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执法难问题的思考(论文二稿)
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执法难的思考
改革开放近40年,也是全面实行计划生育的近40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人们的婚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随着形势发展,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尤其是在计划生育工作走向法制化的今天,更是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基层人口计生工作,是广大计生工作者不容回避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盈江县卡场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执法难问题进行思考并对解决问题对策与措施提出个人建议。
一、计划生育工作执法难的问题
(一)计划生育执法难
《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在乡镇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但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部分政策执行起来难度太大。基层计划生育实际工作所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在计划生育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往往难以解决。由于边境计划生育执法人员对违法生育案件的立案调查、取证工作较为困难,结案率较低。而基层很多违法生育、违法多生育的家庭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造成执法人员对违法生育当事人的行政处罚、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增大。2015年卡场镇共发现42起违法生育行为中,包括行政处罚案件37起,已立案26起,立案率76%。行政征收案件5起,已立案5起,立案率达100%。而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乡镇计划生育案件的立案率应达到100%,目前卡场镇计生办还未能完成目标任务。镇计生办未能及时立案的违法生育案件都是因为违法生育当事人不积极配合执法人员调查,当事人以各种理由借口推脱,拒不向执法人员提供其《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证件,造成执法人员无法收集证件,也无法上报县卫计局的立案审批。在已经立案的26起行政处罚案件中,目前仅有7起行政处罚案件已经结案,全年结案率仅为27%。行政征收案件目前还没有一起案件结案,全年结案率为0%。对于违法生育后不积极配合 1
镇计生办执法人员调查取证,不缴纳行政处罚款、社会抚养费的违法生育当事人,执法人员除了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以外依照程序无其他有效手段开展执法取证或者催缴罚款工作。以上的情况反映出了卡场镇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所面临的困难。
(二)基层群众计划生育法律意识不强
由于乡镇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卡场镇的行政许可案件《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受理比例不高,先生育后补证、外出务工人员不办证等现象突出。2015年共有5名育龄妇女外出长期务工,但只有2名育龄妇女到镇计生办申请办理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率仅为40%。2015年有生育行为的130对夫妻当中,只有68对夫妻在生育前申请办理了《生育服务证》,有42对夫妻因违法生育无法办理《生育服务证》,有11对夫妻在生育后才补办了《生育服务证》,还有15对夫妻则因无《结婚证》而没法申请办理贰孩、叁孩的《生育服务证》。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育龄夫妻申请办理《生育服务证》时需要提供中国民政局所办理的《结婚证》,而卡场镇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的乡镇,与边境缅甸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来往比较频繁,因此跨国婚姻比较多,由于跨国婚姻在民政局进行婚姻登记时需要夫妻缅甸一方的各种相关身份证件,造成很多人无法办理《结婚证》,因而造成了很多夫妻无证生育。部分夫妻则是计划生育法律意识不强,办证积极主动性不高,最后造成了违法生育。
(三)少数民族传统旧生育观念根深蒂固
农村贫困地区群众“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传统旧生育观念影响依旧存在,造成违法生育、违法多生育现象,群众计划生育法制意识不强;现行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儿子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根据镇计生办工作人员调查2015年违法生育的42对夫妻,其中有37对为少数民族夫妻,他们的生育观念都是家里想要一个儿子或者再多生育一个儿子。因此,在农村部分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旧的传统生育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即使已经生育了两个孩子或三个孩子,如果都是女孩,该夫妇再生育的意愿就会非常强烈,最后造成了违法多生育。
(四)非婚生育现象突出
未依法确立夫妻关系的非婚生育、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同居生育现象比较严重,难以控制。2015年卡场镇有生育行为的130对夫妻当中,只有85对夫妻登记办理了《结婚证》,办证率仅为65%,有45对夫妻属于未依法确立夫妻关系的非婚生育,其中11对夫妻为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生育,属于早婚早育,已经违反了《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属于违法生育。出现早婚早育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卡场镇很多青少年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就从学校毕业回家务农或外出务工,能够被高中录取的很少,而回家务农的青少年早恋早婚早育现象就比较突出,许多青年由于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知识的了解较少,在外省非婚生育情况时有发生,等到春节等重大节日回乡探亲时,已生育有小孩。这些流出人员流动性太强,居无定所,其户籍地计生办工作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其父母也鼓励支持或默许孩子早日成家立业,因此出现了早婚早育现象。早婚早育对青春期青少年有极大危害性,早婚夫妻因为他们年龄太小,对未来在家庭中应承担的义务,对子女哺养、教育等心里准备不足,往往处理不好这种生活的矛盾,不利于家庭的和睦、幸福;从优生优育上讲,早婚早育对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都不利。
(五)流动人口管理难
卡场镇农村很多育龄妇女到县外务工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程序麻烦耽误时间,未办理便长年外出,在外地生育或着在外地怀孕后才回到盈江县的医疗机构生育,使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育龄妇女管理服务工作难以到位,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困难;今年出生的130人中,其中21人为出生后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员和助理员才发现此生育情况并补报给镇计生办,造成镇计生办相关报表统计数字更新滞后,与实际出生情况出现不符和的现象。而这21名外出务工并生育的育龄妇女都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外出务工者在各地区流动,他们的联系方式通常都更换频繁,使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难以掌握育龄妇女的怀孕生育情况,因此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增大。
(六)计划生育工作队伍不稳定
