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公安信访问题现状
试论公安信访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诸如征地拆迁、占地补偿、劳资纠纷等等一些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这地矛盾若处理不慎,极有可能转化为公安涉法涉诉案件,可以说,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始终是公安机关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结合公安信访工作实际及自身体会,就基层公安机关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公安信访矛盾化解工作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产生信访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安机关的办案单位由于执法不规范,加之调查取证不及时,导致案件久拖未结,群众久盼未果而上访。这一问题在伤害案件中表现尤为突出,全部是要求公安机关尽快处理,给受害人讨回公道,而且全部是派出所办理的案件。在办理伤害案件中,有的案件情况复杂,往往双方互有伤害,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中,难以将案件事实调查清楚,许多群众出于乡邻关系不愿作证,导致调查取证困难。这就造成当事人,尤其是受到伤害的群众因公安机关办案久拖未结而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迟迟讨不回公道而上访。
(二)民警本身素质差,在调查案件中方法简单,工作不细致,在答复群众时语言粗暴,解释不到位,不懂群众语言,造成群众不理解而上访。这方面的原因,在很多信访案件中都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民警出警时现场处置简单,对
本应当场采取的证据没有及时提取固定证据,事后再提取证据时已时过境迁,无从提取;有的民警办案经验不足,没有对当时在场的见证人进行登记或现场调查,只注意了对当事人的调查,忽略了外围其他人员,造成事后不好找现场见证人;有的民警在向当事人解释案件进展情况时存在不注意方式和语言表达的问题,比如说“案件证据不足,没法处理,现场没人作证,没有证人,我有什么办法?你找证人吧”等推脱责任的话,明显存在推诿、扯皮心理,引起当事人极大反感,造成上访;甚至有的民警对当事人的询问很不耐烦,语出惊人:“是你办案还是我办案?”、“我怎么查案还得听你的?”“我没有办法,你有本事让公安部来给你破案”、“愿意上哪儿找上哪儿找,愿意去哪儿告去哪儿告,你去省里,去中央吧”,当事人听后会产生很大逆反心理,心生怒气,导致上访。
(三)信访人自身的原因。案件当事人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也是形成信访问题的主导原因。一是求决心切。纠纷伤害一发生,即想通过信访,直接向领导投诉,要求处理对方,索要医疗费或赔偿费。二是对处理的程序缺乏了解。由于有的案件承办人员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当事人对民事赔偿、对伤情鉴定周期等不能理解而上访纠缠。三是利益驱动。有的当事人提出不合理的高额补偿,使对方难以接受,达不到目的,又不走正常的诉讼渠道而进行上访。四是法制观念淡薄。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处罚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往往通过信访来施加压力,以达到撤消原处罚的目的。五是对基层办案单位不信任。想走上层路线,通过信访争取上级领导的同情和支持。六是无理缠访。一些信访群众固执
己见,性格倔强,不易接受事实和道理,无理取闹,纠缠不休。
二、做好公安信访工作的对策
做好公安信访工作是一个整体的工作,需要公安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综合协调,共同努力,不能就信访搞信访,要注重信访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使信访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一个理念,掌握一个标准
牢固树立“信访无小事”的理念。凡引起群众信访的问题都是群众不满意和对公安机关有意见的问题,信访问题的多少是一个地方公安工作好坏的直接反映。“信访无小事”与“群众利益无小事”是一脉相承的。从讲政治的高度,正确对待信访,善待信访当事人,提高队伍的执法为民意识,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
信访问题化解要以“四到位、三不欠”为标准。信访问题的化解,是事关稳定的问题,张越书记提出的“四到位、三不欠”为我们信访问题化解提出了明确标准。“四到位、三不欠”即法律问题解决到位、过错责任追究到位、解释疏导教育到位、实际困难帮扶到位,不欠法律帐、不欠经济账、不欠感情帐。
(二)用好两种方法 一种是“软”。所谓“软”就是对信访人语言温和,态度文明,接待热情,认真倾听其诉求,让信访人激动的情绪得到释放,让信访人无助的心理找到依靠,先把尖锐的矛盾进行软化,让信访问题“软着陆”。“软”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做错了事情或者工作中确实存在问题和
瑕疵的,该向信访人低头的就要低头,该赔礼道歉的就要赔礼道歉,也就是该软时一定要软,不能强词夺理激化矛盾,实践证明,“软”是化解信访矛盾的一种有力手段,许多信访人要的就是公安机关的一个态度,上访争得也就是一个“理”。
一种是“硬”。所谓“硬”就是对于是非问题敢于“硬”,要坚持原则,敢于较真,态度鲜明,尤其对于信访人的无理要求,要明确申明观点,态度要“硬”,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给信访人以幻想,让其打消无理要求的念头;对于信访人的不当信访行为,不按正常的信访途径和秩序去反映问题,信访中采取过激行为,或者召集一大帮亲戚朋友采取围堵、打标语等扰乱公共秩序的闹访行为,要明确指出,告诫其按照规定依法有序信访,把闹访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的违法行为就要严厉依法处理,该硬时一定要硬。
实践中就是要讲究“软硬”结合,一味的“软”没有“硬”,软的就没有原则,软的就一塌糊涂没有意义;一味的“硬”,就会使矛盾越来越激化,问题升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该软时要软,该硬时要硬。
(三)抓住三个环节
调查取证环节,就是案件发案的最初阶段。在对近几年信访问题的分析中,发现检举类信访问题占绝大部分,尤其是伤害类案件占很大比重,原因都是公安机关的案件办理久拖未结,受害人方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引起的信访问题。针对这类信访问题,要加强自身建设,从客观上要规范执法服务行为,从主观意识上要提高认识,尤其是派出所,在处置这类案件时要掌握一个“快”字。一是出警要快。一旦接到报警,要快速出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制止、控制事态发生,控制嫌疑人,马上开展工作,首先让群众对公安机关雷厉风行的作风满意。二是调查取证要快。到达现场后马上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对现场人员进行调查,对现场进行勘察,在第一时间,趁当事人还未来得及采取狡辩思维、串并供诉等本能性的自我保护措施时,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从而为尽早结案提供有力证据。
初信初访环节,就是信访问题发生的最初阶段,这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点。在信访问题发生后,群众第一次到公安机关信访,这时就要认真对待,尤其是信访民警接待群众一定要态度和蔼,文明礼貌,让群众相信公安机关能处理好问题,将信访群众吸引在当地,下最大力气想方设法把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如果在初信初访阶段不能化解和解决信访问题,就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问题叠加,矛盾升级,形成难以化解的信访“老户”,所以抓住信访的初信初访环节至关重要,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坚持用“四心”贯穿执法及信访工作始终
公心,即公平正义之心。公平正义,是执法工作的核心,也是每一名公安民警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少上访案件是因为民警处事不公、执法不严,处理不及时、不到位,把小事拖大、大事拖难,使群众对受案单位和民警失去信任,造成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因此,无论是办理大案小案还是解决矛盾纠纷,整个执法过程必须体现公平、公正,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使当事双方无话可说。
耐心,就是要不怕麻烦。有些民警在接待群众方面缺少耐心,认为群众反映问题是添乱子、找麻烦,因而有反感情绪,熟视无睹、置若罔闻、不认真接待,对群众提出的疑问不耐心解释,敷衍塞责,往往会将小问题演变为一起上访案件。这就要求办案单位对每个反映问题群众都要热情接待,详听其述,弄清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耐心予以解释,妥善
及时处理。对群众提出不符合实际的问题,不能草率应付,要将心比心做好细致的解释疏导工作,稳定其情绪,力争把矛盾解决在激化之前,平息在萌芽状态。
爱心,就是对信访群众要有感情。信访群众往往是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一般都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应当得到的公正却迟迟得不到,没有办法才上访。信访群众往往心怀怨气,心里憋着一个疙瘩,这样的信访群众占绝大多数,所以对信访群众一定要真情相待,用爱心去化解信访群众心中的怨气,去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对待来访群众,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他们、温暖他们,绝大部分都能通情达理、理解支持。
信心,就是坚信没有化解不了的信访问题。信访问题在许多人的眼里是老大难问题,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没人愿意碰,见了信访问题就推,见了信访人就躲,原因就是怕信访,对化解信访问题没有信心。信访问题都有其目的和原因,只要肯扑下身子,认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去研究解决,问题总能化解。对诉求有理的予以解决,部分有理的部分解决,无理访的解释到位,有困难的帮扶到位,一般都能化解。仍然坚持无理上访的,依法按程序走终结。只要工作到位了,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信访问题。
(五)落实五项措施
领导要重视、支持、参与信访工作。“信访工作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一是必须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只有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接访,通过接访工作,才能进一步了解信访,从而理解信访,体谅信访,支持信访。二是实行领导
包案责任制。所有的信访案件,都必须落实包案领导,明确责任人和化解时限。只有领导干部重视了、用心了、行动了,才能调动各种资源,带动全体民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公安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积极开展信访案件评查。实践证明,案件评查制度是一项解决信访问题非常有效的制度,通过对出现信访问题的案件进行评查,对在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瑕疵全部查找到位,进而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案件评查,为进一步化解信访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总结经验教训,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
