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9-05-13 17:4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重庆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

重庆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

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党对民办高等学校(以下简称“民办高校”)工作的领导,确保民办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组发„2000‟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重庆市民办高校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1.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完善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和机制,抓好学校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2.民办高校党组织的主要职责:(1)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监督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负责人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按规定程序参与学校董事会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对学校改革与发展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3)支持学校董事会及校(院)级领导班子抓好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4)领导学校党的建设,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发展党员工作;(5)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大会(代表大会),引导和支持他们依照有关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7)做好学校的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二、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的组织

3.民办高校党组织的设立。凡按国家关于民办高校设置规定经批准建立的民办高校,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申请筹建民办高校时,应将学校党组织的组建与学校的开办同步考虑、同步进行。

民办高校及其下属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应根据学校的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民办高校,都应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超过100人的,可成立基层党委;党员超过50人的,可成立党总支;党员3人以上的,可成立党支部。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7人的党支部,可只设书记1人。

4.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的产生。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经选举产生。暂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可先由上级党组织指派或任命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待条件成熟后,再按规定进行选举。符合党组织负责人任职条件的董事长、校(院)长,经选举可以兼任学校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未设专职党的书记的学校应设专职副书记。学校党组织负责人职务发生变动,应事前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任免后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和市委教育工委备案。

5.民办高校党的委员会的产生、任期和换届。学校党的各级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两年。学校党的委员会的换届,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换届的有关规定执行。

6.民办高校党组织工作机构和党务工作人员。学校党组织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党务工作人员的配备,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由学校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任命应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三、建立完善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和机制

7.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符合条件的学校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按规定应进入学校董事会。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可兼任学校行政职务。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党组织与学校董事会及校(院)级领导班子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民办高校领导运行体制。

8.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机制。学校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前,要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内外人士的意见,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决策中要坚持集体研究,进入学校董事会及校(院)级领导班子的党组织成员或党员,要如实提出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使党组织的主张在学校决策中得到重视和体现;学校重大问题一旦决策后,党组织要发动学校全体党员,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推动和督促决策的实施。

民办高校党组织若发现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如得不到纠正,应当及时如实向上级党组织反映。

四、抓好民办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

9.民办高校党员的教育培训。民办高校党组织应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具备条件的民办高校,应建立党校或业余党校,加强对党员、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党校或业余党校的校长由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兼任。

10.民办高校党员的管理。健全党内生活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大力表彰先进,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11.民办高校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在民办高校从事专职工作的教职工党员,应及时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连续工作三个月以上、不足半年的党员转入党员临时组织关系,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党员转入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转入组织关系的教职工党员,由学校党组织同教职工党员原单位党组织协商解决。做好新生党员和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

12.民办高校发展党员工作。学校党组织要制订发展党员规划,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特别要重视在青年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五、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1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党组织要对师生员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无神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14.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针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特点,结合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针对不同层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学校党组织要推动和支持学校按照规定教学时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要推动和支持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

15.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党组织领导成员中应有专人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推动学校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并帮助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工作报酬及相关待遇。

六、切实加强对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16.理顺民办高校党组织的管理体制。民办高校的举办单位(或挂靠单位)党组织应负责为其建立党组织,并领导其开展工作;举办单位(或挂靠单位)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或由公民个人及其他形式举办的民办高校,由市委教育工委牵头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实行归口管理,学校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党委应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17.建立完善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纳入全市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市委教育工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经常深入民办高校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表彰、积极推广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探索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和新途径。

18.加强对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市委教育工委要建立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评估制度。把党的建设工作作为民办高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民办高校干部培训,确保学校党组织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保证和监督作用,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篇:中共广东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工作的

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 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06〕101号)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06〕31号)精神,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民办高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认真贯彻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全省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民办高校的发展,为深化我省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作出了贡献。

2.高度重视民办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要求,我省民办高校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民办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法人财产权不落实,办学行为不规范;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够,政工队伍不强,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疏于管理、监管不到位,等等。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3.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健全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范民办高校招生、教学、财务、治安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的监管,引导民办高校依法办学、诚信办学、特色办学,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我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规范、有序、持续发展。

二、依法健全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4.民办高校必须依法健全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民办高校的决策机构应依法行使职权,其负责人由举办者或投资方代表担任,决策机构中一半以上的成员要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拟任决策机构负责人及成员名单必须报民办高校审批机关备案。凡是学校的重大事项都要由决策机构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决策机构研究的重大事项及程序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民办高校校长依法独立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权。校长、副校长人选由学校决策机构提名推荐,报民办高校审批机关核准。校长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任职年龄可以适当放宽。副校长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民办高校理事长、董事长等决策机构负责人不得兼任校长。

5.民办高校必须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职工代表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教职工代表大会每三年或者五年一届,一般每学年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一至二次。校长要支持和保证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决定、决议。

三、依法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

6.民办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招生政策。民办高校的学历教育招生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纳入本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发展改革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其办学条件核定招生计划。民办高校自主招收非学历教育学生,必须报教育行政部门核定招生规模,纳入自学考试管理。严禁虚假招生、误导招生,学校招收非学历教育学生,在招生和学生入学时必须明确学生入学自考身份,在收费票据上注明“自学考试”。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超过核定计划招生、欺诈招生等违法行为,必须依法处理。

