体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南坪街道地处南岸区核心区域,更是人口密度大,结构复杂,不易监管,以前推行的社区“三位一体”运行模式无法承担日趋复杂和繁重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因此,大力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与发展模式创新,建立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要求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对南坪街道具有重要意义。街道在响水路社区试点推行了“两委一室”三平台网格化管理新体制并在辖区所有社区推行。“两委一室”即: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自治建设及社区综治群众工作室。其中,党组织发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居委会侧重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自治,并发挥专业化、职业化优势,推动促进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社区群众工作室成为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体系平台,立足七位一体大综治一体化运行格局,着力创新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重点人群服务和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社会联动共创共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综合治理、平安建没、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两委一室”三平台网格化管理模式规范社区了职能,整合了服务资源,强化了责任落实,使党务、居民事务、公共服务工作得到细化和延伸,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不断完善,居民议事决策能力逐步增强,得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同志的高度赞扬。当前,街道下属社区将此模式运用于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党的政策方针宣传、各类投票选举登记站的设置等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抓作风转变,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和“人民好公仆”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管理,迫切需要强化全街干部职工融入基层、党员干部融入群众的理念,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街道成立以纪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督查考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围绕街道全面工作全面开展督查,围绕目标考核任务重点开展督查,围绕人员管理经常开展督查,围绕群众反映问题着力开展督查,每月坚持考评通报并严格兑现奖惩。同时针对机关、社区部分干部中存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业务水平不深、工作态度不勤、办事效率不高等现象,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剖析评议、理论考试、综合测评四个环节的作风建设学教活动,要求街道每一位干部职工撰写一篇深刻的自我剖析材料,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进行一次理论考试,组织一次民意测评,完成一次彻底整改,写一篇为民办事的真情文,通过最终考核,辞退城管人员5名,待岗限期整改4名,机关干部待岗整改2名,在街道上下引起强烈反响。5月,区委林彬副书记一行对我们开展此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五、抓环境治理,成功创建全市第一个市容环境整洁示范街道。创新社会管理要从“城市细胞”抓起。街道以“五个重庆”建设为统揽,以关注民生为导向,举全街之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居住区环境整治活动。重点整治了后堡社区、正街社区、南路社区、东路新华小区等老旧居住区,为45条背街、33个居民楼栋清扫卫生死角、清运暴露垃圾,整治房屋立面52万平方米,制作安装雨棚15000米,修补及新铺设人行道43850平方米,修缮各类井盖93个,清掏化粪池303个,整修下水管网4850米,新建星级公厕一座,维护翻新公厕垃圾站5座,制作便民张贴栏120块,添设便民座椅310把和晾衣架220个,添置文体设施20余处,修建社区公园2个共28000平方米,补栽苗木11500平方米,种植大树2000余棵等,圆满完成“净化、绿化、黑化、靓化、人性化”的工作目标,使辖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舒适靓丽,堪为典范。同时对散居民楼栋实行规范化自治式物业管理,催生了以“民生导航,建管并重,洁净宜居,和谐融洽”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模式,市委薄书记到后堡视察后,非常满意,命名为“后堡模式”,向全市发出号召要打造100个后堡。此次居住区环境整治共投入1.1亿余元,使老旧居住区的老房子增值了近十个亿,让辖区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极大改善了辖区的软环境,打造出“洁净之城、靓丽之都、首善之区”的宜居街道形象,融洽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综合整治后的社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让居民长期共享“五个重庆”建设成果,全面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大发展,在辖区取得“夯基础,顺民心。促和谐,睦民意。美环境,促民富。作示范、壮民气”的显著成效。2011年,被授予全市首个“市容整洁示范街道”荣誉称号。

第二篇: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2014.04.23)

主讲人:李培林

主讲人简介

李培林,著名社会学家,1955年生,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第七届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3年赴法留学,1987获巴黎第一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为2012年第一、二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所做的专题报告。李培林所长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这一主题,结合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背景,即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过大、从低成本劳动到产业结构升级、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到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从就业与劳动关系、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消费、“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社会保障与社会改革、社会与社区建设以及价值观念、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六大方面,对社会管理领域涉及的重大问题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作了全面剖析,以翔实的数据资料阐释了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李培林所长指出,社会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部署,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创新,还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得到解决,即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得以解决。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各司其职、多方并进。

课程提纲

导言: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概念

一、就业与劳动关系

1.城镇登记失业率

2.实际需就业人员

3.当前就业市场的特点

二、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消费

1.国内消费拉动经济依然乏力?

