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建议
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
领衔人:周慧静
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论断,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将学前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瓯海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13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123所。现有幼儿园教职工2143人,在园幼儿25311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但是,我区学前教育相对于其它各类教育发展还相对滞后,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据我们调研,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认识不足,中心幼儿园建设滞后
近年来,我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但是仍有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具有产业性,应推向市场,认为学前教育可以全部由社会力量举办。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一些干部、群众对义务教育重视,对学前教育忽视,没有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政府不再投入,这种状况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区乡镇中心幼儿园9所,其中公办6所,泽雅镇和娄桥、南白象、三垟等街道没有中心幼儿园,与百度文库
市政府提出的“每个建制镇至少要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还有不少差距。中心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管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它对全乡镇幼儿园具有管理指导和示范辐射作用。中心幼儿园建设滞后,直接影响我区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质量。
二、规模偏小,优质资源明显不足
从总体上看,我区幼儿园数量多、规模小、优质资源少。全区131所幼儿园中,6个班以上的80所,3-5个班的51所。家庭式的民办幼儿园占总数的88%,公办幼儿园仅8所,省一级、二级幼儿园8所,省二级以上幼儿园覆盖率仅12.4%,排在全市第八名,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明显不足。
三、待遇偏低,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我区除8所公办幼儿园由财政解决教师工资外,其他民办幼儿园办园经费全部是自收自支,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差,保教质量低,收费标准低,幼儿园教职工待遇相对较低。据统计,2008年我区民办幼儿园教师月平均工资是1300元,全区幼儿园教师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仅26.3%,参加医疗保险33.2%,未参加保险的占62.8%,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工资差额很大。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工作又比较辛苦,部分年轻幼儿教师选择了离职,导致队伍不稳定。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在本地任教3年以上的只占总数的45.9%。
四、数量不足,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浙江省幼儿园准办标准》中规定:全日制幼儿园平均每个班级至少配备1.5名专任教师、0.5名保育员。然而我区幼儿园百度文库
平均班师比为1:1.31,潘桥镇幼儿园班师比平均为1:1.22,有的幼儿园甚至出现一班一师现象,远远达不到规定标准,幼儿教师配备严重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全区幼儿专任教师1165人,学历合格率为99.2%,但职高幼师专业毕业的748人,占总数的64.2%,其所学知识不够系统扎实,素质与全日制幼师大专毕业生差距大,整体素质偏低。同时,由于大部分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园长、教师不能及时接受继续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制约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区的学前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各级政府应站在对儿童、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高标准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橱窗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发展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关心、支持学前教育,逐步给予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同等的待遇。区政府要召开全区学前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全区学前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为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要高度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采取公办、民办或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建好泽雅镇和娄桥、百度文库
南白象、三垟等街道中心幼儿园,努力做到各镇(街道)都有一所规范的中心幼儿园,建立以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为中心,指导全辖区各类幼儿园共同提高的学前教育业务辅导网络。
第二、加强创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针对我区等级幼儿园覆盖率低的实际,要加大省等级幼儿园的创建力度,充分挖掘省一级、二级幼儿园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园模式,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行“公办园+民办园、名园+新园、名园+弱园”的办园模式。鼓励“公办园”以办分园或“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与“民园”和“弱园”合作办学。进一步落实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鼓励办园条件好、质量高的幼儿园与薄弱幼儿园建立长期稳定的“园对园”对口支援关系,开展固定性的教育对口支援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区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三、加大扶持,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适当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的比例,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园条件。办好幼儿园,难点在园舍。各镇(街道)要把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落实幼儿园建设用地。在旧城旧村改造、新区建设时,要落实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目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都设有专项经费,这对促进两类教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建议建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鼓励引导民办学前教育和扶持贫困农村学前教育,如农村幼儿园危房改造和内部设施配套、上等级奖励、园长教师培训等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百度文库
第四、落实政策,稳定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我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的92.58%,是幼儿教师的主体,其人员的稳定与否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大监管力度,要求民办幼儿园的举办者按《劳动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依法保障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照《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规定民办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幼儿园非公办教师工资待遇标准,原则上专任教师收入不低于当地幼儿园公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60%,并逐年提高。探索建立从民办幼儿园在岗教师中公开考录公办教师的政策导向机制,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学前教育。
