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残疾人帮扶工作的几点思考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研究探索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今年上半年,钟埭街道残联就残疾人帮扶脱贫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基层,走村串户进行调研,基本摸清了贫困残疾人生活现状的底数,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钟埭街道残疾人事业
发展的基本状况 钟埭街道现有残疾人900多人,占全街道总人口的 2.1 %。其中语言残疾的 68 人,智力残疾的 72 人,肢体残疾的 682 人,视力残疾的 67 人,精神残疾的 78 人。近年来,在开发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以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为目标,把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提高残疾人参与、共享作为街道残联工作的第一任务,通过建章立制,密切协作,积极配合,抓重点,攻难点,开展了大规模的残疾人帮扶工作。
1、残疾人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食其力,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为切实抓好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率,街道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培训,强化就业服务与指导,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对残疾人集中就业的福利企业实施税收减免和优惠扶持政策,依法推行按比例就业。全街道有7家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人就业425人,占街道残疾人总数的40%左右;同时抓好按比例就业工作,钟埭街道大小企业有500多家,街道残联克服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等困难,按照《按比例就业实施办法》,对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核对,促进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为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开辟途径,共安置残疾人就业约300多人。
2、残疾人基本生活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残疾人扶贫工作,做好特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困难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目前,钟埭街道有129户(138人)残疾人家庭落实低保,占街道低保户的40%。对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开展“爱心”助学结对活动,街道残联认真组织、牵头落实市有关部门及街道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结对助学,每年落实助学结对10多户,资助资金1万多元,帮助贫困残疾家庭子女实现受教育的权利。对因病暂时遇到困难的残疾人家庭给予临时救济,去年街道共发放残疾人家庭救济款45人次2万余元,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解决了残疾人实际生活中的燃眉之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做好残疾人托养所工作,目前街道有8名孤老残疾人寄养在托养所,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3、残疾人扶贫脱贫工作进一步巩固。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钟埭街道高度重视残疾人帮扶、脱困工作。针对农村残疾人缺技术、少信息的情况,近年来,钟埭街道会同农技部门开展了各种残疾人种养殖业培训班,向残疾人传授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和花卉苗木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使他们通过一技之长实现脱贫致富。针对农村部分残疾人年龄偏大、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实际情况,街道残联积极扶持、巩固发展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通过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销售上帮助,目前全街道有三个扶贫基地,共安置残疾人22名,通过扶贫基地使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达到自食其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4、残疾人危房改造妥善落实。钟埭街道把改善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扶贫建房”、“安居工程”等项目,通过调查摸底实地走访,对经济来源少缺乏劳力、房屋破旧的残疾人家庭落实“安居房”改造,在经济上采取“上级部门补一点、街道财政拨一点、村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筹资办法,为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近年来,已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0多万元,有 10 户贫困残疾人通过危房改造搬进了新居。
二、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就业困难。与一般健康人相比,残疾人由于生理上的障碍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就业、参与社会、适应竞争环境和抵御风险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就业与再就业难度很大,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必须依靠社会救助。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福利企业吸纳残疾人的能力萎缩,存在福利企业有意无意地虚报或多报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的情况,使部分福利企业在没有承担相应安置任务的情况下,仍然享受了优惠政策。部分单位对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认识不足、不配合,没有上升到执法的高度去履行义务,存有抵触情绪,有些单位既不安置残疾人又不缴纳保障金。
2、部分农村残疾人无法享受农村低保政策。由于农村低保是以家庭为单位统计年人均收入的,在年人均收入高于2000元以上的残疾人家庭中,按规定其家庭成员是不能享受低保的,而这类家庭,有的总收入并不高,对于只有部分劳动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对已纳入低保户的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最
第二篇:关于加强残疾人帮扶工作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毋庸置疑,其中包含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平等协调发展。近年来,钟埭街道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立足残疾人工作实际,在残疾人组织建设、扶贫助残、康复教育、就业培训、宣传文体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街道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坚持多措并举,合力扶弱助残,残疾人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存环境明显改善。钟埭街道现有残疾人 856人,其中视力残疾89人,听力语言残疾75人,肢体残疾464人,智力残疾117人,精神病残疾96人,综合残疾15人。残疾人占街道总人口的2%。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结对帮扶、培训就业、政策保障、创业引导等多种途径和举措,不断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改善生存环境,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康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由于身体残疾影响了生产劳动,使许多家庭因残致贫,尤其是农村残疾人更明显,特困、贫困残疾人口较多。通过几年来的扶贫攻坚,“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已纳入低保的残疾人共有165人,占低保总人数的25%,99%以上残疾人住上砖瓦房。部份残疾人自强、自立,通过自身努力或外界援助,逐步摆脱贫困,生存状况好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困人口逐年减少。
