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残疾人帮扶政策选编

时间:2019-05-13 17:2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市残疾人帮扶政策选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市残疾人帮扶政策选编》。

第一篇:成都市残疾人帮扶政策选编

社 会 救 助

★成都市困难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残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成都市困难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金发放办法‣(成残联„2013‟82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已认定为当地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和区(市)县认定的其他非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困难残疾人(以下分别简称低保对象和非低保对象)。纳入补助范围的非低保对象,其家庭人均收入标准由各区(市)县确定,但原则上为当地低保标准150%以内。

三、受助标准

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有条件的区(市)县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四、申报材料及申办程序

由残疾人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向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相关资料,填写申请表。村(居)委会对其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其中非低保对象需经家庭收入核对,其个人收入标准符合受助条件),组织民主评议并进行公示后,上报乡镇(街道)残联。乡镇(街道)残联初审后,报送区(市)县残联审批,然后报成都市残联备份。

五、发放方式

由乡镇(街道)残联按月计发给受助残疾人。

六、特别说明

(一)困难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金按规定不计入受助残疾人家庭收入核定范围。

(二)非低保申请对象需要家庭收入核对后符合补助条件。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41673

★成都市困难残疾人家庭居家生活设施补贴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残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房管局•成都市困难残疾人家庭居家生活设施补助金发放办法‣(成残联„2012‟81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纳入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政府安身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和土坯房改造对象的残疾人家庭,以及享受城镇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或租金补贴住房保障政策的低保、低保边缘等低收入残疾人家庭。

三、受助标准 每户1000元。

四、申报材料及申办程序

以家庭中残疾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名义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成都市困难残疾人家庭居家生活设施补助金申请审批表‣,并提供详细的家庭居家生活用品购臵计划。由村(社区)根据申报情况组织民主评议确定受助名单并张榜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或经核实异议无效后再报乡镇(街道)残联审核,由区(市)县残联审批。

五、发放方式

由区(市)县残联或乡镇(街道)残联一次性发放给受助残疾人现金补助或统一配发居家生活用品。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11028

成都市贫困残疾人临时救助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贫困残疾人特殊困难临时救助办法‣(成残联„2013‟70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一)受助对象: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的贫困残疾人。

(二)受助条件:

1.因患危重疾病(国家规定的重大疾病)住院治疗; 2.因交通事故或水灾、火灾、雷电、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造成人身意外伤害住院治疗的贫困残疾人;

3.其它特殊情况的贫困残疾人。

三、受助标准

(一)因患危重疾病(国家规定的重大疾病)或人身意外伤害住院治疗,造成家庭生活出现较大困难,经其它部门救助之后,仍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且其个人承担部分高于5000元(含5000元)的,按其个人承担住院治疗费用的30%进行救助,属于低保家庭或多残家庭的按40%进行救助,最高救助额度不超过10000元(含10000元)。个人不能提供其它部门救助资料的,个人承担部分按医疗经费总额的40%进行计算,再按其30%的比例实施救助。个人承担医疗费低于5000元(不含5000元)的不属救助范围。每个自然年度对同一个残疾人只能救助一次,不得进行多次救助。

(二)因交通事故或水灾、火灾、雷电、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家庭经济财产损失在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导致家庭生活暂时困难的,根据具体情况,经当地政府证明,给予500-5000元一次性救助金。

(三)其它特殊困难的,给予500-3000元的救助。

四、申报材料及申办程序

(一)申报材料:

1.救助对象书面申请书、村(社区)证明;

2.救助对象身份证、残疾人证复印件,其中救助对象为低保、多残家庭的,还需要分别提供残疾人证、低保证、户口本、结婚证复印件;

3.救助对象的“成都市医疗保险支付结算表”复印件; 4.救助对象的“成都市大病互助补充保险结算表” 复印件; 5.救助对象的“四川省医疗卫生单位统一住院费用结算票据”(未参保人员提供);

6.交通事故,需出具•交通事故裁定书‣,因肇事方逃逸的,需出具当地交管部门证明;

7.家庭财产受损的,需出具图片(影视)资料和当地政府证明; 8.其它部门救助依据;

9.申请省残联紧急救助的,上报材料需一式两份。

(二)申办程序:

凡申请“贫困残疾人特殊困难紧急救助资金”的残疾人,由残疾人或其监护人向该残疾人户籍所在乡镇(街道)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经核实并公示七天后,无异议者上报当地区(市)县残联;区(市)县残到民政、卫生等部门核实该残疾人已经享受的救助后提出意见,报市残联审批。

五、发放方式 成都市残联将审核确定的救助资金拨付相关区(市)县残联,相关区(市)县残联收到救助资金后,于7日内发放到受助人员手中。

联系处室:维权处 联系电话:84320687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一、救助依据

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的通知‣(财社„2010‟256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年满16周岁,车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和购买机动轮椅车相关凭证的下肢残疾人。

三、受助标准

每人每辆每年365元(中央260元,地方105元)。

四、申办材料及申办程序

(一)申办材料: 1.书面申请;

2.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复印件; 3.机动轮椅车发票凭证复印件,发票遗失者可凭村(社区)证明办理。

(二)申办程序: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填写燃油补贴申请审批登记表后交乡镇(街道)残联,乡镇(街道)残联初步审核后报区(市)县残联;区市县收集汇总登记表,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报市残联。

五、发放方式

成都市残联、市财政局将补贴资金拨至区(市)县财政部门。区(市)县财政部门商同级残联及时将补贴资金一次性发放到残疾人手中。

联系处室:维权处 联系电话:84320687

社 会 保 险

成都市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

一、补贴依据 •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第155号令)和成都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建立城乡贫困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补充补助金的通知‣(成残联„2012‟81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的城乡困难家庭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的智力、精神类残疾人,困难残疾人家庭中的学生儿童、残疾学生儿童和其他类伤残等级为一、二级的残疾人。

三、受助标准

符合资助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中,学生儿童、智力精神类残疾人和其他类别残疾人分别按照•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第155号令)和每年市人社局印发的•关于开展成都市成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的通知‣确定的个人缴费标准,残联给予全额资助。