第五、加强研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我区幼儿园专任教师中,职高幼师专业毕业的有748人,占教师总数的64.21%,其所学知识不够系统扎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全日制幼师大专毕业生差距大,整体素质偏低。同时,全区幼儿园平均班师比为1:1.31,远远达不到省、市规定的准办园标准,幼儿教师配备严重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由于幼儿教师未纳入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园长、教师不能及时接受继续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面对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望,我们深刻认识到,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普及十五年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强化措百度文库
施,抓紧抓实。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可以将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校(园)长和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管理。建立健全立体式、多元化、全方位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对全区幼儿园的园长、教师进行一轮全面的培训。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内容包括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班、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幼儿教师全员培训班(含保育员、保健员培训班)等。培训可采用培训基地集中培训,幼儿园园本培训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分设集中培训、课堂观摩(或挂职锻炼)、名园考察、自主研修等板块进行,切实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百度文库
第二篇: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精)
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
民革瓯海支部
近年来,瓯海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13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123所。现有幼儿园教职工2143人,在园幼儿25311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但是,我区学前教育相对于其它各类教育发展还相对滞后,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据我们调研,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认识不足,中心幼儿园建设滞后
近年来,我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但是仍有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具有产业性,应推向市场,认为学前教育可以全部由社会力量举办。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一些干部、群众对义务教育重视,对学前教育忽视,没有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政府不再投入,这种状况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区乡镇中心幼儿园9所,其中公办6所,泽雅镇和娄桥、南白象、三垟等街道没有中心幼儿园,与市政府提出的“每个建制镇至少要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还有不少差距。中心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管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它对全乡镇幼儿园具有管理指导和示范辐射作用。中心幼儿园建设滞后,直接影响我区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质量。
二、规模偏小,优质资源明显不足
从总体上看,我区幼儿园数量多、规模小、优质资源少。全区 1 131所幼儿园中,6个班以上的80所,3-5个班的51所。家庭式的民办幼儿园占总数的88%,公办幼儿园仅8所,省一级、二级幼儿园8所,省二级以上幼儿园覆盖率仅12.4%,排在全市第八名,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明显不足。
三、条件简陋,“家庭式”幼儿园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我区“家庭式”的幼儿园过多,条件简陋,安全隐患大。调研中发现,这些幼儿园大部分利用私人普通住宅举办,有的幼儿园厨房与幼儿活动区域挨得过近,且无法隔离;也有一些幼儿园采光、通风不良,户外活动场地缺少。由于受场地限制,这些幼儿园普遍不能开展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举办者业务水平普遍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幼儿园的园舍设施、食品卫生、幼儿接送车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33所幼儿园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已严重威胁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一些有实力的民办幼儿园的扩建、迁建几乎无法实施,因为新的土地征用政策规定,征用土地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而且要有用地指标,使得民办幼儿园办园规模不能扩大,办园条件难以改善。
四、待遇偏低,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我区除8所公办幼儿园由财政解决教师工资外,其他民办幼儿园办园经费全部是自收自支,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差,保教质量低,收费标准低,幼儿园教职工待遇相对较低。据统计,2008年我区民办幼儿园教师月平均工资是1300元,全区幼儿园教师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仅26.3%,参加医疗保险33.2%,未参加保险的占62.8%,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工资差额很大。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工作又比较辛苦,部分年轻幼儿教师选 2 择了离职,导致队伍不稳定。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在本地任教3年以上的只占总数的45.9%。
五、数量不足,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浙江省幼儿园准办标准》中规定:全日制幼儿园平均每个班级至少配备1.5名专任教师、0.5名保育员。然而我区幼儿园平均班师比为1:1.31,潘桥镇幼儿园班师比平均为1:1.22,有的幼儿园甚至出现一班一师现象,远远达不到规定标准,幼儿教师配备严重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全区幼儿专任教师1165人,学历合格率为99.2%,但职高幼师专业毕业的748人,占总数的64.2%,其所学知识不够系统扎实,素质与全日制幼师大专毕业生差距大,整体素质偏低。同时,由于大部分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园长、教师不能及时接受继续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制约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
六、管理人员少,管理力量薄弱。
我区民办学前教育发展迅速,这些学前教育机构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幼儿园数量的不足,缓解了入园难的矛盾。但一些办园者为经济利益所驱动,为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或扩大班额,或克扣幼儿伙食,低薪聘用非专业、不合格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等,办园行为不够规范。目前,区级教育部门配备了管理及业务人员各1人,要负责13个镇(街道)131所幼儿园的行政管理、业务指导、师资培训以及处理、调解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各种投诉等,再加上民办幼儿园 3 的管理非常复杂,登记注册收审材料、查验办园场地、查看办学条件、随时查处非法办园等等,管理力度薄弱,管理相对滞后。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区的学前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论断,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将学前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各级政府应站在对儿童、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高标准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橱窗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发展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关心、支持学前教育,逐步给予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同等的待遇。区政府要召开全区学前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全区学前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为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要高度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采取公办、民办或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建好泽雅镇和娄桥、南白象、三垟等街道中心幼儿园,努力做到各镇(街道)都有一所规范的中心幼儿园,建立以镇(街道)4 中心幼儿园为中心,指导全辖区各类幼儿园共同提高的学前教育业务辅导网络。
