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纪委交互检查协作办案办法.精讲
**县乡镇纪委交互检查和协作办案
工作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整合监督检查和办案工作力量,提高乡镇纪委监督检查、查办案件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发挥乡镇纪委的职能作用,推进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监督检查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立全县纪检监察组织交互检查、协作办案工作人员信息库(以下简称“信息库”),由县纪委监察局案件监督管理室根据工作需要,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纳入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对入库人员的业务培训机制,通过专项培训、委托培训、组织受训、以案代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入库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查办案件的能力和水平。入库管理和业务培训工作应向乡镇和基层倾斜。
第三条 实施乡镇纪委交互检查、协作办案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的原则。交互检查、协作办案工作由县纪委监察局统一领导和指导。交互检查要做到统一组织领导、统一人员调配、统一检查行动、统一问题处理。协作办案要做到线索统一管理、立案统一指导、程序统一规范、案件统一审理。
2、依法依纪的原则。要牢固树立依法执纪、依法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的意识,严格遵守监督检查和办案工作纪律。
3、权责统一的原则。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依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交互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或重大问题,由县纪委监察局依相关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协作案件中涉及违纪违规人员的处理,按职责权限和主体责任要求,经调查、核查后,原则上由对涉案人员有管辖权的乡镇党委或纪委处理,必要时可由县纪委监察局直接处理。
4、分工负责的原则。按照就近整合、优势互补、交叉协作的工作思路,县纪委确定交互检查和协作办案牵头领导,根据监督检查的具体内容和案件难易程度,确定监督检查组和案件调查组,监督检查组和案件调查组组成人员由牵头领导商党风政风监督室或案件监督管理室从信息库中调配。监督检查组和案件核查组或调查组在县纪委监察局统一领导和牵头领导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牵头领导由县纪委两名副书记分别具体负责。
第二章
交互检查的组织领导、方法及内容
第四条 交互检查的组织领导。交互检查工作在县纪委监察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县纪委副书记牵头,党风政风监督室具体负责。第五条 交互检查的方法。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突出暗访;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突出随机抽查;全面督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突出重点检查;交互检查要注重关键时间节点、关键行业领域和关键部位环节。
第六条 交互检查的内容。
1、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全县各级各部门及党员干部遵守执行《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省市县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以“四个服从”为基本遵循,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请示报告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县各级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办法(试行)》等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执行情况;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委关于纪律作风建设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县干部纪律作风整治“五严禁十不准”规定》,认真遵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县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县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定情况;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纪律情况。
2、“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情况,以及依法履行职能情况。
3、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的相关要求,加强对涉农补贴资金、农村社 会事业发展资金、扶贫资金、防灾救灾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安全管理、有效使用的情况。
4、窗口服务单位服务情况。重点检查窗口服务单位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5、推进工作效能情况。各级各部门及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回应群众诉求,整治“四风”情况。
6、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情况。
第七条 监督检查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由牵头领导负总责,各监督检查组组长对本组监督检查工作具体负责。监督检查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发现问题,每次监督检查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地点、监督检查对象、内容、发现具体问题或问题线索等关键信息。每次监督检查结束后由牵头领导负责形成书面的监督检查报告,并对问题处理提出意见建议。监督检查零问题发现的,牵头领导、监督检查组组长要说明原因。
