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对《云南省小煤矿关闭
【发布单位】82302
【发布文号】云政发[2002]4号 【发布日期】2002-01-09 【生效日期】2002-01-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
安委会督查组对《云南省小煤矿关闭整顿
验收工作的督查意见》的通知
(云政发[2002]4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有关委、办、厅、局: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督查组于2001年12月15日至24日对我省小煤矿关闭整顿验收工作进行督查,提出了对《云南省小煤矿关闭整顿验收工作的督查意见》,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和要求,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一并认真贯彻落实。
一、一、我省小煤矿关闭整顿验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办[2001]68号文件要求和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2001]183、[2001]186号文件明确的整顿验收程序、标准、内容和要求进行。各级政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整顿验收工作作为一项突出任务重点抓好。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小煤矿关闭整顿验收工作认真扎实地抓紧抓好。
二、二、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文件要求和去年11月9日全省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省小煤矿关闭整顿验收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离国务院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各地要加大小煤矿关闭整顿验收工作力度,加快小煤矿关闭整顿验收工作进度。鉴于我省煤矿专项整治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可结合各自实际,在确保验收质量的前提下,按照验收程序成熟一个县、验收一个县。对我省重点产煤市--曲靖市,要成熟一批验收一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加快整顿验收步伐。
在此次验收工作中,对地(州、市)、县政府(行署)认为应当保留但验收不合格的少数矿井,可继续进行整顿,但是,严禁在整顿期间组织生产。待全省煤矿整顿验收工作结束前,由各级政府再次组织验收,对不合格的矿井坚决予以关闭。
三、三、小煤矿整顿验收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严,整顿验收工作必须坚持工作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各地要充分汲取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12・16”事故的教训,严格按照省政府办公厅[2001]183号文件规定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严格把好验收质量关,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不吃“夹生饭”。只有经省政府验收组验收合格,煤矿依法取得“四证”后,矿井方可恢复生产。
对于在小煤矿整顿验收工作中,不按标准,不负责任、把关不严、草率签字、失职渎职、弄虚作假、酿成重特大事故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责任人员,要按照国务院302号令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追究这些部门负责人和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四、小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整顿验收工作必须严格实行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制,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必须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于边整顿边生产的小煤矿,要发现一个,严肃查处一个,绝不允许边整顿边生产的现象存在。对已关闭的小煤矿又“死灰复燃”的,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同时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是哪一级的责任,就要依法追究哪一级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对不经整顿验收、未依法取得“四证”就擅自恢复生产、甚至酿成事故的,不仅要对事故予以严肃通报,而且要对煤矿矿主和事故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理。
各级政府在整顿验收中,对暂时未通过验收的矿井或发现存在有重大事故隐患的矿井,要分别制订处置措施,落实专人跟踪督促,严防死守,以防不测。
五、五、各地完成辖区内小煤矿关闭整顿验收工作后,要下大力气巩固专项整治成果,防止已关闭小煤矿又“死灰复燃”,避免整顿工作出现反弹;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监察力度,努力实现依法办矿、规模办矿、规范办矿和安全办矿的目标。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二年一月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转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
【发布单位】国务院安委会 【发布文号】安委办〔2007〕22号 【发布日期】2007-06-03 【生效日期】2007-06-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转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安委办〔2007〕22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16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的指导意见》(安委办明电〔2007〕9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等七部委局《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07〕95号)等文件精神,山西省人民政府及时研究印发了《关于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晋政发〔2007〕12号),把专项行动与资源整合、煤矿关闭、培育发展煤炭大集团相结合,明确规定超层越界生产等五类煤矿一经检查发现立即关闭,通风系统不完善、无风微风作业等六类煤矿一经检查发现立即停产整顿。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抓得紧、行动迅速,该通知重点突出、措施过硬、职责明确、要求具体,对各地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现将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2007〕12号文件转发给你们,请在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参考、借鉴。
附件: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二○○七年六月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视察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视察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12月11日,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成员河南消防总队高工刘正勤、江西建工集团高工谢全根在省和枣庄市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来滕视察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候选人朱晏辰,安监、建工、住建等部门和有关街道负责人陪同视察。
在滕期间,督查组一行听取了我市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滕州市中俄高科技示范产业园办公楼工程,了解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督查组对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督查组认为,滕州市作为墨子鲁班故里,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保稳定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创新机制,树立起良好的建筑产业形象,促进了产业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快速发展。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滕州市继续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狠抓重点危险源防控,大力整治建筑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不断提高安全监管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云南省富宁县境内“6.7”道路交通事故引发
【发布单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发布文号】安委办〔2008〕12号 【发布日期】2008-06-20 【生效日期】2008-06-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云南省富宁县境内“6.7”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粗酚泄漏事故的通报
(安委办〔2008〕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6月7日,云南省富宁县境内发生一起粗酚运输车辆翻车事故,造成3人死亡。该事故导致粗酚泄漏,污染了周边环境,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接到事故报告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立即要求云南省安全监管局配合有关部门查清事故原因,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防范和遏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现将云南省富宁县“6.7”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粗酚泄漏事故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事故简要情况
