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进地方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调研报告
改进地方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调研
报告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地方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查办案件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反腐败工作中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重大复杂案件联合查办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各执纪执法机关各自为战、各自为案,致使党纪、政纪及法律处理上衔接不畅,落实不到位,甚至出现相互认识上的不统一。二是各执纪执法机关在查处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采取强制措施时,没有形成统一汇报和沟通制度,直接影响被查处单位工作正常开展,甚至造成混乱无序、不安定的局面,导致党委、政府工作被动。三是案件查处中,纪检监察机关对违反党政纪又违反法律法规的案件,只作纪律处理,不移交或不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致使个别违法犯罪分子逃脱法律制裁;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分子作出司法裁决,不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致使个别违纪者逃脱纪律处分,特别是公安机关处理治安案件和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或免予起诉的案件,表现尤为突出。四是司法机关对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违法犯罪案件追究法律责任后,与基层党委政府缺乏沟通,致使部分违法违纪者逃脱党政纪处理,或使党员身份的违法人员长期羁押在狱中,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五是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党员干部违反财经纪律等,只作罚款或收缴违纪资金处理,不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责任,客观上纵容了违纪行为。六是对受到党政纪处理的公职人员,处分执行不到位,既没有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也没有装入个人档案,更没有与工资调整相挂钩,甚至出现个别被判处刑罚的公职人员仍照领工资的现象。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反腐败协调工作乏力,协调机制缺位或作用发挥不够,一些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根源是机制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入点,以完善工作制度为重点,以预防治本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反腐败工作机制,推进反腐败工作走上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发挥党在反腐败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在科学总结反腐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紧紧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被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根本途径。坚持党的领导是反腐败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是反腐倡廉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是协助同级党委政府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织机构。党的十七大中纪委报告明确指出,“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组长,应由同级纪委书记担任,要进一步加强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各级党委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立由纪委书记任组长,各执纪执法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反腐败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应设在纪委,日常工作由纪委负责。反腐败协调小组要大胆协助和代表党委组织、部署、督促反腐败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切实将执纪执法单位有效组织协调起来。反腐败协调小组要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反腐败工作形势和重要案件查处进展情况,保证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全面掌握反腐败工作动向,指导反腐败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定期向协调小组汇报群众信访举报受理办理情况和案件查处处理等情况,特别是查处以下三类案件应及时汇报。一是在领导干部或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违纪违法案件进行立案调查(侦查)、采取强制措施、进行依法依纪处理前,要及时向反腐败协调小组进行汇报。二是检察机关对已经党委、纪委研究处理的案件,在追究法律责任前应与协调小组沟通;法院在对党委、纪委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宣判前应与协调小组进行沟通。三是财政、审计、农业等行政执法部门在进行财务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和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等工作中,发现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即违纪违法线索尚未公开前,报告协调小组。
二、建立健全六项制度,形成反腐败合力
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中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组部、人事部、监察部等部门及省级有关部门对各执纪执法机关在案件查办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移交移送都有明确的规定。但结合工作实际,必须建立健全以下六方面制度。
(一)建立案件线索集中排查制度。建立案件线索集中排查制度是整合办案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步调一致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信多投、多口批办、层层要结果、督办的现象极为普遍,造成了各执纪执法机关重复查处、重复办理,不但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而且给被调查人和单位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和影响,特别是严重伤害了部分在干事创业中,因坚持原则而伤害个别人利益遭到诬告的干部创业的积极性。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对案件线索集中收集、统一排查,从而进行科学安排分配的制度。为此,一是要实行案件线索集中收集制。设有信访举报机构的执法执纪机关,每月定期应向协调小组(纪委)报送上月受理群众举报情况和正在查处的案件线索;没有设立专门信访举报机构的行政执法单位,也要报送开展执法检查情况和在工作中发现的案件线索;组织、信访、人事部门报送反映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群众举报。二是要实行案件线索集中排查制。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对收集到的案件线索要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反映内容拿出初步意见,提交反腐败协调小组查办案件联席会议研究决定。