7.民办高校必须规范招生宣传。民办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民办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必须报审批机关或其委托的机关备案后方可发布。发布的招生简章和广告的内容必须与备案的内容一致。招生简章和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招生简章应当载明学校名称、学校性质、办学层次、办学地址、办学条件、培养目标、招生专业、招生办法、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证书发放等事项。民办高校对贫困学生有学费减免规定和其他救助办法的,应当在招生简章中明示。学校法人代表要对学校招生简章和广告的真实性负责。民办高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与招生简章、广告向社会承诺的一致。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监督民办高校的招生宣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民办高校招生广告的管理。

8.民办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应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引进以中青年为主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师德良好、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建立教师授课质量评估制度,把对教师的育人要求纳入评估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务聘任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合格教师要及时解聘。要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四、依法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9.依法建立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督导制度。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向民办高校委派督导专员,督导专员依法加强对民办高校工作的督导、督学和督察,监督、引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工作建议,同时承担有关党政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10.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年检和评估制度。每年定期开展对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形式、专业设臵、招生规模、收费项目及标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资产财务管理、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严重违规的学校,依法给予处罚。同时坚持每五年进行一次民办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促进其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1.建立民办高校风险保证金制度。每年从民办高校学费收入中按1%的比例提取风险保证金,用于学校发生意外事故的处理。风险保证金收取年限为,民办本科高校根据其学制按照四年一个周期的标准收取;民办专科高校根据其学制按照三年一个周期的标准收取。风险保证金属于学校资产,实行专户储存,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监管,利息由民办高校支配。风险保证金及其利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和侵占。

12.规范民办高校资产和财务管理。要严格规范民办高校资产和财务的管理,民办高校要落实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投入学校的资产要经过注册会计师验资并过户到学校名下。对转移资金挪作他用、违规乱收费、抽逃资金、不开具规定的收费票据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厉查处。

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民办高校聘用会计,一律实行亲属回避制,必须面向社会从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中公开招聘。会计主管人员要由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的人员担任。

13.加强对民办高校基本建设的管理。依法审核民办高校发展规划,防止盲目扩大规模,违反管理程序,超出办学核定规模进行校园基本建设。

14.加强对民办高校学籍和教学管理的监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民办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严格学籍管理。要加强对民办高校执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的监控和督查。监督情况和处理结果要进行通报。

五、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

15.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组织。民办高校党组织要健全机构履行职责。民办高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主要职责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引导和监督学校遵守法律法规,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支持学校决策机构和校长依法行使职权,督促其依法治教、规范管理;支持学校改革发展,帮助解决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学校的党建工作、统战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民办高校党组织应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设立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和纪律检查等工作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应列入学校经费预算。

16.加强民办高校党委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民办高校必须有1名以上专职党组织负责人。民办高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一般由5至7人组成。根据工作需要,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可选派德才兼备、熟悉教育工作的党员,到民办高校担任党组织负责人,也可以选派退休干部中的党员到民办高校党组织任职。党委负责人可兼任政府派驻学校的督导专员。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学校决策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学校党委负责人进入决策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的,参加学校的董事会议和行政办公会;未进入学校决策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的,列席学校的董事会议和行政办公会。学校党委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引导和监督职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实施。学校重大问题决策应提前与学校党委负责人沟通。

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成立党的总支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总支和支部书记应由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热心党务工作的党员担任。系(部)党组织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至少配备1名专职组织员。

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做好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

要明确和理顺民办高校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在南昌地区的民办高校,党组织关系隶属省委教育工委,设区市所在地的民办高校,党组织关系隶属所在设区市教育工作部门党组织。

民办高校要建立健全共青团组织。民办高校党组织要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注意团的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共青团组织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作用。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7.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党委、决策机构、行政领导,都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按照师生比l:200的要求配备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专职辅导员应尽可能从具有大学学历的党员中聘任,先培训后上岗。每个班级都要配备1名班主任。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要纳入全省高校相关人员的培训计划。

18.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认真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臵新方案。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全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19.切实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20.落实民办高校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民办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贯彻“属地管理”和“谁办学谁负责”的原则。民办高校所在市、县(区)党委和政府要把民办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纳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范围。在南昌市辖区内的民办高校,同时纳入省直综治目标管理范围。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分管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和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民办高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党委书记要对这项工作共同负责。

21.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民办高校要建立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民办高校法定代表人担任组长,校长、党委书记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综治办,与保卫处合署办公。民办高校所在地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治安管理,在校园内设立警务室,协助维护校园治安秩序。各民办高校院系(部)负责人和班主任、辅导员实行一岗双责,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稳定。

22.加快推进民办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根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贯彻“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原则,构建民办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按照每万名学生配50名保安员的要求,配齐保安员。为确保人员素质,保安员应向当地保安公司聘请。加大技防投入,构建红外防盗报警等技术防范系统和“校园110”综合报警求助系统。建立校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重点人员的管理。制定处臵突发事件预案,依法妥善处臵影响稳定的事件。

23.优化民办高校周边治安环境。各级综治机构要把民办高校周边治安整治的情况,作为衡量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要切实抓好民办高校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民办高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当地综治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工商、交通、文化、卫生、建设、新闻出版等各有关部门共同负责,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治安集中整治。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和危害校园治安的黑恶势力,拆除违章建筑,取缔无证经营摊点,维护好校园周边社会秩序。整顿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取缔非法运营车辆。

24.严格落实维护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追究制。根据《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实行民办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对发生恶性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群死群伤事故等重大问题的民办高校要依法依纪实行责任追究。

八、进一步落实对民办高校的相关扶持政策

25.依法落实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高校,依法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高校,享受的税务优惠政策由财政、税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标准和办法。

26.切实规范对民办高校的行政检查和执法检查。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到民办高校进行检查评比,不得侵占或非法征用民办学校的财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办高校收取任何费用。