2.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难以扭转

3.中产阶级比重仍然较小

4.社会经济地位认同普遍偏下的情况值得警惕

三、“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

四、社会保障和社会改革

1.社会保障与消费预期的关系

2.制度碎片化和全国统筹的矛盾

3.经济周期性波动和福利刚性增长的矛盾

4.养老和就业矛盾

五、社会管理与社区建设

六、价值观念、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打造首善之区

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首善之区

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推进群众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共新浦区委 新浦区人民政府

(2011年4月19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有力地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把社会管理创新、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遗留积案化解、群体集访案件处理作为主抓手,出硬招子、下硬着子,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把为民作为第一追求,着力抓好社会管理的创新

社会管理是和谐社会的安全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提出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社会建设,像熟悉经济管理一样熟悉社会管理,以“创新社会管理,建设首善之区”为总体目标,以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根本追求,以“大群工、大服务、大民生、大调解”为工作理念,按照“推行标准化受理终端,享受人性化亲情服务”的宗旨,切实做好联系服务、宣传教育、组织引导等工作,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加强和完善新时期群众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建设首善之区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建设首善之区的实施意见》等6个纲领文件,制定了“群众工作联席会议、社情民意收集处理”等11项工作制度。

1二是组建区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服务中心。按照“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全区配合”和“群众诉求进中心、职能部门进中心、受理人员进中心”的工作原则,将区住建、民政、城管等22个部门的部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了区级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服务中心,下设两个部门和四个办事机构,两个部门即:区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部、区信访局;四个办事机构即: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投入100多万元,改建了20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增添了新的办公设施。并从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40余名中层骨干人员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

三是搭建区领导联系群众工作的服务平台。按照关注民

生、服务群众、共建和谐的目标追求,我们搭建了领导干部定期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三大工作平台。首先,每月开展一次开门接访活动。实行分别由区委书记带领公检法等部门针对涉法涉诉接访,区长带领政府职能部门接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带领党务、群团部门联合接访的制度。保证每周至少有一名区级领导接访。其次,每月开展一次带案下访活动。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带着案件、带着问题、带着感情,深入基层,现场解决问题。再次,每季度开展一次上门回访活动。按照“谁接访、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参与接访的各级领导对已经处理的问题进行上门回访,看处理意见是否得到落实,看上访群众是否满意,切实避免信访案件出现反复现象。

四是建立“四级”群众工作服务网络。在建立区社会管理和群众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相应设立镇(街道)群众工作站、村(社区)群众工作工作室、村(居)民小组群众工作信息员,在全区形成“四级一站式”群众工作网络。目前,新浦区群众

工作志愿者、调解信息员已达3060人。

二、把时效作为第一要求,着力抓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月份以来,我区发生了两起突发性事件,一起是太平村交通肇事事故,另一起是云台农场农友种苗公司锅炉安装过程中引发的安全事故,分别导致一人死亡。这两起事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在第一时间介入,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一方面耐心做好受难家属的安抚工作,在责任尚未划清之前,分别由属地单位将赔偿款项及时支付到位。同时,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切实做好舆情控制工作。通过我们认真负责的工作,两起事件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没有对社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我们认为处臵好突发事件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和“四个第一”,“三个结合”,即冷热结合、软硬结合、宽严结合。“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人员到位、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处臵得当。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三、把成效作为第一目标,着力抓好遗留积案的化解

我们本着事要解决的原则,把一些久拖不决的积案作为今年稳定工作的主攻目标。如2009年的邱某在南城派出所调解时突发心脏病死亡案,其妻多次去京上访,并拒绝尸体火化长达15个月。今年3月9日,我们再次把此事提上议事日程,要求在一个月内化解完毕,工作组的同志不分黑白昼夜,全身心投入工作,提前10天妥善处理了此事。再有在化解南极北路拆迁户上访的积案中,我们安排区法院介入,在院长的一线指挥下,仅用了20天,就解决了长达两年之久的10户居民拆迁问题,停工近一年的南极北路恢复正常施工,可望在今年6月份实现全线通车。此外,在玉带河整治工作中,持续26年的18条船只搬迁难题,在3月底全部清理完毕,为下一步河滨景观改造扫除了障碍。

四、把沟通作为第一手段,着力抓好群体集访案件的处理 最为典型的就是浦南镇太平村,自2008年2月29日划到新浦区以后,多次去市政府上访,围堵市政府大门,集中反映村委会选举、土地补偿、集体资产管理等问题。今年元月11日,太平村村民因与东亚地产发生个人恩怨,再次发生大规模去市政府集体上访事件,影响极坏。为此,我们组建专门工作班子,由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长两位同志牵头,带领工作组进驻太平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疏理调查。春节期间,又走访慰问了每户村民。我们的真情实意,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太平村集访“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3月14日,停工两年之久的东亚地产项目也正式复工。同时,积好做好敏感时期的信访稳定工作,主动与信访老户进行沟通,在国家、省、市两会期间,我区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受到市联席办的通报表扬。