第八条 发现问题的处理。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县纪委监察局统一研究后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权责统一的原则予严肃处理或责成严肃处理。
第三章 协作办案的组织领导、范围及方法 第九条 协作办案的组织领导。县纪委监察局统一领导全县纪检监察办案工作。列入协作办理的案件,由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牵头,案件监督管理室具体负责,县纪委各派出纪检监察组、各案件室及各乡镇党委、纪委积极参与。第十条 协作办案范围:
1、属本乡镇管辖范围内的党员干部及站所负责人违纪的案件;
2、发案地纪委在案件查办中发现涉及人员多、预期工作量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查结的案件;
3、社会反响较大,需要及时办结的案件; 4、县纪委安排协作办理的案件。第十一条 协作办案的程序和方法。
1、线索管理。列入协作查办的案件原则上应属本办法第九条所列范畴。列入协作查办案件范围一般应由案发地党委、纪委提出申请,经县纪委监察局案件线索集体评估小组审核通过后,由牵头领导商案件监督管理室研究确定。县纪委监察局认为应该列为协作办理的案件,由牵头领导商案件监督管理室后可直接列为协作办理的案件。
2、案件调查。协作办案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列入协作查办的案件如需立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案发地纪委立案。所需办案力量根据异地抽调、辖区回避的原则,由牵头领导商案件监督管理室从信息库中统一调配;牵头领导对协查案件质量负领导责任,案件查办原则上实行一案一组责任制,每组确定组长一名,组长原则上由县纪委监察局派出纪检监察组同志或案件检查室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发案地纪委书记或副书记担任,组员由其他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组成。核查组或调查组 组长对承办案件质量负直接责任。
3、案件审理。采取乡案县审的办法进行。各乡镇立案查处的案件,处理意见须呈报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审核同意后,再按照处分权限办理。案件办理结束后案卷材料由发案地纪委存档。
4、回访反馈。对署实名举报的案件线索,案件调查结束后,由核查组或调查组按相关程序要求向反映人(举报人)进行反馈、答复;对匿名举报的案件线索,案件调查结束后,由核查组或调查组向被反映人所在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说明情况,必要时还应向被反映人说明情况或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
第四章
工作纪律
第十二条 凡被抽调参与监督检查和协作办案的人员,必须自觉接受县纪委监察局的统一领导,服从牵头领导和监督检查或协作办案组组长的统一安排,严格遵守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案发地党委、政府不得干扰或阻挠案件查办工作。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 各乡镇党委、政府、纪委对交互检查、协作办案工作要予高度重视,保证被抽调人员能够按时按要求到岗。在交互检查、协作办案过程中,对交通工具、办公用品及协作办案所需场所等后勤保障工作,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领导商县 6 纪委监察局指导乡镇领导协调当地党委、政府或纪委主要领导负责落实。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责任追究。将交互检查、协作办案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重点内容,对交互检查、协作办案工作支持或落实不力的乡镇党委、政府和纪委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要予问责处理。对有案不报、瞒案不查、查处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违反工作纪律的检查人员和办案人员,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县纪委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加强乡镇纪委协作办案的思考
加强乡镇纪委协作办案的思考
荣华乡谭显国
乡镇纪委做为一个执法监督机构,既要坚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又要监督同级党委的工作,具有双层工作性质,如何正确处理好这种双层关系,是乡镇纪委能否发挥职能,能否正确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和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涉农资金逐年增大、农村基建项目逐年增多,农村各种利益矛盾也日益显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现象日益增多。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目前乡镇纪委办案工作存在许多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的方面,因此如何适应发展步伐,加强乡镇纪委执纪办案能力和提升办案水平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重大考验。
一、乡镇纪委的现状和困境
一是办案人力薄弱。乡镇存在干部人事调整的周期短、分工变动频繁等现象,乡镇纪委书记同样存在变化较快,调整快等因素,加上乡镇纪委、监察室人手少,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更少,严重影响纪委职能发挥,影响案件查办工作。二是办案业务不熟练。从当前乡镇纪委查办的一些案件
分析看,由于配合不到位、业务不精等原因,存在取证不充
分、证据链不严谨、程序不规范、查审未分开等问题,加上
有的乡镇纪委在办案过程中习惯于情理推论,在一定程度上
都影响了案件质量和案件查办的综合效应。
三是人情干扰大、监督不到位。乡镇纪委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圈子小,工作对象基本固定,人际关系多,致使纪检
干部患得患失,不能主动开展工作。这些问题和现象,致使
乡镇纪委工作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二、对措和思考
一是整合力量,加强协作。一要建立乡镇协作办案区。
按照地域相近、优势互补、有利工作的原则,整合乡镇办案
资源,建立乡镇协作办案区,实行乡镇纪委协作配合办案,加大乡镇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力度。二要建立乡镇协作办
案配合机制。在各协作办案区建立相关案件查办工作配套制
度,形成相互协作配合办案工作制度,使乡镇协作办案做到