卡场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按规定应配置行政编制工作人员2人,但目前在岗行政编制为1人,事业编制1人,村级计划生育助理员5人,计划生育服务员40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卡场镇计生办专干人员流动频繁,近5年时 3
间镇计生办因各种原因调整岗位的计生专干多达5人,村级计划生育助理因解聘、辞职等各种原因调整岗位5人。乡镇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繁杂,很多人不愿意做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面广,内容杂,且重点在农村,需要有一支强力的计生工作队伍。但不管是镇级还是村级的计生工作人员这几年都流动频繁,计划生育办公室是一个行政编制的部门,但由于镇政府工作人员缺乏,部分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都是从事业单位抽调来的同志,工作编制依然没有改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不能提拔等原因,因此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导致计生队伍人员经常变动,严重影响了乡镇计生工作开展的质量和连续性,同时也造成拥有执法证的计划生育执法人员严重缺乏。村级计划生育助理频繁的辞职与更换造成计生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和计生法规知识,素质不高难以高效胜任角色,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滞后
孕前优生优质产后技术服务工作不到位。在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与镇卫生院合并之前,计划生育医士常年缺乏,或者在编不在岗。卡场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编制为4人,在编仅为1人,且在编不在岗,计划生育医士缺乏。2015年9月经上级要求卡场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并入乡镇卫生院以后,现有的设施、设备、技术力量资源重新整合,在镇卫生院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的牌子,但由于镇卫生院无熟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专业医士,因此技术力量资源缺乏,根本无法按上级要求对全镇一千多名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全面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与广大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卡场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滞后。
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
要想让人民群众能够准确理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工作首要目标任务。政策宣传好了才能引导好人民群众思想,能促进与群众的沟通,增进群众对计生政策的支持。宣传活动是一个群众和执法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相互熟悉和帮助的平台,它能增进群众对计生政策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支持。首先是加强计划生育基层系统队伍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牢固树
立国策意识,创新宣传手段,在基层营造计划生育工作良好氛围和高压态势。如何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不放松,应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整个人口计生工作中的首要地位。
(二)规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强化管理措施
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计划生育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理念,切实以人为本、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过程中,做出的行政行为必须做到合法、合理、公平、公开。
1.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利用计划生育宣传栏,村务政务公开栏,主动向社会公开执行机构、执行权限,执法程序,办事时效,并实行公开办案,每年每个季度对查出的违法生育、违法多生育对象情况进行公示。防止和杜绝计生行政执法中消极腐败问题的发生,保证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时效性和公正性,防止任何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
2.严格按法定程序依法行政。在计划生育执法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和征收社会抚养费工作中,严格按规定的工作流程,对新发生的违法生育行为,先调查取证做好调查笔录,确认事实后再收取当事人相关证件,写好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召集村干部会议合议分析案情,并及时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及时将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下达的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征收社会抚养费告知书和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做好送达回证。完备相关法律文书。在对违法生育者进行行政处罚和征收社会抚养费过程中做到了“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征收标准合法、行政行为合法”。根据每年的行政处罚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组织执法人员依法依规对违法生育者进行行政处罚和征收社会抚养费,对于有缴费能力而拖欠不交的,及时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在行政处罚和征收社会抚养费措施上,对违法生育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强化孕前型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解决计生执法难的有效途径。杜绝因计生行政执法不当而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
3.做好计划生育群众信访工作。对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进行强化,畅通举报群众信访渠道。对于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并要求解决的各种问题,由接待 5 的执法人员及时进行认真调查和处理,做到有事情马上就办,办就办成。对于群众举报的举虚作假、违法生育、非法抱养、瞒报漏报等情况,执法人员及时查处并对举报人的信息进行保密防止被举报人打击报复情况的发生。
(三)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配齐配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士,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对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免费提供生殖健康咨询和技术服务,积极动员符合生育条件的已婚育龄夫妻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四)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
提高人口计生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执法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稳定人口计生机构队伍和提高计划生育干部的待遇。建立一支团结协作、纪律严明的计生执法队伍。各级党委政府每年应该加大对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较为优秀的村民小组和计划生育工作较为出色的个人进行集体进行表彰奖励和个人奖励,激发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期刊,(基层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计划与实施探讨)陈丽娜2013年05期