27.建立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对口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公办高校的师资、人才、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帮助民办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28.支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辞职从事民办教育工作的,原单位应予以支持。允许教师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的合理流动。留学归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学生毕业到民办高校工作的,其人事档案可委托县以上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对民办高校引进的各类人才,实行与公办高等学校同等的户籍管理、职称评定和子女入托入学政策。

29.依法保护民办高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民办高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审、表彰奖励、科研立项、教龄和工龄计算、档案管理、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和公办高校教职工相同的权利。民办高校应当按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民办高校学生在升学、就业、档案管理、评奖评优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学生享受相等的权利。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与奖励。

九、切实加强对民办高校工作的领导

30.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民办高校工作。要把民办高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民办高校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轨道上来。省委、省政府成立民办高校工作领导小组,民办高校所在市、县(区)党委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

建立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省委、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群众团体,要着眼于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构建政府依法管理、民办高校依法办学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格局。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和日常监督,并配备专职人员做好民办教育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和教育部门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审定民办高校的发展规划和规模,安排民办高校的招生计划,并加强对民办高校基本建设的管理。

民政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严格民办高校法人代表登记的资质和出资额的审核,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协会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财政、价格部门要会同教育、审计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民办高校财务状况的监管,对不按照国家规定收费、退费的民办高校,进行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工商部门要对发布违法招生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法查处,教育部门要对违反国家规定发布未经备案的招生简章的民办高校进行查处。

审计部门要派出专门人员对民办高校进行财务审计,每年定期实施审计监督,财务审计结果要进行公示。对审计有问题的学校,要责令整改,并向社会公布。

金融部门要加强对民办高校贷款的审核,规避资金风险。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法受理民办高校侵犯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申诉,依法依规作出处理。

公安部门要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对非法办学机构予以查处,坚决打击招生欺诈和非法招生中介,切实加强民办高校的治安管理。

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营造有利于民办高校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各类媒体不得刊发未经教育部门备案的民办高校招生简章和广告。

本意见所指的民办高校是实施本、专科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参照本意见执行。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高校共青团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5号)精神,更好地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新医专中发挥积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共青团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把握加强和改进新阶段我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新阶段我校共青团工作,既有利于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年认清目标、把握方向、健康成长,真正把青年紧紧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又有利于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于新医专建设之中,更好地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2、明确新阶段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建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积极探索和创新共青团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推动团组织实现“五有”目标(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队伍、有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并具有青年特 点的活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有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经费和阵地),不断增强团组织的贡献力、创造力和带动力,为新医专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3、明确新阶段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工作整体格局,在党建的带动下加强团建,以团建的成效服务于党建;坚持“两个服务”,紧密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开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和青年变化,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团组织主动适应、自我完善和自觉提高的能力。

二、切实抓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4、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团组织工作的首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各项任务的需要,切实把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并认真抓紧抓好。

5、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要结合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经常性地对团员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艰苦奋斗和革命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科研道德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及报告会、读书会、研讨会、座谈会、演讲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科技扶贫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

6、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注重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入学生和青年教工头脑的工作,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校园生活和职业发展,积极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做刻苦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和无私奉献的模范。

三、切实加强我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

7、加强我校团委的组织建设。校团委由全校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配备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若干人(学生委员的任期视实际情况而定)。

8、加强系团总支的组织建设。各系团总支由系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配备专职书记1名,副书记1名(可由学生担任),委员若干人(学生委员的任期视实际情况而定)。各系团总支的组织机构可参照实际情况设立,各部部长、副部长由学生担任。

9、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班级团支部是整个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基点。团支部设书记1名,组织、宣传、文体等委员若干名,班级团支部每年进行换届,由班级团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并报本系团总支批准。

10、认真开展团员“推优”工作。要按照“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必须经过团组织推荐”的规定,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地开展团员“推优”工作,把优秀团员骨干作为培养和推荐的重点对象,不断为学校党员发展培养合格的后备人才。对团组织提出的推荐意见,党组织应及时回复,使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使共青团各级组织成为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主要渠道。

四、大力加强团的干部队伍建设

11、严格团干部的选配标准。共青团干部是党的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本着从严从优的原则,把素质高、能力强、学历高、热心共青团工作的优秀青年选拔到校、系团干部岗位上来进行锻炼和培养。共青团干部要坚持年轻化,校团委书记、副书记最高年龄一般不超过三十五周岁。系团总支书记的最高年龄一般不超过三十二周岁。担任团的书记、副书记职务的同志原则上应有二年及以上共青团工作经历,工作勤奋,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心为青年服务,做青年的知心朋友。硕士以上学历者可适当放宽担任团的书记、副书记的条件,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破格任用。校团委书记、副书记须经全校团员代表大会差额选举产生,系团总支书记须经系团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除特殊情况外,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

12、明确团干部职级待遇。校团委书记、副书记分别按学校副处级和正科级配备,依照学校党委干部管理规定和共青团干部管理规定履行考核任免手续。系团总支书记按副科级配备(学生担任的不在此列),依照学校党委干部管理规定履行考核任免手续。

13、加大团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关心和帮助团干部成长,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把团干部的培训纳入党的干部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安排团干部参加理论和专业进修与学习,提高团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为团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4、建立团干部管理和转岗制度。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要真正成为学院各级干部的培养基地,要建立健全团干部管理制度,加强考核。要大力从青年教职工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有意识地放在团干部位臵上进行锻炼。得到充分锻炼或达到一定年龄不再适宜再担任团干部的要经过考核,安排在更适合的岗位,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团干部要予以重用,使共青团成为培养党的干部的主要阵地。

