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两防一体化建设和疏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共5篇)

时间:2019-05-13 17:5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两防一体化建设和疏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两防一体化建设和疏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浙江省两防一体化建设和疏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两防一体化建设和疏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浙江省人防办(民防局)副主任(副局长)作者:赵德兴 被访问:

299次 2009-10-19 10:35:20 近年来,根据国家人防办开展两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浙江省人防实际,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谈一些个人的感受,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进“五化”建设,扎实做好向民防发展的各项基础工作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人防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线,结合近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我省人防建设现状,进一步理清思路,讲究方法,真抓实干,在谋全局、管长远、打基础、抓落实上使实劲,努力推进“五化”建设。

一是要推进人防法制化建设。加强新形势下的人防工作,必须加快人防法制化建设进程。要进一步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民防的地位、作用以及推动力等问题,确保民防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能。针对人防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出台规范性文件进行调整规范,形成以法制手段为主的人防建设管理机制。当前要重点抓住以下几个问题实施法制保障:要研究民防工作的地位、作用;要研究人防工程产权归属问题,充分考虑人防工程的国防战备和社会公益属性,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拿出国家和个人都受益的有效政策;要规范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管理,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依法修建防空地下室,确因条件限制不能同步配套建设收取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必须全额、专项用于人防建设;要积极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与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出台,合理、有序、规范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二是要推进人防体系化建设。胡总书记强调;“必须在形成体系作战能力上用更大气力”。人防建设是国防动员和应急作战体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必须着眼整体功能,加强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上级关于军事斗争人防应急准备一系列指示要求为依据,按照国家和军区人防办的统一部署,整体推进人民防空组织指挥、信息保障、防护工程、人防专业队伍、人口疏散、重要目标防护、人防队伍能力等七大体系建设,确保人民防空建设质量全面提升,确保全省人防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三是要推进人防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人防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按规定办事。根据近年来人防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对已取得初步成果或达成共识的意见方法,及时进行总结规范,形成新的政策制度或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推广实施;特别重视学习领会近年来国家、南京军区和省人防办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文件、出台的各种规定和标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各地实际抓好细化落实。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浙江人防发展特点的依法行政、人才选拔培养、资金保障、基层工作、应急准备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保证人防建设高效运作。

四是要推进人防社会化建设。坚持“两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民事防护主要对象,是人防工作主体”的思想,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切实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人防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加人防建设的合力。成立自救互救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自救互救知识和防护手段教育,使人民群众掌握遭受空袭时自防自救和互救互援的业务技能,提高防护救援能力。按照形成组织、建立网络、落实责任、信用考核的原则,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重点镇等单位建立民防志愿者队伍,研究规范管理、培训和使用的办法,组织参与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进一步推行警报社会化管理,动员社区、乡镇基层组织维护和管理民防设施设备。

五是要推进人防专业化建设。根据新形势下人防向民防发展建设的需要,坚持多管齐下,突出重点建设,着力提高民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深化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在练兵的实用性、创新性上下功夫,着力提高队伍的专业技能。结合民兵整组,对现有人防专业队伍进行清查登记,抓好组织落实,切实解决与其他民兵队伍交叉重叠的问题;根据防空防灾要求,调整结构,有条件的组建核生化技术、网络信息与防护、伪装设障等特种防护专业队伍,提高队伍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人防应急抢险抢修、救援、消除空袭后果等适应性训练,了解方案,熟悉任务,掌握战法;严格落实装备器材、训练经费等各类保障,着力提高人防专业队伍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

二、积极稳妥地探索和实践,坚持推进人防向民防的整体转型

民防建设是国家对人防建设的要求,是人防向前发展的需要。总体上呈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但还有不少矛盾和问题:存在着“上冷下热、实冷虚热、各自为政、推进缓慢”。最主要的问题是法律地位缺失、体制不顺、职能不明。需要各省市以及从国家到县(市、区)的各级人防部门,在各自的层级职责上积极探索,上下呼应,全力推动,才能取得明显进展。近年来,我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人防向民防转型:

一是从理论上探索。利用每年的全省人防办主任读书会,2004年开展民防大讨论以来,从理论上探索全省民防发展的思路,更好地统一思想,把握全局,优化思路,引领浙江民防创业创新、发展壮大。积极宣传人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和参与防灾救灾、应急救援中的地位作用,为民防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深化人防宣传教育“五进”工作,扎实做好群众性防空防灾知识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

二是在形式上挂牌。在民防体制上,2005年增挂民防局的牌子,2006年各市增挂民防局的牌子,目前80%以上的县(市、区)增挂民防局的牌子,调整了民防的职能。

三是在职能上试点。在民防职能上,各地按省办模式,整合人防资源,参与应急管理,承担突发公共事件人员防护牵头单位职能,提供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备用指挥平台。省办正积极协调省政府应急办进行调研,纳入省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成员单位。组织杭州市、嘉兴市开展民防试点,组织社区人防工作试点,召开了全省社区人防工作会议,积极推进人口疏散和人员掩蔽预案进社区工作的落实。按照“人员疏散掩蔽落实到点、到人”的要求,让老百姓知道该怎样疏散,到哪里掩蔽,使人民防空应急准备工作落到实处,落实街道、社区人口疏散指挥机构,确定疏散人员,明确疏散地域,以及留城人员的掩蔽位置、进出路线,并结合警报试鸣和防空演习,组织居民演练。“非典”之后,省政府又明确人防指挥系统为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之一,民防局作为平时救灾中人员防护的组长单位,负责牵头省政府28个厅局,组织人口疏散工作。

四是在方法上逐步推进。杭州市民防局成立了“96110”联动指挥平台,8年来运行良好;嘉兴市结合本市化工企业多的特殊性,政府确定民防局为化救的牵头单位,探索了“企业建队伍、政府下任务、民防搞协调、救援有偿化”的民防工作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对近年来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推广经验,扩大成果,以更好地适应平时防灾、战时防空的需要。积极拓展民防工作职能。目前有的市正在考虑民防局与应急办职能和资源的整合问题。全省县以上人防办制订了《应付公共突发事件人员疏散方案》。全省进行了警报控制终端重大突发事件警报信号发放的改造,使人防警报为抢险救灾服务。