[2]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与计划生育》 作者 出版社2015年5月
[3]闫凤花《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年第16卷
[4]卡场镇计划生育工作总结,2015年12月
第二篇:关于计划生育执法难的调研对策
随着计划生育“一法五规”的相继出台,我市计生系统的技术服务、行政执法水平明显改进,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知晓率不断提高,逐步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目前的行政执法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难点。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进村入户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群众、召集各级计生干部进行座谈等方式组织对全市七县区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比较客观的了解了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基本情况。
一、我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现状:
1、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确保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了进一步明确责任,市、县(区)各级计生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出台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政务公开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公示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上墙公示。对计生执法案件从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及执法文书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明确规范。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责任,规范了计划生育干部的行政执法行为。全市基本形成了“行政公示、服务承诺、政务公开、责任明确、过错追究、监督到位”的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工作机制。
2、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市、县(区)计生部门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上设置计生工作专栏对相关政策法规及重要信息及时予以公开,乡(镇)计生办及村级利用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对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制度、办事程序,具体到生育指标审批情况、奖励优惠对象情况、违法生育对象处罚情况都及时予以公开公示,送政策、送服务到群众家门口,直接接受监督。同时,积极完善了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设立了信访接待室、服务窗口、热线电话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虚心接受投诉和监督。
3、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收效良好。各县区在各自工作基础上各具特色开展了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商州区、乡两级建立了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办公室,采取电话咨询、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服务项目,办公室具体设置了政策咨询、生育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技术服务、投诉受理等服务台,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就能把需要办理的事务全部办完。柞水县、乡两级设立了便民维权投诉、咨询和有奖举报电话,制作了举报箱,设立有信访接待室,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实行承诺服务,千方百计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其他各县也结合工作实际,多种形式开展了此项活动,如向群众发放便民维权、优质服务卡,向群众宣传便民维权的内容、办事程序及主办单位人员、联系电话和投诉电话等,做到群众办事随叫随到,不让群众跑回头路。
4、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震慑效果明显。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决定》精神,维护正常生育秩序,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按照中、省统一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从20xx年8月至20xx年9份在全市开展了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县(区)通过认真摸底排查对20xx年以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和其他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及其他城镇居民的违法生育情况进行清理清查、主任登记、建立档案。据统计,此次活动全市共清理出城镇违法生育130起,处理126起,其中党员干部16起,行政处罚12人,共征收社会抚养费128.5万元。
二、我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个别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基本国策一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个别地方领导只注重计划生育质量指标的提高,没有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对于新时期、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形势的变化认识不到位,没有在工作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仍然停留在过去依靠行政强制手段推行计划生育的阶段,没有站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战略高度看待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残留“法外特权”思想,认为只要能完成人口质量指标,违点法也不要紧。对于依法行政工作缺乏具体要求和正确引导,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基层在工作方式上出现的违法行为。
(二)立法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现象,具体执行难度较大。一是现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还不完善,对一些违法行为没有明确的制约措施,如《省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已生育一个子女未经批准怀孕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但在法律责任中并未规定相应的处理措施,给实际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计划外怀孕的群众在计生干部反复思想工作无效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为保证人口计划地完成,对其强制采取补救措施,造成了执法过程中的侵权行为。还有很多具体问题,例如非婚生育的法律责任问题、再婚夫妇的计划生育问题、独生子女身份在各种特殊情况下的具体认定等,没有配套解释,省人大也未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在全省统一口径。
第三篇:关于计划生育执法难的调研对策