五、大力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弘扬校园文化、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5、大力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系两级团组织要大力推动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增强其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激发其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要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龙头,精心打造以专业为依托的学生科技品牌赛事;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为依托,制定并组织实施“学生科技英才”和“学生创业英才”培养方案,选拔打造优秀作品,力争在全市、全省竞赛中实现突破。

16、继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系两级团组织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和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组织好以文化、科技、卫生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好挂职锻炼、勤工助学和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中自觉锻炼和提高服务祖国人民的本领。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为活动深入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17、积极促进社团文化的发展。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它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既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实践舞台。要以“社团巡礼”为建设平台 继续打造一批受众面宽、影响力强的学生优秀社团,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社团文化,实现社团育人的目的。

18、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要通过课外艺术活动,在全院学生中普及艺术教育,使广大同学自觉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下大力气抓好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发挥艺术团在校园文化的骨干作用。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团文艺汇演等活动,提升高雅艺术育人功能,创作出富于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精品。

六、进一步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19、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制度。学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团的工作,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切实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格局,把团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检查、评估、考核校、系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校党委和系党总支要明确分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门会议研究团的工作,帮助团组织解决有关问题。党组织要对团的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逐步建立团干部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制,并纳入学校管理人员责任考核体系。各有关部门、单位在制定涉及青年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要吸收共青团的代表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注意保持共青团组织的系统领导,团组织自身建设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征求上一级团组织的意见。重视和指导团组织抓好按期换届选举工作,强化团内民主建设。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每年至少为团员青年上一次团课,作一次形势辅导报告。

20、确保团组织的活动阵地和经费。学校各级党组织、各有关部门要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团组织阵地建设列入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团组织的管理和使用权。依托城市、社区、农村、企业,加强大学生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为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全 面提高创造条件。适当增加团组织的活动经费,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等重要活动在经费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团组织要集思广益,以控制支出、争取社会支持等方法来节约、充实活动经费,增强开展工作的实力。

21、依法维护团员青年的合法权益。要全面加强校园综合治理等工作,净化校园及其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危害团员青年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

22、加大对共青团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部门和校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加大对共青团工作的宣传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总结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宣传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为广大团员青年健康成长和优秀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共南阳医专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三日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

中青联发[2005]1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2005年4月8日)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站在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以来,高校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要,在团结和带领青年学生跟党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

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薪火相传、蓬勃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政治坚定、理想远大、素质全面的优秀青年为之不懈奋斗。高校团组织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职责。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是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四个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学习生活、择业交友都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高校团组织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始终保持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是团的事业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制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高校共青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团组织必须主动顺应新形势的要求,找准新的工作定位,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思想建设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光荣使命。高校共青团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必须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高校团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把自己锻造成团结和凝聚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核心。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建章立制,形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制度,不断推进思想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把思想建设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深入实践,不断深化和增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保持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应变能力和党性修养的与时俱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团的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团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探索新的路子。

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高校团的干部要躬行“两个务必”,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对待工作高度认真负责。注重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策水平、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浮躁情绪,加强调查研究,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学生实际,和学生交朋友,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以活跃基层组织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团的基层工作。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在思想教育、发展团员、推优入党、开展文化活动、解决学生各种困难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院系团委(团总支)建设和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坚持多种模式、多重覆盖,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根据需要,在学生公寓和学生社团中建立团组织,尝试在活动项目、网络虚拟群体中建立团组织。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活跃基层团组织,促进高校基层团组织焕发新的活力。

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强化团员意识。通过重温入团誓词、组织团支部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团员的荣誉感,保持团员的先进性。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使“推优”成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主渠道,使优秀团员成为学生党员的主要来源。善于发现和树立先进团员的典型,大力表彰先进。对德才表现突出的优秀团员,在推荐研究生和毕业分配时,学校有关部门要适当优先考虑。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把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和优秀毕业生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建设一支以专职干部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团干部队伍。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培训,选送优秀的团干部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组织参加业余党团校学习、社会实践考察、挂职锻炼等活动,不断提高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四、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职能建设

高校共青团要从加强团的能力建设和保持团的先进性出发,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团的各项工作职能。同时,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变化,不断强化和完善工作职能,探索和开辟新的工作项目。

强化高校团组织的教育职能。坚持育人宗旨,通过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红色之旅”等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加强以“挑战杯”为龙头、以“校园文化节”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突出高校团组织的服务职能。始终坚持把服务学生作为高校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和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济困助学、勤工助学,认真做好关心和服务经济困难大学生工作。深入实施“心理阳光工程”,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帮助他们培养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本领。

巩固高校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全面加强和改进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学校团委应选派优秀的干部,担任校级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的秘书长。帮助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重要工作决策,把握好工作的政治方向,做好主要干部候选人的选拔、推荐工作和主要干部的培养工作。校、院系团委(团总支)要选派得力干部具体负责指导学生社团工作。要通过吸收学生社团主要干部参加业余团校的学习、评选优秀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等办法,把学生社团的主要干部团结在团组织的周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

五、坚持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团的建设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高校团的建设,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团的建设的领导。要把高校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格局,把团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检查、评估、考核校、院系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

高校党委要有一名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高校行政也应有一名副校长联系共青团工作。高校党委每学年应召开一至二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校团委书记可以列席校务会议,党员校团委书记可以列席校党委、常委的有关会议。

