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的重要职责,审计内容也比较复杂。从工作以来我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发现我平时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关注不够,这无疑增加了审计风险。
一、对各种收入的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种类繁多,除财政拨款、专项补助、各种收费收入外,有的还有赞助款、房租收入等,在审计中发现,有些单位收入管理混乱。
1、将收取的房租费直接记入往来科目中,长期挂账也未申报纳税。如某事业单位将八万多元的房租费记入其他应付款长达三年未转账,还有某事业单位将房租费直接记入工会经费中;
2、将应收取的房租费通过合同约定直接冲抵购买的办公用品等,收支均未开票入账也未申报纳税。如某行政单位将近万元的办公用品和文印费直接冲抵应收取的房租费,收支均未纳入单位账内核算;
3、未将收取的相关手续费纳入账内核算,直接用于相关费用开支。如某事业单位未将地税部门支付的近二万元的代征手续费纳入账内核算,直接用于财务部门的补助和相关费用;
4、有些单位之间为了逃避财政部门监管,直接将支出票据在应支付相关费用的单位报销。如某行政单位直接用近万元的招待费票据在应支付相关费用的单位报销,其收支均未纳入单位账内核算,容易形成“账外账”。
上述行为,造成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核算不实,影响了单位收支规模的真实性,也逃避了财税部门监管,容易形成“小金库”。因此,审计人员应在审前调查时通过实地观察、走访调查等方法,并结合账面审查情况,关注各种可能隐瞒收入的行为,对收入管理混乱的单位应督促其建章、建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收入的管理。
二、对固定资产的审计
固定资产由于价值高、不易移动,容易忽视对其真实情况的审计。通过审计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
1、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未作相应的账务处理。如某行政单位多年前已将公用车辆出售,至今未进行账务处理。有的单位房屋已拆除并新建多年,至今未办理竣工决算也未作固定资产增减的账务处理。一些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已报废还未作账务处理;
2、有些单位以出租土地使用权的方式进行合作建房,房屋已使用多年,至今未办理竣工决算,房租收入和固定资产也未入账。如某行政单位几年前以出租土地使用权合作新建办公楼,总投资七十三万元,至今未办理竣工决算,房租收入和固定资产均未入账,也未申报缴纳相关税费;
3、某些单位自行处置固定资产,手续不健全,程序不合法,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业严重。如某行政单位将一辆四成新的红旗轿车自行处置仅收五千元;四是有些单位未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或虽设有明细账,但登记不规范、不及时。有的长期未盘点,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造成账账、账实不符。
由于上述问题,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实,家底不清,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影响了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真实性。因此,审计人员应通过审前调查、总账与固定资产明细账的核对、现场抽查等方式核实家底,对管理混乱的单位应督促其建章、建制、建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三、对各类票据的审计
在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发现,有些单位票据的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严重的漏洞。
1、有些单位票据领用和核销未办理任何手续,容易形成“小金库”。如某行政单位的下属部门用财政收款收据三年在上级相关部门收取业务费等三万多元直接用于支付招待、补助等,未办理票据核销手续,其收支也未纳入单位统一核算;
2、有的单位将财政票据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导致税款流失,有些单位未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如某事业单位用财政收款收据替别人代开近二万元的引水管道维修工程款。有些单位还私自购买大量的自制收据,不仅脱离了财政监督,而且造成单位收支核算不实;
3、票据使用不规范,有些单位为了谋取小团体利益,采取开“阴阳票”或自制收据套取现金,逃避财政部门监管,形成“账外账”;四是票据档案保存不完整,有些单位作废的票据保存不完整,有的收据联未收回,有的只收回了报查联。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种类较多,有的数量较大,多数情况下审查票据的工作量较大,在审计时容易被忽视。因此,审计人员在对各类票据的领用和核销管理审查时,应对票据购领证进行审查,注意对已使用而未收款的票据进行核对,特别是对那些未使用财政票据而用自制收据的单位更应特别关注。
四、对往来款项的审计
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收支比较重视,但对单位的其他往来款项往往容易忽视。审计发现有些单位的内部往来管理混乱。
1、内部往来科目长期未对账,审计发现不少单位,内部往来款项多年不对账,有的根本无法对账;
2、记账依据不一致,内部往来挂账随意性大。有些单位使用一些白条、领导批件、工程完工单或自制收据,有的记账双方不同时记账,特别是一些单位之间的临时借款,出借方已凭借据记账,借款方未记账,有的为了应付上级专项检查随意挂账,造成账实不符;
3、经办人报销费用未及时收回借款,个别单位因经费紧张,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直接凭单据全额给经办人打欠条挂账,未及时冲消原来的借款,造成虚增资产、负债;四是人员调动时未及时结算,长时间挂账。如某单位挂账人员已调走十几年,但在原单位还有其应收应付款项,未进行清算。
因此,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往来款项核算的监督,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对账、转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往来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审计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如果对以上几个方面加以关注,一定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更好地强化审计监督。
第二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
从审计署编制完成并印发2008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来看,效益审计将成为审计署今年工作的重头戏。今年,审计署统一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共25项,其中效益审计项目有18项。从工作量安排看,效益审计的工作量占全部审计工作量的比重将在80%以上。这一计划安排表明,我国审计事业的方向,从传统的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转移到效益审计
为主的角色上来。
近几年来,围绕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活动中经济资源的消耗和管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评价或检查,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机关重点查处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同时关注质量效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问题,积极探索对一些项目和资金开展绩效评估。对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政府改革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含义及其作用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促进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经济效益审计,是以审查评价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为目的所实施的审计,是政府审计的一种形式。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能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经济效益审计,不仅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和日常工作的内容。