有章可循。三要加强沟通,积极协作。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加强日常联系等多种途径,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
合,达到资源共享、协同作战和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保证协作配合制度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领导,健全队伍。一要加强对协作办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各乡镇党委、政府支持、配合协作办案的情况
纳入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使乡镇党政主要领
导能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本乡镇、本单位的案件,坚持做到亲自听取汇报,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组织协调,亲自检查督办;为协作办案工作提供必要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并经常分析形势,认真研究对策,不断提高领导和指导协作办案工作的水平。二要强化乡镇办案人员队伍建设。在各乡镇选配好优秀干部建立办案人才库,并通过专题培训、以案代训、跟班锻炼、以老带新等有力措施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办案人员综合素质,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乡镇办案人员队伍。
三是加强指导,严格程序。县纪委要加强对协作区办案工作的督促指导,在统一调配、整合协作区的办案力量,提升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的突破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向乡镇办案人员传授业务知识,将查办案件的过程作为学习、培训、提高的过程,逐步提高乡镇纪委人员的办案能力。对各协作区在办案工作中的案件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处理以及回访反馈、案卷保管、违纪款物处理等具体操作,均要严格要求、规范程序、统一标准,确保案件查办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协作办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协调处理,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执纪办案的能力和
水平。
实行乡镇协作办案,虽然是一项新的尝试和有益探索,并且还有许多工作还要去完善。但是,建立乡镇协作办案机制是积极适应当前基层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通过协作办案能把乡镇纪委查办案件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加强乡镇纪委办案工作
加强乡镇纪委办案工作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
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就要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乡镇纪委办案工作。
一是抓目标管理,强化执纪办案意识。要实行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绩效考评制,对先进单位予以奖励;对完不成办案目标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办案不力、上级交办案件不能及时查结的,且连续两绩效考评为倒数第一的,要予以调整。
二是抓素质,强化培训。县纪委、监察局每年都要举办培训班,组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查办案件知识、办案技巧,并安排新手跟班办案,以老带新,以提高整体办案水平。
三是抓督导,加大基层纪委压力。坚持每半月督办一次上级交办案件查处情况,对超期的,督促限期结案;每月对“白点”单位督办一次:每季对查办案件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每半年召开一次案件调度会,对有案不查的提出批评,对确无案件线索的,帮助挖掘线索,寻找案源,对重点单位还采取电话或面对面谈话方式重点督导。
四是抓质量,加强案件协审。在健全基层审理组织的同时,县纪委审理室及时介入基层疑难案件的查办过程,切实解决乡镇办案难、定性难、处理难和处理不到位等问题,提高了基层办案的质量。
第四篇: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XX乡把查案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中心环节,从强化办案职能入手,健全办案工作机制,加大查案力度,2005年共查办违法违纪案件5起5人,其他处理17人,营造了良好氛围,教育了广大干群,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
一、明确责任,完善领导机制
为进一步增强办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着力健全完善三项制度,狠抓责任落实。
(一)完善办案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各村支部书记是本乡党风廉政建设和查处违纪案件的第一责任人,各村联络员为直接责任人。并把查案工作列入年终对各村考核的重要一项,经常召开个别无案村支部书记、纪委联络员座谈会,帮助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使其真正树立不查案就是失职、查不好案就是渎职的思想,真正形成不查案对人民群众就没有说服力,纪检监察机关就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共识。
(二)建立有案不报追究制。明确规定对各村辖区内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线索隐瞒不报,致使群众越级上访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严格追究所在村村支书和纪委联络员的责任。这项制度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各村积极性。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三)建立乡纪委成员分包村查案工作责任制。乡纪委3名成员每人分包9—10个村,负责所包村案件工作的初查、立案、调查取证和结案处理等全程服务;年终考评时,将各村查案工作和纪检员的年终实绩考评挂钩,完不成任务的村,纪检员将取消评先资格,从而大大增强了纪委办案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出现了纪委成员积极找案源、主动查案件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乡纪委办案工作。