(二)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规性文件。通过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在大部份村得到具体落实,使绝大多数残疾人得到实惠,增强了残疾人生存愿望,促其家庭的生活改善,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整体步伐,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三)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通过每年的“助残日”等重点活动,呼吁、引导全社会关心、理解帮助残疾人,使扶残助残的社会风气在街道蔚然成风。不仅解决了残疾人的一些实际困难,同时也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社会地位,通过开展与贫困残疾人家庭“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将贫困残疾人家庭列入街道帮扶活动的重中之重。对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开展“爱心”助学结对活动,街道残联认真组织、牵头落实市有关部门及街道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结对助学,每年落实助学结对50多户,资助资金2万多元,帮助贫困残疾家庭子女实现受教育的权利。对因病暂时遇到困难的残疾人家庭给予临时救济,去年街道共发放残疾人家庭救济款56人次 1.68万余元,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解决了残疾人实际生活中的燃眉之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和温暖。
二、扶残助残工作存在的问题。当前,在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残疾人生存状况虽有一定改善,但与健全人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成为社会最弱群体。
(一)残疾人生活状况落后于社会发展水平,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保障不稳定。钟埭街道现有贫困户430户,其中残疾人贫困户约占35%。特别是一家有多位残疾人,家中又无强劳动力的家庭,其生活十分困苦,一部分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生活保障不稳定。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占27%(主要是年老年幼及重度残疾人),而其中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比例达到了5%,这部分人的生活十分困难,处于极贫状态。这里既有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低保标准的残疾人,也包括本人收入低于低保的残疾人。此外,尚有大量生活在略高于低保水平但依旧非常困难的低保临界残疾人群体,需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二)残疾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一般健全人相比,残疾人由于生理上的障碍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就业、参与社会、适应竞争环境和抵御风险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就业与再就业难度很大。已就业的残疾人,也还普遍存在着收入偏低、工作稳定性差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部分单位对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认识不足、不配合,没有上升到执法的高度去履行义务,存有抵触情绪,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缴工作难度较大;二是社会上仍然存在对残疾人的偏见,认为残疾即残废,健全人还在下岗,残疾人谈何就业?没有为残疾人创业提供平等的环境,人为地切断了残疾人依靠自己奋斗的渠道。
(三)残疾人医疗康复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相对于其他生活问题,残疾人患病尤其是重大疾病是最大的生活风险。残疾人存在看病难、治伤难的问题。一部分经济困难的残疾人有病不去看,怕花钱,花不起钱,从而导致丧失劳动能力,使家庭更加贫穷,“穷—病—穷”,形成恶性循环。
(四)残疾人群体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造成残疾人综合素质差,信息封闭,还养成一部分残疾人安于现状,缺少自立的惰性。
第三篇:关于加强残疾人帮扶工作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毋庸置疑,其中包含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平等协调发展。近年来,钟埭街道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立足残疾人工作实际,在残疾人组织建设、扶贫助残、康复教育、就业培训、宣传文体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街道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坚持多措并举,合力扶弱助残,残疾人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存环境明显改善。钟埭街道现有残疾人 856人,其中视力残疾89人,听力语言残疾75人,肢体残疾464人,智力残疾117人,精神病残疾96人,综合残疾15人。残疾人占街道总人口的2%。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结对帮扶、培训就业、政策保障、创业引导等多种途径和举措,不断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改善生存环境,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康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由于身体残疾影响了生产劳动,使许多家庭因残致贫,尤其是农村残疾人更明显,特困、贫困残疾人口较多。通过几年来的扶贫攻坚,“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已纳入低保的残疾人共有165人,占低保总人数的25%,99%以上残疾人住上砖瓦房。部份残疾人自强、自立,通过自身努力或外界援助,逐步摆脱贫困,生存状况好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困人口逐年减少。
(二)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规性文件。通过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在大部份村得到具体落实,使绝大多数残疾人得到实惠,增强了残疾人生存愿望,促其家庭的生活改善,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整体步伐,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三)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通过每年的“助残日”等重点活动,呼吁、引导全社会关心、理解帮助残疾人,使扶残助残的社会风气在街道蔚然成风。不仅解决了残疾人的一些实际困难,同时也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社会地位,通过开展与贫困残疾人家庭“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将贫困残疾人家庭列入街道帮扶活动的重中之重。对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开展“爱心”助学结对活动,街道残联认真组织、牵头落实市有关部门及街道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结对助学,每年落实助学结对50多户,资助资金2万多元,帮助贫困残疾家庭子女实现受教育的权利。对因病暂时遇到困难的残疾人家庭给予临时救济,去年街道共发放残疾人家庭救济款56人次 1.68万余元,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解决了残疾人实际生活中的燃眉之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和温暖。
二、扶残助残工作存在的问题。当前,在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残疾人生存状况虽有一定改善,但与健全人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成为社会最弱群体。