实施效益审计的作用体现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改进自己的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实现最佳管理;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各方面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同时也利于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和巩固财经法纪审计的成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一)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是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提高其行政效能、促进其廉洁从政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行政效能监察纳入廉政建设的总体规划,应该认识到,党的执政能力体现为政府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能力。因为群众评价廉政建设的标准,表现为政府的行政效能,体现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经济运行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经济资源的依法管理和使用成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最基本要求,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效益审计,健全绩效评价制度是建立廉价高效政府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对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里,“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要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表现在生产、生活领域,而且反映在行政管理领域。政府对社会经济领域实施管理,其目的是降低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成本,而不是增加市场的创业成本。政府行政的高投入、低效能,显然不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所以,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经济型”政府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单要靠制度约束,也需要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这种审计监督机制不仅要靠真实合法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揭示问题、规范管理,同时需要效益审计从立项、运行、效能等方面,深层次剖析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各种矛盾和因素。
(三)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符合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预算执行看支出,支出的重点又在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使用的资金不仅数量多,而且性质、用途和管理要求各不相同。如果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普遍地、大规模的搞起来将为我国效益审计的整体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资金的使用和再分配具有很强的导向力,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效益审计,对于改变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理财观念,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不仅是社会、政府、审计机关的责任和需要,而且符合我国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方向。
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几点体会
(一)关于行政事业的效益审计的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工作的具体化,只有编制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才能使我们的审计项目顺利进行
第三篇:试验组和搅拌站检查容易出现问题归纳 2
试验组(拌和站)日常需检查问题要点
1、料仓标示牌是否及时更新,标示是否与报告相对应,料仓是否二次污染。
2、拌和站生产混凝土原材料误差是否超标,施工配合比标示牌是否更新,混凝土生产明细中原材料使用情况是否与施工配合比相符合。拌和站砂石料进料斗是否混料。
3、外加剂是否露天存放,有没有搭遮阳棚。
4、钢筋棚钢筋是否按不同规格堆放,标示牌是否及时更新。标示牌与堆放钢筋型号、厂家及检验报告是否一一对应。
5、开盘前是否对砂石料进行含水率测试,施工配料单与理论配合比是否对应,签字是否齐全。
6、是否按要求对混凝土性能(坍落度、含气量、温度等)进行测试,测试频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按要求制作、留置、养护混凝土试件。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建立混凝土试件出入库台帐及混凝土制作台帐。试件与台帐一一对应。
7、仪器使用记录是否填写齐全,标养室温湿度记录是否填写及时,温湿度度符合规范要求。
8、混凝土性能测试记录签字是否齐全。混凝土施工温度是否在规范要求内。
9、委托原材料报告及半成品试验报告是否及时领取,并建立相关台帐,按月进行分类、装订并归档。
10、检测不合格材料是否按要求进行处理并留影像资料。
11、施工配料单原材料报告编号是否属实,型号及规格填写是否正确,由理论配合比换算施工配合比数据是否正确。
12、拌和站是否在检定周期内。拌和站是否按要求进行校秤,并填写校秤记录,校秤记录签字是否齐全。
13、混凝土试模是否自校,并在自校周期内(自校周期为3个月)。强检试验仪器是否按要求联系当地计量局进行标定,并出具有效检定证书。检定合格的试验仪器应粘贴合格证,停用仪器粘贴停用证。工具类粘贴准用证。
14、防水板是否按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测试,并出具防水板搭接焊缝报告,焊缝要求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报告签字、盖章是否齐全。
15、现场同条件试件是否按要求进行留置并放入钢筋笼,避免试件丢失。同条件温度记录是否记录齐全。
16、二衬拆模是否留置拆模试件。待强度达到拆模强度时,由试验室进行强度检验并出具拆模强度试验报告,现场方可进行拆模。
17、是否建立计量仪器(器具)台帐。试验组是否按要求配备相应试验人员[每个试验组应配备试验人员2人,并持有铁道部试验检测员(师)证]。
第四篇:数学必修一模块中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
今天,李大永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几个学生容易出现的运算错误。我也整理了一下必修一模块中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几个地方,如下:
1、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含于符号混用
2、集合B是A的子集,忽视B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
3、函数的定义忽视“A、B是两个非空数集”,因此在判断一个自变量不存在的式子是否是函数时出错
