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当前基层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8: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化当前基层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化当前基层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

第一篇:深化当前基层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

深化当前基层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

自2008年4月我省国税系统基层单位成立纳税评估科以来,经过近一年多时间的工作实践,纳税评估工作对加强基层税收部门的税源管理力度,提升基层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层次,提高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准确性,有效降低纳税人的税收风险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作为一名基层从事纳税评估工作的税务干部,在本文提出有一些观点和感受加以表述,与各位同仁共同商榷。

一、当前纳税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1、纳税评估在税收工作中的定位比较模糊。国税总局规程中指出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对于基层纳税评估人员来说,独立开展评估工作面对纳税人时,总感觉处境尴尬。因为在向纳税人解释评估工作时,把纳税评估作为税务机关推行纳税服务的一部分,对纳税人缺乏一种说服力,这会导致评估人员辅导纳税人调整纳税申报时,纳税人可能采取对评估人员的建议臵之不理;而把纳税评估作为税务检查的一部分,缺乏一种强制力,评估工作没有像稽查部门那样有法律明确赋予的税务检查权利,而从案头分析得出企业申报信息出现异常,往往更采用推测和估算的方法,这种结果对纳税人必然缺乏强制力;把纳税评估作为税源管理的一部分,缺乏一种亲和力。由于评估工作中会要求纳税人调整申报税款数据,这必然会带来税企矛盾,缺乏通常日常税源管理税企之间的亲和力。纳税评估工作对内到底定位于现行税收管理体制中“征管查”序列中的那个序列,对外如何能成为纳税人认可的角色,目前各地还处在摸索阶段。这种缺乏统一指导下的发展思路必将成为制约纳税评估工作进一步深化的瓶颈。

2、目前评估工作采用的较简单的评估方法与上级各部门对评估工作的高标准要求相矛盾。目前评估人员采取的工作方法较多是进行案头分析,对存在疑问的数据指标进行约谈、无法排除的疑点进行实地核查等方式。各地为了防止纳税评估部门变成“第二稽查局”,对纳税评估人员采用的工作方法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手段,例如不得使用稽查部门通用的调账、查账以及外调等手段。但我们知道要清楚地了解纳税人纳税申报数据真实准确性,必须了解纳税人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投入产出信息,这必然涉及到从纳税人的凭证、帐册中获取纳税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数据,并逐一地核实。还有必要获取与纳税人生产经营有相关的业务往来的单位数据信息。外调的工作方法现阶段基本上是由稽查部门实施,评估部门是不能采用的。评估人员假若凭借现在规定的评估方法即案头分析,约谈举证,对评估对象实地核查等较简单的手段最多能够实现核实纳税人申报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无法落实上级税务机关要求通过纳税评估对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估的高标准要求。

3、在实际工作中,纳税评估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存在需要加强协调配合的问题。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必须得到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的理解和支持。一旦纳税评估部门针对纳税人做出评估结论须补缴税款或移交稽查部门处理的意见时,必然影响到上级部门对税源管理部门的征管质量考核,这是否会影响到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对纳税评估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力度,是个值得商讨的话题。目前纳税评估工作与稽查工作之间也存在的一些矛盾。在如何处理评查部门如何对待评估自查户、哪些对象应移送稽查、如何检查评估移送稽查的对象、评估后的纳税人是否再可安排稽查、评估后的纳税人如何进行复评等问题上存在着各种认识。因此,出现了重复检查,重复自查及检查不及时、移送检查不规范等问题。部分纳税人会碰到接受完纳税评估后还要面对税务稽查的检查事情,甚至还有一些纳税人接受了税务稽查后也会碰到纳税评估人员要求评估的情况发生,不利于和谐征纳关系的构建,也不利于系统内部关系的处理。

4、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更新不及时、设定不合理、内容不全面等问题。现行纳税评估系统由于财务信息数据不全等原因,只能把税负率作为确定纳税评估对象的唯一指标,并且只能对某户当月的税负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对于一些销售产品随市场价格变动较大以及进行季节性生产销售的纳税人,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往往是系统认为异常的纳税人,通过评估人员上门核实后属于正常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了评估对象的选定准确率。另外,计统部门获取的宏观经济数据,相关业务部门测算出的行业经营利润率、税负率、投入产出比等指标数据时效性较差,并且在实际评估工作中运用时存在一定的误差,难以指导纳税评估人员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分析。

5、基层单位评估部门遇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信息来源渠道不畅等具体的问题。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是困绕纳税评估工作开展的难题之一。另外,目前纳税评估所依赖的信息资料,无论是来自税务部门内部还是评估对象。都存在来源渠道少,准确性差,影响了评估的效果。目前使用的纳税评估系统只是采集CTAIS的信息,现在评估人员很难获取金税工程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更难以获得国地税间、银行、工商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比对数据以及纳税人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料,仅仅能掌握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上的信息以及申报表上的纳税信息。

二、深化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

1、摸索新型征管工作模式下,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切入点。在现行征管模式和法律法规框架下,我们认为推行评估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联合办公的工作制度能够部门解决纳税评估适用法律问题。现在的纳税评估工作实质上涵盖了征管法中税务检查部份日常检查的内容,而对于纳税人的日常检查也是税源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职责之一。评估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联合办公可以充分发挥税源管理部门日常管理资源优势,结合评估人员的税收业务和数据信息分析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提高工作能效。在评估工作中,单纯的数据分析方法不能达成评估工作的目标,需要结合采用日常的税源管理手段。但如以纳税评估的名义会引起一些异议,而以税源管理名义、采用日常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减少纳税人的抵触情绪,拓展纳税评估的手段,提高评估工作效率。进行辅导、调查、谈话、辅导查阅帐证账册,纳税人更容易接受。管评人员结合通过专门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更深。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辅导,显然对纳税人更有说服力。评估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合理分工,税收管理员进行下企业辅导、调查管理服务,而评估人员进行案头的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辅导自查自纠。形成既相互分工又密切配合的联合管理模式。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只是当前为了有效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一种权宜之计,如果能够条件成熟时在法律法规上明确纳税评估的检查地位,势必更有利于纳税评估工作的长效发展。