四、申报材料和申办程序

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于每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工作开始前,由本人或者其法定监护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向户籍所在地的村(社区)提出书面申请;贫困残疾人家庭中的学生儿童、残疾学生儿童由学校和托幼机构统一组织向其所属区(市)县残联提出补助申请。村(社区)评议同意后,张榜公示;公示期满,乡镇(街道)残联审核,区(市)县残联审批,后上报市残联备案。

五、发放方式 区(市)县残联将经审批的资助对象名单,提交同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办理参保手续,并全额代缴医疗保险。市残联每年底将区(市)县残联上报的审批名单参保资金进行汇总审核,于当年11月底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下拨市级补助金。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11028

成都市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补贴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建立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补助金的通知‣(成残联„2007‟35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领取了工商营业执照从事个体经营,且按照城镇个体工商户参加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购买了基本社会保险,家庭人均收入为低保线2倍以内的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

三、受助标准 每人每年500元。

四、申报材料和申办程序 申请人持本人身份证、•残疾人证‣、工商营业执照及上年度个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凭证到乡镇(街道)残联提出申请,填写•成都市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补助金申请审批表‣,经乡镇(街道)残联审核后,张榜公示;公示期满,区(市)县残联审批,后报市残联备案。

五、发放方式

补助金采取先缴后补的原则,一年集中发放一次。区(市)县残联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下拨补助金,乡镇(街道)残联凭受助对象上年度缴费凭证一次性发放上年度全年补助金。区(市)县残联将经审核的资助对象名单花名册上报市残联,市残联根据确定的资助人数和资助金额,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下拨市级补助金。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11028

★成都市城乡残疾人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补贴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第155号令)和成都市残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关于资助城乡贫困残疾人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通知‣(成残联„2010‟52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符合•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第155号令)规定资助条件,且自愿购买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残疾人。

三、受助标准

每年按照市人社局、财政局确定的个人最低缴费标准,由残联按缴费标准的30%予以资助。

四、申报材料和申办程序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由本人或者其法定监护人持•残疾人证‣和缴费凭证到户籍所在地的村(社区)填写•成都市贫困残疾人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补助金申请审批表‣,村(社区)评议同意后张榜公示;公示期满,报乡镇(街道)残联审核,区(市)县残联审批,最后上报市残联备案。

五、发放方式

补助金采取“先买后补”的原则,一年集中发放一次。区(市)县残联将经审核的资助对象名单花名册上报市残联,市残联根据确定的资助人数,于当年11月底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下拨市级补助金。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11028

教育 帮 扶

★成都市残疾人自强助学金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残联、市教育、市财政局•成都市残疾人自强助学金发放办法‣(成残联„2013‟77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成都市家庭贫困的残疾学生、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子女、符合当地有关困难家庭认定标准的贫困残疾人家庭里的残疾学生。受助学生或其家人需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

三、受助标准

学前、小学每人500元/年;中学(中职、中专)1000元/年;大专3000元/年;本科4000元/年;研究生5000元/年。

四、申办材料及申办程序

由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向户口所在地社区、村委会提出申请,由社区、村委会对其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上报街道(乡镇)残联初审后,报送区(市)县残联审批。

五、发放方式

由发放对象所在乡镇(街道)残联负责发放到受助对象。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11028

就业 扶 持

成都市残疾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残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对残疾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成残联„2007‟39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正在从事灵活就业,参加了社会保险并足额缴费的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员。

三、受助标准

按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标准的70%给予全额补贴。连续补助三年。

四、申办材料和申办程序

(一)申办材料: 身份证、户口薄、•残疾人证‣、银行代扣社会保险费的扣款信息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缴费收据。

(二)申办程序:

申请人持相关材料到所在社区或街道劳动保障机构提出申请,填写•成都市残疾人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表‣。乡镇(街道)残联和劳动保障机构审核后,报区(市)县就业局、残联审批。

五、发放方式

各区(市)县残联根据确定的残疾人灵活就业补贴对象人数和补贴金额,汇总市县两级补助资金统一划拨至同级社保经办机构。

六、特别说明

对符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条件的残疾人应补尽补。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11028

★成都市残疾人创业扶持金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残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人社局•关于残疾人创业扶持金管理与使用的指导意见‣(成残联„2009‟122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本年度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的失业、无业残疾人和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及残疾人投资创办的企业(出资比例或合伙份额占80%以上)。

三、受助标准

(一)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自主创业残疾人,其企业招用残疾人占在岗职工10%以上,创业扶持金不超过20000元;招用残疾人5人以上且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的企业,扶持标准10000-50000元;对租赁场地的,可再给予5000-20000元的扶持,用于场地租赁、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方面的补助;

(二)对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并取得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残疾人(含农村休闲旅游服务如农家乐等),按照最高不超过100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对租赁场地的,再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元的场地租赁费扶持;

(三)对进入专门市场从事个体经营、在社区内从事个体经营或便民服务的残疾人,按照最高不超过30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

四、申办材料和申办程序

(一)申办材料:

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残疾人证‣、营业执照等的原件及复印件

(二)申办程序: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在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残联填写申请表,并出具相关证明和材料。街道(乡、镇)残联对申请项目及申请人的有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材料审核。确定推荐扶持的项目报区(市)县残联,经区(市)县和市残联组织审核确定。

五、发放形式

经批准为扶持对象的残疾人,到区(市)县或街道(乡镇)残联办理扶持资金或实物领取手续。

六、特别说明

为一次性扶持,不重复发放。扶持实物的折价计入扶持资金。对符合政府有关部门创业扶持条件并已得到扶持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对象,其扶持资金按“差额”确定。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41673

★成都市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种养殖业扶持

一、救助依据

•关于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成残联„2010‟126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的农村贫困残疾人或贫困残疾人家庭。

三、受助标准

市级补助资金标准为:二圈层每户400元/年,三圈层每户500元/年。各区(市)县根据扶持项目情况进行配套。

四、申办材料和申办程序

由残疾人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向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相关表册;由村(居)委会对其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进行公示,无异议或经核实异议无效后,上报乡镇(街道)残联。乡镇(街道)残联初审后,报送区(市)县残联审批,报市残联备份。

五、发放形式

区(市)县残联组织申请、审批工作确定补助对象和扶持方式后,统筹本级和市级补助资金一并划拨到相关乡镇(街道)残联,再由乡镇(街道)残联或所在村委会落实到残疾人。扶持形式包括为扶持对象提供免费技术培训,购买种苗(禽、畜)等。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41673