实行信访案件跟踪督办制度。定期召开由主管领导负责,纪检、督察、控申、法制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一个时期信访案件情况,实行重点信访案件挂牌督办。对信访案件的发生情况,化解情况进行定期通报,督促信访案件按期解决。对疑难信访案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措施,跟踪督导,确保化解措施落实到位,信访人息诉停访。
第二篇:当前我市农村信访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范文)
当前我市农村信访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以及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制度的大力实施,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随之产生。加之,农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尤其是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和监督举报意识的普遍增强,使得农村信访举报量骤然上升,且一直保持居高不下的态势。对此,市纪委调研组对我市农村信访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分析和思考,并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农村信访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农村信访问题的现状
针对当前我市农村信访问题高发,且一直居高不下的现状,调研组利用10多天时间调研,走访了10个县区31个乡镇10个村,基本掌握了当前我市农村信访问题的状况。
从全市信访情况来看,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群众来市上访共44732人次,其中涉及农村信访问题的共计8674人次,占来访总量的19.4%。
从纪检监察系统处理信访举报情况来看,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理群众信访举报1324件次(不含重件),其中反映农村信访问题788件,占59.5%。从反映的问题来看,788件农村信访问题中,反映违规征占、转让村集体土地及补偿款分配不公、兑现不及时等问题96件,占12.2%;反映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不公开及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35件,占4.4%;反映违规处置集体矿产资源等问题17件,占2.2%,反映村务、财务不公开等问题139件,占17.6%;反映村干部贪污、侵占集体资金等问题241件,占30.6%;反映村干部铺张浪费、挥霍公款等问题28件,占3.6%;反映村干部处事不公、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等问题72件,占9.1%;反映选举程序不规范、拉票贿选等问题71件,占9.0%。八大类问题中,反映村干部贪污侵占集体资金和村务不公开两类就占到了近50%。
从信访问题的发生区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多,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少;北部地区多,南部地区少;项目实施地区多,无项目建设地区少;城乡结合地区多,偏远地区少。
二、农村信访问题的特点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村信访问题也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了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访增幅大。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待集体访54批429人,其中2012年1-9月发生集体访8批99人,2013年1-9月发生集体访28批226人次,批次同比上升250%,人次同比上升105%。集体访反映的问题大多数为农村信访问题,人数最多可达几十人,乃至更多,上访人企图采用这种声势大、人员多、行为激烈的形式来引起领导重视,从而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甚至实现不合理要求的目的。
(二)越级访明显增多。今年以来,中省纪委下转信件数量大幅增加,1-9月份,省纪委下转信件1331件,同比上升239.5%。各县区到市、赴省访均有增加。由于一些上访人员对反映的问题要求马上解决,及时性方面满足不了上访人员的诉求,因此,部分上访人员越级到市、省上访,甚至进京上访。还有的人认为所反映的问题在当地解决不了,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想法,因而越级上访。
(三)无理访日趋严重。无理缠访老户长期信访不断,给信访部门接待、调处带来了很大困难,成为当前信访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甚至有少数人在背后搞串联组织,致使缠访闹访现象更加严重,更有甚者假借记者或律师名义,给相关部门施加压力。如某村群众上访过程中,言语激烈,多次出现过激行为,围堵县委办公楼,其幕后就有人煽动、串联、操纵,整个过程有“导演”、有“演员”、更有“军师”。
(四)以访代诉现象严重。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完全属于涉法涉诉问题,应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但他们就是选择频繁到上级机关上访以求引起领导的重视关注,实现自己的诉求。特别是一些涉法涉诉上访老户,有的已经司法程序终结,有的上级司法机关正在办案程序之中,但上访人信“访”不信“法”,加之受一些不负责任人的指点,走上访途径,以达到自己目的。
(五)反映农村土地征占补偿问题突出。农村土地占用补偿问题所引发的矛盾日趋突出,是农村信访问题发生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一是征地过程中存在强征、违法征地等问题。二是农民认为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款分配不合理,进而上访。三是补偿资金不到位。补偿款被基层政府挪用或被村里扣留,甚至村干部克扣、贪污等。四是在补偿款的分配过程中,出嫁女、大学生、以前户口已迁出的农户等要求享受同等村民待遇。
(六)反映财务及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比较集中。村级财务不公开及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也是当前农村信访的重点之一。信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村干部独断专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两委”村务、财务不公开、假公开或公开不规范、不全面。二是村干部以权谋私,非法挪用、处置集体资金、资产,侵占、克扣、虚报冒领村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等。三是村干部铺张浪费、挥霍公款。四是村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侵犯群众合法权益。比如,某社区主任指使他人伪造合同,虚开税票,虚报冒领,套取财政专项资金29万多元,公款吃喝多达100多万元,未按照规定及时足额兑现村民退耕还林款,直接导致社区部分居民多次群体上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农村信访问题的成因
(一)信访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信访是发展的伴生物。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凸现出来,因改革和利益格局调整而产生的信访问题也逐渐增多。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发展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使得利益冲突加剧;受经济水平和政策的限制,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形成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二)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少数乡镇干部对信访工作重视不够,在接待群众来访时,不做深入细致的工作,简单应付了事,尤其对一些具有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不够重视,缺乏及时周密的调查分析,错失解决问题的有效时机,最终导致一发不可收拾。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干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损公肥己、以权谋私,有的独断专行、作风霸道,有的甚至违法乱纪,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三)农民群众教育缺失。其一,由于农民群众的教育缺失,使得农民群众整体素质水平不高,集体意识淡薄,个人、小团体或宗族利益思想严重,处事不能从大局考虑。其二,因司法成本过高,法律程序复杂,加之司法不公、执行难等问题,致使部分群众不愿意通过司法程序合理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信访,简便、快捷、经济、有效,且不承担法律责任,导致群众信“访”不信“法”。其三,一些群众为获取自身利益,或被他人煽动、挑唆,行为极端甚至寻衅滋事,靠人多势众向政府施压。对于这些无理缠访、闹访人员,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管理手段的缺乏,多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有效加以打击制裁,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闹访人员的无理上访。
(四)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但在农村基层,一些重要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如,村级账务中出现白条支款、村集体收入不入账等现象,造成资金账外循环,监管失控;部分村在处理重大事项时仍然存在会议召开范围不到位、签字把关不严的现象;有些村干部在处置集体土地时,私自与承包方签订侵害村民集体利益的合同;村务、财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的内容不规范、不全面;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不能积极主动的开展监督工作,导致村监委会形同虚设。村财乡管、四议两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诸多制度的执行不到位,导致对村民民主管理的监督缺失,农民群众的利益受损,进而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五)村“两委”换届权力之争引发家族派系斗争。近几年,在村级换届选举时,相互竞争激烈,有的村干部采取拉帮结派的办法参加竞选,进而演化成派系或家族斗争,轮番到上级机关上访。还有个别候选人无视选举纪律,采取选前承诺好处拉票,选后无法兑现而引发矛盾。加之目前村级换届时间太短,新任村干部短期行为严重,缺乏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统筹安排、长远谋划的打算。
