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特征及对策建议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特征及对策建议
【要点】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但也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被边缘化,多种社会思潮渗透,对西方价值渗透渠道缺乏警惕,以及宗教信仰“升温”等问题。面对新形势,高校急需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式,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监管,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精神环境。
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的课题研究成果,针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特征,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和交锋的新特征,对高校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急需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仍需切实巩固。总体看,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主流,但也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高校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个别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忽视、轻视、甚至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思想政治课教
— 1 — 学在重点抓业务的大环境下一定程度被淡化和边缘化。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离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要求还有距离。
2.多种社会思潮渗透且影响深刻复杂。总体看,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高校意识形态的主流。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潜滋暗长,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园里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职业自律,以学术自由为由,突破政治、法律、道德底线,滥用课堂话语权,在课堂上公然发出“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言论。
3.对西方价值渗透缺乏警醒和辨别。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教学科研成果。与此同时,一些错误价值观念和思想思潮借机在高校传播渗透。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操纵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其意识形态渗透渠道、载体和方式多样而隐蔽,如设立不同明目的基金,以资助师生科研、进修的名义,引导和培植对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亲近和信奉;依托西方先进专业知识传
— 2 — 播的载体,将镶嵌其中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高校师生;通过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价值渗透,等等。部分高校师生对此缺乏应有的警醒和辨别。
4.宗教信仰“升温”的隐患值得关注。高校一贯重视广大师生的科学理想信念教育,绝大多数师生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部分先进分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与此同时,少数师生理想信念缺失,信仰迷失,宗教信仰有所“升温”。一些师生受社会中负面事件和信息影响对党和政府缺乏信任和信心,因学业、工作、交友、婚恋、经济、家庭等方面遇到挫折而到宗教中寻求精神解脱或精神寄托,也有大学生因好奇、盲从等偶然因素信奉宗教。这部分师生虽是少数,但其对身边人群具有一定影响,且数量有上升趋势,值得重视关注。
二、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1.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2.对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认识不到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能力而忽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素质,缺乏对教师进行法律、政治、道德底线教育。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在
— 3 — 部分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个别专业课则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有力有效的回应和反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不够,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对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认识不清,对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把握不足,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监管力度。充分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明确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同时,要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建立高效的舆情监督和反馈机制。
2.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正、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教师言行对学生“三观”的确立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因而要切实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 4 — 道路的自信,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3.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形成意识形态建设协同创新合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平台等都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加强各类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推动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各项建设相融合,将理论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意识形态建设协同创新的合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4.深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思想宣传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吸引和征服更多的师生。要以突出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素养、坚定的理论勇气来驳斥错误思潮,澄清模糊认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驱散思想雾霾,营造清朗精神环境。