随着计划生育“一法五规”的相继出台,我市计生系统的技术服务、行政执法水平明显改进,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知晓率不断提高,逐步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目前的行政执法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难点。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进村入户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群众、召集各级计生干部进行座谈等方式组织对全市七县区的计划生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育行政执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比较客观的了解了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基本情况。
一、我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现状:
1、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确保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了进一步明确责任,市、县(区)各级计生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出台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政务公开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公示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上墙公示。对计生执法案件从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及执法文书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明确规范。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责任,规范了计划生育干部的行政执法行为。全市基本形成了“行政公示、服务承诺、政务公开、责任明确、过错追究、监督到位”的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工作机制。
2、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市、县(区)计生部门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上设置计生工作专栏对相关政策法规及重要信息及时予以公开,乡(镇)计生办及村级利用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对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制度、办事程序,具体到生育指标审批情况、奖励优惠对象情况、违法生育对象处罚情况都及时予以公开公示,送政策、送服务到群众家门口,直接接受监督。同时,积极完善了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设立了信访接待室、服务窗口、热线电话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虚心接受投诉和监督。
3、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收效良好。各县区在各自工作基础上各具特色开展了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商州区、乡两级建立了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办公室,采取电话咨询、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服务项目,办公室具体设置了政策咨询、生育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技术服务、投诉受理等服务台,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就能把需要办理的事务全部办完。柞水县、乡两级设立了便民维权投诉、咨询和有奖举报电话,制作了举报箱,设立有信访接待室,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实行承诺服务,千方百计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其他各县也结合工作实际,多种形式开展了此项活动,如向群众发放便民维权、优质服务卡,向群众宣传便民维权的内容、办事程序及主办单位人员、联系电话和投诉电话等,做到群众办事随叫随到,不让群众跑回头路。
4、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震慑效果明显。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决定》精神,维护正常生育秩序,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按照中、省统一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从2007年8月至2008年9份在全市开展了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县(区)通过认真摸底排查对2000年以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和其他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及其他城镇居民的违法生育情况进行清理清查、主任登记、建立档案。据统计,此次活动全市共清理出城镇违法生育130起,处理126起,其中党员干部16起,行政处罚12人,共征收社会抚养费128.5万元。
二、我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个别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基本国策一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个别地方领导只注重计划生育质量指标的提高,没有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对于新时期、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形势的变化认识不到位,没有在工作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仍然停留在过去依靠行政强制手段推行计划生育的阶段,没有站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战略高度看待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残留“法外特权”思想,认为只要能完成人口质量指标,违点法也不要紧。对于依法行政工作缺乏具体要求和正确引导,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基层在工作方式上出现的违法行为。
(二)立法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现象,具体执行难度较大。一是现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还不完善,对一些违法行为没有明确的制约措施,如《省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已生育一个子女未经批准怀孕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但在法律责任中并未规定相应的处理措施,给实际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计划外怀孕的群众在计生干部反复思想工作无效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为保证人口计划地完成,对其强制采取补救措施,造成了执法过程中的侵权行为。还有很多具体问题,例如非婚生育的法律责任问题、再婚夫妇的计划生育问题、独生子女身份在各种特殊情况下的具体认定等,没有配套解释,省人大也未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在全省统一口径。由于各地执法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差异难免会造成实际执行上的美女学院的禁书 异体——我的绯色天空 理工大风流往事 我的老婆是杀手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不平衡。二是与上位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有相互冲突的现象,如《省条例》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了“计划外生育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组织工作人员。”这一规定显然与《民法通则》中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相冲突。另外第三十九条“独生子女父母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加发百分之五的退休金,加发后的退休金合计不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从企业退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休的,应当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执行时间是2002年9月29日。而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6年下发的《关于基础养老金计发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劳社发[2006]89号)