三、着眼社会需求,把疏散体系建设作为“两防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来抓

民防工作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必须继续加大开放发展的力度,在疏散体系建设上,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多种渠道,着眼于战时和灾时条件下为人民群众提供疏散和避难场所的需要,抓紧了疏散地域的建设,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疏散基地和疏散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开展试点研究,逐步推进。为更好地承担战时和灾时的人员疏散任务,着眼战时和灾时条件下为人民群众提供疏散和避难场所的需要,全面启动了疏散地域、疏散基地和疏散点三位一体的疏散体系建设。自2004年起,我省通过试点,逐步开展了疏散基地建设,2005年召开了全省疏散体系建设研讨会,2005年召开了全省疏散基地建设现场会,全省推广了台州市三门县蛇蟠岛和温岭市长屿硐天两个疏散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三门县蛇蟠岛疏散基地共分4个功能区,包括了人防应急指挥部、物资储备库、人员疏散安置区和人员疏散隐蔽区,其中人员疏散安置和隐蔽区面积共计3万多平方米,基地内水、电、排泄以及交通、通信、指挥等保障齐全;温岭市长屿硐天疏散基地总面积19万平方米,有三个硐区组成,可同时容纳8000人。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我省疏散基地建设标准的实施意见,指导全省的疏散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上下形成了抓好疏散体系建设的共识。目前,全省建立疏散基地73个,面积6248万平方米,可安置人口36万人;建立疏散避难点1685个,面积2119万平方米,可安置人口389万人。杭州拱墅区疏散(避难)场所的挂牌,结合杭州汽车城建设的可用于防台、防洪、防震和防空的应急疏散点。其规划建设9.47万平方米,其中将1.47万平方米的国际汽车会展中心建成室内避难区,8万平方米的广场绿地建成室外棚宿区,该疏散点充分利用了会展中心已有的设施设备,增加了应急供电、照明、统一标牌标识等要素,可容纳受灾群众1万多人。宁波市某区人防办通过调研,利用公共绿地、院校、公共体育馆、广场等设施建立了107个紧急疏散点,并全面统计了室内、室外面积和安置人员数量,建立了联系人、联系电话和附图说明,为组织疏散、应付公共突发事件奠定了基础。

(二)统一战技标准,规范疏散场所建设

人口疏散场所是用于战时人口疏散、灾时避难安置的场所,包括疏散地域、疏散基地、疏散点。应达到的基本标准是:

第一类 人口疏散地域建设的基本标准

1、疏散地域的选择

疏散地域可依据人口疏散方案确定的疏散地域组织建设,也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各级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疏散地域要选择在便于机动、便于生存、远离重点目标和危险源的地域内。

1、规模要适当。市、县级疏散地域规模应根据疏散人口的数量而定,确定足够的地幅。也可按照城市疏散人口与疏散地域村、镇人口1:1至1:2的比例确定人口疏散地域。

2、距离要适当。通常疏散地域距离城区50公里以内。

3、配置要适当。疏散人口通常按城区街道、社区建制相对集中配置,配置区域根据地形、民情确定。

4、环境要适当。便于生活,便于进出,有交通主干道路,迂回道路。避开核化设施、易燃易爆、易滑坡塌方、大江、大河、大型水库等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区域。

2、疏散地域应达到的基本标准

(1)疏散地域接收地有疏散人员吃、住的基本生活条件;

(2)有较完善的供电、供水、物资储备条件;

(3)疏散接收地的县、镇乡、村要分别建立指挥管理机构,根据接收疏散人员的任务,制订疏散人员接收安置方案和保障计划;

(4)有必要的通信保障和广播设备;

(5)利用现有医疗场所,供疏散人员看病就医;

(6)利用现有的学校和公共设施,为疏散的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第二类 人口疏散基地建设的基本标准

1、人口疏散(避难)基地的基本功用

人口疏散(避难)基地主要用于接纳、安置本行政区域内疏散(避难)的人员。经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以用于接纳、安置本行政区域以外疏散(避难)的人员。

2、人口疏散(避难)基地的规模

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评估确定,不同级别的人口疏散(避难)基地,规模应有所区别。设区市的人口疏散(避难)基地规模结合各市实际确定,应能满足接纳、安置2000人以上的基本生活需要。县(市、区)级人口疏散(避难)基地的规模可以适当减小,由设区市指导县(市、区)确定。疏散基地一般应有固定房屋和棚户区组成。

3、人口疏散(避难)基地建设应达到的基本标准

(1)人口疏散基地的选址要避开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目标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

(2)选择交通便利,能满足疏散人员进住的车辆迂回;

(3)有稳定的水、电保障;

(4)具备消防、排污、卫生防疫条件;

(5)建有广播、通信设施;

(6)有固定房屋和棚户区;(7)疏散基地应制定平(战)时与灾时应急转换方案,成立指挥机构。

第三类 人口疏散点建设的基本标准

疏散点是指各级政府利用社会公共场所(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公园、广场、学校的教室、宾馆、防空地下室等),实施就地就近疏散人员的场所。在普查的基础上,以政府发文的名义,确定担负接收安置临时疏散(避难)人口任务。

1、疏散点普查统计。按照疏散点的分类,对本辖区内可以作为疏散点的场所进行普查统计,掌握基本情况。统计内容包括:疏散点名称、室内外面积、床位数、可容纳人数、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地址、邮政编码、有关图片资料等。

2、公示告知。被确定的人口疏散点应向社会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疏散点名称、地址等。

3、分类管理。一类为随机使用的疏散点。二类为调整使用的疏散点。三类为征集使用的疏散点。

4、明确疏散点单位任务。以批准疏散点的文件为依据,明确疏散点单位要建立指挥协调机构,明确疏散点联系人、引导员、救灾工作人员的职责与任务,明确疏散点人口疏散各功能区域划分,并设置疏散点标识标牌,保证随时能够启用。