四、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基层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应理性认识、正确对待信访问题。信访既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附属品,同时又是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面对信访问题,要认真对待,积极应对、不回避。其次,领导重视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化解农村信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定期全面排查农村长期访、重复访和越级访,通过调解、查办或信访听证等方式集中化解。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基层信访工作的领导,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明确包案领导、责任人,一抓到底。如绥德满堂川乡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机制,由驻村干部、包片领导每月定期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并认真梳理、归口调处、分级负责、限时办结,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2009年以来,无一例到县上访,实现了矛盾“零”上交。第三,要把切实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予以解决,不推不拖;对符合政策但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落实专人,明确责任,限期解决;对不符合政策和信访条例且没有依据的问题,要积极疏导上访人员心态,耐心说服教育;对上访老户要讲究工作方法,做到矛盾不上交、不转移、不激化。
(二)加强对群众的普法教育,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必须把加强普法教育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当前应重点抓好《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相一致的,自己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时,必需承担法律规定的相应义务。让群众充分了解农村纠纷解决的法律常识及解决途径,教育广大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上访,通过合法途径表达意愿和诉求。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一是重视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把热心为民服务、能干事、会干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二是积极吸纳民间信访调解员。选择在村民中威信较高、自愿为新农村建设出力的离退休党员、干部、法律工作者等人员担任村级民间调解员。这些民间调解员既熟悉村规民约、村民情况,又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调处能力,能采用灵活便捷的调解方式,快速调解矛盾纠纷。三是规范村“三委”班子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廉洁承诺等制度,实行村干部工作考核管理,把干部考核与政治、经济利益相挂钩,加大群众评议的份量,切实考出优劣。如佳县通镇实行村干部工作考核管理,对各行政村支部书记、主任、会计、计生专干、中心户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经济挂钩,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兑付工资待遇,有力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改进干群关系。由县、乡两级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基层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作风漂浮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一些基层干部为群众好事办砸、处事不公,也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要切实转变这种不良作风,就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意识。多沟通民情,了解民意,了解民怨,捕捉民声,替群众排忧解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干,才能维持群众的信任,干部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增强,才能有效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比如,某镇在2011年新领导班子到任以前,镇领导经常不在岗,村民反映问题无人接待、解决,使得村民对政府极不信任,好事难办,干群关系紧张,越级上访不断发生,镇党委被评为“三类”党委。新领导班子到任后,乡党委书记以身作则,坚守岗位,勤政务实,及时接待上访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处处为群众着想,能够及时将信访问题处理在苗头状态,使得政府公信力极大提升,干群关系得以缓和,镇党委一年内由“三类”党委变为“一类”党委。
(五)狠抓制度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切实加强对现行制度的健全完善,严格抓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一是加大对农村“三资”管理监督力度。制定出台《榆林市农村“三资”管理监督办法》,将村组集体资金、资源、资产一并纳入乡镇统一管理,进行全过程参与、全方位监管。今年,府谷县制定出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和处置制度,实行涉农项目备案、验收、决算审计和台账式管理,有效遏制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优亲厚友、胡支乱花、违规处置、以权谋私等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办法。建立完善村务公开的运行新机制,延伸监管范围,将各村民小组的集体收入一并纳入到乡镇统一管理,确保集体资产和各类补偿款公开、合理分配。三是严格落实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严格程序,民主推选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把办事公道、群众公认、懂财务的人推选到监委会,充分发挥监委会的监督职能,把好第一道监督关口。四是实行村干部届中、离任审计制度。结合村干部换届,在全市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农业部门和乡镇组织人员统一进行审计,审计结果经乡镇党委负责人签字后上报县纪委留存。五是深入推进信访听证终结制度。全面排查分析,精心筛选一批适于信访听证终结制度的信访问题,严格执行信访听证议程,进一步规范听证程序,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信访听证终结制度规范有序、深入推进,切实解决基层信访难题,化解复杂矛盾纠纷。六是健全完善信访处置长效机制。积极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信访联动、信访问题责任追究及对无理闹访和缠访打击处理等长效机制,切实推进信访问题的有效处置。
(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对发生在农村党员干部中的各种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及时严肃查处,尤其要查处那些严重危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及时查处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集中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教育广大农村干部廉洁从政,努力遏制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同时,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关心、不解决,致使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要层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篇:关于当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当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给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公安政治机关和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要主动研究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全面推动公安各项业务工作上台阶,进一步推动基层基础建设。近日,我结合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对全局开展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和用思想政治工作激励队伍活力,推进在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掌握了当前全局领导班子和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理清了今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当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局各单位紧紧围绕不同阶段的公安工作中心任务,相继开展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活动和先进性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较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教育、激励、凝聚作用,为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干部队伍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少数民警缺乏理想信念的追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各类矛盾呈现量大、多发,政治、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安民警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个别民警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严格的工作要求、复杂的执法环境与不高的经济待遇、政治地位面前心理失衡,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具体表现为:个别民警缺乏理想抱负,放弃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有的民警受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讲享受,工作标准低;有的民警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深厚感情;有的民警情绪低落,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民警,认为公安工作辛苦,政治上没盼头,待遇上没想头,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思想,缺乏争先创优的意识;有的民警,工作上眼高手低,怕吃苦,生活上贪图安逸,斤斤计较。