2、建立管评查联动机制,协调好“管、评、查”三者关系。要处理好评估、管理和稽查的关系,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税收管理工作机制。要将评估部门工作和日常税源管理相结合,利用评估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联合办公的工作制度,把好一般纳税人转正资格认定关,对于经过评估部门认定能达到要求可以真实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和财务会计报表的纳税人才能予以正式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避免现在税源管理部门在一般纳税人转正时,审核纳税人编制财务报表能力时的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另外,还要把好一般纳税人注销登记关,要求办理注销登记的一般纳税人必须经过税务部门的纳税评估才能予以办理,查清纳税人在经营期间内的纳税申报行为是否真实、准确,防止纳税人通过办理注销逃避纳税义务。协调好纳税评估和稽查的关系,确立稽查的一般性案源主要来源于评估部门,纳税评估作为税务稽查的第一道“关口”,为稽查案件提供案源,稽查为纳税评估提供后盾和保障运作模式。这样既能减少稽查部门每年都要盲目大面积的确定稽查日常检查对象的情况,又能减少评查之间的矛盾,使稽查部门能够集中精力查处大案要案,提高了查处案件的效率。在日常工作中,遵循评估在前,稽查在后的原则。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对一个企业同时多头重复检查的现象,消除了对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另外,为了提高纳税评估的效率,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评估和稽查部门可以采取联合评查的模式,形成“稽查借评估之名,评估用稽查之势”的工作方法,共同协助企业规范财务会计业务,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

3、科学评价纳税评估工作,正确发挥评估的职能。现在纳税评估工作考核往往以补税多少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考核,衡量评估成效。应当说评估工作的重点是为纳税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服务,减少差错。当前不少地方存在以补税多少论英雄现象,偏离了工作目的,容易导致评估部门为了完成任务私下与纳税人做出协商补税的不良工作行为。我们日常工作发现从纳税评估补缴税款的类型,通常分别是迟后销售,很多企业在我们要求他们当月补税后,纷纷将商品或货物做销售处理开具专用发票,这就使得我们评估补税结束后,要帮助纳税人次月调减申报表销售收入信息,因此那种以补税多少来论英雄的考评模式是不可取得。我们认为要建立纳税评估管理长效机制,对纳税评估的考核应注重评估案例各项数据的是否真实性,是否能通过评估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出行业纳税评估办法,来掌握不同行业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做到“评一户,管一片”的效果,真正实现推行纳税评估工作的目的。

4、分行业、分税种及时发布评估指标参数,不断丰富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在对纳税人涉税信息全面收集整理、抓好评估基础指标测算的基础上,对纳税人正常经营状态下的销售额、销售成本、流动资产等指标进行纵横对比分析和综合测定,摈弃现行按月测算税负率为基础的较为简单的纳税评估对象确定方式,合理利用预警参数,较为准确地确定评估对象名单。测算预警值时,应综合考虑地区、规模、类型、生产经营季节、税种等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的若干年度的平均水平。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确定预警值,为确定纳税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5、加强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健全管理体制保证纳税评估工作有效运作。要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对评估人员的更新知识的培训力度,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典型案例分析会等形式进行交流和探讨,努力建设富有战斗力的评估队伍。上级部门牵头拓展信息来源,到电力、用水部门采集用电、水信息,到医保办采集药店刷卡信息,到政府砂石办了解砂石拍卖信息,还有到其他政府部门了解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品资源使用信息等等,这些第三方信息如何获取也希望上级部门统一协商,为评估拓展第一手数据,方便基层评估部门核实纳税人的产销信息。

第二篇:关于当前纳税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当前纳税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郭东颖

纳税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税收工作的整体效能。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共识。近年来,我市各级税务机关把税务管理理念定位在“优质服务+科学管理”上,尤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在完善服务制度,营造服务环境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对当前税收服务工作现状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和税收征管改革的日益深入,各级税务机关把服务作为融洽税企关系、缓解征纳矛盾的润滑剂,明确提出文明收税原则和各种各样的文明服务承诺,基本解决了部分税务干部“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消除了纳税人的抵触情绪。但是,整个纳税服务系统仍有不少亟待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的被动性。从本质上看,纳税服务的重点理应放在“公正”和“效率”两个方面。现实工作中,不少征管机构的纳税服务仍以受理纳税人申报纳税、咨询事务为多,而结合工作实际,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少。一些单位片面强调对纳税个体具体办税事项的优化服务,强调为纳税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柜台服务,而疏于从宏观上准确把握税收经济政策,为全社会纳税人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二)服务形式单一。一方面,大多数服务体现在对纳税人的接待上,而缺少渗透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全方位、各环节连续的税收服务。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提供服务的同时疏于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活动的监管,使一部分税法意识较差、办税能力较弱的纳税人违规受罚机率大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纳税服务的水平。

(三)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单位只强调形式上的服务优化,甚至一讲纳税服务,就认为那是办税服务大厅和政风建设主管部门的事,忽视整个税务队伍业务素质对于引导纳税正确申报纳税的作用,从而导致纳税人理解掌握税收政策不够准,得不到真正想得到的服务。