二、夯实基础,完善保障机制
实践中,我们感到,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工作环境是做好查案工作的基础。我们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从三个方面完善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抓人员配备。在加强办案工作中,我们始终注意把文化水平高、责任心强且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纪委。结合党委换届,配备纪检干部3名,平均年龄31.5岁,均是大专毕业生。
(二)抓素质提高。为提高纪委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对查案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案例剖析、办案方法、文字材料书写等培训,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定期进行调研,编印了《纪检监察法规手册》和案卷模式,发放到每个纪检干部手中,提高办案能力。
(三)抓环境改善。坚持正确的干部导向,把查办案件作为评价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对查案一线的同志,生活上关心、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查案中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绩效突出的纪检监察干部,予以保护和重用。
三、落实制度,拓宽案件线索来源
(一)落实违纪线索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制度。对各种监督力量进一步整合,每月6日召开纪委会和财务、审计、公安、信访、林业、土地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席会,通报情况,互通信息,整合案件线索资源,延伸办案空间。
(二)落实联络员例会制。各村纪检联络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对本村情况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防止案件线索遗漏,瞒案不报情况的发生。
(三)落实纪委人员“联点包片”制度,纪委成员定期深入多种经营、工程建筑、物资采购、资金管理等重点部位和掌管人、财、物的重要岗位,通过执法监察、专项检查、财务审计等途径,多渠道发现线索。对于重要线索要认真调查核实,主动出击,及时取证,努力提高成案率。
(四)在乡政府门口设立举报投诉箱,专人负责、定时开启;建立专门来信来访来话登记薄,明确专人负责,认真登记,及时汇报,限期反馈;依托各党支部,在广大党员中建立反腐倡廉的信息反馈渠道。2006年3月,乡党委政府接到山湾村村民关于山湾村原村委主任孟爱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群众摊派土地延包证工本费每本3元的举报后,乡纪委立马成立专案调查小组,全方位对孟爱民展开调查,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取证,证实孟爱民确实将15户45元据为己有,经乡党委教育后全数退还群众,孟爱民虽然贪污款数不多,但违背了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多次强调的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受到了应有的处分,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
(五)主动下访排查线索,纪委成员每月至少入村一次了解情况,防止案件线索遗漏,瞒案不报情况的发生。在掌握线索的过程中,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根据情况的轻重,实行分类处理,一般性问题,进行提醒谈话;有轻微违纪行为的,进行诫免谈话;问题严重的,进行严肃查处,做到不使一条线索遗漏,不让一项处理落空。
四、查教结合,深化办案效果
我们坚持查教结合原则,继续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深化办案效果。
(一)对受处分的党员干部根据身份、受处分轻重分级回访。公职党员、村干部,有纪委成员会同所在单位负责人或包村部门负责人进行回访;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处分党员,由乡领导会同纪委成员重点回访,及时掌握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动态,帮助其彻底放下包袱,积极改正错误。
(二)落实典型案件公开审理制度,净化党员干部队伍。对于某个比较典型的经济案件,我们将由审理组审理转为公开审理,全年公开审理不少于2期,在审理过程中,将邀请村干部、机关干部、群众代表等参加旁听,纪委调查人员陈述案情,提供证据,违纪当事人可当场答辩,党委领导根据事实公开审理,现场宣布处理结果。有效提高了查办案件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们狠抓纪委办案工作,努力提高办案水平,在群众中树立起敢于办案、善于办案、秉公执纪的形象,成为乡党委政府的左膀右臂,从而增强了群众对纪委的信任,使大量的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乡镇相比,与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努力把我乡的纪委办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维护全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关于县区纪委监察局乡镇纪委办案
关于县区纪委监察局乡镇纪委办案
索 取 号: DE***001 内容分类: 上级文件 发布文号: 发文日期: 2008-03-13
第一条 为了加大县区纪委监察局、乡镇纪委办案力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行政监察法》及省市有关规定,规范县区纪委监察局、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程序,确保案件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信访、初核、立案工作对象 第二条 县区纪委监察局受理下列组织和人员的违纪违法问题:
(一)县、区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二)县、区党委管理的党员和党员干部;
(三)党组织关系在县、区,干部管理权在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党 员和党员干部;
(四)下一级党的组织;
(五)县、区人大、政府任聘的其他人员;