以上是我区今年以来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刚刚起步,许多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市区权责的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矛盾的化解;三是从事基层社会管理人员相对不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注重“舆情导向”,实施诉求网络“绿色通道工程”。切实完善舆情民意汇集分析机制,设立书记、区长热线和纪检监察举报信箱、政民互动等舆论平台,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表

达渠道,及时收集、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二是坚持“稳定为先”,实施矛盾化解“平安和谐工程”。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的前臵条件和必经程序,严格落实“谁决策、谁负责”的工作责任,推动各单位、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前切实把群众路线贯穿其中,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对全区的矛盾隐患,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确保问题隐患一个不漏、全部见底。对新发生的矛盾做到“第一地点发现、第一时间调处”,确保矛盾不激化、事态不扩大。对可能发生群体性集访的事件,实行全方位监控。

三是立足“以人为本”,实施重点人群“帮教关爱工程”。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社会化服务管理新途径,按照“亲情化服务、市民化待遇、社区化管理”的要求,深入开展流动人口“四融入”创建活动,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安臵、医疗卫生、子女入学、劳资纠纷等方面的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外来人员权益,推动流动人口全面融入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为第二故乡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探索实施社区矫正“4+1”监管模式,确定法治办主任、社区民警、社区(村)矫正工作者和矫正对象家属,联合对矫正对象实行四对一的监督管理,落实交友、谈心、推荐就业“三步曲”,促使特殊人群顺利回归社会,进一步减少社会对抗,增加社会和谐。

四是确保“盖边沉底”,实施社区工作“网格管理工程”。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各街道以主要交通路线、街巷道路为分界线,依托庭院、楼栋、巷道,按地缘型、单元型、单位型等划分类型,将每个社区划

分为5—8个网格。通过划小责任单元,选聘社区民生服务组长、调解信息员、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对网格内居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管理,从源头上发现、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五是确立“群众观念”,实施群众工作“民生保障工程” 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关切的公共安全、公平正义、权益保障等问题,切实做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进一步维护好群众权益,自觉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进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六是突出“观念先行”,实施精神面貌“刷新提振工程”。通过开展市容环境全民大整治、文体活动全民大开展、创先争优全民大讨论等活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向善向美,把广大干群的思想和精力统一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来,集中到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荣使命上来。

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契机,按照市委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政治任务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为全市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突出民生主题 创新社会管理

突出民生主题 创新社会管理

万学斌

2012年第6期 ——社会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应突出民生主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助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此,要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不断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通过创新社会管理,确保更多公共资源有效投向民生领域,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运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二、打防结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社会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紧紧抓住安全这个保障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保障条件的新要求、新期待。去年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打防结合,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排查整治,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去年底,湖北省统计局抽取了3万多个电话进行测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同比分别上升了3.38%和4.37%。要始终坚持打防结合,加强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什么问题严重就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坚决、及时、有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开展扫黑除恶、治爆缉枪、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治安问题,依法打击砖沙石霸、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垄断市场、破坏评估拍卖秩序等违法犯罪活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通过打防结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当前,各类社会矛盾大部分属于利益诉求,解决这些利益诉求要从源头着手。对涉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的重大决策、项目、活动,要进行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双评估”。作决策、出台措施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面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避免决策失误影响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关注关心群众诉求,对合理的诉求要帮助解决,对不合理的诉求要进行疏导。尤其是要努力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水库移民、企业改制等方面的遗留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完善“大调解”体系,充分发挥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三级平台”的作用,从根本上、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通过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千方百计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和谐。

四、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需要全社会给予特殊关爱。最佳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通过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实效。一方面,要着力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快推进产业、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抓紧制定《湖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条例》,使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实现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把管理与服务、稳控与疏导、改造与帮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就业培训、心理矫治等措施,构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新体系。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要建立监测、预警、救治、救助、服务、管理机制。对吸毒人员,建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自愿戒毒、社区康复和药物维持治疗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排查联系和服务帮助,解决好他们的失学、失业问题。通过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