4、区间[a,b],忽视a
5、单调性的定义忽视“任意两个自变量”中的“任意”二字,只是选取了两个自变量比较函数值的关系就下或增或减的结论
6、证明一个多项式单调性时,做差因式分解,未化到最后一步
7、证函数奇偶性,代入正负1,看f(1)和f(-1)的关系,就下结论
8、忽视定义域,例如,已知f(x)=x+1(x>0),则f(0)=0+19、证奇偶性,只是看f(x)和f(-x),忘了先看前提,及定义域是否对称。
10、恒成立问题,如,ax^2+2ax+3>0对于任意x都成立,求a范围。学生一上来就讨论判别式,而忽视了讨论a=0的情况
11、根9的值是正负312、指数型函数求值域时,忽视y>0这一范围。如,y=2^(1/x),答案写成,y不等于113、对数的运算性质用错,用混。
14、利用存在性定理判断零点存在时,忽视前提,函数图像连续不断。
(因为是短时间内个人的总结思考,所以,可能总结不全面,各位同行可予以补充。)对于常犯的1、3、4、5、11、13、14这几个错误,可归结为对定义或公式理解不清、记忆不明,所以我采取的措施是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定义或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争取背诵。然后配以相应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定义、公式得以熟练和巩固。
对于2、6——
10、12这几个问题,一般属于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出错的问题,所以我采取的措施是强化训练方法,即经常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这一类题的做题步骤,强调其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样通过反复的训练和不断地强调,使学生一遇到类似的题就产生下意识的境界。
另外,从高一一开始,每一次遇到这种学生容易犯错的问题,我都要求学生将之记在课本封皮上的空白处,目的是,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有哪些问题他们容易出错,而且记在如此醒目的地方,既便于查找又能让学生时时看到,时时提醒自己,不用老师强调,学生已经不知不觉的在强化记忆了。
当然,让学生记在首页的不光有常见错误,还有重要的公式,如学习三角函数时,要求学生在课本前几页画出表格,分别总结正余弦、正切函数的各种性质等等。
通过实践,发现效果不错。各位同行若觉得有可取之处,可以试一试。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作者:胡德才
2007/7/10 13:01:33
来源:江苏省邳州市审计
局
0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在审计实践中,笔者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有的工作开展显得相对滞后,亟待需要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施内部审计的认识存有偏差。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了一种错误倾向,认为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行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有些领导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发生了错位。严重地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
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2、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但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独立性较弱,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3、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准确,目标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中心,应在服从、服务于本部门、本单位总体目标的前提下适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往往不能根据本部门、本单位总体工作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工作目标,致使审计工作目标脱离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甚至有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定位在按照领导的意图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开支进行整顿,应付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致使内审效果不理想。
4、内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内审的要求。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但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多数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或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安于现状,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充实审计知识。严重降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
5、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纠正违纪违规事项,实施审计的事后监督作用.6、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不规范,导致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执行。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基本上是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常常会遭遇到被执行部门的抵制,使
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
二、解决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措施
1、通过综合手段,提高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要把审计与强化内部经济监督管理联系起来。提高认识,不断拓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路子,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
护航,服务本部门、本单位中心任务的作用。
2、建立健全独立的内审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搞好系统内部审计的基本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要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3、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落脚点,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
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做到按章开展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经法规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
化、规范化。
5、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通过实施“三个结合”不断改革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不断总结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
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