(三)人口疏散体系建设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一是自建。按照有关建设审批规定,由各级人防部门单独投资建设疏散基地;二是依托建设。由人防部门参与部分投资,与其他单位合资合作建设,或者依托其它已建项目,人防部门参与建设;三是规划建设。由各级政府根据人口疏散的需要,对辖区内可用于人口疏散的大型设施统一规划,设置疏散基地的标志标牌,保证应急时使用。保障两权:战时和灾时的使用权、平战结合收益权。

第二篇:浙江省两防一体化建设和疏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两防一体化建设和疏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浙江省人防办(民防局)副主任(副局长)作者:赵德兴 被访问: 299次 2009-10-19 10:35:20近年来,根据国家人防办开展两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浙江省人防实际,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谈一些个人的感受,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进“五化”建设,扎实做好向民防发展的各项基础工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人防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线,结合近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我省人防建设现状,进一步理清思路,讲究方法,真抓实干,在谋全局、管长远、打基础、抓落实上使实劲,努力推进“五化”建设。

一是要推进人防法制化建设。加强新形势下的人防工作,必须加快人防法制化建设进程。要进一步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民防的地位、作用以及推动力等问题,确保民防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能。针对人防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出台规范性文件进行调整规范,形成以法制手段为主的人防建设管理机制。当前要重点抓住以下几个问题实施法制保障:要研究民防工作的地位、作用;要研究人防工程产权归属问题,充分考虑人防工程的国防战备和社会公益属性,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拿出国家和个人都受益的有效政策;要规范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管理,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依法修建防空地下室,确因条件限制不能同步配套建设收取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必须全额、专项用于人防建设;要积极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与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出台,合理、有序、规范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二是要推进人防体系化建设。胡总书记强调;“必须在形成体系作战能力上用更大气力”。人防建设是国防动员和应急作战体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必须着眼整体功能,加强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上级关于军事斗争人防应急准备一系列指示要求为依据,按照国家和军区人防办的统一部署,整体推进人民防空组织指挥、信息保障、防护工程、人防专业队伍、人口疏散、重要目标防护、人防队伍能力等七大体系建设,确保人民防空建设质量全面提升,确保全省人防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三是要推进人防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人防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按规定办事。根据近年来人防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对已取得初步成果或达成共识的意见方法,及时进行总结规范,形成新的政策制度或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推广实施;特别重视学习领会近年来国家、南京军区和省人防办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文件、出台的各种规定和标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各地实际抓好细化落实。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浙江人防发展特点的依法行政、人才选拔培养、资金保障、基层工作、应急准备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保证人防建设高效运作。

四是要推进人防社会化建设。坚持“两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民事防护主要对象,是人防工作主体”的思想,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切实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人防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加人防建设的合力。成立自救互救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自救互救知识和防护手段教育,使人民群众掌握遭受空袭时自防自救和互救互援的业务技能,提高防护救援能力。按照形成组织、建立网络、落实责任、信用考核的原则,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重点镇等单位建立民防志愿者队伍,研究规范管理、培训和使用的办法,组织参与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进一步推行警报社会化管理,动员社区、乡镇基层组织维护和管理民防设施设备。

五是要推进人防专业化建设。根据新形势下人防向民防发展建设的需要,坚持多管齐下,突出重点建设,着力提高民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深化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在练兵的实用性、创新性上下功夫,着力提高队伍的专业技能。结合民兵整组,对现有人防专业队伍进行清查登记,抓好组织落实,切实解决与其他民兵队伍交叉重叠的问题;根据防空防灾要求,调整结构,有条件的组建核生化技术、网络信息与防护、伪装设障等特种防护专业队伍,提高队伍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人防应急抢险抢修、救援、消除空袭后果等适应性训练,了解方案,熟悉任务,掌握战法;严格落实装备器材、训练经费等各类保障,着力提高人防专业队伍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

二、积极稳妥地探索和实践,坚持推进人防向民防的整体转型

民防建设是国家对人防建设的要求,是人防向前发展的需要。总体上呈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但还有不少矛盾和问题:存在着“上冷下热、实冷虚热、各自为政、推进缓慢”。最主要的问题是法律地位缺失、体制不顺、职能不明。需要各省市以及从国家到县(市、区)的各级人防部门,在各自的层级职责上积极探索,上下呼应,全力推动,才能取得明显进展。近年来,我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人防向民防转型:一是从理论上探索。利用每年的全省人防办主任读书会,2004年开展民防大讨论以来,从理论上探索

全省民防发展的思路,更好地统一思想,把握全局,优化思路,引领浙江民防创业创新、发展壮大。积极宣传人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和参与防灾救灾、应急救援中的地位作用,为民防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深化人防宣传教育“五进”工作,扎实做好群众性防空防灾知识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在形式上挂牌。在民防体制上,2005年增挂民防局的牌子,2006年各市增挂民防局的牌子,目前80%以上的县(市、区)增挂民防局的牌子,调整了民防的职能。

三是在职能上试点。在民防职能上,各地按省办模式,整合人防资源,参与应急管理,承担突发公共事件人员防护牵头单位职能,提供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备用指挥平台。省办正积极协调省政府应急办进行调研,纳入省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成员单位。组织杭州市、嘉兴市开展民防试点,组织社区人防工作试点,召开了全省社区人防工作会议,积极推进人口疏散和人员掩蔽预案进社区工作的落实。按照“人员疏散掩蔽落实到点、到人”的要求,让老百姓知道该怎样疏散,到哪里掩蔽,使人民防空应急准备工作落到实处,落实街道、社区人口疏散指挥机构,确定疏散人员,明确疏散地域,以及留城人员的掩蔽位置、进出路线,并结合警报试鸣和防空演习,组织居民演练。“非典”之后,省政府又明确人防指挥系统为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之一,民防局作为平时救灾中人员防护的组长单位,负责牵头省政府28个厅局,组织人口疏散工作。四是在方法上逐步推进。杭州市民防局成立了“96110”联动指挥平台,8年来运行良好;嘉兴市结合本市化工企业多的特殊性,政府确定民防局为化救的牵头单位,探索了“企业建队伍、政府下任务、民防搞协调、救援有偿化”的民防工作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对近年来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推广经验,扩大成果,以更好地适应平时防灾、战时防空的需要。积极拓展民防工作职能。目前有的市正在考虑民防局与应急办职能和资源的整合问题。全省县以上人防办制订了《应付公共突发事件人员疏散方案》。全省进行了警报控制终端重大突发事件警报信号发放的改造,使人防警报为抢险救灾服务。