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够全面。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近年来,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有部分领导特别是一些基层所队的一把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不协调,一手硬、一手软问题仍有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来抓。有的基层领导认为业务指标是实的、政治工作是虚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很少过问甚至根本不过问思想政治工作。有的领导对抓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缺乏章法,存在着“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事论事应付抓、等待观望消极抓”等现象。有的基层所队对上级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不认真组织研究,往往是开个会了事,仅仅组织一些象征性的学习活动。有的基层领导带头作用与自律意识不强,难以树立威信。有的基层所队领导以行政命令取代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缺乏针对性。有的基层领导对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够敏锐,对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中无底,对民警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没有切实掌握,不知如何下手,找不准工作的突破口。
三是基层政工干部队伍欠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从调查了解看,不少政工干部都是刚从业务部门转岗过来的,没有经过政工干部培训,不知道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之发展受限,导致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基层的政工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地位不高,培养的前途不大,这种现状直接导致年轻、有能力的干部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还有一部分基层政工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完整的思路,不会做、不善做思想政治工作,很少组织民警开展活动,常年不组织党团活动,不召开民主生活会,当民警生活上、工作上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进行谈心交心,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形同虚设,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传统、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当前,有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意识不强,不少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沿用过去那种空洞说教、“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仅限于开个会,拿着报纸、文件照本宣科,民警只能消极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起不到教育激励作用。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善于对队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平时联系民警、沟通民警不够,缺乏做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导致无法把准民警的思想脉搏,发现不了队伍中的不良苗头,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与艺术进行教育处理,或无原则地做好好先生,或不负责任地一棍子打死,难以让民警心服口服。个别领导干部用格调不高的方法取代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靠感情、用人靠关系、办事讲人情、处事讲义气,不敢正面触及民警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不会讲、不愿讲也不敢讲大道理,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在内容。有些部署的政治教育就教育而教育,没有很好为中心工作服务,因此,“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而且有些思想教育活动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基层在忙于应付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应付,尽管声势造的不小,但真正在民警头脑中留下的东西却很少。
五是财政保障不足,有的民警心理失衡。由于经费保障的不足,加上公安行政收费项目的减少,经费来源的渠道紧缩,现在基层公安机关考虑解决经费花了大量精力,想方设法搞创收,以维持工作正常运转。在民警的个人收入方面,比下岗职工强一些,与有关单位比,相差甚远。基层民警工作量大辛苦,常年累月得不到休息,身体过度透支,70%以上民警都患有不同的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而个人收入却比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少得多,自己的超常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加剧了民警的不平衡心态。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社会影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公安民警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和现实问题的困扰,其思想状态也必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从客观上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地位削弱。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生命线地位被日益削弱,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没有牢固树立起思想政治工作出警力、思想政治工作出战斗力的正确观念,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得不够、研究得不透,没有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及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滞后于现实需要。
三是机制不全。目前虽然自上而下建立起了一支比较系统的专职政工干部队伍,但政工干部的责权利不是很统一、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抓队伍建设,抓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坏基本完全取决政工干部自身能力和素质,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是警力不足。当前,警力配备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虽然近两年来全区警力有所增长,但相对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刑事犯罪的高发态势以及超负荷运转的工作压力,再加上大量的社会性非警务活动,警力紧张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执法办案中无理投诉、告状增多,民警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存在畏难和厌战情绪。这导致民警承担着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却又缺乏有效的缓解途径,民警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问题不容乐观。
三、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针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当前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确保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健康有效的顺利开展。
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地位。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生命线的思想,给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地位,真正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这一科学论断落到实处。当前,广大民警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增强,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改革精神,给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必须看到,广大公安民警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心理冲击力和诱惑面前,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实践证明,凡是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的单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凡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单位,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就容易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强化“一把手”抓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意识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安机关内部编制机构、职务等级,明确各级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责职、权利、地位。