高校党政领导要支持共青团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得把团的组织机构撤消、合并或归属于其他工作部门,已经合并或归属其他部门的,应尽快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高校团委领导职数和高校专职团干部的人数,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而定,要充分保证共青团工作正常开展的需要。在校学生数在10000人以下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团干部的编制不得少于5人;10000人至25000人的学校,不得少于9人;25000人以上的学校,不得少于12人,分校区较多的学校,还应酌情增加。院系团委(团总支、教工团总支必须配备至少1名专职团干部。校级团委正、副书记按学校部、处级干部配备、管理,并享受相应待遇;校团委各部部长和院系团总支书记应按科级干部配备、管理,并享受相应待遇。要积极为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设备,保证必要的活动时间,要按照在校生人均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党组将组成督查组,就各地贯彻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共青团中央教育部

第五篇: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25 号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已于2007年1月16日经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2月10日起施行。

部 长

周 济 二○○七年二月三日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实施专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以下简称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维护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民办高校及其举办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保证教育质量。

第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第四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民办教育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对民办高校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办学许可证管理;

(二)民办高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的审查;

(三)民办高校相关信息的发布;

(四)民办高校的检查;

(五)民办高校的表彰奖励;

(六)民办高校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臵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

民办高校设臵本、专科专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应当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

民办高校的借款、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接受的捐赠财产和国家的资助,不属于举办者的出资。

民办高校对举办者投入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办学积累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并分别登记建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侵占民办高校的资产。

第七条 民办高校的资产必须于批准设立之日起1年内过户到学校名下。

本规定下发前资产未过户到学校名下的,自本规定下发之日起1年内完成过户工作。

资产未过户到学校名下前,举办者对学校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八条 民办高校符合举办者、学校名称、办学地址和办学层次变更条件的,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程序,报审批机关批准。

民办高校应当按照办学许可证核定的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类型、办学层次组织招生工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民办高校不得在办学许可证核定的办学地点之外办学。不得设立分支机构。不得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

第九条 民办高校必须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党团组织。民办高校党组织应当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民办高校团组织应当发挥团结教育学生的重要作用。

第十条 民办高校校长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具有10年以上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经历,年龄不超过70岁。校长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行使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职权。

校长任期原则上为4年。报经审批机关同意后可以连任。

第十一条 未列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当年公布的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学校名单的民办高校,不得招收学历教育学生。

第十二条 民办高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必须载明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性质、招生类型、学历层次、学习年限、收费项目和标准、退费办法、招生人数、证书类别和颁发办法等。

民办高校应当依法将招生简章和广告报审批机关或其委托的机关备案。发布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必须与备案的内容相一致。未经备案的招生简章和广告不得发布。

第十三条 民办高校招收学历教育学生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和程序招收学生。对纳入国家计划、经省级招生部门统一录取的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第十四条 民办高校应当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完善学籍管理制度。纳入国家计划、经省级招生部门统一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学校招生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予以电子注册并取得相应的学籍。

第十五条 民办高校自行招收的学生为非学历教育学生,学校对其发放学习通知书。学习通知书必须明确学习形式、学习年限、取得学习证书办法等。

民办高校对学习时间1年以上的非学历教育学生实行登记制度。已登记的学生名单及有关情况,必须于登记后7日内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备案后的学生名单在校内予以公布。

第十六条 民办高校应当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配备教师,不断提高专职教师数量和比例。

民办高校应当依法聘任具有国家规定任教资格的教师,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保障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为教师办理社会保险和补充保险。

第十七条 民办高校应当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第十八条 民办高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学生管理队伍。按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配备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1名班主任。

第十九条 民办高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转交其他组织和个人。

第二十条 民办高校应当建立教师、学生校内申诉渠道,依法妥善处理教师、学生提出的申诉。

第二十一条 民办高校依法设臵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业务资格证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第二十二条 民办高校必须严格执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

第二十三条 民办高校应当在每学年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必要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进行财务审计。

第二十四条 民办高校的法定代表人为学校安全和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民办高校应当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推进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维护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

第二十五条 建立对民办高校的督导制度。

省级教育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民办高校委派的督导专员应当拥护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具有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经历,熟悉高等学校情况,具有较强的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年龄不超过70岁。督导专员的级别、工资、日常工作经费等由委派机构商有关部门确定。

督导专员任期原则上为4年。因工作需要的,委派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其任期。

第二十六条 督导专员行使下列职权:

(一)监督学校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

(二)监督、引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和办学质量;

(三)参加学校发展规划、人事安排、财产财务管理、基本建设、招生、收退费等重大事项的研究讨论;

(四)向委派机构报告学校办学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五)有关党政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七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办学过程监控机制,及

时向社会发布民办高校的有关信息。

第二十八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对民办高校实行检查制度。检查工作于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检查情况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基本办学条件核查的结果,在办学许可证副本上加盖检查结论戳记。

检查时,民办高校应当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学校自查报告、财务审计报告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九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高校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

(二)党团组织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安全稳定工作的情况;

(三)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

(四)内部管理机构设臵及人员配备情况;

(五)办学许可证核定项目的变动情况;

(六)财务状况,收入支出情况或现金流动情况;

(七)法人财产权的落实情况;

(八)其他需要检查的情况。

第三十条 民办高校出现以下行为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1至3万元的罚款、减少招生计划或者暂停招生的处罚:

(一)学校资产不按期过户的;

(二)办学条件不达标的;

(三)发布未经备案的招生简章和广告的;

(四)检查不合格的。

第三十一条 民办高校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二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对发布违法招生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非法办学机构、非法中介进行查处。

第三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领域行业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中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行业自律的作用。

第三十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配合新闻单位做好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舆论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第三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7年2月10日起施行。