三、着眼社会需求,把疏散体系建设作为“两防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来抓

民防工作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必须继续加大开放发展的力度,在疏散体系建设上,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多种渠道,着眼于战时和灾时条件下为人民群众提供疏散和避难场所的需要,抓紧了疏散地域的建设,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疏散基地和疏散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开展试点研究,逐步推进。为更好地承担战时和灾时的人员疏散任务,着眼战时和灾时条件下为人民群众提供疏散和避难场所的需要,全面启动了疏散地域、疏散基地和疏散点三位一体的疏散体系建

设。自2004年起,我省通过试点,逐步开展了疏散基地建设,2005年召开了全省疏散体系建设研讨会,2005年召开了全省疏散基地建设现场会,全省推广了台州市三门县蛇蟠岛和温岭市长屿硐天两个疏散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三门县蛇蟠岛疏散基地共分4个功能区,包括了人防应急指挥部、物资储备库、人员疏散安置区和人员疏散隐蔽区,其中人员疏散安置和隐蔽区面积共计3万多平方米,基地内水、电、排泄以及交通、通信、指挥等保障齐全;温岭市长屿硐天疏散基地总面积19万平方米,有三个硐区组成,可同时容纳8000人。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我省疏散基地建设标准的实施意见,指导全省的疏散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上下形成了抓好疏散体系建设的共识。目前,全省建立疏散基地73个,面积6248万平方米,可安置人口36万人;建立疏散避难点1685个,面积2119万平方米,可安置人口389万人。杭州拱墅区疏散(避难)场所的挂牌,结合杭州汽车城建设的可用于防台、防洪、防震和防空的应急疏散点。其规划建设9.47万平方米,其中将1.47万平方米的国际汽车会展中心建成室内避难区,8万平方米的广场绿地建成室外棚宿区,该疏散点充分利用了会展中心已有的设施设备,增加了应急供电、照明、统一标牌标识等要素,可容纳受灾群众1万多人。宁波市某区人防办通过调研,利用公共绿地、院校、公共体育馆、广场等设施建立了107个紧急疏散点,并全面统计了室内、室外面积和安置人员数量,建立了联系人、联系电话和附图说明,为组织疏散、应付公共突发事件奠定了基础。

(二)统一战技标准,规范疏散场所建设

人口疏散场所是用于战时人口疏散、灾时避难安置的场所,包括疏散地域、疏散基地、疏散点。应达到的基本标准是:

第一类人口疏散地域建设的基本标准

1、疏散地域的选择

疏散地域可依据人口疏散方案确定的疏散地域组织建设,也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各级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疏散地域要选择在便于机动、便于生存、远离重点目标和危险源的地域内。

1、规模要适当。市、县级疏散地域规模应根据疏散人口的数量而定,确定足够的地幅。也可按照城市疏散人口与疏散地域村、镇人口1:1至1:2的比例确定人口疏散地域。

2、距离要适当。通常疏散地域距离城区50公里以内。

3、配置要适当。疏散人口通常按城区街道、社区建制相对集中配置,配置区域根据地形、民情确定。

4、环境要适当。便于生活,便于进出,有交通主干道路,迂回道路。避开核化设施、易燃易爆、易滑坡塌方、大江、大河、大型水库等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区域。

2、疏散地域应达到的基本标准

(1)疏散地域接收地有疏散人员吃、住的基本生活条件;

(2)有较完善的供电、供水、物资储备条件;

(3)疏散接收地的县、镇乡、村要分别建立指挥管理机构,根据接收疏散人员的任务,制订疏散人员接收安置方案和保障计划;

(4)有必要的通信保障和广播设备;

(5)利用现有医疗场所,供疏散人员看病就医;

(6)利用现有的学校和公共设施,为疏散的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第二类人口疏散基地建设的基本标准

1、人口疏散(避难)基地的基本功用

人口疏散(避难)基地主要用于接纳、安置本行政区域内疏散(避难)的人员。经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以用于接纳、安置本行政区域以外疏散(避难)的人员。

2、人口疏散(避难)基地的规模

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评估确定,不同级别的人口疏散(避难)基地,规模应有所区别。设区市的人口疏散(避难)基地规模结合各市实际确定,应能满足接纳、安置2000人以上的基本生活需要。县(市、区)级人口疏散(避难)基地的规模可以适当减小,由设区市指导县(市、区)确定。疏散基地一般应有固定房屋和棚户区组成。

3、人口疏散(避难)基地建设应达到的基本标准

(1)人口疏散基地的选址要避开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目标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

(2)选择交通便利,能满足疏散人员进住的车辆迂回;

(3)有稳定的水、电保障;

(4)具备消防、排污、卫生防疫条件;

(5)建有广播、通信设施;

(6)有固定房屋和棚户区;

(7)疏散基地应制定平(战)时与灾时应急转换方案,成立指挥机构。

第三类人口疏散点建设的基本标准

疏散点是指各级政府利用社会公共场所(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公园、广场、学校的教室、宾馆、防空地下室等),实施就地就近疏散人员的场所。在普查的基础上,以政府发文的名义,确定担负接收安置临时疏散(避难)人口任务。

1、疏散点普查统计。按照疏散点的分类,对本辖区内可以作为疏散点的场所进行普查统计,掌握基本情况。统计内容包括:疏散点名称、室内外面积、床位数、可容纳人数、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地址、邮政编码、有关图片资料等。

2、公示告知。被确定的人口疏散点应向社会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疏散点名称、地址等。

