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时间:2019-05-13 18:4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第一篇: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摘要:女性电影是指电影创作者在创作中运用女性特有的创作、表达方式,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及对女性生存的压抑,以崭新的人文观点和全新的美学理念,鲜明的颠覆父权中心文化的女性主义创作方式来拍摄的电影。

关键词:美国女性 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是女权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它借助于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和文化分析学三种模式,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在不断丰富、反省着自身的同时,也不断地检验和挑战着主流的各种电影理论,也为我们研究女性题材电影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1.1 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在女性电影中,性爱(男女本性)和美(包含美色)是其不可回避的影响。在男性主导的影视文化机制内,理想的男人是期待视野的核心,而女人则无关紧要。但女人或多或少必须出现,因为她们的存在印证着男人的温柔和深情。在美国早期电影银幕上的性感女性形象还是有所保留的。但是,时至今日,性感女性却发展到了以各种妖艳的穿着、各种诱人的姿态频繁地出现在电影银幕上。根据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女性所进行的研究,人们发现90年代的女性形象比60年代的女性形象穿着更加具挑衅性,姿势和行为上更为挑逗,即使是职业女性亦是如此。事实上,美国电影银幕上性感女性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在美国这种个人主义思想主导的社会中,个人的感觉和欲望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美国男人眼里,女人总是跟她的女人魅力联系在一起的。于是电影就通过塑造出性感女性的形象来吸引尽可能多地男性观众。

女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两性关系的新变动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开始大胆质疑男性社会构筑的象征秩序和女性在其中的从属地位,不断抗争,试图冲破男性主体的桎梏,重建赋予自身价值和意义的女性语言文本。这种思想引导下创作的女性题材电影大多强调的女性自强独立的精神气质和男女互助互补的平权意识。如《霹雳娇娃》《生命的证明》等。而尽管黑色电影大多以男性为表现中心,但女性却在电影中扮演主动的角色。影片中的夺命女郎既性感迷人又冷酷无情,她们通常为了某种深藏的目的而诱惑和利用男性,使他们身陷危险之中。尽管“夺命女郎”最终和和因为自己邪恶的欲望也招致惩罚并走向毁灭,但她们的出现却能够将女,胜的欲望与认同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把女性形象从作为男人“附属物”的他者地位中解救出来。近期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则以其鲜明的女性意识宣告了对“双性文化”的召唤。较之以前女导演制导的充分女性视角的女性电影,它不再沉醉于过分的情感谊泄,纯感性的心理铺陈,或挣扎中的困惑以及最终悲剧性地苟活或自杀的命运,而是给予了更多理性的、客观全面的思索,指引了一条走出泥淖、迈向光明的路途

1.2 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的主体性意识

美国电影银幕上性感女性形象的出现跟人们对性的观念的改变有关。在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引入美国。它重塑了人们对性的观念,使得年轻人尤其是妇女享受到更多的性自由。她们开始以新的形象出现:超短裙、短发、抽烟喝酒、毫无顾忌地谈论性。为了迎合人们对性的观念的变化,电影银幕构建了更多的性感女郎。20世纪印年代,好莱坞制造了玛丽莲·梦露、索菲亚·罗兰、简·方达等一大批性感女星来迎合大众,并先后推出了《热情如火》、《七年之痒》、《人生得意须尽欢》等众多经典性感电影。在这种被男性化的视觉模式中,女性被编码为强烈的视觉和色情符号,具有被看性的内涵。女性的情欲冲动是受到压制的,被压制了的女性情欲是以完全满足男性快感为取向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女性往往被配置在客体(或缺席)的位置上,她是男性欲望的接收者,是被动地出现,而非主动表现,她的性欢愉仅能从她自己被客体化的状态中形成。女性题材电影在影片给观众的愉悦上,主要是视觉愉悦。她们承受着男性的目光,迎合着男性的欲望。这样的模式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的电影银幕上如日中天,直至今日仍未有任何衰退的迹象。

大众文化兴起、女权主义盛行后,经济独立的女性才逐渐摆脱了“被看”而具有了主动“看”的意识。从此,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品质有所提升,不仅纯男性阳刚的电影中加重了女性分量,男性导演也开始将女性形象纳入创作主体的范畴,女性导演更是努力关注女性生存发展、情感心理、命运理想等真实状况。女性唯有通过不断的超越才能实现意识的觉醒,这种超越就是要建立一种辨证的女性主体观,真正消除两性间的冲突。首先,女性应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那种男女二元对立模式中的绝对主体和绝对客体都是片面和狭隘的。其次,女性主体又应该是多元的,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性别主体和社会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在这种辨证的女性主体观基础上,女性题材电影才有可能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获得新的发展,影片中的女性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可见的人类”。

2.1 女性题材电影中由“他者”视角建构的受众地位差异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他者”视角很大程度上受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所启发。按照拉康的观点,在人类社会化的过程中,象征秩序就如同儿时母亲的目光那样,规范制约着社会化进程中的“自我”。“他者”最终会被内化为“自我”,于是“自我”丧失了主体性,成为“他者”的“客体”。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也认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就是奴役女性,使女性丧失了“自我主体”身份的“他者”。在男性社会象征秩序中,女性按照“男性他者”的要求被建构起来,女性不是女性自己的女性,而是男性社会秩序所归位的女性。以“男性他者”的客观存在为审视角度,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分析了在父权制社会背景下拍摄的一系列电影。她们发现,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要么被定位成男性观赏的对象,要么就是男性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塑造的女性形象,或者是女性在“男性他者”文化影响下的自我投射。

尽管当前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都是与女性相关的,但几乎大部分的女性都是男性的视觉对象。好莱坞以色情机制为基础的商业电影是“三个男人看一个女人”,这三个男人是:男导演、男主角、男观众。这种制作机制把色情编入了主导的父系秩序的语言之中,以对男性观众施加看的快感。于是,为了迎合父系秩序中男性的观看癖,女性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在男性看来,这样的女性是具有被看的价值和内容的,所以电影要展示女性的性感冲击力。在大部分电影里,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要么是性别特征过度崇拜从而成为空虚的女性“性”角色,要么就是完全没有自觉的性别意识,彻底操作在男性想象中的女性角色。因此,女性是男性“他者欲望”

投射后的女性,而非女性自身。一些批评者更是指出,大部分电影观众在观影时带有潜在的男权制思想,而影片恰恰迎合了大众这种受几千年传统影响而具有的对女性的压抑和偏见。例如对男性主动、女性被动模式的强化。对女主内男主外家庭模式的肯定、对女性在事业上成功而在家庭巾失败的反复渲染、对女性“被看”的形象作用的突出,都滋养了观众的这种男权心理。

2.2 女性题材电影的“他者性”视角使电影研究人员的关注对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观众。

如果电影是男性凝视的,男性通过“窥淫癖”、“恋物癖”获得视觉快感,那么女性观众的位置是什么?她们在观影过程中的认同是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具有男权心理的并不仅仅是男性观众,很多女性观众的审美经验基本已经屈服、认同甚至主动投靠于男权礼会,因此已经失去了她们自觉甚至白发的女性意识从而异变为男性观众。她们并未意识到这些影片对自我性别的压抑。女性的集体无意识还表现为她们依然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身体迎合着观看者的目光,把自已置于被关注、被保护的位置。她们总把男性对其艰难的生存状况所表现出的义愤当成其具有充分陛别意识的佐证。女性题材电影在颠覆男权中心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将“视觉愉悦”这种“男权社会以无意识部分来建构电影形式的方法”作为自己的摧毁目标。新时期以来,女性题材电影对女性主体性的追寻就是在这种男性的“视觉愉悦”中一次次“跌落”的,因为“在这样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起决定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女人作为影像只是为了男人——观看的主动控制者——的视线和享受而展示的”

