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集体谈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本站推荐]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法律和制度的约束,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多发,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集体谈判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但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集体谈判制度;劳动争议;工会
劳动关系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合作共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计划体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被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所取代,劳方与资方的不同利益诉求得以彰显,由此引起的劳资冲突也日益显现。面对当前中国劳动争议大幅攀升的事实,探求一套有效的劳资冲突治理机制,化解劳动关系中不同的利益诉求所引起的劳资冲突也就成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集体谈判制度概述
(一)集体谈判制度的概念
集体谈判是一种工会或个人的组织与雇主就雇用关系和问题进行交涉的一种形式。工资和福利,是集体谈判的主要问题之一。雇主是企业方的代表,而雇员方的代表则是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团体和组织。早期的集体谈判主要是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劳资关系等问题的处理进行谈判和交涉。目前集体谈判的内容有所扩大,许多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有关的内容也通过劳资磋商的方式解决,例如,企业内的人事改革、录用标准、人员流动、劳动合同的签定与解除等。
集体谈判的内容主要是:
(1)确定工作条件和就业条件;(2)调整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
(3)调整雇主组织与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二)集体谈判制度的产生
早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西方国家工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开展了一系列维权活动,并首先在英国和德国等国产生了部分产业工会与雇主的集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的活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工会地位进一步合法化及和工会组织的壮大,集体谈判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德、法、美和瑞典等国先后颁布实行了有关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的法规,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集体谈判活动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集体谈判活动在一些国家有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国际劳工组织在1949年通过的《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权利公约》(98号公约)和1951年通过的关于集体协议建议书(91号建议书)等重要文件,对集体谈判制度在各国的普遍实行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集体谈判制度的作用
集体谈判制度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生产的机械化使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劳资双方力量悬殊。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工人们必须团结起来组成群体性组织,就自身利益问题与雇主进行集体的交涉和谈判。对于劳动者来说,通过集体谈判可以为他们争取必要的劳动条件、合理的劳动报酬以及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对于雇主来说,通过集体谈判可以加强劳资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协调、解决劳资纠纷,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我国集体谈判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通过计划配置劳动力,也就不存在集体谈判制度。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劳动力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就业制度产生了根本改变,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雇主—雇员”关系取代了终生雇佣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集体协商制度。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对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1996年正式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的三方机制,同时,重点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2001年新通过的《工会法(修正案)》也对工会参与集体协商提供了法律保障。虽然集体谈判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推进,但是总体上讲,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集体谈判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集体谈判制度在协调劳资矛盾,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方面还没发挥更大的作用。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一)集体谈判的级别较低
我国引入集体谈判制度已有十几年,但其发展仍然处于起始阶段,谈判级别较低。集体谈判的级别可以反映一个国家集体谈判的发展情况。谈判级别可大致分为:地域性的集体谈判、行业性的集体谈判、单个企业的集体谈判。我国目前还是以单一的企业集体谈判为主,但是仅有这一级的集体谈判是无法解决劳动关系所有问题的。如涉及工资等工作条件时,有一个产业或行业的标准问题,这不是一个企业能够单独决定的。另外如果工会的组织和力量不足以在企业内开展集体谈判时,就要借助行业或地方的集体谈判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谈判主体间信息掌握不对称 良好的集体谈判机制应该保证谈判主体在谈判能力和信息的获取上处于平等状态,但是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雇主方控制着相当规模的物质资本和信息资源,企业经营状况只有雇主最为清楚,不少企业雇主方都有专业的智囊人员和谈判人员,他们在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而雇员方长期以来只充当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象上,同时也不具备谈判所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从双方谈判的信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对比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先天形成的谈判强弱状况不可能形成公平合理的谈判协议,因此要建立我国的集体谈判制度必须解决好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双方力量悬殊的问题。
(三)谈判环节缺位,协商谈判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集体谈判是签订集体协议的前提和必经阶段,集体协议只是谈判的最终结果。集体谈判的过程就是雇主和雇员双方经过多次的讨价还价,不断妥协,最终达成一致,消除分歧的过程。没有实际的谈判过程,集体谈判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
我国重集体协议的签约,轻集体协商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建立相应的谈判机制。甚至把集体合同当成一项达标任务,只追求合同的数量。签订的合同大多没有经过协商,流于形式。协议合同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集体谈判的核心是形成谈判协商机制,形成雇主和雇员相互沟通达成共识的制度。但目前我们欠缺的是这种形成谈判的机制,并且使这种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去解决问题,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协调劳资矛盾。
(四)集体谈判的立法层次较低
集体谈判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处理劳动关系的制度。至今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集体谈判的概念,而一直被称为集体协商或平等协商。目前,我国有关集体谈判的法律规范还非常欠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只有四条直接提及集体合同,且其规定原则性很强,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协调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4年12月5日发布了《集体合同规定》和《劳动部关于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试点工作的意见》,成为目前我国集体谈判的主要政策依据。但这只是一个部门的规章,并没有将其入法,不具备法律效力。而且这些规定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显然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调整劳动关系的实际需要。另外,《集体合同规定》也没有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不能切实的约束业主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五)集体谈判制度发展不平衡 签订集体协议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例较大,合资企业较少,私营企业更少。据2001年中国企业联合会对全国6省市100家企业 的调查显示,国有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为73%,合资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是38.1%,私营企业签约比例仅为15.4%。调查显示,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在是否组建工会和是否设有专职工会主席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私营和独资企业没有组建工会的比例分别达到33.3%和50%;组建了工会并设有专职工会主席的比例分别为40%和33.3%,远低于国有企业89.5%和集体企业69.2%的比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率低,劳动关系双方协商谈判机制尚未普遍建立,集体合同建制工作进展缓慢、困难重重,加上缺乏健全的监督保障机制,集体协议制度推行相对滞后。
三、完善集体谈判制度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有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
(一)健全集体谈判的利益表达机制。