3、分类管理。一类为随机使用的疏散点。二类为调整使用的疏散点。三类为征集使用的疏散点。

4、明确疏散点单位任务。以批准疏散点的文件为依据,明确疏散点单位要建立指挥协调机构,明确疏散点联系人、引导员、救灾工作人员的职责与任务,明确疏散点人口疏散各功能区域划分,并设置疏散点标识标牌,保证随时能够启用。

(三)人口疏散体系建设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一是自建。按照有关建设审批规定,由各级人防部门单独投资建设疏散基地;二是依托建设。由人防部门参与部分投资,与其他单位合资合作建设,或者依托其它已建项目,人防部门参与建设;三是规划建设。由各级政府根据人口疏散的需要,对辖区内可用于人口疏散的大型设施统一规划,设置疏散基地的标志标牌,保证应急时使用。保障两权:战时和灾时的使用权、平战结合收益权。

第三篇:对惩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对惩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总书记指出,反腐败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这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醒,居安思危,清醒地认识到将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任务艰巨。内需的大背景下,构建好国企反腐倡廉的惩防体系对促进国企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坚决树立“反腐倡廉也是生产力”的思想,着力构建企业反腐倡廉惩防体系的长效机制,全力做好国企反腐倡廉工作。

一、国企惩防体系建设的思考

建立国企惩防体系既是为了防微杜渐,做好一些不规范行为、潜在腐败风险的防范;又要让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更好活力,不能让惩防体系变成束缚生产经营发展的绳索;既要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又要保持开拓创新的大好局面。因此,惩防体系建设是企业活化细胞,激发活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前建设廉政防控体系的不足:一是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单一,被动式的教育,效果不明显;二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制度不够健全、不系统、不科学;三是惩防体系中的监督力度还须进一步提升,监督机制还应进一步完善。为此,必须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办法治理国企腐败,建立建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必须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建立廉政建设惩防体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着力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国企惩防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以“惩防体系”加强企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长效机制,扎实构建国企“教育预防”、“制度保障”、“监督到位”三大基本框架。

(一)构建好惩防工作的教育体系,筑牢意识层面的防火墙

强化反腐倡廉教育,从思想上、意识上增强防控意识,防止出现“温水煮青蛙”效应。把一只青蛙放进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冷水杯中,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到它发现太热时,已经失去跳出杯子的能力。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一是按个体对象分层,实现教育对象全覆盖。针对领导干部,重点开展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注重发挥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醒作用;针对普通党员干部,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针对企业职工,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教育。二是按领域对象分类,让教育渗透到每个角落。针对企业总部机关,将廉政教育与机关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文风、会风,以廉促政,以廉增效;针对领导干部,着力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针对生产经营部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按教育时期分级,做好“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辅导等学习教育。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着重从创新教育形式入手,增强反腐倡廉的实效性,做到形式多样化,理论具体化,效果明显化。一是注重感性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提升教育的效果。如,利用党员活动,到红色革命根据地接受教育;观看反腐倡廉案例进行教育;二是注重理论教育。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党纪常规,十八大会议精神,让教育入脑、入耳、入心。筑牢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防线,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底线,保持一身正气,做好廉洁从业的模范带动作用。

(二)构建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念好执行层面的紧箍咒

小平同志曾指出,好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坏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一些制度由于没有持续改进或脱离了企业实际,变成为自由裁量不规范、办事程序不透明、纪律要求不严格、制约措施不健全的“超期服役”或“带病上岗”的坏制度,非但起不到规范权力、预防腐败的作用,反而会给腐败披上合法外衣,助长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等行为。构建反腐倡廉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有利于规范权力正确行使;有利于从制度源头上压缩权力寻租。有效化解廉政风险,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国有企业首先应当健全议事规则,明确“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完善职工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国有企业党委、董事会等决策机构要依据各自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要坚持务实高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保证决策的民主性;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和有关政策,保证决策合法性。切实做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制定、执行和考核,防止违规决策、违法决策、摸头拍板、一言堂等行为产生,有效形成决策层面的监督机制,从战略层面抓预防,从决策层面抓监督,在管人、管事、管物上下功夫,切实化解廉政风险。

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探索和新实践,是推进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司章程》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范围、经济行为等自身特点,通过梳理部门和岗位职责,梳理业务流程,排查廉洁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加强风险预警,强化监督检查等手段,健全内控体系,建立全面覆盖、责任到位、防控严密、管理完善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国企科学健康发展。

着力提升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严把制度制定和执行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积极开展制度廉洁风险评估,严把决策关,确保制度无风险、无漏洞,有效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系统性。同时,对廉政建设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督查整改,对于制度执行移位、错位、不到位等问题,深入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并严格考评,对不执行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和责任追究;在企业开展治庸问责工作,重点针对“学风不浓、能力平庸;政令不畅、落实不力;为政不勤、心浮气躁;纪律不严、作风懒散;服务不优、效率不高;律己不严、违纪违规”等方面的庸懒散软行为,实行问责追责倒查制,全力提高制度执行力。

(三)构建反腐倡廉的监督体系,安好监督层面的防护网

实行内外互动的监督机制。一是借鉴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模式,在廉政建设上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升能力、做表率”承诺,通过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收入等活动,实现自己监督,身边人监督,单位监督,更好地践行好廉政承诺。一是建立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将国企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情况交由社会群众、顾客等进行评价,实现社会监督。三是强化财务审计,加强内审与外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五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党政工团监督机制,进行廉政监督。

(四)处理好惩与防的辨证关系,着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增强惩处的威慑力。中央多次强调“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有恶必惩,有案必查,利剑高悬,坚决斗争,坚决惩治,决不手软。”一方面,对群众反响强烈,严重败坏党风、破坏党纪的腐败分子进行严肃查处,绳之以法。维护了党纪、政纪的权威。同时,及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对一些重要案件进行深入剖析,起到了以一儆百、以镜鉴己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一些破坏经济发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违纪违规行为也绝不姑息,不让小苍蝇泛滥成灾。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是非,对有一般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帮助其改正错误。