第二、加强创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针对我区等级幼儿园覆盖率低的实际,要加大省等级幼儿园的创建力度,尤其要抓好省三级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出台政策,鼓励民办幼儿园积极申报、创建省等级幼儿园。充分挖掘省一级、二级幼儿园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园模式,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行“公办园+民办园、名园+新园、名园+弱园”的办园模式。鼓励“公办园”以办分园或“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与“民园”和“弱园”合作办学。进一步落实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鼓励办园条件好、质量高的幼儿园与薄弱幼儿园建立长期稳定的“园对园”对口支援关系,开展固定性的教育对口支援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区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三、加大扶持,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适当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的比例,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园条件。办好幼儿园,难点在园舍。各镇(街道)要把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落实幼儿园建设用地。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剩余校舍,改建成幼儿园。在旧城旧村改造、新区建设时,要落实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建园舍征地,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个体幼儿园合并联办,鼓励单位或个人投资举办上规模上档次的幼儿园,做强做大幼儿教育事业。目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都设有专项经费,这对促进两类教育的 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建议建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鼓励引导民办学前教育和扶持贫困农村学前教育,如农村幼儿园危房改造和内部设施配套、上等级奖励、园长教师培训等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落实政策,稳定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我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的92.58%,是幼儿教师的主体,其人员的稳定与否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大监管力度,要求民办幼儿园的举办者按《劳动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依法保障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照《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规定民办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幼儿园非公办教师工资待遇标准,原则上专任教师收入不低于当地幼儿园公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60%,并逐年提高。探索建立从民办幼儿园在岗教师中公开考录公办教师的政策导向机制,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学前教育。
第五、加强研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要重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将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校(园)长和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管理。重视名园长和名教师的培养,鼓励幼儿园教师取得高一层次学历,为幼儿园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将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升与其任职资格、职务晋升等挂钩,与幼儿园的年检挂钩,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创新培训机制,注重园本教研,提高幼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第六、充实力量,不断规范办园行为。要配足学前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和教研员,要把好幼儿园审批关、年检关,坚决制止未批先办的现象。对于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条件极差,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无证幼儿园,要坚决予以取缔。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尽可能地给予扶持、关注,而在日常管理的检查、督促、评估时,要与公办幼儿园同等对待,达到规范办园的目的。
第三篇: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建议
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建议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自治区农村学前教育初步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办学格局,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保教质量逐年提升。但是,仍有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缺乏整体规划,公办园少,规模小,布局不合理。近年来,农村通过撤点并校优化了学校布局,但农村学前教育没有纳入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幼儿园办学规模普遍不大,大多数是因时因地创办,条件简陋,甚至出现很多“庭院园”、“门店园”。幼儿园布局的不合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民办园,由于享受不到政府的专项奖励与经费投入,多数园是租房,办园者只考虑盈利,不愿投入,教学、生活用房狭小,卫生、安全等设施配备往往不全,教具、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更是匮乏。
三是师资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多数农村幼儿园达不到自治区民办幼儿园设置标准规定的要求,幼教师资不足,特别是民办园存在教师学历不达标、年龄差距大、工资待遇低等问题,留不住教师。
四是民办园难监管,检查指导不到位。在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数量不足、且不平衡的条件下,农村民办学前教育取得较快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但是,这些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办园条件、办园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少问
题,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明确统一的设置标准和准入要求,但很难落实,多数民办幼儿园办学依然随意性很大,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有的园安全隐患严重,需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幼儿教育的良好氛围。将学前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工作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加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条件成熟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一同重视、一并实施、同等发展,全力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加投入、改善环境,科学管理、提高质量,推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二要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明确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要适应社会对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从布局上对农村幼儿园进行规划,适当增加和扩建公办幼儿园,使公办园在整个学前教育发展中真正发挥骨干示范作用。鼓励各农村乡镇中心校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创办附属中心幼儿园,或利用这些闲置校舍对现有民办幼儿园进行适度调整、撤并、重组,扶持其走上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逐步使农村学前教育布局合理化。