国家教委关于实施《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1997年10月14日)《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行政法规。它对于调动、保护和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维护举办者、教育机构及其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全面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活动,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和规范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实施《条例》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条例》的学习和宣传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习、宣传《条例》作为实施《条例》的重要环节,做出部署。要组织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员、教育机构负责人和举办者认真学习《条例》,深刻领会《条例》的有关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应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学习《条例》,使教职工和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宣传《条例》。在宣传《条例》的同时,组织宣传一批社会力量办学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使有关行政部门和广大群众了解《条例》的基本内容,为《条例》的贯彻实施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关于《条例》的适用范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条例》确定的适应范围,把符合《条例》调整范围的教育机构纳入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范畴。

国有企业事业组织、工作组织、妇联组织、共青团组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的教育机构以及农村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筹集资金举办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仍按公办学校实施管理,不纳入《条例》的调整范围。

按照《条例》第五十八条,境外的组织、个人在中国境内办学和合作办学,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办法,不适用本《条例》。在国务院颁布有关办法之前,按照国家教委《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教外综<1995>130号)和《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教外综<1995>31号)执行。

三、关于教育机构的审批、备案

按照《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社会力量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和文化补习、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的教育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举办实施艺术、体育、卫生、财经、法律等培训的教育机构,经有关业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机构,由劳动行政部门审批,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条例》第十一条“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有关的社会力量办学工作”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领导下,与劳动等有关行政部门明确职责分工,确定具体的审核、审批范围和备案程序。避免出现政出多门、多头审批的现象。

按照《条例》有关规定和分级管理的体制,举办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高等学校由国家教委审批,其设臵标准由国家教委制定。在国家教委未颁布新的规定之前,仍按《民办高等学校设臵暂行规定》(教计<1993>129号)执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臵标准和分级审批的权限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未有规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参照国家举办的同级同类教育机构的审批权限提出意见,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社会力量面向本地区兴办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的设臵,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要与本地区公办学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高等教育机构的设臵要经过认真考察,充分论证,从严掌握。在审批教育机构时,除考察办学条件外,还应注重考察申办者的办学能力、思想素质和办学目的,对于以营利为目的以及申办者不适宜从事办学活动的,不予批准举办。

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对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办学许可证由国家教委制定式样,由国家教委、劳动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印制。办学许可证为教育机构的合法办学凭证,不得出借、转让,除发证的行政部门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收缴、扣压或吊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条例》规定的职责,完善教育机构的审批、备案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对审批或备案的教育机构予以公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或备案,不得举办教育机构。按照《条例》第五十条、《教育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

四、关于教育机构的名称

根据《条例》第二十条关于教育机构名称的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机构的名称,对教育机构名称做如下具体规定:

实施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称为:××幼儿园;

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按其层次和类别分别称为:××小学、中学、学校、学院;

实施学制在两年以上的全日制高等或中等专业教育但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教育机构称为:××专修(进修)学院或学校;

其他教育机构称为:××培训(补习)学校或中心;

以函授、业余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机构,应在名称中注明“函授”、“业余”字样。

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教育机构,未经国家教委批准,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字样。

五、关于教育机构的教学和内部管理

教育机构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并严格执行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要执行并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任何教育机构都不得将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委托或承包给其他组织和个人实施。按照《教育法》确定的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教育机构内进行宗教宣传和宗教活动。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审批机关核准的章程,明确举办者、校长和教职工的权利与责任,规范其内部运行机制。举办者不得在章程规定的权限之外干预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和专修(进修)学院、专修(进修)学校以及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原则上应设立校董会。校董会的组成、职责、权限、任期、议事规程等在教育机构章程或校董会章程中规定。校董的年龄一般不超过75岁。教育机构的校长(院长、园长、下同)全面负责教育机构的教学、财务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校长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五年以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以及与教育机构的层次相适应的学历水平,并经过岗位任职资格培训。校长的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

六、关于教育机构的财产、财务管理

教育机构应参照财政部、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独立设臵的教育机构必须设臵专门的财务部门,配备具有任职资格的专职财会人员,在校长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

教育机构应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和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和其他必要费用,并使用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教育机构举办学习期限在一年(不含一年)以内的教学班,按学习期限收费,举办一年以上的教学班,按学期或学年收费,不得跨学期或学年预收费用。学生退学,教育机构应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收退费规定核退部分费用。教育机构因刊登、散发虚假招生广告(简章)等违反国家规定造成学生退学的,应退还所收的全部费用。

教育机构的财产应当与举办者的财产相分离,在教育机构存续期,由教育机构依法管理和使用。要分清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举办者投入到教育机构的资产和教育机构办学积累的资产,分别登记建帐。教育机构应当在每一会计结束后一个月内向审批机关提交财务会计报告。审批机关对教育机构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核,必要时可要求教育机构委托指定的社会审计机构对其财务会计状况进行审计。

教育机构解散或停办,应当自核准解散或责令停办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由审批机关、举办者和教育机构的代表组成的清算组,对教育的财产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七、关于对教育机构的保障与扶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落实《条例》规定的扶持保障措施。要按照《条例》的要求,在业务指导、教研活动、教师管理、表彰奖励以及学生升学、考试、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做到对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与对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同等对待。要逐步建立对社会力量办学的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对在社会力量办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的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务评定、教师培训等工作纳入职责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教师交流服务机构,承担为教育机构聘任教师及教师档案管理、教师交流等服务性工作。按照《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教育机构的专职教师在教育机构工作期间,应当连续计算教龄。