医疗康复保障

★成都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阳光救助”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阳光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办发„2011‟105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包括居住证),属于民政救助对象(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低保边缘家庭或者残联优先救助对象,经卫生部门指定的精神疾病医疗机构诊断,确诊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

三、受助标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档个人缴费标准参保。受助对象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费住院医疗救治,免费住院时间最长不超过90天,最高费用不超过7500元,免费住院医疗救治期间每日给予14元的生活救助。

四、申办材料和申办程序

(一)申办材料:

1.救助对象或其监护人身份证、居住证;

2.民政救助对象出具•低保证‣、•低收入认定告知书‣、五保户相关证明;低保边缘家庭出具收入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残联救助对象出具区(市)县残联以上残联系统认定的证明材料。3.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意见书‣。

(二)申办程序:

1.申请人或其监护人向户籍或居住地街道(乡镇)残联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成都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阳光救助申请表‣;

2.街道(乡镇)残联组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成都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阳光救助申请表‣的初审,后报区(市)县残联或民政部门审批。

3.属于民政救助对象的,报区(市)县民政部门审批,民政部门审批后交区(市)县残联备案;其余对象直接报区(市)县残联审批。区(市)县残联、民政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4.审批通过的,由残联发放“阳光救助卡”。民政救助对象的“阳光救助卡”为蓝卡,其余对象为红卡。“阳光救助卡”发放名单同时抄送同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五、费用结算

阳光救助费用原则上每半年结算一次。医疗保险按照“阳光救助”比例报销后,残联按相应比例与医院结算住院医疗费用和生活救助费用。救助费用由市残联与各区(市)县残联共同承担。

六、特别说明

“阳光救助”免费住院时间每年不超过90天,90天以后的医疗费用按现行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政策执行。一次性免费住院救助年度按出院时间所在年度确定。

联系处室:康复处 联系电话:84332371

★成都市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

一、保障依据

成都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关于印发<成都市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成人社发„2012‟5号)。

二、适用对象

有医疗康复需求的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三、康复范围及项目

(一)参保人员因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统器质性损伤,在本办法实施后被初次诊断(0—14周岁脑瘫儿童除外)为患以下病种且具备住院治疗性康复指征的,可到定点医疗康复机构进行住院治疗性康复:

1.神经系统损伤:脑出血或脑梗死、颅脑外伤、脊柱脊髓损伤、格林巴利综合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瘫、新生儿缺氧性脑病恢复期;

2.运动系统损伤:关节内骨折、髋关节、膝关节臵换恢复期。

(二)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参保人员进行住院治疗性康复期间所接受的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肢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

四、支付标准

(一)纳入基本医疗保障的医疗康复项目的限定支付范围按•成都市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医疗康复项目‣执行,项目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收费标准等按•成都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试行)‣执行。

(二)参保人员具备住院治疗性康复指征,在定点医疗康复机构发生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住院治疗性康复费用,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以下简称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其相关规定支付。

(三)参保人员符合康复治疗条件,在定点医疗康复机构不需要住院进行的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所发生的治疗性康复费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照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第一类病种的标准支付。

(四)参保人员在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属于本市城乡医疗救助对象范围的,其医疗费用再按城乡医疗救助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医疗救助。

五、就医及费用结算方式

(一)符合治疗性康复条件的参保人员,应在本市定点医疗康复机构进行治疗性康复。参保人员在一个疾病过程,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从首次介入康复治疗之日起90天之内的治疗性康复费用,其中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按该项目限定支付范围的规定执行。

(二)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康复机构发生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治疗性康复费用,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部分,由定点医疗康复机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进行结算;属于参保人员个人支付的部分,由个人直接与定点医疗康复机构结算。违反本市医疗保险政策和本办法规定的医疗康复费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定点医疗康复机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费用时,除提供基本医疗结算所需资料外,还需提供•成都市医疗康复治疗记录表‣。

联系处室:康复处 联系电话:84332371

“聆听世界”人工耳蜗助听工程

一、救助依据

•四川省“聆听世界”人工耳蜗助听工程实施方案‣。

二、救助对象及内容 年龄在1—6周岁,经专家组评估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的,配戴助听器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双侧耳蜗及内听道结构正常、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且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家庭有能力配合并能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的聋儿。同等条件下,优先救助贫困家庭聋儿。同时,7—17周岁,经听力语言康复后已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语前聋儿及18周岁以内的语后聋患者视经费情况予以资助。

三、受助标准

“聆听世界”人工耳蜗助听工程分为国家项目和省级项目两种。

(一)国家项目:为每名符合项目要求的聋儿免费提供中央财政统一采购的人工耳蜗产品一套,补助术前检查(复筛)、手术及术后5次调机(含开机)1.2万元和1.4万元的术后一学年(10个月)的康复训练费。

(二)省级项目:为每名符合项目要求的聋儿免费提供由省残联统一招标采购的人工耳蜗产品一套,补助术前检查(复筛)、手术及术后5次调机(含开机)1.2万元和1.4万元的术后一学年(10个月)的康复训练费。

四、申报材料及救助程序

(一)筛选与申报

1.自愿提出申请。聋儿家长或监护人到区(市)县残联自愿提出申请,签署•项目知情同意书‣,填写•四川省“聆听世界”人工耳蜗助听工程申报表‣,并附患者及其家长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件、家庭经济收入证明。

2.区(市)县残联进行推荐。各区(市)县残联负责对申请者家庭经济和教育能力进行评估和推荐,确保其能够长期接受术后康复训练。

3.到定点筛查机构进行初筛检查。定点机构依据项目筛选标准对申请者进行医学、教育等方面的初筛工作,符合筛选标准的推荐上报四川省项目办。

4.省项目办组织专家进行审核。确定初筛通过名单并予以7天的公示。公示期满后,将公示结果通知聋儿家长并准备复筛。对审批未通过者,告知具体原因。

(二)复筛和手术

1.复筛并签署康复协议。聋儿家长或监护人根据省项目办的安排到手术定点机构进行复筛,通过者与定点手术和康复训练机构签署康复协议交项目办公室存档。

2.安排手术。手术定点医院安排手术、开机、调机等事项,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报送省项目办、成都市残联。由成都市残联将相关情况反馈各区(市)县残联。