(四)对依法治税与纳税服务的关系认识模糊。在一些税务人员的观念中,把依法治税与纳税服务对立起来,把依法治税片面地理解为“整顿”、“治理”、“稽查”、“处罚”;把纳税服务简单的看作为“笑脸相迎”、“热情接待”。一提依法治税,就是“拉网检查”、“严查重罚”;一提优化服务,稽查工作就暂停了,调整税负也不敢进行了,甚至为优化服务而弱化了执法的刚性。有的税务人员片面理解优化服务的内涵,为避免受到纳税人投诉,当纳税人有不符合办税手续、申报不实或逾期申报等违章行为时,也不敢坚持原则,或者审核不严,或者处罚不力,放弃了《税收征管法》赋予的依法征税权力。

二、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一)进一步更新纳税服务思想。教育广大税务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纳税服务的认识。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主动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综合运用税收政策、征管、信息手段,重点服务招商引资,扶持优势产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改组改制企业发展,扶持农民、下岗职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创业活动,坚持跟踪问效,达到服务对象成长壮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牢固树立征纳平等意识,把税收征管过程当作征纳双方平等对话、共同守法的过程,坚决克服“税务机关是管理者、纳税人是被管理对象”的思想,纠正凌驾于纳税人之上的错误做法。牢固树立热情、亲情、友情服务意识,接待纳税人时,做到热情周到大方,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税务机关的尊重和友善;要象对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样,设身处地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盼,应纳税人之所需,使征纳关系真正变成鱼水关系。

(二)依法建立健全纳税服务体系。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法律程序,建立以“规范执法和纳税服务”为核心机制的税收工作岗责体系,科学分解岗位职责,合理配置人力和物质资源,实现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工作流程的优化组合,是全面优化纳税服务的根本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强纳税服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质量考核和监督保障机制,实现纳税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新型纳税服务平

台,进一步拓展办税服务厅服务功能,改善纳税服务环境和服务条件,并通过税务网站、税收热线电话等媒介,扩大纳税服务视野;三是切实营造为纳税人服务环境。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狠抓纳税服务窗口的作风建设,加强政治思想和服务业务的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文明用语,规范服务行为,加强检查监督,使之成为广大纳税人的贴心人,成为人民群众了解、认识、关心、支持税务工作的“连心桥”。四是充分发挥税务代理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协调有序的纳税服务体系。

(三)大力改进纳税服务方式。进一步丰富纳税服务的内涵,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根本转变”:一是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本着简化、科学、高效的原则,抛弃形式的东西,充分考虑纳税人的负担及文化背景,最大限度减少纳税人的缴税成本。二是由单纯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把办税服务与日常税收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税务机关掌握财经政策信息全面的优势,支持各类经济实体公平竞争,正确进行生产经营决策,规范财务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三是由办税服务向执法服务转变。树立依法行政就是对纳税人最高层次服务的思想,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执法,积极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纳税人的利益,调动纳税人依法纳税的积极性。四是服务方式从被动式盲目服务向理性化主动规范服务转变;在服务手段上,更多地运用现代科技资源;在服务内容上,不断适应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业务需

求。五是纳税服务机制实现由分散、独立、无序向相互联系、系统化转变;并推动纳税服务制度由职业道德约束向法制化转变。

(四)深入开展为纳税人服务活动。立足现有条件,切实把纳税服务有机溶入各项税收工作之中。做到:继续开展税法普及宣传,培养纳税人良好的依法纳税意识;积极建立税务公告制度,充分利用各类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传播税收知识,定期向纳税人提供各种税收法规及涉税政策文件;坚持办税“八公开”制度,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增加办税透明度,使纳税服务始终置于纳税人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通过办税服务厅、政府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等现代化服务设施,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五)追求人性化服务。不但要让纳税人到税务机关“能办事、快办事”,而且要“好办事、办好事”。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如年老体弱者、残疾人等确有困难的,充分体现人道救助的原则,由税务机关或社会中介组织提供上门服务,真正为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最大程度地让纳税人“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评判”,实现征纳双方良性互动,以此保证纳税服务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事前参与方面: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多种方式,扩大纳税人对税收政策及管理服务措施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加“纳税约谈”内涵,既帮纳税人“理好账、交好税”,又请纳税人“挑毛病、提建议”,实现征纳“双赢”。

在事中监督方面:全面推行“税收政务开放日”、“局长接待日”制度,聘请廉政建设、行风评议监督员、推行民主评税,以及强化效能监督举报机制、开展明查暗访等,以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维护纳税服务的公平公正。

在事后评判方面:切实做到“服务行不行,纳税人来评”,把纳税服务的评判权真正交还给纳税人,以纳税人积极有效的监督评判,推动纳税服务成效不断提高。

(六)努力提高税务队伍素质。这是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治本之策。要继续鼓励税务干部勤奋自学,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综合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并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途径,造就一大批既通晓财会税收业务、又精于计算机应用,并且具备较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继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各类专业人才各得其所,步调一致,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形成“乘数”效应。(作者:安徽省亳州市地方税务局,首发于2006年)

第三篇:做好当前纳税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纳税服务是税收工作的核心业务之一,是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不仅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纳税人的热切期盼。如何正确认识纳税服务面临的新形势,有效破解纳税服务遇到的新难题,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成为了我们地税部门不容回避和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乌海市地税局工作

实际,就当前纳税服务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以及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进行探讨。

一、目前我市纳税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乌海市地税局按照“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要求,通过创新服务体系、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加快了全市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步伐,对税收中心工作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满意度稳步提升。我局已连续X年保持政风行风工作评比第一,两次获得免评奖励的有益成果。