八、关于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 《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行政部门是社会力量办学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整个社会力量办学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和统计等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确定一名负责同志主管社会力量办学工作,落实领导责任。要做好教育行政部门内外部的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社会力量办学出现的政策问题,制订和完善有关规章,保证本地区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臵专门管理机构或确定归口主管的机构。主管机构应全面履行《条例》规定的监督和管理职责,受理《条例》规定的教育机构应当报请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核准有关事宜,并负责对教育机构的检查工作。同时要明确有关机构的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形成归口主管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要配备和充实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力量。要严格执行《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时,不得收取费用。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经费应由政府财政划拨经费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事业费予以保障。

按照《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在1998年6月30日之前,在教育机构对照《条例》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逐校进行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学校章程、招生广告(简章)、教学质量、学校证书、学校名称、学校财产财务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检查。检查合格者,发给新的办学许可证,允许继续办学;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或予以撤销。

民办高等学校设臵暂行规定

(1993年8月17日颁发)教计[1993]12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民办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为了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兴办民办高等学校,维护民办高等学校的合法权益,完善对民办高等学校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民办高等学校,系指除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以外的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自筹资金,依照本规定设立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

第三条 设臵民办高等学校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现有各类高等教育统筹规划,有利于高等教育布局、层次、科类结构的改善。

第四条 民办高等学校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接受政府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和审计。

第五条 民办高等学校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学校要建立共产党、共青团和工会组织,以及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第六条 民办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享有与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高等学校招收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纳入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国家承认学历。

民办高等学校应对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第七条 民办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办学宗旨。其财产归学校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其收入应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等学校的校办产业享受和普通高等学校校办产业同样的政策。

第二章 设臵标准

第八条 民办高等学校的设臵标准,应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从满足教学基本需要出发,实事求是地予以确定。

第九条 设臵民办高等学校,应具备下述基本条件: 配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学本科毕业以上文化水平,具有高等教育工作经验,管理能力较强,并能坚持正常工作的专职正、副校长。还应配备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职学科、专业负责人。

配备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与专业设臵、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各门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1人。每个专业至少应有二名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学骨干。

设臵的专业数一般在三个以上;在校学生规模应达到500人以上,其中高等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规模应不少于300人。

有固定、独立、相对集中的土地和校舍。校舍一般应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

室(含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校系行政用房及其它用房五项,合计建筑面积参考指标为:文法财经类学校每生10平方米,理工农医类学校每生16平方米。占地面积应满足校舍建设用地和供学生体育活动的场所。

按所设专业和学生人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和适用图书。实验课及实习条件应达到各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有与建校相应的建设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建校、办学费用由申办者自行筹措,并需有关部门审核、验资。其资金数额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条 自行筹资建校舍尚有困难的民办高等学校,允许租借现有合适的校园或其它单位的适用土地、用房从事教学活动,但须有具法律效力的契约。长期租借外单位适用土地、房屋等设施满足办学需要的学校,其筹办启动资金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第十一条 民办高等学校不得租借以下房产做为校舍: 简易建筑物; 危房;

从事正常教学活动的中小学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校舍; 其他不适于教学活动的房屋。

第十二条 民办高等学校可以利用其他单位的实验、实习设施和图书资料,但应保持相对稳定。

第十三条 国家鼓励设臵专科层次的民办高等学校。设臵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学校,其标准需参照《普通高等学校设臵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设臵申请

第十四条 民办高等学校设臵分筹办和正式建校两个阶段。达到设臵标准要求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建校;未达到设臵标准要求的,可以先申请筹办。筹办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批准筹办的民办高等学校可以招生,但不具有发放高等学历教育文凭的资格。学生学习结束后,可由学校发给写实性学习证书,也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高等教育学历资格考试或自学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文凭。学生考试合格率达到70%以上,并已基本具备办学条件的,可以申请正式建校。

第十五条 申请筹办民办高等学校,由申办者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参照本规定和省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补充规定进行评议,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抄送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民办高等学校正式建校,由申办者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第十六条 申请筹办民办高等学校须报送以下材料:

学校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建校方案(规模、专业设臵等); 建校资金、办学正常经费的数量、来源渠道及证明文件;

学校章程;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学校,还须报董事会章程和董事长、董事名单及资格证明文件;

已有办学条件和学校基本建设规划; 其他有关文件。

第十七条 申请正式建校要报送以下材料: 省级人民政府的审核意见; 正式建校的可行性论证; 资金数量、来源及证明文件;

学校组织机构、领导班子、教工队伍情况和骨干教师名单及其职称、专业; 学校规模、学制、招生专业、人数、生源面向; 批准筹办学校的结业学生参加自学考试情况;

已有校园、校舍建筑面积、图书资料及教学仪器设备情况。第四章 评议审批

第十八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每年第三季度前受理当年的民办高等学校设臵申请,逾期申报,转至下一办理。

第十九条 民办高等学校的设臵申请,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形式审查后,对申报程序符合规定、申报材料齐备、基本办学条件达到要求的,委托全国高等学校设臵评议委员会进行评议。对申报程序不符合规定、申报材料不完备、基本办学条件未达要求的设臵申请,国家教育委员会暂不委托全国高等学校设臵评议委员会进行评议,并及时通知申报者。

第二十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全国高等学校设臵评议委员会的评议结论进行审批,并将结论意见通知省级人民政府。

第二十一条 民办高等学校从批准正式建校至达到计划规模,期限为5年。第二十二条 民办高等学校校名要根据国家关于高等学校名称的有关规定确定,一般应与其办学层次相符,同时须在校名前冠以“民办”二字。批准筹办的民办高等学校的校名,须在校名后加注“(筹办)”字样。