文件中“提高5%基础养老金的人员范围是:2006年1月1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符合《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独生子女父母。”两个规定在执行时间上存在冲突,增加了操作难度。类似这些在立法方面造成的漏洞给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三)基层计生执法队伍不稳定、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水平亟待提高。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计生执法人员465人,全部取得了行政执法资格证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基层计生干部普遍学历较低、流动较快,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不是很熟悉,执法能力和水平有限。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目前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加之计生干部岗位津贴取消,酬劳微薄、工作辛苦,岗位吸引力越来越小,工作人员流失严重。调入人员流动较快,适应岗位时间较短,缺乏工作经验,业务水平有限。二是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操作现象。此次调研,从翻阅的案卷来看,主要问题在于案卷资料缺失,程序不到位,未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立案、调查、取证、处理、送达、公示。另外在执法主体资格、执法人员人数以及征收社会抚养费票据、处罚依据的援用等方面都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如个别乡镇以计生办名义向计划外生育户下达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还有执法人员无执法资格证进行执法、出具当场处罚票据征收社会抚养费,还有将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行政处罚概念混淆、政策适用错误等。更有甚者,执法中存在扣押、损坏群众财物、收取押金、乱罚款等现象,严重侵犯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由于《省条例》在法律责任中预留了处罚弹性,将自由裁量权下放给地方,有利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隐患。个别干部将自由裁量权的设定看作是权情交易、权钱交易的筹码,滥用手中的权利,不按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随意减少或提高征收标准,以追求罚款为目的放水养鱼,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法律的严肃性。
(四)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仍然存在死角死面。一是部分群众对计划生育相关政策规定仍然一知半解甚至知之甚少。从历年信访情况来看,咨询各种法规政策的群众在信访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仅08年一年全市咨询类信访案件达478件,占总量的52%,主要涉及生育政策、处罚政策、奖励优惠政策等方面内容。尽管现行《省条例》已经执行了七年之久,各级计生部门也利用多种载体和形式开展了宣传活动,但仍有很多群众对这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还不清楚、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我们经常接到群众电话咨询现行生育政策是否调整,听说第一胎生育男孩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女孩。这就反映出群众对生育政策的知晓率很低,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政策宣传工作不够细致深入。二是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一方面因素是由于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不完善,群众生育愿望与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对于政策的稳定性存在怀疑,对将来能否实现政府养老持观望态度,部分群众仍然坚守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是经济因素制约导致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效果不明显。商洛是贫困地区,财力有限,没有能力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更多的奖励政策,现有政策存在很大局限,奖励标准偏低,落实难以到位,对育龄群众来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面临的生活和养老问题,吸引力不大,不足以影响群众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加之农村实行的“两免一补”等多项普惠政策的冲击,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越感无法凸现出来,部分群众宁愿超生后支付社会抚养费而放弃优惠政策,想方设法躲生、抢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生育秩序。
(五)社会抚养费征收困难。社会抚养费征收难问题是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难题,据调研数据显示,全市2008的社会抚养费平均征收率为78.97%,个别县仅为63.82%。造成这个问题的因素比较复杂。一是征收对象综合情况较差,征收难以到位。从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的调研中发现,计划外生育的对象户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群众,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流动人口,这类群众基本上不具备按时、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物质条件,请求法院强制执行的实际意义也不大。二是执法手段单一,质量难以保障。计划生育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工作,实际工作会遇到很多问题,如调查取证,由于权限有限,许多重要证据像流动人口户籍地或居住地的相关生育情况证明材料、农村非住院分娩孩子的出生证明、个体经营户本人的收入证明以及群众举报的超生子女的私人照片等资料无法直接掌握,不能强制调取更不能擅自拍照,只能依靠对象户本人提供,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局面,也影响了取证质量。