(六)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同级党政机关领导要求查处的人员。第三条 乡镇纪委受理下列组织和人员的违纪违法问题:
(一)乡镇党委管理的党员和党员干部;
(二)党组织关系在乡镇、干部管理权在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党员和党员干部;
(三)下一级党的组织;
(四)乡镇政府任聘的人员;
(五)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同级党政机关领导要求查处的人员。
二、信访初核工作程序 第四条 县区纪委监察局、乡镇纪委要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受理工作,对信访举报件要专人负责,认真登记,每月按时进行分析研究,逐件精选案件线索,提出具体办理意见,及时报送纪委主要领导阅批。重要信件随时报请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阅批。第五条 初步核实必须履行批准手续。反映县区党委、纪委委员违反党纪问题,由县区纪委书记办公会研究后,向县区党委主要负责人或分管纪委的副书记汇报后初步核实,同时向市纪委报告;涉及常委以上的领导干部,经县区纪委常委会研究报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提出意见后,报市纪委批准。反映县区直属单位、企业、以及属行政垂直管理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在向县区党委主要负责人或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负责同志汇报后,由县区纪委或监察局研究决定初核;对反映其他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的初核,由县区纪委书记办公会研究决定;对反映乡镇直属单位、基层站所和行政村主要负责人的违纪问题,凡是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的典型问题,由县区纪委批准进行初步核实。乡镇纪委收到反映乡镇直属单位、企业、基层站所、行政村以及行政垂直管理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违纪问题,乡镇纪委研究进行初核;对反映其他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的初核,由乡镇纪委研究决定,并向县区纪委报告初核情况。第六条 信访举报的初核件,要填写《初核审批表》,组织人员进行初核。初步核实的时限为两个月以内,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初核结束后,承办人要写出初核报告,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并经承办室务会议或承办人员研究,其中需要立案调查的,按立案调查工作程序进行,不需立案的,报县区纪委常委会或乡镇纪委会研究决定。
三、立案调查工作程序 第七条 立案调查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县区党委、纪委委员及所属下一级党组织违反党的纪律问题,由县区纪委报请县区党委批准;县区直属单位、企业、乡镇正科级干部违纪问题,由县区纪委在征求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意见后决定立案,副科级及一般党员、干部违反党纪的问题,由县区纪委决定立案;党组织关系在县区、干部管理权在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党员、干部违纪问题,除另有规定的外,一般由县区纪委立案。立案前县区纪委应征求同级党委意见,并与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气。乡镇直属单位、企业、行政村以及基层站所主要负责人违纪问题,由乡镇纪委在行政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意见后决定立案,同时向县区纪委报告,对其他党员、干部违反党纪的问题,由乡镇纪委决定立案;党组织关系在乡镇、干部管理权在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党员、干部违纪问题,除另有规定的外,一般由乡镇纪委立案。立案前乡镇纪委应征求乡镇党委意见,并与其上级主管部门勇气。第八条 凡经研究决定立案调查的案件,要填写《立案审批表》,报经纪委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履行立案手续后由调查组组织调查取证。同时填写《立案决定书》一式三份,分别送达同级党委组织部门、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立案调查时限为三个月,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调查时间的,应书面报立案机关批准,延长调查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案件调查取证工作基本结束后,调查组将认定的错误事实写成见面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对拒不签署意见的,由调查组在错误事实材料上注明。对被调查人签署的意见需要作出说明的,调查组应附说明材料。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写出调查报告,并由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名。承办室要召开室务会议研究处理建议和意见,填写《案件移送审理报告表》,整理装订案件卷宗,经分管领导批准后,办理移送审理手续。第九条 案件调查中,调查组认为被调查对象确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或妨碍案件调查时,可建议对其采取停职检查措施。停止党内职务,属党委批准立案的由党委决定;属纪检机关直接立案的,由纪检机关征求同级党委意见后决定。停止行政职务的,由纪检监察机关向任聘单位提出建议。第十条 县区纪委监察局、乡镇纪委办案使用“两规”措施,必须坚持审慎的原则,履行审批手续,填写《纪检机关使用“两规”措施呈批表》,经县区纪委书记办公会研究、分管书记签批,按立案范围向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报告。乡镇纪委一般不使用“两规”措施,必须使用的,要报经县区纪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在县区纪委派人参与和指导下进行。