因此,将女性从被看的他者地位中救赎Ⅲ来,建构属于女性观众自己的视觉愉悦心理机制,就成为女性题材电影运用解构策略的当务之急。

3.1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美国女性题材电影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电影事实上可以被看作是被建构的。电影是由文本片段组成的(互相连接的一系列镜头构成意义单位),它通过代码构成。尽管电影也传达意义,但它却不同于书写或口头表达的语言,而是需要“解码”。随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多元化多角度研究的进行,把符号学原则应用于通俗文本,有效地揭示了其中的意识形态运作和意义的再现,并分析了电影如何生产知识、女性观看者如何得到安置和女性主体性在父权制度中如何产生等问题,从而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提供了文本分析的范式。

而在从“他者”视角构建的女性题材电影受众差异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上看女观众的审美经验基本已经屈服、认同甚至主动投靠于男权社会。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中的符号学、意识形态理论把电影观看定义为男性观看、女性被看的二元对立过程,忽视了女性观众的经验,没有解释出女性观众的快感来源。从克莱尔·约翰斯顿对好莱坞电影女性形象的符号学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典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其实是一种结构符号,可以从符号的解析中发现,“女性”符号其实就是男性标准中的理想女性的编码,对女性自身而言毫无意义。在大部分电影里,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要么是性别特征过度崇拜从而成为空虚的女性“性”角色,要么就是完全没有自觉的性别意识,彻底操作在男性想象中的女性角色。尽管如《乱世佳人》、《罗马假日》、《霹雳娇娃》这些女性题材电影看似千变万化,可片中女主角无一不是站立在由男性体制所组成的背景里,她们所选择的身份、衣着、发型、首饰,甚至所扮演的角色的命运,无一不笼罩在男性受众的视野里,她们自身的思想和意志却丝毫体现不出来。由此可见,影像中的女性符号实际是父权制意识形态编码的产物。作为女性而存在的女性其实是缺失的。因此,研究美国女性题材电影就有必要从解构符号人手,对父权制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构,以否定的拒绝破坏父权制文化中影像所提供的快感,并且要建立起一个新文本以淡化观众的传统性别意识,以对电影这个特殊的媒介中意义生产、接受、阐释过程进行理性的反思。

结 语

女性电影是指电影创作者在创作中运用女性特有的创作、表达方式,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及对女性生存的压抑,以崭新的人文观点和全新的美学理念,鲜明的颠覆父权中心文化的女性主义创作方式来拍摄的电影。按照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观点,女性主义电影是要通过女性的视角,关注女性的生存环境和面临问题,揭示特定时代和地区之不同女性的心理特征和共同需求,为她们自由地表达观点,抒发心声,解决困难,选择道路提供尽量多的可能。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多元化的今天,女性主义成为分析主流电影、推动女性主义电影实践以及理解电影机制的重要文化思潮、研究女性题材电影可以引导电影观众从新的角度解释电影文本,为电影研究人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探讨电影语言与话语的运作、意义的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操纵电影工业的规则,通过研究美国女性题材电影,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女性的独立自主、自我意识、性别差异、主体性意识等等问题,这无疑为中国的女性电影开拓了表现空间,这亦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中美文化合作及中国女性题材电影的发展。

第二篇:浅论《简爱》中体现的女性觉醒意识

浅论《简爱》中体现的女性觉醒意识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具体地说:“女性意识”指女性的自我意识,它不仅要求挣脱封建婚姻制和封建礼教的桔桎,实现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那就是妇女价值的发掘与自我肯定。”总的来说,19世纪的英国是:“女性小说的时代”。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主题,创作出超越时代的女主人公简爱。她既不是“家里的天使”也不是“理想的淑女”,她的桀骜与叛逆显然和时代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却因勇敢的挑战男权控制下的既定秩序,追求女性的独立、平等成为女性文学不朽的经典人物形象。

一、女性意识在简爱中的体现

在夏洛特生活的时代,妇女是男人的附属物。她们社会地位低,被歧视。但是简——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孤儿——被描绘成一个具有非凡的性格和坚强意志的新型妇女。这使得这本小说完全不同于其他以才子佳人为理想的刻画对象的当代作品。当时的思想家约翰·拉斯金在其散文《论女王的花园》中就说,理想的妇女和理想的家庭与现实的原始森林式的生存竞争互不相容,妇女的地位不是在社会上,而是在家庭中。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就是做“家里的天使”。这就意味着女人必须在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否则就是不合乎“家里的天使”的模式,也就失去了女人存在的价值。显然,“天使”集中概括了一个男权主义世界里十分荒谬的妇女观。这种观点在十九世纪十分盛行,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简爱却大声宣布“我不是天使,我就是我自己!”这呼声既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英国社会的公开挑战,也是为捍卫女性人格与尊严的呐喊。若从妇女解放的角度说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在当时有多么激进,多么有份量!可以说它是打开《简爱》的一把钥匙。

(一)简爱的反抗意识 简爱从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寄养家庭里少爷的专横,小姐的傲慢,夫人的恶意,仆人的偏见,都令她感到痛苦不堪,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不公平!不公平!”这是她的结论。终于在她被她的表哥打的头破血流之际,她发疯似地和他对打,使尽全力狠狠地揍他一拳,并发泄的叫道:“你这个狠毒的坏孩子!你简直像个杀人犯„„你是个管奴隶的监工„„.你像那般罗马暴君!”她甚至敢于对她残忍的舅妈说:“世界上我最恨得人就是你”!①

对寄养家庭的反抗导致了简爱被送进劳沃德孤儿院。这是一所从肉体到精神对孩子们进行宗教束缚摧残的所谓慈善机构,简爱仍是那样叛逆不驯。她对好友海伦经常受到责骂和鞭打却从不抱怨的行为感到气愤,因此她十分蔑视和愤恨那些虚假的人。她奉劝海伦说,如果自己受鞭打,便要把那根鞭子夺过来,当面把它折断,而且“我们应该狠狠的回击,狠狠的回击!”这正是简爱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写照。

(二)经济上的独立意识

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在简爱生活的年代,结婚是女子唯一的出路。但在简爱的心目中,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简爱经历了痛苦贫穷的童年,但她发奋努力,终于以超群的才华当上了老师,经济上得以自食其力。她对经济上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强烈的也是贯穿始终的。罗切斯特给她买的昂贵的衣服首饰,都让她一一推掉,她向罗切斯特表示:“不要任何财物,只要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我永远也受不了让罗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的像一个玩偶,每天让金雨淋在我周围。”她执意不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而要继续做阿黛勒的家庭教师,用家庭教师这个职业挣得她的膳宿费和外加的一年的三十磅。在离开桑菲尔德和她所深爱的男人后,简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份新的生活,她承担了圣约翰为她介绍的艰苦工作。为穷人服务,做一名乡村教师。同时,这份工作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

简爱在经济上独立的要求,并没有使她把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简爱在金钱面前,在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她立即就把遗产的大部分

②转赠给她贫穷的表哥表姐。很明显,作者努力让她的女主人公在经济上的独立是用心良苦。我认为,遗产的安排并非像许多评论者所说的是“画蛇添足”,而是恰恰反映了作者已经敏锐的看到,女性的独立 首先在于经济的独立,她清楚的懂得,如果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那么在政治上、婚姻上就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可言,这个认识无疑是接近真理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只要妇女仍然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是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③

(三)简对待婚姻的态度

按照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行为规范,简爱有两大过失:一是向一个男人(罗切斯特)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情;二是拒绝另一个男人(圣约翰)的求婚。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了一个上流人物,在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奢望国王的爱情。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和侮辱。只有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够去坦坦荡荡的去爱。