(六)各方配合不到位。一是区域合作不到位,计划生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各地计生政策也不尽相同。据调查,在计划外生育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动人员躲生,由于户籍地和居住地的政策差异以及沟通配合方面的不到位,居住地的计生部门很难掌握这些人的真实生育状况,给躲生人员留下可乘之机。二是部门间协作不够。前些年,我们一个县区计生部门查处了十件干部职工违法生育案件,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但在具体执行处理结果的过程中各部门配合不力,责任难以落实,导致群众举报不断,反响极为恶劣,经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协调才逐一执行。另外对于党员、干部、职工违法生育的案件,在计生部门调查结束送交组织、人事部门处理时,这些相关部门仍然要重新进行调查,造成多头取证、重复调查,既浪费资源又容易造成证据分散、混乱。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领导,转变思想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战略高度上重新认识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树立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理念,切实以人为本、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
(二)深入细致搞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在现有宣传方式和宣传载体的基础上,各地大胆创新,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细致深入上下功夫。增加宣传品种类,让群众生活中随处可见计划生育部门的宣传资料;在社区、村级举办育龄群众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培训班,定期宣讲有关生育政策、处罚政策,面对面接受群众咨询;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包户制度或计划生育户与育龄群众结对子的方式,一对一的开展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总之,要从生产、生活各方面关注、关心群众,使广大群众能够真正理解政策、熟悉政策、自觉执行政策,为计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不断加大奖罚兑现力度。全面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开展救助,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障机制,使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实现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通过利益驱动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法生育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坚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奖罚分明,奖要足以让群众心动,罚足以让群众畏惧。
(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建立计生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法律知识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计生执法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二是充实基层计生执法力量。在各乡镇、社区、村级公开招聘计划生育协管员,从计划生育户或返乡农民工中挑选有文化、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作为基层计划生育协管员,协助计生干部搞好宣传、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每月支付定额报酬。既起到了正面引导和宣传的作用,也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充实了基层计划生育队伍的力量,使我们的工作有更多的人来参与。三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基层计生部门和计生干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得滥用职权、违规操作。四是强化监督。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全面监督,建立司法、行政、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五)通力协作,搞好配合。一方面要加强区域间沟通、协作,通过信息平台以及周边地区协作等方式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力度,在工作上形成“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建议在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计划生育联合执法工作队,具体由计生、公安、法院、工商、教育、城建、卫生、药监、人事、组织、纪检等相关部门组成。相关重大案件的查处必须由计划生育联合执法工作队的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织共同进行调查,例如牵扯到党员、干部违法生育的案件,计生、人事、组织、纪检等部门必须抽调人员参加;牵扯到“两非”案件的,计生、公安、卫生、药检、工商等部门必须抽调人员参加;牵扯到强制执行的,由计生部门和法院共同参加。各部门联合执法能够有效形成合力,从调查取证到处理落实,坚决打击违法生育行为,维护正常生育秩序。
(六)畅通信访渠道,完善社会监督。重视初信初访,努力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计生部门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定期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量协调各方予以解决;慎重解决老户问题,对于反映的政策内的的合理诉求,尽快予以解决,政策外的要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对于无理缠访的,果断采取措施。计生部门定期邀请人大、政协的相关人员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评议,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工作良性开展。
美女学院的禁书 异体——我的绯色天空 理工大风流往事 我的老婆是杀手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基层交通民警执法难的原因及对策
基层交通民警执法难的原因及对策
2008-12-26 16:15:27韶关交警支队南雄大队全安中队 钟林山阅读167次
近年来,基层交通民警在路面执勤执法过程中,屡屡遭到交通违法者不同程度的抗拒、阻挠甚至暴力攻击,不但严重扰乱了公安交警部门正常的执法活动,破坏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侵害了交通民警的人身权利和身心健康,同时,也严重挫伤了基层交警执勤执法的工作积极性。适逢公安“三基”巩固完善年,如何解决基层交警执法难问题,从而更有效地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就交警执法难问题进行探讨。
一、执法难的具体表现
(一)恶意投诉,故意纠缠。一些交通违法者或事故当事人对交警执法、办案不满意,为了发泄私愤而恶意投诉、无理纠缠交警。
(二)寻衅滋事,无理取闹。交警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时,违法者故意大声喧闹,挑起事端,引起群众围观,有的违法者当众辱骂交警,或拦住车辆拒绝处理,有的干脆躺在机动车道上以死相威胁,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还有的交通违法者倚仗自己有钱或有后台,对交警的执勤执法不屑一顾,态度蛮横,拒不配合,甚至扬言要找人收拾交警,气焰嚣张。
(三)横冲直撞,强行冲卡。违法驾驶员在交警示意停车检查时,突然加大油门直冲过去,以图逃避检查,有的甚至恶意冲撞交警,造成交警身体伤害。
(四)大打出手,暴力抗法。交警执法过程中,被执法者大打出手,甚至使用石块、匕首、砍刀等凶器进行暴力攻击,给民警人身安全带来极大胁。
(五)聚众闹事,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基层交警执法难的原因
一是社会整体法治水平不高。我国加入wto之后,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注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执法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公安交警部门越来越倡导文明执法和服务意识,在队伍内部建立了一系列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许多交警部门还将投诉量作为衡量民警工作的标准。但由于社会整体法制水平和道德水准不高,大多数群众只讲法律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不讲对自己不利的方面,许多群众往往视交警的文明执法为软弱的表现,在交警执法时百般阻挠甚至暴力袭击。许多民警受纪律约束,面对攻击时只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气吞声流下委屈的泪水。