西方国家集体谈判的实践表明,培育集体谈判主体,使其真正发挥集体谈判的作用,基本前提是培育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在集体谈判中,工会是资方力量的抗衡者,主要与资方在劳动法律的框架下就劳动者的权益进行谈判,这就意味着首先要增强工会的代表性和群体凝聚力,赋予工会独立代表劳方利益的资格。为此,必须增强工会的代表性,彰显其群众性社团组织的基本属性,在工会代表选举方面,要坚持依法由工会会员直选产生,对工会会员负责,不能由企业行政指派,避免工会成为企业的附庸。在雇主组织中,我国的企联在其代表性和会员数量方面也较弱,在一些城市和区县一级并没有相应的分支机构,因而在开展行业性集体谈判时,企业主体缺位也尤为突出。为此,要在县区、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等行业特征明显的地区积极培育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行业性雇主组织,推进行业性雇主组织的规范运作,以利于在行业层面有效开展集体谈判并对协议执行进行监督约束。
(二)加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
工会是集体谈判的主体之一,在《劳动法》、《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诸多法律规范中,都明确规定了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权利和义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集体谈判在调整劳资关系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在当前我国工会力量相对薄弱的环境下,加强工会建设已成当务之急。第一,加大工会的组建力度。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企业工会的建设工作,加强工会领导机关对企业工会的指导和服务,积极为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和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对长期不建立工会组织、不履行《工会法》规定义务的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除了建立企业工会之外,还要大力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二,加强对工会成员的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加大《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工会成员提高依法利用集体谈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要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和法律素养,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集体谈判的进程和谈判技巧,以增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
(三)推进集体谈判制度的立法工作
集体谈判在我国之所以不能有效运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立法的缺失,致使集体谈判制度的实施无法可依,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和颁布《集体谈判法》。首先,对集体谈判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社会保险和福利、女职工的保护、劳动合同管理、裁员、集体合同期限、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都应该纳入其中。其次,明确规定工会和雇主组织的权利、义务。如雇主组织必须回应工会提出的集体谈判要求,必须义务提供集体谈判所需要的所有真实有效信息。对雇主阻挠工会建会工作、拒绝集体谈判、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作出具体的处罚规定,以督促集体谈判的有效运行。
(四)发挥政府的行政监管和支持保障作用
政府在集体谈判的问题上,主要是宏观指导和监管,另外给予一些相关支持。宏观指导和监督主要是起草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待法律法规生效后监督法律的执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还需要对于集体协商的程序合规性、集体合同的认证和管理、集体协商中争议的仲裁和处理等具体执行问题进行监管和服务。另外,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该提供相关的宣传培训方面的支持,大力宣传集体协商制度,让更多的雇员和雇主知道了解这种解决劳资关系的常规办法;通过培训提高劳资双方相关人员参与集体协商的技能,提高谈判效率,这些也对保障集体协商制度及早取得成果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我国集体谈判制度自推行至今,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建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行过程中也还存在种种问题,致使集体谈判对中国劳资纠纷的调整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当前劳资纠纷日趋攀升的现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集体谈判制度,构建中国劳资关系的利益平衡机制,促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李薇辉,薛和生.劳动经济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肖盛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3]程延园.集体谈判在我国的发展及完善[J].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4]李芸.西方集体谈判制度与我国工会维权职能[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92.[5]王霞.论政府在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4):5.[6]潘啸,刁秀海.我国集体谈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4月,第2期.[7]张爱民.建立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思考[J].研究与探索.2006年第1期.[8] 周长城,陈群.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J].社会科学研究,2004(4):80—83 5
第二篇: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一、当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独立董事的独立问题
(二)独立董事的法律依据问题
(三)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职能比较
(四)独立董事获得信息局限问题
二、独立董事制度的内涵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立法的概况
(一)独立董事制度起源的经济学分析
(二)独立董事制度的形成与内涵
(三)关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概况
(四)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
三、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一)独立董事的资格保障机制
(二)独立董事的责任确保机制
(三)独立懂事的利益激励机制
(四)独立董事的集体规模优势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法规
(二)成立独立董事协会,加强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
(三)建立独立董事与中小股东信息沟通制度
(四)建立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
(五)建立独立董事问责制度
(六)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参考文献„„„„„„„„„„„„„„„„„„„„„„„致谢„„„„„„„„„„„„„„„„„„„„„„„„„内容提要:为了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5月公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意在所有上市公司全面推广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值入我国以来是对我国现在监督制度的一种发展创新。我国公司监督的基础模式是基于二元制下的监事会监督,而我国公司监督的发展模式是基于我国现实条件下吸引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是对现在监事会制度缺陷的弥补,是监督机构不断发展创新的结果。独立董事制度能否在中国上市公司真正的发展作用,还有赖于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经过详细的分析并找到与之相对立的解决办法,使独立董事制度健康有序的发展,但只要科学合理地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无疑对完善公司监督机制,客观上促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具有真正的价值。众所周知,独立董事制度原则上是公平、公正、严格行使自己的权力,对董事会有事中制衡和事后监督的作用,然而时至今日,各种原因都让独立董事们举步维艰,独立董事会的现实处境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制度本身都存在着其固有的内部缺陷或者说是一种内部机制的不协调,独立董事制度亦是如此,因此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迫在眉睫。独立董事制度初露端倪就已显示出了他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公司的具体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独立董事存在问题制度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是最近几年引入我国的制度,但这一制度从开始引入之始对其存在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经济学,法学专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其本身并不是对原有监事会制度的否定,更应该看作是对原有制度的补充,并且使有力的补充。在这种前提下,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必将长期共存,而事实证明,无论是新引进的独立董事制度还是原有的监事会制度,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不可替代。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却未以足够的关注。为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首先必须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对如何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当前我国董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独立性问题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关键。也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独立董事制度只是流于形式。但从目前上市公司实施的情况来看,其独立性远没有形成。由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家或国有企业法人控股,经营者在政府部门授权下享有经营决策权,有的甚至作为国有股东代表,及经营权与所有权与一身。而行使监督权的控股公司经营者或政府官员既不分享经营成果,也不承担对投票后果的责任,难免与企业经营着合谋。在此情况下,独立董事的提议和决策难以贯彻下去,当然也就不用发挥其作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目前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董事会或董事长聘任。于是,尽管聘任的独立董事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但由于其任免权仍掌握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或者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手中,便失去其独立性。在独立董事的聘任中,人情董事,名人董事的现象非常严重,使得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知情权和工作时间都得不到保证。赋予独立董事独立的权责有利于提高其独立性。全国已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而独立董事仅300多人,这不利于独立董事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独立董事也存在激励问题。否则,独立董事可能与经营者或大股东合谋,可能缺乏开展公作的积极性等。目前,我国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这也是独立董事未能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