2008年6月7日5时许,一辆车牌号为“湘E96988”的槽罐车装载 33.6吨(核载22吨)粗酚行至罗富高速公路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境内“者桑”段K27+800处时发生交通事故,槽罐车翻车,车辆严重解体,罐体、车架和驾驶室分离,造成驾驶员、押运员和货主3人当场死亡。罐体滚下路基 10余米,罐体破裂,罐内33.6吨粗酚液体除少部分被树叶、土壤和当地一家木材加工厂的细木灰吸附外,大量粗酚液体沿高速公路截洪沟流入者桑河,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物随水流向下游的广西百色水库方向扩散,威胁百色水库环境安全。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调运活性炭、石灰粉等物资,采取拦污、分流、吸附等多种措施消减污染物,取得明显效果。据环保部门监测分析,事故不会对云南、广西百色市供水水源地造成影响。
二、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这起粗酚运输泄漏事故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教训深刻,暴露出当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未得到落实。运输单位湖南省邵阳市汽车运输总公司邵东物流分公司承运粗酚的肇事运输车严重超载,行车证核定载质量22吨、实载33.6吨,超载11.6吨;一车多证,在车上还有另外2付车牌;因夜间行驶,加之道路坡长、雾大,雨后路滑,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疲劳驾驶,冒险行车,发生翻车事故。发货单位云南解化集团有限公司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安部、交通部《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 〔2006〕119号)有关要求,没有认真核对承运车辆核载质量,给承运车辆超量充装,形成重大事故隐患。
(二)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运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罗富高速属山岭高速公路,陡坡多,弯道多,气象多变,极易发生车辆失控,引发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对罗富高速的交通安全构成了威胁,特别是一些超装、超载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对罗富高速交通安全威胁更大。在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地方有关部门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对超装和超载、安全条件差的车辆查禁力度不足,该路段事故频发。
(三)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工作有待加强。2月1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对云南省2月11日交通事故引发浓硫酸泄漏事故情况进行通报,时隔不足4个月,云南省境内又发生同类事故,并且引发了环境污染。这些事故暴露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方面,没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同类事故接连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有关要求
(一)要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企业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有关危险化学品充装、购买、运输安全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完善并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要加强对营运车辆特别是长期在外地营运车辆的管理,通过GPS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营运车辆的监控;通过无线通讯、定期培训等方式,加强对驾驶员和押运员的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和强化安全意识;保障安全投入,认真做好运输车辆的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
(二)各地要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协查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通过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牵头单位以及发展改革、公安、卫生、交通运输、环保、质监、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职责分工。通过建立工作制度,明确信息通报、调查核实、责任追究、实施处罚、公告结果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形成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大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查处的力度。
(三)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的安全监管。安全监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监督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加强管理,增强责任意识,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将危险化学品委托没有资质的运输企业或车辆承运、超装、超载等问题,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反复出现超装、超载等问题的危险化学品充装企业,要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四)对特殊路段要采取特殊措施,进行特殊管理,实行重点整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重点路段隐患排查力度,对坡长、坡陡、弯多、雾多且事故多发或易发的危险路段,要严格限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严禁超载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危险路段。要加强对危险路段的监管,明确责任部门,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增加标识、标志、路面减速设施、电子雷达测速仪器,或科学改造缓冲车道,有效改善危险道路状况,消除事故隐患。
(五)要加大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要以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为契机,督促危险化学品充装、经营和运输企业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立足治理大隐患,防范大事故。要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充装和运输企业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安部、交通部《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的情况,检查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和企业传达、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云南省近期交通事故引发浓硫酸泄漏事故情况的通报》(安委办〔2008〕4号)的情况。公安部门要加强道路通行监管,严格查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无证运输危险化学品、不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行驶、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故意超装、超载,驾驶人员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安全监管部门要监督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和执行发货和装载的查验、登记、核准等制度,严禁超装、混装。
各地要迅速将本通报精神传达落实到辖区内各相关部门、所有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并将本通报落实情况的报告于7月31日前报送我办。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八年六月二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的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的实施意见
云政发[2008]230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精神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17号)精神,强化煤矿瓦斯治理,巩固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成果,进一步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现就进-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
(一)认识煤矿瓦斯治理的重要性。煤矿瓦斯事故是制约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全省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增强瓦斯可控、可防、可治的信心,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严的态度和更扎实的措施,锲而不舍地打好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
(二)贯彻煤矿瓦斯治理方针。煤矿瓦斯治理必须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三)落实瓦斯治理规划。各产煤州(市)要依据《云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云南省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和《云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要求,明确“十一五”后三年瓦斯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四)明确瓦斯治理的工作目标。瓦斯治理以有效遏制较大以上瓦斯事故,大幅度降低瓦斯事故总量为目标,到2012年,全省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以上瓦斯事故起数要比2007年再下降25%,全省煤矿瓦斯抽采总量达到2.66亿立方米。