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后,相关配套法规特别是事故处理、社会救助等方面的规定没有及时出台,一些法律规定操作性不强,交通事故伤者医疗费等问题无法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群众对交警部门产生误解,认为交警部门不作为。同时,现有法律对暴力袭警行为没有作专门规定,对袭警行为只能以“妨害公务罪”定罪量刑,对“警察”这一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特殊对象没有进行特别保护,量刑明显偏轻。由于对暴力袭警者的惩处力度不够,袭警的犯罪成本低,也导致暴力抗法事件屡屡发生。
三是宣传工作不够深入,警民关系不和谐。由于交警执法点多、线长、面广,直接与广大群众接触,交警执法过程中,一旦“损害”了部分人的不合法利益,就极易产生矛盾。同时,广大群众对交警部门的工作职责、交通安全形势、交警队伍建设等情况也缺乏了解,有的群众认为交警开展整治是为了搞创收、发奖金,从而从思想上对交警的执法活动产生抵制。
四是部分民警执法水平不高。一些基层交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还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执法不规范,甚至出现执法差错,导致群众不满。少数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态度生硬,语言不文明、规范,极易使执法对象产生抵触情绪。还有些民警执法水平不高,存在“重处罚、轻教育”的现象,也不善于耐心做群众工作,对同一类违法行为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往往导致警民矛盾激化。
五是民警缺乏自我防范意识。一些基层交警部门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执法过程中一旦遇到群众阻挠或暴力袭击,缺少应急处臵措施,装备和人员增援较为缺乏,没有在制度和装备上给民警充分保护。同时,一些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警惕性不高,没有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对执法对象不注意观察、控制和防范。部分民警执勤时装备携带不齐全,发生袭击事件时无法利用装备对自己进行保护,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三、应对之策
基层交警执法难严重阻碍了公安交通管理事业的发展,解决执法难问题刻不容缓。我们应从法制、打击、宣传等多方面入手,给基层交警执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树立“重塑公安机关执法权威”的信念,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确保公安交通管理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建立健全完善法制制度。一是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配套的法规及规章,如出台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法规规范,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可操作性,通过法律途径保护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加群众对公安交警的信任感。二是要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在《刑法》中增加袭警罪,凡交警在执法活动中遭推搡、拉扯、殴打等行为,都可作为袭警罪来定罪,增加暴力抗法者的犯罪成本,保护公安交警部门的正常执法活动。三是要设立“警察合法权益保护协会”等机构,为受到恶意投诉、诬告或暴力袭击的警察提供法律援助,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对恶意投诉、诬告者进行惩处,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培训教育。要充分利用”三基”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使广大基层民警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执法时能灵活应对各类不同的情况。首先,要广泛开展宗旨教育学习,教育民警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克服以管理者自居的作风,执勤执法时注意文明、规范用语,不说霸道话、不做霸道事,同时用反面典型教育民警廉洁自律,坚决杜绝损害群众利益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其次,要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民警学习《刑事诉讼法》、《治安处罚法》及各类交通管理法律法规,通过自学、授课、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增强民警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民警的法律素质,切实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做法;再次,要重点开展业务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从路面执法、事故处理、窗口业务、科技装备使用等多个方面对民警进行培训,切实解决“追不上、打不赢、说不过”的问题,不断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办案水平,避免因民警的执法差错而引起矛盾。
(三)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一是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五进”宣传为载体,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特别针对农村、社区及企业开展宣传,增强人民群众基础的交通法制意识。二是宣传交通管理政策、措施,如对“五整顿、三加强”中“三超”车辆整治等工作进行宣传,引导全社会都来支持、配合交警部门的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安全秩序。三是对交警执法难的典型案例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电视等媒体报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通过对阻碍、抗拒交警执法活动的不法分子进行曝光,对全社会起到警示作用。通过深入宣传,可以很好地融洽警民关系,增强群众对交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构建融洽、和谐的警民关系,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四)科技装备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公安交通科技建设,完善“电子警察”的建设,不断提高非现场执法率,减少民警与违法者之间的直接冲突。要借“三基”建设的东风,为基层交警增配数码相机、摄像机、车载雷达测速仪、酒精测试仪、测重仪等科技设备,向科技要要警力.用事实证据说话,避免交通违法者对违法事实产生争执。同时,上级公安机关和交警部门应加强基层交警的装备建设,在人、财、物等各方面向基层交警部门倾斜,配齐、配足基层民警执勤执法用的警械装备,最大限度地减少暴力抗法对民警的伤害。
(五)严厉打击,从重惩治。对交通民警遭遇的恶意投诉、人身攻击等恶劣行为,公安纪检监察部门要迅速调查取证,对恶意投诉乃至诬告者进行严肃警告,如不听告诫仍四处诬告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
责任。对辱骂、围攻、殴打执法交通民警的行为,公安治安部门要按照《治安处罚法》相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严肃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暴力抗法等极端行为,要依法进行严厉打击惩治,决不手软,只有通过“杀一儆百”、树立反面典型,才能在社会上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重塑公安交警部门的执法权威。
第五篇:针对城市管理工作中执法难现象的思考
针对城市管理工作中执法难现象的思考
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服务性、强制性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执法力度也不断加大,执法难、难执法的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层思考。