同时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形式创新,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奖惩机制,做到虚功实做,将思想政治细化、实化,转变为硬指标。重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思想政治工作软弱,队伍涣散出现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三要强化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改进和加强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在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培训。充分利用和发挥公安院校的资源优势,也可利用军队院校合作办班,每年按级、按职制定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政工干部培训班,尤其对初任政工干部要进行首任培训,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二是注重培养。要注意关心培养政工干部,为年轻、有能力的政工干部创造到不同的岗位上进行锻炼的机会,从思想上跳出政工干部不懂业务的误区,大胆地把具备条件的优秀政工干部提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把优秀业务民警安排到政治工作岗位上锻炼。三是政策倾斜。应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提高政工干部的待遇,在提职、晋衔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在经济上也应比照有关警种,给予特殊岗位津贴,挽留和吸引一些优秀人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四是考评激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治干部队伍考评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树立创一流、争先进、争第一的思想,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要全力推进警务保障。当前,公安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公安工作和公安事业发展的瓶颈,要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信息应用年和正规化建设为契机,切实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加大力度,整体推进,立足公安实际,把公安警务保障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按照贵州省关于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积极争取党工委、管委会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支持,下大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公安经费全额保障的财政体制,并根据财政收入情况,逐年予以递增,民警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超时工资等也应予以保障。要求乡镇在对派出所装备、基建等问题上予以一定支持,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牵头,乡镇联动”的路子,增强做好公安工作的信心。
五要切实解决警力问题。严格落实全国“二十公”、“警力下沉,保障小下倾,重心下移”的精神,真正把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用在实战上,用在最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尤其是基层实战单位,是公安机关的窗口,公安机关的门面,处于执法办案,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其形象直接代表着党工委、管委会的形象。而且基层单位工作量大、任务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基层得到落实,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执法环境的改善,党工委、管委会及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要求越来越严,期望值越来越大,上级机关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所以,基层单位更需要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且年轻力壮的民警。
六要真心实意解决民警实际困难。一是尊重和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内部的维权组织,要切实发挥作用,协调党工委、管委会落实各项维权措施,对民警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遇到谩骂、殴打、人格侮辱甚至人身伤害的,要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地为民警撑腰,做民警的坚强后盾。二是认真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积极协调解决经费不足、民警政治经济待遇偏低、民警因公伤残、牺牲的医疗抚恤保障等问题。三是重视民警的心理研究。要坚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高质量的民警思想状况调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民警思想状态和心理活动特点,防微杜渐,及时帮助民警克服心理障碍,防止民警心理失衡导致各类恶性案件的发生。四是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文化生活活动,丰富民警生活,营造浓厚氛围,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归属感和团队精神,减少队伍中离散现象和防止违法违纪等问题发生。
第四篇:关于当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当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给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公安政治机关和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要主动研究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全面推动公安各项业务工作上台阶,进一步推动基层基础建设。近日,笔者结合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对全区开展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和用思想政治工作激励队伍活力,推进在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掌握了当前全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理清了今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现将本人调研情况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供大家参考。
一、当前全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各级公安政工部门和广大政工干部,紧紧围绕不同阶段的公安工作中心任务,相继开展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活动和先进性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较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教育、激励、凝聚作用,为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干部队伍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少数民警缺乏理想信念的追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各类矛盾呈现量大、多发,政治、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安民警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个别民警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严格的工作要求、复杂的执法环境与不高的经济待遇、政治地位面前心理失衡,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具体表现为:个别民警缺乏理想抱负,放弃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有的民警受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讲享受,工作标准低;有的民警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深厚感情;有的民警情绪低落,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民警,认为公安工作辛苦,政治上没盼头,待遇上没想头,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思想,缺乏争先创优的意识;有的民警,工作上眼高手低,怕吃苦,生活上贪图安逸,斤斤计较。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够全面。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近年来,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有部分领导特别是一些基层所队的一把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不协调,一手硬、一手软问题仍有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放到应有的位臵来抓。有的基层领导认为业务指标是实的、政治工作是虚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很少过问甚至根本不过问思想政治工作。有的领导对抓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缺乏章法,存在着“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事论事应付抓、等待观望消极抓”等现象。有的基层所队对上级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不认真组织研究,往往是开个会了事,仅仅组织一些象征性的学习活动。有的基层领导带头作用与自律意识不强,难以树立威信。有的基层所队领导以行政命令取代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缺乏针对性。有的基层领导对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够敏锐,对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中无底,对民警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没有切实掌握,不知如何下手,找不准工作的突破口。