(一)残疾人生活状况落后于社会发展水平,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保障不稳定。钟埭街道现有贫困户430户,其中残疾人贫困户约占35%。特别是一家有多位残疾人,家中又无强劳动力的家庭,其生活十分困苦,一部分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生活保障不稳定。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占27%(主要是年老年幼及重度残疾人),而其中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比例达到了5%,这部分人的生活十分困难,处于极贫状态。这里既有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低保标准的残疾人,也包括本人收入低于低保的残疾人。此外,尚有大量生活在略高于低保水平但依旧非常困难的低保临界残疾人群体,需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二)残疾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一般健全人相比,残疾人由于生理上的障碍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就业、参与社会、适应竞争环境和抵御风险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就业与再就业难度很大。已就业的残疾人,也还普遍存在着收入偏低、工作稳定性差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部分单位对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认识不足、不配合,没有上升到执法的高度去履行义务,存有抵触情绪,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缴工作难度较大;二是社会上仍然存在对残疾人的偏见,认为残疾即残废,健全人还在下岗,残疾人谈何就业?没有为残疾人创业提供平等的环境,人为地切断了残疾人依靠自己奋斗的渠道。
(三)残疾人医疗康复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相对于其他生活问题,残疾人患病尤其是重大疾病是最大的生活风险。残疾人存在看病难、治伤难的问题。一部分经济困难的残疾人有病不去看,怕花钱,花不起钱,从而导致丧失劳动能力,使家庭更加贫穷,“穷—病—穷”,形成恶性循环。
(四)残疾人群体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造成残疾人综合素质差,信息封闭,还养成一部分残疾人安于现状,缺少自立的惰性。
三、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发
展的对策建议。
残疾人生存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以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残疾人自强”的残疾人工作格局,依法维护残疾人各项基本权益,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一道奔“小康”,实现社会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不断拓
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一是全面深入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要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对安置残疾人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和部门,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利,积极实行地税代征保障金工作。二是继续发挥福利企业集中安置主渠道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福利企业的减免税政策,继续鼓励社会创办福利企业。民政、税务、劳动保障部门和残联要加强配合,共同做好对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情况的检查监督。切实维护在福利企业就业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三是鼓励残疾人个体创业,配套相关优惠政策。如残疾人个体创业,符合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条件的,可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类优惠待遇。四是帮扶农村残疾人生产自救,拓宽就业渠道,巩固发展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辐射带动残疾人发展特色农副业,组织农村残疾人生产自救式手工艺。
(二)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一是合理设计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尽量以培训规模小、培训内容实、覆盖面适当来设计培训活动,力求把培训活动选择在村(社区)一级,使其更具备地方经济发展的共性和特色,让更多的参训残疾人朋友对培训内容产生积极的兴趣;二是每次培训活动中都要把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法规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培训学习,让广大残疾人朋友知晓它,宣传它并运用它,使残疾人能够正确的运用有关政策法规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每一次培训内容要增强实用性、实效性;四是把残疾人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有机的纳入镇、街道开展的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要有针对性安排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农村残疾人参与,树立典型,引导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观察思考,谋划发展家庭经济的出路。
(三)确保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系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生命线。一是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在贫困残疾人应保尽保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低保范围,并为享受低保的残疾人本人的低保标准可比健全人提高10%—20%。二是探索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特别是把纯农户残疾人养老保障纳入并落实到农村养老保险中,将残疾人同步纳入在农村推行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残疾人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
(四)整合残疾人康复资源,提高残疾人自救能力。康复是一项工程,是拯救和改造残疾人生命的工程,通过整合康复资源,改善残疾人生理功能,促进心理健康,提高残疾人自救能力和增加就业
(五)加大教育救助力度,阻断贫困在残疾人家庭中延续。文化贫困和“贫困文化”是造成残疾人贫困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助学是最好的扶贫。因为今天的失学,就是明天的失业,也就是后天的贫困。要确保残疾人家庭子女能接受应有的教育,发动社会力量结对助学。除了对接收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对进入高校学习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要加大扶持力度,防止贫困辍学。
第四篇: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思考
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思考
“社区”是我国社会学者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特指经过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后经过规模调整了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力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工作。社区残疾人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残疾人事业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新开辟的业务领域。
