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银行营业柜台操作风险调查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3 17:1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银行营业柜台操作风险调查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银行营业柜台操作风险调查研究报告》。

第一篇:2016银行营业柜台操作风险调查研究报告

2016银行营业柜台操作风险调查研究报告

依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指引》规定,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业务部门是操作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一、以人为本,加强会计队伍建设与管理,从近年来国内外商业银行由操作风险引发的案件分析看出,人员因素是操作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操作失误、有章不循、服务意识不强、风险意识淡薄等。因而我支行一直将会计人员管理作支行管理工作的重点。严格控制操作风险,做到自我监督、相互监督和部门监督相结合,合规操作,尽量确保万无一失。

1、注重培训工作,使新员工操作风险发生机率大大降低

我支行会计队伍的特点是年轻员工比例大,社会经验和从业经验不足,防控风险的意识稍显薄弱。为此。一方面我们通过师父代徒弟的形式,传授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传授业务易发生的风险防范经验;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案例分析达到警示的目的,来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我们将分行会计处下发的风险提示、总分行下发的案例编印成册,组织员工进行深入的分析学习,并引导员工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强化员工的是非观念,让新员工明白这样做会产生的后果,以及相对应所带来的损失,以降低新员工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性。通过上述方式,保证我们新上岗员工在上岗前就具备了一定的业务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表现在上岗后差错率低,柜员成长快,发生操作风险的机率低。

2、岗位设置与人员能力相匹配,潜在产生操作风险几率低.一方面我支行从员工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从业经验几方面综合考量,按照新核心的岗位要求对各个岗位进行人员配置。另一方面我支行积极探索有效的业务培训形式,创新人员素质提升手段,针对新核心下新的操作模式对高柜岗、低柜岗、总会计等不同群体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制定了培训考核,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目前来看,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比较好的完成本岗位的职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降低了自身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

3、坚持不懈抓员工思想建设工作,保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

员工为本,支行从工作、生活、后勤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为员工创造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保障员工权益,免除员工后顾之忧,使员工可以集中精力把好风险防控关口。同时,经常性观察员工思想动态,帮助员工正确面对精神压力,并通过谈心等方式给予适时的心理上的辅导,真诚的对员工的职业规划给予积极的建议,引导员工以阳光心态面对工作,防止职业倦怠现象出现。经过努力,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去硬、能征善战的会计队伍。

目前,支行会计队伍相对稳定,员工能够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能够自觉抵御外界不良思想侵袭,从根本上消除了会计部位操作风险隐患。

二、推进内控建设,积极构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1、实行不兼容职务分离控制,操作风险低 本行按照新核心的岗位设置要求,确定重要岗位和不相容岗位,强化岗位监督制约机制,落实岗位独立、相互制约的内控要求。本行严禁一人兼任非相容的岗位或独自完成会计全过程的业务操作等。

2、实行分级授权审批控制,操作风险低

落实分行分级授权办法,对所有业务进行梳理,实行分级授权,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实行管理班子集体决策,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

3、突出总会计作用,有效降低了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我支行注重突出总会计作用,要求总会计实时复核高低柜员的业务,即使发现业务问题,疑问之处问清查明。这种实时而全面的业务监督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起到作用,首先对前台柜员形成强烈的被督促感,这能显著加强前台柜员的危机感,从而更加审慎的办理业务;其次,一旦发生业务风险,总会计的及时发现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4、实行岗位间相互制约监督,有效控制主管操作风险发生

一方面营业经理和总会计在高风险业务和特殊业务授权办理上相互监督制约;一方面主管行长对营业经理和总会计在高风险业务和特殊业务授权办理上监督控制,很好的抑制了主管自身操作风险的发生.三、优化内部流程管理,有效降低操作风险

1、完善标准作业流程,有效降低操作风险

近期根据分行近期下发的抵质押品出入库等十三项风险节点,对照本支行的相关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了梳理,。对其中一些流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的同时,对13项业务的流程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提高了作业流程的标准化,更好的降低了了由操作流程所引发的操作风险。