三是基层政工干部队伍欠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从调查了解看,不少政工干部都是刚从业务部门转岗过来的,没有经过政工干部培训,不知道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之发展受限,所长的待遇能够落实,而教导员的待遇却没有纳入日程,导致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目前,全区38名专职政工干部中年龄都在35岁以上。政工干部的待遇不如业务干部,全区只有刑侦、经侦、治安、国保四个大队的政工干部的政治待遇解决了,另外34名政工干部的待遇至今没有纳入日程,基层的政工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地位不高,培养的前途不大,这种现状直接导致年轻、有能力的干部不愿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还有一部分基层政工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完整的思路,不会做、不善做思想政治工作,很少组织民警开展活动,常年不组织党团活动,不召开民主生活会,当民警生活上、工作上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进行谈心交心,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形同虚设,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四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传统、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当前,有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意识不强,不少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沿用过去那种空洞说教、“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仅限于开个会,拿着报纸、文件照本宣科,民警只能消极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起不到教育激励作用。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善于对队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平时联系民警、沟通民警不够,缺乏做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导致无法把准民警的思想脉搏,发现不了队伍中的不良苗头,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与艺术进行教育处理,或无原则地做好好先生,或不负责任地一棍子打死,难以让民警心服口服。个别领导干部用格调不高的方法取代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靠感情、用人靠关系、办事讲人情、处事讲义气,不敢正面触及民警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不会讲、不愿讲也不敢讲大道理,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在内容。有些部署的政治教育就教育而教育,没有很好为中心工作服务,因此,“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而且有些思想教育活动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基层在忙于应付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应付,尽管声势造的不小,但真正在民警头脑中留下的东西却很少。
五是财政保障不足,有的民警心理失衡。由于经费保障的不足,加上公安行政收费项目的减少,经费来源的渠道紧缩,现在基层公安机关考虑解决经费花了大量精力,想方设法搞创收,以维持工作正常运转。在民警的个人收入方面,比下岗职工强一些,与有关单位比,相差甚远,上级公安机关规定的有的特殊岗位补贴,外省市的都落实到位,而信阳由于经济欠发达有的至今没有落实,尤其是应该保障的个人部分,同为一个财政标准拨款,但分局民警没有保障。基层民警工作量大辛苦,常年累月得不到休息,身体过度透支,70%以上民警都患有不同的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而个人收入却比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少得多,自己的超常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加剧了民警的不平衡心态。即使在公安系统内部,不同的县区、不同的单位、不同警种、科所队之间收入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社会影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化。公安民警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和现实问题的困扰,其思想状态也必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从客观上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地位削弱。改革开发以来,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生命线地位被日益削弱,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没有牢固树立起思想政治工作出警力、思想政治工作出战斗力的正确观念,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得不够、研究得不透,没有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及时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滞后于现实需要。
三是机制不全。目前公安机关虽然自上而下建立起了一支比较系统的专职政工干部队伍,但政工干部的责权利不是很统一、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抓队伍建设,抓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坏基本完全取决政工干部自身能力和素质,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是警力不足。当前,警力配备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虽然近两年来全区警力有所增长,但增加与减少(退休、调离)的比例相差较大,相对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刑事犯罪的高发态势以及超负荷运转的工作压力,再加上大量的社会性非警务活动,警力紧张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区实有警力与人口比仅为万分之六。加之城区人流、物流的加大,执法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执法办案中无理投诉、告状增多,民警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存在畏难和厌战情绪。这导致民警承担着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却又缺乏有效的缓解途径,民警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问题不容乐观。五是保障不力。浉河虽然是信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经济比较落后,再加上管理体制的原因,警务保障不力的问题非常严峻,目前的警务保障主要靠罚没款收入,由于保障不足、不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备的改善、基础设施的改进和队伍建设的加强。有些困难基层单位出现了“皇粮吃不到,杂粮无处找”的现象,甚至民警垫支办案经费的状况。警察虽然是一个特殊的部门,从警就要讲奉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安首先是一门职业,警察也要有适当的报酬保证养家糊口,“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这是不现实的。
六是激励不够。近年来,虽然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做了大量的工作,压职压级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基层各级领导干部交流难、提升机会少,基层民警职级偏低、压职压级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强调干部年轻化,基层民警一般超过45岁不再提拔,对一般民警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有的民警一到45岁这个界限,感到提升无望,工作不再勤勉尽责,有混日子的思想。基层有些优秀的民警由于内部受编制、职级限制提不起来,对外又交流不出去,压到年龄到扛就等着退休。非领导职务调级作为分局一线的民警没有一点希望,机关大多部门领导等到退休连个科级待遇都解决不了。年龄偏大的民警普遍的认为只有熬年头到退休。另外,目前的考核评比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这一定程度也挫伤了民警的积极性。
三、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针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当前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确保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健康有效的顺利开展。
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地位。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生命线的思想,给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地位,真正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这一科学论断落到实处。当前,广大民警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增强,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改革精神,给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必须看到,广大公安民警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心理冲击力和诱惑面前,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实践证明,凡是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的单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凡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单位,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就容易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臵,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二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强化“一把手”抓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意识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安机关内部编制机构、职务等级,明确各级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责职、权利、地位。