四、案件审理工作程序 第十一条 凡是立案调查的案件,调查结束后都要进行审理。县区纪委监察局案件审理室和乡镇纪委案件审理小组分别承担本级纪委的案件审理工作。乡镇分管党务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乡镇案件审理小组组长。审理案件的基本要求: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在审理过程中,应派人与当事人谈话,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同时对犯错误的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帮助教育。谈话时要做好谈话记录。需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案件,在提请纪委常委会或监察局长办公会审定前征求意见。乡镇纪委审理小组审理的案件,在提交纪委会讨论决定之前,将审理报告、调查材料、事实见面材料等报送所在县区纪委审理室,由县区纪委审理室帮助审核把关。移送审理的案件,一般案件在30日内审结,重大、复杂案件在60日内审结(含补证工作时间)。审理人员在对案件进行审理后要提出审理意见。审理室(审理小组)应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审议案件,根据审议的意见写出审理报告,审议中如有不同意见,也应同时上报。案件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提请本级纪委常委会(纪委会)或监察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五、处分审批和执行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 县区纪委监察局、乡镇纪委对管理的党组织、党员、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必须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进行。
(一)党纪处分的审批按以下程序办理:
1、对县区、乡镇党委管理的党组织纪律处分,由上一级党的委员会作出进行改组或予以解散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
2、在农村给予党员或乡镇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由支部大会决定,报乡镇纪委批准,向乡镇党委和县区纪委备案;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由支部大会决定,经乡镇纪委审议,报乡镇党委批准,向县区纪委备案;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由支部大会决定,逐级上报县区纪委批准。
3、在县区直属机关,给予党员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由支部大会决定,经所属党委的纪委审议,报所属党委批准;区直属机关给予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由支部大会决定,逐级上报区纪委批准。县直属机关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由支部大会决定,逐级上报县直属机关纪工委批准,向县纪委备案;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由支部大会决定,逐级上报县纪委批准。
4、县区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由支部大会决定,经基层党委审议,报县区纪委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县区纪委可以直接作出处分决定;给予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由县区纪委审议,报县区党委批准。
(二)政纪处分的审批按以下程序办理:
1、对政府任命的人员,需要给予撤职以下(含撤职)行政处分的,监察机关提出处分意见,经政府批准后,由监察机关下达处分决定。
2、对政府各部门任命的人员,监察机关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含撤职)的行政处分。
3、上级监察机关可以直接给予下级监察机关管辖内的由政府及其各部门任命的人员撤职以下(含撤职)的行政处分。对上述三条所列人员,需要给予开除处分的,负责查处案件的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报县区人民政府批准。
4、经人大或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县级以下行政机关的行政工作人员,需要给予降级以下(含降级)行政处分的,由所在县区监察机关提出处分意见,经县区政府批准后,县区监察机关下达处分决定。需要给予撤职以上(含撤职)行政处分的,由所在县区监察机关向县区政府提出处分建议。
5、下级监察机关管辖内的由人大或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人员,上级监察机关可以直接给予降级以下(含降级)的行政处分;需要给予撤职处分的,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建议下级监察机关所在单位提请人大或其常委会罢免、免职或撤销职务;需要给予开除处分的,上级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由其主管部门作出处理。以上党纪政纪处分,按照批准权限由本级纪委监察局批准的案件,纪委监察局讨论决定后立即办理处分决定或批复手续;在接到同级党委、政府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批复后,及时办理处分决定,并抄送组织人事部门和有关单位。第十三条 党纪和政纪处分决定,要分别行文下达。处分决定要向犯错误本人宣布,并将处分决定或批复给受处分的党员、监察对象一份,被处分人应在处分决定上签署意见,对拒不签字的,有关党组织应在处分决定上注明“已经本人阅过,但拒绝签署意见”以便备查。对县区、乡镇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部门)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作出的处分决定,有关党组织、部门单位应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宣布执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将处分决定下发被处分人员所在主管部门时,要附《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回执表》,被处分人所在主管部门应在一个月内将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填入《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回执表》,报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办理完毕后由承办人按照规定立卷归档。对其中涉及违法的,在作出党纪政纪处理后,及时移送情况部门。
六、附则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中共淮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淮南市监察局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规定从发文之日起施行。中共淮南市纪委 淮南市监 察 局 200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