2、落实高风险业务低柜集中处理以及高风险业务前后台分离制度,有效降低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产生于日常的操作与工作流程,当作业体制与外部环境之间出现矛盾时,操作风险产生的频率便会增加。近年来国内银行频繁爆发的临柜业务操作风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旧体制下的作业流程与金融市场的日新月异变化之间出现了矛盾,原有的内部控制适用性快速降低,操作风险顺势上升。近期分行下发的高风险业务集中由低柜处理,以及高风业务前后台分离制度,以客户为中心、以流程为视角,导入了风险管理理念,实施临柜业务流程再造,一方面实现了低柜人员对高风险业务的集中的作业,一方面大大减少营业机构临柜业务人员触发风险的机会。所以,我支行根据制度要求,很快转变了支行作业流程,有效提高全行临柜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四、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防范操作风险的发生。一方面提高人员的执行力。铁的制度与铁的执行力相适应,对上级行已有的制度包括行为排查、积分管理、风险例会、岗位交流、强制休假等制度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执行。另一方面完善工作机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补充和完善案件防控相关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案件防控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奖有罚。诸如开展“万笔业务无差错”、“百日无差错”等易实施、易操作、易考核的活动,突出机制的正面激励作用,有效地调动各层面做好案件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目前,引发操作风险的问题及对策

1、执行力不足问题

一是简单随意,理解上级政策不全面,执行有关操作规定不认真,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机械照搬,说一办一,形式上执行坚决,实际上消极怠工;三是被动应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预见性,不推不动;四是笼而统之,工作不具体、不深入、不扎实,浅尝辄止,只讲原则话,不求精细化;五是虎头蛇尾,开始抓得很紧,后期疲疲沓沓,缺乏后劲,不能持之以恒。

对策:在编制“操作流程”过程中,重点针对在执行制度办法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把操作流程与各岗位职责有机结合起来,对每项业务、每个环节需要哪些岗位、涉及哪些人员、执行哪些流程、履行哪些职责都作了细致明确的规定,初步实现了操作上有遵循、执行上有责任、管理上有依据。其次,把操作要求细化到流程中。为突出业务操作流程简便易行的实用特色,在设计流程时,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流程进行分别编制和分类管理,同时引入了操作图表。凡是有具体流程的,都有清晰的操作流程图以及所涉及到的各类业务文本,突出了指导性和直观性,使具体操作人员对整体业务流程有更加全面具体的认识和把握,便于各岗位人员学习和执行

2、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责任心

员工由于队伍中80后居多,暴露出的问题是缺乏责任感,关注自己的业务较多,不是站在整个支行的角度考虑问题,环节上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交接的过程,只交接了业务本身,没有交代业务的风险环节点,存在潜在的操作风险。

对策:通过设置A、B岗,加强替代岗位的培训和锻炼,加强支行内部的轮岗,使替代B岗柜员能够更好的承担A岗位的工作;另外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团队精神,一项业务往往是大家都多关注一点,风险就可避免。一线本身工作节奏快、风险高、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高,作为管理者做法讲求方式方法,得到员工的认同,最大限度的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有归属感。同时,要辅之于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员工,关爱员工,关心员工,营造家园氛围,增强他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员工对新业务掌握不熟练

鉴于产品种类和业务范围日趋多元化,员工对新业务掌握不熟练,因而在工作中出现不能准确把握操作风险点的现象。

对策:在这方面,管理者要针对新业务新流程进行扎实有效的培训,采取晨会、风险分析会抽问、抽测、实操等方式,灵活机动地对员工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使新员工真正学有所进,学以致用。

4、应变能力不强,易将操作风险扩大

有的员工遇到操作问题,由于缺乏经验,往往手忙脚乱,这样就容易把操作风险扩大。对策: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熟练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和上报流程,遇突发事件要积极沟通能够,即使上报,控制事态的发展,缩小知情面。

5、系统风险上,存在职业倦怠苗头

一是系统需授权业务多,容易产生倦怠;二是新系统客观上,也存在操作风险。

对策:管理者应加强责任心,相互进行监督。同时,通过即使学习下发的风险提示,做业务时加强自身审核判断,逐步适应新系统,降低由系统原因所产生的操纵风险。

6、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不够

在信息社会,各个基层单位、岗位间的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不够畅通,相互交流少,反馈不及时。