5.深刻把握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与规律,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监管。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日益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由于我国目前对新兴媒体的监管体系还不够成熟,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网络舆论传播规律的认识不足,某些网络
— 5 — 运营商和网络社区论坛成为一些垃圾言论、虚假信息、反动甚至反社会舆论的传播源,急需国家依法进行监管。
第二篇: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
一、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总体态势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思想阵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虽没有迷漫的“硝烟”,但同样“惊心动魄”。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在信息化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迅速蔓延的环境下进行的,更加严峻复杂,尖锐激烈。我们要高度关注和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各种利益群体分化严重,原有的体制性弊端凸显,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民生领域、信仰危机、体制改革等三个方面。
二、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呈现出的特点
1、换届工作中的不和谐声音。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省、市、县区、乡镇党委换届,人大换届等工作的开展,出现了一些换届工作中的问题,像80后县长(馆陶县长闫宁)。虽然闫宁当选是个别现象,但也让社会上流言四起,质疑声不断,官方暧昧的解释也不能让民众信服,给社会留下了猜测的空间。更有甚者,漯河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吕清海全票当选仅仅上任49天,就闪电落马。相关部门在干部提拔时是否严肃、认真,有没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带病提拔”、边腐边升,久为公众诟病,但这些现象并未绝迹。如果不引起警惕,恐怕诸如吕海清此类的市长也会在别的地方出现。另一方面,投赞成票的代表们真正了解候选人吗?吕清海全票当选,连一个质疑声都没有,哪怕一张弃权票也没有。“用对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有时,用错人、选错人,会危害一方,贻害久远。相关部门在选人、用人时,应公开透明,经得起人们目光的挑剔,更严格按程序办事,莫埋下“带病提拔”的病根;而人大代表们也应珍惜手中的选票,保持清醒判断,别再出现全票选了一个贪官的丑闻。
2、公共道德危机。佛山小悦悦向我们敲响了公共道德危机的警钟,小悦悦事件指向的,既是民众的道德匮乏、社会的法治缺失,更是弥漫在整个社会的中国式冷漠,这一中国式冷漠,固然有民众的道德因素,却更多更直接地和整个社会的公共恐惧症相关。所谓公共恐惧症,是在脱离私人空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而成的人的扭曲、变形状态,由于扭曲,人人皆有的四端良善之心、是非善恶,瞬间消失。正如有评论所言,公共恐惧症来自“‘我们’不存在”这一严酷现实。如果人的存在、存在有何权利与义务,都必须得到某系统的认可,如果每一个正常人的判断常识,依据自然法而来的道德伦理都被这种国家的泛滥道德倾向掩埋。如果一个公民,因为维权,被安上个罪名就遭受非法囚禁,甚至探视都有风险,正常伦理又怎样确立并滋润社会?所以,让小悦悦事件不再发生,最紧要之处,在于公权力的反省,是什么力量让社会道德不彰、人心失衡,是什么让本有道德热情的民众一进入公共空间就体会到恐惧,并让这种恐惧一步步吞噬了灵魂。
3、社会保障和工资体系的不合理。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人数仅为1.2亿人,只占就业人数的1/5左右。其中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更低,对占全国总人口75%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占社会保障总量支出的13%,比例明显偏低;没把广大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险范围,用人单位为降低用工成本不愿为农民工参保缴费,农民工本人不敢主张权利,另外农民工流动性强,如果在一个单位工作不满1年,按政策不能享受相关待遇;统筹层次低,养老和医疗等主要的社会保险制度被分割在多个统筹单位(多为县市级统筹)内运行,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劳动者的社保关系在跨省、甚至省内跨地区转移、接续等方面存在着政策性壁垒。工资关系中存在同工不同酬,乱发补贴等现象,影响了社会和谐,给仇富、仇官现象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趋势性问题
一、西方思想的渗透加剧,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严重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的优势,常常利用意识形态影响力等无形力量,进行文化渗透。在国内鼓吹多党制、宪政制,削弱我党的执政地位。
二、我国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经济关系的变化,利益关系的调整,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多样化、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文化观念相互交织和激荡,其结果往往导致人们对过去统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认同走向迷惑或质疑,由此产生了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益至上原则等观念的盛行。
三、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人们的文化需求迅速增长,迫切需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加快改革中实现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极其重要的环节,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才能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第三篇: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征及对策分析
经过近年来的严打斗争,我区刑事案件的上升势头已被有效地遏制,社会治安形势确有明显好转。但是近年来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占生效刑事案件总数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原六合县法院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为12件15人,2001年是19件27人,2002年是18件26人,今年1至5月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与同期相比又有所下降,只
有5件7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要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势头,就非常有必要思考和研究其特征,以便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纵观我区近年来的未成人犯罪案件,不难看出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犯罪动机上看,盲目的挥霍享受及贪财图利是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最明显的特点。盗窃犯罪这一贪利型犯罪在未成人犯罪案件中一直遥遥领先。2000年六合法院审结的未成人盗窃案件是7件9人,占全年未成人犯罪数的60,2001年有所下降,占26,2002年占42,今年1至5月份又上升至71。此外在盗窃犯罪中又以农业人口居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不少青少年涌向城市,行无定址,居无定所,又经受不住物质享受的刺激,极易萌生犯罪动机,往往最终走向盗窃的犯罪道路,给社会治安带来沉重的压力。