(二)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依据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独立董事制度主要盛行与公司权力属于一元模式,不设监事会的国家。它们由于受信托法律制度的深远影响,形成了严格的董事责任,加上发达证券市场外部监督,客观上不需要在股东会下设立与董事会平行的监事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任命主要经营者,公司内部没有一个常设的监督机构,由此演变出外部董事对内部董事的监督。我国与日本相仿,同属二元权力模式,讲求权力制衡和结构对称,三权分立,各司其职。公司机构中已经存在专事监督职能的监事会。日本曾在1950年修改商法,监事会只保留会计实务的监督,将业务监督权赋予了董事会。但结果并不成功,1974年日本再修改商法,恢复了监事会的业务监督权。因此,我国必须将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合理配置到现行的治理框架内,既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效用,又避免与董事会的功能冲突。
(三)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制度的冲突监事会职权和独立董事特别职权的相互重叠和冲突,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财务监督权上的重合与冲突,监事会与董事会下属委员会的关系紊乱。
(四)独立董事制度获得信息局限性问题许多独立董事在3至4家上市公司兼职,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公司的情况。其信息的来源完全依赖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提供的材料。而许多上市公司往往在开会前一两天才把材料送到独立董事的手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独立董事很难从中发现公司的什么问题。何况很多材料故意隐瞒真相或者进行虚假陈述,这就会使独立董事依次而做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判断。所以,独立董事更多的情况下只是到时开开会,举举手,表表态而已。正如一位担任过6家上市公司董事的专家公开表示:“不可否认,独立董事能起一定的作用,给一些公司提些意见,有的还被采用。但更多时候,只是开开会,一般都是在决策层已经把方案定了,然后在开个董事大会,大家举手表决通过一下。”所以,有的人认为,独立董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只不过是点缀装饰的花瓶,好看不中用。
二、独立董事制度的内涵与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概况
(一)独立董事制度起源的经济学分析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它有法人性,营利性,社团性三大特性。由于法人特性的存在,公司的所有权与控股权,经营权发生了分离,股东成为投资风险的承担者。为确保公司经营不偏离增进公司股东利益的航线,人们从古老的民主智慧和传统中发现了股东大会这一民主机制,并将其确定为公司的最高意思决定机构。由于股东大会人数众多,立法者创造了资本多数原则和一股一票原则,将投资额较多的股东们的意志作为股东们的主导意见拟制为公司的意见。由于受时间,成本等限制,股东大会不可能频繁举行,因此,在法国大革命立宪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国家的公司法仿照政治上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模式,设计了股份公司中的最高意思决定机构,业务执行机构和监察机构,也就是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并规定了其详细的制度。由于有了董事和经理这些经营专才,股东会决策就可以抓大放小,专注于重大基本事项,股东大会依法作决议对董事会和监事会产生约束力。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公司股东每天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中小股东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基本上成为“形式化”。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以利用股东大会的决策机制,把股东大会变成实现少数人意志的“形式化机器”,股东大会越来越只有象征意义。从股东大会的召集到会议内容的确定,包括董事候选人的提名和通过,往往都是在经营者的操纵之下,股东大会对经营者的各种动议的审批仅仅只是履行一道手续而已。加之在实践中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及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甚至存在经营者操纵信息以欺骗投资者的现象,更是让股东大会不可能发生作用。在实践中,由于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内部董事能对董事的提名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使的以公司搞成管理人员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可以长期的占据公司董事会的控制权,从而使董事会在确定公司目标及战略决策方面无所作为,也丧失了董事会监督经营者的固有职能。理论上,独立董事可以通过监督和提供专业性的建议及咨询来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提高股东的权益。实践中人们也认为独立董事可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发挥对管理层的制衡作用。事实上,独立董事制度能否发挥作用是与所在国的公司体制,法律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相关的。因此,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因为独立董事发挥使有条件的。
(二)独立董事制度形成与内涵独立董事制度发端于英美法系,但英美国家早期的公司法并未设立独立董事,传统公司法理论奉行为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经营公司,董事被看做股东的化身,无须具有独立性,独立董事自然无用武之地,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形成了由股东选择董事,董事监督公司的高级职员,再由公司的高级职员代表股东经营公司的体制。这种运行模式在公司股权并不十分分散的情况下,尚能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美国的公众公司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股东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股权越来越分散,普遍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董事会逐渐被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操纵,为此,许多国家纷纷公司治理机制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调整董事会结构,增加外部董事比例,以制约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股东正当利益的任意侵害,减少这些内部人对公司剩余索取权的大量赚取,防止“内部人“控制行为的发生,1940年,美国{投资公司法}规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应不少于40%的独立人士。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根据该规范性文件,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使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本指导意见和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独立董事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并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1/3的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会计专业人是指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士}。(三)关于我国独立董事的立法概况我国最早涉及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使1997年12月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该{指引}第112条规定,“公司根据需要,可以设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制度不得由下列人员担任:
(一)公司股东和股东单位的任职人员:
(二)公司的内部人员(如公司的经理或公司的雇员),(三)与公司的关联人或公司的管理层有利益关系的人员。”该条特别注明“此条为选择性条款”,表明上市公司不一定非设立独立董事不可,而是可以设独立董事,也可以不设独立董事,由公司根据需要而定。第二个涉及独立董事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是1999年3月2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境外上司公司应逐步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意见}第6项规定,“公司应增加外部董事的比重。董事会换届时,外部董事应占董事会人数的的1|2以上,并应有二名以上的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董事}。外部董事应有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知识能力以履行其职责。外部董事履行职责时,公司必须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独立董事所发表的意见应在董事会决议中列明。公司的关联交易必须有独立董事签字后方能生效。二名以上的独立董事可以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独立董事可以直接向股东大会,中国证监会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第三个有关独立董事的是一个地方性的法律规范文件,即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11月三日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指引(草案)}。该{草案}第14条规定,“公司至少拥有两名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至少应占董事总人数的20%。当公司董事长由控制公司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兼任时,独立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的比重应达到30%。独立董事应提出客观,公正的意见。当公司决策面临内部人控制和同控制股东等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独立董事可征求外部独立顾问的询意见,公司应为此提供条件。”应注意的是,该(草案)虽多次用了“应”这个字眼,但她关于设立独立董事的要求不是强制性的。