对策:为了建立更加有效的风险反馈机制,我支行将实施双线反馈一是柜员-总会计-营业科长-主管行长传统直线的反馈方式;二是柜员或者总会计-将营业科长或者主管行长快速的垂直的反馈机制。建立双线的自下而上的操作风险报告机制,对操作风险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实现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的闭环管理,有助于即时发现和总结潜在的操作风险,形成操作风险的反馈改进机制。发现操作风险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进行风险提示,并提出管理意见,有效地促进操作风险识别分析水平的提高。

去年来,尽管我支行在营业柜台操作风险防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按照总行关于打造现代银行的要求和其他兄弟行的先进经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总行关于有关工作要求继续努力工作,虚心学习兄弟行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做好操作流程等机制的补充完善工作,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强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保证操作流程的贯彻落实,把风险防范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近些年,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在银行系统的广泛应用,客户不再满足以前单一的银行业务,促使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以应对客户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随之而来银行柜台业务操作也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防范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柜台业务操作风险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现状

一是从思想上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有不少柜台业务人员交易业务熟练后,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由于自身风险意识的淡薄导致在办理业务时发生错报或漏报现象,造成个人和单位不必要的损失。根据统计,商业银行因为柜台操作风险发生的案件和纠纷占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20%。可见由于自身风险意识的淡薄导致操作风险的发生占比较高。

二是未能弄清不同业务的重点注意事项。在办理业务时未能准确辨别,有条不紊。如对公业务的主要注意方面有:对每天收取的票据的真伪性的对比,对比所收取的票据与进账单或者电汇单的收汇款人和金额是否保持一致,客户票据印章与预留在银行印章是否相符等;一些柜台业务操作人员未能及时注意到这些,盲目办理业务,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个人业务的主要注意方面有替客户代签代写单据、违规查询、泄露客户信息等。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产生不必要的风险。如何正确地理解掌握这些需要特别注意和遵守的注意事项,并做到时时防范,是远比快速熟练掌握交易技能更重要的。

三是执行银行的各项柜台业务操作流程不严格。银行的每一项业务操作流程都是经历了很多次的实践操作和不断检验才形成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是为防范风险而设置的,有很深刻的风险防范措施贯穿其中,不能轻易打破。实际工作当中,有时为了办理方便未能严格按照业务的规范和操作流程办理业务,这样既是对客户的一种不负责,也是对于自身和银行的一种不负责。

二、柜台操作主要风险点

有些柜台业务人员普遍上存在着对业务风险的麻痹大意、忽视甚至是轻视的思想。不少人认为柜台业务是“低技术含量的熟练工种”,对于柜台业务操作来讲,柜台的每一个操作,都直接关系到客户每笔业务的完成,中间连接的是客户多种多样的资金供求和业务联系。柜台操作的一个很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地对待每一笔业务,对于规避操作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账户开立是客户与银行建立业务关系的起点,也是发生资金往来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不法分子伪造变造各类开户资料的能力不断提高,银行人员与不法分子内外勾结虚假开户的情况时有发生。虚假开户作为账户开立环节的重要风险点,自然而然也成为风险防范的源头。

支付环节是直接涉及资金管控最基本的会计业务,同时也是风险防范工作的关键节点。伪造、变造票据和银行卡,盗取客户密码的情况层出不穷。如何提供安全的支付环境成了各家商业银行不断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具体风险防范措施

总的来说,应当加强思想教育,从思想上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柜台业务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的“低技术含量的熟练工”,它直接面对广大客户,谨慎地对待每一笔业务,对规避操作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商业银行总体素质的体现;同时,通过对账户开立和支付两大环节的分析后,我们发现操作风险主要是由内部人员违规操作或者系统漏洞等产生的,所以应该从人员管理、系统建设和制度完善等方面着手进行风险的防范。具体措施如下:

(1)加大培训力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在业务理论知识及柜面操作流程方面加强对柜台员工的培训,做到全面了解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做好新进员工上岗前的岗前全面培训工作,同时对产生的新生业务和新生流程及时进行培训和解读,在熟悉业务流程的过程中掌握办理业务时容易发生操作风险的风险点。同时,应经常性地对会计人员采取案例分析等警示教育,逐步巩固会计人员抵御违法违纪行为的思想防线。