二、加强瓦斯治理基础工作
(五)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坚持正规开采。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积极采用先进的支护工艺,科学合理确定工作面走向和倾斜长度,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必须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各采区的同一煤层只能有1个回采工作面进行生产,严禁超强度组织生产;矿井要始终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与衔接。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
三、建立合理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可靠
(六)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矿井必须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并不断优化,适应矿井延伸和采掘接替的变化,保持系统的简单、稳定、可靠。
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必须设专用回风井,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治理瓦斯的需要。严禁无风作业、微风作业和采取不合理的串联通风。
(七)确保风量充足。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禁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应当双机同能力配备,实现双回路供电。矿井有效风量率应达到87%以上。矿井风量应当在满足井下各工作地点、通风巷道和硐室等用风的前提下,具备充足、合理的富余系数,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开采自燃、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和采区,风量配备要在满足防治瓦斯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控制,满足防范自然发火的要求。
(八)确保通风设施完好。风机、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必须保持完好无损。矿井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要按规定定期检测、检修和维护,保证通风设施完好,正常运行。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必须安装防爆门。风门必须按组设置,每组不得少于两道。各种通风设施设备和构筑物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和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保证设施设备完好。煤矿要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局部通风机管理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班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保持局部通风机连续运转、均衡供风、风流稳定,局部通风机不得随意停开,并有专人负责,实行挂牌管理。
四、强化技术措施,确保抽采系统运行正常
(九)实施多措并举。所有应抽采的煤矿要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瓦斯抽采,因地制宜、因矿制宜,坚持地面与井下抽采相结合,邻近层与本煤层抽采相结合,采前抽采与边抽边采、采空区抽采相结合,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充分抽采煤层的瓦斯;要准确掌握开采水平和回采区域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等参数,科学确定抽采方式,并根据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合理选择抽采系统、抽采方法和抽采工艺。要积极采用密集钻孔、大直径钻孔、水平长距离钻孔、巷道等工艺,强化抽采措施。全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技术措施要求,进行“专家会诊”,编制“一井一策”的瓦斯治理方案。凡已出现瓦斯动力现象的矿井、已达到相邻矿井始突深度且开采同一煤层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鉴定的矿井,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达不到防突要求的,要停产整顿,高瓦斯矿井要按照有关规程、标准、规定限期整改,经整改达标的煤矿,予以保留。
(十)做到应抽尽抽。所有应进行抽采的矿井要建立完善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最大限度地把煤层中的瓦斯抽采出来,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具备煤层气利用条件的生产矿井,“十一五”末要全部实现煤层气综合利用;新建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做到煤层气抽采利用与项目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否则,不予立项、不准开工建设。
(十一)坚持可保尽保。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实施超前预抽瓦斯等区域防突措施,强化“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的落实,对防突措施必须进行效果检验,确保效果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突出煤层开采;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应采用煤层顶、底板巷道和穿层钻孔、顺层长钻孔等措施预抽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煤层掘进工作面应在预抽钻孔的掩护下进行作业,煤层在矿井瓦斯抽采率、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采煤工作面回采前煤的可解析瓦斯量等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严重突出危险煤层要尽可能选择地面钻井预抽或穿层钻孔预抽。
(十二)确保抽采平衡。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编制矿井瓦斯抽采中长期规划和实施计划,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考核,保证矿井瓦斯抽采能力与采掘布局协调平衡。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抽采计划报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报州(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备案;省属国有煤矿瓦斯抽采计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并报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备案。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平延深和新采区设计要有瓦斯综合治理的专项内容。新采区投产前,必须具备瓦斯治理的各项功能和条件,方可投入生产。矿井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以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煤量为限,计划开采煤量不得超出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应抽采瓦斯的矿井生产安排必须与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相匹配,保持抽采达标煤量和生产准备及回采煤量相平衡,使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
(十三)实现效果达标。瓦斯抽采要以满足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为前提。煤层经抽采瓦斯后,矿井瓦斯抽采率、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采煤工作面回采前煤的可解析瓦斯量要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的要求,否则严禁组织采掘作业。
五、建立健全安全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十四)确保装备齐全。煤矿所安装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要求。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及安装设置地点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和传输电缆、传感器等设备要齐全,数量和安装设置要符合规定。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双机或多机备份,备份主机能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要有不小于2小时在线式不间断电源,有接地、防雷装置及录音电话;煤矿调度室内要有主机或显示终端;联网主机有防火墙及防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设备;井下分站应设置在进风巷道或硐室中;井下设备之间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接上页]
(十五)确保数据准确。所有矿井都必须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要制定安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完善图纸台账,配备足够的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并经培训持证上岗。监控主机能显示所有传感器的信息,信息能真实反映监测对象的数值或状态;甲烷传感器必须按照规定的报警、断电和复电值以及断电范围进行设置,必须采用新鲜空气和标准气样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校,没有能力对系统和传感器进行维护、调校的小煤矿,要与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及时维护、定期调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