(三)安臵与康复

1.安臵。在救助对象开机2周内,将其安排到康复训练定点机构。2.开展康复训练。定点康复机构向救助者提供不少于10个月的适宜、有效的康复服务,并对救助者进行不少于3年的跟踪和指导。其中3—5岁的救助对象必须在康复机构接受至少一年的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天单训不少于30分钟:3岁以下或入普幼的救助对象可采取亲子同训、预约单训或及家庭指导等方式,接受至少一年的非全日制康复训练,非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包含家长指导),以确保康复质量。

联系处室:康复处 联系电话:84332371

四川省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程

一、救助依据

四川省残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等11家省级部门联合印发的•四川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实施方案‣(川残发„2011‟4号)和成都市财政局、市残联•关于印发<四川省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市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成财社【2012】208号)。

二、救助对象及内容 成都市救助对象为具有成都市户籍,0—12周岁,经“救助工程”项目专家技术指导组确诊为脑瘫且有康复潜力和康复价值,自愿申请的贫困家庭和福利机构内的脑瘫儿童。

三、受助标准

资助每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费不超过10000元;对确需进行手术矫治的,每名手术费补助不超过30000元;对确需适配辅助器具的,每名辅助器具适配费不超过5000元。

四、申办材料及救助程序

(一)申请并确定方案

1.申请人本着自愿原则,在区(市)县残联的安排下到省八一康复中心等省级定点机构,由省“救助工程”专家技术指导组专家确诊并提出治疗及康复服务方案,初步测算出患儿住院治疗期间所需的经费,作为确定救助金额时参考。

2.患儿家长填写•四川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程申请审批表‣,由县级民政部门对其家庭贫困状况进行认定后,县、市级残联进行审核确定救助金额,并在当地公示一周,将无异议者纳入救助项目,由市残联统一报省“救助工程”项目办备案。

3.福利机构内脑瘫儿童,由其主管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残联审核上报。由省“救助工程”项目办根据各地定点机构的分布和患儿的康复需求,提出康复治疗的建议意见。

(二)提供救助服务 康复定点机构按照方案实施手术治疗,开展康复训练,进行辅助器具适配。

(三)做好转介服务

承担任务的康复机构和当地残联、教育部门要做好脑瘫儿童早期康复与学前(义务)教育的衔接,在持续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为达到一定能力的适龄儿童争取上学的机会。

五、费用结算方式

由项目区(市)县向市残联申请清算,市财政根据清算结果拨付全年补助资金。

联系处室:康复处 联系电话:84332371

托养 服 务

成都市居家安养护理补贴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阳光家园计划‡的通知‣(成残联„2010‟76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一)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基本生活不能自理(表现为长期卧床或日常生活适应行为严重障碍,需专人长期照料)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处于就业年龄阶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为重点救助对象。

(二)属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或其家庭符合当地有关规定标准的困难残疾人家庭。“三孤”、“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中独自生活的贫困重度残疾人。

三、受助标准 最低每人每月100元。

四、申报材料和申办程序

(一)申报材料

•残疾人证‣、乡(镇)街道或村(社区)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等证明材料(•最低生活保障证‣或有关书面证明材料)。

(二)申办程序

由残疾人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到所在村(社区)提出申请,申请人所在村(社区)评议后确定初步人选,并公示5日无异议后报乡镇(街道)残联审核,乡镇(街道)再公示5日无异议后报区(市)县残联,由区(市)县残联审批确定发放对象。

五、发放方式

每半年发放一次,即每年6月30日、11月30日之前发放。

六、特别说明 进入托养服务机构的残疾人不再享受居家护理补贴。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41673

成都市残疾人托养机构补贴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阳光家园计划>的通知‣(成残联„2010‟76号)。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成都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残联兴办的公益性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接收成都市户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为主且正常运营三个月以上的托养服务机构。其中,市和区(市)县级托养机构需吸纳残疾人30人及以上,乡镇(街道)和社区级托养机构需吸纳残疾人10人及以上。

三、受助标准

托养机构补贴包括机构建设一次性补贴和托养服务补贴两部分。根据托养机构申报材料和具体情况由市残联审核确定。

四、申报材料和申办程序

(一)市级有关单位和组织兴办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向市残联提出申请。

(二)区(市)县有关单位及残联兴办、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向区(市)县残联提出申请,由区(市)县残联初审,征得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报市残联,市残联会同市财政局审核确定资助。

五、发放方式

一年发放一次。市级托养机构补助资金由市财政分别通过市残联和县级财政部门、残联组织拨付到受助托养机构。

六、特别说明

资助对象在年度内原则上不重复享受多级资助。

联系处室:教育就业处 联系电话:84341673

无障碍保障

贫困残疾人轮椅发放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需要以及年度工作安排。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的下肢重度(一、二级)残疾人。

三、申报材料和申办程序

持户口簿或身份证、•残疾人证‣自愿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残联提出书面申请,乡镇(街道)残联审核后报区(市)县残联审批,最后提交市残联备案。

四、发放方式

市残联按计划统一采购并发放到区(市)县残联,区(市)县残联组织发放。

联系处室:维权处 联系电话:84320687

成都市残疾人 居家无障碍改造工程

一、救助依据

成都市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需要以及年度工作安排。

二、受助对象及条件

具有成都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的重度(一、二级)残疾人。

三、受助标准

市级平均每户补贴1300元,有条件的区(市)县可适当提高标准。具体补贴标准视当年情况而定。

四、申报材料和申办程序

申报材料和申办程序由各各区(市)县残联自行制定。

五、改造方式

区(市)县残联按照市残联关于实施该项目的标准及要求,根据残疾人家庭实际制定改造方案,并统一组织招标,统一施工改造。

联系处室:维权处 联系电话:84320687

第二篇:残疾人有点政策

评定残疾军人残疾等级

▲服务对象:

(一)在服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退出现役的军人,在服役期间因病评定了残疾等级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

(二)因战因公负伤时为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

(三)因战因公负伤时为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四)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致残的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

(五)为维护社会治安同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致残的人员;

(六)为抢救和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致残的人员;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民政部门负责伤残抚恤的其他人员。

前款所列第(四)、第(五)、第(六)项人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应当认定视同工伤的,不再办理因战、因公伤残抚恤。

▲服务依据: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伤残抚恤管理办法》

▲服务条件:

(一)申请新办评定、补办评定残疾等级的对象必须是因战、因公致残;因病致残的,不能申请新评或补评残疾等级。新办评定残疾等级的,申请人应当在因战、因公负伤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三年内提出申请。

(二)申请补办评定残疾等级的,必须提供因战因公致残档案记载或者原始医疗证明。档案记载是指个人正式档案中由其所在部队作出的法定有效的涉及本人负伤原始情况、治疗情况及善后处理情况的书面记载。其中,职业病致残需有直接从事该职业病相关工作经历的记载,医疗事故致残需提供军队后勤卫生机关出具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原始医疗证明是指军人服役期间由其原所在部队军以上单位指定的军队医院出具的能说明其致残原因的《病情诊断书》、《出院小结》、正式病历或者正式的病情检查、实验分析记录。

(三)原评定残疾等级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原残疾情况发生严重恶化,致使原定残疾等级与现残情明显不符者,可申报调整残疾等级。▲服务程序:

(一)退出现役的军人申报评残须具备材料

1.个人要求评残书面申请,内容包括:入伍时间,退伍时间,负伤时间、地点、部位、原因及详细经过,在部队未评残原因等情况或残情恶化情形。个人申请须由本人亲笔签名或盖章(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

2.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查评定残疾等级申请后出具的负伤时间、地点、部位、原因及详细经过或残情恶化情形的书面意见;

3.两个以上战友提供的能够直接证明其因战因公负伤情形的证明,及证人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证人身份的证明材料;

4.申请人近期二寸免冠彩色照片4张及身份证复印件; 5.因战因公致残档案记载或者原始医疗证明。档案记载或原始医疗诊断证明中不仅要有负伤事实记载,且须有能认定的因战因公受伤的情形表述。应尽可能提供原件;若确实无法提供原件的,应由档案保管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在复印件上加盖印章;档案原件及复印件一般由县级民政部门直接从档案保管单位获取;

6.《退伍(转业、复员)军人登记表》; 7.《评定、调整伤残等级审批表》;

8.市州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残疾情况的检查诊断结论以及医疗卫生专家小组出具的残疾等级医学鉴定意见(职业病鉴定由各市州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或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出,精神病鉴定由市州民政部门主管的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作出),该意见必须由三个以上医疗卫生专家签字,并加盖复退军人残情鉴定专用章;

9.申请调整残疾等级的,须有原批准残疾等级的申报审批材料、档案记载材料和原残疾证件,本人认为残疾情况与原残疾等级明显不符的医疗诊断证明;

10.县(市、区)民政部门的评残申报审查综合报告。11.申报材料中姓名不一致的(包含同音不同字),应由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相关证明。

(二)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申报评残须具备材料

1.个人要求评残书面申请,内容包括:参加工作时间,退职时间,因战因公负伤时间、地点、部位、原因及详细经过或残情恶化情形,个人申请须由本人亲笔签名或盖章;

2.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查评定伤残等级申请后出具的负伤时间、地点、部位、原因及详细经过或残情恶化情形的书面意见;

3.两个以上现场证人提供的能够直接证明其因战因公负伤情形的证明,及证人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证人身份的证明材料;

4.申请人近期二寸免冠彩色照片4张(人民警察须着制式服装)及身份证复印件;

5.负伤(残情恶化)时治疗医院的整套医治原始病历复印件(含出院小结,须加盖病案保存单位印章);

6.《评定、调整伤残等级审批表》;

7.市州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对伤残情况的检查诊断结论以及医疗卫生专家小组出具的残疾等级医学鉴定意见(职业病鉴定由各市州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或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出,精神病鉴定由市州民政部门主管的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作出),该意见必须由三个以上医疗卫生专家签字,并加盖复退军人残情鉴定专用章;

8.县(市、区)级以上编制部门出具的说明其负伤时所在单位、所属编制性质的证明;

9.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的县级以上政治机关审查认定其负伤性质的证明;

10.属于交通事故负伤的,须有县(市、区)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11.属于因医疗事故致残的,应提供相关机构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

12.申请调整伤残等级的,须有原批准伤残等级的申报审批材料和原伤残证件,本人认为伤残情况与原伤残等级明显不符的医疗诊断证明;

13.县(市、区)民政部门的评残申报审查综合报告。

(三)其他人员申报评残须具备材料 其他人员是指符合《伤残抚恤管理办法》(民政部第34号令)第二条第(四)、(五)、(六)款条件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不能认定视同工伤的人员。

1.个人要求评残书面申请,内容包括:因战因公负伤时间、地点、部位、原因及详细经过;调整残疾等级的,须详细说明残情恶化情形,个人申请须由本人亲笔签名或盖章;

2.申请人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查评定伤残等级申请后出具的负伤或残情恶化情形的书面意见;

3.两个以上现场证人提供的能够直接证明其因战因公负伤情形的证明,及证人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证人身份的证明材料;

4.参战参训民兵民工,须县(市、区)级以上人武部门或团级以上预备役部队出具的参战参训负伤证明和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证明材料;为维护社会治安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致残或为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致残的无工作单位人员,须县(市、区)级以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等机构出具的说明其身份、负伤时间、地点、部位、原因及详细负伤经过的证明;

5.为维护社会治安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致残的无工作单位人员,须有公安部门对犯罪嫌疑人所作的讯问笔录、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以及相关材料等;

6.申请人近期二寸免冠彩色照片4张及身份证复印件; 7.负伤(残情恶化)时治疗医院的医治原始病历复印件(含出院小结,须加盖病案保管单位印章);

8.《评定、调整伤残等级审批表》;

9.市州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对伤残情况的检查诊断结论以及医疗卫生专家小组出具的残疾等级医学鉴定意见,该意见须有三名以上医疗卫生专家签字确认,并加盖复退军人残情鉴定专用章;

10.申请调整伤残等级,须有原批准伤残等级的申报审批材料、档案记载资料和原伤残证件,本人认为伤残情况与原伤残等级明显不符的医疗诊断证明;

11.县(市、区)民政部门的评残申报审查综合报告。

第三篇:残疾人政策

残疾人政策:

一、残疾人证办理:第一次申办残疾人的申请人(18岁以下或智力.精神病必须由法定监护人)均需持申请人身份证号、户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三张向户口所在地县残联提出版整申请。建档立卡的残疾人免费进行医学鉴定。一般需要10个工作日,申请人即可到县级残联领取残疾人证。

