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由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大学生扩招,造成当下毕业生过剩,高校的毕业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文章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毕业生了解经济发展的局势,并且能够认识到当下企业的人才需求,以期能够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量增长,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已经从XX年的X万人增长至XX年的X万人,大量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政府和社会近年来高度关注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新常态,产业机构也在不断调整,市场一片欣欣向荣,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得到缓解,但是还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大多数企业的面试官通过与高校毕业生面试,对高校毕业生基本上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当代高校毕业生,刚刚毕业踏入社会,都会觉得自己高别人一等,对于薪资要求甚至要高出社会标准,名牌高校毕业生这种心高气傲的心理状态尤为严重,对于一些薪资待遇较为一般的企业甚至不加考虑。以扬中为例,扬中处于四线城市,2018年人均GDP突破16万元,处于镇江首位,属于平安洲、安居岛,每年都有本地生源应届毕业生逾千人,但回本地工作的人数仅占生源数的1/3。他们找工作倾向于省会城市及苏南城市的外企、国企和名企的行政管理岗位,朝九晚五,还拿高薪,大多不考虑本地的企业。扬中市人社部门虽然每年都开展“江洲学子看家乡”活动,但收效甚微,本地毕业生还是往“外”走。所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大体相似,眼高手低也是限制他们无法顺利找到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不可否认高校毕业生有深厚的知识底蕴,但是真正的工作并不是单单只靠理论就能够胜任的。
(二)社会原因
当下高校毕业生着实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同时用人单位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选才难问题。扬中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生招聘活动,如“周六才市”“夏季毕业生就业双选大会”“校园宣讲会”“百家企业高校行”等,五年来共带领扬中市千余家企业赴东北、西北、中部地区以及省内的苏南、苏北等地开展高校招聘活动,尽管政府“搭台”都很到位,但由于企业“唱功”不足,吸引的听众平平,远远达不到所期待的效果。究其原因,首先,扬中市区位无明显优势,虽同处苏南经济板块,但知名度和苏锡常地区城市差距较大,毕业生对扬中市了解不够,来扬就业不是毕业生首选,且本市人才政策效应不强。第二,企业主动参与度不高。绝大部分企业对外出招聘心存疑问,即便参与也没有认真准备招聘资料,不少企业现场收集简历后未及时安排面试,导致效率偏低。第三,企业提供待遇一般,大部分企业刚入职毕业生月薪3
500~4
000元,提供食宿已成为各企业引才的“标配”,无明显优势。第四,企业更加青睐于到岗就能够开展工作的员工,再加上高校毕业生心高气傲,跳槽离职情况频频发生,很少企业有重新培养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勇气。
(三)经济原因
毕业生就业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这种危机还有随时扩大的可能。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国际社会都受到金融海啸的波及,金融机构连锁性破产,裁员**出现。此外,金融危机在实体经济领域也开始不断扩散,为整个实体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就扬中市而言,本市知名规模企业不多,主导产业为智能电气、新能源、装备制造,且都为民营企业,产业相似度高,形成了产业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因供需关系的调整导致企业倒闭也时常发生。当前虽然扬中市经济处于转型期,这一特定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最多的既不是空有一身力气但知识、技能含量极低的农民工,也不是只具有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与技能不足的理论型人才,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经济社会所处的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决定人力资本需求结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所在。
二、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
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问题,看清问题的本质很有必要,但是最关键的还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造成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根本原因多种多样,不但是因为国情,还与国际的经济形势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受着外部环境的冲击以及教育自身发展和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等问题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客观正确地认识到问题所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将就业压力最大限度的延缓。
(一)政府方面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設宝贵的资源,高校毕业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作为一股生力军,随时可以投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中来。政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紧密关联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以及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稳定。政府始终关注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个问题,为了能够切实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从中央到基层,全国上下都在齐心协力解决这个严峻的问题,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作为政府,要切实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法律、行政甚至经济等手段并用,调节就业市场。首先,在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提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适时调整高校所设专业;其次,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高等教育机构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高校毕业生新时代就业意识;最后,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进行拓展,如政府购买就业服务,特殊群体精准帮扶就业等形式,并大力扶持大学生自创业,将自主创业制度门槛降低,相应的减少中小企业的赋税,以促成毕业生早日实现就业。
(二)社会方面
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首先,在企业层面上,应当最大程度的设置就业岗位,在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接纳更多的应届毕业生;企业负责人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履行社会义务,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解决民生问题,为社会和谐稳定多作贡献。其次,在高校层面上应当在思想上重视,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高校工作的首位,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还应当在行动上重视,加大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配备力度,提供一对一就业咨询等相对细致的辅导工作,对尚未就业毕业生做到“主动联系一次、提供辅导咨询一次、向用人单位推荐一次”。再次,在家庭层面上,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切忌盲目;密切关注各级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为孩子就业做好“信息服务员”,为孩子就业做好强有力的精神和信息支撑。
(三)学生自身方面
作为高校毕业生,应当勇敢地面对当前的就业困境,大胆的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党和社会的帮助下,正确认识当下的就业形势,顺应时代的變化,将自身的就业观念进行转变,就业能力随之提升,进而确保能够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人生的新阶段。
一方面要多找机会,毕业生要充分利用社会营造出的就业市场,按照市场的规律行事,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市场这一大环境中。换而言之,就业不能单单靠等,好工作不会主动找你,要积极主动的去寻求机会,提升自身的竞争意识以及综合竞争能力,方能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要放低姿态,不要总是一味的死抓大企业、大公司、大机关以及大城市不放,并且还严格坚守着自身的薪资标准,这样会让高校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铩羽而归。面对现实,不要一味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和过于理想化,要明白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梦想的道理,要让自身能够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并通过踏实的工作以及勤恳的工作态度,获取别人的肯定,实现自身的价值。要学会提升自我,丰富自我,先工作后工资,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并且能够接受别人的评价,多学多看。树立起重事业轻地域的思想观念,投身于基层事业,磨砺自身,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同样能发光发热。
三、结语
本文就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和主要问题做出探究,深入分析了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原因、经济原因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并提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针对性意见,以期能够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早日投入到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