三要多渠道筹资,改善办学条件。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或通过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与财政增长相适应的长效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并力争做到逐年增长。本着“放开、放活、管严”的原则,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多渠道筹资、多形式办园,形成以“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四是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提升办园水平。从实际情况出
发,合理制定城镇与农村、公办与民办园的设置标准,提高城镇园、公办园的建设标准,整顿民办园的办学秩序,使学前教育真正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建立教育、卫生、公安、城建、城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学前教育工作专项联席会议制度,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全面检查,统一验收,严加整顿,对达不到办园条件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责令限期整改,逐步验收达标,仍达不到办园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指导、检查、整治力度,严格加以整顿,促进学前教育的规范、安全、健康发展。要逐步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审批、评估、年检等各项制度,加大落实力度,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逐步理顺学前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狠抓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提升办园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前教育的教育功能和办园效益。
五要加强幼教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将幼儿教师队伍纳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总体规划,有计划地增加幼儿教师编制,充实并优化幼教队伍,并严格落实持证上岗、择优录取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将幼儿教师队伍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对未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幼儿教师,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培训,或者由各幼儿园与具备幼儿教师培训资格的机构合作开展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坚决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象,鼓励幼儿教师积极投身幼儿教研、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并推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和参加医疗等社保制度,解除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并把幼儿教师的职称评聘和资格认定分阶段逐步纳入现行教师序列,通过改善其待遇吸引各类师范优秀毕业生进入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从而建立一支稳定合格的幼教队伍。
第四篇: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面对的是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无庸置疑,教师是课程改革的落实者,课程改革的主导者,课程改革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深的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知识。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保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为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清湛、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的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制定《钟宝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理念,遵循“全员提升、分级达标”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方针,奉行“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服务于学生”教学思想,使教师在教育理念、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让学校成为教师素质提升的主阵地,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使教师的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内容、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1、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江泽民“教育创新”重要论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素质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理念、教育政策法规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有利于自身的素质提高,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思辨能力,才能更充分地适应新课改,使学习成为终身的需求。
2、教育具有科学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把教育教学搞好。为此,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事教育实践,作为小学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理解新课标,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以新课改崭新的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进而形成在新的教育观念下的教学风格。
3、实行学校、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每月举办一次教师论坛,每周一下午为理论学习时间。开展骨干教师及名师讲座等。对于各种形式的学习,学校与年级组定期进行检查,期末评出理论学习积极分子,在评估中加记0.5分,无故不参加的扣0.5分。
(二)增强师德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努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①要加强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敬业爱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②要加强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使教师言语与行动堪称学生的表率。③要加强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下都得到健康地发展。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2、大力倡导六种意识:育人为本意识、教学服务意识、情感激励意识、过程展现意识、自我调控意识、不断学习意识,努力优化集体舆论,营造“团结协作、进取向上、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树立良好的风气,凝聚浩然正气,鼓足高昂士气,焕发蓬勃朝气,塑造师德标兵,培养良好的教风。
3、教育采取会议教育、学习教育和活动教育的形式,采取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形成例会制度,开展师德教风先进个人或师德标兵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家长评教评校,学生评教等活动,建立校长热线电话,听取社会心声,评议结果纳入教师思品考核,以评议促养成。
(三)加强进修,不断提高文化学历层次,努力营造学习型校园氛围。
教师工作是知识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知识更新迅猛、信息量剧的今天,一次性的师范教育早已不能满足终身工作的需要,专科学历不再是初中教师的理想学历,教师需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提高文化层次,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自身工作的需要。