(2)以人为本,建立科学务实的考核机制。商业银行高管层应按照公司治理和发展战略要求,规范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指导分支机构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在绩效考评中,要坚持以风险为本,增加风险类指标权重;不得层层加码,不切实际提高考核要求。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大员工的晋升空间,使员工从本质上规范自身行为。

(3)加强系统建设,共创安全操作环境。随着科技时代到来,电子系统日新月异发展,与此同时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显著,加强系统建设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商业银行信息技术部门应在支付环境安全性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在现代信息系统逐步升级,电子设备对人工操作的替代率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4)不断强化内控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健全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岗位分工,完善AB角制度,确保不相容岗位分离。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人员的管理,培养员工良好的操作习惯,使其业务操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准确化。在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印章、授权、对账等几大方面加强会计内控管理职能,严格执行内外部的内控制度、流程和方法,成立专门内部检查监督部门,对各类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与纠正,最终实现内部控制与合规风险管理目标的动态过程和工作机制。

总之,柜台业务操作风险作为当前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如何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零差错,零违规”。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柜台业务人员积极主动的去认识风险的危害性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防范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超.基于作业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J].金融论坛,2005.4.[2]李万里.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考[J].华北金融,2009.5.[3]程普.浅谈基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青海金融,2008.9.(1)明确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法律地位

制定储备法是各国实施矿产资源储备制度的前提,也是实施矿产资源储备战略的重要保障。国外矿产资源储备立法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综合储备立法。其主要特征是储备对象比较广泛,重要战略物资和关键物资都包括在内,矿产资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行业储备立法。其特征是国家制定的与矿产资源相关的行业、产业法中规定了矿产资源储备的内容,不同种类矿产资源储备的法律规定相应地分散在有关的行业和产业法中。其优势在于储备与产业相结合,便于实施和操作。三是战略矿产单独立法。它是针对重要的战略矿产制定专门的储备法律。

(2)政府储备与民间储备并存

国外矿产资源储备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由国家财政支持建立国家储备;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开始将民间储备作为储备的主体,然后逐步增加政府储备比重,实现政府与民间储备相结合。美国储备模式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日本模式需要有配套的鼓励政策和明确的法律规定,现阶段我国还都不具备。

(3)稳定的储备经费来源

建立矿产资源储备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日本国家石油储备资金由政府通过征收石油税的方式予以保证,民间石油储备资金是由各企业将其纳入产品成本之中筹措的。

(4)权责分明的储备管理和运行机制

实施矿产资源储备的国家,大多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储备的管理,并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储备的运行,努力降低储备成本。日本矿产资源储备的管理在体制上形成了清晰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并通过法律文件明确规定各层次的职责,运行机制也相对完善。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系统的运行管理方式是,政府制定规划和政策,委托民间机构进行日常运行的管理。联邦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设在能源部,由一位能源部部长助理主管,负责储备政策和规划;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运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与民间公司签订管理和运行合同,由其负责储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和安全保护。

(5)允许勘查但不得开发

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制度中明确表示,在为国家目的而保留的含矿土地内,允许勘查,但除非紧急情况发生,否则不得开发。勘查主要是由国家地质调查机构来开展,一般是一些基础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大比例尺物化探测量,有时也包括矿产普查,一般不会开展商业性勘查工作。这种一般性的勘查工作完成以后,基本上可以查明该基地内资源远景甚至可以确定资源量,以后在非常状况发生时,稍加补充工作,即可开采。勘查工作的资金一般来源于国家专门预算。国家地质调查机构负责执行这些预算并完成相应工作。国家地质调查机构也可以委托公司开展相应工作。

(6)赋予矿产资源储备以生态环保的内涵

国际上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将储备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我国在矿产资源储备过程中可借鉴这一制度。同时,出于遏制我国优势矿产的过度开发,也可以借鉴这种制度来实施优势矿产生产总量的宏观调控。

(7)我国石油储备管理

2002年,原国家计委启动了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工作。2003年5月,负责建设和管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正式开始运作。

2005年国家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公司成立。2007年成立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其运作模式类似国储粮、国储棉,即受国务院委托以国有独资的方式进行国家储备的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共规划三期,储量大致安排是第一期1000―1200万吨,第二期是2800万吨,第三期是2800万吨。首批国家战略石油基地已在浙江镇海、山东黄岛、浙江岱山和辽宁大连四地建成。首批基地储备规模能形成中国约10余天消费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再加上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可能超过30天。