在梧州市的15万残疾人中,有万生活在城市社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了社区建设总体布局、残疾人组织也逐步加强、残疾人工作基础逐步规范扎实、残疾人各项服务工作逐步展开。[网文章找文章到网]但52个社区中,还存在思
想认识不够统一、工作进展不够平衡、虽然建立了残协,但没有专职残协工作人员,没有必要的经费、场所和设备。因此,对社区残疾人工作值得思考。
一、社区是残疾人工作的落脚点
残疾人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存的环境主要在社区。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有2000多万残疾人生活在城市社区。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多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人。这就决定了残疾人与社区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以至对于社区的依赖和依靠。残疾人不管是日常的衣、食、住、行,或者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生活,还是在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展示才能和人生价值、创造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等,都有离不开社区提供的条件,离不开这个基层社会舞台。
广大残疾人生活在社区,需求在社区,这就决定了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必须深入到社区。“十五”计划纲要
明确规定了旨在改善残疾人状况的康复、教育、就业、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减缩贫困、文化生活、无障碍环境等工作任务。工作目标是宏观的,但最终都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残疾人身上。残疾人是否切实受益,以及残疾人的认同和满意程度,是衡量这项工作质量的尺度。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把工作做到社区、家庭,才能真正接触到残疾人,才算是工作到位。社区残疾人工作要求从每一个残疾人出发,始终把他的生存状况的改善作为关注的焦点,要面对面地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蝶山新兴社区的唐积坤中风卧床,若没有社区康复员的热心肠,哪能如今行动自如生活自理;73岁的特困残疾人黎惠球,过冬连草席都没有,若非社区残协的雪中送炭,恐怕“屋有冻死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是残疾人工作的落脚点,只有把社区残疾人的工作做好,残疾人事业才能扎下根本,才能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二、社区建设可以全面促进残疾人工作
社区建设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社区服务工作基础上不断丰富、拓展而来的结果。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福利事业、社区组织、社区服务、卫生、文化、社区治安等。随着社区建设的开展,残疾人不仅得到了更多、更好的服务和照顾,也给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14个部门共同签发的《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中对关于建立残疾人组织方面,明确提出要依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即“社区残疾人协会”,协会下设“三组一站”,即社区残疾人服务组、社区康复组、残疾人联络组和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担任,副主席由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在梧州市52个社区中,有120多名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社区残协的副主席和委员,协助社区开展残疾人工作。
残协除了体现特殊人群的自身代表性和社区自治组织对这一群体的所担负的义务与责任外,还可以使社区残疾人协会更有效地发挥“中介”和“纽带”作用,使残疾人的利益得到更可靠的保障。积极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可以将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落实到社区,可以使基层残疾人工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有效地改变基层残疾人工作相对薄弱的局面,推进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残疾人工作对社区建设的能动作用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残疾是人类不可避免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也正是因此,才激发人类不懈地努力去克服、消除残疾带来的障碍,追求完善,获取自由。社区建设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力,这其间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往往集中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工
作上。事实上,无论是社区服务,还是社区建设,大量的、基本的工作对象还是弱势群体,即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为上述人群提供服务和保障构成了社区工作的主体,也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的根本宗旨。
残疾人作为特殊而困难的弱势群体,构成了他们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从而使得社区残疾人工作更为艰巨、复杂。正因如此,残疾人工作在不断地拓展着社区建设的工作领域,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更加显示出社区建设的无比优越,显示出社区建设给社会文明带来的积极成果。从另一方面看,在残疾人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只要帮助他们消除障碍,提供必要的条件,就会焕发他们的能动作用,同样成为社区建设的力量,成为社会文明的建设者。在梧州市的“爱心超市”、“爱心书报亭”和“庇护工场”,这种生动事例是屡见不鲜。残疾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在社区建设中同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感
召力,成为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四、融入社区是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基本思路
社区建设为残疾人事业提供了一次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遇,积极探索社区工作的新途径,开辟残疾人工作的新领域。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体制在基层层面的重大改革,这对于任何一项要求有所作为的工作来说,具有先决性、基础性的意义。因此,将社区残疾人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的大局,按照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进行设计并随着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同步发展是这项工作的总体思路。
(1)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社区残疾人工作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调动社区内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中介组织和居民群众等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推进
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合力。梧州市自2002年始,开展了“青年志愿者爱心进社区”活动,切实为社区的残疾人提供了医疗卫生、家政维修、技术培训等上万人次服务。
(2)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共建共享。要树立信心,弘扬一个理念,实行两个整合,从本地区社区建设的实际出发,将社区残疾人工作融于社区建设之中,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发掘潜力,拓展服务能力,做到社区残疾人工作与社区建设协调发展,使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尤其在社区康复方面更突显,因为社区康复工作不仅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要充分发挥社区内各有关组织即残疾人协会,工、青、妇组织等,志愿人员、残疾人自身及其亲友的作用,形成“社区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