(一)纳税服务意识逐步增强。乌海市地税局以“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税收”为指导,从建设服务型政府和依法治税的角度出发,把纳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纳税服务工作中贯彻三个服务理念,即“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以满足的理念”。并为使三个服务理念深入到每一个税干心中,结合基层税收工作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使命:“对每个纳税人公平公正执法,为每个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要求办税厅服务人员每天在岗前进行宣誓,不断强化这一使命感。与此同时,我局大力推进地税组织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文明杯”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引导税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能力,激发服务动力,推进了纳税服务工做好当前纳税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作深入开展。

(二)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推进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办税服务厅对外标志,规范办税服务厅窗口设置,设置了导税咨询、办税服务、公告宣传、自助办税、休息等候等功能区域,智能叫号机、电子显示屏、服务评价器、自助办税等设备一应俱全;建立了办税业务流程有序衔接机制,实现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办结、一站式服务,减少了纳税人窗口等候、来回往返的时间和成本,赢得了广大纳税人的普遍认可和好评;统一纳税服务行为规范,制定了《乌海市地税局办税窗口服务规范》,对工作人员的服务道德、服务语言、服务仪表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提高了办税服务水平。积极搭建宣传咨询沟通平台。通过实施宣传月集中式宣传、新闻媒体社会化宣传、走进厂矿企业、社区、学校、机场、公交车“贴近式”宣传等形式,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全方位的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活动。我局已开通内部局域网站和外部广域网站,设立网上办税、政策公告、在线咨询及地税动态和地税文化等栏目,为纳税人了解地税、认识地税及多渠道、多方位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知识提供了便利;在税务干部和企业财务人员、办税人员之间建立纳税服务QQ 群,实时解答纳税人咨询;大力推广应用短信服务平台开展政策发布、催报催缴、提醒通知等服务。通过组织召开税企答疑会、开展“税企角色换位体验”活动等形式,增进了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交流沟通,加深了双方相互理解与支持,税企关系越来越融洽。积极推行网上办税平台。截至目前,已有XXX户纳税人实行了网上申报的便捷办税方式,XXXX户纳税人实行了自愿预存、批量划缴的缴税方式,XXXXX户纳税人实行了微机定税。全面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签订协议并验证通过的纳税户共有XXX户,成功划缴税款XXXX 笔,缴税XXXX亿元。

(三)服务工作机制运转良好。建立了办税服务厅管理机制,进一步明晰办税服务厅岗责制度;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在征期内确定由各征管局局领导、各科所负责人轮流在办税服务厅内值班,处理涉税事宜;建立了纳税服务绩效考评机制,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建立了纳税服务援助、投诉及改进机制,对纳税人举报投诉事项进行严肃查处,及时向纳税人反馈举报投诉结果,维护纳税人权益。

(四)服务内容日趋丰富。实施温馨导税服务,本着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帮助纳税人取号,指引纳税人到相应的位置等候,为办税人员查询申报号、联系相关的工作人员等。推行一窗通办办税方式,把办税服务厅所有窗口变成“全能窗口”,所有涉税事宜纳税人均可在任一窗口办理,有效解决了办税服务厅不同窗口、不同时间忙闲不均的难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办税资源,提高了办税效率。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在办税服务厅设立办税服务“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纳税人、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应给予照顾的纳税人,提供优先办理服务。推行“税务登记前置提醒服务”和“税收政策前置辅导服务”,将过去被动的纳税服务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纳税服务,提升了纳税服务质量。实施承诺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为纳税人提供

更多的便捷。

(五)服务资源整合更加有效。积极与国税部门携手,通过共建办税服务厅、互设办税服务窗口、共驻政务大厅的方式实行联合办税,实现了国地税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国地税共管户建立起了同登记、同征收、同管理、同检查的工作模式,有效地堵塞了征管漏洞,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降低征税成本,减轻了纳税人办税负担,提高了办税效率。据统

计实行联合办税运行以来,及时征收随增值税征收的地方附加XXXX万元,而国税机关也对由地税征收营业税的企业所得税税源实行了更有效的管理;全市已有XXXX户纳税人享受了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的方便快捷,为纳税人节约资金XXXX元。

二、当前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乌海市地税局纳税服务工作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的纳税服务工作与纳税人的需求多样化,与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与征管手段的信息化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理念亟须深化。一是不能正确理解纳税服务的丰富内涵,缺乏服务责任意识。将纳税服务看做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甚至视为一种负担,在具体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重管

理、轻服务,还没有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在服务过程中存在官本位意识和管理者的优越感,完全将纳税服务局限在管理、监督层面,不能妥善处理纳税服务与税源管理之间关系。三是对纳税服务理解片面化,将纳税服务片面理解为办税服务厅的工作,对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是税务部门双核心业务的认识不足,全员服务、全过程服务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办税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首先部分税务干部业务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纳税服务工作要求,对税收政策、法规不熟悉,纳税人对税收辅导咨询满意度不高,有的干部缺乏耐心和沟通技巧,偏重于口头上、材料中的服务,流于形式。其次是作为纳税服务一线的办税服务厅,由于目前人员配置上编外人员比例过大、老同志少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多,存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观念和工作作风未适时转变,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能较好地满足纳税服务需求,影响整体办税效率等问题。

(三)纳税服务部门的职责职能需要尽快加以明确。今年上半年机构改革,从市局到基层局设立了纳税服务科(中心),因职责范围没有明确划分,对办税服务厅与内部单位工作的协调产生了不利影响,存在部门之间有一定互相推诿办理涉税事项的现象,影响办事效率,纳税服务质量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地税机关的形象。