(二)坚持反腐败协调小组例会和查办案件联席会议制度。反腐败协调小组例会由组长召集,每半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反腐败工作有关精神;听取各成员单位开展反腐败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查办案件联席会议由协调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根据需要随时召集相关单位召开,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有关成员单位联合查处有重要影响的大案要案或重要复杂案件协调;研究各成员单位提出的需要其他机关配合办理的事项;排查案件线索,确定主办单位。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对协调小组例会和查办案件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积极组织办案力量,协调处理办案中各单位分工与衔接及办案中遇到的问题,并督促相关单位贯彻落实。
(三)建立信息沟通和案件移交移送工作制度。反腐败协调工作存在的问题,其中大多数问题是由于各成员单位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相互间案件移交、移送不及时,造成了违纪者没有得到追究,违法者逃避了法律制裁,受处分者没有得到落实执行等问题的产生。为此,一是要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在案件查处中发现党员、干部犯有严重错误,或有阻挠办案情节的,认为其已不适宜继续担任现任职务,或对案件调查造成影响的,应及时通过协调小组建议组织、人事部门对其采取停职、免职、调离等组织措施;在对党员、干部进行立案调查、采取强制措施、依法依纪处理时,应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传递信息;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降级以上的党政纪处分时,应与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在选拔任用干部时,组织、人事部门需要向各执纪执法机关了解情况时,各单位应及时反馈信息。二是要严格执行处分决定。各执纪执法单位,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政纪处理和追究法律责任后,应将处分决定书、裁定书、判决书副本及时送协调小组和组织、人事部门以及本人所在单位,是党员的还要送达本人所在党组织。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处分(处理)决定要求的工资调整、年度考核和任用提拔、选举、表决等工作的监督、落实。处分决定执行完结后,也要及时向协调小组办公室及区纪委反馈情况。三是要切实加强案件的移交移送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发现党员干部有违法行为的应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对触犯法律法规的党员、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在作出判决、决定或裁决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文书送纪检监察、组织和人事部门;其他机关在执纪执法过程中发现党员、干部有违纪违法问题的,应及时将相关材料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进行查处。
(四)建立行政执法协作制度。行政执法单位在执法工作中,遇到阻挠、不配合、逃避等情况,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协助时,应报告反腐败协调小组,协调小组负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予以积极协助。审计、财政、农业等行政执法单位,需要纪检监察机关配合的,可在事前联合发文,共同开展执法检查;需要司法机关配合的,特别是办案人员和执法人员遭到围攻可能受到人身伤害时,公安机关应全力协助。
(五)建立联合办案制度。实践证明,联合办案不仅有利于迅速突破大案要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而且是查处重要复杂案件的重要组织方式,同时也是将查、处、纠、建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查办案件经济、政治、社会效果的有效形式,特别是在查处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职能部门的案件方面优势极为明显。如对一些损害群众利益、加重企业负担的案件,不但要查清问题,追究责任,更重要的是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纠正,建立完善的监督保障机制;一些造成国有集体资产流失、损失和侵权案件,不仅仅是要处理几个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挽回国家、集体经济损失,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反腐败协调小组和查办案件联席会议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联合办案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合理分工,紧密协作。各办案单位要按照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协调小组办公室要积极协调,合理安排,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督促落实。
(六)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为了使党委、政府和协调小组例会、联席会议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使各成员单位尽职尽责地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协调小组应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奖惩办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一方面对办案有功人员及时向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建议进行表彰奖励;另一方面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对重大案件不及时汇报,造成不良影响的;不执行党委、政府、协调小组例会、联席会议做出的决定和工作安排的;在协作联合办案中推诿扯皮,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在案件移交移送工作中隐瞒包庇,不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的;在信息沟通工作中泄密或违反其他规定的,进行责任追究或建议有管理权限的组织严肃处理。
三、抓好预防治本,深化反腐败工作成效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是党对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根本举措。党的十七大中纪委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查实问题是成绩、澄清是非也是成绩,惩治腐败是成绩、预防腐败也是成绩”。各执纪执法机关要按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不断把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运用查处的典型案件开展查案治本工作和警示教育活动,真正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司法机关要充分运用巡回法庭等形式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现身说法教育,不断总结预防腐败工作经验,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线。财政、审计、农业等行政执法单位在执纪执法工作中,要注重帮助发案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钱、管物。
第二篇: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职责及工作制度
济南市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
职责及工作制度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央纪委《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和其他有关党内法规,现就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职责
1、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反腐败工作情况,分析本地区反腐败斗争形势,研究对策,向市委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协助抓好反腐败工作部署。
2、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各执纪执法机关和有关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和工作积极性,加大查处大案要案和源头治腐等重点工作的协调力度,分配需要由各成员单位共同承担的工作任务,形成反腐败工作的整体合力。