二、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

1.申请人工耳蜗或助听器救助项目的听障儿童到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残联登记,然后到新乡市聋儿语训分中心接受基本条件预选,确认后到指定医院接受医学、教育筛查,符合项目要求的进行人工耳蜗手术或验配助听器。

2.申请康复项目的脑瘫、智力、孤独症儿童到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残联进行登记后,可申请选择康复训练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每年的康复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

三、残疾人求职登记:有延津县常住户口,年龄在16-59岁之间的持证残疾人,携带本人身份证、残疾人(专业证书、证件),可到户口所在地的县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

四、双项补贴:

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为具有新乡市常住户口、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持证残疾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

2.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为具有延津县常住户口、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持证重度残疾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

五、残疾人职业培训:凡有延津县常住户口、年龄在16-59岁之间的持证残疾人,携带本人身份证、残疾人证复印件各一份,可到户口所在地的县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登记。

六、器具发放:需要提供残疾证、身份证复印件各两张,根据残疾类别与等级需求填写器具发放表。

七、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1、我县建档立卡残疾人,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登记为一级、二级的重度残疾人;2、实施无障碍改造的残疾人家庭应当拥有非租借的固定住房(有产权包括宅基地、长期居住或者公租房),住房具备改造条件;3、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依赖性强,有无障碍改造需求。

改善残疾人居家环境,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适度解放重度残疾人家庭生产力,为残疾人实现脱贫创造条件。由县统筹整合资金,根据实际改造需求,灵活掌握改造标准。

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排查到位,摸清底数,按照条件严格筛选收益对象,兼顾各类别残疾人,并优先照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别困难家庭。

残疾人政策落实情况:

一、是残联工作。明确2名街道残联专职委员负责残联全面工作,建立健全了《残联工作制度》、《残联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将残联工作全面深入村、组,确保更便捷、高效、快速的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

二、是规范管理。反复入户调查核实残疾人基本信息,重点调查残疾人家庭收入支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与救助、住房、已享受基本服务和需求情况等方面信息,严格把关,准确掌握残疾人动态,对符合办理《残疾证》的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促进残疾人事业数据支持,便于对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扶残助残、教育培训。制定贫困残疾人帮扶实施方案,在全街道社区开展“一助一、一助多、送温暖”贫困残疾人帮扶活动,为贫困残疾人物质和精神上提供很大的援助,也使残疾人深切感受党及社会各界给予的关怀和温暖。

四、是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微信、进村入户及利用赶集日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在宣传工作中,认真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宣传活动。

第四篇:成都市入户政策

成都市入户政策、购房入户——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

1、《入户申请表》

2、入户人员户籍证明(或户口簿)、入户人员居民身份证

3、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不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4、入住证明或门牌号证明

5、房屋产权证或经房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一次性缴款发票或按揭合同、连续6个月以上的按揭银行交款凭据(原件和复印件)、房管局《房屋信息摘要 》

前置条件:在我市中心城区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并且实际居住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且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我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平米/人)水平。

二、暂住入户--在我市暂住满2年入户

1、《入户申请表》

2、IC卡暂住证(含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

3、入户人员户籍证明(或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不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5、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6、省、市、区社保部门出具最近两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综合社会保险)明细表(原件)

前置条件:在我市暂住满2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且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我市城镇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16平米/人)。

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入户

1、《入户申请表》;

2、毕业证或职称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省人事厅、市人事局或高新区人事局出具的进入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人员联系函(原件);

4、入户人员户籍证明(原件)或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5、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6、住房证明或入户地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7、申请配偶、未成年子女随迁或投靠。

前置条件: 在我市中心城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在郊区(市)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以及因经济建设需要引进的各类人才,年龄45周岁以下(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并在我市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市外人员。

四、投资入户

1、《入户申请表》;

2、投资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企业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

4、企业税务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

5、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原件和复印件);

6、入户人员户籍证明(原件)或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7、申请配偶、子女随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8、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前置条件:在我市中心城区投资5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投资30万元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且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我市城镇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16平米/人)。

五、纳税入户

1、《入户申请表》;

2、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3、企业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

4、企业税务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

5、纳税情况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6、入户人员户籍证明(原件)或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7、申请配偶、子女随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前置条件:在我市中心城区兴办企业,向本市税务部门连续两年累计纳税达3万元或一年内纳税达2万元,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且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我市城镇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16平米/人)。

六、经营入户

1、《入户申请表》;

2、商业用房、办公用房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3、户籍证明(或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不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5、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前置条件:在成都市一次性购买40万元以上的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的外地人员,也可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且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我市城镇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16平米/人)。

七、新生婴儿入户

1、《入户申请表》;

2、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原件)

3、计划生育证或准生证(原件)

4、父母亲结婚证(原件和复印件);

5、父(母)亲的居民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前置条件:计划内新生婴儿

八、离(退)休人员投靠配偶、子女入户

1、《入户申请表》;

2、入户人员户籍证明或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亲属关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4、离(退)休证(原件和复印件);

5、住房证明或入户地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前置条件:非本市五城区及高新区范围内的离、退休人员要求投靠户籍在本市的配偶、子女及随迁配偶和子女。

九、无职业人员夫妻投靠入户

1、《入户申请表》;

2、投靠人户籍证明或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结婚证两本(原件和复印件);

4、住房证明或入户地户口簿及被投靠人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5、投靠方需提供无职业证明(失业证、待业证、下岗证等)(原件和复印件);

6、具有稳定生活来源证明(原件)。

前置条件:公民结婚后有固定住房和稳定生活来源,可投靠配偶迁入(含非农业人口投靠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投靠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投靠非农业人口,户口迁入后一律登记为非农业人口)。【注:如被投靠方系通过购房、暂住满2年、小城镇、投资、引资等入户本市的,投靠方需经5年后方可投靠】

第五篇:残疾人就业政策

skip to main1.网站无障碍声明 2.邦邦听图客户端下载 3.语音版

4.网站浏览辅助工具 5.简体版 6.繁体版 7.ENGLISH 8.设为首页 9.加入收藏 10.旧版回顾

 第二代残疾人证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事业统计管理系统 信息报送系统 邮件服务系统