第五章 管理

第二十三条 民办高等学校由所在地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第二十四条 民办高等学校校长的任免,须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第二十五条 民办高等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应经其所在单位同意,并须签订聘用合同。

第二十六条 民办高等学校招收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并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录取。举办助学性质的非学历教育班,入学资格考试可由学校自行组织。

第二十七条 民办高等学校不得办分校和设校外办学点,也不得将本校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

第二十八条 未经筹办阶段而直接正式建校的民办高等学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其首届毕业生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合格率低于70%的为不合格学校,允许第二年再次申请验收,再不合格,则改为筹办学校。参加考核验收合格的学生发毕业证书,不合格者发学习证明。

第二十九条 民办高等学校依据国家法规和政策,享有下列办学职权: 制定和修改学校规章制度; 设臵校内管理机构;

聘任校长、教师、职工,确定教职工工资收入标准; 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对教职工和学生给予应有的奖惩; 享有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有关优惠政策; 设臵、调整专业;

根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精神,确定和调整学费标准; 接受捐赠、资助;开展对内对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兴办校办产业,进行科技协作,开展社会服务;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六章 变更与调整

第三十条 民办高等学校的变更分为更改校名、培养层次等;调整分为撤销与合并。民办高等学校调整和变更,均须按申报设臵学校的程序办理。

第三十一条 民办高等学校调整,由学校提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学校负责妥善安臵在校学生。并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下处理校产。

第三十二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民办高等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分别给予警告、限期整顿、停止招生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者,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予以撤销。

1、未经批准,擅自筹办、建校招生的;

2、乱发学历文凭的;

3、管理不善,办学秩序严重混乱,造成不良影响的;

4、教育质量严重低下的;

5、严重违背办学宗旨的。

国家明令撤销的民办高等学校,校长应负责对其在校学生妥善安臵。必要时,可请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协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财务、审计等部门对学校资产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资产,包括校舍、场地等,除依法返还给创办人部分外,均归教育行政部门处理,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第七章 其它第三十三条 省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有关补充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审批权限

《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一条规定,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举办实施高等职业技术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举办实施其它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举办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函授教育辅导、继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不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高等培训性质的学校和实施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的学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举办实施高中学历教育的学校和实施中等专业教育但不具备颁发中专学历文凭资格的中等培训性质的学校,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举办实施初中、小学学历教育的学校、幼儿园和实施初等教育但不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初等培训性质的学校,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举办实施短期培训的教育机构,除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和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机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外,其它教育机构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举办卫生、体育等特殊行业的学校,在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前,须经同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①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或者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转为民办学校的;

②向学生、学生家长筹集资金举办民办学校或者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举办民办学校的;

③不具备相应的办学条件、未达到相应的设臵标准的;

④学校章程不符合本条例规定要求,经告知仍不修改的;

⑤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人员构成不符合法定要求,或者学校校长、教师、财会人员不具备法定资格,经告知仍不改正的。编辑本段申办程序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民办学校的设立一般经由以下程序:提交筹设申请材料——提交正式申请材料——接受专家组评估考察——审批机关研究审批——民政登记。

举办人(单位)向审批机关提交筹设申请材料;审批机关同意筹设后,举办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正式申请材料;审批机关在审查举办人(单位)提供的申办材料并认为已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与要求后,组织专家组对该筹办中的学校进行考察评估,专家组撰写考察评估报告并送交审批机关;审批机关召开会议,研究是否同意设臵;获得审批后,举办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持办学许可证等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编辑本段办学条件

学历教育机构

(1)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学校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办学方案,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章程;

(3)有符合同级同类公办学校设立标准的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和辅助设施等办学条件;

(4)有符合同级同类公办学校任职资格与条件的校长和教师;

(5)有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经费来源;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非学历教育机构

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见附件二中《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设臵办法》(试行)。编辑本段办学申请材料

(一)申请筹设民办学校,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1、申办报告,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举办者、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2、举办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称、地址;

3、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4、属捐赠性质的资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二)、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1、筹设批准书;

2、筹设情况报告;

3、学校章程、首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4、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5、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审批期限

申请筹设民办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自受理之日起30天内以书面形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自受理之日起3个月内以书面形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编辑本段审批分工

高等学校:

1、专科学校 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初查,省人民政府审批。

2、本科院校 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初查,国家教育部审批。

3、完全中学、高级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由区县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初查,市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报市政府、省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4、初级中学、小学: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非学历教育

1、高等教育机构:经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初查,报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2、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机构:

(1)市属社会组织申请举办教育机构(不含以中、小学为对象的教育机构)由市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2)个人、私(民)营企业及区县属社会组织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由区县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报市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凡申请举办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机构经所在区县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由市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初查,报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4)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市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编辑本段申请办学流程

举办者提出申请→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发放办学许可证→民政局法定代表人登记→物价局核价→相关部门领取发票→新闻单位登广告办理手续→教育行政部门广告备案

管理制度

民办学校的章程应当规定下列主要事项:(1)学校的名称、地址;(2)办学宗旨、规模、层次、形式等;(3)学校资产的数额、来源、性质等;(4)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和职权等;(5)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由理事长、董事长或者校长担任);(6)出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7)学校自行终止的事由;(8)章程修改程序。(9)学校校长的职权;(10)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11)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民办学校修改章程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由审批机关向社会公告。

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并制定章程。其章程应该规定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和职权等。

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者董事应当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五人以上组成,设理事长或者董事长一人;理事长、理事或者董事长、

下载重庆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