3、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反腐败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立案、查处问题,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完成市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工作制度
(一)联席会议制度
5、联席会议由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召集并主持,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可召集有关单位参加的临时会议,或直接与有关成员单位磋商解决有关问题。根据工作需要,可请有关单位人员列席会议。
6、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反腐败工作有关精神,总结交流有关反腐败工作的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7、联席会议议题由协调小组办公室提出,并与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协商确定。会议决定的事项以会议纪要等形式印发与会各方,并由市纪委负责督查落实。
(二)协同办案制度
8、建立反腐败大案要案协调工作机制,需要几个单位共同查办的重要、复杂案件,可提请市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研究,确定牵头单位和协查单位。各成员单位应增强协作配合意识,及时互通信息,相互支持,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大查处大案要案的工作力度。
9、各执纪执法机关之间应及时通报重要案件线索,移送案件资料,反馈执纪执法情况,实行资源共享。司法机关查办的案件中,涉及到党员干部的问题,审计、财政、税务、物价等部门在行政执纪执法中发现的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应及时通报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触犯刑律 或其他行政法规的,应主动将案件情况通报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
10、在保证各执纪执法部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前提下,协调解决纪检监察机关与执法机关在重要案件的调查、移送和定性、处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三)检查督办制度
11、组织有关部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整改。重点督查牵头部门、有关职能部门对组织协调中布置的任务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工作是否有力,成效是否明显。
12、对检查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及时向市委报告。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督促认真整改,确保反腐倡廉工作健康发展。
(四)信息综合反馈、重要情况通报制度
13、各成员单位设联络员1名,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和反馈等工作。
14、建立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机制,及时汇总和定期反映反腐败工作信息。
第三篇: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制度模式
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制度模式
为了加强市委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保障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全面履行职责,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反腐败工作合力,推动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根据中、省、市有关政策和党内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工作机制
反腐败协调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的工作机制。
二、工作职责
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的工作职责是:
1、定期研究、分析全市反腐败工作形势,协助党委抓好反腐败工作,向市委及时提出抓反腐败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反腐败工作的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措施,指导全市反腐败工作有序开展;
3、定期听取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关于本单位、本系统、本部门抓反腐败工作情况的汇报;
4、排查、研究全市的大案要案和复杂案件,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5、讨论疑难案件,解决成员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6、协调成员单位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工作关系;
7、制定与反腐败工作相关的制度、规定、办法;
8、听取成员单位查处重点案件和重点案件线索情况的汇报;
9、组织查处市委常委会和主要领导交办、批办的重点案件;
10、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关于反腐败工作的其他任务。
三、工作制度
(一)例会制度
1、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时间定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上旬,特殊情况可以临时决定召开。
2、会议由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组长主持。各成员应准时出席会议,若不能按时参加,经请示组长同意后,可指派本单位其他领导参加会议。
3、各成员单位参加会议时,应向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报告上季度管辖范围内的市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重点案件线索和正在调查、侦查等查处的案件情况。必要时,要将有关案卷材料,按有关规定程序移交协调小组办公室。
4、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对各成员单位在案件查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例会上或会后给予组织协调和处理。
5、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每半年向市委汇报全市反腐败工作情况和各成员单位查处上级机关批转案件、市委市政府批 办案件和市管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进展情况。各成员单位每季度要向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汇报本系统反腐败工作的综合情况。
6、对于不按规定汇报、通报和上报案件线索、案卷资料和案件查处情况造成不良影响的,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将给予通报批评,严重的将按有关规定对负主要责任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二)重点案件备案制度
1、各成员单位每月将所排查的重点案件线索及所有涉及科级干部案件的线索,填写《案件排查登记表》,由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
2、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对各成员单位报送的案件线索进行登记、汇总和分析,提出全市重点案件和重点案件线索名单及初步办理意见,经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研究同意后,填写《重点案件登记表》,分别在本6月底和12月底前汇总上报渭南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
3、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对排查确定的全市重点案件和案件线索实行领导包案和跟踪督办制度。逐案明确办案负责人、部门分管领导和市级联系领导,层层落实办案责任,必要时可成立联合办案组。要建立健全督办机制,加强对全市查办案件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跟踪督办。特别是要加强对领导批办、媒体曝光、疑难复杂问题以及群众反映 强烈案件的直接督办和协调,随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定期反馈督办工作信息。