(四)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愈来愈多的实证表明,“独立董事与较高的公司价值相关,具有积极的和独立董事的公司比那些具有被动的非独立董事的公司运行的更好,国际机构投资者将日益需要公司的董事会中包含越来越多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世界银行1999)。具体的,独立董事主要通过下述途径体现出来其积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公司的专业化运作。独立董事们能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为董事会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有利于公司提高决策水平,提高经营绩效。二是有利于检查和评判。独立董事在评价CEO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时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独立董事相对于内部董事容易坚持客观的评价标准,并易于组织实施一个清晰的形式化是评价程序,从而避免内部董事“自己为自己打分”,以最大限度地谋求股东利益。三是有利于监督约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在监督CEO和高级管理人员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较之内部董事,这种监督会更加超然和有力。Weisbach的经验研究表明,“外部董事占主导地位的董事会,比之于内部董事占主导地位的董事会更易在公司业绩滑坡时更换经理。”在英美的外部监督模式中,独立董事的这种监督功能就尤为重要。
三、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一)独立董事的资格保障机制个体独立董事资格之优劣是关系到整个独立董事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大问题。大体而言,独立董事既应当具备普通董事的任职资格,也应当同时具备其他特殊资格。所谓特殊资格,既包括利害关系人上的独立性和超脱性,也包括过硬的业务能力。与公司和大股东存在千丝万缕利害关系的独立董事,不可能堂堂正正的独立行使董事职权。也许这类人士可以担任合格的内部董事,但没有资格担任独立董事。立法上应当采取枚举法与概括法相结合的原则,严格界定独立董事的消极资格。在一定年限内受雇于公司或者其有关联公司人员,为公司或者其相关联公司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公司大股东,以及上述人员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均应被排斥于独立董事范围之外。但仅有独立性还不够。独立董事还应当具备至少足以与非独立董事相匹配,甚至更强的业务能力,包括担任独立董事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这种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囊括企业管理,法律,财务,工程技术和其他专业技术。在美国,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士囊括其它上市公司的总裁,退休的公司总裁,大学校长,退休的政府公务员,成功的个体商人等。其中前两列人士最受欢迎。从知识结构上看,独立董事集体的专业知识应当搭配合理,不宜高度重叠。一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不宜全部由法学家担任,也不宜全由经济学家或任何一类专业人士担任。鉴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业务素质关系到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立法者有必要干预独立董事的业务知识结构,对于不同的业务知识构成规定一个硬性比例。为培育独立董事市场,加强独立董事自律,设立独立董事协会尤其必要性。协会可以制定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甚至组织全国性的独立董事资格考试。以推荐独立董事为主要业务的猎头公司,也将在市场中获得发展壮大。
(二)独立董事的责任确保机制独立董事究竟对谁负责,值得探讨。传统公司法认为,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董事应当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责。{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建议(征求意见稿)}也要求独立董事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现代公司法中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司利益既蕴含着股东利益,也蕴含着股东之外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等。从这一角度看,把独立董事界定为仅对中小股东利益,或者仅对股东利益负责使狭隘的观点。独立董事既应考虑到股东股东利益,也应考虑到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这才是独立董事对公司利益负责的全面涵义。当然,股东利益使公司利益中的核心内容。独立董事不得剥夺股东的合法权利以增进其他利害关系人的不法,不当利益。明确了对谁负责,还要究明怎样对公司利益负责。独立董事试点中的这类问题很多。独立董事与其他董事一样,既享有权利也承担义务与责任。独立董事对公司和全体股东负有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违反该义务的,独立董事也要对公司甚至公司股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当然,公司法中的经营判断规则可以鼓励独立董事的进取精神,使得出于公心的谨慎独立董事免于承担赔偿责任。独立董事还可以自己购买董事责任保险,以减轻自己的赔偿责任,公司也可以提供部分保险费补贴。但如果一个独立董事投保后,屡屡由于其品德瑕疵或者能力不济而导致保险公司向公司或股东支付赔偿金,那这名独立董事迟早要被独立董事市场淘汰。因为,保险公司不断提高该董事的保险费,独立董事迟早有一天会望而兴叹。打消作独立董事的念头,上市公司也不会聘请这些无德无才的人士担任独立董事。因此,法律责任机制与市场机制都应当为建立成熟的独立董事市场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独立董事的利益激励机制除了强化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还应当善待独立董事。实践中,如何确定独立董事的报酬是个令人棘手的问题。就独立董事而言,要价过高会吓跑上市公司,要价国低又担心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就公司而言,目前也无成熟的报酬方案。其结果是,相当一批独立董事从上市公司取得的报酬大大低于内部董事,甚至仅具有象征意义,有的独立董事从上市公司分文不取。问题在于,调动独立董事为公司献计献力的动力源仅仅有良心和菩萨心肠提供是不够的。独立董事违反对公司所负有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的,或者由于过错而对错误的董事决议举手赞同的,也要承担责任。独立董事分文不取,既不符合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理念,更无法让其承担赔钱的民事责任。对于我国独立董事而言,既可以在立法上规定独立董事的报酬组成结构,也可以授权各公司自由斟酌确定。但立法中必须确保独立董事不能成为类似与内部董事甚至雇员的利益中人。至于独立董事的具体数额究竟为多少,立法者和政府证券监管部门都无权干涉,而应由独立董事市场予以确定。
(四)独立董事的集体规模优势独立董事的能力和品德不管如何优秀,但孤掌难鸣。单个或者少数独立董事无法在内部董事占多数席位的董事会产生支配性影响。{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规定,公司应至少拥有两名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至少应占董事总人数的20%。当公司董事长由控制公司的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兼任时,独立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的比重应达到30%。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稿)}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为独立董事,无论是20%30%还是三分之一都大大低于美国的62%的比例。为使得独立董事的声音不被非独立董事吞没,建议将独立董事的比例提升为51%。为确保独立董事不论为稻草人,独立董事应当拥有自己控制下的专业委员会。具体说来,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报酬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此类委员会应当由独立董事担任,主席也应由独立董事担任。当然,这些委员会设在单层制中的董事会下面使妥当的,在双层制下,应当设在监事会下面。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法规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实施了《指导意见》、《准则》等,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任职资格、权力义务等方面做了一些指导性规定,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对独立董事作出强制性规范的法律和法规。因此,有关部门应在总结我国独立董事运作情况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等)作出修订,对《指导意见》、《准则》及各证券交易所制定的章程、规则(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中涉及到独立董事的内容,进行协调和修改,做到统一口径,相互配套等。有关部门还应通过制定《独立董事法》,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任期、选聘程序、作用、责任、义务等,给予独立董事制度相应的法律地位,依法保障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能并约束独立董事的行为,从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成立独立董事协会,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建议衬里独立董事协会,并由中国证监会依法对其进行监督、指导,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独立董事执业准则和行为规范,明确独立董事职业责任,促使独立董事遵守客观、公正、独立的执业原则,增强行业自律性和指导性。举办独立董事培训班,加强独立董事的培训、业内交流和后续教育,培养后被人才,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提高独立董事的执业水平。进行独立董事的资格认证,向上市公司推荐独立董事候选人,建立独立董事资格认证制度和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双向选择制度,培育有序竞争的独立董事市场。建立独立董事档案、独立董事公示制度和工作绩效评价制度,为社会公众和中介机构评价独立董事的业绩提高条件,促使职业经理层的建立,促进个人信誉及社会评价体系的形成。这是独立董事协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表现出的独立、客观和良好业绩,能够极大的保护和提升其声誉,声誉将激励独立董事去更有效的监督执行董事和精力人员,并为其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建立独立董事与中小股东信息沟通制度通过上市公司网站中的独立董事园地,结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向全体股东及社会公众公开有关独立董事的个人信息和工作情况,包括独立董事参加董事会会议的次数、对重大决策的表态和投票情况、对上市公司董事会机器工作委员会的建议和工作绩效、对公司经营行为的意见和评价了、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真实性的独立意见等,将独立董事的工作真正置于市场环境之中和社会监督之下,并为其收集中小股东意见和接受咨询提供条件。