可以说,我国已基本搭建起石油储备的决策层、执行层和操作层三个层面,初步形成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相分离的管理体制。但是,这一体制还很不完善,各机构的职能、相互关系也不明确,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三篇: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排查

×银行柜台违规行为排查报告

×银监分局:

为有效防范因柜台违规操作引发的案件风险,切实防控案件的发生,按照×案件防控工作部署,根据《严禁柜台违规行为防范案件风险的工作意见》的检查内容与范围,结合《×办法》,×行对柜员卡的使用、重要物品的保管、银行账户管理、业务授权、对账、授信等方面,通过×等方式,对进行了柜台违规行为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了对各项业务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近年来,×行相继制定、出台了《×办法》、《×制度》等制度,对柜面业务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对账户的开销户进行规定,制订了《×办法》、《×工作细则》,促进内控制度进一步完善与执行,有效地防范操作风险,确保×行稳健经营。

二、检查情况

一是×行重要空白凭证专人、入库保管,重要空白凭证的领用、使用、交接均能按规定执行;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按规定登记、保管、销毁。经排查,重要空白凭证账实相符,未发现将保管人将重要物品交由他人保管、使用的现象。

二是办理开户、变更、挂失等业务方面,严格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开户企业提供证明文件原件,对其有效证件的原件全部进行联网核查

三是银行账户管理方面,对开户企业的账户资料进行专人保管,对新开立账户、账户的变更与撤销,及时到人民银行报批、备案,及时录入人民银行账户系统,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年检。

四是柜台业务方面,能按业务操作流程办理各项业务。未发现柜员存在违规办理业务的问题。

五是业务授权方面,×行对大额资金汇划及柜面特殊业务按额度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并且对现金×万元以上、转账×万元以上的来往账逐笔进行登记,逐笔排查。

六是对账方面实行专人负责制,对账人员不兼办前台柜员业务。银企对账工作每×进行,对账率每季要求达×以上,其中对×万元以上的账户要求去开户单位面对面对账,对账率要求每月达×。

七是贷款管理发放过程中严格贯彻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存在“七不准”情况。经排查,未发现员工有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或关系人获取银行信用、使用或串通客户使用虚假资料获取银行信用、违规出具信用证或其他保函、票据、存单等违规行为。

三、检查结果 通过检查,未发现有柜台违规行为。

在今后的工作中,×行将不断组织对员工进行行为规范的排查,定期对员工进行案防教育、定期组织召开案件风险分析会,对案件风险进行全面风险排查。同时将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合规操作意识,增强制度执行力,严格操作流程,坚决杜绝违规操作风险隐患。

银行

二0一×年×月×日

第四篇:如何做好银行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防范工作

如何做好银行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防范工作

近日,总行邀请省银监局五处张处长为全行风险管理干部以操作风险防范为课题做了一次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许处长深入浅出对操作风险的定义、特点、成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解析,同时例举近年来银行业由于操作风险环节失控引发的大案、要案,通过对案件中失控的操作风险环节进行剖析,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操作风险管理重点,提高了对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认识。许处长的培训也引发了我做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去思考如何进一步做好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防范工作,保障支行各项业务运行安全,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基层营业机构加强操作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操作风险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管理所有方面的不同风险。既包括发生频率高、但损失相对较低的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纰漏,也包括发生频率低、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损失,甚至危及到银行存亡的自然灾害、大规模舞弊、内外勾结实施诈骗等等,操作风险贯穿于银行经营的始终。据巴塞尔银行业委员会估计,在银行业所有风险中,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已经仅次于信用风险。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案件频发,失控环节均与操作风险失控相关。如2001年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涉案金额高达4.83亿美元“抽逃银行资金案”,2004年的山西省涉案金额达11亿元的“728特大金融诈骗案”,2005年,中国银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涉案金额10亿元的“高山案”,建设银行长春市分行涉案金额3.3亿元的巨额金融诈骗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涉案金额6.4亿元“森豪公寓”假按揭骗贷案等等。这些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大案、要案,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打击了社会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心,引起了国际、国内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银行风险控制及内部管理的严重质疑,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及上市进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出台《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银监会十三条),2007年6月,中国银监会又发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指导性文件。该《指引》从监管角度将操作风险提到了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同一监管高度。银行业监管部门对操作风险管理力度的改变,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决心,同时使操作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操作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通过对案件的解剖可以发现,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基层支行,基层员工严重违法违规,与外部人员内外勾结等案件高频率发生,且案件风险动向由资产业务转向负债业务,由高风险业务转向低风险业务,由信用领域转向操作环节,暴露了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所以,加强银行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对加强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想法