1、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凡学历不达标者,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通过自学、函授、离职学习等形式实现学历达标。学校鼓励青年教师有计划地对口进修,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3年内专科达标100%,专任教师本科达到70%。
2、努力培养复合型教师,做到一专多能,胜任一门必修课,能开几门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课活动。
3、鼓励并选派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
4、努力为教师进修、自学创造条件。首先要鼓励和提倡,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风气。其次,为进修自学者提供应有的时间。脱产学习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在职学习者工作量上适当照顾,使其正确处理好进修与工作的关系,保证完成学业。
(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业务水平是教师教书育人最重要的素质,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最高,教不会学生,照常是不行的,业务水平就是教育和教学的能力,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绝不会有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至关重要。
1、提高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全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讲训练的教学活动上,使之能紧密配合老师的启发诱导,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确保听课率达100%,杜绝热热闹闹的花架子课。
2、提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的能力。善于启发诱导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业务能力。通过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抓住重点、难点、联系点、综合点、创新点,精心设计问题、启发诱导、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使解题思路和方法不是由教师讲出来,而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出来、感悟出来、总结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
3、提高驾驭教材,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的能力。要在备课中训练,在教案设计中训练,提高研究、处理、利用教材的能力;要在上课中训练,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学会从学科思想、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知识空间上去定位、去着眼,突出知识间的联系,促进认知结构上的同化。
4、提高教师教学机智,所谓教学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有效地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在临场时善于发现,及时捕捉学生在现场表露出来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和激发,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引发为炽烈热情,化为积极行动。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所持的心态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5、教师不但会用教材,而且还要对教材的开发利用积极进行探讨。大力倡导校本教材的开发。努力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重视我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①以英语、语文两学科为突破口,其他学科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和学生需求,采取自愿的原则,尝试校本课程的开发。②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一方面为老师们在校本开发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并把总结评估情况记入教学评估。
(五)加速现代技术设施建设,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以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1、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充分认识现代化教学就是生产力,提升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的水平,深刻理解现代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挖掘新课程的网络利用率。
2、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达标活动,使所有专任教师和领导学会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办公,学会上网查询资料,学会利用多媒体网络设施进行教学和管理,使60%以上的专任教师学会制作教学课件。
3、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自觉性。要克服惰性,不怕麻烦,积极使用,善于使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作为今后课堂评估的重要条件;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是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4、以推广使用现代教育手段为契机,推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更新。要通过多种媒体,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发参与的自觉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益。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力争使教学信息、内容、效益提高1/3。
(六)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教改能力。
1、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为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含量,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我们将积极推动“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果即成长”为核心的群众性教科研活动。使每位教师树立起“科研兴教”的意识,向科研要质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使每位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方法,进一步提高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的能力,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
2、规范课题管理。第一阶段:成立教科研领导机制,整合课题,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全体老师可根据个人需要(学科特点和个人的风格爱好)自愿申请、自主组合选择课题,由教科研领导小组对课题、实验教师进行评估认定,并对课题进行整合、备案,张贴上墙。第二阶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认真制定研究方案。第三阶段:课题实验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各课题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一月一反思,平时随时研讨,随时交流,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困惑、前沿理论的欠缺等问题,充分利用我校实验基地的优势,定期请专家前来指导。各课题组每学期末进行阶段总结,举行优秀课题交流会。
3、检查督促。
一是由教科研领导小组对各课题组平时的研讨、一月一反思情况、资料情况(包括课件)、课堂情况随时进行评估。
二是由教科研领导小组分期中、期末两次对实验教师在实验中收集的有价值的数据、优秀教案、个案、教学反思、阶段总结、报告、论文进行综合评估,并对优秀的个案、论文等进行交流或推荐上报。在平时过程评价与最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基础上评选出研究比较积极主动、实验效果比较显著的优秀课题组及课题研究的积极分子,记入教科研的评估中。
4、继续深入开展全校性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老师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使课外向课内延伸,由大课题向小课题过渡,使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层次发展,力争有新的突破,学校将对优秀的课题小组、指导老师、年级组进行奖励。