五、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开创“虚拟社会”管理新局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社会新矛盾新问题,网上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网上炒作日益严重,网上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针对这种情况,应立足于网上网下的现实互动,将网上维护稳定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新课题,着力加强网上阵地控制,不断提高网上攻防能力。健全网上网下工作机制,加强网安民警队伍建设,建立网络舆论监测、研判、预警、处置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警种力量,积极构建虚拟社会防控网络。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掌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努力做到对网上炒作苗头第一时间发声,对网上热点问题第一时间回应,对网上不实信息第一时间澄清,对网上串联煽动和制造谣言的言论第一时间封堵删除及落地查人,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推动网上引导和网下处置相协调,促进社会矛盾和问题在网下解决,不断开创“虚拟社会”管理新局面。

我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要深入推广典型经验,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比如,宜昌积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全面系统推进社会管理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社会管理从条块分治向整体联动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手段转变,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络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部门化联动的社会管理新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本地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全省各地要学习借鉴宜昌经验,在市、县城区,可以按照每200-300套房屋和300-500人的标准,将社区划分为网格,每个网格落实一名网格管理员,每个社区落实一名专职民警,每个街道落实一支巡逻队或联防队,使社区更好地承担起服务管理“社会人”的责任,做到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使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成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在农村,针对乡镇、农村的不同特点,统筹发展、民生、稳定三大任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探索农村创新社会管理新办法新模式。■

(作者系湖北省综治办副主任)

第五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背景材料】

(一)背景综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标题,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引起代表们共鸣。大家表示,报告不回避现实问题,同时为百姓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图景,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也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让人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

(二)典型材料

材料一(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较大篇幅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重大任务。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二(收入分配):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两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同步、两提高”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明了方向。

材料三(社会管理):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并作出了全面的安排。特别是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同时,又将“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彰显出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四(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一般把1个社区划分为1个或若干个网格),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 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社会服务管理,是城市管理方式的一种革命和创新。网格化管理帮助建立和健全问题发现及时、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落实、服务到位的常态化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

二、【考点链接】

经济生活: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

2.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的措施;劳动者的权利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3.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分配方式;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的作用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发展载体、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

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原则;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政府性质、宗旨、活动原则;依法行政;政府职能;政府权威;建设服务型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党的自身建设;我国的政党制度。

4.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

5.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2.文化(教育)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在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先进文化。

生活与哲学: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相对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向上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坚持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和矛盾观点;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矛盾分析法。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最高标准。

三、【命题角度】

(一)经济生活角度:

1.运用“财政的作用”和“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辨析。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目前“招工难、就业难”的现状,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发展?

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角度,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4.阐述党和 政府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的经济意义。

5.通过企业在国际贸易摩擦中成功维权的事例,启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6.结合中国光伏行业面临的困境,政府出台扶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探讨企业如何健康发展。

7、就建设“美丽中国”而言,谈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意义。

(二)政治生活角度: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如何改善民生?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应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

3.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角度出发,谈谈党怎样才能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5.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什么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三)文化生活角度:

1.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鲜明性、导向性、包容性?

2.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从文化创新途径的角度看,上述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

3.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运用唯物史观,谈谈党中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依据。

2.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过程。

3.运用矛盾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八大强调追求“民富”,这一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专题训练】

1.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求政府: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要做到依法行政 ④要做到依法执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要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从分配环节看,要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应该:

A.调整基本经济制度,更多关注居民利益实现收入倍增

B.合理调节税收政策,在让利于民的同时调节过高收入

C.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使其享有劳动和技术的双重报酬

D.承认技术、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3.2012年11月16日,浙江虐童案当事人颜某被警方释放。警方调查确认,虐童行为虽然违法,但尚不构成犯罪,不符合构成故意伤害罪所必须有的“轻伤”的要件,故依法撤销案件,对其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警方的处理体现了: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前提 ②要准确厘清量变和质变的界限,把握好适度原则 ③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 ④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4.好文艺节目能满足国人的精神需求,央视创办了一个广受欢迎的综艺栏目——《我要上春晚》,向热爱春晚的各类演艺明星、身怀特殊技能的普通百姓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春晚选拔优秀的民间节目。这一栏目的受欢迎是因为它有利于:

①发展多元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特质 ②繁荣文化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③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④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如果某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这一问题,假如你是当地人大代表,可以:

①行使质询权,督促当地政府依法落实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②行使提 案权,联名其他代表提请人大监督财政教育经费使用 ③行使任免权,罢免在教育投入上不足的政府领导 ④行使决定权,统筹当地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党的十八大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角度看,要实现“国强”向“民富”转变必须:

①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作用 ②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发展 ③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提高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奠定民富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据此回答7—8题。

7.上述要求需要我国政府履行: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B.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 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8.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应正确的是:

A.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B.减少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C.降低税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D.增加财政支出,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

9.当前,如何控制通货膨胀是一个热门话题。有学者称:按CPI(消费物价指数)计算,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一篮子商品价格决定的,一篮子商品中1/3是食品,食品中1/3是猪肉,所以,把猪管好就行了。这里的“把猪管好就行了”所蕴含哲理与下列俗语、成语相同的是:

①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④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参加工作29年来,共捐款15万多元,资助了200多名特困学生;无偿献血28次,捐献血小板49次;12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液样本采集活动,2900多名矿工响应。被称为“当代雷锋”,他说“能够以己之力帮别人分担忧愁、减轻痛苦,使病人及时得到救治,使贫困家庭一解燃眉,使失学儿童露出幸福微笑,我获得了最大快乐。” 道德模范郭明义因奉献而快乐的“幸福观”表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辛勤劳动、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③人们社会实践水平的广度和深度是人们价值选择的基础 ④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央视质量报告播出《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毒胶囊”事件就此引爆。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各部门认真严肃依法核查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决堵塞监管漏洞,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据此回答11-13题。

11.铬超标胶囊事件中的相关企业受到严惩,这再次正告企业要“视质量为生命、以诚信为根本”。这是因为:

①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②商品的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③诚实守信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获得竞争优势 ④商品的质量既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也关乎企业利润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2.卫生部长陈竺在回应铬含量超标胶囊事件时表示,对我们的药品,对企业家的诚信,对医药卫生事业一定要有信心,有责任的企业家还是我们国家医药行业主流。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②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看问题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3.《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了部分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当天就布置查处问题企业,并且在第二天就派出了督察组赶到浙江。这体现:

①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②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③我国政府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④我国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履行经济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当他被突如其来的铁块猛然击中,是常年格守的职业道德督促他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减速、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双闪、开门、疏散众人„„1分16秒,他在剧痛中完成安全停车,避免了车毁人亡,保证了车上20多名乘客的安全。“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生动地诠释了: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是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一个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其所处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价值观念、教育程度、民主权利、参与机会、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和未来预期等。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70年代,是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收音机“三转一响”;80年代,最理想的目标是当上“万元户”;到了现在,人们不仅希望有房有车,而且要有尊严等。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满足。

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就业、教育、收入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问题最缺乏公平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纲要》中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幸福指数”之所以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同步增长。其实,“幸福指数”的提升不能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关键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请结合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2分)

(2)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进一步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提出建议?(12分)

(3)2013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8分)

16.材料一:十六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时,具体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对城乡居民收入目标是“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十七大提出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目标则是“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十八大对收入分配则首次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材料二:要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需要在收入分配改革上有重大突破。例如,明确约束和限制财政增长的速度,使居民收入占比有更多的提升空间;加快资本市场改革,使城乡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财产性收入。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2)到2020年,我国如何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参考答案:

15、(1)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2分)。幸福观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认识和评价,提升人们的幸福感(2分)。因此,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1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分)。幸福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2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关键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3分)。因此,该观点具有片面性,是不科学的。

(2)①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分)。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方面的物质保障(1分)。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个关键词答出三个给3分,答出两个给2分)。③在制度上法律上确保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真正实现和政治性义务的切实履行。不断开辟和创新公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确保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3分)(任一句给1分)。④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切实负起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责任,依法行使政府权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四个关键词答出三个给3分,答出两个给2分)

(3)主题活动示例:以“我们的春晚我们的家”为主题的活动。(如紧扣“春节与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的关系来设计主题活动给2分;设计的主题活动与题意有一定的关联性给1分;与题目要求没有关联性不给分。设计的主题活动必须积极向上。)

可以更多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使自己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决抵御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对负面影响,在文化生活中正确选择;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等。(只要写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16、(1)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实现分配公平,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⑤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①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的目标。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 缔非法收入。③国家要改革财税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当实施减税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

下载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民生南坪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民生南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专题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德清一中潘云祥【背景材料】(一) 背景综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

    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共5篇)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

    山东泰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

    山东泰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 2011年10月16日来源:山东省泰安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先行一步,探索实施平安协会建设、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民生实事、社会矛盾化解等六大工程,亮点......

    打造水务特色文化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水务特色文化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绍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近年来,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等复杂多......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满分: 100.0分 得分:67.5分 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计划经济时代强调效率,社会成员工作充满了积极性。 正确 A.正确 B.错......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向春玲2013年第3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改善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两个......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 情系民生服务社会5篇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 情系民生服务社会------五一路街道积极探索提升新鹰城人均等化服务水平新路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比重上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