第四篇:温州市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温州市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江海滨

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浙江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市现辖3区2市6县,有119个镇、143个乡、30个街道办事处,5406个村委会,511个居委会。2008年末常住人口799.8万人,户籍人口771.99万人,城镇化比重60.5%。2008年生产总值2424.29亿元,财政收入339.78亿元,民营经济比重达80.9%。曾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最具有活力城市、中国十大品牌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和国际最佳休闲城市等荣誉称号。

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05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温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基本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明确重点,创新载体,以点带面,狠抓落实,全市城乡一体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08.4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24.46亿元,同比年均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6845元增长到2008年的9469元,同比年均增长7.7%,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5年的2.89%下降到2008年的2.7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连续3年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开始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乡风文明全面普及,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态势初露端倪。

成效: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2006-2008年共建设完成标准农田39.9万亩,目前全市保有标准农田面积133.06万亩。累计建成水产养殖标准塘33000亩,建成生态公益林面积250万亩。2008年还启动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的绿色碳基金专项。在确保粮食基础产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有中国‚特产之乡‛18个,省级特色产业强镇(乡)14个,蔬菜、生猪、茶叶、海水捕捞、竹木等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50.9%。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种子种苗工程深入实施,培育了60多个市级重点种苗企业和基地。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20万亩,拥有市级‚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147家,年销售额和市场成交额156亿元;其中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9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4家。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55家,有社(会)员9.44万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540家。农地流转面积达55.02万亩,占农户承包面积的26.5%。域外农业蓬勃发展,有170个经济实体,近2万名农民在域外建立以粮食、水产和果蔬为主的各类农产品基地170多万亩,其中在16个产粮省区建立粮食基地62万亩,加工基地7个,年提供稳定粮源22万吨。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2008年来扶持省、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9个,累计完成农村标准厂房建设45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乡镇连锁超市282家,村级连锁便利店407家。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累计发展农家乐村(点)557个,经营户1493户,从业人员9626人,年营业收入4.98亿元。‚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面实施,5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90万人,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创业就业能力。

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深入实施,6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48亿元,完成村庄整治2320个,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和新社区238个。‚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全面开展,3年来共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44个,有3504个行政村实行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900个行政村实行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累计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1个,省级生态乡镇91个,市级生态乡镇170个,市级生态村670个,省级绿化示范村64个,森林覆盖率59.3%。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06年启动了‚515‛防洪保安工程和强塘固房工程,全市28项‚515‛防洪工程重点实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9亿元;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任务6579户。‚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深入实施,6年来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农村河沟疏浚整治1591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28.59万人,新增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45.90万人。康庄工程建设成效显着,6年来投入建设资金33亿元;4268个行政村开通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79.15%。在2006年实现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程,3年来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市)3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9个,新农村电气化村1195个。

农村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城乡教育均衡化工程加快推进,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8.39%。全面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累计有589所学校通过了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农民健康工程深入推进,2008年参加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人数达473.5万人,参合率为93.58%。各县(市、区)筹资水平均在100元以上,人均103元。以县为单位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92.1%。农村社保工程稳步推进。建立健全了城乡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动态物价补贴制度和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制度。2008年农村享受最低保障对象65137户、115581人,全年支出农村低保金13144万元,人均月补差102元,以县为单位人均月补差率达59%;共帮扶7283名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低保农户就业比例达到61%。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行即征即保,累计参保41.63万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制度不断巩固,2008年实现集中供养率为95.2%。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顺利实施。2008年完成重度残疾人托(安)养1331人,完成残疾人康复工程7098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三年来共组织下基层演出4854场,放映农村电影78406场,实现了1147个行政村、2757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电视联网,创建小康体育村1350个;2008年完成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行政村1574个,实现计划生育率84.30%。

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新进展。

在2003年全面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基础上,2005年开始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初战告捷。至2007年底,200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39个欠发达乡镇中有137个达标上线。2008年以来,又启动了旨在促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共同跨越六大行动‛,使欠发达地区面貌又有了新的变化。2008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4042元,有7.4万户低收入农户(约占总数35.2%)收入超过4000元;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平均收入达5199元,有618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约占总数52.9%)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培育全面开展,六年来全市共培育扶持了103家扶贫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直接带动就业4.9万人,联系农户12.5万户,实现年产值13亿元。欠发达乡镇6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了来料加工业务,累计发放工资7.2亿元,目前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下山脱贫步伐加快,6年累计下山搬迁农户4.15万户,17万人。扶贫结对全面开花,6年来各级挂钩帮扶单位共扶持欠发达地区项目5000多个,投入帮扶资金3.2万元。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稳步推进。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建设,累计创建市级‚五好‛乡镇党委120个,农村‚五好‛党组织1498个。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管理教育,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行政村全覆盖。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2518个村配备了大学生村官。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有 5191个村达省标准,达标率为96.04%。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基本确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全面铺开,从2006年的1个县(市、区)扩大到所有县(市、区),参保品种达13个,3年累计投保金额达2516万元。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全面铺开,2008年完成148.67万户,承保面达100%,累计保费2230万元。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合作‚三位一体‛试点工作。试点由2006年的1个县(市)扩大到6个县(市),每个试点县(市)都组建了2个以上县级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或大型专业合作社,合计建立了7个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村合作协会)和22家大型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信担保服务,瑞安市等4个县(市)成立了农信担保公司,累计为224家农业龙头企业、85家专业合作社、765户种养大户贷款1612笔,担保金额4.6278亿元。建立健全了农村指导员制度,五年来共下派到村指导员29902名,疏理并解决重点困难问题5.3万件,帮助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项目6.76万个。目前262个乡镇均实行了农村专职指导员制度。