(3)建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社区服务
机构为基础的工作机制,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哪里有社区,哪里有残协”,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组织作用,充分利用社区残疾人协会联系残疾人的优势,以人为本,夯实基础,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残疾人工作机制,推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五篇:关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几点思考
文/毛淑琴(整理车间)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利益结构的深层次调整,企业和社会的许多改革行为已经伤害到职工的利益,如何维护好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各级组织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仅凭企业困难职工扶贫帮困基金机构是难以实现的,要想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文明的社会秩序,全社会都来关心弱势群体,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齐心协力把扶贫帮困工作做好、做到位,进一步推进社会和谐与企业健康发展。
一、困难职工的成因分析
要做好职工帮扶工作,应该对困难职工群体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就纺织城地区的整体情况来看,导致职工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许多中小型企业为了增效保生存,分流、遣散了许多员工,又有一些企业因破产倒闭,造成部分职工转岗,虽说一部分转岗人员通过自主创业或再就业找到了谋生之路,但微薄的收入朝不保夕,时有时无,造成这些职工生活困难,再加上一些困难职工年龄偏大,技能单一,身体体质较差,无法通过竞争或劳力型实现再就业。
其次,一些企业不遵守、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按要求发放加班工资,克扣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部分职工工资收入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或是因为交通事故致残而致贫,或者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长期不能工作的困难职工。
再次,是因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保障水平低下,职工遭遇这样那样的困难与不测造成生活困难、家庭成员中有不健康或智力、肢体不健全的成员;再加上目前物价上涨,生活就更加困难。
(二)、许多困难职工缺乏一技之长。不少困难职工对钻研技术不下功夫,但对岗位要求高,总希望干得少,拿得多。结果无岗可上,无业可就。如今企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企业在收入分配上也拉开档次,没有技能的职工收入低,就业岗位也难找。有的职工一年干不到半年的活,生活困难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扶贫帮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扶贫帮困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制约该项工作发展的问题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机构、团体、社会大众观念转变慢、扶贫帮困基金难落实,资金筹措难;资金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建立社会或企业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石。但是,扶贫帮困面临的第一个首要难题就是资金薄弱的问题,许多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体缺乏持久经济支撑,因为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没有足够的基金作为后盾,许多方面的帮扶工作不能常态化、持久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对困难群体的定位不准确。政府部门是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救助的行为主体,也可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参与进来,还是工会组织内部的自我救助,说法不尽相同。在实践中,有些政府部门把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推到帮扶中心。而帮扶中心很难做到像行政服务中心那样“统”的功能。
三是范围不全面。困难职工的需求目前已从救急转为治本,而目前困难职工帮扶的手段单一,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上的救助。至于解决困难职工的就业岗位、劳动环境、民主权利、安全卫生等问题则缺乏系统的、有效的措施。
四是内力不集中。困难职工帮扶作为工会的重要工作不容置疑。但实际工作中,困难职工帮扶只是保障工作的一部分,只有保障部门在唱“独角戏”,其他部门的触角还没有伸展到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如何整合工会有效资源,利用好帮扶中心这个平台,是今后帮扶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是外协不通畅。工会作为群众团体,不是执法主体,也没有执法手段,困难职工利益受到侵害时,工会组织只能作为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和全过程协调人。解决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有关部门。截至目前,我市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未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制度,仍然没有冲出工会自身运作的“围城”。在实践中我们感觉困难职工帮扶外协工作难度大,更多是靠私人感情做工作。
二、关于困难职工帮扶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建议企业或社会建立就业救助机构,解决年龄大、身体弱职工就业难问题。再就业是困难职工脱困解贫的根本,因此我们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建立基地深化再就业。通过创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广泛开发再就业岗位,吸纳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帮扶中心共建立了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集中帮助
人重新上岗。开展培训服务再就业。帮扶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面对下岗、失业职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再就业。开展活动促进再就业。帮扶中心共开展大型用工洽谈会次,另外
次深入到下岗职工多的困难企业,开展以“送岗位到企业”为主题的专项用工洽谈会,共提供用工岗位
个,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思考之二;
2、建立就学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子女上学是困难职工的心病,无钱上学的后果不但是困难状况无法改善,同时还会产生新一代困难群体。因此,我们将解决子女上学问题作为治本的一项措施,组织社会各界进行帮扶。截至目前,安庆市共救助特困大学生
名,救助金额---万元。
思考之三
3、建立医疗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对于患大病的困难职工,符合要求的,给与相应的现金补贴。至目前,已救助
人,救助金额 万元。
思考之四;