(一)增强基层员工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风险管理水平,决定了该行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要不断加强基层员工对操作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训,深入领会强化风险管理、保障安全运营对于业务发展的重要意义,把风险意识贯穿于业务操作的整个过程。对于基层员工而言,风险意识首先就是规范操作意识,体现在每一个最基本的操作步骤与操作环节之中,要通过风险意识的灌输和培养,使合规操作成为基层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为,从而提高全员准确识别、主动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

(二)提高规章制度执行力

强有力的执行力是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的有效保证,是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的基础,无论是近些年来发生的各类案件,还是在业务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无一不是与具体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有关。提高制度执行力的目的是要坚决杜绝在制度执行上片面强调客观、推进乏力的现象;坚决杜绝操作人员有章不循、自行其事,管理人员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现象;坚决杜绝看人不看制度,人情重于制度的现象。要提高制度执行力,要求基层管理者要将管理重心放在了解本基层营业机构的业务运行情况,全面了解各项风险防范制度的具体落实情况,全面了解业务流程中的重要风险点和防范情况,扎扎实实地推动各项操作风险防范制度的落实。

(三)建立操作风险责任文化。

责任文化是良好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操作风险防范责任文化的关键是建立问责与追究机制,坚持对操作责任与管理责任的双线问责与追究,使各项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形成人人尽心尽责,规范严谨的整体工作作风。责任追究不仅仅针对操作者,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管理责任和领导责任,从独立的事件中找到管理、制度和流程上的缺陷,举一反三,优化制度与流程,从而在根本上堵塞漏洞、防范风险。要通过树立良好的责任文化,把履行责任,落实责任、执行责任、追究责任贯彻到基层员工的意识当中。

(四)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

由于操作风险具有内生性特征,决定了防范操作风险还应在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防腐抗变的能力,构筑坚实的道德防线上狠下功夫。从无数大案要案实例表明,那些违法犯罪的银行员工无不是丧失了理想信念,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腐化堕落的泥潭。要防范操作风险最根本还应从治本入手,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要教育员工珍惜现有的工作,生活环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违法乱纪;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学规学法,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要关注员工八小时以外生活状况,对异常行为要及时发现并严密关注,警钟长鸣,严防道德风险。

(五)把控操作风险重点环节

1、强化账户管理,严把开户关

账户管理环节是操作风险防控的源头和重地,要强化新开立账户的真实性、账户资料的完整性、支付业务的合规性管理,加强对账户资料保管环节、资料变更环节、尤其是印鉴变更环节的控制与管理,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2、严控对账环节,保证资金安全

对账工作要严格遵循对账与账务核算相分离的原则,严格按制度要求实施异岗对账、集中对账。严禁客户经理及前台业务人员发放、收取对账单。必须确保对账信息及时真实有效,保证对账率达到制定标准。

3、严格支付环节审核,确保大额汇划资金安全

加强对支付环节印鉴核验操作的监控,坚决杜绝未经核验印鉴即对外支付的现象,加强验印系统建库管理,落实电子验印操作要求,电子验印未通过的,必须换人核对。严密印鉴卡保管与传递手续。必须明确专人保管印鉴卡,营业结束,入库或入柜上锁保管。其他部门和无关人员不得调阅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鉴档案。严禁任何部门(人员)复制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鉴档案,也不得将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鉴卡片带离营业场所。认真落实结算账户大额收付电话分极核实要求,确认交易真实、合理,联系情况应做好书面记录。

4、加强部分业务中高风险环节的管理

操作风险存在于每个业务环节中,基层营业机构应加强管理的中高风险环节包括但不限于现金、重要空白凭证、业务印章、抵质押品等管理的各环节,上门收款、挂失解挂、查询、冻结扣划、挂销账处理、补制凭证等业务的各环节。对中高风险环节业务处理要明确流程,加强监督,通过内控制约及严密操作程序,防范操作风险发生。