启示

强化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是保证。

三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载体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总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党委、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2006年专门成立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直属机关的50多个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招聘了7名大学生,作为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都落实了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并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联络沟通工作。各县(市、区)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落实日常工作专职人员。市、县两级还明确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每年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达各县(市、区)和市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在建立工作机构和明确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农村工作会议和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年会制度,市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季度例会制度,信息通报、重大工作交办督办制度等。几年来,结合‚作风年建设‛、百名县(市、区)委书记蹲点调研、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开展了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调研活动,走进矛盾、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市委、市政府还把新农村建设列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成员单位重要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抄市委组织、人事部门,作为衡量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领导班子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从而在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格局。

强化政策支持和增加投入是关键。

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作为党委政府层面,要积极制订规划并出台扶持政策,最主要的标志是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重。几年来,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相继制订了《2006~2010(2015)年新农村建设规划》,逐年加大对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自200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出台有关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1号文件和‚千村千企共建‛、‚攻三通(通电、通水、通路)、破三难(上学难、就医难、保障难)‛、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及欠发达地区富民攻坚、村庄整治、农村综合改革、农家乐发展、农村信息化、基层基础建设等系列操作性很强的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已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在财力投入上,2006年全市各级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三农‛的增长幅度达22.75%,2007年同比增长24.0%,2008年同比增长23.90%,总量达80.11亿元。在金融扶持方面,加大了支农力度,放宽了农业、农村发展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条件。全市农村信用社网点达455个,‚三农‛贷款的比例从2006年的62.52%提高到2008年的70.28%。2008年末,全市共发放农业贷款284.56亿元,比年初新增57.11亿元,其中农户贷款262.95亿元,比年初新增53.57亿元。积极开展农民集体土地房产抵押贷款试点,截止2009年5月底,全市11家金融机构为26512户农户提供61.92亿元农房抵押贷款,贷款余额占全市总量的1.62%。

强化工作创新和载体创新是重点。

三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和市各成员单位在认真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有关‚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指导员制度等同时,充分分析本市的特点,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的思路,不断创新丰富工作载体,先后推出各类载体50多个。如针对农村脏乱差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2006年以来,明确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为龙头,重点开展‚攻三通、破三难‛、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等‚1+3‛行动,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把‚千百工程‛等项目列为每年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了建设的步伐。又如,针对‚高山低谷‛明显、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在2003年开始相继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139富民攻坚计划‛、‚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共同跨越六大行动‛,通过产业培育、下山脱贫、结对帮扶、山海协助等多种途径,破解欠发达地区难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此外,根据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的实际,在瑞安市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通过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完善小额信贷机制,创建农信担保公司,盘活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完善农业生产、生活资料连锁经营,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购销网络等多种途径,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切实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

强化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根本。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享受者、决策者和建设者,如何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我市民营企业多,民间资本雄厚,外出能人志士多,回报家乡热情高,如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市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发挥村级集体的作用。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市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并涌现出一批经济强村。2008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13亿元,其中超100万元的有341个村,这些村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要稍加引导,他们自主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很强。二是发挥能人志士的作用。我市外出经商的能人志士多,他们有较高的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通过引导,他们都积极投身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尤其在地处偏僻,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村,能人志士投资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如着名侨乡文成县积极引导华侨投身新农村建设,3年捐资建设的资金达8400万元。三是发挥民营企业和海外侨胞的作用。我市民营经济发达,占全市经济比重的80%以上,自200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千村千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2007年共有2102家企业和1852个行政村进行了结对共建,占总行政村数的34.3%,合作共建项目1914个,各类捐资达1.03亿元。2008年市侨办立足重点侨乡的实际,联合市农办、经合办组织开展‚百侨助百村联千户——海外温州人牵手‘139’行动‛,积极引导海外侨胞投身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08年底,全市侨办系统已结对帮扶村居有34对、37个村居,落实帮扶资金1116.6万元,其中2008年到位656.6万元。

强化示范试点建设是重要方法。

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塑造典型,坚持典型示范带动,又需要不断探索,在试点中积累经验。从2007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打造100个示范试点村、2个示范试点镇,并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市里出台了扶持政策,建立了农村指导员挂钩试点示范镇、村和项目库、专家库等相关制度,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目前全市已启动了两批次共63个示范试点村、2个示范试点镇(乐清市虹桥镇和平阳县萧江镇)建设。各示范试点镇村,均制定了5年建设规划,并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两年多来已启动项目131个,带动建设资金3.2亿元。示范试点镇村不仅自身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而且对周边的乡镇村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如示范试点镇乐清市虹桥镇,发挥自身作为乐清市的经济、文化重镇的有利优势,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健全机制,典型引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乡风文明全面普及,新农村建设机制不断完善,带动了所在区域的农村发展,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副秘书长、温州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

第五篇:开展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清水区开展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金涛

近年来,清水区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群众出行难作为切入点,加快农村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搭建农村公路网络平台,实现了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出门上车、下车进门,客运到家门、货运到地头”,“公交车,通到村,农民成了城里人。”这些群众语言,成为夷陵城乡公共交通变化的真实写照。

一、“三大工程”抓畅通

道路通畅是发展农村公共交通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15.1亿元,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起了快速畅通的路网。

实施道路提等工程。以前,清水区只有省道汉宜路为二级公路,其他干线路等级低、质量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为改变这种状况,全区坚持以城市眼光改善农村,组织实施了公路提等工程。一是境内省道提等工程。先后改造过境省道干线184公里,并投资2.5亿元按城市Ⅰ级主干道标准对宜兴路城区段和发展大道进行改造。目前,全区境内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实现了区内1小时公路圈。二是通乡公路提等工程。加强路网标准化建设,改造县乡公路182公里,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00公里,构建了一张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网。三是旅游公路提等工程。投资1亿多元,开展了宜兴、宜巴、两金、普百四条旅游线路环境综合整治及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综合整治,主要旅游线路两边绿树成荫,特色民居矗立,村容、路面整洁,形成了一道“路在林中展、溪在路边流、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风景线,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高度评价,省委、省政府在我区召开了“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现场会。