由于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使他们无法成为夫妻,于是罗切斯特就决定带简爱到遥远的地方一起生活,但简认为自己无异于一名情妇,她对自己说:“我关心自己,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越尊重自己”。④她勇敢的面对厄运的挑战,作出了离开罗切斯特这一痛苦而又坚决的抉择,这正是她把爱情与人的真正价值紧紧连在一起,从而使爱情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她的出走,不仅完满的表现了她的性格,她的执着追求,而且是对世俗观念的大胆蔑视。因此,她的离去,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选择,是在争取一个普通女子应有的社会地位的道路上往前迈了一步。

简爱离开庄园后,遇见并拒绝圣约翰的求婚,说:“我鄙视你的爱情观念!我瞧不起你奉献的这种不真实的感情!是的,圣约翰,你把它奉献出来的时候,我鄙视你!”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是不平等的!圣约翰对简的求婚,实际⑤上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招安。本质上仍然是把女性当做工具,当做附庸,这当然被简爱所拒绝。

二、简爱的女性意识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平凡的简爱虽然相貌普通,出身卑微,然而却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罗素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如空气,没了它,我们的生活无法想象。简爱的善良除了我们理解的同情心外,更有着超越于普通人之上的无私与宽恕。

(一)宽容

在简爱舅妈里德太太临终前,她陪在身边的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读者。从小说中,我们看到里德太太简直就是简爱苦难的源头,随着收留她,疼爱她的舅舅里德先生的去世,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里德太太把简爱当做佣人一样对待,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对这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不但不给予同情与关爱,反而处处苛责,纵容自己的孩子欺负。更可恨的是,她把简爱送进了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并且在前来接简爱的布鲁赫尔斯先生面前撒谎怒斥简爱是一个撒谎而讨厌的女孩子。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深深伤害自己的人,简爱原谅了。

当这位曾虐待过自己的舅妈临终时,在没人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去探望了她,并对她所受的巨大的痛苦产生了怜悯之情,她弯下腰吻了吻她,深情的叫了一声“舅妈,亲爱的舅妈”并妥善的安排了她的后事。简爱在此的表现,让每一位读者看到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善良。马克·吐温曾说过:“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⑥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意无意伤害别人,也会被别人伤害,如果执着于这些伤害,只会让自己更痛,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许宽容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寄人篱下,任人驱使的悲惨童年,饱尝了人情冷酷,世态炎凉的滋味,并没有使简爱变成一个冷酷麻木的女孩,相反,她用一颗善良博大的爱心关爱着身边的人。简爱这样一个平凡而圣洁的女子告诉21世纪的女性们不仅要爱自己,还要去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只有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无私的给予,在世俗怨恨中心胸旷达而付出真爱,才称得上是一个具有高贵品格的形象。

(二)独立

在简爱寻求的爱情里,二人在经济上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依附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一唯物主义理论不仅仅适合阶级范畴,也对男女的社会关系作出了相适应的解释。女性要独立,首先要争取经济上的独立,撇开对男性物质上的依赖。所谓“靠诚实的劳动挣得的面包,比不劳而获的面包更香甜。”在她打算嫁给罗切斯特时,她的想法就是:不愿依附于对方,而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带来更多的财产。她拒不接受罗切斯特送给她的钻石戒指、项链和手镯等奢侈物品。当罗切斯特要她立刻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时,她据不认同,而是继续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她要以自食其力的劳动来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也维护了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也正因为这样,简爱才理直气壮的说:“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是彼此平等的”。⑦

(三)尊严

简爱悲惨的成长历程让她早早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宁可承受孤独,也不愿低三下

四、无视人格的去祈求廉价的怜悯和同情。当仆人告诉她称呼表哥主人时,她勇敢的反问道:“他怎么是我的主人?我又不是仆人!”⑧无论是舅母的虐待还是别人的侮辱,无论心灵受到多大的创伤,她都自尊自爱,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人格。

为了尊严她抛弃了爱情,简爱勇敢的跨出了桑菲尔德的大门。冲破了世俗的樊笼,令人敬佩。在一个多世纪前,对于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和金钱的女子,做出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惊世骇俗的。而这也正是简爱独特的个性决定的。面对着忍辱偷生还是个人的尊严时,简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经过一夜的思考,简爱毅然离开。她知道,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一个人爱她了。简爱每吐的一个字都像重拳一样敲打着我的心,这就是要求平等的呼声。女作家精心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很不寻常的家庭女教师的形象,歌颂了把两颗灵魂平等结合在一起的爱情,同时也歌颂了敢于和男权社会顽强斗争的妇女,把维护女性的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小说光明的结局告诉我们,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要有自由、尊严、平等。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爱情观等于尊严加平等这道公式上。付之实现往往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的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和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一样,为了爱情和人格抛弃所有。简爱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感觉,是一种不计较得失的简化感情的简。它犹如一杯白开水,净化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简爱这一形象变得高大而不同凡响,她闪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像暗夜中的火把,为广大妇女点燃了希望之光。

注 释

《简爱》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译者:程永然 责任编辑:子龙

出版发行:中国致公出版社

版次:2004年10月第2版 2004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①《简爱》第一章第5页第19行 ②《简爱》第二十三章268页第9行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④《简爱》第二十六章第319页第1行 ⑤《简爱》第三十三章第419页第7行 ⑥出自马克·吐温的名言名句

⑦《简爱》第二十二章第249页第8行 ⑧《简爱》第二章第6页第11行

参考文献

[1]李立新,简析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潮{J}。人文2009,《1》:127-122,[2]李涛,新历史主义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研究{J}。外语与外 语教学2007《3》:48-51 [3]苗福光,欧美生态女权主义述评{J}。学术论坛2005《10》:181-184

致 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马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老师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的指导教师-马小林老师表示感谢。

第三篇: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论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中心论点:

妇女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古代父权制牢不可催的统治,封建礼数的摧残,使得女性地位下降到了一个令人骇然的地步,这一点在宋明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明代,皇帝和皇后甚至亲自编写《女戒》之类的书来提倡“女德”,极力表彰妇女贞节.随着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礼教日益严酷细密,对妇女的压迫日甚一日.直到19世纪末,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随之而入,这种异质东西的传入与经几千年沉淀于中国人头脑中的意识发生了最为激烈的碰撞,人们被约束的思想也随之被打开,人们对女性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贤妻良母,辛亥革命后,社会政治趋向民主,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女子学校制度、课程等不断变革,因此,一批知识女性不断觉醒,在教育、婚姻、职业、参政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并在这些领域有了一些作为。由此看来女性的社会作用社会地位并不亚于男性,甚至于在某些方面女性之作用比男者更胜一筹。主要事例:

一、从古代到近代,女性是受压迫最深的一个群体。父权统治将女性降低为附庸于男性的第二性,《系辞》曰“天尊地牢,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又曰“乾道男,坤道成女”。女性所能受到的教育,也只有《女儿经》、《女戒》、《女训》等等。(古代女性被迫害的事例)

二、甲午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少数率先觉醒的女性也开始将自己的命运与推翻清政府统治,实现民族振兴相联系,林宗素在《女界钟》中指出:“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岂独匹夫然哉,虽匹妇亦有责焉”.薛素贞认为:“夫一国兴亡,匹妇亦有责任;同仇敌忾,吾咸具感情”.随着妇女问题的提出,女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开始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中国女性意识的开始觉醒事例)

1、兴女学.要争取权利,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女子自己开始创办学校.如1904年杭州的惠兴女士创办了贞文女学堂。