(四)完善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独立董事的薪酬与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独立性由密切联系:薪酬过低则激励不足,难与其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相匹配,不能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取积极参加董事事务;薪酬过高,则独立董事又会考虑如何保证其利益的稳定,而在工作中作出妥协,受制于能够决定其聘用与否者,即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人。因此,要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首先要确保独立董事的薪酬的独立性,也就是说,独立董事的薪酬不能由公司的控制人来决定或发放。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是激励独立董事两大方式,前者要足以补偿独立董事参加董事会的机会成本,后者则主要是激发独立董事的主人翁意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薪酬主要使以短期激励为主,即发放固定津贴和参加会议津贴。从长远来看,我们还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如通过给予一定量的股票期权或延期支付等长期激励,来建立灵活的薪酬制度,使独立董事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发展前景和长期利益,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五)建立独立董事问责制度独立董事拥有一般董事的权力和特别的监督权,他们对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就独立董事不履行勤勉尽责的义务或不作为,导致中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或信息披露不真实等不良后果,以及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勾结,采取其他方式谋取利益等现象,而规定其应该承担的相应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因此,建议在相关法规中补充进去这些内容,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问责制度。当然,独立董事不可能是全才,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在实践中要求独立董事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判断,发表正确的独立意见的确使很困难的。因此,也要容许独立董事犯错误。独立董事责任的界定,在于区分其是否“主观故意”。如果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决议时发表了独立意见但没有被采纳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不应追究独立董事的责任;对独立董事作出的职业判断失误的意见,但已经中介机构鉴证,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亦应豁免独立董事的责任。
(六)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独立董事责任保险是指当独立董事在行使职权时因工作疏忽或行为不当(恶意、违背忠诚义务,信息披露中故意的虚假或误导性陈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等除外),导致第三人(包括股东,债权人等)遭受经济损失而依法应承担个人经济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支付该董事进行抗辩所支出的有关法律费用,并代表偿付其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开办独立董事职业责任保险是国外普遍寻求的对独立董事的一种救济方式。但时至今日我国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却迟迟没有推出。尽管责任保险为独立董事提供一个必要的保障,但我们应该看到,保险公司出于对自身风险的考虑,必定会对独立董事“无意”过失行为引起的赔偿责任加以限制,进而影响对独立董事的保障力度。所以,有必要建立并完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通过规定使上市公司和保险公司执行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品种的严格责任,使独立董事的“无意”过失行为所产生的个人赔偿风险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以此激励独立董事积极参与公司经营活动并真正发挥监督作用。综上所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对于保险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净化证券市场、促进中国股市走向成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著作类[1]王天习:《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2]**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3]梁慧星;《民商法社论第38卷》,法律出版社论文[4]江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5]何家友:《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比较研究》西南科技大学[6]谢平;《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7]殷少平;《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载于《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25日[8]刘纪鹏;《我国独立董事如何摆脱“花瓶’命运》,华中科技大学[9]官欣秉:《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法理和实践》,中国检查出版社,2003年版[10]谢朝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1]黄波:《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杨峻老师悉心指导,在此谨以个人名义向老师及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三篇:我国补充侦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补充侦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源
(株洲市石峰区检察院,湖南株洲 412005)
摘要:由于“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矛盾,我国补充侦查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着诸如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的补充侦查权限模糊、不必要或超期羁押使补充侦查超期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进一步完善补充侦查制度,建立检察引导侦查制度,健全侦检沟通和配合机制,赋予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违法违纪人员的处罚建议权等措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两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补充侦查; 检查引导侦查; 控制犯罪; 人权保障
Problems of 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Chen Yuan
(People’s Procuratorate of Shi Feng Zone Zhuzhou City, Zhuzhou Hunan, 412005)
Abstract: Together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viewpoint of “emphasizing the noumenon and neglecting the procedu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nalty of the criminal and the safeguard of human rights has resulted in quite a lot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scope of 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system in China.Illegibility of the 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right between the office of public security and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long extension of 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caused by unnecessary or over-due detainment are instances of this kind mentioned above.These problems are expected to be solved both in the sphere of legislation and that of judicial practice through the strategy of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system, the strategy of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Investigation under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Guide,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office of public security and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and the strategy of authorizing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rights of punishment or advising over the law-breakers from the office of public security.Keywords: 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ion under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Guide,Crime contro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关键词“监察引导侦查”(Guide the investigation of Attorney)你翻的好像不太正确,我把它
改成了“Investigation under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Guide”,我理解为在监察机
关引导下的侦查,不知是否正确。请斟酌。
第四篇: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摘要:集体谈判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维护雇员利益,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机制。但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集体谈判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并且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的增加,说明了我国的协调机制并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关键词:集体谈判;工会;集体合同
集体谈判(Collective Bargaining),又称为集体协商,是劳资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集体谈判是指资方和雇员代表借助谈判,旨在达成覆盖某一雇员群体的协议,以决定就业条件与待遇,协调雇佣关系的一种方法。通常以组织起来的工人即工会为一方,以联合起来的雇主如雇主协会为一方,围绕工资、就业保障、其他待遇(如加班费标准、带薪休假、医疗补助、失业津贴、退休金等)、工作条件(如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安全保障)等展开的集体讨价还价。达成双方都能接受且愿意遵守的集体协议,是集体谈判的最终目的。集体谈判过程是工人和工会、雇主和雇主协会、双方协调协商、相互妥协的过程,而谈判所形成的集体协议是双方“共同意志”的体现。
一、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的功能及发展趋势