(四)服务层次亟须提高。当前,纳税服务仍停留在相对较浅的层次上,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服务措施针对性不强,缺乏对纳税人的个性化服务。要求纳税人报送的报表资料繁多,办税程序比较复杂,往返跑、重复报的现象仍然存在。

(五)信息化手段对纳税服务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手段落后,集纳税申报、催报催缴、法规公告、政策咨询、问题解答、信息查询、服务投诉等为一体的纳税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尚未建立,应用系统之间协调性差,信息平台互不兼容;二是税务机关与企业、银行、工商、审计、财政等部门的联网进度迟缓,不能充分利用各部门的网络资源进行共享,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三是多元化纳税服务的范围小、服务层次低。虽然网上办税服务平台作用日益突出,但纳税人主动到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纳税或办理其他涉税事宜的情况依然很多,由于传统的前台服务、窗口服务受到时间、空间及地点的限制,已不能满足纳税人的纳税服务需求。

(六)纳税服务绩效评估与考核监督机制有待于完善和健全。目前纳税服务考评指标设计还不十分科学合理,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绩效考评体系。

此外纳税服务的考评还处在主观性评价阶段,考核主要局限在系统内部进行,没有充分发挥纳税服务对象,即广大纳税人的评价作用,缺乏对纳税服务实际成效的检验和保障。

三、进一步改进纳税服务的对策与措施

(一)全面更新服务理念,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应把纳税服务作为“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这个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主题,贯穿到整个税收征管工作全过程。将纳税服务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税务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行动中,在整个征收管理过程中处处体现出程序简便、流畅,征纳成本节约、服务高效。立足从管理和执法的全过程去落实服务,着力避免形式上的服务,充实服务内涵,为纳税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要不断提高地税人员服务素质。深入推进地税组织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和弘扬地税服务文化,让服务文化成为地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干部的服务行为,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业务技能和岗位培训考核,提升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税收服务和税务行政执法水平,以期达到纳税人的要求的“工作效率更高一些,执法更公正一些,办税时间更短一些”。

(二)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服务机制,使纳税服务更具可行性。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制。要遵循纳税服务工作的内在规律,完善局党组统一领导、纳税服务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目标标准,确保纳税服务工作优质高效。二是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要将纳税服务作为工作考核、公务员评议和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按照内外结合、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操作性强的考评机制。三是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要加强对办税服务厅工作的督促检查,通过建立纳税人评议机制和第三方评价机制,主动接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建立健全协作机制。要加强国税、地税的协作配合,进一步落实、巩固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要加强与财政、公安、工商、商务、银行等部门的协作。要充分发挥涉税中介机构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的辅助作用。

(三)适应纳税人的实际需求,创新服务手段。要继续加强办税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按照总局和自治区地税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的指导意见,继续加强办税服务厅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积极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和“一窗式”综合办税和“同城通办”模式,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快捷、人性化的办税服务;严格落实领导值班制度,加强对办税服务厅舆情信息的检测、引导和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探索推行非申报期内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轮休工作制。要继续完善信息化服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完善以12366 服务热线、电子税务网络为载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式服务;完善税务管理工作平台,推广应用纳税申报电子信息采集系统、发票管理系统、计算机稽查系统,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完善信息交换平台,推进税库银企的一体化建设,拓宽申报缴税渠道,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使网上办税成为主流。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要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应全面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针对纳税人不同的特殊需求,加强分类管理,突出重点服务。如对重点企业实行纳税评估与预警提示相结合,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全力帮助中小企业和困难企业,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以促进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四)着力优化涉税事项办理,全面落实“两个减负”。一是要规范业务流程,全面梳理税收业务流程,重点清理纳税人反映较多的需简化环节。加大下放审批权限和前移的审批事项的力度,并加强后续管理。二是要科学测算办税事项时间耗费,并作为评估办税流程的依据,积极推广办税业务标准化作业,进一步缩短纳税人办税时间。税源管理环节和税务稽查环节要统筹规划,合并调查和检查事项,避免影响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三是要开展数据清理,建立健全纳税人征管档案,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全面清理并取消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的涉税资料。探索实行综合申报表,对需要纳税人提供办税资料的项目、份数及样式等进行明确和统一。

(五)完善权益保障措施,切实加强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一是要全面推行纳税服务承诺制度,将纳税咨询、办税服务、办税公开、纳税人权益保护、税法援助等服务承诺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要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完善纳税服务投诉处理制度,建立税收风险防范机制,开展针对性风险管理。三是要建立纳税服务定点联系制度,健全征纳双方沟通机制,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四是要不定期对办税服务厅进行暗访检查,了解掌握办税实情,及时发现和改进办税厅存在的问题。五是要加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用激励措施,完善信用评价规则,建立纳税信用等级信息数据库,加强信用等级结果的有效应用,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实施分类管理和服务,促进税法遵从度的提高。

第四篇:关于当前纳税服务的思考

改进纳税服务工作措施的思考

自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以来,各级税务机关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有效促进了征纳关系的和谐发展。从工作实践来看,基层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意识在不断增强、服务措施得到强化、服务手段日益丰富,对推进依法治税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不足,亟待研究解决。

一、开展纳税服务工作遇到的矛盾和困难

(一)对纳税服务存在的认识误区。税务人员已经认识到纳税服务在提高税法遵从度、加强税收征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上的重要作用,但是实践中“服务”与“管理”的关系没有理顺,导致服务难以认同。过去是税收专管员制度,现在是税收管理员制度,纳税服务则是专门机构负责,什么措施是服务、什么制度是管理,管理与服务哪个更优先,在理论上没有突破。一线税务人员到底是管理员,还是服务员,定位不清晰。没有树立起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一说管理就层层设卡,层层签字,层层审批,忽视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一强调服务就对纳税人过分照顾,怕投诉,怕坚持原则,形成了潜在的执法风险。