2、办女报.她们认识到舆论宣传的重要性.这时期创办的报刊主要有《女学报》,《中国女报》,《神州女报》,《女界钟》等报纸。

3、建立组织,争取参政权.除了在舆论上鼓吹外,她们还认识到,必须“合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为争取参政权,成立了“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要求“男女平权之实现,女子教育之普及,家庭妇女地位之向上,妇女政治地位之确立”.4、废缠足,1901年清政府颁布禁止缠足谕旨,要求废除缠足陋习.在1907年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中清政府再次强调指出:“女子缠足最为残害肢体,有乖体育之道,各学堂务一律禁止,力矫弊习”.规定在新学堂上学的女生一律禁止缠足,以为社会表率.三、女子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在教育、职业、婚姻、参政等等之上。在女子教育观上,知识女性把女学看作是强国之本,认识到女子教育可以使女子从业自立,正如西方的男女平等和教育造就了职业女性一样,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整体水平和国力的强盛。因此,先进的知识女性不遗余力地倡导女子多读书,坚持女子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全面发展,最终成为能够自立、自强的国民。在女子婚姻观上,不再绝对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自由择偶,离婚自愿,更有宣扬独身者。在女子职业观上,清末时传入西方妇女就业状况,辛亥革命也极大地鼓起女性走向社会的勇气,众多知识女性意识到就业有利于她们自立,不再依赖于男子,广大知识女性开始探索就业途径,追求职业平等。在女子参政观上,受西方天赋人权学说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女性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参政观,中华民国的建立进一步进步女性参政的希望,主张女子以渐进方式参政。

民国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于1912年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追求男女平权.新文化运动对纲常礼教的抨击,使之强加给妇女的种种束缚不再天经地义,婚姻自主的开始流行,就业机会的增加,一定程度的参政权利的获得,表明在追求男女平等方面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的《新婚姻法》和1954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妇女在结婚,离婚,财产,就业,选举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妇女解放运动翻开了新的一页.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妇女的权利作了充分的规定.如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1986年颁布,2006年修改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女孩与男孩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如第4条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四篇:浅析《艾玛》中的女性意识

2015年最新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为中心 高中英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补差方法研究 4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 6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Analysis of Love Tragedy in The Apple Tree in Light of Realism 8 爱米丽与祥林嫂悲剧的比较研究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0 从美学角度评张培基先生所译散文“巷” 11 从女性主义解构《飘》中塔拉庄园的象征意义 12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3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美剧的幽默 14 外语教学中的关键期 中英新闻标题的差异及翻译方法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7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18 学生性格与口语能力初探 中英现代命名方式中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 20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地位问题 21 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 22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喧哗与骚动》之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分析 24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 2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6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 27 简爱与嘉莉妹妹女性形象比较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29 从莱辛的人生经历看《青草在歌唱》 30 小说《老人与海》中曼诺林的象征意义 31 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论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童话中的批判精神 33 《抽彩》和《蝇王》的艺术魅力比较 34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商标名称汉译 35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36 滑稽背后的严肃--浅析王尔德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人物话语特征 37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9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萨宾娜和特蕾莎的人物分析 40 《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心路历程探析

从康妮的视角分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的性爱观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 44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45 寂静的声音——《送菜升降机》中的沉默 46 透过《傲慢与偏见》论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47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49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50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52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的成长危机 53 中美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54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

A Study of Mark Twain’s Rhetorical Devices: Irony and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56 对比评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和盖茨比的梦想 57 论象征在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 58 论中美家庭教育——以《喜福会》为例 59 接受理论视角下英文商标名汉译研究 60 时政新词翻译探析

从《傲慢与偏见》浅析现代经济对婚姻爱情观的影响以及奥斯汀眼中的完美婚姻 62

“以读促写”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法研究 64 数字“三”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方法 65 “误译”现象的合理性探析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

中美价值观的比较--以 《老友记》为例 68 中西文化面子观对比分析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 71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 72 从《宠儿》的人物形象中分析莫里森的种族观

Posi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Read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74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 75 如果不复仇——论呼啸山庄中的爱与恨 76 英语文化中的禁忌语

The Tragedy Characteristics of Sister Carrie and An American Tragedy 78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 79 论《喜福会》中家庭观的中西差异 80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看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主义观 82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84 论“看,易,写”方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当女人成为男人--试析《紫色》中西莉的性向转变 86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honetics in JEFC Teaching 87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叙事艺术 88 《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 89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

从《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解析《安娜与国王》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 93 《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On Alice Walker’s Womanism in The Color Purple 95 从心理学角度试析简爱性格的对立性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种类、特点与其文化映现对比 97 以实玛利是谁--《白鲸》与康德哲学 98 中式菜单英译的研究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新解读

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 102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103 济慈六大颂诗的意象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106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

A Reflection on the Amplific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108 从魔幻现实主义角度解读《百年孤独》中的象征色彩 109 以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10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 111 英文歌词翻译探究

浅析不同文化中的身势语

矛盾与挣扎的悲剧——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主人公艾米丽 114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从关联理论看鲁迅作品《孔乙己》中的反讽 116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

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探讨网络命名的文化倾向 118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119 试析托尼•莫里森《爱娃》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120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

从文化视角谈中美儿童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的差异 122 汉英语序对比浅析

王尔德戏剧作品中的道德观 124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简•奥斯丁的《爱玛》中的会话含义 126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人名 127 论英语中的矛盾修辞

Women in the Civil Wa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d Mountain and Gone with the Wind

从《太阳照常升起》分析美国一战后的消费道德观 130 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功能 132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133 《咏水仙》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134 从习语来源看中西文化之不同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136 Superstition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137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 139 Mirror Im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Liguang and Patton 140 《乱世佳人》主人公斯嘉丽形象浅析 141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

The Exploration of Tragic Fate of Tess 143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关联理论视角下《诗经》中爱情隐喻的英译研究 145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146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An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48 浅议创新型口语教学在农村中的实施 149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 151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

152 The Analysis of Teacher Images in English Films And Their Impacts on Young Teachers 153 浅析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 154 约翰济慈的女性化倾向分析

155 欧•亨利作品中的人生的价值探索

156 On Hybridization i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Lexemes in Moment in PekingThe Duality of Life and Death——An Analysis on Virginia Woolf’s Mrs.Dalloway 157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158 谈如何理解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159 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160 浅谈导游词翻译

161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

162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163 《荷塘月色》英译中的意境重现 164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业谈判的影响 165 谈双关语的翻译

166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167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168 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69 论美国黑人英语:语言变体的视角 170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171 缺乏包容性:浅析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塑造

172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173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

174 An Analysis of the D Film Alice in Wonder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thicism 175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176 从许渊冲的“三美论”看唐诗中的典故翻译 177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 178 论叶芝的写作风格

179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 180

181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 182 商务合同英语的语言特征 183 《喧哗与骚动》中没落的悲剧 184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块研究

185 A Survey on Western Culture Learning among Non-English Majors 186 简爱与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冯特拉普性格分析比较

187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Basic Color Ter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88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生选择 189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90 汉语被动句的英译

191(英语系经贸英语)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突破之路—以华为为例 192 从翻译美学角度评析白朗宁夫人“How do I Love Thee?”四种汉译本的得失 193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 194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

195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象征主义 196 197

198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

199 从目的论看电影《音乐之声》中对白的汉译 200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英国相异的原因探索

第五篇:女性题材朗诵稿散文

女子如春天一般美丽。温柔婉约,面若桃花,倾国倾城。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女性题材朗诵稿,一起来看看吧!