集体谈判制度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而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形成劳动力的买方市场,单个劳动者难以通过个别谈判与雇主抗衡,维护自身的利益,因而形成劳动者组成的群体性组织,并开始集体谈判。集体谈判是劳动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要依赖市场主体力量的相互平衡和制约,依赖于建立规范的程序规则。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一般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使得单个劳动者难以与相对强大的雇主相抗衡,难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劳动者的个人意愿通过劳动者团体表现出来,由团体代表劳动者个人同雇主交涉,这有助于克服个体的弱势,增强劳动者一方的力量,使劳动力市场双方的力量趋于平衡。集体谈判能够有效地促使双方相互让步,达成妥协,签订协议,降低诸如怠工、辞职等冲突产生的副作用。集体谈判被认为是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协调劳资矛盾的“伟大发明”。
集体谈判过程不仅是一种以经济事务为中心的谈判过程,也是一种政治过程,是多种力量相互较量最终达到妥协的过程。集体谈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基于谈判双方的相互依赖,以及对对方行为的否决权基础上的一种政治过程。集体协议则是谈判双方作为立法者所制订出来的一部实体法律,集体谈判制度是延续的“政治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集体谈判也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全国性、行业性的多雇主集体谈判有减少的趋势,而组织层次上的单一雇主集体谈判逐渐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全国性多雇主谈判被放弃或者是影响力明显下降。英国在1996—1999年间,有10次私有部门中的多雇主谈判安排被放弃(涉及员工70多万人),另有10次全国性的集体谈判所订立的协议影响力下降(涉及员工37万人),而且其间的8个多雇主谈判协议(涉及员工90万)被废除。集体谈判的分散化削弱了工会的力量,减少了与强大的雇主协会进行平等谈判的筹码,但是这种现象不是普遍性的,同时,集体谈判由于灵活性比较大,尽管受到全球化进程的严峻挑战,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我国集体协商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通过计划配置劳动力,也就不存在集体谈判制度。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劳动力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就业制度产生了根本改变,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雇主—雇员”关系取代了终生雇佣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集体协商制度。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对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1996年正式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的三方机制,同时,重点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2001年新通过的《工会法(修正案)》也对工会参与集体协商提供了法律保障。
集体协商在实践中也得到很好的推进。2001年,10 000多户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2002年,3万多家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集体协商机制稳步推进,全年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63.5万份,涉及职工8 000多万人。30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2003年,29万多家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但是总体上讲,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集体谈判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集体谈判制度在协调劳资矛盾,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方面还没发挥更大的作用。劳动争议的数量仍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5万件,涉及劳动者46.7万人,其中集体争议案件9 847件,涉及劳动者28.7万人。2002年,全国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4万,涉及劳动者61万人,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1万件。2003年,全国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2.6万件,其中集体争议案件1.2万件。
劳动争议的不断增加,说明了我国的协调机制并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1.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问题
集体谈判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是谈判双方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工会的代表性,主要是解决工会与劳动者在集体谈判中的关系和地位问题,工会的独立性则主要是指工会与管理方之间的关系问题。工会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是为了维护劳动者利益而同雇主进行交涉的“谈判者”,处于同雇主相对独立的地位。这样,工会才能同雇主进行平等协商,签订符合雇员利益的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利益。但是在我国的实践中,与中央级别的工会组织强势相比,企业级别的工会组织地位日渐下降。一些企业的工会在改制中被撤并,一些企业虽然设置有工会,但是仍然是延续计划时期的政治职能和福利功能,其职能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而进行相应的变革。在管理体制上,工会组织隶属于企业,许多工会领导人员都是兼职,在国有企业,工会的领导者(工会主席)一般是兼任的。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当企业目标和职工目标发生冲突时,工会组织当然更加偏向企业的目标。同时,在工会倾向于通过内部协调雇员与管理方的利益分歧,而不是代表雇员与管理方进行谈判。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会不能真正代表雇员的利益,在集体谈判中也就没有讨价还价动因,即使最终通过协商签订了集体协议,也大多流于形式。所以,解决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问题,不仅关系到工会能否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利益,而且也是集体谈判制度推行的关键。
2.工会的参与率虽然高,但分布很不均衡
1995年,我国所有职工参加工会的比率为59.4%,到1995年下降为55.4%,2002年下降为54.0%。这与西方国家工会的发展趋势是相吻合的。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会参与率并不低,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工会的影响力和组织程度却远不及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可见,工会参加比率并不能很好地衡量工会组织程度和影响力。
从工会的分布来看,国有、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会组建数量和工会会员数,分别占全国48%和55%;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建数量和工会会员数都相对较少。乡镇企业2002年的就业量达到13 288万人,而建立工会组织数仅12万,工会会员984万,工会参与率仅有7.4%。私营个体企业工会组织数占全国的57.8%,而工会会员数仅占全国的17.5%,每个工会组织平均仅有24个成员,工会的规模相对比较小,难以发挥作用。 2002年,共发生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1 024件,其中港澳台外资占10%,个体私营占20%。这与工会的建立有一定关系。
3.企业层次上集体谈判的雇主角色不明,行业、区域雇主组织缺位
雇主组织原则上是谈判的主体,代表雇主利益与工会进行谈判。中国企业联合会是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政府承认的中国雇主的代表性组织。但是与工会相比,中国企业联合会在其代表性和会员数量方面都很弱。与工会从上到下的组织体系不同,雇主的代表暨中国企业联合会在许多区县一级并没有相应的分支机构,因而在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制度中,企业方主体缺位显得更为突出。除了产业和地方一级谈判中确立雇主与雇主组织之间的关系外,在企业间理顺企业工会和管理方之间的关系也是集体谈判的一个难题。
目前,我们主要面临的是在国有企业谁是雇主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管理者的工会会员身份问题。根据国际惯例,对工资的设定、利润的分成、劳动用工等这些重要的事情拥有决定权的人,就是法定的雇主。按照这一惯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就属于法定的雇主,而不是劳动者。而在现实中,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往往把自己看作劳动者,而不是雇主。只是与雇员的分工不同。国有企业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很多,特别是产权。随着国资委的设立,国有资产的管理逐渐明朗,厂长经理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成为对资本负责的一个群体,而不是劳动者。关于管理者的工会会员身份问题,我国根据工会法,在一个企业、事业、机关中的会员,不管是工人、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组织在一个工会组织中。也是我国的工会是一元制的,这样就出现厂长经理等雇主代表与雇员同属于一个工会会员的情况,按照《工会法》,工会也要维护经理厂长的利益。这样,工会一方面要与管理者谈判,另一方面又要代表管理者的利益。角色不清,不仅使工会难以发挥其作用,同时也对管理者产生不利影响。
4.集体协议制度发展不平衡且集体协议内容雷同,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签订集体协议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例较大,合资企业较少,私营企业更少。据2001年中国企业联合会对全国6省市1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国有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为73%,合资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是38.1%,私营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仅为15.4%。
在业已签订的集体协议中,合同条款大多是照抄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原则性条款多,具体规定少;照抄法律条文的多,结合企业实际的少,很多条款缺乏细节性的补充,往往很模糊。有些工会甚至为了完成签约数量,使用统一的范本,其结果是多数企业集体合同雷同、内容空洞,缺少灵活性、针对性,没有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具体量化细化,致使合同缺乏操作性。
5.谈判环节缺位,协商谈判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集体谈判是签订集体协议的前提和必经阶段,集体协议只是谈判的最终结果。集体谈判的过程就是雇主和雇员双方经过多次的讨价还价,不断妥协,最终达成一致,消除分歧的过程。没有实际的谈判过程,集体谈判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