首页 残联概况 领导简介 机构设置 事业发展 文献中心 政策法规 业务频道 事业统计 服务指南 简报

理论研究 维权 组织建设 康复 社会保障 就业              扶贫 教育 宣传文化 体育 国际合作 财务经济 人事 党建 信息化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就业>>研究与交流

就业优先战略下的残疾人“劳动保障型就业”探讨

2011-10-22 【字体 :大中小】 【打印】

就业是民生之本,权益之基。目前我国有残疾人8300多万,处于就业年龄段(男16-59岁、女16-54岁)的残疾人近3200万,其中农村2400万、城镇770万,城镇在业残疾人441万、不在业残疾人329万。扶持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有利于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其自身权利并体现其社会价值,使更多残疾人从依靠国家、社会和亲属救济供养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在当前国家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新形势下,如何尽快实现残疾人就业由“劳动安置型”向“劳动保障型”转变,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层次和保障水平,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一、以劳动福利型为基本特征的残疾人就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救贫济残,保障残疾人生活。城镇扶持有劳动能力的无业残疾人参加各类生产自救组织,对于暂时无法就业的给予救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党和政府重视扶持下,全国各类以安排残疾人为主体的福利性生产单位一度发展到2.8万个,同时依托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等残疾人组织,帮助盲人、聋哑人参加生产劳动。自1962年到“文革”结束前,残疾人就业工作受到较大影响。“文革”结束后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集中安置为主的残疾人就业模式得到了恢复。据统计,1979年全国仅有福利企业1106家,安排残疾职工4.82万人;到1989年全国已拥有各类福利企业达4.16万家,安置残疾职工71.9万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福利企业增幅达20%,残疾人职工年增近5万人,集中就业成为这一时期残疾人就业的主渠道。

1982年联合国确定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制定了《关于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87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50%,农村残疾人在业率达到60%,分散在普通单位就业的残疾人,平均占职工总数的0.93%;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正式成立;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在全社会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1992年,国家计委、劳动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在上海等8个城市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和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试点。这些措施有力地落实了我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指导方针,并通过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保护措施,进一步拓展了残疾人就业渠道,丰富了就业形式。“九五”末,全国城镇残疾人就业达到331万,其中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个体及自愿组织从业占70%。

1988年,邓朴方同志在中国残联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了发展“劳动福利型”残疾人事业的论断,其核心就是把就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解决残疾人问题的关键、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实现残疾人劳动权益的根本,其具体内涵是政府为主导,乡镇企业、街道企业和福利工厂为支柱,有组织地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使残疾人就近就便得到服务,并解决残疾人温饱,提高其经济和社会地位,从而开拓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

二、当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发展特点和主要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税务总局、工商局、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84号),要求进一步制定、完善有关法规和扶持政策,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全面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大力扶持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稳定、搞活集中就业,推动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初步形成了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和个体就业为主的多元化就业格局,城镇实际在业人数达到440万以上,农村在业残疾人稳定在1700万,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①建立了政府主导、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的机制。先后实施了残疾人事业的4个五年计划和残疾人就业配套实施方案,残疾人就业纳入国家计划,《残疾人保障法》修订、《就业促进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颁布实施,残疾人就业逐步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②就业方式更加多样,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按比例就业覆盖面不断加大,残疾人就业的行业职种更加多样;残疾人集中就业由各级政府兴办的福利企业,扩展到各种所有制福利企业和其他福利性的事业单位;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人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0万猛增到200余万。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成为残疾人就业新的增长点。精神、智力残疾和重度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等辅助性就业进入探索实践阶段。

③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得到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达到2.9万名,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达到3094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十一五”期间,共有376万(人次)城乡残疾人得到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有近50万(人次)取得各类职业资格。

④培养和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自强创业人和“能工巧匠”。通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残疾人达百余人,并在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为国争光,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也日益改善。

我国残疾人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和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①与社会总体就业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城镇尚有近1/3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未能就业,登记失业率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残疾人就业地区差异明显,不同残疾类别就业也不平衡。②稳定性差,工资收入水平和劳动保障水平较低。城镇残疾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人数和保险种类明显低于城镇职工参保的平均水平。

③残疾人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亟待提高。各地普遍存在残疾人不能适应按比例就业岗位要求的情况,灵活就业的残疾人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也较差。

④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仍亟须改善。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残疾人仍存在歧视和偏见,就业机会不平等,同工不同酬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推进残疾人“劳动保障型就业”的思路和建议 “十一五”中后期,特别是以2008年为历史节点,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全国人大批准《残疾人权利公约》,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6个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9号),为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实施残疾人“劳动保障型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理论基础。“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提供了特殊的历史性机遇。

“劳动保障型就业”,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法律、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等支持性措施,通过建立竞争性就业和保护性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来实现残疾人充分就业。实施“劳动保障型就业”,有利于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并得到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主要建议如下。

1、强力推进按比例就业成为“劳动保障型就业”主渠道。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是我国法定的一项特殊就业制度,但由于用人单位认识不到位,有些地方的用人单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数额低于使用残疾人的用工成本,目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人数不到城镇残疾人就业总数的1/3,未安排或安排比例不足的用人单位仍占相当数量;近年来作为代偿性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数量不断增长,这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但却偏离了督促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原意。必须完善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扩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这是目前残疾人就业比例最低、人数最少的领域。按比例就业制度的核心是实行岗位预留,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十二五”期间,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尽快建立完善以残疾人岗位开发、就业申报及公示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岗位预留制度,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各类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

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和刚性约束。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般都采取制定“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和严厉的经济处罚措施来保障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而我国将各地社会平均工资作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基数,仅接近安排1名残疾人的用工成本,造成“交金不安人”用人单位大量出现。鉴于此,应加大奖惩力度,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可以提高资金奖励、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的标准;对完成安置情况差的单位,可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基数提高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4倍。通过激励机制,使用人单位在“安人”与“交金”之间作出理性选择。

降低残疾人用工成本,促进用人单位岗位开发。逐步建立完善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和职业鉴定标准,制定残疾人就业岗位开发目录,为企业提供岗位支持补贴及服务,如无障碍就业环境(工位)改造补贴、无障碍员工生活设施改造补贴,免费手语辅助服务,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及导盲犬等服务。