操作风险管理是银行业面对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如何建立统一的方法和流程来识别、评估、监测、控制操作风险,如何建立操作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是商业银行不断研究、完善的课题,做为基层营业机构管理者,提高对操作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中高风险环节的把控对防范操作风险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五篇:如何做好银行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防范工作

如何做好银行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防范工作
近日,总行邀请省银监局五处张处长为全行风险管理干部以操作 风险防范为课题做了一次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许处长深入浅出对操作 风险的定义、特点、成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解析,同时例举近年来银 行业由于操作风险环节失控引发的大案、要案,通过对案件中失控的 操作风险环节进行剖析,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操作风险管理重点,提 高了对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认识。许处长的培训也引发了我做为一名 基层管理者去思考如何进一步做好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防范工作,保障支行各项业务运行安全,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基层营业机构加强操作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于内部程 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操作风险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管理所有方面的不同风险。既 包括发生频率高、但损失相对较低的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纰漏,也包括发生频率低、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损失,甚至危及到银行 存亡的自然灾害、大规模舞弊、内外勾结实施诈骗等等,操作风险贯 穿于银行经营的始终。据巴塞尔银行业委员会估计,在银行业所有风 险中,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已经仅次于信用风险。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案件频发,失控环节均与操作风险失控相关。如 2001 年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涉案金额高达 4.83 亿美元 “抽逃银 行资金案” 2004 年的山西省涉案金额达 11 亿元的“728 特大金融,诈骗案”,2005 年,中国银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涉案金额 10 亿元的

“高山案”,建设银行长春市分行涉案金额 3.3 亿元的巨额金融诈骗 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涉案金额 6.4 亿元“森豪公寓”假按揭骗贷案 等等。这些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大案、要案,不仅给 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和社会 形象,打击了社会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心,引起了国际、国内各 方面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银行风险控制及内部 管理的严重质疑,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及上市进展也造成了不利的 影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05 年出台《关于加大防范操作 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银监会十三条),2007 年 6 月,中国银监会 又发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 险防范的指导性文件。该《指引》从监管角度将操作风险提到了与信 用风险、市场风险同一监管高度。银行业监管部门对操作风险管理力 度的改变,不

仅体现了监管部门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决心,同时使操 作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操作风险管理已 成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案件的解剖可以发现,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基层支行,基 层员工严重违法违规,与外部人员内外勾结等案件高频率发生,且案 件风险动向由资产业务转向负债业务,由高风险业务转向低风险业 务,由信用领域转向操作环节,暴露了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控制的 薄弱环节,所以,加强银行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现实 意义。

二、对加强基层营业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想法

(一)增强基层员工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风险管理水平,决定 了该行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要不断加强基层员工对操作风 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训,深入领会强化风险管理、保障安全运营对于业 务发展的重要意义,把风险意识贯穿于业务操作的整个过程。对于基 层员工而言,风险意识首先就是规范操作意识,体现在每一个最基本 的操作步骤与操作环节之中,要通过风险意识的灌输和培养,使合规 操作成为基层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为,从而提高全员准确识别、主动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

(二)提高规章制度执行力 强有力的执行力是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的有效保证,是各项风险防 范措施落到实处的基础,无论是近些年来发生的各类案件,还是在业 务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无一不是与具体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有关。提高制度执行力的目的是要坚决杜绝在制度执行上片面强调客观、推 进乏力的现象;坚决杜绝操作人员有章不循、自行其事,管理人员熟 视无睹、见怪不怪的现象;坚决杜绝看人不看制度,人情重于制度的 现象。要提高制度执行力,要求基层管理者要将管理重心放在了解本 基层营业机构的业务运行情况,全面了解各项风险防范制度的具体落 实情况,全面了解业务流程中的重要风险点和防范情况,扎扎实实地 推动各项操作风险防范制度的落实。

(三)建立操作风险责任文化。责任文化是良好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操作风险防范责 任文化的关键是建立问责与追究机制,坚持对操作责任与管理责任的