我国重集体协议的签约,轻集体协商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建立相应的谈判机制。甚至把集体合同当成一项达标任务,只追求合同的数量。签订的合同大多没有经过协商,流于形式。协议合同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集体谈判的核心是形成谈判协商机制,形成雇主和雇员相互沟通达成共识的制度。但目前我们欠缺的是这种形成谈判的机制,并且使这种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去解决问题,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协调劳资矛盾。
三、推行集体谈判制度应该强化的措施
首先要转换工会的职能。工会是代表雇员的组织,维护雇员利益是根本职能。工会要具有同雇主谈判的能力,也就是必须保持独立性和代表性。目前,工会领导成员存在大量兼职现象,这样就很难保持其独立性,代表性也大打折扣。尽量减少工会领导成员的兼职,是确保独立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工会组织独立于公司的管理机制之外,必然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工会的经费问题。经费的一个重要取得途径是会员的会费,同时也可以有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会会员资格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元制的工会,所以可以尝试让他们加入上一级工会,以减少他们对于企业工会的影响。也可以建立相应的雇主组织,解决集体谈判中雇主一方缺位的问题。
其次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建制问题。工会主要分布在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立艰难。而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非公有制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不建立相应的协商机制,处于相对弱势的劳动者的利益必然得不到有效地维护。
最后是关于加快集体谈判的立法。我国对于集体谈判的法律规范很少,只有《劳动法》中有四条直接提及集体合同。显然,这些规定是粗线条的、原则性的,可操作性很差,只是为进一步的专门立法提供框架和依据。仅靠这四条来规范集体谈判,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的集体合同主要是依据劳动部发布的《集体合同规定》,随着集体合同制度的推行,《集体合同规定》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局限性。由于《集体合同规定》是由劳动部制定的,只是一个部门行政法规,因此,它主要反映劳动部的部门意志,只是规定与集体合同的行政管理有关的问题,没有涉及其他问题,对于集体合同也只是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同时仅是一部部门行政规定,没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我国对于集体合同和集体谈判立法是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Harry C.Katz 2002.Recent development in US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Sociey in Transition 204-
212.[2] 陆铭.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 陆铭.工资和就业的议价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4] 朱必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中的秩序问题[J].江海学刊,2004,(5):64-68.[5]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136-142.[6] 黎金柱,等.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的剖析及启示[J].中州学刊,2003,(1):47-50.
第五篇: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
近年来,电子政务在我国发展之迅速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自身安全问题也随着科技的进步点的更加的突出。本文就电子政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信息孤岛、缺乏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字】
电子政务 信息技术 安全管理 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市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分割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一、概述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在西方国家,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被称作“电子政府”我国的政府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与国外有很大差别,除政府首脑机关国务院之外,还有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为了反映我国政府机构的实际运行情况,我国将“电子政府”称作“电子政务”。电子政府至今尚无确切的定义。相传于传统行政方式,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电子政务的最大特点在于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高效快捷的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政府机关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将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部门实行电子政务的效益在于: 1.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2.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3.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4.有利于政府的廉政建设。5.提高了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政务作为政府部门信息化的主要运作和实现形式应运而生。在世界各国为促进各国的国家信息化,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务名列第一位。从当前电子政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电子政务将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利剑,是社会经济稳定健康良性发展的有力后盾和加速器,是文化信息传播和普及的撒种机,是国家军事国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力剂,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是在信息时代构成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成为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电子政务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初始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在国内兴起一股办公自动化热,政府机构的一些部门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而且建立了一些信息中心。后来随着PC机的普及,政府机关也适应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处理和传送等工作。二是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如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三是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最近一两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许多地方政府如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国已建立的电子政务系统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网络化办公系统;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具体地说,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属于第一类电子政务系统的范畴;国家最近建设完成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系统是第二类电子政务系统的范畴。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则属于第三类电子政务系统的范畴。
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出现的问题 虽然全国各地的电子政务建设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各部门电子政务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与电子政务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政务不同于电子商务,它涉及到很多党政机关的重要文件,这些内容甚至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而且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如果因为电子政务系统瘫痪而造成业务流程的停顿,带来的损失和波及的范围会非常的巨大。因此,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
电子政务作为政务活动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变现形式,在系统安全方面面临着多种威胁和挑战。第一是黑客入侵和计算机犯罪;第二是计算机病毒蔓延和破坏;第三十网络自身的脆弱性。
由于政府网络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开放性强,技术水平不平衡,管理手段有差别,所以很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漏洞。从目前情况看,一些系统在防火墙的安装与维护,防毒软件的及时升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容易吧政务内网中流动的信息暴露的危险之中。
二、信息孤岛现象
西方国家以“区域性管理为主导”的网络体系不同,我国采用的是“区域管理与行业管理并存”的网络体系,且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过程当中,许多部门、系统各自为政发展自己的政务系统,造成目前各自的政务系统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不一致、资源不能共享,逐渐形成了网络分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在这样的网络中,链路备份困难宽带难以共享,网络难以互联,管理投入过大,由此引发“信息孤岛”问题。
三、缺乏规范和标准
随着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大力推进,政府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电子政务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各建系统,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包括电子政务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电子政务运维的创新机制不足。电子政务建设所需要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资金投入不足。