女性题材散文

1春风,徐徐地吹,把大地装扮得花红柳绿,木棉花儿像红色的火焰在燃烧;春天的茉莉开得刹是可爱,像胖嘟嘟的婴儿的拳头。女子走在春天的风里,感受着风的清凉,赏悦着花儿鲜艳和绿树的养眼,看着茉莉花一大片地开满在绿树丛中,能感到的春的生机勃勃。

女子如春天一般美丽。温柔婉约,面若桃花,倾国倾城。她从江南烟雨款款走来。她穿一身薄薄的红裙,画一柳叶眉,涂淡淡红唇,貌似西施。执笔挥洒江南如画,挥笔泼墨细雨润荷塘,桃花笑春风。

她有着春风一样的心事,春花一样的年纪,春雨一样的心灵。烟雨古城,走来这样一位淡淡素装的女子,风情万种,温柔似水,笑颜如花。捧一本书,书中故事千回百转,却转不过依人的春色入眼,春韵入心。

春风轻轻撩起她的黑发,柔发飘动,如丝丝柳絮随风飘舞。心随着风飘过点点心事。独倚栏轩,心事如春,春雨化心。那一层层花事,浮起了依人多少柔情往事。错过了春天一样的恋情,却盛开了心中如春的文字。文字里,花开满园,天蓝蓝,水清清,盛开的心事如红花一样灿烂美丽。

文字于她,是春风中的精灵,是蓝天中的白云,是绿水中的天鹅,是细雨中的清凉,是红花中的妩媚,是爱情中曾经的凿凿誓言,甜蜜温馨,是爱情的怦然心动,是烟雨中离去的那个高大提拔的身影。

夏天的雨后,荷花有的极尽它的妖娆,展尽它的媚骨,似从仙境中飘来的女子,脱下仙衣,露出白中透红的臂膀,在等待着有情郎的到来;有的含苞待放,羞答答地躲在池塘的一角,偷看路边的男子,不敢上前答话,眼里的温柔与妩媚,也许能在一瞬间溶化硬汉的刚强。看着这田田的荷叶,满池蜂飞蝶舞的荷花,有一骨清纯与骨气在心中回。

女子如夏天一般火热。性情直爽,心态乐观,笑若阳光。她从热带雨林中走来,来到江南烟雨地。她穿一件白色的确凉衬衫,一条蓝色牛仔短裤,戴一顶咖啡色帽子,貌似年青时候的林青霞,一脸的阳光,一脸的朝气,一脸的笑傲江湖。

她有着如莲一般的心事,荷花一样的年纪,阳光一样的心灵。来到烟雨古城,依人将她的火热的心融入到淡淡的空灵与飘逸中。捧一本书,坐在荷塘的旁边,看接天莲叶无穷碧,赏荷花的娇羞多姿,嗅淡淡荷花香。

荷花开得旺盛,开得热火朝天,开得如依人水晶一般的心灵。那年,依人在江南烟雨中遇到那双如她的心一样热情的眼睛,给她的心,引起了一阵阵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共鸣。在山山水水间,留下了它们拥抱的身影、火热的吻、浪漫的足迹以及点点如莲的回忆。盛放在烟雨中的爱情,如荷花一样年轻一样红润,一样醉人醉心醉情。

文字于她,就是那朵荷花,那朵夏风细雨中的荷花,在曾经的美好中回忆过往的缠绵,只如初见的美丽,阳光下花朵的晶莹剔透。写下自己的故事写下初见的怦然心动,写下缠缠绵绵走天涯的共醉时光。

秋雨阵阵,秋风习习,秋光暖暖。在风雨后,远远地就会闻到一股湿漉漉的桂花香,顺着香气走到一棵桂花树下,掂起脚尖轻轻闻到一股湿润的香气真。真的是香了鼻息,醉了心田。干燥的秋风吹来,桂花的香气也是充满了干燥而清爽的味道。秋光里,桂花闪着白色的光泽,女子好想念,外婆做的桂花糕。桂花里那种淡而优雅的清香,永远在心中弥漫开来,挥之不去。

女子如秋天一般忧郁。柔弱敏感,泪如秋雨,心若浮萍。她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穿一身紫色长裙,撑一把油纸伞,在悠长悠长的雨巷中幽怨徘徊。是啊,她是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的女子。真的有这么一首诗,是专门为这样的女子而写的。

她有着林微因一样的才情,有着张爱玲一样孤独的心灵,有着三毛一样执着的爱情。秋雨,飘飘洒洒,落在她的脸上,她撑着一把伞,走在江南的雨巷中,如雨的心事飘落心间。沧海桑田,哪敌得过忧伤的往事;过眼烟云,哪盖得住过女子诗人一般敏感而美丽的心境;悲欢离合,哪胜得过女子心中那一丝惆怅的高傲。

灿烂的烟火,昙花一现,在风中,在雨中,在火红的枫叶中。饱读的读书,忧郁的才情,隽永的文思,化作笔下一个个秀丽的字眼,化作一个个意味深长而悲伤的故事,化作一首首秋天里美丽而充满灵性的诗篇。

女子如冬雪一样清纯。冰清玉洁,面若梨花,心若飘雪。冬天,江南也下起了大雪。北风呼呼地吹,吹得漫天雪花洋洋洒洒,见不着天,也见不着地。身穿一红色大衣,冻得红通通的脸颊,深黑色而有神韵的眼珠,如雪一样的肌肤,如雪一样的心灵。

她有着雪一样的心事,有着红梅一样的坚强,有着雪飘然的情怀。她脖子上的围巾,是白色,雪一样的白色。这条围巾,曾经牵起两颗纯洁的心灵。在彼此心意搭起一座彩虹般的桥梁。下雪了,两个人围同一条围巾,一双手套,一人戴一只。两个人一起坐在屋顶上看雪,诺言如雪,心如雪;泪眼如雪,伤如雪。

靠不近,曾经的美好;伤不起,曾经的誓言,只留下悲伤而美丽的回忆。往事如霜,情如梅,在悲伤中看到了楚楚绽放的红梅,那样红润,那样灿烂,那样耀眼!是血的颜色,除了水,人还有骨血。怕什么?!曾经的离散,曾经的伤害,早已随雪融化,看到是离视线越来越近的红梅,总有一天,别人在她眼中看到的除了雪一样洁白的心灵,还看到那火红的梅花,燃烧,燃烧,再燃烧!

文字于她,是漫天飞舞的大雪,是那条温暖的围巾,是那朵眼得像血的梅花。文字,已然入了她的生命,在心中下着如雪文字,下着美丽的雪景,下着手套里的曾经,下着那又远又近的红梅。

女子很美,美如春夏秋冬;文字很美,穿越春夏秋冬。女子在着说不完的故事,便用文字,记载春花秋月、感怀烟火岁月、感叹悲欢离合,感受美丽伤感的花事。

文字在女子笔下,就是如花开倾城的春天;就是美丽如莲的夏天;就是惆怅若雨的秋天;就是洁静如雪的冬天。文字,就是春里的柔情;就夏天里的醉人时光;就是秋天里的隽永文思;就是冬天里的曾经温暖守候。

文字,在女子心中,是一朵红花,绚烂了岁月;文字,在女子心中,是一朵荷花,馨香了心灵;文字,在女子心中,是一把油纸伞,遮盖了惆怅;文字,在女子心中,是一朵红梅,点缀了漫天大雪。

当那些美丽的女子,用文字描绘春夏,泼墨秋冬,用文字刻画心灵深处最美丽的感觉,用文字挥洒如莲心事,那么,文字便是她们生命中的美丽花朵,便是她们故事收藏最深的地方,芬芳了她们整个生命。

长长的是泪的清欢,美丽的是花的盛放。在寂寞的午夜,喝着苦涩的咖啡,女子将那一脉脉心灵的清泉,倾泻在长长的指尖。孤独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天地。泪,无助的流下,滴在文字里的感觉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痛快。一阵风吹来,袅袅的水气入了心,便觉这又甜又苦的味道是那样分明的交织在一起,荡漾起心底缠绵的苦乐。

习惯每个清晨,当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总是踏着浓浓的雾气,穿梭在校园的小小林海中,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踏一双清闲的脚步,得一份悠闲的心境。

盛世的荷塘里,有女子轻盈的步伐,有她倩丽的身影,有她盈盈的目光。看那无边无际的碧水蓝天,天马行空的想像,驰骋在脑海,游离在笔端。天空的云朵,悠游洁白,倒影在女子的心湖,增添了一份情感的来去自由。