2、从犯罪手段上看,暴力性犯罪呈恶性发展的趋势,未成年犯罪的作案手段愈来愈残忍,已远远超出了案犯的年龄、心理和行为常规。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这类暴力性犯罪案件在未成人中时有发生。
3、从犯罪方式上看,团伙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青少年在结伙作案过程中,既互相壮胆,又逞强好胜,往往相互传习,形成交叉感染,使许多团伙成员很快从作案的“单面手”变成“多面手”,社会危害极大,特别是被胁迫或盲从的青少年,犯罪意识因此逐步形成和强化,不利于争取挽救。这类犯罪主要集中在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这类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中。
4、从犯罪年龄上看,越来越趋向于犯罪的低龄化,抢劫、强奸、敲诈勒索等暴力性犯罪,日趋向低龄化发展。有的甚至是刚达到抢劫、强奸这类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即刚满十四周岁。
5、文化结构趋向低层次,在近年来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当年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0左右。正是由于他们过早地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再加上本身对法律知识的缺乏,极易误入歧途而走上犯罪道路。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原因是很复杂的,除了个体的主观因素外,还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和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时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自行创造新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人财物大流动,社会分配不公带来的副作用,对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影响尤为显著,未成年人犯罪自然也出现了诸多新特点,面对这些特点,还抱着传统的防范措施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因此亟待采取行之有效的新对策。首先,充分发挥学校的“前沿阵地”作用,改革德育教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中心,近年来,有些学校重教书轻育人,放松对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犯罪屡见不鲜。为此,我们首先要加强普法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执法机关应该针对学生心理、生理不成熟,思维简单,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定期不定期地上法制课和道德教育,使他们不但知法、懂法、守法,也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
2、改革学校德教方式,使教育更具有时代特征,更具有科学性;
3、加强班级管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骨干、生活向导、业余活动的组织者。把课堂外的学生活动管起来,组织起来,控制起来。充分发挥值班老师的作用,建立值班老师责任制,实行24小时值班监管。教师要善于明察秋毫,防微杜渐。
4、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程体系,实行承包责任制,把对青少年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家长包子女、学校包学生、社区和村委会包社会青年。第二,研究犯罪心理特征,防患于未然。未成年人犯罪除了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之外,还与其心理发展的畸形有密切关系,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时期,一方面青少年开始有自我意识、自制力和预见性,另一方面他们萌生了强烈的物质需要,消费意识和权力意识,他们抗拒诱惑的能力十分薄弱。尤其是现代社会的超前消费,很容易使青少年沉醉于病态的享乐之中而不能自拔。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大都是为了钱财,寻求刺激,在多种犯罪目的中,第一位是为金钱,第二位是为了朋友、义气,以下是为了报复、恶作剧和霸道。其犯罪具有冲动性、盲目性和攻击性等特点。所以,学校和家庭要关注未成年人身上的特性,在它们歹念刚露苗头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纠正青少年的扭曲心理,重塑其健康向上的人格。第三,加强立法,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法律保障。在长期的司法实
第四篇: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征及对策分析
效果。最后,必须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主要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是贫困、社会结构变化、国际环境的影响及观念与行为的偏差。所以要尽快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预防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的“合力”。为此,1、全社会要齐抓共管,重视对青少年的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
2、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生活环境;
3、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4、搞好企事业单位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群众性的管理、防范体系,以增强社会控制力量,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时空空隙,从而达到预防的最终目的。总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完全只依靠司法人员无异于杯水车薪。我们要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纳入法制轨道,使司法预防为主转变为社会预防为主,全社会都要重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和预防对策,让我们为净化社会环境,为使未成年人犯罪日趋减少和消除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征及对策分析
经过近年来的严打斗争,我区刑事案件的上升势头已被有效地遏制,社会治安形势确有明显好转。但是近年来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占生效刑事案件总数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原六合县法院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为12件15人,2001年是19件27人,2002年是18件26人,今年1至5月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与同期相比又有所下降,只有5件7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要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势头,就非常有必要思考和研究其特征,以便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纵观我区近年来的未成人犯罪案件,不难看出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犯罪动机上看,盲目的挥霍享受及贪财图利是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最明显的特点。盗窃犯罪这一贪利型犯罪在未成人犯罪案件中一直遥遥领先。2000年六合法院审结的未成人盗窃案件是7件9人,占全年未成人犯罪数的60%,2001年有所下降,占26%,2002年占42%,今年1至5月份又上升至71%。此外在盗窃犯罪中又以农业人口居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不少青少年涌向城市,行无定址,居无定所,又经受不住物质享受的刺激,极易萌生犯罪动机,往往最终走向盗窃的犯罪道路,给社会治安带来沉重的压力。