4、建立法律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维权难问题。针对部分企业违法用工导致职工困难的,我们以法律为武器,联合法律部门依法维护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聘请专职律师,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三、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工作中,困难职工帮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筹措难到位。资金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建立工会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石。但是现在帮扶中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持久经济支撑,没有稳定的金来源渠道,制约了工会帮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二是定位不准确。困难职工帮扶是政府部门救助工作应有之义,还是工会组织内部的自我救助,说法不尽相同。在实践中,有些政府部门把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推到帮扶中心。而帮扶中心很难做到像行政服务中心那样“统”的功能。
三是范围不全面。困难职工的需求目前已从救急转为治本,而目前困难职工帮扶的手段单一,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上的救助。至于解决困难职工的就业岗位、劳动环境、民主权利、安全卫生等问题则缺乏系统的、有效的措施。
四是内力不集中。困难职工帮扶作为工会的重要工作不容置疑。但实际工作中,困难职工帮扶只是保障工作的一部分,只有保障部门在唱“独角戏”,其他部门的触角还没有伸展到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如何整合工会有效资源,利用好帮扶中心这个平台,是今后帮扶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是外协不通畅。工会作为群众团体,不是执法主体,也没有执法手段,困难职工利益受到侵害时,工会组织只能作为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和全过程协调人。解决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有关部门。截至目前,我市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未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制度,仍然没有冲出工会自身运作的“围城”。在实践中我们感觉困难职工帮扶外协工作难度大,更多是靠私人感情做工作。
四、几点思考
一是关于相关政策法规问题。困难职工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个部分,在目前看,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存在。工会要搞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必须有法律的支撑。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之际,工会组织应及时向立法机关和政府呼吁,以法律法规形式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对象、手段、主体、运作模式和经费来源进行明确。
二是关于帮扶整体格局问题。帮扶工作是政府职责,工会行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困难职工问题,工会无能为力,必须依靠政府出台政策和具体措施。要建立大帮扶的组织体系,坚持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运作的工作格局。多年来我们开展帮扶困难职工的工作实践表明,工会关心帮扶特困职工必须与党政各级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建议在省级工会率先从制度上理顺同劳动、财政、司法等部门的协调关系,建立信息采用、帮扶联动、结果共享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规则。
三是关于源头维权问题。从困难职工成因看,深层次的帮扶需要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上来解决。当前,压在困难职工身上的三座大山,养老、医疗和子女上学,都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因此,工会帮扶工作应从源头参与抓起。凡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工会组织都要参与进去,充分表达困难职工的愿望,从源头上实现对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要大力促进建立与完善各级工会与同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就政策措施出台中涉及职工权益的关键点,职工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协商沟通、交换意见,反映职工的呼声,提出建议和意见,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维护好困难职工的利益。
四是关于整合内部资源问题。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帮扶是维权工作的重要方面。帮扶中心的发展方向应是成为工会组织为广大职工排忧解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工会组织内部要有规范性文件,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帮扶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应承担的工作。要举全会之力共同打造维权平台。
五是关于帮扶人才问题。帮扶中心是工会维权的窗口,中心工作人员代表着工会的形象。帮扶中心工作千头万绪,政策性很强,一般人员很难胜任。建议要按照一定的素质要求,在省级工会层面上培养一批既懂工会业务知识,又熟悉法律法规;既能把握大局,又热心为职工服务的专门帮扶人才,通过考试充实到各级帮扶中心。
六是关于帮扶工作未来发展方向问题。随着国有企业困难职工人数的不断减少,工会帮扶工作的重点也应发生转移。新时期困难职工的形成也有新特点,如这次金融风暴造成很多企业停产,企业裁员现象比较严重,许多职工因此陷入困境,针对这些情况,工会要未雨绸缪,及时做好预案。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不应也不能成为仅是“救济粮”的发放场所,要研究国家形势的变化和困难职工的要求,使帮扶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 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要做到“五个到位”
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是保障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有效载体,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工会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伴随着煤炭企业的改革改制,弱势群体的思想比较活跃,困难原因和程度也日趋复杂,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要性与发挥的潜能日益显现,因此,工会组织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共谋发展大计,共享发展成果”的高度,积极探索完善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扶贫帮困长效机制,构筑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新救助保障网络。实现这一要求,我认为关键要做到“五个到位”。
一、认识明确到位。党委政府领导对扶贫帮因送温暖工作的重视,是推进该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工会全面打造“强势民政”的首要任务。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工会要站在全局和稳定的高度,找准角度,摆正位置,把职工群众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工会要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多汇报、多请示,适时适地提出具有科学性、预见性和建设性的问题,争取得到他们更多、最大的重视、支持和信任,不断推进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向前发展。
二、信息了解到位。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首先要勤学修身,对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全面了解并熟练掌握,随时准确地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政策、就业方面的帮扶和咨询服务;另一方面,职工的心,企业的根,在工作中要做一个细心人、勤快人、有心人,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随时随地观察民情,体察民意,多角度、全方位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急、所愿,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基本状况和致困原因详细掌握,并建立健全档案动态管理,做到符合条件的一个不少,一户不漏,以便及时、准确最大限度地对他们进行救助帮扶。