女子在文字的世界里纵横驰骋,在文字的花海中自由奔跑,在文字的海洋里行云流水的畅游。她活在文字的世界里,乐此不彼。她找到了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找到了那份久违的快乐,找到了从未感知过的满足。

时光,永远是美丽心灵的记录者。与文字再次相爱的日子里,时光便显得尤其美妙与淡然。看透了生与死,看淡了成与败,看通了名与利,剩下的就是与文字一起飞舞的快乐时光。

时光,款款悠悠走来,因为对文字的热爱,便觉得时光变得如少女一般美丽动人,仿佛它是穿着旗袍的、撑着油纸伞的少女,让女子觉得自己变得年轻而活跃,稳重而富有灵思。

时光,在女子的脚步上活灵活现的生出一片片美丽的花朵;在她的指尖源源不断地长出许多爱情故事;在她的心湖点点晕开一圈圈轻盈的波纹。时光,让伤感化作灵感;让痛苦变成释然;让绝望变成希望。

时光,因文字变得美丽,因文字变得美好,因为文字变得活色生香。文字里的时光,如十里春风,把枯萎的往事吹得摇曳生姿;时光里的文字,如春风里的片片木棉飘絮,把美丽的风景留存在我心间。

女子与文字,此刻已是难舍难分,文字的香气,已经穿透她的心灵,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文字,在她心中,早已超越了知己,超越了爱情,超越了生死,它已是她的天堂,她的挚爱,她的心心相印。

女性题材散文

2文字的春天,飘过眼前。你如花,芳香迷人。当我走到你身旁,便不由的被你吸引。你是一朵白色的雏菊,在春色烂漫里悄然绽放。感觉,你是众多花朵中淡淡的女子,穿着素色的白衣,亭亭一玉立,婉约素雅。感觉你是一个不染尘世的小女人,在春风中淡然而立,淡然微笑。

我要感谢你,能遇到你这样一位天使般纯真的女子,将我引领到清纯的文字世界中。当我看到你,文字的大门已然悄悄为我打开,你是我观赏世界的引领者,你是我触摸春天的开始,你是我爱上文字的老师。

文字的春天,因为你,为我打开。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唯独你,悄然无声,矗立在漫山遍野花海中的一处,没有大红花的鲜艳,没有郁金香的浓烈,没有薰衣草的迷人,没有茉莉的香浓。可是啊,我独独爱你,我亲爱的朋友,你是那么纯真,那么善良,那么高洁清雅,你教会了我第一课,看文要看淡淡的文,写文要写淡淡的文字,做人要做淡淡的女子。

文字的春天,在花光艳影中慢慢谢谢幕,迎来了浓烈热情的文字盛夏。阳光,明媚灿烂,花香,让人流连忘返。那一池的荷花,开满整个池塘。啊,多么美丽,多么高雅,多么娇羞迷人。有的开得灿烂,花瓣洁白无暇,似一位脸若白雪的女子,肌肤凝透,光滑嫩白;有的白中透红,似一位躲在暗处偷看英俊少年郎的豆蔻少女,红着脸,心中荡漾着无限春情。

我要感谢你,能遇到你这样着淤泥而不染的女子,将我引领到纯净无污染的文字世界中。当我看到你,我的内心由平静变得美丽而激动,由激动变得一片坦然。是你,给了我燥热的内心一份美丽的清凉;是你,将我让我看到同一世界不同女人的卓越风姿;是你,让我爱上一位你这样正直婉约的女子。

文字的夏天,因为你,送给我无限明媚的阳光,赠予我满目红白交映的清新。从此,我更爱文字的世界,因为你,在雨中的世界是最迷人的。你若白衣仙子,从天上飘来人间,不紧给人观赏,还给我们带来动静相宜的舞蹈,夏风吹来轻歌曼舞,夏雨飘来荷韵点点。雨荷,雨荷,这就是你的名字,多么诗情画意,多么湿润飘曳,是人间的仙子,是洒脱的美丽。是你,雨荷仙子,教会了我,看文要看高雅的文,写文要写高雅的文字,做人要做正直高雅的女子。

挥挥手,送别了烟雨迷蒙的夏日,迎来了金色的秋天。阳光,温暖,花香,依旧。秋色,浪漫迷人。南方的秋,只有少数的落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摆的依然是那墨绿色的叶子。秋天的气息是金黄色的,有着金黄色的温暖。百花凋零,只剩杜鹃在风中起舞。粉红色的杜鹃,一片片,一簇簇,一朵朵的盛开,小小花朵,艳丽的颜色。当你从远处望去,呀,一大片一大片耀眼的粉红映入眼帘,像粉红色的瀑布,非常壮观,让人惊艳。

我要感谢你,能遇到你这样一位艳丽脱俗,美丽可人的女子,在秋天,你是百花之王,你是唯一没有凋谢的风景。当我看到你,我的心由坦然变得颤抖,竟然,有这么美丽的女子在秋光闪烁,在秋风中飘香,在秋雨曼舞。是你,给了我一份秋愁中的明媚;是你,给了我美丽可以无限放大的启示;是你,让我爱上一位你这样妩媚动人的女子。

文字的秋天,因为你,送给我无限温暖的阳光,赠予我满目粉红的视觉冲击,更带给我心灵上艳丽的震撼。这是怎样一种震撼啊。艳丽得发光,艳丽得发热,艳丽得似乎活在粉红色的耀目天堂里。是你,教会了我,看文要色彩艳丽的文,写文要写内容艳丽的文,做人要做心灵和外表一样艳丽的女子。

告别了杜鹃花的秋天,我来到了白雪飘飘的北方,冬天,就这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我的世界里。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没有阳光,没有花香。人们在风雪中艰难前行。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倍觉寒冷。难道,就没有什么,能让我狭窄的心胸开阔起来?

雪,渐渐消停,我看见,那雪的精灵在空中漫漫飞舞,整个世界突然明亮起来,近处,人们在堆着雪人,抛着雪球,衣服上,落下点点雪的痕迹。我抬起头,望着天空,雪精灵落在我的脸上,融化,渗入我的肌肤,给人感觉冰冰凉凉的,好舒服。好像,雪也并不是无情的。一直往山上走去,便看见山顶上白中一点红,啊,是红梅。红梅傲雪绽放。严寒冬日,北方百花凋零,只剩红梅独放。

我要感谢你,能遇到你这样一位娇小而坚强,无惧严寒的女子。当我看到你,寒冷的心开始融化,竟然,有这么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花,能不惧严寒,在整个寒冬傲然绽放,实在令人惊叹令人佩服。是你,给了我一份悲伤中的坚强;是你,给了我一份失意中的希望;是你,给了我一份懦弱中的无畏。

文字的冬天,因为你,送给我黑暗中的曙光,赠予我满目白色的一点纯洁无畏的红,更在我荒芜的心灵上开满了一枝枝艳丽无比的红梅。红梅,也有它的香气,是带着一丝寒凉的香气,是带着振奋人心的香气,是带着燃烧着红红火焰的香气。是你,教会了我,看文要看火红的文,写文要写火红的文,做人要做斗志燃烧的女子。

文字如花,走过文字的四季,轻嗅文字的花香,沐浴在文字的阳光下,此时的我,醉了,收获了如花文字的纯洁与高雅,艳丽与清香,要做一位性格淡淡、正直婉约、心灵艳丽、斗志燃烧的女子,才是我真正的追求。