(二)办税服务厅与纳税服务部门关系没有理顺。《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规定,办税服务厅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提供纳税服务的机构或场所。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税收征管工作需要和便利纳税人的原则,合理设置办税服务厅,并加强办税服务厅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的业务衔接。即大厅只是一个场所,而不是一个机构,工作实践中,纳税服务涉及到各个部门,一般由征收局负责牵头,各部门应该是协作的关系,业务前置,人员也应该前置。

(三)纳税人“办税难”的问题还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购票难。二是申报缴税难。个别单位为了降低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和小规模企业零低申报率,要求纳税人在申报前必须要税收管理员签字;个体户多元化申报方面,技术故障、银行变更网店变更、服务态度差等原因也给纳税人缴税带来了困难。三是要求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内容和份数因岗位人员的不同而在具体受理过程中要求不一。

(四)税务机关内部业务操作需要进一步优化。表现在:一是岗责、业务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流程手工与计算机操作交叉进行,纸质资料重复传递、审批和签字。二是表证单书亟待统一、规范,管理类文书没有统一,造成基层文书应用混乱,有的使用老规程的文书,有的使用2.0中的文书,有的使用有关文件规定的文书,有的使用自制文书,文书样式不统一,填制不规范,造成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时无所适从。

二、工作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转变税务人员和纳税人双方的服务观念。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观念,税务机关通过服务,引导纳税人自觉、主动地按照税法来纳税。树立公平公正执法是对纳税人最好服务的观念。一方面若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行为不规范,政策执行不到位,执法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即使服务措施再多,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对违法纳税人放松管理,造成税收管理性不公平,就是对守法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的“打击”。树立全员服务的观念。纳税服务涉及各税种、各环节、各岗位,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

(二)深化办税服务厅实体化建设。一是明确办税服务厅的职能定位。办税服务厅是纳税人“一站式”办理涉税业务的场所,是各业务单位工作的延伸点,不能只归于征收局。各单位都应抽派人员轮流驻点办公。单纯强调机关科室协调配合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务,税务所接受办税服务厅的业务监督和指导是不现实的。二是规范办税服务厅的窗口设置。本着高效适用的原则,根据办税服务厅业务量合理确定窗口分类和数量:除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外,对由于硬件或者业务自身特点限制,不能在办税服务厅任意窗口受理和办理的税收业务,应设置专门的窗口专业化办理;若个别业务发生量较大,还可以根据情况确定特殊业务窗口。三是鼓励进行自主办税,比如银行业窗口排队问题突出,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效果很好。能由纳税人自行办理的业务就自行办理,不人为的制造税务机关自身的工作量。四是优化大厅的人力资源配置。首先是年轻化,新进人员全部在大厅工作,以便快速了解、熟悉基本的办税流程和业务政策。其次是轮岗,管理岗位和服务岗位要在一定年限内轮换,实现大厅人员的合理流动。第四是建立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大厅工作人员的工作性津贴要与大厅的劳动强度、工作量、服务绩效挂钩;对于节假日加班的要合理安排调休,非申报期也要合理调休;定期评选岗位业务能手和办税服务明星,树立岗位“标兵”,营造积极蓬勃的工作活力,树立良好的国税窗口形象。

(三)切实解决纳税人“办税难”的问题。一是合理分流,重点是加强引导,增设现场咨询、导税岗位,引导纳税人分流,错开高峰,避免拥挤;根据办税高峰时的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办税窗口、增派工作人员。除预约服务外,不宜延长办税时间,使得纳税人错误理解为“我什么时候来你们就得什么时候办”。二是继续拓宽电子报税系统的覆盖范围,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所有纳税人提供多元化申报缴税方式,为纳税人提供多种申报缴税的选择。三是推广自助打印功能。开具税票、发票这些目前最繁琐的工作应当自助完成,办税人员主要负责审核纳税人的申报情况,可以大大减少录入工作量,避免自身工作失误带来矛盾,纳税人自行办理自己负责,税务人员主要是辅导和监督。四是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做好前后台业务衔接,根据实际业务要求对表证单书进行统一和规范,特别是要在大厅公开公示,信息不透明,猜疑和误解就会加深。

(四)利用好12366纳税服务资源。比如,提到报警,就是110,提到火警,就是119;提到移动通信,就是10086;提到消费者权益,就是12366;同理,提到税务部门,就是12366。利用好12366网站和热线的纳税宣传、辅导和咨询服务功能,避免让纳税人直接到大厅,避免拥挤。第三是开展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为纳税人提供网上税务设立登记、网上涉税申请、网上申报纳税、网上领购普通发票,网上认证、网上涉税查询等业务服务。三是继续实行公开办税。以办税服务厅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办税服务厅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办事指南、明白卡、宣传资料等形式及时公开办税内容和程序,比如,免费提供复印服务,解决纳税人最现实、最迫切、最基本的小问题。四是建立纳税人涉税申辩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与纳税人的交流,利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纳税人例会、向纳税人述职述廉等形式,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辐射面。

第五篇:新形势下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

随着税收制度改革和税收征管措施的推陈出新,税收管理工作已经得到新的定位和调整,全国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在总局提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宏观形势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作为加强税收管理的有效形式和手段,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纳税评估作为强化税收管理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税收征管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纳税评估是一种介乎于税务管理、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管理活动,它与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稽查一起,共同构成税收征管体系。如果说税收征管是税务工作的核心,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那么,纳税评估就是税源管理的核心。如何在新的征管模式条件下,进一步发挥纳税评估的重要作用,提高评估成效,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纳税评估工作做简要探讨。