同时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形式创新,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奖惩机制,做到虚功实做,将思想政治细化、实化,转变为硬指标。重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思想政治工作软弱,队伍涣散出现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三要强化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改进和加强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在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培训。充分利用和发挥公安院校的资源优势,也可利用军队院校合作办班,每年按级、按职制定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政工干部培训班,尤其对初任政工干部要进行首任培训,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二是注重培养。要注意关心培养政工干部,为年轻、有能力的政工干部创造到不同的岗位上进行锻炼的机会,从思想上跳出政工干部不懂业务的误区,大胆地把具备条件的优秀政工干部提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把优秀业务民警安排到政治工作岗位上锻炼。三是政策倾斜。应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提高政工干部的待遇,在提职、晋衔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在经济上也应比照有关警种,给予特殊岗位津贴,挽留和吸引一些优秀人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四是考评激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治干部队伍考评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树立创一流、争先进、争第一的思想,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要全力推进警务保障。当前,公安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公安工作和公安事业发展的瓶颈,要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信息应用年和正规化建设为契机,切实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加大力度,整体推进,立足公安实际,把公安警务保障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按照河南省关于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支持,下大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公安经费全额保障的财政体制,并根据财政收入情况,逐年予以递增,民警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超时工资等也应予以保障。要求乡镇在对派出所装备、基建等问题上予以一定支持,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牵头,乡镇联动”的路子,增强做好公安工作的信心。
五要切实解决警力问题。严格落实全国“二十公”、“警力下沉,保障小下倾,重心下移”的精神,真正把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用在实战上,用在最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尤其是基层实战单位,是公安机关的窗口,公安机关的门面,处于执法办案,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其形象直接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而且基层单位工作量大、任务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基层得到落实,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执法环境的改善,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要求越来越严,期望值越来越大,上级机关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所以,基层单位更需要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且年轻力壮的民警。
六要真心实意解决民警实际困难。一是尊重和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内部的维权组织,要切实发挥作用,协调党委政府落实各项维权措施,对民警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遇到谩骂、殴打、人格侮辱甚至人身伤害的,要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地为民警撑腰,做民警的坚强后盾。二是认真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积极协调解决经费不足、民警政治经济待遇偏低、民警因公伤残、牺牲的医疗抚恤保障等问题。三是重视民警的心理研究。要坚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高质量的民警思想状况调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民警思想状态和心理活动特点,防微杜渐,及时帮助民警克服心理障碍,防止民警心理失衡导致各类恶性案件的发生。四是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文化生活活动,丰富民警生活,营造浓厚氛围,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归属感和团队精神,减少队伍中离散现象和防止违法违纪等问题发生。
第五篇:关于当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我们公安工作将会是一种新的要求和期盼。然而,如何体现时代要求,力争做到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公安人,这就需要我们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在主导思想范围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全面推动公安各项业务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针对目前我县政治思想工作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公安政治工作等问题,做如下阐述。
一、当前我县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一)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县招入不少年轻政法干警,在充入年轻血液的同时,也存在着思想政治学习观念的弱化,很多年轻同志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存在着“教条型”、“模式化”的弊端,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容易使人产生厌倦心理甚至是消极状态,长此以往对夯实青年民警队伍成长基础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对工作岗位的价值认同感存在偏差
目前来看,怀宁县各乡镇之间发展存在不均衡,各基层所队之间也存在不同差距,在选择具体工作时,在考虑自身条件因素时,很多民警对现在的工作及职位感到偏差,在务实向上的价值实现感的背后,把追求个人利益和安逸享受作为主要目标定位,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展示作为的精神准备不够。
这一点,年轻的同志可能尤为突出,2010年加大公安队伍扩编速度以来,来到公安机关的主要择业动机仅仅只是看到了公安工作的稳定性和“铁饭碗”,而缺乏对公安工作长期艰苦性的思想准备。部分民警在一线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无法正确对待工作的艰辛劳累和遇到的挫折,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日子,致使工作积极性消失殆尽。
(三)公安工作的心理压力增大
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工作压力。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安任务繁重,民警超负荷工作的情况比较突出。同时,部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和少数媒体的错误舆论导向也给民警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部分民警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工作使命感逐渐缺失。久而久之,民警在执法工作中畏首畏尾,毫无冲劲,甚至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思想压力导致心理疾病。
二是生活压力。近几年,民警的工资收入涨幅有限。与此同时,安庆地区的生活成本却在急剧增加,尤其是房价不断飞涨,一套房子动辄在五六十万元以上,很多民警自感生活压力巨大。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很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因素。
三是发展压力。近几年,随着大规模招警的持续进行,我局年轻民警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不少大学生进入警队之后都渴望建功立业,大展拳脚。然而,和其他机关单位相比较,公安机关的职位少,要想获得职务晋升非常困难,一到竞争上岗的时候,就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非常激烈。但毕竟职位少,走上领导岗位的青年民警仅是少数。有的民警工作十几年仍然是科员,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时间长了,工作积极性也随之下降。
(四)业余生活的单一乏味
大部分民警希望继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有相当部分民警缺乏相应的决心和毅力,不少民警对业余生活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当前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除了读书看报以外,熬夜上网、唱K泡吧、与朋友吃饭喝酒、打牌等,而积极有益、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则相对较少,反映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教育引导阵地还没有被抢占,长此以往,不但增加了队伍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容易使民警触及“五条禁令”等。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一)从当前公安事业所面临的形势分析