实施公路硬化工程。积极抢抓国家实施农村公路硬化工程机遇,制定《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采取上级补、区里贴、乡镇筹、社会扶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公路硬化资金,解决乡村道路建设难。近几年,在全额落实中央、省补助政策的同时,区财政对实施公路硬化工程的村每公里补贴2万元、贫困村每公里补贴3万元、客运线路每公里补贴1万元、恢复失修路每公里补贴3000元,各乡镇(街道)也制定了配套奖励政策。目前,全区已硬化农村公路2705公里。同时,对可以通行农用车和可延伸通客车的650公里道路进行了改造。通过实施公路硬化工程,全区所有乡镇(街道)主干线公路实现了硬化,100%的行政村修通了水泥路。

实施公路养护工程。针对乡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乏等问题,制定《清水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着力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一是理顺体制。明确通乡镇油路养管责任主体是区公路段,通村公路为各乡镇,组级路为各村,旅游风景区、矿山路、柑橘场和茶叶基地为相关企业。二是落实养护资金。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70万元用于所有通村路的养护,安排恢复通车和重点路段水毁修复资金150万元。同时,本着“谁使用得多,谁负责养护和管理”的原则,把300公里的农村公路交给矿山、旅游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养护,将200公里的通客车公路交给农村客运企业集中投资养护。三是创新养护方式。采取“国路民养”、承包养护、突击养护、义务养护四种养护方式,实行定养护里程、定人员、定任务、定季度考核指标、定养护包干经费“五定五保”管理,农村公路年平均好路率由五年前的60%上升到目前的75%。

二、“三级网络”促便捷

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运输网络,全区开通营运线路97条,符合通车条件的182个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客运网络,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

健全一级城乡客运网络。以前,清水区城乡客运班线基本都采用挂户经营和个体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经营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监管难。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客运线路网络化。通过新开、调整城乡客运线路,优化网络布局,构建起以小溪塔城区为中心、各乡镇(街道)为节点,形成城连镇、镇连镇、镇连村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二是经营主体公司化。引导大型客运企业通过入股、收购等形式实行公司化经营,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先后促成了市公交集团与三峡运输集团,市交运集团与会通、晓龙安达、乡通公司的重组。三是运营方式公交化。根据城乡客运特点和道路设施状况,科学确定城乡公共交通的线路、车型、班次,按照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站点、定票价和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的“五定三统一”标准推进公交化运营。目前,全区有交运集团、公交集团等9家运营一级客运线路的企业,配备营运车辆近300台,实现了城乡客运全覆盖。

健全二级农村客运网络。多年来,农村群众出行基本是依靠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不安全、价格高、出行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全区实施了公共交通通村计划。一是规划驱动。对全区农村路网结构、客运流量流向、群众出行习惯规律进行全面分析,编制《清水区客运发展规划》,科学安排农村公共交通的网络布局、线路设置、运力投放和场站设施,方便农民出行。二是试点带动。2006年,在最偏远的下堡坪乡开展了农村客运试点工作,开通了下堡坪乡至青山坡村客运线路,成为全省首条山区农村客运线路。在示范点的建设中,探索出了“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建设模式,为全面建设农村客运网络积累了实践经验。三是设施推动。按照“路、站、运”一体化要求,把站场基础设施建设与村村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先后建成2个二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5个五级客运站、79个候车棚、113个招呼站,所有的村通上了客车。

健全城市公交网络。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格局,整合城乡客运资源,促进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实现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一是整合资源。进一步整合现有城乡公交资源,打破城乡分割,实行资源共享,将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合为一体。二是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场站。本着方便城郊群众出行的原则,对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村公交布局一步到位,新开辟了3条公交线路,全区共开通公交线13 条,拥有108 台公交车,日发618班次。三是统一补贴政策。通过招标确定交运集团、公交集团统一经营城市公交,按标准兑现石油价格补贴。对城乡客运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事业,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学生等实行免费或优惠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由政府进行专项补偿。城乡公交网络的健全,让10万群众乘上了廉价、方便、舒适的公交车。

三、“三项创建”保平安

围绕“打造平安夷陵”、“建设平安交通”目标,加大创建力度,保障交通安全,让农民群众出行安心、舒心、放心。

创建生命安保放心路,推进设施标准化。夷陵地处山区,公路傍溪临涧、弯多坡陡视距较短,行车安全系数较低。近几年,全区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连续四年将道路生命安保工程纳入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来落实。一是实施干线、支线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提升重点路段的管控能力。投资2000多万元对境内省道、县道、乡道安装波型钢护栏,浇筑钢筋砼防撞墙,设置示警桩、标志牌。二是实施道路隐患整改工程,预防事故发生。投入7100万元整改道路隐患,治理安全隐患204处,整治危险路段146公里。同时,在农村公路改造中,按照“四同步”的原则,将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对安全防护设施达不到要求的道路,相关部门不予验收。三是实施危桥整治工程,提升通行能力。从健全标志、桥梁监控、超限管理、桥梁维护四个方面入手,对全区列养干支线路上的103座桥梁进行了专项检查,治理危桥、病桥17座,加宽桥梁3座。生命安保放心路的建设,对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起到了明显作用,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了15%,被群众誉为“救命工程”、“为民工程”。

下载浙江省两防一体化建设和疏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两防一体化建设和疏散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企业党群共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国有企业党群共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国有企业硬实力是企业软实力发挥作用的基础,而企业软实力的提升又能够维持、增强和延续企业的硬实力,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管理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不可......

    惩防体系建设

    篇一:2013-2017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炉霍县藏医院 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建设(2013-2017)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现代化医院。二、工作原则 三、实施范围及对......

    惩防体系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落实,今年以来,淮阳县烟草局采取“五项措施”,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一是分解责任目标。严格按照上级党风廉政建......

    惩防体系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纪委第六次、省纪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德阳市纪委第六......

    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5篇

    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 广汉市幅员53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60万,市区常住人口15万,暂住人口5万,城市面积17.4平方公里。广汉市公安局从提高社会治安控制力、增强人民......

    纪检监察防控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实践

    纪检监察防控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实践 【摘 要】为了更好的避免权利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还需要更好的做好违规违纪的防控体系建设,这样就能够在源头上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

    关于乡镇惩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乡镇惩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党对在社会主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