三、制度完善到位。为保证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全方位、时效性、综合性的救助制度,确保帮扶救助建立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之上。随着企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原有的各项救助制度的效能已达不到最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对救助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突出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帮助那些弱势群体。2008年5月,我公司按照“行政出一点、工会拿一点、职工群众捐一点”的办法,成立了百万元的企业救助基金,逐步取消不符合形势、平均主义、效果不明显的原有救助模式。自基金成立以来,按照共建共享、专款专用的原则,充分发挥了其救助时间及时快速、救助渠道公开透明、救助力度准确到位的作用,受到了该公司广大员工群众的认可和称赞。截止目前,该基金共救助困难职工家属158人,发放救助金90100元,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同时继续实施春节走访送温暖制度、“手拉手”结对帮扶制度、城镇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职工大病救助制度、金秋助学制度、日常走访慰问制度和“助工友、献爱心”捐助制度等并存的新格局。这八项救助制度最大限度地帮助那些因病致困、因学致困和发生天灾人祸造成特殊困难的职工家庭,实现贫有所济、灾有所救、病有所依,推动和保障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地健康有序进行。
四、政策落实到位。俗话说的好,好钢用在刀刃上,制订的一系列救助制度再好,再完善,也必须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能。特别是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已将原有单
一、落后的救助制度打破,取而带之的,要走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创新的路子。如果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一味停留在“输血”层面,那只是一时之计,只能缓解他们暂时的困难,只能助长他们的“惰性”,只能增加企业的财政负担,脱贫问题不会从根本上实现。因此,要改变资金帮扶的单一救助方式,加大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心理和精神帮扶,让他们从困难落后的阴影中走出来,树立自立自强、顽强拼搏的精神,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让他们在保障中自食其力,在帮扶中走向富裕,形成“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志兼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工作新格局。
五、资金管理到位。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资金是基础,是保障,资金筹集的多少,资金管理是不是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惠及职工群众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面临企业重组、资金紧张的实际困难,如何更好地管好、用好资金是关键所在。因此,资金要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帐目清晰,有据可查,制订相关的管理使用制度,并逐步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资金使用制度化、合理化、程序化、最优化。无论企业如何困难,资金如何紧张,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只增不减,救助力度只强不弱,这是对困难群众的承诺,使工会真正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的职责。======================================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并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的要求。近年来,普兰店市委本着“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政治上爱护”的原则,在关心关爱党员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坚持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努力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以此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立足实际,坚持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的有机统一
一、思想政治上注重关心爱护。一是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由基层党组织为每位党员建立“政治生日”档案卡,每年在党员入党日前后一周内,向党员赠送“生日贺卡”,由党员所在的支部写上符合这个党员实际的鼓励、警示或祝福的语句,并与党员一同重温入党誓词;二是建立党员谈心制度。党支部委员经常与党员谈心,并坚持做到党员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退休时必谈,及时掌握每一名党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引导党员强化宗旨意识,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三是为党员订阅各种党报党刊。为全市100多个基层党组织订阅了《共产党员》、《大连日报》等党报党刊,让基层和农村党员能够及时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四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在强调党员应尽义务的同时,注重维护和保障党员应有的权力。在重大决策出台前,都要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召开情况通报会的形式,及时向广大党员尤其是老党员通报;村和社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都要召开党员大会,让广大党员参政议政。
二、生产生活上注重帮助扶持。一是扶贫帮困送温暖。各级党组织定期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和生病住院党员,给予困难党员特殊补助;党组织每年对每位党员至少走访一次,并坚持做到“六个必访”:即党员生日必访、党员生病必访、党员有困难必访、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活动必访、群众对党员有意见必访、流动党员外出返乡时必访。三年来,全市共走访农村困难党员4163户、慰问3201户,慰问钱物价值307.72万元;与1821名贫困党员子女“结亲”,共捐款27.9万元。二是培训党员强素质。落实党员学习和培训计划,提高党员的带头致富能力。以市、乡、村三级党校为主阵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致富技能;利用全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成的174个终端接收站点,开展各种学习1859次,举办党员培训班628期,培训农村党员12995人次,并为农村党员捐赠农村科技实用资料56103份(册),使9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普遍掌握了1—2门实用新技术,25%左右的村“两委”党员干部达到农民技师水平,85%的青年党员获得绿色证书或成为农民技术员,35%左右的党员户成为科技示范户。三是提供信息促增收。为了使广大农村党员掌握行情信息,做到产销对路,确保增产增收,组建了行业协会和农村党员经纪人等营销队伍,及时为农村党员提供良种、技术、市场、流通信息等服务。如党组织扶持丰荣街道党员孟凡仲、铁西街道党员朱昌斌等运销大户、销售大王,常年为党员和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市农村党员中形成“创业靠党、导富争先”的良好氛围。四是拓宽渠道促就业。市委成立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创业服务中心,对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党员、郊区失地党员,采取劳动保障网络解决一批、兴办实体吸纳一批、利民便民网点安置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一批、共助共建推荐一批的办法增加就业机会。三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共安置1745名下岗失业党员和郊区失地党员就业。此外,通过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树立创业典型引导等措施,鼓励失业党员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和在农村开发致富新项目的党员,优先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以扶持,帮助协调贷款、联系用户等,并千方百计解决困难党员配偶、子女的就业问题,密切关注困难党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效缓解他们的经济负担。