四、电子政务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信息安全的保护对策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安全保护环节的管理和组织,形成目标明确、技术措施有效、组织管理有力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健全组织,强化信息安全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工作,加强领导,建立电子政务工作领导组织,落实分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工作分管领导,明确职责,坚持一手抓信息化发展,一手抓信息安全工作,以应用促安全,以安全保应用,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2.尽快完善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逐步完善。迫切需建立的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例如国际出入口监控中心、安全产品评测认证中心、病毒检测和防治中心、关键网络系统灾难恢复中心、系统攻击和反攻击中心、电子保密标签监管中心、网络安全紧急处置中心、密钥基础设施与监管中心、信息战防御研究中心等。
3.加强监督,严格把关信息安全。要加强信息安全知识普及教育与网络文明建设,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全体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自觉规范网络行为。同时,要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结合电子政务安全工作制度,制订网络信息安全操作规范,强化对信息的采集、生产、转换、存储、分发、应用等环节的管理,特别是对上网信息严格把关。对发生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查处、及时解决。各单位信息中心要组织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安全系统定期检查,帮助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对需要建设的各种电子政务建设方案进行评审,组织专家对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提出整改意见。
4.进一步完善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虽然我国已颁布相当数量的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但是,其立法层次不高:现行的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大多只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或国务院相关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法律规定之间不统一。因此,信息的政策和法律就必然具有国际化的属性,具体表现为有关的“国际游戏规则”。我们在制订政策和法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和现有的国际规则的兼容,包括在立法思想、方式方法上和具体法律规定等各方面的相互兼容,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创设,以维护我国的实际利益。
建设电子政务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整个电子政务应用得以实现的前提保证。仅靠安全技术不能解决安全问题,只有在建立和执行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安全技术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消除电子政务中“信息孤岛”问题
信息孤岛的存在提高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阻碍了我们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因此,尽快解决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问题,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为了解决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政府部门应当进行如下改革:
1.加快政府机构的改革我国80%的信息都由政府掌握但由于条块管理,这些信息往往封锁在某个政府机关,其他政府很难得到利用。为此,我们就要打破这种格局,加强政府间合作,使政府系统能够掌握更全面更充分的信息。即用另一个行政单位的行政信息资源,反过来,另一个行政单位也可以使用其他行政信息资源。通过这样的信息交流制度设计,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单方交流所形成的仅使一方行政单位收益的情形。
2.通过试点使所有的行政单位清楚地看到,电子政务中的信息交流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增加本单位的行政效率,即通过选择试点单位的推行,使所有行政部门明白电子政务中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多赢的结果而不是损失。其中关键之点是在各个行政部门之间建立互信,通过实践使各个行政部门相信没有哪一个行政部门有暗中抵制现象发生,都是尽心尽力在做行政信息交流和互换事情。
政府机构改革要秉持“简洁、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电子政务最终目标是要冲破部门条块分割的结构,并打破这种利益格局,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跨部门共享,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三)电子政务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建议
总体来看,电子政务规范化、标准化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基本概念、体系架构、技术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在电子政务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将电子政务的共同元素和构件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而这些元素和构件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关键在于政府业务过程的规范化和数据模型的标准化。因此在国家电子政务标准总体组提出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结构下,要重视政府业务流程标准与接口规范的研究,研究和制定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规范,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规范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不同行业和不同级别政府电子政务的接口标准等。建议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规范。当前电子政务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数都与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不规范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包括立项、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以及系统转换等方面。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规范的制定,将会使各级政务在电子政务中明确并重视电子政务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质量。
2.政府流程的标准化。电子政务不是与传统政务的一一对应,而是在将传统政务流程优化、重组和再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强调传统政务业务的创新。虽然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已经制定了,“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但是作为政府流程的标准化还不够。还需制定“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表示、储存和接口规范”、“电子政务资源管理规范”。
3.电子政务运行维护规范。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同一般的信息系统相比,有其特殊性。因为政务信息的重要性和机密性,更加需要规范运行与维护程序,落实相应的机构和人员,电子政务运行维护包括日常运行、制度建设、代码维护、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系统维护等内容。因此,需要制定电子政务运行维护规范,以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4电子政务项目评价体系。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在项目规划建设阶段进行事前评价,在系统设计与实施阶段进行事中评价,系统正式运行后进行事后评价,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电子政务项目评价体系,以规范项目评价过程。
5.政务信息发布标准。信息发布是政务网站的主要功能之一,应该制定政务信息发布标准,专门信息由专门的政府网站发布,这样便于树立权威,方便公众。地方政府网站可以提供导航和链接。
从根本上来讲,电子政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电子政务发展本身的需要。电子政务迫切需要规范化标准化,以确保电子政务更快速的发展。
五、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突破误区。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突破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二)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可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就是国务院领导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三)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府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府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发,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加强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网络安全。发展电子政务,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发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府信息的公开、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合法性等,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并及时修改现有政策法规中与信息技术发现不相应的成分。
各部门可以通过区政府的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并向企业、民众提供全方位的、及时便捷的信息服务,从而提升“外网”服务功能。希望通过这些探索和突破,使电子政务成为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有实效,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推动的工程。
主要参考材料:
1、符晓薇 《如何走出电子政务信息孤岛》 《商业时代》 2006年第13期
2、陈安娜 《建设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学分析》 《科技创业月刊》 第2007年08期
3、徐荣花、陈东海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通信业与经济市场》 2007年第07期
4、范景行 《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研究》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