(十六)确保断电可靠。必须保证监控系统的断电和故障闭锁功能正常。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必须每隔10天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并有测试记录,保证甲烷超限断电、停风断电
功能和断电范围准确可靠,中心站应正确显示报警断电及馈电的时间及地点。监控系统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要准确,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瓦斯超限时,监控系统应声光报警、并能够自动切断监控区域内全部电气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十七)确保处置迅速。各地和煤矿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各地要按照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快煤矿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及系统联网进度的要求,加快监控系统区域联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中心和服务机构非正常处置程序和应急预案,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监测、控制和预警作用;所有重点产煤县(市、区)均要设立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中心,其他产煤县具备条件的要设立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部。煤矿企业要加强监控中心的值班、值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的责任,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现时,要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处理瓦斯异常问题。
六、强化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到位
(十八)完善责任体系。煤矿企业要健全以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瓦斯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责任制度体系,保障瓦斯治理规划、目标、措施的制定实施和体系、机构、投入的落实;要细化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并分解落实到煤矿企业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专题研究一次瓦斯治理工作,定目标、定责任、定进度,及时研究解决瓦斯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职责和制度的落实。
(十九)健全管理机构。煤矿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按规定设立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并建立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生产技术、“一通三防”等技术部门和机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按要求设立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专业队伍,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二十)确保制度落实。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把通风、抽采、监控、防尘、防火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循。要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和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充实、完善规章制度和各项措施。要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制度,有效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严厉惩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要积极发挥党、政、工、团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实现群防群治。
七、加强领导,强化监管,落实措施
(二十一)加强瓦斯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健全煤矿瓦斯治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瓦斯治理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要强化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把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纳入政绩业绩考核内容。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瓦斯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措施落实力度,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利,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
(二十二)加强监管监察。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要求,完善机构,理顺关系,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切实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和指
导。各级煤矿安全监管和监察机构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深入煤矿、深入井下,督促指导,狠抓落实。要加大监管监察力度,确保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上级安全生产指示指令在各类煤矿得到切实认真的贯彻落实。要坚持从严执法,对瓦斯隐患严重、排查治理不力酿成事故的,要依法从严追究责任。
(二十三)加大瓦斯治理投入。各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煤矿维简费提取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83号)的规定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的费用必须用于安全生产,重点突出“一通三防”;建立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加大瓦斯治理投入力度,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由煤矿企业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税前列支,具体提取标准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40元/吨、高瓦斯矿井30元/吨、低瓦斯矿井20元/吨。
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统一管理,不得挪作他用,资金使用由煤矿企业提出计划,报县(市、区)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审批实施,州(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具体管理办法由州(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二十四)加快煤炭资源整合,促进煤矿安全基础工作。通过煤炭资源整合,提高煤矿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资源整合矿井必须按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进行建设或改造。积极推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鼓励引导国有煤矿通过兼并、收购、控股、托管等形式,对小煤矿进行改造,通过改造提升小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二十五)深化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各产煤地区和煤矿企业要建立瓦斯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重点排查煤矿“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隐患。对瓦斯隐患的治理,要做到整改措施、资金、责任、进度“四落实”。要建立健全煤矿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定期报告制度、隐患分级监控制度,推动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二十六)落实瓦斯抽采利用政策。各地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06]47号)和国家有关鼓励和扶持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的政策与措施,加大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力度。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用足用好已出台的销售煤层气(煤矿瓦斯)增值税先征后退、免征所得税、加速抽采设备折旧、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财政补贴、鼓励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上网和优惠电价等优惠政策。加大对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的扶持引导力度,促进煤矿企业瓦斯抽采与利用工作健康发展。
(二十七)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开展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要加大煤矿瓦斯治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校企联合、定向招生、委托培养、在职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煤矿瓦斯治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发展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