女性题材散文

3青春里的女子,有一种阴柔之美。美貌而苦命的西施,在两国的交战中充当棋子一般的角色,忍痛离开了苦情郎,归国时却情不能圆,名不能保,徒有美貌空余恨。历史对她的评说,倾向绵长的苦命,而我说,西施的一生是带着优秀气质的美。为了祖国,不惜远稼他国,不惜立马挥剑断情丝,柔柔心肠,滴滴断肠泪,又有谁知?然而,她的毅然绝然的精神,为国舍身的大义,为国断情的决心,实在是令人佩服.青春里的女子,有一种坚强刚直贞烈之美。自古红颜多薄命,昭君的故事在我心里永远传唱。别离了千年古都,带着绪绪的离愁,含泪披上华丽的皮貂衣,身着一裘红装,穿过风尘滚滚的沙漠,为了汉朝和匈奴短暂的和解,自愿充当被利用的角色,那些可恨的男人们,竟然为了一时的安宁,把千斤的重担,一个女子所不能承受的使命,重重压在她的肩上,心灵里。为保贞洁,昭君纵身一跳,光辉地结束了自己苦命的一生。不知,多少个秋天,昭君坐在沙漠的柏杨树下,抱着自己的孩子,看阳光下那飞翔的雄鹰,心里一定飞跃千里沙漠戈壁,穿越茫茫草原,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她在想那里的秋光应该更加明媚,更加简单直接,有阿爸阿妈憨厚的笑容,有一树一花的绚烂明了,也许还会遇见一位衣着干净朴素的公子,两人于桃花源里相恋,生儿育女,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郎读书来,我织布……向往简单,向往美好,却只身一人承受背井离乡的痛苦。

青春里的女子,有一种外柔内刚之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的女子,也有她们别样的神韵。黛玉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乌发浓稠,柳眉杏眼,略施脂粉,肤色雪白,小巧鼻,樱桃唇,眼神里闪着天真忧愁的泪光,步态盈盈的向宝玉走去。大家都觉黛玉心里藏事,弱不禁风,不然怎么总要捧着药罐子维持性命?我倒觉黛玉天生有一股倔强和韧劲,她不喜欢谁,谁就不能走进她的心。什么时候见她比宝钗合群?她宁愿自己孤寂,也不愿与不合眼缘的人在一起玩闹。倒是宝玉,她一见便喜欢,合眼缘,能玩到一块,闹到一起,时常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在她心中荡漾。黛玉是死心眼的,一根筋地读着她的书,一根筋地将心事埋藏,一根筋地生着闷气,一根筋地爱着宝玉,一根筋地与封建势力暗暗较劲。

青春里的女子,内心燃烧着熊熊烈火。那时的我,走进了琼瑶的时光里,不能自拔。一个个琼瑶女孩,在我梦中时隐时现,一个个故事,在我心中绵绵回味。琼瑶是多情的,在她描写的每一个女孩里,都种下了追求自由爱情的种子;琼瑶是美丽的,她笔下的女孩,有的气质清纯,比如《窗外》的林青霞;有的楚楚可怜,比如《婉君》里的喻小凡;有的灵动秀气,比如《六个梦》里的曹雪华……太多太多经典而又外貌气质性格都不一样的女孩,可是她们都拥有青春少女的同一种情怀:拥有一颗滚烫追求爱情的心,拥有诗一般美好的心灵。

青春里的女子,跌落在美丽诗行里。那时的我,跌落在人间四月天里。徐志摩一首《再别康桥》,让康桥的小河,变成世界上最柔情蜜意的涓涓细流;让他与林徽因的暧昧感情成为世人传颂的佳话;让他柔美轻灵的诗句成为咏物抒情的经典。“悄悄的,正如我悄悄的来……悄悄的正如我悄悄的走”。徐志摩在康桥初遇林徽因,她是他初见的美好。他的气质是儒雅的诗,她的气质是灵秀的画,一诗一画揉碎在康桥的柔波里,缱绻着他们一生的情谊。

青春里的女子,从烟雨里走来。那时的我,深情地朗诵着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读着他的诗,我想像着一幅美丽江南烟雨图:绿瓦青砖的江南小镇,淅淅沥沥的下着绵绵细雨,天空是青色的,房屋颜色透着一股湿漉漉的气息,显得有些古朴、陈旧,想来也有好些年的历史了。一个身着白色衣衫,围着灰色围巾,头戴黑色圆帽的白脸青年,撑着一把宽大的棕色雨伞,期待着,遇见丁香一样的姑娘,想像着她那紫色的忧郁、紫色的旗袍、花一样水灵的面容,雨滴一样水灵的眼睛……当刹那的图像飘过脑海,他就真的在雨巷的拐角处遇见了那位丁香气质女孩……故事的结局,太多太美也太凄凉,不禁闭上眼睛一个劲的傻笑,原来最美是初见。

青春里的女子,是神采飞扬的女舞者。那时的我,有着最美丽激昂的梦想,跳着青春的舞蹈,舞出人生不一样的精彩。想做像沈培艺那样出色的舞蹈家。她的舞蹈,是民族的,她敏捷而灵动的演绎着苗族采茶女的灵敏聪慧;她的舞蹈,是形象生动的,一条蛇精的千般姿色、万种妩媚,在她高难度的动作里竟是展现得天衣无缝、游刃有余;她的舞蹈,不仅是高难度的技巧,更多的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体态美、神韵美,心灵美、青春美,每缝接触到她的眼神,便觉得触电似,不得不称赞,她是一个极具青春美的舞者。

青春里的女子,热爱生命、顽强不屈。那时的我,将时光倒流,回忆童年美好的瞬间,在大院的空地上,天空多么蔚蓝,白云朵朵,轻风吹拂,荡起海浪似的绿波。风轻云淡,姹紫嫣红,都在我与她的舞蹈中仿佛变得更加美好。只是,甜美浪漫、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经历了人情冷暖、爱恨情仇的磨搓下,溶化成为花季雨季少年的一个结,结里的世界,冰冷而忧伤,痛苦而纠结。日子长了,终归像黛玉一样,展着愁眉,病泱泱卧倒在病榻上,暗自流泪叹息。偶然,翻开儿时读过的张海迪的故事,心中隐隐地痛了一下,她的青春,在冰里火里走,学医写文,治病救人,顽强抵抗病魔。为了实现文学梦,她努力学习,笔耕不辍。青春,就应该像她那样,在逆流中奋勇前行,在痛苦中寻找寄托,拨开迷雾,追寻梦想。将悲与苦,化作前进的动力,微笑面对发生在青春里种种不如意,忘记疼痛,展望未来。

青春里的女子之美,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暖人心灵的温柔,可以是像针一样闪烁的明眸,可以是一个人的外貌,可以是一个人的服饰,也可以是一个的行为或心灵。青春里的女子之美,不仅是外表,还有内心;不仅是一个场景,还是一种心境;不仅是一个故事,还是一种神韵。它包含了世间许多种干练明确的态度、行为和感情,包含了许多感天动地的不朽传奇。

拥有青春的女子,时而羞涩,时而多情,时而沉醉在墨香迷漫的爱情故事里,时而穿越诗行的时空,徜徉在艺术的光辉天堂里,时而梦想着自己的梦想,时而羡慕着别人的羡慕。

青春,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我们迎着着风,迎着雨,在灿烂的春季里,以一颗柔情而火热的心,缠绕着生命之树,向上长,向上长,最后成长为一位德才兼备、心善妩媚的女人。

青春是流光岁月里的最宝贵的年华,在这如梦似幻的时光里,我们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踏着人生之春的祥云,往天之涯,海之角飞去。盈盈顾盼,蓦然回首间,才发现,原来青春里的生命之花,是如此的绚烂夺目,笑语步态间藏着多少奔放而羞涩的情怀。

青春,很短暂,让我们经历了从豆蔻少女到完美女人的转变。只是一春的光阴,青春之花从收拢到开放,必定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吸取天地灵气,花开无百日,青春无法重来,少女的情窦初开,掩卷的爱不释手,梦想的华丽激情,都将成为青春里最美好的回忆。