一、执法难现象存在的原因
一是执法对象处理难。城管执法的对象多为社会弱势群体或极少数扰乱正常管理秩序的不法人员组成:有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他们因为年龄和技能等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靠摆地摊维持生计;有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他们利用农闲时间或干脆放弃耕种来城市打工挣钱;有受经济利益驱使的极少数扰乱正常管理秩序的不法人员。这些人居无定所,更无合法经营的场所。他们有三个共同特点:迫于无奈,维持生计;文化素质偏低,且无一技之长;受经济利益驱使,置行政法规于不顾,存在侥幸心理。在这种背景下,在执法过程中,若单独靠执法人员苦口婆心的劝说往往无济于事,“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如果对这些人实施行政处罚,就会牵涉其生计问题,在依法处罚或暂扣其物品时,往往就会导致抗拒执法,甚至暴力抗法现象的发生。从另一方面讲,如果阻挠抗法者不能及时绳之以法,就会在社会上造成负面的影响,不仅使执法工作陷于被动,而且会极大地挫伤执法队员的积极性。
二是行政处罚执行难。随着城管综合执法工作职能的转化,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现象,体现了一职多能的执法效果。但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只有公安等少数部门有部分强制执法权,而城管执法部门做出的一些处罚决定,还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
三是各职能部门协调机制欠缺执法工作难。随着城管执法职能的不断增加,执法内容涉及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协调,但在实际工作中,城管执法部门有责无权,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甚至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城管执法力度减弱。如在查处乱设广告、非法运倒建筑垃圾过程中,由于相关审批部门没有及时通报信息,给城管执法带来了很大难度。城市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重建设轻管理,执法机制不完善、执法力量不足等因素,也是导致城管“执法难、难执法”的重要原因。
四是完全取缔游商浮贩难。有的市民对占路经营这种有碍市容、阻塞交通的现象十分反感;而有的市民对商贩的生活境况却极为同情,市民的这些态度有时让执法人员无所适从,给取缔游商浮贩工作增加了难度。另外,因城市功能规划的不完善,部分社区缺少超市、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而“马路市场”的出现却方便了市民购物的需要,得到了市民的支持,进一步增加了执法取缔的难度。
二、改善执法难现象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加强执法保障,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执法队员的人身安全。由于目前执法保障措施不到位,而且在加大城管执法力度的情况下,执法者与相对人的矛盾更加突出,致使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现场被违法者围攻、殴打等事件屡有发生。有人呼吁尽快建立城管执法公安协作机制,真正为城管执法保驾护航,遏制暴力护法事件的发生。“城管+警察”一起协同执法,对违法者可以起到强大的威慑作用,及时消除各种抗法隐患,防止矛盾激化,预防暴力抗法事件发生。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随着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管执法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参加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系统掌握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实践。执法中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待违法当事人应一视同仁、依法办事,在群众心中树立公正廉洁的城管形象。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制人。对执法相对人首先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被管理者心服口服,切忌居高临下,不分青白的训斥、指责当事人,激化矛盾。在执法中要作到“三理四心”即:纠正违章要有理、宣传教育要用理、行政处罚尺度要合理;调查核实要细心、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不服要耐心、查处违章要公心。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即:疏与堵的关系、情与法的关系、日常巡查与快速反应的关系、依法行政与接受监督的关系。其次,对于少数阻挠执法、暴力抗法分子,要敢于正视、早作准备,果断采取措施。平时应结合人员培训、学习教育等时机,通过请专家、公安等人员言传身教,努力提高城管执法人员自我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是坚持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重点是提高队员的服务意识,做到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尤其针对游商浮贩等外来人员,如果对他们一律强行取缔,严管重罚,容易产生纠纷,激化矛盾。曾有个别商贩说:“如果不是生活逼的,谁愿意被执法人员撵得满街跑。”如果采取强行取缔,其效果只能是治标不能治本。因此,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在原则在城管执法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必须从完善城市功能规划、构建和谐社会等宏观方面考虑,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要把城市经营“三分建、七分管”的要求落到实处,对一些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科学配置。如在每个社区内,配置相应的集贸市场、汽车停放点、垃圾中转站、垃圾堆放点、果皮箱等公共设施,既方便群众生活,又减少管理工作的难度,让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达到和谐、统一,形成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城管执法人员要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如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对占路经营的游商浮贩进行合理疏导,达到“让路进室”的效果等。
五是加大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为提高城管执法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建议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宣传城市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执法工作情况。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像创建文明城市那样,努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城管执法工作的职责和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及时披露城管执法重大案件的处理过程,披露对阻挠执法、暴力抗法分子的处理结果等;使更多市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城管、理解城管、支持城管,提高对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城管参与意识和文明守法意识,不断优化城管执法环境。
总之,城市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城管工作者也必须不断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在新世纪、新机遇、新发展和新竞争面前,不断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体制改革,才能真正构建起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的“大城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