一、纳税评估的含义及其作用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是税源管理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实现科学化、专业化管理的有效

途径,是税务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机关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和基本功。纳税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对象为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管理的所有纳税人及其应纳所有税种。纳税评估的核心,是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评估,评估纳税人申报应纳税额与真实税源之间的相关合理性。对于企业而言,纳税评估具有规范账务处理、提高财务核算水平、提高纳税申报准确性、降低税收风险、提高纳税信誉和企业知名度等作用。

(一)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收监控管理的新方式 纳税评估的信息资料不仅包括税务机关内部采集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获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的外部信息,通过掌握税基和纳税人的资金周转情况,了解资金的来龙去脉,可以对纳税申报进行有效监控。

(二)纳税评估高效灵活,是风险应对的重要手段 纳税评估处于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的中间环节,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的结果,可通过纳税评估反馈到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行政审批等各个征管环节,既可保证税收征管各个环节的协调统一,强化税收征管,又可剖析问题,区分责任,堵塞税收征管漏洞。

(三)纳税评估采取柔和方式执法方式,是未来税收管理的重要方法

税务机关通过信息化手段,结合企业纳税申报情况,了

解和掌握纳税人财务核算和相关经营情况,结合审查账簿报表,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申报中的错误与偏差,帮助纳税人提高纳税申报质量;纳税评估通过约谈、举证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纳税人因主观疏忽或对税法理解错误而产生的涉税问题,减轻纳税人的不必要纳税成本,充分体现税务行政执法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寓服务于管理之中。

二、纳税评估工作开展现状

通过多年发展,纳税评估已从群众性评估阶段发展到团队评估、专业评估阶段,在堵塞征管漏洞、优化纳税服务、降低税收风险、促进收入增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13年某国税局纳税评估税款8812万元,评估贡献率达到2.67%,为全市国税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纳税评估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一)纳税评估团队化

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纳税评估团队,市局层面以市级业务骨干和征管能手为依托建立专兼职纳税评估团队40人,在风险管理办公室统一派单下,集中优势兵力对省控重点税源、汇总纳税企业、风险较高企业开展团队评估,摒弃了过去单兵作战的做法。县局层面也结合各单位实际成立了纳税评估团队。

(二)纳税评估专业化

根据专业化要求,成立专门的纳税评估机构-纳税评估

科,充实专职评估人员,明确其纳税评估职责,以专门的机构、专门的职责、专门的人员负责专门的纳税评估工作,提高了纳税评估的专业化水平。

(三)纳税评估系统化

风险分析是纳税评估的前提。先从面上分析税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结合相关监控指标从线上深层次分析各个行业,找出行业管理漏洞,然后从点上分析至具体疑点企业,根据疑点企业风险的高低采取纳税评估等应对手段。评估结束后,分别选取大、中、小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结合其评估发现的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建立完善行业管理指引或行业管理办法,截止目前已建立完善了19个行业管理指引,提高了行业管理水平。

(四)纳税评估成果化

为了规范纳税评估工作,上级国税部门要求将评估结果录入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纳税评估模块,及时体现评估成效,以便上级国税部门掌握纳税评估总体情况。同时纳税评估部门做好评估结果的跟踪管理,督促企业在补缴税款的同时将会计账务调整到位。

三、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地位依据不足

尽管目前各级国税部门都制定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但《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均无有关纳税评

估具体问题的处理规定,没有直接赋予纳税评估相应的法律地位,使得纳税评估整个工作过程始终处于执法的法律边缘,其相应职责、手段、方法等也徘徊于管理与稽查之间,具体操作尺度很难把握。对纳税人自行查补申报税款,纳税评估对此可以不予处罚,但《征管法》规定申报不实属偷税行为,纳税评估关于补税的法律法规依据不足,评估结果处理缺少法律依据,刚性不足。

(二)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纳税评估工作的需要 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做好纳税评估工作,需要一批精通财务会计、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具有税务约谈专业技巧的高素质人员。但是目前普遍存在干部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善于从掌握的涉税信息中找出蛛丝马迹,挖掘深层次的问题,使很多评估工作开展不尽人意,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看看表、翻翻帐、对对数的浅层次上。

(三)数据信息采集的质量不高,评估分析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不强

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离不开拥有翔实的数据资料,纳税评估过程中必须力求做到将评估对象的相关经营指标、实现的税收指标、各指标的相关峰值等进行充分测算、比对、定量、定性分析,据以找准切入点。由此可见,缺乏足充的数据资料,纳税评估工作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现实中常常遇

到因信息资料拥有量不对称的窘境,如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数据和财务指标数据、生产经营类信息、经营核算类信息以及其他诸如登记注册类、银行账户及账号、价格类等相关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的涉税信息。一些税收管理员对应该采集的数据信息不采集,特别是纳税人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申报后,由于系统原因,只有主表没有其他附表,系统不监控,税收管理员也不采集,导致采集数据质量不高,审核分析弱化,分析对象针对性不强。只有充分掌握了上述各类信息并进行测算、比对以及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较为正确的评估分析和准确判断。