2、从犯罪手段上看,暴力性犯罪呈恶性发展的趋势,未成年犯罪的作案手段愈来愈残忍,已远远超出了案犯的年龄、心理和行为常规。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这类暴力性犯罪案件在未成人中时有发生。
3、从犯罪方式上看,团伙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青少年在结伙作案过程中,既互相壮胆,又逞强好胜,往往相互传习,形成交叉感染,使许多团伙成员很快从作案的“单面手”变成“多面手”,社会危害极大,特别是被胁迫或盲从的青少年,犯罪意识因此逐步形成和强化,不利于争取挽救。这类犯罪主要集中在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这类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中。
4、从犯罪年龄上看,越来越趋向于犯罪的低龄化,抢劫、强奸、敲诈勒索等暴力性犯罪,日趋向低龄化发展。有的甚至是刚达到抢劫、强奸这类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即刚满十四周岁。
5、文化结构趋向低层次,在近年来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当年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0%左右。正是由于他们过早地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再加上本身对法律知识的缺乏,极易误入歧途而走上犯罪道路。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原因是很复杂的,除了个体的主观因素外,还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和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时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自行创造新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人财物大流动,社会分配不公带来的副作用,对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影响尤为显著,未成年人犯罪自然也出现了诸多新特点,面对这些特点,还抱着传统的防范措施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因此亟待采取行之有效的新对策。首先,充分发挥学校的“前沿阵地”作用,改革德育教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中心,近年来,有些学校重教书轻育人,放松对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犯罪屡见不鲜。为此,我们首先要加强普法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执法机关应该针对学生心理、生理不成熟,思维简单,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定期不定期地上法制课和道德教育,使他们不但知法、懂法、守法,也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
2、改革学校德教方式,使教育更具有时代特征,更具有科学性;
3、加强班级管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骨干、生活向导、业余活动的组织者。把课堂外的学生活动管起来,组织起来,控制起来。充分发挥值班老师的作用,建立值班老师责任制,实行24小时值班监管。教师要善于明察秋毫,防微杜渐。
4、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程体系,实行承包责任制,把对青少年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家长包子女、学校包学生、社区和村委会包社会青年。第二,研究犯罪心理特征,防患于未然。未成年人犯罪除了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之外,还与其心理发展的畸形有密切关系,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时期,一方面青少年开始有自我意识、自制力和预见性,另一方面他们萌生了强烈的物质需要,消费意识和权力意识,他们抗拒诱惑的能力十分薄弱。尤其是现代社会的超前消费,很容易使青少年沉醉于病态的享乐之中而不能自拔。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大都是为了钱财,寻求刺激,在多种犯罪目的中,第一位是为金钱,第二位是为了朋友、义气,以下是为了报复、恶作剧和霸道。其犯罪具有冲动性、盲目性和攻击性等特点。所以,学校和家庭要关注未成年人身上的特性,在它们歹念刚露苗头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纠正青少年的扭曲心理,重塑其健康向上的人格。第三,加强立法,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法律保障。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对打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颁布,使我国青少年犯
罪的立法与司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国际社会青少年司法制度日趋完善的趋势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作为青少年司法制度的立法不系统、不具体、不协调。因此,需要我们首先要确立未成年刑事案件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其次,要将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从轻、减轻”处罚的原则具体化。此外,应尽可能以多种处罚办法替代监禁,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未成年人犯罪的交叉感染。2002年六合法院在审理一起在校大学生盗窃案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考虑到该起案件的特殊性,其盗窃数额刚达到盗窃罪的起点,案发后已全部退赃,从挽救这名大学生的前途出发,采取寓教于审,在对他进行法制教育后对其免予刑事处罚,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最后,必须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主要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是贫困、社会结构变化、国际环境的影响及观念与行为的偏差。所以要尽快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预防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的“合力”。为此,1、全社会要齐抓共管,重视对青少年的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
2、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生活环境;
3、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4、搞好企事业单位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群众性的管理、防范体系,以增强社会控制力量,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时空空隙,从而达到预防的最终目的。总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完全只依靠司法人员无异于杯水车薪。我们要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纳入法制轨道,使司法预防为主转变为社会预防为主,全社会都要重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和预防对策,让我们为净化社会环境,为使未成年人犯罪日趋减少和消除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