三、工作事业上重在激励和提供载体。一是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做表率、创新业”主题活动。在全市搭建党群机关做表率、政府部门提效能、乡镇机关抓管理的工作平台,使机关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市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名贫困党员和一个低收入户;乡局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村、一名贫困党员、一个低收入户;普通党员每人联系一个低收入户。通过定人定时跟踪联系,扶贫帮困,进一步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二是在企、事业单位党员中开展爱岗敬业、争先创优活动。注重调动、发挥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共产党员示范岗”挂牌活动,大力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和岗位技能练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三是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设立创业致富岗、扶贫帮困岗、技术指导岗、治安民调岗、医疗保健岗、文化娱乐岗、环境保护岗和社情民意岗等公益性服务岗位20多个,凡有能力的农村无职党员都认领1-2个服务岗位,使他们也能有岗有责,有职有为,油然而生一种党员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归宿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全市已对8460名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四是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先进党组织和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务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同时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努力营造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先进的舆论氛围。
党内激励、关爱、帮扶机制的落实,使广大党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近三年来,有247人被普兰店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9人获大连市级以上先进个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有10个乡镇、街道被命名为大连市“五个好”乡镇党委,其中丰荣街道党委荣获辽宁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和全国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4年到2007年,普兰店市连续被辽宁省委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市、县)。
(二)放眼长远,进一步完善配套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
一、建立学教机制,做到惑时有人帮。一要认真落实党内谈心谈话制度,畅通思想交流渠道。根据党员个人的思想状况,建立长效的党员教育机制,强化教育引导,尤其是对有思想问题的党员及时谈心,进行交流沟通,宣传政策,化解思想上的疑虑和“疙瘩”。二要完善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机制,提高党员自身素质。整合市委党校、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和村党校、科普学校等教育培训资源,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开展教育培训,如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领导艺术等的学习教育,对农村贫困党员、城镇失业党员开展市场经济、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提高其脱贫致富本领等。三要建立流动党员服务机制,实现规范有效管理。组织部门要开通外出务工党员服务热线,乡镇、街道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流动党员提供组织关系转接、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外出务工党员联系卡制度,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通过一证一卡一热线,经常与流动党员联系,为他们解决思想和工作上的实际问题。
二、建立帮扶机制,确保难时有人帮。一要建立党内关爱基金。市委组织部总揽协调,采取“市财政拨一点、留存党费拿一点、广大党员捐一点、社会单位助一点”等途径,争取资金建立“党员关爱基金”,用于党组织向缺乏资金的党员提供无息贷款,向遭受意外灾害的党员提供无偿援助和建设“党员活动中心”等。二要开展党内互助结对帮扶。构建党组织帮党组织、党员帮党员的“双帮”机制。在单位、系统内,党员干部与本支部、本系统困难党员联系结对;在单位、系统外,机关(事业)党支部与基层农村、社区、企业困难党员联系结对,要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人,实施长期帮扶,力争一帮到底,帮出成效。三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充分发挥财政、劳动保障、民政、卫生、工会群团等部门的职能优势,对所有党员和基层干部从生活上关心,物质上帮助,感情上关怀,精神上激励,条件上改善,形成党内关爱的工作合力和保障机制。
三、建立激励保障机制,确保干事有动力、权力有保障。一要落实农村干部待遇,激发农村干部创业热情。推行干部调整报告和审批备案制度,稳定农村干部队伍;执行补贴发放审批制度,落实农村干部待遇;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为在农村工作表现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解决乡镇副科级待遇,对长期在村干部岗位上任职的离职党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二要拓宽党员表达意愿的渠道,充分保障基层党员的“四权”。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对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培养、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党费收支等重大党务情况进行及时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广泛接受党员监督,从制度层面上充分保障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有人抓。一要健全市、乡(镇)、村三级责任。落实市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党委组织委员和村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并把开展关爱农村党员活动列入乡镇、村两级工作目标考核和有关责任人目标考核内容。二要加大督查考核工作力度。在建立健全党内关爱领导责任机制、定期活动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活动保障机制的同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督促检查基层党组织关爱党员工作的日常开展情况,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好的典型,在全市上下营造浓厚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氛围,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为建设绿色普兰店建功立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