双线问责与追究,使各项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形成人人尽心尽责,规 范严谨的整体工作作风。责任追究不仅仅针对操作者,更重要的是深 入剖析管理责任和领导责任,从独立的事件中找到管理、制度和流程 上的缺陷,举一反三,优化制度与流程,从而在根本上堵塞漏洞、防 范风险。要通过树立良好的责任文化,把履行责任
,落实责任、执行 责任、追究责任贯彻到基层员工的意识当中。

(四)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 由于操作风险具有内生性特征,决定了防范操作风险还应在提高 员工的道德素质和防腐抗变的能力,构筑坚实的道德防线上狠下功 夫。从无数大案要案实例表明,那些违法犯罪的银行员工无不是丧失 了理想信念,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腐化堕落的泥潭。要防范 操作风险最根本还应从治本入手,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理想信 念,思想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要教育员工珍惜现有的工作,生活 环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违法乱纪;要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学规学法,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要关注员工八小时以外生活状况,对异常行为要及时发现并严密关 注,警钟长鸣,严防道德风险。

(五)把控操作风险重点环节

1、强化账户管理,严把开户关 账户管理环节是操作风险防控的源头和重地,要强化新开立账户 的真实性、账户资料的完整性、支付业务的合规性管理,加强对账户 资料保管环节、资料变更环节、尤其是印鉴变更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2、严控对账环节,保证资金安全 对账工作要严格遵循对账与账务核算相分离的原则,严格按制度 要求实施异岗对账、集中对账。严禁客户经理及前台业务人员发放、收取对账单。必须确保对账信息及时真实有效,保证对账率达到制定 标准。

3、严格支付环节审核,确保大额汇划资金安全 加强对支付环节印鉴核验操作的监控,坚决杜绝未经核验印鉴即 对外支付的现象,加强验印系统建库管理,落实电子验印操作要求,电子验印未通过的,必须换人核对。严密印鉴卡保管与传递手续。必 须明确专人保管印鉴卡,营业结束,入库或入柜上锁保管。其他部门 和无关人员不得调阅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鉴档案。严禁任何部门(人 员)复制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鉴档案,也不得将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 鉴卡片带离营业场所。认真落实结算账户大额收付电话分极核实要 求,确认交易真实、合理,联系情况应做好书面记录。

4、加强部分业务中高风险环节的管理 操作风险存在于每个业务环节中,基层营业机构应加强管理的中 高风险环节包括但不限于现金、重要空白凭证、业务印章、抵质押品 等管理的各环节,上门收款、挂失解挂、查询、冻结扣划、挂销账处 理、补制凭证等业务的各环节。对中高风险环节业务处理要明确流程,加强监督,通过内控制约及严密操作程序
,防范操作风险发生。操作风险管理是银行业面对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如何建立统一的 方法和流程来识别、评估、监测、控制操作风险,如何建立操作风险

防范的长效机制是商业银行不断研究、完善的课题,做为基层营业机 构管理者,提高对操作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规章制度的执 行能力,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中高风险环节的把控对 防范操作风险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下载2016银行营业柜台操作风险调查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银行营业柜台操作风险调查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操作风险报告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报告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产生始于商业银行的诞生。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却与其年龄极不相称。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

    银行操作风险题库

    操作风险学习题库(一) 一、单选题 1. 根据新协议和银监会指引,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对操作风险的定义? A. 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 1风险:人员,系统,流程,外部事件导致银行和客户资金财产损失(内部,外部) 2类型:操作失误,主观违规,内部案件,外部欺诈,技术风险 3操作风险:声誉影响,管理影响,发展影响......

    银行柜台业务风险防范及安全管理

    银行柜台业务风险防范及安全管理 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 加强规章制度体系的建设。将散见于历年文件中的管理办法、操作规程、操作细则等等进行全面梳理、更新和归并,形成......

    银行风险防范情况调查

    宏观调控趋紧的政策环境下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情况 ——对交通银行宁波分行风险监控部的调查 (范文)一、背景介绍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

    浅析如何加强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

    如何加强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银行柜员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范文合集

    Ⅹ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3 第一条 【宗旨】 ..........

    银行防范操作风险自查报告

    银行防范操作风险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合行总部工作,本人认真学习和领会了《关于落实案件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银行案件风险的通知》、《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