4、各单位要加强对重点案件查办的保密工作,承办案件负责人要定期向联系领导和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汇报案件进展情况。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可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反腐败工作或重点案件查处情况新闻发布会。
5、对于不按照上述规定,造成工作失误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三)案件移送制度
1、各成员单位要增强配合意识,严格依纪依法履行办案程序,对不属于本单位承办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移送。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当自结案之日起,一个月内将相关材料移送有关机关,并抄报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
(1)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发现被调查人触犯刑事法律,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2)法院作出生效判决或裁定的刑事案件;
(3)检察机关作出撤销案件决定、当事人可能存在违纪行为的和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刑事案件;
(4)公安机关作出撤销案件决定、当事人可能存在违纪行为的刑事案件和党员、干部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案件;
(5)审计机关、财政部门在各类审计活动和财务或专项 资金检查中发现的有关单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案件;
(6)组织、人事等部门在考察、考核干部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
2、各成员单位在相互移送有关案件时,必须填写《移送案件登记表》,同涉案人的基本情况一并报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便于协调、督促、检查、指导案件的查处;相互移送和提供有关案件材料时,必须按照有关程序,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注明材料份数,做到材料齐全,手续完备。
3、受理移送案件的成员单位,要及时对受理案件进行审查处理,需要深入调查的,应按规定程序立案查处,查结后应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移送单位。决定不予立案的,应说明原因,并将材料退回移送单位,处理结果应同时抄送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移送单位对处理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请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调。
4、各成员单位在对市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侦查)、采取强制措施、作出处理决定前,应按有关程序报告市委主要领导。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党纪政纪处理和追究法律责任后,应将处理结果等有关信息及时报送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
5、审判、检察机关对纪检监察机关移交的案件或市委交办的案件,在正式立案侦查、起诉(不起诉、撤案)、宣判(撤案)之前,应及时与纪检监察机关主要领导沟通,重要案件应以书面形式向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汇报。
(四)联络员制度
1、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要配备一名专职联络员,主要任务是负责和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联系工作。
2、协助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履行成员单位的职责,及时报送本系统反腐败工作重要信息。
3、每月25日前要向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本单位、本系统的重点案件线索和查办情况及所有涉及科级干部案件的进展情况。每季度和每年6月底、12月底前向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本系统反腐败工作的综合情况。
4、完成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篇:北京市预防煤气中毒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北京市预防煤气中毒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转发五部委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
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
市建委、市政管委、教委、综治办、流管办、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安监局、质监局、工商局、气象局、广电局、商务局、财政局、监察局、旅游局、城管执法局,各区县协调小组办公室:
近期,我国大部分地方气温骤降,居民家庭、出租房屋等人员密集场所因使用煤炉等直接燃烧取暖设备而引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我市为例,入冬以来,已发生各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故11起,死亡18人,其中集中供暖以来因本人取暖不慎发生事故4起,死亡6人,安全取暖形势严峻。特别是陕西定边县11名女生因取暖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12月8日,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08]156号,特急),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吸取事故惨痛教训,认真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严防此类事件发生。为进一步做好我市预防煤气中毒工作,现将五部委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部门、各区县高度重视,认真领会贯彻通知精神,并结合12月3日我市《关于汲取陕西群死群伤事故教训加强预防煤气中毒宣传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的工作要求,组织力量再次开展集中宣传检查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平房区、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小商店、小饭馆、小作坊等重点部位,学校、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单位,土暖气用户、土炕用户、施工工地各类人员、农民工等其他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住地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安全过冬。
请各部门、各区县于12月16日前将开展工作情况报市协调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张杰 王虎
联系电话:62074192 62014533(传真)
第五篇:区委反腐败案件协调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的规定
青山区委制定实施《区委反腐败案件协调小组 关于进一步加强反腐败查办案件组织协调工作的规定》
近期,为进一步加强反腐败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青山区委制定实施《区委反腐败案件协调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反腐败查办案件组织协调工作的规定》。
一是成立由区纪委监察、组织、政法、法院、检察院、公安、审计等机关和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案件工作的领导同志组成的区委反腐败案件协调小组。
二是明确协调小组职责。区委明确反腐败协调小组具有掌握反腐败工作中有关大案要案的主要情况,并负责大案要案的查处的检查、督促,负责处理各执纪、执法机关的关系与处理在查处大案要案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明确反腐败各成员单位在反腐败工作的任务与职责。区纪委负责对协调小组会议情况的综合和案件移交工作的情况的收集整理等,并依党纪规定独立办案。并对法院、检察院等单位的办案工作职责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执纪、执法机关与部门必须按规定及时向区纪委通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与案件。
(刘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