(七)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1、加强完善拜师带徒工作,学校要跟上检查,评出先进,树立典型。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发展的长远之计,把青年教师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青年教师创造一切发展的条件和成长的环境。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师带徒作用,跟踪听课、评课。提倡这些教师先听课,再研讨,后上课,并且要加强学习,真抓实干,尽快适应新环境、新要求,达到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
2、学校将开展“青年教师才艺大赛”活动(内容包括:上好一堂好课、设计一份经典教案、说课、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典型个案、主题班会、展示一次专业特长、亮出一项绝活等)、“青年教师理论学习研究会”活动,尽最大可能提供展示教学水平的舞台和外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尽快脱颖而出,担当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任。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100%成为合格教师,60%成为县级骨干教师,培养出县级学科带头人、县级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三、工程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9月—11月)2013年9月学习相关内容,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钟宝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11月份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公布学校《素质提升工作方案》,统一思想,加强认识,提高广大教师对《方案》实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12月—2018年9月)
学校把9月份定为理论学习月,充分理解《方案》的内容,吃透《方案》精神,为有效落实《方案》奠定基础,要求广大教师对照《标准》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每年三月份由个人申请各自达标教师的等级标准,学校组织验收,对学校验收合格的教师,推荐上报教育局,由教育局根据不同标准进行抽验或逐一验收。
(三)全面总结阶段(2018年10月)
根据学校五年来开展《素质提升工作》的情况,进行全面、具体、详细地总结,对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学校写出总结报告,上报教育局。
四、加强领导,确保教师素质工程的落实。
为确保教师素质工程的落实,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方案的实施,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力争三至五年的时间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3年9月
第五篇:如何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如何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对女性的思想、心理、文化和技能带来挑战和机遇。认清并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加大女职工知识化进程,优化知识和文化结构,提高专业技能,调整心态,是摆在女职工组织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此,提升女职工素质,既是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对女职工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女职工应具备的素质
女职工素质提升是以广大女职工的思想道德、法律素养、职业技能水平、创新思维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各单位女工组织要力争上好素质教育四大课,即:
1、思想道德素质课、2、科学文化素质课、3、职业技能课、4、身体和心理素质课。各单位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有所侧重开展教育、培训,以达到提高女职工文化知识、科技知识、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技能水平、保健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目的。
1、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具体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表现为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善于学习和了解单位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诚实守信,尽职尽责,优质高效创造性的完成任务。
2、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女职工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知识修养。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具备较好的文化知识,才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有较宽的知识面,知识是构成素质的基础,知识面过窄的人是素质不完善的人。因此,女职工必须克服不思进取等弊病,多读书看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3、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主要指专业技术和能力,包括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特殊能力(专业领域的专门能力)、创造能力(专业领域内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女职工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应专业的各种操作技能,同时女职工还要积极向素质的最高层次----创造性努力。努力成为具备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人才,善于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能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有关问题。
4、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主要指身体体质、精神状态、忍耐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顺境时不得意忘形,逆境时不灰心丧气,有成绩时不孤芳自赏,在受挫折时能扬鞭奋蹄,在困难面前,能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重开局面。
二、加强教育不断提升女职工整体素质
教育是基础,素质是关建,只有有了先进教育,才会有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只有有了先进教育,才能
有高素质的人才和职工队伍。因此,提升女职工素质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不断满足广大女职工求知欲望的有效举措。因此,提升女职工的整体素质要从社会努力、客观环境、外部条件和人的主观自觉努力等几方面着手:
1、观念转变与知识更新学习相结合。女职工本身的思想观念,必须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将学习与生存紧密挂起钩来,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使女职工能牢固树立起学习是自己的终身任务的观点。通过学习,尽快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竞争的要求,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职业道德教育与实施专业教育相结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广大女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因此,提高女职工素质,要引导女职工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同时,工会组织要对女职工实施专门的教育,这是一项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的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如为单位长远发展而制定的培训教育规划等等。
3、营造氛围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女职工成才氛围,在提拔用人问题上,要适当考虑女职工,从一定程度上讲,对女职工自身素质要求高了,其就会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同时,要建立女职工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鼓励女职工学文化、学技能,并为其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利用有效载体与强化岗位技能相结合。继续深入开展“女职工(巾帼)文明示范岗”和争创“十佳”竞赛活动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深入内涵和拓宽活动领域的同时突出活动重点,为女职工人才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不断强化岗位技能,把对女职工培训侧重点从适应本岗位、本工种、本行业的局限中解放出来,鼓励女职工不但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要。(葛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