当前,一方面在社会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社会格局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转型期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复杂社会环境中,公安机关作为对敌斗争和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最前沿单位,对民警的综合技能、应变技巧、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公安事业的改革发展目标不断深化,向纵深发展并处于攻坚阶段,“三基”工程建设、现代警
务运作机制等各项重大举措正处于起步阶段,改革的效果还未充分显现,各项业务工作在发展进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难于突破;第三方面,随着新旧体制的转轨,新老观念的碰撞,使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当前社会存在的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的参差不齐、丑恶现象的沉渣泛起、经济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等,对青民警的侵蚀不容忽视。
(二)从民警岗位实际环境分析
具体分析,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矛盾:一是不同城镇之间的生活差异。民警普遍感觉劳动强度和收入不成正比,即使在公安系统内部,不同单位、不同警种之间的工作强度、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出现了岗位不公平的现象。三是上级部门在促进民警成才方面的举措,与民警自我发展提高的愿望不相符。部分民警可能会认为,在自身提高的同时,不能真切感受到上级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导致部分民警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危机感。
三、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公安政治工作
在社会大转型、大变革和公安事业大发展、大改革的历史阶段,很多民警的思想状况已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转变,如何把握这些转变,借势而上,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激发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扩大教育引导工作的覆盖面和“两个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是各级党、团组织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思想教育工作方法。
1、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始终不渝地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地位。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生命线的思想,给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社会民主意识的增强,催发并培育了民警的个体意识,这种以个体利益为基础的自我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必将更为深化,并且直接表现在民警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寻求并保证个体利益的实现。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个体利益取向与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并无根本性的冲突,如果引导得当,完全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做好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了解和学习新生事物,对于广大民警的新思维、新做法,要客观分析,可以不认同,但不能闭塞耳目,一昧按照旧思维、老套路简单、草率地处理问题。
2、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深入了解民警的真实想法。
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形式创新,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奖惩机制,做到虚功实做,将思想政治细化、实化,转变为硬指标。重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思想政治工作软弱,队伍涣散出现问题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一方面,要定期开展民警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活动,掌握民警的整体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实时掌握民警的思想动态,通过开展细致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基层民警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教育。对于部分民警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应该给予积极的回应,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很多时候,能否解决问题是一回事,关键是我们是否用心,如果在工作中投入真感情,就算有些事情无法解决,那些民警也会记在心里,对集体的认同感也会不断增强。
(二)加强引导,帮助树立科学事业观和人生观。
1、努力提升民警对公安事业的归属感。
要提升民警对公安事业的归属感,就要做到“三管齐下”。
一方面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针对广大青年民警迫切希望了解公安事业科学发展措施的情况,积极构建和谐、通畅、深入的形势任务教育渠道,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和活动载体,把安庆公安的方针政策、业务信息及时传递给民警使他们了解公安工作形势和发展思路,正确认识公安事业的改革发展举措,从而产生认同感、凝聚人心。同时,要引导全局广大民警从全面的角度、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目前公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突出问题,不因一时的困境而危惧、退缩,坚定公安工作明天会更好的信心。
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努力为民警营造出进步、积极向上的氛围就
显得极为重要,它有利于帮助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使青年民警能够正确对待工作、对待生活。
第三方面要切实做到从优待警。要坚定地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强化“保护”功能,帮助打消顾虑,敢于执法;要唯才是举,完善竞争上岗制度,不论资排辈,为有德有能的民警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积极发现表现突出、政治成熟的民警予以提拔重用,让更多的民警看到希望,看到目标;全力推进警务保障,公安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公安工作和公安事业发展的瓶颈,要以基层正规化建设为契机,切实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加大力度,整体推进,立足公安实际,把公安警务保障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注重发挥民警的主人翁意识,创造有效平台,引导民警参与公安事业管理,充分调动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要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反映民警的愿望和呼声,促进上级部门在制定和出台各项工作规划时,兼顾民警的意愿,统筹考虑青年民警的利益;要高度重视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及时了解掌握民警思想状态和心理活动特点,防微杜渐,及时帮助民警克服心理障碍,防止民警心理失衡导致各类恶性案件的发生。建立民警心理疏导机制,把民警的心理健康课程列为各类培训的必修项目,增强他们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2、敢于执法为公,实事求是做好基础工作
公安机关内部的维权组织,要切实发挥作用,协调党委政府落实各项维权措施,对民警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遇到谩骂、殴打、人格侮辱甚至人身伤害的,要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地为民警撑腰,做民警的坚强后盾。
3、帮助民警充分发挥潜力。
众所周知,公安工作辛苦、劳累、危险,民警在接触之初,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有些民警甚至会因为专业不对口,而感到不能胜任。要主动帮助民警恢复信心、树立信心、坚定信心,让他们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让他们认识到公安工作需要一个战斗实体,需要各种人才的合理配置,发挥合力;让他们认识到公安业务可以通过学习,通过知识的更新去胜任,甚至可以由“门外汉”迅速成为行家里手。要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提高民警的综合业务素质,让他们在学习、训练中加速知识更新、不断积累经验,重新找到自我,尽快地适应公安工作。
4、丰富警营文化,提高民警文化生活。
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文化生活活动,丰富民警生活,营造浓厚氛围,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归属感和团队精神,减少队伍中离散现象和防止违法违纪等问题发生
5、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前民警思想呈现“六个转移”趋向:政治观向现实转移,社会观向功利转移,道德观向“商品人格”化转移,人生观向物质利益转移,价值观向多元取向转移,理想观向自我意识转移。不少青年民警的思想观念出现困惑、迷茫,到底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在一些情况下变得不那么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宣传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民警思考和讨论“我为什么要当警察”、“如何当一名人民满意的警察”、“我的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等议题,着力解决民警在思想、工作和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他们对社会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塑造良好形象。