(四)纳税评估重要性还没有被广泛充分认可 纳税评估作为税收管理的中间环节,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和评价,引导纳税人自我纠错,遵从税法。评估工作做得好,对征收管理是一个促进,减少稽查压力,对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作用重大。但部分单位对纳税评估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建立了专门机构,但没有充实人员。个别单位工作主动性不足,上级布臵的任务就推一下,上级不安排任务时就等靠,从来没有主动想思路、出主意、做分析、挖疑点,不能创造性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五)纳税评估成果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部分单位对纳税评估工作重视程度不同,直接导致各单位评估成效差距较大,对税收的贡献率高低不一。以2013

年县级国税部门纳税评估情况来看,有的单位纳税评估对税收的贡献率高达3.74%,但也有个别单位纳税评估工作开展的不甚理想,对税收的贡献率仅0.26%。还有部分单位纳税评估成效没有及时录入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纳税评估模块,这些成效没有完全反映出来,影响了上级部门纳税评估工作统计成果。

四、进一步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的建议

(一)确立纳税评估法律依据和位置,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建议将纳税评估写入《征管法》,将纳税评估以法的形式加以规范,完善评估内容,规范评估程序,明确评估时限,统一评估文书,让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强纳税评估的法律效力和可操作性。二是摆正纳税评估的位臵。建立健全纳税评估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责,配臵政治业务素质高的人员,确保纳税评估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三是规范纳税评估工作。统一纳税评估业务规程,制定科学有效的纳税评估工作实施条例,将工作重点放在评估纳税人是否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上,消除纯粹的向评估要收入的理念,使纳税评估真正成为基层国税部门改进征管的有效途径。

(二)加大纳税评估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团队评估的能力

一是开展经常性的税务综合业务培训,定期对评估人员

通过以干代训、学练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对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计算机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切实提高评估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二是定期开展案例分析会。把各单位开展的纳税评估成功案例进行讲评,以达到经验交流和指导作用,提高评估人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出一批能胜任评估工作的“专家”和一支富有战斗力的评估队伍。三是教育引导评估人员正确处理执法和服务的关系。针对纳税人的质疑和咨询,要对纳税人进行深入细致的解释和答复,将评估工作与改善征纳关系、推进纳税服务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和谐、公平的税收环境。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税务人员对纳税评估的认可度

一是加强内部宣传教育。要在会议、学习、培训等多种场合宣传纳税评估对提高纳税遵从、改进纳税服务、促进收入增长、降低涉税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各级国税部门尤其是基层税务人员对纳税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健全评估机构,配臵“专家型”人员和年轻大学生。进一步健全评估机构,明确其专有的纳税评估职责,配臵政治业务素质高的“专家型”人员,并将新录取的大学生公务员优先分配到纳税评估部门进行锻炼,补充纳税评估新鲜血液。

(四)加快综合治税力度,逐步完善评估涉税信息平台

步建设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搭建纳税评估信息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是解决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强化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流失漏洞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税、工商、技术监督、金融保险、公安、电力、医保、审计等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发挥各单位职能优势,积极参与护税协税工作,及时建立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使税务部门更加有效地掌握税源、税基,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同时各级要高度重视数据采集工作,在保持采集率的同时,重点保证数据质量。一是要坚持行业数据采集与纳税人生产经营同步,在开展评估的同时,积极向纳税人和第三方采集审核分析提供需要的行业数据,把采集到的数据真正运用到审核分析过程中,从而保证行业数据采集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二是要坚持以数据质量为第一要务,准确把握行业数据采集的要求,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和评估分析工作的需要,实事求是地采集和应用行业数据,坚决杜绝盲目、随意采集或补录错误数据,导致垃圾数据的产生,逐步充实完善评估涉税平台建设,加强对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评估,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税水平。

(五)加大纳税评估规范力度,进一步展现纳税评估成

一是制定纳税评估工作规范,明确纳税评估工作要求,评估实施部门在风险管理机构的统一派单下开展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评估任务,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录入到税收分析监控系统纳税评估模块,完全展现各单位纳税评估成果,以方便上级部门掌握纳税评估总体情况和具体企业评估情况。二是加强纳税评估工作考核。将纳税评估工作纳入绩效管理,对纳税评估任务完成时限、完成质量、对税收的贡献率等指标进行考核,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最大程度激发纳税评估人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纳税评估成果最大化。

下载深化当前基层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化当前基层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化纳税评估 加强所得税专业化管理

    山西省忻州市国税局深化纳税评估 加强所得税专业化管理 为推进所得税专业化管理,不断深化纳税评估工作,山西省忻州市国税局于今年4月份创办了《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专刊,对典......

    新时期纳税评估的思考

    新时期纳税评估的思考 日期:2008-10-29 作者:远安县国税局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内容提要:纳税评估是一种介于征收与稽查的服务性税收管理方式,是国际上税收管理通行的方式......

    纳税评估工作规程

    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促进税收遵从,规范纳税评估工作,依据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规定,结合上海市税收......

    浅谈如何做好纳税评估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纳税评估工作 纳税评估是国际通行的一种税收征收管理方式。我国纳税评估概念是从国外的“Assessment”和“Au—dit”转译而来,最早译为“审核评税”和“稽核评......

    浅议基层税务机关如何更好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浅议基层税务机关如何更好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摘要:纳税评估制度已日益成为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税收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基层税务机关处在征收一线......

    对当前纳税评估工作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对当前纳税评估工作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依据搜集或采集大量有关纳税人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

    当前纳税服务优化调研思考

    一、当前纳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思想观念存在误区。一是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税务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本位”意识,对征纳关系的......

    国税局深化纳税评估加强税源监管水平

    近年来,**市国税局按照税源管理“4+1”联动工作机制的要求,以深化纳税评估为抓手,强化信息综合运用,提升税源监管水平,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和税收收入的增长。2007年,该局共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