2、将公益岗位就业拓展为“劳动保障型就业”新渠道。当前残疾人就业的一个难点是长期失业的特困残疾人,需要由政府直接实施就业援助,开发适合这部分残疾人就业的公益岗位。例如2010年1月以援助登记失业残疾人为主题的“全国就业援助月”就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将政府购买的公益岗位明确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作为拓展残疾人就业的一项刚性政策。考虑当前残疾人就业的特殊困难,具体比例应不低于当年本地公益岗位开发总数的30%。

为促进残疾人在公益岗位上稳定就业,应保障其基本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或平均工资水平,并为其提供社会保险补贴。有条件的地方还应为其提供额外的岗位补贴,并在规划社区服务网点时,提供岗位预留和租金补贴。残疾人公益岗位开发的重点应放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领域,将街道、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纳入公益岗位开发,享受政策优惠。

3、完善鼓励小型企业、服务业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

2007年开始实施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将安排比例和人数符合条件的各类社会单位及残疾人盲人按摩机构、工(农)疗机构、辅助性工厂等统一为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扩大了集中就业税收优惠的政策优惠面。但政策实施后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不少地方福利企业大幅减少,残疾人集中就业规模急剧萎缩。究其原因:

①政策规定按就业残疾人人头减免税收上限较低,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②政策设置了吸纳10名残疾人就业才能享受优惠的人数下限,阻碍了小企业和微小服务业企业的进入;

③精神残疾人仅能在封闭式的工(农)疗机构参加生产劳动,一些福利企业纷纷清退此类残疾人员工。

为解决以上问题,应适当调整完善有关政策规定。将现有固定按就业残疾人人头减免3.5万元/年的税收优惠上限规定,改为原政策中已有的按上一当地平均工资标准6倍的动态上限规定。这既有利于实现税收优惠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用工成本相适应,也给用人单位一定的利益空间,鼓励更多的企业吸纳残疾人集中就业。

降低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准入门槛,可将10人的下限修改为3-4人,鼓励小型企业、微型服务业企业和社区盲人按摩站点进入吸纳残疾人集中就业领域。

取消对精神残疾人就业的政策限制,鼓励康复后稳定期的精神残疾人实现弹性就业,鼓励托养服务机构、辅助性工厂、工(农)疗机构多安排精神残疾、智力残疾及重度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4、实施残疾人创业带头人工程。从中国残联近期对相关省(区、市)的调研来看,残疾人创业带头人普遍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创办福利企业、社区服务机构、工艺品作坊,建立农村残疾人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带动残疾人就业,平均1个创业单位带动80-100人实现就业,最多可达上千人。各地都应积极扶持残疾人能人大户自主创业,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

对残疾人能人大户和残疾人就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应重点给予特惠性贴息贷款扶持,对福利企业合适的产品落实政府优先采购、专产专营等特惠政策,帮助此类企业做大做强。

依托地方各级残联、残疾人专门协会,整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的创业就业政策、扶贫开发项目、康复扶贫贷款、创业指导培训等资源,帮助具备条件的残疾人带头创业,并通过组织残疾人创业就业合作社、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残疾人社区服务及家庭服务连锁机构等带动残疾人就业,同时将落实到人头的小额信贷、小额扶持资金由残联、残协组织采取联合担保、提供信用连保、建立贷款风险基金等方式予以整合,整体投入创业带头人项目,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扶持其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树立残疾人创业典范,广泛宣传残疾人创业能力和特殊比较优势,倡导对残疾人创业带动就业予以帮扶。

5、为自主择业、灵活就业残疾人提供稳定保障。目前城镇就业残疾人中近50%是个体就业、自主择业和灵活就业,他们的社会保险和救助问题日渐突出,就医、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特殊困难。对此,应在调查摸清情况的基础上,予以分类指导和针对性社保帮扶。可引导非正规就业残疾人按照个人缴费能力和意愿,选择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城镇职工保险或新农保、新农合等,尽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对在城镇工作满十年以上的农村非正规就业残疾人,应享受社保接续服务,或整体纳入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社会保障。

6、加快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突出培训促就业工作,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加强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服务效能。

将残疾人培训促就业纳入政府专项就业促进项目,围绕用人单位和残疾人就业需求开展个性化培训,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并逐步提高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的补贴标准,用足用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加大对中高等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应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的“双证”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补贴制度,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水平和就业率。

作者:国务院研究社会发展司副司长 乔尚奎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 李 坤

【字体:大中小】 【打印】

  

 

联系我们

网站无障碍声明 Copy©2000-2013

www.xiexieb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中国残联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 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22942号

 

合作单位:新华网 IBM(中国)看汉科技

无障碍支持单位:哈尔滨亿时代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下载成都市残疾人帮扶政策选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市残疾人帮扶政策选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残疾人的一些政策

    河北保定工业园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收残疾人就业。近日,工业园区、区残联组织50多名残疾人来到北方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瑞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唐钢板材有限公司参观......

    农村残疾人政策

    您好,针对您咨询的问题答复如下: 农村精神残疾人享受的政策和办理规定:一、精神残疾人免费用药。办理程序:(1)本人或监护人携带身份证、残疾人证复印件一式三份,每年3月底到所在镇......

    优秀残疾人就业培训心得体会选编

    优秀残疾人就业培训心得体会选编王奇我出生在团风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体弱多病,属于早产儿,医院诊断为轻微脑瘫,五岁才学会走路,手脚也不太灵活,家里人让我好好读书也花光了......

    科技创新政策文件选编

    科技创新政策文件选编 南京市栖霞区科学技术局 南京市栖霞区知识产权局 二○一三年十月 1 目录 1、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苏科高〔2013〕260号 .................

    成都市各区的政策

    关于入驻3G项目的企业 可申请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综合考虑成都市各区对于新办企业的招商引资政策,结合新都政府发布的的《新都区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特制定关于我公......

    成都市购房入户政策

    成都市办理购买商品或二手住房 和暂住期满2年入户须知 一、购买商品或二手住房入户 前置条件: 在我市购买商品房(含二手房)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配偶、未......

    大学生帮扶政策

    71.高校毕业生怎样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 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践,接受普遍的创业教育,以系统学习创办企业的知识、完善创业计划、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

    残疾人享受政策(合集五篇)

    残疾人享受政策汇编 申请办理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的条件、申请材料、申请程序和补助标准 补助条件:具有本市户籍、年龄不满十六周岁、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