青春女子,如诗如画。她若天上的彩虹,绚丽雨后清新的世界;她如春天的杨柳,飘过暗香浮动的时光,回眸一笑总倾城;她像烟雨仙境中的仙子,给人间唱上一曲淡淡的唐诗宋词,挥墨倾心如雨的山水画卷。

女性题材散文

4文字里的暖,暗香里的媚。一心一意,执笔写春秋。春雨绵绵,细雨润心,花红柳绿,花香飘逸。茉莉纯白,微小轻盈,阵阵幽香,醉人心田。轻轻,从茉莉丛中走来,穿一件白色纱裙,轻盈地走着,跳着,在花丛中飞舞,飘逸的长发,盈满了薄荷的香气。薄荷香与茉莉淡淡的芬芳随风飘散,悄悄飘入鼻息,醉了心田,飞向心间。

春天的茉莉,笔下的仙女。茉莉花田里,轻风吹拂,绿色的花丛,点缀着可爱迷人的花朵。小小的茉莉,洁白的皮肤,像婴儿肥嘟嘟的小手,娇嫩可爱。随风摇摆时,少女的衣裙也跟着飘舞,花香扑面而来,少女沉醉其中,禁不住也跟着旋转。

茉莉花香,醉人心田,醍醐灌顶。少女在花丛中轻盈地走着,唱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人随风舞,裙随风动,香随风飘。少女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曲,歌声宛转悠扬,亲切细腻,宛如天上之曲,飘落人间,在茉莉花丛中游历飘荡。

文字跟着女子起舞,女子唱着曼妙动人的歌曲。做一朵茉莉花一样的女子,心中充满活力与花香,舞步轻灵曼妙,心地善良而温存,心境轻盈而洁静。与春风为伴,与阳光为伍,与细雨为友,做一位散发着淡淡花香女子。

夏天的时光,暖暖的气息。初夏的阳光,明媚迷人;初夏的花朵,五彩缤纷;初夏的风,急促缠绵;初夏的雨,细如珠帘。雨后的荷塘,清新娇媚。大片的荷叶,洋洋洒洒的张开了绿色的脸,田田的荷叶,随风慢舞,接天莲叶无穷碧,那种满满当当的气势,美得让人窒息。

夏天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红着半边脸,似豆蔻年华的少女,躲在门帘的背后,偷听英俊男子的话语;有的开得心花怒放,颜色粉红,风吹舞动,像穿着霓裳羽衣的杨贵妃,在唐明皇面前跳着绚丽的舞蹈;有的白中透红,像仙女下凡,在荷塘中洗澡,身姿曼妙,举手投足尽显仙人风采。

荷花,开得娉婷,开得纯洁,开得高雅。它不像牡丹那样雍荣华贵;不像芍药那样妩媚多姿;不像郁金香那样动人心弦;不像海棠那样缤纷绚丽。雨后,荷叶上的露珠像洒在绿色世界里的钻石,璀璨夺目。蜂飞蝶舞,莲韵悠悠,荷花慢舞,荷香飘飘。

荷花,似一位鲜活的女子,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那朵朵迷人的荷花,在雨后更吐芬芳。美妙的初夏时光,美丽的雨后荷花,吐露着淡淡的香气。做一朵荷花一样的女子,动静相宜,中通外直,雅丽明媚,清新洁白,高尚纯洁。

秋风里的杜鹃,明艳动人,像燃烧着粉红火焰的蝴蝶。杜鹃,五颜六色,红的、黄的、白的、紫的,院里,这儿,那儿的杜鹃,开得像正在飞舞的蝴蝶;阳台上,杜鹃一簇簇、一串串、一团团地盛开着,像一束束小小的火焰,明晃晃地怒放。

湖上的杜鹃,大片大片地燃烧着,像香妃的被粉红色蝴蝶在半空托起的艳丽的裙摆。秋风起,秋雨落,它们与杜鹃一起飞舞一起歌唱。好像在唱着香妃与情人的绵绵情话: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走了天涯。

秋光,暖融融。微风吹拂,天空明朗,杜鹃开得艳丽多彩。尤其是粉红的杜鹃,像是燃烧着自己的小宇宙,虽然比不上秋菊淡雅,比不上月季明丽,比不上水君子多姿,但它有自己执着的个性和明媚的色彩。

杜鹃,是一位性格倔强,个性鲜明,敢于释放自己美丽的女子。做一位像杜鹃一样的女子,与秋雨缠绵,与秋风交织,与秋光相拥。像雨一样清晰,像风一样强烈,像秋光一样温暖。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展现自己个性的季节。做杜鹃一样的女子,释放倔强,显示火一样浓烈的性格。

中午,冬天的羊城格外温暖,天空蔚蓝,朵朵白云飘来散去。坐在写字台前,敲打着文字,暗香盈袖,将文字的芬芳注入心田,那份妩媚的心花从此绽放。悠悠白云,暖暖睛空,微微轻风,紫荆飘香。

紫荆花,碗口大小,花蕊从中间延伸。每朵花有五片花瓣组成,像一朵紫色的皇冠,又像五位穿着紫色衣裙的少女,绕着圈翩翩起舞。紫荆花,是羊城冬天里少有的存活的花朵。她站在高处,俯瞰大地,即使冬风寒凉,她也毫不动摇自己躯体。

站得高,看得远,紫荆花,它要在寒冬里把风景看透,感受北方吹来寒风,看冬季花枝凋零,而它却坚不可摧,将众生收纳眼底,将风尘看遍,将风雨饱尝。千山万水,逃不过它的眼睛;花开花落,它习以为常。只有它,不怕寒风,不惧萧瑟,在寒冷的冬季,依然璀璨盛放。

黄昏,风凉水冷,紫荆花像绣在橙色的夕阳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个冬天,早已过了冬至,寒冷也早已来裘。只有紫荆花,依然傲立高处,它就像北方的寒梅,坚强勇敢,无所畏惧,看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做一位像紫荆一样的女子,在严冬里花色不改,在寒风中傲然怒放。

做一位花一样的女子,在春风里绽放茉莉般的花香,在夏雨后分享美妙的莲花时光,在秋光里做一朵风风火火的杜鹃,在冬日里无畏严寒的侵袭,风里来雨里去,依然明媚怒放。

做一位花一样的女子,轻轻敲打岁月的文字,指尖生出美丽的花朵,一阵阵幽幽的花香在袖间荡漾。愿流年无恙,安度光阴,花开妩媚,花谢无伤,无论一朵花的生命有多长,我们都应该珍惜花开时的美丽与那些或淡或浓的芬芳,用时光记录花开的痕迹,用生命守护那些花开的日子。

下载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Gulliver’s Alienation: From an Economic Bein......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 2 大......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摘 要:20世纪是中国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不断觉醒的年代。张爱玲就是一位女性意识极强的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中就呈现出一种真正的女性化写作的风貌。......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题目: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 业 论 文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入 学 年 月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 联 系 方 式____......

    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论《简爱》中简爱的女性意识 作者:祝娟 单位:博英阳光幼儿园 【摘 要】夏洛蒂•勃朗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简爱》出版于1847年。在那个年代,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作为主角......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陈忠实的《白鹿原》自问世以来,影响甚大,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及其命运的描写,在展现作家女性观念的同时,也在向我们......

    浅析舒婷的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舒婷的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女性三部曲(《致橡树》、《神女峰》、《惠安女子》) 英林中学 语文组 洪金杯 【摘要】朦胧诗人舒婷的诗歌创作,独具女性特质,开创了新时期女性......

    《爱玛》中奥斯丁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从《爱玛》中看奥斯丁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摘要:《爱玛》是奥斯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奥斯丁通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她对女性自身命运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爱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